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唯識論同學鈔 (No. 2263_ 良算抄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一目次

  不定
  於善染等
悔謂惡作
五蓋悔眠同歟
一門轉故
不深及深
心所起推度
依於尋伺
或退不退
顯由彼起
以有相分別攝計度歟
瑜伽通縁世
約三乘通
非是尋
但引本經
正思惟支體
准知此倶
必假尋伺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一

  不定
  於善染等
問。論中釋不定心所。於善染等。皆不定故
爾者大師何釋之耶。疏有二釋。一云顯
不定義。界性識等。皆不定故。二云簡前信等
貪等* 付之兩釋共有疑。先付初釋。
既云於善染等。但顯三性不定義。通界識
不定云事。論文不見耶。加之悔眠唯在欲
界。 尋伺亦限欲界初禪。八識亦唯在第六
識。若爾界識既決定。何云不定耶。依之本
頌中。顯不定義。置二各二言。唯顯善染不
義。付次釋。於善染等皆不定故者。偏表
不定義見タリ。若簡信等貪等者。何不云非
如信貪等耶
答。料簡本疏二釋。雖異義非一。且存申一
義。初釋顯不定心所得名。悔眠等四。於界
性識。皆不定也。故得不定名。一解顯不定
義。此界性識等皆不定故者。此意也。於善
染者。顯性不定。等言等界識不定也。不然
何云皆不定故耶。於界性識。皆不定故。云
皆不定也。故界識不定。論文云難。
不可來也。次性不定。界識不定。其義聊異
也。性不定者。亙三性不定一性義也。界識
不定。非遍名不定也。總見ルトキ九地。不定四
心所。雖在欲界初禪。上界七地無故。有
無不定ナルヲ以名不定也。於八識。第六識雖
在。餘七識無故。亦有無不定也。二各二者。
且擧性不定。非遮餘義也。若不論界識不
者。觸欲等以亦可名不定歟。有性
不定義故。故知。皆不定故者。性界識三。皆
不定也爲言次釋簡前五位心所。名不定心
所。於善染等皆不定故者。簡善位及煩惱。隨
煩惱染位。非如觸等定遍心故者。簡遍行五。
非如欲等定遍地故者。簡別境也。等言非
等善染外法。善染種類非一故。顯多種義。
故疏云。彼類非一。故説等言云云但不コトハ
言非如信貪等者。性不定與界識不定。其
義異故。其詞又異也。
論云。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
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疏云。於善染等皆不定者。一解顯不定
義。此界性識等。皆不定故。二解簡前信等
貪等。此通三性。性不定故。彼類非一。故説
等言云云 下云。由不同前餘五位法。立
不定名云云 論下文○二各二者○
義○應言二者。顯二種二。一謂悔眠。二
謂尋伺○此各有二。謂染不染。非如善
染各唯一故○爲顯不定義。説二各二
言。故置此言。深爲有用云云義演。西明
疏。忠安記。
可見
 論五云。於善染等。皆不定故云云
疏云。於善染等皆不定者。即不定四。謂於
善染。無記三性心。皆不定故。彼復有言。非
遍心故。非遍地有。總此三門。初門簡唯
善染心。第二門簡遍行。第三簡別境。此中
言等。等取餘二門也云云
  私云。此釋意。於善染者。簡善染兩位心
見タリ若爾當卷疏二釋中。可依後釋

尋云。釋等言異今第二釋。如何耶
  悔謂惡作
  問。論釋不定心所。悔謂惡作云云惡作□
□□悔心所歟。將悔因歟 答。悔生因耳。
惡作□□。付之論中。悔謂惡作。惡所作
業追悔爲性云云 惡作體即悔見タリ瑜伽
百法等諸論中。明不定心所。皆説惡作
名。不云惡作即不定心所云云 若爾何處
云惡作非悔耶。依之疏中惡者悔也云云
如何
答。惡作非悔悔因也。以體即因説悔惡
作。此即悔果上立惡作名也。論中述悔
謂惡作之意。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惡
所作業。後方追悔故云云 諸論説以此可
會。但於惡者悔也文者。可有二意。一
云。疏釋惡作自性有多釋。其中有解心。
惡者悔惡義。作者所作事。所作事爲境起
悔。惡作厭爲體義者。惡作無別體。是悔
生因也。二云。惡作之體以何爲性者問
也。惡者悔也。以下文答也。問意問惡作
體悔自性。非問惡作自性也。故上文云。
悔謂惡作者。以體即因云云 明知惡作之
體者指因體悔也。答之云惡者悔也者。
出惡作之體悔自性也
今云。惡者悔也。有或本不同。或本云。惡
者嫌也云云 可翫此本頗順上下文。故次
下文云。即嫌惡所作業。諸所作業起心
嫌惡。已而追悔之方是悔性云云
  惡作體疏有
四説
  一云。厭厭體有二説。有云。是省察心心所。無別
體性。厭通三性。善厭(無貪)不善(嗔)無
  記(欲)
  二云。惡
  五蓋悔眠同歟
  問。不定心所中悔眠與五蓋中惡作睡
眠。障定慧義同歟 答。不定中悔障定
眠障慧。五蓋中悔眠倶障定慧也 付
之云不定云五蓋廢立雖異。論其體
性同是悔眠也。於所障定慧義何有通
屬不同耶。況見深密經・瑜伽論説。明五
蓋所障法掉擧惡作障奢摩他。惛沈睡眠
障毘鉢舍那。貪嗔通障定慧云云 所述明
五蓋中悔眠同不定中悔眠。如次障定
見タリ大師依何文理判其差別耶
答。不定中悔眠所障云止觀。如次唯定唯
慧也。五蓋中悔眠障止擧。慧位而止擧。捨
皆通定慧不障一法。是則不定中悔眠
明相翻障。五蓋中悔眠通説順違。障雖
同悔眠隨廢立別。所障亦異。是以瑜伽對
法説。五蓋中悔眠但於止擧兩位能爲
障礙。文言不簡。而於定慧論之時。上
下文不同。七十七卷惡作障定。睡眠障
深蜜經
第三同之
八十九卷中。睡眠障定。惡作
障慧云云 七十七卷説相返障。八十九卷
論相順障。准知五蓋中悔眠實通障定慧
云事。況有部云相返障。經部談相順障。
實通障定慧。故執邊之義二師起諍歟
論云。悔眠惡作○障止爲業云云
疏云。非是五蓋之中止相。止相通定慧
故。止下心故。今言止者。即奢摩他。能止
住心。非令止下云云
論云。眠謂睡眠○障觀爲業云云
疏云。即毘鉢舍那。此別障觀。非如蓋中
能障於擧。擧通定慧令心高也。顯揚同
云云
對法論第七云。蓋有五種。謂貪欲蓋○疑
蓋。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覆弊其
心障諸善品令不轉故。問。於何等位
障諸善法。答。於樂出家位。覺正行位。止
擧捨位。於樂出家時。貪欲蓋爲障○於
覺正行時。嗔恚蓋爲障○於止擧兩位。惛
沈睡眠掉擧惡作蓋爲障。如前所説。能引
沈沒及散乱故。於捨位疑蓋爲障。遠離
決定不能捨故云云
  如前所説者。指説前八纒之文也。前
文云。睡眠引沈沒。惡作引散亂可見
  瑜伽論七十七云。世尊云何止相。云何擧
相。云何捨相。善男子。若心掉擧或恐掉
擧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
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
欣法作意。及彼心相應作意。是名擧相。
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
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汚時。諸無功用作
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云云
八十九云。復次違背五處。當知建立五
蓋差別○三由違背奢摩他故。立惛沈
睡眠蓋。四由違背毘鉢舍那故。立掉
擧惡作蓋。五由違背於法論議無倒決擇
審察諸法大師聖教涅槃勝解故。建立疑
云云
  一門轉故
問。西明意。釋一門轉故論文。依一意根門
云云 爾者淄洲大師。可許之耶 不許
也 付之。根是識所依門。專可云一門轉。
若是識者。成何法門。立一門之名耶。況
以識名門者。其證在何所耶
答。西明意。睡眠位起五識故。既不ヲ以限意
識一門。釋意根門也。是以義燈餘卷中。引
彼師義。睡起耳識。如定聞聲。亦無文障
以知。寄識不コト釋一門。存此理云事。淄
洲大師破此義。既有色根。何不依轉云云
意睡眠位。既起スト云五識。定可有五色根。倶
時意識。何不依彼色根轉耶。汝恐睡眠位
ヲ以五識。非ランカト意識一門。意根門者。既有五
識所依色根。何限意根一門耶難也。次云
即應解云。猶無五識。不作是釋。更無別因
者。汝不依五根之所以ヲハ解可云五識無
故。若不作此釋。更無別因破也。圓測所
述。不顧深旨。故破不許之也。次識爲門
者。意識既爲ルヲ以睡眠心所所依。名門無失。
至識名門之證者。見婆沙論説。第二靜
慮。心一門轉。故名一趣次因明論中。
釋現量相違等宗五相違。是遣諸法自相
門故云云 大疏釋之。立敵證智。名之爲門
 其證雖非一。且出此等文。准可爲其
證歟
論云。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闇劣。一門轉
云云 疏云 燈云。論*云。 一門轉故。西
明云。一意根門轉故。今謂。不然。既有色根。
何不依轉。即應解云。猶無五識。不作是
釋。更無別因。若云猶昧略故。定既明廣。何
不依彼五色根門。又復下文。明五倶意。
非專爲了五識所縁。又於彼所縁。能明
了取。故知。一門轉トイハ明唯一意識。若一根門。
應言依一門轉云云 西明疏云。謂睡眠
位。心極闇劣。唯依意根一門轉故。非如覺
時心心所法。依六根門故。得明利*
  又五云論五或可義唯五識性非眠之中。
起耳識。如定聞聲 又金光明經○信相
菩薩。夢見金色。准知。夢中亦起眼識等。
入定亦爾。是起五識。義亦無妨。無文遮
云云 燈五云。問定中無五識遇聲耳
識生。睡時五識無喚時睡内起。答有二解。
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爲依耳識生。眠時
意或無。無依耳不起。一云眠中縱有意
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聞聲耳識起。西
明云。睡起耳識。如定聞聲。亦無文障
云云 問。西明意對經部師立量云。睡眠
非無體用。是蓋纒故。如餘蓋纒云云
者淄洲大師付何過耶 進云。燈中宗付
一分違宗過。喩一分所立不成過也。問。付
一分所立不成過不可然
  不深及深
問。論中。不深推度及深推度爾者説尋
伺行相歟。將説思慧行相歟 進云。疏有
二釋。一云不深及深如次尋伺也。二云相配
思慧也。倶不可然。先付初釋。見瑜伽説。
不深推度所縁。思爲體性。若深推度所縁。
慧爲體性云云 今論文同彼。知。可配思惠
行相云事。加之對法論中。尋伺二法。共有
推度。不推度行相云云 今論文亦可同之
耶。依之燈中。不得別以淺度配尋。深推
配伺*此釋無諍。不配尋伺見タリ。付次
釋。論既云義類別故。寧非尋伺差別耶。是
以見上卷論文。淺深推度。麁細發言*云云
准上思下。定可尋伺行相如
今云。今論不深及深之文。無諍尋伺差別也。
凡此論所明。尋伺體類。各別義也。思慧行
相。非文本意。於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
度。義類別故之論文。以尋伺二種。判義類
別故也。是以見本疏文。牒今論文。不深推
度是尋。深推度者是伺云云 是則任論文。述
其意也。餘卷淺深推度論文。亦足爲證。但
本疏次下文。云又不深推度名思深名惠
者者。疑難所被出。瑜伽第五卷文牒釋也。
若不然者。置ヲト者言。頗無其由。更非釋今
論第二釋也。釋瑜伽文有二釋。一以對
法會瑜伽。思全不推度。不深推度者。翻惠
深推度。非顯淺推度也。二以瑜伽會對
法。思雖不如慧。亦有淺推度。對法云不推
度者。不深推度之義也。今論所明淺深推
度。異瑜伽對法。不可同彼此所説故。不
可有今論所説。可ト云同瑜伽等之難也。義
燈下文。釋雜集論文也。不釋今論故。非
難歟
  尋云。燈中牒不深及深文。引疏又不深
推度以下二釋。以知。釋今論二釋歟 今
云。燈初牒置不深及深文。爲釋淺深推
度義。先引置論文也。次引疏二釋。爲
遮要集難也。非存釋今論之二釋歟。
可思之
論云。尋謂。尋求。令心悤遽。於言境。麁轉
爲性。伺謂伺察。令心悤遽。於意言境。細轉
爲性。並用思慧一分爲體。於意言境。不
深推度。及深推度。義類別故。若離思慧。尋
伺二種。體類差別。不可得故云云 疏云。論
並用○故。述曰。不深推度是尋。深推度者
是伺○又不深推度名思。深名慧者。此有
二義。一者謂思全不推度。名不深推度。非
爲細推度也。翻彗爲義。故對法論云。不
推度故。二云思雖不如慧有深推度。亦淺
推度故。前第五卷。證第七無尋伺中。言
淺深推度故。對法言不推度。不深推度
云云
  思心所起推度用
問。尋伺二心所。倶以思慧爲體*云云 爾者
思心所。可起推度用耶 答。疏有二釋。一
云全不推度。二云淺推度問。付二釋。共
有疑。先付初釋。尋伺二心所。倶起推度用。
若思心所。無此用者。何爲尋伺體耶。依之
見瑜伽論説。明尋伺中。謂不深推度所縁。
思爲體性既云不深。非顯淺推度
耶。是以義燈中。難西明云思無推度之義。
此釋正違瑜伽所説不深推度言云云 付後
釋。推求是慧用也。思心。何起此耶。例
如彼與欲倶思數。不起希望相。與見倶心
心所。不起推求用。是以對法論中。思心所
全不推見タリ
答。本疏二釋。未斷邪正。各可成其意也。
初釋意。心心所法。行相各別也。設雖尋伺
タル思。起推度用耶。尋伺淺深推度。麁細
發言。故思發語言。故爲伺體也。何起推
度用耶。對法論説。尤可爲其證。但瑜伽論
云不深推度者。翻慧深推度。非云有淺推
度也。次釋意。尋伺二法。既一時以思慧二
法爲體。若度不度。全不同者。豈假合爲性
耶。行捨。不放逸。精進三根爲體。同備防惡
修善用。妄念不正知念癡等爲性。共具不能
明記等能。尋伺既有推度用。所依思數。何
無此能耶。瑜伽不深推度。非顯淺推度
用耶。但慧心所。以簡擇爲行相。推度通
餘法。起此用也。故雖思心所起推度能。不
背行相各別道理歟。所以推求思擇之義。
ニモニモ共有此義。簡擇決斷之稱。限慧不
通餘法也。次見度用。慧度之中。猛
利顛倒推求也。故餘法無此義也。何以彼
難汎爾惠推度耶。推求是見餘法不推求所
釋。此意也思推度用。能能可沙
也委細如別草之
  依於尋伺三方
問。今論意。依何義。立有尋伺等三地耶
答。論云。依於尋伺有染・離染。立三地別
云云 付之。有染離染。其義不定也。何依此
義。辨三地差別耶。若依有染者。未離欲下
地身所有上地諸法。可名有尋有伺地。尋
伺欲未離故。若依離染者。離欲之人所有
下地諸法。可名無尋無伺地。尋伺染倶離
故。依之瑜伽釋論中。依尋伺染離染。立三
地差別之義ニハ付攝法不盡界地雜亂之過。
今論不異彼師。寧不招二過耶
答。瑜伽釋論。建立三地。出三異説。依相應。
依離欲。依界地差別也。其中第三師。如實
義者ナリ。以之爲定量。而瑜伽釋論。最勝子
等所製。皆是護法菩薩門人也。推ラク彼門徒
異義捈護法本意。致其諍歟。若爾釋論三
義中。第三既正義也。是豈非護法所立耶。
由之見瑜伽論欲界及初靜慮若定若生
名有尋有伺地。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
唯伺地。二定已上色無色界名無尋無伺
云云 上依本論。下准釋家。護法所存。尤
可分明。況建立有漏九地等。皆法爾差別。
界地不同也。至于三地。何依分位。不法爾
理。故今論意。界地上下。定置三地。其三差
別。依尋伺染離染爲言 不云非顧界地
上下。偏依染有無。依之可云。依於尋伺有
染離染者。先明界地所因。立三地別者。指
本論所説。界地上下三地也。依之見本疏
此同瑜伽第四卷説。其五十六亦有此
云云 既依惑麁細。建立界地畢。二定
以上人所有下地諸法。猶下地染被繋屬法
故。返屬有尋有伺地。餘皆准之可知。故不
同瑜伽釋論第二師
  尋云。樞要有二釋。今所成背彼意如何
答。樞要二釋。共疏外別義也。故疏結云。
更有異釋。如樞要説*要初釋。依現
行名有染。據生上名離染。云云 可見
樞要兩釋。委可料簡。
依事微細暫略之
問。付有尋有伺等三地。且瑜伽釋論初二
師意。依相應惑離欲。建立三地云云 爾者
如實義者何難之耶 答。付攝法不盡。界
地雜亂二過也 付之。初師尋伺相應ルヲ以
名有尋有伺地。乃至倶不ヲハ相應。名無尋無
伺地。第二師尋伺染倶ヲハ名初地。倶ヲハ
名後地。苦爾自本。依界地上下。不立三
地。設雖有欲界初禪。不與尋伺相應。
ヲハ尋伺染。名無尋無伺等。豈以第三師
自義。難破他師所立耶
答。先依相應。立ト云三地師意。欲界所有無
心睡眠等。三地中ニハ何不可云有尋有伺。尋
伺不現行位故。不可云無尋無伺。欲界所
有法故可三地外。故招攝法不盡失。若
轉救攝第三地者。招雜亂過。以欲界一地。
依尋伺現行邊。名有尋有伺地。依不現行
義。名無尋無伺地。豈非雜亂耶。付第二師。
未離尋伺欲身所有上地諸法。何地所攝
耶。不可名有尋有伺地。上地法故。亦不可
云無尋無伺地。未離欲身所有法故。若不
攝三地者。有攝法不盡失。若是依未離
欲義。名有尋有伺地者。有雜亂過。雖有
二*失。攝法不盡。一相過也。以雜亂過。爲至
極難。依之今論云故無雜亂。釋論述成大
雜亂。以知。初二師意。不存界地上下故。招
雜亂過云事。但初二師。依相應。離欲義。建
立三地故。一界中有ムコト三地。何爲傷ミト耶。云
難。不可然。若一界中。有三地不同者。若麁
細不同耶。若然者。不可爲一界。若無麁細
者。豈有三地不同耶。是則依瑜伽等。自存
界地麁細。不許他師邪義。付雜亂失耳」
問。瑜伽釋論中。釋有尋有伺等三地。出
師義。爾者如實義者意。依界地上下。立
三地云事。引何文證之耶 進云。引瑜伽
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之文。
爲證也 付之。此文依身在下界之人
修得ルヲ中間定。名無尋唯伺地。若爾可爲違
文如何
答。三地不同。依界地上下。界地差別依麁
細。麁細相依染法力也。欲界初禪所有三
性。五蘊等法。有尋伺相應染。其染勢力。殊
麁故。此染被繋縛法ヲハ皆名有尋有伺地。中
間禪繋縛煩惱。唯與伺倶。故染力漸細。名
無尋唯伺地。二禪已上。尋伺染倶離故。名無
尋無伺地。其中中間禪若定若生。皆是無尋
唯伺染被攝屬。故名無尋唯伺。界地上下
建立ヌレハ設設雖他地法。尋繋屬不同。各
各屬其地也。故下地人所得中間定與唯
伺相應煩惱。被繋縛故。名無尋唯伺地法
也。況下地所得定。中間禪能感行支トシテ彼地
惑業苦隨一也。何從報不名無尋唯伺地
法耶。瑜伽若定者。指所得定。非云若定人。
假者下地法故。瑜伽鈔云。若定者。在上下
地。得彼定。若生者。謂生彼地。無尋唯伺云云
故以所得定。云若定也。非若定人也
要云。依於尋伺○現起有無等者。瑜伽釋略
有三解。有義三地就二前後相應建立。
有義此三就二離欲分位建立。○如實
義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故瑜伽第四言。
若就相應。及就離欲。建立三地。攝法
不盡。亦大雜亂。○如是建立。成大雜亂。○
身在下界。成三地染。應名三地。已隨ヲ以
離。應非彼地。故今應問此第三師解。界
地何テカ得成差別。由有地法麁細異故。
彼麁細異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繋法別故。
無漏離染。依此地法ナルヲ以亦殊。 已斷是此有
染種類。故彼地攝。言有染者。有現行染。故
身在下。雖成三界種子有染。不名三地。
言離染者。據生上義。即非前地。不言已
離此染則非此地。故唯識文正。○又解。此
中言有染者。有彼現行染。離染者。即無漏
等。隨所離染地。即前有染之地今離故。名
離染。隨此有染。離染二種有殊。地界法異。
皆隨所應。二種皆是彼地所攝。不説有染
是彼地。離染即非。故無文妨*
  或退不退
問。伏尋染。入無尋唯伺定之人。出觀後。不
退彼定。可起尋染耶 兩方。若有此義
者。伏尋染得無尋唯伺定。若起尋染之
時。則非此定。若爾何乍起尋染。猶不退
無尋*唯伺定耶。若依之爾者。或退不退。起
於尋染云云 如何
答。不可有不&MT06279;退定起尋染之義也。其旨
如一邊疑。但於疏文。退定已後。起ヲハ尋染
云或退。不退人起尋染時即退ヲハ云或不退
起也。乍有定體。非起尋染也。依之瑜伽
論中。染汚心現前。退失先所得色無色定
之時。下地染汚心。上界善染無間而生云云
燈釋之云。此説退定起下心者云云 退失
定起下染人。可有二類。一先時退。二今始
退。先退之人。先起上染。後起下染。今始退
人。上界方便善心。無間起下染心。是以智周
釋云。退定之者。染無間生。非退定者。善無間
云云 以之爲例。或依如理・靈泰・善珠等
意。訓文云。或退不退起於尋染云云 此義
有例。如云已伏或離スト無所有貪。亦如云
不妄不愚一切境相 疏云。要伏尋染
方得有伺無尋地定。後出觀時。或退不退。
起於尋染云云
  顯由彼起
問。依身在二禪以上。起下三識之時。爲五
心倶依尋伺相應意識引力。爲當如何 兩
方。若五心皆依尋伺引力者。目連尊者。入
無所有處定。起耳識率爾心。聞狂象聲。尚
以無尋無伺地意識。引耳識。況在二定以
上之人。何必假下地尋伺。起五識耶。境界
ラハ隨宜以上定意識。可起三識故。由
之見本疏上下文。今疏云或除率爾心等。
定由尋伺倶意識引故。方可得生。餘處述
初起五識。必尋伺引。後位以去。非尋伺心
引此亦得。此等所釋。不必依尋伺相應意
見タリ。若依之爾者。借起他地法。必假借
識力。若爾起スニ待加行。必依尋伺引力。況
會五識有尋伺之文。顯由彼。多由彼二類
各別也。二禪已上。有不依尋伺五識者。何
爲顯由彼起耶。兩方有疑。如何可云耶」
答。本疏解釋。其旨幽玄。學者異義區分。
且依一義料簡二釋意者。先初釋意。二禪
以上。起三識時。率爾心不必依尋伺引。餘
心必依尋伺引。故云顯由彼起也。初定以
下。尋求等四心。多分雖依尋伺。少分不必
依。故云多由彼起也。故疏釋二定以上。云
或除率爾心等。定由尋伺倶意識引故。方
可得生。明初定以下五識餘時。多由彼尋
等意識引起自地五識故云云 於此初起未
自在類。五心皆依尋伺引力。久起自在人。
除率爾心。餘四心定由尋伺故。二禪以上。
初起五心。久起四心。合云顯由彼也。初定
以下。五心皆不定。多由尋伺。故云多由彼
起。故二類別也。次借起他地法故。何心
可依尋伺云難。不可然。境界強來。初墮
境心。何必依尋伺耶。依之見疏文。二禪以
上准欲界。亦有率爾五識不藉尋伺意識
引生。以境強至故云云 次釋意。亙五心。論
顯由彼。多由彼不同。故二禪以上五識。五心
皆由尋伺相應引力。起&T069222;他地法難故。設
雖率爾心。必假尋伺引力。故目連事非難
也。本疏餘處釋。述初釋意也
  尋云。初釋意。唯除率爾心。餘皆由尋伺
引者。或除率爾心等等言。等何心耶。第
五卷疏釋。其意難辨。何知述初釋意云

答。上卷疏云。初起五識必尋伺引者。初起
未自在位。五心皆必依尋伺爲言 後位以
去。非尋伺心引。此亦得。唯率爾心者。後
起之位。不必依尋伺。非尋伺心ヲ以引此五
識生&T069222;亦得。其不必依之物。唯率爾心也
爲言 等流心等。即不許爾者。等流末位。
殆同率爾。不依尋伺歟云濫有ヘキカ故。先
擧等流。等中間三心也。此四心必由尋
爲言 故今疏初釋中。二禪以上ニモ准欲
界。亦有率爾五識不藉尋伺意識引生。
以境強至故。其等流決定由意有染淨
心故等*云云 等流有濫故。殊釋之。第
五卷疏。亦可其意。今疏云或除率爾心
者。出後位以去。不依尋伺之時也。等者
等初起未自在必依尋伺也
  已上潤色古義了。別義重
可有沙汰。委如別紙
論云。有義。尋伺唯意識倶麁然説五識有
尋伺者。顯多由彼起。非説彼相應
疏云。此下會違。五十六等。説五識有尋伺
者。顯多由彼起。非説彼相應。謂彼文説生
在第二定以上起下識者。顯彼五識或除
率爾心等。定由尋伺倶意識引故。方可得
生。非説五識尋伺倶也。此即顯五由彼
意識起。若在欲界。定中耳識率爾起時。意
雖同縁。不藉尋伺倶意引生。上定亦與下
界耳識。倶時起故。五識餘時多由彼尋等意
識引起。自地五識故。尋伺亦通初定有故。
顯由彼起。多由彼起。二種各別ナレ&MT01302;合爲一言。
其顯由彼言。正會前師所引論文。其多由彼
起。傍會設&MT06279;ムヲ初定已下ニモ論説有尋伺
文。欲界率爾五識起時。雖*云意同縁。非
必由意引。如定中&MT06279;耳識大目揵連入無
定。聞象等聲。豈彼意識有尋伺也○二禪
以上ニモ准欲界。亦有率爾五識不藉尋伺意
識引生。以境強至故。其等流決定由意有
染淨心故。今合爲論。故言多由彼起。除
率爾心故。又解。在初定及欲界。起眼等識。
自地法故。起時自在。雖由意引五識方生。
意識不必要尋伺倶。多由彼起。生第二定以
上。起眼等識。非彼地法。故必假尋伺相應
意識導引方生。定由彼起云云 疏五末云。
又欲界耳識。許異地心ヲ以引生。二定以上。起
三識時。異地心ヲ以以引無尋伺意識爲能引
耶 答。初起五識。必尋伺引後位已去。非
尋伺心ヲ以此亦得。唯率爾心ナリ。等流心等。
即不許爾。如在欲界。豈一切五識生&T069222;
由尋伺引。初起由尋伺。後起不必故云云
  以有相分別攝計度歟
問。付以有相等七分別。相攝三分別之
義。且以有相分別爲攝計度分別。如何
 兩方。若攝者。見義燈所釋。以對法七分
別。攝三分別。計度分別ニハ攝無相及後四分
別。攝瑜伽七分別。以後四攝計度云云
論有相分別。全不攝計度分別耶。況計度
縁不明了境。有相善名言者所有分別。行
相既異。何論相攝耶。若依之爾者。瑜伽有
相縁過去。對法有相亙過現。豈不攝計度
中耶。依之大師餘處中。以有相分別。攝
計度分別云云 如何
答。以七分別攝&T069222;三分別。或任行相相順。或
依瑜伽。對法文。然見對法論説。有相分別
者。謂自性・隨念取過現境種種相故云云
以知。偏攝自性・隨念二分ノミニ云事。故以
染汚等分別思度。攝計度中。有相非ヲハ思度。
不攝之也。但至餘處釋者。且依世同ナル
門。論相攝*也。非顧行相順不順歟。例如
無相分別唯縁ヲハ未來。攝計度分別。仍無失
  尋云。付燈意。若尋行相相順。論相攝者。
以無相分別。何攝計度耶。又付疏釋。任
世同攝之者。七分別。皆可攝計度分別

答。燈意對法無相。唯縁未來。然自性・隨
念。不許未來故。欲攝盡三分別之
時。若不攝計度。攝何分別耶。故攝之歟
  瑜伽通縁世
問。付瑜伽。對法七分別相攝義。且瑜伽無
相分別。攝對法何分別耶。燈有二釋。一云
即對法無相。二云有相攝。前解爲勝云云
付之。披瑜伽對法兩論。見彼此無相分別。
瑜伽云謂隨先所引。對法述謂希求未來。二
無相分別。所縁不同。何相攝之。況攝三
分別之時。瑜伽無相ヲハ自性・隨念攝之。不
攝計度。對法無相ヲハ計度。非自性・隨念
攝。三分別相攝既異。豈兩論相對。同攝無
相耶
答。淄洲大師。明斷邪正。尤可有其意。凡
兩論相攝。專隨名言同異。依行相相順。彼
尋求伺察等。同隨名言。論其相攝。有相無
相。豈不然耶。所以不知縁境通局。只任行
相相順也。但至隨先所引文者。略纂釋此
文云。無相分別。由過現境。所引未來欲得
分別。名隨先所引云云 意云。先者。過現二
世。所引者。是未來也現在雖過去所引。望
來時。能引也
伽通縁世雜集唯未來之解釋。即任大師定
判。次至三分別相攝者。任顯行相。且論相
攝。若依此義。瑜伽無相ヲモ亦可攝計度分別
也。依之撲揚大師。釋瑜伽通縁世文問三
分別相攝相違。答既無唯言。理實而言。通
縁三世上文無唯言。故實攝計度也
燈云。無相攝彼無相少分。瑜伽通縁世。雜
集唯未來*故。或瑜伽無相。亦雜集論有相
所攝。○前解爲勝云云 瑜伽第一云。無相
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
者。所有分別*云云 鈔一云。無相分別。由過
現境。所引未來。欲得分別。名隨先所引
對法第二云。無相分別者。謂希求シテ未來
境行分別*伽鈔欲得者。希求
義也。可思之
  約三乘通
問。付於七分別明八識有無。且遍行相時。
第七識爲有任運分別。將如何 兩方。若有
者。披瑜伽。對法兩論。任運分別現量不通
比非量。而第七識恒計度。偏限非量。何第
七識。有此分別耶。依之燈中。唯除第七。
以恒計度故云云 若依之爾者。任運縁境。
是名任運分別。而論中釋第七識。此識任運
恒縁現境*云云 豈無此分別耶。況自性分
別。既通第七。任運分別其義同。何不然耶。
是以燈上文。問任運分別七八何無。答約
三乘通不説七八。知。大乘意。第七識可有
任運分別云事。加之大師餘處中。任運分別。
以五七八識爲體云云
如何
答。有漏第七。於非我法。恒計度我。故唯有
計度分別。無時&MT06279;可起任運分別之義。任
運既縁現境。同於自性。可通七識。唯除
第七。以恒計度故之解釋。存此旨也。但至
論文者。顯不同第六識與強分別惑倶&MT06279;
依邪師邪教等縁也。既異今任運義何爲
疑耶。次於燈上文者。案文始終。明三中自
性分別。不釋ニハ七中任運分別。依之見具
文。既約自性。八識皆有。任運分別。七八何
云云 標既約自性。尤可自性分別。故以
任運自性トノ義相似。以自性名任運歟。至
伽鈔釋者。燈中七分別漏無漏門有二釋。
一云唯有漏。二云通無漏云云 若准後釋。
第七可有任運分別。無漏第七。是現量故。
略纂之釋。若述此意歟
燈云。約識明者○雜集七中。任運分別。即
通五八。餘唯第六○任運既縁現境。同於
自性。可通七識。唯除第七。以恒計度故
云云 上文云。問既約自性。八識皆有。任運
分別。七八何無。答。約三乘通。不説七八
云云 伽鈔一云。七分別以尋伺或五七八
識。爲體。任運分別。是五七八識故。七唯有
漏。有通無漏。唯識第七解云云
  非是尋故
問。尋伺通ト云無漏師意。不&T069222;ニハ引十地論覺者
覺觀語言因故之文者。淄洲大師。如何釋之
耶 答。譯者加増。故不引之釋也 進云。
燈云。後師依大乘。通因果本後。正思惟支。
非是尋故。所以不引 付之。依論文
相。尋第二師本意。爲證尋伺通ト云無漏之
義。引顯揚。瑜伽等説。成正思惟支通無漏。
又體是尋畢。重引對法。十地説。又説彼
是言説因故云云 覺者覺觀之文。若説尋相。
尤可引爲證。依之本疏中。譯者加増故不
云云 義燈解釋。有何意耶
問。論中。證正思惟支。語言因義。又説彼
是言説因故云云 爾者明通因果本後正思
惟支歟。將限因位思惟支歟 進云。燈
通因果本後正思惟支見タリ 付之。依義
燈解釋。思論文本意。爲證尋伺無漏義。
引瑜伽顯揚等文。載對法。十地等説。若爾
定可尋爲體正思惟支。況今所引十地經
中。解脱月菩薩。請金剛藏。云何故淨覺人
念智功徳具説諸淨妙地有力不解釋之文
也。而金剛藏八地以上薩埵也。説法之時正
思惟支。定可尋伺。依之見撲揚解釋。言
思惟者。八道支一。體即是尋。故得爲證云云
撲揚定判。叶護法本意。淄洲解釋。遠證文
旨。如何可承耶
答。第二師意。證尋通無漏之義。云説正思
惟是無漏故。引顯揚第二卷廣正思惟支文。
述又説彼是言説因故。彼者即指彼正思
惟引十地論思惟支言説因云文也。是則
引思慧爲體廣正思惟支。其中必有ヲ以因位
思惟支起尋用。成言説因之義。引爲尋無
漏證也。是以見次下文。未究竟位。於藥病
等。未能遍知。後得智中。爲他説法。必假尋
伺。非如佛地無功用説。故此二種。亦通無
云云 所引正思惟支。雖其體廣。遂以理
メテ成尋通無漏之義也。然十地論現行
文。本經云淨覺。釋論述覺者覺觀。如現行
者。直説語言因故。尤足尋無漏證。爰
疏主勘十地梵本。云。僧&T042573;。是思惟。故
云覺觀。翻譯加増也。故論主所引。非如十
地論現行文也。依之義燈ニモ不引覺者覺觀
文。之所由讓疏。云本説如疏。此上設縱現
行文。一重致問答。設唯是觀。觀即是尋。尋
是語因。後師何故不引爲證。問難中設字。
即顯此旨也。答之出二種思惟支體了。後
師依大乘通因果本後正思惟支。非是尋
故。所以不引云云 意云。又説彼是言説因
故之文。非直引尋言説ナリト。引説廣體之
文。以理責成尋無漏義也。故十地論文。設
如現行。非此所引爲言 次金剛藏所具思惟
故。可ト云尋爲體思惟支之難。可准之。總擧
廣思惟支。既有言説因思惟支。何不説法
也。演祕釋不相違。所引正思惟支。其
體雖廣。責取正爲證之義邊。云體即是尋
也。故終文云。取彼正論思惟之言。通證因
果言説之由云云
論云。有義。此二亦正智攝。説正思惟是無
漏故。彼能令心尋求等故。又説彼是言説
因故。未究竟位。於藥病等。未能遍知。後
得智中。爲他説法。必假尋伺。非如佛地無
功用説。故此二種。亦通無漏云云 疏云。論
又説彼是言説因故。述曰。對法第十及十地
論第一等。説正思惟是語言因。故知。尋通
無漏。尋既爾。伺亦然。問。既引十地論初卷
等云ヘルヲ是語言因。寧不引彼三請中。第一
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徳具等。彼論解云覺
者覺觀。語言因故。答。若依梵本。毘呾迦
尋。僧羯&T042573;波。是思惟。彼十地論ニハ言僧羯&T042573;
波。但是思惟。亦無正字。何況是尋ナランヤ。即翻
譯家増&MT06279;トイハ謂觀等也。故引&T069222;不同。彼但應
言淨思惟也云云 燈云。論又説彼是言説
因者。本説如疏○問。設唯是觀。觀即是尋。
尋是語因。後師何故不引爲證。答。正思惟
支體有二種。一通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
後得位。體即唯是尋。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後。
體即思及慧○後師依大乘通因果本後正
思惟支。非是尋故。所以不引云云
  但引本經
問。論中。又説彼是言説因故云云 爾者爲
但引十地經。將兼引論家釋歟。祕云。但引
本經。不引論釋云云 付之。見本疏文。釋
又説彼是言説因故論文。對法第十及十地
論等*既云十地論知。引論説云事。況本
經僅云淨思惟。末云語言因。論家承彼。思
惟支語言因云云又説彼是言説因故論文。定
可引釋家文耶。是以撲揚大師。自述依梵
論本云思惟也。何致相違耶
答。先見本疏文。釋又説彼是言説因故文。
何不ルヤト引十地中牒經。云何故淨覺人。釋
家釋之。云覺者覺觀問セリ。答之。若依梵本。
乃至彼十地論言。僧羯&T042573;波。但是思惟。亦無
正字。何況是尋。即翻譯家増。覺謂觀等也。
故引不同。彼但應言淨思惟也*撲揚大
師。牒彼但應言淨思惟也文。作二釋。一云
顯今論家但引本經。不引論釋意云。疏
本經ヲハ改淨覺言。云但是思惟。釋家覺者覺
ヲハ偏關翻譯加増*畢。 彼但應言淨思惟
云云 是則釋家覺者覺觀文。梵本ニハ全無キヲ
譯者加之。梵本但有解脱月菩薩請金剛
藏之淨思惟言。故但引本經也爲言 但本疏
云。十地論者。顯論牒經頌。何成相違耶。次
經文無ト云言説因ト云之文難。是演祕問難也。答
之。引何故淨覺人等文了。既云淨覺
上妙地。今何不釋。明知。淨覺即是説因
云云 其旨明也。二云。兼引論釋。詳曰以下是
也。見行本云覺名覺觀是口言行者。雖譯
者加増。定梵本可云思惟口言行也。然今
論引言説因故。尤似釋家之詞。故兼引論
釋也。依此釋。疏云翻譯加増*者。覺觀言
加増也爲言
祕云 十地論一云。經曰。爾時金剛藏菩薩。
説諸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
○時大菩薩衆中有菩薩。名解脱月。知諸
菩薩心深生疑。即以偈頌。問金剛藏菩薩
曰。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徳具。説諸淨妙地。有
力不解釋○論曰。 何故唯嘆淨覺。淨覺
説因故。覺名覺觀。是口言行。有淨説因。何
故不説○等云云
  正思惟支體
問。正思惟支。以尋爲體云事。引本論何文
證之耶 進云。引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證
而覺之文爲證也 付之。見本論文。若得
彼已等述*畢。總立此二。合名正見*云云
既明正見支。何引證正思惟支體耶。況云
以慧安立。不云以尋爲體。尤可爲思慧爲
體之證耶。依之見義燈次下文。引此文。此
等皆是後八支體。不説尋故云云 淄洲解釋。
違五分誠説。致前後相違耶
答。義燈中。引二十九卷若得彼已以慧安立
如證而覺之文*畢。准知。此倶正思惟支。皆
是初體云云 文雖説正見。與此倶ナル正思惟
支。以尋爲證也。非直爲證。准爲其證
歟。凡見本論文。明正見支。當知。此中。若
覺支時。所得眞覺。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
證而覺。總立此二。合名正見*云云上所得
眞覺者。是根本智也。下若得彼已等者。
後得智也。以慧安立者。以慧安立説法等
事也。雖正見支直不説法。遠成語言安立
方便。倶時正思惟支。安立語言。近成正語
支因也。既明後得智説法之事。豈非尋耶。
若覺支時。所得眞覺者。眞見道七覺支也。隣
之所説後得智。專因位後得智也。故任必
假尋伺道理。以爲初體證歟。但至下文者。
不直説尋之文ヲハ爲後體證。然此文不説
故。爲後體證トモ也。然以此文准ニハ又爲
初體也
瑜伽論第二十九云○此復云何謂七覺支。
謂已證入正性離生○彼於爾時。最初獲
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諸聖有學已見跡
者。由八支攝行跡延道○是故名爲八支聖
道。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眞覺。若得彼
已。以惠安立。如證而覺。總略此二。合名正
見。由此正見増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
分別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諸所尋思。
彼唯尋伺。如是相状所有尋伺。若心趣入諸
所言論。即由正見増上力故。起善思惟。發
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云云
  次下文以正道支。一一説之
  准知此倶
問。付八正道支廢立。且正思惟支自性體。
爲唯限慧心所。將如何 兩方。若唯限慧
者。正思惟支。有起語言勝能。豈不通思
數耶。依之今燈中。思慧爲體況既云思
惟支。專可取思耶。若依之如此者。對法論
中。以正思惟支。云悔示他支。此能既慧用。
何通思耶。是以瑜伽論中。正思惟支。慧蘊攝
付中於菩提分法。信等五根。所不攝法。
列語業命喜安捨六法。不出思惟支。若取
思數。寧不擧之耶。依之大師餘處中。破
有人取ト云思義。依本論文。唯慧非思*兩方
有疑如何
答。雖有異義。且任義燈解釋。可云通思
慧二法也。正思惟支者。觀察根機。發起語
言。悔示他支功能。專雖惠能。正起語言作
用。殊以思ナリ。大乘意。以思名語遍行故。
然自性體雖通思慧。論最勝體。是慧能也。
諸處中以慧爲體之見。皆此意也。第一卷
義燈。第七卷本疏。以慧爲體者。且出發
語言體也。返知。正思惟支。必以*慧爲體
也。但對法鈔云唯慧。遮非思者。爲破有人
唯思ト云之義。引瑜伽説。且依最勝體。強非スト云
思也。以實論之者。可通思慧也
  義燈中。於正思惟支。出二體。初體出尋。
後體取思慧。然初體尋。既思慧合成法也。
倶爲自性體。准知。思慧。共自性體云

  必假尋伺
問。金剛心菩薩。説法利生之時。可依尋伺
力耶 答。爾也 付之。等覺無垢大士。僅
隔羅穀於佛智。説法利生之時。何假功用
耶。況金剛心是依第四定。若假初禪尋伺
者。豈異地王所相應耶。加之於第九地。斷
利他中不欲行障了。至金剛心。不可有功
用。依之龍樹智論中。金剛心菩薩説法之時。
不假覺觀*如何
答。金剛心位。雖因位最頂。尚未至圓滿轉
依。故對機説法之時。必假功用。知種姓別
也。是以論中。未究竟位。於藥病等未能遍
知。後得智中。爲他説法。必假尋伺。非如佛
地無功用説云云 既遮佛果。因位ヲハ總述必
假尋伺。知。必假尋伺云事。是以餘處義燈
中。雖作二釋。金剛心位。必假尋伺之釋
爲正義。但至異地王所相應難者。燈會之
云。金剛定前。起於尋伺。觀藥病等。撃發
語言。即入此定。故雖在定。而能説法。方便
雖屬於前。正説法時。在金剛定*金剛心
時。雖無尋伺。定前起尋伺。撃發語言也。
如八地以上菩薩。入生空滅定時。依定前
撃發力。起説法等事也。於智論説者。
師釋此事。論者意異。不可會之。護法門人。
強不足劬勞。況於正説法時。不起尋伺。故
云爾歟。次雖斷利他中不欲行障。尚有任
運功用歟
四云。今爲二解。一云於藥病未ト云知。
據以前説。此位云等覺。故不假尋伺。一云
金剛定前。起於尋伺。觀藥病等。撃發語言。
即入此定。故雖在定。而能説法方便雖屬
於前。正説法時。在金剛定。能令増進。何所
相違。此解爲正*
  建久八年七月十七日抄了 沙門了算
瑜伽論第二十九云○此復云何謂七覺支。
謂已證入正性離生○彼於爾時。最初獲
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諸聖有學。已見跡
者由八支攝行跡正道○是故名爲八支正
道。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眞覺。若得彼
已。以慧安立。如證而覺。總此略二。合名
正見。由此正見増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
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
  次下文八正道支一一説之
寫本云
  三分別
自性 隨念 計度三世不現事
  七分別
任運 有相過現 無相 尋求三世
伺察三世 染汚 不染汚
  瑜伽七分別者
  現在     過去
  自性IMAGE有相
隨念[IMAGE]無相
  過去     過現
  對法 自性等三分別
有相等七分別
  現在
  自性IMAGE
[IMAGE]  有相
  隨念[IMAGE]
  過去
  任運

    IMAGE尋求
計度[IMAGE]伺察
  [IMAGE]染汚
  [IMAGE]不染

    IMAGE無相
  [IMAGE]任運
計度[IMAGE]尋求
  [IMAGE]伺察
  [IMAGE]染汚
  [IMAGE]不染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一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二目次

  王所一異
  三法起十六
  五位無
  雪山同彼
准此即似
轉識暫起
即能引
慈等勝
即部行中
謂有無學
上貪不定
滅定初起二方
鄔陀夷經
未必爲正
寂靜解脱體
然不還者
然三等持


論第七卷同學鈔第二

  王所一異
  三法起十六
問。付心所決定倶生義。且輕安心所決定倶
生法可取定心所耶 答。不取之也 付
之。輕安調暢身心。必可在定位。依之見
論上卷文。明輕安非遍善義。要在定位。
方有輕安。調暢身心。餘位無故云云 要在定
位之文。顯必在定位。餘位無故之言。明嫌
散心。加之護法論主。釋欲界無ト云輕安之義。
有義。輕安唯在定ノミ有。由定滋養。有調暢
云云 重引證文。論説。欲界諸心心所。由
闕輕安。名不定地云云 此等論文。明必與
定倶生スト見タリ
答。樞要云三法起十六。雖不指其體。對法
鈔中。以輕安幷中隨二惑。云三法。周記解
釋。亦以同之。然十六中。無定心所。知。非決
定倶生法云事。凡輕安初起。雖必依定。相
續末位。不必倶起。彼如信心所以勝解
レトモ因。相續末位。轉未決定境。無勝解也。
輕安起時。必由定故。云要在定位。述唯在
定有。相續末位。未必有定。仍上下論文。非
其相違歟
十六者。輕安起時。必餘十善。除輕安故。遍
行五倶起故。云十六合輕安
十六也
 無慚無愧起
時。無明幷八大隨惑及遍行五倶起。故云十
三法者
如前
  五位無
  雪山同彼
問。上座部本宗同義意。可立中有耶 答。
進云。樞要不立云云 付之。知諸部異計。
任宗輪論説。而出上座部本宗同義。除八
義之外。同説一切有部云云 有部既立中
有。同彼上座。豈不立之耶。依之唐朝人
師。多釋上座部本宗同心立中有如何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