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菩提場經略義釋 (No. 2230_ 圓珍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麺。與水渾流。故經處處擧以爲喩。然此河
阿耨達池東方金象口中流出。名殑伽
。此云恒沙。亦云福水。廣如別釋。倶胝劫
者。華嚴阿僧祗品云。一百洛叉爲一倶胝
云云劫者梵語略。具應劫婆羅。此云時。
謂長時。如劫章等云云積集施戒等者。略擧
六度等行。如六度義如
下説
從大丈夫相以
下。是放光瑞也。此亦二別。初正放光。後明
所作利益之事。於放光中二別。初總出光。
所謂以下。明放光身分及以處所也。總列
三十三處。謂頂・白毫相・眉・眼・鼻・耳・脣・頭・
袈裟・膊・手・臍輪・二乳・二乳間・頂・二髀・二
膝・二脛・二踝・坐處・二足・如來法輪處・眞多
摩尼寶處・如來鑠訖底處・錫杖印處・一切如
來心印處・無能勝忿怒轉輪王入三摩地無能
勝印處・一切如來大慈處・大悲處・一切如來
三摩地處・無畏處・記別處・一切如來明眞言
處也。此三十三處略表下文所説印眞言
耳。問。入定時一佛一切佛倶入於放光中。云
何不一切如來放光之文。答。文云一切
如來心印處乃至一切如來明眞言處放光
。更莫疑  於一一光明以下。明上諸
光各有無量眷屬光明也 從佛頂出以下
更明佛頂出無量光諸佛刹及三千界
苦與樂作諸義利。即是總標正説佛頂
王教之先兆也 於刹那頃等者。結作義利
成就已畢。於恒河沙等者。明一切處
顇映蔽魔宮魔光明。及以照曜驚覺二
十五有有情。如文 復來以下明光。收
光之義。諸經不同。各有因縁。今文可見。上
來序文已竟
菩提場經略義釋卷第二
  元永二年九月六日。東塔南谷於聖行房。
巳時許書寫之了
 智證大師作  一挍畢 


菩提場經略義釋卷第三盡行
行品

     示現眞言大威徳品第二
示現眞言等者。顯示一字佛頂轉輪王眞
言熾盛之威徳。并佛眼明妃最勝之功能。及
四大佛頂眞言大威勢力。故曰示現眞言大
威徳品。舊曰入三摩地加持顯徳品。然舊
譯本以入定放光等文於正説之始也。
又別本經於序品中皆載五佛頂等眞言。次
畫像品。缺此品名。雖是等少異。而多
分文體同矣。至於放光等文。諸經不同。如
法華經。入定放光等瑞皆在序品。金光明經。
現瑞序文入正説品。故知進退隨宜不
妨難。然據多分。今經入定放光等文在序品
。出定已後爲正説段。與法華同。於義便
宜。甚爲好也。從此以下一十二品。竝爲
教所説分也。但此祕教不細科。直隨
釋。例如興唐大日義釋及以興善理趣釋等
事如前述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從彼三摩地起已下至
如師子奮迅而顧視者。即是經家提起如來
出定之儀也。三摩地者。謂前所入佛遊戲
三摩地也。以佛眼觀者。明能觀佛智眼
 一切佛刹等者。明所觀之境界也。一切佛
刹是器世間。彼大集會衆生世間。如文  如
師子奮迅等者擧譬也。如大日釋曰。奮迅是
流出義。是流溢義。如師子王在深窟中
住不動。有時出穴嚬呻奮動。乃至佛亦如
是。安住如來甚深密藏之中。若非如來加
持神力。則微妙寂滅不示。今乃示
無盡身口意種種形聲滿法界云云今亦
是。欲五佛頂等眞言及其威徳以對
金剛手前所問之旨故。從定起奮迅顧視。
時會衆肅有待也
誥金剛手以下至法輪等大明王者。是正
對告也。汝今諦聽者。即是誡許。三慧之中
初聞慧也。一字佛頂等者。列五佛頂及毫
相等也。作大利益等者。略明此等明王眞
言所有利益成就者也。明妃等者。且列
大明王也。此等明王其數甚多。故云等也
所有一切衆生界以下至不被一切難者。擧
能修行人。於中二別。初擧能修佛頂眞言
行人。次明獲利益也  所有一切等者。
總標能修行人也。於一切等者。明所被
。凡修大乘菩薩行者。可他後己。故
於一切有情也。勤修佛頂等者。別標
佛頂眞言行者也。及一切等者。明
薩乘也。苾芻等者。是四部衆。舊曰
丘比丘尼等。如前分別。竝皆是修佛頂眞言
之人也。從不被一切下。明獲利
十二句。初句總標不壞之益。謂於地前
佛頂眞言故。斷麁妄執。不一切天人
修羅之所壞敗也。獲得不退以下十句。別
細妄執利免難。略以十波羅蜜義
釋十地。得不退轉者。於初地中
貪蔽。行三種檀傍修五度。三密行觀獲
不退故云也 一切皆獲安樂者。明與樂義
謂第二地除破戒蔽。持三聚戒。通行餘度
自他皆得身心安樂也 一切處一切苦惱
悉皆除滅者。明拔苦義。謂第三地破瞋恚
。行三種忍。具足諸度一切處悉滅
苦惱故云也 一切皆悉起大慈行者。修
者。行三種進。起大慈陰。遍覆一切。又慈
三種。一衆生縁。即凡夫學人未漏盡者所
行慈也。二法縁慈。漏盡羅漢支佛諸佛共行
慈也。三無縁慈。但是諸佛所行慈也廣如
智論
大慈即是諸佛竝持眞言最上乘者所
行無縁大慈明矣 同一味相者。三密相應
一味平等。身心不動離諸散亂。是靜盧義。
又同是佛頂眞言最上大乘之相故云同一
味相。亦非三乘六道無常鹹酢差別之味。唯
是淳淨醍醐菩提之味故云一味。亦無生死
涅槃之相。純此阿字實相妙理故云一相
不被火燒者。火有二義。謂燒及照。燒煩惱
智慧照。是般若義。又有内外。内火有
三。一果報火。地獄已上初禪已還。二業報
火。地獄已上非想已還。三煩惱火。十地已
還。外火有七。一鬼火。二龍火。三天火。四神
火。五人火。六樹木火。七賊火。雖内外。無
煩惱因縁所起。今文意者。既得本不生
慧火煩惱等火所燒故云也 不被水
漂者。水有二義。一潤澤義。二洗淨義。即是
方便善巧義也。今不漂者。内有貪心
水災。前以慧火燒煩惱。今用漚和慧水
除塵勞。是故不一切内外水難
故云也。第六般若即實慧。第七方便是權慧。
亦是空有二慧。可悉 不被刀傷者。内有
外刀兵。遭王難臨害執刀刑
。今持明者具慧方便。執大慧刀。以悲願
故裂煩惱網。所以不世間刀刃之所
故云也。不被毒中者。世間毒藥通
非情。有情蛇蟲毒蟲等。無情毒者生金銀等
并草木毒。又貪瞋無明覆蔽心故惱害身
。是毒義也。持眞言者以正智力
切衆生心行善惡差別。不毒害故云也
不被蛇囓者。毒蛇之類其數甚多。或唼氣蛇。
或囓害蛇。竝由瞋恚所招之報。故天台云。
蛇不觸害譬非理瞋。蛇觸爲害譬執理瞋
金光明以地水火風四大蛇。心地觀經
貪瞋癡名爲心病。風熱痰癊名爲身病
内外六病惱害身心。如一器中有六黒蛇
云云持眞言者證得阿字大空妙智。於一切
障礙。遍一切處皆得自在。不
内外蛇之所囓。金光明説。十地菩薩一一地
中各持眞言。解脱諸怖畏惡獸鬼神人非
人等怨賊災横一切毒。除滅五障。不
地。天台大師云。圓頓人有一生超登十
地之義。持佛頂者。父母生身頓證十地
是肉身有蛇等怖。由眞言力囓也。金
光明云。微細祕密未悟無明障於十地。於
十地中細妄執義彌明矣 不被一切難
者。有事理難。事八難者。三惡北洲乃至佛前
佛後等。理八難者。兩教二乘等具如
名疏記
又仁
王經説水火等七難。普門品明觀音
八難。今持佛頂眞言力故。不
理一切諸難。斷極細執頓證無上菩提妙
。故下文云。若復智修行最勝眞言王。則
爲菩提地位疑等。金光明云微細
所知極細煩惱無明障於佛地今謂
極細妄執得佛果。又天台云十地後心斷
無明盡得無上果。義冥符矣。又金光明及大
日經。第十一地名爲佛地
一切如來所説大眞言明王以下至離惡趣
者。明持佛頂眞言之方軌。於中二別。
初正明方法。後復明得益。於方法中。初明
受持人法。次應以牛黄已下明受持軌則
一切如來所説大眞言明王者。即所持法也
受持菩薩及餘淨信大乘等者。是能持人也
 從此一切如來三摩地出生大眞言等者。
是表定慧以爲能所重擧一字佛頂明王
及四大佛頂等并受持者也 應以牛黄等
者。正明之軌則也 牛黄者。蘇悉地經
成諸物相品云。若欲就牛黄法者。當
黄牛牛黄云云即以爲墨寫此眞言
 於樺皮上者。樺字胡化反。木名。皮可
字也 安頭髻中者。明在家人持之方軌
若是苾芻等者。明出家人持之法則 若塢
波塞迦等者。明五戒士女受持之法 若國
等者。明王者受持之法。竝可見也 不被以
下明得益相 不被他敵者。是隣國怨敵侵
境之類不便也 畫夜等者。是寤寐
倶安也。覺字音教。睡覺也 大威等者。明
徳賢聖諸天常護也 如是等者。總明餘類
眞言行一切處益也 一切人見
者。明諸人喜苦得樂人天供養等
 一切天龍等者。明八部等類及可畏鬼神
逼惱也 離惡趣怖者。總結難也
祕密主此大明王以下至天龍藥叉者。明
佛頂眞言菩薩行者。以此一字明王
及明妃句而作三種護摩法也 言息災吉
祥事者。且標息災増益二種護摩法也 惡
星陵逼皆得息滅者。結息災事也。作一切衆
生義利者。結増益事也 鉤召一切等者。明
鉤召法。故護摩儀云。息災初夜起。聰明及
長壽。竝除障難法。五星所陵逼。種種諸災
難。口舌及鬪諍。王宮所逼迫。内外不和順
七曜乖常度。風雨不時。疫病及荒儉。鬼
魅諸不祥。如是災起時。面北交髀居。竪
右髀先。衣服當潔白。食飮香華地。燈燭亦復
然。月輪布眞言。文字亦宜白。住三解脱
。入三三昧耶已上
息災
若求増長者。名布瑟
置迦。喜悦心相應。月九至十五。五通及寶
藏。歛輪杵財物。藥丸眼藥倶。遷榮増壽命
福慧及名聞。職任王官。吉祥勝安樂。面
東結跏趺。衣服皆黄色已上
増益
若求歡愛法。名
博施迦囉。喜怒心相應。十六二十三。召人及
天龍。鬼神非人類。一切所敬愛。家國及眷屬。
怨敵諸朋友。和順而歡喜。及求妙辯才。天龍
八部衆。諸佛及菩薩。聲聞因縁覺。一切處護
念。所求滿願者。面西半跏坐。上求増長
同。持明歡喜心。護尊寂忿相。金剛鉤攝召。
鉤雲供法界已上
鉤召
此略明息災増益鉤召
之法。但闕調伏。下護摩品具説其相。更不
煩述
祕密主我略以下至令作一切事業者。總結
前諸護摩法
世尊説是已以下至皆殊勝三摩地者。歎
佛頂眞言王及佛遊戲三摩地。其力齊等悉
皆殊妙也 此一切如來等者。是擧總名
也 大佛頂等者。列五佛頂別名。可見 如
是大佛頂眞言王等者。正明五佛頂王眞言
三摩地其力均當其用殊勝。謂定慧均等
雙運無礙自他倶益。如車二輪必有所至。故
法華云。自住大乘。定慧莊嚴。以度衆生云云
成就一字頂輪王以下至竝明妃等説者。明
此三昧具足成就一切頂輪王佛眼乃至明
妃等
從大悲以下至師子吼流出者。明如來
大悲奮迅大人相而決定説也 言大悲
者。悲有三種。謂衆生縁・法縁・無縁。此三差
別如慈中説。今此中説無縁大悲。於佛地
雲乃至實相亦空。故名無縁大悲。具
智論云云 師子吼者。是決定説。亦無畏
義。自在義也。智度論云。師子吼者。如師子
王清淨種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頬大骨。身
肉肥滿。頭大眼長。光澤明淨。眉高而廣。牙利
淨。口鼻方大。厚實堅滿。齒密齊利。吐
白舌。雙耳高上。髦髮光潤。上身廣大。膚肉堅
著。修背細腰。其腹不現。長尾利爪。其足安
立。巨身大力。從住處出。偃背嚬呻。以口扣
地。現大威勢。食不時。顯晨朝相。表
子王力。以威獐鹿熊羆虎豹野猪之屬。覺
久睡。降伏高強。有力勢者自開行路而大
哮吼。如是吼時。其有聞者或喜或怖。穴處者
隱縮。水居者深入。山藏者潜伏。廏象振鎖狂
逸而去。鳥飛空中高翔遠。佛師子亦如
是。從六波羅蜜古四聖種大姓中生。寂滅
大山深濬禪定谷中住。得一切種智頭。集
善根頬。無漏正見修目光澤。定慧等行高廣
眉。四無所畏牙白利。無礙解脱具足口四正
勤堅滿願。三十七品齒密齊利。修不淨觀
赤白舌。念慧耳高上。十八不共法髦髮光
潤鮮白。三解脱門上身肉堅著。三示現修脊。
明行具足腹不現。忍辱腰纖細。遠離行尾長。
四如意足安立。無覺五根爪利。十種力勢無
量。無漏法衆具足身。諸佛三昧王等住處出。
四無礙智嚬呻。諸法地中著無礙解脱口。依
是十力廣大力衆生時不過示一切世
間天及人晨朝相。顯諸法王徳。威諸外道論
議師黨邪見之屬。覺諸衆生四諦中睡。降
吾我著五衆者憍慢力。開異學論議諸邪見
。行邪者怖畏。信正者歡喜。鈍者令利。安
慰弟子。破壞外道。長壽諸天久受天樂
無常。如是衆生聞四諦師子吼皆生
。厭心故得離。得離故入涅槃。是名衆中
師子吼文長
不載
師子吼義如論所説。令
離生死之心能與生天涅槃之樂。今入
諸佛遊戲三昧。從大悲奮迅師子吼。吐
一字眞言王。爲作廣大利益事。故其利益相
云云
一切菩薩以下至令生慈心者。正明一字頂
輪王明乃至明妃等最勝威徳功能所作利益
之事 一切菩薩不能摧壞者。明此佛頂眞
言威徳因人不壞。如下文云。十地菩薩尚不
。何況餘天王等小類有情等也
一切佛加持共隨喜者。明此眞言果人加護
一切如來神變加持。同共攝受同共隨喜
等也 大慧照耀等者。明此眞言功能。謂大
空妙慧光。照耀一切憂悲之暗。而令
喜樂之明也 以甚深智等者。諸佛妙智名
深智。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等。意道
眞言妙智唯佛所知。是自行之功故。次云
無塵垢令作吉祥等。即化他之能。所以重言
謂吉之又吉也 一切世間中最勝等者。正
佛頂義。謂如輪王髻中祕寶非凡下之所
故云也 最勝無塵等者。重褒美祕寶之
。言非唯重寶。亦是清淨無畏也 言四無
者。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説障
道無所畏。四説盡苦道無所畏。一切智故諸
聖中最。諸漏盡故無能勝者。餘二准知 令
作端嚴慧者。謂實慧無缺減故云端嚴
令作廣大無量殊勝智者。是權智用。權智隨
縁差別不同。故云廣大無量等也 令作
堅固勇猛金剛鉤銷身者。明法身自體。可
 令作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知力。三
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
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具説十力四
無畏相。如智度論及法界次第等已上諸句多
自行之
。已下諸句多
化他之義
 令作大威徳者。已具十力大
威勢。徳無過上故云也 令拂除愚暗
者。此眞言力使微細無明暗惑也 令
作一切智者。解空之智名一切智。即是阿
字大空之智。非次第三智中之空智也 令
作大護者。遍一切處使大護。如無堪忍
并無能勝大護等也 一切功徳藏者。謂初
發心乃至十地所有功徳皆悉含藏。即是法
界倶舍義也 能令一切智智者。謂佛名
切智者。即指佛智一切智智也 能令
寂靜句者。表定徳也 令作無礙等者。顯
妙定具足遍一切處無礙之徳也 令作最
勝慧者。表慧徳也 難調衆生等者。顯
慧圓滿能化難調大自在等暴惡衆生
慈悲忍辱之心已上諸句無足法身
定慧之徳以化衆生
能作以下至而説眞言曰者。正説眞言
一切如來熾盛三摩地者即定也 大眞言明
王者是慧也 一字佛頂輪王者其體也。竝
擧體用而説眞言。是則法身體寂定慧倶運
之義也
曩莫三滿多沒駄喃歩嚕三合。嚕
字彈舌
大日釋
云。初句普歸命諸佛。如毘盧遮那三身遍
一切處。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亦復如是。今皆
普遍心一切歸命已。然後説此眞言。欲
此諸世尊不本誓故同共加持而作
證明。下一切眞言例爾云云釋文云毘盧遮那
三身遍一切處。則知釋迦牟尼三身亦遍
切處。故普賢觀云。釋迦牟尼佛名毘盧遮那
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云云 歩
三合。嚕
字彈舌
歩即婆字門。一切諸法一切
有不可得故。大日釋云。梵云婆嚩。此翻爲
有。有謂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若見婆字
即知一切諸法皆悉有因縁。衆縁合故説名
有。無決定性。所以者何。若法定有有相
則終無無相。是即爲常。如三世者。未來
中有法相。是法來至現在轉入過去。不
本相則墮常見。若説定有無。是無必先有
今無。是則爲斷滅見。因是二見故遠離佛
。如中論破有無中廣明。今觀諸有
縁。即是本不生義。以本不生故無作無行
乃至無縛無脱。是故婆字門以縁有
足一切字門。若具一切字門即是三昧
王。三昧能破二十五有釋迦牟尼。由此義
故名爲破有法王也。亦是智論達一切有底
散三昧義。言以本不生無漏智慧
獄乃至非想無餘涅槃。散壞三界五
衆生滅。又令菩薩得是不生不滅智慧。一
切諸有通達散壞皆無所有義也。又依
。若聞婆即知一切法不可破相。下引
即依此義 嚕即囉字門。一切諸法離
一切塵染故。大日釋云。梵云囉逝。是塵染
義。塵是妄情所行處。故説眼等六情行色塵
等六塵。若見囉字門則知一切可見聞觸
法皆是塵相。猶如淨衣爲塵垢染。亦
遊塵紛動使大虚昏濁日月不明。是爲
字相。中論以種種門諦求。若見法無
。若無見者誰能用見法別外色。見可
見見法無故。識觸受愛四法皆無。以愛故
十二因縁分亦無。是故眼見色時。即是涅槃
相。餘塵例爾。復次以阿字門展轉觀察諸
塵。以其本不生故。無造作故。乃至無所乘
法及乘者故。當知所見聞觸知法悉是
淨法界。豈以淨法界汚如來六根耶。鴦
掘摩羅經。以佛常眼具足無減明見常色
乃至意法亦如是。是羅字門眞實義也云云
唵即阿字門。此阿字有内聲外聲。所言阿者
即是外聲。今言鄔者即内聲也。阿字門一切
諸法本不生。故譯云。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
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
一切言説。故爲衆聲之母。凡三界語言皆
於名。而名依於字。故悉曇阿字亦爲
字之母。當知阿字門眞實義亦復如是。遍
於一切法義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法
從衆縁生。從縁生者悉皆有始有本。
今觀此能生之縁亦復從衆因縁生。展轉
縁。誰爲其本。如是觀察時。則知本不生
際是萬法之本。猶如一切語言時即是
阿聲。如是見一切法生時。即是見本不
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始如實知
。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
那唯以此一字眞言也。而世間凡夫不
諸法本源故。妄謂生。所以隨生死
自出。如彼無智畫師自運衆綵
可畏夜叉之形。成已還自觀之心生怖畏
於地。衆生亦復如是。自運諸法於本
作三界。而還自沒其中身心熾然備
諸苦。如來有智畫師既了知已。即能自在
立大悲曼荼羅。由是而言。所謂甚深祕
藏者。衆生自祕之耳。非佛有隱也已上
唐國同聲字。而用三字合成一字。字
體非三。大日瑜伽。釋迦眞言以婆字門
種子字。門之義如上所説。若釋種子義
者。釋迦世尊以法王三昧普現二十五有隨
類之身。淨諸有塵垢所染識觸愛十二
因縁。以阿字門展轉觀察此諸塵垢誰爲
其本。如是觀時則知本不生際是萬法之本
是故大日世尊以此阿字眞言也。以
空點莊嚴故。即遍一切處大利益事。是
則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一切處四波羅
蜜所攝成義。若以三身此三字。阿
法身。羅是報身。染是應化身。表三身一體
故。三字合爲一字。天台所説。一身即三身。
三身即一身。不三而三。三而不三。三道三
識乃至三徳。一切三法含此眞言。一體三身
意在於此。行者若證是三身即得不壞常
住法。我樂淨等亦復然。本瑜伽中。法本無
塵染等。其義可見。如下具引。故此眞
言能爲一切眞言之王。是則一字佛頂眞言
第一尊勝之義也。即是如來十八不共法異
名也。亦是佛遊戲三摩地中最難至處。譬如
輪王髻中祕寶非凡下人之所見。皆帶
三昧聲故。改轉云歩嚕三合三昧義
者。顯此佛頂轉輪王與佛遊戲三摩地
相離之旨故。又字義者。頂輪瑜伽云。復結
智拳印。入前三摩地。觀念於一字。思惟其
字義。諸法本無壞。無塵亦無染。清淨如
。清淨如空故。一切法無壞。諸法不壞故。
一切法本淨。諸法本淨故。一切法無染。諸法
染故。空淨不可得。觀字義相應已上諸法
無壞無塵無染。此三種義即歩嚕唵三字之
義。約用似三。體本自一。具如上説。眞言者
是慧。三摩地即定。定慧具足其義明矣。故
舊譯本題云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五佛頂
者法身體也。三昧者定應身也。陀羅尼者慧
報身也。表三法一體以爲經名矣。以下眞
言不煩釋
釋迦牟尼佛世尊纔説是眞言以下至悉皆
獲得安樂者。正明此眞言時所現之威
也。纔字昨哉・藏代二反。僅也。於中二別。
譬如贍部洲以下至悉皆振動者。明近處所
現之威勢也。贍部洲者。舊云閻浮提
大風者。擧三災中風災力強是眞言威力
最勝也。如是等者。明三千世界近處所現
之威力也。山王大動大海騰沸。皆是一字眞
言力也。沸字方味反。湯也。又水誦波也 及
恒河沙等者。明十方世界遠處所現之威徳
也。非但此界現是威神。恒沙世界亦皆現
之。一切魔宮等者。明魔衆諸天不
依世尊也。於一切世界中等者。明
一切處惡趣有情悉得安樂
爾時世尊作如是神力加持以下至亦不能不
瞬目而瞻視者。即是世尊爲顯輪王佛頂
故自作輪王形光照有情等。於中二別。初
正明輪王形徳相具足威徳莊嚴等。次
光照有情等也 作如是等者。結前所
現神力也 爲令等者正明世尊作輪王
功徳莊嚴等也。言七寶者。此有眞似。眞
七寶者。一輪寶。二象寶。三馬寶。四珠寶。五
主藏臣寶。六兵臣寶。七玉女寶也。又有相似
七寶。一者歛寶。二者皮寶。三者床寶。四者林
寶。五者殿寶。六者三寶。七者履寶。廣説如
餘。正法念等諸經論中異説云云 一切光明
等者。明是晃曜以法嚴飾大輪王座
熾盛照曜等者。明能照聚光也 無有等者。
所照有情及大菩薩等瞬目瞻視
爾時觀自在以下至眞言色形者。明二大士
悶絶躄地諸天八部皆悚歸佛也。初文可
見 刹那謨呼律者。倶舍頌曰。百二十刹那。
怛刹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
十晝夜。三十晝夜月。十二月爲年等。釋曰。
刹那百二十爲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爲
臘縛。三十臘縛爲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
栗多爲一晝夜等。則彼大威徳等者。如
品中所列諸天八部等也 一切器仗等者。
佛威力彼天衆所執器仗皆墮落於
。精氣威神皆悉被奪也 由轉輪大眞言
等者。明轉輪明王力故令諸菩薩念佛遊戲
三昧也 一切天龍等者。明八部等戰掉歸
佛不輪王色形
爾時世尊以下至説眞言曰者。明
眼大明妃之所以及正説明妃也 隱大輪
王色形等者。謂隱所作輪王形也 刹那頃
説此等者。明明妃之間也 能息等者。
此明妃能息能成之徳也 一切如來等
者。歎一切佛部眞言母一切菩薩母
也 觀自在等者。明二大士等從
地起故説此明妃等也 能成就等者。明
諸義利速成輪王佛頂也。説眞言曰。

説是佛眼陀羅尼已以下至遊戲神通者。明
佛眼明妃二大士地而起。及一切
衆會復得本通。還執本器仗之事也。觀自
在金剛手從地而起。如文 乃至所有等者。
天龍八部還得本通本器仗佛心
喜等。如文 各作是讃等者。明各發言讃
奇哉也。觀自在等者。明二大士發言問
是何希奇也。佛言等者。世尊略答。如文」
善男子以下至住而顯示者。佛重引例答也
 如於大曼荼羅者。是正引例。謂如胎藏大
曼荼羅會。此觀世音金剛手等大菩薩衆及
天龍八部。皆現變化身不思議解脱。顯
示威徳。各説眞言。具如普通眞言藏品并大
瑜伽也  如是如是等者。是正答也
善男子以下至無能違越者。明此頂輪王眞
言身住佛遊戲三昧則一切菩薩及諸眞言
明王等不敢違越也 善男子以下至應成
就之者。明持此輪王佛頂眞言之處不
成與成之事也 五由旬内者。明處限量
也 一切明等者。擧餘一切世出世明眞言
流通乃至不現威徳。如文 若纔等者。
此佛頂眞言則被一切世間出世眞言
皆悉成就文 五由旬以下至不與悉地
者。重明持佛頂明處八部等衆不
也。於八部中恐剩迦樓羅三字。前後
文中竝無此例。蘗路荼與迦樓羅是新舊
別。如序品釋。或可迦樓羅・掲路荼之別
具如廣聚經 何以故以下至小類有情
者。釋不堪住等之所由也 除佛眼眞言三
昧耶等者。明此眞言則堪忍住竝身寂
也。三昧耶者。此云等持。謂遍一切處等
持自智云云若不然者等者。重明堪也
其修眞言等者。明所應作之方法也 十地
菩薩等者。況擧可見。言十地者。四乘倶有
十地差別。如同性經云云今文既云十地菩
。謂即住第十地大菩薩。尚不忍輪王
威徳。況餘二乘八部等乎。例如上云觀自在
祕密主等悶絶躄地云云
爾時世尊以下至無礙勇猛者。明白傘蓋佛
。於中三別。初標將説所以。次正説
。後明功能 顯佛頂威徳故等三句。是標
*將説傘蓋佛頂威徳加持之所以也 是
時等者。明佛住白傘蓋佛頂而現光地
觀自在等者。二大菩薩問佛傘蓋色形不
邊際也 佛言等者。佛答蓋名及引
證説也 一切如來等者明蓋莊嚴也 是
諸佛世尊等者。歎傘蓋徳也 時世尊等者。
正説眞言 觀佛頂王以下三句。雙表定慧
及以法身 而説眞言等者。正説眞言。如
文 當彼之時等者。明眞言世界搖震
也 爾時世尊等者。佛重結歎眞言名并及
功能。如
爾時世尊以下至辨一切事者。明光聚
佛頂。於中三別。初顯揚佛頂威徳利益等
及説眞言。次明眞言威力。後結歎功能
也 顯場佛頂者。總標所以也 能息等者。
此眞言能息能斷之功用也 以此等者。
此眞言加持也 無量等者。引證
因人稱讃果人所説也 此佛頂等者。明
佛頂名竝現大威徳也 是輪王以下顯
用而説眞言。如文 説此眞言以下至
威光藏故者。略明光聚佛頂威徳光明
三千等者。正明光聚莊嚴威徳加持也 令
一切等者。明利益也 從佛頂出下。明此眞
言咸斷破奪諸餘一切世間出世眞言
成就也 何以故下。釋所以也 從爾時
世尊下。重廣明光聚佛頂威徳功能也 此
一切如來等者。重標名也 由此等者。明
光聚遍三千界照威徳也 金剛手此佛
頂王等者。明此眞言能斷能令破壞也 唯
除以下。明所除眞言。如文 除此以下。重
壞餘眞言而令打伏縛攝也 修行
者以下。明若稱此眞言名及持誦者。隨
調伏鬼魅而令壞打走挫也 金剛手此光
聚佛頂等者。明非處也 應於
等者。明誦持也 何以故下。釋所以
也。若不爾等者。違制被損。可見 當知下。
重廣明所應處并持方法也 或異此下。重
損也 此光聚下。試持誦者也 何
以故下。釋之所以也 當知於下。列
持處也 其修行下。明持者得益。竝引
文 秘密主此明下。明威徳也 祕
密主此是下。結示如來威光加持并一切佛
之光明威徳體性及與威徳生威光性。如
 金剛手能以下。重示能斷能調乃至能成
一切事
爾時世尊復觀以下至是爲高頂王者。是明
高佛頂王。於中三別。初標所以及説正説
次明眞言威力。後明之方法及持者得
也 復觀無盡法界等者。總標所以。三句
見。眞言如文 爾時一切世界等者。明
此世界振動一切天龍八部迷亂等皆是佛頂
王之威力也。毘那夜迦出呵呵聲云云 爾
時世尊以下。結佛頂名。并明諸佛三摩地力
大精進力也 若有以下。略明佛頂
得益也 或餘有下。明王者書之方法。牛
黄樺皮如云云 或素上者可見 繋旗纛
上等者。明之軌則及利益也。旗字渠之
反。旌旗也。纛字徒到反。音導。以犛牛尾
之。大如斗。繋於左騑馬軛上也 何以故
下。釋也 或餘下。明在家帶持得益也 祕
密主我略下。重結得益。諸魔無壞諸天不
逼。如文 修此等者。明成就者益也 何
以故下。釋所以及結名。如
爾時世尊以下至世尊所説者。是明勝佛頂
。於中二別。初標所以及説眞言。後明
徳生功能也 現神通威徳等者。標所以
也 此佛頂等者。引證竝説眞言。如
纔説是眞言等者。略明此眞言威徳也。此佛
世界及諸佛刹六種振動。一切有情免飢渇
。如文 以一切佛等者。廣明威徳利益
也 金剛手有此等者。明佛頂王所
處之利益也 何況者。擧況也 若有善
男子以下至功徳者。明常念持誦勝佛頂
眞言者所獲利益及諸功徳。如文 若有成
就以下至等同諸佛者。更擧三類行人
彼等所得利益。如文 一切神通等者。
得益相。謂獲五神通三密平等不空眞實
四無所畏。於一切時同諸佛。竝如
金剛手若修等者。重明勝佛頂者成
神通。即難調者諸魔天衆見持明者共通
避走不敢逼近也 若有修習等者。校
就功徳正等。如文 於地獄中等者。明
持誦者於那落迦乃至一切有情利益
也 我略等者。擧略顯廣以明福利等。
文。上來略釋一字佛頂及佛眼明妃并四
大佛頂已竟
爾時世尊告一切菩薩衆以下。雙結歎五佛
頂王及一切如來三摩地不思議功徳。如
 若有善男子以下。挍量功徳。謂以四事
百佛者。所得功徳不持輪王眞言
獲福聚。如文。金光明云。供養功徳有
量。持經功徳無量無數云云 即説伽陀曰
者。伽陀此云諷誦。即是不重頌。十二部中
則第四名。具如法華玄義説也 若復智修
行最勝眞言王則成爲菩提獲地位不疑者。
菩提。所言智者。覺本不生理之智
慧也。言修行者。理智具足所起妙行也。眞
言王者。如前所説。一字眞言阿字妙理。
此三法而爲所乘法明門。證入初地
乃至究竟成大菩提智徳圓滿也。獲地位等
者。謂信解經十地等妙之位。若至
慧初心。則離無慧疑故云不疑。如天台云
境妙究竟顯名毘盧遮那。智妙究竟滿名爲
盧舍那。行妙究竟滿名釋迦牟尼。雖
而無三體云云 爲不生滅持此佛
頂者無有等威徳不思議色力者。明大般涅
槃義。所言不生不滅者。即是涅槃。亦是大安
樂義。若成大菩提化衆生訖。入不動三
常自受法樂。即斷徳圓滿。名爲大涅槃
若持佛頂者。得是菩提及以大涅槃。無
與等威徳。獲得不思議色力壽樂等也。涅槃
即定義。菩提是慧義。即是寂而常照。照而常
寂之義。故華嚴云。如無生性佛出興。如
滅性佛涅槃。佛有三昧不動。化衆生
此定云云亦與本瑜伽。思惟阿字門。諸法
本不生。毎觀念。定慧應倶運之文
冥符矣 三世無與等衆生界異生成就佛頂
人無有等同者者。結歎成佛頂人證得菩提
涅槃所有威徳。言若有誦佛頂成就
者。過現未來衆生界中無等同者。況有勝人
故勝鬘云。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
思議。是故今敬禮等。言異生者。除佛之外
一切有情皆曰異生。謂異時而熟。異類而生。
故名異生也。若帝釋自身或餘威徳天一切
世界中欲界大力者見修頂輪人若不起承迎
頭破作七分猶如蘭香籍者。明禮持明
也。帝釋諸天如序品釋。欲界大力者。
是魔王也。別本云頭破七分如阿梨樹枝
云云草木似別。本是一物。言七分者表
也。籍字或經作梢。所交反。木枝也 自
在及帝釋水天倶尾羅藥叉大威徳奪彼光萎
悴者。釋名如前。謂若干諸天所有威光。皆
頂輪王者光之所映奪也 千光而
熾盛照曜於諸天者。結歎持眞言者威光殊
勝照曜於彼等諸天。如
若有大丈夫以下至不爲諸魔之所侵擾者。
就佛頂眞言五種法師所爲方法。五
種者。謂受持・讀・誦・解説・畫寫
華經
今文略
解説故曰乃至。下文有之。樺皮帶持如上。
供養者通三業。事供可知。合掌爲華。運心
香。口誦眞言。故通三密。塗壇等者如文。
散華等者。謂五供養等也 此法要以下。
此法者爲他説時。觀機勝劣而爲宣
也。勤修菩薩等者。明勝機説必得
也。淨信究竟大乘等者。明最上乘
如來教。言大乘者。大日釋云。略有
。一者以法大故。謂諸佛廣大甚深祕密之
藏。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大人所乘。二者發心
大故。一向志求平等大慧無盡悲願。誓
普授法界衆生。三者信解大故。謂初見
心明道時。具足無量功徳。能遍至恒沙佛
。以大事因縁就衆生。四者以性大故。
謂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缺減。一切衆
生等共有之。五者依止大故。謂如是妙乘即
法界衆生大依止處。猶如百川趣海卉木依
地而生。六者以時大故。謂壽量長遠出
三昧。師子奮迅祕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七
者以智大故。謂諸法無邊故。等虚空心自然
妙慧亦復無邊。窮實相源底。譬如函蓋相
。以是七因。於諸大乘法門。猶如
醍醐淳味第一云云倶彼稱大乘法。今文
大乘人人法異其旨是同。故云究竟
大乘等也。爲是大乘機必演説。故次
文云如來言教可爲演説 不應慳悋常得
宿命智以下。明法師所獲果報。謂證無上
名爲果。安樂捨壽名爲報。例如天台釋
佛界十如中。云無上菩提如是果。大般涅槃
如是報云云舊本云若命盡時如靜慮。如
天台安神而化。故顏魯公讃云加趺不
寂滅。諸魔之義如上已説
若有善男子等者。明此法人相也。大
有情者。謂大乘器大菩薩種。故曰堅固入大
。如悉地云深信大乘也 由滿願故等
者。謂從初心時五大願。爲滿願故樂修
是如來眞言。如悉地云大慈悲
衆生也 是人具等者。謂足大福大威
。如悉地云福徳莊嚴也 賢聖所攝受
者。謂諸尊之所加持。如悉地云爲先
歎徳者 不歸依餘類唯歸趣佛菩
薩者。同於悉地恒依法住不非法
超越一切魔道意趣者。是怖魔義。言魔樂
生死。今此人發菩提心。自他共出三界生
。故云超魔意趣也 諸根不缺者者。與
悉地云體圓滿同也 身色光潤黄白
者。與悉地云色不太黒白同也 生
於勝族清淨處者。與悉地云貴族生長
也。謂四姓中刹利婆羅門也。若祕釋者。淨菩
提心爲貴族也。言非但生於勝族。亦不
於邊地邪見人家及旃陀羅惡人穢處也。生
於吉宿者。大日經云若於吉祥執宿時
宿曜經 大勤勇者。如悉地云精進不
退。可知 身相圓滿者。與悉地云諸根支
相皆悉圓滿同也 不太肥不痩者。與
同 亦不乾悴者。與悉地云亦不痩小
義亦同也。爪如赤銅者。世云爪申堅健者
是強力相。智論第四釋三十二相中云。指爪
淨赤銅云云 又釋八十種好中云。九者爪
赤銅色薄而潤澤云云踝骨平滿者。三
十二相中云。足跟直踝不現毛右旋。三相共
一修。恒以善法益衆生也。身形長大
者。悉地云太長太短。是長短相稱也
肌膚潔白者。三十二相中皮膚不塵垢
相。一修。如問而答也 不太團欒者。謂人
相具足不太團圓也 齒不疏黒者。謂齒白
齊密也。疏字疎。稀疏也 眼目不纇
者。謂無翳瘼也。纇字盧對反。麁絲也 亦
不黄録者。謂不青黄也。録字*可緑。緑
色也。七品六品服緑飾也 不疥癩者。謂總
疾病也。與悉地同 不貪染者。謂無貪
。總無三毒病也 不被毘那夜迦所持者。
謂不諸惡神之所攝持也 身相應者。
謂擧身上下齊整也 頭圓平滿者。大日經
云。廣首長頸。額廣平正。其鼻修直。面&T057259;
滿云云謂是端嚴相稱也 筋脈平正者。若筋
脈露現是痩陋相。今言平正者。此端正相
也 我今略説等者。明總相也。言若總説
其相者。生於大族福大威徳人説此法

是善男子等者。明是相人得佛頂眞
言成就彼説也。而當等者。誡體必
人。若得等者。明彼得成就也 若有人
下。正明法師得法器必成輪王佛頂眞言
也。此甚深法要等者。明此法要餘方難
也。此由等者。明如來力餘界得聞也。
若有人下。明一經耳者是輪王三摩地力
也 若有人下。重明法要手者亦是
佛加持也 何以故以下至之所建立者。雙
如來難思定慧之所立也 此一切等者。
定慧不思議法要也 是故等者。結
勸當佛眞言成就也 若此法要以下至
彼人無増上瞋恚之心者 總明此經所在
之處作供養者所獲利益也。若此法等者。
正擧法所在處也。無量人等者。明
也。獲得等者。明獲法利。謂眞言成就
定熾盛句。是本瑜伽中定慧雙運之意也。
彼人以下。明斷惑之盡。如文。尚無増上貪
瞋癡心。況有平常三毒惑乎。然舊本云
割結賊瞋心恚心■心害心。則爲諸天恭敬
供養而恃怙云云別本云。永斷愛護流無
明結賊瞋癡害損頑囂之心。則爲諸天恭
敬供養而持護云云爲示二本不同。至
畫之中間少異。更不煩述。覽者詳上來第
一卷畢
  畫像儀軌品第三
畫像等者。前品已説一字佛頂及佛眼明
妃四大佛頂眞言威徳功能。以答金剛手一
切如來所説眞言明教及一字轉輪王佛頂等
之問已竟。此品廣説一字佛頂曼荼羅及四
大佛頂曼荼羅畫像之儀式法則。以答圖畫
像法之問。故云畫像儀軌品
爾時釋迦牟尼佛以下至佛頂輪王畫像法
者。總許畫像法。以佛眼等者。將此法
先觀一切。如文。告金剛手以下。正説儀軌
也。一切等者。引證説也。一切世間等者。略歎
此像最上無比。故云上上也。佛頂等者。略
功能也。以殊勝等者。明定慧力佛身變
也。我今等者。正許説頂畫像法
修行者以下至置幀應畫者。明像先行
。於中二別。初明先行。次明畫像行者。於
先行中。先應入等者。欲像者必先入壇從
師受得儀軌等事。如常説也。曾入等者列
三壇。如文。見三三等者。明灌頂之儀式
也。得阿闍梨以下明得傳法灌頂已作
。言無上涅槃道者。於三四種涅槃之中
無住涅槃名爲無上。三身具足所證得故。
故金光明云此三身一切諸佛説無住處
涅槃。菩提涅槃其名雖異。寂照體一。互擧
一邊。故云涅槃。此輪王法是最勝道。故言
無上涅槃道也。於行事中先行已下。結
後。令婆羅門等者。明淨行大族姓生
童女縒縷織綵也。或依等者。明若此法中所
説者可餘教所説亦得也。長六肘等
者。正明畫像縱廣等也。其氈等者。明
已淨去毛等也。其畫像應用佛神通下。
像時節也。佛神通者。西域記第八云。
菩提樹北門外摩訶菩提僧伽藍。其先僧伽
羅國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觀閣三層。周堵
恒牆。高三四丈。極工人之妙丹青之飾
於佛像鑄以金銀。凡厥莊嚴厠以珍寶
諸窣堵波高廣妙飾。中有如來舍利。其骨舍
利大如手指節。光潤鮮白皎徹中外。其肉舍
利如大眞珠。色帶紅縹。毎歳至如來大神
變月滿之日出示衆人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
此正月十五日
此時也或放光或雨云云舍利神變雖
滅後。放光雨華是佛神通。故法華云。是佛光
明神通之相云云正月餘二例知。三長
齋者。梵網制三長齋月破齋犯戒。今此文云
其月畫像。以知此月斷惡修善以爲好也。
三長齋月者。謂正月五月九月也。故法臺
云。正月是衆生現生之初。五月是興盛之中。
九月是歛藏之始。又世傳云。天帝分月判
天下。正月南天。二月西天。三月北天。四月東
天。五月南天。乃至九月還至南天。雖
正教深有其理云云白分等者。凡眞言法作
一切事。皆取白分以爲最上故。若事不
已及阿毘遮嚕迦法等。於黒月作也。取具
等者。明畫匠淨衣戒令畫也。應
擇等者。謂吉祥宿曜相應宿曜經并
時分品及疏
或於等者。明像處所。如
先於中畫佛世尊已下至瞻仰輪王者。明
像之法也。中畫佛世尊等者。正是釋迦牟尼。
即説教主故。曰作説法相。猶如垂拱之君
故於中畫爲漫荼羅主。次五佛頂王等。如
宗枝内弼故以畫之。普賢慈氏觀音金剛手
等。如朝延百僚故次圖之。護方天王等。如
萬國君長故。於外院而圍繞也。如此皆是
輪王漫荼羅畫像儀也。今更略釋。先於以下
倚菩提樹者。明説教主也。其菩提樹
以下至倚著其樹者。明佛背後菩提
也。佛右邊以下至白蓮華上者。明
左右五佛頂王并持誦者也。佛右邊應畫
普賢以下至以絹穀爲裙衣者。明次第畫
諸大菩薩。如文。次慈氏菩薩不遠以下至
如是畫者。明菩薩衆而畫佛眼等大明
妃并軍茶利等諸大明王也。於彼尊下畫地
天以下至曲躬合掌者。明地天等并諸
龍王等也。大慧菩薩右邊以下至身儀寂靜
者。明蓮華部母金剛部及金剛族蓮華族
。於像二角等者。明佛上淨居天散
華供佛等。各依方以下至依本形畫者。明
曼荼羅八方護方神也。從近忿怒下。
持誦者形。如文。 菩提樹相諸尊身形
座位等相。悉皆如文。更不煩述
金剛手以下至決定得成者。結成功能也。
此輪王等者。正結示名也。纔見等者。歎
尊像滅罪之功也。若見此等者。示此妙像
二世利益也。由見此等者。總歎此最
勝像一切悉地皆令成就。竝如
爾時世尊以下至先佛所説者。是説白傘蓋
佛頂畫像之法。汝今復聽等者。誡
蓋佛頂畫像及所成事業利益等也。恒河沙
數等者。引證同説也。先當等者。明
輪王儀則也。不得用皮膠者。法華疏云。優婆
塞戒經不膠。得失意罪等。古時師
云。外國用樹膠耳。光宅云。或有處必須
許用牛皮膠。若有他物即不
也。有言。大豆汁可膠清。然牛膠終是不
淨物。後得不淨果報云云今文所制與
婆塞戒經同。畫匠同前。於&T073554;中央以下至
畫種種華者。正明畫像之儀。如文。金剛手
此白下結示。如
爾時世尊復告以下至最勝畫像法者。是説
光聚佛頂畫像之法。諦聽諦聽等者誡許。吾
當等者許説也。於一切等者。歎此光聚頂王
像并此眞言教法最上也。依輪王儀等者。如
文。釋中不皮膠。畫匠受戒等悉如上説
也。應畫佛坐以下至畫彼本形者。正明
像。如文。祕密主此下結示。如
爾時釋迦牟尼佛以下至矜愍一切有情故
者。是説高佛頂王畫像法。我今等許説。
依輪王儀軌等者。謂一字佛頂曼荼羅
也。織綵去毛受戒畫匠等如文。祕密主此
下結示所以云云
爾時釋迦牟尼佛以下至一切如來宣説者。
是説勝佛頂王畫像儀軌也。種種行事悉皆

金剛手如來世尊及大威徳菩薩以下至
無過失者。總説一切隨意畫像。或綵或素
或板牆壁上畫無過失。自畫使人。隨意形
状。或畫菩薩。或聖天等。於經夾上。乃至或
磔量等。皆悉如文也
爾時世尊以下至獲最上成就者。總結畫像
儀軌并結勸行者也。隨意樂而畫慧者起悲
心利益諸有情我成就思惟亦不爲愆過攝受
有情故是故當慇懃常懹悲愍心者。初句結
隨意畫像之儀也。慧者起悲心者。如大日
經云眞言具慧者等。悲心者四無量心之一
也。菩薩利他拔苦爲先故標悲心。餘三自兼
具足。是則菩薩自行化他萬行初門。
故次句云利益有情我成就思不爲愆過攝
受有情。初後二句是利他義。中間二句即自
行義。如文可見。是故等二句結前二義
但擧悲心而必具慧也。恒行於捨施及護
持淨戒忍辱及精進禪定與般若者。爲
就五佛頂王眞言之法。兼修布施淨戒
安忍等六度行。若准千手瑜伽。於此六度
各有密印眞言。即得三種施福乃三種
六度圓滿。三種施者。謂資生施・無畏施・
法施三種戒者。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
益有情戒。三種忍者。謂害怨耐忍・安受
苦忍・諦察法忍。三種精進。謂被甲精進・攝
善法精進・利樂有情精進。三種靜慮。謂安
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三種慧者。
人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倶空無分別
慧。則般若波羅蜜圓滿。獲得聰明智慧
解世間出世間法。博達五明甚深義理。廣
十波羅蜜印相眞言及功能等。要者可勘。
若如者成就即易。故次句云常應而修
習彼悉地不難也。若無有畫像以下至獲最
上成就者。即是結勸也。謂無如上諸畫像
者。常住無上大菩提心。是則最妙勝無上
曼荼羅義也。故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
自心云云又云。此法界生三處流出。釋云。
三處者。謂如上所説。佛身上分出一切諸
如來。中分從心至臍出一切菩薩。下分從
臍至足出一切八部天神等。皆從如來平
等三業普門示摽大曼荼羅胎藏莊嚴之
。即是本尊眞言及印也。乃至今阿闍梨欲
曼荼羅時。亦須於自身一同毘盧遮
。即得自在之力云云然大日經於佛身
三重祕密曼荼羅。義釋文云。須
自身一同毘盧遮那。即得自在之力云云
是住菩提心及持大印。於自心中三重
曼荼羅上悉地。故結句云獲最上成就
也。言大印者如本瑜伽更問。上來畫像
儀軌品已竟
  行行品第四
行行者。前品廣説一字佛頂及四大佛頂
等畫像之法則。以答金剛手畫像法問
訖。此品説行佛頂眞言行故云行行品
即叙因中加行修習之句也。若聲別者。上字
平聲。修行等也。胡庚反。下字去聲。景迹也事
也。胡孟反。若梵音者。淅唎耶二合
行也
修行也也。
若准梵語。上行去聲。下行平聲。今隨文意
其義可
爾時金剛手以下至令得成就者。是金剛手
重發言問也爲勤修求等者。大菩薩行自他
兼利雖然先他故。云爲求成就者乃至熾
盛方便於衆生也。世尊求等者。重請
疾成就之由
佛言以下至成就故者。是許答。祕密主所
問其旨微妙故。故先歎善哉善哉。言能問
者。能知時問。亦是對於如來能答故曰
也。汝今諦聽我爲汝説一切佛所説行
行方便法句伽陀極微妙者。引證正説。二行
去聲。梵音折利耶二合如上法句伽他者。正
行體。所言句者。大日釋云。句者梵云
。正翻爲足。聲論是進行義住處義。如
歩。擧足下足其迹所住處。謂之鉢曇。言
辭句逗義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今就此宗
謂修如是道迹。次第進修得三平等處
故名爲云云今此經義亦復如是。修行五
佛頂王道迹。一切如來所説之行故名法句
也。此法眼等者。是擧行用也。言此行非
自進修行有所至處。亦具眼智導有情
故云利益成就故。又法句者是定義。法眼者
是慧義。所謂定慧兼具。目足更資以至清涼
之意也。故云無量佛爲有情而修

爾時釋迦牟尼佛觀一切大衆以下至廣度
無量諸群品者。是廣説行法句法眼伽他
也。言理趣者。謂目足不二至極微妙阿字理
體。如序品中略已説也。無量菩提行自在多
種百苦逼惱者見諸有情多逼惱釋師子尊而
演説者。初句擧行體。謂此法理趣自然道迹
也。無量等者。如上文云無量佛已修習等
也。次三句標行用。謂有衆苦所逼惱者。佛
此諸苦惱有情而説佛頂眞言之行。如
醫必處患之郷良藥有用疾病之差。此
行亦爾。五濁八苦彌滿三界。六道衆生流
苦海。百八重病逼惱有情。所以釋尊出現於
斯法藥。故智論云。十方世界有老病
死婬怒癡等諸苦惱。以是故佛應出其國
經中説。無老病死煩惱者。諸佛則不出。
病人處有多藥師云云愛樂此法修行人
成佛當受人天供由此一法成大覺成眞言王
衆所讃彼人不久佛菩提廣度無量諸群品
者。顯行功能。謂若愛樂修行此五佛頂王
眞言行法者。即身成佛應一切人天供
。即是受法藥煩惱病也。成佛者擧果。
受供者標徳。所謂應供徳也。由此一法等者。
謂由此一字佛頂眞言行而得成佛也。成
眞言王者。謂是佛頂眞言爲一切眞言之王
也。若成就此頂王眞言。爲一切衆之所
。如是之人不久得佛度無量衆。如
空閑大制底流泉及河側迴樹或巖窟衆華及
山間者。是擧此修佛頂眞言行之處所。制
如前並如文。獨居堅固心菩提心相應
勝解於大乘清淨勤修行者。謂明五佛王
眞言行之時用心。即法華云獨處閑靜智深
志固之意也。菩提心者。如別義章。如下略
。相應者。謂行者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不
菩提心一切萬行也。勝解者心所法
名也。如百法論。或謂最勝信解大乘。清淨
澡浴勤修此法也。及與身口意食飮四儀中
行者常謹誦眞言者勝趣者。是正明眞言
時三業四威儀中行事。謂身密印・口眞言・
意妙觀也。於食飮中時非時及七日等及
至終身。具如南山羯磨四分鈔等。行住坐臥
中常結密印明觀尊。即是修眞言者最
勝理趣也。解三摩地明出生獲悉地成眞言或
明隨意而修行者。若入定時誦三摩地明。密
印相應而觀。出生諸物及獲悉地也。成眞
言或明者。眞言與明差別如前分別。成眞言
者。謂五佛頂等眞言。明謂佛眼明妃等。言
就如是眞言明等。隨意修行也。常著二
種衣者。謂淨穢。若尊前及念誦時。
必須淨衣。若食經行及便利時。必脱淨衣
餘衣服也。若祕釋者。慚愧忍辱及信樂心
是二種衣也。善伴堅禁者彼悉地不難彼人
定獲得者。修眞言者必須善伴。其同伴相
悉地説。堅禁者謂堅持淨戒。如大日説
四種戒等。如是勤修悉地易云云先應禮
諸佛智者應堅固者。謂修眞言行時先禮佛
等九方便大日
供養法
是時中應堅固菩提
也。眞言者無伴勤求利有情彼成就不難
現不思議色現世得成就者。若修行時無
者勤利有情。利生之功成就必易。若悉地
成時先現好相。得好相者現世得成也。
勤求悉地者常應作制底勤護摩念誦即於此
現生速疾得成就者。謂若欲速疾成就者。
修印佛印塔護摩等事。是人速得成就
也。謹愼而巧妙勇健勤堅固大益眞實心此
人堪稱讃者。謂謹愼無放逸出言語。巧妙
勇健不懈怠。堅固不傾動。廣大心利益。眞
實心無誑。是人速悉地。應是人也。諸
根皆圓滿智慧常質直能忍於飢渇是人可
稱讃者。謂諸根圓*滿者。如示現眞言品説
也。有智慧人質直無僞。斷食一日乃至七
日。堪忍修法。是人速得無上悉地。若讃
功徳無量也。勤求成就者若得是法要彼
當不久時獲最勝悉地者。是結要勤修。如
文。上來爲淨信修行具慧者廣説佛頂眞
言修行法要已竟
金剛手我滅度後末法之時以下至專注一
心故速疾成本尊者。從是以下説不信愚夫
謗獲罪。竝結勸行人加修六度等也。愚
癡塢波塞迦等者。明在定二衆愚癡不信也。
披袈裟者愚丈夫等者。明出家二衆及愚俗
衆。作無益語著昧人。懈怠不
佛法等者也。如是等人名爲小人也。於廣
大大乘理趣壞亂勇猛精進者得。明如上
小機懈怠者不大乘。於勇猛精進者
壞亂也。於菩薩善巧律儀行等者。謂於
眞言教菩薩律行灌頂。亦不信佛
菩薩者不就大三摩地。則生謗毀
佛説是魔所説等也。若住大乘善男子
女人求眞言者調弄損害作不饒益事者。
文。由此等者。明如上人得罪也。是故金
剛手等者。正明修眞言者行事以勸修也。
以廣大願等者。明五種法師。如文。依寶雲
大經修行我稱讃由此加行故本尊速現前
者。謂非但此經説修眞言行法。餘部所
亦依加行。如是行時。本尊速現也。以何成眞
言慇&T014307;成自身以施戒忍辱勤定智慧得專注
一心故速疾成本尊者。是釋疑結勸也。若如
上修行者更疑何成眞言竝成自身者。
謂兼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以成
眞言。專一心故疾成本尊也。或可。由此加
行故本尊速現前二句結前。謂結當品已説
五佛頂王之行。以何成眞言以下生後。謂生
次品所説儀軌次第。如説勤修速成本尊
云云上來行行品竟
菩提場經略義釋卷第三
 智證大師作 一校畢 


菩提場經略義釋卷第四盡密
印品

     儀軌品第五
儀軌者。前品説習五佛頂王眞言行
以答金剛手加行修習之間已竟。今此品説
佛頂眞言行者住清淨威儀軌則故言
儀軌品。於叙問中即是曼荼羅印契安布之
句也。然有別瑜伽行事稍細。今略釋大綱
網目
爾時金剛手復白佛言以下至悉地者。發問
也。唯願世尊説以一支等者。支者支分。謂結
智拳印。或結勝身三昧耶印。隨結一印
一切印。成就佛頂等悉地故。故本儀云。以
纔結智拳能攝諸如來入住愛隨順。勝身
三昧耶適結此印時一切印已成。乃至由
是義故不諸印助一切印廣如
本儀
密印品云。願一切如來支分出生大印眞
云云
佛言是故已下。正説軌則。諦聽等者。許
利生故説也。小衆生等。擧二類人而差別
説也。一切眞言等者。明但此佛頂眞言教
。三時住清淨軌則等。餘諸眞言教中亦皆
是也。不放逸者。誡如法修行。如大日
釋云。此大乘密教當如法相承。若傳受失
宜。即是專擅自恣而越法則。故云住不放
云云今亦如是。必應師諮禀軌則
法修行。若不爾者越三昧耶返招罪愆。故
不放逸也。常住觀佛三麼地者。謂修
其心安住不動。心眼觀佛常住在前也。故
本瑜伽云。毎初入道場。想佛常住世。復
諦觀諸佛。遍滿虚空界側塞如胡麻
也。不應以等者。明掉擧貪欲
亂心。總觀五蓋而復其心也。應
一等者。結勸觀佛。如
常以慈三摩地等者。謂行者常以四無量心
遍縁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四無量心者。慈・
悲・喜・捨也。慈無量心者是與樂義。悲無量心
則拔苦義。喜無量心既拔苦與樂心得歡喜
捨無量心捨前三心憎愛故智論云。
慈名愛念衆生。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之
悲名愍念衆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
欲令衆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
但念衆生憎不愛。修慈心衆生
中瞋覺故。修悲心衆生中惱覺故。
喜心衆生不悦樂故。修捨心
衆生中愛憎云云本瑜伽云。求瑜伽
。恒被大精進大慈誓願鎧。欣三解脱門
心四無量。哀愍諸有情云云然四等心中
慈心居首。以初彰諸。可見。准大悲瑜伽
初入慈無量心定。以殷淨心遍縁六道四
生一切有情。皆具如來藏三種身口意金
。以我修三密功徳力故。願一切有情等
同普賢菩薩。如是觀已。次應悲無量心
三麼地智。以悲愍心遍縁六道四生一切有
。沈溺生死苦海。不自心妄生分別
種種煩惱隨煩惱。是故不眞如平等如
虚空恒沙功徳。以我修三密加持力故。
願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薩。如是觀已。次
喜無量心三麼地智。以清淨心遍縁
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來清淨猶如蓮華。不
客塵自性清淨。以我修三密功徳力
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觀自在菩薩。如是觀
已。次應捨無量心三麼地智。遍縁六道四
生一切有情。皆離我我所蘊處界及離
能取所取。於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
我修三密功徳力故。願一切有情等
虚空藏菩薩。如是觀已云云三時澡浴等者。
澡浴多種。用淨水灰汁等。是世俗澡浴。呪印
加持淨三業道。作法界自性如蓮無染觀
是勝義澡浴云云勇健智慧者不應放逸損害
生命者。如文。換内衣者。若欲念誦時。必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