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中論疏記 (No. 2255_ 安澄撰 ) in Vol. 65

[First] [Prev+100] [Prev]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師云。下釋見章門。此人初聞二説。雖復壞疑。
久推不已。妄爲決判。若都畢竟空。即壞於二
諦。然既二諦不無當知。小乘據俗論有。大乘
望眞説空。文中反釋。故云。如是即無世諦
第一義諦也
言既是學大乘人等者。如大論第四十四卷
云。若名字因縁和合。無即世俗語。言衆事都
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二諦無故。諸法
錯亂。述義云。此處但言。如是則無世諦第一
義諦。然從既無罪福以下具明者。此大師述
大論。明二諦相失之義。故云。作此牽文出大
智度論。准此&T047368;文。疏主引大論文。以明生見
義也。取言牽者。曇捷師云。苦田反。字林云。
牽引也。言故智度論云等者。彼論第六十四
卷信毀品文。言五百部者。六百年初有五百
羅漢。是旃延弟子。於北天竺。造毘婆沙論。
謂北天竺罽賓國。集五百羅漢。共脇尊者。造
大毘婆沙論。此云廣解。於西凉州譯出。凡有
百卷。値兵火燒之。唯六十卷現存。止解三揵
度也。准此文。今云五百部者。薩婆多部枝流
也。具引論文。如&T047368;初卷也
疏云。取是空相而起貪著下等者。琳法師云。
下第三結通。其人空有定執。便謂俗有眞無
二諦修別。聞大乘人説萬法空。遂則謗云是
眞諦。邪見人故云種種過也。又復外人定執
有無斷常見故。復因斷常遍生諸感。故云種
種過也。元康師云。下結空見過。謂執空疑有。
不信罪福。故云。取是空相等也
疏云。於畢竟空生種種過等者。碩法師云。即
是結也。明畢竟空者。何曾空。何曾有。而復計
空計有。即是種種過人云。或謂有此空。或謂
無此空。有此空即常見。無此空即斷見也。元
康師云。下結有見過。謂執有疑空。不信無明
相也
疏云。龍樹菩薩爲是等故下等者。碩法師云。
下第二辨菩薩爲此迷縁造中論也。琳法師
云。下大文第二結答。前問明造論所由也。言
問非有非無是愚癡論等者。如中論玄義引
釋論云。有四種門。一毘曇門。二空門。三毘勒
門。四非空有門。不得般若方便。學毘曇門。則
墮有見。學於空門。即墮空見。學毘勒門。則墮
亦有亦空。學非空非有門。則墮愚癡。論准之
可悉。今案。大論第十五卷忍度餘云。問曰。佛
法常空相中非有非無。空以除有。空空遮無。
是爲非有非無。何以言愚癡、論答曰。佛法實
相不受不著。汝非有非無受著。故是愚癡。論
若二言非有非無。是則可説可破。是生心處。
是諍論處。佛法則不然。雖因縁故説非有非
無。不生著。不生著則不可破不可壞。准之可

中論疏&T047368;卷第二之末
  寫本云
寛喜二年庚寅五月八日於廣隆寺北僧坊
書寫畢
 三論宗沙門阿耨坊覺嚴云云 
于時正應元年十二月十七日書寫了同日
終夜自&MT02380;合之畢
所望只爲興隆佛法利益衆生也
 金陵末資玄空坊藏海 

中論疏&T047368;卷第三之本 集衆異説
不敢和會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云不生亦不滅下等者。碩法師云。下第二
辨青目注解八不也。就此文爲二。第一標諦
智章門。即申歸敬。第二長行注釋。就初有三。
第一行偈。標二諦中道。第二半偈。標二智中
道。第三半偈。頂禮歸敬。即是第一標二諦
中道也。此即青目取龍樹意解。以青目取龍
樹意解。故非關別造論。既言青目能取龍樹
意解。何故非是青目注論也。琳法師云。自下
第二就本分別。聖者龍樹造大無畏論。有十
萬偈。於中抽出五百偈頌。明中道。今之論本
所存。只有四百四十四偈。以減數因縁。猶稱
五百。初有兩偈。名爲序分。第二諸法不自生
已下。辨其正宗。末後兩偈。爲流通分也。元
康師云。下第二牒八不也。文中有二。前是偈
文。後長行。解釋偈亦爲二。前偈標宗。後偈
歸敬。今初標宗也
言以去仁壽等者。述義引傳云。後周少帝闡
在位一年。隋楊堅令子楊光襲位。即隋有二
君。合三十八年治之。堅初年號開皇。註二十
年。次年號仁壽註四年。光年號大業經十四
年。今言去者。於大業時。著此疏故。以後堅
前。故云去仁壽也 淡海&T047368;云。陳時於楊光而
所伐。以破國之日。大師來至長安。長安年號
前名仁壽。後呼大業。又後時號貞觀 故以後
望前。名爲去仁壽也。如有偈云。後周終王少
帝闡。將諸太天。享祀先庿。掌客之臣楊堅。有
二美女與一男。男是楊光也。堅使此二女擧
觴上帝。帝感等二女好色。即勅之曰。□納其
弟女耳。堅乃獻之。仍納此女而棄先妃。寵愛
甚重。經乎三年。女啓帝曰。欲見父焉。乃詔莫
過三日歸矣。女退語父。欲帝位平。父曰。若
似朝花一日得耳。女曰。欲齎銛刀遂置靴裏
而入宮中。女以銛刀密頬帝頸。乃出勅曰。楊
堅入宮。因寵愛女。而讓位於堅矣。有人傳云。
一卷玄義云。大隋仁壽二年四月。奉命撰。
又下文云。如疏初序。准此玄文。仁壽二年造
此疏。然有人云。仁壽四年造此疏者。可問也。
今撿嘉祥碑。云仁壽二年。令古淨名三論二
疏百論序疏云。大業四年。今云。仁壽三年。有
人解云。唯此疏文初牒。重牒相開序。疏既云
大業四年以去。大業年中製作此疏也
言江南學士智泰等者。所言江南者。有人傳
云。大唐十道圖之中。江東江南黔中道。此道
内有會𥡴處。此即吉藏師本生之所也。別&T047368;
云。呉國在東南角。故或云東或云南。長安在
西北角也。此江從西南角。至東北角也。又長
安西北在河。此即黄河也。從天竺阿耨達池。
流來河也。有&T047368;云。江東江左也。今案。唐圖
芳州西方。吐香國北有崐崘山。是黄河上源。
從崐崙山東邊下。黄河通出。直向東流。
臨洮郡。向於東北方。當於此處西。名河西即
河右。是以向東而流下。以至銀川郡。向南方
而流下。彼處名河東是河左也。然後更向東。
趣之北溟也。又崐崙山南。在岷山。從此江上
源。從此山江流出。直向東流下。及至尋陽
郡。向南方而流。其信安郡。向東南流。趣南
海。然會𥡴在信安郡之東。今疏主居彼會𥡴。
故云江南。後依楊光請赴長安。所以云江左
也。言學士智泰者來至言皇朝者。述義云。
隋大徳眞也。爲簡僞王。故名爲皇。即楊光也。
朝即朝廷。謂至光處也
言請述所聞遂爲其委釋者。八不義。復&T047368;云。
三論大師吉藏法師。爲大隋天子。在長安日
嚴道場。撰作異家八不。雖多不如此佳也。今
撿彼書之中觀論八不玄要。六重明義尋本。
一得失。二正宗。不三淺深。四絶道。五同異。六
凡有八枚。今疑。若是依智泰所請。爲大隋楊
光天子。在京師日嚴寺撰。辨正論第三云。隋
楊帝京師造日嚴寺也
疏云。大意第一等者。言正觀之旨歸者。述義
云。約明八不凡有二義。一約境明八不。二約
智明八不。故云。正觀旨歸也。言方等之心
苻者。所言方等者。方廣之異名也。言定佛
法之偏正者。有一卷&T047368;云。有所得是偏也。無
所得是正也。言八萬法藏者。且擧圓數。若具
應言八萬四千法藏。謂佛果地有三百五十
徳。此等一一六度爲□有二千一百。復以此
等行。對治四大六衰十患。有二萬一千。以此
二萬一千行。對治三毒等分之病。故成八萬
四千也。所言若者如也。遊者往也。言十二部
經者。述義云。契經應頌&T047368;別諷誦自説因縁
譬喩大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此十二部經。
表理之文爲體性也。故大經云。知法知義。知
法者。十二部經。知義者。十二部經所表之理
也。具明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如&T047368;初卷也。言
白日者。案。瑜伽論第二卷云。其日輪量五十
一踰繕那。當知。月輪其量減一。日輪以火頗
胝所成。月輪以水頗胝所成。此二輪中。月輪
行速及與不定。又彼日輪恒於二洲倶時作
明。復於二洲。倶時作闇。謂於一日中。於一日
出。於一夜半。於一日沒。乃至廣説
言余昔在江左等者。顯疏主昔在呉國學文。
註年即是信也。言者□在江左者。呉國在江
東。故云江左也 鑚仰者有&T047368;云。從在江南之
時以來。常愛樂八不。□年無間也。多分學文
時也。□言未栖河右等者。顯後説法處。即約
解也。言河右者。黄河西也。所言栖者。玉篇。
○致也。招聲貌也。呼來也。照遥亦翺也。今
須致訓也。言雖復東西阻隔者。述義云。左
猶東也。右猶西也。阻者嶮也。塞也。言末始
分乖者。述義云。此有二解。一者依東有西。柏
依而不離故。二者在東觀不二。在西亦爾。故
云爾耳。言阻隔者。玉篇上。○謂險難也。疑
也。邪也 下説文。○隔塞也。○河之東西江之
南北。准大唐圖可悉。言周旋南北等者。所言
南者楊州也。北者長安也。○嘗者。玉篇。○
誠也。徒者。玉篇。○黨也空也。○使今須空訓
也。豈曰窮微等者。如十二門論序云。豈期能
益耶。庶以此心開自進路耳。元康師云。豈其
能益耶者。豈能益謂不能益也。論語云。豈其
然乎。謂不然也。庶以此心開自進之路也者。
望以作序之心。開自悟進向之道路。非敢
悟人也。准此等文。今云。豈曰窮微者。非謂
窮微也。題自心之路者。表示自心進向之道
路也。題者。表識者視之題爲題字也
疏云。第二尋本等者。言偈含五百者。案。序疏
云。四百四十六偈也。或全大數也。或翻者不
盡。今師即文撿文。四百四十八。故元康師云。
言五百者。擧其大數他。即文數之。四百四十
八偈。初之兩偈文是重牒。唯有四百四十六
偈耳。然琳法師云。今之論本所存。只有四百
四十四偈。以減數因縁。猶稱五百者。不知
所以也。言答領前序意等者。述義云。第一
大意門云。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等。今
指此文。故云。前序意也。所言領者。猶領解
也。淨名經云。等者。案。彼經中卷佛道品。維
摩詰答普現色身菩薩問偈。最初一行偈文。
所引全同。故更不&T047368;。疏主釋云。實智内照
爲母。而言度者。窮智之原也。方便外用爲
父。方便有二。一解空而不取證。二實相涅槃
深莫能信。要唯方便誘引。令物得悟。前明順
理之巧。此辨適機之妙。勝於實智。故稱爲父。
又實慧虚凝與陰同靜。方便巧用動與陽齊。
故配父母也。佛與菩薩竝是導物之師。由此
而生也。三藏解云。菩薩如來通名導師。以新
學謂其未離受生。應有父母。今欲題其以法
化生。絶於是受身。故益之以法也。問。大論第
三十六云。佛以般若爲母。般舟三昧爲父。今
佛何故方便爲父耶。答。疏主判云。般舟翻爲
現前。現前見佛是有行。故屬方便。名之爲父。
既言屬方便。故不相違
疏問八不但是等者。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
經第二卷。佛告舍利弗言。菩薩從初發意。行
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帝爲二
乘。作福田。以有菩薩因縁。故世間諸善法生。
乃至六度世間果報 三乘聖道。皆現於世。又
第十三卷。諸天子白佛言。以菩薩因縁故。斷
三惡便。十善道及四禪刹利大性輪王。六大
乃至色究竟天。須陀洹乃至諸佛。出現於世。
佛言如是。如是乃至廣説。准之可悉。今取意
引之
疏云。問二慧云何由二諦而生等者。下明
識二諦發生二智。言關内影法師中論序云
等者。擧僞秦長安曇影。舊説。此師製作中論
疏二卷有本也。注但在二卷。名曰註中論也。
然述義云。此師製述中論義疏。凡有四卷。流
行於世者非也。彼四卷疏無作者名。疑淨秀
師疏也。今撿彼序云。夫萬化非無宗。九行
之有
時有大士。厥號龍樹。爰詫海宮。逮無生忍。意
在傍宗。載隆遺教。故作論以折中。其立言意
也。即無言不窮。無法不盡。然統要歸。即會通
二諦。以眞諦故無有。俗諦故無無。眞故無
有。即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即雖有而無。雖有
而無。即不果於有。雖無而有。即不滯於無。
即斷滅見息。不存於有。即常著氷消。寂此諸
邊。故名曰中。今略引之。述義云。斯論雖無法
不窮等者。示論宗致。以眞諦故等者。且約開
門二諦。示于顯道之義。謂欲明中道正境。先
擧用二諦耳。譬如有波必有水。有水不必有
波。既言用故。必明於體。此非專欲言用義也。
而云以眞諦故等者。於非有假説有。於非無
假説無也。言不著於有故等者。結正境義也。
言斷無見者。猶無邊。執常著者。猶有邊義。
言關内者。長安之東方有關。從此關至長安。
諸師皆初關内耳。今謂不爾。從長安京。於西
北角有玉門金城二關。指此中間。故云關内

疏云。問云何眞諦雖無而有等者。問答以顯
舊序意也。言答此由是等。淨名玄云。詳此意
者。眞故無有。雖無而有。即是不動眞際。建
立諸法。俗故無無。雖有而無。即是不壞假名。
而説實相。以不壞假名而説實相。雖曰假名。
宛然實相。不動眞際。建立諸法。雖曰眞際。宛
然諸法。以眞際宛然諸法。故不滯於無。諸法
宛然實相。即不*果於有。不*果於有故不常。
不滯於無故非斷。即中道也。述義云。眞故無
有等者。於非有假説有。於非無假説無。言眞
際者。猶眞諦空。即非有義。立諸法者。謂假説
有。言假名者。猶俗諦法。即非無義。説實相
者。言假無。言不壞假名等者。明有即是無無
即是有義。以眞際宛然等者。明即是故離邊
之義。不*果於有等者。結正境義。如大經云。
非常非斷故名中道也。准此玄文。今云。不
壞假名等者。引大品經第十三卷文。以明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義。言不動眞際等者。引
大品經第三十六卷文。明即是故離邊之義
也。經二所文。具引如初牒末也。有人傳
云。經云。諸法相。今云實相所言相者。體相
也。即實相是。經云。建立衆生於六度。今云。
建立諸法所言六度者。即是諸法也。言眞際
者。猶實際之別因也。故大論第九十一云。菩
薩求無明體。即時是明。所謂諸法實相。相若
爲實際也。言不動者。如淨名經上卷佛國品
偈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御
製云。言動者失也。乖也。准之可悉也。言實相
者。本來寂滅之理。離虚妄法。爲諸法性。故曰
實相。所言實者。非虚妄義。相者體性也。故無
行經云。實相無煩惱。無衆生無佛。乃至觀好
惡音聲。知非音聲性。常入無文字實相之法
門也
疏云。二諦生二慧等下。明欲釋正觀。先擧用
之境智相生。即以悟有宛然而無等是也。故
淨名玄云。以了諸法實相故。生漚和般若。以
悟實相諸法故。生般若漚和。准此玄文。今云。
有者諸法。無者實相也。言漚和般若等者。明
即是義如境有無相即。智之權實相即亦爾。
般若即漚和。漚和即般若。故淨名玄云。漚和
般若而宛然漚和般若漚和與宛然而般若故
等者。明即是故遠離二邊。故玄之。以漚和
宛然般若故。不著於有。般若宛然漚和故。不
滯於無。准此玄文。今云。常者有也。斷者無
也。言不斷不常名爲中道者。話正觀義。故玄
云。不果於有。故常著氷消。不滯於無。故斷無
見滅。寂此諸邊。故名中觀。准此玄文。今云。
正者此義也
疏云。然離二諦無別中道等者。此示境智相
應。謂由中道正境。發生不二正觀。正觀證照
正境。境如智。智如境。相生證照。不差失故。
言然離二諦等者。約境明體用相即也。即明
正境也。言離二慧等者。約智以明體用相即
也。即明正智也。言故以二諦等者。正明境智
生相生也。故百論序疏云。非正境。無以發正
觀。非正觀。無以照正境。准之可悉
疏云。問既知二慧由二諦而發等者。此正示
父母也。言一者實慧等者。明約動靜以配父
母也 述義引遊方策云。問曰。何謂陰陽。答。
陰陽者天地之氣。寒氣爲陰。熱氣爲陽。陰氣
□□陽氣主生。陰陽之氣共五行。故曰陰陽
也。今有三解。一約天者。日爲陽月爲陰。二約
人者。男爲陽。女爲陰。三約地者。山南爲陽。
山北爲陰。餘義准知。言虚凝者○嚴慗之貌
也。言又凡夫等者。第二義明約同體以分勝
尚配當父母也。故淨名玄。照空之慧。未能渉
有。復照空慧未巧。但般若照空之慧。即能渉
有。故轉名方便也。言故羅什答王稚遠問明
云等者。此引大義章。證成同體義。如法華玄
第四卷云。人如什公答王稚遠問。方便與智。
同是慧性。但智淺而方便深。了實相名實慧。
不證實際名方便。准之可悉。述義云。秦王姚
興之博士也。姓王名稚遠。翻大品時。以此問
羅什也。准之可悉
疏云。問般若漚和等者。下總定體用也。言答
智度論云等者。如彼論第一百卷云。般若中
雖有方便。方便中雖有般若。而隨多受名。般
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小異故別説。譬
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
是金。而各異名。菩薩得是般若實相。即欲滅
度。以方便故。不取涅槃證。是時作是念。一切
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功徳未具足。不應取
證。以方便力。過二地入菩薩位。知甚深微妙
法。引導衆生。是名方便 今略引之流義云。
直照空有。似存滯礙。猶如金體照空即渉有
用。妙而無滯。如金上巧物。巧物時不失金。金
時未有巧。方便時必有般若。般若時。未有方
便。其義例之。故玄云。般若與方便等者。此即
明權實一體。約義分二。金喩般若等者。方便
爲用也。有人傳云。譬如主于巧譬漚和。此即
論文。只譬如字至于有金巧二義方用也
疏云。問漚和云何巧耶等者。下顯方便善巧
所以也。即明一照一巧義也。言故羅什云等
者。注淨名經第四卷問疾品中。羅什曰。觀空
不取。渉有不著。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地以
還未能無礙。當其觀空則無所取著。及其出
觀。淨國化人。即生見取想。心愛見。拙於渉
動。妙於淨觀。云空慧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
慧受名。此中但取渉有不著。爲方便。故無方
便。而有慧也。七地以上。其心常定。動靜不
異。故言有方便慧也。今取意略引之。有人傳
云。准此註文。以同巧故。下文是疏主順同之。
言但觀空不證等者。述義云。夫論二智。照空
時即渉有。有時即照空。擧般若時。方便所言。
擧方便時。般若所言。雖同一時。隨義隱顯。般
若照空。即隱巧顯照。方便渉有。即隱照顯巧。
所言照者。雖復照空。即能鑒空故玄云。般若
從實相境立名。又當其體故。顯照隱巧。方便
不從照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顯巧沒照。故
玄云。雖復照空。即能渉有。此用既巧。名爲方
便。雖復照有。即能鑒空。此用□巧。此照雖
巧。但實智爲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稱也
言智度論釋譬喩品云等者。如彼論第七十
一云。須菩提。譬如有人年百二十歳年耆根
弱。又有風冷熱病若雜病。須菩提乃至
向老人百二十歳乃至是人欲起行有兩健人。
各扶一腋。語老人言。莫有所難。隨所欲至。我
等二人終不相捨。如是須菩提。若善男女爲
阿耨菩提。有信忍淨心深心欲解捨精進。爲
般若方便力所護。乃至爲一切種能護。當
知。是人不中道墮二乘地。能到是處。所謂菩
提。論釋曰。老病人者是有信等功徳。菩薩不
斷六十二邪見故若老。不斷百八等諸煩惱
故名病。從床起者。從三界起。我當依佛。以
邪見煩惱因縁故。能成菩薩道。二人者般若
及方便。般若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
空中方便將出畢竟空。今略引之。淨名玄釋
云。將入畢竟空。即是照實相。無諸戲論 則謂
無著及斷惑之功也。方便將出畢竟空。即是
爲般若所導。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
述義云。入者悟也。謂修正觀悟性空故。出者
起也。如經中言從三昧知知即是出。謂從空
觀而出 縁俗有之境。故空是實相。謂無實相。
然言實者。對俗浮虚。以眞空義爲實也。有一
&T047368;云。佛爲衆生。是故説教。依教修行。隨根
上下而受生。處常清淨故。嚴土化人也。別&T047368;
云。上求佛道。故云嚴土。下化衆生。故云化
人。今撿論文。無嚴士化人益。是得意引淨
名文。以潤飾也。所言將者。玉篇。○助也。牽

言淨名等經者。如彼經中卷問疾品云。何謂
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
衆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厭
疲。是名有方便慧解。疏主釋曰。嚴土化人隨
不著名方便。入空自調伏。稱之爲慧。如
此修者。能以空慧。導有不著。故名方便。義成
而在慧便解。准之可悉。言及釋僧肇大同此
意者。注淨名經第四卷。釋僧肇云。始行者自
在。先以方便積徳。然後修空慧者亦有無。修
空慧而後積徳者。各隨所宜。其解不殊。積徳
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又云。巧積衆徳。
謂之方便。直達法相。謂之慧。二行倶備然後
爲解耳。若無方便而有慧。未兔於縛。若無慧
而有方便。亦未兔於縛。准之可悉。有人述有
説云。羅什心與智度論文。同明二智各照一
境也。淨名經及僧肇。大同此心。雖然肇師正
用二照二巧也
疏云。問直觀空爲般若等者。上來約一照一
巧以明二智。今約二照二巧以明二智。言答
以羅什意等者。上所引注第四卷文意也。彼
文云。觀空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慧受名。此
中但取渉有不著爲方便。故言無方便而有
慧也。准之可悉。言肇師正用此意等者。如注
經第四卷云。釋僧肇曰。巧積衆徳謂之方便。
直達法謂之慧。二行倶備後爲解耳。今略引
之。述義云。所言巧者。不證不著之義也。今撿
淨名玄。云照空不證者。凡有二義。一者般若
照若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即般若亦無
證。此般若之□二不證空。名爲不證。此方便
力也。渉有不著者。亦有二義。般若入空。故言
不著有。二者方便爲般若所道。能渉有不著。
此般若力。准此玄文。照空不證者。方便之力
也。渉有不著者。般若之力也。所言渉者。蒼頡
篇云。入水間行曰渉也。序疏云。行山爲踐。行
水爲渉。蓋是別論耳。今通取行義爲渉也。問。
何等爲直達法相耶。答。玄云。直照空有。名爲
般若。行空不證。渉有無著。故名般若。此之照
巧更無二體。以巧而照。故名爲實。以照而巧。
故名方便。准此玄文。直達空有法相。名爲直
達法相。問。若照空竝名實者。空有二境應倶
得稱眞。答。能照之智。若名實智。所照之境。
同稱實境。實境實智之中。有空智有智。實境
之中。有眞境俗境。問。既有眞俗。云何皆名實
境。答。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境。從智受名。又
實是眞俗。非妄情之當體名實也。問。何故眞
俗二境。名如實智境耶。答。般方便如實照
境。故云如實智。此二智所照境。故云如實智
境。問。云何名爲如實照境耶。答。於假有無。
如其道理實知。是假不生性執。故云如實照
境也。有人傳別&T047368;云。直達法相者。約二諦理
也。此照二諦義。云實相也。傳又&T047368;云。正用此
意者。正用前問之心耳。傳自意云。至于漚和。
此肇師語。所言巧積衆徳。即是照空不證等
文意。問。般若照二諦境者。二境應起一智。
答。般若體非不能照諸法。但用既照。不煩般
若照耳。若用既照諸法而體復照者。即一境
二照。既一境二照。亦應二境一智生。是生但
明般若照實相漚和諸法也。今諸此明二智。
答照一境耳。非謂二照二巧門。故不相違
疏云。問亦得直照空義等者。此下明體一用
多門也。言般若直照等者。由不見一切相。而
見實相。故云直照。所言照者。猶照見也。言一
能照空等者。實相既無所依。即般若亦無依
著。故大品云。菩薩於空不著。故不證空。所言
證者。猶證著也。言次觀空等者。以無累著。故
能導方便。令渉有無深著。所以然者。照空於
空無著。是般若之力。故屬實慧也。言三渉有
復能無著等者。如大品云。菩薩以方便力故。
爲衆生受五欲。而無所染。准之可悉
言故用金爲體等者。如大論第一百卷云。譬
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
是金而各異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
用小異故。別&T047368;述義云。直照空有。似存滯礙。
猶如金體照空即渉有用妙而無滯。如金上
巧物。准之可悉
疏云。問若淨名經等者。上來明以二智爲法
身父母竟。自下會通異文。言瓔珞等者。今
撿。目録云。宋沙門道嚴譯菩薩瓔珞本業經。
凡有二卷。如彼經下卷佛母品云。佛子。二諦
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
不生亦不滅。而二相即聖智無二。無二故是
諸佛菩薩智母。十方無極刹土。諸佛皆作是
説。今取意路引之。&T029806;法師云。不一亦不二者。
顯彼初雙二諦離邊。以有無常爾故不□。聖
智照空故不二故。第三不常亦不斷者。顯第
二門二諦離邊。以法界不變。故不斷。第一無
二故不常故。第三不來亦不去者。顯第三門
二諦中道。以因縁和合而無從來因縁。破散
而無所去故。第四不生亦不滅者。顯第四門
二諦中道。以不壞假名而非有生。其用顯實
相而非有滅故。是謂別門八不義也。而二相
即聖智無二者。前説四雙皆不相離。故離諸
邊。而不墮中偏。如不一即是不二乃至不滅即
是不生。如是相即遠離諸邊。如是二諦相即
不離。所以二智隨境無二。是故無二之二諦
境。能爲無二之二智母。以之故言無二。故是
諸佛菩薩智母。然智母之義。略有三種。一者
一切衆生本覺之姓。始覺所依故名智母。能
與始覺。而作本體乃至三者二諦中道。非本非
當能生聖智。故名智母。今此文中顯第三義
十方如下第三總結。正明智母竟。在於前也。
言答若以二慧名爲佛等者。此示生母義。言
若言二慧生佛等者。此示説母義准之可悉」
疏云。得失門第三等者。言問八不但是衆聖
之得源者。通示八不與得失作本。言六趣者。
述義云。約所得報。名爲六趣。若約能得業。名
爲六道也。問。經説有五道。今云何言六趣紛
然耶。答。智度論第十一卷云。佛去久遠注法
流。傳五百年後。多有異部。或言五道。或言六
道。摩訶衍法中。法華經説。有六趣衆生。觀諸
義旨。應有六道。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
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
中下。故有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也。述義云。
修羅攝於鬼道。故云五道也。法華疏云。道安
師之道行註。胡音此云質詣。其以多□曲。故
爲亦此名。令其質直誠信詣即信也。婆蘇傳
云。非天也。正法念經云。修羅有鬼有畜。羅睺
是師子種。婆娑伽陀經云。有鬼有畜有天。准
之可悉。言紛然者。猶□亂也。言又涅槃云等
者。彼經第七卷文。今取意略引之。如彼文
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藥乃至王既沒已。其後
是藥或酢或醎。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
味隨其流處。有種種異。是藥眞味。停留在山。
猶如滿月。疏主釋云。雪山譬衆生五陰身。一
味藥譬佛性中道。佛性故念一。智者所可藥。
故云味得。此佛性能破煩惱病。故言藥。言王
既沒已。明佛去世後衆生薄福。修行斷常生
滅等因。致令佛性成六種。是藥眞味停留
在山者。明衆生雖復行斷常。得種種果而佛
性終不失。如滿月者。譬佛性中道圓正。准之
可悉。言中道佛性不生不滅等者。案。大經第
二十七卷云。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不
生不滅。不斷不常。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
非果乃至十二因縁其義甚深。乃至廣説。准
之可悉
疏云。問云何失於八不等者。下別示八不與
失作本也。言愛見煩惱者。案。序疏云。生死
根本唯愛與見。起愛見二因。感無常苦二果
也。疏主引法品云。戲論有二。一者愛論。謂於
一切有取著心。二者見論。於一切法。作決定
解也。碩法師云。貪瞋慢疑無明此五鈍使。名
爲愛論。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此五利使。
名爲見論。所言愛者。以染著爲義也。見者決
定爲義也。所言業者。造作之義也。即三種業。
所謂善不善不動業也。不善之業感於三途。
善業感欲界人天。不動業者。感上二界。具明
如下。言即有生老等者。如稻等經。彌勒菩
薩答舍利弗言。後陰始起。故名爲生。住世衰
變。故名爲者。最後敗壞。故名爲死。追感往
事。言聲哀戚。名爲憂名爲惱。疏主釋云。此
八通是内身之苦。故稻芋經云。邪見妄解。名
爲無明。以此邪解。赴於三業。故名爲行。善
惡等業。能受果報。故名爲識。從染汚無&T047368;業。
生染汚無&T047368;識。不動業生不動識。從説生名
色。從名色生六入。從六入生觸。從觸生受。
從受生愛。從愛生取。從取生有。從有生生。從
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准此經文。今云不悟八
不等者。即是無明也。故淨名玄初卷云。迷縁
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無二慧。則
稱爲無明。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無
所有。是事不了。名爲無明。故知爾也。即是過
去受生本也。言愛者。現在受生本也。所言病
者。一乖變常百一病。四大乖變四百四病。故
云病也。若依十地經者。死別離時。愚人貪著
心熱名憂。發聲啼哭名悲。五根相對爲苦。意
根相對。憂苦轉深爲惱。准之可悉
疏云。問得失八不凡有幾人等者。下明得失
八不之人。言失人四者一鈍根起愛衆生等
者。此下別明失人。言一鈍根起教衆生者凡
夫也。人是在家。又是天魔也。言二者利根
起見外道者。此出家外道。亦可二乘人也。言
如智度論呵旃延云等者。如彼論第四卷云。
問。何以故。未得佛道名爲菩薩。得佛道不名
爲菩薩。答曰。未得佛道。心愛者求欲取阿
耨菩提 以是故名菩薩。已成佛道。更得佛種。
種異大功徳。故更有異名。名爲佛。譬如王子
未作王名爲王子。已作王不復名王子。既爲
王。雖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薩亦如是。未得佛
道名爲菩薩。已得佛道名爲佛。聲聞法中摩
訶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説乃至摩訶衍人言。是
迦旃延尼子輩是生死人。不謗不誦摩訶衍
經。非大菩薩。不知諸法實相。自以利根智慧。
於佛法中作論議。諸結使智定根等。於中作
義。尚處處有失。何況欲作菩薩論議乃至
言。初阿僧祇劫中。不知當作佛。不依佛。二阿
僧祇劫中。知當作佛。不自稱説。三大阿僧祇
劫中。知得作佛。能爲人説。佛何處説是語。何
經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説。若摩訶衍
中説。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言。雖佛口三藏中
不説義理。應爾阿毘曇毘婆沙菩薩品中如
是説。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師云。摩訶衍人言
已下。即是大分第三論主。廣破尼子等所説
非義。就中有二。一總出其失。謂雖得羅漢。不
脱變易。雖斷煩惱。報身未亡。此報身猶屬分
段生死。故云是生死人也。得諸法實相少故。
言不得如美中少鹽名無鹽美也。當説。於小
乘中以諸戒使定智業。與大見根等爲八法
聚。釋猶有失。何況乃欲解大乘義耶。未得三
藏意□。故旨失耳。汝言。初阿僧祇劫中下第
三。破未知是菩薩不是菩薩義。汝言。三阿僧
祇劫中既未種佛相。故不知是菩薩者。汝第
二僧祇劫時已得授&T047368;。能上昇虚空見十方
佛。爾時授&T047368;即是大相。豈得不知是菩薩而
取小相也。三藏經摩訶衍經竝無此言。汝體
何處得此義也。准之可悉。有人傳別&T047368;云。亦
三藏所無者。言有極微也。今謂不爾。違大論
故也。有一卷&T047368;云。大乘説十八不共法。不如
旃延所引。故云是法非大乘中説也。大乘中
説十八不共法者。三藏中所無。故云亦三藏
所無也
言蓋是等者。論云。旃延尼子弟子輩言。雖佛
口三藏中不説。義理應爾。阿毘曇毘婆沙菩
薩品中。如是説是也。有人云。是疏主釋成論
意者非也。言如五百部等者。大論第六十四
卷信毀品文。具明如上。慧影師云。般若雖言
其無。而不傷其有。但以縁集假聚。故名有。説
爲非無。無性故説爲無。名爲非有。不解此義。
故如刀傷心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即是小乘人迴心等者。上來已明
愛見衆生迴心學小乘有三失竟。今次明小
乘人迴心學大乘亦有三失。言於大乘中種
種推斥等者。方廣道人也。故下文云。方廣道
人學大乘。明一切法不生不滅畢竟空也。有
一卷&T047368;云。地論師云。般若是不眞宗。涅槃即
是眞宗。此語大乘與小乘。中所無故云爾。又
嵩法師云。雙林滅是實同大品意。然涅槃明
常樂我淨。此是權教故云爾
言三者保執大乘等者。言如法華論釋藥草
喩品等者。案。彼論明七種對治之中第三。雲
雨譬言三者。大乘人決定増上慢心。起如
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意倒取對治。
此故爲説雲雨譬喩。應知。疏主解云。大乘人
者。標人也。一向決定者。標病也。起如是意釋
病。謂無別二乘人。故稱爲病也。此人初聞一
乘經。謂唯有一乘無有餘乘。遂有二失。一失
於一説三。二失於縁成三。如是倒取者。實有
二種。二乘有而言無。故言倒取爲對治。此故
下第二。由能對治。雖地雨是一。於草木成
差。隨草木成差。雖理是一。隨縁成三。於縁
成三也。准此論文。如字至于破菩薩病而用

言以菩薩聞通理等者。疏主釋成論意也。藥
草喩品疏云。次依法華論。明此品來意者。火
宅譬被凡夫病。窮子譬破二乘病。雲雨譬破
菩薩病。菩薩之人聞上來所説。唯有一理。便
謂畢竟無復三乘方便。此即得質失權。存體
忘用。然識權方乃悟實。達用乃鑑於體。既不
識權亦不悟實。即權實倶喪體用。竝□爲治
此病故。明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
各有差別。雖至理無二。而於縁有五故。權實
義故體用方顯
言雖一地所生等者。疏主解云。雖一地所生
一雨所潤者。第七明能生是同譬也。而諸草
木各有差別者。第八明所生差別譬。今此兩
譬論能生是同所生有異。而是至理無二。於
縁得益不同。所以論同異者。爲欲今昔二病
稱歎二人破。今昔二病者。昔五乘人正執於
教異。不知理同。受今一乘教。執理同。不知教
異。破此二人故。明理雖同不生教異。雖五乘
教異。而主常同。故文云爾耳。有人傳別&T047368;
云。此有二義。一約體用理教言之。所言一地
及以一雨。是體是理。即是非大非小體也。而
諸草木是用是教。二者約用而爲言之。何者
一地一雨。是大乘教即是本也。而諸草木。是
小乘教即是末也。所生所潤。約所分別。而爲
言之。以小乘教從大乘内出故。非是被縁而
言教也。即是大乘機。大乘教。大乘因果也。而
諸草木各有差別者。小機小教小乘因果也。
亦可約大小乘。即是各有受潤増長義。故約
大乘教而爲言者。受大機人。故云受潤也。修
因得果。義名増長。以此義言。但約大機受大
乘教。故云所生所潤也。今謂不爾。違疏文故。
不妨於縁成小者不妨大教。於小縁而成少
之語也
言故去城逾遠岐路逾多者。爾雅云。道二達
謂之岐。言故法華經等者。如彼經第二卷譬
喩品火宅偈云。鵄梟&T064029;鷲。烏鵲鳩鴒。蚖蛇蝮
蝎。蜈蚣蚰蜒乃至處處皆有魑魅魍魎。夜叉
惡鬼食噉人肉。疏主釋云。若約攝法而爲言
者。毒害雖多。不出二種。一者顯現有形之物。
謂怪鳥毒蟲也。二者隱無形之物。夜叉惡
鬼。爲害之極。唯有斯二。有形虫鳥。譬三毒
縁事煩惱。無形鬼神。譬迷理諸見。害法身慧
命。唯有理事兩惑也。若約次第者。有形鳥
獸。譬在家起愛衆生。無形鬼神。譬出家起
見外道。若約同異者 起三毒煩惱。名爲毒虫。
若起諸見。稻爲惡鬼。具此愛見使惑苦果煩
惱身心。故名火宅也。若禪文者。上有怪鳥。
譬上二界愛使。下有毒蟲。以譬瞋使。愛唯在
上不在下。譬同諸鳥。瞋唯在下不在上。喩彼
毒蟲。重瞋如蚖蛇蝮蝎。輕瞋如蜈蚣蚰蜒。以
處處皆有下。上來第一。譬在家凡夫起縁事
之使即起愛之徒也。自下第二譬出家外道
起達理之使。於中有二。初明疑使。夜叉惡鬼
下第二。明見便也。述義云。以貪等五。喩毒
蟲及禽獸。雖然毒虫多故。今從多擧毒蟲。以
身見等五爲見。喩慧鬼也。虫者。曇捷師云。虫
今作蟲
言方廣道人等者。有傳有説云。是人此乃五
百部内人。而盜大乘。故云學大乘耳。今謂不
爾。五百部執於定性有。方廣道人。執定性空。
此部即是大衆部中一説部是
疏問如來出世正爲何人等者。言此二人中
有無聞非法者。如勝鬘經攝受正法章第三
明康法之人誓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擔。荷等
爲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衆
生。如是攝史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
堪能如荷擔四種重踰彼大地。何等爲
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衆生以人天善根
而成就之。求聲聞人。授聲聞乘。求縁覺
者。授縁覺乘。求大乘者 授以大乘。是名攝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如荷
擔四種重位也。疏主釋云。不近善友。故云
離善知識也。雖有善友。不相値遇。親近義希。
故稱爲難三乘人及人中善人。能以善法利
物。爲善知識。不能聽受正法。故曰無聞。或都
不聞正法。或聞之甚希。或可雖聞不解。無
惡不造。不能繋念思惟如法修行。故言非
法。授與福分善根。令修福捨罪復生善處漸
得入道。故言而成就之。有下乘根性。復欣樂
下法。故名爲求。爲説四諦。欣厭觀法。故授與
聲聞乘。問。縁覺之人。佛在世時。爲其説教。
可得是授。出無佛世□有授義以不。答。亦有
二種授義。一者諸佛菩薩以神通力。起風動
樹。自而葉落。令其思量。故云授與。二者以人
爲縁。如彌猴仙人坐禪遂得縁覺。亦如是授
義。准之可悉。有一卷云。有無聞非法之人。
昔有可聞人天教之機。以人天乘而化度之。
有可聞三乘教之機。以三乘教而化度之。非
謂現在爲有五乘性。而説五乘教以化度之
疏云。次明四人等者。此下示得八不之人。
言如前所明等者。疏初卷正名門中。引涅槃
經第二十七卷。且明觀十二因縁。今指彼文。
故云如前所明也。言觀中道者。述義云。凡有
三義。一者以體中爲所觀。皆向於體。而智力
不同。故有四種耳。二者體用具足。方是中道。
夫中以不偏爲義。三者二諦用中。名爲中道。
何者雖等觀二諦。而二乘人不能究竟觀。具
明如&T047368;初卷也。言三獸者。有本作狩字
言何得文云爲聲聞人説十二生滅等者。初
牒長行文。如彼文云。先於聲聞法甲。説十二
因縁人。爲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
乘法説因縁相。所謂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
畢竟空無所有。元康師云。先説十二因縁生
縁。其計無因邪因生。即如増一阿含中説
十二因縁生滅。次又爲已習行下第二。明爲
諸菩薩説大乘經也。久行大道久捨善根。故
云已習行也。發大乘心。故云有大心也。以久
習各已發大心。所以堪受深法。故云堪受深
法也。以大乘法下上來明教之縁。此下明縁
之教也。先爲外道計無因邪因生故。説十二
因縁和合生。今爲菩薩宜聞不生不滅故。説
因縁不生不滅也。十二因縁前後相續。不可
言生。不可言滅等。既不生滅。是故言空。今
引此文。以爲難問。只本云。阿得經云。今本。
無經字也
言如智度論釋大小二空等者。如彼論第三
十一卷云。大空者。聲聞法中法空爲大空。如
誰阿鋡大空經説生因縁老死苦。有人言。是
老死是人老死。二倶邪見。是人老死則衆生
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訶衍經説十方。十方相
定是爲大空。問曰。十方空何以名爲大空。
答曰。東方無邊故名爲大。亦一切處有。故名
爲大。遍一切色。故名爲大。常有故名爲大。益
也世聞故名爲大。令衆生不迷悶。故名爲
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爲大空。餘空破因縁
生法。作法麁法易破。故不名爲大。是方非因
縁生法非作法。微細法難破。故名爲大空。慧
影師云。大空者已下論。於二乘不得法空。而
言聲聞法中以法空爲大者。師言。其實不得
法空。但其觀法故。註云。如羅他茂樹。樹雖
已臥灰炭等。在時樹想猶生。至灰炭都盡。樹
想乃滅。爾時來得法空。而所以除灰炭者。只
追樹想故。説言法空爲大耳。今解。若謂其觀
法不得空者。三何乃説法空。法空爲大。而所
以爾者。有二意。一者。諸小聲聞不得法空。唯
大者得。故云法空爲大。二者。於盛聞中以法
空難得。故云法空爲大。不得言爾時但觀法。
故言法空爲大。人人讃歎法空。故云是大。如
雜阿含大空經已下。所以引此經來者。欲明
聲聞但以十二因縁等空爲大空爲大空義。
言誰老死等空爲生空樂小空者。爾時但得
誰空。故云爾小也。老死等空爲法空者。屬大
空人。欲明此大空義。□故所以引來也。摩
訶衍經十方空者。欲大乘中大空廣義。此中
以十方爲大空。若大本經乃以般若空爲大
空者。此就世間法。明大空義。彼就出世間明
之。各有一意不相違也。今取意引之
言答玄義中已釋者。如一卷玄義第六分別
大小門云。問。小明一空。大辨二空。可有差
別。既同二空。大小何異。答。略明四種。一者
小乘折法明空。大乘本性空。二者小乘但明
三界内人法空。大乘明三界内外人法竝空。
三者小乘但明空。未説不空。大乘明空亦辨
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涅槃。四者小
乘名爲但空。住於空。菩薩名不可得空。空亦
不可得也。故知。雖明二空。空義有異。故分大
小。准之可悉。述義云。一説部人。折法之後。
方知是空。而不知本來空。如二乘與菩薩立
因縁假法。而見義有異。故云。一者小乘折法
明空等。故淨名玄云。利根二乘設得法空。蓋
是折法明空。菩薩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
爲有。即有爲空。故二乘折法明空。菩薩明本
來空也
言智度論云二乘名倶空等者。如彼論第三
十七卷習相應品下云。空相應有二種。一但
空。二不可得空。以但空墮二乘地。以不可得
空。空亦不可得。即無處可墮。後有二種空。一
者無方便空。墮二乘地。二者有方便空。即無
所墮。直至阿耨菩提。今取意略引之。述義云。
但空者人空之異名。又但者住也。出觀時著
空故。不可得空者。知空亦復空。故即不著空
之言
智度論又云等者。如彼論第三十七卷云。舍
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脱故。與諸佛菩薩
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虚
空等。今取意略引之。淨名玄。二乘得小空。如
毛孔空。菩薩得空。廣遍知十方空。問。空有
何大小耶。答。一乘不能別相一一知諸法空。
但總想知十二入空。故名爲小菩薩。能引相
知一切法相。謂麁細大小淺深法。然後知其
是空。故空廣大。述義云。如阿含云二乘不知
赤鹽白鹽。問他方知餘物亦爾。又大品云。菩
薩名一切種智。以別別知諸法故。二乘名一
切智。唯總知諸法故。是知二乘有小分方便
智。准就自行總相知因縁假法智。而無他方
便智也。麁細等者。若就教法。小乘教麁。大
乘教細。大小例之。大乘所説之理大故。能顯
教法亦大。小乘及此淺深亦例。小乘法淺。大
乘法深。若就事法四微是細。柱等是麁。廣明
如名&T047368;第三卷也
疏云。正宗門第四等者。約此第四門。大有三
段。第一總明由八不正故三種中道正。第二
明三諦各具八不。第三明結束。今此文初也。
言問前言二諦等者。上第二尋本門云。答由
八不則二諦正二諦正即二慧生。今指此文。
故云前言八不等。言答由八不故世諦成中
道等者。案。中論玄義云。諸法實相。言亡慮
絶。未曾眞俗。故名之爲體。絶諸偏邪。因之
爲正。故云體正也。體絶名言。物無由悟。雖非
有無。強説眞俗。故名爲用。此眞與俗。亦不偏
邪。目之爲正。何者。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
不可言其定無。此之假有遠離二邊。故名爲
正。俗有既爾。眞無亦然。假無不可定無。假無
不可定有。遠離二邊。故名爲正。然像末鈍根
多墮偏邪。四依出世廷正佛法。故明用正。既
識正教便悟正理。即有體正 准此玄文。末世
鈍根墮在八迷。今由論主。釋於八不廷正佛
法。故三諦正。准之可悉
疏云。問論主何故等者。言三者即世所行亦
云有三種中道等者。述義云。齊梁之代。學成
實者。所明如前卷。應知。又案。法師云。破彼
有虚假理與眞無相理。雖就此明中。終是二
理不離斷常。今云中道者。中假無二。中義豈
同乎。有人得云。下料簡門云。成云無生無
滅此明眞諦。復有人云。不生不滅明眞諦義。
不斷不常明世諦義也。後之有人義。當於此
處。即世所行之義。今撿。均正十二卷章第二
卷八不義云。成實師解。八不不同。一云。八不
竝是眞諦。中道亦是眞諦也。二云。不生不滅
是中道。即是眞諦。不有不無中道。餘六不是
俗諦中道。准之可悉
言但考責三中皆不成中等者。彼云。實法滅
故不常。假名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名爲中
道。今謂不爾。不常猶是斷。不斷猶是常。何中
之有也。又彼云。眞諦四絶故非有。不妨會眞
成聖故非無。所以眞諦中道。所言非有非無。
即不生不滅也。今謂不爾。汝眞諦四句絶故
是無。會眞成聖故是有。只是有無。何有中道。
彼云。俗即眞故非有。眞即俗故非無。即非眞
非俗中道。今謂不爾。非眞猶是俗。非俗猶
是眞。還是二諦更無別中。故云墮在偏邪也。
眞如碩疏
疏云。問云何將八不釋成世諦中道等者。此
下第二明三諦各具八不。於中有三。第一辨
世諦具八不。第二辨眞諦具八不。第三辨非
眞非俗具八不。今此第一。明世諦具八不即
成四別。今即第一。明不生不滅。言一師語等
者。所言一師者。興皇寺法朗師也。言他
可有等者。失四對中初二句。所言有可與不
由也。得句亦二。所謂無可之與由也。言故
以空有等者。二諦假也。道理只應擧世諦假。
然今欲示二假不離。故具擧耳。言因縁生不
可定生等者。正作世諦中。是從世諦復假。入
世諦復中
疏云。問師云假生不生等者。簡世諦所除之
執。有人傳云。此擧二三方言世諦中以問耳。
今謂不爾。此第二方言世諦中。云假生不生
假滅不滅。此乃不假。何言不性耶。言答師云
假生不生此有三意等者。有人傳云。此第二
第三兩方言之意。何者。言若明二諦倶無生
義等者。第二方言意也。即是擧世諦無生義。
可知。眞諦無生義故云爾耳。言自有假生不
生等者。此第三方言階漸義。故彼文云。二者
欲示階漸明義者。世諸中不生不滅。即是眞
諦之假。非是破性明中。乃明世諦假生。雖生
不起世諦假滅。雖滅不失。故生滅宛然。未
曾生滅故。世諦中即是眞諦之假也。准此疏
文。今云。不於似生者。泯寂泯不之義也。言
是如上釋者。指初牒文
言三者明此假生即是不生等者。第三方言
相即義。故後文云。一者即世諦生是不生。
如色即是空故不生即是世諦。准之可悉。然
此文大意明中假相即。故云即世諦是不生。
所謂即者非即。是即遠離四句。故名爲即。謂
世諦假生。離邊之義。即是中道也。非謂二諦
相即也。言若安不生置於眞諦等者。別&T047368;云。
若定不生但置眞諦者。即是不知復假。何者
世諦具有生滅。故名爲複假也。今葉。玉篇。安
者○止也。定也
疏問性實生滅等者。答以生定生即生是常
示者。有人傳云。若者。玉篇。○汝也。如
也。比也。今謂。勿加比字。述義云。所言故者
即也
言答説云等者。此即是論第四卷四諦品中。
引華首經之偈文。然令爲證中假無二諦。故
略引下半文。琳法師云。亦爲是假名者。追有
明空。空是彼名説也。又眞別絶相。言行斯斷。
豈容有空於其間哉。但假言以示無言。故云
亦爲是假名也。亦是中道義者。無性故非有
空。空故非無。遠離二邊。名爲中道。此釋直明
相特。以破有無。而未正明因縁本義。今明萬
法起也。藉因託縁互相依持。離有離無。相依
故非有。恒持不是無。離有無二邊。乃名中道
義也。疏主之意如&T047368;初卷
*疏問若爾攝山大師等者。述義云。楊州之南
有攝嶺山。山内有止觀寺。昔梁武帝初學
成實毘曇。聞高麗國道朗法師從北地來。住
攝山止觀寺。善解三論。妙達大乘道。智寂等
十師就山學之。而傳訓授梁式。因此遂改小
從大。後攝山麓造栖霞寺。坐禪行道。故云攝
山大師也。案。均正玄義第十云。道朗師
會稽山陰。懸少時説法處。諸法師請法師後
來攝山。攝山去楊州七十里。止觀寺行道乃
至廣説。具如&T047368;初卷也
*疏問大師何故等者。言四諦品云等者。此論
第四卷觀四諦品偈文所引全同。具如初。言
長行釋云等者。如波文云。衆因縁生法。我説
即是空。何以故。衆縁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
是屬衆縁。故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爲
引導衆生故。以假名説。離有無二邊故。名爲
中道。是法無自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
得言無。今爲諸體用異。具引偈文并長行文。
取意略引之。今云。以遠離二邊等者。疏主釋
云。因縁是中道義。即此因縁離於二邊故。名
爲中道。言爲衆生故等者。因縁是假義。既無
自性故。不得言空。空亦復空故。不得言空。爲
化衆生故。以假名説。故因縁是假義。准之可
悉。言中道爲體等者。此疏主釋論意。示體用
別也。只中與假無有二體。然義不同故前後
擧之也。言若辨三中三假等者。述義云。於二
諦處名之與合。皆具中假故。故三中三假也。
中假不相離義。故云常通也。此卷之末具明
中假。故云。後當具説即體中具八不之處。具
明四種中假即是文也
*疏問何等是性實生滅等者。言一者世間所
説等者。此順世外道計。故流主云。現縁外
道。謂。四大和合能生外法。男女交會能生衆
生。准之可悉。言二者諸外道所計無因邪因
等者。疏主釋云。無因外道。謂。萬法自然而
有。不從因生。言邪因者。一者一因外道。謂
自在天等只一因。能生萬類之果。二宿作外
道。謂萬法之果。但由往業。無有現縁。三現
縁外道。上所引是也。是諸外道計定有生。亦
名性實也。言三者小乘之人等者。疏主釋云。
從未來來現在。從現在謝過去。今撿。此論第
二卷末觀有性無品長行云。如説三世者未
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
本相是則爲常。疏主釋曰。此是薩婆多義。准
之可悉。又大論第六卷云。如&T057601;婆沙中説。微
塵至細。不可破不可燒。是則常有。復有三
世中法。未來中出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無
所失。是別爲常。慧影師云。汝毘婆沙中薩
婆多家城微塵等常。同外道義。言四者有所
得大乘等者。有人傳云。此處文而世諦破假。
今云。何言第二方言世諦之處不破假耶。解
云。淨名玄述義第五云。爲計性者。故説俗
諦假。爲計俗假者。故説眞諦假。以此義故。言
漸捨等。准此&T047368;文。成實方廣倶是定性病。故
以世諦假破之也。又縱破云。二諦破假執。但
今奪破云。世諦不性眞諦不假。總顯意云。
有所得假生滅。猶墮性滅執。有所得假無生。
猶墮假故假生滅執。故云奪破也。又下文云。
計實無生。既是有所得。猶是生義耳。又云。
由來雖言世諦。是三假。令以無所得望之終。
是性義。爲今世諦所破。今語。以假故假執爲
諦所治者。總謬傳。以此眞諦所治故。又有
所得。學大乘人雖言有爲諸法是假。遂道決
定有生可生。此則生不由滅故。便成自性。故
爲世諦所治。即是性執。云何言假耶
*疏問世諦破此性實生滅等者。言以如此等
性畢竟空寂等者。有一卷&T047368;云。所執境法體
永無。故云畢竟空寂也。述義云。謂由性執
心之所有若人若法皆有所得故。五眼不見。
今案。淨名玄云。大品經擧我人爲喩。十六知
見畢竟無所有故。五眼不見。今有所得性有
人法。五眼不見亦復如是。所言五眼者。案。法
華疏明五眼有二門。一就應身論五眼。佛託
父母生身。故有肉眼。以在道樹下。得於四眼。
以有遠見。故有天眼。照三乘根性。故有法
眼。照於實相。故有慧眼。照佛境界。故有佛
眼。以就法身論五眼者。照五種境界。故有五
眼。照障内境。名爲肉眼。照障外境。名爲天
眼。餘三如上。肉慧兩眼就體得名。以肉爲眼。
名爲肉眼。以慧爲眼。故名慧眼也。法眼即從
境立名。以其見法。名爲法眼。天眼佛眼得名
不定。天眼得名凡有三種。一從人立稱。又從
義目。諸佛菩薩名爲淨天生。在天中報得眼
根。徹見大千世界。從彼淨天以立其名。故名
天眼。二者就報得名。始從四王上至非想。通
是天報。生彼天中報得眼。能遠照囑。故名天
眼。三者從因受目。如地持説。一切禪定於三
住中名爲天住。依此天住修得淨眼。故云天
眼。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得名。佛是人
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覺。即此覺知
照。故名爲眼。此之五眼若據法身。以智爲體。
智有五用故名五眼。若就應身天肉既是報
名。即以色法爲體。餘三以智爲體。若依毘曇
義。天眼通亦以智爲體。准之可悉。問。法華
經云見六道衆生。今何故云不見耶。答。淨名
經云。有佛世尊得眞天眼。悉見諸佛國不二
相。不二相者。見宛然而無所見。雖無所見。而
無所不見。故見不見不二。法花明不見而見。
大品經明見無所見。故不相違也。問。五眼
與十眼。相攝云何。答。十眼之中。初□眼一。
五眼中□眼亦兼天眼。見麁細近遠。是天眼
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慧眼。諸根差
別。第五佛眼。佛十力。第六智眼。分別了知一
切種法。第七明眼。諸佛光明。第八出生眼。𣵀
槃法。第九無礙眼。見一切法無礙。此之六種
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前慧眼。見諸法實相
第一義諦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見平等
眞法界故。廣明如疏第四卷也
言此性本來空寂等者。述義云。謂性執有之
無處。即永無之無也。即是二諦之外本性空
義。今案。淨名玄云。有所無故稱無。即是有
所得五句。皆畢竟空。是諸佛菩薩所離。故云
無也。此無是二諦外無。二諦不攝。准之可

*疏問此出何處等者。言答涅槃經云第□等
者。如彼經第三十五卷。佛告迦葉言。衆生佛
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虚
空。雖無不同菟角。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
亦無。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衆生。不斷
不滅。猶如燈炎。乃至得道。是故名有。云何名
無。一切衆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
是故名無。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説衆
生佛性非有非無。疏主釋云。下第二。約非有
非無明中道也。文云。不斷不滅如燈炎者。
此引大品深奧品燈性喩。非初炎燋炷。不離
炎。非後炎燋炷不離後炎而燋炷。得菩
提亦爾。法寶師云。善男子至非有非無
二就非有非無明中道也。衆生佛性非有非
無者立宗。所以者何已下辨釋。以可見故。不
同虚空之有。以可生故。不同菟角之無。是
故已下結非有非無也。亦有亦無至非有非
無。第二就亦有亦無明中道也。即是就佛性。
破有無執也。今略引。約亦有亦無明中道文。
准之可悉。言又涅槃無生死不可爲有等者。
□□□(二十八字缺)
*疏問性空有幾種等者。言一者計有空性等
者。述義云。所言性者。猶體性也。如言有虚
空也。言此空性即是佛性等者。有一卷&T047368;云。
因縁本性本來自空。名爲性空。即此空性是
乃佛性。般若實相三異名也。言二乘人等者
□□□(四十八字缺)
*疏問二諦倶不生等者。言□□□□無性假
兩生等者。案。淨名玄第六云。世諦無實生。故
云不生。眞諦無他生。故云不生。言世諦不説
性等者。問。淨名玄云。世諦不説無生滅。眞諦
不説生滅。故云二諦倶不説。今何故云世諦
不説性生眞諦不説假生耶。答。各擧一義。
故不相違。言二諦絶假實兩生等者。有所得
假。實皆是性實。故因縁世諦絶此實生也。無
所得方是假。乃爲眞諦所絶。述義云。如成實
等。他學大乘有所得人。所有一切假實之言。
皆爲性執。何者五陰和合爲人。五陰爲實。以
人爲他。乃至四塵和合。爲瓶瓫等。假實亦
爾。是乃世諦絶。以無所得因縁有無爲假。是
乃眞諦絶。故方倶絶也。言絶即是如等者。若
世諦絶實生滅。名爲世諦。如眞諦絶假生滅
名爲眞諦。如只問擧五事。今答三事者。性之
與空乃是如義。何者。述義云。如者空義。空者
無也。世諦無實無生滅。故名爲如。若有實生
滅。即爲不如。眞諦亦爾。無假生滅故爲如。若
有假生滅。即爲不如。大論三十二卷云。若實
是堅相者。何以故。膠臘等與火會時。捨其
自性。有神通人。入地如水。又分散木石。即失
堅相。又破地以爲微塵。以方破塵終歸於空。
亦失堅相。如是推求地相。即不可得。其實皆
空。空則是地之實相。是名爲如。准此爲言。如
即是性。如即是空。故不別答也
*疏問何故初就不生不滅等者。言答隨寄一
門等者。言萬化者。如曇影中論疏序云。夫萬
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述義云。萬化者萬
物之異名。以因縁生。俗法萬差。即曰萬化。化
者生義。即無而忽有之義。言冀苟者。玉篇下。
○且也。得也。沫也。上○連苦也。連草也。孔
安國曰。苟城也。元康師云。冀者望也。今二字
竝須後訓也
*疏問何以故知等者。言答青目釋不生等者。
疏主釋云。此文雖正是内迷。今其明内外所
立。以此論正破内傍破外故。僧佉大衆成實。
執因果一。衞世上座毘曇。計因異。僧佉上座
毘曇。計因中有果。衞世大衆成實。執因中無
果。僧佉毘曇成實。計自體生。摩醯首羅論師
毘曇成實。計他生義。足乾子外道數人成論。
計共生義。眼水外道地論人。計有因生。盧呵
外道琛法師。計無因生。故云内外論師九種
因果也。問。疏第三卷述山中舊語云。前周就
第一義門釋。後周就世諦門釋。所以然者。第
一義爲本。世諦爲末故。明釋其本。次釋其末。
何以知者。復云世間現見故。即知是世諦。復
既是世諦。即知前是第一義諦。准此疏文。正
破内外論師九種因果。應明眞諦中道。今何
故言明世諦中道耶。答。二周義含多意。第二
説云。又二周釋八不同。破一切有所得人顛
倒定執。同申佛二諦中道。但初周總釋。約爲
三根人作四對釋之。後周別破一現事。以解
釋之。既云同申佛二諦中道。今且約世諦而
爲言之。以因果皆是世諦故。後此兩處各擧
一義。故不相違
*疏問何故不言不因不果等者。如涅槃經第
二十七卷。佛告迦葉菩薩言。譬如無明爲因
諸行爲果。行因識果。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
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以此義故。十二因
縁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
去。非因非果。疏主釋云。譬如無明爲因下第
二譬説。無明爲因。行爲無明果。行爲識因。識
爲行果。行爲識因。今無明爲此因。作因故
言因因。行爲無明果。識復是此果之果。故
言果果。佛性亦爾下合譬。以此義故下第四。
明佛性無定定義。十二因縁能生觀智。既是
觀智之根本。不宜不正。若其不正境。即成生
滅。斷常之境智亦復然。今簡此境。是無生
滅境智。即是無生滅智故。將十不以簡十二
因縁。故云。不生不滅乃至非因非果。即此因
果常自不生不滅。非因非果。非是觀觀。其故
方如此不生不滅也。問。十二因縁。是境界佛
性。那得亦非因非果。答。此是境界中道。中道
悟通於縁正。今辨十二因縁中道。故云不正
不滅乃至非因非果。問。若爾爲第五非因果
何異。答。十二因縁非因非果。非過去二因故
非因。非現在五果故非果。現在三因未來雨
果亦爾。故云非因非果。第五非因果者。非境
界觀智縁因。故云非因。非菩提涅槃縁果。故
云非果。所以異也。今取意引第四佛性無定
定義文。以爲難問。准之可悉。述義云。所言
非者。猶不之異名也。發旨者□□□(十一字
缺)
疏云。問已説不生不滅等者。下第二明不常
不斷。故重牒長行云。問曰。不生不滅已總破
一切法。何故復説六事。疏主釋云。第二次釋
不常不斷。故知。明不常不斷也。言不生不滅
等者。牃前也。何故復説六事者。問後。此問大
意。以後六事。難前不生不滅。今明不生不滅
已足。而更説六事者。八事雖足亦應更説。若
八事爲足。不更説者。今明不生不滅。亦不更
説六也。言答利根者聞初即悟等者。約法爲
言。無生已攝一切諸法。所以利根聞一知十
異。不須説六。所以然者。以世諦無□實生滅
故。無病不破。了知因縁假名生滅故。無正不
顯。所以不須更説六事。而更説六者。爲人未
悟。宜轉勢演之。所言轉勢者。別&T047368;云。意同而
易語。故云轉勢也。故論云。爲成不生不滅義
故。言又根性不同等者。論主破諸法生滅。明
無生滅。外人聞此。便不肯受。論主破諸法斷
常明不斷常。外聞之即便生信。所以然者。彼
謂。諸法有因滅果生。聞説不生不滅。即破其
因果。成闡提邪見。是故不受。若聞因滅故不
常。果續故不斷。不失因果。是故生信。即是僧
佉衞世。乃至若提子等外道。并上九種論師。
及五百部。立有果因義。聞説不生不滅。即謂
無復因果。是故不受畢竟空乃至不生不滅
故。若言因果相續不斷不常。即不失因果。所
以生信也
言如淨名三十餘菩薩説不二法門者。如彼
經中卷入不二法門品。維摩詰語衆菩薩言。
諸仁者。云何入不二法門會中。法自在菩薩
言。生滅爲二。得無生法忍爲入不二法門
最後文殊云。於一切法無言無説。爲入不
二法門。文殊問維摩詰言。當説不二法門。時
維摩詰默然無言。准之可悉。所言三十餘者。
初階有三十一菩薩。并文殊淨名合三十三
菩薩。今且約初階。故云三十餘菩薩也
言又如曇無竭説六百萬億般若之門者。如
大品經第四十卷。曇無竭菩薩告薩陀波崙
菩薩言。善男子。諸法等故。當知般若亦等
乃至諸法不可思議故。般若亦不可思議。是時
薩波崙菩薩即於座處。得六百萬諸三昧門。
謂諸法等三昧等。大論第一百卷云。問曰。薩
陀波崙先已知諸法空相。今種種總苦。住立
七歳。見曇無竭得何等利益。答曰。薩陀波崙
先見諸佛。得諸三昧。尊重般若生著相。今曇
無竭七歳從定起。爲説般若。破其著心。一切
法性自空。非般若令其空。是故説諸法等。故
般若等諸法離相。乃諸法不可思議故。般若
不可思議。不令輕賤餘法實般若乃至薩陀
波崙得是教化。斷般若中著心。即得諸法等
諸三昧。句句解説。散亂心中倶有智慧。不名
三昧。今從師皆已。一心思惟。名爲三昧。
心不亂。智慧變成三昧乃至今入攝心乎。
所聞諸法。皆名三昧。能破諸煩惱等及魔人
民。如水寒風未至未成爲氷。即無堅用。若成
水能有所蹈。得如是等六百萬三昧門薩
陀波崙得聞曇無竭所説法。得諸法中大智
慧明。所謂種種諸法實相門。諸法中平等。平
等是智慧。入薩陀波崙禪定心中文爲三昧。
今欲説三昧智慧今世後世果報故。准之可
悉。淡海&T047368;云。薩陀波崙菩薩以六百偈。問曇
無竭菩薩。曇無竭菩薩以六百萬億偈者。非
也。違大論故也。新譯大般若經第四百卷云。
法涌告常啼菩薩言乃至即於座前得六十億
三摩地門也
*疏問已知更説異門等者。言涅槃如來性品
等者。如彼經第七卷如來性品。佛讃迦葉菩
薩言。汝已成就深利智慧。善爲汝説入如來
藏。若言諸法皆無我。是即斷見。若言我住。即
是常見乃至當知。如是遠離二邊。而説眞法。
今撿。彼經第二十七卷師子吼品。今有此
文。即是釋前因果中道。凡有七文之中。第一
明衆生迷中道故。成於二見文是也。謂衆生
迷中觀故。成斷常之二見。即成前生死本際。
凡有二種。謂無明與愛。窮生死之本。不過癡
愛。今即窮生死之本。即是斷常二見故。爾以
斷常二見。釋成前癡愛也。具明如疏第十六
卷也。述義云。彼經如來性品。與師子吼品。廣
明佛性義故。於此令爲一名。而曰如來性品

言此論業品云等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業品。
未申二諦中道。明業離於斷常。初偈長行云。
此論所説義。離於斷常。何以故。業空寂滅。
自性離有。何法可斷。顛倒因縁故。往來生
死亦不常。疏主釋云。此論所説者。總標離於
斷常。何以故。釋離於斷常。言業寂滅等者。業
本性畢竟空。非是前有業滅之然後方方空。
□是斷。若前有業。滅無方空。即是斷。此
釋偈初句云。雖空而不斷。言顛倒因縁等者。
明業雖畢竟空。於顛倒者。宛然而有。往來六
道亦非是常。此釋第二句云。雖有亦不常。今
略引釋上半。總標離於斷常之文。准之可

言如百論云等者。如彼論下卷破因有果品
初云。外曰。諸法非不住。有不失故。無不生故
□路有相諸法如泥團。從團底。從底腹。從
腹咽。從咽口。前後爲因果。種種果生時。種種
因不失。若因中無果。果即不生。但因變爲果。
是故有諸法。疏主釋云。立有三意。一者上品
末云。諸法念念生滅。無有住地。僧佉今彈内
此言。故云非不住。言有不失者。第二僧佉自
立義宗。轉因爲果。而不失因。蓋是僧佉二十
五諦大宗。無不生故者。破衞世也。注不釋非
不住。釋後二句。開爲四別。言有相諸法等
者。第一釋有不失以彈内失。若因中無果下。
斥於世師。但因變爲果。防提婆及世師二家
之難。因既不失。果云何生。是故釋云。因變
爲巣。有果生。而果體即是因體。故有不失。是
故有諸法下第四。證有情愛及一異等。今
略引經釋中。釋有不失以彈内失之文也。別
&T047368;云。因時有果。果時有因。衆生若樂萬物生
滅道理皆然。故云。種種果生時。種種因不
失也。智度第七十卷出僧佉義云。從冥生竟。
乃至從大生根。謂從細生麁。根散歸大。乃至
從覺還眞。謂從麁歸細。雖從細生麁從麁歸
細。而都無所失。故云。種種果生時。種種因不
失。准之可悉。又金七十論上卷注釋云。隨因
有果故者。謂隨因種類。果種亦如是。譬如麥
芽者。必隨於麥種。若因中無果者。果必不似
因。是即從麥種。豆等牙應成。以無如此故。故
知。因有果。准此論文。故知。僧佉計因中有
果。言衞世師執因中無果等者。如金七十論
上卷云。衞世師等執因中無果。是義不然。故
知因中。定有果。准之可悉
言佛法内薩婆多明三世有即是本有果性
未來等者。案。大論第六卷云。如&T057601;婆沙中
説。復有三世中法。未來中出生現在。從現在
入過去。無所失。是則爲常也。道基師阿毘曇
章第五卷三世義中云。流轉生義是世義也。
故婆沙云。去義是世。世別不同。乃有三種。謂
過去現在未來。有爲諸法。已起已城。名爲
過去。已起未滅。故曰現在。未起未滅。稱之
未來。譬如眼見色已滅説爲過去。見色未滅
是説現在。未見色者名爲未來。又云。薩婆多
宗三世皆有。故誰心云一切世悉有。不違其
所應。牟尼之所説。聲聞僧無佛。長行釋云。
有三世此薩婆多所立一切有。乃至廣説。准
之可悉。言僧祇部二世無義。以本無今有
已有還無等者。□□□(二十四字缺)言今明
因縁因果不可言定有等者。如大經第二十
七卷云。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
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即有生老
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
名爲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爲佛性。乃
至廣説。疏主釋云。今是初明因果中道。此即
窮於生死之本。生死不用無明與愛有。此二
種故。即有生死。故二種爲生死本。今欲窮此
生死之本。欲明此二種無明即是現在生死
之本。愛即是未來生死之本。言是二中間有
生老病死者。無明中間。有現在生老死。愛
中間。有未來生老死。故云。二中間有生老
死。言是名中道者。過去前二因。滅故不常現
在五果。續故不斷。不常不斷故即是中道。亦
是現在三因。滅故不常。未來二果。續故不
斷。不常不斷即名爲中道。故云。具如涅槃
師子吼品説也。然有人傳云。上所引文者非

疏云。次明不一不異者世諦雖離性實生滅
等者。下第三明不一不異也。言如僧佉與大
衆部等者。有無名。疏云。因果一者。外道僧佉
人義。因果異者。衞世人義。佛法有二部。佛
云。復一百六十年中。一大衆部謂。因果一故。
變種子爲牙。轉少爲老。故因果更無二體也。
二上座部無轉變義。故種滅於前。牙生於後。
少滅於前。老生於復。此因果異也。問。疏第
三云。上座明二世有。即是因中有果。大衆明
二世無。即是因中無果。准此疏文。應云。大衆
明因果異體。上座明因果一體。今何相違耶。
答。述義云。因果有二。報因因果。習因因果。
一念之善。近以招人天之報義。名爲報因。以
善善相續遠至佛果義。名爲習因。若約報因
因果。而立異體。若約習因因果。而立一體故
不相違也。又約上座部。有本宗同義。有末宗
異義。若約本宗同義。而言一體。若約末宗異
義。而言異體。此亦義別故不相違。有人傳有
説云。本立因中有果。二世同有。故云本宗同
義也。立因中無果。二世有無。故云末宗異義
也。今謂不爾。見&T047368;第四謂。苦集同是有爲。故
云因果一。滅道以是爲無爲別。故云因果異。
報因因果。因中無果。習因因果。因中有果。各
擧一義。故不相違
言答法品云等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法品明
菩薩得方便慧益。偈上半文所引全同。疏主
釋云。下明悟無生滅生滅。即是世諦。世諦雖
有萬化不同因果是立信之根。諸法之本。故
偏説之。今此上半。明因縁因果不一不異。如
捲指不同不可言一。更無兩體不可爲異。即
破僧佉衞世一異兩部。亦除上座大衆一異
二宗。准疏文。今云因果等者。且如五指爲因
拳以果。五指能生。拳即所生。何得言一。五指
名拳五指。拳名五指拳。何得言異。故稱中道。
准之可悉。有一卷&T047368;云。衆因縁生法者是也。
此果法與因。不一不異。故云不即不異因也。
若約喩爲言。譬如有人向於山谷發呼音時。
彼呼音者因。應音者果。此呼音與應音者。不
得一異。何者若呼未應時。不得言一。若呼應
時者。不得言異。故云不一不異。此約法相而
爲明之。若約觀行。人天因得人天果。乃至作
三途因。墮三惡道。故云不一不異也
疏云。次不來不出者惑病無窮等者。下第四
明不來不出也。言如計衆生苦樂等者。法寶
師云。第五□得者。是自在天因外道。以迦羅
鳩馱迦旃延爲師。計衆生罪福皆是自在所
作。既非人造。當有何罪。准之可悉
言復有外道計苦樂之果等者。如十二門論
觀作者門云。是裸形迦葉。謂人是苦因。有我
者。説好醜皆神所作。神常情淨。無有苦惱。
所知所解。悉皆是神。神作作好醜苦樂。還
受種種身。元康師云。下第二釋經意也。文中
廣破四作。以明無此理。故佛不答之。此前出
謂情。明佛所以不答之意也。謂人是苦因者。
又自造苦還自受也。有我者説下。此我還是
人。人我皆是宰主之名。故下但破我作。即無
所破也。言裸形者。雜阿含經第十三卷云。阿
支迦葉。阿翻爲無。支迦葉言衣。今言。裸形
即無衣。准之可悉
言復有宿作外道等者。法寶師云。此須跋釼
他計。即此宿作外道。以現苦行彼於宿業。彼
計唯過去能超業報。但能斷業。即苦果不生。
果不生故。即得涅槃。雖引此説。尚懷猶預。故
今問佛是義云何。准之可悉
言復有外道等者。如提婆涅槃論云。尼乾子
論師説。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
有命無命等物。准之可悉
言又如毘曇計不有火性從於性火以成事火
等者。□□□□(云云
言成論明木無火性但假縁生等者。□□□
云云
疏問世諦因果等者。言答因縁因果等者。如
大經第三十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我爲衆
生得聞解故。説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衆
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
爲中道。疏主釋云。此即第一。約非内非外。明
中道。上言非内非外。此是雙非内外。下云内
外合故者。此復明亦如是非内亦如是非外。
一切遺蕩。故云非内非外合故。故名中道。准
之可悉
言所以然者論云等者。如此第四卷四諦品
華手經偈長行云。衆因縁生法。我説即是空。
何以故。衆縁具足。和合物生是物屬衆縁。故
無自性。今取意略引之。故云。不内外也。述義
云。此論四諦品云。衆因縁生法。我説即是空
等。及大論同必因縁和合生物。一一不能生
故。就所生果明道也。言淨名玄云。法不屬
自等者。如彼經上卷弟子品目連章。明所
演之法。有二十六句。明法空處第十句文。所
引全同。所以不&T047368;。疏主釋云。因縁之名其義
不定。因有種子。親而能生。爲因。水土疎而助
發。爲縁。因有本無果體。藉因無之。索有
其分。假縁而發。故互具有無二義。種受因縁
兩名。因近故難曉。縁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
所難也。因親故言屬。縁疎故言在也。御製云。
因者由因也。縁者縁起也。縁既自空。故不屬
因也。肇法師云。前相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縁
也。諸法要因縁相假。然後成立。若觀法不在
縁。即法不屬因也。道生曰。因謂。先無其事
而從彼生也。縁謂*索有其分而由彼起也因
本以生義。今也不能不生。豈曰能生滅。是
即因不成。因□近故難曉。縁遠故易了。今以
所易。辨所難即難也。因親故言屬。縁疎故言
在也
言但以四對歴破衆計等。所言歴者。玉篇。
○過也
疏云。次明眞諦具八不等者。第二明眞諦具
足八不。明眞諦中道中有四對。即爲四別。此
初約不生不滅。明眞諦中道。言以空有等者。
對世諦假。以明眞諦假。言不生不滅爲眞諦
中道者。正明眞諦中道。此從眞諦復假。入眞
諦復中。故玄義初卷云。假無不名無。假不無
不名不無。從假無假不無入不無非不無。此
名眞諦。復假入眞諦。復中此乃横作中耳
*疏問何以知二諦倶無生等者。上云。世諦不
生不滅。今言。眞諦不生不滅。故發此問也。言
答瓔珞經佛母品云等者。宋沙門釋道嚴所
譯菩薩本業瓔珞經。凡有二卷也。秦姚興時
沙門竺佛念所譯菩薩本業經二卷。同本異
譯。今所引文。道嚴所翻下卷文。具引經文。如
&T047368;第二卷也。曉法師彼經疏下卷云。此下第
二總明八不。釋此文意。略有二門。一者通門。
二者別門。言通門者。謂如前説。二諦四門。各
有此中四雙八不。是義云何。此初一雙不一
不二。總釋四門不一不二。言之與義。不異前
故。其第二雙不常不斷。通釋四門不空不有。
有即爲常。無便斷故。第三不來亦不去者。重
顯初雙不一不二。空有不一故。有不從空來。
空有不二故。空不遣有去也。第四不生亦不
滅者。重顯第二不常不斷。不生故不有。不滅
故不無。無是斷義。有是常邊。是故八不通於
四門也。若就別義釋此四雙次第示現彼前
四門。是義云何。此中不一亦不二者。顯彼初
雙二諦離邊。以有無常爾故不一。聖智照空
故不二。第二不常亦不斷者。顯第二門二諦
離邊。以法界不變故不斷。第一無二故不常
故。第三不來亦不去者。顯第三門二諦中道。
以因縁和合。而無從來。因縁破散。而無所去
故。第四不生亦不滅者。顯第四門二諦中道。
以不壞假名。而非有生。用顯實相。而非有
滅。是謂別門八不義也。准之可悉
言此論明大小二人倶失二諦等者。薩婆多
五百部等小乘。執諸法有。非斥眞空。是故失
於眞諦。方廣道人。執邪無義。撥除俗有。是故
失於世諦。今爲欲續此二種失。仍牒八不也。
言排撥者。上曇捷師云。○廣雅云。排斥也。下
玉篇。○絶也。棄也。理也。○言接仍者。上玉
篇。○會也。○莊子。知者接也。司馬&MT03623;云。接
猶持也。述義云。接猶續也。○別&T047368;云。接此二
失者。約就破病而爲言之。即執二諦也。仍牒
八不者。約申二諦而爲言之。因縁二諦是

*疏問但應直明二諦等者。言大乘偏空病者。
如上得失門云。保執大乘。遂撥無小。如法華
論釋藥草喩品破菩薩病道理。乃唯有大。不
妨於縁成小。而菩薩撥無小。故名失。准之可
悉。今謂不爾。此方廣道人偏空病也。言又由
來但明等者。淨名玄云。舊云二諦。是二理四
絶。爲眞諦理。三假爲俗諦理。二理則有佛無
佛。性相常住。然迷之而成六道。悟之而有三
乘。述義云。江南成論師等。既言是二理不可
改轉。即有無根深事如盤石。因此決定有無。
故起二見。准此等文。今云。一諦生者。世諦
三假。假是有義。故云。生一諸無生者。眞諦四
絶。絶即空義。故云無生。准之可悉
*疏又明二諦倶無生等者。言故五十二位
賢聖皆就無生觀内分其階級等者。曉法師
瓔珞經疏上卷開説宗云。謂開前因。立四十
一。於中加果。爲四十二。果無増減。故立爲
一。因有階降。立四十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無垢地。四十二道名腎聖。別門而言。即
有三句。則三十唯賢非聖。於凡夫法。但斷非
斷故。二最後一。唯聖非賢。於凡夫法。但斷非
伏故。三者十一。亦賢亦聖。於諸聖法惑伏惑
斷故。准此疏文。今言五十二位者。前四十二
加十信。故云五十二。准之應云。前四十。唯賢
非聖。於凡夫法。但伏非斷故等也
言初信諸法本性無生等者。法門名義集云。
十信心菩薩。一信心。信佛常住。大乘歸宗
不二。決定無疑也。二念心。於六念處境。念不
念。三精進心。如念精進心而行。勤修止觀。四
慧心。進觀人法二種無我。五定心。解空處寂
心心理靜。六不退心。止觀兩融心不退沒。
七廻心。善會平等廻向於捨。八護法心。解理
堅固受持不壞。九戒心。善護身口意三業齊
淨。十願心。以三業之善正求菩提。故曰願心。
以上十心此習種性。外凡之位也。我人捨本
別習。廻心向大起十心也。述義云。信無生理。
故名信忍。所言忍者解也。定也
言稍折伏生心令不起動念等者。仁王經疏
上卷教化品云。伏忍上中下。即是得其方便
行。若出其位。習忍下。性忍中。道種忍上。在
三賢位。習種姓名習忍。性種姓名性忍。道
種姓名道種忍也。法門名義集。習種姓有十
住菩薩。一發心住。始從凡地發無上道心。歴
奉衆聖。廣多聞慧。始入空界住空性。住而由
彼發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勝解。淨治
八萬四千法門。離諸塵。□心地清顯也。三
修行住。善觀諸法門對治也門慧照逾明。解
心歩境。終起種覺。故曰修行住也。四生貴
住。理勝解進。生在眞如法性理家。種姓清淨
故。曰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渉有入空。資智
相資善行無滯。萬解齊進。故曰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得般若眞解。安心上理。故曰正
心住。七不退住。空有不二得堅固眞解。故曰
不退任。八童眞住。從發心以來。遠離二邊。不
起煩惱。長養眞諦。契同無生。得佛法分。故曰
童眞住。九法王子住。即從法化生。得佛法
分。故能治眞宗。令攝種立。故曰法王子住。十
灌頂住。觀達眞宗。理照逾淨。解滿最上。故曰
灌頂住。以上十住内凡下品。三賢初位也。性
種姓有十行菩薩。一歡喜行。前觀解脱既滿。
今如解而行。自行化人離於邪。倒愛此深得
之利。故曰歡喜行。二饒益行。自利行轉深。利
他行彌廣。故曰饒益行。三無瞋恨行。既善利
他。慈悲喜捨。怨親平等。憎愛無二。故曰無瞋
恨行。四無盡行。以無厭心度人不倦。利行
増進。無休無息。故曰無盡行。五離癡亂行。
雖行有爲以度衆生。而無我人之相。不爲無
明所惑。心心不離念佛三昧。故曰離癡亂行。
六善現行。心常在定。而現行慈悲。化物同己。
故曰善現行。七無著行。行空不住於無。行有
不染於相。靜亂倶遊無礙。故曰無著行。八尊
重行。常行於有無。而有無所不動正。以等
行諸法。一切皆如。無可輕棄。重法心成。故曰
尊重行。九善法行。既自善巧於法。面以此法
授人。動成物軌。故曰善法行。十眞實行。行於
眞諦。自利行成。行於俗諦。利他滿行。眞不棄
於俗行。俗不乖於眞。無僞曰眞。非虚稱實。故
曰眞實行。以上十行三賢位中品也。道種姓
有十迴向菩薩。亦名解行地。一救護一切衆
生離衆生相迴向。菩薩授無爲。衆生不令住
空。稱有爲。衆生不令著俗。皆迴邪側而向正
道。故以爲名也。二不壞迴向。迴有爲而向無
爲。即有爲所不礙迴。無爲而向有爲。即無爲
所不不阻。有無倶通即通。即行成莫毀。故曰
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若行有爲無爲。
平等周通。即興三世諸佛。同行菩提。故以爲
名。四至一切處迴向。若能通行一切諸法。即
到一切諸法實際之分。故以爲名。五無盡功
徳藏迴向。既至一切諸法實際。故能依實而
成行。蘊積衆生利潤無盡。所以爲名。六隨順
平等善相迴向。即以無盡平等之善。出生増
益。故以爲名。七隨順等觀一切衆生迴向。善
生彌廣。故能平等。津道法界衆生。所以爲名。
八如相迴向。一切衆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
也。言如者不二不異也。行如此道。相無不融。
是故爲名。九無縛無著解迴向。衆生即如。即
本來無縛也。如之衆生。即如無可著也。此道
妙通。即無所覊礙。是以爲名。十法界無量迴
向。既體達一切諸法皆是眞如實相。故其道
博通。非可限極。故以爲名。以上十迴向三賢
之中内凡上。自此已前三十心。是地前三賢
之位。用三品伏忍。除伏我相。相心不起。行
善調順。得名爲賢。未斷我相。故名内凡夫。若
作無相觀行。即猶有相間。故在世間之位也。
述義云。地前三十心伏無明。故名爲伏忍也。
曉法師瓔珞經疏上卷云。於十千劫修習信
心。信心成就。方得種姓。故十住名習種姓。
十行位中久習成。成在姓之行轉順種姓。從
行自性。名性種姓。十迴向中得平等空。成平
等道。故名道種姓。通名種姓者。種是種類義。
性是體性義。是佛種類。是佛體性。諸佛種
姓。故名種姓。若當法身名種姓者。是持業釋。
從生衍徳名種姓者。依主釋。餘三准之
言以析伏生心不起動念等者。明於順忍也。
述義云。初地以上六地以還。名爲順忍。既信
無生理。而心順此理。故名順忍。此以傍義而
爲言之。言又生心動念等者。明無生忍。述
義云。七地以上佛果以還。名無生忍。既悟無
生理。諸煩惱不生。名無生忍。此亦傍義也。今
流主意。七地爲下。八地爲中。九地爲上也。言
生心動念等者。明寂滅忍。述義云。從第十地
乃至滅理。故云寂滅忍。明寂滅忍有二。十
地下品。佛果上品。此十地與金剛不異。故合
爲下忍也。法門名義集云。一歡喜地。始出凡
規。初登聖境。塵心内融。悦情外發。故地論
云。初登聖處。多生歡害。故名歡喜地。用聞思
修慧。爲加行智。斷凡夫我相無明。證通滿功
徳。擅波羅蜜爲増上也。二離垢地。妙修中道。
芸除法垢。故名離垢地。以加行智。斷於諸衆
生起邪行無明。盡證最勝功徳。戒度爲増上
也。三明地。隨聞思修。照法顯現。故名地。以
加行智。斷也遲苦。三慧忘失無明。盡證勝
流功徳。忍度爲増上也。自此已前三地。總修
大乘光定。斷闡提不信習氣障方便生死果
報三。得大樂果。四涅槃地。定既内明發慧。外
照妄僞之法。於茲寂滅。故名涅槃地。以加行
行智斷微細煩惱行生身見無明。盡證無
攝功徳。精進度爲増上。五難勝地。得出世
間智方便。著功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以
行智斷於下乘般涅槃無明。盡證無異功徳。
禪度爲増上。六現前地。大智現前。名現前地。
以加行智。斷麁行相無明。盡證無染淨功徳。
般若度爲増上。自此已前三地。總修習福智
生定。斷外道著我習氣障因縁生死果報。已
得大淨果。七遠行地。照法見空。於有不著。照
空見法。於空不證。乃超越有無。出二乘世間
道。故名遠行地。以加行智。斷細行無明。盡證
無有功徳。方便度爲増上。八不動地。報行純
熟。無相無間。故名不動地。以加行智。斷於無
相作功用心無明。盡證不増減功徳。願度爲
増上。九善慧地。色難已窮。心滯須盡無。無礙
力説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以加行智。
斷利益衆生事。不由功用無明。盡證智自在
依止功徳。力度爲増上。自此已前三地。總修
賢護定。斷聲聞自利習氣障有有生死果報。
已得大乘我果。十法雲地。自以所得無邊善
法。普□蒼生。悲覆若雲。法澤如雨。能令善根
開發。道□互滋義。故地論云。得大法身。具足
在。故名法雲地。以加行智。斷於諸法中不得
自在無明。盡證業自在依止功徳。智度論爲
増上此之一地。修首楞嚴定。斷獨覺自愛障。
無有生死果報。已得大常果。十一等覺地。構
二具大。二中安心平等。照齊種智。一相無
二。故名等覺地。亦名無垢地。斷煩惱垢習皆
盡故。亦名金剛心斷無明住地。十二妙覺地。
圓覺内融窮鑒法性。攝無始終。窮微盡極。故
曰妙覺。亦名佛地。種智現前。無上菩提金
剛以後。至極常果前。等覺位中斷煩惱習氣。
除生死盡。名無礙道。今於此地。菩提證涅槃
果外之果。名解脱道。前來十二聖名爲地者。
有二種義。一能出佛果。二能住持萬徳。故通
喩爲地。具明彼。別&T047368;云。等覺妙覺有二種
義。一者約妙覺。即有等覺義也。謂得無等等
三菩提等。以此義者。二地不異。故仁王經云。
五十一位也。二者等覺是因位。妙覺是果位
也。初是無礙。後即解脱。無礙之時解惑相。對
解脱之時。但是解耳。故瓔珞經云。五十二位

言無階級階級故有五十二位不同等者。有
一卷&T047368;云。疏生立五十二位。亦云一位。然今
云五十二位者。依假有無。悟解非有非無中
道。依於中道。悟假有無。即是義説也。仁王
經但言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不言假。十信
中。十信即是依教而建立也。然均正師立六
十二位。亦云一位。謂知有無是假十信。知非
有非無是中十信。即是義説。法鼓經云。地前
之三十心。與二種十信行。名爲福分。初地以
上。所以名爲智慧。故知二種十信也。此乃依
教爲建立也。問。二種釋倶依聖教。若爾者立
一種中信。不立二種十信。立二亦爾。此乃信
不具足闡提。故大經云。十二部中信六。不信
六。故名信不具足。答。隨縁申教有傍有正。
故不闡提。問。若爾者。二種釋中。幾實幾權。
答。以佛説教無不實。故皆是實也。若以隨縁
而爲言者。皆是方便。問。若言皆實者。二種相
違。若皆權者。如來一代所説言教。皆不究竟。
答。爲人故不相違。故大經云。一切諸法無
有定相 若有定性是生死。是魔王相。非佛法
相。准之可悉
言如涅槃云等者。如彼經第二十。佛告師子
吼菩薩言。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縁。智慧即阿
耨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爲佛性。
善男子。譬如胡苽名爲病熱。能爲熱病作因
縁。故十二因縁亦復如是。疏主釋云。善男
子是觀十二因縁智慧等者。法師於此。略作
四雙八句。明只此十二因縁是因果境智凡
聖種非種。言因果者。觀十二因縁。智有成來。
成來是因。成即是果。言境智者。十二是所觀
爲境。此智不離於此。心十二是智也。迷故爲
凡。悟名爲聖。此是因果境智。凡聖無離。凡作
聖離境也。智所言種者。菩薩觀十二因縁爲
種子。言非種者。二我觀是也。誓如胡苽等者
作譬。胡苽能爲熱病作因縁。名&T015928;爲熱病。此
苽熱能令發熱病也。又十二因縁能發觀智。
故名爲種子者也。今取意略引證成因境啓
智也。故中論玄云。所言中發觀者。如涅槃經
云。十二因縁不生不滅。能生觀智。譬如胡苽
能發熱病也
言以了世諦故等者。所言無生法忍者。如大
論第五十二云。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
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法忍。准之可悉。
問。述義云。解無生之智。名無生忍。若爾時
者。智之與忍有何差別。答。大論五十二云。初
名無生忍。後名無生智。麁者名忍。細者名智。
准此論文。體雖無別。義用不同也
*流問世諦破性生滅等者。言所以經云等者。
如大品經第十三卷。佛告天帝云。須菩提。不
壞假名。而説諸法相等也。今略引之。所言相
者。即是體相實相是也。言論云因縁所生法
等者。如此論第四卷四諦品偈文。今爲證生
即無生。略引上半。碩法師云。因縁所生法
者。如因五指成一捧。拳是所生。五指爲能
生。假五指成一捧。故云内縁所生法也。此之
一句具有因果及以能所也。我説即空者。此
是佛稱我。故云我説也。即是無者。明所生之
拳既由五指有。即捧無自性。故拳即是空。准
此疏文。隨寄捲指。萬義例之
*疏問何故破性生等者。言此因縁假生等者。
謂因縁假生。爲佛境界。故云爲佛眼所見。故
法華疏云。照佛境界。故名佛眼。只佛眼得名。
凡有二種。一從人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
故名佛眼。二佛名覺。此覺知照。故名爲眼。具
明五眼。如&T047368;第二。言但因縁生即寂滅性等
者。別&T047368;云。此有二義。一者約寂滅義。名眞諦
無生也。約不偏義。云眞諦中道。世所言不偏
義者。非但是無生。亦非是不無生。約具足義。
名不偏義也。二者寂滅義。云眞諦也。無生以
爲眞諦中道。何者。對世諦不寂滅。明眞諦是
寂滅者。是眞諦假耳。即約非寂滅義。故云無
生也。所言無生即是空也
*疏問舊何得云等者。有人傳有云。第二方
言料簡之處云。後意明漸捨義。即世諦破性
生滅辨中道。眞諦破假生滅辨中道。准之可

言答此據假病等者。別&T047368;云。此謂假病也。言
故二諦倶破性假等者。中論玄。明收取義凡
有四句。一破而不取。若是諸部所説。乖大小
乘經。自立義者。即破而不取。故智度論。呵旃
延弟子云。三藏無此説。摩訶衍中亦無此説。
蓋是諸論議師自作此説。即是其本也。二取
而不破。如文殊問經説。十八及本二。皆從大
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説未來&T047368;。三亦破亦取。
破諸部能迷執情。故取諸部所迷之教。四不
破不取。就正道門。未曾有破亦無所取也。亦
有四句。一破而不取。即是外道邪言障中。逆
觀於縁。無益有損。二取而不破。外道偸
如來遺餘善法。今竝收之。如賊盜牛即其證
也。又外道各邪心推盡冥智與内。如虫食木
偶得成字。亦取而不破。三亦收外道。偸竊佛
教。不識旨歸。今破其迷教之情。收取所迷之
教。第四可悉。准此玄文。世諦所破也。問。外
道小乘大乘。執有諸法決定生性障世諦中
道。迷世諦觀解。於機縁有損無益。故破而
不收。眞諦所除空假名。與不空假名。只聞假
空。不識説假表中道旨歸。今彼其迷教之情
收取所迷之假也。言故但除其病等者。淨名
經中卷文殊問疾品中。説化他調伏之中。第
三辨除物病文。所引全同。所以不&T047368;。疏主釋
云。將欲尋物病原。故前釋斷義。菩薩自斷我
及空等三病。今欲斷衆生三病者。實無三法
可除。但陰空謂病耳。□眼病見空花。但治眼
病。無空花法可除。故云不除法也。又一義不
除法者。但破衆生執有等病。不除因縁假名
法也。故涅槃云。但斷所著。不斷我見。我見者
即佛性也。此二名有其義。非無兩釋。准之可

*疏問若因縁假生即是無生等者。別&T047368;云。於
因縁上。定執性生。故云因縁性生也。約法性
有二義。如約法界等者。差別法界。約用言之。
無差別者。就體爲言。然此處也。約用而言。
所言性者。謂法體等也。今諸不爾。因縁性生
即是法性此法性也。猶是假義。故云因縁示
現答文也。言答因縁性等者。有人傳有説云。
法性涅槃般若一道一乘眞如實際首楞嚴
三昧師子吼三昧法界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八
識無住實際。皆佛性異名。解云。爲諸法體
性。故名法性。理用圓寂。故名涅槃。無所知無
所不知。名般若善惡平等妙運不二。名一道。
一乘如實不二。故名不二。盡原之實。故名實
際。平等不二遍覆。故名法界。隱生死。故名如
來藏。融諸法究竟清淨。故名自性清淨。心絶
動靜。故名三昧。爲衆生覺悟之性。故名佛性。
此即一之平等大道上。説諸名也。平等大道。
無方無住。故名無住實際也。唯此説意。今言
如者。即是眞如。所言等者。即是外等。擧眞如
佛性法性三名。等取餘十一名也。故大論初
卷云。如如法性實際。世界悉檀故無。第一義
悉檀故有也。亦可如者。指事之如也。言此
猶是假義耳者。有人傳有説云 問。眞如理何
爲假耶。答。如中論云諸法復異故。今謂不爾。
此約通因縁義。名爲假耳
*端問何人執假生等者。言答有二種人一者
不空假名二諦二者本假名二諦等者。有人
引均正玄義第三云。成實師執兩家。説二説
不同。師義辨爲一家。第十三周顒義爲不空
二諦。此爲一家也 有人顯玄意云。今依此義。
空假名與不空假名倶。成實師軌。只流主意。
與玄義小異。今撿。彼玄義第三卷云。成實師
執兩家。説二諦不同。廣州僧亮法師云。法本
自無。因縁成諸。稱之爲俗。法本性無。名之爲
眞。終是二法兩體不相關。即失假名義。河涼
顯亮法師云。因縁即體。不可得即空。即體
不得之因縁因不空。此之二師十五家中。初
即第一名。爲假名空。次是第十二名。爲不
空假名。又山門玄義第五云。釋顯亮。立不
空假名義。于法邃支道林。立空假名義。又大
乘玄論第一卷末云。次周顒明三宗二諦。一
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空假者。開善寺用
假空四重二諦中。初重二諦。雖空而宛然假。
雖假而宛然空。空有無礙。治城寺泰法師二
諦搜玄論云。不空假名者。宗何園顯亮法
師。慧靜師弟子也。准此等文。今云不空假
名者。釋顯亮師義。空假名者。開善寺智藏師
等義。假名空者。四重二諦中初重二諦也。其
明如下同異門也。別&T047368;云。所言爲此二人等
者。不本假人之假執。二空假名人明本。望於
此人。不知假。故作如是説耳。約不知假義。故
云假執。言不空假名二諦空假名二諦者。一
法竝擧二諦耳。何是世諦也。言不空假人等
者。疏第三卷云。又心不空假生大乘人。但言
空無性實性不空假生。准此疏文。所言不空
假名二諦者。有所得大乘二諦。竝釋顯亮師
義。應知也。言汝云空無性實故是眞諦者。述
義云。所言故者。猶故之故也
*疏問觀由來義等者。如淨名玄第六云。今
且擧成論。明三假義不墮失門何者。彼明三
假有爲世諦三假空爲眞諦。即三假而常四
忘。即四忘而常三假。即三假而常四忘。故有
不自有。即四忘而常三假。空不自空。故非性
義。述義云。此成論師立宗云。三假爲俗。假空
爲眞。以眞俗不相離之相即故。即假而常空。
故有不自有。即空而常假空。空不自空。故非
性義。准此意文。今云。由來即是成實也
言答淺深門自當具釋等者。後第五淺深門
云。問。他亦云。有爲世諦空爲眞諦。與今何
異。答。復初章語簡之。乃至廣説。謂以初章
中假明之也。四對爲初章也。不有有即不有。
不無無即不無。非有非無假説。有無是中假
義。又明四重二諦。准之可悉
疏二者空假名人等者。有人傳有説云。淨名
玄第六云。成實人云。三假爲世諦。三假空
爲眞諦。此壞生説無生也。又云。空假人。云四
絶爲眞。眞非假者。還是實也。爲今之世諦所
離也。准此玄文。今云成實人者。即是開善寺
知藏師也
*疏問不生不滅等者。言答以有空義爲眞諦
等者。如上釋世諦具八不之中。第一不生不
滅文云。即一性實之執。具於二義。以性實
是偏義故。障於中道。以自性義故。障於假
名。能障一惑。既具二義所障世諦中假亦然。
以有不自有故。有是假名。即此假有。遠離二
邊。故稱中道。故云如世諦不異也。准此疏文。
一假故假之執。具於二義。以假執是偏故。障
於眞諦中道。以欣故欣義故。障於眞諦不假
之假名。能障一惑。既具二義。所障眞諦中假
亦爾。以空不自空故。空是假名。即此假空。遠
離生滅二邊。故稱中道也
*疏答余年二十二於紹隆寺等者。所言紹隆
寺。述義云。江南梁朝所有寺也。言同所
者即二諦倶破性等者。此初方言意。何者。有
所得之徒所行。無不墮此八計之中等是也。
述義云。有所化縁。禀二諦教成性有無。故前
破之。無如此性。故以兩非爲中。所言假者。
有無相由而有。即不自義。識而有而無之假
時。前性有無永斷。此俗諦中。破於性有。眞諦
中破於性無也。故淨名玄第五卷伏斷門云。
自有中伏假斷如求性。有無不可得。故名非
有非無。目之爲中。此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
次明假有假無。即性有無始斷。所以然者。
既識假有假無。即知畢竟無有定性有無。故
名假斷。准此等文。眞俗二諦相由而有。故云
倶是假也
*疏二者二諦倶破假等者。此不相關三種方
言。疏云。答彼眞諦雖非假等者。淨名玄述成
實義云。彼本立俗諦有三假。三假可説眞理
是四忘。四忘不可説。故淨名杜言釋迦掩室。
所以眞理雖無名。爲眞假立名。遂屬眞攝。准
之可悉。述義云。以成論等義宗。恒立俗諸三
假眞諦四忘。故今擧失眞諦宗耳
言又中假師聞假作假解等者。淡海&T047368;云。善
鐘寺融法師長于寺辨法師等也。述義云。禪
衆融長于辨。倶是詮法師學士。而作中假解
也。有人傳有説云聞二諦之假。作假解故云
中假師。聞假作假解也
言師云中假師罪重等者。佛藏經第三卷云。
過去苦岸。薩和多。將去。拔難陀此四比丘有
相説法。墮於地獄。又大品經第二十七。佛告
須菩提言。譬如比丘於四重禁法。若犯一事
非沙門非釋子。是著空名字。菩薩心亦如
是。輕弄毀蔑餘人。故罪重於比丘四禁。且過
五逆。當知。罪中重者無過於此。應見大品信
毀品説也。淡海&T047368;云。中假罪重者。佛藏經
云。寧起四重五逆。眞起一念有相心。故云重

*疏三者世諦破假眞諦破實等者。此亦不關
三種方言也。言由來世諦等者。述義云。法
假受假名假。是爲三假絶於四句。名爲四忘
也。有人傳有説云。此正成實義也。言眞諦四
絶則非假者。此實不生也
*疏答世諦是假等者。若准淨名玄。應云。三
假爲世諦。四忘爲眞諦者。世諦之有爲待。眞
空爲不待耶。此定兩關也。所言假者。此有義
也。言若待眞者眞諦非所待等者。若言世諦
之有待眞諦之空者。即世諦爲能特。眞諦爲
所待。只眞諦也絶四句。故是非所特。世諦三
假。何是能待也。言世諦既不待眞等者。若言
世諦之有不待眞空者。亦不自待世諦。既不
相特。便成自性。云何是假耶
*疏四者世諦破實等者。此第二方言之意也。
故初牒云。世諦破性生滅。以辨不生不滅。明
於中道。眞諦破假生滅。以辨不生不滅。明於
中道。故云如前釋之
*疏問世諦彼實而世諦是假等者。淡海&T047368;云。
此問意云。若言以世諦破實而世諦是假者。
眞諦破假。故眞諦應非假。若以異諸破假。猶
名假者。亦應以世諦破性尚名性也。言答眞
諦破假生滅等者。述義云。但被取於假生滅
心。而不破其法也。雖言眞諦破世諦假。而
不言被眞諦假。由此義故。云不言破一切假

*疏問既具有四句等者。言若言世諦破實生
等者。問言爾者。初言*言世諦破性生。眞諦
破性不生。此乃不釋八不耶。答。初二諦。倶無
生義。世諦破實性。眞諦破實不生者。不型八
不。非謂餘義
*疏問叵有眞諦等者。曇捷師云。所言叵者。
普可反。字盡云。叵不可也
疏云。次不常不斷等者。下第二明不常不斷
也。言既聞眞諦等者。述義云。天然者猶自然
之異名也。故慧達師云達猥生天。□元康師
云。天者自然也。又云。天者自在也。又云。天
者自在義。是縱任之稱也。有一卷&T047368;云。佛出
世時。名爲有佛也。佛滅度後時。名爲無佛
也。問。由來亦云。有佛無佛性常住。與今何
異。答。大異也。何者。他不依教諦。常有眞諦
道理。而四絶也。今依教諦而明之。若不爾者。
不言二諦也。有人傳有説云。由來者成實也」
疏云。不一不異等者。下第三明不一不異也。
言光宅謂眞理等者。有人傳有説云。光宅寺
法雲師也。撿有傳云。其光宅寺本是梁武帝
父母之宅也。因觀音像放光。號爲光宅寺也。
厥法雲法師者。年登四歳便講六卷泥洹經。
其人生時。感得紫雲。年至四歳從官寺解
脱和上。奉勅請。於内道場。勅爲出家。御執剃
刀。親落髮下。於三刀衆中著僧爲剃之訖。勅
施法眼施名名爲法雲師。仍配住光宅寺。乃
至廣説。述義云。就能證智。而有勝劣。故云眞
理亦有淺深。非謂所證而有差別。所言
者。猶是重也。即是層級之重。不如輕重之物
也。別&T047368;云。於十地中。有十重淺深眞諦。故云
*果隔眞諦也。大分諸大乘師等。皆云。因於
智故眞諦有淺深耳。只成眞師云。眞諦有淺
深。故智亦有淺深也。言所以經云無色無形
等者。如大品經第六卷。佛告須菩提言。譬如
佛光中日月光諸天光不現。菩薩行般若時。
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何以故。是阿耨菩
提。菩薩菩薩義。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
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龍樹釋云。如日月
星宿眞珠等諸天鬼神龍王光。於佛光中即
不現。從大福徳神他力生故。菩薩句義亦如
是。入此般若智慧光中即不現。因此譬喩教。
諸菩薩常學一切法。不取相。無所得故也。今
略引之。有人傳云。無青黄等。故云無色。無長
短等。故云無形也。別&T047368;云。約不異義。故云一
切。就寂滅義。故云無相也。今案。大論第十八
卷經般若品云。復次菩薩觀一切法不合不
散無色無形無對無示説一相。所謂無相。如
是等諸法一相。云何謂無相觀種種相。一切
法攝入二法中。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
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爲無爲等。二百法
門。如千難品中説。今第八復次不破諸法。明
諸法從本已來不合不散。唯是一如唯一無
相。就此以明總義也。諸法非一。故言不合也。
非二。故言不散也。就諸色中取對眼者。名色。
對除四情者。名對。此等皆有状貌。故名形。
此等皆不可得。故言無色無形無對也。諸法
皆無有實。故不可示人。故云無示也。諸法無
實。皆不可爲他説。故云無説。亦言語相盡。故
云無説也。一相所謂無相者。此有二釋。一解
云。雖復百華異色。同是一陰。萬法雖同一
如相。故云一相。一相此如相。亦不可得。故云
無相也。一解云。諸法皆是一畢竟空相。故云
一相。此畢竟空相亦無。故云無相。乃至廣説。
准之可悉
疏云不來不出等者。下第四明不來不出也。
&T047368;云。由來拆俗得眞等者。約就非於俗外
之義。而爲言也。言從眞出俗等者。約就本
來。而爲言之。此之來出皆約眞諦也
*疏答智度論解集散品解無爲法有集散云
等者。如彼論第三十四卷云。問曰。五衆法有
集散。與此相違。故言不集不散。如法性實際
等無相違故。云何言不集不散。答曰。行者得
如法性等故。爲集。失故。名爲散。如虚空雖
無集無散。鑿戸&T074746;名爲集。塞故名爲散。今略
引之。淡海&T047368;云。空集散者。成實師宗不立集
散。只明大虚。故此集散。寄就毘曇。彼宗立有
有爲空。故言不來不出。眞諦中道者。別&T047368;云。
准上應云。約不偏義名中道。對世諦來出。故
云不來不出爲假也。下義准悉
*疏答通即例之但佛弟子等者。別&T047368;云。彼宗
皆許假生假假斷假常。但云不斷不常。約世
諦言。不生不滅。約眞諦言。然今隨彼一往不
言。而爲言之。所言諦者○諦先王之名也。隱
避也。忘也
疏一異來出即可通二義者。別&T047368;云。世諦者。
假一異來出也。眞諦者。假非一異來出也。是
故云。通亦可眞之與俗。皆有一異及以來出。
故云通也
疏云。次二諦合具八不等者。此下第三明非
眞非俗具八不。於中又二。第一總標體用二。
中第二隨標別釋。初中又二。初明合論用中
具八不。復明合明體中具八不。初中又三。第
一顯經論明二諦差別。第二正明具八不。第
三問答以顯各合差別。今言就合明二諦爲
中等者。第一明經論差別。若准文起盡者。應
云。欲顯合用以擧經論差別。若准義道理
者。應云。欲説合明體中以擧經論異説。若准
此判。科文應云。文中有二。第一總標體用二
合中。第二隨標以辨體用合中各具八不。初
中又二。初雙標體用二合中。後別約合明體
中。以顯經論差別。二判各有道理。任意取捨
也。別&T047368;云。約合明中言具八不耳。不偏之義。
名爲合中也
言一者欲釋經説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一
卷。佛告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以世諦故。示
衆生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乃至衆生於五受
衆生有差相。故不知無所有。爲是衆生故。示
若有若無。令知清淨無所有。大論釋曰。菩薩
世諦爲衆生。説若有若無非第一義。若有是
實有。無亦應有實。若有不實。無云何應實
衆生於亦五受衆中有所著。爲是衆生。離
有所得。無所有故。菩薩説無所有世俗法故。
分別諸法。欲令衆生知是無所有也。又仁王
經上卷二諦品云。大王。若有爲無即世諦也。
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説一切
法不出三諦。我人知見五受陰空。乃至一切
法空。疏主釋云。下第三明諸諦教門攝一切
法皆歸於空。文中有三。言若有若無等者。第
一明世諦。此意明凡夫定執有無。故名世諦
也。言以三諦等者。第二明三諦攝法。三藏師
云。諸法本性爲空體也。凡夫色麁顯。據色爲
端。名爲色諦。二乘人修道無漏心。名爲心諦。
若義論生死涅槃。各有三諦生死。三者天人
四大色是色諦。八識心。是心諦。生死無涅槃。
是空諦。三者眞實色。是色諦。二眞實心。名
心諦。無生死四顛倒。名空諦也。教雖説三。理
非三也。我人知見下。第三明世諦還歸於空。
又教化品偈云。二諦理窮一切盡。疏主釋云。
能所竝冥境智倶寂。故云理窮一切盡。今文
意云。爾故云攝法義周也。准之可悉。述義云。
就合門二諦。開合明中。故云攝法義周也
*疏二者單明二諦等者。如菩薩本業瓔珞
經下卷。敬首菩薩白佛言。二諦法性。爲一爲
二。爲有爲無。佛告敬首菩薩言。有諦無諦中
道。第一義諦。一切諸佛菩薩智母。又云。慧有
三縁。一照有諦。二照無諦。三照中道第一義
諦。曉法師疏下卷佛母品云。別釋二諦。即有
四門。一有無有門。二二無二門。三因縁門。四
假名門。有無有門者。謂分別性有理有事。道
理假有假有非空。名爲有諦。事法實無。實無
是空。名爲無諦。如經世諦有故不全。無諦空
故不有故。眞如即是中道第一義諦。第二二
無二門者。前説二諦有無差別常爾不變。名
爲世諦。有無倶空平等一味。是名故爲第一
義諦。第三因縁門者。諸佛已出三界諸行。而
起機縁還入六道。如是感應因縁集會。以知
不無。名爲有諦。雖不是無。而不得有。不得
有故。且謂之無。雖謂之無。而不存無 有無倶
無。名爲無諦。此門二諦即是中道第一義諦。
所以然者。有不生故。即爲無諦。無亦空故。即
爲有諦。所以二諦即爲中道。第四假名門者。
三假集有。名爲世諦。實相名爲第一義諦。具
明如彼。面言單明二諦者。述義云。就關門二
諦言。淡海&T047368;云。約離門二諦。辨合明中之文

言第三明非眞非俗方是體中者。有人傳有
説云。單明用中爲一。合論用中爲二。今非眞
俗名爲第三。非是先泯二歸不二句也。又傳
有説云。指於先泯二歸不二句也。非是單明
用中合論用中之第三□也。顯在下釋泯二
歸不二之句文處也。又傳有説云。與初釋同。
文勢理爾。唯一不須明三諦。二明三諦義。故
知爾也。准之可悉
疏云問云何但明二諦爲中等者。此下第二
隨標別釋。亦可第二隨標以辨體用合中各
具八不。於中又二。第一明合論用中具足八
不。第二明合明體中具足八不。初中又二。初
正明具八不。後問答。以顯各合差別。初中有
三。第一明初四不。第二明不一不異。第三辨
不來不出。此文初也。言彼云眞故無有等者。
僞秦長安曇影法師中論疏序文。今略引證
成四不義。所言彼者。彼曇影師也。所言眞故
無有等者。述義云。此就關門二諦。而爲言之。
言果者深也言即是不有不無等者。疏主釋
成序意也。有人傳云。影師之言。至于不常不
斷之文也。所以然者。初云舊二諦本文亦有
同文者。非也。撿序文者。顯然無疑。具引序
文。如&T047368;第二也。恐煩不&T047368;。准可悉
疏云不一不異者例上應云等者。此下第二
明不一不異。言例上應云等者。例上影師序
文。應云他
疏若對破立者開善謂眞俗一體等者。如二
諦章下卷云。就明二諦一體家。復有三説。一
云眞諦爲體。此有二義。一明空爲理本。明一
切法皆以本爲本。有非是本爲是。故以眞諦
爲體也。二有爲俗諦。拆俗爲悟眞。故眞爲
體。二云俗諦爲爲。要由拆俗。故得眞。若不
拆俗。即不得眞。良由前拆俗故得眞。所以
俗爲體也。三云二諦互指爲體。前兩家竝
□。今明具二義。明空爲有本。故眞爲俗體。
俗爲眞用。拆俗得眞。故俗爲眞體。眞爲俗
用。二諦互爲體。眞俗互爲用也。此即是開
善門宗。有此釋。開善本以眞爲體。餘兩釋
支流。准此章文。以眞諦爲俗體。故云二諦
一體也
言龍光寺者。述義云。京師龍光寺釋慧珠也。
開善寺智藏師大學士。此法師住彼寺。江左
敬法師。故擧寺爲名也。此師宗立三假。爲俗
諦體。四忘爲眞諦。名相爲俗諦體。無名名相。
爲眞諦體。故二諦體異已。而言龍光。方案。
高僧傳第五卷道生傳云。其年夏乘青園佛
殿。龍昇于天。光影西壁。因改寺名號曰龍
光。又云。又有釋慧生者。亦上龍光寺也
言所以天親釋大品明十種散等者。如梁攝
論第六卷云。論曰。十散動分別。謂菩薩十種
分別。無有相散動。増益散動。損減散動。一
執散動。異執散動通散動。別散動。如名取義
散動。如義起名散動。釋曰。菩薩分別。不與般
若波羅蜜相應。悉名散動。般若波羅密經説。
十種法對治。此十種散動乃至無有相是散動
因。爲對治此散動故。經言。是菩薩實有。釋
曰。由説實有。顯有菩薩。以眞如空爲體也。有
相是散動因。對治此故。經言。不見有菩薩。釋
曰。不見有菩薩。以分別依他爲體也。以有増
益無所有。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故。經言。何
以故。色由自性空。釋曰。由分別色性色性空
也以無損減實有。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故。
經言。不由空空。釋曰。此色不由眞如空故空
也。依他分別即是空。此執即是散動。對治此
故。經言。是色本非色。釋曰。若依他性。與眞
實性是一。眞實性是清淨境界。依他性亦應
如此也。色與空異。此執散動。對治此故。經
言。無色異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釋曰。
若色與空異。此空即不成。色家法空不成。色
通相此義不祥。譬如有爲法與無常相不異。
若捉分別性。説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
故。此分別色永無可有。此永無所有即是
空。此空即是色無所有。不如依他性於眞實
性不可説。一由情淨不清淨境界故也。執色
有。通相爲性。謂有礙此執散動。對治故。經
言。何以故。舍利弗此但有名。所謂色。釋曰。
唯有名。是色通相。何以故。若離名色實無
體性也。已執色有通相。又分別色有生滅染
淨等差別。此執散動。對治此故。經言。是自性
無生無滅無染無淨。釋曰。此色無所有爲通
相。若有生即有染。若有滅即有淨。由無此四
義故。色無別相也。如名。執義。於義散動。對
治此故。經言。對假立名分別諸法。釋曰。名
是虚假所作。對諸名。分別一切法也。如義於
名。&T047368;舊執。此執即是敬動。對治此故。經言。
由假立客名隨説諸法。釋曰。名不與法同相。
經言。如如隨説如是如是。生起執著。釋曰。隨
假所立名。説諸法。計名與法不異。經言。如此
一切名菩薩。不見若不見。不生執著。釋曰。爲
對治十種散動。故説般若。以此説爲因無分
別智生。由無分別智。滅諸分別惑。具明如


中論疏&T047368;卷第三之末

 大安寺沙門安澄撰 
疏云不來不出等者。此下第三明不來不出
也。別&T047368;云田猶去也者。約過去滅義。而爲言
之。言例上應知者。上明世諦不來不出之處
云。感病無窮。不可備擧。世諦中道無量。亦不
可具明。今更以二門顯其大要。即病無不破。
中無不顯。惑者雖聞上六不。而終謂決定有。
既決定有果。若非外來。必從内出。故次明不
來不出也。明眞諦八不之處云。由來拆俗得
眞。故名爲來。從眞出俗。目之爲出。今破此來
出。故明不來不出。准之可悉
疏云問各明二諦中道已竟等者。此下第二
問答。以顯各合二中差別也。言大朗法師教
周顒等者。如二諦章下卷云。山中法師之
師。本遼東人。從北地學三論。遠習什師之
義。來入南呉住鍾山草堂寺。値隱士周顒。周
顒因就受學。周顒晩作三宗論。明二諦以中
道爲體。有智琳法師。請周顒著三宗論。周
顒云。弟子若出此論。恐于衆人。琳曰。貧道昔
年小時。曾聞此義。玄音中絶四十餘戴。檀越
若出此論。勝國城妻子目頭布施。於是始出
此論也。述義云。震旦國鍾山隱士姓周。名顒。
所謂天下無雙者也。淡海&T047368;云。道朗師之檀
越。名周顒也。所言顒者。玉篇。妄謂反。味前

疏云次泯二諦以歸不二等者。此下第二。辨
合明體具八不。於中爲二。初總顯體用差別。
後別辨八不。初中言若作體用等者。所言上
三種者。世諦中眞諦中。合論用中。只是離合。
以爲三中。物體唯用中也。言今次明體中者
即是收用歸體者。收上三種用。歸今體中。然
有人云。第二方言不明體中者。蓋不見此文
焉。若言非是第二方言。辨餘方言體中者。上
三種用。亦不應第二方言。若言爾者。第二方
言。明何義耶。故知。謬傳也。只言初牒不明體
中之文。至于此處方明體中者。亦應許耳。彼
亦失總標一二復次之意。故亦不應理。若言。
答文云。八不言得意色。若有生滅無生滅。
猶是生滅義。非生滅非不生滅。乃是無生滅
義。故二諦雖泯生無生。猶是釋八不義也。既
言故二諦雖泯生無生。所言泯者。猶泯破義。
故世諦破性生滅。眞諦破假生滅。是假生滅。
不性生滅。故得無生滅之稱者。此救甚精。實
難通釋。只作此釋。上下相違。既言若有生滅
無生滅。猶是生滅。非生滅非無生滅。方是無
生滅。然云。何言無生者。眞諦所除假執。不性
生滅。故云無生滅耶。今謂。若有生滅等者。是
有義。即世諦假也。非生滅等者。是空義。即眞
諦假也。所以約二諦。雖泯生無生假。而猶是
釋八不義。故云。二諦雖泯生無生等。所言泯
者。猶是泯寂泯歸之義。非是泯破也
言故大品經云等者。彼經第三十九卷。佛答
須菩提問。文略引之。具如&T047368;初卷。述義云。
所言無道者。無菩提因。以金剛以還。名爲道
故。無果者無涅槃果故。慧達云。至極之果。唯
有涅槃也。言涅槃經云等者。彼經第七卷。佛
告迦葉菩薩。今文略引之。疏主釋云。若言無
明因縁諸行。凡夫分別從來。正著此破數論。
豈不言明無明異。乃至若見明無明異。即是愚
人。具如彼疏第九卷也。述義云。明者解也。
無明者煩惱也。言亦眞之與俗等者。疏主准
經作之也。言今明諸佛菩薩等者。佛藏思益
等文。述義云。言無名相者。謂無因縁名相。言
強名相者。假於因縁名相。所言強者。施設之
義。以無名相。不滯於無名相。恒名相義。故言
強名相説。問。強説之言爲約體耶。爲約用耶。
答。約體而論。問。約用亦有以不。若言有者。
與體何異。若言無者。何故大品善達品云。一
切諸法強名。答。大品之意。約因縁法。何者。
一切法無自性而假有。以假義名強耳。大品。
既言一切法。故知。是通於體用。因體爲用。因
用爲體。所以強説之。言約體用之。然佛藏經。
但約體言強名。大品通於體用。言強名也。問。
何故佛經如此不同。答。悟縁非一。故説教不
同。如大經云。如來世尊有大方便。無常説常。
常説無常。説樂爲苦。説苦爲苦。又云。不繋之
船。隨風東西上下不定。准之可悉
疏云以空有爲世諦等者。此下第二別明八
不即成四別。今此第一辨不生不滅也。只此
文難見。何者。上明眞諦具八不之處云。以空
有爲世諦。有空爲眞諦。以空有爲世諦。世諦
即是假生假滅。對世諦假生。明眞諦假不生。
對世諦假滅。明眞諦假不滅。不生不滅爲眞
諦中道。今何故言。以空有爲世諦。世諦即是
生。有空爲眞諦。眞諦名爲滅等耶。有人傳有
説云。世諦破性生滅。明假生滅。眞諦破假生
滅。明不生不滅也。生滅爲有。有即生。不生滅
爲空。空即是滅。故云。眞諦爲滅也。又眞諦爲
滅者。是寂滅義也。如言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也。又如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問。此
體中何具八不。答。世諦以八不。破性八謬。眞
諦以八不。破假八計。禀教之流。聞此二諦。便
作二解。故泯二諦。以明中道。世諦爲生。眞諦
爲滅。不生不滅即非眞非俗中道。從前二諦。
超越一節也。非此破病也。准之可悉
疏云不常不斷者亦得例上等者。此下第二。
辨不常不斷也。言亦得例上者。上云既聞眞
諦不生不滅由來。便謂有眞諦。天然絶四句
之理。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是故云常。而眞諦
絶於四句。此即爲斷。今破此斷常。故云。不常
不斷。准之可悉。言世諦有法虚假必歸磨滅
等者。此文易見也
疏云不一不異等者。此下第三。辨不一不異
也。上云惑者。既聞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便謂
眞諦。理無差別。故名爲一。眞理亦有淺深。故
累隔眞諦。故名爲異。准之可悉。言若爲成上
等者。所言惑者者。開善寺智藏師光宅寺法
雲師。准之可見
疏云不來不出等者。此下第四。辨不來不
出也。言以來是不來相來等者。如淨名經中
卷文殊問疾品。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
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
士若來巳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
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
可見。疏主釋云。維摩詰言下。第三淨名慰問。
言不來相而來者。此文非但近是賓主交言
以相慰問。遠貫一經。該通衆教。故前以此
言。標其篇首。所以標此言者。爲時衆。謂文
殊從菴園來。及與淨名相見。故今明文殊
來是不來而來見是不見而見異凡夫二乘人
也。以能不來而來不見而見故。爲善之極
矣。文殊師利言下。第四文殊酬答成淨名之
意也。若來已等者。此明三時無來義也。來
已即來事已謝。故無來也。又言去已等者。菴
園望方丈。即見文殊有去。方丈望菴園。即見
文殊有來。故明去來義也。來者無所從來。此
明菴園空也。去者無所至。此明方丈空也。來
去既爾。見義亦爾。述義云。淨名言善來文殊
汝以不來相而來。故我亦以不見相而見。唯
從佛所至方丈故名去。就方丈見時。是來者
非也。違疏文故也。只得疏意應云。以文殊來
不來相而來故。來無所從來。去亦不去相而
去。故去無所去。又疏述有人説言。眞諦無來。
世諦有來。故云。不來相來也。今疏主意以世
諦來是不來相面來故。來無所從來。眞諦去
是不去相而去故。去無所去也
疏云。答論云以此八事等者。如此論初卷重
牒長行云。答曰。諸法雖無量。略説八事。則
爲總破一切法。今略引之。元康師云。此第
二答也。此之八法。總攝諸法。若破八法。無
法不破也。有疏解云。諸法雖無量者。然其所
問。明諸法實無量衆生亦無量。如來教亦無
量。既有八萬四千煩惱法門。故云爾耳。略説
八事者。破申有廣略。今略非廣也。即爲總破
一切法者。釋伏難。難云。病無量。教無量。説
八事爲盡不。解云。略破。破蓋申亦復然。若使
如此。即總破一切法盡。名之爲論。謂破一字
盡言一字者。所謂道也。衆生失道故迷。今破
道迷。即破一切迷。申道即申一切。准之可悉。
言則衆生心唯行此八事中等者。謂衆生雖
無量。彼心唯行生滅斷常一異來出之中也。
言逈悟無生者。別&T047368;云。逈猶玄也。今案。玉篇
云。逈胡垧反。遠也遐也。傳相訓取也
疏云。次結束之等者。此下大段第二結束。以
辨中假也。言四種中假者。述義云。一世諦中
假。二眞諦中假。三合論中假。四合明中假。假
義唯於非有非無。假説有無。有無體始立。故
是體假。又非有非無是體假者。就體中無。
以假説義也。淡海&T047368;云。四種中者。二諦各中
爲二。單約二諦説之。分明中即爲三假。復加
體也。四種假者。二諦各假爲二。單約二諦。而
爲言之。合説假義。即爲三。以此三假。望於體
中爲四也。別&T047368;云。四種中假者。一世諦假。
即假生滅。二眞諦假。假不生滅。三合假。即約
二諦假合而言之。但離合義異耳。四體假。非
體之理。強爲體義。稱爲假耳。所言假者即強
名義也。有人博有説云。四假之離邊義以爲
四中也。今撿。疏文云。非眞俗爲體。假眞俗爲
用。假眞俗爲用中。非眞俗爲體中也。問。若立
體假者。不可泯假爲體中。答。均正玄義初卷
云。一家云亦得。言體用中假亦不得。爾言得
者。如八不義中&T047368;。言不得者。以體明不二故。
不論假。而名爲中。用論二。二用無窮。故是假
也。今疏主意。撿文自知
疏云二者體用等者。別&T047368;云。所言此義始正
者。是中道義也。亦無所得義也
疏云答一往目之等者。所言爲欲釋論文中
假故一往立於體用者。有人傳有説云。四諦
品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爲是假名亦
是中道義是也。言復爲對由來等者開善云。
眞諦爲體。此有二義。一明空爲理本。明一切
法皆以空爲本。有非是本爲。是故以眞諦爲
體也。二有爲俗諦拆俗本爲悟眞故。眞爲體
故二諦爲一體也。龍光云。三假爲俗諦體。四
忘爲眞諦體。名相爲世諦體。無名相爲眞諦
體。故二諦異體。今爲對此等師故明眞俗是
用非眞俗方是體也
言師又云直稱體用等者。有人傳有説云。所
言師者興皇師也。只語勢至于縱迹此師語
耳。所以然者。下疏主釋顯興皇師意也。所言
蹤迹者。玉篇上躧字躧所掎所解二反。廗履
也。行貌也。下子亦反。道不安也。往來貌也。
言如體用一事既爾等者。述義云。色等六塵
者。眼等六根之所縁對故云六根所對也。行
住坐臥依此四儀行説法等事。名之爲動。入
觀攝念名之爲靜。故云四儀動靜也。言無復
下心者。述義云。下猶置也言師又云凡有所
説等者。有人傳云。此興皇師語。言不得復守
言等者疏主釋顯也。言如雹摧草等者。如法
華玄第二卷引大論文云如霜雹草死草死而
雹消。若能遠離二邊乃稱妙悟。述義云。雹
者枯彫之義。白虎通曰。雹之言合陰氣專清。
凝合爲雹也。有人云。雹滿角反。雨氷也。言
又師云等者。有人傳云。此亦興皇師語。言言
不動觀念等者流主釋成。所言動者乖也。失
也。言師又云等者亦爾。言即知下疏主辨之。
亦可從初至于無依還是依是興皇師語。言
翼逈悟之賓等者。如叡師序云。是以龍樹大
士拆之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變。
括之以即化令玄悟之賓喪諮詢於朝徹。元
康師云。玄悟之賓者謂學道之人也。言望玄
指而一變者。以指指月令人得見。以言言
理令人得解。今以中論文□□言譬之於指
也。論語云。齊一變至於魯。今借此語爲用也。
疏主釋云。令玄悟之賓等者此寄斥震旦莊
周以呵天竺外道。良以此土無別外道而用
老莊以爲至極。是以斥也 玄指者即是斯論。
獲斯論重玄之言因改二乘之軌。逈有得菩
薩因歸不二。故名一變。若守二乘不歸一
道封執偏大。未悟平等竝是守指忘月。不名
一變。今改小入大。逈有得而悟無得。如因
指得月。故稱爲變也。述義云。説法之人名
之爲主。聽法之縁是名爲賓。故云逈悟之賓
也。不生名爲玄悟也。一向了悟故云一變也。
&T047368;云。玄指者理也教也
疏云。昔山中學士名慧靜法師云等者。撿文
可見。言而遂捨偏著中等者。疏主釋顯也。所
言安者止也。定也。安置也。言師云此是足戴
耳者。百喩經。擔死人譬云。昔有一人養牛爲
業。依山放牛乃住。山中同養牛者多。如村邑。
時有一人急死一兒。謂衆人言。我此兒死不
能遠棄。君等可以家及牛等移往他處更作
住止。衆人責曰。一生之間。一家有餘。何爲多
家。又一兒死故。令多人移志如此言耶。其人
答曰。一兒獨偏那可擔去。便殺一見即對擔
去。衆人責曰。汝大愚癡。合譬云。諸比丘等煩
惱自近。犯一戒時。知識師友密教化之懺悔。
除罪進福。犯戒者恥。妄語云不犯。已犯不悔。
又加妄語。重増兩罪。不異向人殺兒足擔也。
准此經文。今云足載者猶足擔也。述義云。足
子兪反。左傳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杜預
注曰。足猶成也。暴便壁也。子欲反。止也。滿
也。得也。戴者子戴反。事也。行也。成也。辭也。
爲也。言也。物終更生也。戴始也。則也。竝出
玉篇。今解戴者猶擔也。即是成擔義耳也。言
可謂下疏主語耳也
言而經論意等者。如淨名玄。述義初卷引有
論云。佛告頞鞸。汝行乞食。若見非常之人莫
廣説法。時舎利弗値於林下。問曰。汝是誰人。
答曰。沙門。一切有爲法因縁空。無主息心
達本原。故名爲沙門。又問。汝師是誰。答曰。
我師天中天。三界無極尊。神通遊十方。相好
身丈六。時其外道發心悔過。初得果也。中本
起經云。一切諸法。本因縁空。天主息心達本
源。故號爲沙門也。此就徳行彰其名也。寶
梁經上卷。摩訶迦葉白佛。云何爲沙門。佛
告迦葉。所謂沙門者寂滅故調伏故乃至
衰毀譽。稱譏苦樂。堅心不動如地。故於諸形
相。心無染著。心行成就。如虚空故。若能成就
如是行法。是名沙門。故云經論意在等也。言
沙門者。諸出家人之總名也。或曰桑門。正言
室羅摩那拏。此曰勤勞。謂以修道至誡多勞。
亦云息惡。汎論惡者。是不善性。今兼無&T047368;。息
謂令不起義也。言又息之等者。有人傳云。
此是莊子文。只彼文云息之又息之也。今此
文初云。又者此疏主意。即復次之異名。今
撿。涅槃無名論第七演云。書不云乎。爲學者
日益。爲道者日損。爲道者爲於無爲者也。爲
於無爲而曰日損。此豈頓得之。惡損之又
損之。以至于無損耳。老子徳經曰。爲學日
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爲。無爲
而無不爲。河上公曰。謂政教禮樂之學也。日
益者。情欲文飾日以益多也。道謂自然之道。
日損者。情欲文飾日以消損也。損情欲又損
之。所以漸去之也。當悟如嬰兒無所告爲也。
情欲斷絶。徳與道合。即無所不施。無所不爲
也。大隱釋曰。學謂時俗經衍之學。修爲即
果。欲日以増益道。謂出俗自然之道。修爲
即情。累日以消損也。述義云。修甚深正觀。道
者遊心於中道理。寂靜無爲。既遊心於中道。
而見疑等。萬累念念消損。如此之事何頓得
耶。必經地地。漸次消損。損之更損。至於佛
果。都損盡已。更無可損。損者斷之異名。修正
觀者。見諸類惱本來不生。今亦無滅。乃是正
道。如此之人不起惑染。是名損之。乃至廣説。
准此等文。今云無息者。無損無爲之異名也。
只有人云。莊子者恐謬傳也
言所言不破中暇等者。有人傳云。上云。問師
何故立於中假。復以何義破中假也。今牒此
問。故云。所言不破中假者也。所言體者。觀
也。悉也。解也。言而今言破等者。別&T047368;云。約
所立性所立假。而爲言之。所言爲者。由也。被
也。有也。今須由訓也。所言道者。約本來空
義。故云是道也。言用道爲非道者。爲猶成也」
言二者又須如性即是修等者。上答文應答。
且有四義。一者上以釋竟。今當重説等。故今
云二者也。所言知性即假者。此約分別心。故
云性即假也。亦得言約所立境。彼所立境是
永無。故亦攝世諦義也。何者理外。若心若境。
皆是世諦理。内心境。皆是眞諦也。今謂不爾。
違次文故。何者。一切凡夫妄想顛倒故。思因
縁假。以爲性實。諸佛望性所謂之性。常是因
縁。所言謂者。意也。猶意思也。觀者。望也。現
百論疏也。言故云一切世諦等者。涅槃經第
七卷佛告迦葉菩薩言。今略引之。疏主釋云。
前來如此廣説。得無得常無常皆是如來善
巧方便。即是世諦。今即卷歸皆是第一義諦。
然准中論遊意。引華嚴經第五卷文殊偈云。
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准此應云。一切權
實法。了達非權實。若准此言。一切性實法。若
於如來即是假法。唯之可悉
言三者體道之人等者。有人傳有説云。知之
字至于出自兩縁方用也。所言兩縁者。別&T047368;
云。約迷悟而言之。本有亦爾也。言四者尋教
之流等者。文意易見
疏云明淺深門第五。此下第五門。於中有二。
第一約四重二諦。以顯自他差別。第二約四
重二諦。以釋八不。初中又二。第一正約四
重二諦。以顯自他異。第二明須作四重二諦
之意。初中又二。初正列四重二諦。後問答以
示理教。即顯第四重二諦。約第一列四重二
諦。即成二別。一作初章中暇辭。以示差別。即
初重二諦。二約後三重二諦。以示差別。初中
有四番問答。即爲四別。今此初也。又二謂問
與答
言問他亦云等者。案。大義&T047368;第八卷二諦義
云。辨有無者。謂俗有眞無也。俗雖名有非
是實性。但衆縁相類虚假曰俗。俗既虚假。撿
之無體。即此之無是假無。謂無爲眞。眞俗二
理。悉當但稱諦也。准此&T047368;文。今言他者開善
寺智藏師也。言答須初章語等者。言初章者。
述義云。爲人無生正觀之初。故名初章。故華
嚴經第二十四卷。解脱月菩薩請説十地偈
中言。譬如諸文字皆攝在初章。諸佛功徳起
十地爲根本。然釋初章。凡有四義。一者初
章即是有無。所以有無名初章者。夫諸佛説
有無之教。表非有非無之理。必依有無以爲
初。故是名爲初也。章者表也。二章猶明也。若
他有無。各守自性。不得現示非有無理。所以
非明。今明有無即是因縁即得顯理。故云明
也。三者有無即是諸佛出世初説。言説即成
於章句。故名爲初章。所言章者。教之異名
也。四者章猶句。有無即是四句中初。故云章
也。問。既言初章。亦得後章以不。答。均正
玄義初卷云。不住之初即貫前後也。故大品
經。初明以不住法住般若中。終訖乎無所得。
故關中舊影云。初章之義只是不住無得之
語。其意包含。准此師意。亦得後章也。言他云
有有可有等者。有人傳云。此處但有三句失。
三句者。一者他有有可有。即有無可無。二者
故有不由無。即無不由有三者有是自有。無
是自無也。得三句者。一者今無有可有。則無
無可無。二者無有可有。由無故有等。三者由
無故有。有不自有等也。次言有不自有故非
有等者。明中假義。亦是明有無義也
疏云。問非有非無假説有無等者。此下第二
番問答。言答非也者。淡海&T047368;云。師云。非有非
無是中實中。所以非中假義。故云答非也。今
謂不爾。即是欲明立假宗文。非明中文。故云
非也。非謂非有非無。以爲中實中也。言得意
密取等者。別&T047368;云。此約用内而爲言之。所言
密者。猶是但也。今撿。切韻第五卷云。亡筆
反。秘密也
疏云問初章等者。此下第三番問答。言問初
章等者。別&T047368;云。此問大意。若通言者。初章即
具中假。若別言者但是假耳。但是用中故發
此問也。此約體問。言答若總詺等者。別&T047368;云。
初章中假。總名一章。何者此中假也。一切初
學人之章門。故云初章。此約通義。名爲一章
也。只疏主意。從學中假而爲言之。但約利
鈍以爲異耳。均正之意。初學假也。後學中

疏云。而師分之一往異等者。述義云。此有四
對。言他有有可有等者。第一性假一對。言他
有有可有不由無故有等者。第二由不由一
對。言他不由無故有等者。第三自不自一對。
言他有是自有等者。第四二不二一對也。淡
&T047368;云。言四對者。可不可。由不由。自不自。
故不故是也。亦可相由。不相由。自不自。二
不二性假是。有人判云。初説當於文。次後説
不當也。此四句出第二方言也。彼云。有不有。
由不由。自不自。假不假此當初説也。言此四
節語等者。別&T047368;云。一相由。二不自。三假。四
不二也
疏云。問初章中假等者。此下第四番問答。言
初章是伏等者。別&T047368;云。此約用中而爲言之。
何者。依於初章。以顯用中及體中故。又有四
句。一者中伏假斷。謂雖説中未能解故。但是
伏耳。當説假時方能解故。所以云斷。餘三亦
爾。此云中假者。一往約世諦中假。而爲言之。
言伏斷者。但約現起惑而言耳。非謂成就惑
也。成就惑者。但於菩薩位。而伏斷故也。言
初明假有無等者。有人傳有説云。所言初明
假有無者。初章也。別而言之但是假耳。只是
用中也。次明假有無等者。中假也。非有非
無。假説有無。從有無入非有非無也。言故初
章中假等者。別&T047368;云。初章之假。與中假之
假。倶是一假。只約動有無執義邊。名初章
假也。若約有無不失義邊。名中假之假也。但
是初章之内假耳。此初章内。若善言時具
三諦故也。言若守初章中假等者。述義云。禪
衆融長于辨。倶是詮法學士而作中假解。兩
來爲假。兩去爲中。故興皇大師以爲中假師。
亦所破云。兩來不成假。兩去不成中也。均
正玄義初卷云。非有非無即兩去即是斷。而
有而無。兩來只是常。此是斷常二見。何謂中
假也。故一家舊云。兩去不名中。兩來亦不成
假也。別&T047368;云。言若守初章中假者。只約用。言
是中假師者。著中假人也。言師又云初章等
者。師語也。謂動性有無等。疏主釋成也。言中
假即破等者。亦是師語。言明假説有無等者。
疏主釋成。亦可從初訖乎假爲釋。疑皆是師
語。次明假説下疏主釋成。雖有二説。後釋好
也。任意取捨也
疏云二者他但以有爲世諦等者。此下第二
約後三重二諦。以顯自他異法。花玄第四卷
末云。攝嶺相承有三種二諦。一以有爲世諦
空。爲爲眞諦。二以空有皆俗。非空有爲眞。
三者二不二爲俗。非二不二爲眞。今准十二
門論疏。若空若有皆是因縁。如因空故有。因
有故空。空由有成。有由空成。故此空有。竝名
俗諦也。由空故有。有無自性。是即非有。由有
故空。空無自性。是即非空。非有名眞諦。今
從空有二。悟入非空非有不二。即以二爲不
二門。故云。二者他但等也。此即第二重二
諦也
言三者等者。二不二皆是因縁。由不二故
二。由二故不二。故二不二。竝是因縁名爲世
諦。由不二故有二。二無自性是即非二。由二
有不二。不二無自性。故非不二。非二非不
二。名爲眞諦。故從二不二門。入非二不二
理也
言四者等者。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竝是悉名
世諦。因縁無自性。即無二不二。亦無非二不
二。言斷慮窮。乃名眞諦也。所言三種二諦者。
&T047368;云。約合門二諦。而爲言之
疏云。問以前三皆是世諦等者。此下第二問
答以示理教也。言答自有二諦爲教等者。淨
名玄云。以有無爲教略有五義。一對理明。二
諦是教。以至理無二故。非有非無。今説有説
無。故有無爲教。准之可悉
言轉側適縁等者。述義云。所言轉側者。猶轉
勢之別目也。側者趣也。別&T047368;云。隨順機欲
而廻趣也。今案玉篇。側俎棘反。旁也。反側
者。諂諌之人也。不反正直也。傾也。傾口營
反。易霞也不正也。伏也。聊也。側也
疏云。問何故作四重二諦等者。此下第二問
答。辨須作四重二諦之意。於中有二。即問
與答。答中有四。第一約順機得道義釋之。第
二約經説不同義。辨四重二諦。第三約曉喩
淺學義。辨四重二諦。第四縱漸次化物義。辨
四重二諦。今此文初也。故法華玄第四云。一
者謂各各爲人悉檀。自有聞初得道。或有聞
後受悟。是以根性不同。二諦非二也。別&T047368;云。
此中云三根者。但約轉節而爲言之。不論第
四合門二諦也
疏云。又爲釋經論等者。此下第二約經説不
同義 以辨四重二諦也。故法華玄云。三者爲
釋佛教不同。經辨二諦。雖多不出三也。乃至
廣説也。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七
卷成就衆生品。佛告舍利弗言。菩薩摩訶薩
住二諦中。爲衆生説法世諦第一義諦。舍利
弗。二諦中衆生。雖不可得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中以方便力。故爲衆生説法。大論釋曰。不
但説空。不但説有。爲愛著衆生故説空。爲取
相著空衆生故説有。有無中二處不染。今略
引之。言大品又云若有若無等者。如彼經第
三十一卷。佛告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以世
諦故。示衆生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乃至
生於五受陰中有著相。故不知無所有。大論
釋曰。菩薩世諦故爲衆生説。若有若無。非第
一義。若有是實有。無亦應有實。若有不實。
無云何應實。乃至衆生於五受陰中有所著。
爲是衆生難所有。無所有故。菩薩説無所有。
世俗法故。分別諸法。欲令衆生知是無所有。
今略引之。言華嚴云等者。如彼經第三十四
卷云。爾時普賢菩薩。欲明諸菩薩行諸佛菩
乃至欲明菩薩清淨法身出妙音聲覺悟衆
生起菩提心。故以偈頌曰。一切衆歡喜。除滅
諸陰蓋乃至無二智慧中。出生人師子。不著
不二法。知無一二故。今略引之。言華嚴又云
等者。如彼經第八卷十住品中。法會菩薩承
佛神力。普觀十方及諸界。以偈頌曰。世間所
有世諦法。名字談論語言道。悉欲明達世諦
義。菩薩因此初發心。一切諸法語言斷。無有
自性如虚空。悉欲明達眞諦義。菩薩因此初
發心。今取意引之。法藏師疏第五云。頌初住
有四十六頌。今此二頌求所知二諦法發心。
以是説法主。故名法慧。准之可悉。初發心所
言發心者。是發悟義也。從初發心。乃至十地。
皆是發心也。有人傳有説云。此四經文中第
四經文。爲合門二諦。證文先三經。若就利根
人悟者。爲合門二諦。若就鈍根人未悟者。爲
開門三諦。又仁王經云。有諦無諦中道第一
義諦。此開門二諦。大品云。若有若無世諦故
説非第一義者。是合門二諦。今謂不爾。開
門二前。攝法不盡。唯教非理。合門二諦。攝法
義周。通理教故。准之可悉
疏云。又爲對由來等者。此下第三爲曉喩淺
學。辨立四重二諦。故法華玄云。第六即世學
者。明三假爲世諦三假空爲眞諦。唯有此義。
但初門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
空有爲眞諦。彼即云。我自有二諦。復有非眞
俗爲中道。是故今云。二諦興中道。亦是俗諦
耳。非二不二乃爲眞也。述義云。即世學者成
論人也。准之可悉
疏云。又爲破四病故説四門等者。此下第四
約漸次化物義。辨四重二諦也。故法華玄云。
四者欲漸引衆生示階級方便。無始巳來。有
此邪心。及以外物等。謂是實有。是故諸佛出
世。而爲説之。此是世俗實耳。非聖實也。若諸
法本性空乃名眞諦。故中論云。凡夫顛倒爲
有。於是人是實名爲諦。諸賢聖眞知顛倒性
空。於聖人是實名爲諦也。而衆生便謂有非
實諦。空是眞實。即捨有取空。是故説云。空之
與有。此是二邊。皆是俗諦。非空非有中道
之法。乃爲眞諦。或者雖捨二邊。復滯中道。
是故第三次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乃是眞
諦。二邊中道皆世俗耳。述義云。諸賢聖者。唯
就二乘。而爲言之。只法華玄。凡有六義。然
此闕無第二依諦説法義。與第五道凡接聖
義。言空有出兩情者。別&T047368;云。約迷悟故云兩
情也
疏云開此四重二諦等者。此下第二約四重
二諦。以釋八不。於中有四番問答。初二番問
答。正釋八不。次一問答。引證釋成。後一問
答。擧舊説和會。初二問答如文可解。第二
問答中。言智度論釋無生法忍云等者。如彼
論第二十七卷釋初品大慈大悲第三十五末
云。問曰。何等是阿&T057601;跋致地。答曰。若菩薩
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
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界得脱。不以空不以
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
能壞無動能者。是名無生忍法。無生法忍
即是阿&T057601;拔致地。慧影疏第十二卷云。以下
次出其位地。若論正位。即是七他。明七地菩
薩得無生忍。觀一切法。本來無生亦復無滅。
此無生無滅亦不可得。故云。不不生不不滅
也。不共已下。明空有雙觀。萬法參差。不一故
云不共。同是一如莫二。故云非不共。又解諸
法因縁相生。是故名共因縁。即空故名不共
縁起。及空皆不可得故。言不共非不共。又色
心各異名不共。境智倶冥名爲共。反覆作之
悉得也。於實相中。無所疑惑。故云一心信忍
也。今略引答文也。述義云。如彼論第六卷云。
諸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不生滅非
不生滅。亦非不生滅非非不生滅。已得解脱。
空非空。是等悉捨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
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今取意
略引之。言不共者亦不生滅等非不共者亦
非不生滅等。如文應知。已得解脱者。於邪見
得離故。非空者。於空不取故言非也。淨名玄
述義云。如彼論第八十六云。菩薩住柔順忍
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
見有無見非心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
忍。今取意略引之。解曰。不共等者。凡有二
義。一者生滅爲生。不生不滅爲滅。如此生滅
曰共。非此生滅故曰不共。非此不共曰非不
共。二者生滅合説故曰共。非此共曰不共。非
不共者同前。猶如二諦合説。爲合明中。然則
不生不滅。是爲異諦。非不生非不滅。是爲中
道。故知。不共是眞諦。非不共是中道。問 何
故生滅合爲生耶。答。只生爲生故。對單生言
複生耳。亦欲示一法含多義。不生不滅以爲
滅者。非俗諸生滅。故名不生滅。而對俗諦有
法之生。眞諦無法即名滅耳。案云。論文雖三。
初文爲正。後二取意。准之可悉
疏云。問攝山大師等者。此下第四問答擧舊
説。以和會也 言攝山大師者。指道朗師。是根
本故也
言答須深得此意等者。淨名玄云。二者望縁
聖人體道。未曾有無。今説有無。此爲教物故。
有無爲教。准之可悉
言二者拔由來二諦之見等者。玄云。三爲拔
見舊義執有無。是理由來既久。別二見根。深
難可頓拔。攝嶺大師。對縁斥病。欲拔二見之
根。令捨有無兩執。故説有無能通不二理。非
是究竟。不應住有無中。故有無爲教。述義
云。對縁斥病等者。由來有無二執之人名縁
也。非是究竟者。所謂有無言畫石二見者。述
義云。言畫石者。雕石爲碑久遠。不失二見亦
爾。左傳。畫爲九州。畫者。令也。正也。説文。
畫界也。又去。畫石者。猶堅著也。如刻石作文
難失。執見亦爾。故大經云。譬如畫石其文常
住。畫水速滅。勢不久住也
言叡公云等者。此引中論序。破迷作論之中。
明大悲内引文。所引全同。所以不引。即是慈
悲也。又是知病識藥也。道是涅槃。俗即生
死。夷之訓平。言二際者。生死涅槃之實際也。
泯之言滅。二際不泯。謂破一道清淨也。菩薩
之憂者。既見凡迷六道紛然。聖惑三乘異逕。
爲此興無縁大悲。故稱憂也。元康師云。此下
明菩薩作論本爲於此也。二際者有無也。老
子云。視之不見。名曰夷也。述義云。道俗者二
諦。以執二。而不知不二。故名不夷也。言大師
無生等者。疏主准菩薩無生解内充爲物造
論。明攝嶺大師。亦内充無生解。外扇大慈風。
破淺學見也。言慈風者。春風也。謂扇無生正
觀春風。使淺學之徒捨見得益也。言若得意
者境之與教等者。淨名玄云。因縁有無。可兩
望論之。發智即境。能明不有不無不二理。即
是教也。此據佛不説自有境教也。就説義明
境智者。佛照有無。有無名境。佛説有無。有無
是教也。述義云。教有二種。謂言説教與表理
教。言説教者。神口所吐微妙音聲。表理教者。
有即表於非有之義。言説教者。有佛時有。無
佛時無。表理教者。有佛無佛常自有之。准此
玄文。今云以眞俗通理等者。表理教。即有佛
無佛常自有之。言如來説二諦等者。神口所
吐微妙音聲。即有佛時有。無佛時無也。問。
他亦云照有無。有無是境説有無。有無亦是
教。與今何異。答。異。何者。定性有無。不得顯
理。故非教 因縁有無。能顯於理。於是教也。
以假有無。生二慧。故是境。以性有無。起斷
常二見。故非境
疏云。同異門第六等者。此下第六門。約此門
中大文有二。初列衆師。後辨得失。初中又三。
第一列三家義。第二列七宗義。第三引三宗
論。初中又二。初總標三家義。後別列三家義。
初中言什師未至長安等者。述義云。從龜茲
國。未至震旦界時也。言什公者。具存胡音。應
言鳩摩羅耆婆。此云童壽。外國立名。多以父
母爲本。什父名鳩摩羅炎。此翻爲童。母名耆
婆。此翻爲壽。是故兼取爲名。傳云。鳩摩羅什
此云童壽。天竺人也。世爲國相。鳩摩羅炎。
哲有懿節。將副祖位。乃辭出家。東度䓗嶺。
龜茲國王。帛純敬慕其徳。自迎請爲國師矣。
王妹才悟明敏。體有赤黶。法生智子。諸國
娉之。皆不行焉。王乃見炎。逼以妻之。炎納生
什。更産一男。名曰弗沙提婆。至什年七歳。時
父卒。即什與母倶爲出家。母仍樂禪法。專精
匪懈。學得初果。什從師受經。日誦千偈。能通
毘曇。又符書云。什初誕生圓光一尋。獨出閻
浮。幼而&T056566;悟。辨慧如神。七歳入道。即誦毘
曇。無幽不暢也。什者會數之名。亦聚集也。言
公者。玉篇云。公古紅切。方平也。正也。通也。
廣韻云。三公論道。又公者。無私也。共也。官
也。亦姓也
後別列三家義中。第一列本無義。第二列即
色義。第三列心無義初中又二。初約本無義
而爲言之。後約本無異義。而爲言之。初中又
二。初正列本無義。後引證成。初中言一者
釋道安等者。述義云。釋道安本無論云。如來
興世以本無弘教故。方等衆經皆明五陰本
無。本無之論山來尚矣。謂無在元化之前。空
爲衆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未有。若託心
本無即異想便息。准之可悉。高僧傳第三云。
晋長安五級寺。釋道安姓衞氏。常山扶柳人。
七歳讀書。再覽能誦。至年十二出家。神
聰敏而形容甚陋。不爲師之所重。驅役田舍。
至于三年曾無怨色。至年二十五復還
部住受都寺。徒衆數百。常宣法化。既至住
長安五重寺。僧衆數千。大弘法化。後至符堅
建元二十一年二月八日忽告衆云。吾當去
矣。是日濟畢。無疾而化。春秋七十有二焉。
廣讃如傳也。別&T047368;云。眞諦者爲俗諦之本。故
云無在元化之前也
疏云叡公云等者。此下第二引證釋成也。如
肇論述義第四卷。引叡法師淨名經序云。自
慧風東扇諸肆流詠已來格義迂而乖本。
六家偏而不正。即中百二論文。未及此。又
無通鑒。誰與正之。前匠輟慞。遐慨決言於
彌勒者。良在於此。然即什公未翻四論之前。
玄義多謬。於理猶疑。故欲待見彌勒決耳。別
&T047368;云。格義者。約正言也。乖本者已成邊義也。
六家者。空假名不空假名等也。偏而不即者。
未依正義。述義云。格義迂等者。無得之義 還
成有得之義。言六家者。梁釋寶唱作續法論
云。宋釋曇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家。分成
七宗。一本無宗。二本無異宗。三即色宗。四心
無宗。五識含宗。六幻化宗。七縁會宗。今此言
六家者。於七宗中除本無異宗也。有人傳云。
此言不明。今應云。於七宗中。除本無宗名爲
六家也。一深法師本無。二關内即色。餘皆
同前也。格迂者。玉篇上。柯額反。擧也。撃也。
止也。下禹倶反。避也。遠也。大也。廣也。輟*慞
者。玉篇上。中劣反。憂也。仲輟輟短氣也。言
師云安和上等者。有人傳云。有本云師云者。
此非當也。今案破空品疏末云。叡師歎釋道
安。鑿荒塗以開轍。標玄旨於性空。唯性空之
宗。最得其實。准之可悉。言爐冶之功等者。別
&T047368;云。行菩薩行之功也。言冶者。信行。音義。
餘赭反。鑢銷也。冶消也
疏云。次探法師云等者。此下第二列本無異
宗。初擧外宗。後破所迷。言外宗者。二諦搜玄
論十三宗中本無異宗。其製論云。夫無者何
也。壑然無形。而萬物由之而生者也。有雖可
生。而無能生萬物。故佛答梵志四大從空生
也。山門玄義第五卷。二諦章下云。彼有竺
法*深即云。諸法本無。壑然無形。爲第一義
諦。所生萬物。名爲世諦。故佛答梵志四大從
空而生。准之可悉。不眞空論云。本無者。情尚
於無。觸言而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
無。元康師云。下第三破晋朝竺法汰本無義
也。情尚等者。情多貴尚此無也。觸言皆向無
也。賓者客也。客皆向主。今本無宗。言皆向
無也。爾雅云。賓服也。言皆服無。故云賓無也
耳。故非有等者。謂經中言非有者。無有此有
也。言非無者。無有彼無也。慧達疏下卷云。破
釋道安本無義。述義云。皆此誤矣。禮&T047368;。禮
尚往來。解云尚貴也。乃尊崇義。好樂義焉。謂
本無者。只貴於無。即所有言如實爲無。是故
聞佛經中説非有言。即以其有如實爲實聞
于説非無言亦爾。准之可悉
言此釋爲肇公不眞空論等者。此下破所迷。
如彼論云。尋夫立文之本旨。直以非有非眞
有非無非眞無。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
無此眞好無之談。豈所謂順通事實即物之
情哉。元康師云。尋夫等者。謂尋經文本意
也。直以非有等者眞實也。非實是有。故言非
有非實。定是無故言非無耳。何必等者。不言
非有無却此有。非無無却彼無也。此直等者。
直是好尚於無。故觸言向無耳。豈所謂等者。
不順萬事之實性。不得即物之實情也。述義
云。下破。尋佛經旨。非實有故。名曰非有。非
實無故。名曰非無。如何必言無。其因縁有無。
此直隨斷無之過耳。如是之人。不悟二諦道
理乃至中道正觀。此大愚癡。不應相語非自
一人墮於惡趣。而令多人墮惡趣故。事者俗
諦。實者眞諦。言即物之情者。謂覺萬物皆是
中道。最勝正觀之眞心也
言經云若法前有後無等者。如大品經第三
十七卷成就衆生品。佛告舍利弗言。若衆生
先有後無。諸佛菩薩即有過罪。諸法五道生
死亦如是。若先有後無。乙諸佛菩薩即有過
罪。論解之曰。若衆生及諸法先有今無。諸
佛賢聖有過罪。過罪者。所謂令衆生入無餘
涅槃永滅。色等一切法。入空中。皆無所有。以
斷滅衆生及一切法故。有過罪。述義云。准此
經論。所有諸法非有非無。從因縁故。假名有
無。若如*深法師作定執言無在有前者。此
無即是非爲有。本性是無。即前無後有。若爾
者。諸佛菩薩有先無後有之過罪也。高僧傳
第三云。*深法師者。晋剡東仰山竺潜。字法
*深。姓王。瑯琊人也。年十八出家。至年二十
四。講法花大品。遊於講席。三十餘年。以晋寧
康二年。卒於山館。春秋八十有九焉。言*深
法師者。有本作琛字。勅林反。寶也。重也。寶
玉也。或本作探字。勅含反。取也。今作*深字
是。餘皆非也。准山門玄義可見也。只琛法師
是作中論百論疏師。所謂北土三論師是也。
剡者。以漸反。利也。會稽郡有剡縣是也。潜
者。似廉反。藏也
疏云。第二即色義等者。此下第二。約即色義。
而爲言之。於中有二。總標與別列。於別列中
又二。初關内即色義。後道林即色義。初中又
二。初擧宗。後被迷。言一者闕内等者。擧宗
也不眞空論云。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
而非色。夫言色者。當色色即色。豈待色色而
後爲色哉。述義云。此下破關内即色義。此
師意云。細色和合。而成麁色。若爲空時但
空。麁色不空細色。望細色而麁色。不自色
故。又望黑色而是白色。白色不白色。故言即
色。空都非無色。若有色定相者。不待因縁。應
有色法。又麁色有定相者。應不因細色而成。
此明假色不空義也。然康達二師。竝云破支
道林即色義。此言誤矣
言此義爲肇公所呵等者。後破迷也。如不眞
空論云。此直悟色不白色。未領色之非色
也。述義云。但知色非*白色因縁而成。不知
色本是空。猶存假有也。所言領者。猶是悟

疏云。次支道林等者。此後約道林師即色義。
而爲言之。如山門玄義第五卷云。第八支道
林著即色遊玄論云。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
自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而寂。彼意明。色
心法空名眞。一切不無空色心是俗也。述義
云。其製即色論云。吾以爲即色是空非色滅
空。斯言矣。何者。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
有。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恒寂。然尋其
意。同不眞空。正以因縁之色從縁而有非自
有故。即名爲空。不待推尋破壞。方空。既言。
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而空。然
不偏言無自性邊。故知。即同於不眞空也。高
僧傳第三云。支遁字道林。本性關。陳留人。
或云河東慮人也。年二十五出家。以晋太和
元年閏四月四日終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三
焉。遁者。玉篇。徒頓反。言支者。寺名。故高僧
傳第三云。後還呉立支山寺也
疏云。第四溫法師用心無義等者。此下第三
約心無義。而爲言之。山門玄義第五云。第一
釋僧溫。著心無二諦説云。有有形也。無無像
也。有形不可無無像不可有。而經稱色無者。
但内止其心。不空外色。此壹公破。反明色有
故爲俗諦。心無故爲眞諦也。不眞空論云。心
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 述義云。破竺
法溫心無義。二諦搜玄論云。晋竺法溫。爲釋
法琛法師之弟子也。其製心無論云。夫有有
形者也。無無像者也。然則有象不可謂無。無
形不可謂無。是故有爲實有。色爲眞色。經所
謂色爲空者。但内止其心。不滯外色。外色不
存。餘情之内非無如何。豈謂廓然無形。而爲
無色乎。高僧中沙門道恒執心無義。只是資
學法溫之義。非自意之所立。後支慜度追學
前義。故元康師云。破支慜度心無義尋末忘
本。今云心無者無心於萬物等者。不眞空論
文所引全同。元康師云。經中言空者。但於物
上不起執心。故言其空。然物體是有。不曾無
也。所言曾者。猶是都也。言此釋意等者。疏主
顯溫法師意也。述義云。令心體忘於境而不
便執。故言空。然此中經者。大乘經中説也。言
肇公評之云等者。不眞空論文。所引全同。
所以不&T047368;。元康師云。下正破也。能於法上無
執。故名爲得。不知物性是空。故名爲失。述義
引般若經云。色無邊故。般若無邊。無邊空之
異名也。將明心空。必擧境以明之。故知。心空
由照空境。境空由心而顯。境智相成猶如符
契。灰炭不遣樹想猶生。況枝葉竝茂而樹想
亡耶。言破意云等者。述義云。其師之意。但於
物上不起執心。故言其空。然物是有。不曾無
也。故云。此計有得有矢也。言此四師等者。述
義云。此之四人唯在晋時。不及宋代。故以衆
所知識宜擧之。後之三家非衆所知。唯曇濟
法師引之。所言晋者。玉篇云。晋即刄反。進
也。又州名。國名。又姓。又易卦名也
疏云。至宋大莊嚴寺等者。此下第二約七宗
而言也。爰至等者。高僧傳第六卷曇斌傳末
云。時莊嚴復有曇濟。以學葉才力。見重一
時。濟述七宗論。宗著經目及數林。准此故
知。非是呉國嵩山草堂寺曇齊師也。爰者及

言第五于法開等者。山門玄義第五云。第四
于法開著惑識二諦論云。三界爲長夜之宅。
心識爲大夢之主。若覺三界本空。惑識
盡。位登十地。今謂。其以惑所覩爲俗。覺時都
空爲眞。准之可悉。言覺體者。案。玉篇上。古
樂反。寤也。大也。廣韻云。古岳反。曉也。大也。
明也。寤也。知也。又古孝反。省也。下火了反。
明也。曙也。慧也。知也。准之可悉。高僧傳第
三云。晋剡白山于法開不知何許人。事蘭公
爲弟子。深思孤發。獨見言表善放光及法花。
年六十卒也。言于者氏超世也
言第六壹法師云等者。玄義云。第一釋道壹。
著神二諦論云。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
故。名爲世諦。心神猶眞。不空是第一義。若神
復空。教何所施。誰修道隔凡成聖。故知。神不
空。准之可悉。言是故經云等者。述義引大集
經第九卷云。一切諸法室無相。亦復無有次
第生。其性本來常寂靜。無有能作。如虚空。今
取意引。佛爲海慧菩薩説偈文。言難曰經稱
等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八卷。佛告須菩提言。
於汝意云何。幻師幻化種種物。若象馬男女
等是幻有。業因縁墮地獄。乃至非想非非想
處。及有修道不。不也世尊。是法無有異事。
何當有爾。又云。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佛所化
人是化人。有業因縁墮三界。有修道不。不
也世尊。是事無有異。不可説爾。今取意引
之。述義云。無而忽有之義。名之爲化。有而轉
變之義。是名爲幻也。言又經借虚以破實等
者。如大品經第三十八卷。佛言。菩薩用般若
波羅蜜。作如是方便力。饒益衆生。亦不貪
著是身。何以故。著者著法。著處是三法。皆不
可得。自性空故。空不著空。空中無著者。亦無
著處。空中空相。不可得故。准此經文。今云
虚者。空之異名也。高僧傳第四卷云。晋山陰
嘉祥寺竺道壹。姓陸。呉人也。少出家。從汰
公受學。時人號曰九州都維那。後暫往呉虎
丘山。以晋隆安中遇病而卒。即葬於山南。春
秋七十有一焉
言第七于道邃等者。玄義云。第七于法邃著
縁會二諦論云。縁會故有是俗。推拆無是眞。
譬如土木合爲舍。舍無前體。有名無實故。佛
告羅陀壞。滅色相無所見。准之可悉。言難曰
經云等者。此引大品經第十三卷文。以爲難
之。具引經文。如&T047368;第二卷。今略引之。只經云。
諸法相今云實相。所言相者。猶是體相也。高
僧傳第三卷云。于道邃晋燉煌人。至年十六
出家。事蘭公爲弟子。後隨蘭適西域。於交
遇病而終。春秋三十有一焉。言燉煌者。上從
昆反。下胡光反。燉煌郡。武帝後元年分酒泉
置。社林以爲古作洲也。邃者息遂反。深也
疏云。次齊隱士等者。此下第三約三宗論而
爲言之。述義云。震旦國鍾山隱士。姓周。名
顒。所謂天下無雙者也。隱士有二解。即就内
與外。内隱者。法華經云。一心除亂攝念。山林
棄國捨榮。以求無上道。若爾投身命財。不逐
世情。莫望美譽。修習般若正觀之類。名曰隱
士。此有二種。一者遁身隱者。如大經中雪山
大士乃至攝嶺大師㔁氏周顒等也。二者藏
賢隱者。如阿踰闍國有一法師。名婆須跋陀
羅。現身爲狂癡人。聽毘婆沙論等。又葉婆國
臥落葉中而不瞬者。乃至晋代坏度比丘等
也。外隱士者。論語長沮桀溺曰。且其從避人
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故。何晏注曰。士有
避人之法。有避世之法。長沮桀溺。謂孔子爲
士。從避人之法者也。己之爲士。即從避世之
法也。避世之士然有二種。一者邑中隱者。後
漢書云。任永君以當時亂。詳盲子墜井不救。
其妻以爲實盲。對其與人婬。及大平後。引鏡
自照曰。世道眼即明。妻慚自縊而死也。二者
林中隱者。許由善卷老&T037622;莊周伯夷叔齊等。
竝棄世榮。隱居山谷。修道攝念。所言士者。
雄幹之義。博通古今。辨然不然。謂之士也。
説文。孔子曰推一合一爲士也。凡有三品。一
者隱士。即時遁者。居山中等。二者高士。三者
處士。廣如肇論述義第三卷初也
言不空假名者經云等者。山門玄義第五卷
云。第三釋顯亮。不空二諦論云。經曰。因縁諸
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豈可言無哉。而經云。
諸法空者。所謂内空無主。以無主諸法。名世
諦。諸法無主是眞諦。此即數部三藏意。明事
理二諦。以三聚無爲爲俗諦。其中十六眞理
是第一義諦。舊詺爲鼠婁栗義。此一師即第
一不空宗。准此玄文。有人傳云。山門等名爲
晩人者。僧詮師也。又均正玄義第三云。不空
二諦者。即周顒義。引大品經云。不壞假名。而
説諸法實相。明諸法無自性故。所以是空。而
自不無諸法假名。可以爲有。故言不懷假名
而説諸法實相也。山門等詺不空二諦。作鼠
嘍粟義。只如鼠嘍栗内實盡空。外穀形有何
異。假名故有。無實故空。故舊曰名著不空假
名二諦也。言嘍者。玉篇。洛口反。嗹嘍也。晩
者。莫遠反。後也暮也
言難曰論云等者。此引此論第三卷行品末。
破攝論師三性三無性。偈文所引全同。所以
&T047368;。碩法師云。下第二有一偈。無性故不有。
所以是空義。偈上半破性。下半破無性。非但
無性亦無。此無性法本破汝計。諸行是實故
道虚。誰妄取破性。言假既無實亦無。不實無
性亦無假也。若他人言。破外道及數部性義。
明三假七實。爲世諦體。雖言是假還成性義。
何者。既言七實。實豈非性耶。又且有此三假
之法若也言無。即不得爲世諦體。既可爲世
諦體。即是有法。有法即有相。有相有性。若言
無性。即應非有。既決是有。終成性義也。偈上
下半如文可見。言諸法後異者。使有定性始
終。是一不應後時變異。而今見後時變異。即
知無性也。准之可悉。言此與前即色義等者。
此與前三家之中關内云。色無自性。故言即
色是空。不言即色本性空不異也
疏云。空假名者一切諸法等者。山門玄義。于
法邃縁會二諦宗。支道林即色遊玄。此二師
即第三空有宗。舊詺此師。爲案瓜義。二師
所立。准上可見。均正玄義第三云。山門等目。
名空有二諦。爲接瓜二諦。明瓜沒之時。擧體
併沒。瓜出之時擧體併出。時無沒沒時無出。
何異時空之時。無繊毫之有。明有之日。無毫
之空。問。山門玄義云。舊均正玄義云。山門等
何相違耶。答。此可有二通。一山門者。僧詮師
初住山門。只後住山中。今興皇法朗師。以僧
詮師上足弟子。故云山門從師立名。二從山
門僧詮師。而受玄義。故云山門玄義。有人傳
云。依均正玄義者。空假名不空假名。倶是
成實師。故玄義第三云。但成實論亦各執兩
家。説二諦不同。一云。空有二諦。一往是衆師
同明之。二云。不空二明。即周顒義。只彼玄
義。道安本無。支道林即色。周士不空二諦。等
爲所破。故與今異
言還同縁會故等者。還同于法邃云。縁會故
有是俗。推拆無是眞。譬如土木合爲會。會無
別體。有名無實故等過。具引如上
疏云。第三假名空等者。問。均正玄義。以周
顒。爲不空二諦。今何名假名空耶。答。有人傳
云。均正玄義。約未了時義而言。今約已了時
義而言。今謂。准山門玄義釋。顯亮師名爲不
空暇名義。于法邃名爲本假名。周氏名爲假
名空。此得理説。故以爲第三也。准玄義初卷。
空假名者。開善所用。假名空者。四重二諦初
重也。所言原者。元也。本也
言論去雖有而無等者。如不眞空論云。誠
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僞即眞。故性莫
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
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
非無。如此即非無物也。物非眞物也。物非眞
物。於何而物。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
述義云。誠以即物至所謂非無者。次辨其相。
凡有三雙六句。初雙明中假無礙。就此雙中。
即物順通等者。明假不礙中。何者。假名諸法
即爲理故。名曰順通。即理之異名。即物之理。
遍於萬法。無有一法而逆於此理矣。即僞即
眞等者。明假不礙中。何者。假法之僞。即爲
眞理故。非謂改變假法。別明于眞理中假之
性無有改變。如以一柱望東西人。所以經云。
不斷煩惱。而得涅槃。次性莫之易下第二。雙
示有無義。即明假有假無不相礙義。性莫
之易等者。中假之性不改變故。即有是空。雖
空猶是有也。物莫之逆等者。萬物無逆於眞
理故。即空是有。雖有而是空也。次雖有而無
下第三。雙彰表理義。以有無表非有無。既於
非有。假言是有。雖言是有。而非有耳。無亦如
是。如此即至非色敗空者。此齊萬物。如此非
無。世俗萬法。然以正觀。觀察諸法。皆畢竟
空。且如柱等爲四微縁和合所生。無眞性
故。雖復現見有柱。而非眞柱。即畢竟空。何
得言柱。乃引維摩經證成之。如其文云。色即
是空。非色滅空。謂色性即是空。非謂色滅然
後始空。而言敗者。是舊經文。此是色自眞
如。非滅於色而有眞如。何者。滅色之空。是世
諦空。即法之空。是畢竟空。指有爲無。指無
爲有。有無二名無有二體。故相即矣。今略引
之。元康師云。性莫之易等者。即有是空。此空
雖空。猶是有也。物莫之逆等者。即萬物順通
性空。當知。雖有而是空也。雖有而無下。雖
有而無。常知。非定有。下句反此也。如此等
者。非無物也。明非無也。物非眞物也。明非有
也。亦可直云。非是無物。但物非眞有之物
耳。物非眞物等者。既云非眞。於何處有此物

疏云。今總詳之等者。此下第二評得失。准之
可悉
疏云。攝法門第七等者。此下第七門中大文
有二。第一約十條明攝法第二問答料簡。初
中又二。初總明八不深奧。後別列十條。就列
十條即爲十別
言一者八不等者。第一約十二因縁。以辨攝
法。言大經亦云等者。引涅槃經第二十七卷
師子吼品文。證成八不。明十二因縁不生不
滅。具引如上。言以十二因縁等者。大乘玄第
三卷釋名門云。言境界因者。即是十二因縁。
能生觀智。以是觀智境界。故云境界因。疏第
十六云。二者十二因縁。乃至能令人得成佛
果。此根本能生於佛。故名爲因。准此玄疏
文。今云。境界佛性者。以觀智之境界。故名爲
境界。成佛之因。故名爲佛性也。言能發無生
滅觀等者。疏云。十二因縁能生觀智。既是觀
智之根本。不宜不正。若其不正境。即成生滅
斷常之境智。亦成生滅斷常之智。今簡此境
是無生滅境。智即是無生滅智。故將十不以
簡十二因縁。准此疏文。不生滅境。能發無生
滅觀。即以彼所發觀。名爲觀智佛性也。言觀
智明了等者。玄云。菩提者。此言正遍知道。
是從智爲名。述義云。言果性者。是佛所有三
菩提之智。言斷常諸邊等者。玄云。涅槃者。
此言寂滅。是即從斷爲因也。述義云。果果性
者。所謂涅槃即菩提上無累之義。言然十
二因縁等者。如淨名玄第五卷云。此之五性。
更無二體。十二因縁能生之義。即名爲境。所
發之義。便名觀智。觀智明了。故稱菩提。菩提
無*累。即是果果。然十二因縁。本性清淨。未
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
性。既無二體。但轉境爲智。變因爲果。如此因
果 未曾因果。故五性一體。所言性者。不改之
義。亦自體義。謂爲因時。不成餘物。故云不
改。言即一十二因縁等者。如統略上卷釋方
便品中云。涅槃經十二因縁不生不滅。是中
道即境界佛性。發不生滅觀。即觀智佛性。觀
智明了。即菩提性。斷常斯寂。即果果性。十
二未曾境智。亦非智斷。即是法不可示。名
爲正性。正性者。即是佛性體也。此但就不生
不滅。論五性。五性但是如來智也。既悟因縁
宛然不生不滅。具五性。即知不生不滅宛然。
亦是觀智。及菩提亦是果果性。但不得是正
佛性。准之可悉
疏云。二者八不即是雪山全如意珠等者。此
下第二約大經第十四卷全如意珠偈。以辨
攝法也。所言雪山者。有人解云。在化天竺以
北香山以南。言全如意珠偈者。疏主釋云。而
今倶是半珠。即應皆半字。下具足説偈。即
是全如意珠。此中既以珠爲喩者。還依珠義。
解大論。解如意珠。能滅衆生苦。能與衆生樂。
今此偈亦然。能破除衆生顛倒之病也。言偈
云諸行無常等者。大經第十四卷羅刹所説
偈文。具如&T047368;初卷。疏主釋云。善男子去下第
二。引昔事。證此大乘不可思議。爲一偈故。須
捨身命。眞金三種試。謂燒打磨。内合三試者。
一形試云示羅刹刹形之像者。其有大膽勇
以不苦不畏者。則能於生死。廣度衆生也。二
皆試者。看其能愛樂貪求大乘。以不能別知
不二。求索試者。就其索身。能布施不也。問。
此試何物。解云。即如前文云。車有兩輪鳥有
二翼。此以三事試於菩薩二輪。何者。是菩薩
二輪。答。餘處以定慧爲二輪。今此中以戒慧
爲二輪。故我見其堅持戒行。未知有深智不。
故今正試。以此二種也 説半偈正是法試。下
云半如意珠。此言得證。常是滿字。常亦是半
字。無常爲半字。前第五卷云。有文。今即是
其文。上云。常是滿字。一家有時云。無常爲半
字。常亦爲半。出何文。今文所得證故。生滅
滅已。寂滅爲樂。此即半偈珠。豈不是半字耶。
即得以此難他。汝若無常爲半字。常爲滿字
者。亦應無常是半珠常爲滿珠。而今倶是半
珠。即應皆半字。下具足説偈。即是全如意珠。
此中既以珠爲喩者。還依珠義解大論。解如
意珠。能滅衆生苦。能與衆生樂。今此偈亦然。
能破除衆生顛倒之病也。又一云破倒。上半
即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此即治昔邪常等四
倒。諸行無常即治常。常既去餘三倒。然下半
生滅滅已寂滅爲樂。此即治今苦無常四倒
也。二者破見。又上半破衆生常見。下半破斷
見。具破斷常二見。衆生起見不出二種。如大
經所明。一者常見。二者斷見。此二見是諸見
根本既破此二見。一切六十二見等。皆斷見
愛斷如此。即生老病死斷也。三者即是釋共
聖行義。故如上問云何共聖行沙羅迦隣提。
今此中即是明共聖行義。上即是標苦無常
行。下具辨常與無常。則異苦無常。四常則具
常樂我四。猶識生死苦無常四爲邪。方能識
涅槃常樂我四爲正者。即是聖義。若不知邪。
無以識正。今明此二。則釋聖行也。問。他亦作
此義釋。與今何異。今明生死未曾常無常。
涅槃亦未曾常無常。而今言生死苦無常者。
此是令衆生厭畏故。假言其無常。言涅槃常
樂者。欲令衆生欣樂希求故 假言其常。至論
此未曾常無常苦樂。他則不爾。故爲異也。准
之可悉。述義云。具八行觀者。生死無常苦無
我不淨。爲四行觀。涅槃常樂我淨。爲四行觀
也。上窮霄漢等者。且就世俗。以一天下論之。
霄漢者。天河。淵泉者。地際也。貴得意者。心
言路絶。無依無得學合道也 所言霄者。玉篇。
思姚反。霄之言小也。在雨部。又思搖反。夜
也。在宀部也。文字辨嫌。二字倶音小焦反。
但雨下肖字宀雨。亦近天赤氣也。宀下肖字
霄中星。虚霄夜。今頃宀下肖字也。言故非凡
夫行等者。淨名經中卷。文殊問疾品文略引
之。羅什注云。凡夫行者有三種。善不善無動
行。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也。上二界壽命劫數
長久。外道以爲有常不動義也。佛亦因世所
名而名之。故云非凡夫行也。一行三邪而不證。
故云非賢聖行也
疏云。三者八不偈即涅槃本無今有偈等者。
此下第三約大經第十卷本無今有偈。以辨
攝法也。所引全同。是故不引。言廣經如涅
槃疏等者。如被疏第十卷云。爾時世尊説偈
四正答。然山中法師不講涅槃經。諸學士請
講師云。儂若知得五年活者。儂講此經。今知
不得五年活。故不講此經。恐不得究意。諸
師不能奈何。但熟讀大品及三論也。勝雅師
不講此經而爲商略本有今無四偈大意。山
中師既不講此經。興皇何得講之。明興皇師
房中處處口諮決涅槃大意略盡。而餘法師
不知此諮問。故興皇云。我無同學也。又梁武
爲此經難解。遣使外國。覓涅槃論。請得眞
諦三藏還。仍値亂不得翻譯。晩興皇師請三
藏法師。翻得本有今無四偈論 謂爲精要。以
示山中師。了不肯。何故爾。此豈能得出於正
意耶。然此偈四出來意。不同也。今是初出正
答其疑。廣州大亮釋云。言本有者。本有煩
惱。今無者。今無煩惱。本無者。本無般若。今
有者。今有般若。此是上半意。下半明三世有
法。無有是處者。今日如來不爲三世所攝。不
如上半也。何故爾。今日如來常住故。非三世
攝。次開善云。上半就始有義釋。下半明本有
義上明始有。即是本無今有。本有今無與大
亮意同。下明本有義者。本有佛性。即非三世
攝。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今束此四偈。不
出二意。一者約佛二智實方便。方便。實無三
世三世。三世無三世義。實方便此無三世三
世。方便。實三世無三世。無三世三世。豈是三
世。三世無三世。豈是無三世。非三世非無三
世。所以爲常。既非三世非無三世。豈得作三
世。難言。佛是無常耶。二意約迷悟得失。迷故
本有煩惱。悟故今無煩惱。迷故本無般若。悟
故今有般若。此上半偈只約迷悟稀有無。
悟論有無。此有無不定有無。有無既不定。有
無者。無即是有無。有即無有。有無不無。無
有不有。此只是不有不無。非今非本。故下半
卷除云。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也。此語意。正除
其前見性難。難意正明如來始見。佛性應是
無常。今即明未曾本未曾始未曾見未曾不
見。故非三世攝。所以常也。准此疏文。今云。
上半即無三世等者。約佛二智而爲言之。此
乃實方便。下半三世無三世等者。方便實也。
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此偈等者。此下第四約三種般若。
以辨攝法也。言故論引般若無盡品云等者。
此初牒長行文。具明如上也
疏云。五者即此八不是淨名入不二法門等
者。此下第五約不二法門。以辨攝法也。言然
不二法門等者。述義云。此中雖以所證之理
爲本。而取不二正觀。名爲本耳。正觀之所依
故。兼以擧理。故淨名玄初卷云。不思議解脱
本者。謂不二法門 所以然者。由體不二之道。
故有無二之智。由無二之智。故能適化無方
也。言如肇公云等者。如淨名經序云。此經所
明統萬行。即以權智爲主。樹徳本。即以六度
爲根。濟朦惑。即以慈悲爲首。語宗極。即以不
二爲言。凡此衆説。皆不思議之本也。今略引
之言眞極可軌等者。疏主釋成也。述義云。言
一道者。一切聖人所遊之路。更無異趣。故名
一道。亦名一乘。無萬有差別義爲一。所履爲
道。道以能通爲義。雖能滅除一切煩惱出煩
惱外。而不離諸煩惱。無所不遍。故稱能通。言
清淨者。離諸見義。謂了悟諸見解脱。無二無
別本來寂靜。以如此義。故爲不二。眞者。非虚
妄義。極者。究竟之義。因位之流。未究竟故。
而是眞極不二。爲諸法之模則。故名爲法。不
二之道無所不遍。是故爲至。離六十二見。具
足萬徳。義爲妙。離諸煩惱。本性清淨。故稱虚
通也。言蓋者。擧自謙辭。乃是不定之言。將以
爲是。未敢爲定。故曰蓋也。是衆教等者。以能
詮之教顯理。究竟之義旨歸者。不二中道也。
群生等者。以能證之人。明理圓滿之義。靈府
者中道佛性。如府攝聚一切財物。中道佛性。
有恒沙性功徳。若無此性。雖順一切六度萬
行。而一向不得之。問。中道此就空門。佛性
就不空門。佛性如何同耶。答。佛性二種。一理
佛性。二智佛性。今言同者。理佛性也。一切衆
生有佛性者。智佛性也。不二中道。謂畢竟空
并無二智。境智平等一味之義。合爲理耳。中
道佛性。謂無二智之性。并如如理。以爲成佛
正因之義。言佛性也。淨名現疾等者。上宮此
經疏云。維摩詰者。乃是已登之大聖也。論本
既興眞如冥。一談迹。即示萬品同量。徳冠衆
聖之表。道絶有心之境。事以無爲爲事。相以
無相爲相。何有名相可稱。國家事業爲煩。但
大悲無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士。處宅毘
耶村落。而化縁畢。將歸妙本。現身有疾。假寝
于床。謂以因疾致問爲開不思議之理。是以
文殊知時承旨問疾。仍顯大士種種妙行。以
勸新發。然則疾之爲體。必以大慈悲爲本。乃
至如來雖命五百聲聞八千菩薩。各陳昔日
受屈而皆辭曰不堪。一無欲往。故不成問疾。
唯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陳佛意。方成問疾
也。准之可悉
言答三十餘菩薩説不二法命初即云等者。
淨名經中卷末入不二法門品。有三十一菩
薩。初從法自在菩薩。終訖樂實菩薩。故云三
十餘菩薩。今法自在菩薩者。三十一菩薩説
不二之中。此最初菩薩。故云説不二命初
也。如彼文云。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説言。
諸仁者。生滅爲二。法本不生。今即無滅。得
此無生法忍。是爲入不二法門。釋僧肇曰。滅
者滅生耳。若悟無生滅。何所滅。此即無生
法忍也。此菩薩因觀生滅。以悟道。故説已
所解。爲不二法門也。離眞皆名二。故以不二
爲言。今略引之。言然彼品有三階明不二等
者。括入不二法門一品之意。而爲言之。故彼
品云。爾時維摩詰謂衆菩薩言。諸仁者。云何
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説之。舎中有菩
薩。名法自在。説言。諸仁者。生滅爲二。法本
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爲入不二
法門乃至樂異菩薩曰。實不實爲二。實見者。
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
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爲入
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
無言無説。無示無説。離諸問答。是爲入不二
法門。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説巳。仁者當説。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
哉。乃至無有文字言説。肯定眞入不二法門。御
製云。下根聞説衆生即空。便以生疑。若爾菩
薩亦同二乘。以觀空爲宗。何以爲尊菩薩耶。
故此品明菩薩不二觀之行。以遣此疑。曰。雖
同觀空。觀空亦不同。何則二乘觀者。心存空
有。故捨有證空。但求自度。不在化他。是故名
雖觀空。便成相觀。菩薩觀者。在有不失空。在
空成萬化。空即有。有即空。不偏有無等會不
二。故名爲眞空觀。豈言便同二乘以遣之也。
就説不二亦開爲三。一諸菩薩寄言詮無言。
□□□二文殊寄言遺言。三淨名寄無言。以
詮無言。此三皆顯無言理無淺深。但衆生聞
諸菩薩各以寄言詮無言。便謂理必可以言
詮。所以文殊寄言以遣言。物復計理。雖無
言。應有能遣之言。所以淨名默然無言。以
遺能遣之許也。然若以無言爲極。文殊亦應
無言。何猶發言讃述耶。解曰。理實應爾。然
若文殊不述者。惑心唯疑淨名默然不答。猶
不知以無言爲極。是故文殊將欲傳物。故發
言讃述也。然即法自在等菩薩。假言詮。於不
二無言之理。即爲下品。文殊雖知無言。而言
於無言故。假言遺言。即爲中品。淨名杜口無
言。於無言故。假無言詮無言。即爲上品。必以
所會之道離諸見故。能會之聖默然無言。如
説以無心之妙慧。契無相之虚宗。縁觀倶寂
内外並。冥。即其義也。言一者衆人等者。述義
云。明不二之道。有淺中深三重之言。初衆人
者。謂三十一菩薩。若是地前三十心。若七地
以還菩薩。而十信位唯有信解。而無慧解。故
不言之。文殊淨名就迹論之。八地以上雖倶
相領而爲化物。故示淺深也。言言辨明者。猶
是悟也。具如名&T047368;第二卷初也
疏云。六者此之八不等者。此下第六約妙法
蓮花。以辨攝法也。言藥草喩品云等者。如法
花經第三卷藥草喩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
之法。所謂解脱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
寂滅相。終歸於空。今略引之。疏主釋云。下第
二明佛智同衆生不知同。就文爲二。此初明
佛能知一相一味者。一相謂一實相。合一地
也。一味語一智味。合一雨也。所謂解脱相下。
雙釋上一相一味也。免五任煩惱縛。故名解
脱相。離三界内外業。故名離相。滅二生死苦
果。故名滅相也。究竟涅槃下。釋上一味。離前
三相。故累無不盡。由離三相。故照無不圓。照
無不圓。故非無。累無不盡。故非有。即是中道
之法。故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也。言終歸於
空者。有人云。雖過去過塵沙未來復倍上數。
終入無餘灰斷涅槃。故云終歸於空。此釋壽
量佛無常也。有人言。依覆相説常解釋者。明
此常即空無相不可得。故言終歸於空也。有
人言。空無二十五有。故名寂滅他。今明二種。
一者凡聖終歸大涅槃。故云終歸於空。二白
音已來。開五乘教。用至於法花。息用歸體。即
無復五乘來。本對於五。故明不五。既無有五。
亦非不五。即言辭寂滅。故稱爲空。問。上明終
歸一切種智。與今何異。答。通是一道清淨。隨
義立名。或稱種智。或名涅槃。或名一乘。或
名般若。故前明終歸種智謂三菩提果也。今
云終歸涅槃爲果果也。良由二乘智非究竟
智。故終歸佛智。二乘涅槃非究竟故。終歸大
涅槃也。言下云複有住禪等者。下重頌合大
樹増長二行文。所引全同。是故不引。疏主釋
云。言聞諸法空等者。即上云究竟涅槃常寂
滅相終歸於空。蓋是明大涅槃果位之法。故
大樹因人間之。歡喜也。智度論云。譬如震雷
小鳥皆怖。孔雀大鳥。聞之舞踊也。畢竟空法
亦復如是。小人聞之。驚疑怖畏。大士聽受。歡
喜踊躍。准之可悉。言小草者。人天是世間
乘。名爲小草也
言肇公論云等者。如涅槃無名論第一演開
宗云。恬乎而夷。泊焉而泰。九流於是乎交
歸。衆聖於此乎冥會。述義云。次彰所得。恬乎
而夷謂大智等因行功徳。皆成就故。泊焉而
泰謂。大悲等化他功徳悉備足故。尚書。注
曰。恬安也。方言。恬靜也。泊焉猶冥寂義。九
道衆生竝歸趣之。三乘聖人皆會向之。無一
衆生不成佛者。當知。一切倶趣。如大經云。一
切衆生乃至須陀洹等。皆悉歸於大般涅槃
也。又云。九流者。六道三乘。此就因位。群聖
者。三乘聖人。此就果位也。元康師云。九流於
是乎交歸者。此句會法則無法不會於涅槃。
言九流者。謂道流・儒流・墨流・名流・法流・陰
陽流・農流・縱横流・種流。亦云小説流也。言
此文字語言。皆是佛説。竝會涅槃。故云交
歸。此即金剛經云。是故如來説一切法皆是
佛法。此之謂也。衆聖於此乎冥會者。此句會
人亦無人不會於此道。是故如來説一切人
皆是聖人。故大品云。佛即衆生。衆生即佛。故
云衆聖於此乎冥會也
疏云。七者此之八不即是正法等者。此下第
七約正法以辨攝法。言如花嚴雖有七處八
會等者。如花嚴綱目云。今明此經有七處八
會。謂人中三處天上四處爲七處重會。普光
法堂是爲八會。於中第一會佛在摩竭提國
寂滅道場菩提樹下師子座上。盧舍那佛及
十方諸佛同加普賢菩薩。入如來淨藏三昧。
説十世界海及果徳法門。於中有二品。一世
間淨眼品。二盧舍那佛光品。第二會佛在普。
法堂。文殊師利承佛神力。説信位法門。有六
品。名號。四諦。光明覺。明難。淨行。賢首品。第
三會佛在須彌山頂帝釋宮中妙勝殿師子座
上。佛加法慧菩薩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説
十住法門。有六品。佛昇須彌頂。菩薩雲集説
偈十住。梵行。初發心菩薩功徳。明法品第四
會佛在夜摩天宮寶莊嚴殿師子座上。佛加
功徳林菩薩。入善伏三昧。説十行法門。有四
品。佛昇夜摩天宮。菩薩雲集説偈。功徳花聚
菩薩十行。菩薩十無盡品。第五會佛在兜率
陀天宮一切寶莊嚴殿師子座上。佛加金剛
幢菩薩。入明智三昧。説十回向法門。三品。佛
昇兜率陀天宮。菩薩雲集説偈。金剛幢菩薩
回向品。第六會佛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
寶藏殿師子座上。佛加金剛藏菩薩。入大智
慧光明三昧。説十地法門。十一品。十地。十
明。十忍。阿僧祇。佛壽命。菩薩住處。佛不思
議法。如來相海。小相光明功徳。普賢菩薩
行。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七會佛在重會普光
法堂師子座上。普賢菩薩承佛神力。入佛花
嚴三昧。普慧菩薩二百句問。普賢菩薩二千
句答。謂離世間一品。第八會佛在舍衞國祇
樹給狐獨園重閣議堂師子座上。佛自入如
來師子奮迅三昧。説法界法門。并善財童子
歴百十一城。求善知識所得法門。謂入法界
一品。故云七處八會也
言故云正法性遠離等者。花嚴經第三十五
卷普費菩薩所説偈文。所引全同。故不引之。
述義云。四句爲趣。以非四句。名爲非趣。而正
道約四句與非四句。故云遠離等。故疏主釋
云。夫正法性非有非無 非亦有亦無。非非有
非非無。故云遠離一切趣。此則一切諸法之
本。諸佛菩薩得正法根本。故名聖人。謂諸佛
如來登地以上大菩薩等。得正法性。故名聖
人也。別&T047368;云。趣者善也。向佛果故。非趣者惡
也。不向佛果故也。言故收前能化所化因果
等者 別&T047368;云。約花嚴經一部。始從世間淨眼
品。終訖普賢菩薩行品。合有三十一品。明
能化所化因果。寶王如來性起一品。明收因
果用以歸非因果體。後有離世間入法界二
品。明從正法體更出生因果等用。故云爾耳

疏云。八者八不即是如來眞應二身等者。此
下第八約眞應兩身。以辨攝法也。言大經云
等者。如涅槃經第二十七卷。佛告師子吼菩
薩言。以是義故。十二因縁名爲佛性。佛性者
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中道。中道者即
名爲佛。佛者名爲涅槃。今略引之。疏主釋云。
約此一章故。開佛性因果等五。今則收束。此
五是一五。五只是一。一五即無五。五一即無
一。畢竟清淨。准此疏文。中道之法。畢竟清
淨。名之爲佛。名爲涅槃也。言故淨名云等者。
彼經下卷見阿閦佛品中。維摩詰答如來問
文具引如上。今略引之 淨名玄第七卷云。觀
身實相。觀佛亦然。法身既即是身中實相。故
知。實相而佛性。惟之可悉。衆匠異説。如&T047368;
卷也。言故無量義經云等者。如彼經徳行品。
大莊嚴菩薩説偈讃言。大哉大悟大聖主。無
垢無染無所著。乃至無相之相。有相身。衆生
身相相亦然。注解曰。如來無相之相。同有相
之身也。衆生有相之身。亦等無相之相。如淨
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也。測法師疏上卷
釋云。然釋此頌。自有兩釋。一清辨等云。此
之一句依世界悉檀。辨相非無。雖依實相相
即是無。而依世俗有其諸相。故言無相之相
有相身。又釋此之一句。辨相不空。是故經
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之一句。准釋空
有遍諸有情。謂非但佛相有空不空。諸衆生
相亦空不空。故言衆生身相相亦然。二護法
等云。如來諸相有其二種。一者。遍計所執
三十二相。二者。依他起性因縁所生。此復
二種。一者。有漏唯是依他。二者。無漏。頌中
初句明依他有亦是眞實。後句准是。衆生相
亦空不空。乃至廣説。淡海&T047368;云。無相之相
者。謂眞身也。有相身者謂應身也。衆生身相
者。謂眞身也。相亦然者。謂應身也。言所以
云發心畢竟二不別等者。如大經第三十八
卷迦葉品末。迦葉菩薩即於佛前以偈讃佛
言。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失心難。自
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今取意
略引之也。有一卷&T047368;云。初後心中。初心難
發。今欲歎義初發心。故云二不別。亦可爲
破迷執。故云不別。何有人定執。初心不成
佛。後心方得成。今爲遣破執。故云發心畢
竟二不別。今謂。須初説故。疏主云第二稱
歎也
疏云。九者此八不亦是一體三寶等者。時下
第九。約一體三寶以明攝法也。言既悟法不
生等者。如花嚴經第九卷菩薩雲集妙勝殿
上説偈品中。一切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
方。以偈頌曰。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
如是觀。諸佛常現前。法藏師疏第五云。以解
一切法離相故。云一切慧。既妄取不見 誰能
見邪。謂離妄正解。佛常現前。於中此初見眞
佛。准之可悉 言又大經云等者。案。彼經第二
十五卷云。如來不説佛法僧無差別相。唯説
常住清淨二法無差別耳。疏主解云。有此文
者明非。但魔王不解如來涅槃之相。只我弟
子亦不解我所説義。何者。我明三寶無差別
者。何時道三寶是一。我明三寶常住清淨。此
二事無異。故言無差別耳。三寶之義義常□
□□□□自殊。准之可悉。但述義云。如彼經
第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有法名一義異者。
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虚空皆亦是常。有
法名義倶異者。佛名爲覺。法名不覺。僧名和
合。涅槃名解脱。虚空名無礙。善男子。三歸依
者亦復如是。名義倶異。云何爲一。疏主釋云。
正明欲引物出離故説三歸依。若能體悟三
寶一三。三三即了眞佛性等異不異也。善男
子有法下第二。明三是一三一是三一故。自
有一三義三一義。然具足此文。應有四句。而
只有兩句者。意欲相兼。而觀此文意。只説名
爲義。説義爲名。何以得知。如此上句以常爲
一。名佛法僧爲三義。而下句言佛法僧名爲
名異。若爾豈不上句以下句名爲義。以上句
義爲名耶。故得答上問也。云何爲一者。上句
云。但一別有三歸。故今答雖一而異雖異而
一。云何作一一而難耶。言以三二數同不生
不滅等者。此明三實體所言三寶一體者。淨
名疏云。問。云何爲一體耶。答。涅槃經文不
同。若依涅槃義 即三寶皆以涅槃爲體。是以
經云。菩薩思惟。云何三事與我一體 佛自釋
云。我説三事即大涅槃。故名一體。若據佛性
論三寶。三寶同以佛性爲體。所以經云。如是
三歸性。即是我之性。若就眞諦明三寶。三寶
同用眞諦爲體。是以經云。若能觀三寶常住。
同眞諦。若就常義明三寶。同以常爲體。故經
云。我亦不説佛法衆僧無有差別。唯説常任
無差別耳。此竝隨義説之。無相違背。准之疏
文。今云一體者。約就常義而爲言之。言淨名
經等者。如彼經中卷入不二法門中寂根菩
薩曰。佛法衆爲二。佛即是法。法即是衆。是
三寶皆無爲相。與虚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
此行者。是爲入不二法門。疏主釋云。此明一
體三寶義。故不二但一體三寶三處。三處者。
一佛果上具三覺義爲佛。可軌名法。和義爲
僧。此通大小教論。二者三寶通皆是空。亦通
大小。但毘曇所無。三者一體三寶唯大乘所
有。今此文明三寶無異體者。正就同一無爲。
故言不二。今取意引之。肇法師曰。無相眞智
佛寶也。實相無爲法寶也。修無爲道僧寶也。
三寶雖異。皆無爲相也
疏云十者師云等者。此下第十約興皇舊説。
以辨攝法也。言裁下一念心等者。述義云。
所言*下者猶置也 言一一歴心觀等者。別
&T047368;云。約諸八計。而爲言之。非是但擧一一計
也。言師常多作此意等者。述義云。寂諸亂念
修習禪定。故云禪師。不缺威儀。守持淨戒。故
云律師。不望名利。學般若道。故云行道。六時
禮佛。種福分善。故云苦節也。淡海&T047368;云。苦節
者。勤也。別&T047368;云。苦節者。此有二義。一者約
六時節而言。二者約身而爲言之。所言爲者
猶有也
疏云問若作此十條等者。此下第二問答料
簡也。言又作十條者由來言等者。別&T047368;云。但
説空義。故云。一遣相明空也。今案。大義&T047368;
八卷二諦義中云。俗法參差有等不等。不等
故精麁萬重等故。因假齊一。眞諦唯遣故。一
相無相。一相無相故。理無淺深。乃至廣説。准
之可悉。言又作此十條者令得一正觀即徹
悟一切法故釋迦等者。如大品經第十三卷。
佛語諸天子云。我昔於燃燈佛時花嚴城内
四衢道中。見佛聞法。即得不離六度等。及餘
無量諸佛法行。亦無所得故。是時燃燈佛&T047368;
我當來世。過一阿僧祇劫。當作佛號釋迦文。
爾時諸天子白佛言。甚希有。是般若能令諸
菩薩得薩般若。於五陰乃至一切種智。不取
不捨故。准之可悉。別&T047368;云。四衢道者。四車竝
去道也。又云。九車竝去道也。曇捷師云。巨倶
反。爾雅云。四達謂之衢。十字交道也。言頭
者。邊也。言燃燈佛等者。如涅槃無名論
折難差第四云。佛言。我昔爲菩薩時。名儒
幢。於燃燈佛所已入涅槃。儒幢菩薩時。於七
住初獲無生忍。進修三位。述義云。梵語修摩
提。此云善慧而儒幢者。儒柔也。童幼也。梵
語摩納縛迦。舊云摩那婆。義譯而云年少淨
行也。大論云。太子初生。身光四邊似燈。故名
燃燈。太子後成佛時。名燃燈佛。餘經云。錠光
佛者。猶是燃澄也。亦言放光佛也。然則儒幢
値燃燈時。住居七地。得無生忍。今云七住。
即第七地。言無生者。畢竟空理。悟無生之境
故從境爲名。忍者。解也。解心安耐曰忍。何
者。世俗故有。勝義故空。空者。無所得也。觀
法本空。何有生等。觀此無生而起觀智。故淨
名云。成無所得。不起法忍。爲無生法忍之異
名。又此智體無有生相智即無生。無生即智。
如此應言。智即是如。如即是智。境智無二。非
生非無生。故云無生法忍。言三位者。謂八九
十三種位地。准之可悉
言淨名云等者。此淨名經中卷文殊問疾品
文。所引全同。故不引之。疏主釋云。譬如勝怨
乃可爲勇者。此譬説也。老病死等。是菩薩怨。
亦是衆生怨。又衆生怨即是菩薩怨。以菩薩
觀物如子。子怨即是父怨也。若不除子之怨。
父怨亦不除也。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者。此合譬也。二乘但除自怨。菩薩即有兼濟
之道也。道生注曰。己及所親。皆無復怨也。菩
薩念衆生。如親無異。若不除其老病□死怨。
便是已怨。亦不除矣。准此等文。所言兼者。約
就自他。而爲言之。言又此人若自如此悟等
者。如大論第七十七卷云 佛勅弟子。若和合
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黙然。二者説法賢
聖。黙然者。是般若心。説法者。説般若波羅
蜜。是人從般若心。出説般若波羅蜜説般若
已還入般若中。述義云。所言正者。梵語阿梨
耶。此反云聖。聖者猶正也。遠離擾亂邪僻邪
見。故名曰正。心與境冥。智與神會。契理通
神。於事無權。故曰聖也。白虎通云。聖者。通
也。道無所不通。聞聲知情故。大戴禮云。孔子
所謂聖人。智通乎大。通應變窮。能測萬物之
情性也。今應説言。心不擾亂。離諸邪僻。而弘
聖教。名聖説法。心不擾亂。捨諸邪見。而悟聖
理。名聖黙然。故思益梵天所問經第三卷云。
若知一切衆生諸根利鈍。而教誨之。名爲説
法。常入於定。心不散亂。名聖黙然。准之可
悉。言故語黙之間常順佛教爲諸佛護念於
念念中身心得住無生等者。文易見也。言所
以常須等者。述義云。不負者不違也。別&T047368;
云。不誑也。門人者。述義云弟子也
疏云。又大師云自心無所依等者。如大經三
十五卷。佛告迦葉菩薩言。我常宣説。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當得菩提。是名隨自意説。如我
所説。十住菩薩少見佛性。是名隨他意説。一
切衆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説
如是。汝説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説也。疏主釋
云。善男子。我常宣説下。釋隨自意語。衆生不
能知有佛性。而佛能知説。衆生悉有佛性 是
名隨自意語。如我所説下。釋隨他意語。十住
少見佛性。佛隨彼故。説十住少見佛性是名
隨他意語。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下。釋隨自他意
語。而文相違前。既有十住少見。能知自身成
佛。不知衆生。今何得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迦葉亦作此説。若爾迦葉菩薩。即應具知衆
生有佛性。今此語異。十住菩薩。能知一切衆
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見。但不能知衆生
悉得成佛久近。故前文云。不知也。三語異者。
自解此事。他人不解。隨自意解而説。故云。隨
自意語也。他人作此解。我隨他解。作此解而
説。故是隨他意語也。他作此解。我亦作此解
而説。故是隨自他意語。何故明此三語。爲欲
顯於佛性。准之可悉。別&T047368;云。隨自心思。而説
名隨自語也。隨他心思。而説名隨他意語也」
疏云。答心如歩屈蟲等者。如大經第七卷末。
佛言。修一切法常者。墮於斷見。修一切法斷
者。墮於常見。如歩屈蟲要因前脚得移後足。
修斷常者。亦復如是。要依斷常。法寶師云。
第三明相因起也。有法喩合。如楞伽密嚴經
説。如執菟頭無角。因執牛頭有角。執牛頭有
角。亦因菟頭無角。此中亦爾。如歩屈蟲要因
前脚得移後足。疏主釋云。修一切法常。只應
是常見耶。是斷見耶。今言修者。只是觀察因
修。觀察此常見。當有過。即執於斷故。言修常
者。墮斷見。修斷亦然。准之可悉
疏云。答耳目之徒等者。述義云。世間淺識好
習法門名數。禿居士等名爲耳目之徒也。一
實相理名爲一相。一實智味名爲一味。遠離
三界内外業。故名爲離相。免五住地諸煩惱。
故名解脱相也。別&T047368;云。此有二義。一離相是
盡智。解脱相是無生智。二以理非因。故云離
相。亦非果故云解脱相也。劉糺注法花第四
卷藥草喩品云。相味既一故。塵累不能拘。塵
累永盡。衆法所不染。塵法兩亡。所謂滅相。滅
即常住義顯。復曰究竟涅槃寂滅之相。准之
可悉
疏云。問弘經通等者。述義云。非奢者猶非如
也。別&T047368;云。違負猶違背也。會諸同異者。約是
違負一切諸師。而爲言之。次第生起者。有人
傳云。生起於文義之次第也
疏云。第八次第門等者。此下第八門。於中
有二。謂問與答。答中又二。總之與別如文。言
問八不等者。此初問也。述義云。龍樹菩薩造
大無畏論。凡有十萬偈。而今撮其中要義五
百之偈。爲此中論。此中論之極。唯是八不。
故云。無畏之中心也。別&T047368;云。此問大意者。夫
八不理即是無二。今何以故二周説耶 言
再周明八不等者。此總答也。准之可悉
疏云。一者初牒八不等者。此下第二別答。於
中有六。今此第一約就中中相對。而爲言之。
言初明中實等者。有人述有説云。實無此顛
倒者。約就論主。而爲言之。横謂生滅斷常等
者。約就外人而爲言之。傳自意云。此説不
然。叡師序云。以中爲名照其實也。碩法師遊
意云。中是實爲義。正爲義也。今此處文。虚實
相對。中偏相對。計有如此生滅等者。約就外
人。名爲虚實。無此顛倒等者。約論主名爲實
也。以横謂有此生滅等者。約外人爲偏邪。無
如此生滅斷常等者。約論主名爲中也。今撿。
有疏云。無小所計有。無大所計空無。汝所
計生。之與滅亦無。汝計無爲涅槃梨耶之常
亦無汝斷亦無。萬行佛果一異亦無。汝計無
明識崛來與歸本之去。無如此等八計。若能
了知此等八計。異竟都無。名之爲實。名之爲
中。若言有八者。即名爲虚爲偏。無此等計。強
名爲實爲中。何但八計。凡有所計一切皆無。
名之爲實。謂横洗二十七條。竪淨五句。畢
竟清淨強名爲中。具明如&T047368;初卷也。言次重
牒八不等者。有人傳有説云。遊意若是中實。
中即假。前中若是中假。中即是轉假。明中明
假。有無非有無也。即是假後中。此即中實義。
與中假中。相對而言。有疏云。言中假者。既破
如此等計。便謂無二諦故。明中假義。無汝所
計性有。無有如來假名因縁。有無洗彼性。有
無盡顯。如來假有假無。還。令悟中道。如佛無
異。故四依出世。當知。是大乘三啓閻浮
疏云。二者前牒八不等者。此下第二約中假
相對。而爲言之。准上可悉
疏云。三者經論八不等者。此下第三約經論
相對而爲言之。亦准上悉之
疏云。四者初牒八不等者。此下第四約意文
相對。而爲言之。言初明意者。謂佛爲大心
人等者。如初牒長行云 又爲已習行有大心。
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説因縁相所謂一切
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碩
法師云。又爲已習等者。第一正稱教之縁。即
是能感。文有三句。一是已習行。二是有大心。
三是堪受深。佛説小欲令悟大。所以先爲説
小。今次説大也。有大心者。如般若經明菩薩
有大心不可壞如金剛。能爲畢竟衆作上首。
既道有大心等。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名爲
佛心。能了初後不二。佛菩薩平等即是大心。
有大心故。堪受深法耳。以大乘法下第二。明
稱縁之教。即是所感。此乃正明爲大行説大
法以大乗法等者標。所謂一切下釋。大乘無
別不生不滅只前生滅者。不生不滅即是大
乘不生不滅。彼作生滅即是小乘。次若生滅
不生滅作二解。即是小乘。若了生滅不生滅
不二。即是大乘。故經言。有二見者。名爲小
乘。無二見者。名爲大乘。既道一切法不生不
滅。故知。此論申則盡申。非但中此間佛教。乃
是申十方諸佛数。具明如彼疏第二卷。准此
疏文。今云。大心者。菩提心也。言像末衆生等
者。如次下文云。佛滅度後。後五百歳像法中
人根。轉鈍深著諸法。乃至廣説。碩法師云。文
中有三。佛滅度後下第一。明迷教之時節。此
文語倒。應云佛滅度後五百餘年。人根轉鈍
下第二。辨迷教之意。得意。迷教只鈍根薄福。
若佛在世時。人根爽利。識信堅明。但佛滅度
後人根轉鈍。識信不明。所以迷教。深著諸法
下第二。正辨迷大小乘教也。准此疏文。今云。
像末者。一千年時能正悟即名正。飾像行即
稱像。徴末行即言末也。言答即不上求五陰
求者。如次文云。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
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碩法師云。此第一
信小乘故失旨。擧類如般若信毀品。此人雖
能信般若。而此信即是毀。故稱信毀。今亦然。
此人雖能信小乘。而此信即是失。故道。信小
乘故失旨。何故失旨。聞佛説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等。爲有不知。欲表於不有。既不知佛意。
故便謂三科決定有。即成失旨。元康師云。佛
藏經第二卷云。不淨説法者。我見人見衆生
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見也。今阿毘曇分別
陰界入。決定取相。豈知佛意乎。准此等文。今
不毘曇等。故云。不上求五陰等也。言又不上
聞等者。如次文云。聞大乘法中説畢竟空。不
知何因縁故空。即生見疑。有疏云。下第二明
禀大乘教迷大乘教。言聞大乘法等者。第一
明聞八不之教。所言畢竟空者。大乘正道之
異名。故大品云。畢竟空亦名法性。亦名性空。
亦名爲道。亦名般若。故畢竟空只是正道。般
若之異名也。不知何因縁故空下第二。明起
迷之意。何意起迷。只不知因縁故空。所以起
迷也 即生見疑下第三。正明迷教。佛在世聞
大乗。發生二慧。末世聞大乘。生見疑也。元康
師云。即如此成小乘論師不信無相者。是其
類也
五者與六者文顯可見也
師云。第九料簡門等者。此下第九門。於此
門中文有二別。第一約成論義。以料簡之。第
二約北土三論師義。而爲言之。初中又二。
即問與答。言問成實論師云無生無滅等者。
均正玄義第二卷云。成實師解八不不同。一
云。八不竝是眞諦。中道亦是眞諦。准之可

言答若八不等者。又云。二云。不生不滅是中
道。即是眞諦。不有不無中道。餘六不是俗諦
中道。故云。彼有人言等也。言如瓔珞經説之
者。菩薩本業瓔珞經下卷佛母品文。引文如
&T047368;第二卷也
疏云。復有北土三論師等者。此下第二約北
土三論師義。而爲言之。於中有二。初述計。
後破此文初也。&T027456;法師疏第一卷云。初云。不
生不滅者。此偈略作三對解釋。第一就空理
解。第二就縁起事解。第三對執解。就空理解
者 明法性本空。非起非出。不得名生。復非終
盡 不可名滅。非定有故。不得名常。非定無
故 復不得名斷。一相無相故。不可名一。空無
差別故。不可稱異前際空故。不可説來。後際
空故。亦不可説出。亦可直言所以不生不滅
不常斷者。良以諸法畢竟性空故
言第二就縁起事釋等者。次文云。二就縁起
事解者。明法性眞空。即是因縁深理 理雖無
生。而衆縁合故。名用即生。縁離散復名用即
滅既生滅屬縁寧有實生實滅。故云。不生不
滅。次言非常非斷者。然因縁之法。則因縁果
與因性。故非常。果續故非斷。故云。不常不
斷。次言一異者。明因果不同不得爲一無別
兩體不得爲異。故云。不一不異。次言來出者。
果從因生不從外來。縁中無果不從中出。故
云不來不出。此明因縁起法性相如是。離於
定性
言第三就對執釋等者。次文云。第三對執解
者。對於二乘外道情也 薩婆多部云。大生生
六法。小生生一法。乃至住滅亦如是。外道
人言。從冥初生覺四縁生知。如是等人皆説
生滅。今對斯二人所執。故云。不生不滅。言小
乘人言等者。次言斷常者。小乘人云。三無爲
是常。得道入無餘涅槃。是時五陰都盡。故名
爲斷。外道人言。虚空微塵時方神等。不從因
生。故名爲常。爲因生法。必當歸盡。故名爲
斷。或言。過去有故爲常。未來有邊故爲斷。
此皆不然。故云。不常不斷。言小乘言等者。次
言一異者。小乘人云。諸法同在無常共相故
一。諸法各各自相故異。外道言。因果倶有故
一。相別故異。此實不然。故云。不一不異。次
言來出者。小乘人言。未來有法。流入現在。故
名爲來。現在之法。流入過去。故名爲出。外道
人言。諸法從微塵世性梵王等邊來。後時還
歸於本。故名爲出。此皆不然。故云。不來不
出。此明破執顯理。准此疏文。今云北土三論
師者。&T027456;法師也。有人引初牒。述義云。釋僧道
師義等者非也。別&T047368;云。一相亦無相。故云。
一相無相也。過去世名前際。未來世爲後際。
謂約空理而爲言理時。三世皆空。故云爾耳。
言薩婆多云等者。如雑阿毘曇心論第二卷
行品云。當知。前四相。相各爲八法。隨相亦
應知。相相唯相一。釋論云 前生除自己生八
法。三相四隨相。及彼法住異滅亦如是。三相
四隨相。及彼法自性不自爲。故自性不自滅。
如指端不自觸。此四隨相各爲一法。隨生生
前生乃至隨滅滅前滅。廣説如彼。述義云。彼
宗明法生時通自體九法倶起。謂自體爲一。
四種本相及四隨相。即生生等。然本相中。除
其自體。生餘八法。謂自性并本相中。住異滅
四隨相是也。隨相生生唯生本。生住異滅亦
如是。此四是有爲相。於法能起名生。能安名
住。能衰名異。能壞名城。大小四相各有三名。
大相三者。一名本相對隨相故。二名大相。對
小相故。三單名生等對生生等故。小相三者。
一名隨相。隨本相故二名小相。形大相故。三
名生生等。對生等故。准此論文。今云薩婆多
者。法勝論師也。言外道言等。如百論下卷
破常品初。外曰。應有諸法。無因法不破故。
修妬路汝離故有因法。不破無因常法。如虚空
時方微塵。涅槃是無因法。不破故應有諸法。
疏主釋云。此擧無因。釋成常義。内外大小義
竝同之。雖正破外道五種常法。傍破内人五
種常義。然只四種外道執常。此事難明。然今
此品品同計同。准此論文。今云外道者 通一
異等四種外道也
言或言過去等者。述義云。過去於過去而不
謝。故云。有故爲常也。未來於未來而不在唯
以來於現在。故云邊故爲斷也。別&T047368;云。有
外道云。過去是有。未來是無。以是現在有之
邊。故云邊。所言邊者。無之異名也。今依此
説。故&T027456;法師疏云 未來有邊故爲斷也。梁攝
論第十五云。此明威徳力。諸外道多行非力
便。若見外道多行苦行。以計有未來生故。故
斷見外道多行樂行。以計無未來生故。有人
引百論破常品疏文云。通四外道者不爾。能
破所破。不相應故。何者。彼疏云。世師九法
中。時是主諦之一法。何言通四耶。今應云此
破勝諭師也。故彼疏云。此偈本破其三世時
是常。正捉外過去是常。破無未來也。過去時
既常。即過去定住過去。不轉作未來。故未來
中無過去。故云。過去未來中無。以過去住過
去。不轉作未來。是故無未來也。然今此計不
常。此處也。言小乘云未來有法等者。疏主釋
云。數人但有一種三世。謂。從未來來現在。從
現在謝過去也。成實明二種三世。一者實法
三世。略同數人。二假名轉變三世。謂從過去
來現在。從現在至未來。具明如去來品
疏言。外道云等者。所言從微塵生者。如文軌
師因明疏中巻云。勝論師宗。極微是常。謂空
劫中。有細極微。散在處處。後劫成時。有情業
力。令諸細微兩兩和合各各生一麁子。果微
其子微。量等二細微。如此麁微復相和合轉
生麁者。如此漸増乃至合生器世界也。後劫
壞時。極麁大者。先爲交壞。漸漸乃至初子果
微。如此麁果悉遷滅盡。唯有根本最細極微。
不爲交壞。故是常也。准之可悉。世性生者。琳
法師云。所謂從冥生覺。乃至十一根等。後時
次第而壞。還至本處。准之可悉。言梵天等邊
者。如提婆論中圍陀論師説。從那羅延天臍
中。生大蓮花。從大蓮花生梵夫。梵天作一切
命。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從兩臂中生刹刹。
從兩髀中生毘舍。從兩脚跟生首陀。一切大
地是修福徳戒場。生一切花菓。以爲供養。化
作山野禽獸猪羊驢馬等。於戒場中殺之。供
養梵天。得生彼處。所言等者。等取自在天等

疏云。今明若得意用之等者。此下第二破。此
中又二。縦之與奪。奪中又三。第一言但詳此
釋意等者。破空理釋。第二言第二若云等者。
破縁起釋。第三言第三云等者。破對執釋也。
縱破中言以初者。有人傳云。合訓初也
疏云。新通門第十等者此下第十門。於此門
中。大文有二。總之與別。總中言餘至關内等
者。淡海&T047368;云。疏主在江南之時。眞諦三藏下。
外於日南處。不見三藏所翻經論。後遇國破。
到於關内。始得此説。以此更釋八不之義。故
云新通。所言餘者。玉篇。餘諸反。我也。疏主
指己自稱云餘也。言。無上依經者。靖邁師圖
&T047368;云。無上依經二卷。沙門波羅末陀。此言眞
諦。所譯。沙門慧愷筆受
疏云。八不爲四人説等者。此下第二別釋。於
中有四。第一辨各爲四人。第二辨破四障。第
三辨行四因。第四明得四果。今此第一辨各
爲四人。以釋八不。如無上依經上卷菩提品。
佛言。阿難。若人貪著三有。誹謗大乘。名一闡
提。墮邪定聚一石人著無行無方便。墮不定聚。
復有著無行有方便。不著有無。行平等通。名
正定聚。如世親佛性論第二卷相分明因品
云。若略説世間有三種衆生。一樂生死恒有。
復有二種。一憎背解脱道。無涅槃性。決樂生
死。不樂涅槃。二已墮定性者。非聖非凡。進退
無取。而是佛法内人。憎背大乘法。因此人故。
佛説是言。我非是其師。*其非我弟子。舍利
弗。此人從輕暗入重暗。復從重暗入於盲暗。
取暗爲友。復取闡捉爲友。是故我説。此人如
是。二樂滅生死有。復有二種。一墮非方便。二
墮方便中。就墮非方便。復有三。一外道。九
十六種。二是佛法内人與外道同執。約正法
起邪執我見。故於正教義。不能了達。因此人
故。佛説是言。若不信眞空。即與外道無異。復
次増上慢人。取空爲見。是眞空實解脱門。約
此空解脱門。起於空執。謂一切有無普皆是
空。此空執者。即無所有。無所有故。因果二諦
道理竝失。執此空過故。即墮邪無。此等執者。
由空而起。故成邪執。一切邪執。莫不由空。故
能滅除。此執既依空起。故不可治。因此人故。
故佛語迦葉。若人起我執見。如須彌山王。我
亦許之。何以故。以可滅故。若此増上慢人所
起空執。猶如髪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責。決定
不許。二墮方便中有二。一聲聞人自利修行。
但爲自度。不爲利他。二獨覺人於利他心。無
樂事。但起捨心無樂者。不樂利他。無事者。無
度人之事。准爲自覺自利故。但起捨心者。捨
是平等住。心不願利人。亦無所損。獨自覺悟。
故言獨覺。墮方便聲聞亦爾。三兩倶不樂。有
無竝亡。謂修行大乗最利根人。既不同闡提
樂生死有。亦不墮非方便同外道執。亦不墮
方便中如二乘人。是故此人具行生死涅槃
平等之道。住無處。雖行生死。而不染。雖行涅
槃。亦非淨。但爲大悲故。不捨生死。爲般若
故。不捨涅槃。不離涅槃者。異聲聞執永住
無爲。不捨生死者。異一闡提樂於生死。若
樂著生死者。名一闡提。佛法内人墮定位者。
亦同闡提。如是二人墮在邪定聚中。若樂滅
生死有者。是人墮非方便中。則在不定衆。若
人樂滅生死有。是人墮方便中。及但不樂得
前二者。修平等道。是在正定衆中。准之可

疏云。次明八不對治四障等者。此下第二辨
破四障也。如彼經云。菩薩有四種惑。障菩
提果。一者。棄背大乘法。二者。邪執我見。三
者。畏生死苦。四者。不行利益他衆生事。論
云。四障者。一者。憎背大乘。二身。見計執。二
怖畏死。不樂觀利益他事。初障闡提。二障
外道。三障聲聞。四障獨覺。由此四惑。令能四
人不能得見自性清淨法身。准之可悉
言如五百婆羅門云等者。如涅槃經第十二
卷。佛告文殊師利言。我念。往昔於閻浮提作
大國王。名曰仙預。敬重大乗方等經典。時世
無佛。事婆羅門。通十二年。即作是言。師等
今應發阿耨菩提心。婆羅門言。大王。菩提之
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
乃令人物同於虚空。我聞。誹謗方等。即時斷
其命根乃至第十六卷云。諸婆羅門命終之後。
生阿鼻獄。即有三念。一念我從何來。即知。
從人道來。二念今生何暖。即知生阿鼻獄。三
我何業生。即知我謗法業國王所殺而來
生之。即於大衆生信敬心。尋時命終。生甘
露鼓如來世界。壽命十劫。准之可悉。淡海&T047368;
云。仙預國王以畢竟空。欲度五百人。都不信
受。還發謗心。故王知其機於無量劫可墮何
鼻地獄。故一時悉殺之。言經云若言等者。金
剛般若經末云。佛告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
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説義。何以
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如來。今
略引之。疏主釋云。下第十三章經來者。論生
起云。菩薩既不受福徳。則不生世間天王人
王。云何得往來六道利益衆生耶。故今釋云。
菩薩雖不受世間果。而化身往來六道。作人
王天王。利益衆生。法身常住。即無有去來。勿
見化身去來利益物。便言法身亦有去來。勿
見法身無去來。謂法身亦無去來。此中正明
化身有去來。破法身有去來疑。故云。若言如
來法身有去來者。不解法身之義。問。若爾
還是從來義耳。答。不定義故開二身。無去來
去來是化來。去來無去來是法身。皆是爲物
作此名字耳。至論正般若。未曾二不二。去來
無去來。准之可悉
言此竝是用二悉檀意等者。所言各各爲人
者。擧境破迷執。以我無我是所執境 言對治
者。就行對治迷執。以不淨等三是行故
疏云。次明以四法爲四人等者。此下第三辨
行四因。如彼經云。阿難不著有無。修行平等。
唯除四人。餘有四人。一者闡提。二者外道。三
者聲聞。四者獨覺。有四惑障。不能證得如來
法身無上菩提。何者爲四。棄捨大乘。是闡提
障。爲除此障。我説菩薩修行信樂大乘眞法。
於一切處。謬執我見。是外道障。爲陰此障。我
説菩薩修行般若婆羅蜜。於生死中厭畏疲
極。是聲聞障。爲除此障。我説菩薩修行破虚
空三昧門。背利益他小事。爲足。是縁覺障。
爲除此障。我説菩薩修行。大悲論云。離發行
大乘修習無障道人之外。所餘闡提外道聲
聞獨覺等。四人有四種障。故不見佛性。何者
四障。一憎背大乘。是闡提障。爲對治此故。
佛説菩薩修習信樂大乘之法。二於諸法中。
起我見執。是外道障。爲對治此故。佛説菩薩
修習般若波羅蜜。三於生死中。定執苦相及
厭怖心。是聲聞障。爲對治此故。佛説菩薩
修習破空三昧。空三昧者。從初地以上。能得
此三昧。即破虚空等物二執。入觀之時。不即
有無離有無。喩如八地眞俗雙觀。而異八地
者。八地以上無出入觀。初地入時則同。出時
則異。四背衆生利益事。作捨衆生意。是獨覺
障。爲對治此故。佛説修習菩薩大悲。菩薩大
悲。利他爲事。明獨覺人。但自觀因縁。無度他
意。故無大悲。聲聞亦爾。爲滅此四障。故以信
樂等四種爲因。准之可悉。別&T047368;云。破虚空三
昧者。莫著小乘涅槃之語也。破者。莫著之義
也。空三昧者。謂涅槃也。約寂滅義。云三昧
耳也。菩薩修習大悲者。約自他不二觀行。故
云修習也
疏云。次以四法爲因等者。此下第四明四果
也。如經云。此四種人有四種惑。爲除此惑。説
四聖道因此勝義。治四顛倒。能證如來無上
法身四徳波羅蜜果。一者最淨。二者眞我。三
者妙藥。四者常住。如佛性論第二巻相分顯
果品云。由一闡提憎背大乘。爲翻彼樂生
死不淨故。修習菩薩信樂大乗法。得淨波
羅蜜。由諸外道於五取陰中執見有我。爲翻
其我執虚妄故。修習般若波羅蜜。至得最勝
無我。即我波羅蜜。由諸聲聞人怖畏生死苦。
樂住生死苦滅靜中。爲翻此樂意故。修習破
虚空三昧一切相世出世法。樂波羅蜜。由獨
覺聖人者。不觀衆生利益等事。但樂獨處靜
住。爲翻此意故。修習菩薩大悲。爲利益衆生。
乃至窮於生死。常所護持。常波羅蜜。如是信
樂大乘 般若波羅蜜。破虚空三昧。菩薩大悲
等四因。能成就如來法身四功徳波羅蜜。是
故佛説由此四徳。一切如來唯法界爲勝。乃
至廣説。准之可悉。別&T047368;云。以非外道一異之
我等者。有外道云。一切衆生之我者是一。故
云一我也。又云。別別有故云異也。又云。常身
我是一。作身我是異。雖轉人天。而我是一。故
云常身我也。隨所受身。常在不離故也。受於
天身及以人身。而隨所受身別別有。故云作
身我也。言攝大乘論者。述義云。陳時沙門眞
諦 又云拘羅那他。此云親依。西天竺人之所
譯也。凡有十五卷是也
中論疏&T047368;卷第三之末
 英 憲 
  建長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於光明山往生院
奉書寫畢願以書寫之功廣令流布三論之
□法願以結縁之力普令利益六道之衆
生而已 智舜春秋五
十七
寫本&T047368;云保元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巳刻
東南院書寫畢 三論宗沙門章叡之
文明五年六月二十六日申刻自猿方買得
之 同宗相似沙門良瞱


中論疏&T047368;巻第五之本

  疏第四卷
去來品集衆異説
不敢和會
疏問二十七品爲有次第等者。約此品由來。
大文有二。初明來意。後辨品名。初中有二。即
問與答。此即問也。此問大意。謂此論凡有二
十七品。若有次第以不。若言無者。一切聖人
則顛倒説法。若言有者。何故次觀因縁品。有
觀去來品耶
疏答一切經論等者此下第二答。於中又二。
初總辨一切經論皆有次第。後別明次第差
別。就初次第差別中又二。初總標二種次第。
後隨標別釋。就別釋中又二。初明隨根次第。
後辨隨義次第。今隨難而解釋。見次可悉。
言而答一切經論等者。案。硯疏云。問。諸品
來有次第不。答。顛倒亂起無有次第。起則隨
破。有何次第耶。雖無次第而有深意。准此疏
意應答。言一切經論。隨宜有次第。有不次第。
何言必有。若如此者。應是定執。然今意者。隨
宜有次第不次第是也。隨根次第釋意如此

疏隨根次第凡有三義等者。此下別明隨根
次第。凡有三義。言一歴法次第等者。案。硯疏
云。一者明菩薩歴法觀行故來。所以前觀因
縁。今觀來去。准之可悉。言去來乃至涅槃者。
述義云。從淺至深。謂始觀世間最初之淺事。
終觀出世最極之深道也。二者衆生取悟不
悟等者。案。硯疏云。三者根有利鈍。自有。
又聞觀因縁而不悟。聞破去來而得解。所以
前觀因縁。今破去來也。所言開張者。述義
云。張猶施也。言三者欲釋等者。涅槃經第二
十七菩薩本業瓔珞經下卷淨名大品等諸大
乘經。皆有此文。如上所引。問。第三義何是隨
次第耶。答。隨聞佛經略説。而不得悟之。人聞
論主廣釋即悟。故是隨根義也
疏隨義次第凡有七門等者。此下第二約隨
義次第。解釋來意。言一明八不爲論大宗等
者。案。硯疏云。問。去來何故繋因縁後。答。因
縁辨不生。則解八不之始。去來明不去。則釋
八不之終。破始洗終中間自淨。是故因縁之
後。繋以去來。准之可悉。所言領者。猶解也
言二者上破四縁等者。所言通破一切法者。
毘曇立四縁。攝一切法盡。疏主顯此意。云
失四縁也。通爲無爲。但四縁果是有爲法。
准此疏意。上破四縁。通破色心不相應法及
無爲法。故云總觀也。言擧下之色者。有本云。
餘下是色。謂如人靜坐。眞是人耳。正動一足。
便名去者。擧足所履。以爲去處。謂只去者。擧
足下足。名之爲色。不通餘法。故名別觀也
言三者破於去來等者。所言數人但有一種
三世者。如此論第三卷觀有無品云。若法定
有有相。則終無無相。是則爲常。何以故。如
説三世者。未來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
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爲常。乃至廣説。琳法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