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攝大乘論釋略疏 (No. 2269_ 普寂撰 ) in Vol. 68

[First] [Prev]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復有何義隨順經義 其旨可解。如是衆
譬顯依他性。若能知依他性如幻等則自
分別性計謂實有全是妄計都無所有
亦能知所顯現永無所有眞實性。當知三
性即一理義分。亦是大乘法教之綱領也。所
以一切大乘經説無盡法義無三性
三無性以爲綱紀也。是故隨順三性三無
者名爲正法。不三性三無性者名爲
邪説。可知。○四引經明三性不離中二。今
初引婆羅門問經
論曰婆羅 釋曰依他如此 華嚴五教章
中卷於大乘始門終門之分齊以明
三性同異義。其旨宛轉善美備矣。即引此經
三性不離尋。隋譯云梵天問經。唐譯
梵問經。此經不翻傳。不孰正。餘文
解。○二引阿毘達磨經二。初法説
論曰阿毘 釋曰阿毘此説 此説與前婆
羅門問經旨同。可知。○二譬喩説
論曰於此地界。釋曰如來可信 會本
錯置可知。此譬巧妙哉。阿梨耶識猶如
。分別性三界惑業及苦譬之土相。圓成實
四清淨譬以金相。一切凡夫三道流轉虚妄
顯現隱覆依他阿梨耶識及眞實性。譬如
相顯現時不止無金相亦不地界。無分
別智火燒錬則三道士相不復顯現。四清淨圓
成實金相自然現成。而四清淨乃眞實性。如
金是地界眞性。惑業苦是虚妄性。雖
阿梨耶識是梨耶眞性。如土相非是地
界眞性。亦如繩上蛇非是麻性。宜深思惟
矣 天台諸文引用此譬喩今少異。彼師
所覽蓋錯本乎。台之末學傳傳紕繆。可知。從
上三經文竝是從始向終之妙旨矣。○五會
經隨義異説
復次有處涅槃 釋曰諸法亦爾 此中
初長行。後偈頌。長行中。初釋常無常無二
餘准例之。常即眞實性。菩薩入初地位無
分別智現前則常住顯現。然細惑未盡故生
死分別性不滅。出觀則依然住生死法。位
八地惑障永滅。眞性恒顯。而人空智現前
時微細智障尚起見細生滅。唯有如來二生
死盡湛然常住。若能見常住者便見不二
不二即中道也。今此論乃大乘始門之説。故
依他性有二分以明無二。未顯了説
道祕極耳。後代妄説常住妄談不二。不
己生死無常法毫不損伏之非可察。苦樂無
二乃至生死涅槃無二可準知矣。偈頌中。初
法非法無二。次明有非有無二。次明
無非無無二。後二頌中。初一頌乃顯無性意
後一頌乃明無性故無生無滅本清淨自
性涅槃展轉得成。初中亦有二意。初二句
大小通説無性。後二句顯唯大乘所説無
性句。無性即眞實性。無生無滅本來寂滅自
性涅槃。是勝義諦相。一切法門所歸處矣。後
代所計以三性大乘究竟義。以三無性
密意説不了義者。頗違深密經等所説
其義具如法苑總章纂註述。不此出。釋
分別章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二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論本第七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四顯了意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
今初
顯了意依章第四 ○二正釋文。大分爲二。
一正明四意四依。二明釋大乘三相。初
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復次 釋曰如來此法 四意者。大
乘莊嚴論第六。雜集論第十二云云莊嚴論及
今論陳隋譯竝曰四意。魏譯唐譯及雜集論
中云四意趣。可知。四依者。莊嚴論云四節
今論魏譯云密語漸次。隋譯云四合義。唐譯
及雜集論云四種祕密。可知。此四意及四依
三性故可決了者。謂一切教門不
。何以故。以諸法眞如是由眞實
梨耶種子從因縁乃由依他性。爲調
伏衆生故以補特迦羅及時方等而説者是
分別性。離此三性別道理故。意依差
別至下當辨。○二別釋中二。初明四意。二
四依。初中有二。初正明四意。後明意依
差別。初中有四。今初平等意
論曰一平 成佛 釋曰譬如 等意 有
人執平等法爾等者。唐譯云。平等意趣者。謂
人取相似法是言。彼即是。我世
尊亦爾云云。與今少異可知。我名毘婆尸等
者。唐譯楞伽第四云。大慧菩薩白佛言。世
尊如來。以何密意大衆中是言。我
是過去一切諸佛及百千本生之事。我於
爾時頂生王大象鸚鵡月光妙眼。如是等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覺。依四平等祕密意
故。於大衆中是言。我於昔時
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云何爲四。所
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云何字
平等。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爲佛。佛名
別。是謂字等。云何語平等。謂我作六十
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迦陵頻
伽梵音聲性不増不減。無差別。是名
。云何身平等。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隨
形好。等無差別。除調伏種種衆生現
類身。是謂身等。云何法平等。謂我與諸佛
皆同證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是名法等。宋
譯第三魏譯第五亦同。通別平等。可知。唐譯
勝觀如來。梵漢異耳。○二別時意
論曰二別受生 釋曰若有時意 將
別時意三門分別。一引諸文。二判彌陀佛
。三斥通論家謬。初引諸文者。瑜伽論七
十九云。彼一切世界當平等平等。爲
差別。答。當差別。彼復有二種。一者清
淨。二者不清淨。於清淨世界中那落迦
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
苦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説名
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
故於彼受生。無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
覺若異生菩薩得於彼。問。若無異生菩
薩及非異生聲開獨覺得彼者何因縁
故菩薩教中作是説。若菩薩等意願
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爲懈怠種類
善根所化衆生故密意作是説。所
以者何。彼由是蒙勸勵時便捨懈怠。於
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於彼生
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倫記二十
一上二十
六紙
云云。以別時意釋。可尋。莊嚴論第
六云。別時意者。如佛説若人願阿彌陀
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故如
説。如是等説。是名別時意唐譯云。二別
時意趣。謂如説言若誦多寶如來名便於
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説言
發願便得生極樂世界。釋曰。別時意趣
者。謂此意趣令懶惰者由彼彼因彼彼
精勤修習彼彼善根皆得増長。此中意趣
誦多寶如來名是昇進因。非唯誦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説言
一金錢千金錢。豈於一日意在別時
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説。此亦如是。
唯發願便得生極樂世界知亦爾
隋譯其旨全同。雜集十二云。別時意趣者。
若有極樂世界皆得往生。若暫
無垢月光如來名者即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決不退轉。如是等言意在別時
二判彌陀佛國者是亦有二。初總明
佛國土。後正辨彌陀佛國。初總明佛國土
者略出四家。一天台説。二賢首説。三淨影
説。四相宗説。初天台説者。淨名疏云。二別
佛國者。諸佛利物差別之相無量無邊。今
略爲四。一染淨國凡聖共居。二有餘國方
便人住。三果報*國純法身居。四常寂光即
妙覺所居也。前二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
應亦報即報佛所居。後一但是眞淨。
報即法身所居。言染淨者九道雜共也。
何者六道鄙穢故名爲染。三乘見眞故名
淨。三六共居故名染淨。亦名凡聖同居
也。就染淨國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
衆生即四惡趣也。二善衆生即人天也。聖居
二者。一實。二權。實聖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
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斷。報身猶
二。權聖者。方便有餘三乘人受偏眞法性
有縁生同居。若實報及寂光法
身大士及妙覺佛爲有縁同居
是權也。是等聖人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
。四惡趣共住故云穢土。二明同居淨土
者。無量壽國雖果報殊勝難比喩然亦
染淨凡聖同居。何者雖四趣而有人天
何以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
故。經云。犯重罪者臨終之時懺悔念佛業障
便轉即得往生。若但聖生凡夫何得願生
。故知雖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也。聖
生權實類前。可知。但以四惡趣故名
淨。乃至二明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
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觀
盡。恒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
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爲
有餘。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乃至三
果報土。即因陀羅網是華藏世界純淨
法身菩薩所居。以其觀一實諦破無明。顯
法性眞實果報。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
法性報身。報身所居依報淨國名果報國
也。以實相眞無漏得果報故名
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亦名實報無障礙
。言無障礙者。一世界攝一切世界。一
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無
盡藏。別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種淨義。乃至
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攝大乘明華王世界
皆明果報土無障礙相。四明寂光土者。妙
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爲國。但
大乘法性即是眞寂智性。不二乘偏眞之
。故涅槃云。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此經云。
若知無明性即是明。如是皆是常寂光義。不
思議極智所居故云寂光。亦名法性土。但
眞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説身土。離身無土。
土無身。其名土。一法二義故。金剛般若
論云。智集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
莊嚴莊嚴。乃至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二賢首説者。探玄記第三明世界種類云。小
乘唯有一類娑婆等界。無別淨土。三乘中
二。一約佛自住處三。一法性土。二實
徳土。謂行等。三色相土。謂勝寶等。後二爲
受用土。此三非是攝化處。故此中不辨也。
二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
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淨。謂餘方
化土。此約餘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按地等。
三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初中二。若依
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攝化境。若
終教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
。數此至恒沙一世界性。數此復至
一世界海。數此復至恒沙一世界
。數此復至無量恒沙一佛所化分齊
其受用土若依始教色界頂。爲小乘
同界説。若依終教三界。如涅槃
。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
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又於一切須彌
樓山世界畔間往往安一淨佛土。此通
衆生。三依一乘二。一約果分
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説。寄縁説十。
第二會説。二約攝化處三類。一從
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衆生形世
界海爲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一
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
世界分別。六世界施。七世界轉。八世界蓮
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與已
去輪王境界。爲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世
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網等。是佛境界爲
三類又梵網本疏出五説云云 三淨影説
者。大乘義章第十九明淨土義。今略出之。
淨土有三。一事淨土。是凡夫有漏淨業所感。
是亦有二。一則凡夫求有淨業所得土。如
上諸天等。受用之時還生三有煩惱。二則凡
夫求出淨業所得土。如安樂國衆香界。受用
之時能生出道。二相淨土。謂聲聞縁覺及諸
菩薩所居土。如龍樹云。有妙淨土過三
。是阿羅漢當其中。此諸賢聖修習縁
觀對治無漏。所得境界離垢清淨土。雖清淨
妄想心起。如夢所覩。虚僞不眞。相中離垢。
故名相淨。修因之時心無局別。故受報之
時土無方限。所得境界隨心迴轉云云
心二門云云三眞淨土者。初地已上乃至諸
佛所在土也。諸佛菩薩實證善根所得之土。
實性縁起。妙淨離染。常不變故。故曰眞淨
然此眞淨因無縁念。土無相状。如梵王頂
上寶珠體雖是有而無青黄赤白等相。亦
比丘無作戒法體雖是色而無一相有
又此眞土因無定執。土無定所。因無分別
土無彼此自他之異。於中菩薩所得之土名
離妄眞。所得眞土還與妄合。如空在霧。於
此門中土隨位別。階降不等。隨諸地位。妄
土漸滅。眞土漸現。如霧漸消虚空轉現。如來
所在之土名純淨眞。純眞無雜。如淨虚空
土雖清淨應與染合。如是眞土智悲所得。
智依空成。以智攝行。行皆離相。所得之土
還同彼因。妙寂離相。猶如虚空。悲隨有生。
悲攝行。行皆爲物。所得之土還同彼因
物所現。猶如淨珠無色不現。是乃由
來藏中法門有二。謂寂滅門。縁起作用門
云云四相宗説者。相宗所依經論其説非一。
且如瑜伽論第四説色頂成佛相。第七十八
卷明淨土穢土別相。第七十九卷初説清淨
不清淨刹差別。其言淨土清淨刹者。指
已入大地菩薩所居土。其言穢土不淨刹
者。即指娑婆世界。其餘無別明佛身土
。雜集論第六曰。復有清淨世界非苦諦
。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増上所
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増上引。此所
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靜慮
靜慮境界。況尋思者。莊嚴論第三説三身。謂
自性身。食身。化身。土亦準知。今論第十六説
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此中自
性身者。是諸如來法身於一切法自在依止
故。受用身者。諸佛種種土及大人集輪依止
所顯故。此以法身依止。諸佛土清淨大
乘法受樂受用因故。變化身者。以身爲
。從兜率天及退受生云云八相。唐
譯第九云云 唯識論第十釋大牟尼名法曰。
此法身五法爲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
轉依果皆此攝故。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
性身云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云
云。二他受用云云。三變化身云云。即判如來
身土三義。有義如來功徳身土甚深微妙。
有非無。離諸分別。絶諸戲論。非界處等
法門所攝。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
界色攝。非實五境五識。故知如來唯有意法
意識三法。有義如來功徳身土如應攝在蘊
處界中云云。以第三義如實義。佛地論
第一亦出三義。初義即當唯識第三如實義
第二義同彼第二説。第三如實義即當唯識
所出第一義。師資異義。可知。寂曰。佛地三
義中。初義則大乘始門之説。後二義則大乘
終門之説。今論所説大旨同後二説。且按
著天親等古説。建立三身三土。不顯了分
自他受用。佛自受用含攝自性受用之中。而
孤然自受用色等而詮縁可攀。後至
唯識佛地二論條然分別四身四土。雖二論
所判極精密。不古説淳朴似疎却妙乎。
下更辨焉。二正辨彌陀佛國者。經論及
釋家判彌陀佛國其説頗多矣。或説爲
。如大乘同性經摩訶倶絺羅經悲華經楞
伽經華嚴經壽命品無性攝論第九佛地論第
一等。或説爲變化土。如鼓音聲經等。或説
二。如智論等。如無量壽等三部經
諸師所判非一。如淨土論説爲蓮華藏
世界。意趣可知。天台判爲凡聖同居上品之
淨土。淨影判爲事淨土。如前已出。至相云。
阿彌陀國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彌陀
佛土屬世界海攝。何以故。爲近引初機
信欣境。眞實佛國圓融不可説故。若依三乘
西方淨土實報處。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事
淨土。三實報土。四化淨土。是報化也。非
身化。觀經玄義分判爲唯報非化云云。慈
恩佛土義林以二義彌陀佛土。以觀經
第九觀他受用。引鼓音聲經變化土
云云。群疑論第一出三釋。一謂西方極樂是
他受用土云云。二謂變化土云云。三謂通
。地前見變化土。地上見他受用土云云。
西方三界攝不攝異論云云。又判觀釋九
品分齊衆説紛紜。不此載。問。上來諸説
孰是孰非。答。竝皆有道理。隨順聖旨。不
偏執諍競是非矣。三斥攝論通釋家謬者。
當初攝論通釋家蓋多矣。而典藉不于世
故叵其説之巨細。今準群疑所擧以彈
斥之。彼云。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徳咸
此論文西方淨業云云。彼説當時
蔽淨教。可知。今將彼非略出二失。一
者不教格之失。二者執一妨餘之失。初
教格之失者。大乘有始門終門。智斷
行位條然有差。如懸譚述。四意四依等乃大
乘始門之説也。如瑜伽攝論等他受用
名爲淨土。不變化土有他方淨刹。唯
識論中雖化土淨穢名。所謂淨者即
慈氏出世。是與瑜伽攝論等所言淨土
碩異。若以西方淨土他受用土則以
異生菩薩發願得生。判爲別時意者是五
分八教之定格也。豈可怪乎。無量壽三部經
等乃大乘終門之説。而開宣願力攝受門
瑜伽攝論宗致各別。豈可彼説
斷餘深經乎。故世親論主製若干論
其所依宗致自別。情無固必。如玉走盤。
攝論釋中説別時意。淨土論中勸奬願生。論
家之通宏大率若是。通論諸師不此洪
。墨守一途閉大道。遂使時人不
。蓋斯不教格之所致也。後執一妨
之失者。凡佛教門有無量差別。所謂性相分
別門。結縁勸信門。遮止惡非門。遣蕩執情門。
出假利生門。唯識縁起門。實相中道門。感應
道交門。佛力加持門。祕密理趣門等。是乃由
十因縁所成衆生有種種根性種種欲樂種
種信解。不一法門攝化如一匙之
衆戸也。如是異門不止不相障
。亦能相成。互相助顯。譬如人一身皮肉筋
骨臟腑榮衞互不相離互相資成。是爲
。名眞佛教。是故執一妨餘則驀地違
於普門應機之智印。其過莫焉。論誡
地獄業。豈可懼哉。智論第一説四悉
檀明説化之善巧。天台諸部以此爲判教
之洪基旨哉。又次下衆生樂欲意趣瞭
日下。攝論通釋家何其不思之甚矣。如
玄義分群疑論等則以唯願無行之義
部障。可見。此辨叵此罄。略述梗概而已。
○三別義意
論曰三別覺了 釋曰此言義意 唐譯
云。別義意趣中。於大乘法方能解義者。謂
三種自性義理自證其相。若但解了隨
名言是佛意者。愚夫於此亦應解了。故
知此中言解義者意在證解要由過去逢
事多佛涅槃經四依品云。善男子。若有
。於&T002247;連河沙諸如來所菩提心。乃能
此惡世持如是經典。不誹謗。若
衆生。於一恒河沙諸如來所菩提心
然後乃能於惡世中是法。受樂是典
人分別廣説。乃至若有衆生
恒河沙諸如來所菩提心。然後乃能於
世中是法。受持讀誦經卷。亦勸
人令書寫。乃至具足能解盡其義味
云。其旨可解。○四衆生樂欲意
論曰四衆種意 釋曰有衆毀義 其旨明
著可解。此中言修者。應禪慧。非唯指
定無漏戒定慧體。若虚空毀義知。
二辨意依差別
意及依異爲依 唐譯粗同。但釋祕密
決定令聖教異。無性釋云。遠觀
攝受名爲意趣。近觀於他
悟入説爲祕密。隋譯其旨同唐。可知。○二
四依中二。初正明四依中四。今初令人

論曰四依 釋曰於正入依 此與四悉中
世界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別二相
者。隋唐二譯云自性差別。自性差別至
辨。○二相依
論曰二相 釋曰於正相依 此與第一義
悉檀其旨相似。可知。無性釋曰。相祕密者
入所知相凡一切教法數過
。論其大體則無三性相之理。故云
相祕密。○三對治依
論曰三對 釋曰於正治依 此與對治悉
其旨相同可知。八萬四千惑者。如智論
五十九探玄十六等明。此一段文今譯與
異。可知。○四翻依
論曰四翻多摩 釋曰於正正説 今
及隋譯偈出梵語。魏譯唐譯以漢語頌。祕
密語義出於涅槃經大衆所問品。廣博嚴淨
經第四。發智論第二十。今論第十四。雜集論
第十六。孔目章第二二十
八紙
 五十要問答下二十
七紙
探玄記三六紙。雜集論中出於三偈。廣如
解釋。孔目要問答明翻依所由。可尋。雜
集十二云。轉變祕密者。謂經所説隱密名
言。如不堅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
惱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謂於不散
堅固勝覺。所以者何。堅有二義。一
貞實。二散動。由此散動心剛逸。故亦
堅。善住於顛倒者。謂翻常樂我淨四倒
無常等。故名顛倒。於此不退故名善住
極煩惱所惱者。謂於長時精勤苦行極爲
勞倦逼惱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
上所説三事定速當無上菩提
睺羅法師等者。無性釋云有頌曰。可考。○
第二明翻依所爲
欲令衆生是名翻依 孔目第二二十
八紙
廣明
翻依所爲。可見。○第二明釋大乘三相
中有二。初先總列三相。後別釋。今乃初

論曰若人所説諸義 悉字乃義字形誤。可
知。○二別釋中三。今初廣解縁生體相
廣解縁生 釋曰外塵爲因 本識與生起
更互爲因者。如上互爲因果章説。○二
廣解釋依因縁已生諸法實相中二。初長
行。後偈頌。今初
論曰廣解顯現 釋曰是諸切果 已生
諸法不相識見識。此相見識依他性本識
依止。分別爲相。眞如爲性。是故一切從
因縁生法於三性中則得顯現。可知。順逆
二相其旨奇矣。是亦從始入終之説也。隋唐
全無此文。問。順相易解逆相之中。言
故有法爾者其義云何。答。虚倒及所起
果生分別。由分別加行熏修。眞性顯現。豈
分別而有法爾也。○二偈頌中二。今
初頌
論曰如偈見此 釋曰諸法眞實 凡夫
依他性故見生死。而不涅槃。聖人悟
依他性故見涅槃。而不生死。如
般若者不一切法一切法者不
亦此意也。凡之與聖所見雖殊。其見不
見同時則同焉。可知。○第三頌
論曰如偈平等 釋曰爲顯得義 此頌
前頌其旨全同。○第三廣解立所説
諸義中三。一總標。二別釋。三結頌。今乃初

論曰廣解義依止 釋曰因前因事義會入
不允
 初科明本識生起識互爲因。第二科明
知三相。此二攝盡諸法體義。故今應
釋軌則矣。○二別釋中二。初明功徳依止
後明因事義依止。初中亦二。初叙出二十一
種功徳。二明解釋軌則。初中有二。初總句。
後別句。今乃初也
功徳依止淨慧 依功徳此義 二十一
種功徳出於佛地經論二。可尋。○二別句
中有二十。今初無二行
論曰無二 釋曰不如無二 唐譯云不二
現行。佛地經説同譯。可知。○二無相法爲
勝依意行
論曰無相 釋曰即是意行 隋譯云
相法爲勝道。釋曰。第一清淨者。清淨眞如
即是無相法。此眞如非有相。由一切法無
所有故。亦非無相。由自體相故。此眞
如於無相法中第一清淨入處故言
。功徳最勝故名爲道。道者入處義。故名
道。唐譯云趣無相法。義者同隋。○三
於佛住
論曰住於 釋曰此顯佛住 諸譯皆同。此
論十六二十七紙四住。佛住其第四也。又智論
第三初辨三住或四住。可尋。○四至
佛平等唐云逮得一
切佛平等性
論曰得 釋曰依止至得 唐譯曰。即
是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徳
四平等如上已明。○五行無礙行隋云至無障
礙處。唐云
到無
障處
論曰行無 釋曰爲對障礙 三障者謂惑
業苦。如來修覺慧治諸障者。謂如來智
慧三世融即周遍法界。是言對治。非如來
尚有三障故修對治。如精進無減等。可
知。○六不可破無對轉法唐云不
可轉法
論曰不可 釋曰於世性故 無失本性者。
謂如來所説是最清淨法界等流稱性法門。
故非魔外之所能破。可知。○七不可變異
隋云無礙境界
唐云所行無礙
論曰不可 釋曰世間如空 八法者亦云
八風。名八世法。謂利衰等八。如増一阿含
三十九瑜倫記五上二十紙等明。境即四念處
等者。此一句最珍奇。勝於夜光。隋唐全無
此文。可知一切佛弟子皆依四念處修學。
如來遺勅意在于斯矣。○八不可思惟所成
立法隋云不可思議成立。唐
其所安立不可思議
論曰不可 釋曰修多相應 十二部經乃
最勝眞如等流。一文一句悉是毘盧遮那之
智印也。豈可凡小之所測知。故鳩摩羅迦葉
八歳出家得阿羅漢之縁出於諸律。新譯律
第十七廣出其縁。亦如經律異相引僧祇
。可尋。○九三世平等唐云遊於三
世平等法性
論曰至三 釋曰如來平等 此中明二平
。初智平等。後説平等。四答者出於婆沙十
五智論二十二三十五瑜伽八十一等説。隋
唐釋此句即是授記功徳。其義未了。可
知。○十於一切世界隋云遍行一切世界
身。唐云其身流布一
切世
論曰於一 釋曰爲化爲行 二身者謂受
用身變化身也。○十一於一切法智慧無礙
隋唐文言
粗同今譯
論曰於一 釋曰由得決疑 隋唐云
疑功徳。四無畏者如増一阿含第十九智論
第五第二十五雜集第十四明。四無礙辨如
瑜伽四十五顯揚第四大乘義章十一等明
○十二一切行與智慧相應隋云一切行具足智。
唐云於一切行成就

論曰一切 釋曰如來空過 神通等三輪
下第十二十
七紙
。○十三於法智無疑唐云於
諸法智
無有
礙惑
論曰於法 釋曰此法立教 唐譯云
當來如是法生。可見。○十四不可分別身
凡所現身
不可分別
論曰不可 釋曰衆生分別 如來一切化
用悉成事智所作。如摩尼天鼓無思作事。
此思之。上所説四意等只是法門耳。今此
所説是眞實義門。與華嚴所説等合。○十五
一切菩薩所受智慧隋唐
可檢
論曰一切 釋曰由無依止 唐譯云云。與
今其旨稍異。可知。○十六至無二佛住波
羅蜜隋云到無二佛住第一波羅蜜。
唐云得佛無二住勝彼岸
論曰至無 釋曰如來 成就 唐曰。得佛
無二住勝彼岸者。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
成就滿功徳。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於
是此無二法身。得善清淨波羅蜜多。○十
七至無差別如來解脱智究竟隋云。於如來無
差別智中解脱
究竟故。此中解脱者。即是増上解故。唐云。於無雜
如來智中勝解脱究竟此中勝解脱與今異。可知
論曰至無 釋曰於無 脱故 唐譯可見○
十八已得無邊佛地平等 隋云入無邊無 中佛
地平等。唐云經無
中邊佛
地平等
論曰已得 釋曰如來 身外 其旨甚深。
細思籌焉。○十九法界爲隋云法界第一。
唐云極於法界。
論曰法界 釋曰如來窮盡 此一段文奇
且妙矣。隋唐兩譯全無此趣。因化身下意趣
甚深。幸留意焉。○二十虚空界爲後邊隋云
盡虚
空界等。唐云盡虚
空性窮未來際
論曰虚空 釋曰如來虚空 唐譯釋中廣
明云云。○二顯解釋軌則
論曰最清 釋曰由二 成就 以別成總。
其旨可知。餘二十二句者下二之字恐衍。○
第二明因事義依止二。初正明。二示
釋軌則。初中有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示
釋軌則。今初
論曰因事 釋曰因事菩薩 大集經及寶
積經論説菩薩三十二法與今頗異應披。餘
經因事二義。可知。次下出十六業。後有
六句以釋諸業。故成三十二法。至下當知。
○二別釋中二。今初總句
論曰於一 釋曰於一句義 於一切等者。
上句則約第一義。下句則約俗諦。可知。○
後別句中有十六業。今初傳傳行業隋云展轉
起行業。
唐云展轉
加行業
論曰令入 釋曰若菩知之 此中初正明
展轉行業。後略明別以顯總。○二無倒業
唐云無
顛倒業
論曰我今 釋曰若菩倒業 唐譯云無顛
倒業者即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云云。隋云
知我何價故云云。中善處中字恐衍。○三不
由他事自行業隋云他不請作亦自行業。唐
云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
論曰捨高 釋曰此人 正法 ○四不可壞

論曰堅固 釋曰由菩樂心 唐譯云。不動
壞業者即是堅牢勝意樂故。不有情
邪行故動壞菩薩利益安樂増上意堅固之
。○五無求欲業
論曰非假餘生 釋曰前有可知 此中
三句。所牒可知。前三句即指本二句
後三句者指不會報等解釋二句。餘文可
解。此無求欲意下乃起下之語。○六隨處相
應言説業唐云相稱
語身業
論曰稱量 釋曰此二欲業 唐譯云。此二
句中。應量而語及先言是語業。含笑是身業。
應量語者唯作法語含笑者。舒顏往來。
饒益事此二稱下起下。○七有苦有樂
無二衆生平等業隋云於苦於樂及非二中平等業。
唐云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
論曰於諸 釋曰於有欲業 ○八無下劣

論曰於所 釋曰若菩弱心 ○九不可令
退轉業
論曰無厭 釋曰菩薩厭倦 ○十攝方便

論曰聞義 釋曰若人修行 ○十一厭惡
所對治業
論曰於自 釋曰由智瞋輕 唐譯云。厭惡
所治業者。即是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
作罪瞋而悔故。由此方便乃能如實調
伏有情。○十二無間思量業
論曰於一 釋曰此顯菩提 威儀清淨品
者。隋譯云淨行修多羅。唐譯云所行清淨契
。今此一文全與華嚴淨行品意同。未
是指彼品乎。將阿毘達磨經中有此品乎。
○十三行進勝位業唐云勝
進行業
論曰不求 釋曰前有之因 前有七句
者。從不求果報四攝相應之七句也。後
總擧等者。指正修加行已後二句。餘文可解。
○十四方便成就業
論曰於持二句 釋曰前有 云何 唐譯
云。十四成滿加行業。此有六句差別知。
謂親近善士故。聽聞正法故。住阿練若
故。離惡尋思故。作意功徳故。此復有
。差別應知。助伴功徳故。此復有二句云云
餘文可解。○十五顯方便業唐云成
滿業
論曰恒治功徳 釋曰前有兩法 唐譯
云。謂無量清淨故。得大威力故。證得功徳
故。釋曰。恒住四梵住故。常遊戲五神通故。
趣智故云云。隋譯文似缺脱。應考。○十
六安立他業隋唐竝言
安立彼業
論曰於住汚心 釋曰前有汚心 唐譯
尋。言無不定故不信受者。不信不字恐
可字形誤。餘文可解。○三結釋
論曰與如名菩薩 ○二示解釋軌則
論曰如此文 釋曰初句釋總 三結頌
論曰此中句別 釋曰以一別義 是頌
結上功徳依止因事義總別句法。隋譯第一
第三句云初句所攝故。唐譯云最初句
故句別徳種類。由最初句故句別義差別
今譯取字蓋乃顯初句義別句中分
種類差別。可知。上來釋應知勝相品
○自下第六釋應知入勝相品。於中有三。
一題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乃初二
  攝大乘論釋第八
  攝應知入勝相品第
釋曰此品差別 ○三正釋十章。初正入
相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正入相章第一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是 釋曰一切此問 釋中初釋
應知勝相名二義云云。後釋最奇。是亦有
始入終之旨。可知。後明入應知相中。初
三種性云云。是文亦超異可尚矣。後略
入相。此一段文後譯全無。未知孰是正本
矣。○二正答釋
論曰多聞意言分別 釋曰於大法因
 此一段文明出世心種子能生正思惟
言分別。此正思惟從淨法界等流正法教
。瑜伽論五十二終云。問。若此習氣攝一切
種子復名遍行麁重者。諸出世間法從
種子乃至 答。諸出世間法從眞如所縁縁
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生然印度諸
論師有三家異諍。如護月等一切種子
皆本性有。不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増長
云云。如難陀勝軍計。種子皆熏故生。所熏
能熏倶無始有。故諸種子無始成就。種子既
是習氣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云云。即
此論文證。如護法等計。諸有情無始時
來有無漏種。不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
位熏令増長無漏法起。以此爲因無漏起
時復熏成種。有漏法種類此應知。即會
論文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
勝異熟出世法勝増上縁。無漏性者非所
斷攝。爲出世法正爲因縁。此正因縁微隱
了。有寄麁顯勝増上縁。方便説出世
心種云云。具如唯識第二明。如難陀等
瑜伽文乃有二義。一謂諸佛菩薩由
展轉流出十二部經。流行在世。見道已
前順解脱分順決擇分縁彼經教所縁縁
生。從本爲名名眞如所縁縁。二謂初
地出世聖道一從世第一法順決擇善爲
上縁等無間縁生。二從眞如所縁縁生。若
護月護法等亦有二釋。一云。本有無漏
種子爲増上縁。眞如爲所縁縁。故順解脱分
等善根得生。二云。以本有無漏種子
。解脱分等爲増上縁。世第一法爲等無間
。眞如爲所縁縁。故初地出世間法得生。
論從後縁説。故云諸出世間法從眞如所
縁縁。寂曰。三家所説雖各有理。若以
而論焉則難陀勝軍等義正當瑜伽攝論
等之旨趣。雖然如是諸家所論竝皆大乘始
門之説。故未其理。教限應爾。若欲
理之淵極者。應須讀思惟大乘終門之
經論及章疏矣。釋依止中二説云云。寂曰。
前義爲正。若依後義則恐不屬於下句
乎。應思。明正思惟中。離邪思惟者揀
外道。離偏思惟者謂揀二乘道。餘文可解。
意言。分別至下當知。正入相章竟。○第二
能入人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能入人章第二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

論曰何人 釋曰此問止力 ○二答釋
論曰大乘資糧 釋曰爲離入人 此中
四節可知。明正思惟力中出三種信即是
三佛性。至下當知。此文及擧三賢位
隋唐全無。可知。能入人章竟。○第三入境界
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境界章第三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

論曰諸菩 釋曰此問識位 ○二答釋
論曰有見 釋曰此法法相 因大乘法
意言分別。此意言分別中有二相。謂相及
見。是爲勝解行地菩薩唯識境界。可知。入
境界章竟。○第四入位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位章第四 ○二正釋文二。今初總標
此意言四位故 問起在於前章。可知。
○二正釋中二。初正叙四位。後更顯其縁
。初中有四位。今初願樂行地
論曰於願 釋曰有意樂位 隋譯云信解
行地唐譯云勝解行地。此位菩薩意言分別
相有見。有能取所取唯識觀。可知。
○二入見道位
論曰見道 釋曰如此見位 ○三修道位」
論曰修道 釋曰意言 修道 此中初正明
修道。後明見修別相。後中五義。可知。事不
成者。見道位唯通達唯識眞理。未
所得智了俗諦差別。故名爲事不成。此
別二之釋。隋唐全無。寂曰。此五義之
中第二釋。應思。○四究竟位
論曰究竟 釋曰究竟境界 此中釋文與
隋唐譯碩異。可知。諸地之中有分究竟
解。雜集論第八十八紙已下辨五種道。開
勝解行地以爲一道。謂資糧道加行道故成
五道。廣釋云云。至第十終尋。若人入等
者起後之語。○二更釋其縁境
論曰一切 釋曰此言竟位 言四界者。
蓋斯指分段三界及變易生死耳。以識眞
諸法體相即爲方便道見道所入。此
文亦有始入終之密意。可察。此一段文
隋唐所無。可知。入位章竟。○第五入方便
道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方便道章第五 ○二正釋文中三。今初
問起
論曰云何得入 釋曰此問方便 ○二起

何者爲所明 ○三正釋中二。初明
根力持。後明八處入方便。今乃初也
論曰由善 釋曰未有爲八 此釋文隋唐
無。可知。善根力應知下起下之語。○後
八處入方便中有八。初三練磨爲三處
中有二。今初總標
論曰由有 釋曰此即屈心 寂曰。隋唐兩
譯竝無八處名目。可知。且此本論文總係
下八處之文。而釋論中唯擧三種練磨心
釋焉無。乃本末不符順乎。應思。○第一
練磨心中二。今初起
何者三磨心 唯識論第九八紙云云。○二
正釋
論曰十方磨心 釋曰此顯磨心 文旨
明著。可解。二輕賤下起下之文。○第二練
磨心
論曰由此磨心 釋曰此顯磨心 此中初
菩薩正意爲方便體相以況己正意。後
諸菩薩三功能方便以況已所修諸波羅
心決定而不動轉。所謂正意即信樂大乘
心。所謂施等諸波羅蜜是所修功徳。如
信樂及所修以爲比況勇進心謂方便體
相及功*徳與他無異。他既成滿。我何不
也。結釋之中明信樂三因佛性云云。此文
佛性寶性等論旨相隣。可知。隋唐兩譯
文義頗異。可檢。三疑應得下乃起下之文。
○第三練磨心中二。今初長行
論曰若人磨心 釋曰人即不生 此中
初擧凡夫及二乘所修善得果不虚。比
菩薩所修福智諸波羅蜜發憤思惟。彼小善
有礙善既能剋得所期果報。何況我廣大無
礙善。豈可滿大果哉。於是怯退心滅。
餘文可解。○二偈頌
論曰此中何無 釋曰偈中言無 此中
初以三義退屈心初至下劣一頌
第一練磨。次一頌第二練磨。後一頌第三練
磨。・次明善心作増上縁施等果。前前善
心作同類因後後善心。施等望施等
類因。引等流果亦爾。次擧凡小善比況*勇
進云云。如上已明。言移位者。謂轉凡位
聖位。○第四處明四處障中二。初長
行。後偈。初中亦二。今初總標
論曰由滅 釋曰八處説之 ○三別釋
中四。今初捨離二乘思惟障
論曰由捨 釋曰二乘思惟 寂曰。從空
出假法門也。菩薩十解證悟人空時了了知
見生死是大災患大過失涅槃是大寂靜大安
。故動則墮二乘無爲坑出假利生
是名菩薩死。爲發此沈滯故説從空出
假法門二乘道。名爲曲見。或稱邪見。大
乘始門之説往往有此法門。可知。若凡夫法
二乘道。則凡法是曲也邪也狹也劣也。二
乘道乃直也正也廣也勝也。若二乘道望
薩十地道則二乘道者偏邪也狹小也麁劣
也。菩薩道者中正也廣大也勝妙也。故以
薩道二乘道。以二乘道凡夫法。是爲
閻浮一化之正軌。然後代學教之流謬解大
乘經中從空出假一法門對凡夫。尊
凡法。棄擲二乘。恰如匹夫聞見三公之藐
視列卿之以己賤下侯伯。不亦錯乎。
思。○二除大乘中邪意及疑
論曰於大 釋曰於大乃疑 隋唐二譯
今稍異。今譯旨趣明暢可尚。○三聞思法
中除滅法執
論曰是所 釋曰聞思方便 釋中初明
思境。次明法執我我所。擧涅槃我我所
例證云云。以涅槃涅槃有苦用
邪執。是執障唯識故。後明今唯除
人執前已滅除之旨。此一段文與後兩譯
大異。後譯極略。可知。今譯中云十解已上
名爲聖人意在于此矣。○四除一切相
分別障
論曰安立 釋曰於散 分別 此中明
散心所縁境定中所縁境如是一切相悉不
分別。何以故。見境無相。見識無生故。○二偈

論曰此中上覺 釋曰此偈上覺 此偈
唯頌第四除障。餘則不頌。○第五處入方
便。於中爲二。初標章。後正釋。今初
論曰縁法 釋曰此即説之 法乃十二部
經。義乃十二部經所詮義。理是所縁境。○二
正釋
論曰何因別故 釋曰此問塵故 此中
初問起。後答釋。明聞思二慧爲入唯識之
以答第一問。餘文可解。○第六處入方
便
論曰由四 釋曰此即 亦爾 此明四尋
。四尋思四如實出於瑜伽三十六。顯揚第
六。雜集十一九紙唯識論第九。述記九末五十
三紙
。瑜伽論云。云何名爲四種尋思。一者名尋
思。二者事尋思。三者自性假立尋思。四者差
別假立尋思。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
名。是名名尋思大乘義章四初云。癈名息相去其
言。説以求諸法。諸法體同猶如
幻化。因縁虚集。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
類名藉相假於言説。施設彼法。法隨名等有種種
事尋
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是名事尋思
自性假立尋思者。諸菩薩於自性假立
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
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
。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此諸菩薩於彼名
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
故通達二種自性假立顯揚全同。雜集云。
名尋思者。謂推求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
皆不實。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觀彼自相
皆不實。事尋思者。謂推求諸法蘊界處
相皆不實。由諸蘊等如名身等所宣説
皆不實。是故觀彼相實。推求
者是觀察義。自體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
詮所詮相應中求自體假立言説自性
能詮所詮相應者。此二種互爲領解因性。所
以者何。善名言者。但聞能詮。由憶念門
即於所詮領解。或但得所詮。由憶念
便於能詮領解。於是共立相應
法中眼等自相唯是假立。但於肉團等名言
因中此名言故。若如是觀察。是名自體
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詮
所詮相應中求差別唯是假立名言因性
所以者何。以能詮所詮相應中求若
常無常有上無上有色無色有見無見差別相
唯是假立名言自性是觀察。是名差別假
立尋思 若就通言。地前地上竝修此觀
若就別説唯在四加行位。尋思在煗頂。如
實在忍世第一。推求智名爲尋思。決定智名
如實。凡夫無明妄執故謂名屬於義
於名名義不相離。是遍計所執生死之根
本也。菩薩觀名但假施設依名求義必不可
。故言名唯見名等。下三準此。可知。
此下明入方便以答第二問。四尋思中。前
二名離相觀。後二名合相觀。可知。文中明
菩薩觀名義各異自性差別唯有言説實性
不可得。次明名義互爲客不是同體。次又
若下明名義非實相屬。次復次曰下更明
名義了不了二法各異。次復次若下引例證
名義各異。後由如下結釋。可知。○第六入資
糧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資糧章第六 ○二正釋文明第七處
二。初明四如實智。後明入唯識觀。今乃初

論曰由四 釋曰此即實智 此中初正明
四尋思所引四如實智。後結四尋思四如實
名義。初中四節。可知。瑜伽論三十六云云。何
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名尋思唯
名已。即於此名實了知。謂如是名爲
是義。於事假立。爲世間起想起
言説故。若於一切色等想事假建
色等名者。無能於色等想事色等想
若無想則無能起増益執。若無
則無言説者。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
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事尋思所引如實智。
謂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事已。觀一切
色等想事性離言説言説。若能如
實了知。是名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自
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自性
假立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實通達了
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非彼事自性而似
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
化影像響應光影水月焔火夢幻相似顯現
而非彼體。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
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
何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
差別假立尋思唯有差別假立已。如實通
達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別假立不二之義。謂
彼諸事非有性無性。可言説性不
故非有性。離言説性實成立故非無性。如
是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諸色
故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説諸色
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如是有見無
見等差別假立門。由是道理一切皆應
了知。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差別假立不二之
。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愚夫於
此四如實智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
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
及器世間。謂由此邪分別諸雜染云云
○後明入唯識觀中有二段。初觀四境
外塵。二證得意言分別分別。今乃初也
論曰若菩爲量 釋曰已入通達 十
信三賢四善根通名如行。初修觀時觀
義自性雖似顯現唯是意言分別難此無
外境。此中初觀名。次此義依下遣義。後此
名義下遣自性差別。如是四境唯意言分別
似而顯現耳。○二證得意言分別分別
論曰亦如識觀 釋曰是觀眞觀 此中
初明得一切唯是意言分別四境
次明境已無故分別亦無實體。後結
尋思四如實智觀意言境眞唯識觀。○第
八處入方便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於唯 釋曰此下入譬 ○二答釋中
二。初答第一問所入法。二擧譬答
二問。初中亦二。初略叙所入三法。後重釋
所入法今乃初也
論但入唯 釋曰此下得入 此中三節。初
入唯量。次明入唯二。後明唯種種。明
中。因者即相識。果是見識。所依能依亦
准知。明唯種種中與隋唐譯頗異。隋譯
云。唯是一識。種種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
生。唐譯云。種種性者唯是一識顯現。似
種種相速疾故別別而現諸譯各有
。未知熟正。三法即指上三節。可知。○二
重釋上所入三法
論曰名義生故 釋曰名義藤譬 此中
三節。初明六相無義。顯入唯量義即指
實法。名義及名義上自性差別唯是識量。無
定實法故言六相竝無義。次由此下明
唯二。於相見離言依他性能所取分別
。後一時下明入唯種種。種種相貎非有似
有。是依他離言種種。非情計種種。可知。爲
入三性等者起下之語。○二擧譬答
二問中二。初擧譬喩。二合譬明入三性。初
中有三。初明藤蛇亂智轉。次乃明蛇智
起唯藤智在。三明藤智亦滅知眞。今初」
論曰譬如有故 釋曰人見法故 此中
蛇想分別性。三煩惱者謂皮肉心三煩
惱。如上已明。二若乘者字倒。可知。二乘唯
法執分別性。凡夫人法具有。此二執相猶
藤上蛇。虚妄不有。可解。○二明蛇智不
起唯藤智在
曰人已 智在 釋曰於依 智在 此
蛇智滅時藤智自生。譬依他性則分
別性滅。可知。○三明藤智亦滅知四塵實
論曰此藤可滅 釋曰若人可除 此擧
折藤唯是四塵似藤而現無實藤
依他細執亦滅入眞實性。○二合譬明
入三性中三。初入分別性。二入依他性及以
眞實性。三總結。今乃初也
論曰若如蛇智 釋曰一別性 六相
無義如上已明。文旨分明。可解。○二入依
他性及眞實性中二。初略明入依他性及眞
實性。後重廣明眞如法界眞實性。今
乃初也
論曰於伏智故 釋曰於入實性 藤智
依他性。四微譬眞如。菩薩先以依他性
分別性。今亦依眞如無生性智依他
假智入眞實性。是名入依他性及眞實
。○二重廣明眞如眞實性中二。初
承上起下。二正釋。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 釋曰若菩實性 本文承上入
分別性入依他性以問入眞實性。釋中略明
入三性。可解。○二正釋中二。初長行。後偈
頌。初中亦二。初明伏滅塵想。後明入眞觀
初中有二。今初正明伏滅塵想
論曰若捨塵想 釋曰若菩塵想 此
此觀位先所聞數習熏修力能伏滅塵
。是乃前所熏習聞思慧功成位眞修現前
之趣也。○二明伏滅塵想由
論曰以一得生 釋曰昔意得生 此中
本文上句明一切塵不生所以。下句明一切
想不生所以。釋論之中。總明塵想不生。而
句釋。會本分爲二段者。蓋不釋論
之文旨故耳。○二明入眞觀
論曰由此實性 釋曰由菩爲名 釋中
二問。以二義此問。初以無分別智名。
後以至究竟名名。是名爲菩薩將
觀時所住。究竟名至下當知。次以無分別
智證眞如法界第二問。次明菩薩無
分別智證眞如法界。故心行平等平等離
取所取。十種平等者出於十地經論第
初紙後由此義下結入眞實性。前説菩薩
下起下。○二偈頌
論曰此中別境 釋曰爲答 如境 此結
頌明第十究竟名是菩薩所住。音字合三十
七者。大品廣乘品。智論二十八・四十八・八
十九。華嚴五十八。涅槃經第八。大集經第四。
大日經具縁品等。説四十二字門。大集第十
十八紙二十九字母法門云云○三總結
論曰如是 釋曰如此 勝相 上來入資
糧章竟。○第七入資糧果章中二。今初標

  攝大乘論釋第九
入資糧果章第七 ○二正釋文中三。初開
章。二正釋。三結釋。今初
釋曰由入有八種 ○二正釋中八種果。今
乃初三。一得勝時。二得勝方便。三得勝果
論曰由入 釋曰此文攝故 釋中初明
勝時。次明勝方便果。後明得勝果。又障
攝者。三煩惱者是地所對治故。○第四得
勝通達果
論曰善通 釋曰即明二乘 釋中以三義
勝通達。初由四依者。四依有三種。謂
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今乃指法四依
法四依者出於涅槃經第六十八丁大乘義章
十一本十五紙法苑珠林百十八八紙。依
人者。謂菩薩自深通達法性決定
。不人語而心移轉。故言法。第二
釋云云。十地即法界始終。出障顯現必有
達此始終。故云善通達。第三釋中言
四種方便者。指四尋思四如實。二方便者即
尋思如實二方便。凡夫不生死苦
二方便。二乘不不住涅槃故速修
是方便求涅槃。菩薩不然云云。餘文可
解。○第五得勝定位果
論曰得生 釋曰即明佛家 如來家即一
眞法界也。入見道位無分別智冥合眞如法
。是名生佛家。餘文可解。○第六得勝恩
養果
論曰得一 釋曰即明 自苦 是亦通
法界故。即見自他法界平等四種恩養
而自利利他所究竟。般涅槃爲歸處。無餘依
涅槃界是一切乘所歸處。最極無上甘露界
知。○第七得勝意用果
論曰得一 釋曰即明解脱 文旨明著。可
解。四攝者如大品二十六。智論六十六・八
十九。瑜伽四十三。倫記十下二十
八紙
等明。可尋。
○第八得勝至得果
論曰得一 釋曰即明 平等 可解。○三
結釋
論曰此觀 釋曰菩薩次第 上來入資糧
章竟。此一章文在隋唐譯僅十二行。文
義極略。結釋三見全無。可見。○第八二智用
章二。今初標章名
二智用章第八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復次 釋曰此問益用 ○二答釋中
二。一明入唯識觀。二正明二智用。初中
二。初明入唯識觀。後標二智。初中亦二。
初所縁境。二能縁智。今初
論曰由縁 釋曰先明無倒 釋中通法四
品。可知。初三品乃聲聞乘見諦智所縁境。上
上品乃大乘二智所縁境。可知。唐譯云。由
縁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
故。爲及相阿頼耶識諸相種子云云
曰。此後得智復何所用。無分別智。不
説諸因果法無分別故云云○二能縁智
論曰出世智故 釋曰即第方便 止觀
義如涅槃經三十一。及瑜伽三十七・三十
八・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倫記十一上二十
五紙
十八下十三
等明。瑜伽七十七十三
奢摩他
毘鉢舍耶已云。一切勝三摩地皆此二所攝。
又云。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
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
鉢舍那所得之果。此二能作何業。善男子。
此能解脱二縛業。所謂相縛麁重縛云
云。○後標二智
論曰由無智故 釋曰欲顯難得 寂曰。
此章從由縁毘鉢舍那智故是明根本
無分別智。從由無分別相智故是明
得智。應思。○二正明二智用中二。初明
智用。後明後智用。初中有二。一正明三用
二結三用。初中有三。今初滅障。
論曰爲除 釋曰此下識中 此中初列
。次釋滅除二字。次釋共阿梨耶。次釋
阿梨耶。後更明種子因果。此一段文最奇矣。
隋唐兩譯其文極略。義亦未了。可知。○二
因用
論曰爲生 釋曰即明菩提 菩薩所行雖
塵數總攝六度。至下當知。○三得
法用
論曰爲轉智智 釋曰此下 智徳 此乃
三徳四無畏。可知。四無畏者如智論第五
十紙二十五初雜集十四五紙等明。○二結

論曰故入 釋曰爲成後智 此中初正結
上三用。入觀後下乃起下文。○二明後智
中。初正明知無顛倒。後明二利用。今
乃初也
論曰無分顛倒 釋曰此文流故 此中
初標智無倒。次明本識依他性是因。所生識
識相識是分別性是果。菩薩於此因果中
知正見無復顛倒。三相即根塵識也。内外
相等者如上第四卷明。後明菩薩後智了
如幻等見聞覺知而取諸法定實相
何以故。一切法唯本識所流故。○二明二利

論曰由此倒 釋曰如幻利他 二文
知。五明者如瑜伽論第十三至十五
第三十八倫記十上十三紙等明。○第九二智
依止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乃初

二智依止章第九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
問起
論曰是時 釋曰此問此法 釋眞境
者。前所謂極通境即三無性眞如也。四種三
摩提如次下説。○二答釋中二。初明四種三
摩提。後結釋。初中有四。今初光得三摩提暖
善根依止
論曰由四依止 釋曰樂觀四分 此是
下品。無塵忍未三相。三相者即三輪
相。謂能忍所忍忍者。或可指觀善成就因
。惑者即分別也。光得三摩提唐云明得
三摩提名如瑜伽倫記四上初明。五分五智
何。瑜伽第十二明聖五支三摩地
五聖智三摩地。倫記四下釋之。雖是聖定
亦通地前。今乃入見道方便故具五分五智
乎。次福徳下初明煗行。次明通達分。通達
是見道也。次明善根。次明依止。後復釋
達分。○第二光増三摩提頂善根依止
論曰於最 釋曰已離云何 是最上品。無
塵忍光増。唐譯云明増。頂三義可知。已説
菩薩下乃起下之文。可解○第三通行三摩
提忍善根依止
論曰於四依止 釋曰若菩名忍 此中初
四如實智。入唯識觀。依除無明及疑惑
次明眞義一分悟無相性。後明此定
即非安立諦忍依止。餘文可解○第四無間
三摩提。世第一法依止
論曰此三依止 釋曰此三第一 此中初
先了別無相性。今復思量能所縁不可
。了別無生性見諦道。於其中間
三昧。次明無間名。後釋世第一名。可解○
二結釋
論曰此四 釋曰前二方便 四修者。倶舍
論第二十七明佛徳云。復有四種。一無餘
修。福徳智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三阿僧祇
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刹那刹那修無
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修無慢故。今以
四種定。其旨未詳。應考○第十二智
差別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二智差別章第十 ○二正釋文二。初問起。
二答釋。初中有二。初擧已得見道。後正問
修道。今初
論曰若菩 釋曰此下地果 釋中初明
道爲修道所依止。次擧眞俗二諦不相離
見道爲修道・依止所以。後顯四義。可
○後正問修道
論曰云何 釋曰此云初地 釋中初釋
。十義乃地中所有義別。瑜伽八十一出
。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
五過患義。六勝利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
略義。十廣義。又同卷十一紙云云。雖彼義
稍異。釋義相類。可知。今此十義自出於答
。可知。次釋修習。後釋觀行。菩薩下乃
下。○二答釋中大分爲二。初長行釋。後
説頌。初中有二。初正答所聞。二明菩薩見
道與二乘。初中二釋。今初釋中二。初正
釋。後重釋云何。今初
論曰如佛加行 釋曰此中更修 釋初
三慧境中。小乘十地者。大乘同性經下
一紙三乘及佛果各有十地。可隋譯曰。
如是入
地菩薩入唯識故得見道。云何發起修道。隨所成立説十
地。一切修多羅攝取現住事通相法爲縁。出世間及後得
奢摩他毘鉢舍那智。無量百千倶胝那由他劫數習故。爲
轉依止得三種佛身故修行。釋曰。隨所成立説者。謂若爲
成立故説。十
地經中諸地故
無量無數百千等者。瑜伽七十八
十五紙説。可見。○第二重釋云何中二。
今初釋中二。初釋云何。後正釋答文。初中
亦二。今初釋
復次論曰云何 釋曰加行 此問分爲
。一修位境界。此中三種。如次三慧境。
二約修位三慧功能。配文可解。三約修位
修慧因果。此乃成二智問。四約修位四修
解。五約修位依止。此乃爲轉依問。六約
修位勝用。可解。此與上釋大旨相同。○第
二釋
復次論曰云何 釋曰是利他 此中亦分
六段。與上少異。可知。○第二釋
復次論曰如佛更修加行 所合之境即眞
俗。眞俗別説爲單。眞俗雙詮爲復。餘文
解。寂曰。前來以多義釋此章。隋唐兩
譯極略。與今頗異。唐譯曰。如是菩薩已入
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云何
修行。於所説安立十地一切經皆現
前中。由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故。經
無量百千倶胝那他劫數修習故而得轉依
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釋曰。於如
所説安立十地者。謂於隨説安立菩薩十種
地中。由總法者謂縁總相。非分別縁
出世者無分別智。後得即是能成立智。此
唯是世間。由世間積習故亦
唯出世間。由世間而未現前
是因縁定説。而得轉依者。由
總智故得轉依。爲得三種佛身精勤
修行者。謂我當三種佛身故勤修行。
隋譯云隨順世間行未現前。未字恐衍耳。
寂曰。隋唐兩譯簡易可尚。雖然今譯釋義
精密。其旨幽邃。未熟正。十地安立攝
切經。意旨深玄。可知。○二明二乘菩薩見
道有異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是聲 釋曰聲聞云何 此論説大乘
阿梨耶縁起法門故。菩薩爲自。聲聞爲他。
知。○二答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聲聞 釋曰前五別者 ○二別釋中
十一。分爲二段初五明道差別。後六
果差別。今初
論曰何者出離 釋曰如來別者 此中
第一乃聞慧境。第二是思修依止即道方便。
第三即眞實慧是正道體。第四第五是修道。
第四是爲無爲果。第五是有爲果。下中上者
即三乘道。四種生死乃因縁方便有有無有。
後六等者起下。○後六明果差別
論曰六七果故 釋曰前有此事 此中
前五地中果。後一乃究竟果。前中第一内清
淨。菩薩能斷正使及習氣於二乘唯除
正使。第二外清淨。謂菩薩恒居清淨刹故。
第三成熟衆生。第四種性成就。第五顯現。大
集云云。寂曰。此釋奇且妙矣。何者登地已上
恒集會於如來大法會中受正法。如
嚴世間淨眼品及探玄等明。一人不集則於
法界伽藍別衆過。亦名破僧。大集法華
等説諸佛菩薩與欲事即此趣也。法輪義者
探玄第三發揮鈔明。第六果差別。可知。
○第二説偈中二。初以兩偈入見道。後
更引諸經論偈明。今乃初也
論曰此中無性 釋曰此中安立諦
頌諸譯相似。但末句陳隋兩譯並言入三
無性。唐譯云入三性。雖其大旨則不相違
舊譯爲優。餘文可知。○二引諸經論偈
見修道中二。初引分別觀論入見道。二
莊嚴論五偈具顯五位道。今乃初也
論曰又正無得 釋曰今此無性 此中
初釋偈頌。後辨前偈。分別觀論新云
分別瑜伽論。是瑜伽十支之隨一而不
也。此頌與上頌大旨相同。後明前偈
中。正教者新云教授。教授教誡義。如
伽三十八二十紙已下廣説。○二引莊嚴五頌
五位道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復有 釋曰經義了義 莊嚴論第二
眞實品偈今現流本作五言偈。可尋。○二別
五偈中二。初正釋五偈。後判五偈以配
五位。初中五。今初頌
論曰菩薩別因 釋曰菩薩能了 莊嚴
論偈云。福智無邊際。生長悉圓滿。思法決
定已。通達義類性。釋曰。此偈顯第一集大
聚位。福智無邊際者由差別無數及時節無
故。生長悉圓滿者。菩薩集此大聚
彼岸故。思法決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
故。通達義類性者。解所思諸法義類悉以
自性 此中釋無量際最是奇説。
碩異於後兩譯。釋第三句中又釋亦餘本
無。可知。○第二頌加行位
論曰已知無二 釋曰由菩薩已證 莊
嚴頌云。已知義類性。善住惟心光。現見法
故。解脱於二相。釋曰。此偈顯第二通達
分位。由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爲性則了
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
彼後現見法界達所有二相。即解
能執所執○第三頌見道位
論曰若離法界 釋曰由此法界 莊嚴
頌曰。心外無物。物無心亦無以二無
故。善住眞法界。釋云云。與今同致。唐譯
云。體知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
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眞法界第四頌
修道位
論曰由無除毒 釋曰此已生智 莊嚴
頌曰。無分別智力。恒平等遍行。爲過聚
。如藥能除毒。釋曰。此偈顯第四修道位
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恒平
等行及遍處行。何以故。爲依止依他性熏
習稠林過聚相故。問此智*力云何。答譬如
阿伽陀大藥能除一切衆毒。彼刀如
唐二譯不譬喩唐譯偈云。慧者無分別
智力。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
大良藥銷衆毒。釋云。周遍平等常順行
者。於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
。猶如虚空性平等故。隋譯可見。○第五
頌究竟道
論曰佛説 釋曰一切海岸 莊嚴
頌曰。縁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惟分
。速窮功徳海。釋曰。此偈顯第五究竟位
縁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
法中總聚縁故。問。云何總聚縁。答。心根
法界。此明入第一義故。由此慧安住法
。是故此心名根。問。此後復云何。答。
念惟分別。謂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
。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問。如
知已。得何位。答。速窮功徳海。如是知
已。佛果功徳海能速窮彼岸今譯釋
立正法文最奇妙。與後兩譯碩異。可知。今
所謂一乘最勝者。與天台賢首所判究竟一
其旨頗殊。可察。○二判五偈以配五位

此中五偈究竟道 上來釋應知入勝相
竟。第七釋入因果勝相品三。今初標

  攝大乘論釋第十
釋入因果勝相品第七 ○二分章
釋曰此義互顯 ○三正釋十一。初明
果位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因果位章第一 ○二正釋文二。初承上起

論曰如此 釋曰總擧易見 ○二正釋中
二。初總標六度是因果體。二別釋因果義
。今乃初也
論曰由六 釋曰此答爲果 六度義出
瑜伽三十九至四十三第七十五第七十八莊
嚴論第七至第八雜集十一十二紙智論十三
十九及五十一八十九十一等。可討。○二
別釋中二。初明六度是入唯識因。二明入唯
識得清淨信樂所攝六度果。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識觀 釋曰向雖入因 此明
縁修六度能除六弊故成入唯識因。初
六度能除入唯識障。後明菩薩能修
故得唯識。六障出於瑜伽七十八云。波
羅蜜多相違事。略有六種。一者於樂欲
財富自在諸欲樂。深見功徳及勝利。二者
所樂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云云
者於他輕懱不堪忍云云四者於
欲樂云云 五者於處憒閙世雜亂
云云六者於見聞覺知言説戲論云云○二
淨意樂所攝 度中二。初長行。後結
頌。初中有二。初略標。後廣解。今乃初也
論曰由依 釋曰若菩清淨 釋中五因縁
者。瑜伽論七十八九紙 云。世尊。何因縁故波
羅蜜多説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縁故。一
者無染著故。二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
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
者。謂不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
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
心無繋縛。無罪過者。謂於是波羅蜜多
無間雜染法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
是波羅蜜多言辭著自相。正迴
向者。謂以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迴求
無上大菩提果次説波羅蜜多相違事即
上所明 障也。次明波羅蜜多果異熟六種
次明波羅蜜多間雜染法有四。次明非方便
。可尋。○二廣解
論曰此正圓滿 釋曰已入三偈 此中
初重牒六度唯識地。次明清淨
信樂意所攝六波羅蜜。次明見位已上眞修
六波羅蜜不功用而恒時法爾功用滿足
例如瑜伽四十一説若已證入淨意樂地
違犯。由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
苾芻恒時法爾於佛法僧勝供具承
事供養。文中五段可解。○二結頌三。今
初偈
論曰此中大説 釋曰先於二偈 四位
四障如佛性論二十二紙 寶性論第三等説
忍上上品者謂登地已上忍。而非如行
位中忍。虚空器者具言破虚空器定。亦云
護三昧。破虚空名由二執。一者聲聞執
涅槃虚空云云此定破彼執故名破虚
。二者始渉大乘人聞如來法身如
破著。執虚空是如來性。此定
彼執故名破虚空器。言等者等取集福
王首楞嚴等。如下第十四卷中明諸定。以
甚深廣大菩薩境界。深趣可知。○第二

論曰覺唯意地 釋曰菩薩 云何 七有
者謂七種生死。如上已明。七愛者即感七生
煩惱所知二障所攝愛惑也。餘文可知。
○第三頌
論曰菩薩得故 釋曰清淨顯現 三種
佛性者如佛性論第二第四明。唐譯分此三
七。謂資糧堪忍所縁作意自體瑞相勝
利。可見。○第二成立六數章中二。今初標
章名
成立六數章第二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
問起
論曰何故 釋曰此問不減 ○二答釋中
二。初標三義。後別釋三種。今乃初也
論曰爲安 釋曰立破・利益 瑜伽七十
七紙二因縁建立六數。一饒益諸有
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前三饒益有情
後三對治一切煩惱云云雜集十一十四紙云。
六波蜜多決定數者。謂波羅蜜多數唯有
増不減。何以故。一切菩薩道略有二種
一増上生道。二決定勝道。如其次第。三三攝
故。所以者何。増上生道有三種。一大資財。
二大自體。三大眷屬。故施戒忍如次感此三
。決定勝道有三種。一伏諸煩惱習善
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
便。進禪及慧如次成此三方便云云取意
二義。與瑜伽同。可尋。○二別釋三種
中三。今初爲惑障
論曰爲對六數 釋曰貪著正解 此中
三段。初對治不發行心。是成立施戒二波
羅蜜之所因也。次若已下對治退弱心。是
立忍進二波羅蜜由。此中忍退二文
解。後壞失下對治散亂邪智。是成立禪
慧二度之所由也。此三段文唐譯之中文義
解。可見。○二爲起佛法
論曰爲一六數 釋曰六度於疑 一切
衆生由六蔽覆如來藏心。如來藏心是佛
法體也。般若智光能顯此眞性。是名
佛法。前五度能開發助顯此般若。於中前
四度乃除遣四障散亂因。禪度即不散亂
體能爲般若依止。復次下約五蓋明。五蓋
義如瑜伽二十一。智論十七。大乘義章第五
本。法苑珠林八十九等明。餘文可解。○三
熟衆生會本不
正可知
爲隨順成六數 釋曰善教善教 唐譯
解。可見。○第三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相章第三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六 釋曰何故蜜相 ○二答釋中
二。初擧六種最勝波羅蜜相。後四句分
別。今初
論曰由六盡故 釋曰此明果位 雜集
論十一十五紙波羅蜜相。謂種性。願。意樂。
事。自體。云云廣説。又智論第十二・第二十
二十九七紙五十三三紙六十等明波羅蜜
名義。可尋。初依止無等可解。二品類無等
中施等皆有三種者。瑜伽論七十八八紙
集論十二五紙及下差別章廣説云云。外内等
者。外謂施財寶等。内謂施身肉等。内外者
謂施妻子等。三行事無等。可解。四方便無
等明三輪清淨。涅槃高貴徳王品及智論八
十八十七紙施三事空。可見。若菩薩了
一切法空唯識則心無分別。無分別故智
清淨。雜集十二四紙依止方便修云。由
無分別智觀察三輪皆清淨故云云。五迴向
無等六清淨無等云云。惑智二障斷位如
苑斷障章明。○二四句分別
論曰施即四句 釋曰此問簡別 此中
初問後答。答中有二。初於施波羅蜜四句
分別。後例餘度。可知。雜集論十二八紙廣明。
見。○第四次第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次第章第四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此或須問 隋唐兩譯全
此釋。無之爲正。應思。○二答釋二段。今
初前生
論曰前前 釋曰菩薩生後 雜集十一
六紙云。次第者。謂前前波羅蜜多能爲後後
所依止故。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由施波羅
多串習捨施内外事。故不身命。棄
大寶藏。受持禁戒。由護戒故他所毀罵
反報。由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
寒熱等苦此縁加行不息。發勤精進
精進方便證究竟果。成滿靜慮。靜慮滿已。
淨定心。如實知故證得出世究竟大慧
○二後持前令清淨
論曰復次 釋曰施由次第 雜集云。復次
前前波羅蜜多後後所持故。謂戒能持施。
乃至慧能持靜慮。由尸羅施得清淨。乃
至由慧故靜慮清淨。何以故。若由無量
數數觀諸法。能證内寂靜増長三摩地
又伽他云。無靜慮而不雜集此次
由麁細次第。可見。隋唐兩譯但説前前
後後次第耳。如是次第竝大乘始門之
説矣。可知。隋唐二譯極略。僅兩三行。可見。
○第五立名章二。今初標章名
立名章第五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依何 釋曰世間羅蜜 ○二正釋中
二。初釋通名波羅蜜。二釋別名施等。初中
二。初最勝無等。二到彼岸。今乃
論曰於一 釋曰有六菩提 雜集十一
七紙云。波羅蜜多三種最勝。一自體最勝并積
習。二方便最勝。三果最勝。積習者謂長時施
故云云。次擧十二最勝波羅蜜多。可尋。
前六相者。上相章中明六種無等是也。五種
清淨者出於此卷三紙○二到彼岸
論曰以能 釋曰到彼那等 此中三義明
著。可解。○二釋別名施等中六。今初陀那」
論曰能破稱那 釋曰悋惜陀那 陀那
亦云檀那秦云布施。今以義分二字
惡生善之義。非陀那梵語的翻如是。下
皆準此。○二尸羅
論曰能寂稱羅 釋曰因時尸羅 尸羅
此云清涼智論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
自放逸是名尸羅。音義云。正翻止得。謂止
惡得善也。今論所言即當止得。蓋斯義翻
耳。掎謂輕安也。○三羼提
論曰能滅稱提 釋曰因時羼提 羼提
此曰安忍亦言忍辱。觀五義者。瑜伽四十
六紙五想。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
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云云廣説。
今義同。但二三前後不同耳 五徳者。莊
嚴論八二紙云。五徳者是忍果。如經中説
五種果。一得少憎嫉。二得他意。三
喜樂。四得臨終不悔。五得身壞生
今略同。彼偈説三忍二因二利等云云
尋。○四毘梨耶
論曰滅除梨耶 釋曰於惡梨耶 瑜伽
四十二十六紙四種精進。一離染法精進。二
別白法精進。三淨除業精進。四増長智精進
云云今文初段是離染法精進。後段即後三精
進。可知。信樂因果等者。莊嚴論八三紙云云。
○五持訶那
論曰能滅稱那 釋曰散亂訶那 瑜伽
倫記四上云。駄衍那此云靜慮。舊云禪義不
正也。或云持阿那訛也。倶舍光記云駄南
此云靜慮。舊云禪那。或云禪。或云持阿那
皆訛也。隋譯云持耶那。未孰正矣。五種
散亂。可解。○六般羅若
論曰能滅稱若 釋曰見行羅若 隋譯
云。能除遣一切見處惡智故名鉢羅。得
眞如法及種類法故名賢穰。是名鉢羅賢
。六十二見者。如婆沙百九十九瑜伽八十
七大乘義章四末法苑章四末等明。名等五
者。謂名相分別正智如如如瑜伽七十二已
下顯揚六十六四紙等明。餘文可得。○第
六修習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修習章第六 ○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世間可知 二答釋中二。
初明五修。後明六意。初中亦二。初總標。二
別釋。今初
論曰若略 釋曰若廣勝故 釋中擧十二
云云。明治成修中言五失者。謂懈怠・忘
念・惛沈・掉擧・及不作行作行。辨中邊論中
十三紙曰。依住堪能性。爲一切事成。滅
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惛沈
掉擧。不作行作行。是五失應知。爲除懈
。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爲除餘四失。修念智思捨。記言覺沈掉。伏
行滅等流云云八滅資糧者。新云八種
斷行。瑜伽二十九七紙謂欲勤信安念正知
思捨。倫記七下有釋。雜集十五紙八斷行
見。初際修隨順顛倒者。凡夫位中修倒想
尚不止故。餘文可解。○二別釋五修
論曰一加羅蜜 釋曰謂身他事 莊嚴
論七十九紙云。諸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
。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
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勢力依止。物依止修
波羅蜜四種。一依止因。二依止報。三依
止願。四依止數。次思惟依止亦有四種。一心
思惟。二味思惟。三隨喜思惟。四希望思惟云
云。心依止修諸波羅蜜六種。一無厭心。
二廣大心。三勝喜心。四勝利心。五不染心。六
善淨心云云。廣説方便依止修有三種。即是
三輪清淨云云。勢力依止修有三種。一身勢
力。二行勢力。三説勢力。身勢力者應知是
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勢力者應知是佛化
身以此化身於一切相一切衆生
一切善行故。説勢力者謂演説六波羅蜜一
切種時無滯礙取意今於思惟修以説
意莊嚴。於心依止修六意。其異可知。雜
集論十二云。云何修。略有五種。謂依止任
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樂修。依止方便修。
依止自在修云云廣説。與莊嚴論所説其名
異。其義全同。可檢。今論説利益他事修
即當莊嚴勢力修雜集依止自在修。然今論
説意趣甚深。應知。佛所得大涅槃是眞無
餘涅槃。是爲法身。應化二身是不思議妙用。
無量無數大悲願熏修力惑則似
而顯現。修諸波羅蜜。其旨可知。○二於
思惟修六意中四。初總標列名。二別釋。
三明三思惟。四歎法勸修。今乃初也
論曰復次好意 釋曰此章此三 愛重
等三思惟修是登地已上眞修。亦名清淨位
。菩薩入見道位如實證眞如法界。轉凡夫
。成聖人依。任運安住廣大乃至善好意
。故成此三思惟修。恒時法爾修習諸波羅
。供養無量諸佛。是名清淨意樂菩薩
願行位中則無此義。可知。○二別釋中六。
初明廣大意中二。初明施廣大意。後明
餘五度無厭足心廣大意。。今乃初也
廣大意不滿足 釋曰總擧言涼 此中初
明長時縮爲刹那。後明長時以多施物
施心不厭足。雜集十二初紙文義明著可尋。
七阿僧祇劫三十三阿僧祇劫至下當明。○
二明餘五度廣大意
如此多時大意 釋曰此下厭足 莊嚴
論七云若菩薩有恒河沙數自身。一一身復
恒河沙數劫壽。一一壽中復乏一切資生
此乏中復有火聚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菩薩以此多身此多壽。在此火聚
威儀。於一刹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盡
戒聚。乃至盡諸智聚。能得無上菩提者。菩
薩修之心不厭足云云。雜集十二三紙亦同。
○後明餘五意
若菩薩從好意 莊嚴論七二十
一紙
雜集論十
三紙略同此意。可尋。○三明愛重等三思

由此六意思惟 釋曰愛重進心 此三
思惟具如此卷四紙因果位章中明。莊嚴雜集
開爲四種。莊嚴論七十九紙云。思惟依止修
諸波羅蜜亦有四種。一者信思惟。於諸波
羅蜜相應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於
諸波羅蜜中功徳味故。三者隨喜思惟。
一切世界一切衆生所有諸波羅蜜皆生
隨喜故。四者希望思惟。於自身及他未來
所有勝波羅蜜希望故。雜集論十二初紙
依止作意修。四種其名雖殊。其義全同。
尋。○四歎法勸修
論曰若人 釋曰有二修行 莊嚴論第八廣
諸度滅惡生善二力廣多無邊。可尋。上來
修習章竟○第七差別章二。今初標章名
差別章第七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此問顯現 ○二正釋中
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由各 釋曰此總標數以答問 瑜伽七
十八八紙莊嚴論第八。雜集第十二五紙唯識
論第九二十
一紙
等廣説云云。○二別釋中三。今
初施三品
論曰施三 釋曰法施三品 三施如智論
十二涅槃經三十一等明。○二戒三品
論曰戒三 釋曰守護三品 三聚戒出
瓔珞經下十四紙 瑜伽論四十七十五七十八
地論等。釋中守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者。瑜
伽七十五三紙云。由律儀戒之所攝持
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
。若有此不守護亦於餘二
守護。是故若有律儀戒一切菩薩
律儀云云。二釋可解。後三品戒配四無畏
初律儀戒是斷徳漏盡無畏因。攝善法戒是
智徳正等覺無畏因。攝利衆生戒是恩徳障
道無畏出苦道無畏因。○三忍三品
論曰忍三 釋曰由毀三品 毀辱忍新云
怨害忍。餘文可解。○四精進三品
論曰精進 釋曰云何三品 唐譯云。精進
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
無退轉無喜足精進。釋中引經云有勢有勤
有勇堅猛不捨善軛。雜集論中初二同此。第
三名饒益有情精進。唯識云被甲攝善饒益
瑜伽云被甲轉生善法加行饒益有情加行
諸論所説名義稍異。可知。○五定三品
論曰定三 釋曰有定三品 瑜伽唯識雜
集等其名各異。其義粗同。當下心學品中明
也。三輪者如法苑義林六 瑜伽倫記九下
十七紙等明。○六慧三品
論曰般若 釋曰從聞三品 此三般若至
下慧學中廣説云云。瑜伽云。慧三種者。一者
縁世俗諦慧。二者縁勝義諦慧。三者縁饒益
有情慧。唯識云。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
慧。法空無分別慧。倶空無分別慧。雜集全同
瑜伽。可知。三無漏根如倶舍根品瑜伽五十
七倫記十六上三十
五紙
等明。大小乘所立少異。
知。般若三種能成無漏性住用。至下當
知。上來差別章竟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論本第十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八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章第八 ○二正釋文二。初問起。後正釋。
今初
論曰云何 釋曰餘一應知 ○二正釋中
二。初正釋一切善法悉波羅蜜所攝。後明
所以。今初
論曰一切 釋曰一切所攝 莊嚴論八
紙左偈曰。一切白淨法應知。亂定但六度總
三。雙是類皆悉攝釋云云雜集十二六紙
今旨異。可尋。智論處處明六度攝一切
。九十一云云。○二明其所以
論曰以爲成故 釋曰由波相攝 此中
三由。一者一切善法以波羅蜜性故得
相攝。二者彼所流果故得相攝。三者彼爲
隨成故得相攝。隋譯云。此等攝一切善
故。彼體相故。彼隨順故。彼津液故。釋曰。
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體相故者
是般若體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
諸餘功徳皆是必津液。彼隨順故者謂信猗
者與此相隨順故。唐釋云。是其相故。是隨
順故。是等流故。釋意同隋。今譯意旨甚深。
知。○第九對治章二。初標章名
對治章第九 ○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 釋曰如波應知 ○二答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