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 (No. 2266_ 湛慧撰 ) in Vol. 67

[First] [Prev+100] [Prev]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體名爲主者。從喩爲名。如臣依王。王之臣
故名曰王臣。士謂士夫。二釋亦爾。對法抄
一本五十四紙左云。蘊從取生。如草糠火。或能
生取。如華果樹。繫屬取。如帝王臣。此三皆
唯是依士釋。玄應音義二十四二十紙右云。攝
大乘論云卽士釋。應釋云亦言依士。士謂
主也。立名從主故言依士。如言眼識等
也若淸涼等分爲二別。具如別辨
六紙
基學薀玉 此下第七明作斯記中。
此初自謙也 融謂道融。卽羅什弟子。梁僧
傳第六曰。釋道融汲郡林慮人。十二出家。
厥師愛其神彩先令外學。往村借論語。竟
不齎歸。於彼已誦。師更借本覆之不遺一
字。旣嗟而異之。於是恣其遊學。至立年
才解英絕。聞羅什在關故往諮禀。什見而
奇之。謂姚興曰。融公大奇聰明釋子 愷
謂慧愷。卽眞諦弟子。眞諦傳云。對沙門慧愷
等翻廣義法門經及唯識論等。所以別擧
二弟子者。以上已對眞諦・羅什二師稱揚
三藏故 倍當改陪字。或通亦作倍。界身
足論後序 操觚者。文選文賦云。或操觚以
率爾。銑註云。觚木也。古人用之以爲筆也。
觚音姑。爾雅觚竹。又相如傳。蓮藕觚蘆。此
與𦱄通 顏游者。謂顏囘・子游也 函杖者。
禮記曲禮上曰。若非飮食客則布席。席間
函文。疏曰。講説客席之制。三尺三寸三分寸
之一則兩席幷中間空地共一丈。又正義曰。
王肅丈或以爲杖。言古人講説用杖指
故。樞要作丈。二字各有其義故双須用。界
身足論慈恩後序曰。但基虛簉操觚。謬倍函
丈。承暉彫斵 監濫字寫誤。竿廣雅云竿象
笙三十六簧管在中央也。文選江文通雜體
詩云。濫吹乖名實。善註曰。韓子曰。齊宣王
使人吹竿。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竿。粟食與
三百人等。宣王死文王卽位。一一聽之乃
知濫也。孔德璋北山移文云。竊吹草堂濫
巾北岳 良工者。孟子滕文公曰。一朝而獲
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暉薀玉
者。文選十七陸機文賦曰。石韞玉而山暉。水
懷珠而川媚。註銑曰。謂上佳句雖無耦對。
在衆辭之中。如石藏美玉山必有光。水含
明珠則有媚。然釋此文諸説皆謂。文拙義
妙猶如薀玉。今謂不爾。果爾則唯言薀玉。
何更添加暉字。言暉薀玉者。三藏歷傳五
天之諸論師。具懷抱斯論之邃致。疏主頻頻
擊發遂以伸其光暉。此謂暉玉。薀玉在于
三藏不關疏主。若爲在疏主。則不應自謙
文辭。故樞要云。大師及乎神栖別館。景阻
炎輝。淸耳目以淵思。蕩心靈而繹妙。乃
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論語子
罕篇
言。我有
美玉薀論語作韞。小補
韻會蘊本作薀
櫃藏之。誰爲善佑。我
今沽。諸今准斯文。暉薀玉之語本據于文
賦意則用於論語。則以擬三藏不待辨而
著矣
六紙
凡斯云爾 此明具受指授製造斯
記。非專事胸臆。卽是所以名爲述記也。
疏主謙光往往稱爲三藏之訓授。如總料簡
章終等 指麾者。吳書曰。孫堅少爲懸吏。
與父載船至錢唐。海賊掠取賈財。堅操刀
上岸以手東西指麾。賊望見以爲官兵捕
之。委財散走。麾者擧手曰麾。又指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一本
之二

次言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者。三藏法師
奉詔譯如常。玄奘行状如慈恩傳・續高僧傳
中。然奧書云。顯慶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於玉
華肅誠殿。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然續高僧
傳五十七紙云。以顯慶五年正月元日創翻
大本。至龍朔三年末了。凡四處十六會統總
六百卷。般若空宗此焉周盡。於問又翻成唯
論・唯識二十論・品類足論等此傳與
奧書年代稍異。慈恩傳中翻般若年月與
續傳全同。非擧翻唯識等。慈恩傳云。以顯
慶四年十月。法師從京發向玉華宮。幷翻經
大德及門徒等同去等。然則奧書云顯慶四
年十月譯者。此是三藏從京發向玉華宮
之年號。非正譯時也歟

紙右
論云稽首諸有情此是護法菩薩等歸
敬偈也。然俱舍論有歸敬頌及長行釋。並
是世親菩薩之所製也。攝論唯有歸敬偈
無長行釋。本・釋兩論作者不同。今同攝論。
又准俱舍論等。正宗頌前皆置頌曰之言。長
行冠以論曰。今論亦同。頌之言不通長行。
論通二種。今云論云亦無巨妨。自下牒文
皆唯云論不加云字。諸論皆置曰字。辨中
邊論述記釋初歸敬頌云論云。稽首造此論。
乃至當勤顯斯義。述曰。此論一部總有三
分等。此同今疏用云・曰字。加乃至言越隔
間此與今疏不同耳。云者古雲字也。若
言云云則衆語也。曰者。説文象口氣出。徐
曰。今試言曰。則口開而氣出也。二字差別
可准知矣。淨影釋起信論曰云。馬鳴菩薩
説法之辭。賢首云。簡論異經之辭。淨影
解論以爲活用。賢首爲死字釋。今亦爲死
字。然而非謂簡異經律。欲加詳釋預擧
本文。牒云論云。今乃解釋開演之初故具牒
頌。下文不爾。中略牒文。多頓至言。應知」
初紙
機有亦異 義演云。疏機有三品不
同者。意説。不定性人歸於佛法智解淺深三
時悟異。名曰三機。非定別有三人名三機
也。何以故。以唯對不定性立三時故。卽
如憍陳如等。從始至於具三根也。故云
機有三品不同。敎亦三時有異燈云。
如來聖敎體一眞如。平等利生實無差異。
然隨根性悟解不同。漸頓殊説敎爲異。故
法花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
生長各異。寶性論中。猶如一河三獸渡水
得淺深異。攝大乘論。如一寶珠隨求雨
異。無量義經。常説一相。悟解不同。得諸果
異。故如來敎隨機説別。初對外道等。説我
爲無談法爲有。次對小乘。破執法有説
法亦無。後令趣實方爲顯説非空非有。故
瑜伽釋云等
初紙
無明有我 瑜伽釋三紙左云。今説此
説所因云何。謂諸有情無始時來。於一切
法處中實相。無知疑惑顚倒僻執。起諸煩惱
發有漏業。輪迴五趣受三大苦。如來出世
隨其所宜方便爲説種種妙法處中實相。
令諸有情知一切法如是如是空故非有。
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逹諸法非空非有。
遠離疑惑顚倒僻執。隨其種性起處中行
漸次修滿。隨其所應永滅諸障。得三菩提
證寂滅樂義演云。疏無明所盲至迷執有
我意云。無明是能盲。異生是所盲。無明者卽
通取一切無明。不唯取發業者。起造惑業
者。起卽起惑。造卽造也
初紙
仙人鹿苑 義演云。疏仙人鹿苑者。上
古有仙。多於此處修仙道故。念佛三昧經
第四云。於古仙住處。又大集經第二云。於
仙人住處而轉法輪。又彼經云。彼處常饒
寂靜仙人故然解深密經不言住處。彼經
第二十六紙右云。再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
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斯人隨處施
鹿林中等。決擇鈔上九紙右云。章波羅尼斯
者。何名仙人隨處者。婆沙説。有諸仙人
以乘神通見鹿薗王。諸經如五百仙人。得
婇女遂失神通*隨於薗中故名*隨處
鹿薗者。妙經玄賛四五十二左云。梵云*波羅
痆斯。云波羅奈訛也。中印度境。乃至因而
謂之施鹿林焉。鹿野之號自此而興。西域
記第七四紙亦同。玄應音義二十四十四紙左云。
婆羅痆。如黠切。國名也。舊言*波羅奈。譯云
江遶域。言此國名靑黃等色名和合色也。
烏莫迦華等色名俱生色也。烏沙斯星此
云大白星。取其白色也。新婆沙百八十三
六紙右云。問。何故名婆羅痆斯。答。此是河名。
去其不遠造立王城是故此城亦名*波
羅痆斯。問。何故名仙人論處。答。若作是
説。諸佛定於此處轉法輪者。彼説。佛是最
勝仙人。皆於此處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論
處。若作是説。諸佛非定於此轉法輪者。彼
説。應言仙人住處。謂佛出世時。有佛仙及
聖弟子仙衆所住。佛不出世時。有獨覺仙
所住。若無獨覺時。有世俗五通仙住。以
此處恒有諸仙已住今當住故名仙人住
有説。應言仙人*隨處。昔有五百仙人
飛行山中。至此遇退因縁一時*隨落。問。
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諸鹿遊止此林故
名鹿林。昔有國王名梵逹多。以此林施
郡鹿故名施鹿林。如羯蘭鐸迦長者於
王舍城竹林園中穿一池。以施羯蘭鐸迦
鳥令其遊戲。因名施羯蘭鐸迦池。此亦如
是。故名施鹿林舊翻名迦蘭陀鳥
善見論其形如鶛
出于西域
記第七初紙右法華攝釋一二十六紙右云。疏仙
人*隨處者。按婆*沙云。昔時有王。將諸婇
女在園遊觀。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見
已*隨落。因立名焉。又按菩薩念佛三昧經
第四云。於古仙住處三轉法輪。又大集經
第二云。鹿野林中仙人住處轉正法輪。又轉
法輪經論釋云。彼處常饒寂靜仙人。是故世
尊在彼處轉。更有多文皆同於此。問。何乃
相違。答。大小乘異。法輪經論亦同大乘。問。
瑜伽深密文旣言*隨。爲同小部。爲取大
乘。若同大乘。何乃言*隨。答。爲二釋。一隨
轉理門文言*隨故。二依大乘義*隨者卽是
住之異名已上瑜伽倫記二十下十五紙右云。景
云。舊云名仙人住處者非已上
記文
今謂。義演本
據攝釋。然准婆沙。舊言住處亦是一説。何
必非乎。各據一義。並不相違
初紙
説阿笈摩 宗輪論述記七紙左云。阿笈
摩者。此翻爲傳。展轉來之義。或翻爲敎。下
四本
三十五
亦有二義。阿笈摩梵語也。亦云阿
逹婆。西域外道書名。四韋陀典之一也。笈
極𦠜切。探玄記九二十一紙右云。阿含正音
名阿笈摩。古翻名淨敎。又譯名來。以此
言敎從無煩惱人邊來。今譯名傳。謂此聖
是三世佛之所同説。但古今諸佛相傳
而説。非新翻作。故名傳玄應音義二十
十六紙右云。阿笈摩渠業切。亦言阿伽摩。此
云敎法。或言傳。謂展轉傳來以法相敎授
也。舊言阿含訛略也*荊溪以爲無比法
者誤也。阿含與阿毘曇以其聲近故致
錯。義演云。疏阿笈摩者。若大小乘經皆得名
阿笈摩。阿笈摩是梵語。此云傳。皆是上代諸
師展轉傳來故云傳也。然小乘人結集之時。
卽取佛一代所説言敎言阿笈摩。卽四阿含
經是也。若四阿含經所不攝者卽名零落
經。亦名解脱經。如下云。解脱經中亦密意
者阿賴耶識。卽指此零落經也。問。若
一切經皆得名阿笈摩者。何故小乘人結集
卽取佛一代所説敎名阿笈摩。大乘中結
集一切經中卽不名阿笈摩。答。大乘中亦
説。所以法華中有阿含甚深是。今者且據
佛初成道説四諦敎。約所增勝故小乘敎偏
得名傳*文字彙曰。極葉切。箝入聲。釋藏
此讀。今謂。後人曲習。不足准則。囊哲
不爾。故玄應音義云渠業切。可以准知。
義演云。前代諸師傳來故云傳者。此釋非也。
准瑜伽論。三世諸佛展轉傳受故名爲傳非
謂諸師傳來・瑜伽八十五二紙右擧二十四契
經中云。第二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一
雜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長阿笈摩。
四者增一阿笈摩具釋
四名
至下結文云。如是四
種師第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説
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已上
論文
倫記二十二上
三十六
紙左
云。阿笈摩者此名爲傳。如*此敎前佛
後佛展轉傳説無有異。故名爲傳。不同昔
云阿含名淨敎也。此中自釋等已上
記文
 准瑜
伽文。正應翻傳。賢首並倫記中簡異古今
亦有由也。淨影十地記翻爲淨敎。又不允
當。可知
初紙
令小根趣大 義演云。疏令小根等至
解深密等者。意云。謂有情根有三品不同。
所以説敎亦初・中・後三時有異。問。且如説
敎三時易知。根性三差如何辨釋。若聞阿
笈摩卽名小根。卽聞小敎亦證小果故
云漸登聖位也。後時如來觀此小乘根有
堪聞皆空敎。所以於鷲嶺説般若等經。旣
聞經已卽名中根。若如是者。云何言聞般
若等令中根皆捨小趣大耶。答。如來説
意欲令此中根捨小果而趣大乘。所以彼
聞經已。棄執有心計空爲定。何以故。以
如來密意説一切法空故。問。何故名捨小
歸大。答。未聞般若名小根。旣聞般若名
中根。卽中根對小名大也。爲聞般若敎故
卽從小至中名捨小歸大*文義灯一本初紙
云。初對外道等説我爲無談法爲有。次
對小乘破執法有説法亦無。後令趣實
方爲顯説非空非有。故瑜伽釋云。乃至廣説。
又惠日云。此對外道皆執有我。爲破此有
令入人空。且密説人空義。顯爲小初説法
有。次破法有密説法空。涅槃會中方爲顯
説除外道執有故説空。除聲聞執空故
説有。以明佛性。非妄計我故非有。有常
等故非空。合第三時已上今謂。淄州且就破
執。初言外道二言小乘。若論正機。初是
小乘。第二大乘等是也。如經論等。又守千
崆峒記。初約正所破唯爲聲聞。實兼諸
乘皆獲利益。第二亦依正被准爲趣大。
實具三乘。第三通被。一正餘兼。雖與前同。
談敎顯説唯依*正被。亦須具明諸乘境等。
故名普爲。不同初二被。雖諸乘皆得利益。
敎非顯説。談由餘機。智惠之力依略悟廣。
非敎之力。故被不同。不名普爲等。又疏
主意唯立三時敎者。依證果邊。若謂人天
卽有四時。其二乘者方便學法。是彼初學
故略不説。今依師授略叙古今時利差別。
其諸有智任情取捨已上總
料簡章
決擇鈔上本十二
紙右
云。章此依證果至卽有四時者。今立三時
但約得聖。不約人天。若説人天卽有四
時敎。章言二乘至略不説者。此釋人天時
也。問。何故得知人天乘是聲聞方便。答。信
解品云。以冷水灑面等卽其
初紙
密義意趣密義意趣者。四意趣中之
隨一也。四種意趣具如攝論・對法等中。第九
初紙
云。卽依此前所説三性立彼後説
三種無性。謂卽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
説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今謂。第
一有敎亦隱密説。非唯空敎。故法華玄賛
第一十六紙右引解深密經已云。依此經文
阿含經等爲第一時。總密説有。不明
有其何性大般若等爲第二時。總密説空。
不明空者亦空何性。華嚴經等爲第三時。
顯了説有。有依他圓成。亦顯了説空。空所
執性。故善戒經等云。有爲無爲名爲有。我
及我所名爲空。乃至廣引金光明・涅槃等。
瑜伽倫記二十下十五紙右云。爲趣二乘偏
説四諦。安立諦有是諸敎執淨安立處。此
卽隱密爲説依他圓成二性是有。恐增空
見而不爲説遍計所執性空名不了義。第
二時中。爲初發起大乘諸菩薩衆。破其有
執説大般若諸法空。卽是隱密爲説遍計所
執自性本無。恐增有見未爲説依他圓
成二性是有名未了義。於今第三時中。爲
久學菩薩説解深密經。具辯遍計所執無
餘二性有有無義。是説二性有。卽是義當
爲發*起二乘者説。説遍計所執空。卽
是義當爲初發趣大乘者説。具説三性空
有義。是卽當彼爲久學菩薩轉正法輪了
義説也。故言普爲發*起一切乘者説眞
了義。泰云。初轉聲聞四諦法輪。第二時爲
發*起唯一性空大乘者説諸法無自性性。
然不約三性三無性分別故名隱密相轉。
但言一切皆空不説依他圓成爲有。如大
品等是其敎也。於今第三時。爲發趣一切
大乘者。以普明了説三性三無性轉正法
輪。更無有上。如華嚴等是其敎也。以説
橫計法無。因縁及圓成法爲有故。第二敎
中不明三乘成佛故但説大乘。第三敎中
辯不定性三乘成佛故名一切。義灯一本
紙右云。約前後亦有二義。初説生空。次説
法空。二者初説生空密詮法有。次説法空
密詮法無。後方顯明生法二執所取不有。
若離二執眞俗不無故經説云。有爲無爲名
爲有。我及我所説爲空
初紙
便撥上理 義演云。疏便撥二諦性
相皆空者。二諦者眞俗二諦也。性相者有兩
解一云。性者唯勝義諦。相者卽依他起。撥
此二種總無名爲空也。二云。性相通於二
諦。且眞勝義中性相者。一眞法界卽是性。分
爲六種無爲・九種無爲等卽名相。有多無
爲相狀故。若依俗諦。性相者。如依他法
體卽名性。如意識以了別爲性。色以質
礙爲性。餘者准知。相者。諸法各各有如是
相貌今謂。初説爲正。後説鑿矣
初紙
由斯有空 演祕云。疏由斯二聖互
執有空者。問。准望不定立有三時。何有
二聖互執有空。答。豈言不定唯祇一人。人
旣有多。悟亦前後。前後各以所證爲是互
執何失。又縱一人。執前後別。對執不同亦
得稱互義演全同。今謂。此文意者對不
定機。初中二時説有空敎。初在鹿苑。次在
鷲嶺。散説如是。是故衆聖懷有空見鬪
鋒起。爲除此見佛説第三了義言敎。敎
隨機起。何唯一人。泛通群聖而説。約一人
前後者非也。旣言二聖亦言互執。其不約
一人必矣。義林章中。有敎指憍陳那等。空
呼須菩提等。唯識料簡云。憍陳那及餘
生聞四諦敎。亦云。由斯群品互執有無等。
准如上文。不約一人炳然可知
一紙
令中根品捨小趣大 義蘊一一紙右
云。此言中根非謂中乘。卽以執空之者
名中根。在執有及中道之中也。又此漸悟
之類非決定小。又非頓悟。從小趣大故
名中根。此解爲正以上今謂。第二解者却非
正也。何者。若言漸悟爲中根者。執有之
類應言中根。此類亦是不定性故
一紙
迷謬競興 全不解了名之爲迷。少
智邪解名之爲謬。或但不解無明名迷。若
不正解邪見名謬。如下二十六紙左具釋。義
演云。疏迷謬競興者。問。如何言迷謬者。
答。有二解。一云。小根執法實有不了法
空名迷也。於其法空全不解故。謬者。
中根人旣聞般若經總撥爲空以爲上理
名謬也。以勝解故。卽執有執空皆有迷
謬。且如執有有迷謬者。以迷於有不了
法空名迷。全不解法空。故妄執法實有
名謬。以邪解故。然執空亦有迷謬者。迷
此空故於中道義全不解故名迷。暗計此
空爲是者名謬。以邪解故。通二種義亦
無違
二紙
爲除義教 問。第二空教既除初時
有執。何有再除乎。故義林云。須菩提等迴
心趣大。彼聞法空隱密言教便撥諸法性
相都無。何所造修。何所斷捨。佛爲除此復
説唯識三性等教准此文勢。彼此相對以
顯唯除空執。此中何云雙除空有乎。義演
云。疏如來爲除此空有執者。問。説唯除空
執。何故兼説有耶。答。如來説教。群聖既多。
執有執空類應非一。説除空有。於義何
妨。又云。約一人。先起有執後起空執。今
通前説故云除空有執。義亦無違。意就中
道第三時教説除空有之言也。故知第三時
教名了義大乘又笠置師會云。般若除有
是隱密義。第三中道是顯了義。故無相違。今
謂。義演初義爲優。第二約一人者非也。如
上已破。又以顯密會迂矣。又義林中且約
三教次興各別破執不遮雙除故不相違」
二紙
解深密等 演祕云。疏解深密經説唯
識者。按彼經第一十六紙右云。廣惠當知。
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或在四生身分生
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就。廣惠此識
名阿陀那。亦名阿賴耶。亦名爲心。爲依止
故。六識身轉。如依暴水而有浪生。依淨明
鏡有影像起瑜珈七十六初紙全引此文。
義演亦同。今謂。引證之文略取其意。非經
全文。識相識性五法事理括囊一言立以唯
識之目。若領會此旨。則所引之文可的證
著矣
二紙
於眞諦留捨 二諦章云。世俗諦四名
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
世俗諦。亦名隨事差別諦。三證得世俗諦。亦
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諦。亦名假名非
安立諦。顯揚論説。四種俗諦皆是安立。前三
可。云何第四亦名安立。勝義諦性自内所
證。爲欲隨順引生彼智。依俗安立名勝義
俗。初之三種相可擬宜。第四勝義假名施設。
勝義諦四名者。一世間勝義諦。亦名體用顯
現諦。二道理勝義諦。亦名因果差別諦。三證
得勝義諦。亦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諦。
亦名廢詮談旨諦。前之三種名安立勝義。
第四一種非安立勝義下疏一本七
十二右
亦同。義
演云。疏悟證有方者。意云。方者方法也。既
離二執處於中道。即是悟證眞如之法也。
疏於俗諦中妙能留捨者。意云。依四重世
俗諦説。一一諦中皆爲留捨。第一有名無實
諦。謂瓶衣等既無實體。但可言捨。有作用
故須留。第二隨事差別諦。約蘊處界辨。然
蘊・處・界通有漏無漏。有漏法捨。無漏法留。
第三約方便安立諦辨。苦集是有漏法捨。滅
道是無漏法留。第四約假名非安立諦辨。
執二空門者法捨。二空門之理法留。故云
妙能留捨。又解云。不謂約四重俗諦説。但
總約俗諦中説。依他法留。遍計法捨。於依
他中。染者能法捨。淨能留義蘊云。疏於
眞諦理悟證有方等者。唯以眞如名眞諦。
餘皆名俗。淨留染捨。又依他遍計無漏有漏
如次留捨已上今謂。此釋與義演文解大同」
二紙
爰引六經 爰周伯溫云。爰訓引。以
爪又于會意別作援非也 六經者。一華
嚴經普義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此云
舊經六十花嚴。又證聖元年。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
譯。此云新經
八十花嚴
二解深密經唐三藏玄弉譯。七品五卷。
解莭經一卷。眞諦譯。與
初五品同本。又相續解脱經一卷。
求那跋陀羅譯。與後二品同本
三如來出現功德
莊嚴經經本不傳四大乘阿毘逹摩經經本未
傳。今攝
大乘論即釋此經中攝大
乘品故取爲論名
五楞伽經此經前後合有四
譯。今唯有三本。
一劉宋元嘉二十年。天竺求那跋陀羅譯。爲四卷。二元
魏廷昌二年。菩提流支譯。爲十卷。三唐于闐實叉難陀
譯。爲七卷。更有
一本。闕而不傳
六厚嚴經即密嚴經也。玄弉翻譯。
引之與今密嚴經不
同盖爲此也。大乘密嚴經三卷。日照三藏譯。泰法師
佛地疏云。法師持梵本來。若翻可得五六卷許。然未
翻也云云。義濱云。密嚴經是同本也。問。歷覽斯論顚
末。援引佛經非唯六經。引用解脱・阿含二經以證
七八二識。依佛地經光顯四智功德。證成本有種子。
援引無盡意經。細辨變易生死提示勝鬘經説。又説
有情隨心垢淨本據維摩等。今唯拔出六經有何
意者。答云。若約一部所引。廣通佛地・勝鬘等經。豈
唯六經。今所提擧唯在證成第三時唯識中道之宗
致。非通一部。問。若爾。下論證唯識義引維摩經
不擧莊嚴。疏主何以捨彼取此耶。答。取捨非無其
旨。取莊嚴者。如眞諦等皆以眞如爲第九識。如
唐三藏淨位第八加爲第九識。古今大爲矛盾。然莊嚴偈
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脱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依准斯文。淨位第八爲第九識煥乎可觀。又維摩經
隨心垢淨之説源出阿含。是故彼經指示如佛所説。又
維摩經或爲空教或爲中道。輿師異説未決於一。無
垢稱疏云。依清辨空教。依護法中道。章中亦出古
德義云。維摩思益大品空教。疏主取捨盖爲此也。義演
云。又如亦難更引起盡多界解脱經等。但爲證傍
義引成。非正證唯識道理。故此不説。言了相大乘
者。即顯現説故名爲了相。若密意説名不了相。泰抄全
依義
二紙
十一部論 十一部論者。一瑜伽師地
彌勒菩薩説。無着菩薩造。
玄弉三藏譯。爲百卷
二顯揚聖教論頌
卷。
前七卷論解此頌。無
著菩薩造。唐玄弉譯
顯揚聖教論無着菩薩造。玄弉
三藏譯。爲二十
三大乘莊嚴經論本頌彌勒菩薩説。無著菩薩造。
釋論世親菩薩造。唐貞觀四年。
波頗三藏譯。爲十五卷。下疏四本(二十六左)云。然莊
嚴論頌文彌勒所説。長行釋者世親所爲。舊人不知總
謂天親
作謬也
四集量論陳那菩薩造。眞
諦・義淨兩譯
五攝大乘論
菩薩造。眞諦譯。三
卷。佛陀扇多譯。二卷
攝大乘論釋天親菩薩造。梁眞
諦譯。爲十五卷
此云梁論。隋逹摩笈多譯。爲十卷。唐玄弉譯。
爲十卷。無性菩薩造。唐玄弉譯。爲十卷
六十
地論天親菩薩造。菩提留
支譯。爲十二卷
七分別瑜伽論彌勒菩薩
造。未翻

 八觀所縁縁論陳那菩薩造。唐玄弉譯。一卷。
與眞諦無相思塵論同本
觀所縁縁論釋護法菩薩造。
義淨譯。一卷
九二十唯識論世親
菩薩
造。唐玄弉譯。一卷。大乘楞伽經唯識論。菩提流支譯。一
卷。大乘唯識論。眞諦譯。一卷。與二十唯識同本。護法
菩薩更作釋論名唯識道論。玄弉所翻。又義淨所
翻名唯識順釋論。亦名唯識寶生論。徳光亦作。如
樞要此
疏引
十辨中邊論頌彌勒菩薩説。
玄弉譯。一卷
辨中邊論世親
菩薩
造。唐玄弉譯。三卷。與眞
諦所譯中邊分別論同本
十一大乘阿毘逹摩集
無著菩薩造。唐
玄弉譯。七卷
大乘阿毘逹摩雜集論安惠菩薩
以師子
覺釋合爲一部。唐
玄弉譯。爲十六卷
二紙
此約法門 此下總明漸頓二教及
三時有無差別。法華玄賛一十三紙左云。初
顯時者。諸佛設教略有二種。一頓二漸。頓
即被彼大機。頓從凡夫以求佛果。如勝鬘
經所説一乘。一乘是權。四乘實故。漸即被彼
從小至大機。如此經中所説一乘。一乘是
實。二乘權故。此經多被從彼二乘以求佛
果。多是漸教大乘所攝。決擇鈔上十一紙右云。
章約理及機漸入道者。理爲道理。機謂機器。
義演云。問。約機可爾。如何約理以辨三時。
答。據實理無三時。今約證有淺深故。理
分三時異今謂。決擇理爲道理。義演爲
眞理釋。以言證有淺深故。義演爲優。料
簡云。理有淺深。機有漸次。理即從淺至深。
機亦大由小起。對機及理。依漸教門。故深
密經説三時別。又玄賛一十六紙左云。若以偏
圓機宜漸次。教但三時非一・五等。不可難
以一雨普潤三草不同教但有一。其頓悟
之機一果之證。即依此理無三時之教。若
機成漸次大從小生。教定有三。應機説故。
將理會教名爲一雨。將教就機説三乘法。
或三或一。理不相違
二紙
如瑜伽論廣説其相 七十六初紙
深密經第一十六紙右文。如上演祕中引。論中
全引此經故爲論中經。今指論中所引之
經故。與章不同。義林章云。述今文者。如
解深密經第一卷瑜伽決擇第七十六
二紙
解深密經 義演云。疏解深密經説唯
説是也。意云。此即是第三時教。然解深密
經中亦廣有三時教。如勝義生菩薩問云。
如世尊先説有教。是爲希有。第二説有法
空教。亦方世尊重今此時中説不空不有教。
更方奇特等。廣如彼説彼經第二十六丁右
云。於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
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
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
奇最爲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
容。是眞了義。非諸諍論安是處所
二紙
即華嚴中 唯識論第七曰。如契經説
三界唯心云云疏云。三界唯心即十地經第八
卷第六地文。花嚴所説云云演祕云。案彼經
第十九頌云。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
由心故畫。諸佉性如是。若人知心行普造
諸世間。是人即見佛了佛眞實性。若人欲
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
起。明詮云。古花嚴第二十六明第六地中
云。了逹於三界但從貪心有。知十二因縁
在於一心中。如是則生死但從心而起。心
若得滅者。生死即亦盡云云新經第三十七
明第六地中云。了逹三界縁心有。十二
因縁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
生死盡云云又第五十四云。菩薩知三界唯心
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云云疏云。
世親攝論第四無解。無性第四廣解十地經
名體。言唯心者。心・識是一。唯言爲遣所取
境義。由彼無故能取亦無。不遮心所。不相
離故。如説若無心所未曾得
二紙
此約多分 義林章云。約其多分。即初
成道華嚴等中説唯心是。決擇鈔上十一紙右
云。章約其多分等者。約多分言。言華嚴經
被頓悟。據少分説。亦被於漸。言法花唯
被漸者。亦據多分。初時説教具被三乘中。
説空教亦具頓漸。後三准知。約多分言。
得有如是。約少分言。初説有。次説空。後
雙説。義演云。疏此約多分者。意云。説華嚴
經是頓教者。約多分説。如入法界品。五百
聲聞亦在會座。明知亦通漸教。今據唯被
菩薩大不由小起。約此道理説是頓教
也。問。佛初成道總未度人。即説華嚴如何
得有舍利弗等六千人耶。答。華嚴法門有
七處八會。不可一時説盡此經。不妨中間
更化群品説有教等。故華嚴法界品既在於
後得有聲聞而有何爽。問。既云説華嚴
經而有間斷。如何總得名華嚴耶。答。雖
復間斷。流類是同。總名華嚴。猶如大術經。
佛向忉利天安居。爲母説法。後時下來説
涅槃經已入涅槃。摩耶夫人知已下來。如
來復從金棺起爲母説法。雖復説法而有
前後。以是爲母説故。總名爲大術經。如此
類例非一也。問云。既云有聲聞。未審是化
是實。答。亦有斷云。是化。佛初成道未度人
故。亦有斷云。是實。據此中間度人不妨實
也。問曰。此聲聞華嚴經生領解不。答。初
經説如聾如盲。後文殊菩薩發起之後
方能領解十種法門。故此教門通被漸也
料簡上九紙左云。彼經八會非是首末相續説
故。初之七會成道即説。故在初七未有聲
聞。入法界品後時別説。故第八會亦有聲聞。
如大般若。雖云一部非十六分相續説。謂
佛成道於至涅槃。所説大義相似聖者結集
以爲一部。故佛化內諸有難思。雖前後説
合爲一部。由第八會後時別説。於事乃理
皆不相違。上古諸師種種異解。既未悟此
所以皆非。故花嚴經通被頓漸。不應唯説
是頓教收。又法華經分別功徳品云。佛説如
來壽量品時。八世界微塵數衆生發菩提心。
如是等文處處非一。如何定判名爲漸。法
花經等唯被漸悟。是故不應如是定判。若
立頓漸隨於□部約機及理説者無違
二紙
今論所明 上來總明三時漸頓。自下
別判此論。了義燈一本八紙右云。問。若據漸
入。此等諸教是第三時。第三時教普爲發趣
一切乘者。今此一論正被何乘。若爲三乘。
如何破彼。若唯被大。非第三時。答。破我
之文通入三乘。破二乘處令唯入大。又破
彼執不破彼乘故通爲三義演云。疏二
種皆是者。意云。今此論所明唯識教者頓漸
二教皆是也。故云二種皆是。如疏云。若不
姓至無定教者。即解頓漸所由也
二紙
若對不定性 法華玄賛一十五紙右云。
依今新經。頓教大乘但唯一時。與一大機賛
不從小起。教被唯一故。漸次大教乃有三
時。解深密經中云云
三紙
此顯頓漸等料簡上八紙右云。且依此
方古徳共説。佛教有二。一頓二漸。爲諸
大菩薩大根大莖頓悟者説。大不由小起
故名爲頓。即華嚴・楞伽・大雲・法鼓・勝鬘等
是。始從道樹*於至雙林。從淺至深漸次
説法。初説人天善法。謂三歸五戒業。次説
二乘人空之教。謂阿含等。次説大乘法空
之教。謂般若等。次説一乘無二教。法華經
等。乃至雙林爲除四倒説佛法身常樂。我
淨佛性常等。初説人天施等善法令離惡
趣。次爲二乘説無我等令出生死。後般
若等令求大果。然於其中由先執有初爲
説空。所執既除説無二果。又先未迴知無
我即説常樂。恐彼疑生故涅槃時方爲演説
此等諸教。從淺至深。大由小起。故名爲漸。
如是立者其義可然。定判諸經即不應理。
所以者何。如華嚴經云云義林章一十五紙左
云。多分頓漸無別教門。隨一會中所應益
故。華嚴説有聲聞在會。深密亦有聲聞發
心。勝鬘經中亦説一乘意生身等。攝大乘説
爲不定人説一乘故。法華經中分別功徳品
言。佛説如來壽量品時。有八世界微塵數
衆生發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
法花亦被頓悟。華嚴亦有漸悟之人。若依
覺愛定唯一時無漸次者。即違深密説有
三時。若依劉虬定有五時前後次第。復無
文説。然違三時。今總不依。若據衆生機器
及理。可有頓漸之教。然不理同於古説。若
不約機定判一經爲頓爲漸時增減者。頓
漸不成。決擇上十一紙左云。或立一時至五
時等名時增減。不約理教時頓漸不成了
義燈一本七紙左云。爲對漸悟説教三時。若
對頓悟無三時別。又所説經非定如是前
後次第判爲三時。並約所説義類相從。望不
定性當第三時。不爾。華嚴第二七日世尊即
説。可對漸悟在般若等後方始演説判屬
第三。此有二義一約前後。二約義類云云
秋篠云。一約先後者。義前後也。義理淺深三時次第
也。二約義類者。顯此三時類攝諸教文。今謂。此
釋非也。至
下當辨
通路記云。補己飾宗一云。問。此立
三時與前眞諦所立何異。答。眞諦所立定
約年月故爲不可。今所立者但可以義相
從。不同前後。若談有義初時教收。若談
空義第二時攝。雙彰空有即第三時。故與
前立其相懸別。問。今定教宗。何故乃約三
時已説。答。即以三時所説以爲三宗。所言
時者非年月時。合道理故名之爲時。但諸
教中與實義合初時教收。與空義合第二
時攝。若合中道即第三時。由此不約年月
爲時。故與眞諦所立有異。然解深言初
時等者。此約教有淺深以立三時之異。有
教理淺故名初時。餘二漸深説爲中・後。此
即同金光明經轉照持三種法輪也。此唯專
約義類次第明三時相。是故無有攝教不
盡。法相學者陳三時義異義多端。或唯義
類。或義類爲本兼收年月。或亦返此。或義
類年月雙存。異義區分一編難定。任學者
各得其宜。問。章今段文若約叙違既約義
類何有不盡。答。深密三時正約年月。以此
攝教有不盡過。前後乖違事不攝故。又同
學抄依唯義類傳。正依義燈會深密三時文。
以爲義理淺深。疏主相從而言。其文且擧
一二。法華玄賛一十六紙引深密已云。依此
經文。阿含經等爲第一時。大般若等爲第二
時。華嚴經等爲第三時。總料簡章云。略示教
者。四阿笈摩等是初時教。諸説空經是第
二時教。華嚴・深密・唯識教等第三時也。然
疏主意非會深密文以爲淺深。又明約前
後非如淄洲言非約前後。義燈下文云。經
辨三時非約前後。但以類相從有爲第一。
空爲第二。俱爲第三。今謂。此釋未穩也。經
文炳然臚列前後歷叙次第。無有類聚有
空等義。經中初擧第一時教。言初成佛已仙
人鹿苑説四阿含。陳如等最初得道等。又擧
第二時教。言次於鷲嶺説般若經。須菩提
等得道等。此等經文具擧時處人法。叙第
一第二等教漸次相繼而起。然經所明三時
正約漸機而立。故疏主釋處處皆同。玄賛
云。若以偏圓機宜漸次教但三時非一五
非一者遮菩提流支一時教。非五者遮劉虬五時
教等者等取菩提流支頓漸二教或半滿二教等
 
其頓悟之機一果之證。即依此理無三時
之教。總料簡章云。約理及機。漸入道者大
由小起。乃有三時諸教前後解深密經説
唯識是也。若非漸次而入道者。大不*由小。
即無三時諸教前後。又此疏中明言。漸教
法門以辨三時。即有三時年月前後深密
是也。若頓教門即無三時前後次第。淄洲云
非約前後者。曲文成義。甚難信用。然於
玄奘・慈恩等釋中。未見分立前後義類之
二門。又玄賛・義林及此疏等皆云解深密經
有年月三時前後。何有釋爲類從。皆出于
沼公之胸臆。學者擇而居焉。秋篠・笠置等會
釋經第一二等以爲義理淺深本據義燈
恢張其義。專攀枝條不究根源之所由。叔
世釋家多有斯病矣。然慈恩等意依深密等
經瑜伽等論立三時教。以折一化之始末。
如華嚴等。違年月前後。會以漸頓。判教大
致如是足矣。三藏遊于西域謁諸論師研
覈經論。然考慈恩傳等中。無有三藏辯論
一化之大判。淸涼玄談不分有五分立十
意。流支此不分意。劉虬五教是分教意。今疏
主意折衷立教。況有典據。所立唯止於此。
何及縷立義類相從二門。又日照三藏答
于賢首。唯指智光・戒賢。即當第二・第三之
教。依之而推。則梵土論師剖判經論不似
支那天台・賢首等。慈恩追襲三藏唯依深
密等不加細判。淄洲已下爲欲會通他宗
之難。更立二門以攝遺漏。其義雖巧然
不順玄奘・慈恩等釋。況孤負經旨遠矣。宗
法相者悉斯大致
三紙
依瑜伽等五無 樞要上本十二紙
云。所被機中有三。初述異。次會同。後
被機。初述異者。法華經説。十方佛土中唯
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以教
准機唯有一機。涅槃亦言。師子吼者是決
定説。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衆生亦爾。悉皆
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故諸衆生唯有佛性。准天親攝論
云。上乘・下乘有差別故。菩薩聲聞各有三
藏。不論獨覺・不定・無性。有別廣教則分
爲二。獨覺・無性皆無別藏。十力等中。根上
下。智力亦唯有二。准善戒經・持地論文立
爲二。一有性。二無性。無始法爾六處殊勝。
有性也。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無性也。
准法華經。亦可説有三。求三乘者授以
三乘。故彼論云。四種聲聞不爲趣寂增上慢
者而受記故。有果乘故。但説有三。依涅
經亦有三。如病人有三。一若遇不遇
良醫。決定可差。菩薩也。二遇則差。不遇不
差。二乘也。三遇與不遇皆不可差。無性人
也。又云。又勝鬘經云。謂離善智識無聞非
法衆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
授聲聞乘。求縁覺者授縁覺乘。求大乘者
授以大乘。是名攝受正法堪能荷負四種
重任。此中以通從別。有性爲三。無性爲一
瑜伽論倫記一下初紙右云。其五種姓義名
據楞伽經所明五種。無有無性有情終不
成佛者。以別義明菩薩闡提終不成佛。按
此論所明五種。其決定及無性終。不成佛。新
舊諸師立破道理略而不述鳩集數文列
爲五種。非謂全具一處。故傳教師破云。瑜
伽無五性文。然佛地論第八紙右列五種
性了云。如餘經論廣説其相。其指餘論即
瑜伽論也靖邁師等亦依瑜伽立五姓種
矣。初三後一出在第三十七十九紙六十七
紙右五十二十一紙右第四不定出于第二初紙
第三十七云。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
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
者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
伽羅。三者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
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性於往善趣應可
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薩於此四事應當
成熟。第二云。復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
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
闕三種菩提種子。料簡上四十八紙右云。諸教
所被總有五種。一聲聞種性。謂由身中唯
有聲聞無漏種子。二獨覺種姓。三菩薩種姓。
准前可知。四不定種*姓。謂有三乘無漏種
子。或闕隨一種有餘二種。由縁轉變不決
定故。五無種姓。謂無三乘無漏種子故。瑜
伽論第二説云云云又瑜伽論三十七云云
三紙
此論第三 此釋阿毘逹摩經頌文也。
彼頌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
賴耶。勝者我開示。論三十九云。已入見道諸
菩薩衆得眞現觀名爲勝者。彼能證解阿
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爲開示。或諸菩薩皆名
勝者。雖見道前未能證解阿賴耶識。而能
信解求彼轉依故亦爲説。疏四本十七云。論
已入見道至正爲開示。述曰。下第四句入地
菩薩名爲勝者。彼契唯識故能證解阿賴
耶識。不生誹謗分別我執故。我世尊正爲
開示。自位已得。令其重明淨。今更示之。後
地未得令其進修。今爲開示也。問曰。若爾。
地前不爲説者。何以得聞。何所造修。後
入地時得眞唯識。論或諸菩薩至故亦爲説。
述曰。不問地上地前。菩薩皆名勝者。佛皆
爲説。地前雖猶未能證解。而能信解不生
誹謗。希求此識轉依之果故亦爲説。我即世
尊自指稱也。開示對於若我若法。皆准前
解。不説地上。已前同故。攝論第二但有初
解更無後解與此稍別
三紙
無性有情 論三之十九左云。阿陀那識
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
演。恐彼分別執爲我。疏四本十
八紙左
云。論無性有
至故名甚細。述曰。五種姓中。無性有情・
不能窮解其源底故説爲甚深。此唯凡
夫。餘二乘種*姓決定者若凡若聖不能通
達。謂不能證故名甚細。通逹者。謂無漏道
眞證得之。彼不證故非不爲説名不通逹。
義演云。疏無性有情不能窮底者。意云。此論
唯被二種*姓人。若趣寂種姓及無性人而
不被也。何以故。以無姓不能窮底故。問
曰。若證小法不全通逹可云不能窮底。既
總不解。如何云不能窮底。答。無失也。如
人雖善其文而不解義。又有一人文義俱
不解。雖二人有異一種總名不解其義。今
此無姓有情亦如是。雖總不解亦得名不
能窮底也
三紙
及不定姓 義演云。疏及不定姓趣菩
薩者。然不定姓有其二類。如有一人有聲
聞・菩薩種姓。有一人有獨覺・菩薩種姓。更
有一人具三乘姓。更更有一人但菩薩
不獨覺姓。今唯識論被有菩薩姓者如有
二乘*姓者。雖名不定姓。此教不被。疏
簡於此故云趣菩薩者。義林章一本十
六紙右
云。故
唯識云。唯我於凡愚不開演。非遮不定及
定姓故。此依證果。決擇上本
十一卷
云。章故
唯識至及定*性故者。此即釋成一教被機
得爲頓漸。唯識説彼陀那之教。不爲凡愚
演之。不遮定姓聲聞。今者教不被此。不定
*性等即得爲漸頓教也。言定*性者。定*性
聲聞。問。論自言愚即趣寂。如何今取趣寂
耶。答。趣寂之中有愚。遮説愚法之趣寂
者。不遮不愚者。若不爾者。愚・不愚二類何
別。疏解愚即趣寂亦同於此。若言定*性是
大乘定*性者。理爲不可。所以然者。陀那
等教本爲彼説事極成
三紙
依楞伽經 十卷楞伽第二十七左云。復
次大慧。我説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爲五。一
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
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
者無性證法。乃至十九紙左大慧。何者無性乘。
謂一闡提。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何以
故。於解脱下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
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爲二。一者焚燒一切
善根。二者憐愍一切衆生。作盡一切衆生
界願。大慧。云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
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脱
説捨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憐愍衆
生。作盡衆生界願者。是爲菩薩。大慧。菩
薩方便作願。若諸衆生不入涅槃者。我亦
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大
慧。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
決定取一闡提行。四卷經第一二十三紙右云。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姓。云何爲五。謂聲
聞乘無間種性。縁覺乘無間種*姓。如來乘無
間種性。不定種性。乃至二十五葉右大慧。彼一
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脱誰轉。大慧。一闡提
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衆生
發願。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
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脱之説。捨
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二者菩薩本自願方
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衆生而般涅槃。大
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
闡提趣。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
般涅槃。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
法本來般涅槃已。畢竟不般涅槃。而非捨
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
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
者何。謂如來不捨一切衆生故。以是故菩
薩非不般涅槃
三紙
依大般若樞要上本十三紙左云。依大
般若經第五百九十三二紙第十六會云。在
白鷺池側説時。善勇猛菩薩請言。唯願世尊。
哀愍我等爲具宣説如來境智。若有情類。
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
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
聞此法已速依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
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
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
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
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唯願如來應正等
覺爲答所問。此經唯説有種性人入聖道
者。故無第五無種性人・大悲闡提。又漸善
人未能入聖。此亦不説樞要云。大莊嚴
經第一卷種性品説五種性。三乘定及不定
四同瑜伽。第五性中説有二種。一時邊。二
畢竟。時邊。法華玄賛亦同此説。然論現文
有性立三性別無性分二類無不定性。是
故惠日論且准現文云不説不定性。疏主
約就一論顚末許不定性以入有性中攝。
何以然者。論云。決定及不定。不退或退隨。
遇縁如次第品類有四種。此中遇縁退*隨
是不定性也
三紙
莊嚴論等 大乘莊嚴論第一十六葉左 
云。種性有體由四種差別。一由界差別。二
由信差別。三由行差別。四由果差別。由界
差別者。衆生有種種界無量差別。如多界
修多羅説。由界差別故應知三乘種性有
差別。由信差別者。衆生有種種信可得。或
有因力趣。或有縁力起。能於三性差別
則亦無信差別。由行差別者。衆生行行或
有不能進。若無性差別則亦無行差別。
由果差別者。衆生菩提有下中上。子果相
似故。若無性差別則亦無果差別。乃至十九
十左無般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有二種。
一者時邊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涅槃法。時
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向行惡
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脱分善根。
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無因故
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槃
*文樞要上本十六紙右云。總而言之。涅槃
據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説有一。攝
論據有性利頓根以明。但分上下。善戒經
依有無類別説有無二性。又涅槃依有性
利鈍以分二。無性爲一故。病於分三。法華
化不定。不別分別總相説三。般若説請問
八道。説有性非無性。勝鬘喩負四類檐
隱不定性。以通從別不超三類故。十五
紙右云。楞伽所説二種闡提。初是斷善根具
邪見者。後是菩薩具大悲者。初者有入涅
槃之時。後心不爾。以衆生界無盡時故。
無性有情不成佛故。大慈菩薩無成佛期。
然第五性合有三種。一名一闡底迦。二名
阿闡底迦。三名阿顚底迦。一闡底迦是樂欲
義。樂生死故。阿闡底迦是不樂欲義。不樂
涅槃故。此二通不斷善根人。不信愚癡
所覆蔽故。亦通大悲菩薩。大智大悲所
熏習故。阿顚底迦名爲畢竟。畢竟無涅槃
性故。此無性人亦得前二名也。前二久久
當會成佛。後必不成。楞伽但説具前二名
性闡提。莊嚴通説有性・無性二種闡提。
瑜伽楞伽二種斷善。果必當成。因現未成。
斷善根故。楞伽大悲。因現定成。果必不成。
以衆生界無盡時故。無種性者現・當畢竟
二俱不成。合經及論闡提有三。一斷善根。
二大悲。三無性。起現行性有因有果。由此
三人及前四性四句分別。一因成果不成。
謂大悲闡提。二果成因不成。謂有性斷善
闡提。三因果俱不成。謂無性闡提・二乘定
性。四因果俱成。謂大智論增上・不斷善根
而成佛者乃至楞伽依有性以辨當成不成。
雖説有五不説無性。莊嚴論中具別分別
因果之性俱不現行。第五離二不説大悲。
瑜伽總談生類性之有無。雖陳五種。第五
之中不説大悲及斷善者。大乘有性衆所共
許。定性二乘及無性者人所不悉。如瑜伽
六十七決擇中説。問。何故楞伽不説無性。
瑜伽不説大悲闡提。答。教所被機時衆別
故。楞伽爲顯大悲菩薩是第五性五種種姓
皆談有故。遂隱五中無性不論。瑜伽據理
五性類別。縱斷善者入前性中。據用雖無
種體有故。大悲斷善則是第一。或第四中
但説無性爲第五中。所以不説大悲菩薩。
決擇六十七有五難無性有情。乃至。答。即
有六云云如樞要具引
三紙
二明論宗體 義林章一十六紙右云。夫
論宗者崇尊主義。聖教所崇所尊所尊所
主名爲宗故
三紙
執離心所取 義演云。疏執離心外
至能取所取者。問。執所取可言心外。執能
取云何言心外耶。答。執實能取是遍計所
執非依他心。故稱爲外。又執他心實有亦
是自心外也今謂。第二釋選矣
三紙
以甘露法 十地論一二十七右云。偈言。
如渴思冷水。如飢思美食。如病思良藥。
如衆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文探玄記十二十七右云。論經四種此中唯
二。具釋如論。但世甘露有四義。一除渴
如水。二遣飢如食。三療病如藥。四生樂
蜜。是故況所聞法也*文此據淨影十地
記二三十四左義演云。疏甘露法者。略有兩
解。一云。拔苦。既聞受此法能出離生死。
二云。濟命。意云。既得甘露。二種無我觀法
常修習時。速出生死得快樂果。豈非濟
命。此即上古諸法師解
四紙
離於廣略 演祕云。疏製三十頌離廣
略者。有云。瑜伽等廣。二十論略。異前二論
名離廣略詳曰。未必然矣。但表得中
云離廣略。何要指斥
四紙
雖具明識也 西明云。總相分別。唯
識爲宗。別即境・行・果三。此釋不異法苑
義燈一本十
三葉左所引
義演云。疏雖具明諸法皆不離識
者。是此釋伏難。謂有難云。此論中既具明
色・心・心所・不相應・無爲等諸法。何故唯以
唯識爲宗。答。雖具明諸法。而皆不離識
故。所以但用唯識爲宗
四紙
一文二義顯故 瑜伽八十一初紙右
云。云何爲體。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
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
一切所知境界*文舍五十三紙左云。天愛
執文迷義。薄伽梵説義是所依*文增明記
十八紙右云。解云。又義本影如前已述。若
依義理起其文者。義是所依。文是能依。若
依言説了知義者。文是所依。義是能依。今
約後門故云文是所依等。決擇鈔上十八紙右
云。章文是所依義是能依者。約能所依。義爲
所依。文是能依。據能所詮文爲能詮。義爲
所詮。文爲所依。義爲能依。今依能所詮*文
瑜伽倫記二十一下二十三
紙左
云。第一釋體言
經體有二。一文二義者。擧後文義以釋前
體。言文是所依義是能依者。由文顯義以
明能所。或有由義起説。則義是所依。文
是能依。今依前義以明能所。若文若義幷
是所知。故云二種總是名所知境界。此中文
通本顯幷詮義故。是義所依義。唯取顯顯
義能顯本法十義。生物解故。依文而顯
故是能依。能依與所依和合生物解。是故
文義作教自性。又解。理實但取文爲體。然
無義之文不得生解故兼義而已*文體有
三種。一剋性體。二所依體。三所爲體。具六
文十義爲經體者。淄洲最勝王經疏一九紙右
云。次明經體者。初出教體。次辨聚集。出
教體中總有五門。一攝相歸性體。二攝餘
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性用別論體。五
總攝諸法體。此五門中。初辨五體。次明得
失。初辨體中。前之四門如本法苑總聊
簡義林廣説。五總攝諸法體者。據實亦是性
用別論門。今更廣明。以未説故。故瑜伽八
十一云。云何爲體。所謂契經略有二種。一
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
名一切所知境界。又云。如是建立諸經文
義體已。故得名爲總攝諸法體。言文義者。
論云。文有六種。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
文身。四者語。五者行相。六者機請。此中正文
唯文身是。餘名文者。名句從所依。語隨能
依。行相約所顯幷能説者。機請據能起。相
從名文。故論云。如是六種皆顯於文。由能
顯義。是故名文。義有十種。一者地義。謂九
定地及十地等。二者相義。謂諸法體相。三者
作意義。謂諸作意等。四者依處義。謂事依處・
時依處・數取趣依處。五過患義。謂可呵法。
者勝利義。謂可讃法。七所治義。謂雜染
法。八能治義。謂淸淨法。九略義。十廣義。此
中依所詮及所爲並名爲義。十俱所詮。依
處之中補特伽羅亦是所爲。爲此有情説諸
法故。且取所詮。六文十義俱經體者。有其
三義。一剋性體。二所依體。三所爲體。文爲
能詮。義是所詮。就能詮中。名句二法體是能
詮。即剋性體。文及語二是所依體。故成唯識
云。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爲二所
依。語者是聲。由帶名句名之爲語。故成唯
識云。語不異能詮故從能依名能詮體。行
相通二。謂剋性・所依。但約所詮及能説者
辨其行相故。行相體即聲名句文。故通
二種。機請名文。是文所爲或爲請起文。故
説機請名爲文者是所爲體。所詮體中補特
伽羅依處通是剋性及於所爲。亦爲此補特
伽羅説彼伽羅。説彼伽羅即是所詮也。依
處少分・餘九並是剋性・所詮。此言義者非
唯道理。但所詮者幷得名義。故總攝體有此
三義。然三科法相出體性者並是性用別論
門收。此之五門偏據大乘。三科法相通三
乘故略不具述已上
疏文
今謂。此釋尤好。論記
幷料簡等皆疎遠矣
四紙
龍軍論師等義林章一本二十四
紙右
云。能
詮文中復分爲二。一者龍軍論師・無性菩薩
及佛地論一師所説佛地論第一右擧二説中一
師。對法抄中引無性・佛地二
論之
無性論一初紙
云。此中即是隨隨八時。聞
者識上直非直説。聚集顯現以爲體性龍
軍論師者。俱舍破我品第三十之
三紙右
云。昔有大徳
名曰龍軍。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淸涼華嚴玄
談疏云。龍軍・堅惠論師等並立此義。鈔二十
二四
云。唯識疏指無性論作如是説。不取
爲正。義演云。佛地一師者即龍軍論師。與無
性同計故。料簡末七十七
紙右
云。又解。無性且約
親縁説自心現以爲教禮。非無佛等所説
本教故*文泰鈔云。然無性菩薩意者即許
佛有十八界。亦許佛説法無性論第四卷
六紙左云。十地經於彼經中菩薩十種地義。此
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識所變現聚
集爲體。謂彼聖者金剛藏識所變影像爲增
上縁。聞者身中識上影現似彼法門。如是
展轉傳至於今説名爲教。又第五卷三紙左
説四淸淨名圓成實。彼第四淨云。謂諸大乘
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淸淨縁故。非遍計所執
自性。最淸淨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若
非佛説。如何等流。又彼論云。受用變化即是
後得智之差別。故知佛身亦化所變説自心
現。亦依親言。問。既言佛説。佛無熏習。如何
識上聚集顯現。答。由佛世尊具陀羅尼。於
一念中解一切法。是故念念聚集解生。刹那
遍知一切法故。又勝莊梵網述記上本四紙右
云。西方自有三種釋。第一那伽犀那。此云
龍軍舊俱舍破我品
云那伽斯那
彼云。佛果無聲徳故。楞伽
經第六卷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説。
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
於其中間不説一字。大般若經第四百二
十五云。我從成道已來不説一字。又金剛
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
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等聖教誠證非一。
故知如來地無色聲徳。若依此説。但聞者識
以爲教體。如無性攝論云。聞者識上聚集顯
現以爲經體第二安惠論師云。如來慈悲本
願力故。如來識上文義相顯。若依此説。但説
者識以爲經體。一切有漏識上所有見相皆
是遍計所執性故。非是經體第三護法菩薩
云。正以説者識爲經體。謂如來教淸淨法
界所流出故。兼以聞者識爲經體。能生解
然考安惠義義燈第六四十三左
安惠意不同。彼云。據增上縁説佛所現。
據實有情能感者變。如文義等。笠置云。此
同無性等釋同學抄三
之五葉左
義燈一末十二紙左擧安
惠已云。問。佛無相見。誰能説耶。答。准此
應同無性等釋聞者識上聚集顯現。佛實
不説
四紙
謂佛慈等 義演云。疏謂佛慈悲本
願縁力等者。即是如來因中行菩薩行時發
願云。衆生見我者。於自識上文義相生。佛
雖不説法。由本願縁力故。又由衆生有善
根力故。即衆生自識上有文義相生也
謂。佛願文義相生者鑿説也。佛以慈悲願
樂説法度生。此謂本願。非必願文義相生。
義林章中明護法等意云。此師意説。衆生本
願願聞佛説等。翻此可知
四紙
唯有智悲 演祕云。問。言唯定等
證無文義。既但三法。應無色身。答。有二
釋。一云。亦無有所見者。亦唯能見識之變
矣。如文義等。二云。佛離戲論名等故。依
本願・大悲變現色身令物覩益。故非戲論。
色身故。詳曰。按佛地論・此論第十。前義
爲本。至文自悉。義演云。又此龍軍論師説。
如來有十七界而無聲界。爲不説法故。然
法愛名等皆是戲論法故。唯有十七界。若佛
身中亦成就聲界。若約身中論。即有十八
界也。又此師許十地菩薩有漏無漏心中皆
得説法故。此不許化佛他受用佛説法也。
即五位中菩薩皆是其可聞者自意識上文義
相生故
四紙
若依自識等演祕云。疏若依自識者。
聽法者識名爲自識。問。佛無文義。有漏識
變云何言似。無所似故。答。有二釋。一云。
名等佛識雖無。然聽法者謂佛實説故。自
心上有似文義。雖無本質所以名等。似自
內心故亦無失。如言似我。向內似故。二
云。似佛無漏。非文義也。無所以故。文義
之言相從來矣。詳曰。後義難依。本明教體。
不欲唯辨漏無漏故。有云。七地已前有漏
心位而過少故名似無漏。非約影・質名相
似也。詳曰。疏意通言諸有漏心所變文義。
不唯七地。豈地前等不聽佛説。若許聽者。
自識所變豈不得名似無漏耶。既得名似。
故前釋善。問。佛若無言。林葉等喩而何以
通。答。據爲其縁令諸有情變法解爲
我已説。如手中葉。未爲所縁。衆生自心
未起法解名我未説。如林中葉。約爲增
上名説不説
四紙
無漏心現等 義演云。疏無漏心現即
眞無漏文義爲體者。即是菩薩後得智上有
眞無漏文義相現也
四紙
大般若等 大般若四百二十五十八紙 
云。我曾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
不説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諸
天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文字言
説皆遠離故。由此於中説者聽者及能解者
皆不可得。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證無上正
等菩提微妙甚深亦復如是。文殊問經下五紙
云。雖言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我亦不説一字。何以故。無可取故義林
章中更擧涅槃。然明一字不説之義非唯
三證。故此既及義林章並置等言
五紙
論説爲體 至下具釋義演云。疏論
説聚集顯現爲體者。此即引論證佛不説
法也。但是衆生自識心上文義聚集爲體。佛
實不説法。此即是無性攝論文。無性菩薩
作此計。佛地一師者即龍軍論師。與無性
同計故
五紙
護法親光等 親光菩薩即佛地論主
也。義林章一本二十七丁左云。護法等説。諸教
體者。謂宜聞者本願縁力如來識上文義相
生。實能所詮文義爲體。此師意説。衆生本願
願聞佛説。如來識上文義相生。聽者識心既
聞佛説。亦有如是似文義相故。昇攝
喩經説。佛取樹葉以問阿難。比其林葉所
有多少復吿慶喜。我未所説乃有爾所。故
諸經首佛皆教置如是我聞然佛地第一
擧二有義。此外別無親光自義。上龍軍等説
即佛地第一有説之文。今護法等説即佛地第
二有説之文。是故下九丁右云。佛地論中唯有
二種。一攝境從心上龍軍等意二性用別質今護法
等意
五紙
瑜伽論等 第六十四七紙左云。謂有問
言。我於諸蘊爲異不異常無常等。或有能
引無義利。故不可記別。如昇攝彼葉喩經
中如來自言。我所證法乃有爾所而不宣
説。何以故。彼法不能引義利故。或有甚
深故。不可記別顯揚六十二紙左云。如昇
攝*彼葉經説。有無量法。我已證覺而不宣
説。何以故。彼法能引無義利故。三甚深故。
不可記別識身足論第三八紙左云。昇攝波
林契經
五紙
叔攝彼葉喩經 略纂十六二十紙左云。
昇攝波者樹名也。即舊申式林者訛也。即佛
吿阿難。林中葉大小處也。是此胡樹。佛在
樹下座。若阿難非在林中倫記十八上
紙右與此文同。二十四上十六紙左舊云申恕
林其形似此方胡椒樹二諦章曰。涅槃
經第十三卷。迦葉菩薩白佛言。昔佛一時在
恒河岸尸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其樹葉吿諸
比丘問其多少。乃至未所説法如林中葉
等。玄應音義二十四三紙左云。昇攝沙葉經亦
言申恕林。或作申恕波林。樹名也。此譯云
實大。舊言葉喩多少經是。義演云。西國有。
此方無。亦不翻。決擇鈔上本
二十二右
云。章昇攝
波葉喩經。有經所明昇攝波葉喩事名昇
攝經。一切經別無此經。今助釋者。或西方
有未流至此。或復西方而今散滅不流至
此。談實別有巳上今謂。撿貞元錄。此經別
有一卷
五紙
二十論説等 淸涼花嚴玄談二十一
二十二
紙左
云。謂若聞者爲增上縁則佛心相生。
若佛爲增上縁則聞者相生。故云展轉增上
力。如來之識及聞者識名爲二識決定。成立
本影之教二十唯識述記下三十五右云。論彼
諸有情近善惡友聞邪法。二識決定。述曰。
此申共許。如彼能縁不離識境。一切有情
或近善友聞説正法。或近惡友聞説邪
法。如四親近行。近善智識聽聞正法。正性
決定。能教者識成悲決定。能聽者識成惠決
定。近惡友時成邪定亦爾。即能所教二識
決定。或近善惡二種友故。其能近者各成
正邪二識決定。準此下釋即能所教二識決
定。前解爲是。若準舊論。今此難中文既隱。
其能近者各隨所應成於邪正二識決定。後
解爲是。然文既含隱。二解並得。任情取捨。
義演云。疏展轉增上力者。即是佛・衆生展轉
互爲增上縁力也。由佛以增上力。遂應衆
生機爲之説教。由衆生善根力故。遂感如
來出現説教。二識成決定者。即佛識及衆
生識名二識。成決定者。佛識定説法。衆生
定聞法故名決定。演祕云。疏二識成決定
者。此有二釋。一云。説者成悲決定。聽者惠
決定。二云。申近善惡二友。令能近者成
於邪正二識決定。問。有説法者。依餘心起
聽法不解。近惡生善近善返惡。決定之義
而安在乎。答。據多分説。或爲遠因
五紙
言不説者等 對法述記一本云。言不
説者密意説。於眞如性・計所執中無説法
故。於依他起唯假似説。都無實説。義林章
云。言不説者是密意説。於眞如性絕語言
故。實無諸事故。波若云。音聲尋我不見如
來等。具辨不説之意如唯識論料簡。料簡
七十二
紙右
云。若爾。如何前師所引諸聖教文皆
云不説。答。此依別意作如是言。實非如
來絕無言説。何者。一依諸佛自性法身。如
來無言説故。二依諸佛自受用身故云不
説。唯佛所知非餘境故。三約諸佛所説
無異故云不説。佛不説不説異諸佛法
故。四佛不説隨文字法故云不説。佛知
諸法離文字故。五約圓成眞如之理故云
不説。眞如理中無言説故。六約依他縁生之
法故云不説。縁生虛幻非實説故。七約遍
計所執自性故云不説。妄情計度性都無故。
八佛所説非聞者識親所縁縁故云不説。親
所聞者自所變故。以此八門釋佛經中不説
法言。攝義皆盡。法身如來不説法者。如金
剛般若及涅槃經第十四等自受用佛不説
法者。既諸解境義唯知故。無異説故名不
説者。如般若論及涅槃經三十九等不説
*隨文字法名不説者。如楞伽經第八卷
等。約圓成中名不説者。如大般若三百六
十四及五百七十一等。依他起名不説者。
如涅槃第十四卷及無垢稱第一卷等。約所
執性名不説者。涅槃經第二十六及般若等
處處皆説。約非親聞名不説者。諸經所説
唯識皆是。此即如來由知想加。於一名中
説無量義故云不説。自有多端。未可隨
聞。即執爲定
五紙
此釋雖二後解也 義演云。疏此釋
雖二者。即佛説不説法二師釋也問。四重出
□皆以文義爲體。爲取説者文義爲體。
爲取聽者識上上義爲體。答。有三解。一
云。若據無性・龍軍師云。唯取聽者識上文
義爲體。以佛不説法無文義故。二云。若
護法師。唯取能説法者文義爲教體。即取
佛本質聲名等以爲教體。不取聽者識上
聲名等爲體。何以故。以影像聲名通漏無
漏三性等故。三云。亦通取説聽二人識上文
義爲體。以生解故。故得爲教體也
五紙
總論四重 初總明出體後屬當二
四。義燈一本十三紙左明體性別中。第二叙
異釋又二。初叙異。次詮簡。三自釋。初叙異
中。陳列三四五六八門之別。更示八門漸略
之法。次詮簡中別白諸門異同過失有無。更
新立漸略之則。指斥古略之非異法。太有
義理。學者應當依用
五紙
一攝相歸性 義林章一本二十六丁
云。
一攝相歸性體。即一切法皆性眞如。故大波
若經理趣分説。一切有情皆如來藏。勝鬘經
説。夫生死者是如來藏。無垢稱言。一切衆
生皆如也。一切法皆如也。衆賢聖亦如也。
至於彌勒亦如也。諸經論説如是非一。
一切有爲諸無爲等有別體法是如之相。譬
如海水。隨風等縁擊成彼相。此波之體豈
異水乎。一切諸法隨四縁會成其體相。然
不離如。有漏種子性皆本識也。亦復如是。
故皆無記無垢稱經二菩薩品第四
十三丁右
云。一切有
情皆如也。一切亦如也。一切賢聖亦如也。至
於慈氏亦如也
五紙
二攝境從心 義林章一本二十七
丁右
云。二
攝境從識體。即一切法皆是唯識。花嚴等
説三界唯心。心所從王名唯識等。如是等
文誠證非一。對法抄中言。攝餘從識意亦
不別
五紙
三攝假隨實 義林章一本二十七
紙右
云。三
攝假隨實體。即諸假法隨何所依。實法爲體。
如説瓶等四塵爲體。諸不相應色心分位。
即以所依分位爲體。對法論説。不相應行
色心等中是假立故。是説不害等即無瞋等。
此類非一。義演云。疏三攝假隨實者。意説。
攝假隨實以聲爲體。謂名句文是不相應假。
色心分位不離於聲。要由於聲演名句故。
故假依實。實聲爲體也今謂。此總論出
體。至下別論教體。義演約教似迷方者。性
用別論亦可准知
五紙
四性用別論 義林章一本二十七
丁右
云。四
性用別論體。色心及眼各別處故。瑜伽等説。
色蘊攝彼十處界等。此類衆多。義蘊云。疏性
用別論至十處全者。此以色心實法爲性。
不相應等假法爲用。蘊・處・界中各別處攝故
言別。論云色蘊攝十處全者。意顯色蘊之
上非無自餘假法。瑜伽不言色蘊攝彼名
等。但言十處。故知即據性用別也義演
云。疏四性用別論至彼十處全等者。意云。此
約百法出體。言色心假實各別處收者。色
蘊攝彼十處。謂根境等。等者等取法處實
色也。名句文是假即法處攝。意識縁故。是
不相應行蘊攝故。聲即是性故色處收。名句
文等即是用故法處攝。心即是性。意處收。四
相等是用。法處收攝。此意證佛實説法。何
以故。依佛聲上有名句文故今謂。准章。
等字等取十界等。義演云等取實色者。非
也。決擇抄上本二十二丁右云。章性用別論至十處
界等者。此有二義。一既言色蘊攝十處界。
此即攝境而各別論。二但言攝十。不攝餘
二。此即色心而別説也。瑜伽論五十四六紙左
云。如色蘊。如是乃至識蘊。謂色蘊攝一蘊
全・十界十處全・一界*一處少分・六有支少
分・處非處少分・七根全略纂十四・七紙右。倫
記十四下十四丁右
五紙
上來體訖 上總論出體。此別辨
教體分爲配屬耳。若准義演。上來等二句
應在于性用別論下。或疑後人誤以義演
入本疏中
五紙
自識所變 又明約義爲四理不相
違。義林章一本二十九
紙左
云。依前第二攝境從
識。若依根本能説法者識心爲體。若取於
末能聞法者識心爲體。故天親云。展轉增上
力二識成決定
六紙
幷言佛説別論 義林章一本二十九
紙左
云。依前第四性用別論。唯取根本能説法者
識上所現聲名句文以爲教體。假之與實義
用殊故。十地論云。一者聲。一善字。義演云。
疏自識所變等者。此約佛不説法所有。即是
第二攝境從心。名句文但於自心上現。不
依佛聞若並言佛説法。即名句與聲各別
處收。即是第四性用別論。故云上來第二第
四體訖。決擇鈔上本二十四丁
云。章依前第
四相用別論至義用殊故者。謂即第四相用
別論。出體之者唯取如來能説法者等。何以
故。是根本故。如來識上聲與名等假實異
故。名義用殊也。若是菩薩等名能説者。此
論中不取。非根本故今謂。疏主亦取菩
薩疏主然此論主無不説法。取後解也
六紙
聞者眞教 義林章一本二十九
紙右
云。依
前第一攝相歸性。教即眞如。般若論説。應化
非眞佛。亦非説法者。説法不二取。無説離
言相。故知教體性即眞如。義演云。疏聞者似
法説者眞教者。意云。眞教即佛説。眞無漏法。
似者衆生聞法名似無漏法。此證佛説法又
□云。今以義准。設佛不説法亦得名似。問
曰。佛既無言説。如何名似。答。佛雖無言
説。然衆生見佛謂佛實説法。遂生説法之
解。所以名似也。前解爲勝。然俱從法界所
流。即以眞如爲體。有難云。有漏心實可名
爲似。無漏心實。如何稱似。此亦不然。但不
親得境影而名縁名爲似也。言眞教者。即
眞無漏本質之教名爲眞教。諸佛所説法皆
從眞如流出故名眞教今謂。眞教之言
對上似法。非謂眞如等流故云眞教
六紙
淨法界平等等 謂法界等流如下具

六紙
能説能聽等 義林章一本二十九紙
云。
依前第三攝假隨實。一切內教體唯是聲。由
名句文體是假有。隨實説故。對法論説成所
引聲。不説名等名成所引
六紙
對法論聖説 對法第一七紙左
立十一中第八。其中第七世所共成聲者。謂
世俗語所攝。第八成所引者。謂諸聖所説。第
九遍計所執者。謂外道所説。具如彼論。
釋成所引演祕四釋・義・蘊不釋・百法潞府
疏二釋・花嚴決擇記一釋。都合七釋皆與疏
主不同演祕云。疏成所引聲者。略有三釋
一云。十二分教是成滿聖之所引生名成所
引。二云。成滿聖者爲諸有情施設言教又
立道理之所引起名成所引。三云。成謂成
實。實謂利樂所起之聲名成所引詳曰。前二
義局。第三理通。對法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
所説有學不可名滿聖者故。若言自分滿
亦名滿。兼有學者。准此可通。然亦有濫理
不明也。今爲釋者。成者成就即得異名。諸
得聖人莫問有學及無學者但利物。爲法
所起言教名成所引今謂。諸釋未可。疏
主對法論述記一末二十
一紙左
云。成是滿義。成滿諦
智諸聖共許因成起説名成所引義蘊一
四紙右云。對法論云。成所引聲者。此文意證。
攝假從實不言名等。但説引聲即攝假名
隨實聲也。言成所引聲者。成就無漏人所
引之聲也。或云。成者實也。謂眞實利益衆
生所引之教名成所引聲也已上又淸涼花
嚴抄云。雜集論者。亦證唯聲爲教體也。既
言聖説是明非名等爲教體也。又決擇記
云。圓成實性所引聲也。百法潞府疏云。成所
引聲者。謂諸聖者成立教理引發之聲。或成
所作智所引言教之聲名成所引聲
六紙
雖出四體違背 義林章一本二十九
紙左
 
云。此中四體約義用分。不乖眞俗法相理
故。雖説一體義不違三。即一一法各各有
此四種體故。説諸法體准此應知
六紙
今此論體二性故 此下約三性五
法辨體。義林章一本
三十二紙左
云。於此四種出
體之中隨其所應以圓成等及相名等三性
五法各別出之唯大乘義。大乘中雖有蘊・
所・界等三科之法。體性易故復濫小教。故
不取之。三性體性略而言之。遍計所執體
唯我法。性相都無。依他圓成各有二體。一者
有漏無漏門。諸無漏法皆名圓成。故攝論説。
若説四淸淨。是即圓成實。諸有漏法皆依他
起。二者常無常門。諸常住者名圓成實。即唯
眞如圓成實攝。瑜伽論説。五法之中唯説眞
如是圓成故。一切有爲皆依他起。依他衆縁
而得記故。其前教體攝相歸性唯圓成實。
自餘三體可通二説。無漏有爲通二性故。
五法體性如五法章。義準應悉。餘一切章
由此門中已略顯示。更不別顯。準義知之。
此中所説義理硏尋。皆是大師別加訓授。傳
者實雖文拙。而此義或可觀。冀諸有智委
爲詳審眞釋五法見于論第八卷。
三十三紙
云。彼説。有漏心心所法及似所詮
説名爲相。似能詮現施設爲名。能變心等
立爲分別。無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
已上
論文
此釋七十四等意。更有中邊・楞伽・
攝論。此會四處論文。欲知往見
六紙
此所詮體名等 此約能所詮。於中
擇取能詮正爲教體。義演云。疏此所詮體
至即聲名等者。意云。此約教理行果以出
教體。此名等所詮謂唯識境。境即眞如理也。
以是正智所縁之境故。喚理名境。正行者
即有爲正行。是無漏智道諦也。果者謂菩提
涅槃。通有爲無爲二種果也。能詮者即聲
名等。故所詮能俱爲論體也
六紙
經體雖二等 義演云。疏經體雖二至
正教體故者。二者謂一文二義。觀此疏意。通
解伏難。伏難云。經既説文義二種何故不
以義爲教體。唯用聲名等爲教體耶。答。
據實通取無妨。但謂聲名等是能詮。由能
詮名等義得顯故。所以偏取聲名不説義
也。故聲名等爲正教體料簡末四十六紙
云。
總分別者。依瑜伽八十一攝釋分初説云云
解云。文是能詮。義是所詮。依能詮文義
得顯故。故説文是義之所依。文之與義俱
生説聽了意識。故説文義名所知境。此中
意説。文義俱能生解心故。故能所詮總名
教體。顯揚十二初紙亦同彼論。文義大別。理
實能詮總四法體。於彼論中但説文者。存略
故也。既爾。何不隨説。餘一顯別作用應略
不説聲。文是所依能詮根本。不説解但説
其文。又名及句正是能顯。論三種總説亦聲
故。雖説亦已攝名句。所詮義者即一切法。
或唯識境正行及果。境謂二諦三性五法及
八識等。行謂唯識能觀之智及以施等波羅
蜜。果即智斷菩提涅槃。如是諸法名所詮
體既能所詮皆名教體。然諸聖教多分唯説
能詮名等爲教體者。差別生解勝所詮故。
又能説者勤心發故。瑜伽・顯揚依別義説。
故所詮表亦爲教體。實理言之。表召諸法
別生解者。其義即非。故諸教中多依能詮聲
名句文以辨教體。今同諸教但約能詮聲
名句文十門分別
六紙
問十八界等 此但約小乘義而問。十
八界中前十五界不通無漏。後意根等三界
通漏無漏。具如下辨
六紙
自性無記 自性無記者。三科章云五本
十五

第十自性無記五蘊有四十七法。色蘊中
有五塵。即外器世界及長養五。既非四無
記。是故名自性。心法唯取二。謂第六・七兩
識。心所法有十。謂遍行別境。二乘起法執
不障彼果故非染汚。是自性無記。不相應
行有十六。準前應知。依瑜伽第三。説無記
有四。無此自性。唯識亦説。法執不障二乘
故。異熟生攝。準瑜伽六十六。説無記有五。
初四如前。更加第五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
長養者・外諸色處・非異熟等之所攝者。皆名
自性無記。除善・染・色處・聲處。案此文唯
論色蘊是自性無記。不説四蘊通自性無
記。今解。四蘊亦通自性。如二乘等所起法
執是異熟生亦名自性。然異熟生有二種。
一是業感。二是從生。所以本地第三説四無
記已攝自性盡。六十六中開第五者。以
從生者體非異熟立爲自性。前後二文不
相乖返。故五蘊法並通自性。諸師於此闕
而不論。後學之徒遂無憑據
六紙
依隨轉門等 義林章一本二十八紙
云。
佛地論説。依隨轉門及二乘者。説十五界
唯是有漏。名句文身唯是無記。今依大乘。若
唯如來後得説法聲名句文眞善無漏。如前
所解諸教中説。故佛地論・成唯識説十八
界皆通有漏及無漏。若十地菩薩・二乘説法
聲名句文唯是有漏也。若聽者識所變文義
或通有漏及與無漏。一切異生・二乘・菩薩七
地已前有漏後得能聽法者皆唯有漏。若一
切二乘・七地已前無漏後得聽八地已去識上
所變聲名句文皆唯無漏。隨其所應説之
爲教
六紙
聲名句文等 義演云。疏聲名句文眞
善無漏者。約佛後得智説。問。未審。菩薩後
得智所變聲爲有漏爲無漏耶。答。菩薩後
得智起聲説法是有漏。何以故。以此聲是第
八識相分。第八見分既有漏。明知相分亦是
有漏。若所變聲境相分即是無漏。以是第六
無漏識變此聲故。更有廣辨。如第九卷説。
決擇抄上本二十三紙
云。章十地菩薩至是有
漏者。自所發聲第八變故是第八相。故是有
漏。問。二乘有漏理即無疑。菩薩唯有漏
於理難悉。十地菩薩妙觀等智能變化身。
爲他説法化身所發聲名句等豈非無漏。答。
化有即質・離質不同。即質有漏理亦應悉。
離質之者由妙觀等擊發自第八變起化身。
化身聲等故亦有漏故。故佛地論云。平等性
智擊發圓鏡起化身故。非妙觀等變爲化
身。問。何故菩薩及金酪等即是無漏。第
六變作所變化身即是無漏。第八變作所變
化身即是第八有漏。答。佛意難知。聖教自
説。不可徵詰也。問。能説之心既是無漏
第六意識。如何所説而以第八有漏聲等而
爲體。答。如法絃管聲由心而發。雖非即
心又內外異。然成音韻得有詮表。故無漏
識發有漏聲理亦何違。或爲增上縁擊第
八識而起於聲。不違唯識。雖第八識不
縁名等。由意識故。今於聲上與有名等屈
曲之相。理亦無違。如彼聲等有屈曲相。一
切説法皆爾也。准此相例。妙觀亦變變化
聲等而是無漏。章言有漏者。且佛地起約
第八説。若爾。如何會佛地文。答。今且言者。
佛地本言第八變。不障妙觀亦能變也。道
理甚難。應用因論。菩薩無漏第六識通果等
類。自第八識亦變彼不。答。杖自變以爲本
質而亦變之。然化受用第六所變之者。論
實變。通果等亦但説彼第六變者。以其本心
第六變令他用故。以此知妙觀變身於理
應好。更思。瑜伽倫記二十一下二十五
紙右
云。第三
約三性分別者。若依對法文説名句味三
但是無記。釋有三義。一據隨轉理門。二據
從多論門。三據顯現似彼相説。初隨轉者。
道理教法名句文等通於三性。以隨三性
心發於語業。語業既通三性。依三性聲
建立名等。當知名等理通三性。今依隨轉
理門。同小乘相説爲無記。二從多者。衆生
所起名等少分是其善惡。多分是其無記。故
對法從多判爲無記。故彼論云。相屬無記者
謂名句文。辨善惡中不言相屬善惡是名
句等。故知從多判爲無記。三者似彼顯現
故名無記。謂大菩薩及佛後智體是世間。似
世間起名爲世間。無記亦爾。諸佛菩薩所起
名等體實是善。似無記故説名無記義演
云。問。如何此聲亦漏無漏耶。答。若約前本
質聲他所變者。亦有漏是他第八相分故。若
約自無漏第六所變聲。爲是無漏。問。亦如
初地巳上菩薩妙觀察智所起化身身所有
聲。爲有漏爲無漏耶。若云有漏者。如何
説言化。若無漏者。如何色根有漏聲是無漏
耶。答。有二解。一云。化有二種。一者即質化。
二者離質化。若即質化聲等是有漏。爲即以
本質身而轉變故。若離質化者聲是無漏。雖
無文證。以理而論。通無漏爲勝。第二解
云。離質化身亦是有漏。如何得知。由觀察
智擊發第八識而方變故。雖有此解。以何
爲證。答。如佛地論云。要由平等智擊發大
圓鏡智。鏡智變起他受用身。已平等智託彼
爲質。而更變智影像他受用身。亦猶如聲
要須第八所變者爲質。亦識自所變者爲
影像境。此亦如是。雖有二解。任情取捨
七紙
十地論説等 彼論第二十四紙左云。以
何事者。謂妙音聲乃至依止何事者。謂依止
善字。我一切善説乃至善字者。有二種相。一
隨方言音善隨順故。二字句圓滿不增不減
與理相應。故言善字。淨影十地記八十二紙
云。言妙音者。是教詮中言説音聲八種梵嚮
精極名妙。乃至言善字者。是教詮中名句
字等。又云。解善字中有二。擧數下辨其
相隨方言音。隨世善也。胡中胡語。漢中漢
言。如是一切隨而審正名善隨順。字句圓滿
不增不減與理相應。順法善也。字句圓滿不
增不減與理相應。明順理法。故言下結
玄記十二十八紙
云。論中善字者。是善巧之字
故有二義。一巧同他音。二詮義圓備。如論
應知。已上今謂。言善字者。准論及兩記。善巧
爲善。非約二性。疏主引證不成。賢首探
記・淸涼疏鈔等。玄談皆引爲證。本據慈
恩。然探玄十云論中善字是善巧之字等。此
則雖違前文而符論意。非警覺慈恩謬
解乎
七紙
能斷金剛等 金剛論會釋下云。所言
善法。次破執者。有人尋善法名起執。故約
第一義説善法即非善法論判於此爲安立
第一義。破僧答失。復後恐撥無縁生善法
故。約俗説是名善法。合離損減失。世親
解云。是故彼諸非是淨法。此中善即是淸淨
無漏法故。又此善法無有漏故名非善法。
以漏無故是名善法。由是唐本重言。善法
或因果二故重言也。又云。世親偈云。雖言
無記法。而説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量珍
寶。上二句就他宗以釋疑。下兩句依自宗。
而遣滯大乘諸佛名句文三唯是善故。十地
論云。一者聲。二善字慈恩傳七七紙左云。今
觀舊經。亦微有遺漏。據梵本具云能斷金
剛般若。舊經直云金剛般若。欲明菩薩以
分別爲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
經所詮無分別惠乃能除斷故。曰能斷金剛
般若。故知舊經失上二字。又如下文。三問
闕一。二頌闕一。九喩闕三。如是等什法師
所翻舍衞國也。留支所翻婆伽婆者少可。帝
曰。師既有梵本。可更委翻。使衆生聞之具
足。然經本貴理。不必須飾文而乖義也。故
今新翻能斷金剛般若。委依梵本奏之。帝
甚悅。樞要上本四十八
紙左
云。能斷金剛般若經依
杜行顗梵本。貞觀二十三年。於玉花宮夜翻
胡進。本既別矣。列名亦殊。初八後九。依
大般若等諸本及大師自本中能斷金剛分梵
本亦四貞元錄十三八紙右云。能斷金剛般
若波羅蜜多經一卷。第五出。與姚秦羅什・元
魏流支・陳眞諦出者同本。長安三年十月四
日。於西明寺義淨譯。今考般若論。魏菩提
留支譯爲上中下。題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論。天親菩薩造。隋逹摩笈多譯。題號卷數全
同。但題號下云亦名金剛能斷般若。無著菩
薩造。又義淨譯曰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
經論釋。無著菩薩造頌。世親菩薩論釋。分
爲上中下三卷。留支論下八紙左云。又言無
記者。此義不然何以故。汝法是無記。而我
法是記。演祕云。疏我法唯善汝准無記者。按
天親論云。以一切善根滿足故得阿耨菩
提。復有疑。若一切善法滿足得阿耨菩提。則
所説法不得大菩提。何以故。以所説法無
記法故。此義不然。何以故。汝法是無記。我
法是記。釋。汝彼小乘薩婆多也。我法天親指
自大乘。記即善性有於當果及勝自體可記
別故總料簡章云。説一切有部説。教體者。
有説。唯以名句文三而爲教體。有詮表故。
有説。但以善聲爲體。三無類劫所勤求故。
名等無記。故不取之。評家評取唯有漏善
聲以爲教體。勤求起故已上俱舍光記云。婆
沙百二十六二紙云。佛教當言善耶無記
耶。答。或善或無記。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語
言乃至語表。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語
言乃至語表問。教體若通善者。何故喩金剛
般若論云。我法是善。汝法是無記。解云。十八
部中有立無記非如義部已上今謂。光師總
指十八部中。然准總料簡章。有部有二説。
一説取聲。一説取名句文。今指其取名等
爲體者爲汝。演祕爲勝。決擇抄上十八紙右
云。有部宗中自有二計。一唯取名句。一唯
取無漏聲。問。小乘師難般若經言。汝授持
無記名等得斯大果。般若論答云。汝法無
記。我法是善。准此問答。彼宗即以無記名
以爲教性如何言善。答。彼部救云。二十部
內知汝於誰獨言我故以善聲爲體亦不
違。又彼亦難即是婆沙以名而爲體者。非
是此師。故世親言。汝唯無記。若爾。此問即
無違妨
七紙
此論第二等 下論辭字爲詞。彼
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
聲。由此法・詞二無礙解境有差別。疏二末
二十五紙
云。論由此法辭至亦各有異。述曰。外
人問言。若名等即聲。法・辭二無礙解境有
何別。答曰。即此縁故二境有異。法無礙解
縁假名等。辭無礙解縁實聲等。故説境差
別。非二俱縁實。雖二自性互不相離。法
對所詮故但取名。辭多對機故故但説聲
耳。聞聲已意了義故。以所對不同説二有
異。非體有異也。又此二境及名業三與聲
別者。蘊・處・界攝亦有異故。色蘊行蘊・聲處
法處・聲界法界如其次第攝聲名等
七紙
又解深密經等 義林章一本二十八
紙右
云。
所説法者所詮義也。名句字者能詮文也
深密經第四五紙右云。於第九地有二愚癡
一者於無量説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辨。
陀羅尼自在愚癡。二者辨才自在愚癡。及彼
麁重爲所對治。瑜伽七十八五紙右全同彼
經。此論第九三十四左云。一於無量所説法・無
量名句字・後後惠辨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
所説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
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
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
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
句字故。於後後惠辨陀羅尼自在者。謂詞
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
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疏十本七十五左
云。解深密七十八云。一者於無量所説法。即
是此中義無礙解。無量法句文字。即是此中
法無礙解。彼言法者是名身也。句者句身。文
字是字身。此論正之言名句字。彼文少隱。
後後惠辨等者可解。即陀羅尼言貫通三無
礙解。隨於一能詮名句文中現一切能詮名
等。是法無礙解。於一方音聲中現一切方
音聲。是詞無礙解。或極少於一方一名等中
現一切方諸法上名。於一方一念聲中現
諸方一切音聲。是二無礙解境差別故。前是
假名等攝故。後者是實體即聲故。論二辯才
自在愚至巧爲説故。述曰。辯無礙解能爲巧
便説甚深法。即是七辯。迅辯・應辯・揵辯・無
疎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説豐義味辯・一切
世間最勝妙辯。高下淸濁小大等是
七紙
又此論及佛地等 論第十二十一
丁右
云。有
義如來功徳身土如應攝在蘊・處・界中。彼
三皆通有漏無漏。集論等説十五界等唯有
漏者。彼依二乘麁淺境説。非説一切。謂
餘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後三通無漏攝。佛成
就者雖皆無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攝乃至
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疏十
六十三右云。論有義如來至有漏無漏。述曰。
有三。一標宗。二會違。三結正。此初也。第
三師説。彼蘊處界等皆通有漏無漏。故佛蘊
處界等三法皆唯無漏也。論集論等説至所
知境攝。述曰。以下會違有二。初會第一師。
二會第二師。會初師文。集論第三等説十
五界唯有漏者。且依麁惡之境體・淺識智之
境體説。或麁境體。淺是識用。即二乘等及十
地菩薩之身十五界唯有漏。非説一切凡聖
有情十五界等皆唯有漏。論然餘處説至理必
應爾。述曰。大般若經及處處經説。顯非如
彼界等相故。表非下智所知境故佛地論
十一紙左云。由此爲縁生彼影像。猶如明
鏡現諸影。故入處・境・識三事各別。處謂六
根。境謂六塵。識謂六識。即十八界衆像影現。
此衆像影隨其所應三品智現。妙觀察智
等盡所有性。如何所有性皆能現故。如
來鏡智相應淨識爲縁生此三智影像故名
爲現。又第七初紙右云。論曰。當説四頌總攝
上義。略顯佛地淨法界相。如來地中一切有
爲無爲功徳皆是淸淨法界攝持。皆是淸淨
法界之相。所相能相俱名相故
七紙
問若明薩説 義演云。疏若明教體
一切唯識。如何言佛菩薩説耶。今此問意
爲問説法。爲問不説法家。答。據其疏意。
質問二家今謂。義雖通二。正質佛不説

七紙
彼增上生等 無性論云。此中即是乃
至聚集顯現以爲體性。若爾。云何菩薩能説。
非聞者識。彼能説故。彼增上生。故作是説。
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於夢中得論呪等
決擇鈔上十九紙右云。章彼增上生等者。有
云。菩薩所現本性之教爲增上縁而生起者
心上所現影像之教。此影像從增上縁言。菩
薩之説。約實自變。今觀此釋。理稍難解。所
以者何。若菩薩説。問答及喩不相順。彼論問
云。何菩薩説經。答云。彼增上生。若其菩薩
實不説法。可言增上。證前聞者自識聚集
以爲教體。菩薩既説。云何證前自識聚集
又以喩中言如夢得呪亦不相似。夢中天
等實不説呪。今者菩薩而實説法。與不説
別。何得爲喩。若言菩薩不説法者。云何得
言菩薩所現本性之教爲增上縁。已不説
何有本教。然此師談無性師佛説法也。今
助釋者。談菩薩實不説法者。爲言菩薩爲
説。約此故言增上生也。即與同喩不相
違。更思。章爾云何菩薩能説彼增上生故作
是説者。此無性自假云。若佛不説法。云何菩
薩能説法也。此即阿毘逹摩經中攝大乘品
即菩薩説。彼無性第
一初紙
自云。薄伽梵前已能善
入大乘。菩薩爲顯大乘體大故説攝大乘
品。故知菩薩亦約説。無性自答云。彼增上生
故作是説○亦是增上非是菩薩眞實説法
義演云。疏無性釋云至故作是説者。此不
説法家答。增上者佛也。生者衆生也。意云。佛
與衆生但爲增上縁。衆生識上有文義相。
實不説法。故作是説者。喚此增上縁。名佛
説法。故云故作是説。又解云。增上生者。
總是佛也。故作是説者。佛自云。我成道已
不説一字。汝亦不聞。即佛自作是説故云
故作是説。總是無性答也今謂。初義謬之
甚矣。生字釋爲衆生。全無其理。又故作是
説二釋全非論意。具如別辨
七紙
謂餘相續識等 演祕云。疏謂餘相續
至差別識者。謂説法者是聽者餘。相續即
身。身有二分識差別縁。能與聽者而爲縁
故。令餘續等返上可知義演云。疏世親
解云至互爲增上縁故。二識者即説者聽者
二識也。謂餘相續識差別者。謂餘者衆生
之餘即佛也。相續者身也。差別者佛識不
一名差別識。此無性釋若○世親云○法
名差別識。令餘相續差別識者。由佛説法
令餘有情解常無常等差別識生二十唯
識述記下三十六紙
云。論謂餘相續識差別識
生各成決定不由外境。述曰。此即廣前
增上縁義答外所徵。謂能教者餘相續中見
相分識正邪差別增上縁故。令能聽者餘相
續中差別見相諸識得生。能所教者二識各
各得成決定。或聽者正邪二識各成決定。
不由外境識決定成。即由自他增上縁力
識得決定。非由自他親相縁見成決定識。
故知識生不是親縁。由於外境增上縁。由
我亦許有故。雖無外境而及教亦成
七紙
隨墮八時 演祕云。疏隨墮八時者。八
時之義具如法苑。又薦福三藏和上釋云
隨墮欲時。何所以者。解云。梵云一瑟吒。此
云樂欲。言頞瑟吒。此云八時。攝論梵本云
一瑟吒。明是樂欲。問。三箇三藏並親步祇
園同覽梵典。忽焉一義解成楚越。答。二俱
無失。何者。觀天竺。一物名義含多。且如帝
釋。具有千號。前釋據歷時聲而文義起。故
云八轉八時。後解依自慕法而教體生。乃
云隨墮樂欲。問。論本若有一・頞二言。前後
三藏可隨取一想乎。梵本未必無二字。如
何得言隨取一耶。答。何廢無性所製之論
前後不同。二徳所覩而本有別。亦猶此方諸
述作者先後迴互。其類寔繁。以此准彼。斯
亦何失義林章上本二十四紙
云。即取隨世
俗説日夜八時。説花嚴經八會之時。詮辨
諸法八轉聲時聞法者識所變聲等直非直
説以爲教體決擇鈔上本十八紙左云。章隨
墮八時者。問。今者通論一切教體。花嚴八會
名爲八時者。豈非有。答。日夜時是遍諸教。
花嚴八會時得名八時。義便而説。非以花
嚴釋諸教也。又。薦福三藏和上云樂欲時。
二説不同。會如演祕。若要樂欲教方起者。
且天授聞佛。何是自欲如來責。答。由自貪
愛以爲尊勝。每於佛所起陵蔑心故。聞
佛責生。不由樂欲起耶。餘准此釋料簡
云。墮謂隨在。言八時相傳三釋。一八轉聲。
二花嚴八會。三兩方時分晝夜各四故名八
此梵土俗間所用之時。若佛教中或云六時等。西
域記二(二紙左)瑜伽略纂・倫記六上(三十二右)

今依後説隨墮晝夜八時聽聞正法。
通故今謂。八時者。義林章中及料簡等
皆擧三説。又刊定記更加一説。彼記云。八
時者。舊人四説。一云。如來説法於八轉聲
中。隨用一聲逗機説故。一云。佛説花嚴
八會時故。一云。依聲明論。晝夜各有四時。
如來隨於此時應機説故。一云。依十地論。
如來説法離八非時依八正時故。故彼論
第十一云。如王懷憂惱病・恚・著諸欲險
處・無侍衞讒佞・無忠臣。於此八難時智臣
不應語。法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説。釋曰。
尋上諸説。雖各有據。然勘梵本。並不相
應。諸梵稱一瑟吒。此云欲樂。梵言遏瑟吒。
此謂之八。而攝論梵本則是一瑟吒。非遏瑟
吒也。由其兩音相濫。致使時譯者謬傳。
既翻欲樂 爲八。大復虛加時字。故勞諸
徳擾動智海。玉庖雖寶。無當奈何。是故正
譯應云隨墮欲樂聞者識上直非直説聚集
顯現。釋曰。此文意顯聞而欲樂成聚集故
已上
記文
今謂。俗典不言乎。中心疑則其辭枝。
疏主釋墮八時猶預不決。是故説分三義。
儻有其不決則不詢之親教三藏法師何
也。疏主雖復已詢三藏法師。或亦不決乎。
又三藏曾在天竺禀受此論於諸論師之
日。亦不之詢何也。三藏或務在禀傳幾許
經論。不遑決擇一一文句是非邪正如何如
何乎。或雖三藏不能無有千慮一失乎。
樸楊巧設救釋。然義淨・惠苑等雙擧梵漢方
言以申對辨。其失叵免。邑師判斷爲正。
尤有理也。義蘊一四紙右擧義林三解已云。
此皆未可。今准義淨三藏説。梵云一瑟吒。
此云樂欲。若言頞瑟吒。此云八時。古徳錯
翻名八時。應云樂欲。此解爲正
七紙
直非直説 決擇鈔上本十八紙左云。章
直非説者。略有三釋。一切□教明長行名
直。頌名非直。二據十二分。説最初契經名
爲直説。據初略説未委曲明。餘十一部之
説子細具陳説名爲非直。三從所詮名詮
自性稱爲直説。句詮差別言非直説。義演
唯用斯第一釋。略指法苑。料簡末五十三左
云。直・非直説亦有三解。一云。詮自性故名
爲直説。詮差別故名爲非直説。二云。長行
説義名爲直説。其有頌文名非直説。三云。
十二分中。契經説義名爲直説。解十一部
名非直説。今詳。第三不異第二。所以者何。
總言契經有通有別。通相言之。十二分教
總名契經。故涅槃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
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別相言之。
對法等長行略説所應説義名爲契經。此雖
別相。十二分中但除二頌具含十分。如何乃
言解十一分名非直説。離所餘分無契經
故。若依通相皆名契經。別相唯應説除二
頌。若除二除故不異前。又今別解。顯了説
者名爲直説。密意説者名非直説刊定記
六十五紙
云。言直非直説者。五釋不同。一
云。詮法自性爲直。詮法差別名非直説。
一云。長行名直説。偈頌非直説。一云。十二
分教中。契經名直説餘十一分名非直説。
一云。直爾説法名爲直説。以譬喩説名非
直説。一云。如實説者名爲直説。方便説者
名非直説此與料簡四釋不別。更加法
喩一義
七紙
謂八時中等 料簡末五十四右云。彼論
於八時中隨墮何時。聞者識上有直・非直
十二分經聲名句等聚集顯現以爲教體。問。
何等名爲聞者識心。如何説名聚集顯現。
答。初顯聞者識心。次時字名等相。後解聚
集之義云云今謂。對法述記及法*苑中具明
五心及名句等聚集。此疏唯明五心不説
名句等。決擇抄上本 二十一紙右云。問。此明聚
集唯約其心。下明聚集即名字句聲等耶。
互相影顯而令學者生巧智
八紙
瑜伽論八十一等 彼論二紙左云。所成
句者。謂前句由後句方得成立。如説諸行
無常有起盡法。生必滅故彼寂爲樂。此中
爲成諸行無常故。次説言有起盡法。前是
所成即所成句。後是能成即能成句。倫記二
十一下二十七丁
云。如説諸惡法等可解已上
記文
增明記上五紙左云。如説諸行無常等者。瑜伽
論八十一中引經法量云。諸行無常有起
盡法。生必滅故寂爲樂。解云。諸行無常
者宗也。有起盡法者喩也。如燈光等生必
滅故因也。由是道理彼寂涅槃以爲勝樂。
顯揚十二配釋此頌云。初句所成句。第二句
能成句。且約初句以辨聚集。今指經頌故
云如説
八紙
如言諸字等 然説諸行無常一句。五
心集現之義相傳西方略有四家。今疏即四
家中之一家釋也。餘三家釋見于義燈・淸涼
釋中。義燈一本十七紙左云。有釋云。西方
解。一云。説諸字時。率爾現量尋求前境
不縁名等但得聲相。至決定心具現三
相。謂聲・名・字。説行現六。説無現九。説常
字時現十二相。幷句・所詮合十四法。經十
六心乃具聚集。謂四字中各有四心。謂耳・
意各四率爾。幷意尋求・決定各四。一云。尋求
是非量故亦縁名等。故於尋求亦得聚集。
四尋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
准前應知。經十二心具足聚集。一云。耳識
因縁意識亦縁名等。此有二説。一云。四率
爾心各唯得三。不縁過去現量得故。不説
聚集。至尋求心方爲教體。一云。耳識同時
意識容非現。故得縁過去。即八心中具足
聚集。今謂。有餘且初釋中。所經心多。聚
集法少。何者。意識上聚集。何故經耳識四率
爾心耶。豈許意識不取本質但縁耳識所
變聲耶。既許意識耳識同時自縁本質。但
經意識十二心現。不應十六。若取耳率爾。
應取耳縁聲。應成十八法。若以聲相似但
説十四法。亦應心相似但説十二心。如實説
者除耳四率餘。但經意識十二心現。所集
之法四刹那聲。四箇字・四箇名・名所詮四。即
四自性。又有一句幷句所詮一差別義。合
十八法聚集顯現。此據一相。若於一字等
現無量字等。法則不定。説五心中。諸識三
性至下第五明其是非。又本所説於行・常
二方有決定。決定知諸詮遷流行無於彼
常。有釋四字皆有決定又料簡末六十三左
中亦擧三家於中擧初釋諸字有決定心
云。 有説云。初聞諸字無決定心。所以者
何。諸目所目謂一切惡。惡字未生。未決定
知諸字所目。故於諸字無決定心。今依前
説。初言諸字以目一切。何惡説惡。方是所
詮。又若諸字要詮惡者。未説惡時。即應諸
字無所成名。既有許名。明知諸字以目一
切。故應説有決定心。至言惡時。率爾耳識
同時意識及尋求心唯得惡聲。准前可知。
對法述記一本八紙右云。此中且依句義圓滿
以辨五心。非一切教皆定如是。有唯説名。
如説佛言一字五心生。如説天授。二字之
內五心亦生。如説慈氏佛。三字亦生。如是
乃至事緖究竟隨字多少五心方具。如應
當知義林章一本四十五右云。問。何故須辨
如是五心。答。爲令了知心之分位入法無
我唯識相故。問。此説五心聞縁教時。幾字即
具。答。且依此方。一字成名。亦能詮表。但
聞一字即具五心如聞佛言。二字具者
如聞菩薩。三字具者如聞慈氏佛。四字具
者如聞能寂如來。五字具者如聞諸惡者
莫作。如是等類乃至無量。聞縁解了即具
五心演祕云。疏如言諸字至教體亦成者。
此一段文據彼七心及十二心合而作法。思
惟可悉。廣如法*苑・決擇明也。決擇鈔上本
二十一
紙右
云。然無七心・十二心兩種別明。故此總
中含七・十二。於理無違。義演云。問。如何七
心・十二心不同。答。若諸行等四字通説即有
七心。若四字等一一別説即有十二心。何以
故。新新解故有云。七心聚集明利根人。十
二心聚集説鈍根人也。而利根人知諸法自
性之時。兼知其差別義。是故五心聚集多少
不同。今謂。二種聚集非關利鈍。今分七與
十二。以境有舊新故。今案疏顚末。上段總
明七心・十二心。若新新解已下於別明中初
明十二心。既於初學已下次明七心聚集。疏
文雖不分明。然准義林章。含畜此致必矣。
義演輒云未詳。唯讀疏文未至與章併觀
故致此謬淸涼花嚴玄談釋此疏文唯
爲十二心聚集文。此亦麁矣
義林章一
二十五丁
云。瑜伽説心略有五種。一率爾。
二尋。求。三決定。四染淨。五等流。如五心章
自當廣釋。如聖教説諸行無常有起盡法。如
言諸字。率爾心已必起尋求。續初心起雖
多刹那。行解唯一總名尋求。未決定知諸
所目故。如瑜伽論第三卷説。又一刹那五識
生已。從此無間必意生故。復言行時。由先
熏習連帶解生。有三心現。謂率爾亦尋求及
後決定。決定知諸目一切行。故瑜伽説。尋
求無間若不散亂決定心生。若散亂時生即
不定。雖知自性然未知義。爲令了知復
説無字。於此時中有先三心。於無字上但
有其二。謂率爾・尋求。未決定知無所無故。
即從決定後却起尋求。論但定説率爾尋
求定無間生。尋求已後許散亂故。復言常
時五心並具。其義可解。由前字力展轉熏
習連後字生。於最後時始能解義。染淨等
心方乃得轉。故雖無過未而教體亦成。若
新新解並有率爾。四字之上皆定有二心。
謂率爾・尋求。即於末後有十二心一時聚
集。第一有二。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
有五。故成十二。既於初字有率爾・尋求。
於第二字新生決定。幷前爲三。第三字
中却起尋求幷前爲四。第四字時但新決
定・染淨・等流三心而起。合有七心。一時聚
集。如是方名五心具足。故唯識教其體理
成。勘對法第一疏應具廣之五心章云。
第二辨相者。且如眼識。初墮於境名率爾
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縁此。今初同起亦名
率爾。故瑜伽論第二卷云。意識任運散亂。
縁不串習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
率爾墮心。有欲等生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
經及決擇七十六説。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
別意識俱時而轉。故眼倶意名率爾心。初率
墮境故。此既初縁未知何境爲善爲惡。爲
了故故。次起尋求與欲但轉。希望境故。
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印解境故。
決定已識境界差別。取正因等相。於怨
住惡。於親住善。於中住捨。染淨心生。
由此染淨意識爲先引生眼識同性善染順
前而起名等流心。如眼識生。耳等識亦爾。
第三八識有無者。瑜伽第一但説六識有此
五心。不説七八。又間斷識方具此五。非
恒續識。然第七識未轉依位縁境恒定任運
微細。唯有後三一刹那中可説具故。第八
不爾。界初生位有率爾心。有色無色境寬
授故。決定・染淨・等流三心境有新舊。或前
後相望可具足故。唯無尋求。無欲俱故。因
第七識界雖初生。境恒一類故。無率爾・尋
求二心。初轉依位可名率爾。即是決定染淨
之心。第二念後即是等流。二念義令説有
四心。或第二時更起淨識。初念即是此之
四心。是前所起心等流故。今創墮境有率
爾故。此中且依論説六識。七・八道理所具
諸心。了義燈一本十七丁右云。要集云。有説。
得新境故名爲率爾。有釋。不作意縁名爲
率爾。以何爲正。解云。論唯任運。若言
新境不見其文。然准道理*令有二義。今
謂不爾。瑜伽第三云。又意識任運散亂縁不
串習境時。無欲等生名率爾。既云縁不串
習。即是新境。若唯任運散亂縁境不與欲
俱即名率爾。除第六外餘一切時但名率
爾。應無餘心。未轉依位皆唯任運散亂縁
故。更有同異。繁不具述
八紙
如瑜迦第三卷説等 義林章一本三十
九右
云。第四刹那多少者。五識率爾唯一刹那。瑜
伽第三云。又非五識身有二刹那相隨俱
生。又一刹那五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
故五識率爾唯一刹那。尋求未了。復起五
識。此之五識但是尋求。故五識身無多率爾。
説五識身有尋伺。有廣尋求。無尋伺者。
與欲俱故。亦有尋求。諸處所説五識無有
決定尋求。無深廣行相説之爲無。非無微
細者。若獨生意若五俱意率爾心位第一刹
那。瑜伽第一説前三心。初是五識。二是意識。
第三亦説意有率爾。雖復相違。以次二心
必是意故。初一念中略不説意亦有率爾。
既無唯字。理亦不遮乃至故今正義。率爾多
唯一念。餘四多相續或並通多念決擇鈔上
二十一丁
云。又一刹那至必意識生者。證率
爾後必有尋求。又五同時雖有意識。今言
無間意識生者。尋求識生
八紙
復言行時連帶解生 淸涼釋花嚴疏
鈔二十
二・三
紙右
云。次説行字時由先熏習連帶解生
者。然呼諸字時。行等三字皆在未來。呼
行字時。無常二字亦有未來。其諸一字雖
流過去現無本質。由熏習力唯識變力。仍
於此念説行字時。心上顯現。下言連帶。
准此可知
八紙
有三心現等 義演云。疏有三心現者。
意云。三心現。問。何故無率爾・尋求。答。謂由
前聞諸字但有二心謂率爾・尋求。言常字
時。有染淨・等流二心。所以添前總有七心。
若許聚起無前後不定。若不聚起即如上
作法是
八紙
故瑜伽説等 彼第三五紙左云。又一刹
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
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
生。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
由此尋求・決定二意識故分別境界具如略
纂二・八
左。倫記一下
三十五右
五心章云。第五亂不亂生者。先明
不亂後明亂生。不亂生中復有三門。一自他
俱不亂。二他亂自不亂。三自亂他不記。自
他俱不亂者。瑜伽第三云。又一刹那五識生
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若不散
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
定二識分別境界及爲因故。染淨法生。此所
引故從此無間眼等識中染淨法生。然此不
由自分別力。無分別故。唯由引生故得染
淨。又云。上來明不亂。自下後明亂者。於中
有二。一他亂自亦亂。二自亂心亦亂。他亂
自亦亂者。如眼識生。縁一像色起率亂・尋
求已。別有聲至復起率爾・尋求等心。像遂
放光。像光既新。起前尋求後復起率爾・尋
求・決定。復別有香正現前。嗅復起率爾等。
像光變色。決定心後復起率爾至染淨心。
復値上味正現前。嘗遂起舌識。多少心已却
觀像光。光或大小。從染淨心後復起率爾・
尋求・決定。如是乃至復觸妙觸。起率爾等
已觀像光。光即離質變現異影。復起率爾
等。或二或三或至四心。名之爲亂。若連次
起至等流心。即名不亂。餘心例然
八紙
即從決定等 義演云。疏即從決定後
却起尋求者。意云。若許聚起。即從前行字
上決定心後起尋求前法等。而無率爾心。
問。若如是者。如前瑜伽論云。率爾心後必
起尋求。如何今言決定心後起尋求耶。答。
瑜伽論據不亂決定次第起説。今者據許亂
起説二義亦不相違。問曰。若云從決定心
後却起尋求者。如何前言前無字上但有
二心謂率爾・尋求。答。不然。彼約亂起。無行
於字上却起尋求而無率爾。故知亂起尋求
非七心攝。但唯尋求前行法也。今約無間
次第生故。聞無字時有二心也
八紙
尋求以後等 義演云。疏尋求以後許
亂起故者。即引論起尋求所以也。此文指
前散亂時生即不定文也
  上來總約七心辨也。疏云若新新解已
下。約十二心作法。云第一有等是也。問。
如何七心・十二心不同。答。若諸行等四字
通説即有七心。若四字等一一別説即有
十二心。何以故。新新解故
八紙
復言常時教體亦成 義林章一本
三十
三紙右
云。若薩婆多等。説惡等字時。諸等
字已滅。無聚集故。次第而生。不俱時故。
無熏習故。不可至後。前已所説字於後
心上現故。彼教義決定不成。亦非由前字
等勢力末後字等能生顯名。過去無體。又
無熏習。由何勢力末後之字能生顯名等。
故我今時其説法者若在因位。及諸聽者亦
在因中。由初諸字等熏本識已。連帶縁後
惡者等字識上解生。乃至末後作字之時。先
皆聚集。由前熏習後識之上聚集顯現。詮
所詮義差別圓滿。名爲説法説爲聞教。若
是佛説雖無熏習。亦聚集生故。雖無過未
唯識教成立。説者聽者義皆圓滿。俱以聲字
二種究竟於自心上聚集顯現爲教體故。
對法述記全同此章
九紙
若新新解等 決擇鈔上本二十一紙云。
新新解者。新新聞説而生解也。一一字別名
爲新新。非要隔越多時聞故名新新
諸字  (率爾尋求)疏云。若新新解皆
有率爾。四字之上
皆定有二心。謂率
爾・尋求。即於末
[IMAGE]後有十二心一
時聚集。第一有二。
第二有三。第三有
二。第四有五。
[IMAGE]故有十二。章文全
同。對法鈔一本・八
右云。若新新解幷
有率爾。四字之上
[IMAGE]皆定有二心。謂率
爾・尋求。即於末
後有十二心一
時聚集。初・三各
[IMAGE]二。第二有三。第
四有五。故成十
九紙
既於初字等等 今謂。此疏及對法鈔
與義林章。布叙七心不同。標圖示異
  疏云。既於初字有率爾心。於後後字有
尋求・決定。末後乃有染淨等生。五心方具
名爲聚集。對法鈔云。既於初字有率爾
心。於後後字有尋求・決定。末後有染淨・
等流。五心方具名爲聚集
此疏及 諸  率爾   既於初字有
率爾心
對法抄 行  尋求決定 於後後字有
尋求決定
    無
    常  染淨等流 末後乃有
染淨等生
  義林章一本二十六右云。既於初字有率
爾・尋求。於第二字新生決定。幷前爲
三。第三字中却起尋求。幷前爲四。第四
字時新決定・染淨・等流三心而起。合有
七心一時聚集。如是方名五心具足
    諸 率爾尋求   既於初字有
率爾尋求
義林章 行 決定     於第二字新
生決定幷前
爲三
    無 尋求     第三字中却
起尋求幷前
爲四
    常 決定染淨等流 第四字時但
新決定染淨
等流三心而
起合有七心
一時聚集
今謂。於二説中。章義爲優。故義燈一本十八
紙左
云。又本所説於行・常二方有決定。決定知
諸詮遷流行無於彼常。有釋。四字皆有決
定。准此燈文。章中決定在行・常二。然此疏
意決定在行・無二。不在於常。況義亦不穩。
以決定在無不在於常故。增明記上九右
云。要集中釋二義意十二心七心云。此上二意中。
前釋意者。別別新解四字各有卒爾・尋求。
聞行字時方決定知諸行自相故生決定。
聞於常字亦決定知無常差別。故於第二・
第四字上方生決定。第二意者。唯於初字
得生新解故有二心。餘三字中不生別解
故無率爾。聞行字不名率爾。是五識身
隨意轉故。彼隨尋求聞即生定。故無尋
求即生決定。故決定心中得聞無字即
生尋求。尋求心中復聞常字。聞已生決定。
故有後三。准義可知。不據悟所説義旨以
判多少者。集述法苑二義已云。雖有諸釋
仍未盡理。今在其言而作是説。今法苑意
不唯據悟所説義旨判心多少。自餘諸義
既兼重説。何云不盡理。有用之言以判多
少者。十二心多。七心爲少
九紙
佛地論中等 佛地論一有二有義。
指此云唯有二種。以此外別無親光義故。
如上已辨
九紙
無性意取等 料簡及淸涼等謂。無性
論意非唯局攝境從心。與疏主不同。如上
已述
九紙
不爾教體亦應如是 演祕云。疏不爾
眞如亦爾者。若也不取性用別質出教體
者。無漏之教隨能聽變成漏等過。三寶・無
爲隨能縁心亦成有爲有漏等失。問。若佛
實説經。何復言不説一字。答。有三釋。一云。
諸佛法同。離於諸佛所説法外法無可説。
名不説也。二云。一切諸法皆如爲性。眞如
離言。名不説法。又無如外法可説。故總名
不説。三云。如眼等法。性自本有。不由説已
而方有故。故云不説。更有餘釋。如法苑・決
擇。問。眞如約詮以分三性。今隨能變通染
何失。答。約詮義分三性可爾。今論實體。
染即不然。餘難准釋今謂。此文破無性等
意。彼約攝境從心。唯取聽者文義以爲教
體。故致此難。護法等意正據根本取能説
者文義以爲教體。總料簡章云。唯取根本
能説法者識上所説聲名句文以爲教體。諸
藏章云。且如護法四種體中相用別論。此即
總以能説法者心上所顯假實殊途聲名句
文而爲體性。若其就末而論。亦通聽者。言
聽者心識文義之相理有無疑是也。或云二
識成決定。或云説者聽者義皆圓備。此並
該羅本末以語教體也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二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三一本
之三

九紙
藏所攝者 諸藏章十五紙右云。釋總
名者。天親論云。何縁名藏。由能攝故。謂
攝一切所應知義。此義意言。由能詮教能
攝一切所應知義令不失故。立以藏名。又
有釋言。攝持義是藏義。所應知法皆此所攝。
持所攝法令其不失。名之爲藏
九紙
依瑜伽等等 諸藏章十一紙左云。然大
乘中及薩婆多等諸部同説有三藏。一素呾
纜。二毘奈耶。三阿毘逹摩。薩婆多義如毘婆
沙。大乘教者如前所引。普曜經及阿闍世王
經亦説有三藏。一菩薩。二獨覺。三聲聞。由
機不同教亦有異。前以行等多無異故攝
入聲聞今據機・果・行有少殊故別開也。或
説四藏。如僧祇律分別功徳經。同大衆部
素呾纜等三藏之外別立雜藏瑜伽第二
七・三十八・八十一・八十五・對法第十一・
顯揚第六・並二十・世親攝論第一。具如諸藏
章所引
九紙
然獨覺教名聲聞藏諸藏章十三紙右
云。天親菩薩攝論釋云。如是三藏下乘上乘
有差別故分成二藏。此意説云。但由獨覺
教・理・行・果少於聲聞。攝入下乘中合名聲
聞藏。又如力中根上下力。雖有中力。上下
相形唯有三品。或上或下。不説中力。今
以上下一往相形。獨覺之教入聲聞藏。根
劣業淺。所斷所修所證所益皆不遍盡不廣
大故。唯説二
十紙
獨覺更無可得成九 諸藏章二十七丁
云。問。六藏之中。若以行・果・機・理少別。普
曜經等立獨覺等以爲三藏。亦應以彼行
等小別立於九藏。何故唯六。答。有別部類。
但可分六。以獨覺教無別部類。不分成
九。又十二紙左云。或可説九。普曜等經既説
有三。此各成三故義立九
十紙
硏覈推尋諸法相故 瑜伽論八十一
二紙左云。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硏覈摩呾理
迦。且如一切了義經。皆名摩呾理迦。謂於
是處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文選東京賦
云。溫故知新。硏覈是非。綜註云。覈實也。硏
審也。當審實事理久是非
十紙
無唯説二乘但説二乘多指聲聞・縁
覺。無有呼大・小乘以爲二乘。故云無唯
等。非謂一切。諸乘章二十八紙云。又名大小
二乘者。合彼二乘種類同故准太抄。此文有
脱誤。思之
 
泰抄云。無唯説二乘。無經論等唯説聲
聞・獨覺二乘。若説大乘教則有也。若約根
機即有三乘。謂聲聞名下。獨覺名中。菩薩
名上。即經論中無唯二乘。若約教即有二。
謂聲聞教・菩薩教。而無獨覺教也。故攝大
乘論中明十殊勝已。即此十殊勝唯大乘有。
小乘中無也。即言大乘經中處處説故。聲聞
乘中無處説故。但説聲聞・菩薩不言獨
覺。設言上下乘。下乘之中亦有二乘。通而
言之。還有三乘也
十紙
十二分教十二分章三十四左云。先徳
翻爲十二部經。但以部言義含二種。一謂
部帙。二謂部類。世人謂有十二部帙。經名
亦濫。總別難明。今者翻爲十二分教。分者
類義・支義・段義。教義如前。教有十二義類
支條分段異故。即帶數釋
十紙
如樞要説考樞要中。無相攝文。諸藏
二十二左云。此諸藏教幾唯佛説。幾通弟子。
如瑜伽論第八十一中解論議經云。論議經
者。謂諸經典循環硏覈磨呾理迦。一切了義
經皆名磨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
諸法體相。又於是處諸聖弟子已見諦迹。
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相。此亦名爲
磨呾理迦。亦名阿毘逹磨。由此文故傳受
釋云。許佛滅後十二分中論議一分・三藏之
內對法一藏通弟子説。不許餘之十一分
教並餘二藏通弟子説。所以者何。唯此對法
及論議教弟子所造。義理與佛意無有異
乃至然此經中且論弟子見諦者説。擧其勝
者顯離諸失有所證故。若實而論。通取
未見聖諦者造亦是彼攝
十紙
依今所傳天親生也 上引俱舍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