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記 (No. 2225_ 曇寂撰 ) in Vol. 61

[First] [Prev+100] [Prev]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諸衆生三毒煩惱。轉捨生死入佛法。衆苦
集滅道中使得清淨。是第九願 今此中
取信等四不退。即是因位益也。疏云因中
説果者不可依矣。乃至下明果上益。故云
如來正法輪可知
則彼金剛至亦名菩提場。六卷云。以金剛
輪授與彼纔發心轉法輪菩薩雙手。是時一
切如來共以金剛道場名號而潅頂。時金剛
道場大菩薩。以其金剛輪爲一切如來安
立不退轉已。説此嗢陀南曰。此是諸佛法。
能淨一切法。名不退法輪。菩提之道場。釋
曰。此第四頌授與金剛輪也。文分爲二。初
授與潅頂。此亦二智印及句印也。謂欲令有
情具足一切如來轉法輪。祕密神變實相智
印無盡莊嚴故。以金剛輪授與菩薩雙手
也 金剛場潅頂下。次説令信偈。亦有二。
是初欲説偈。先示其相也 令一切如來
安立等者。如來者具已成當成二種。謂令已
成如來轉不退轉法輪。令當成如來住信等
不退轉。故云安立不退轉。以此義故以金
剛輪示其相也。次釋偈者。第一句可知
能淨一切法者。正明智印體。所謂金剛輪。
輪摧破爲義。能摧一切罪法故云能淨一
切法。ca能淨也。守護經云。遮字眼及諸行
皆清淨故。kra一切法也。三昧耶會法尊眞
言。sarva一切kari作也下經云。能淨非法皆
清淨。應知kra一切法也。一切法者謂五蘊
也。文殊問云。稱迦字時入業異熟聲。大
莊嚴論云。出入業果聲異熟果者即五蘊
也。能淨五蘊則成微細清淨意生身故。次
句云是則不退轉。大日經説第六無畏云。
若復一切蘊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及法
無縁。空自性無自性。此空智生當得一切
法自性平等無畏。第三釋云。謂觀自心畢竟
空性時。我之與蘊法及無縁皆同一性。所
謂自性無性。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
生也乃至 即是眞言行者虚空無垢菩提心也
驗知cakra者能淨五蘊異熟果。成虚空無
垢大菩提心。即不退轉也。如前華嚴疏。此不
退者是念不退彼所謂八地此宗初地。初地
亦名不動地。不動者不退不轉眞淨菩提心。
即所謂等空心初證此心。稱爲菩提因句
即是金剛因也。又觀世音八地三昧者。即是
蓮花三昧之因。即此心也。心經云觀自在
菩薩行深般若乃至 五蘊皆空者。ca 是行深
般若也。kra者是五蘊皆空。所以如意尊持輪
亦當併思 亦名菩提場者。梵云菩提曼荼
羅。得不退轉者即成曼荼羅身故。亦名菩
提場。第九疏釋降魔賛云。汝今發菩提心。
當知已得安坐佛覺沙羅樹王根本之下。
以如來加持神力遍伏魔軍。若從此堅固
不動逮見心明道時。即是初發心中便成正
覺。以除蓋障三昧普現曼荼羅身。故云得
同彼慶也 成曼荼羅身即是得意生身
也。此義具如第八及第十六釋潅頂中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T047368;第十二
 沙門曇寂撰 
爾時婆伽梵。釋曰。以下第四明一切如來
智慧門第四無言大菩薩。授金剛陀羅尼速
成就智慧潅頂門也。心要云。妙法既能轉
須頓入無言。言語文字本空。眞如法界平
等修多羅藏。恒沙法門圓滿悟大乘無不
開演。以此勝法共諸佛談論念誦律儀。一
代眞言備在此也。此乃無言菩薩語智三摩
地智也。次隨文釋。大分有四。爲頌曰。諸佛
念誦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普教示。授彼念
誦智。釋曰。初諸佛念誦心者。從爾時世尊
至祕明末。於中亦四。一擧報乃至四護念
爾時薄伽梵者。此第一擧報及顯體。釋義如

復入無言至三摩地。六卷云。復入無言摩訶
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法加持金剛三摩地
已。釋曰。此第三明行。先明佛入三昧耶如
前。無言者百八名中云阿嚩遮嚩日羅
 唐云無言金剛。疏云。即言無言。是名無
言。終日默終日説即此義也 今按。次文殊
説法及轉法輪。明無言三昧。已得説法轉輪
益故。次當入念誦三昧成妙悉地故次來
也。今此三昧恐是維摩詰默然法門。bh@a@sa
即文字輪。不離文字説解脱相故。云無
具如前引
疏第七卷
應知字輪即維摩詰不思議解
脱三昧也。維摩經不二法門品云。於是文
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説已。仁者當
説。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
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
文字語言。是眞入不二法門。什曰。夫默語
雖異明宗一也。所會雖一而迹有精麁。有
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故默然之
論論之妙也即是此菩薩之謂也 出生法
加持者。明所生加持名。如前可知
一切如來至日羅婆沙。六卷云。從其心出
一切如來念誦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此
陀羅尼曰。跋折羅婆娑。釋曰。此第四護念
也。文分爲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
説祕明。所言一切如來念誦三昧耶者。此
是祕明別號。諸佛共持故云一切如來 念
誦三昧耶者。百八名中云嚩日羅二合惹波。
唐云金剛誦。即是四種念誦中金剛念誦也。
略出經第四云。應持四種數珠作四種念
誦。作四種者所謂音聲念誦一切聲
是也
二金剛
念誦合口動舌。
默誦是也
三三摩地念誦心念
是也
四眞實念
如字義修
行是也
由此四種念誦力故。能滅一切
罪障苦危成就一切功徳。次解祕明句義
云。vajrabh@a@sa金剛
ra@m祕經云。密字化諸雹。
打破修羅及一切宿曜
bh@a@sa
語也。加金剛語故成無言義。所謂離聲金
剛語也。又金剛語者所謂不離文字説解
脱相。bh@a文字也如次
下辨
@sa解脱也。疏第七云。夫
自性鈍者即是極無分別心云云 般若無分別
心者即是解脱故。文殊三解脱稱云大般若。
又守護經云。@sa字門解一切法無礙故。無礙
即解脱也。ra@m字云密字者。密即無言義也。故
亦云無言菩薩。出生義云離言説戲論智。即
ra@m字也。今經偈云。奇哉自然密我名祕密語
等亦是也。ra@m字本體ra字是塵垢義分別義
見仁王陀
羅尼釋
上有點故成無分別義。語言者是
戲論分別義故。無分別即是無言。是故ra@m
即是無言。所以稱云密字也。第五疏釋不
動尊云。若除業壽種則戲論語風。亦皆息
滅。是故緘閉其口相傳説火界呪加ra@m字。
應知ra@m字火生三昧。焚淨一切分別戲論。即
是無言三昧也。智度第十八三紙云。諸佛及菩
薩聲聞辟支佛。解脱涅槃道皆從般若得。言
説爲世俗憐愍一切故。假名説諸法。雖説
而不説。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
取。無取亦不取。一切取已捨。是名不可
取。不可取而取。是即名爲取。般若無壞
相。過一切言語適無所依止。誰能讃其徳。
般若雖無讃我今能得讃。雖未脱死地則
爲已得出 言説爲世俗者。是ra字門分
別戲論義也。是云世俗。雖説而不説等者。
即無言之言也。所謂金剛語也。明此論文即
ra@m字火生三昧無言説義也。依此驗知ra@m
即是無言金剛語也諸雹及修羅宿曜等義。具
如禮懺&T047368;。恐繁不述耳
從一切如來至金剛手。六卷云。説此陀羅
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金剛手。釋
曰。從此已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
神變相也。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一依
因乃至十二感應。此即第一依因及顯本。如
前可知
爲一切如來法文字出已。六卷云。爲一切如
來教法文字生已。釋曰。此第四顯相也。從
解脱中出現文字。不可言而言。不可取而
取。所謂文字性離一一三昧門聲字。有佛
無佛法如是故。即是常故不流。即是如來本
地身。爲欲以此法身遍施衆生。還以自
在神力加持。如是法爾聲字故。此聲字即是
諸佛加持字之身。今爲文字出已。故云顯
相。即是法爾聲字也。bh@a@sa即是字輪也。第七
疏釋bha字門云。梵云婆嚩。此翻爲有。有謂
三有乃至二十五有等乃至今觀諸有從縁。即
是本不生義。以本不生故無作無行。乃至
無縛無脱。是故婆字門以隨縁有故。具足
一切字門。若具一切字門即是三昧王三昧。
能破二十五有。釋迦牟尼由此義故。名爲
破有法王也bha字總具體文二十五字。故
云具足一切字門。以此二十五字三昧。破
三界二十五有故云破有法王。具如彼&T047368;
引涅槃經廣辨之。又釋迦bha字爲種。故名
破有法王。藏品帝釋眞言釋曰。釋迦是百福
徳義云云義釋第七三十七云。釋迦是百福徳
義。以於因中作百無遮會故得成此果。
故以爲名云釋迦羅乃至從一字中即具百
字功徳。故名百福乘又第十八云。釋迦牟
尼者。即此不空見之身。普入世間而作佛
事故。此所示即是牟尼身也。佛作佛事。即
此釋迦從毘盧遮那字輪而出。然無二無別
皆遍一切處。以此一字同於大空本不生故。
當知百字之身亦如是也。應知bh@a@sa者即法
文字也。六卷云教法文字。文字即眞言教法
故云法文字。疏第七云。經云。祕密主云何
眞言法教者。即謂阿字門等。是眞言教相
雖相不異體體不異相。相非造作修成不
可示人。而能不離解脱現作聲字。一一
聲字即是入法界門。故得名爲眞言法教

入世尊毘至聚爲一體。六卷云。同一體性入
毘盧遮那佛心。釋曰。第六還源也。兼第五顯
力。如前可知。文字性離豈有出入相乎。是
且爲令一切衆生知文字即解脱。加持即
本地故不動文字而入佛心。謂之還源。豈
但念誦尊獨入佛心。一切有情本自具字輪。
與念誦尊無毫釐差。然爲煩惱所覆未
能覺知。是以爲示此事現文字形。聚爲一
體而入佛心。念誦尊入佛心。即是一切衆
生皆悉入佛心。何以爾者。文字性不異故。
大日經疏云。一切衆生皆入其中。而實無能
入者無所入處。故名平等。即此之謂也
生金剛念誦形住佛掌中。六卷云。爲金剛念
誦身住佛掌中。釋曰。此亦超明第八示相。
兼第七顯智也 金剛念誦形者。謂三昧耶
形。其形舌相也。第十三如來舌眞言釋云。如
來者即是如實也。猶如來舌常作如語不
誑語不異語。以如是眞實故常住也。又第
九眞言釋云。此舌廣長相遍覆一切佛刹故
名爲大。又彌陀經云。出廣長舌相遍覆三
千大千世界今此金剛念誦如來舌相。亦復
如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攝諸有情常無
動壞。今住如來掌中令一切衆生得平等
語輪。成就實諦之法也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出一切世界
微塵等如來身。釋曰。此亦超明第十顯實。
略第九明徳也。此明從三形出相好身。此
諸如來從念誦形而出故。如實爲身。以不
妄不異不誑爲語。三業皆常實故云顯實

一切如來至神通遊戲。六卷云。住一切如來
神變遊戲已。釋曰。此第十一普現兼第十二
感應可知。法性等者。如來舌眞言satyadha
rmaprati@s@tita。第十三云。薩&MT01826;諦也。達摩法
也。鉢羅底瑟恥多性也。第九釋云。次云薩底
二合是諦也。達摩是法。鉢囉&T072184;瑟恥多是
成就也。譯云成就實諦法也。如來無量劫
來常修眞實諦語故。得此平等語輪成就
實諦之法。所發誠言必定無異。故以最後
多字爲眞言體。明如來所有語言常如實
相無誑無異也法性即實諦。是由如語不
妄不異語所得故。云成就實諦法。如語不
妄語等者。即是無言之言。以無言故一時
應同法界群機無有錯謬。各皆令得入眞
實諦。是云祕密神變。法性即神變之體也。宋
譯云。放一切如來法光明等。以一切佛神通
遊戲等。prabha光明也。prati@s@ta含光明義也
妙語故至大菩薩身。六卷云。以自性語言故
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體相爲無
言摩訶菩提薩埵身。釋曰。從此以下至最勝
悉地故。是第三頌現受教示也。此中智用不
同義分爲六。一攝相乃至六顯益。此第一攝
相也。初明二所由 妙語言者。謂無言之
言。什公所謂默然之論論之妙也。即是也。又
abh@a@sa云無言。a無也。又不思議。不思議
即妙也。應知無言即妙語言也。宋譯云。彼
法自性於金剛薩埵三摩地妙堅牢故。六卷
云。以自性語言故。自性者所謂法性。法性
本離言説無相無爲。故知法性語言即是無
言也。一切衆生從本以來具法性語。是以終
日言説終日無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理
趣經云。一切衆生妙法藏能轉一切語言故。
以此義故又以薩埵三昧故。一切衆生聚
爲一體。生一無言大菩薩身。是云攝相也」
住世尊毘至遠離諸戲論。六卷云。住於毘
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自性祕密法。
我爲密語言。於後説法時。遠離諸戲論。釋
曰。此第二還源也。分文爲二。初明還源可
知。次説偈。偈爲二。初二句正明智印體
自然密者。自然謂法爾。法爾即法性也。第七
云。經中次説眞言如實相故。云復次祕密主
此眞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
隨喜。何以故。以是諸法法如是故。若諸如
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諸法法爾如是住。謂
諸眞言眞言法爾故者。以如來身語意畢竟
等故。此眞言相聲字皆常。常故不流。無有
變易。法爾如是非造作所成。若可造成即
是生法。法若有生則可破壞。四相遷流無常
無我。何得名爲眞實語耶。是故佛不自作。
不令他作。設令有能作之人亦不隨喜。是
故此眞言相。若佛出興於世。若不出世。若
已説。若未説。若現説。法住法位性相常住。
是故名必定印。衆聖道同。即此大悲曼荼羅
一切眞言。一一眞言之相皆法爾如是。故重
言之也密謂祕密也。略有二種祕密。二
教論下云。祕密且有二義。一衆生祕密。二
如來祕密。衆生以無明妄想覆藏本性眞
覺故。曰衆生自祕。應化説法逗機施藥言
不虚故。所以他受用身祕内證而不説其
境也。則等覺希夷十地絶離。是名如來祕
今此亦爾。夫金剛一乘無言之言。唯是
毘盧遮那自證境界。非是凡夫二乘乃至因
地所知。故云祕密也 我名祕密語者。供養
會眞言sa@mdhabh@a@sa密語也。即是所謂如語不
妄不異語。疏第一云。眞言梵曰漫荼攞。即是
眞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龍樹釋論謂之祕
密號。舊譯云呪非正翻也。次二句嘆智印
功徳。無言之言演法爾法。故嘆云微妙法。
供養會眞言buddha佛也su正也g@iti歌也su亦妙
義。g@iti般若明呪。謂之所説微妙法也 遠
離諸戲論者。戲論者謂言説。言説從覺觀生
故名爲戲論。第五釋不動尊中云。若除業
壽種戲論語風亦息滅。是故緘閉其口。今無
言説法文字性離。a字自説a。説者本不
生。聽者亦不生。第十一云。此阿字即是佛口。
即是佛心。即是説者。即是聞者。法界依力
無等之力。生平等語表出無量聲。即是如
來普門導利之語業作用也。abh@a@sa無言也。
a字爲體。本初不生無言之言。本自離覺觀
言説故。云遠離諸戲論也
時彼無言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無言大
菩薩從佛心出。依一切如來背後月輪中
住而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謂無言
菩薩爲欲施與祕密語一切衆生。爲諸衆
生請教令也
時世尊入至三昧耶。六卷云。爾時世尊復
入一切如來密語三摩地已。爲一切如來
語言智三摩地。釋曰。此第四念應也。准前
章經當云時世尊入一切如來祕密語言三
昧耶。名金剛三摩地一切如來念誦三昧耶。
宋譯經云。爾時世尊即入一切如來祕密語
金剛三摩地。以一切如來語言念誦三昧
兩本亦文具也。今經梵本恐脱落。宋譯爾時
世尊等者是念應也。世尊爲應所請先入
三昧耶。其意可知。以一切如來下是第五現
法也。無言菩薩念誦智現前故云現法。疏解
別本。爲字云爲作也。恐爲難依。今云爲以
也。即與宋譯同也
盡無餘有至勝悉地故。六卷云。盡衆生界
成語言悉地故。一切安樂悦意受用故。乃至
獲一切如來語言祕密性勝上悉地故。釋曰。
此第六顯益也。分亦爲二。初明所利無限。
令語成就下明所與益 令語成就者。謂世
間成就也。且如大日經世間成就品。有相念
誦是也。乃至下明出世成就 祕密體性者。
前所謂一切如來法性。以如來加持故令
修行者成就實諦之法。轉説法教皆如金
剛。乃至以一音周遍法界。謂之祕密體性
最勝悉地也。即大日經所謂得語言音陀羅
尼。疏釋曰。次得解無量語言音陀羅尼。且
如一世間中三十六倶胝趣。隨彼上中下性
種類。若干方俗言辭各各差別。皆曉其旨
趣。應以隨類之音。如一世界者一切世界
亦如是也
則彼金剛至眞言速成就。六卷云。以金剛
念誦故授彼無言摩訶菩提薩埵雙手。是時
一切如來共以金剛語言名號而與潅頂。時
金剛語言大菩薩以金剛念誦。與一切如來
談論已。説此嗢陀南曰。此是諸佛。金剛念
誦。是諸如來。祕密語言。以此念誦。能速成
就。釋曰。此第四頌曰授彼念誦語智也。此
文爲二。初授與潅頂。此亦有二 如前可
知。金剛語潅頂下亦爲二。初欲説偈先示
其相。金剛念誦謂潅頂體。所謂無言。無言
即眞語如語等。如來本自如實無有言説。無
言之言與如來相應故。云共一切如來談
論。正示無言之論論之妙而後説偈。第一
句可知。第二句正明智印體。金剛念誦即無
言也。宋譯云。名爲金剛眞念誦。無言即眞語
如語故云眞念誦也 於一切如來等者。謂
明智印功徳。如來謂二種如來。已成如來
由金剛念誦故已得成就。當成如來亦依
此故。當得成就故云也。四卷云。於諸如
來祕能爲速成就。若依此説眞言兩字當
屬上句而讀。云於一切如來眞言等 眞
言速成就者。宋譯云是速成就大明者。明即
眞言之義也。六卷云是諸如來祕密語言。祕
密語言即眞言。言謂於一切如來眞言皆速
得成就也。凡眞言成就於諸悉地中最爲
勝上。故百八名中云蘇悉地那。下經云妙成
就。略出經云上悉地
金剛法智至大智薩埵。釋曰。大文第二總結
也。此亦有二。初結別名。如次法利因語
可知。此是下二結部類。謂是明一切如來
智惠門四大菩薩也。宋譯云。此是金剛大法
性智。一切如來轉大輪智。一切如來隨轉語
輪戲論之智。一切如來大智大士此經闕
脱第二一切如來智慧可見
○已下經本第二卷
爾時婆伽梵。釋曰。已下第四明一切如來
大精進門四大菩薩。大分爲二。初明四大菩
薩。後總結也。是此四菩薩於羯磨部中。不
空成就如來成所作智眷屬。若有衆生如理
念持。一切事業速得成就。都名一切如來羯
磨智也。諸佛境界經云。復次從西方金剛語
言菩薩觀起。當入北方羯磨觀門。謂觀北
方不空成就如來四大菩薩。心要云。雖通語
智而諸佛事業及衆生事業未成就。即入一
切業用善巧門之所成辨。廣興供養利樂
有情。以虚空爲庫藏。是中珍寶滿虚空
中給濟蒼生。五種施令無匱乏。十方如來
一切諸佛微塵刹海普心供養。即毘首羯磨
菩薩善巧智也。次隨文釋。大分有四。爲頌
曰。如來羯磨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普教示。
授羯磨金剛。初言如來羯磨心者。從爾時
婆伽梵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擧報乃
至護念 爾時婆伽梵者。此即初擧報及顯
體。如前可知
復入一切至三摩地。六卷云。復入一切如來
毘首羯磨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羯磨
加持金剛三摩地已。釋曰。第三明行也。初
明佛入三昧耶。毘首磨此云種種事業。宋
譯云巧業菩薩。vizu巧也。karma業也。此菩
薩主一切事業智。上供養諸佛。下化衆生。
佛事生事皆悉成就。理趣釋云。由大精進
以金剛毘首羯磨解脱智。遍遊無邊世界諸
佛前以廣大供養。請説一切佛法般若波
羅蜜等諸修多羅。以十種法行。頓積集福徳
智慧二種資科。獲得三種身。此菩薩主一切
供養門。供養門者有多種。依蘇悉地經有
五種供養又二十種供養。於瑜伽教中有四
種供養。所謂菩提心供養・資糧供養・法供養。
羯磨供養。如前四種理趣門是也。又有五
種祕密供養。又有八種供養。又有十六種
供養。又有十七種雜供養。乃至一切供養悉
皆攝入虚空庫菩薩供養儀軌中也今佛
世尊爲欲顯此三昧耶故。入此等持故云
復入也。次出生羯磨等者。是明所生加持
名也。百八名中云嚩日羅二合羯磨 金剛
三摩地者。是正顯所生三摩地名。如前可

一切如來至日羅羯磨。六卷云。從其心出
一切如來羯磨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此
陀羅尼曰。跋折羅羯磨。釋曰。此第四護念
也。文分爲二 一切如來從自心等者。初明
三昧耶從自心出也。一切如來三昧耶者。
是祕名明別號 如來心者。明所生處從
佛智中出。此祕明故云從自心出。皆如前
也。祕明句義云。vajrakarma金剛
ka@m祕經云輪字
發光明。能
令一
切愛
祕明尊名故云金剛業菩薩。karma具精
進義。故心要云。於内心證得羯磨金剛大精
進三摩地智。kara精進義如前引第十疏迦
婁座釋。虚空進行即精進相也。故亦稱大
精進門也。ka輪也者謂羯磨輪也。於淨妙國
土及雜染世界。任運無功用無分別。作佛事
生事二種事業。故云善巧門。其羯磨形合二
金剛。即表二種善巧。其四出者即a@h字也。疏
第十一釋虚空藏轉明妃末云gaganaka@m。即
是虚空庫義也。疏釋云。以一華奉獻無不
遍法界。上獻一切賢聖。下施一切有情
佛事
生事
ka@m字是福徳義。上點大空義。心要云。
以虚空爲庫藏。是中珍寶滿虚空中。給濟
蒼生。五種之施令無遺乏生事十方如來一
切諸佛。微塵刹海普心供養佛生即毘首羯磨
菩薩善巧智也。即是ka@m字義也
從一切如來至梵持金剛。六卷云。説陀羅
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
曰。從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
神變相也。此中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
如前今此文即依因顯本。皆如前釋。當章
與前虚空藏章同。對觀音章文語前却。然
疏因本二科與虚空藏段。自釋相違。前空藏
分科爲正。故今從前從一切如來至持金
剛爲因本二科也。鉤尊章訣云。前觀中普
賢菩薩從佛心出。成執金剛身故。此觀中
以佛心金剛爲因本故。故云即彼薄伽執
金剛明此釋意從初至持金剛以爲因
本。應知今章一切如來者是依因。即彼薄伽
梵持金剛者即顯本也。然觀音章即彼薄伽
梵持金剛八字。在繩出已下。准諸段文。以
此爲正。何者此中一切如來羯磨平等智善
通達故者。是次顯相之所由故。超在薄伽梵
等上者文不鉤鎖也。於中一切如來羯磨
者。明初所由體。平等智善通達故語。空藏
觀音二章皆有。應知是通句。其義如前 金
剛薩埵三摩地者。空藏章云。金剛薩埵三摩
地堅牢故。聚爲一體等。是次所由也。觀音
章與當段同。宋譯云。以一切羯磨平等智。
於金剛薩埵三摩地善通達故。即彼如是具
徳金剛者。成一切羯磨光明爲出現已。其
意大異。又四卷經兩所有彼薄伽梵執金剛
句。故一切如來羯磨已下。皆屬顯相科也」
爲一切如來至光明出已。六卷云。爲一切
如來羯磨光明出已。釋曰。此超明第四顯
相。由上二所由故。爲羯磨光明出已者顯
相也
以彼一切至聚爲一體。六卷云。遍照一切世
界成一切羯磨境界。由一切羯磨成所智
以善曉了故。還同一體相入毘盧遮那佛
心。釋曰。此明第六還源兼第五顯力可知。
以羯磨智光明照有情界。以光威徳故不
動有情。治生産業無量所作。而爲毘首羯
磨妙事業故。云爲一切如來羯磨界也。其
盡一切下正明還源也。已照有情界都爲
羯磨界。其羯磨界聚爲一體入世尊心。謂
之還源也
量遍一切至住佛掌中。六卷云。由金剛羯
磨界故。滿虚空界量爲羯磨金剛身住佛
掌中。釋曰。此明第八示相。兼第七顯智可
知。此明三昧耶形。謂周遍法界量等虚空
羯磨界。生羯磨形也
則從羯磨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復從金剛羯
磨身中。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釋曰。此
明第十顯實。謂從三形生相好身也
於一切世至神通遊戲。六卷云。皆於一切世
界作一切如來羯磨神變遊戲等已。釋曰。
此第十一普現也 於一切世界者。明現通
之處。無處不遍故云於一切世界也 一
切如來羯磨等者。簡觀音三摩地智神通等。
其義可知
作一切如至摩訶薩身。六卷云。由無邊羯
磨故住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體
相。爲毘首羯磨摩訶菩提薩埵身。釋曰。從
此已下至神境通果故。第三頌現請教示也。
此中智用出入不同亦分爲六。一攝相乃至
六顯益。此即第一攝相也。文亦爲二。初明
所由 無邊事業故者。對觀音妙觀自在故
等。次金剛薩埵等是通句。如前可知。生一
切如來下正明攝相可知
住世尊毘至轉金剛業。六卷云。住於毘盧遮
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諸佛羯磨不唐
捐。以無功用作佛事。金剛羯磨之所轉。無
量無數悉能成。釋曰。此第二還源也。文分
爲二。初正明還源可知。次自嘆偈亦分
爲二。初二句嘆智印體。諸佛不空者。百八
名中云嚩日羅二合目伽。諸佛境界經云。我
是金剛羯磨。我是金剛不空必定得果。
是不空義
我是種
種事業能成就謂由羯磨智故。上供諸
佛。下度衆生。一切事業皆悉圓滿。必定證
得一切智果。故稱云不空。一切諸佛皆由此
不空智而得成就。故云諸佛不空 我一
切業多者。上句嘆業用。是嘆其體。毘首羯
磨此云種種事業。故云一切業多。所云我
是種種事業成就是也 無功作佛益者。無
功謂無功用也。宋譯云。無功用心作佛事。理
趣釋第二段云。一切業平等現等覺。以大菩
提一切分別無分別性故者。由如來無漏五
識與成所作智相應。現三業化。於淨妙國
土及雜染世界。任運無功用無分別作佛事
有情事謂此智無分別故普遍染淨。平等
能爲生佛二業。若非無功用。云何得平等
周遍。故云無功。作佛益者。所謂佛事及有
情事。是佛事業故云佛益。益謂利益也 能
轉金剛業者。轉謂轉作。遍一切處轉作事
業故。六卷云。無量無數悉能作。百八名中
云羯磨嚩日羅二合蘇婆嚩二合&T008862;二合
云業金剛善遍行。四卷云善遍一切處。境界
經云。我是能到一切處。我是能作種種事
爾時毘首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摩訶
毘首羯磨大菩薩。從佛心出依如來前月輪
中。住而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已現
大曼荼羅身已。住佛心。今爲一切衆生請
教令。故從佛心下住月輪。月輪者是菩提
心也。意住菩提心攝一切衆生也 一切
如來前月輪者。聖位云。住不空成就如來前
月輪謂十方世界微塵數不空成就如來
故。今云一切如來。如來既無量。菩薩亦無
數。此一菩薩請教令時。十方世界巧業菩薩
亦復同請。即是無分別作智事業也
時世尊入至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入一
切如來不空三昧地已。釋曰。此第四念應
也。佛欲令羯磨菩薩及一切有情。具足一
切事業智故。先入三昧念其所應也
轉一切供至大三昧耶。六卷云。爲一切如來
轉供養等無量不空。一切羯磨儀式廣大三
摩地。釋曰。此第五現法也 轉一切等者。對
觀音能淨一切如來。然普賢及空藏章初有
受用語。兩本云現受用即現義。
具如前辨
觀音章淨字此
中轉字。即兩尊各各要語也。今是轉作一
切供養事業故云轉。供養有多種故云等
多種供養具如
前引理趣釋
不空一切業者即尊別名也。如
前辨之。軌儀廣大三昧耶者。理趣釋云。時
薄伽梵一切如來。種種供養廣大儀式如來
者。是虚空庫菩薩之異名也百八名中云
摩呼娜哩耶二合唐云極廣大。應知此一
章數義皆是尊別名。稱此云法。此法顯現
故云現法也
盡無餘有至境通果故。六卷云。爲成就盡
衆生界一切羯磨及一切安樂悦意受用故。
乃至獲得一切如來金剛羯磨性智神通最
上果故。釋曰。此第六顯益也。文分爲二。初
明所利無限可知。次作一切下二明所與
悉地 作一切悉地者。對觀音我清淨。作謂
作業也。一切悉地正是北方三昧故。北方如
來云amughasiddhi。此明世間悉地如前可
知。乃至下明出世間上上悉地也。羯磨性
智對觀自在得一切如來法智。是北方佛所
主智故云羯磨性智。内證此智故便起外
用。是云神境通果也
則彼羯磨至業安於業。六卷云。以彼金剛羯
磨授與毘首羯磨大菩薩雙手。爲令轉一
切如來羯磨輪故。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
羯磨名號而與潅頂。時金剛毘首羯磨大菩
薩。以其金剛羯磨置於心上。作一切如來
羯磨事已。説此嗢陀南曰。我今所受者。金
剛巧羯磨。是一切如來。最上羯磨智。一切妙
佛事。普皆能作之。釋曰。此第四頌授羯磨金
剛也。分文爲二。初明如來授與潅頂。准上
普賢乃至觀音章。其文有四。初則彼羯磨
至大菩薩。此第一羯磨智三昧也 爲一切
如來羯磨轉輪王者。第二轉輪王三昧也。對
空藏寶輪觀音法輪。故云羯磨輪也 以一
切如來至授與雙手者。第三羯磨潅頂三昧
也。前空藏章云授與金剛寶潅頂。觀音章云
授與一切如來法身潅頂。准此等文。當云
以一切如來羯磨潅頂等。恐脱羯磨兩字。故
宋譯云。一切如來金剛羯磨潅頂。授與一
切如來金剛巧大菩薩雙手 則一切如來
至偈末。第四羯磨羯磨智三昧也。此中有二。
是初名號潅頂也。金剛毘首者百八名中云。
嚩日羅二合尾濕嚩二合唐云金剛巧。疏云。
於初中合有五種潅頂之義。今文闕略但
説二種此解難依。普賢空藏觀音羯磨各
四方初故。皆説四種三昧。於所餘尊但
説二印。何故云闕略乎 金剛毘首潅頂
下。次欲説令信偈先示其相也。疏云。安
立者安置義也。謂羯磨金剛安置心上。故別
本云。以其羯磨置於心上也 令安一切
如來等者。安謂安住。一切如來亦具二種。謂
已成如來已安住此處。當成如來當安住此
處。皆是作智所令爾故云令。此智無分別
故遍染淨二界。佛事生事皆悉成就 羯磨
平等處者。謂無分別平等成所作智也。宋譯
云。安立一切如來住巧業處sarvata云遍
一切處。又zanyata云空性。ta字是具處及
性義。故兩譯爲異耳。次解偈者。第一句
如前。第二句正明智印體。種種勝業即毘
首羯磨。故四卷云最上毘首磨。宋譯云善
作最上妙巧業。後二句擧諸佛授與。以令
生信。此尊本以巧業爲其三昧。今以羯
磨授其雙手。故云以業安於業。上業諸佛
羯磨。下業即菩薩身也
爾時婆伽梵。釋曰。此第二明一切如來大
精進門。第二鬪戰勝精進大菩薩授金剛甲
冑智潅頂門。心要云。既具事業堅固精進而
妙用之。若不精修魔即得便而生退還。所
以被精進鎧甲持萬行修心。守護法明令
不退轉。即慈護廣大能除懈怠護堅猛之
智。頓成究竟菩提無不被矣。此乃難敵精
進菩薩之大慈護也。次隨文釋。大分有四。
爲頌曰。諸佛守護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普
教示。授金剛甲冑 初諸佛守護心者。從
爾時婆伽梵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一擧
報乃至四護念 爾時婆伽梵者。此第一擧
報及顯體也
復入難敵至三摩地。六卷云。復入鬪戰難勝
勇健精進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羯磨
加持金剛三摩地。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
明佛入三昧耶。百八名中云訥哩庾二合
那唐云難敵。四卷云難可敵對。言被大慈
甲冑能摧四魔。更無爲敵對者故云難
敵。又百八名中云蘇微哩也二合唐云妙精
進。言常在生死海護一切衆生。更無退
轉故云妙精進。疏云。然大慈悲其力魏魏。
雖性柔軟而能消除一切怨敵。如以怨報
怨其怨不絶。以徳報怨其怨消除。大慈之
力亦復如是。故有此勝能。何況如來三密
薫在其中乎。涅槃經云。慈善根力任運如
是。能令醉馬馳散。義意可知也。今佛入此
大慈難敵三昧。故云復入等。次明所生加
持名。從所入三昧轉現智用自在無礙。故
云出生等。菩薩護力堅固勇猛無能壞者。故
名云金剛加持
一切如來至羅路乞沙。六卷云。從其心出
一切如來擁護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陀
羅尼曰。跋折羅阿羅叉二合釋曰。此第四護
念也。文分爲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
説祕明也 一切如來守護三昧耶者。是即
祕明之號也。其守護體即大慈也。故心要云
慈護廣大等。聖位云。於内心證得金剛護大
慈莊嚴三摩地。所謂佛慈護眞言亦慈爲體。
當併思矣。祕明句義云。vajrarak@sa金剛
ha@m
祕經云。甲字發光
明能令一切愛
此眞言ra字爲體。ra字是三
角火輪。此具赤白二色。白大慈義。赤即精
進。第五釋遍智印云。即是十方三世一切
如來大勤勇印也。亦名諸佛心印也。三角
是降伏除障義。謂佛坐道樹。以威猛大勢。
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是大慈悲色也。
如來師子奮迅大精進力正爲是事因縁。乃
至放大悲光常遍法界。故云普周遍也。今
此亦爾。内具大慈白色外現大勇赤色以此
守護一切衆生。故名云金剛護。即以ra
體也。又ra字具撫育義具如上引
守護經
應知ra
大慈救護義。又大精進義也。k@sa字者出生無
邊門云。乞灑二合字者。一切法刹那無盡無
壞義無盡無壞即金剛堅固義。又此字具
慈悲義故以爲縁成護義也。又ha@m字即大
慈甲冑體。護眞言即其用也。佛慈護眞言有
maitra語。ha@m字爲種。ha@m字即慈護義也。又不
動尊眞言ha@m字爲種子。其眞言稱言慈救。正
是守護。四十二地行者三昧故。故知ha@m字即
大慈救護義也。仁王經或護菩薩爲本尊。或
不動尊爲本尊。倶有守護義故也。應思矣」
從一切如來至金剛手。六卷云。説陀羅尼普
護無邊有情也。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婆
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已下至神通遊戲。
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也。此中智用境界不
同亦有十二門如前此即第一依因及顯本

爲衆多堅固甲冑出已。六卷全同此也。釋
曰。此超明第四顯相義兼第三也。百八名
中云嚩日囉二合靺摩。唐云金剛甲。摩訶涅
二合去聲唐云大堅固。疏云。佛心菩提無
縁大慈爲利有情故。示現此甲冑智相。一
一智相無非實相。一切邪魔外道無敢動
壞。故云堅固甲冑。次引心地觀經菩薩三十
二種大金剛甲文云云按三十二者是慈悲數
也。守護經第三説大悲中。建立三十二種
不共事業三十二種皆
悉悲事業也
又觀三十二應三十二
相等。皆是大慈悲義。故知三十二甲冑統之
則歸一大慈。故今此尊以大慈爲甲冑也。
又宋譯第七十三云。極難敵精進智印。其眞
言云嚩日囉二合葛嚩左。甲ka字爲體。ka
是悲義亦精進義。所謂大悲精進也。第九
釋如來甲眞言云。伐折羅是金剛。迦嚩遮
名甲。如來以金剛眼普觀衆生。無不被
此金剛甲冑。是故以誠實言而演説之乃至
次明甲義。若法是造作故所成。當知但有
假名。從縁遷變尚不能自固其性。況能
蔽捍六塵利箭耶。今觀金剛體無盡莊嚴。
皆悉離諸造作。是故堅固不壞百非所不能
">干。是故名爲金剛甲冑。末後𤙖字即是無
所畏聲。亦是自在力義。亦是歡喜義。以定
惠具足證此訶字門。時自知必能摧破諸
障普護衆生。是故大歡喜也 解云。h@u@m
即與ha@m字義同也。一切衆生等被金剛甲
冑者。喩菩提心本性堅固具大精進義。即
種字h@u@m字義也。其本體ha字金剛不壞菩提
心。一切衆生等具ha@m字堅固菩提心。諸佛
觀此義故。還以ha@m字精進三昧守護。令一
切衆生速成無上菩提。故心要云。即慈護廣
大能除懈怠。護堅猛之智頓成究竟菩提。
即此之謂也
入世尊毘至聚爲一體。六卷云。還同一體
入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亦超明第六還
源。衆多甲冑還入佛心。以表相用一體性
故。具如前釋
生大金剛至住佛掌中。六卷云。爲大金剛甲
冑身住佛手中。釋曰。此亦超明第八示相。
塵數甲冑同一體性故。以佛神力成就堅固
一大甲冑。住佛掌中攝諸有情。常無動
壞。是故住佛掌中。具如前釋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又從甲冑
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釋曰。此超明第
十顯實。謂從三形而現大曼荼羅身也。已
攝無量形而爲一形。亦從一形出無盡身。
一多無礙。即是如來祕密神通之力也
一切如來至神通遊戲。六卷云。現一切如來
擁護廣大事業及神變遊戲等已。釋曰。此第
十一普現也 一切如來守護儀軌等者。是金
剛大慈莊嚴三摩地智也。一切如來守護正
是尊三昧也。儀軌廣大事業等是北方通法。
儀軌謂守護方軌。衆生萬差故方軌亦無量。
故云廣大事業。守護經所説三十二不共事
業等是也。内證此三昧故外起自在神通。
故云作一切佛神通等。即是大慈甲冑堅固
事業也
難敵精進至大菩薩身。六卷云。由鬪戰難勝
勇精進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
體相爲難勝精進摩訶菩提薩埵身。釋曰。從
此至成就果故。是第三頌現請教示也。文
分爲六。一攝相乃至六顯益。此第一攝相
也。前所出微塵數佛身遍滿十方。爲廣事
業神通遊戲已。攝一切有情聚爲一體。生
一難敵菩薩身。謂之攝相也。此中亦明二
所由。謂難敵精進三摩地輪遍十方故。又薩
埵自在神通力故。令一切身爲一體相也」
住世尊毘至作金剛勝身。六卷云。住於毘盧
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希有精進甲。堅
牢之所成。以我極堅牢。能受堅牢者。故
於無色身。能作金剛身。釋曰。此第二還源
也。文分爲二。初明還源可知。次説自嘆
偈。第一句嘆智印體。如前可知。第二句嘆
智印徳堅固。堅固者是堅中之堅故重言之。
百八名中云大堅。大堅即堅中之堅也。是梵
法通例也 由堅固無身者。皆是眞言義也。
ra字是三角大勤勇義故云堅固。守護經第
二十云。囉字自體清淨最上無壞義無壞
即堅固義也。又第十三云。囉字離諸染著。全
爲心月如初日光諸經軌中明甲冑眞言
皆有日喩。甲冑梵云kavacakavaca即日
梵名也。故知ra字即堅固甲冑也。無身者k@sa
字義也。出生無邊門云。k@sa字無盡無壞無身
本寂故ka無身也。kaya此云身。體具a
字故ka即無身也。@sa本寂義可知。故知堅
固無身者即rak@sa義也 作金剛勝身者。即
作金剛護身亦是rak@sa義也。上句由字是第
五轉聲。即成勝身之由也。甲冑智印本際。
非作所作。非滅所滅。自性堅固離諸造
作。故云堅固。此堅固體本性無身。非青
非黄非赤非白。乃至非見非顯現。何以
故。離諸分別無分別等虚空故。虚空豈有
色相可得。故云無身。雖是無身非都無所
得。而實有其自性。所謂空自性即不空。不
空即精進甲冑故。云作金剛勝印。第九疏
云。次明甲義。若法是造作故所成當知但
有假名。從縁遷變尚不能自固其性。況能
蔽捍六塵利箭耶。今觀金剛體無盡莊嚴。
皆悉離諸造作。是故堅固不壞百非所不能
干。是故名爲金剛甲冑云云疏第十六云。如
來已離如是阿頼耶窟宅。故云無藏性也。
佛雖無一切藏。然以慧方便。而有藏生。謂
於無相法中而示種種相。無妄想法中而
出種種音説。即以此藏令一切至於無藏

時彼難敵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難勝精
進大菩薩從佛心出。依諸如來右邊月輪
而住。復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文
無別意。如前可知
時世尊入至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入一
切如來堅固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四念
應也。如前可知
一切如來至蜜三昧耶。六卷云。現一切如來
精進波羅蜜三摩地。釋曰。此第五現法也。是
此菩薩已所成就三昧耶。故前前章初云受
用。自受用故亦以此度他。故云現法。法即
精進波羅蜜也
救護盡無至成就果故。六卷云。爲救護盡衆
生界得一切安樂悦意受用故。乃至獲得
一切如來金剛身最上悉地果故。釋曰。此第
六顯益也。文亦爲二。初明所利無限可知。
次救護者謂rak@sa義。即與世間悉地也。乃至
下明出世悉地 金剛身者。所謂被大慈
甲冑。金剛堅固身即法身也。涅槃第八文字
云。所謂字者名曰涅槃。常故不流。若不流
則爲無盡。夫無盡者即是如來金剛之身
ak@sara字也。此云無盡亦云不壞不動等。
即金剛堅固菩提心也。與rak@sa。相近故互相
具其義。故rak@sa亦具無盡無壞義。具如前
辨。無盡無壞即金剛身也。又金剛身品云。世
尊如來法身金剛不壞。而未能知所因云
何。佛告迦葉。以能護持正法因縁故。得
成就是金剛身ak@sara法身也。亦具護
義可見 成就果者。成就即悉地翻名。故宋
譯云最上悉地殊勝之果。四卷亦云最上悉
地果故
則金剛甲至爲大慈友。六卷云。以金剛甲
冑授彼難勝精進菩薩雙手。是時一切如來
以金剛友名號而與潅頂。時金剛友菩薩摩
訶薩。以其金剛甲冑而被一切如來已。説
此嗢陀南曰。此是諸如來。最上慈甲冑。爲護
精進者。名爲大親友。釋曰。此第四頌授金
剛甲冑也。文分爲二。是初授與潅頂。此亦
有二。智印及句印也。金剛慈友者。百八名
中無此名稱。千字文友云弭怛羅二合朋云
博乞麗二合rak@sa即朋友義也。又友與慈梵
音相同。謂爲不請友慈護衆生。故云慈
友也。維摩第一云。衆人不請友而安之。什
曰。爲利有二種。若今世後世物以利交。故
請而後動。聖人以慈應。故不祈而往。往必
與親。親必爲護。故曰不請友而安之
釋中有慈及護義明。友者即是慈護義也
金剛慈友潅頂下。欲説偈先示其相也
以金剛甲冑等者。亦具二種如來。謂爲不
請友。大慈甲冑被諸衆生。方便引接終令
得堅固無身。即益當成如來也。又堅固甲
冑擁護諸佛。令不住自證。即被已成如
來也。疏第十三大護印眞言釋云。rak@sa擁護
也。非但護於二乘。亦護一切諸佛。由此故
不捨有情常作佛事。無有休息。不住寂
滅是也。次解偈中初句可知。第二句正明
智印體。甲冑慈爲體。所謂無縁慈超出二
乘及因位慈。故云最勝。智度第四十八丁
云。復次慈悲有三種。衆生縁法縁無縁。凡夫
人衆生縁。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衆生縁復
法縁。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爲無縁。是故
慈悲亦名佛眼次二句明慈甲徳。謂以堅
精進護衆生及佛故。云精進大護。大護
者即護中之護也。第四句以徳歸名。大護即
是慈友義。故云名爲大慈友
爾時婆伽梵。釋曰。此第三明一切如來大
精進門中。第三摧伏一切魔大菩薩。授金
剛牙器杖智潅頂門也。心要云。精進既具。天
魔蘊魔及煩惱魔等須摧伏之。示金剛藥叉
形作可畏色。熾焔赫奕恚怒威猛。持金剛
牙安自口中。能食一切有情無始無明及諸
執見而摧滅之。作大悲方便而能恐怖一
切如來。此乃金剛藥叉菩薩大悲方便智也。
次隨文釋。大分有四。爲頌曰。諸佛方便心。
祕密神變相。現請普教示。授與金剛牙。初
諸佛方便心者。從爾時婆伽梵下至祕明
末。於中四門不同。一擧報乃至四護念。此即
擧報及顯體。如前可知
復入摧一至三摩地。六卷云。復入摧伏一切
魔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
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佛入三昧耶
 摧一切魔者。兩經云摧伏一切魔。理趣釋
云。本是慈氏菩薩。由此菩薩内入慈定深
矜愍難調諸天。外示威猛令得受化引入
菩提此釋與今次第同。已被大慈甲冑。
次現威怒身摧伏難調。即是摧一切魔菩薩
三昧耶也。次出生加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
如來智相能入一切。顯發智用自在無礙
故云所生也。從摧魔智現摧伏相加持有
情。故云加持
一切如來至藥乞灑二合六卷云。從其心出
一切如來方便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此
陀羅尼曰跋折羅藥叉。釋曰。此第四護念
也。方分爲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
説祕明也 一切如來方便者。百八名中云
摩呼播耶。唐云大方便。前住大慈三昧
救護一切衆生。然強剛難化者不可以慈
而度。是以現金剛牙大忿怒相。恐怖一切
是云大悲方便。具如心要釋。次解祕明句
義云。vajrayak@sa金剛
hu@m祕經云。金剛怖
食噉牙字發光明
種子是
牙體故云牙字。眞言即牙用故云盡。盡即
噉食義也。出生義云。自一切如來無畏調伏
門。而生金剛牙焉牙體堅固離一切怖。故
云無畏即夜叉義也。夜叉亦云可畏。他畏
於我故我即無畏。故云無畏。調伏者牙義
也。疏第五云。以三世無礙智調伏之牙。噬
諸煩惱是也。祕經云金剛怖。怖是夜叉之
翻名。食噉即牙用也。理趣經云。以金剛夜叉
形持金剛牙恐怖一切如來。祕經云。有佛
名金剛大藥叉。呑噉一切惡有情及無情等
物。三世一穢觸染欲心。令彼速除盡呑噉
無有餘云云又牙字者短聲hu@m字。是降伏三
昧。以此噉滅四種魔怨。故名摧一切魔。即
是牙義。故hu@m爲種也
從一切如來至持金剛。六卷云。説此陀羅
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
曰。從此已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
變相。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如前此即
依因兼顯本也
爲衆多大牙器仗出已。六卷云。爲衆多大牙
器杖而出。釋曰。此第四顯相兼第三應實
也 爲衆多大牙器仗出已者。言諸差別智
相無不住。在於大菩提月輪中故。今此菩
薩於月輪中示現大牙器仗之相。所謂有情
數如塵數現大牙相。亦復不少故云爲衆
多等。大牙器仗者。百八名中云嚩日羅二合
瑟吒羅二合唐云金剛牙。利菩薩百八名中
云摩訶廋𤙖。唐云大器仗。牙器仗即三昧
耶形。其形三&T037992;中股爲牙形。其相如圖。仗
呈兩切。兵器刀戟總名也。疏作杖非矣
入世尊毘至聚爲一體。六卷云。還同一體
入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第六還源兼第
五。如前可知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從金剛牙
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釋曰。此超
明第十顯實。謂從三形生相好身。是諸如
來皆實相身。一一三業無非法界。爲顯一
智即一切智其數如塵。故云一切世界等」
作一切降至神通遊戲。六卷云。現一切如來
調伏暴惡等一切神變遊戲。釋曰。此第十一
普現也。降伏暴怒者百八名中云嚩日羅二合
戰拏唐云金剛怒。疏第十金剛手眞言釋云。
戰荼極惡也。惡中之極也。謂示形状暴惡無
有過者。乃至噉食一切世間。令無有餘惡
中之極也現極惡暴怒形噉食一切世間。
即是此尊神通遊戲。忿怒非一隨應示現故
云等。ca@n@da與月梵名同。月亦具滅盡義。月
即不生不死。名爲甘露。即大涅槃義也。今此
尊噉食一切世間。豈唯盡然爲空虚乎。即
令一切衆生得涅槃甘露味。是云夜叉尊噉
食三昧也
一切魔普至大菩薩身。六卷云。由摧一切
魔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體
相爲摧伏一切魔大菩薩身。釋曰。從此已
下至悉地果故。是第三頌現受教示也。文
分爲六。一攝相乃至六顯益。此即第一攝相
也。初明二所由。二所由故前所示現。微塵
如來聚爲一體。生摧伏魔菩薩身。謂之攝
相也
住世尊毘至作暴惡形。六卷云。住於毘盧遮
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奇哉大威徳。顯此
大方便。爲利寂靜者。現作暴惡身。釋曰。此
第二還源也。文分爲二。初是還源可知。次
釋自嘆偈文亦爲二。初二句嘆智印體。大
方便如前。慈愍者方便是外相。所謂金剛牙
暴惡相也。慈愍謂内證。内具慈愍故外現
暴惡相。暴惡即慈愍變相。是慈之極謂之方
便。故心要云。作大悲方便恐怖一切如來。
此乃金剛藥叉菩薩大悲方便之智也後二
句明示相由 由有形寂靜者。前護菩薩大
悲精進是自證故。云由堅固無身。今是大
悲化他方便故云有形。k@sa字之中ka是悲義
身義。反上無形云有形。寂靜是@sa字義。故
k@sa即大悲寂靜相也。疏云。佛菩薩等寂靜
大悲之身。名爲有形寂靜。故金剛壽命經
云。即入三摩地觀見。魔醯首羅大自在天
剛強難化。執持邪見非我寂靜大悲之身
堪任調伏。言寂靜者大悲寂定柔軟之形。
故云寂靜。然於寂靜有二種。謂眞理寂
靜。形色寂靜亦云三昧形。夫眞理極理自本
寂靜。絶四離百。是爲眞理寂。從本極理
發起隨縁法界之色。利益有情是爲有形
寂也。今簡擇眞理故云有形寂靜然六
卷云。爲利寂靜者。即與宋譯由衆生利寂
靜故同。意明爲恐怖二乘及菩薩沈著空
理。以此爲利現金剛牙大極惡相也。疏擧
別本自釋。其解難依
時彼摧一切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摧魔
大菩薩從佛心出。依諸如來月輪住而請
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請佛教令意在
普濟。故住月輪而現此相。如於一佛請
教令。於一切佛亦復如是。故云依一切如
來在月輪而住等 一切如來者。謂十方法
界微塵數不空成就如來。故聖位云住不空
成就如來左邊月輪
時世尊入至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入一
切如來暴惡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四念
應也。是明佛欲赴請先入三摩地念其所
應。極忿者所謂ca@n@da極惡。惡即忿義。無物
不噉食惡中之惡。故云極也
一切如來調伏難調。六卷云。現一切如來調
伏矌惡三摩地。釋曰。此第五現法也 調伏
難調者。da@s@tra義。牙即調伏義也。第五疏云。
以三世無礙智調伏之牙噬諸煩惱竟 難
調者。所謂魔醯首羅大我慢剛強者。不空
羂索第十四云。入瑟吒門解一切法制伏任
持驅迫慢相性不可得故佛先入三昧而
現此法。以此化度衆生故云現法。法即
金剛牙也。疏云。舊經四卷云一切如來意
者。宜擧意業兼餘二業。如來三業具調伏
麁惡故。疏主本與明藏經同。然和刻經無
意字。六卷經亦無。宋譯及今經等皆無意字。
故知以無爲正
盡無餘有至悉地果故。六卷云。爲盡衆生
界施無怖畏一切安樂悦意受用故云云 釋
曰。此明第六顯益也。文分爲二。初明所利
無限可知。次施無畏下明所與益。於中是
初世間之益也。百八名中云摩訶婆耶。唐
云大怖。大怖體是牙也。境界經云。我口中
有金剛利牙。一切見者懷大恐怖既現牙
相噉食一切無明煩惱故。無有四魔二死
等畏。乃至初地離四怖畏等也。示現大
怖意在施無畏。故云施無畏。乃至下明出
世間上上悉地也。大悲方便智者。正是此尊
所主智印。依此趣通故云神境通。已上是
能生。最勝悉地是所生果。方便之通。通之
悉地果。兩重依主釋也 最勝悉地果者。所
謂三世無礙一切智智果也
則彼金剛至便慈愍者。六卷云。金剛牙器仗
授彼魔伏魔大菩薩雙手。是時一切如來共
以金剛暴惡名號而與潅頂。時金剛暴惡摩
訶菩提薩埵。以其金剛牙器仗置己口中。
恐怖一切如來已。説此嗢陀南曰。此是諸
如來。金剛牙器伏。哀愍大方便。最上調伏者。
釋曰。此第四頌授與金剛牙也。此文有二。
是初授與潅頂。此亦有二。如前可知 金
剛暴惡潅頂下。欲説偈先示其相 恐怖一
切如來者。理趣釋云。一切外道諸天悉具如
來藏。是未來佛。令捨邪歸正故名恐怖一
切如來 如來者。離五怖得四無所畏無
能怖者也。今所恐怖非在果位如來。乃
在因佛也是且約一邊釋。若有諸佛住
自證者。亦恐怖之令赴化他。謂之恐怖
一切如來。具如義訣愛尊章釋。次説偈中
第一句可知。第二句正明金剛牙用。具如
前辨。第三句明智印體。第四句明智印内
證。其義皆如前
爾時婆伽梵。釋曰。從此已下第四一切如
來大精進門中。第四如來拳大菩薩授金剛
印縛智潅頂門也。心要云。由斯威猛解脱之
理而助成之。三輪若際衆生祕密金剛而能
濟度。大權方便三密加持祕印心縛住三摩
地。一切法要而能解縛。脱苦與樂住四無
量心。此乃金剛拳菩薩密印智也。今隨文
釋。大分有四。爲頌曰。諸佛印縛心。祕密神
變相。現請普教示。授彼金剛縛。初諸佛印
縛心者。從爾時婆伽梵至祕明末。於中亦
四。一擧報乃至四護念 爾時婆伽梵者。此
第一擧報及顯體也
復入一切至三摩地。六卷云。復入一切如來
拳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出生羯磨加持金
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
佛入三昧耶如前一切如來拳者。百八名中
云嚩日羅二合母瑟&T066552;。唐云金剛拳 出生
羯磨等者。明所生加持名也。如來智用轉
入一切。顯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出生。如
來拳智現其拳相。加持有情故云加持
金剛三摩地者。是通名如前
一切如來至日羅散地。六卷云。從其心出
一切如來身口意金剛縛三三摩地。名一切
如來心。説陀羅尼曰。跋折羅散地。釋曰。此
第四護念也。文分爲二。初明三昧耶從自
心出。後正説祕明也 一切如來身口心等
者。是明三摩耶從自心出。是即祕明號。前
所謂如來拳。身口心是別。縛爲總。稱此
云一切如來拳。理趣釋云。一切如來智印加
持者。是三密門身口意金剛也。般若理趣
者。如前所釋。説四種印。所謂持一切如
來身印。則爲一切如來身者。是金剛業菩
薩三摩地身。眞言者。由得身加持得無礙
身。於無邊世界作廣大供養。持一切如來
語身則得一切如來法者。此名金剛護菩薩
三摩地。由此三摩地故能普護無邊有情
界。常以大慈甲冑而自莊嚴。獲得如金剛
不壞法身。持一切如來心印則證一切如
來三摩地者。由眞言者得金剛藥叉三摩
地。能令盡藏識中殺害心雜染種子。得大
方便大悲三摩地。此爲調伏示現威猛忿怒
金剛藥叉菩薩之身。持一切如來金剛印。即
成就一切如來身口意業最勝悉地者。由
修瑜伽者得金剛拳菩薩三摩地。能成就
一切眞言教中三密之明。是故廣瑜伽中説
身口意金剛。合成名爲拳。一切如來縛是爲
金剛拳云云依此釋前三尊即爲三密。拳即
金剛也。三密是別。金剛爲總。總別並擧。稱
此爲金剛拳也。次釋祕明句義云。vajrasa@m
dhi金剛
va@m祕經云。持
字發光明
 解云。密合者謂身口意合而
爲一。即是悉地成就。故三昧耶會眞言云。sa
rva一切siddhi成就 sa@mdhi中具悉地
義應思之
疏第十八云。爾
時毘盧遮那告金剛手祕密主言。佛世尊入
大智潅頂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
爲一也乃至大智潅頂地。即是如來第十一
三密平等所謂三三昧耶座亦名金
剛座
三三
昧耶者即所謂菩提座。菩提座現即是究竟
悉地成就。所謂後十六生成正覺。故理趣
釋云。由持金剛印謂金剛
拳也
得一切智智乃至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今具引文明之。第十
二十四云。三三昧耶座者。謂身口意三三
昧耶也。口眞言身法印心本尊也座之義更
問之
謂即金剛坐也 解云。三密即金剛故
亦名金剛座也
第十二二十
云。由加持故執金剛并諸菩薩。佛菩提
座勝願能現。謂佛説此偈已。以佛神力加
持之。爾時諸金剛菩薩即能現菩提座也。
此座者但以世間意説是座處耳。然西方名
此座爲滿荼。滿荼者是堅固義。是不動義
是更無等此義。是遍周法界義。今現此菩
提座。亦如酪中現蘇諸味共會一處而不
相離更問加持故能現也。此座即是如來功
徳之所莊嚴。無量大願之所成就。即同佛
身。普現一切衆生界中而作佛事。故云勝
願也。又印品蓮花座眞言云。吉祥願即勝
願也
菩提
諸佛救世者。不壞金剛座。覺悟名爲
開敷
菩提與佛子悉皆從是生。眞言喃阿
去聲
急呼
第十三釋云。此是蓮花之座。亦名金
剛座。猶坐此座故能生諸佛。諸佛皆由
此坐。即名吉祥座也。故名金剛不壞座也
解云。眞言a@h字即與理趣經拳尊種子同。又
bandha四義即四種a字。即是三密金剛四智
印也。悉地出現品四a眞言名正等覺心。故
知菩提座現即是正等覺顯現。正等覺顯現
者。即是心蓮開敷故。經云覺悟名爲佛。佛
是開敷義見住心
品疏
疏釋極無自性心云。此心
望前二劫猶如蓮花盛敷。義釋第七十六
除蓋障種字a@h與蓮座種子同。相傳説
云。拳菩薩即除蓋障也
云。所
謂除蓋障者。只是開此阿字門。使佛眼清
淨耳。阿字引聲中即帶三昧義。行與涅槃
合故。即是具足方便義也。言此心障蓋除時
萬行方便皆悉具足。即是蓮花臺開敷義也。
是故亦用此字爲如來座云云應知心蓮開
敷亦名三三昧耶。菩提座現即是眞言行者
等虚空無垢菩提心出現。是云悉地成就也。
又百八名中云嚩日羅散地唐云金
剛密合
嚩日羅
二合滿馱唐云金
剛縛
嚩日羅二合母瑟&T066552;唐云金
剛拳
是此三名名異義一。故釋經云。廣瑜伽中
説身口意金剛合成sa@mdhi名爲拳mu@s@ti一切如
來縛bandha是爲金剛拳。種字ba@m字取bandha
字。bandha是持義故云持字。此尊持一切如
來三密故稱云持。持三密門即是悉地成
就故。出生義云。一切如來住地成就門住地羯
磨眞言
sa@mdhiba@m義。成就者三昧
會眞言sarvasiddhi義也
又持者謂合三密爲一。
故聖位云。於三密門無量眞言印契合成一
持三密平等即是諸佛究竟悉地。即身
成佛。諸軌中云。現世證得歡喜地後十六
生成正覺。又va@m字毘盧遮那一字眞言。所謂
法界種子相好如圓塔。塔即心蓮花臺。亦即
心月輪。月輪顯現即是菩提座現也
從一切如至持金剛。六卷云。説此陀羅尼時
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
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
也。就中智用不同。亦有十二門如前此即
第一依因及顯本也
爲一切如至印縛出已。六卷云。爲一切如來
印縛出已。釋曰。此第四顯相也。印縛者謂
金剛縛印也。一切衆生本自具三密與佛
不異。然爲煩惱所縛故。三業差別未能平
等。故稱云三惡業。即煩惱印縛也。以是
如來出現平等印縛。如是智相普賢菩薩周
圍月輪之所出生也。衆生所樂種種不同。是
此智相亦復非一故。云一切如來一切印

入世尊毘至聚爲一體。六卷云。還同一體
入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超明第六還源。
從佛心出還入佛心。諸佛法界猶如虚空。
一相平等。若是一相豈有出入。但爲衆生
現此相耳
生金剛縛住佛掌中。六卷云。成金剛縛身
住於佛掌。釋曰。此亦超明第八示相也。即
生三形。是云示相。嚩日羅二合滿荼。唐云金
剛縛。若人見此智印者。一切結使縛皆悉
解脱。爲一切如來所護念。故示此相也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又從金剛
縛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釋曰。此亦超
明第十顯實也。從彼三形出相好身。身即
眞實義。所謂實相身。夫實相身不生不滅
無一多相。亦無出入。且應世界衆生機根
萬差故。不分而分爲無量身。所以微塵爲
喩以顯佛身廣多。無量無邊非是廣多。不
出一實故云顯實也
出已於一至神通遊戲。六卷云。現一切如來
印縛智作一切如來神變已。釋曰。此第十
一普現也。於此應云遍周法界究竟一切
虚空。遍一切世界雲海遍證一切如來印縛
智等。作一切佛神通遊戲。今文總略但云於
一切世界。准前可知 一切如來印縛智者。
謂神變體。以印縛智作神通遊戲。神通遊
戲者即普現色身。故云普現。闕略感應。
如前可知
一切如來至大菩薩身。六卷云。由一切如來
拳牢縛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
體性相爲一切如來拳摩訶薩埵身。釋曰。從
此已下至悉地果故。是第三頌現受普教示
也。此中智用出入不同。義分爲六。一攝相乃
至六顯益。此即第一攝相也 拳善縛者。宋
譯云拳妙縛。梵云母瑟&T066552;二合蘇滿馱。拳者
是體。縛即其用。以拳縛一切衆生。亦善縛
佛故云拳善縛。此中有二所由。如前可知
 聚爲一體者。前云於一切世界以印縛
智爲神通等。所化無量故能化縛智亦復無
量。今合無量無邊能化所化爲一體相。何
者一切衆生本自具縛智。非是依佛化故
今始所得。但因縁顯現。是以能化所化唯
一縛智更無異體。何爲衆生。何爲諸佛。若
於此中起異見者。即是我人衆生壽者。豈
得名爲金剛惠耶。爲示此義故云聚爲一
體等。應知生佛雖異唯一縛智。故云生一
切如來拳等。兩本云拳牢縛故。su善也妙
也。又堅固義。各據一義。梵名即一也
住世尊毘至觸脱者爲縛。六卷云。住毘盧遮
那佛心説嗢陀南曰。今此極堅縛。堅固身
所生。我是三摩地。成就願求者。雖已得解
脱。方便現此縛。釋曰。此第二還源也。文分
爲二。初正明還源。次説自嘆偈。第一句正
嘆智印體。謂能堅縛一切有情。令不起一
切不善三業而住善法。攝眞實經云。我是
能解脱金剛繁縛者。亦能堅縛二乘作證
令生菩提心。乃至堅縛諸佛住深定者令
赴度生。遍一切處更無不縛。即是縛有
能縛空。其妙在此二者間。故云妙堅縛
我堅三昧耶者。三昧耶者誓也。百八名中云
嚩日羅二合母瑟吒耶引三
孽囉耶三摩耶。唐
云拳勝誓。此述明上句義。謂此堅縛立勝
大誓無物不縛。下從蠢動上至諸佛。悉
墮在此堅縛中。故云堅三昧耶。次二句明
堅縛功能 諸意樂者。謂衆生所求種種意
樂皆悉成就。意樂即意願也。故宋譯云一切
願悉成就。四卷云諸願求成就。三昧耶會眞
言。sarva一切siddhi成就即此義也 解脱者爲
縛者。宋譯云彼解脱者乃爲縛。四卷云。雖
解脱示縛六卷前
引之
意明此尊已能解脱一切諸
縛。爲令成就衆生所求。自以方便示現此
縛。還以縛三昧縛諸衆生。悉令得解脱
也。百八名中云鉢羅二合毛斫迦。略出云善
能解放。今經下云能縛解。即是已得解脱

時彼一切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一切如
來拳大菩薩從佛心出。依諸如來背後月
輪而請教示。釋云。此第三現請也。從佛
心出住月輪等。如前可知
時世尊入至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入一
切如來三摩地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
四念應也。疏云。若例餘文應云時世尊入
一切如來印縛三昧耶。今文略之。直云入一
切如來三昧耶。今按宋譯云。爾時世尊即
入一切如來縛三昧耶金剛三摩地若准
此經今脱縛字。然兩本亦云入一切如來
三摩地。無縛字。依此言之。又准上諸尊
例。此三昧耶直是定名。上護尊下云。時世
尊入一切如來堅固名金剛三摩地。牙尊下
云。時世尊入一切如來極忿怒金剛三摩地。
應知堅固及極忿怒即當此三昧耶。明三昧
耶即此尊定名。故云一切如來三昧耶。又堅
縛者三密合爲一義。三密平等即諸佛三昧
耶故。云一切如來三昧耶。三昧耶者即三密
平等義。例如法花軌稱入佛三昧耶。云一
切如來三昧耶。入佛三昧耶者即三密平等
義也。應知今亦稱三密平等云三昧耶也
一切如來印三昧耶。六卷云。現一切如來印
縛三摩地。釋曰。此第五現法也。宋譯云一
切如來印縛三昧。兩經亦爾。今經恐脱縛

盡無餘有至悉地果故。六卷云。盡衆生界
作一切如來大神力。現驗作事故。一切安
樂悦意受用故。乃至獲得一切如來智印爲
主。最上悉地果故。釋曰。是則第六顯益也。
文分爲二。初明所利無限可知 令一切
下明所與悉地。是初世間悉地也。是明世
間悉地故稱佛云聖天。智度第五十六云。有
三種天。一假號天。二生天。三清淨天。轉輪
聖王諸餘大王等是名假號天。從四天王天
乃至有頂生處是名生天。諸佛法身菩薩辟
支佛阿羅漢是名清淨天 現驗一切悉
地者。百八名中云蘇婆寧上聲地耶。略出云
善現驗。下經云威靈。聖位云。於内心證得
金剛拳印。威靈感應三摩地智。謂由金剛拳
威嚴故。令一切聖天現驗一切悉地也。驗
證也。徴也。乃至下明出世悉地。此有多品
故云乃至 一切智智印主宰等者。謂上上
品悉地。一切智智印者謂諸佛極果。此尊正
主此果印。故云主宰。夫金剛手在十六
初主發菩提心。故名一切如來増上主宰
見三十卷經第九二十四
紙。増上即菩提心異名也
今此尊在十六終主其
果。故云一切智印主宰。理趣經云。得一切
自在一切智智一切事業一切成就。得一切
身口意金剛性一切悉地。疾證無上正等菩
云云即是究竟最勝悉地也
則彼金剛至不越三昧耶。六卷云。以彼金剛
縛授與一切如來拳摩訶菩提薩埵雙手。是
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拳名號而與潅頂。時
金剛拳大菩薩以其金剛縛。縛一切如來已
説此嗢陀南曰。此諸佛所説。極牢金剛縛。
若爲一切印。速疾得成就。以此三摩地。最
尊無有上。釋曰。此第四頌授金剛縛也。就
文爲二。初授與潅頂。此中亦有二種潅
頂。如前可知 金剛拳潅頂下。欲説偈先
示其相。縛一切如來者亦縛二種如來。具
如前辨。次説偈中第一句可知。第二句正
明智印體。是此印縛本性清淨無能壞者。故
云大堅固。次二句明智印功能也 速成諸
印故者。金剛縛是一切印母。依此成諸印
故云速成等。略出經初説金剛合掌及金剛
縛二印。以此爲印母。印品疏初亦明十二
合掌及四種拳。以此爲母成一切印也。合
身口意而爲一云金剛縛。即是三三昧耶座。
亦名金剛座。一切諸佛於此座上成菩提
故。此尊以縛爲印。即是諸印根本也。若不
爲此印而結餘印。則成越三昧耶。猶如
不持念入佛三昧耶眞言。而作一切眞言法
事則成越三昧耶。今以此爲母成一切印
故。云不越三昧耶。疏第十三釋入佛三昧
耶中云。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此結大界
之界非馱都也。於界道當中而行故名不
越耳 解云。此界梵云sima@m見結大
界眞言
是以
不越三法道界。即不越三昧耶也 不越三
昧耶者。即悉地成就也。宋譯云。以一切佛
速成就不越金剛大三昧。一切佛者當今
諸印。印梵云mudra。與buddha聲勢相近。故
云一切佛。又四卷云。三摩耶極難羯磨能超
度。此文意大異也 解云。三密平等即是此
經之大意。若超入此者稱爲最勝悉地。故
云三昧耶極難。羯磨者謂縛印。bandha有四
義表四出股。其體四a也。是云羯磨。羯磨
即三密金剛。故知縛印稱云羯磨也。超度
者梵云gati。此具越及越入兩義。超度即
越入義。言諸佛三昧耶極難得成就。依此
金剛縛羯磨印故。能越入速成就也
一切如來供養下。釋曰。此第二總結。亦分
爲二。初結別名也。儀軌業大甲冑大方便
印縛智。如次是四大菩薩也。次如是一切等
下二結部類。此是一切如來大精進門四大
菩薩故。云如是一切如來大羯磨薩埵也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T047368;第十三
 沙門曇寂撰 
爾時不動如來。六卷云。爾時阿閦如來。釋
曰。從此已下第二明四波羅蜜。於中初明
四波後明總結。大分爲四。一如來部中金
剛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三摩地智。二如來
部中寶波羅蜜。一切寶潅頂三摩地智。三如
來部中法波羅蜜。三摩地所生加持金剛三
摩地智。四明一切如來三摩地羯磨波羅蜜
一切如來作事業智。都名一切如來摩訶波
羅蜜。疏云。四方如來爲印毘盧遮那如來。
四波羅蜜智門云云今檢諸文流出次第各各
不同。聖位經云。毘盧遮那於内心證自受
用四智。大圓鏡智・平行性智・妙觀察智・成所
作智。外令十地滿足菩薩他受用故。從四
智中流出四佛。各住本方坐本坐。毘盧
遮那佛於内心。證得五峯金剛菩提心三摩
地智。自受用故。從五峯金剛菩提心三摩
地智中。流出金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淨
一切衆生大菩提心。還來收一聚。爲令一
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波羅蜜
形住毘盧遮那如來前月輪云云 解云。佛
證自受用四智。從四智中流出四佛四佛
即他
受用
身也
次從内心三摩地智流出四波。次流出
十六大菩薩等。以要言之。此經三十六尊
皆從毘盧遮那内心生也。出生義云。乃至
從四智出四佛。與聖
位經不異故略不引也
由四如來智出四波羅
蜜菩薩焉。蓋爲三際一切聖賢生成養育之
母。於是印成法界體性智自受用身。即塔之
正中毘盧遮那如來也。四親近菩薩即彼四
波羅蜜印焉此從四智而生四波。以爲毘
盧遮那四親近也。然疏所引作於是手印成
法界等。梵漢和鏡引作於是乎印中成法界
等。此等諸本皆是寫誤。故義亦僻。今本爲正
也。何故爾者。菩提心論云。已上四佛智出
生四波羅蜜菩薩焉。四菩薩即金寶法業也。
三世一切諸聖賢生成養育之母。於是印成
法界體性中流出四佛也此文明非是印
成法界體性智義也。今印成者。印謂印定
成謂極成。法界體性智者。體具定慧攝萬
徳。蓋即是決定不改之體。故云印成。印成
即決定義也。於十心中第十名決定即此
義也。次釋經文。從此已下明如來部中第
一金剛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三摩地智。然
上來經於十六大菩薩。一一段中以四句頌
消釋經文。其中科段所目皆同。分節名數
稍有闕減。從此已後更復闕略。但有三句
義。爲頌曰。諸佛金剛印。祕密神變相。攝相
而説嘆。初諸佛金剛印者。從爾時不動如
來至祕明末。於中三門不同。一擧身。二明
行。三護念。爾時不動如來此初擧身也。宋
譯云爾時世尊阿閦如來。阿閦此云不動。不
動即大菩提心義也。疏云。上來毘盧遮那以
一切如來以爲其體。今於此中不動如來
以毘盧遮那以爲其體。次引聖位經云云
此釋難依。如前辨之。聖位意從内四智流
出四佛。從内三摩地智流出四波。故云毘
盧遮那佛於内心等。出生義等亦爾。非是
改不動如來云毘盧遮那也。故知此中但
有拳身無顯體科。疏釋爲四門甚難依矣」
成就世尊至三摩地。六卷云。爲印毘盧遮那
世尊入一切如來智印故。入金剛波羅蜜
三摩地金剛加持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二
明行。分文爲二 成就世尊等者。是初明
不動如來成就 一切如來智者。謂大圓鏡
智。此尊主毘盧遮那遍法界大圓鏡智。故云
成就等。此智本是佛内證智故。云毘盧遮那
一切如來智。故聖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内
心證自受用四智。大圓鏡等云云 印一切
如來智故等者。二明佛入三昧耶。於中有
三。是初明入三昧耶之所由。故置第五轉
聲也。印謂印成。爲印成所成鏡智故入三
昧耶也。六卷云。爲印毘盧遮那世尊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