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 (No. 2266_ 湛慧撰 ) in Vol. 67

[First] [Prev+100] [Prev]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地前資糧住。以前有漏故一切業令感
得十王。十王住乃是菩薩果報。果報即是
果也。若至初地已上更不造新業故資舊
業也今謂。義演牒文與現前疏不同
九十
二左
無性云染作證故 無性第六十二右
之全文
九十
二左
佛地經説得十平等 佛地論三七右曰。
此經中説。證得十相平等性故。此平等性
通眞及俗故縁一切。亦無過失具如下
等智中辨
九十
二左
無性等六廣如彼釋 無性六十二左
*云。釋曰。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見一
切等無我故。如有説言。一切諸法皆如來
藏。如是等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者。如彼
意樂平等性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
彼法身平等性故。此即名爲菩薩見道者。
見先未見勝法界故。譬如聲聞獨覺見道」
九十
二左
如梵網經十地中廣説 梵網經・十
地論第三廣明初歡喜地
九十
三左
四十七説多多百門 四十七二十四左
九十
三左
六十九等況此菩薩 六十九十五右
云。是諸聖者於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
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復墮諸惡趣。又
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
已斷如是如是所有煩惱
九十
三左
廣説此相世界中攝 十地論三二十
五右曰。經曰。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見百
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入百佛
世界。能炤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衆
生。能住壽百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劫
事。能善入百法門。能變身爲百。於一一身
能示菩薩以爲眷屬
九十
三左
又少此成熟讀者勘之 義演云。意
説。此論中成熟百類所化有情。亦合攝入彼
論照百佛界等中。一處釋之既不一處明。
故知譯論者失
九十
三左
如四十九如十地第三卷 第三初紙至
十一紙
考四十九未見彼文。准演祕四十七二十一
説引發十大願。又四十五十六左明十大

九十
三左
説十種淨修住法皆並廣解 十種淨
修住法見于四十七二十二左演祕云。十種
發心等者。所指經論文既廣多。故不引也
九十
三左
又作阿頼耶識三乘差別 演祕云。
按五十一九左云。此雜染根本阿頼耶識。修
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
縁轉識爲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
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
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頼耶識。此未見
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
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眞法界已。亦
能通達阿頼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
内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爲相
縛所縛。内爲麁重縳所縳。釋曰。資糧・加
行異生縁彼眼等轉識此有二義。一三乘通
説。理實大乘亦縁第八作唯識觀。二質・影
不同。頼耶爲質轉識爲影。隱質談影云縁
轉識。問。二乘云何能觀頼耶云入聲聞正
性離生通達頼耶。答。有二義。一據不定聲
聞性人根熟者説。彼入自見後回入大能
達頼耶。定性不然。二約種子頼耶識言。三
乘皆能知苦斷集。廣如瑜伽論抄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一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
十本
之一


前見道者並名修道 入・住・出心各
經多倶胝。入地位中有二見道。非唯局眞
見道。然義演云。問。初入地心既是見道。住・出
地心後是修道。未審相見道在於何心。答。今
以理推徴。相見道在於住心。從眞入相故
今謂。此釋入心唯有眞見道不通相見
道非也。入心時長。有何所障不修三心
等耶

爲斷餘障生起下文 義演云。疏爲斷
餘障證得轉依等生起下文者。即此論文云。
爲斷餘障證得轉依優數修習無分別
智。論文即是生起廣解爲斷餘障轉依之義。
今但總標生下略釋文也

然非唯智略不説餘 義演云。疏然非
唯智是修習位乃至略不説餘者。意云。此修
習位非唯取此無分別智而爲修習位體。
然亦取修習位中十波羅蜜爲修習位體。
問。何故論中説修習位唯取無分別智不
説餘法耶。答。即從所縁能斷道説。縁者藉
也。即修習位從所藉無分別智能斷惑故。
所以此位偏説無分別智略不説餘法。或
所縁者即是眞如也。既對所縁眞如即説能
縁無分別智斷惑之道爲修習位。故不説
餘十度等法 今謂。論道爲斷餘障證
得轉依等。即是從所縁等。下五右疏云。先
明十地。此無別體。修十勝行斷十重障
證眞如時名十地也

違細名麁違輕名重 麁重名義幷多種
類。如上具釋。不勞更辨

論此能捨彼廣大轉依 義演云。論此
能捨彼等者。此無間道捨二障麁重至解脱
道得二之轉依。轉依者。謂菩提・涅槃或可。
頌意但説涅槃
三右論依謂所依二轉依果 演祕云。有
義。轉者屬能轉道。亦轉之依。由能轉道轉
所轉依名轉依故。今此解者相最顯了。詳
曰。與轉爲依名爲轉依。轉即能依。能依論
説是染淨法。云何轉言屬能轉道。能轉道者
非是染故。今釋。轉者而有二義。一云。轉者
屬能轉道捨・得二種。轉之捨・得。依主爲稱。
二屬所轉捨・得二種。轉即捨・得。持業立名。
今依初義合言轉依。亦依主釋義演云。論
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淨法爲所依故者。
意説。第八識與染淨法爲所依也。不爲與
七爲所依故。若約六・七識爲所依者。
*若六・七正起染時。可與染法爲依。正相
唯如何得與染法爲依。或六・七起善心時
可與淨法爲依。如何與染法爲依。故唯
取第八爲所依也。故説第八爲染淨依
眞如爲迷語依今謂。有義轉體者爲道。
撲揚捨轉爲轉。兩義雖似。撲揚善矣

總爲別依 義演云。疏總爲別依者。意
説。總第八依他與染淨別法爲所依。染即
依他上遍計。淨即依他中圓成。*若爾是依他
唯第八識耶。答。又解。依他通一切有爲法。
皆是依他。從縁生故。今約無間與染・淨
二法倶爲所依即唯第八。餘色心等有間
斷故

同攝論彼文稍廣 無性第九初右云。果
斷分第十。論曰。如是已説増上惠殊勝。彼果
斷殊勝云何可見。斷謂菩薩無住涅槃。以
捨雜染不捨生死。二所依止轉爲依相。
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涅槃謂依起
性清淨分。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轉
依謂耶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雖染分
轉得清淨分。無性初左釋曰。以捨雜染不捨
生死者。害彼勢力如被呪蛇。雖不棄捨而
無染故。二所依止轉依爲相者。或依士釋或
持業釋乃至此中何者生死・涅槃。依止轉依皆
應顯説。生死謂依他起性離染分者者。謂
心心法煩惱迷亂。生過失相續不絶。遍計
所執分。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者。謂畢竟
轉遍計所執。圓成實分。二所依止謂通二分
依他起性者。謂二所依他起性。轉依謂即
依他起性者。謂心心法依他起性。是諸雜染
轉滅所依。乃至云何轉依。何者轉依。謂即
於此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者。無分別智起時。
輚捨雜染分者。轉滅一切所取能取諸迷亂
分。轉得清淨分者。捨彼所取能取性故轉
得遠離所取能取自内所證絶諸戲論最
清淨分

言轉依者依士釋 義演云。疏言轉依
者至依士釋者。意説。第八總依他與染淨別
法爲所依。即轉染得淨故。依他是轉染
淨之所依。即轉之依故名爲轉依。故依士
釋也。即依他與二轉爲依也

又解此文名轉依也 義演云。疏又解
此文依他耳上至故名轉依者。第二解云。即
此依他起法與理爲依。由有依他起第八
識故。與能遍計心爲所依。由能計心起計
所執性而執邪道理*若起聖智斷染遍計
性得菩提智而證涅槃眞如。故説邪理及
眞理皆依他起章法。故事爲理依。即將事
攝理。如將苦等之事攝諦名苦諦眞如。
苦即是事法。即但名苦諦眞如。苦諦既此
論中説依他起與染淨法而爲依者。是事
爲理依也。即同小乘説。小乘説一切理法
皆依事故。此下論文云或依即是唯識眞如
生死涅槃之所依故者。此文即理之爲事依。
唯是大乘中不共義小乘無也。問。兩解所依
有何差別。答。前解依他起法爲染淨依。後
解約事爲理依故有別也

無性云。二所依轉依亦持業釋 義演
云。疎無性云二所依止轉依亦持業者。意云。
此依他起事等有邪理執著肴正理*離倒。
即依他與邪理二法爲依。*若轉却依他
邪理自己正理得顯。即無漏起生正智。所以
轉字而屬所依依他。故持業釋。轉即依故名
轉依也。即依他起一法能持染淨二法名
持業釋。三藏法師有此分別。又按無性本論
第九云。二所依止轉依爲相。此中生死謂依
他起。離染分。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二所
依止即通二分依他起性。轉依謂即依他起
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無
性釋云。二所依止轉依爲相。或依士釋或持
業釋。解云。二所依止即 通二分者。意説。二分
者即是生死・涅槃名爲二分。通二分者。即依
他起性。依他起性既與二分爲依。故知依
他亦通染淨。故云二所依止即通二分也。
二所依止至或*士釋或持業釋者。意云。
*若依他與染淨爲依者。轉染得淨名轉
之依故*故依士釋。*若依他起體通染淨
者。轉染得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
三左然今能依無持業釋義演云。疏然今能・
所合爲・轉依故無持業釋者。*若據其文。文
即不順。*若據其義。義即無違。意云。攝論
能・所依合説故通持業釋。此論中能・所二依
別説故無持業但有依主釋。或可。此論能
轉與所依合名爲轉依。有依主釋。攝論唯
約能依染淨轉即是依故持業釋。此順疏
文。不違理故今謂。義演不允。疏意。無性
唯約所依故通持業此論能所合説故無
持業

今言依他起名爲捨也 義演云。疏今
言依他起名轉依者至名爲捨者。意云。此釋
伏難。謂有難云。所言轉依。轉謂即是遍計圓
成。如何論云依謂依他起耶。答。如疏自明。
流轉即虚妄遍計生死。還滅即菩提涅槃。即
道諦是能還。滅諦是所證寂滅處。倶依
第八識也

悟此眞如能所依異 義演云。疏悟此
眞如證涅槃者至能*取依異者。問。生死妄
計。與眞如體別。可與爲依。涅槃既與眞
如無別。如何眞如與涅槃爲依。豈可一體
之法而分能*取依別耶。答。執四種涅槃
中。初・後二種涅槃體即眞如。不合能*取。若
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由斷障所得。此二涅
槃即是擇滅。擇滅是假。即依眞如。此假涅
槃爲能依。眞如是所依。故説涅槃依眞
如也

論雖於此位名法身故 義演云。論雖
於此・位至名法身故者。此釋伏難。難云。如
第一師釋轉依言證得如斯二轉依果。云
何此中但説涅槃不説菩提。答。而非此中
頌意所顯。意但顯唯識性故。又復頌既
云安樂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明知但顯涅槃。
不説菩提也

七十八中平等平等 七十八十七右曰。
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
子。不名法身。世尊。當名何身。善男子。名
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説一切聲聞獨覺與
宿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説有差別。
如來法身有差別故。無量功徳最勝差別算
數譬喩所不能

上來已略釋二説 二文者。頌有二
意。此謂二文。上三句正顯位相。二下一旬
明證後果。如上初左已科

位有多種且説少分 義演云。疏位有多
種者。即五位也。且説少分者。不説餘位但
説修習位故。言少分

此無別體總釋別位 義演云。疏此無
別體者。意云。總名修習位。*若説修十勝
行斷十重障證十眞如。即分十地。十地
與修習位無別體也。言總釋別位者。即是
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眞如。
*若爲別位。即約此修十勝行別位以立
名十地。故云總釋別位

倶行五蘊 義演云。疏倶行五蘊者。但無
漏戒名色蘊。倶時身不名色蘊。以有漏故
義燈七本四十三左云。西明云。能生初地無
漏法爾種子及新熏種爲其自性。今謂。雖
有新種。非勝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現。
證理斷障故能生勝。不取新熏。未能生


前劣者已捨故 義演云。前劣者已拾故
者。意云。見道聖性對修道無漏智名劣即
前劣後後勝也。意難云。*若見道無漏智
斷分別惑名見道聖性。即修道無漏智不
斷分別惑。又捨前見道聖性。即修道無漏
纂應非聖性

性能斷故 義演云。疏性能斷故者。意
説。且如見道無漏智斷分別惑故。所以修
道無漏智等斷分別也。見道智不斷修惑。
修道智亦能斷。故云性能斷故。又是見道無
漏智之類故。*若據此義。即兼取已後修道
無學道無漏智種爲聖性。於理爲勝

對法第十四説等 對法第十四十六左云。
復次何縁菩薩已入菩薩超昇離生位而非
預流耶。由得不住道一向預流行不成就
故。何縁亦非一來耶。故受諸有無量生故。
何縁亦非不還耶。安住靜慮還生欲界


一向預流行不成就故 義演云。疏一向
預流行不成就故者。如預流人不行十惡性
戒成就。*若菩薩見已恐 墮惡趣即
此心。彼得生天自墮地獄。作是心已。
即斷命根。故菩薩起煩惱勝二乘無量劫。
悟道乃至偸盜邪行兩舌等罪皆爲利益一
切衆生也

安住靜慮還生欲界故 義演云。疏菩薩
生欲界不退靜慮者。意説。菩薩得上地定而
不退定亦不起欲界潤生煩惱。但由
力受欲界生。縱起煩惱願受生。亦不起
煩惱過失。故説菩薩安住靜慮還生欲界

十地論第五卷不退靜慮 十地論五
初左云。八依禪定自在有力。雖生下地而
不退失。如經純厚心故

對法第十三善巧迴轉故 對法第十
十一右*云。欲色礙菩薩者。謂與滅離無
色界生靜慮相應住靜慮樂而生欲界
生色界義演云。菩薩滅離無色界生者。
滅即是離。意云。菩薩離却無過。而更不生
今謂。現行疏本減作咸字。朝鮮本作
滅字。又有情作衆生

瑜伽顯揚等此文非一 瑜伽六十五・顯


攝論第七此爲先故 無性第七十九右
云。論曰。復次何故初地説名極喜。由是最
初得能成辨自他義利勝功徳故。無性釋
曰。依聲轉因故作是説。由此最初得能成
辨自他義利勝功能故者。謂如菩薩入現觀
時得能成辨自他義利最勝功能生歡喜。
非聲聞等入現觀時唯得成辨自利功能
如是喜。故不説彼名極喜地。*若初地
中不相應者自後諸地亦不相應。爲先故

十地論生歡喜故四十七二十五右之文。
此兩箇地彼並作住。讀此文云。*若廣宣説
如十地經極喜地説。彼十地經廣所宣説菩
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摩怛理迦略所
宣説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
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
薩義故説名爲地。能爲受用居處義故説
名爲住善決定故者。四十七十九左曰。問。極
觀喜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状何相。答。
*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於
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願未善通達菩
方便。多分隨順他縁而轉不善決定。除捨
彼故發起亦相新善決定。内證修性。乃至
廣説。又六決定具在十地論第一十三十左
四相發心者。四十七二十左曰。又即如是菩薩
發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何者爲四。一者
何相菩薩發心。二者發心何所縁慮。三者
發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四者發心有何勝
利。由此四相應當了知菩薩發心又發
正願故者。四十七二十二右明引發十種大
願。又十大願者。四十五十六右廣説。又淨修地
法故者。四十七二十二左明十淨修住法。又開
曉餘地等已下四相。論中次第廣説。是故此
疏所引論文。此是總結如上廣説也。四相發
心・引發十願・十淨住法等如演祕引

瓔珞經然不及此 下卷四右具明十
地。於中名有稍異。又解深密經及仁王經・
瑜伽七十八・住毘婆沙三・攝論・十地論等
皆有同異

雖第三地此地已滿故 此通伏難。難
云。次第三地名發光地。得勝定故。何有此
地得定戒耶。即今通此難。據定増上名
發光地。非謂此地無難過等之義

或依別脱後起罪故 表無章云。倶舍
十五業品頌曰。從一切・二・現。得欲界律
儀。根本・恒時得靜慮無漏。釋曰。一切。謂加
行後起根本三時名一切也。二現者。心・境
二法在現在世名二現也。心唯是情。境通
情非情。此通性下遮罪也。依此深防立欲
界別解脱律義。從根本・恒時得靜慮無漏。
不防遮罪・加行後起也

世親攝論已極違離 世親攝論第七
七右

又論性戒餘論皆同 十地論第四五右
云。細麁者。謂意業二種遠離故。如經乃至
不生貪求念想之心。何況彼此二形從事
義演云。疏又論性戒至餘論皆同者。此
第二解脱初地菩薩必不犯性罪。少分犯遮
罪。雖作意護特時有少分誤犯。又初地菩
薩不同初二果。初二果人猶有妻孥。菩薩
不爾。所以於性罪畢竟不犯。但於遮罪而
有誤犯。有云。初地菩薩*猶實有妻孥。未見
文。更撿餘文。設有皆是示現。故淨名云。示
有妻子常修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第四十八十地第四不能繋引 第四十
初至十九紙十地論中第四至第十二。次説
第二至第十地。各一卷中別明一地。故云
各一卷解

無性云正受現前 無性論第七二十右
之文

總持有四四能得忍 四十五十四右云。
當知如是妙陀羅尼略有四種。一者法陀
羅尼。二者義陀羅尼。三者呪陀羅尼。四者能
得菩薩忍陀羅尼。云何菩薩法陀羅尼。謂
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
未曾聞言。未温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
之所攝録次第錯綜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
無量持能持不忘。是名菩薩法陀羅尼。云
何菩薩義陀羅尼。謂如前説。此差別者。即
於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温習未善通利。
經無量時能持不忘。是名菩薩義陀羅尼。
云何菩薩呪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
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
呪章句令被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
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是名菩薩呪
陀羅尼。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謂諸
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獨處
空閑寂無言説。曾無有物。見路而行。知
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於
夜分中少眠多寤。於佛所説得菩薩忍諸
呪章句能諦思惟。其呪詞曰。壹胝蜜*胝
 吉*胝 毘羼丁里反 鉢陀膩 莎訶
即於如是呪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
彼於如是呪章句義如是正行。不從他聞
自然通達。了知如是諸呪章句都無有義
是圓成實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
句義所謂無義。是故過此不求餘義。齊此
名爲妙善通達呪章句義。彼於如是呪章句
義正通達已。即隨此義不從他聞。自正通
達一切法義&K1。謂於此義如是通達。一切言
諸説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
離言自性是自性義。彼於諸法此自性義正
通達已。過此更無餘義可求。由於此義
善通達故。獲得最勝廣大歡喜。由是菩薩
得陀羅。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
薩勝忍。得此忍故。是諸菩薩不久當得淨
勝意樂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當
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地論五十五左亦同次疏云四陀羅尼中
今即初二攝

此地所治遲鈍性 義演云。言遲鈍性
者。即下闇鈍障也。由闇鈍故於其三慧而
有忘失。故得障名

謂以聞思修親能起二 義演云。疏謂
以聞・思・修三慧至親能起二者。意云。謂依
定及總持爲因發起無盡聞・思・修三慧照
了大乘法。因得定斷障聞・思轉勝故。云發
無邊妙慧光者。即聞・思・慧也。問。定是修慧
聞・思是散惠。豈可依定心散趣散心思
慧耶。答。有二解。一云。聞・思慧依定起者。
即在定中義説有聞・思慧也。謂於定中
能縁聞名故假名聞慧。能縁義性也

十地云名明地 十地第一十四左之文
照字作焔。舊譯十地・瓔珞等並言明地。新
言發光。明之與光言異意同

問何故十度此地修定 義演云。疏問
何故十度五地修禪三福業此地修定者。三
福業者。謂於・戒・修。此中間意云何故十度
中即説第五地修禪明三福業即説第三
地中修定耶。答。菩薩爲欲遍學諸道故。
初地引施二地持戒。已上同欲界有情。
三地學修定。即同色・無色界*有情。聲聞行
法多。所以菩薩四五地中學。縁覺行法少。所
以唯第六地學。七地已下學菩薩無相行等。
且四地修菩提分法觀。五地觀四諦理同
聲聞。若六地修縁生觀即同縁覺。七地已
下皆同菩薩。修無相行。所以爾者。唯識約
菩薩遍學諸道故。三地修定。餘論約十地
中修十度約隨増相説云五地修禪。各據
一義亦不相違。問。何故説於・戒・定偏名
福業耶。答。由施戒感大財及生人・天中
善妙果。由定修感上二界生。是故此
三偏名福業

論四焔慧地慧焔増故 義演云。論煩
惱薪者。此但斷所知障不斷煩惱。云斷火煩
惱障。即伏令不起名之爲體。然疏引世親
云。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本者亦是
伏令不起故。疏云。即斷第六識中倶生身・
邊二見及與二見隣近倶貪・癡・慢等亦伏不
起。就此應分別。*若貪・癡・慢與身・邊二見
倶起者即四地中伏也。若貪・癡等由身・邊二
見勢力所引起者即第五地中伏。若貪・癡・
慢不由身・見等獨頭起者即第六七地中
伏。然四地亦伏八大隨惑而不伏小

世親云皆爲灰燼 世親第七十七右
全文

十地云所燒故 十地第一十四左之全
文。義演云。疏十地云不妄煩惱薪者。妄謂癡 
妄。妄失。此煩惱無始相續不絶。名爲不
妄。亦有疏本云。不惡煩惱薪起火新燒故
者。有解云。身・邊二見是有覆無記性。云非
不善故云不惡。此四地中伏故云起大所
今謂。十地作妄。有疏本作惡。寫誤。
上説是。演祕解。下有解義不允

論五極難勝地極難勝故 義燈七本
四五右云。仁王經中據相見道變相雙縁。此
論等説約眞俗知並。未曾有處説於見道
有二智並。 五地創並故説極難 演祕云。
問。仁王經頌云初地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
平等理。何此論等唯説五地方合相應。答。
如燈具明。有義釋云。世智有二。一縁色等
諸法自性。二廣分別五明差別。縁色等法無
多差別。初地眞合。縁五明智有多別行。至
第五地眞俗方合 今謂。義演往往引圓
測疏。今亦引圓測引三藏解。此是義燈所
破。然見義演顛未引演祕釋不擧樞要・
義燈。恐如理師不電覽故

世親云令相應故 世親論第七十七右
之全文。書字彼論作工。無性具言世間書印
工論等智
十一
無性云令不相違 無性七二十左
之全文。之上有更。違下無返。共字作其。自
餘皆同
十一
前第二識中如彼廣説 義演云。疏
前第二識中已有妨難等者。即自第七識爲
第二識。從於本末以爲次第説。彼第七識
中我・我所不許倶起。如何此地一念二智並
生。此等妨難如彼廣 今謂。此據演
祕眞俗合觀。具如第五卷中
十一
世親等同 世親第七十七右*云。何故
六地名爲現前。謂此地中住縁起智。由此
智力無分別。依最勝般若波羅*密多而
得現前。悟一切法無染無淨。於第七地當
成有行。第八地中當成無行義演云。解
云。由加行智爲先引無分別智證眞如理
離染淨相。故疏云有最勝智觀無淨染
令現前故名無分別疏七地成有八地成無
者。此疏兩句文全是第七地中問答文。問。第
七・八地倶是無相。未審二地有何差別。答。
七地成就有功用八地成就無功用行。故
有差別。又解。此文即騰後七・八地爲難。然
後却解第六地無染淨相謂。有難云。第七・
八地既純無相。第六地中後觀縁起諸法而
無染淨相。未審此等有何差別。答。第七地
雖是無相而有功用。第八地中雖是無相
而無功用。六地中雖觀縁起支等無染淨。
相。然於觀心上還有無染淨相現。若第七
地無無染淨相故有差別* 今謂。此疏兩
句是世親意。義演不撿論文以爲疏釋
十一
十地云現前住 十地第一十四左云。
般若波羅*密行有聞大智現前故名現前地
今謂。聞字應間形誤。演祕云。由觀縁起
智爲加行有時引彼般若無分別智而得
現前間平聲讀。或可去聲。縁起智後方現前
義演云。疏十地云至有間智現前住者。
間謂間斷。即由觀縁起智爲先加行有時
引彼般若無分別而得現前。或可間字平
聲讀。由縁起智爲先中間引得無分別智
有間。又十地同處説第八地云。無相無間
故名不動有間・無間相對而言。其意可

十一
世親等云猶名有行 世親第七十七
之文。義演云。論七遠行地至二乘道故者。
此釋第七地。如下論説。前之五地。有相觀
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
第七地純無相觀者。眞如觀中無種種言説
所説相名爲無相。又前三地相同世間。次
之三地相同四諦縁起觀等。同聲聞獨覺。
故今於此地至於無相功用後邊。已過世
間・二乘道故。能於空中起有勝行。故名遠
行。行漸高遠得遠行名。疏*猶名有行者。雖
於無相猶名有加行也
十二
十地云出世間道故 十地一五右
*之全文
十二
無性云差別也 無性第七二十右*之
文動此心
彼但言作動彼心。又猶有煩惱亦無煩惱八
字彼論所無。此是疏主加釋
十二
十地云故名不動 十地第一十五右
之文。動彼作不退地。演祕云。疏十地云
報行純熟者。因循任運不待加行而能成
之。名爲報行。如言報性自能是等 義演
云。疏報行能熟者。報謂根性。行謂修行。即所
修勝行。又或是根字。意云。此地菩薩根行能
熟因循任運不得加行而能成之。名爲根
行。如言根性自然成等。此解稍勝今謂。
准義演釋。演祕報字寫誤。當作根字。然義
演文字寫誤孔多。難爲適從。論・疏・演祕並
作報字。今就多分。亦無巨害
十二
無性故名善慧 無性第七十五右
全文
十三
世親云故名善惠 世親第七十七左
之全文
十三
十地云利他行故 十地第一十五右
之全文
十三
無性云所依身故 無性第七二十一右
之連續文。然彼論無感智二障此名麁重之
二句更有言覆隱者隔義斷義之二句
十三
世親云是周遍義 世親第七十八右
云。此中圓滿。意説周遍
十四
十地第一名法雲地 第一十五右
全文
十四
第十二云萠芽故 第十二十七右云。
論曰。是中地釋名者。有三種。一云・法相似。
以遍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如虚空身遍
覆故。二滅塵除垢相似法。此法能滅衆生
煩惱塵故。三度衆生從兜率天退乃至
大涅槃故。漸化衆生故。如大雲雨生成一
切卉物萠芽故
十四
此地如是説後佛地 第一十五右
上名法雲地之文。彼論。對下有治字。無説
後之後字
十四
十地第十二皆如彼説 第十二四左
云。應知是中坐處者有十種相。一生相。如
經是三昧現在前時即有大寶蓮華王出故。
二重相。如經周圓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
千世界故。三勝相。如經一切衆寶間錯莊
嚴故。四地相。如過於一切伳間境界故。五
因相。如經出世間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
經行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義
相。如經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爲
名正觀故。八功徳相過一切諸天故。如經
過一諸天所境界故。九體相。莖壹等如
經大瑠璃摩尼寶爲莖等。十莊嚴具足相。如
經華身有無量光明一切衆寶間錯其内無
量寶綱彌覆其上故第一主相彼作生
字。義演云。一生相者。主者即是第十地菩
薩所見他受用佛名主。非約第十地菩薩
名主也。或此佛所坐大寶花臺此華勝餘
花亦得名主相。王是主義 今謂。或説爲
優。然論作生字。此應爲正。順經論故
十四
又如懷孕不能繁引 地第一十五
云。又如孕在藏。菩薩十地亦復如是。以
諸地有障故。如子生時佛時亦爾。事究竟
故。又如生時諸根覺了佛亦如是。於一切
境界智明了故。藏有十時。一者陀羅婆身
時。二者捏羅婆身時。三者尸羅他身時。四
者堅身時。五者形相似色身時。六者性相似
身時。七者業動身時。八者滿足身時。於中有
三種。根滿足時。男女相別滿足時。廣長諸相
滿足時。如是十時諸地相似
十四
瑜伽四十八不能繁引 第四十八
至二十二紙廣明行等
十四
論如是十地以爲自性 演祕云。明
此地體諸論不同。按十住毘波沙云。善根
階級住處是地義。此同攝論以智爲體。以
無爲法無階級故。又梁攝論唯説出離眞
如爲地。如爲法本故。偏説之。又佛地論第
一説云。地謂所依・所行・所攝以淨法界鏡智
等法合爲地也。如次名爲所依・行・攝。鏡智
能有所行名有所行。智相應法是佛所攝名
爲所攝。瑜伽等説如疏所引。望義不同
諸教不違。有義彈疏釋地義云。説別實法
與總假者名之爲地。今解不然。論自説云。
與所修行爲勝依持令得生長其所修行。
定非假者。不可假者別從實生故。但應
説有爲・無爲總聚之法與所修行別法爲
依爲生長因名爲地也。詳曰。若但云地不
對於人。可如所斷。若對於人云菩薩地。
菩薩之號豈非目彼假者體耶。若許爾者。
與假爲地何理不得。又本立地祇約行人
階位若別。若不對人。何須立地。又人無
別攬法成人。所修之行亦即總分。廢總談
別云與修行爲依・生因又與修行爲勝
依等。正釋與假爲地所以。又諸菩薩殊勝
五蘊遠因實法而得生起。何過不許。故四
十七云。由能攝持菩薩義故名地。正同此
論。於菩薩行能攝故。故與菩薩而爲地

十四
無性云分位名地 無性第七十七右
之全文
十五
四十七云義故名經 四十七二十五左
全文。演祕云。菩薩受用二利行時所居處
義説之爲住
十五
此約果與因 演祕云。疏此約果與因
者。以果與因而爲地也。由所求果方起
行故。即隨自地理・智二極皆名爲果非唯
佛果
十五
然以假者爲地勝 義演云。疏然以
假者總法爲能依至爲地勝者。意別。別法功
徳與五蘊假者爲地。即依別實法假者依
此而修行故。故喚別法功徳與總假者爲

十五
瓔珞經云名地 瓔珞經下四右曰。佛
言。地名持。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徳。亦名
生成。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義演云。疏
生成一切因果者。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非
是究竟名因果也。生成者*若有爲名生因
果。*若無爲名成因果
十五
無性云有十地別 無性第七十六左
之全文。義演云。疏無性云謂諸菩薩於此地
中至煩惱等者。此文意説。十地菩薩修習現
觀等。現觀是初地。離過是二地。離犯戒過
離貪是三地。由行忍故於身不貪。又第
三地菩薩能離欲貪愚故。修菩提分法是
四地。觀察諸諦是五地。觀察縁起是
地。無相中有功用是七地。無相中無功用是
八地。得勝辯才是九地。及眞灌頂是十地。
逐由及他。故此修位有十地別。廣如無性
釋。疏與十相者。即是十波羅蜜多他
十六
顯揚第三謹者知之 第三初左
十地名及十波羅蜜等
十六
對法第十二善法任持 第十二四左
云。謂由十八種任持以顯六波羅*蜜多差
別。何等十八。謂身任持・心任持・善法任持・
善任持・菩提任持・非任持・不拾有情任持・
捨下劣心任持・無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
持・善根圓證任持・善根無盡任持・無厭倦任
持・諸所思事成滿任持・御衆業任持・證入大
任持・引發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
等六種各三差別。如其次第三三所攝。施
主種者。謂財施・無畏施・法施。又云。當知財
施能任持身。由飮食等諸資生具攝益受
者所依身故。無畏施能任持心安慰他心
離憂怖故。如是餘句隨義應思
十六
攝論第七義意同此 無性第七十一
世親二十七九左
十六
無性第七所攝故 第七十五左之頌

十六
對法云六法施 對法十二八右
文。五・六字下並有日是字。義演云。疏對法云
至相違者。施度是財施。餘五無畏施。一切六
法施。五無畏施者。由持戒故不惱他名無
畏施。由施忍故不恨怨亦不打罵於他
名施無畏。由精進故遍策發起。由禪定攝
心亦不惱他。皆名無畏施。由智惠故簡
擇一切亦不惱他。所以五度皆名無畏施。
一切六名法施者。意説。六度總名法施。問。
初財施如何名法施。答。施法財亦名法施。
故觀音經云。受此法施珍寶瓔珞等。又如
以教法教他人行六度。財所施等皆名法

十六
彼云是名修行住 天親金剛般*若
*經論上四右支
留支譯
論*云。偶言。檀義攝於六。資
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爲修行住。何故
唯檀波羅蜜名説六波羅蜜。一切波羅*蜜
檀波羅蜜實相義*亦現故。一切波羅蜜檀
相義者。謂資生・無畏・法檀波羅蜜。應知此
義云何。資生者即一檀波羅蜜體名故。無畏
檀波羅蜜者有二。謂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
於已作未作惡不生怖畏故。法檀波羅蜜
者有三。 謂毘利耶波羅蜜等。不疲倦善知
心如實説法故。此即是菩薩摩訶薩修行住。
如向説三種檀攝六波羅蜜。是名菩薩摩
訶薩修行住
十七
七十八爲次同此 考七十八八左
列法・財及無畏施。又三十九十三右亦同。上
之兩處與疏次第不同。三十九十七右列財・
無畏・法施如疏及演祕所
十七
律儀戒大悲任持 此三種戒屬當十
八任持下皆准此。十八任持如上已引對法
十二。義演云。疏律儀戒是善任持者。此有二
義。一者由此義故任持身中所有善法。二
者由此戒故能息一切諸惡。即自利行名
善*任持。疏攝善法界乃至是彼因故者。由
持此戒即能任持一切善法。及能任持
滿種子。故云是彼因故也。疏大悲任持者。
菩薩由大悲心饒益一切有情故名大悲
任持
十七
律者法律儀者儀式 如表無表章幷
報恩吼具辨
十七
無性云名律儀戒 無性第七十七左
曰。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獲
持。由能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名律
儀。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後二尸羅。由自防
*獲能修供養佛等善根。及能饒益諸有
情。故攝善法戒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切
佛法。饒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
分布無罪作業成熟有情
十七
世親無性無罪利益相 世親第七
九左曰。三種戒中。律芏我戒者是依持戒。爲欲
建立其餘二戒。是故安住。所以者何。住律
儀者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
佛法證大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
故能成熟有情無性如次上引。義演云。疏
無罪利益相者。*若持律儀戒所引攝善法
戒・饒益有情戒。皆不爲放逸故引此戒。亦
不爲與煩惱相應故引此戒。名無罪相。
*若與放逸與煩惱雜染心倶引此戒。即
是有罪相
十七
七衆戒是第三戒 瑜伽四十二左云。
云何菩薩一切戒。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
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
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説三種。一律儀
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律儀戒者。
謂諸菩薩所受七衆別解脱律儀。即是苾芻
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勒策男戒・*勒策女
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
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
一切爲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説名
爲攝善法戒。乃至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
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乃至廣説如演祕引」
十七
七十八云義亦同此 七十八八右
文。彼名第三云轉生饒益有情戒。上二與
今疏同
十七
對法云耐怨害忍無生忍任持 對
法十二五左曰。下劣心者。謂諸菩薩厭生死
苦同二乘心。由安受苦忍所任持故方捨
此心餘文任持如前已引
十八
無性云廣大法故 無性第七十二右
之文。世親第七十右云。諦察法忍堪能審諦
觀察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説二忍」
十八
七十八名 七十八八左三名全同」
十八
攝論等皆云初有勢句 世親第七
云。三精進中其體差別。即薄伽梵契經中
説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彼經
五句即是。此中三精進體之所解釋。由被甲
精進故最初有勢無性七十二右云。被甲精
進謂最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即是解
釋契經所説初有勢句
十八
七十八同 七十八八左曰。精進三種
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
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十八
攝論等云次有勤句 無性七十二左
云。加行精進。謂加行時如所意樂勤修加
行。即是解釋契經所説次有*勒句
十八左攝論等云不捨善軛句 無性七十二
云。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謂隨意
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坐終不放
捨。於自疲苦心不退法名無怯弱。於他
逼惱心不移動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
中間進修善品嘗無懈廢名無喜足。如
是三句如數解釋契經所説有勇・堅猛・於
諸善法不捨善軛句
十八
然對法及與對法同 義演云。疏然
對法及此論以二利爲度至利樂精進與對法
同者。問。攝論何爲與諸論不同。答。據義有
別。就對法及此論約二利建立六度。所以
六度中皆有自利・利他之行也。六度中皆
有自利・利他之行也 六行皆有利生之説
者。且前五度一一度中皆通二利。其第六度
唯自利。爲攝後四度。於此有自利利他之
行故。總説六度皆有利生之説。若方便
正方便若正證皆此攝故者。言方便者加行
善也。正證者即見道無漏智。意説。經四種
中有勤是方便加行。後三是見道無漏智。故
知四句皆是善根圓證任持中攝故。此任持
體寛而名狹。體寛者通攝得四句。名狹者不
通有漏善。有漏善心未圓證故。然攝論但
以自利爲精進度。所以三種精進中無利他
精進。以攝初五句加行爲狹唯攝有*勒故者。
意説。攝論中辨精進度中第二名加行精
進。若望經中五句唯攝得有*勒一句。何
以故。加行精進爲狹故。若唯識中攝善精
進名體倶寛。所以攝經中五句盡。故此論
與對法不同。對法即名狹體寛。後異於
攝論。攝論即名義倶狹。由此論説名義倶
寛。此辨攝善精進與對法攝論寛狹不同。
其利樂精進與對法同。更不異
十九
然此三勤然彼廣解 四十二十四右
云。云何菩薩一切精進。謂此精進略有種。
一者依在家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
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三種。一擐甲精
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今謂。
彼作擐中*擐音釋古
惠切貫也
今疏爲被。恐應寫誤以
疏釋言勢與此同故。次下二十七左云。四十
二云。*擐甲等如前説。其廣解文如演祕引」
十九
瓔珞經云三勤化衆生 下卷十右
果品之文
十九
無性云得清淨故 無性七十二左
全文。等彼作受。餘同
二十
四十三説並義同此 四十三初左曰。
*後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
菩薩等持功徳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若
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
輕安最極寂靜遠離憍擧離諸*受味泯一
切相。當知是菩薩名現法樂住靜慮。*若諸
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
*儀不可度量十力種姓所攝等持。如是等持
一切聲聞及獨覺等如知其名。何況能入。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解
脱勝處偏處無礙解無諍願智等失諸聲聞
所有功徳。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徳靜
慮。菩薩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前應

二十
七十八亦同 七十八八左曰。靜慮三
者。一者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罪故對治
煩惱衆苦樂*住靜慮二者引發功徳靜慮。
三者引發饒益有情靜
二十
攝論等云後得爲三 無性七十二左
云。無分別加行慧。謂眞觀前勝方便智無分
別慧。謂眞觀*智無分別後得慧。謂現觀邊諸
世俗*智。能起種種説法等事世親云。慧
體有三種中。其義易了
二十
對法意同攝分 十二五右之文
二十
對法自解倶通二利 對法十二。無
性七二十五左曰。又此四種波羅蜜多乃至後
知攝者。謂此所説方便等四。是無分別後
得知攝。若立十種波羅密多。第六般若唯是
根本無分別知。若立六種波羅密多。第六般
若無分別知及後得知。二智所攝。後得知中
四到彼岸亦在第六般若攝故
二十
第四十三大悲相惠 四十三五左
曰。云何菩薩一切慧。當知此慧略有二種。
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此二略説。復有
三種。一能於所知眞實隨覺通達慧。二能
於如所説五明所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
三能作一切者情義利慧。若諸菩薩於離
言説法無我性或於眞諦將欲覺寤。或於
眞諦正覺寤時。或於眞諦覺寤已後。所有
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
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
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増*益損減二邊順入
中道。是名菩薩能於所知眞實隨覺通達
慧。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廣説如
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及於三聚中決定
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法引非義利法
聚・能引此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
於是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
大無上妙*智資糧。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能
作一切有情義利。慧者十一種。如前應知。
即於彼位所有妙慧當知是名饒益有
情慧
二十
七十八同此 七十八九右云。慧三種。
有一者縁世俗諦慧。二者縁勝義諦慧。三
者縁饒益有情
二十
瓔珞經云第一義諦 瓔珞經下因果
十右之全文。經無照無之照
二十
一右
攝論第七是大悲故 初本論文。次
擧二釋論文。世親第七二十二右云。謂以前
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此由大
悲迴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求帝釋等富樂
果。由了知故不起煩惱。此即般若
二十
一右
無性云故求涅槃 無性第七二十五右
云。若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
情。爲欲饒益諸有情故。不捨有情。當知
即是不捨生死。若以此善迴求無上正等
菩提。爲證無上佛菩提故。當知即是希求
涅槃
二十
一右
四十九説如彼廣説 四十九四左
文。四十五四左云。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
略説有十二種。依内修證一切佛法有其
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云何
依内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
薩於諸有情悲心倶行顧戀不捨。二者菩薩
於一切行如實徧知。三者菩薩恒於無上
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四者菩薩
顧戀有情爲依止故不捨生死。五者菩薩
於一切行如實偏知爲依止故輪轉生死
而心不染。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爲依止故
熾然精進。當知是名菩薩依内修證一切
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云何依外成熟一切有
情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
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二者菩薩方便善
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證廣大無量善
根。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
除其恚惱。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
中有情令其趣入。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
聖教三趣入者令其成熟。六者菩薩方便善
巧於佛聖教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乃至廣説

對法十四勘同異 對法十四十七左
曰。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種。一成熟有情善
巧。二圓滿佛法善巧。三速證神通善巧。四
道無斷善巧。成熟有情善巧者。謂四攝事。
由攝受彼令處善法故。圓滿佛法善巧
者。謂慧波羅蜜多。如經言若菩薩摩訶薩
欲得圓滿施波羅蜜多乃至一切種妙知性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故。速證神通慧善巧
者。謂日夜六時發露諸惡隨喜功徳勸請諸
佛囘向善根等。廣説如聖者彌勒所問經。
道無斷善根者。謂無住處涅槃。由此數數究
竟無斷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樂
現一切佛菩薩行
二十
瓔珞有三不捨不受 瓔珞下卷十右
因果品之文。彼經有文之文作無。一切下
有法字。義演云。進趣向果者是自利行。即
同此論迴向方便善巧。即進趣向當來佛果。
但據十地分所進趣。不説小乘果。二巧
會有文者。即巧會小乘中説。有云。教文次利
生故
二十
一左
攝論説佛果涅槃 無性第七二十五右
之文。彼論到彼*之上有未來世之三字
二十
二右
世親云發種種願 世親第七二十一右
云。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
殊勝衆縁者。此顯示願波羅蜜多所作事業。
此願即是波羅蜜多。是故名願波羅蜜多。言
當來者。謂爲當來。此是所爲。第七轉聲。爲
當來故發種種願
二十
二右
四十九説無邊佛等 四十九四左
十五十六右云。云何菩薩所修正願。當知此願
略有五種。一者發心願。二者受生願。三者所
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若諸菩薩於其無
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是名發心願。若諸菩
薩願於當來住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
中。是名受生願。若諸菩薩願能無倒思擇
諸法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是
名所行願。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
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能。若總若別
所有正願。是名正願。菩薩大願當知即從
正願所出。此復十種。若諸菩薩願於當來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當知
是名第一大願。乃至廣説。餘九大願已上
謂。疏中第四正願言菩提功徳。與論文不

二十
二右
瓔珞有三三外化願 瓔珞下卷因果
品之全文
二十
二右
攝論説亦攝在中 無性七二十五右
全文。世親第七二十一右云。餘契經説有二種
力。謂思擇力及修習力。若雖未有修習力
者由思擇力精進修習波羅蜜多故説。由
此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此顯示力波羅蜜多
所作事業 此段疏唯引無性不擧世親。
有何意也。演祕七末十一左云。論力有二種
者。有云。思擇思慧修習修慧。若爾後得何
有思慧。唯無漏故。答。有正思惟名思。何

二十
二左
四十九云力波羅蜜多 四十九四左
略纂十二五十左四十力方便如力種姓品
也。義演云。意説。此二力乃至佛果十力之前
方便。今取此十力前加行二力爲力波羅
蜜多
二十
十力加行義配可知 義演云。疏
十力加行清淨至修習者。此問云。十力前加
行中。何者是此思擇力。何者是此修力耶。
此文義配可知者。答前問也。意云。若加行
中思惟簡擇諸法。即此此中思擇力攝。若
加行中修習諸行。即是此中修習力攝。然清
淨者。即加行無染。是清淨義
二十
三右
瓔珞有三變化通力 下卷十
果品之文。義演云。疏一報通力者。不是因
定發通。但是菩薩倶生威力。即如四善根
菩薩持法華經。不是天眼。以父母*取生清
淨肉眼悉見三千世界。此名報通。由此龍
鬼等皆得報通。亦名生得通。不假修習。但
生便即得。故名生得二修定通力者。即先
習定。因定發通。名定通力。三變化通
力者。即現種種事故。此三種力中。前二通
力其二利。第三通力唯利他故
二十
三右
攝論云饒益有情 無性七二十五左
*云。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受用
法樂成熟有情者。由施等六成立此*智。
復由此*智成立六種。謂數相等種種品
類。是則名爲受用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
知此旋此戒此忍追等。如何聞法饒益
一切有情之類。是則名爲饒益有情
二十
三右
世親云成熟有情 世親第七二十一左
之文。彼論自性等之等作智
二十
三左
四十九説如彼廣解 四十九四左
*云。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當知
名智波羅蜜多。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
別轉清淨妙慧。當知名慧波羅蜜多。能取
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
蜜多。如是名爲二種差別。復有異門。謂無
量*智。當知説名方便善巧波羅蜜多。希求
復後地*智殊勝性。當知名願波羅蜜多。
一切魔怨不壞道性。當知名力波羅蜜多。
如實覺了所知境性。當知名*智波羅蜜

二十
三左
雖四十九不相違 義演云。疏
十九言於一切法至不相違也者。意云。此
會瑜伽四十九文。若據四十九但説一妙
*智。若據下別解依此論中即説有根本
後得別智。未審有何所以。答。瑜伽言於一
切法妙智。是後得智。據説體根本後得是
一。不許一念中二智平生。今解。據體用別
論故分根本・後得二別。故不相違
二十
三左
瓔珞有三三變化智 與前同處
二十
四右
雖引此經未可爲證 義演云。疏雖引
此經未可爲證者。以彼經有人云是羅什法
師經。亦未可依。一無相智者即正體智。後
二智即後智利他收也
二十
四右
今但有二無有三也 義演云。疏今但
有二無三者。此有二解。一云不同彼經智
度有三。一云。或可。此後四種度若唯有二
不同前六亦有三也。然後四度即是第六波
羅蜜多體也。方便等三既唯有二。何故智
度獨自有三。故未可依
二十
四右
此中十八或二十六 義演云。疏此中
十八或二十六者。結前六度各三故成十八。
後四度各二成八。以八怙前十八成二十

二十
四右
於地前具義十二鈔解 義演云。疏
於地前具義及至攝前度何者者。結地前地
上及佛位皆具十度。故下論云。此十種者
五位皆具。乃至若種若現倶唯無漏也。結地
前所修十度中。後之五度實是加行智攝。不
是本・後二智。由擬宜學正體後得故。即假
名正體後得智。實是加行智也。且如法華經
云。又見佛子觀諸法性等。即是地前菩薩
擬宜學地上菩薩。而非根本・後得智觀。此
亦如是。若地上菩薩及佛即無耐怨害忍。
以怨家不能害佛等故。然於佛自受用身
上皆義説有之。若餘菩薩佛身中無者。皆約
義説有也。若化身中有耐怨害忍。即如天
授害佛等是。言初施攝後餘度何者者。然
初財施中亦能攝得耐怨害忍。由菩薩於前
人不懷怨心。於怨家所而行惠施。若饒
益有情戒既云饒益。亦能將財益生者。利
樂精進亦有施財。乃至定中。即於事靜慮
中能辨利樂者情事。變大地爲金銀等
以施衆生。結第六度。唯是根本智。即無財
施。自利行故。若後四中皆是後得智。即取一
分利生後得智中亦能將財布施有情。是拔
濟方便・利樂他願・修習力・成就有情智。如
是皆是財施中攝也。言成熟有情智攝前何
度者者。解云。通攝前諸度。菩薩所修萬行
先他後己。皆爲利益諸有情故也。此即略
示其相。廣明指如對法已上義演具如對法
抄第十六紙左
二十
四右
顯揚第三不繁引之
二十
四左
對法第十一身語意業 對法十一
五右云。云何施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
菩薩法性菩提心爲依止。以悲導心者捨
一切時所有身語意業
二十
四左
如三十九九門解施 三十九初右*云。
謂九種相施名爲菩薩施波羅蜜多。一自性
施。二一切施。三難行施。四一切門施。五善士
施。六一切種施。七逐求施。八此世他世樂
施。九清淨施
二十
四左
三十九解身語二業 三十九初左
文。彼論施物二字中間有一切無罪施五字
二十
五右
四十云即唯二業 四十二左之文。如
上具引。汎論三聚戒。諸師・諸經論辨其
差別。不必一。准淨影大乘義章十三十四紙
云。第七明其三聚。總別不定。離惡爲宗。律
儀一戒亦總亦別。餘者唯別。統收三聚爲
一律儀。名之爲總。故地持云。一切三聚皆律
儀接。同離惡故。於中分出接善・接生。餘二
不收。還復接在律儀戒中。名之爲別。*若
就就善以之爲宗。則接善戒亦總亦別。餘
二唯別。總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爲總。於
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接在接善戒中。名
之爲別。若就化生以行宗。是釗接生亦前
總。亦餘二唯別。菩薩修習三聚行徳。皆爲
利物故名接生。以之爲總。於中別分餘二
之外。還復接在生戒中。名之爲利。當知
大乘一切行徳總・別相望類皆同。然三聚戒
義厥趣略爾。又一二十六右云。三種戒中。律
儀戒者亦總亦別。餘二唯別業疏二下二十
云。若據大乘戒分三品。約義收縁不異
諸律。何以明之。如殺一戒具兼三位。息諸
殺縁攝律也。常行慧命即攝善法也。護
前命故即攝衆生也。此一既爾。餘例然。非
無一二。遮戒如地持等。寶壁開制戒異凡
小。法藏梵網疏紀要
四十九
一。第十攝三聚戒者。
有二義。一若從勝爲論。此十戒總是律儀
攝。以倶止惡故。二若若通辨皆具三聚。謂
於此十中。一一不犯律儀戒攝。修彼對治
界之行攝善法攝。謂一慈悲行。二少
行。三淨梵行。四諦語行。五施明慧行。六護法
行。七息惡推善行。八財法倶施行。九忍辱行。
十讃三寶行。以此二戒教化衆生令如自
所作。即爲攝衆生戒。是故十戒一一皆具三
聚。倫記曰。問。菩薩三聚戒爲倶律儀亦處
中耶。此有兩解。一云。律儀戒離惡増勝故得
名律*儀。餘二處中。又云。倶名律*儀。攝善
利生並可軌持故名律*儀義演云。疏四
六。律儀戒至即唯以七衆別解脱戒爲
體。七衆者。謂出家有五。在家有二。唯二業
者。謂身語也。即唯制身口七支不遮意

二十
五右
攝善法戒即通三業 演祕云。問。瑜
伽自云。三戒同受。復云。何言受律儀後所
有諸善方名攝善。答。理實同受。顯後所起
亦攝善攝。若不言者。恐疑後起非戒攝故。
顯律義是餘戒本。致先後言實同受也
二十
五右
饒益有情戒如彼廣解 略纂十一
十四左云。論解饒益有情戒云。略有十一種
相。謂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等有十一
又字。初爲十一相。若依舊地持即於此初
中分爲三等與舊地持不同如次下辨
三十右又次下疏四十三右云。戒學有三。初以
七衆戒爲體。二以有爲無爲無漏善法爲
體。有漏善法非正應修體。可斷故。三謂正
利樂三業爲性。如上應知
二十
五右
以受學時三業爲性故 受學猶言
受隨也。受隨如古律師具釋。義演云。疏以
受時學時三業爲性故者。意説。若受菩薩戒
時。若行學菩薩戒時。皆以三業爲性。常
以至心恭敬軟語誓不犯戒饒益有情。是
身口意用也
二十
五右
然菩薩戒是何戒攝 義演云。疏然
菩薩戒自息惡戒是何戒攝者。此中問意其
菩薩意地三業中息諸惡事皆悉不儀。於
三聚戒中是何戒攝。此是問意。問。何名息
惡戒。答由菩薩地三業自不作惡事名
菩薩自息惡戒
二十
五右
今欲爲前支別故論實然得 義演云。
疏今欲爲前別故論實亦得者。此答上
問。意説。此息惡戒論實亦得是名菩薩律
*儀戒攝。今爲顯律*儀行相別故。以所且
説七衆律*儀戒不説息惡是菩薩律*儀戒
攝。又菩薩自息惡戒是意業也。此中所説
謂身口七支。是色律*儀。爲色・非色別故。所
以不説菩薩息惡戒是律*儀戒。但同攝善
法戒中故今見義演牒文。彼無前支之支
字。今准今疏前後寫誤。前支之前恐應簡字
寫誤。前字義稍不穩。義演不釋。或可。身語
七支名爲前支。以對後意三故
二十
五左
若爾菩薩如色法不 義演云。疏若
爾菩薩戒有支無支如色法不者。此中間意
云。然菩薩戒得具身語七支。如二乘人身
語七支無表色不外有。答云。菩薩亦得有
十支戒也。如別抄會者。如法苑中表無表章

二十
五右
文殊所問經如是廣説 文殊問經
七左之意。五篇戒者。汎論篇聚。篇即章品
之名。謂罪分局段。聚是攅集之號。謂犯有
條流。篇出僧祇聚出本律。名殊義一。五篇
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
五突去羅。言七聚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
波逸提。四波逸提。五提舍尼。六突吉羅。七
惡説。又六・七聚別者。六中合突吉羅。以同
體故。七中離於惡説。以過多故。初波羅夷
者。事鈔云。僧祇義當極惡。十誦云。隨不如
意處。四分云。波羅夷者。譬如斷人頭不可
復起。若犯此法不復成比丘故。此從行法
非用爲名。又名不共住者。不得於説戒・
羯磨二種僧中共住故。又僧伽婆尸沙者。事
抄云。婆沙云。僧伽者爲僧。婆尸沙者是殘。
若犯此罪垢纒行人非全淨用。有殘之罪
由僧除滅故。毘尼母云。僧殘者。如人爲他
祈斫殘有咽唯故名。理須早救故。戒律
云。若犯此罪應強與波利波沙等。由隣重
罪故也。又偸蘭遮者。事鈔云。善見云。偸蘭
天。遮言障善道。後隨惡道體是鄙穢。
從不善體以立名者。由能成初二兩篇之
罪故也。又翻爲大罪亦言麁惡。又云。然偸
蘭一聚罪通正從體兼輕重。律列七聚・六
聚並含偸蘭。或在上下。抑有由也。律中
或次僧殘後者由是戒分所收罪名重也。
如初二篇遠近方便及獨頭正罪・破僧・盜四
之類也。或在提舍尼下則是威儀所攝。罪
名輕也。如第二篇遠方便及輕狎戈頭之罪。謂
裸身用髮等倒是也。餘三聚等具如篇聚名
報篇釋。義演云。疏文殊所問經一庄廣説者。疏
引文略使讀者猶迷。今謹按文殊所問經云。
若以心分別人非人等男女非男女等。若受
出世間菩薩戒而不起慈悲心。若他物起
盜想。若起妄語心。並犯波羅夷。*若以身
語行不堪得三乘。又若樹葉波汁以心欲
取。若起歌舞作樂華香瓔珞想。若起高廣
大床想。若起提金銀珍寶想。並是菩薩僧
伽婆尸沙。僧伽婆尸沙者。此云僧殘。以身
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剃身毛。若剪
爪如初月形。若起此想。若起斬斫草
想。若起毀他名譽等想。並起偸蘭遮。偸蘭
名大遮名障善道。即大障善道名偸蘭遮。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佛法僧物
花香衣寶以脚踐踏。若佛所行處若佛塔及
菩提樹轉法輪處以脚踏踐。並犯波夜提。波
夜提此云墮惡趣。故若不信者不堪得三
乘。又吐舌動眼毀諸威儀起犯此想者
犯吉羅。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又若
見他物。他動動翫服詐現求利。及説人罪
過。若起此想。犯波羅提舍。此云悔過。若以
身口行不堪得三乘
二十
五左
然菩薩地九門解之 四十十七左云。
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
何等爲四。若語菩薩爲欲貧求利養恭敬
自讃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若諸菩薩現
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貧無依無垢正
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捨。正
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
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若諸菩薩長養
如是種類忿纒。由之因縁不唯發起麁
言便息。由忿蔽放。加以手足・塊石・刀杖
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内懷猛利忿根意
樂。有所違犯。他求諫謝。不受不忍不捨
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若諸菩薩謗菩薩
藏受樂宣説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
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
法。如是名爲菩薩四種他勝處法疏主勝
鬘經述記云。於中有四。即四波羅夷。波羅
夷此名他勝處。惡法己損名他勝處。善法
益己名己勝處。何者爲四種。一若有財法
不得悋惜。二不得爲名聞等自歎毀他。三
有怨嫌彼此相應。四不得起大邪見謗
無因果。今此文文中不依斯次。從後向
前説欲明斷惡。邪見最重。所以先明也。倫
記*云。各依梵網經具明十重。此論略無前
六。舊名波羅夷。此云不共住。三藏云。梵語
正波羅闍以迦。此云他勝處法。若犯此戒
爲他所勝。此四他勝處法具三藏戒。初不
爲貪求自讃毀他。是律儀戒。即當勝*鬘經
於諸衆生不起嫉心。第二不慳惜財法。是
饒益有情戒。即當勝曼於内外法不起慳
心。第三不忿結。亦是饒益有情戒。第四不
謗毀大乘説相似法。是攝善法戒。此四他勝
中。初貧二慳二瞋四者癡慢。如次爲體。言
以九門解者。四十初左云。云何菩薩戒波羅
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
名略説戒。謂九種相戒名爲菩薩戒波羅蜜
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
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
他世樂戒。九清淨戒從四十卷初右至四
十二五右廣解九相差別。故言九門解之
二十
六右
四十二説害忍等 四十二八右之全
文。義演云。疏自無憤勃。㥽勃者。是愼之一
分。憤謂恚憤。勃謂怒自作色及出惡語等名
今謂。色變貌論語云色勃如也。或勃然
與起也。義演云。不隨眠流注相續者。雖不
現起懷惡不捨結怨裏心名隨眠也。相
續。菩薩並不爲此事今謂。此依演祕相
字寫誤。彼論作恒
二十
六右
又云至安受苦忍 四十二八右明八處
苦。於中第二世法處苦亦有九種。謂衰・毀
等。略纂十一三十四左云。論解世法苦略有
九種相者。此中前四。世八法之四法也。即違
縁合故苦。後五。受法離故生苦。世八法者。
初二是身法。財榮潤色爲利冑打縛等名衰。
次四口法。當善論之曰稱。得惡而論云譏。
過善讃之曰譽。過惡而説曰毀。後二意法。
即苦・樂可知。此中唯論衰等四不論利等
四者。利等四可欣非是苦相。故不説。壞法
壞者。且謂諸欲法性是壞法而至壞時名壞
法壞。盡法盡者。謂諸欲法體至盡無時爲
盡。前壞法由有質。老法老等准。知同曰。若
爾盡法盡與死法死壞法壞與病法病何別
義。曰。一是外法一是内法。所以別也義演
云。彼卷又云。至死法死者。意云。説世間法
中。有九種苦。所謂衰者。衰朽也。若對面實
説名譏。若背面名毀。逼迫名苦。壞法壞者。
謂資具等性是壞法。復遇縁壞名壞法壞。此
猶質在。自是盡法復遇盡縁。其質亦盡。名
盡法盡。老・病・死三准此應説。問。壞・滅二法
與老・病・死三法何別。答。内外有異故分五
種。老死等内。資具等外。若別若總者遇一二
苦名別。若總遇九苦名總。菩薩不以
遇此苦故而生懈廢。問。世法亦有譽利稱
讃等。故故不説耶。答。譽等可欣非是苦
相。所以不説今謂。演祕・義演本據略纂
二十
六左
此以精進三乘爲性 義演云。疏此
以精進及彼所起三業爲性者。由身行忍不
捶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語故。
由意行忍不憤發故
二十六左彼卷又云善安勝解故 四十二十右
之全文。彼論思惟之惟作擇。八事之事作種。
義演云。能於八事著者法。思勝解者即是
諦察法忍也。謂於八事法上深生印忍八事
者謂五明・三三聚也今謂。義演解釋八事
出於胸臆。五明・三聚此般若境。如前已引
四十三二左説此八種處直下陳列。不撿
本論。妄發辨釋何也。論文直徴云。云何八
種生勝解處。一三寶初徳處。二眞實義處。
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
得義處。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
所應行處。又此勝解由二因縁於彼諸處
能善安立。一長時患習故。二證善淨智故。
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
二十
六左
此有三業正與此因 義演云。疏定
道倶色至與此論同者。意云。若定・道・倶・無
表色由定・道相應思内防身語故通三業。
諦察法忍不説三業但以審慧爲體。即瑜
伽此論同也
二十
七右
如四十二以九門分別 四十二五右云。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
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説。忍謂九種想忍名爲
菩薩忍潻羅蜜多。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
種行忍。四一切門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種
忍。七遂求。八此世他世樂忍。九清淨忍
二十
七右
四十二云如前説 四十二十四右
文如前以引
二十七右亦如破以九門解 四十二十四右云。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
者一切精進。三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
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
*逐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
淨精進
二十
七右
對法云心恒安住 對法十一十五左
云。云何靜慮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
菩薩法性菩提心爲依止以悲導心起一
切種身語意業自在用時所有一切心恒安

二十
七右
四十三云靜慮自性 四十三初左云。
云何菩薩自性靜慮。謂諸菩薩菩薩藏聞・
思爲先所有妙善世出間心一境性心正安
住。或奢摩他品或毘鉢舍那品或雙運道倶
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 義
演云。四十三云至皆以靜慮爲體者。意云。靜
慮有三相。第一妙善靜慮。謂諸菩薩所有
靜慮離一切分別・一切相等。此通有漏・無
漏定。第二世間靜慮者。謂諸菩薩能引能住
種種即徳靜慮爲體。此通有漏心中所引
故名世間。第三出世靜慮者。謂諸菩薩以無
道饒益有情等是。彼所説三靜慮相雖
別。一種皆以靜慮爲體。當體即靜慮故。撿
前明靜慮度中三十三文。彼前文據義立
名別也。今謂。此釋未
二十
七左
廣九門亦如彼 四十三初右
二十七左皆通有漏無漏 義演。疏通有漏無漏
者。若地前亦修十度。亦學非根本・後得智
觀。若從初地至七地已前。即用加行智
引生根本。根本引生後得。若八地已上即
無加行。但有根本・後得。後得亦引生根本
智。此依實*儀。若據此及攝論依勝法
出體。但以根本・後得二智爲體。且據勝
以論。然未盡理
二十
七左
攝大乘第七二智爲性 世親第七
十左無性七二十五故六由清淨最勝。謂煩
惱・所智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二十
八右
初五度則不然 義演云。疏初五度即
不然者。初五度體性各別。如已前説。唯第六
度中有此分別
二十
八右
論此説自性功徳爲性 演祕云。問。
忍・精進等體非三業。如何今言説自性耶。
答。有義。實非自性。而作用中三業殊勝於
眷屬中對餘劣者假名自性。詳曰。忍及精
進必有三業二行方成故取三業。亦何爽
理。諸論多分説彼自性通三業故
二十
八左
攝論有六上品到彼岸 無性七五左
論曰。此六種相云何可見。由六種最勝故。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爲所依故。二由
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三由處最勝。謂一
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爲依處故。四由方便善
巧最勝。謂無謂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
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
二十
九右
對法十一名六度相 對法十一十五
曰。云何施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
薩法性。菩提心爲依止。以悲導心捨一切
時所有身語意業。如是由種性故。願故。意
樂故。事故。自體故。顯施波羅蜜多相。種性
者謂菩薩法性。願者謂菩提心。意樂者謂悲
導心。事者謂捨諸所有。自體者謂身語意業」
二十
九右
然顯揚第三別於攝論 顯揚三三右
曰。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説如經。
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爲導者。十
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爲堅固根。或因
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徳大我
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之無失
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
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
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
遍知果
二十
九右
論五巧便最勝二障間雜 演祕云。
論巧便最勝者。即當攝論無分別知所攝受
也。無性釋云。謂三輪清淨施者。受者・施物・
分別皆遠離故
二十
九左
不爲彼雜謂三時無悔等 義演云。疏
不爲彼雜謂三時無悔者。即是欲修行正修
行時及修行已後。於此三時不悔故名清
淨。問。三時無悔唯約施度亦通餘度。答。
通餘九度互有三時無悔。有云。唯施度有
三時無悔。餘九度但有不爲二障問雜。
問。三輪唯施度有亦通餘度。答。隨十度皆
有。若不通即不爲巧便最勝所攝受故即
不成波羅宓多。亦有解云。唯施度有三輪。
亦有説。施・忍二度有。餘者無。若爾如前通
不爲巧便之所攝受。何得名爲到彼岸」
二十
九左
有是非故 義演云。疏有是非故者。意
云。雖行施等。亦有是度者有不是度者。
所以應作四句分別
二十九左此一一自望可知 義演云。疏此一
一自望即種類福爲四句至可知者。意云。若
約種類福説。六度一一自相望應作四句。
四句者一有施非度。如人行施不與七最
勝相應。二有度非度。謂隨喜他與七
最勝相應。三有亦施亦度謂自行施與七
最勝相應。四有非施非度。謂二乘等所修
五度。餘五度約種類福一一自相望皆有四
句。准施應知。言種類福者。自雖無物可
施。見他施時但生隨喜。亦得功徳。名種
類福也。今此四句中即第二句名種類

二十
九左
若不約種類福得爲句故 義演云。
若不約種類福次第修者至得爲句故者。意
云。若除種類福而次第修者。是先行施度。
即有三句。餘五度各有四句。謂前已有施
度。所以得成四句。且施三句者。一者施
非度。如自行施。不與七最勝相應。二有
度非施。即闕此第二句也。三亦度亦施。如
自行施。與七最勝相應*也。四非度非施。
謂二乘等所行戒等。並不成波羅蜜。餘五度
各有四句者。若先修施度次修戒度次修
忍度乃至次修慧度等。由先有施度餘持
戒等皆有四句。皆除自種類福。且戒度四
句者。一*者戒非度。謂二乘所持戒等。二有
度非戒。謂前施度。施度非是戒。也。三亦度
亦戒。如人持戒。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非
戒。謂除上相既修施戒次行忍。忍忍亦
有四句。一云。有忍非度。謂行忍時不與
七最勝相應。二有度非忍。謂前施・戒。三亦
忍亦度。謂行忍亦與七最勝相應。四非度
非忍。除上再所相。乃至智慧既亦然。此依
次第修六度作法今謂。下疏四十一右

三十
若非次第皆得四句 義演云。疏非次
第者皆得爲四句者。或有先行持戒後方行
施。即施亦得有四句。四句云。有施非度。
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非施。謂持戒度。
有亦施亦度。謂行施求菩提等。有非度
非施。除上爾所相。或有先忍度後方行戒。
戒亦有四句。四句云。有戒非度。謂持
戒不求菩提。有度非戒。謂忍。有亦度亦
戒。謂求菩提持戒。有非度非戒。除上爾
所相。或有前精進後方行忍。忍亦有四句。
乃至先行智慧後方修定。定有四句。亦
爾。此據不依次第作四句也。或有雙行
持戒・及定不行餘度或雙行忍及慧。皆得
有四句。亦雙行戒及定爲四句。皆有定
非度。謂修定時不與七最勝相應。有度
非定。謂持戒度。有亦度亦定。定與七最勝
相應。非度非定。可知
三十
此中有三箇四句 義演云。疏此中有
三箇四句者。一約種種福爲一箇四句。如
前已説。二不約種類次第修者。餘五度得
有四句。如前説。三約非次第者得有四
句。亦前説故云此中有三四句。又按優婆塞
戒經廣作四句。施四句云。是施非度。謂聲
聞・縁覺・凡夫・外道・初二僧祇菩薩等施。度
而非施。謂餘五度。亦度亦施。第三僧祇菩薩
所施。非度非施。謂二乘等所修五度。餘度
四句准此可知。問。經・論何違。答。經據任運
修進不退増勝名度論依具相通退・不退・
亦加行・無加行以立度名。望義有別。故無
違也
三十
對法十二云皆度所治 十二七右云。
所治者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慳悋・犯戒・
忿恚・懈怠・散亂・惡慧爲所治。復次乃至一
切波羅蜜多所攝善法。彼所對法。及所知
障皆是波羅蜜多所治
三十
若依慳貪惡慧等障故 義演云。疏
若依慳貪悋惡慧等障故者。此約別治
煩惱障。但有六障。下云蔽即是六障蔽障
也。今此別治煩惱障唯約六度所治以明。
如施治慳乃至定治散亂智慧治惡慧等
障。若就惡慧中復分後四。怙前六爲十
障者非也。或於惡慧中別離出五障*怙
前散亂等五障爲十障者亦非也。以別治
煩惱中唯有治六障無治十障故。然今十
障者。皆望所*智障爲十障。當説
三十
又如攝大乘因等 無性第七三左
曰。何因縁故波羅蜜多惟有六數成立。對
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
熟諸有情故。爲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
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反著
室家爲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忍・進波羅蜜多。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
違犯所生衆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
怠爲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
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失壞因者。謂諸
散動及邪惡慧。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
惟立六數 此第一因。廣説第二・第三
因縁即次下五・六所引者是也
三十
以上所言此約十地爲論 義演云。
疏已上所言説十所以至約十地爲論者。三
義説十度也。此一段疏文不合此六度中。
明合向前論云此但有十不増減者疏文中

三十
一右
攝大乘説循謂成辨 無性第七
論曰。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
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爲依止故。
如實等覺諸法眞義便能證得一切佛佛
法。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惟立六種。無
性釋曰。證諸佛法所發處者。第二建立六
數因縁。以是一切佛法因故波羅蜜多唯
有六數。不増不減。其義云何。謂前四波羅蜜
多是不散動成就。令不散動得圓滿故。依
此靜慮波羅蜜多如實等竟諸法眞義能
於所縁正遍知故。諸佛法者。謂十力等。證
謂成辨 義演*云。疏前四不散動因至正遍
知故者。此文即約得定慧而修六度。不散
動者。即是定也。其慳貪・犯戒・瞋恚・解怠皆
能障定。由貪財位乃至懈怠不肯修定故。
慳等名散動障。若對治慳等四法修施等
四度能引得定故。説施等四度名不
動因。即不散之因也。第五正得定。定圓滿
故。第六依定修定。普於所縁皆能遍知。
此依自利行修六度。下之漸次成就諸有情
故。即約利他修六度也今謂。疏中修字
寫誤。應作證字。此中引攝論文不釋此
論故
三十
一右
攝大乘説令解脱等  無性攝論七
論曰。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
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
不毀害。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邁毀害而
能忍受。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
所應作即由如是攝利因縁令諸有情於
成熟事有所堪任。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
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於開悟時彼
得成熟。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情唯
立六數。應如是知第三因縁無性釋曰。隨順
成熟諸有情者。第三成立六數因縁。由施
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正攝受。由戒波羅
蜜多於諸有情能不毀害。不生惱故。由
忍波羅蜜多雖*邁毀害而能忍受。能忍受
故能饒益他。不反報故由精進波羅蜜多
助彼所作。由靜慮波羅蜜多心未定者令
其得定。由慧波羅蜜多心已定者令得解
脱。開悟時者。謂教授彼令於境界得悟
入時。彼得成熟者。彼於境界已成成*熟
言成熟。言成熟者。謂所治障消融潰散。
如癰已熟。或能治成滿可用。如食已熟」
三十
一左
對法第十一道不成故 十一十三左
四波羅蜜多數唯有六不増減。何以故。一
切菩薩道略有二種。一増上生道。二決定勝
道。如其次第三三攝故。所以者何。増上生
道有三種。一大資財。二大自體。三大眷屬。
施波羅蜜多感大資財界。戒波羅蜜多感
大自體果。由持淨戒生善趣中得尊貴身
故。忍波羅蜜多感大眷屬果。能行忍者一切
衆生咸所歸附故。決定勝道有三種。一伏
諸煩惱修習善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
三成熟佛法方便。如是三中隨闕一種。菩
薩決定勝道必不成就。成熟有情方便者。謂
靜慮波羅蜜多。依此發神通・成熟有情故
義演云。増上生道者。意云。増上生者。即是
所招順世間果報。道者是因大財等果從
施等因起名増上生道燃此果報世間最勝。
若菩薩施得大富貴多饒財寶。菩薩持戒
得身相端正。菩薩行忍得大眷屬。決定勝
道者。意云。決定勝者亦是果也。望前三果
増上果體。後三果體而勝於彼名決定勝。
道者因也。論精進等三也。能伏煩惱成熟
有情及成*熟佛法。是精進等果*也。如疏
具明。此三望前是出世道今謂大旨本據
演祕
三十
三右
七十八永害隨眠 七十八七右
深密經。義意不殊
三十
二左
對法十一亦有此解 對法十一十四左
具論此意
三十
二左
對法論 説不染汚方便 對法十一
四左
三十
三右
後三慧故不住生死 義演云。問。第六
可言慧勤定如何是慧。答。相從而言。定要
由精進。慧要由定。故相從得名。亦如三種
般若。相從立稱。下云前四名戒學。亦准此
通。由施是戒資粒。戒是戒自體。忍是戒眷
屬。精進是戒守護。由勤守護戒得堅勞。後
二各自學。此約三學以明六度
三十
三左
四十九説是二學 四十九六左曰。由
前四種波羅*蜜多資糧・自性・眷屬・守護當
知圓滿修諸菩薩増上心學。由其般若波
羅蜜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増上慧學。過
此三上更無菩薩學道可得。是故此三普
攝一切菩薩學道。由此建立波羅蜜多唯
有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増 略纂十二
五十一右云。論云。由前四度資*粒・自性・眷屬・
守護當知圓滿戒學者。如次配前四度
三十
三左
論有九種無減無増 九因如論別義
一種者。如上所引。四十九説三學因有是

三十
三左
七十八爲施等助 七十八七左曰。世
尊。何因縁故施所設餘波羅蜜多但有四
數善男子。與前六種波羅蜜多爲助伴故。
謂諸菩薩於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有情以
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也安置善品。是
故我説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爲
助伴義演云。以所攝事方便善巧者。以
*所攝事者。即是四攝法也。意説。由諸攝事
方便善巧助施等三令施等成波羅蜜多
故而攝受之安置善品。若無方便善巧施
等不成波羅蜜多
三十
三左
謂攝事中故云助他 義演云。疏謂
攝事中布施等至故云助也者。意説。四攝事
中布施即是此中布施。由方便善巧故其
布施等即能利生。故布施與方便善巧行相
順。即方便善巧而能益彼施等。故言方便善
巧能助彼也。問。方便善巧既是無漏後得智。
如何能助前散施・戒・忍。答。菩薩無漏後得
智中修行六度以無漏方便資助何過。能
有漏散心中於施等後得無漏方便遠熏亦
復増長。餘助准此
三十
四右
彼文叉説願助精進 七十八七左
文乃至者。此中越略於菩薩藏不能聞縁
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
彼便攝受少分狹劣福徳資*粒之九句。其
他皆同* 義演云。疏於現法中者。即是修
現中也。贏劣意樂者。即是劣勝解也。下界勝
解故者。界者性也。即是種子故。菩薩身中下
劣種子也。故云内心住無有堪能。亦如十力
中名上下界*智力。准此等文即*智・願力
道加行。加行・資糧之菩薩有漏智中亦能作
之也
三十
四左
彼經又説爲定度助 七十八八左
意。義演云。彼經又説若諸菩薩至名力波羅
密多者。意云。於力助靜慮中。聽聞正法是
思擇力。如理作意是修習力。得上界勝解者。
由力故即轉已劣前種得上品種子名力
也。就由欲界聞思慧力解取生色界定。即
聞思慧名力上界定名靜慮故。云力助靜

三十
四左
彼經又説智爲慧助 七十八八右
意。義演云。疏若諸菩薩已能聞縁善修習故
至引發出世間慧故者。意説。*智助般若所
由。由先別定爲縁以智善發定故。後時能
發靜慮。靜慮能引出世間慧。約此展轉故
云*智助般若。疏文略故依此爲正今謂。
疏全援引經論文旨非加私意。應知
三十
四左
中邊第一法成就 中邊上十五右
行。論曰。此説十種波羅蜜多所得果障以
顯十種波羅蜜多自性之障。謂於布施波羅
蜜多説富貴自在障。於淨戒波羅蜜多説
善趣障。於安忍波羅蜜多説不捨有情障。
於精進波羅蜜多説減過失増増功徳障。
於靜慮波羅蜜多説令所化趣入法障。於
般若波羅蜜多説解脱障。於方便善巧波羅
蜜多説施等善無窮盡障。由此回向無上
菩提令施等善無窮盡故。於願波羅蜜多
説一切生中善無間轉障。由大願力攝受能
順善法生故。於力波羅蜜多説所作善得
決定障。由思擇力及修習力能伏彼障非
彼伏故。於*智波羅蜜多説自他受用法成
熟障。不如聞言而覺義故

七十八易故不言 七十八八右曰。
世尊。何因縁故宣説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
第。善男子。能爲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
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
爲護禁戒便修慰忍。修忍辱已能發精
進。已能辨靜慮。具靜慮已能便能獲得出世
間慧。是故我説波羅蜜多如是次第深密
經四八左對法十一十六左攝論第七六左義旨
皆同
三十
四十九如彼廣解 義演云。疏四十
五左者三解者。一由對治。二由生起。
三由異熟果。即此中云。謂治障・生起・第三
異熟果是也。對治者。謂慳惡行・於諸有情怨
恨逼惱・懈怠・散亂・暗鈍愚智。如是六法能
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爲對治。如其所應
建立六度。二生起者。生起即是此中麁細。
先麁後細而生起故。此上二解與此論同。第
三異熟果者。無明六度所感異熟報以明次
第。又云。異熟者。即是六度成就名爲異熟。
非約異熟無記。是也如彼廣解者。四十
五左曰。由三因縁次第建立。何等爲三。一
由對治故。二由生地故。三由異熟果故。
云何如是波羅蜜多由對治故次第建立。謂
慳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腦・懈怠。散亂。闇
鈍愚痴。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
爲對治。如其所應建立六種波羅蜜多。當
知所餘波羅蜜多即此所攝。如是名爲由
對治故次第建立。云何如是波羅蜜多由生
起故次第建立。謂諸菩薩皆於財位無所
顧戀。棄家諸欲受淨尸羅。散重戒故能
忍他惱不惱於他。受持淨弁修習忍已。
戒淨無動無間無斷。於諸善品勤修加行。
如是修習勤精進故離諸放逸能觸妙善
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
知境界。當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云
何如是波羅蜜多由異熟果次第建立。謂諸
菩薩於現法中精勤修學施等善法。由是
因縁於當來世芯獲得種種外妙珍財無不
圓滿。當知是施波羅蜜多因力所作。獲得内
五自體圓滿。是餘戒等波羅蜜多因力所作。
乃至廣説
三十
六右
七十八迴求大菩提 七十八九右曰。
世尊。何因縁故波羅蜜多説名波羅蜜多。善
男子。五因縁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
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
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
事。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異熟
及報恩中心無繋縳。無罪過者。謂於如是
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
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
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作所。集波羅
蜜多迴向無上大菩提果。世尊。何等名爲
波羅蜜多諸相違事。善男子。當知此事略有
六種。一者於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
深見功徳及與勝利。或者於隨所樂
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功徳及與勝利。三者
於他輕蔑不堪忍中深見功徳及與勝利。
四者於不勤修著欲樂中深見功徳及與
勝利。五者於處憒閙世雜亂行深見功徳
及與勝利。六者於見聞・覺知・言説・戲論深
見功徳及與勝利。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
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一
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然無
壞多諸喜樂。四者爲衆生生。五者身無惱
害。六六有大宗葉。世尊。何等名爲波羅蜜
多間雜染法。善男子。當知略由四種加行。
一者無悲加行故。二者不如理加行故。三者
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不如理加
行者。謂修行餘波羅蜜多時於餘波羅蜜
多遠離失壞。世尊。何等名爲非方便行。善
男子。若諸菩薩以波羅蜜多饒益衆生時。
但攝財物饒益衆生便爲喜足。而不令其
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爲非方便行。
何以故。善男子。非於衆生唯作此事名實
饒益。譬如糞穢若多若少終無有能令成
香潔。如是衆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無有
方便。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唯有
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義演云。疏三無罪至離非方便行者。意説。
菩薩行六度時。不以煩惱染心而爲間雜
名無罪也。又了能所皆宜知如法。約不
生執著故云離非方便行*
三十
六右
攝大乘説通言波羅蜜多 無性七
本論之
三十
六左
對法十一如來圓也 對法十一十七
之意。彼論云。十二圓滿最勝。謂第十地及
如來地所有施等波羅蜜多。如其次第菩薩
圓滿故佛圓滿故今謂。菩薩圓滿故之圓恐
應衍字。以此疏言菩薩滿如來圓故。又論
言如其次第故。義演云。疏即菩薩滿如來
圓滿。釋其相故。謂顯佛・菩薩別故。所以各
配一也。又應作四句。有圓而不滿。謂二
乘極果施等。有滿而不圓。謂第十地菩薩
施等。有亦圓亦滿。謂如來。有非圓非滿。
謂凡夫所行施等
三十
七右
最勝所至故名波羅蜜多 對法十一
六左曰。復次最勝所作故。最勝所至故。
名波羅蜜多。一切佛菩薩所爲所到故。復次
到所知彼岸故。名波羅蜜多。能令佛性
故。復次濟度自他最極災横故名波羅蜜多。
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 演祕云。
按彼論。解云。一切佛菩薩所爲到故。有釋。
最勝所作是佛所作。最勝所至十地菩薩之
所至也。詳曰。佛及菩薩倶作倶至。或佛所至
菩薩所作亦應無失。疏安住佛性者。佛性
正是彼岸之體。由能安住名之爲到。又彼
岸者。總攝大乘出世教・理・行・果四也。佛性
即是理所攝也。或通於果。疏又波羅是所知
等者。此非對法文。乃是疏主釋彼論也」
三十
七左
合六解總名 演祕云。疏合有六解
者。六字應錯。合爲五字。一瑜伽五縁。二十
二最勝。三最勝所作等。疏云波羅所至義等
者。此是疏主釋彼論中。所作所至非是論
文。四所知彼岸等。五濟度自他等。或波羅是
所智義等。是爲一解六字不錯。又按智度
論復有三釋。一云。度慳貪等諸煩惱海至
究竟故名到彼岸。即以六障而爲此岸。六
度爲彼岸。一云。此岸是世間。彼岸者是涅
槃。即以生死・涅槃二種爲此・彼岸。三云。有
無等境名爲此岸。知有無知名到彼岸。即
以分別有相・無相名此・彼岸
三十
七左
攝大乘説知法名慧 無性七七右
論之文乃至者。此中越略四度之文。彼論云
云。無性釋曰。釋別名者。謂於因時能破慳
悋亦能引廣福徳資糧。及於果時能裂
窮得大財位。故名爲施。餘釋別名其文易

三十
七左
對法十一説如彼廣解 對法十一
七左釋。論曰大施者。盡捨一切内外事故。
長時施故。離過者。遠離不平等追求等過
故。離垢者。永斷一切所治慳故。如無盡慧
經施無盡中説。云何離垢。永斷所治幷習氣
故。如是三句顯波羅蜜多
三十
七左
彼論又解故名惠 演祕云。其施中
能捨施等者。捨謂棄捨除斷之義。爲由施故
能斷施人當來貧苦。復由施故能除受人現
生遺乏逼迫熱惱。又慧度者。彼論釋云。他所
發者。謂從他言音所生及如理作意相應
慧。内證者。謂出世間慧。種別者。謂出世間後
所得慧。得寂靜者。謂修道中治煩惱慧。勝
徳者。謂能引發勝功徳慧
三十
八右
令三解別名攝大乘等 先釋總名
者。引七十八・解深密經幷對法十一。次釋
別名者。引攝大乘幷對法論。此中論文指
爲餘所即如上經論等是也。然今疏云餘
處即攝大乘等者。近就釋別名論而言
三十
八右
此有五修指如對 對法十二初至
五右義燈解云。攝論第七説五種修。與對法
論開合不同。各據一義。具如彼辨
三十
八右
第十二説於度修正行 十二初右
意。彼論依果之果作報。義演云。疏依止
持修者。依止者。依仗義。即依使此五種法
而修十度。彼依止言亦准此釋。*住持者不
散義。由此四種能持十度不散沒故。然此
五修正以慧爲體。又亦取與慧倶時心・心
所爲體。疏一依因修者。唯約種子説。由
有菩薩種姓因力以能修波羅蜜多正行。
唯二乘人無菩薩姓故不能修波羅蜜多正
行。疏二依果修者。即約所得異熟果説。意
云。菩薩前身由行施故今得人身。亦得行
施故云依勝自體力能修波羅蜜多正行。
三依願修者。即以願爲本所修波羅蜜多
速成滿故。由發願資助得成滿速。此約與
慧倶欲勝解爲體也。若簡擇修即唯取慧」
三十
八左
二依止作意修増上勝願 義演云。
二依止作意修者。此四作意是慧倶時作意
假得作意名也。其實非無餘法。疏一依勝
解修者。若菩薩見六度能詮之教即引生印
可智・勝解心修波羅蜜多正行。與慧倶時
勝解爲體
三十
八左
二依愛味起深愛味 義演云。疏二
依止愛味。修謂於已得度多見功徳深起
愛。味者。意説。菩薩今施少財見於當成
得大財位名於已得度見多見功徳。由此
深起愛味。修波羅蜜多正行言愛。但是愛
重愛味。順於世間。然是深心愛味。以染心
愛味。順流生死。或菩薩前生於少財今生
得大財位。已得後多見功徳遂深起愛味。
而修施等名愛味修。疏三依止隨喜修等
者。對法云。謂於一切芯界一切有情所行
施等深生隨喜。即喜受與惠倶今謂。對法
言見勝功徳。不言多見等。彼云二依止愛
味作意修於已得波羅
三十
八左
三依止意樂修廣如彼解 對法十二
初左曰。依止意樂修復有六種。謂由無厭意
樂・廣大意樂・歡喜意樂・恩徳意樂・無染意
樂・善好意樂故修諸波羅蜜多。此中菩薩
於施波羅蜜多無厭意樂者。謂諸菩薩於
一有情一刹那頃。假使殑伽沙等世界滿中
七寶以用布施。又以殑伽沙等身命布施。如
是布施經殑伽沙等大劫。如於一切有情
所。如是乃至於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時。皆
令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速得成熟。
修行如是差別施時。菩薩意樂尚不厭足。
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無厭
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
展轉相續無一刹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
坐菩提坐。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
多廣大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
多時。於施所攝諸有情所生大歡喜。是諸
有青施所攝受雖生歡喜。猶不能及如
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歡喜意
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羅蜜多時。觀
施所攝一切有情於我己身有大恩徳。不
見己身於彼有恩。由資助我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
羅蜜多恩徳意樂。又諸菩薩修行如是施波
羅蜜多時。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
而不希報恩當來異熟。如是意樂是名菩
薩於施波羅蜜多無染意樂。又諸菩薩修行
如是施波羅蜜多時。以所修行廣大施聚
所得異熟施諸有情。不自爲己。又以此
福共諸有情囘向阿耨多羅三首三菩提。
如是意樂是名菩薩於施波羅蜜多善好意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二終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卷第四十
十本
之二

三十
八左
然與攝論六意樂名字不同 無性攝
論七八右義燈七本四十六右云。又六意樂二
論少別。攝論云。一廣大。二長時。三歡喜。四
荷恩。五大志樂。六純善。雜集云。一無厭足。
二廣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徳。五名無染。六善
好。名不同者。攝論以殑伽沙等珍物施天
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捨名爲廣大。此
即就境及所行事名爲廣大。即此長時捨
於珍・命亦不爲足名無厭足。以長時能捨
亦名廣大。二論互擧。攝論以多劫捨身・命・
財一一如來一一有情悉皆供養而無厭足
名爲長時。雜集據雖多時設得成滿猶行
不息名爲廣大。廣大・長時義一名異。如七
大性長時・廣大倶倶名爲大。雜集據不自
求來四漏果化他令得非爲愛見但無
癡等起名爲無染。攝論約令他相續捨三
惡道得勝異熟不爲自身名大志樂。純
善・善好名義相似
三十
八左
及攝三作意 無性論七八右本論云。又
作意修者。謂修六種音樂所攝愛重隨喜欣
樂作意。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乃至如是菩
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愛重作意。又諸菩薩
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若根深
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
意樂。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
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
到彼岸修恒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
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若
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但
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
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無性釋曰。修
此六種意樂所攝三種作意。其言易了。無煩
重釋
三十
九右
對法論説速成滿故 對法十二
演祕
三十
九右
五依止自在修無有滯礙 對法十
四左云。行自在者。謂諸如來變化身由
此能示現一切有情一切種同法行故
如疏引。義演云。疏五依止自在修至謂縁求
依止此故修者。一身自在者。即是自性及受
用二身。由因中修六度行故。即得自性・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