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攝大乘論釋略疏 (No. 2269_ 普寂撰 ) in Vol. 68

[First] [Prev]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諸波羅蜜中功徳味故。三者隨喜思惟。
一切世界一切衆生所有諸波羅蜜皆生
隨喜故。四者希望思惟。於自身及他未來
所有勝波羅蜜希望故。雜集論十二初紙
依止作意修。四種其名雖殊。其義全同。
尋。○四歎法勸修
論曰若人 釋曰有二修行 莊嚴論第八廣
諸度滅惡生善二力廣多無邊。可尋。上來
修習章竟○第七差別章二。今初標章名
差別章第七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此問顯現 ○二正釋中
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由各 釋曰此總標數以答問 瑜伽七
十八八紙莊嚴論第八。雜集第十二五紙唯識
論第九二十
一紙
等廣説云云。○二別釋中三。今
初施三品
論曰施三 釋曰法施三品 三施如智論
十二涅槃經三十一等明。○二戒三品
論曰戒三 釋曰守護三品 三聚戒出
瓔珞經下十四紙 瑜伽論四十七十五七十八
地論等。釋中守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者。瑜
伽七十五三紙云。由律儀戒之所攝持
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
。若有此不守護亦於餘二
守護。是故若有律儀戒一切菩薩
律儀云云。二釋可解。後三品戒配四無畏
初律儀戒是斷徳漏盡無畏因。攝善法戒是
智徳正等覺無畏因。攝利衆生戒是恩徳障
道無畏出苦道無畏因。○三忍三品
論曰忍三 釋曰由毀三品 毀辱忍新云
怨害忍。餘文可解。○四精進三品
論曰精進 釋曰云何三品 唐譯云。精進
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
無退轉無喜足精進。釋中引經云有勢有勤
有勇堅猛不捨善軛。雜集論中初二同此。第
三名饒益有情精進。唯識云被甲攝善饒益
瑜伽云被甲轉生善法加行饒益有情加行
諸論所説名義稍異。可知。○五定三品
論曰定三 釋曰有定三品 瑜伽唯識雜
集等其名各異。其義粗同。當下心學品中明
也。三輪者如法苑義林六 瑜伽倫記九下
十七紙等明。○六慧三品
論曰般若 釋曰從聞三品 此三般若至
下慧學中廣説云云。瑜伽云。慧三種者。一者
縁世俗諦慧。二者縁勝義諦慧。三者縁饒益
有情慧。唯識云。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
慧。法空無分別慧。倶空無分別慧。雜集全同
瑜伽。可知。三無漏根如倶舍根品瑜伽五十
七倫記十六上三十
五紙
等明。大小乘所立少異。
知。般若三種能成無漏性住用。至下當
知。上來差別章竟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論本第十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八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章第八 ○二正釋文二。初問起。後正釋。
今初
論曰云何 釋曰餘一應知 ○二正釋中
二。初正釋一切善法悉波羅蜜所攝。後明
所以。今初
論曰一切 釋曰一切所攝 莊嚴論八
紙左偈曰。一切白淨法應知。亂定但六度總
三。雙是類皆悉攝釋云云雜集十二六紙
今旨異。可尋。智論處處明六度攝一切
。九十一云云。○二明其所以
論曰以爲成故 釋曰由波相攝 此中
三由。一者一切善法以波羅蜜性故得
相攝。二者彼所流果故得相攝。三者彼爲
隨成故得相攝。隋譯云。此等攝一切善
故。彼體相故。彼隨順故。彼津液故。釋曰。
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體相故者
是般若體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
諸餘功徳皆是必津液。彼隨順故者謂信猗
者與此相隨順故。唐釋云。是其相故。是隨
順故。是等流故。釋意同隋。今譯意旨甚深。
知。○第九對治章二。初標章名
對治章第九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如波應知 ○二答釋」
論曰以爲果故 釋曰如波相攝 此中
三由准上可知。莊嚴論八五紙六波羅蜜
治障七著云云雜集十二七紙云。所治者。
謂施等六如其次第慳悋犯戒忿恚懈怠
散亂惡慧爲所治。復次乃至一切波羅蜜多
彼所對治及所知障皆是波羅蜜多所治
文可解○第十功徳章二。今初標章名
功徳章第十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行世應知 ○二答釋中
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菩薩波羅種者 智論二十九五十三
七紙廣明六波羅蜜有世間出世間。與今義
異。可知。彼於菩薩所修六度地前所行名
世間。地上所行名出世間。今以世間
施等望菩薩所修以辨同異。二別
釋中初明六因。後明四異。今初
論曰菩薩所攝 釋曰轉輪種者 瑜伽
七十八九丁云。一切波羅多果異熟略有
。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
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爲衆生主。五者身
惱害。六者有大宗葉。雜集十二云。功徳
者。謂依五果無量無邊稱讃勝利皆名
。謂永斷自所對治是諸波羅蜜多離繋果。
現法中此施等攝受自他是士用果。
後後増勝展轉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増
上果感大財富。往生善趣。無怨無壞多
喜樂。有情中尊身無損害廣大宗族隨其次
是施等波羅蜜多異熟果隋唐兩譯乃
外道行施等同異。可見可知。十八明
處者如演奧鈔二二十
五紙
。○二明四異
論曰如慧異故 釋曰菩薩異相 第一
異相可知。明第二異中三種歡喜者。莊嚴
論八八紙三彼乞求者於菩薩三喜。一得
見時生喜。二遂願時生喜。三求見求遂時
喜。乃至菩薩一切時於乞求者彼三
喜亦生三喜。一得彼時生喜。二遂
時生喜。三求見求彼時生云云 後
二異可解。○第十一互顯章中三。初標
。二正釋文。三結願。今初
互顯章第十一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如般應知 般若經中有
度攝品。智論八十至八十一廣説云云三十
六句至下可知。○二答釋。一一度各具
如來説意
論曰世尊 釋曰五波 六句 莊嚴論八
六紙云。次説六波羅互顯。偈曰。惱攝及差別。
作法亦爲因。六度反相成一切種分別。釋
曰。六波羅相成自有四義。一相攝。二差別。
三作法。四爲因。相攝者。無畏施攝戒忍二
。由此二度能與無畏故。法施攝定智二
。由此二度能與法故。倶施攝精進一度
此一度能行二施故。問。戒攝幾種。答。
攝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攝。如是忍等互攝如
其所應作云云。雜集論十二七紙云。更互決
擇者略有三種。一方便。二差別。三差別顯
示。方便者謂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捨内
外一切身財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捨一切
是施波羅蜜多。即於此中若慈悲心遮防一
切損害逼迫惱亂他性是戒波羅蜜。乃至即
此中能取施行如實因果異見
慧波羅蜜多云云差別省略有四種。一自體差
別。二助伴差別。三勸讃差別。四種植差別。施
等波羅蜜多。自體差別者。如其次第
捨防護堪耐策勤心。決擇體。助伴差
別有謂施等方便中餘波羅蜜多妄隨轉。如
前廣説。勸讃差別者。謂施等勸勤讃美隨喜
慶説。種植差別者。謂於他相續中立施
等波羅蜜多。此中施波羅蜜多是財施。餘五
波羅蜜多是無畏施。一切六是法施。皆於
相續中種植故。差別顯示者。謂由一行等
差別。顯示施等波羅蜜多云云。上來所
是大乘始門之説也。若擧大乘終門説登地
乃至八地以上不思議六波羅蜜則與今所
説頗有逕庭。大品一念興萬行品云云。智論
八十七二十紙般若時一念中行六度
乃至一切善品。乃至第八十八廣説云云。又
華嚴十玄門第七諸藏純雜具能門中明
地已上無得自在受攝。可尋。○三結願
論曰此中 度義 此偈略攝上十一章
解故科在於互顯章。可知。上來入因
果勝相品竟
○自下第八釋入因果修差別勝相品。於
三。初標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初二
  攝大乘論釋第十一
  ○釋入因果修差別勝相品
釋曰此義修時 ○ 正釋五章。初對治章
中二。初標章名寂云。章名在下。蓋斯二正釋
文。今初曾名錯矣。可檢隋釋
對治章第一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此 釋曰前已應知 此問起頗異
於餘譯。然以三無性入理極。於理深
玄。與後代學相宗枘鑿不投。上云
相大乘教。今以入三無性唯識智所歸
。其旨可察。目前總説目字蓋自字形誤乎。
考。○二答釋中二。初略答。後廣解。今初」
論曰由十 釋曰若欲爲十 ○二廣中二。
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 釋曰此問十地 此擧所證眞
如唯一無相法界以問諸地差別。○二答釋
中二。初由地障十種無相明。二擧能題法
界十相明。今乃初也
論曰爲對爲障 釋曰眞如 十地障 十
種功徳十種正行至下當知。釋曰此十下初
無明覆障相。次標十種無明名。次凡夫
性下廣釋十種無明。初明初地障中法執
因。我執爲果。以心外有法分別是我
執根本故。唯識論九二十七
紙左
云。一異生性障。謂
二部中分別起者。依彼性異生性故。二
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聖性。菩
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聖位云云
次依身案下明二地障。唯識第九云。二邪行
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方及彼所起誤犯三
業彼障二地極淨尸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
云云此地通達一切惡法以十惡業本一
切乘善悉以十善道根。故任運棄捨一
切惡業。設令微細誤犯永不現前。菩薩未入
下明此位悟達一乘。若依大乘修門之説
則登地上一乘智轉。至於二地其智彌明。
滅求異乘。故作此釋。又釋下更明
乘義。此釋最奇絶矣。大日經疏第二釋入心
所因云。自心實相薫習因縁力也。如最初
種子微塵許心垢時。即顯微塵許
心勢力。雖善男子生其實相是不生。生
此堅固性故。在衆生識心終不敗已。未
自心實際大金剛輪中間更無住處。雖
果復成種展轉滋長然亦不阿字門。故
最二大乘恒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祕密外
道不知。法華藥草喩品意亦在于此
今意全同。今譯處處顯一乘一性之旨
相宗所立具旨天淵。此乃從始入終之説。
知。言方便者二乘道也。正道者菩薩乘
也。次心遲苦下明第三地障。唯識云。三闇
鈍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
忘失。彼障二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
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云云。次微細下明
四地障。唯識云。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
障中倶生一分第六識倶身見等攝最下品
故。不作意縁故。遠隨現行故。説名微細。彼
四地菩提分法四地時便能永斷。次
於下乘下明第五地障。唯識云。五於下乘
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分令生死
趣涅槃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
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次麁相下
第六地障。唯識云。六麁相現行障。謂所知
障中倶生一分執染淨麁相現行。彼障
六地無染淨道六地時便能永斷。次微細
相下明第七地障。唯識云。七細相現行障。謂
所知障中倶生一分執生滅細相現行。彼
七地妙無相道七地時便能永斷。如經
言等者。大集經第一對陀羅尼自在王菩薩
十二因縁不生。略同此旨。可尋次於無
相下明第八地障唯識云。八無相中作加行
障。謂所知障中倶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
。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有
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絶無相觀雖
相續而有加行因。無相中有加行故未
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
。故入八地時便能永斷。次於衆生下明
九地障。唯識云。元利他中不障。諸所
知障中倶生一分合利樂有情事中
勤行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
時便能永斷後於衆法中下明第十地障
唯識云。十於諸法中未自在障。謂所知
障中倶生一分合諸法自在。彼障
十地大法智雲及所舍滅所起事業十地
時便能永斷餘文可解。○二明能顯法界
十相中有三。一正明十相。二明二乘菩薩
。三顯十由。初中有二。初長行。後頌。初
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何者 釋曰此間徳相 ○二別釋中
二。初明十功徳相。後十不共果。初中十。今
初遍滿義
論曰於初 釋曰眞如相地 唯識論十三紙
云。一遍行眞如。謂此眞如二空所顯。無
一法而不在故今旨同。○二最勝義
論曰於二 釋曰人法二地 唯識云。二最
勝眞如。謂此眞如具無邊徳。於一切法
勝故。辨中邊論上十六紙云。第二地中所證
法界名最勝義。由達此故作是思惟。是
故我今於因出離一切行相遍修治。是
勸修相應出離。○三勝流義
論曰於三 釋曰眞三地 辨中邊云。第
三地中所證法界名勝流義。由達此
所聞法是淨法界最勝等流。爲此法設有
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身而取不以爲
今義同 ○四無攝受義
論曰於四 釋曰於最四地 唯識云。四無
攝受眞如。謂此眞如無繋屬。非我執等
依取故。辨中邊云云。○五相續不異義
論曰於五 釋曰此法五地 唯識云。五類
無別眞如。謂此眞如類無差別。非眼等
類有異。○六無染淨義
論曰於六 釋曰三世六地 辨中邊論曰。
第六地中所證法界名無體無清淨義。由
達此故乃知縁起法無染無淨。唯識云。六無
染淨眞如。謂此眞如本性無染。亦不
後方淨諸論所説大旨雖同。釋義稍異。
知。○七種種法無別義
論曰於七 釋曰十二七地 辨中邊云。第
七地中所證法界名種種法無差別義。由
達此法無相。不契經等種種法相中
唯識云。七法無別眞如。謂此眞如雖多教法
種種安立而無異故今約行證一味以明
無異。可解。○八不増減義
論曰於八 釋曰菩薩八地 辨中邊云。第
八地中所證法界無不増不減義。由
滿證得無生法忍。於諸清淨雜染法
一法有増有減。有四自在。一無分
別自在。二淨土自在。三智自在。四業自在。
法界爲此四種所依四自在依止義。第八
地中唯能通達初二自在所依止義。第九地
中亦能通達智自在所依義。圓滿證得無
礙解故。第十地中復能通達業自在所依義
欲化作種種利樂有情事故。唯識云云。
見。○九智自在依止義
論曰於九 釋曰初二九地 四無礙解如
瑜伽四十五二紙十地論十一探玄十四四十
三紙
乘義章十一等明。○十乘自在等依止義
論曰於十 釋曰通達入十地 唯識云。十
業自在等所依眞如。謂若證得此眞如已。普
一初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二
十不共果
若通達法界利益果 ○偈頌
論曰此中應當了知 攝上十功徳相
知。中邊分別論者。辨中邊論上九紙亦同
見。唯識云。雖眞如性實無差別而隨
勝徳立十種。雖初地中已達一切。而
能證行猶未圓滿。爲圓滿後後建立
知雖眞如性無染無淨非善非惡具
生善滅惡除染成淨之徳用。故以末論
則應言眞善妙常等也。是大乘性理之大宗
也。○二明二乘菩薩異
復次此無 釋曰二乘差別 所知障是法
執所起。唯障菩薩趣大菩提益有情
。不二乘涅槃。故在於二乘則無覆無
記性○三明十由
若菩薩於初地差別 唯識論第十四紙
云。如上已出。○第二立名章二。初標章名
立名章第二 ○二正釋
論曰云何身故 釋曰菩薩爲義 此中十
段可知。十地名義如瑜伽七十八三紙莊嚴
論十三九紙。又如地論地地初廣釋。可尋。
○第三得相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得相章第三 ○二正釋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若菩應知 ○二答釋中
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由四 釋曰四種則無 莊嚴論偈曰。
信及由行。由達亦由成。應知諸菩薩。
地有四種。釋云云。願行位中雖總行
信未決定行亦未淨。二位異相至下當知。
○二別釋中四。今初已得信樂
論曰一由 釋曰有五地相 五種信樂。可
知。四不壞信亦名四證淨。如婆沙百三十三
顯揚論三十八紙。入地位如實證眞如
故。於眞如及三寶極淨信。如須陀恒見
諦迹於四諦及三寶不壞信。故引以例證。
其異於地前信樂。可知。○二已得
論曰二由 釋曰若菩 障道 十法行者。
辨中邊論下六紙顯揚論第二十紙。十七
地論者。瑜伽異譯。眞諦三藏僅譯中五卷。而
十地。惜哉。顯揚偈曰諸行通達性。論
曰。諸行者謂十種法行。廣説如經。一於
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
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
矜愍心由矜愍心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
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讀由宗師故諦聽
法行。五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六
習法隨法行師受已諷誦法行。
七既諷誦已爲堅持故以廣妙音温習法行。
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
九獨處閑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
十如思惟行奢摩他毘鉢舍那
趣入乃至爲諸所求義成就法行辨中
邊偈曰。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
盡故。由他不息。論云云。○三已得

論曰三由 釋曰由四不異 如初地所得
眞如地地通達不異。何以故。以一無分別智
達眞如餘相故。○四已得成就
論曰四由 釋曰成就行心 瑜伽論七十
二出四種心。與今相似。可見。得相章竟。
○自下第四修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二
修相章第四 ○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
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 釋曰 已説應知 ○二答釋
中二。初明五修及五修果。後因明十波羅
。初中有二。初明五修。後明五修果。初中
三。謂標釋結。今初
論曰諸善 釋曰三世薩地 衆生心性寂
而常照。但無明妄動故自體成色流轉生死
寂故散亂。失照故顛倒。奢摩他止動焉
則散亂復寂。毘鉢舍那破昏焉則顛倒歸正。
流轉還滅相翻縁成。○二釋
論曰何者足修 釋曰依佛無厭 此中
五段可知。初中言名義等皆不可得者即是
破相空。是空故非遍計分別。是破執空故非
依他圓成。故不有。雖然此空是清淨
梵行所成故不無。第二中五種清淨者
上第十三紙。第三第四可解。第五中如
前所説者。如上第十十二丁六修廣大意
長時意中説。不生疲厭者。主字應生字
○三結
論曰應知 釋曰諸地不失 ○二明五修
中。初正明五修果。後因辨諸地義。初中
二。今初總標
論曰此五 釋曰五修名果 ○二別釋
論曰何者聚集 釋曰何者修所得 此
中五段可知。初中唐譯云。謂念念中銷融一
切麁重依止者。謂煩惱障及所知障無始時
來熏習種子。説名麁重。此二障聚由
止觀智力念念銷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壞
故名銷融。或令羸損故名銷融。第二中唐
譯云。離種種想法苑樂者。契經等法住
種種性。遠離如是種種性想。即是證得法
苑之樂。於中可居故名爲苑。復有餘義。於
隨所受尋伺法中麁顯領納觀察。但
止觀憶念光明而起微細領納觀察
三中今譯文旨明暢。可知。第四第五無後兩
。大同少異應對照焉。雜集十二十六紙云。
方廣方中於法三摩地善巧菩薩相云何。可
知。謂由五種因故。一刹那刹那消除一切
麁重所依。二出離種種想法苑樂。三了
知無量無分別相大法光明。四順清淨分無
分別恒現在前。五能攝受轉上轉勝圓滿
就佛法身因。又云。有二種。一刹那刹那
勝進輕安無間缺遍所依故刹那刹那消
除一切麁重所依。二勝解諦觀一切教法無
差別因一味故遠離種種蘊界處等諸
義相忽得契經等喜樂法爾。又云。五修得
五果。謂息相修和合修無相修無功用修轉
相修。○二因明諸地義。二今初總標
所餘諸地十地行 有能無能等者出
次下三障得勝功徳。○二別釋四段。
一明願忍成二種勝能。二明六度
十度。三明十種學處前前成後。四明
地行十度圓滿。初中有二。初明願忍成。二
願忍成二種勝能。今乃初也
菩薩先在無分別智 此中初明銷行
地中修十法行願忍成正定位。次明
十大願。後明忍成。十大願者如地論第三初
三十紙廣説。又瑜伽論四十五十六紙地持論六
二十
四紙
云云。○二明顛忍成二種勝能
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由願忍成勝功徳 二十二無明十一麁重
解深密經瑜伽論七十八四紙唯識論第九
二十
七紙
卷尾廣明。三障者謂所知樂無漏業
及變易生死是也。此能障地道故名爲障。
○二別釋十一段。初初地
初地能滅初地圓滿 唯識云。由斯初地
二愚及彼麁重。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
中異生性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
果等云云。十方圓滿可解。第十中言
者乃指殼外。菩薩已入地則決定得
死殼於二死外故。○二第二地
菩薩於初二地圓滿 此中初明前地不
以顯此地能。下皆准此。唯識云。由斯二
地説二愚及彼麁重。一微細誤犯愚云云
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云云。八
種清淨者。瑜伽論七十八五紙説與今全
同。可見。○第三地
菩薩於二三地圓滿 唯識云。由斯三地
二愚及彼麁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
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倶故名
欲貪愚云云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
能障總持明思慧餘文可解。○第四地
菩薩於三四地圓滿 唯識云。由斯四地
二愚及彼麁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
定愛倶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倶者
○第五地
菩薩於四 五地圓滿 唯識云。由斯五地
二愚及彼麁重。一純作意背生死愚。即
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向涅槃愚云云
○第六地
菩薩於五 六地圓滿 唯識云。由斯六地
二愚及彼麁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
即是此中執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
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淨者。取淨相
故。相觀多行未多時住無相觀
大旨相同。可知。○第七地
菩薩於六七地圓滿 唯識云。由乃至
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生者。猶取
輪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
中執滅者。尚取還滅細滅想故純於
作意勤求未空中起有勝行
意同。可知。○第八地地論
第十
菩薩於七八地圓滿 唯識云。由乃至
無相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
相中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
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
。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
彼故○第九地地論第
十一
菩薩於八九地圓滿 唯識云。由乃至
無量所説法無量名字句後後慧辨陀羅
尼自在愚云云次配義法詞三無礙解。二
辨才自在愚。即是辯無礙解已上
取意
今少異。
知。○第十地地論
十二
莊嚴論十三五紙云。第十
地有四名。一名大神通。菩薩得大神通故。
二名滿法身。具無量三昧門陀羅尼門故。
三名能現身。菩薩住兜率天等示相身故。
四名受職云云
菩薩於九十地圓滿 唯識云。由乃至
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者。二悟
入微細祕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雲及所
含藏者○第十一如來地
菩薩於十諸波羅蜜 唯識云。由乃至
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
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一切任運煩惱障
七種清淨者。瑜伽論七十八十紙波羅
蜜多七種清淨。可見。十地功徳下明因果
。○二明六度十度中二。初明
六由。後明度有十由。今乃初也
是菩薩學煩惱對治 菩薩學處生善治惑
皆爲他。不自利。可知。○二明
十由
或説有十羅蜜助伴 四中方便是前波羅
蜜助伴能成前三。願力智三如次助成後三
波羅蜜。隋唐兩譯云云。可討。○三明十種
學處前前攝成後後
復次菩薩力能引智 文旨明著。可解。不
惜六度六度二字未詳。恐文字誤乎。應
不惜身財而可也應考。○四明十地行

初地通達智圓滿故 此一段文如上明
十功徳十不共果中辨。不復更釋。顯揚論三
十地。以二地戒蘊。以三地
。以四五六地慧蘊。以七八九十地
解脱解脱知見蘊。○二因明十波羅蜜中二。
初明前六度上。後明後四波羅蜜。今乃
初也
論曰於十 釋曰前六前説 前六度如
六波羅蜜中辨。故今略不明。○二明
中三。今總標
論曰於後 釋曰若説問故 十波羅蜜顯
揚論三三紙云云唐*譯七二十左云。若於
見處説十種波羅蜜多。此中唯説無分別
名爲般若波羅蜜多。其餘方便善巧等四
波羅蜜多後得智攝。今何云前六波羅蜜耶。
答。入見道位成就無分別智。至第六地
智圓滿。由五度助無分別智極得清淨。故
總云前六耳。○二別釋中四。今初漚和拘舍

論曰一漚 釋曰若人問故 淨名云。方便
五。肇云。方便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
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知。謂之智
也。雖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無。
無不有。冥空存徳。彼我兩濟故曰
便云云方便即以權智體。權智即如量智。
是菩薩權巧之能。巧用諸法隨機利物。故
方便。復云何下乃起下之語。下皆准此。
○二波尼他那
論曰二波 釋曰此願問故 波尼他那或
尼抵。此翻云願。餘文可翻。○三婆羅
論曰三婆 釋曰於餘問故 婆羅此翻云
力。釋文炳著。可解。自地或成字應惑。
○四若那
論曰心若 釋曰此度後智攝 若那此
智。肇法師云。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
別謂之慧云云餘文可解。○三結
論曰後四明 釋曰隨別同時 此一段文
今*譯未了。隋唐兩譯文義周足。可依憑焉。
唐譯云。由増勝故説十地中別修十種波
羅蜜多乃至又於一切地中習一切
波羅蜜多。釋曰。初地布施波羅蜜多最爲
。其餘一切波羅蜜多非修習隨力隨
分。乃至第十地智波羅蜜多最爲増勝。其餘
一切波羅蜜多非修習隨力隨分。是故
説言増勝故等。隋譯其旨同此。今譯恐
錯誤。可察。○二結釋
論曰從波 釋曰一切勝故 唐譯云。如
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釋曰。此中一切
大乘教法皆通説名到彼岸藏。如是所引十
地法門是彼藏攝。非聲聞藏所攝。一切地中
皆修一切波羅蜜多。如是諸地遍於一切諸
佛國土。一切諸佛同所宣説。是故最勝。由
此法門是最勝故於最初時最勝處説。此處
高廣殊妙堅牢。故名最勝。隋*譯旨同。寂曰。
此文似華羅十地波羅蜜多法門。若
其然則持處及與既説者竝皆不可思議。所
謂最初是無初之初。所謂勝處是無處之處。
時處既爾主之與主之與王豈情謂之事乎。
隋唐兩譯唯説時處殊勝。今譯説衆生世間
器世間殊勝。其異可知。大矣哉。十地波羅
蜜藏是一切佛法之根本。河沙勝徳之都會
也。萬善從是流出焉。還會歸於斯道。故寄
勝時勝處以表顯耳。上來辨修相章竟。○
第五修時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三
修時章第五 ○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
答釋。今初
論曰於幾 釋曰此十行時 聲聞有種類
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中間可知。獨覺
鈍利。四生乃至竝皆以速爲狹少道。爲
鈍根修。以遲爲初。以六十劫廣大道
餘處辨。大乘道中修行時分依教有
者。依大乘始門之説則以三阿僧祇劫。名
具定量。如瑜伽唯識等説。若依大乘終門
之説則或説云何僧祇。或説無量無數阿僧
祇劫。此義甚深。不此辨。具如五教章中
卷第五修行時分中明。至夫菩薩修道三阿
僧祇劫即是時性最廣大道之標幟也。其
無量無數阿僧祇劫者是一乘究竟之極
説以是故。由時長以顯其道廣大甚深。故
後代譚圓明者無淳慕頓成。其所言則以
高妙。其所志則墮凡情。殊不知由速成
而駸駸焉入最狹劣道矣。今乃言所應至處
最高遠。譬以文行。是眞菩薩道也。可知。
○二答釋中三。初總標三説。二別釋。三明
三劫修始。今初
論曰有五三十三阿僧祇劫 此中初乃本
説。後二乃異部説。隋唐兩譯唯出初説。全
後二。其異可知。○二別釋中三。今初説
三阿僧祇劫
何者爲正 釋曰何等位攝 釋中初明
劫有五人。次明五人位。此中初明願行位
清淨意正定名。次明清淨意行
四種。次此清淨意下明有相行。此中
四種境界相。初有分別相此乃毘鉢舍那
境。若無分別爲奢摩他境。縁此境則生捨。
捨梵云優畢叉。此云止觀平等。亦云不諍
亦云不觀。亦云不行。止擧捨三相如瑜伽
三十一明。次明後二相。第七地下明無相行
有功用。熟思量者乃指勝行淳熟。次清淨意
下論第二劫有三人。次若人入八下明無相
行無功用行。此中初明入八位初。次明八九
十地成滿無相無功用行第三阿僧祇劫
次擧聲聞位以例證之。先明聲聞三果制
立五人。後明大乘二段。初分十地位以爲
三位。後分十地以爲五位。可知。後復次下
大乘十二位對小乘十二住。孔目章一
三紙聲聞十二住。一聲聞自種姓住。二入
正未越次取證方便住。三越次取證住。四得
不壞淨味聖戒轉上漏盡住。五依増上戒増
上意學出生住。六七八得眞諦智増上慧學
住。九觀察生無相三昧住。十究竟無相住。
十一解脱學處住。十二一切種阿羅漢住
中第一乃種性住資糧位。第二乃四加行。有
七方便者恐不允當。今言若法忍等
者。蓋斯指諦十六聖行。而非見道也。
或可加行下脱正定位者四字乎。第三乃入
見道初果。第四第五乃聖位所得。戒定是無
漏慧學所依止。第六第七第八乃無漏慧學
是斷欲界九品修惑分位。第九乃得四根本
色縛位。第十得無色定三無色縛
位。第十一乃斷有頂惑乃得滅定位。第十
二可知。大乘十二住者。一種性住。二群行
住。三淨心住。四増上戒住。五増上意住。六
増上慧住。七諦相應慧住。八縁起相應慧住。
九有行有開發無相住。十無行無開發無相
住十一無礙慧住。十二最上菩薩住。具如
伽四十七至四十八。可尋。後此十二下
此十二人即五住所攝。隋唐譯本明勝解
行地及十地位分爲五補特迦羅。無大小
十二住配對之説。可見。○二七阿僧釋劫説
二。初問起
論曰復次 釋曰欲顯阿僧祇 釋中初辨
七阿僧祇劫與上三阿僧祇劫同等但由
而成異。次明阿僧祇劫有二。瑜伽論四
四十八二十紙云。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
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
説名爲無數大劫。二者大劫算數方便。超
一切算數之量亦説名爲無數大劫。若就
説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
正等菩提。若就後説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
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此量云云
同七十八十五
紙左
亦同此説。准瑜伽説。今論説
行年雙三字恐是錯誤。應知。約除皮肉心等
者。瑜伽四十八二十
一紙
云。當知一切所知障品
所有麁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麁重。二者
膚麁重。三者在骨麁重。當知此中在
麁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麁重無加行
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骨麁重如來住
中皆悉已斷云云又七十三八紙云。其最後乘
要經三種無數大劫方可證得。依三種
麁重故。何等名爲三種麁重。一惡趣不樂
品。在皮麁重由彼故不惡趣云云
煩惱除品。在肉麁重由彼故一切種極微
細煩惱亦不現行。然未永害一切隨眠。三
所知障品。在心麁重由彼故永害一切
所有隨眠。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障得智自
在而傳今之所説與此符同。可知。後明
三大劫超若干劫。上來所説其大旨則雖
過去三阿僧祇劫而無異。其開爲
阿僧祇及超劫等説未現流諸論中有
。不其説之巨細也。○二答釋中三。
初明地前三阿僧祇劫。二明地中四阿僧祇
。三結
論曰地前 釋曰復有阿僧祇 此中初明
縁境所行三種不地前之三劫。地前得
等者。與瑜伽本末論旨頗成涇渭。大乘
終門之教往往有初住已成人空無漏之説
今所明三位即當其意。今第一位即當住前
信想菩薩。第二則當三賢位。非黒白法即無
流法。第三則當四加行位。當但無流者約
義次第之。非此位純無流相續。義門
者何。謂從有流住無流雜位。從難法位
但無流。人空無流空竟淨位入法空位
法空位則二空所顯眞如出現。是名
。由此次第要立三劫耳。○二地中四阿
僧祇
論曰地中 釋曰初地攝二地 釋中初明
四位攝十地。次諦有三種下釋諦三種。次菩
薩如昔下明四位。次菩薩立誓下明
四位行六度。此中初明四位施。財
物受者。行施滅盡如次貪瞋無明怖畏之境。
知。滅盡者謂財等滅盡。次如昔所立下明
諦等戒。次如昔至能忍下明
忍。次如昔至能作下明諦等
精進。次如昔至能思下明諦等定。後
如昔至了達下明諦等般若。次隨應
知下釋四位名義。次三諦下明四位三種能
三失。次依諦攝下明諦捨寂靜智慧互攝
次是故六波下明諦等爲六度至攝長淨
之因。次初以諦下明諦捨寂靜是道始中終
智慧渉始中後。後四依與下廣明四依與
相攝文者可解。○三結
爲此義故僧祇 此是別部所執與東流聖
其旨稍異。不故加評量也。○後三十
三阿僧祇劫説中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復次 釋曰有諸三十三 釋中初明
地前三阿僧祇有別。後欲顯入住下
十地位中安立三十三劫。可知。○
二答釋中二。今初地前
論曰方便 釋曰地有向行 釋中云云。
此與上七阿僧祇劫中地前三位大旨相同。
解。明精進行中不借樂厭者。借字恐惜
字寫誤。應思。○二地上
論曰於中 釋曰爲除義如前釋 釋中初
所對治有三故立三劫。次明三品道
破三惑。次結三劫。後明此三十三
阿僧祇劫與本説三大阿僧祇劫同等但由
開合而有別。○三明三劫修始
前已説論曰如此成就 釋曰菩薩成就
唐譯曰。如三無數大劫佛菩提。無
始生死數修施等。數値諸佛。齊於何時
最初修三無數劫。故以伽陀釋此問
清淨増上力者。謂善根力及大願力由善根
。應知所治不降伏大願力。應知常
諸善知識。堅固心昇進者。謂發牢固心
増進行。牢固心者應知所發大菩提心。諸
惡友力不捨。増進行者應知現在及
生生中善法常増。終無退減云云寂曰。隋唐
譯竝出伽陀。今譯四句不
恐有脱語乎。上來五章入因果修差別勝相
品竟。○自下第九釋依戒學勝相品中二。今
初標品名
釋依戒學勝相品第九 ○二正釋文中二。
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 釋曰前於應知 ○二答釋中
亦二。初指本説。二正説。今乃初也
論曰應知 釋曰地有此知 ○二正説中
三。一略標四種差別。二廣釋四種差別。三
廣説。今初
論曰若略深差別 釋曰若廣所行 唐
譯釋曰。此中問答辨諸菩薩所學尸羅於
聞等大差別故名殊勝。又此増上戒等
三學即前所説波羅蜜多自性所攝。何故別
立。於先所説波羅蜜多別義建立。今當
展轉相因性故別立三學。謂依
生靜慮。復依靜慮生般若
不共中初正辨共不共。後此二等下明
止不具學處有別共學處亦有不同。餘文
解。○二廣解四種差別中二。初明四種
差別。後結釋。初中有四。初明品類差別
二。初明三種戒。二明三戒能名三法依止
今初
論曰品類益戒 釋曰論比益戒 三聚戒
者。如瓔珞經下十四紙大集經四十四紙瑜伽
論四十二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論四二紙等説
華嚴十九七紙三種戒。或云三種淨戒。不
別因。諸説異同。如梵網摘葉辨。今論所
説大旨同於瑜伽第四十所説。可尋。明
衆生戒中出二四種。初以善道及三乘益
後四。四種可知。云何此三下明大小受
持分滿不同。文旨可解。○二明三種戒能
三法依止
論曰此中依止 釋曰若人衆生 此中
初明初戒爲二戒依止。如上引瑜伽七十
三紙律儀戒爲後二戒所依。次明攝善
法戒爲一切善法依止。次明攝衆生戒爲
攝依止。次明三種戒同。此中初明信等五種
此三戒通別因。次明六法爲因。可解。
次明四種因。瑜伽四十初紙云。云何菩薩自
性戒。謂若略説具四功徳乃至何等爲四。一
他正受。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
敬專念。無違犯云云廣説可尋。次明
種菩薩戒清淨因。此中前三可解。第四由具
根本等者。謂具五支戒。涅槃經聖行品説
支戒。一者根本業清淨戒。二者前後眷屬餘
清淨戒。三者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四者護持
正念念清淨戒。五者囘向具足無上道戒。如
大乘義章第十二十六。寂曰。此釋未詳。此
五中初三爲律儀戒。第二是性戒。第三是遮
戒。次二如次定道二戒。第五是大乘戒。與
全同。可知。後此三種下明三種戒體用。文
旨明著。可解。○二明共不共學處差別
三。一明六學處。二明不共學處。三結共不
。今乃初也
論曰共學 釋曰殺生學處 性遮差別如
梵網摘要辨。此中初約染心所犯以明
。次約有制無制皆悉成罪以辨性罪。餘
文可解。○二不共學處中二。初約別戒
不共。後約三業不共。今初
論曰不共無罪 釋曰謂立不犯 釋中
掘地拔草等如來制意。引安居一例
以安不共。具如瑜伽戒本中出不共學處
亦有相違學處現前時應行不應行分齊
知。○二約三業以明不共。於中分二。
初正明三業差別。後略辯應行不應行四句
今初
論曰菩薩此事 釋曰戒類云何 此中
初明所制別。次明戒體別。次明犯相別。後
略明菩薩所應行。釋中言七種覺觀者。地
持論四。成論第十六説八種惡覺。一欲覺。二
瞋覺。三害覺。四親里覺。五國土覺。六不死
覺。七族姓覺。八輕侮覺。今言七者。蓋乃前
七覺也。是辯三覺四尋耳。四種尋者。謂親
里等四出於倶舍論二十一。可尋。○二略
辯應行不應行四句
論曰若略修行 釋曰若有修行 次擧
女人譬。瑜伽四十一六紙云云。與今義別。餘
文可解。寂曰。無性論七明共不共差別
女人縁者善矣。可察。如女人縁者。
是性罪現行應甚深差別中而論云云
三結共不共學處
論曰如此 釋曰如有幾種 文旨分別。
解。菩薩至復有下乃起下之語。○三廣
大差別
論曰廣大廣大 釋曰廣大差別 此中
總別。總中釋出四義。大乘光等次品當辯。
別中第一廣大。謂如來藏心本來清淨。與
雜染法而不別應故。此心發生則一切惡無
離。又藏性具恒沙勝徳故。此心發生則
一切善無修。又藏性具同體大悲故。此
心發生則一切生無度。此藏性即眞法界。
横同十方竪徹三世故。時節無除。功用無
餘。大矣哉菩薩尸羅。一心眞法界爲三種體
。自利利他爲功用。可知。第二廣大中言
六度四攝各有九品。瑜伽論第三十九
第四十四六度四攝各有九種相。地持
亦同。可尋。第三廣大中以四釋利益安
樂意。可解。第四廣大中三種戒是三徳因。六
度四攝因中有九種相。故果上亦有此九所
熏習之徳。可知。次明三義廣大。後結兩乘
。可知。○四明甚深差別中三。一正明
罪現行。二明變化逆行。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甚深差 釋曰如菩如是 瑜伽四十
五紙所説與今旨同。但文少異耳。然性
異現行有釋家諍。如摘要辨。○二明變化
示現逆行中二。初明變化事以顯甚深。二
事明示現逆行。今初
論曰復次 釋曰前明戒故 此中初明
業變化以身口全。決明所作所爲。後
化作雖本身口所作亦名爲戒之由
○二擧事明示現逆行中二。一明愛畏
攝化。二明本生通行益物。今初
論曰由此 釋曰衆生善處 拘物頭此云
地喜華。亦云黄蓮華。耶曼王等者。華嚴入法
界品所説。舊云滿足王。新云無厭足王。隋譯
阿那羅王爲善財童子所現事。唐
譯云無厭足王化導善財童子等事。今譯及
字寫錯。可知。○二明本王
論曰或現 釋曰爲化利益 毘苟陀王等
者。隋譯云如毘輸安怛囉王子此云多能。即
是須達拏也
本生經中説云云。須提梨拏王子施妻子
縁出於智論十二六紙法苑珠林九十七等。探
玄記第八二十
二紙
妻子三縁以分別其化
。可尋。又如藥藏等者未此本縁。雜寶
藏經説。釋迦文佛過去人遠作白香象
國王止鬪安國。二國者。一迦尸國。二比提
醯國。此縁與今相似。可見。○三結釋
論曰生他差別 釋曰先令差別 准
結釋。性罪現行乃登地已上之事。非地前之
之。宜哉南山慈恩等判爲地上所行
也。○二結釋
論曰由此 釋曰從他名持 ○三指廣説
論曰復次 釋曰從此差別 毘奈耶瞿紗
毘佛略此翻云律藏方廣。此經未渡。相傳
云。眞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此土。於
船。便欲沒。省去餘物。仍猶不起。僅
律本。船方得進。眞諦歎曰。菩薩戒律漢
土無縁。深可悲歟。眞諦疏云。婆藪斗律此
品類律。此律多説縁制諸輕戒。優婆提
舍律此翻正教。此律正説是罪非罪
重罪。抄批亦同。定賓出婆藪斗即犍度者恐
允。釋中正護一戒四萬二千者是明了論
説。彼論三紙偈曰。倍二十一千福河。流善法
除汚。釋曰。云何倍二十一千福河
四萬二千福河。律中如來所立戒有四百二
。於婆藪斗律二百戒。於優婆提舍律
一百二十一戒。於比丘尼律九十九
。此四百二十戒中隨一一戒各能生攝僧
等十種功徳。能生十種正法。謂信等五根。無
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護。合成四萬二千福
。由此福能洗除破戒垢行云云餘文
解。依戒學勝相品竟
○第十釋依心學處勝相品中二。今初標

  攝大乘論釋第十四
釋依心學處勝相品第十 ○二正釋文中
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如此 釋曰菩薩可知 ○二答釋中
三。初標六種差別。二列六種差別。三別釋
六種。今初
論曰略説 釋曰若廣此義 三摩跋提新
三摩諦庭。此云等至。智論五七丁云。復有
人云。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有言二十五
。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
云云付法藏經二三十
二丁
商那和修擧五百三昧
其名字云云○二列六種差別
論曰何者由事差別 ○三別釋六種
自有六段。今初境差別
境差別者 釋曰所縁二境 釋中初明
。初乃眞諦境。後二乃俗諦境。次出中邊十
二種境。辨中邊論云。所縁有十二種。一安立
法施設所縁。二法界所縁。三所立所縁。四能
立所縁。五任持所縁。六印持所縁。七内持所
縁。八通達所縁。九増廣所縁。十方證所縁。
十一等運所縁。十二最勝所縁第九第十
如來地境
少異。可知。九種正事即指因中九相果上九
也。○二衆類差別中三。今初標
論曰衆類 釋曰有四徳道 四種三摩
破四障等者。四種障者地前所對治。今乃約
習氣破。如五教章斷惑分齊分別。此義
上引佛性論等。○二釋衆類
論曰大乘提等 釋曰大乘諸定 唯識
論第九引此文云。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
定。謂此能發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
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
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
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地論經一十丁云。
何以故。以菩薩大乘光明三昧法云云
同經十三丁云。菩薩元明法門所謂分別十地
。諸佛子。此事不可思議。論十五丁云。光明
者。此大乘法顯炤一切餘法門故。謂佛菩薩
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十五光明者。蓋斯指
十心十地及佛果智光。唯識述記十本四十
三丁
定學云云。義灯云。四明云。舊法師判初定
則初四地所修。次則五六七地。次則八九十
地。後則金剛及佛。四定如次。今謂不然。何
者若定有四即別配地。戒慧亦爾。何不
地。故知隨分地地皆修。寂曰。舊判甚有
。亦演祕擧有義彈云。初二彈亦有道理
餘文可解。○三結
論曰攝種 釋曰五百所攝 ○三對治差

論曰對治 釋曰無分差別 總縁之智如
瑜伽七十七明。本識相續中有無始時來惑
業苦染汚種子。障覆四徳顯現。菩薩
大定能拔此種麁至細能治智慧從
勝。楔喩可解。○四隨用差別
論曰隨用 釋曰菩薩差別 菩薩大定不
思識力不地繋自在受生。可知。○五隨
引差別
論曰隨引 釋曰菩薩差別 引有二種
能引是定。所引通慧。所以融引。但有體。而
事用。事用乃屬所引通慧。可知。○六
由事差別中三。一明攝神通所作事業。二
攝十難修正行。三明攝波羅蜜乃
至一切佛法。今乃初也
論曰由事通慧 釋曰由如總句 唐譯
云。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
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
同類。或顯惑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辨。
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釋云
云。隋譯云。震動故。熾然故。普遍故。顯現故。
轉變故。往來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
身中故。所往同類故。所爲自在故。伏
神通故。與辨故。與念故。與樂故。放光故。
生如是大神通故。三通慧者。婆沙百四
十一説三神通。一運身通。二勝解通。三意勢
通。與今粗同。促遠已下三事唐譯云卷舒
釋文稍異。可知。無復中間者謂極逼近。言
具八自在者八自在如上已説。此釋與
其旨異。唐譯云。所作自在者如魔王
佛身。隋譯亦同。餘文可解。餘譯極略。
知。○二明攝十難修三行中二。初總
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能引行故 釋曰成就正行 ○
別釋中二。初正明十難修正行。後更明隨覺
難修。今初
論曰何者行故 釋曰若依難修 此中
初自受難修。唐自誓難行。十願如上已
。第二不可迴難修。唐云不退難行。二不背
難修。唐云一切有情雖邪行而不乘故
第四現前難修。第五無染難修。諸譯粗同。第
六信樂難修云云餘譯頗異。隋譯云。信樂難
行。於大乘中復未解。然於一切甚深廣
信樂故。唐云勝解難行。義同隋譯。寂
曰。此品所明正明登地已上所行勝定。兩譯
何云解。今譯應正。第七通達難修。本文
者謂譯旨同。釋文奇趣。餘譯全無。可知。第
八隨覺難修。若本文者諸譯粗同。今譯有釋。
乃以二義不了義。知則以未盡理
了義。後以祕密語不了義。今之所用即
後義。可知。祕密語義如上明
廣明。第九不離不染難修。今譯明暢。其義周
足。後譯疎略。可知。第十加行難修是依
。精微可知。○二重明隨覺難修中有二。
今初標
論曰於隨 釋中十難其相 此即以隱密
不了義。爲伏輕慢衆生故作此説
菩薩應理覺察。以是故今聖廣明焉。○
二別釋中三。一於六度説。二於十惡説。三
佛法甚深説相中有二。初擧施經釋。後
餘度。初中攝出十文。今乃第一文
論曰如經 釋曰菩薩行施 釋中二意。可
知。隋唐譯但有後義。不前義。無性論八
五丁云。諸菩薩一切有情攝。爲已體通達自
他平等性故。彼行施時即菩薩施故。無
而名能行施。又以一切所有財物
一切。是故説名無少所施。又所施物施者。受
者皆不可得故三輪清淨。是故説言無少所
。○第二文
論曰云何 釋曰若菩行施 釋中八施者。
倶舍論十八十三紙云。八施者何。一隨至施。二
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善施。六
希天施。七要名施。八爲嚴心益心
瑜伽上義而行惠施云云 此中
前七非眞實施。第八眞實最勝行施。今揀
薩不具淨心施故云八施。義至二字
恐字倒。或可是行復次下第二釋。復釋著名
下第三釋。隋唐譯本疎略。義亦未了。可
○第三文
論曰云何 釋曰由菩成信 無性釋云。若
諸菩薩不如來而行布施者。謂證法性
自了自信而行惠施。非唯信他。故前有根
者謂自詮施。後無根者謂由他信。寂曰。今
譯本論似迴文未盡。可考。不行諸佛等者謂
權信已。○第四文
論曰云何 釋曰若菩 行施 無性論云。
謂任運常行施故不自策。而能策他勸
施故寂曰。今譯義正。無性論旨恐非
也。○第五文
論曰云何 釋曰菩薩物施 唐譯云。云何
菩薩於施耽樂等者。謂諸菩薩常行施故無
暫時施。一切施故無少所施今譯迴文未
盡。可知。○第六文
論曰云何 釋曰婆羅 大名 諸譯義同。
中今譯文義周悉。可知。○第七文
論曰云何 釋曰欝波清淨 隋譯云云。唐
譯云。殟波陀者。顯生起。密詮拔足。波陀
足。殟名爲拔。今取密義。拔除慳足
面傾覆而行惠施。是故説爲殟波陀慳
今旨同。○第八文
論曰云何 釋曰究竟相符 諸譯及無性
論釋其旨全同。但今譯文義精微。可知。○第
九文
論曰云何 釋曰若菩自在 諸譯旨同。但
唐譯其文易解。可見○第十文
論曰云何 釋曰無餘無盡 三*譯旨同。但
無性論釋稍存。可知。○二例餘度
論曰如施 釋曰如施 分判 ○二於
密語
論曰復有觀察 釋曰若有邪行 此中十
段。初於殺生密語。次於不與取密語。諸譯
粗同。次於欲邪行密語。今譯意謂。菩薩三業
婬欲相反。永斷其事。但一念一刹那有
安縁著諸塵。是應欲邪行。餘*譯旨殊。隋譯
云。云何欲邪行者。若念知此欲是邪是行
故。唐譯云。謂知諸欲皆是其邪而修正行
故。寂曰。今譯應正。次於妄語密語云云
兩舌密語。是與餘譯異。唐譯云。云何貝
戍尼者。此貝戍尼顯目離間語。密詮常勝空
乃至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若能常
最勝空住乃至次於惡口密語。諸譯粗同。
次於不相應語密語。隋譯曰。云何得
亂語。若於差別種類法中其相説故。唐
譯曰。云何綺問語。若正説只類差別
貪欲密語。次於瞋恚密語。後於邪見
語。諸譯七義大抵相同。但餘譯釋文極略。
知。○三於佛法甚深密語中三。今初標

論曰復有分別 釋曰初明甚深 ○
二譯
一切佛法染故 釋曰諸佛於世 此中
七文。初會一切法常住云云 今據大乘始門
之説佛法身以明一切化法常住。若據
大乘終極之理則與今不同。如法華涅槃
經及疏明。不此述。次以斷爲佛法。次以
生起佛法。可解。次以得爲佛法。隋譯
云。證見法是佛法。衆生八萬四千行并對治
皆證見故唐譯云。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
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次以
有貪瞋癡往。釋中出二義。初義則諸譯
皆同。後義則餘譯所無。瞋癡及凡夫法亦應
準知。菩薩定智悲等似貪等而現故。次二
解。隋譯云無染法不汚法。唐本云無染
法無行法。其旨率同。可解。○三地
論曰是故 釋曰此語甚深 難思等三
次當理行果甚深。可知。○三明攝波
羅蜜等
論曰爲修 釋曰此論 此知 文旨明著。
解。唐譯大抵與今譯同。隋譯極略。可知。
上來釋依心學勝相品
○自此第十一釋能慧學差別勝相品
二。初標品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大乘論釋第十五
釋依慧學差別勝相品第十一 ○二正釋
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此 釋曰菩薩體相 釋中初明
智差別。後此三智中下明三種中成立無分
別智則前後二智自成立。十九差別者。今譯
十九種差別。隋譯出十八種。不威徳
唐譯擧十六種。不建立救難及威徳。隋
唐二譯竝以若字而成句別。可知。寂曰。威
徳有無異本應爾。立救難二句唐譯無之。
義穩當。可察。○二答釋中大分爲二。初
正明十九義。後重辨諸義。初中亦二。初總
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由無 釋曰謂由 云何 釋文可解。
後一句乃起下之語。下皆任此。○二別釋
十九。今初自性中二。初長行明五相。後
頌。今初
論曰無分別智 釋曰若具智相 五中
前四揀非相似無分別。無分別智即般若妙
慧。非是以粗無分別無分別智。由
眞如實相名爲無分別智。今此前四雖是無
分別如智。故非是無分別智。後一雖
是縁如是有分別故離却之。此智離分別
而獨實證眞如。譬如五識無分別
等境各各別轉。餘文可解。○二釋
論曰於此分別 釋曰於此例爾 釋頌
中以無分別智自性菩薩自性之釋奇且
妙矣。隋唐兩譯全無此文。可見。○二明
中二。今初叙
如此説菩説偈 此中初承上起下。後前
説下設問叙依止所以。可解。○二釋
論曰諸菩 釋曰此智依止 唐譯第四句
非思議種類。釋曰。此智所依不名爲心。
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生所依。是心種類亦
名爲心。因彼而生隋譯旨同。寂曰。如
是大乘始門之説。故不一乘終極之玄旨
謂引而不發者矣。○三明因縁
爲顯 論曰諸 釋 爲境 第二句有
言者謂依正教。唐譯文同。隋譯云有意言聞
。釋曰。有意言聞熏者。由他音適正聞
熏習。以此熏智因生思惟意言。名正思
○四明境界
論曰諸菩薩 釋曰前偈云何 法性若約
眞諦則一切法無所有故不有。二無
我空性眞理實有故不無。若約俗諦
則一切法空無所有故不有。似有顯
現故不無。可解。○五明初貎
論曰有善 釋曰是智 分別 文旨分明。
釋義甚深。奇且妙矣。可察。若一下乃起
之語。○六立
論曰相應義成 釋曰一切 何成 此乃
不可言説性是所分別。所分別唯有言説
別物。隋唐兩譯擧斫芻名以釋字展
轉相應相。此旨如唯識述記初明。可尋。又
上明名事互爲客中釋也。唐譯中此下
二頌竝爲疑難之文行相科。而不
別句。義意穩暢。唐譯八十五
丁右
若一切法不
可言。復以何等所分別。釋相應自性義云
云。此云何成。釋字展轉相應云云。如斫芻
云云。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成釋非離。
彼能詮智於所詮云云。若言要待能詮名
所詮義覺知起。爲此故説是言。非
詮不同故。寂曰。相應已下二頌就上一切法
不可言説所分別。答以一切法不可
言説名句字三法相續中所分別
。是即初頌。次釋。若以名句字相續
分別者。何故言一切法不可言説耶。乃答。
言説所分別名言分別境
言法體與言不同。故一切法性非一切
言詮之所及。下偈頌顯此理耳。由是觀
此二頌乃傍論。就一切不可言難及過。然
則唐譯以此二別於行相。科者甚應
。義亦甚深。下乃起後。○七救難
論曰離言可言 釋曰若人攝持 此乃
所分別離言説別物故離言説
智不起。而言説於所言説同故言所言
悉不可言也。○八攝持
論曰諸菩 釋曰是無 伴類 隋云住持
唐云任持。今譯文明。可解。○九伴類
論曰諸菩 釋曰伴類 果報 唐云助伴
諸本旨同。文義明著。可解。○十果報唐云
異熟
論曰諸菩 釋曰有但云何 共用者謂器
界等。獨用者謂五根及根依處等。於此共不
四句分別。如唯識論疏等明。寂曰。此
一科文今譯直以應化二身根本及加行
智果。若依唐譯十六丁云云。菩薩依
行智化身土異熟果。依根本智
用土異熟之義。若隋譯八十五丁今譯。兩
本竝有道理。可察。準次有等流等。唐譯
優。○十一等流
論曰菩薩 釋曰果或云何 同類因感
流果必於等及與勝。如倶舍根品明。今乃
無分別智前前於後後等及勝因。從
乃至佛果展轉増勝。後釋増勝之辨餘
譯所無。應思。○十二出離
論曰諸菩 釋曰滅惑究竟 此中初明
。次明三離故名曰出離。後明得成就
○十三究竟
論曰諸菩 釋曰究竟上果 此中初標
種究竟。後釋四究竟。十自在者出於次卷
十五丁○十四明無分別智功徳中三。初明
加行無分別智。於中有二。初明加行無分
別名。後正釋文。今乃初也
無分別智與壁云何 ○二正釋
論曰不染 釋曰此無云何 此中初明
分別智不四塵染。次明重惡業。諸惡
業生於三業具不具輕重等。又有見修
惑所起業。有唯修惑所起業。如對法明。極
重煩惱等明重惡因。倶舍論第十五十七紙
重惑淨心。及是恒所造。論云云。又第十
十四紙造作業増長業。増長業由五種
。頌曰。由審思圓滿。無惡作對治。有伴異
故。此業名増長審思者第一因也。此揀
率爾。思圓滿者第二因也。揀業力未滿。無惡
作對治者第三因也。造惡不追悔無惡
。造惡不懺説無對治。有伴者第四因
也。謂造惡以不善助伴。名増長也。是揀
不善善業助伴也。有異熟者第五
因也。謂定感異熟之業名爲増長。具如
沙二十四及百十九明。若人深信樂如來正
法教三無性二無我則能破是極重惡業
所以可知。○二明根本無分別智功徳
論曰清淨 釋曰如虚云何 三淨四障如
上已明。此障根本等者起後之辭也。準前後
障字乃即字寫誤。可知。○三明無分別
後得智功徳
論曰如虚 釋曰虚空是譬 八法者。唐
譯云衰譽毀稱譏苦樂。此八世法亦曰
八風。増一阿含三十九十四紙云云。○十五無
分別智差別。十六三智譬喩合頌。於中五頌。
今初如瘂譬
論曰如瘂 釋曰譬如差別 此中初約
別三智。後初來下約法分別。初來來字恐
求字形誤。求得向得即加行由。以對正得已
。可知。○第二頌
論曰如愚 釋曰未識 云何 釋義准上。
釋曰二字是剩。可知。○第三如五頌
論曰如五 釋曰五名差別 五識無分別
現量得實境。第六意識與五倶起。雖
現量所得今唯約有分別意識以爲虚。
知。求覓五塵或縁實等者。寂曰。隋唐譯
云云。無性論云。譬如五識求之境界。雖
所求而無分別。如是加行無分別智當
亦爾。準此等文。言求受者指正受前刹那
分別希求。今譯以五識意識問起
解者非矣。是必後人之所加。可知。○第
四於論頌
論曰如未 釋曰譬如云何 此約未解已
解解究竟以喩顯三智差別。大旨同上。○
第五頌
論曰如人 釋曰此偈云何 此喩顯正
後二智。閉目即會假入空智。開目乃從
假智。又可閉目是從假入中智。開目即
中道成所作事用。凡學佛道事以目爲
理始。以目爲悟後勝用。未閉之目是凡
夫偏計盲識也。閉而不開是二乘無爲也。閉
而更開是菩薩通也。後代學佛之流全不
目之方便。恒住偏計盲眼。濫擬一回閉
而更開不思議眼。揚揚弛弛。嗟乎釋迦文佛
正法爲此湮滅。豈可洪歎哉。從前指喩
此旨也。○十七二智威徳
論曰如空 釋曰譬如説偈 偈中言異者
即是分別。可知。上二句則明根本智。下二
句乃明後得智。隋唐兩譯與上頌同爲
智譬。不威徳之科。可知。隋譯八十七
丁左
 云。
復次若以無分別智名爲佛者。既
衆生。云何得衆生利益事。唐譯八二十
一丁
旨全同。無性八十八丁亦同。準此三本。今譯
若佛果是下脱無字。若佛果下乃起後之文。
○十八無功同作事
論曰譬摩 釋曰譬如天鼓 天鼓者。天帝
釋所得鼓。如立世毘曇等説。○十九無分別
智甚深義中二。初徴問。後正釋。今乃初也
此無分別義則不成 問意可解 ○二正
釋中二。初正明甚深。後引經釋無分別。今
初釋非智非非智中。隋八十八丁云云。唐八
二十
二丁
云。根本無分別智正定是智。以加行
分別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加行
無分別智因而得生故。復有別義。非
餘非智而是智者。以此分別轉故。
説爲智。以餘即於分別法性

論曰於此 釋曰此智 説偈 非清淨清淨
通相不通相如次當依他諸法與依他法性
識者。謂此智縁識性故。餘文可
解。○二引經釋無分別
論曰佛説 釋曰一切無明 此中初明
切法自性無分別。何故無分別。謂所分別一
切諸法本不可得故。凡一切分別者義悉是
虚妄義。至無分別是眞實義處。可知。唐譯
二十
二丁
云。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
故無分別智無。今譯第四句語不巧。隋云
無分別智。若由下徴一切諸法本性涅槃。但
無始無明虚障故不自性解脱。縁了
開發。加行修成方能解脱。如明鏡金鑛等譬
。可知。○自下第二重辯諸義中五段。一
重辯三智差別。二成立無分別智義。三明
無分別智與般若波羅蜜名異義同。四明
聞菩薩智慧差別。五於菩薩自在通疑
。初中有二。初開章。後正釋。今初
於自性無差別 ○二正釋中二。初總標
三智。二別釋三智各有別類。今初
論曰此中 釋曰於自十一種 ○二別釋
中三。今初明加行無分別智約因有三種

論曰加行 釋曰此三力成 唐譯文旨明
著易解可尋。○二明根本無分別智約
三種別
論曰無分 釋此三知故 唐譯之中釋義
稍異。其旨無違。○三明無分別後智約
五種別
論曰無分 釋曰此五顯示 唐譯云通達
隨念安立和合和意思擇差別。釋云云。大旨
相同。唐譯九文最明暢。易解。隋云一切
一搏相總相攀縁智。與今少異。隋譯
釋與今同。唐譯云。和合思擇者。謂總縁智
一切法皆同一相。由此智故進趣轉依
○二成立無分別智義中二。初總標。二別
釋。今初
論曰爲成 釋曰已説説偈 唐譯云無分
別智成立因縁。可知。○二別釋中有二頌
今第一頌
論曰餓鬼 釋曰譬如説偈 此譬與後兩
其旨稍異。今譯乃約一水四見境非
。隋唐兩釋初明傍生見水餓鬼見陸之異
。次出人見糞穢猪等見淨宅之異見。後
人見飮食天爲不淨物之異見云云其致
同今譯允雅。可知。合譬成立境非實
。可解。若無實境下擧唯識四難即推
。唯識四難者。二十唯識論擧四難。第一
難云。若離實有色等外法。色等識生不
色等。何因此識有處得生非一切處。第二難
云。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第三難云。
因一處時有多相續。何不決定隨一識
第四難中有三。一云。何因眩翳所見髮等
無用。餘髮等有用。二云。夢中飮等云云。三
云。尋香城等云云。成唯識論第七十二紙
難中第二云。若唯内識似外境起。寧見
間情非情物處時身用定不定轉。如夢境見
此疑云云具如二十論通釋。故今指
耳。又上第五明四智。成就相違識相智即留
此義。○第二偈
論曰於過 釋曰過去説偈 文旨分明。可
解。此四智中成就無所縁現可得智。可解。
○第三偈
論曰若塵 釋曰若塵分別 此亦如四智
第三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中明。下一句
解。後次有下乃起後。○第四偈約外境
塵無自性
論曰得自 釋曰菩薩 云何 此乃四智第
四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有三種中。第一
隨自在者智轉智。第二隨觀察者智轉智。第
三隨無分別智轉智是也。如唯識論第七二十
一紙
。唐譯九四丁云。得自在菩薩者謂已證
自在菩薩。由勝解力故者由願樂力。如
地等成者謂令地等成金等相。隨欲皆成
定者亦爾者謂餘聲聞等。成就揀擇者者
已成滿毘鉢舍那有智者諸菩薩。得定
三摩地。此偈下乃起後。○第五偈明
境無自性
論曰成就 釋曰簡擇 自性 諸譯同致。
解。隋九三下云。成就觀行人者。又得寂靜
思性一切法如其義顯現。無常等十想如
一阿含四十一十七紙涅槃經三十八智論二
十三等明。○第六偈結内外境無自性
論曰無分 釋曰若菩爲異 文旨分明。
解。隋九三丁云。智行無分別一切義不
即知無有義識亦不有。此智下乃起後。
○三明此智與般若波羅蜜名異義同
二。初正明其因。後引經證。今初
論曰此無 釋曰不以是同 ○二引經證」
論曰如經槃處 釋曰欲成果故 此中
初明菩薩爲滿所行五種處諸波
羅蜜。次明五處。後明無分別智異所離
五處。可解。隋唐譯中全無分別智異所離
五處之一段。○四明聲聞菩薩智慧差別
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二。初問起
論曰聲聞 釋曰已説差別 ○後答釋」
論曰應知此故 釋曰聲聞差別 此中
五義差別。初無分別差別者。聲聞法中以
無爲究竟處。故離見人空。除煩惱障
已。法執所知障不彼果。故住有分別。菩
薩不爾。可知。第二非一分差別者。唐譯云
非少分。義分三種。今譯爲二。可知。唐譯九
六丁云。非少分差別者謂顯三種非少分性
一所通達眞如非少分性。二所知境界非少
分性。三所度有情非少分性。所通達眞如非
少分性者。謂菩薩智具足通達補特伽羅法
無我性。聲聞等智入眞如時唯能通達補特
伽羅無我之性。所知境界非少分性者。謂菩
薩智普縁一切所知境界。聲聞等智唯縁
等諸諦生。所度有情非少分性者。謂菩
薩智普爲脱一切有情修菩提。聲聞
等智唯求自利。第三無住差別。可解。第四
恒差別者。隋唐云畢竟差別是亦今譯詳悉。
解。第五無上差別。可解。○二釋
論曰此中爲遠 釋曰爲攝云何 此中
正智有五勝修福廣大果報亦勝妙
第四句唐譯云説此最高遠。寂曰。唐譯應
允當。應知菩薩福智高遠廣大能顯示世間
勝果報及三乘果報也。隋云世出世果報
知不遠。釋云。世出世果報者。謂色無
色等是世間果報。聲聞等是出世果報唐云
世出世漏中説是最高遠。釋似隋本。無性釋
云。靜慮無色名世間漏。聲聞乘等所得涅槃
出世漏。是皆勝彼故説高遠。諸菩薩
至下乃起後。○五於菩薩自在通疑難
中二。初明菩薩有體有恩得極自在。後正
通疑。今初
論曰若菩勝能 釋曰此顯此義 此中
初標。後釋。有體者即菩薩智斷實徳。有恩者
即菩薩恩徳化用。三學攝十度等是有體徳。
十自在一切利他事是有恩徳。餘文
解。此一段文最爲要義。隋唐兩譯全無
此文。無乃缺脱乎。唐譯九七紙云。若諸菩薩
就如是増上尸羅増上質多増上般若
徳圓滿。於諸財位大自在。何故現
有情匱乏財位云云隋譯亦同。○後正釋
疑難中二。初問起立難。復通釋。今初
論曰云何 釋曰此次爲重 釋文可解。
○二通釋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亦二。初
釋。後結。今初
論曰由菩因縁 釋曰菩薩智力 此中
五段。諸譯旨同。餘譯無十力之文。可知。
○二結
論曰是故 釋曰勝能衆生 餘譯之中全
此結文。可知。○後偈頌
論曰此中薩施 釋曰爲攝薩施 餘本
頌文少異。義意無違。上來釋依慧學勝相

○第十二釋學果寂滅勝相品中二。今初標
品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六
釋學果寂滅勝相品第十二 ○二正釋文中
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如諸 釋曰菩薩可知 ○二正釋中
二。初明滅果無住處涅槃。後明轉依。初中
二。初總標
論曰諸菩 釋曰二乘無所住 唯識第十
云。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
槃。謂一切法相眞如理雖客染而本性淨。
無數量微妙功徳。無生無滅湛若虚空
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一不異。
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絶名言道斷。唯
眞聖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
餘依涅槃。謂即眞如出煩惱障。雖微苦
所依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
涅槃。謂即眞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
滅。衆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
眞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轉翼。由
生死涅槃。利樂有情未來際用而
常寂。故爲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
無學容前三。唯我世尊可四。如何
善逝有有餘依。雖實依而現似云云
譯極略不四涅槃。可見。○二解釋中二。
初徴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此相 釋曰無住爲相 ○二正釋」
論曰捨離他性 釋曰若菩本依 菩薩
轉依位證得滅惑無餘不生死二所依
眞如。是爲無性處涅槃。若論起用則雖
前後。其所得涅槃則二義在於一時。可知。
次明本識爲依他住淨不淨二分。此一
段文雖今譯與後譯綱紀相同。其意趣則頗
逕庭。可知。○二明轉依中二。初樂行。
後偈頌。初中有四。一正明轉依相。二明
轉依。三明下劣轉過失。四明廣大轉功徳
今乃初也
論曰轉依 釋曰轉依本性 釋中初釋
。後配釋五分法身。寂曰。此釋五分
文道理極成。無復餘蘊。由斯應知婆沙等
明五分法身是未盡理之説也。後譯全
此釋。可知。見諦等或字應惑字。○二
六轉依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此轉 釋曰若約時 ○二別釋
中有六。今初益力損能轉隋譯名同。唐譯
云損力益能轉
論曰一益行故 釋曰由三過故 諸譯
率同。隋譯云。由信解力聞熏習故。有
微煩惱行不行故。釋曰。阿梨耶識中染汚熏
習損其能對治力。是故得轉住。解行地
者住聞熏習力轉依故。若煩惱現行。彼
慚愧故現行煩惱熏習薄少。唐譯云。由
勝解力聞熏習住故。羞恥諸煩惱
少分現行不現行故。釋曰。若煩惱現行即深
羞恥。或少分現行。或全不現行。寂曰。準
。慚弱慚字恐暫字形誤。惑永不行惑字或
字寫誤。莊嚴論十初丁羞四種相。一於
諸度障増時極生羞恥。二於諸障治減
云云。三修諸度懈怠時云云。四隨順煩惱法
行時云云。唯識第十云。一損力益能轉。謂
初二位由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
種勢力。益本識内淨種功能。雖障種
實證轉依而漸伏現行亦名爲寂曰。
今譯或言十解已上是聖。或云十解已去證
得人空。與餘譯及唯識所説崇卑不同。斷
伏亦殊。可謂今譯總籠奄含始終二理
耳。可察。○二通達轉
論曰二通六地 釋曰得無其位 諸譯
粗同。但唯識論旨與今不同。彼論唯以
通達轉。即眞如斷分別生云。二通達
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眞如。斷分別
生二障麁重得一分眞實轉依彼亦會
釋攝論異説。次下當出。○三修習傳
論曰三修十地 釋曰前位其位 三相
即三性相。三性若有三相則非是眞實。三
相不顯現三無性眞實顯現。此一段文
新唯識論家所説氷炭。可知。唯識論曰。
三修習傳。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
漸斷倶生二障麁重。漸次證得眞實轉依。攝
大乘中説通達轉在前六地。有無相觀通
眞俗。間雜現前令眞非眞現不現。故説
習轉在後四地。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
習斷餘麁重。多令非眞不顯現故。三異趣。
知。○四果圓滿轉
論曰四果 釋曰三徳依止 唯識論云。四
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
習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喩定現在前時永斷
本來一切麁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
。利樂無盡。○五下劣轉
論曰五下 釋曰人境捨集 諸譯旨同。唯
識論説。義趣亦同。○六廣大轉
論四六廣捨故 釋曰人境生死 此即
前所明無住處涅槃其旨全同。唯識論云
云。孔目章等明法無我未證則人無我智亦
清淨之趣者。蓋乃議此論旨耳。可知。
○三明下劣轉過失
論曰若菩過失 釋曰欲顯斷徳 餘譯
極略。其旨無違。○四明廣大轉功徳
論曰諸菩功徳 釋曰欲顯可説 十自
在至下當知。釋中明四相之文最爲要義
但餘譯中全無此説。可知○二釋
論曰此中不得 釋曰爲顯得義 三釋
義同。文旨明著。可解。上來釋學果寂滅勝
相品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五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十三釋智差別勝相品中二。今初標

釋智差別勝相品第十三 ○二正釋文中
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如此 釋曰前已知 ○二正釋中
大分爲三。一正出智果體。二重以十義
成法身。三廣分別諸義。初中有二。初標
智果。後分別三身。今初
論曰由佛 釋曰智差三身 法身以如如
如如智體。餘二身乃爲悲智之所撃動
現應化身利益他事。雖唯智以
主。故以三身智差別。至下當知。○
二分別三身中二。今初總標三身
論曰一自 釋曰身以化身 三身義出
清辨等所判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金光明經第二。心地觀經第二。大乘同性經
下。金剛般若論上。大乘義章第十九。法苑義
林七之本等。法苑章叙異説三段。今以
圖出焉
○唯識論第十釋大牟尼名法云。如是法身
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眞淨法界受
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絶諸戲論。具
邊際眞常功徳。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
性亦名法身。大功徳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
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
集無量福慧資糧起無邊眞實功徳及極
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
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
現微妙淨功徳身純淨土。爲十地
諸菩薩衆大神通。轉正法輪衆疑網
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現無量隨
類化身淨穢土。爲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
異生彼機宜通説法。令各獲得諸利
樂事。以五法性三身者。有義初二攝
性身。經説眞如是法身故。論説去阿頼
耶識自性身圓鏡智品轉去藏識而證
故。中二智品攝受用身。説平等智於
淨土諸菩薩佛身故。説觀察智大集
會中説法斷疑現自在故。説諸轉識
受用身故。後一智品攝變化身。説成事
智於十方土無量種難思化故。又智殊
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有義初一
自性身。説自性身本性常故。説佛法身
生滅故。説證因得非生因故。又説法身
諸佛共有遍一切法猶若虚空無相無爲
色心故。然説去藏識者。謂由
滅第八識中二障麁重法身故。智殊勝中
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實性故。自性法身
眞實無邊功徳而無爲故不説爲
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眞實功徳鏡智所起常
遍色身攝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
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
。説圓鏡智是受用佛轉諸轉識受用
故。雖藏識亦得受用然説彼顯
故。於受用略不之。又説法身無
生無滅唯證因以得非色心等。圓鏡智品
此相違。若非受用何身攝。又受用身
佛不共有爲實徳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
受用攝。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爲他方便
示現故不實智爲體。雖化身智殊
勝攝而似智現。或智所起假説智名。體實
智。但説平等。成所作智能現受用三業化
。不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攝
云云。寂曰。如此諸義乃大乘始門之意趣也。
若據終極之説則三身不即不離智即是色。
情謂境。思之可知。古説明受用身
唯識佛地等所判之辯。及以唯識佛地二論
異義等如上顯了意依章疏中明。此中分
自然得入功得。文旨可解。自性身中攝
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受用身中唯取
受用。條理顯然。他修行地者蓋乃指地前縁
修之行位也。○二別釋三身。今初自性身
論曰此中止故 釋曰此三智故 此即
空不空如來藏寂照不二眞身也。二種生死
因亡果滅。恒沙功徳具足圓滿。是爲自性身
此身即攝後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身。而
始終二門義意不同。可知。十種自在至
知。又因下第二釋。可解。寂曰。今譯文言
詳悉。理致圓備。後譯并無性論文甚簡略。義
亦未詳。可檢。○二受用身
論曰受用因故 釋曰土有云何 種種
土即登地已上菩薩所感無量淨土是也。言
二事者謂諸淨土及與菩薩大集輪也。此二
事依應身顯現故。受用二釋可解。此身即
後判四身中他受用身。無性論云即是
西方極樂土等清淨佛土等。可見。變化身下
乃起後之詞也。○三變化身
論曰變化現故 釋曰法身謗故 餘譯
法身。可知。應身以大定智悲等者。應
身以大定智悲體。體唯意法意識三法而
已。雖身土等是定果不思議身土。非
識境。是即大乘從始入終之説也。餘譯無
此文。可知。以退爲中陰是亦奇釋也。唐譯
現沒。可見。王祕密等者下第十八云
十四王伎祕巧術法。又云六十四能。蓋是印
度王家所學伎能有六十四故耳。六十四數
是八八大數。如六十四音六十四異書六十
四有情等。八相義如探玄十一七紙瑜伽倫記
九下十五紙等明。變化身示生於天人中
三由可解。○第二重以十義明法身
二。今初問起
論曰諸佛 釋曰欲引此問 法身中自含
攝餘身。如前引唯識。○二答釋中二。初欝
陀那頌總攝十義。授別釋十義。今初會本
錯置。
今准隋唐釋以
改竄之。可知
論曰此中佛身 釋曰爲攝第釋 欝陀
那新云嗢陀南。此云總攝。嗢陀南頌有三。
一初以一頌總列諸門。後依門釋。二者中
間重頌辨法未了。三者辨法竟。總擧重頌
收前義。今乃當初。嗢陀南三別如瑜伽
倫記七下三十
四紙
等辨。頌中十義。可知。○二別
十義。第一明相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

論曰若略 釋曰若廣相義 ○二別釋
中五。今初法身轉依爲
論曰五相相故 釋曰法身身相 今譯義
趣精緻。餘譯極略。可知。無性釋論文雖
。義意明暢。可尋。今譯判三界内外之文
於通途。可知。○第二淨白法爲隋云白
法自體
相。唐云白
法所成爲相
論曰二淨得成 釋曰一切自在 言
種善者。蓋斯指世間善及三乘善也。於
法身是眞實善。是最上無上善。是廣大圓滿
善故。是爲大白法界。六譯定竝以善爲相。
瑜伽四十三指菩薩修果六波羅蜜大白
法界。法界無差別論以白法所成相如來
藏一相。當知在因焉則名爲佛性。在果焉
則名曰法身。極善清淨爲任修集六度大白
法旗之所顯現。是即一切大乘通宗。從
乃至終極其揆一致矣。後代所譚如來
性惡之義。深成矣此大宗。可察。苟
佛道者。應須澡心信樂心性是大善
六波羅蜜故修集六波羅蜜大白法旗。則
無明黒法所起二種重障滅除轉得大白法
矣。十自在義諸譯率同。文義明暢。可解。
○第三無二爲相中有三義。今初有無無

論曰三無相故 釋曰無二身相 文旨
分明。可解。○二有爲無爲無二相
論曰復次相故 釋曰無二無爲 有爲
無爲是相待法。是分別境故名爲非清淨境
眞如是有爲無爲無顛倒離言説法故名爲
清淨境。此義具如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中
。○三一異無二相
論曰復次眞如 釋曰無二異相 諸佛
法身一異不可得。可知。新舊文旨稍異。大
旨無違。如是不一不異乃大乘始門之説也。
知。○四常住爲
論曰四常竟故 釋曰此下常住 此中
三證立法身常住。初一是本性常。亦
自性常。後二乃不斷常。相續常。義亦云
異門常密意常。至下有辨。無性釋論文義乃
然。可見。○五不可思議爲
論曰五不 釋曰法身思議 以三因縁
不可思議。文旨炳焉。餘譯極略。無三義
見。○第二明法身證得中二。初問起。
後答釋。今初
論曰復次 釋曰有證云何 有證不得者
遍計所起雜染法。雖是聖智所照非
得法故。言有轉不證者如自性住佛性
一切衆生從本成就未嘗觸證故。諸佛如來
所得法身最初觸是證是得。今之所問可知。
○二答釋
論曰是觸應知 釋曰爲顯此知 初標
證得。次擧眠見色五義喩況。配對可解。五
修及五修果者如上第十二卷初入因果修
差別品中第四修相章明。金剛喩定者如
沙二十八百五十五瑜伽第十二倫記四
三十
九丁
雜集論第十唯識述記十本五十紙大乘
義章第九等明。又涅槃經二十四第三十云云」
眠證<span style=二見色五義以況證得法身具五義" />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第三明法身自在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法 釋曰欲顯此問 ○二答中初

論曰若略 釋曰若廣五種 ○二別釋中
五。今初淨土現色身無邊音無見頂自在」
論曰一淨依故 釋曰如意自在 無性
論云。由五蘊依故得五自在。諸聲聞等
畏苦故永斷諸蘊。如愚癩人自捨身命
若諸菩薩攝巧方便滅有罪色等諸蘊
起無罪色等五蘊。如智癩人求諸良藥
病身無病身。此中由色蘊依
能示現佛土自在云云 梵王不頂縁
法苑珠林等出。餘文可解。○二無失無量
大安樂住自在
論曰二無依故 釋曰不爲自在 其旨
解。○三具足一切名字句正説自在
論曰三具依故 釋曰一切自在 唐譯
云。由想蘊依故得名身句身文身
説自在。以能取相故名爲相。由名身等能
其相染想蘊還得是清淨想蘊。○
四變化改易引攝大集等自在
論曰四變依故 釋曰未有自在 諸譯
率同。可知。○五顯了平等迴觀作事智自在」
論曰五顯依故 釋曰如來自在 唐譯
云。由識蘊依故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圓鏡智者。謂無
忘失法所知境界雖現前亦能記了。如
習書論光明。平等性智者。謂先通達眞
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應知此中究竟
清淨妙觀察智者。謂如藏主其所欲
於何等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作意思惟即得
自在無礙智轉。成所作智者。能示現從
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種種佛事皆得
 無性論明轉識得智五識
觀察智乃至轉意識故得成所作智。唯識
演祕所引莊嚴論頌曰。智鏡不動三智之所
依。八七五六識次第轉得故。然考現流莊嚴
論第三二十紙偈第三句。云八七六五識。又無
性論朝鮮本云。轉意識故得妙觀察智。轉
五識故得成所作智。由是觀之演祕所
莊嚴偈及現流無性論應是錯本也。雖然佛
地論第三六紙二師釋。初爲正義以斥
。然則其錯本者印度舊來流行。可察。○第
四明法身幾法依止中二。初問起。後答釋。
今初
論曰此法 釋曰欲顯此問 ○二答釋中
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略説 釋曰若廣唯三 ○二別釋中
三。今初諸佛如來種種住處依止
論曰諸佛無量 釋曰住有依止 瑜伽
論三十八説三住。倫記十上三紙 明三住四
。四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四無量定是
梵住。空無相無願住及滅定住名爲聖住
首楞嚴定十力四無畏不共法等名爲佛住
智論第三初説三住四住。其説稍異。可知。
唐譯云。佛住依止者。謂佛安住聖住天住及
與梵住故言種種。法身爲此諸住所依
説名佛住依止今少異。可知。次説
。隋譯云。或有人作是念。諸佛何須
。以諸聲聞不此故。離五喜云云
譯亦有此意。義意煩矣。恐是新語。可考。
五喜五因中初二因由諸譯相似。而今譯
意趣超異。可知。第三明同法美味中全是
大乘終門之説。即三乘會歸一乘之密意。
知。此一段文頗異餘譯。可檢。第四欲徳
成。唐譯云義徳倶圓滿。可見。第五喜所因
解。○二種種受用依止
論曰種種 釋曰諸佛依止 諸譯同致。可
解。○三種種化身依止
論曰種種 釋曰此法依止 唐譯云。由
若離此下劣信解諸聲聞等應成熟。言
多爲者應知攝取勝解行地諸菩薩衆。隋譯
信行地。無性論云初業菩薩。可知。○第
五明法身攝持中二。今初問起
  攝大乘論釋第十七
論曰有幾 釋曰不此問 唐譯云。應
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二答釋中三。
初總標。二別釋。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若略 釋曰若廣六種 ○二別釋中
六。今初清淨類法
論曰一清 釋曰滅不類法 無性釋云。謂
清淨佛法持法身自性。以其法身體
清淨故。淨誰轉誰而得清淨。爲此問
是言。轉阿頼耶識法身故。由
頼耶識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治起時轉滅。
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
。譬如世間阿掲陀藥能變有毒
故説名餘文可解。○二果報類法
論曰二果 釋曰有如類法 此乃由
五色根色等智。於盡十方界類示
五根五識。雖根識唯是清淨無垢果報類
智。應知如來示現色根色識全是無相無垢
果報智耳。○三住類法
論曰三住 釋曰如來類法 唐云安住。言
四不護者。瑜伽五十十一紙雜集論十四八紙
三不護云云次卷説四不護即於身口應
四不護。如來三業清淨現行無
三業可覆藏。謂勿他知我之過非。又
一切邪命等縁心恒清淨。定慧初應
誤失。故云不護也。○四自在類法
論曰四自 釋曰於一類法 ○五言説類

論曰五言 釋曰如來類法 唐譯云。轉
世間見聞覺知言説戲論於見聞覺知自
。由此證得能令一切衆生心喜智自在
○六拔濟類法
論曰六拔 釋曰是諸類法 世間法中有
濟災横事法。對治起時轉捨蘊所有拔濟
。轉得不可思議最勝力拔濟一切衆生麁
細三道大災慧妙智自在故云類法。寂曰。
若據大乘終極之説則於此類法頗有
。學者應思。○三結釋
論曰如此 釋曰此六此知 暫利者謂世
間益。永利者謂出世間益。可知。○第六明
法身無差別有差別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諸佛 釋曰十方有異 ○二答釋中
三。一明法身。二明受用身。三明變化
。今初
論曰由依 釋曰諸佛有差別 諸譯大旨
相同。可知。○二受用身
論曰如法 釋曰諸佛有差別 此中初明
無差別。後明有差別。明有差別中本末稍
異。唐譯云依止無差別故無量依止
差別轉故。無性釋云。此説意樂及業無別
依止無差別。無量依止差別轉故。
謂於一切別世界中諸佛國土衆會名號身
量相好受法樂等各不同故 此乃法身中
三。即攝法應化以爲法身。故法身之中
三無差。受用之中唯説意樂及業。此與
義意稍異。可知。今譯明受用中言依止
。而不意樂者。於義允當。何以故。以
應化有他依心自依心故。○三變化身」
論曰變化 釋曰由依差別 隋唐無釋。
知。○第七明法身功徳中二。今初問起
會本錯
誤。可知
論曰此法功徳相應 釋曰此身此問
○二答釋中大分爲二。初明大小共功徳相
。後明大乘不共功徳相應。初中有二。初
總標。後別釋。今初
與最清淨諸法相應 ○二別釋。於中二
十一。今初明四無量相應
論曰此中頂禮 釋曰偈有二益 此中
二釋。可知。四無量定出於婆沙八十一十四
倶舍定品。顯揚四雜集十三十七紙大乘
義章第十一等。今此論所説與通途大別。
知。○第二八解脱相應
論曰解脱 釋曰此一劣心 八解脱藏如
婆沙八十四。瑜伽論第十二・第十五・五十六・
七十三。顯揚四二紙雜集十三十八丁智論二十
一等。凡聖通局如止觀私記九三十
六紙
。○第
三八制入相應
論曰降伏 釋曰此句是佛 八制入亦云
八勝處。如倶舍定品雜集十三等明。○第四
十一切入
論曰應知 釋曰心於解脱 十一切入亦
十遍處。是亦如婆沙倶舍雜集等論明。心
解脱下結。二三功徳。可知。○第五無諍三摩
提相應
論曰諸衆 釋曰此偈愍心 無諍三昧如
婆沙百七十九六紙雜集十四等明。○第六願
智相應
論曰無功 釋曰此半無著 願智如婆沙
百七十八十三紙雜集十四等明。○第七四
無礙解
論曰一切 釋曰此下説者 四無礙解如
於婆沙百八十九紙瑜伽四十五二紙顯揚四
大乘義章第十一等明。○第八六通慧相

論曰攝壽 釋曰此偈自在 通慧義如
沙九十九至百三・及百四十一・百四十九・百
五十・百八十六。瑜伽三十七。倫記九下。雜集
四紙十四六紙智論二十八及四十十三紙
。今此偈中初句明留住捨專。留捨壽行如
婆沙百二十六倶舍第三八紙唯識述記八
末。倫記二十一下十七紙。次二句釋文。可
解。定通自在可上所引論等也。○第九
三十二大人相。第十八十小相二功徳相應
分頌
論曰諸衆 釋曰此一淨心 三十二相出
於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論二十九・八十八
婆沙百七十七十紙。八十小相如般若三
百八十一。智論八十九涅槃經二十四十六
等明。可尋。○第十一四種一切相清淨相

論曰故隨 釋曰此偈此能 雜集十四三紙
云。清淨者謂四清淨。一依止清淨。二境界清
淨。三心清淨。四智清淨。如是四種一切相清
淨唯佛世尊及得大神通菩薩摩訶薩所得。
依止清淨者謂依止靜慮隨所欲依止取
住捨云云境界清淨者謂於隨所欲境界變
化智具足中云云心清淨者謂於所欲
摩地門自在云云智清淨者謂依止靜慮
隨所欲陀羅尼門任持具足中云云 略抄
此頌所説功能即四清淨所生。可知。無性
釋論中列四清淨名。然餘譯中全無解釋
知。○第十二十力相應
論曰方便 釋曰從出 衆魔 文旨分明。
解。十力義如瑜伽四十九十五紙雜集十四
四紙智論二十四等説。可尋。○第十三四
無畏相應
論曰智滅 釋曰此偈 邪魔 文旨炳著。
解。四無畏義如増一阿含十九十五紙智論
二十紙二十五雜集十四五紙等説。○第十
四四不護相應
論曰無制 釋曰此偈戲論 瑜伽五十
一紙雜集十四八紙三不護。今更加命。如來
四最極清淨。非故作意防護離過。可知。
○第十五三念住相應
論曰於衆 釋曰此偈大衆 三念住者如
瑜伽五十十一紙雜集十四七紙。○第十六永
斷習氣
論曰於利 釋曰十方不虚 准上標列
釋論之初應此偈明永斷習氣之一句
也。永斷習氣者如瑜伽五十十二紙雜集十四
八紙。○第十七無忘失
論曰於一 釋曰此偈自他 無忘失法亦
瑜伽五十十一紙雜集十四一紙。○第十
八大悲相應
論曰日夜 釋曰此偈亦爾 大悲亦出
瑜伽雜集及智論二十七等。可見。日夜六時
觀衆生者。下第十八十八紙云云。十住論及智
論五十五二十
三紙
此説。然此蓋隨轉理門之
説。故妙玄第四判爲三藏門義。如私記四末
二十
六紙
。可尋。○第十九十八不共法
論曰由行 釋曰此偈不共 十八不共法
者如智論第二十六及八十八明。○第二十
一切法最勝智
論曰由三 釋曰此偈除斷 瑜伽第五十
及雜集十四十五紙一切種妙智。釋義稍異。
大旨全同。可見。○第二十一六種清淨相應
論曰無繋 釋曰此偈清淨 二十二業者
於倶舍論十五十六紙尋。七種生死如
上已辨。餘釋唯有本頌。都無釋文。無性釋
論毎事有釋。但無此一段六清淨爲所等
之文。寂曰。此一段釋最可怪矣。以等爲
則其所等根。豈止六清淨耶。應思。○第
二明大乘不共功徳相應中二。今初承上起

論曰諸佛 釋曰前所相應 ○二正明
乘不共功徳中亦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
乃初也
論曰謂自 釋曰此中説偈 此中初列
。次釋不共。後説偈。可知。○二別釋十六。
初法身自性
論曰尊成 釋曰此句自性 唐譯云尊成
實勝義知。○二法身因
    論曰修諸 釋曰此句法身 ○三法身果」
    論曰至他 釋曰此句覺等 ○四法身業」
    論曰解脱 釋曰此句乘人 ○五法身相

論曰無盡 釋曰此兩相應 五種勝可知。
餘譯及無性全無此釋。無性論云。無盡無等
徳相應者與諸功徳相屬相應。無邊不共力
無畏等無盡無等徳相應故○六法身生起」
論曰於三 釋曰此兩能見 此一段文與
餘譯具略頗異。唐譯云。現世間可見者此説
變化身。及衆會可見者此説受用身。非見人
天等者此説自性身。諸天人等皆不見。
此顯佛身三種差別説名爲轉。無性論釋大
旨相同。可見。然今譯所明學大乘者須
之緊要處也。宜熟讀思惟矣。凡一切衆
生執我我所者不知身見滅處甘
露界。未此處者躇階妄談法身如來藏
則所謂法身如來藏者便陷於自性神我等
文見説也。故上古切忌妄意説如來藏。良
由哉。後代誇大乘者駸駸乎伍數勝之
者蓋爲此也。○第八明法身甚深中二。
今初問起
論曰復次 釋曰以難可見 ○二答釋中
三。初總標。二別釋十二甚深。三結釋。今

論曰此中 釋曰如大此義 ○二別釋十
二甚深。今初生不業住甚深
論曰佛無爲食 釋曰此下甚深 此中
四甚深各以十因明其義。隋唐二譯十因
名義互有異同。可檢。明第四句中諸佛不
實者。准餘譯意。不字恐亦字形誤。又三爲
顯因等者因字應同字形誤也。段等四食出
於増一阿含二十一七紙雜集五十紙唯識述記
四末法苑章四本等。餘文可解。佛食時諸天
受之説隋譯云復有説言。蓋乃有餘師作
耳。未其本據出於何典也。○第二安
立數業甚深
論曰無異 釋曰此下道故 此中有三甚
。初安立甚深諸譯大抵相同。第二數甚深
諸譯旨殊。隋譯云。無數量一業者此是數甚
深。乘雖無量諸佛一業故此與今同。唐譯
佛雖無量而同一果。無性云。雖無量
而無別業。何者一業變化受用業無差別成
他利業甚深中。隋譯云動不動業
受用變化堅不堅。三譯旨同。但今明
化身不堅固。文旨碩異餘譯。蓋斯旌迦文一
化之正軌之明釋也。此義如餘處辯。無性論
堅不堅今不同。彼云。不堅業堅業者。
自性身業是其堅住。餘二身業是不堅住
寂曰。兩論各有道理。准第四句。無性論旨
義允當。應思。○第三正覺甚深
論曰無一 釋曰此下不覺 此一段文意
趣甚深。可察。無性論云。現等覺非有者。依
他起中遍計所執性非有故。一切覺非無者。
依他起中圓成實性是眞有故。一一念無量
者。謂遍無量説河沙數諸世界中念念倶時
無量佛。現等覺故。有非有所顯者。謂如
來是有非有空性所顯。成顯成尊位
第二句二論異致可解。釋第四句。今譯與
餘譯稍異。今譯特尚空無性不可言説
理趣。可知。○四離欲甚深
論曰無欲 釋曰此下出離 此一段文今
譯甚深義含始終。隋唐兩譯及無性論大抵
相同。而意趣淺略。可知。今譯引無上依經
即是大乘終門之説。而諸部大乘方等深經
説以此旨其綱紀。言雜深法即如等
斯指惑等空無性而已。非實有如謂惑等
便爲妙物。後譚圓教者於此交際一解
。大濫聖旨亂方等大宗。不知。
○第五滅陰甚深
論曰諸佛 釋曰此下最勝 諸譯率同。隋
譯少異。於諸譯中今譯特善矣。凡諸大乘
經中所説蘊即眞如悉同此旨。後代譚陰即
者動入解見。以今所説輒謂是始
教也終教也等。掉頭不顧。執僻見處錯爲
圓妙。豈可慨哉。我今試問彼焉。華嚴般
若法華涅槃等皆同今所説陰即是非一非
異之旨。寧可彼華嚴乃至涅槃悉始教也
終教也廢棄之乎。廢棄如此經典而何經
典中有汝所計陰即是哉。然此理公然如
王路。但於此理七地已還所證與八地
已上所照之異。此義甚深。非此所啓。可
華嚴法華等疏鈔中矣。○第六成熟甚深
論曰諸佛 釋曰此下事成 諸譯旨同。無
性釋論文義明著。可見。○第七顯現甚深
論曰由失 釋曰此下佛耶 諸譯旨同。文
義了然。可解。○第八菩提涅槃甚深
論曰或現 釋曰此下後故 初二句釋諸
譯旨同。但第三句文義頗異。隋譯第三句言
不生亦不有。與今意同。而無釋文。唐譯
第三句云此未曾非有亦無解釋。然此句
今義成左右。雖各有理今譯及隋譯其
旨奇絶。可知。○第九住甚深
論曰如來 釋曰此一住 此明諸佛反
道逆行住四最勝住不可思議。諸譯粗同。今
譯旨趣深玄。可知。唐譯第四句云最勝自
體住。隋譯云自位最勝者。可知。○第十顯
現自體甚深
論曰佛一 釋曰此下境界 三譯釋義全
同。釋初二句二義可知。無性釋中但有
。釋後二句中諸佛不現不字恐示字形誤。
○第十一滅惑甚深
論曰諸惑 釋曰此下圓智 此乃明諸佛
惑滅二障永盡不二乘速滅般涅槃。初説
留惑事乃出諸佛二障究竟永滅所由耳。諸
譯文義大旨相同。餘文可解。○第十二不可
思議甚深
論曰諸惑 譯曰此下思議 此亦明菩薩
惑淨用至佛果大用顯現。苦集二諦
是菩薩覺分。如淨名佛道品等廣説。可尋。
留惑淨用反道逆行竝皆最甚深祕密境界。
初業菩薩及二乘之所能測。何況於
乎。更輒作解成惡見取矣。○三結釋
論曰由此 思議甚深 ○第九明念法身
中二。初標章。二正釋。今初
釋曰佛有應縁法身 ○二正釋中二。初問

論曰諸菩 釋曰法身幾相 ○二答釋中
大分爲二。初略説七相。後復次諸佛下明
淨土清淨。初中有三。一總標七相。二別釋
七相。三説頌重明。今初
論曰若略 釋曰此七清淨 此釋餘譯所
無。而其旨要妙。可知。○二別釋中七。今初
諸佛於一功徳無礙自在。於中有二。初
正釋。後説偈釋難。今初
論曰何等 釋曰三世 無等 文旨分明。
解。六通慧如上已明。○二説偈釋
論曰此中 釋曰若諸縁故 諸譯相似。但
因不具中今譯云此位中。此似此世
永無般涅槃性。可察。有六通差別者。
通字是道字形誤。可知。二種不可轉業地論
二十
四紙
云云。○二如來身常住
論曰二如 釋曰以十爲相 三因證法身
者。上第十六明五種相。第四常住爲相中引
三證云。眞如清淨相故。昔顛倒道最爲
故。應正事究竟故。是爲三因。今
出者即當彼第一因。可知。七因證餘身
者。下第十八二十
六紙
二身常住。至彼當知。餘
文明著。可解。○三如來最無
論曰三如 釋曰一切相離 ○四事無功

論曰四一 釋曰作意不盡 如來所作事
業成所作智所現。故一切無功用。可知。○
五大富樂位
論曰五如 釋曰大富清淨 淨土中有
不可得等者。瑜伽七十八二十
六紙
八事易
二事難得。淨土中與此相違云云是解深密
所説。與今全同。佛土清淨次卷當辨。○六
如來最無染著
論曰六如 釋曰上心亦爾 今譯其旨周
足。餘譯無釋。可知。○七如來於世間

論曰七如 釋曰如來般涅槃 ○三説
重明
論曰此中此念 釋曰此中法身 文旨
分明。明七圓徳次配對上七相
消釋也。○第二明淨土清淨中二。初問起。
後答釋。今初
  攝大乘論釋第十八
論曰復次 釋曰前 土相 問意可解。○
二答釋中二。初出所説經。二正明淨土相
今初也
論曰如言 釋曰總擧 功徳 釋如言
文可怪。隋譯云如百十偈修多羅菩薩藏縁
起中説。唐譯云如菩薩藏百千契經序品中
。然今此所出經文即佛地經序品之説。而
十八圓滿名以判經文者是佛地論一
之釋文也。由是觀之。今佛地經乃百千契
經中之一分乎。華嚴經雖十萬頌現流經
中無此説。可考。○二正明淨土相中二。
初明十八圓淨。後結釋受用中土功徳。初中
亦二。初正明十八圓淨。後別明佛住處。初
中十八。今初色相圓淨
論曰佛世 釋曰一 圓淨 唐譯文稍
異。名爲顯色圓滿。○二形貎圓淨唐云形
色圓滿
論曰無量 釋曰此莊圓淨 如此顯形二
色以何爲體。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聖者
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之因縁成就。隨十地
菩薩變爲淨土。器土即以無漏色蘊四塵
而爲體性。佛所變土者定唯無漏。菩薩變者
有無漏。五八識變唯是有漏。六七識變通
有無漏。一切色法准此可知。○三量圓淨

論曰大城 釋曰徑度圓淨 他受用土隨
十地菩薩所宜而現大小勝劣前後故轉。初
地淨土百葉臺上。二地淨土千華臺上。如
漸漸轉大。漸漸轉妙。如餘處辨。○四處圓淨
唐云方
所圓滿
論曰出過 釋曰三界爲體 他受用土者。
瑜伽七十九云。於清淨世界中那落迦
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界無色界。亦
苦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説
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
故於彼受生。雜集六云。復有清淨世界
苦諦攝云云佛地經云。超過三界所行之
。論曰。非三界愛所執受故離相應所縁
二縛隨増。言超過三界故。是道諦善性所
攝。彼出三釋。有義各別。有處説淨居天
。有處説西方等故。有義同處。淨土周
圓。無邊際。遍法界故。如實義者。自受用
土周遍法界處不有。不説言離三界
處即三界處。若他受用之或在色界淨居天
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法華云衆生見劫盡
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十地
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而
現。所得方別指一處。欲衆生起
欣心別指處所。雖然如是横竪二義隨
生心量而有局通此實則是變易不思議
境界。非分段衆生之所測知也。若非苦集
下乃起下之辭也。○五因圓淨
論曰出 釋曰二乘善法 今約八等已上
明。唐譯云勝出世義。不八地上。或處
初地已上生受用土。或處云已入二地菩
。或處云八地已上。蓋斯由菩薩受變易
身或住類智通分齊不根也。天台師
變易報立方便土十方無障礙土。其旨
精妙。可尋。明淨土用者如法苑義林七之
六紙。又孔目章第四六紙六因四縁辨。
見。今云無分別智無分別後智者約
助因。無分別後智造受用土正因也。無分別
智及加行智竝是助因也。汎明因縁則信願
及福慧諸度悉是受用土因縁也。今乃由
主因故以智説因圓淨。○六果圓淨
論曰最清 釋曰菩薩圓淨 二智因行所
感最極自在。淨識爲果。非是苦諦。佛地論
云。最極自在淨識爲相。謂大宮殿最極自在
佛無漏心以爲體相。唯有識故非識外
別有寶等。即佛淨心如是變現似衆寶等
法苑章七末九紙云云。○七至圓淨
論曰如來 釋曰如此圓淨 佛地論云。如
來所都謂大宮殿諸佛世尊爲主。非餘。以
殊勝故。唯屬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攝受。非
餘所能。乃至他受用土雖諸佛變。然一合相
亦一相身。攝受爲主。不相障礙法苑章七
十二紙云云。○八助圓淨唐云輔
翼圓滿
論曰菩薩 釋曰自受圓淨 佛地論云。諸
大菩薩衆所雲集。謂大宮殿常有無量大菩
薩僧常來輔翼。故無怨敵能爲違害乃至
佛慈悲於自識上隨菩薩宣麁妙土。菩
薩隨自善根願力自識上佛所生
土相現。雖是自心各別變現而同一處形相
相似。謂爲一土共集其中云云○九眷屬圓

論曰無量 釋曰淨土所食 佛地論云。謂
大宮殿唯有天等眷屬圍遶餘類
者。等取藥叉揵達縛阿素洛掲路荼緊捺洛
莫呼洛伽等。莫呼洛伽即攝大蟒。云何淨
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而有天等以爲
。天等皆是三界攝故。淨識如是。攝受變現
嚴淨土。故不相違。或有熟所化有情
現如是變化種類。如調伏劫比拏王
化無量轉輪王衆眷屬圍遶。或諸菩薩化
作無量天龍等身淨土中以供養佛。或
自化身作天龍等從如來。故無
知他受用中有二乘及八部竝是權現不
可思議之事。不情謂而揣度焉。○十
持圓淨唐云住
持圓滿
論曰大法 釋曰大乘等業 佛地云。此淨
土中諸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説能受大乘法
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眞如味大喜
。能任持身斷壞。長養善法
十一業圓淨唐云三事
業圓滿
論曰一切 釋曰凡夫 利益 佛地云。作
諸衆生一切義利。謂於此中自能現作一
切有情一切義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
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
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徳名義智慧
利。如是等別雖寂定。由先所修加行
願力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十
二利益圓淨
論曰一切 釋曰三界畏不 佛地論一
十五
紙右
廣釋云云大旨不異。可尋。○十三無怖畏
圓淨
論曰非一 釋曰淨土有不 佛地論云云。
大意相同。但彼明如來永離一切魔菩薩
淨土中麁四魔五怖畏。可尋。○十
四住處圓淨
論曰勝一 釋曰非惟入路 佛地論釋大
旨相同。可見。○十五路圓淨
論曰大念 釋曰大乘何法 佛地論中二
釋。初以三妙慧餘慧行已。次云。此説
薩因三妙慧淨土故名遊路。若諸如
來大念即是無分別智。由住眞如理
故。大慧即後所得智。分別諸法眞俗相故。
此二皆有作淨土増上業用。故倶名行。
此二智通生淨土故名遊路。或大念行
是自利行。内攝記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
分別故。如其次第通生如來二種淨土
○十六乘圓淨
論曰大奢 釋曰大乘門入 佛地論釋云
云。其致一揆。可見。○十七門圓淨
論曰大空 釋曰於大何法 佛地論云。謂
大宮殿三解脱門爲所入處。解脱即是出離
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脱門。依此門而入
淨土偏計所執生法無我。説名爲空。縁
三摩地空解脱門。相謂十相。一色二聲三
香四味五觸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是
涅槃。無是相故名無相。縁此三摩地
無相解脱門。願謂求願。觀三界苦
求願。故名無願。縁此三摩地無願解
脱門。由此空等三解脱門淨土。故名
爲門。大如前説。此淨土中亦應事。路乘
門等爲有情欣樂實徳故就行説 寂
曰。今此結釋應經旨。○十八依止
圓淨
論曰無量 釋曰以大 住處 佛地論云云。
今文義頗異。彼就事明。今乃以眞如法
大蓮華王。今文深玄旨趣無窮。可察。
○二別明如來住處
論曰大寶 釋曰此別 功徳 如世間下乃
下之辭也。可知。○二結釋受用淨土功

論曰如此 釋曰恒無此知 佛地論中云
一向淨名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今
論二譯可解。問。上來所叙十八圓淨即明
他受用土相。所以變化土中爲當有淨土
當無淨土。答。瑜伽莊嚴集論古説中判
淨穢土。以受用土淨。以變化土穢。
嘗細判變化土中有淨穢別。於唯識佛
地等論竝言變化土通淨穢。而所謂淨者或
彌勒出世時。或指暫變淨。然則雖
此與瑜伽等所謂清淨世界其義大別。
義會之則諸論無違。如瑜伽等則以
身菩薩所得一向淨一向樂一向無罪一向
自在變易不思議境界立他受用淨刹。其
餘一切三界所繋衆生所感世界不淨穢
二相都名穢土。如唯識等其穢土中
淨穢以分其相而已。如是所判大抵大
乘始門之説也。若據大乘終極之説則不
斯。欲其旨者應須披讀華嚴經及探
玄記等而思惟研覈矣。○第十明法身業
中二。初正明五業。二説偈明諸佛同業。初
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復次 釋曰諸佛暫離 此一段釋妙
互深矣。法界即如來藏心。是心浥如虚空
本來寂滅清淨光明。但由無明妄動自體
殼。隱藏是心顯現。無所有中起
業苦。是心内熏縁了萠生則虚妄三道漸除。
陰穀滅却。本淨顯現。今此五業即法界五義
生妙業。而亦此業能顯法界性。可知。餘
譯全無此一段釋。可見。○二別釋五業
五。初救濟災横業
論曰一救 釋曰此明 災横 値遇如來
者免災除厄等事其如經論出。不
。○二救濟惡道業
論曰二救 釋曰此明行善 隋唐二釋本
末文合。今譯釋文不本論。恐文有脱錯
乎。或可救濟其因果亦隨無之謂乎。無性
論中有其因若無果亦無之語。應考。○三
濟行非方便業
論曰三救 釋曰此明教中 通慧導者是
神通輪。三輪立名三神變。亦名三示導。如
婆沙一百三倶舍論二十七十三紙。○四救
濟行身見業
論曰四救 釋曰此明縁由 此一段文奇
且妙矣。凡三界分段生死以有身見
禍根。此有身見衆生不直入大乘聖道
故如來先説二乘人無我教治有身
。是道道即入大乘之聖道之妙方便也。次
下當知。唐釋云即説三界薩迦耶云云
然唐譯意趣與今頗異。可檢。○五救濟乘

論曰五救 釋曰此明大乘 此一段文亦
奇説矣。是即入於大乘修門之要領也。與
新唯識家所立天淵不啻。隋唐兩譯大抵相
同。率順唯識論家宗致。可知。今譯意趣。謂
就菩薩正定聚者云未定根性。二乘
若約此世則有定不定性。若據異境則一
切皆有轉爲大義。故無未定根性
下分明顯示其旨。當知。○二説偈明
佛同業
論曰於如 一業 釋曰世間世將 此中
初叙意。後説偈。於中初半頌明衆生不同
。後半頌明諸佛五業不異。可
○自下第三廣分別諸義中有七段。一顯
一乘。二辨如來一多。三明諸佛非
向涅槃涅槃。四明受用身不自性
。五明變化身不自性身。六明三身常
無常差別。七釋法身本有不修之難
初中有二。今初問起
論曰若爾 釋曰若諸成佛 ○二答釋二
頌。初頌以了義明。後頌以密義明。今初
論曰此中 一乘 釋曰爲顯 一乘 莊嚴
論第五八紙頌曰。法無我解脱。同故性別故。
二意變化。究竟説一乘。釋曰。此中八意。
佛説一乘。一者法同故。謂聲聞等人無別法
。由所趣同故説一乘。二者無我同故。謂
聲聞等人同無我體。由趣者同故説一乘
三者解脱同故。謂聲聞等人同滅惑障。由
出離同故説一乘。四者性別故。謂不定三乘
性人引入三乘故説一乘。五者諸師得
自意故。諸佛得是意。如我所得一切衆
生亦同我得。由是意故説一乘。六者聲聞
作佛意故。謂諸聲聞昔行大菩提聚
定作佛性。彼時佛加故。勝攝故。得自知
作佛意。由此人前後相續無別故説一乘
七者變化故。謂佛示現聲聞而般涅槃。爲
教化故。如佛自説。我無量無數以聲聞乘
現涅槃。由此方便更無方便化小根
大乘故。理實唯一故説一乘。八者究
竟故。謂至佛體無復去處故説一乘。如
處處經中以此八意佛説一乘。而亦不
三乘。問。若爾復有何義彼彼意而説
。偈曰。引接諸聲聞。攝住諸菩薩。於此二
不定。諸佛説一乘。釋曰。彼彼意有二義。一
爲引接諸聲聞故。二爲住諸菩薩故。若
諸聲聞於自乘性不定佛爲接彼人
大乘故説一乘。若諸菩薩於自乘性不
定佛爲住彼人退大乘故説
。云云廣説。此與今全同。又顯揚論二十
一紙六因云云今一頌即莊嚴論中後頌。可
知。○後偈以密義
論曰法無 一乘 釋曰由法 一乘 此即
莊嚴前頌。於中初三因與彼全同。第四性別
故因彼此少異。可知。第五因今譯未了。與
莊嚴論旨大異。無性釋云。得二意樂故者
謂得二種意樂。一者諸佛於一切有情
自體意樂。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
因縁此既成佛。彼亦成佛。是故名第一
意樂。二者世尊法華會上。與諸聲聞舍利弗
佛記別。爲得如是意樂我等
與佛平等無二。又此會上有諸菩薩我名
同。得授記別故。佛一言含二種益。謂諸聲
聞攝得同即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授記
云云 此釋符順莊嚴。今譯第五因中爲
聞人意樂道理。第六因缺脱主意。蓋
乃印度學人展轉寫錯作此差乎。第七曰。
彼此相同。第八因彼以佛果一乘。其旨
妙矣。寂竊謂。莊嚴論等有説文相似易意趣
測。且三乘差別似畢竟性。今釋分
明約此世根辨定不定。至隋唐釋其旨似
畢竟以辨定不定。雖然論文從容不
情謂。如法苑義章此十因云云
三乘五性宗旨斥一乘一性之義使法華
勝鬘涅槃會三歸一之説殉同自三乘五性
之趣。蓋斯雖扶宗之時安得能免以權
實之重愆乎哉。應思。○第二明諸佛一
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三世 釋曰諸佛言一 法身是一。而
無量菩薩修因窮滿現等覺。故有多佛之義
上已所明非今正問。今正問徴於十方界
同時唯一佛出世耶將有多佛出世耶。○二
答釋
論曰於一 釋曰一法義成 此中初句明
如來是一。於中二義。初約法身共一。後約
一世界一時無多佛。頌乃當後義。可知。釋
第二句中立十方世界同時多佛出世可
之理。第三句可解。釋第四句中初標十方
世界有無量佛同時出世之宗。次會經説
中初出經説。次此經爲當下雙闕徴問。次立
應詳釋下出薩婆多義。乃引有經會梵
王經云云次復有餘部下出大衆部義。今當
詳辯下乃會前經説十方界同時多佛出
世應理。後結釋今頌即同後義。倶舍論第
十二十紙此二説。全同今文。論主勒思。文
旨似有餘部説優。瑜伽論旨明十方
世界多佛出世。倫記十上七紙云云。智論第四
三十
三紙
第九十七紙亦同此旨。大乘宗致多順
衆部等。可知。隋唐兩譯文義極略。可知。○
第三明諸佛非一向涅槃亦非非涅槃
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云何 釋曰有諸所顯 此一段文最
要義。釋中出二家失。後代譚大乘者多
初過。是諸論所誡。可知。○二答釋
論曰此中 釋曰爲顯涅槃 如來具四涅
。理趣顯然。可解。○第四明受用身不
法性身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云何 釋曰應身可知 唐譯云佛受
用身即自性身不道理。此釋易解。此下
二段遮遣有部以釋迦佛實報身
分功徳是爲法身他方世界出世以爲
之計。可知。○二答釋中三。今初標
論曰由六 釋曰有六非義 ○二別釋中
六。今初色身及行身顯現故
論曰一由 釋曰十入非道理 釋中言
化身者總攝應化而名化身。今此所
受用有色行皆指他受用。古説與後代論家
異同。可察。古説多以如如如如智而爲
。此法身中含攝法身自受用身。如台家四
事寂光之中攝法性土自受用土。其旨相
似。錯宗竝隨時運轉成變態。而其前前者
智建立。其後後者漸入情窠。入情法門
猶知飴餹凡流所嗜。由智法門如水淡味
故人多不喜。宜乎古説漸隱。新説日盛。澆世
佛法運應爾矣。○二大集輪顯現故
論曰二由 釋曰應身 法身 是亦其應身
者指他受用佛。是身即智悲功用。所謂理智
悲乃法身自受用身也。日夜六時等者。莊嚴
論十三十八紙云云。如上已明。○三隨樂顯
現自性不同
論曰三隨 釋曰彼謂 法身 應身由
見不同有種種聲明等差別。法身不
樂有種種異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四
別異見自性變動顯現故
論曰四別 釋曰有一法身 文旨明著。准
上可解。○五菩薩聲聞天等大集會相雜顯
現故
論曰五菩 釋曰應身 法身 有三相雜
是亦與上相似。可解。○六本識及生起識轉
依非道理
論曰六阿 釋曰阿梨耶用身 今譯意謂。
阿梨耶識及生起識即是受用身。此二轉依
名爲法身。法身即如如如如智。此如如如如
智有機所惑顯現諸識。是名受用身。此旨
最奇。頗有旨理。應思。隋唐兩譯碩異今旨
唐譯曰。又轉阿頼耶識自性身。若受用
身即自性身轉諸轉識復得身。由此非
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無性釋曰。謂轉
頼耶識自性身。轉諸轉識受用身。故
受用身非自性身。○三結釋
論曰是故 釋曰由此理義 ○第五明
化身不自性身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

論曰云何 釋曰變化可知 ○二答釋中
三。一以八因變化身非即自性身。二以
六因化身不永住。三明如來不永般
涅槃。初中有三。一標八因。二別釋八因。三
頌結證。今乃初也
論曰由八 釋曰有八非義 二別釋
中八。今初第一因
論曰一諸 釋曰菩薩化身 是乃明化身
二乘及凡夫而所示現化身非餘二身
○第二因
論曰二諸 釋曰六十用身 六十四能如
上已明。佛本行經等云云。乘除者算法之辭。
乘除聚知數知量亦是算者之一術。
今時所行算法亦有是術。餘文可解。○第
三因
論曰三諸 釋曰菩薩二身 悉達太子往
外道所全是示現。非餘二身。可知 ○第四

論曰四諸 釋曰諸菩二身 ○第五因」
論曰五諸 釋曰諸菩二身 薩婆多等計
此閻浮提出世釋迦一實身。餘萬億閻浮
出世爲化身佛。故今斥之。不別於一勝處
等者難大乘所立於摩醯首羅智處
實佛成佛無萬億。萬億世界但一閻浮實
身成。不通理。可知。○第六因
論曰六若 釋曰若汝二身 與上同致。
難意可解。釋中得無上菩薩者。薩字恐提字
寫誤。今以兜率陀天上而作難旨共許處故
耳。○第七因
論曰七若 釋曰若不 二身 斥偏於
閻浮實身成佛無數亦無理。可知。○第八

論曰八二 釋曰一婆如此 一三千界多
佛出世竝是化身非餘二身。經説一世界
二如來出現於世。是約一閻浮而已。會
釋可解。○三説頌結
論曰此中 釋曰爲顯此義 諸譯旨同。唐
譯易解。可對。○二以六因化身不
永住中二。初正出六因。後以頌結攝。今初」
論曰有六 釋曰有六永住 此中初總標。
後別釋中第一因易解。第二因中諸譯碩異。
隋譯云。爲欲涅槃常住佛
此即同譯意。唐譯云。二爲
離不樂涅槃如來常住身故無云云
義意未詳。恐唐譯梵本錯乎。今譯意趣甚深。
正當小向大祕密。可知。第三因中諸譯
異。隋云。三爲於佛所起修修意
甚深法正説中覺了故。唐譯云。三爲
離輕毀諸佛甚深正法教故。然
今譯意趣極甚深。可尚矣。第四因中隋譯
今。唐譯云。四爲佛深生渇仰恐數
見者生故。此文雖異義乃無違。第
五因者。隋云。五爲自精進説者不
可得故。唐云。五令自身發勤精進知
説者難得故。第六因諸譯旨同。○二以
頌結
論曰此中 釋曰爲攝此義 二頌中第二
句今譯隋釋其旨一致。唐譯大異。如上已辨
餘句三譯大旨不違。可知。○三明如來不
永般涅槃
論曰爲度 釋曰如來 有果 此一段文若
隋唐譯則在於上八因證變化身非即餘二
文之終。兩各有理。不是非焉。○第六
三身常無常差別中二。初問起。後答釋。
今初
論曰後次 釋曰若如爲身 ○二答釋
論曰由應 釋曰法身常住 此中初明
依止故常。次由應身下明應身不斷常。後由
化身下明化身相續常。莊嚴論第三十九紙
曰。由依心業故。三佛倶平等。自性無間續
三佛倶常住。釋曰。彼三種身如其次第。一切
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平
等。法界無別故。由心故一切諸佛食身平
等。佛心無別故。由業故一切諸佛化身平
等。同一所作故。復次一切諸佛悉同常住。由
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畢竟無漏
故。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説法
斷絶故。由相續常故一切諸佛化身常
住。雖此滅復彼現故。又法苑義林七本
二十
九紙
經論廣釋云云上十七三十紙十種
因證三身常住。蓋斯指佛性論四十七
紙右
三身常住十因乎。應考。○第七釋法身本
有何須修得之難中二。初擧難。後釋難。今

論曰若法 釋曰若法修道 無性釋曰。此
中有難。諸佛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作
得因。爲佛果何須功用。復有難言。諸佛
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一佛即能具
辨一切有情諸利樂事。不之作
功用此爲二難。意趣易解。○二釋難中
二。初略答顯大意。後説偈廣釋。今乃初也」
論曰爲得 釋曰雖爾身故 雖法身無始
時來無別無量。諸佛證得此法利益他
足勝能。一切衆生垢障自隔。不
得此眞如法界。故爲證此法身
正勤修行。此文標後代濫染圓教之輩錯謂
圓人不修之僻見之漫帖也。僻者或云攝
論等乃權教也。又圓門經疏中誡此僻執
説豈止三五數乎。不此載○二説偈廣

論曰此中應理 釋曰爲釋是處 釋
中不須自作等者。自作作亦恐捨字寫誤
乎。應思。釋第三句中若是因者若字應
苦字。從昔以來無復等者。無復二字恐寫誤
耳。無性論云。若離正勤佛果者一切有
情未皆得今立應一切凡夫乎。釋
第四句中其旨要妙。可知。上來釋智差別
勝相品
○自下大段第三歎徳勸誡分中三。初出
依品目上。二説頌勸誡。三更以三頌
撮前頌。今初
論曰阿毘究竟 此論正依阿毘達磨大乘
故攝大乘品。兼依諸大乘經所説而造
矣。如序品中已述。○二説頌勸誡中分名
五段。初二頌者明造論所爲。次二頌者明
教及隨順佛教阿毘達磨而可依憑。次二頌
者明佛教尊勝違則生愆順則得利。次三頌
者明傷法因果。後一頌者結結釋迴願。今乃
初也
由依佛言亦復爾 此中二頌。初一頌則正
造論所名。後一頌則擧譬況法。初中初
一句及二字乃彰阿含及道理而造論。
爲自等五字及次二句正出所爲。所爲有三。
初自利。次利他。後令法久住。後一頌中初二
句擧譬。後二句呪法。譬中上句以前聖教
下句乃喩教益。説法中上句叙所依佛。下
句中四字説論後三字合譬。○次二句明
而可依憑
若眞實義如佛教 此中初一頌則指
聖教。後一頌則顯此論依佛言故亦如
。初中初標淨法界等流教法。次句明
。次句述顯徳。後標餘非。後一頌中初句
製論。次句述本師。次明説順正道。後句
解。亂心人者是指凡人。乃論主自謙之
語。可知。○次二頌明佛教尊勝違則招
順別得
世無慧人淨非垢 此中初三句明佛教兼
。次三句出違教失。後二句述禀教徳。初
三句中初明佛無等。次二句述教無等無動
次三句可解。後二句中初一句明此能生
障。後一句譬顯三汚即指三雜染。莊嚴
論三三紙云。衆生三染汚。謂煩惱染汚業。染
汚生染汚云云○次三頌明傷法因果中二。
今初因
智鈍離信謗正法 此中初明信及餘
善法。次一句明凡愚慢執。次一句述外道愛
。後彰二乘執劣乘下願。可知。○後二
頌傷法果
大蛇怨 得解脱 此中初一頌則擧
傷法罪愆深重。後明邪師邪教起過之
以誡傷法。此中第三句勸思離過。可知。
○後一頌結釋迴願
衆寶界如 成正覺 此中初一句明教所
詮七種句。寶性論二二紙七種金剛句。一
者佛。二者法。三者僧。四者衆生。五者菩提。
六者功徳。七者業。今言衆寶者即是三寶
也。界如即衆生是如來藏也。徳即功徳業則
知彼論有釋。可見。第二句可解。第三句
若就事論焉則謂願生淨刹親覩受用
佛身。若就理談焉則見寂照不二眞性。名
彌陀。何以故。以壽光即理智也即寂
也。是故初地入見道親證眞如無生
法忍。名彌陀。第四句可知。○三更三頌
撮前頌
如此十説勝果 此中從此者謂依
及理。言爲此者即指三所爲。由此者即指
依燈電等一頌。言是所説者即指若眞實義
等一頌。言此流者謂説論。即當若亂心人
等四句。爲前五義等者指世無慧人等
三句。守自身方便者指若違正法已下五
。傷法因等者指智鈍離信等一頌。偈法果
*三者指於*大蛇怨已下二頌。至大集者
衆實界等二句説論事。雜集論十六云。何
故此論名爲大乘阿毘達磨集。略有三義。謂
等所集故。遍所集故。正所集故。乃至等所
集者謂證現觀諸大菩薩共結集故。遍
所集者謂遍攝一切大乘阿毘達磨經中諸
思擇處故。正所集者謂由無倒結集方便
至證得佛菩提法忍者指彌陀。證無
上等者指末句。可知。此三法者謂大集法
忍證菩提也。上來釋歎徳勸誡分
攝大乘論略疏第五大尾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