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 (No. 2223_ 圓仁撰 ) in Vol. 61

[First] [Prev+100]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自他大喜。故云此是一切佛等。後二句。是
明智印生自他喜。初一句。明生自喜金剛
成。喜金剛非但一人故。云作諸喜金剛也。
後一句。明生他妙喜。喜是非常故云妙喜。
喜性本有待縁發起故。云令増長也。兩本
經。於茲有兩題目。今經闕初題目。准上應

經。大菩提心一切如來鉤召三昧耶一切如
來隨染智大歡喜如是一切如來大三昧耶薩
埵 別本云。已上四菩薩竝是金剛部東方
阿閦佛大圓鏡智眷屬都號爲一切如來摩
訶金剛三摩地薩埵 舊本云。以上四菩薩
竝是金剛部中阿閦佛眷屬都號爲一切如來
摩訶三摩耶薩埵 訣云。次結。謂此四菩薩。
住東方金剛界不動如來所。前後左右。於菩
提輪内。現神變已。圍繞而住。此謂一切如
來菩提四智相金剛輪此菩薩輪。周遍法界。
同而不同。純金剛相而爲嚴飾。内外供養。
及四攝等。皆於其中。嚴持而住。所以此位
先東方者。謂起作之初門。應物之源序故。
諸佛法先照東方。次及餘方。如日初出。東
方先明。次照餘方。一切皆明。又如四洲衆
生。但日出處。皆呼爲東。東者最初之義。非
世方分之稱也。此金剛菩提三昧。亦復如
是。欲入佛法海者。皆從此入。便以智入
如來境界。金剛三昧。能破壞非法。能成就
正法。能除滅障礙。能堅牢法界。以無礙智
運轉觀察。無前無後。入此金剛法界。相妙
莊嚴藏。如前所説。令其成就。既成已後。入
如來虚空藏三昧。下次第説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三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四
 大勇金剛撰 
經。爾時婆伽梵 兩本經同云爾時世尊
釋曰。從此以下。第二明一切如來福徳聚門
四大菩薩。然金剛頂訣。但釋東方四大菩薩。
不釋南方以下經文。是故今准前文。及以
依諸祕密金剛乘等教迹。消釋經文。亦分爲
二。初明四大菩薩。後明總結也。就初亦
分爲四。一虚空藏大菩薩授金剛七寶潅頂
智門。二大威光大菩薩授金剛日輪智潅頂
門。三寶幢大菩薩授如意滿願幢潅頂門。四
常歡喜根大菩薩授金剛笑潅頂智門。已上
四大菩薩。竝是南方寶生如來。是平等性智
眷屬。都號與一切初成道如來寶部中大潅
頂薩埵也。出生義云。由一切如來大莊嚴
義而生金剛寶焉。由一切如來大威耀義
而生金剛日焉。由一切如來大滿願義而
生金剛幢焉。由一切如來大歡喜義而生
金剛笑焉。則南方寶光明功徳界寶生如來
四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無住檀那波羅
蜜之所成就焉。此中初明虚空藏大菩薩授
金剛七寶潅頂智者。心要云。由斯善法。
果願未圓。須臾潅頂。莊嚴瑩飾其體。
虚空藏菩薩。持摩尼寶瓶。復相。一切如來
發生大摩尼寶。潅頂大菩薩。受位乃至轉
輪王位時。悉皆爲之利益恒沙無邊福徳聚
威徳自在。此乃虚空藏菩薩之福徳智也。分
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内心證得金剛寶
潅頂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寶潅頂三
摩地智流出金剛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潅灑一切衆生頂。獲得菩薩不退轉職位。還
來收爲一聚。爲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
智故。成金剛寶菩薩形。住寶生如來前月
輪。次釋經文者。大分有四。爲頌曰。如來
金寶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教示故。授彼金剛
寶。初言如來金寶心者。從爾時至囉怛曩
二合於中四門不同。一擧報。二顯體。三明
行。四護念。今此文。是初擧報乃至體。若
足言者。應云爾時婆伽梵持一切如來
身以爲其體於普賢門而具顯示。今但擧
報兼顯體。下亦准知
經。復入虚空藏大菩薩三昧耶所生寶加持
名金剛三摩地 別本云。復入虚空藏摩訶
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舊本云。復次從虚空藏心出現摩訶菩提
薩埵三摩耶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釋
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佛入三昧耶。如來
先入金剛喜菩薩三摩地。又入寶潅頂三摩
地智。故云復入也。所言虚空藏大菩薩者。
是三昧之主。即此菩薩所修之行故。云虚空
藏菩薩三摩耶。福徳之聚。無邊無際。猶如虚
空。又三輪清淨。喩若虚空離諸垢染。故云
虚空。所言藏者。略有三義。謂一者能藏名
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此三昧
耶。苞含世間及出世間福徳之聚。無所妨
礙。故言能藏名藏。故理趣釋云。此菩薩
在右月輪。表一切如來眞如恒沙功徳福
智資糧聚也。又衆生薄福不能感得。而爲
薄福之所覆藏故。名爲所藏也。大聖慈悲。
憐愍有情。開法界藏。出生無盡金剛七寶。
施與一切。故言能生爲藏也。然此菩薩。於
四阿字在其一字。四大輪王其一人也。故理
趣釋云。阿字菩提心義。如此字一切字之爲
先。於大乘法中趣向無上菩提。菩提心爲
先。阿字者。行義。則四智印。瑜伽教中修行
速疾方便。由集福徳智慧資糧。證成無上
菩提正因。第三字極長高聲阿字者。等覺義。
由證無邊智解脱三摩地陀羅尼門。摧伏四
種魔羅。受十方一切如來三界法王潅頂。轉
正法輪。第四惡字者。涅槃義。由斷二種障。
謂煩惱所知之障。證得四種圓寂。所謂一
自性清淨涅槃。二者有餘依涅槃。三者無
餘依涅槃。四者無住涅槃。前三通異生聲聞
縁覺。第四唯佛獨證。不同諸異乘。則此四
字是毘盧遮那佛自覺聖智四種智解脱。外
現四大輪輪王菩薩。所謂第一金剛薩埵。其
二金剛寶菩薩。其三金剛法菩薩。第四金剛
羯磨菩薩是也。所言三昧耶者。具如前釋。
次所生寶加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也。彼三
昧耶展轉能入一切。開發智用。自在無礙
故云所生寶。加持者。謂從寶三摩地智現
其寶相潅灑一切故云加持。又四種施中。
以潅頂施潅灑一切故云加持。言四種施
者。謂潅頂施。義利施。法施。滋生施。理趣釋
云。所謂以潅頂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此
則金剛寶菩薩三摩地行。所謂義利施故。得
一切意願滿足。此則金剛光菩薩三摩地行。
所謂以法施得圓滿一切法。此則金剛幢
菩薩三摩地行。所謂滋生施故得身口意
一切安樂。此則金剛笑菩薩三摩地行。潅頂
施與何類。瑜伽者想身虚空藏菩薩。以金
剛寶潅頂一切如來。義利施者。惠施沙門
婆羅門資縁具。法施者。爲施不現形。與天
龍八部等説法等。滋生施者。施與旁生之
類也。今此是潅頂施。餘如次知。所言金剛
三摩地者。具如前也
經。一切如來潅頂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從
自心出縛曰羅二合囉怛曩二合 別本云。從其
心出一切如來潅頂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
此陀羅尼曰跋折囉囉怛娜 舊本云。此一
切如來潅頂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心而
出即説密語跋折羅阿囉怛那二合釋曰。此第
四護念也。言潅頂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
者。是祕明號。以金剛寶潅灑一切菩薩。由
此得登職位。衆生蒙之爲預解脱故。名
潅頂三摩耶。即護念意也。此三摩耶。是一切
佛無上智心故。云名一切如來心也。彼三
摩耶心從佛心出。爲衆會説故。云從自心
出。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潅頂三摩
地名一切如來心等者。即其義也。若祕明
義者。是金剛寶也。莊嚴如來故。如來護念
加持衆生故。衆生離苦。如前釋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一切虚空平等性
智善通達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爲
一體則彼婆伽梵持金剛 別本云。説陀羅
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婆伽梵執金剛出
現平等性智遍滿虚空由善決了故金剛薩埵
三摩地極堅牢故同一體性 舊本云。纔出此
呪時從一切如來心中遍滿虚空平等性智善
決了故金剛薩埵三摩地及堅牢故同一密合
即彼執金剛 釋曰。從此以下至神通遊戲。
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也。准上普賢境界不
同。亦有十二門。一依因。二顯本。三應實。四
顯相。五顯力。六還源。七顯智。八示相。九明
徳。十顯實。十一普現。十二感應。此即依因。
顯本也。佛心金剛爲因本故。於中初明現
相之由謂從佛心纔出已故起首現相。次
一切虚空等者。明現相人也。彼持金剛由
二所以故。聚一切身以爲一體。謂智善通
達妙理底故。薩埵妙行極堅牢故。縁此因
故。得法界體神通無礙也。平等性智。不染
惑障。無有邊際喩如虚空不干一切無
有際畔。故云一切虚空。又縁一切虚空法
界自他皆平等。是眞如性故。云一切虚空平
等性。性是理境。境平等故。智亦平等。又有
漏位中第七識。執我執法。高下不平。若至
無漏位。自他皆平等。故爲平等性也。智是
決疑義也。若決解體外淺略之理。不名爲
善。今此祕教智。決解體内深祕之理故。
云善通達也。次金剛薩埵等者。是明妙行
堅牢也。智既通達不生不滅本際理故。行
亦隨智得到。不壞恒然常住故云極堅牢
也。訣云從如來智入普賢心。若不爾者。礙
而不遍。無智故礙。無行故不遍者。即此義
也。具如是徳故。云婆伽梵持金剛也
經。爲一切虚空光明出已 別本云。以爲光
明 舊本云。以爲流出光明盡遍虚空。釋
曰。是即超明第四顯相。兼第三應實也。虚
空光明者。是寶光明。即彼菩薩智相也。若准
前文。於此文前。應云於諸佛所圍繞而住。
今文闕略。義必應有故。兼應實也
經。以一切虚空光明照耀一切有情界成一
切虚空界以一切如來加持一切虚空界入世
尊毘盧遮那佛心 別本云。遍滿虚空界普
皆照耀爾時以諸如來加持力故彼光明界悉
入毘盧舍那心 舊本云。猶彼盡遍虚空光
明照耀故以盡遍爲虚空界爾時以諸佛加持
力一切虚空界悉入世尊毘盧遮那心中 釋
曰。此明第六還源。義兼第五顯力也。以寶
光明照耀一切。令諸有情爲寶光明。以佛
加持。諸寶光明還入佛心。故云還源。又於
一切法有無礙用者。良由如來普賢行遍
一切處。堅牢加持。是故亦兼顯力也
經。善修習故金剛薩埵三摩地一切虚空界胎
藏所成一切世界遍滿等量出生大金剛寶形
住佛掌中 別本云。爲遍世界滿虚空等量
大金剛寶所成身安住如來掌中 舊本云。
善修習故金剛薩埵三摩地以爲遍虚空藏周
流一切世界等量摩訶金剛寶所成身安住如
來掌中 釋曰。此明第八示相。亦兼第七顯
智用也。言胎藏者。薩埵三摩地。是爲胎藏。
前以寶光明照耀一切有情界。成一切虚
空界。是故薩埵三摩地爲世界胎藏。此是薩
埵善修習所致故云善修習。此胎藏所成一
切虚空界遍滿彼虚空界等量大寶光明。今
復出生大金剛寶形。住佛掌中。是故云善
修習故乃至住掌中也。言光明者。即是寶
印潅頂智光。智相難示故。成三昧耶形。以
示時會衆。彼光明亦是智用故。兼含第七

經。從金剛寶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
 別本云。復從彼金剛寶中出一切世界微
塵等如來身 舊本云。是時從彼大金剛寶身
中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已 釋曰。此第十
顯實義。兼第九明徳也。初明寶形出生如
來法界身輪。身密妙用。其數無量。故擧微
塵以爲其喩
經。出生已作一切如來潅頂等於一切世界
作一切如來神通遊戲 別本云。於諸世間
作一切如來潅頂等事及諸神變已 舊經
云。而作一切如來潅頂等事一切如來神變
於一切世間作已 釋云。此第十一普現也。
若准釋金剛王。訣總此等文以爲一段。而
今准普賢門。分爲二段。下文亦然。今就初
段解釋經文。若准上者。應云出生已遍周
法界究竟一切虚空遍一切世界雲海作一切
如來潅頂等。於一切世界。作一切神通遊
戲。然今經文闕略不説。准上可知。故所言
出生已者。結前生後之意。顯實事畢故
曰出生已。次現作金剛寶潅頂三摩地智等
故。云作一切如來等。於中現作事多。謂成
正覺等事故云等。是現自行成也。次於一
切世界等者。是遍空塵界廣作佛事。普現
色身利益有情。是即利他行也。闕略感應。
思之可知
經。虚空界胎藏妙出生故金剛薩埵三摩地
極堅牢故聚爲一體生虚空藏大菩薩身 別
本云。盡以世界藏善出生故金剛薩埵三摩
地極堅牢故還爲一體爲虚空藏大菩薩身
舊本云。以盡遍世界藏善出生故以金剛薩
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同一密合成就虚空藏大
菩薩 釋曰。從此以下至悉地故。第三頌
現請教示也。智用出入不同。義分爲六。一
攝相。二還源。三現請。四念應。五現法。六顯
益。此即第一攝相也。寶印潅頂智。爲法界
體。含藏一切故。云虚空界胎藏。亦能出生
一切諸法。不是四句之所生。專是法性妙縁
起故。云妙出生也。薩埵智行。極理本際。
其所至處。無能壞者。故云金剛薩埵極堅牢
故也。由此義理。聚爲一體夫縁起合散。亦
非合散而合而散。法性自爾。若知此義。即
見金剛寶法界身也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奇哉
妙潅頂無上金剛寶由佛無所著名爲三界主
 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
曰我能爲潅頂無上金剛寶雖無住著者然爲
三界主 舊本云。既成就已住於毘盧遮那
心而高聲唱如是言奇哉曰我是自潅頂金剛
寶無上雖無住著者然爲三界主 釋曰。此
第二還源也。分文爲二。初正明還源。謂住
佛心也。次説偈奇歎。又分爲二。初二句歎
智身也。寶潅頂智。甚深微妙。非是三乘顯
教所測。故云妙潅頂也。周遍法界。起作佛
事。無壞亂者。故云無上金剛寶也。後二句
歎智身功能也。四乘各有無所著智。彼三
乘智。不得除斷無明等著。但如來智。獨能
斷盡。無有遺除。今此智身。不類三乘。故
云佛無所著也。顯教智印。權無所成。唯
此密印。實登極位。故云由佛無所著名爲三
界主。無住著是空。三界主是不空。彼祕密
空不離不空。故兩經云雖無住著者然爲三
界主。此義可知
經。時彼虚空藏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
切如來前月輪而住復請教令 別本云。時
彼虚空藏菩薩從佛心出於一切如來前依於
月輪中住復請教示 舊本云。時彼虚空藏
摩訶菩提薩埵從毘盧遮那佛心下向一切如
來前依於月輪復請教示 釋曰。此第三現
請也。若不住佛心。何得佛加持。是故
住佛心。從佛心下。然後住月輪也。月輪即
是大菩提。一切有情爲此所攝。若住月輪。
棄捨有情。諸佛所呵。是故請佛教示。不獨
爲我。意兼一切。此亦可知
經。時世尊入一切如來大摩尼寶名金剛三
摩地 別舊兩本同云。爾時世尊入大摩尼
寶金剛三摩地已 釋曰。此第四念應也。佛
意欲赴菩薩所請。普利一切。是故先入大
摩尼寶金剛三摩地也。摩尼者珠也。若得此
摩尼三摩地者。於一切如來發生大寶潅
頂。於諸有情起作廣大利益。是故如來先
入此三摩地
經。受一切如來圓滿意樂三昧耶 別本云。
現一切如來有所樂求皆令圓滿三摩地 舊
本云。一切如來有所樂求皆令圓滿三摩耶
 釋曰。此第五現法也。此三昧耶是一切如
來令諸有情有所樂求皆悉成就者也。是
故以爲三昧耶名。又言樂者。若依莊嚴
瑩飾如來義者。是安樂也。若就圓滿有
情所求者。是樂求也。彼別舊兩本。倶依樂
求之義。故同云有所樂求。今此新經意。存
兩句。故但云意樂也。言一切如來者。若
准前釋。佛佛相授故云一切如來。又應云
此智印是一切諸佛之所同用。故云一切如
來也。受者受用也。世尊婆伽梵。今現受用
此三昧耶故云受一切乃至三昧耶
經。盡無餘有情界獲一切義利受一切安樂
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利益最勝榮盛悉地
故 別本云。盡衆生界令得一切利益安樂
悦意受用故乃至得一切如來 事最上悉地
故 舊本云。盡衆生界爲得一切利益故安
樂悦意受用故乃至得一切如來事成就最
上悉地故。 釋曰。此第六顯益也。謂三摩地
力令盡無餘界得世及出世二種樂故也。
文分爲二。初明所利無限也。衆生無盡故
云無餘。令無盡衆生獲得一切利故。云盡
無餘有情界也。次獲一切下。二明所與利
益也。獲一切義利等者。是明令得世間利
也。言獲義利者。正得利益。義字。魚琦反。
善也。宜也。利字。力至反。義之和也。君子利
物。是以和義。又利猶養也。成畢已。言養禮
畢也。又利和也。仁也曰令諸有情獲得善
利故。云獲一切義利。由得義利故。身心得
受一切安樂喜悦。故云受一切安樂悦意
也。乃至得一切等者。是明令得出世上上
悉地益也。具足應云獲得下中上悉地益。
兼含明之。故云乃至也。極位悉地。無過上
者。故云最勝。此三摩地。是一切如來大莊嚴
義故。云榮盛悉地也
經。受彼金剛摩尼與彼虚空藏大菩薩摩訶
薩金剛寶轉輪王授與金剛寶等潅頂安於雙
手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藏金剛藏潅
頂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以金剛摩尼安自潅
頂處説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潅頂有情界
授與我手掌寶安於寶中 別本云。授彼金
剛摩尼與虚空藏菩薩雙手令彼菩薩得金剛
寶故以金剛寶英潅菩薩頂是時一切如來共
以金剛寶名號而與潅頂爾時金剛寶摩訶菩
提薩埵持彼金剛摩尼於已潅頂處置已説此
嗢陀南曰此是諸佛有能潅衆生頂我從佛手
受能授諸衆生以我金剛寶還用寶莊嚴 舊
本云。此金剛寶摩尼爲彼虚空藏大菩提薩
埵以爲金剛寶轉輪故又以金剛寶英潅頂既
潅頂已而於雙手授之是時一切如來以潅頂
之號名金剛藏爾時金剛藏摩訶菩提薩埵。
將彼金剛摩尼於已潅頂處置已而高聲作
是言曰此諸如來許能潅衆生頂我是手授者
乃*授與我者以寶而餘寶 釋曰。此第四頌
授彼金剛寶也。於中文分爲二。初明如來
授寶潅頂等。次説令信偈。於初文中爲三。
初如來授金剛摩尼也。次授與金剛寶等
者。二明令得寶。故授與潅頂。安於雙手
也。次則一切如來等者。三明與授金剛號
也。次從金剛藏潅頂時金剛藏以下。二説
令信偈爲二。初欲説偈。即以所授智印而
示現其相。言潅頂處者。如餘處説也。次
正説令信偈爲二。初二句。正明擧所授智
印。是諸佛所持令生信也。一切如來。以此
寶印莊嚴諸佛。利益衆生。故云此是一切
佛潅頂有情界也。有情兩種。謂衆生及無
上衆生。若依智論。佛爲無上衆生。故有情
攝。此義可見也。後二句。擧隨師得之令生
信也。若不隨師任意受持。罪福如前。究
竟加分得故云受與我手掌也。究竟加分
得故云寶安於寶中也
經。爾時婆伽梵 兩經竝云爾時世尊 釋
曰。從此以下。第二明一切如來福徳門中第
二大威光大菩薩授金剛日輪智潅頂門。心
要云。雖受潅頂。未獲威光。須得日輪圓
光洞照千界所以持金剛光明之日。赫奕
暉煥。皎徹無涯雖有微塵數日。莫能映奪
也。此乃金剛光菩薩之照徹也。分別位云。毘
盧遮那佛。於内心證得金剛威光三摩地智。
自受用故。從金剛威光菩薩三摩地智流出
金剛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破一切衆生無
明愚暗。發大智光。還來收一聚。爲令一切
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威光菩薩
形。住寶生如來右邊月輪。次隨文釋。大分
有四。爲頌曰。諸佛日輪心。祕密神變相。親
承普教示。授彼金剛日。初諸佛日輪心者。
經云爾時婆伽梵。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
同。一擧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爾時婆
伽梵者。此第一擧報及以兼體也
經。復入大威光大菩薩三昧耶出生寶加持
名金剛三摩地 別本云。復入大威光摩訶
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舊本云。復入大威光摩訶薩埵三摩耶所生
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釋曰。此第三明行
也。初明佛入三昧耶。此是福徳門中。一切
如來大威耀義。今大毘盧遮那。爲此菩薩欲
授日輪故。入此三摩耶。福徳勢力。遍照法
界。故名大威光。即此三昧主也。次出生寶加
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也。如來智相。遍入
一切。顯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出生寶。從
三摩耶智現其智相。加持有情。故云加持」
經。一切如來光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
心出縛曰羅帝惹 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
如來光明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此陀羅尼
曰跋折羅帝闍 舊本云。從自出一切如來
光明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身心而出
此密語跋折囉帝攘 釋曰。此第四護念也。
文分爲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説
祕明也。言一切如來光等者。初明三昧耶
從自心出。一切如來光三昧耶等者。是祕
明號。一切諸佛義利威光照耀一切故。云
一切如來光等。此三昧耶。是佛智心故名如
來心。又是三世諸佛一乘之道故名爲心。
嚩曰羅帝惹者。是正説祕明。此祕明光。
能護一切。令得堅牢。此即陀羅尼力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金剛手
 別本云。説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
薄伽梵執金剛 舊本云。纔出此密語時從
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 釋曰。從
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
相者也。智用境界不同。有十二門。謂依
因。顯本。應實。顯相。顯力還源。顯智。示相。
明徳。顯實。普現感應也。此即依因。顯本也。
諸佛現神變。必因如來智普賢心然金剛手
是從佛心出。是故以爲依因。若准上文。次
應云爲衆多月輪普淨一切有情大菩提
心。今文略之。然金剛手亦是普賢菩提心故
兼顯本
經。爲衆多大日輪出已 別本經文亦同今
也 舊本云。以爲大日輪 釋曰。此即超明
第四顯相也。義兼第三應實。若准上文。應
云於諸佛所圍繞而住爲衆多大日輪等。
於諸乃至而住是應實也。爲衆多大日等。是
顯相也。雖經文略。應知義兼也
經。世尊毘盧遮那心聚爲一體 別本云。還
同一體入毘盧遮那佛心 舊本云。同一密
合入於毘盧遮那佛心 釋曰。此即超明第
六還源。本從佛心出。今還入佛心。故云入
世尊心。聚爲一體。即表一切智即一智。若
一心體非是法界。何得相入。當知一切法
亦復然也。第五顯力。准前可知。然兩本經。
雖旨不殊。而檢文勢。入於佛心。聚爲一
體。其云顯。然還同一體入佛心者。義趣難
准。是故新經翻譯。此爲妙也
經。生大金剛日形住佛掌中 別本云。成金
剛日身住掌中 舊本云。便成金剛日身住
於如來掌中 釋曰。此即超明第八示相也。
如來智印。從法性海起法界用故。云生大
日形。欲令衆生等佛無異故。云住佛掌中。
於此亦略第七顯智用。應具足云。又從心
出。滿虚空界。成金剛光明。准前可知。故
略闕也
經。從彼金剛日輪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
身 別本云。又從金剛日中出一切世界微
塵等如來身 舊本云。于時即從彼金剛日身
中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神變作已
釋曰。此即超明第十顯實也。平等日輪。顯
出如來三業實相身輪。故云從彼金剛日乃
至如來身也
經。放一切如來光明等作一切佛神通遊戲
 別本云。皆放一切如來光明現種種神變
等事已 舊經云。出已放一切如來光明等
事一切如來神變作已 釋曰。此第十一普
現也。放一切如來光明等者。是現作金剛威
光三摩地智。等之字如前。下文亦然。隨順
無邊諸有情。諸佛悲智自在轉故。云作一
切佛神通遊戲。上句是現自行成。下句即示
利他滿。不説感應。准上知
經。極大威光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
聚爲一體生大威光菩薩摩訶薩身 別本
云。以極大威光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
故合一體相爲大威光摩尼菩提薩埵身 舊
本云。以極大威光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摩訶
菩提薩埵身成就已 釋曰。從此以下至最
勝悉地故。是第三頌親承普教示。此中智用
出入不同義分爲六。一攝相。二還源。三現
請。四念應。五現法。六顯益。此即第一攝相
也。此大威光。及三摩地輪。遍十方界。其中
衆生。與此智光和合一味。又薩埵神力。令
一切身爲一體相。一切衆生不出不沒故。云
極大威光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
體等。又威光大智。到不二極理故。云極
大威光也。薩埵妙定。住金剛本際故。云
薩埵乃至堅牢。由此義故。一多自在故。云
聚爲一體生大威光菩薩摩訶薩身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奇哉
無比光照耀有情界能靜清淨者諸佛救世者
 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
無比妙威光普照衆生界能淨諸佛故是名淨
中淨 舊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而高聲
唱是言奇哉曰無比大威光能照衆生界令諸
佛依護雖復淨即是淨中能復淨 釋曰。此第
二還源也。文分爲二。初明還源經云住佛
心乃至佛心者是也。住佛心義。具如前釋。
次説此嗢陀南下。一行偈。是即説歎。爲二。
初二句。歎智身。此身勝於顯示故云無比。
普能救護瑩飾凡聖者故。云照耀有情界。
次二句。歎功能。即能淨諸佛救世者也。一
切如來。離一切障垢。三輪清淨。故名清淨
者。擧聖攝凡。故云能靜清淨者等也。又初
一句。正歎智身。後三句。是歎功能。於中初
一句。明救護下凡。次二句。明瑩飾上聖。
其中句義。自思可知
經。時彼無垢大威光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
一切如來右月輪而住復請教令 別本云。
爾時無垢威光大菩薩從佛心出依於右邊月
輪中住而請教示 舊經云。時無垢威光摩
訶菩提 薩埵身從佛心下已即依於如來右
邊月輪中住復請教示 釋曰。此第三現請
也。蒙佛加持。住菩提心。故云時彼無垢乃
至月輪而住。次請教令者。月輪法界。攝持
無餘故。普爲衆生請佛教示
經。時世尊入一切如來圓光加持名金剛三
摩地 別本云。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圓光
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舊本云。爾時世尊入
一切如來以圓光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釋
*曰。此第四念應也。如來欲令威光菩薩及
諸有情得諸佛智故。入此三摩地。念其
所宜法也。智光圓滿。照耀凡聖。故云圓光
加持。金剛三摩地。如前釋也
經。受一切如來光三昧耶 別本云。現一切
如來光明三摩地無比光 舊本云。一切如
來光明三摩耶 釋曰。此第五現法也。如來
世尊現受一切如來福聚智光等法門故。云
受一切如來等。此中應説現受多種法門。今
依略説故。只説云受一切如來光三昧耶。
三昧耶者。亦如前釋也
經。盡無餘有情界無比光一切安樂悦意故
乃至得一切如來自光 明最勝悉地故 別
本云。盡衆生界爲悦意受用故乃至得一切
如來光明最上成就故 舊本云。盡遍衆生界
無比光爲一切安樂悦意受用故乃至一切
如來自身光明爲最上悉地成就故 釋曰。
此第六顯益也。文分爲二。初明所利無限。
即經云盡無餘有情界者是也。言盡無餘
等者。花嚴云。菩薩發心。不爲一世界。乃至
億世界衆生爲盡虚空界衆生菩薩發心者。
即此義也。次言無比光下。二明所與利益
也。分爲二。言無比光者。先擧三摩地世
間無與等。故名無比。次一切安樂等者。二正
明與樂。此亦爲二。初明與世間樂。令住
一切所樂之門故。云爲一切安樂悦意也。
次從乃至下。二明與出世間上上品悉地。
此上上悉地。非餘境界。唯是佛境故云自
也。於出世中。亦有三乘等益。故云乃至

經。金剛日授與大威光菩薩摩訶薩雙手則一
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光金剛光潅頂時金
剛光菩薩摩訶薩以彼金剛日照耀一切如來
説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能壞無智暗設微塵
數日此光超於彼 別本云。持金剛日授彼大
威光大菩薩雙手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光
明名號而與潅頂時金剛光明大菩薩以其金
剛日照耀一切如來已説此嗢陀南曰此諸佛
所生能滅無智闇設聚微塵日超越於彼光
舊本云。將彼金剛日與彼大威光摩訶菩提薩
埵於雙手而授之是時一切如來共號爲金
剛光明以金剛而名潅頂之爾時金剛照曜菩
薩摩訶薩以其金剛日照曜一切如來已而高
聲唱是言曰此是諸佛智除滅無智闇以微塵
等量超越於日光 釋曰。是第四頌授彼金
剛日者也。此文爲二。初授與潅頂。後説令
信偈。金剛日授與等者。於潅頂有五種。如
前列。然此中。金剛日授與等者。是智印潅頂。
本尊所執持印契故。以金剛名號金剛光
等。是句義潅頂。以名字眞言布其心故。次
金剛光潅頂時等以下。二説令信偈。爲二。
初欲説令信之偈。先以所授智印而示現
其相。故云以彼金剛日照曜一切如來也。
次正説偈。彼菩薩所以説此偈者。欲令一
切見聞此法。受持修行。生正信故也。初二
句。明所受智印。是諸佛所持。令發正信。此
金剛威光三摩地智。遍照十方。破諸衆生無
明愚暗。發大智光故。云能壞無智暗也。後
二句。假喩顯功能。重令生信也。假令外道
三乘千群萬衆。不能測量金剛日光。故云
設微塵數日此光超於彼
經。爾時婆伽梵 二本竝云爾時世尊 釋
曰。從此以下。第三明一切如來福徳門中第
三寶幢大菩薩授如意滿願幢潅頂智門。心
要云。既光明廣大。功業彌高。錫賚酬賞。須
有檀施。即金剛幢菩薩。建立大摩尼幢。上
安如意寶珠。光明照曜。雨摩尼百寶幢蓋繒
幡微妙香花。而皆施與一切有情。所須隨意
滿足檀波羅蜜行願。具大悲心。無量珍寶
財施無所施所得無所得之心。此乃金剛
幢菩薩大悲願力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
於内心證得金剛寶幢三摩地智。自受用故。
從金剛寶幢三摩地智。流出金剛幢光明。遍
照十方世界。滿一切衆生意願。還來收一
聚。爲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
剛幢菩薩形。住寶生如來左邊月輪。次隨
文釋。大分有四。爲頌曰。諸佛滿願心。祕密
神變相。親請普教示。授與金剛幢。初諸佛
滿願心者。從爾時婆伽梵至祕明末。於中
亦四門不同。一擧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
爾時婆伽梵者。此第一擧報亦兼體也
經。復入寶幢大菩薩三昧耶出生寶加持名
金剛三摩地 別本云。復入寶幢大菩薩三
*摩地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舊經只
改一句云菩薩三摩耶 釋曰。第三明行
也。初明佛入三昧耶。此寶幢三昧耶。是
一切如來大滿願義。如來入此三昧耶者。
爲此菩薩授滿願幢故。如如意珠在寶幢
上雨一切寶滿人所求。此三昧耶。亦復如
是。在菩提幢上。滿衆生願。故以爲名也。
次出生寶加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釋文准
前也。若不出生寶加持者。何得利有情。
故擧用名體。故云出生寶加持也。不爲生
死所壞。不爲涅槃所沈。堅固無動如金
剛。故名金剛也。三摩地義。如前釋
經。一切如來滿意願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
從自心出縛曰羅計都 別本云。從其心出
能滿足一切如來所求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
此陀羅尼曰跋折羅計都 舊本云。能滿
足一切如來所求三摩耶名一切如來之心從
自心而出即説密語跋折羅計都 釋云。此
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爲二。一切如來乃至自
心出者。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一切如來。
以此祕明護念有情。即滅無量劫慳悋業
種。獲得世出世間一切安樂。故云滿意願
三昧耶。是即諸佛智心故。云如來心。從佛
金剛智中出此祕明。故云從自心出。次縛
曰羅計都者。是正説祕明。別本云從其心
出能滿足一切如來所求三摩地名一切如
來心。若准彼意。所求之言。屬於如來。不預
衆生。語稍不穩。新譯改之。良有以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剛
 別本云。説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
婆伽梵執金剛 舊本云。纔出此密語時從
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 釋曰。從
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
者也。此中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不同。
一依因。二顯本。三應實。四顯相。五顯力。六
還源。七顯智。八示相。九明徳。十顯實。十一
善現。十二感應。此即第一依因。及顯本也。
以金剛手爲依因顯本。具如前也
經。爲種種色幢幡莊嚴形出已 別本云。以
爲種種殊妙雜色形状嚴具幢幡出已 舊本
云。以種種殊妙嚴具以爲寶幢出已 釋曰。
此即第四顯相。義兼取第三應實。亦如前
也。於本不生際。亦有金剛妙色。莊嚴諸佛
土。滿足衆生願。故云爲種種色幢幡莊嚴
形。是等金剛常住妙色。不相而相。不出而
出。遍滿本際大虚空中。故云出已也
經。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爲一體 別本
云。還同一體入毘盧遮那佛心 舊本云。同
一密合入於毘盧遮那*佛心 釋曰。此即第
六還源也。本從心起。還入佛心。以表相用
一體性故前段顯出。今文明入。入出無礙。
爲欲顯示一智相用遍一切處故。如前釋
也。闕略第五。亦准前知
經。生金剛幢形住佛掌中 別本云。成金剛
幢身住佛掌中 舊本云。便成金剛幢身既
成就已而安住於佛掌中 釋曰。此即第八
示相也。於此應有第七段。今經略之。應
云。又從心出。滿虚空界。成金剛幢光明
時。彼光明化爲一切如來金剛身語意所成
金剛幢。住佛掌中。又從心下。是第七段。
從時彼光明下。是第八示相也。於第八段
中。亦略但云生金剛幢。住佛掌中。文語稍
略。義趣圓備。於理無失。欲令衆生所得
堅牢等此無異。故住如來掌中。又若准餘
文。所言住佛掌中者。應云住佛右掌中。然
於二掌中右是動作。今諸佛現此相意。在
動法界體利無餘界。故云住掌中也。所
謂動法性山入生死海者。即此義矣
經。從彼金剛幢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
身 別本云。復從金剛幢中出一切世界微
塵等如來身 舊本云。爾時從金剛幢身中
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 釋曰。此亦超
明第十顯實也。金剛幢印爲一法界。出生
無邊如來之身。一智之力。如是無量。何況衆
多。爲令獲得一切諸佛。現前三昧。示現此

經。建一切如來寶幢等作一切佛神通遊戲
 別本云。皆建立一切如來寶幢等事作一
切如來神變已 舊經云。出已而建立一切
如來寶幢等事作一切如來神變已 釋曰。
此第十一*善現也。現作金剛寶幢三摩地
智等故。云建立一切如來寶幢等。示作一切
諸佛如來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微塵妙大事。
故云作一切佛神通遊戲。感應可知
經。大寶幢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
爲一體生寶幢大菩薩身 別本云。以大寶
幢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爲一體相
爲寶幢摩訶菩提薩埵身 舊本云。大寶幢
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同一 密合以
爲摩訶菩提薩埵身 釋曰。從此以下至悉
地果故。是第三頌親承普教示者也。此中智
用。出入不同。義亦分爲六。一攝相。乃至六
顯益。此即第一攝相也。大寶幢印。及三摩地。
遍一切處故。其中一切和合一味故。云大
寶幢故乃至聚爲大菩薩身。又大智到極理
故。妙定住本際故。合一切身聚爲一身。具
如前也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奇哉
無比幢一切益成就一切意滿者令滿一切願
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
此無比量幢能利益一切有求悉地者我能滿
其願 舊本云。即住於毘盧遮那世尊心中
而高聲唱是奇哉曰無比量幢我能授與一切
利益滿足悉地一切所求一切能滿 釋曰。
此第二還源也。文分爲二。初正顯還源。住
世尊心者是也。次説嗢陀南。奇歎智身。
爲二。初二句。歎智身也。今此滿願。如如
意珠。非内蓄。非外入。稱意降雨。當時豐險
能饒益。凡聖世間無與等者。故云無比幢
也。世出世間一切樂具。於此智中皆悉具
足。故云一切益成就也。後二句。歎功能也。
具足一切。利有情事。令諸意樂滿所求
者。滿足意願故。云一切意滿者。令滿一切
願也。別本云有求悉地者。我能滿其願者。
即此義也
經。時彼寶幡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切
如來左月輪而住復請教令 別本云。爾時
寶幢菩薩從佛心出依一切如來左邊月輪中
住而請教示 舊本云。時彼寶幢摩訶菩提
薩埵從佛心下已依於諸如來左邊月輪中住
復請教示 釋曰。此第三現請也。既蒙佛加
持。住大菩提心。故云從佛心下依月輪
住也。佛菩提心不捨衆生。是故普爲一切
諸佛教示。故云復請教令。當知。如一寶幢
爲一切有情請佛教示。一切世界微塵等數
寶幢。亦同請佛教令。如前釋也
經。時世尊入一切如來建立加持名金剛三
摩地 別本云。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逈立
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舊本但改逈立以爲
建立 釋曰。此第四念應也。寶幢大菩薩。既
請教示。是故如來入此建立加持。念其所
應也。以無垢滿願成就衆生機。故云建立
也。三摩地力。加持一切。成此建立。故云加
持。又建立者。是縁起義也。今如來赴請遊
縁起法性。故云入建立加持也。金剛三摩
地者。是所入通名。如前釋也
經。受一切如來思惟王摩尼幢能建立三昧
耶 別本云。能建立一切如來思惟王摩尼
幢三摩地 舊本只改末句以爲三摩耶
 釋曰。此第五現法也。受是受用。受用是
示現。若不受用。何得示現。故爲義同。是故
前二段中。現受兩字。互爲翻譯。即此義也。
思念有情。拔苦與樂。故云一切如來思惟
也。王是自在義。此三摩地力。於一切無礙
故名爲王。又一切最勝如王國内最尊。又
思愛有情。如王憂念兆民。故云王也。摩
尼幢。如前釋。以此幢印成就衆生。故云能
建立也。示現如是檀施等種種法門。故云
受一切如來乃至能建三昧耶。彼兩本云能
建立者。是現法意耳
經。盡無餘有情界令一切意願圓滿一切安
樂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大利益最勝悉地
果故 別本云。爲盡衆生界滿一切希求安
樂悦意受用故乃至得一切如來大利益最上
果故 舊本云。爲盡遍衆生界能圓滿一切
希求一切安樂悦意受用故乃至獲得一切如
來大利益最上悉地果故 釋曰。此即第六
顯益也。文分爲二。初明所利無限也。言盡
無餘有情界者。如前釋也。次令一切意願
下。二明所與利益也。令一切意願等者。明
圓滿世間安樂也。乃至得一切如來等者。
明令得出世悉地益也。於悉地果而有
九品。今是上上故。云大利益最勝等也
經。則彼金剛幢授彼寶幢菩薩摩訶薩雙手
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幢金剛幢潅頂
時彼金剛幢菩薩摩訶薩以金剛幢安立一切
如來於檀波羅蜜説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能
滿諸意欲名思惟寶幢是檀度理趣 別本
云。時彼金剛幢授彼寶幢菩薩雙手是時一
切如來共以金剛表刹名號與其潅頂時金剛
表刹菩薩摩訶薩以彼金剛幢令一切如來
於檀波羅蜜相應已説此嗢陀南曰諸佛如意
幢能滿衆生願求者皆滿足即是檀度門 舊
本云。彼金剛幢如上授與雙手掌中是時一
切如來以金剛表刹而名號之復以金剛名
號而潅頂之爾時金剛表刹菩薩摩訶薩以彼
金剛幢令一切如來於檀波羅蜜相應而高聲
唱是言此是諸如來希求能圓滿名爲如意幢
檀波羅蜜門 釋曰。此是第四頌授與金剛
幢者也。此文爲二。初授與潅頂。後説令信
偈。則彼金剛幢等者。於五種潅頂中。是智
印潅頂也。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等者。是句
義潅頂也。從金剛幢潅頂時以下。是説令信
偈。爲二。初欲説偈寄所受印示現其相。
即以金剛幢安立等文是也。言安立者。與
檀波羅蜜相應。故別本云令一切如來於檀
波羅蜜相應也。説此嗢陀南下。正説令信
偈。亦爲二。初二句。明所受智印。是諸佛所
持。令生信也。後二句。擧名表理趣。重令
生信。言理趣者。謂檀度濟物之理趣也
經。爾時婆伽梵 別舊兩本竝云爾時世尊
 釋曰。從此以下。第四明一切如來福徳門
中第四常歡喜根大菩薩授金剛笑潅頂智
門。心要云。從蒙施利。喜悦成心。即獲奇
特之志。發言歡喜。微笑悦樂。廣度有情喜
捨之心。能事備矣。此金剛笑菩薩奇特之喜
智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内心證得
金剛笑印授&T047368;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
笑印授&T047368;三摩地智。流出金剛笑印光明。遍
照十方世界不定性衆生。授與平等無上菩
&T047368;。還來收一聚。爲令一切菩薩受用三
摩地智故。成金剛笑菩薩形。住寶生如來
後邊月輪。次隨文釋。大分有四。爲頌曰。諸
佛喜悦心。祕密神變相。親請普教示。授與
金剛笑。初諸佛喜悦心者。從爾時婆伽梵下
至祕明末。於中亦四門不同。此擧報。顯體。
明行。護念。此即第一擧報及顯體也
經。復入常喜悦大菩薩三昧耶出生寶加持
名金剛三摩地 別本云。復入常樂歡喜根
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
地已 舊本云。復入常愛歡喜根摩訶菩提
薩埵三摩耶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釋
曰。此第三明行也。復入常喜悦等者。明佛
入三昧耶。此三摩耶。是一切如來大歡樂義
故。云歡喜三摩地力。亙通三世歡悦。凡聖
未曾暫廢。故爲常也。言出生寶加持等者。
明所生加持名。釋文准前。問。此三摩耶爲
歡樂定姓二乘及無*姓有情。答。此義必然。
問。若爾者。何故聖位法門云從金剛笑印
&T047368;三摩地智。流出金剛笑印。光明遍照十
方世界。不定性衆生。受與平等無上菩提&T047368;
若依此文。三摩地力。但利不定性。不益定
性等。何爲普益。答。照不定*姓衆生受菩
&T047368;者。以定不定總爲不定。授與菩提
&T047368;。問。定不定其*姓各別。如何今總爲不定
耶。答。於二乘人。立定不定性差別者。是小
乘義。彼定不定。總爲不定。是大乘義。今依
此義。總爲不定。故梁眞諦所譯天親攝論云。
小乘説。聲聞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
未得聖故。若得未知欲智等三根。則名定
根。以得聖故。若至頂位。不名定性。以不
免四惡道故。若至忍位。名爲定性。以免
四惡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則可
轉小爲大。若得定根性。則不可轉。如此
聲聞無有改小爲大義。云何得説一乘。
今依大乘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
性。故一切聲聞皆有可轉爲大義。安立如
此大小人令修行大乘已上
論文
不得依糅論。
偏執此義也。何況此經云盡無餘有情界
一切根無上安樂悦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根
淨清智神境通果故。既云盡無餘有情界。
如何但限一種衆生。又無性有情亦有阿
頼耶識故。一切當得如來最上悉地果。何
以故。阿頼耶識是如來藏故。故密嚴經上卷
云。佛説如來藏以爲阿頼耶。惡惠不能
知藏即頼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耶。
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已上
經文
若有如來
藏。必應當得如來。必應當得如來無上悉
地果也。如來藏。即一切諸佛平等法身。是故
法性論第一。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云。依一
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衆生皆有如來
藏。若依*糅論云。無性有情。雖有法性理
佛性。而不證得究竟悉地者。相違勝天王
經。彼第四卷云。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界
處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本性
清淨。諸心意識。不能縁起。又諸如來無邊
功徳不共之法。從此性生。由是性出一切
聖者。戒定惠品從此性生。既云諸佛如來
無邊功徳不共之法從此性生。如何得云
雖有理佛性而不得成佛也。又起信論云。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
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
習。以有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求涅
槃。自信己身有。眞如法發心修行已上
論文
是故
當知。有眞如性故。無性有情等。必當得阿
耨菩提也。起信所立。不違佛説。勝天王義。
莫用*糅論義難起信所立。何況起信論主
是天竺付法之其一人乎。具論此義如別
章也
經。一切如來喜悦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從
自心出嚩曰羅賀娑 別本云。從其心出一
切如來受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説此陀羅尼
曰跋折羅訶娑 舊本云。從自身心出此一
切如來受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而説密語跋
折囉訶娑 釋曰。此第四護念也。文分爲二。
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説祕明。言
一切如來喜悦三昧耶者。是祕明別號。一切
諸佛之所持印故。云一切如來。以此智印
令一切喜故云喜悦三昧耶如前也。名一
切如來心者。是即通號。佛佛相受。以爲智
心故名爲心。此三昧耶從佛心出故。云
從自心出。次嚩曰羅賀婆者。是正説祕明。此
密語力。能護一切。令金剛喜悦。然別本云
受三摩地者。隨受喜義以爲受耳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
剛 別本云。説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
彼薄伽梵執金剛 舊本云。纔出此密語時
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 釋曰。
從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
相者也。就中。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
一依因。二顯本。三應實。四顯相。五顯力。六
還源。七顯智。八示相。九明徳。十顯實。十一
普現。十二感應。此是依因顯本。具如前也」
經。爲一切如來微笑出已 別本云。爲一切
如來笑出已 舊本云。以爲一切如來微笑
 釋曰。此即超明第四顯相。然此應云於
諸佛所圍繞而住。是應實之文。今經闕略。
但有顯相之文。於顯相中。亦應云。又於月
輪中爲一切如來微笑出已。准前可知故
也。諸佛菩提心。清淨如虚空。雖如虚空。
亦能建立諸法。故於淨月輪示現一切如
來微笑相也。淨名云依無住本建立諸法
者。即此義也。此微笑相。能有能無非有非無
故。名如來微笑。若不然者。是世間戲笑。何
名三摩地也
經。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爲一體 別本
云。同一體相入毘盧遮那佛心 舊本云。同
一密合便入毘盧遮那如來心 釋曰。此即
超明第六還源。又應云。由普賢堅牢故。
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爲一體。今經亦略
之者。前此微笑相。從佛心出。令還入本
故。云入世尊心聚爲一體。於本不生法界
之中。合散法爾。爲利有情始今示現。散出
合聚
經。生金剛笑形住佛掌中 別本云。成金剛
笑身住佛掌中 舊本云。而成金剛微笑
於如來掌中而住 釋曰。此即超明第八示
相也。又應云。又從心出。滿虚空界。成如
來微笑光明。時於光明中生金剛笑形。住
佛掌中。初文是第七顯智用。從時於光明中
生金剛笑以下。是第八示相也。如來微笑相。
遍於法界。有何中邊。佛神力故。成金剛笑。
住佛掌中。欲令衆生所得堅牢等此無異
故也。若修眞言菩薩。解此法界微笑
者。於一切處無動亂相。諸有情等。若見此
相。亦爲如來微笑三昧之所攝護。不爲二
之所動亂。終得見大菩提心月輪也
經。從彼金剛笑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
身 別本云。從金剛笑出一切世界微塵等
如來身 舊經云。爾時從彼金剛微笑身出
現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 釋曰。此即超明
第十顯實也。顯示如來三密法界實智妙相
無量無邊故。云從彼金剛笑形出一切如
來身。如前可知
經。作一切如來奇特等作一切佛神通遊戲
 別本云。皆現一切如來希有神變遊戲等
事已 舊經曰。一切如來希有事等一切如
來神變遊戲作已 釋曰。第十一普現也 現
作金剛笑印授&T047368;摩地智故。云作一切
如來奇特等。從三摩地智流出笑印。光明
遍照十方。*授與平等無上菩提&T047368;。故爲
&T047368;蒙施利。獲奇特之志。故云奇特。理
趣釋中。此三摩地爲滋生施。云施與旁生之
類。今謂施與傍生者。是擧最下以顯最
上。若不爾者。金剛笑菩薩。豈但喜悦旁生之
類。而不喜樂佛菩薩等。故常喜悦根菩薩顯
益文。云盡無餘有情界一切根無上安樂悦
意故等。又云以金剛微笑悦一切如來。次作
一切佛神通遊戲者。是即示現利他之徳。具
如前釋。感應准前
經。常喜悦根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
聚爲一體生常喜悦根大菩薩身 別本云。
以常愛歡喜根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
合一體相爲欲歡喜根大菩薩身 舊本云。
常愛歡喜根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以
爲大菩薩身既成已 釋曰。從此以下至
神境通果故。是第三頌現受教指也。此中
智用出入不同。亦分爲六。一攝相。乃至六
顯益。此即初攝相也。是如來大笑智印。於
一切處令生喜悦。故云常喜悦根。亦爲諸
法本。故云根也。此智光等。遍十方界。
衆生和合一味。故云聚爲一體。又智到極
理。定住本際。准前可知。不委&T047368;也。然兩
本云常愛者。愛護有情故。又隨衆生情欲
授與歡樂故云欲歡。今經於常喜悦之
言。兼含常愛及欲歡義。是爲好也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奇哉
我大笑諸勝大奇特安立佛利益常住妙等引
 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
曰我爲大笑者希有勝中尊善住常定者以
爲佛事用 舊本云。住於世尊毘盧遮那
心中已。而高聲作是言奇哉曰我是爲大笑一
切勝中上恒常善住定以爲佛事用 釋曰。
此第二還源。文爲二。初正顯還源。次説嗢
陀南。奇歎智身。前淨穢色心聚爲一菩薩
身。今還住世尊心。故云還源。就奇歎文爲
二。初二句。正歎智身也。我大笑者。謂智身
名。勝境界中最爲奇妙。故云諸勝大奇特。
別本云希有勝中尊者。即此義也。後二句。
明智身功能也。遍一切處。建立諸佛利生
大事。故云安立佛利益。不起滅定現諸威
儀。故云常住妙等引。維摩經云雖隨諸法
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爲現其身。是菩薩行
者。即此義
經。時彼常喜悦根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
別本云。爾時彼歡喜菩薩從佛心出依一切如
來背後月輪中住而請教示 舊本云。爾時
常愛歡喜根摩訶菩提薩埵身從佛心而下
依於一切如來背後月輪中而住復請教示
 釋曰。此第三現請也。今勘新經闕略。背
後以下至復請教示。恐寫經人錯誤失落。
此菩薩既住佛心。被佛加持。住菩提心月
輪。普爲有情請佛教令。一切皆是菩提心
之所攝故。具如前
經。依一切如來奇特加持名金剛三摩地
 別本云。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希有加持
金剛三摩地已 舊本云。于時世尊入一切
如來希有加持金剛三摩地已 釋曰。此第
四念應也。所以如來入此三摩地者。意在
簡擇所宜之法。赴其意樂佛心依入此三
摩地故云依也。言奇特加持者。謂諸有情。
既蒙福利。發奇特心。故云奇特也。故心要
云。既蒙施利。喜悦成心。即獲奇特之志。發
言歡喜微笑悦樂也。能加持有情。令生奇
特心故云加持。平等護念一切有情。無
能壞者。故云金剛三摩地也
經。受一切如來出現三昧耶 別本云。現一
切如來出現三摩地 舊本云。出現一切如
來三昧耶 釋曰。此第五現法也。一切如
來十波羅蜜諸力不共等。總合此等以爲
如來也。轉正法輪。利有情等故。爲出現
三昧耶受用。示現如是等法。故云受也。等
念必有等持。等持不離等念。是故或本云
三摩地。或云三昧耶。其義應知
經。盡無餘有情界一切根無上安樂悦意故
乃至得一切如來根清淨智神境通果故 別
本云。盡衆生界得無上安樂悦意受用故乃
至獲得一切如來根淨治智神通果故 舊本
云。盡遍衆生界諸根無上安樂悦意受用故
乃至獲得一切如來根淨治智通果故 釋曰。
此即第六顯益也。文分爲二。初明所利無
限。盡無餘有情界者是也。一切根無上以
下。二明所與利益。於中。初明與世安樂。
於世安樂有因果樂故云一切也。根能生
爲義。此三摩地。即生一切樂之根本故。以
令得此三摩地所生無上安樂悦意故。故
云一切乃至悦意。又於盡無餘有情六根界。
令得安樂故。云一切根等也。乃至以下。二
明與出世因果樂也。喜悦三摩地。亦爲一
切如來根。言清淨智。謂如來喜悦智。於一
切法而無所著。故云清淨也。神謂妙智。
境謂妙理。通果者。若此妙智契會妙理。任運
獲得如來通達無礙之果。故云神境通果。果
攝因故。但云果耳
經。則彼金剛微笑授與彼常喜悦根大菩薩
摩訶薩雙手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喜
金剛喜潅頂時金剛喜菩薩摩訶薩以金剛微
笑笑悦一切如來説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奇
哉示出現能作大喜悦他師不能知 別本
云。時彼金剛笑授與常愛歡喜根大菩薩雙
手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愛名號而與潅頂
時金剛愛摩訶薩菩提薩埵以金剛笑如來
笑已説此嗢陀南曰諸佛之所生所現希有者
能作歡喜智二乘不能知 舊本云。從金剛
微笑爲彼常愛歡喜根摩訶菩提薩埵如上授
與於雙手掌中爾時一切如來以金剛愛名
而爲之號便以金剛名而爲潅頂于時金剛愛
摩訶菩提薩埵以其金剛微笑於一切如來微
笑而高聲唱是言曰此是諸如來示出現希
有大智能踊躍二乘所不知 釋曰。此是第
四頌曰授與金剛笑也。此文爲二。初授與
潅頂准前可知。彼金剛喜潅頂以下。二説
令信偈爲二。初欲説令信偈。寄所授印
示其相也。説此嗢陀南下。二正説偈。亦爲
二。初二句。明所受智印。是諸佛所持令生
信也。一切諸佛。以此智印示現一切喜悦
之相。故云此是一切佛。奇哉示出現。言奇
哉者。是喜悦義。亦是希有故。兩本同翻爲
希有也。後二句。明智印功能也。此三摩地。
能作自他歡喜之想。故云能作大喜悦。喜中
最勝故爲大也。外道小乘。及權菩薩。所不
能知。故云他師不能知
經。大潅頂尋圓光有情大利大笑如是一切
如來大潅頂薩埵 釋曰。此是第二總結。亦
二。初結別名也。文有四句。一大潅頂。二尋
圓光。三有情大利。四大笑。如次可配四大
菩薩也。如是等者。是二結部類。即明此是
一切如來大福徳潅頂智門四大菩薩。此
薩等。住南方寶生如來前左右後。現神變
已。圍繞而住。内外供養及四攝等。皆於其
中嚴持而住。一切如來初成道時。無不備
具此等大莊嚴。故云如是一切如來大潅頂
薩埵也
經。爾時婆伽梵 兩本同云爾時世尊 釋
曰。從此以下。第三明一切如來智慧門四大
菩薩。亦分爲二。初明四大菩薩。後明總結
也。就初亦分爲四。一觀自在大菩薩。授金
剛開敷白蓮智潅頂門。二文殊師利大菩
薩授金剛猛利劍智潅頂門。三纔發心大菩
薩授金剛輪道場智潅頂門。四無言大菩薩
授金剛陀羅尼速成就智潅頂門也。已上四
菩薩。竝是蓮華部中西方阿彌陀如來妙觀
察以法潅頂智三摩地菩提薩埵也。出生義
云。就一切如來自在無染智而生金剛法
焉。就一切如來永斷習氣智而生金剛利
焉。就一切如來轉大法輪智而生金剛因
焉。就一切如來離言説戲論智而生金剛密
語焉。則西方大蓮華法藏界無量壽如來四
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三摩地大惠波羅
蜜之所成就焉。此中初明觀自在大菩薩
授金剛開敷白蓮華智者。心要云。雖能滿
願。由恐散動。散動具有六種。散動不能
制止心王。須修三摩地法。以住其心。殊
勝行門微妙理義大悲方便。而筏喩之。勝義
菩提行願。因茲頓證。此乃觀自在菩薩之悲
智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内心證得
金剛法清淨無染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
金剛法清淨無染三摩地智。流出金剛光
明。遍照十方世界。淨除一切衆生五欲。身
心清淨猶如蓮華。不染塵垢。還來收一聚。
爲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
法菩薩形。住觀自在王如來前月輪。次釋經
文者。大分有四。爲頌曰。如來蓮華心。祕
密神變相。親承請教示。授金剛蓮華。初言
如來蓮華心者。從爾時至縛曰羅達麼。於
中四門不同。謂擧報。顯體。明行。護念。此即
初擧報。及以顯體。如前釋也
經。復入觀自在大菩薩三昧耶出生法加持
名金剛三摩地 兩本同云。復入觀自在摩
訶菩提薩埵三摩地出生法加持金剛三摩地
已 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佛入三昧
耶。如來先入喜笑三昧耶。今重入此三昧
耶。故云復入也。觀自在菩薩者。此智印主。
内證金剛法清淨無染智。外觀一切衆生三
業淨除五欲無礙自在。故云觀自在大菩薩
三昧耶。如前釋也。出生法加持等者。是明
所生加持名。金剛無染三摩地智。轉入一
切開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所生。從無染
智出金剛光加持衆生故云加持也。所
言法者。修行四藏性中法藏性。證得此三摩
地故名爲法。言四藏性者。一如來藏性。二
金剛藏性。三法藏性。四羯磨藏性。一切有情。
由具如是四種藏性。當得四大菩薩之身。
故五祕密云。瑜伽者。作是思惟。我應發金
剛薩埵大勇猛心。一切有情。具如來藏性。
普賢菩薩。遍一切有情故。我令一切衆生
證得金剛薩埵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金
剛藏性。未來必獲金剛潅頂故。我今一切
有情速得大菩薩潅頂地。證得虚空藏菩薩
位。又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法藏性。能轉一
切語言故。我令一切衆生得聞一切大乘
修多羅藏。證得觀自在菩薩位。又作是思
惟。一切有情羯磨藏性。善能成辨一切事
業故。我令一切衆生於諸如來所作廣大
供養。證得毘首羯磨菩薩位。又作是思惟。
一切有情既具四種藏性。獲得四大菩薩之
身。以我功徳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
願一切有情速證清淨毘盧遮那佛身。今
於此中隨法藏性而得其名。是故云法。又
理趣釋*曰。紇利字亦云慚義。若具慚愧。不
爲一切不善。即具一切無漏善法。是故蓮
華部亦名法部。是亦無違也
經。一切如來法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
心出嚩曰羅達磨 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
如來法三摩地若一切如來心説此陀羅尼
曰跋折羅達磨 舊本云。從自心出一切如
法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而説密語曰跋
折羅達磨 釋曰。此第四護念也。言法三昧
耶等者。是祕明號也。法三昧耶者。如前釋
也。此三昧耶。是諸佛智心故。名一切如來
心也。佛心自説眞言故。云出祕明義者
是法也。護念一切群生之類。悉能令得無
染之智。此一段意。唯在茲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
剛 別本云。説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
彼婆伽梵執金剛 舊本云。纔出此語時於
一切如來身中即彼薄伽梵執金剛 釋曰。
從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
變相也。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具如前列。
此則依因顯本也。然訣文釋不空王段云。經
説此祕明時。一切如來心。即彼婆伽梵執金
剛。此因本二段文也。釋曰。前觀中。普賢菩
薩從佛心出。成就金剛身。故此觀中。以
佛心金剛爲因本。故云即彼薄伽梵執金
剛也已上
訣文
若准此釋者。薄伽梵執金剛。的爲
因本。亦如前也
經。自性清淨一切法平等智善通達故金剛
薩埵三摩地爲正法光明出已 別本云。爲
法界妙光明出現普照一切世界滿周法界由
自性清淨故一切妙觀察智善決了故 舊本
云。由自性清淨一切法平等性智善決了故
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以爲法光明 釋
曰。是即超明第四顯相也。第三應實。准上
應知。故闕略也。依三所以。出光明相。一自
性清淨故。謂法界體具恆沙徳故。爲正法
光明。故別本云爲法界妙光明出現普照一
切世界滿周法界由自性清淨故。所言清淨
者。其性清淨。不爲二邊動亂。故云清淨。
二智善通達故。語妙觀察智稱法界體善通
達故。爲正法光明。是故別本云一切妙觀察
智善決了故。所言一切法平等智者。此智觀
察一切諸法。皆悉清淨故。云一切法平等
智也。三金剛薩埵三摩地故。行極堅牢故。
爲正法光明。是故舊本云三摩地極堅牢故
以爲法光明。由此三力。顯祕密神變相。故
云爲正法光明出已
經。以彼正法光明照耀一切世界成爲法界
盡法界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爲一體 別
本云。彼光明法界還同一體相入毘盧遮那
佛心 舊本云由彼光明出現一切世界
周遍照耀便成法界時彼一切法界遍滿虚空
界同一密合入於毘盧遮那*佛心中 釋曰。
此即超明第六還源義。兼第五顯力也。以
正法光明照一切世界。各成法界。一一法
界。攝盡一切法界。更無餘界故。云成爲法
界也。盡如是等一切法界。入佛心中。以爲
一體。故云入世尊心等。是故舊本云一切世
界周遍照耀便成法界時彼一切法界遍滿
虚空界同一密合等也。如是等相。皆由如
來普賢金剛威神力故。義兼顯力矣
經。量遍虚空法界生大蓮華形住佛掌中
別本云。爲虚空界量大蓮華身住佛手中
舊本云。周遍虚空界量成大蓮華身住於世
尊手中 釋曰。此即超明第八示相。亦兼
第七顯智用也。何者。量遍虚空。法界之言。
稍顯智用滿成光之義故也。雖義如是。今
但以爲示相。何者。量遍虚空。是蓮華量故。
故別本云爲虚空界量大蓮華身。思之可

經。從彼金剛蓮華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
來身 別本云。從彼蓮華出一切世界微塵
等如來身 舊經云。爾時世尊從彼金剛蓮
華身中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 釋
曰。此即超明第十顯實也。此文意。左明從
蓮華顯出如來法界三業。義意如前
經。一切如來三摩地智神境通等作一切佛
神通遊戲於一切世界 別本云。於一切世
界現一切如來三摩地智作種種神變遊戲已
 舊經云。既出現已一切如來三摩地智神
通等一切如來神通遊戲於一切世界作已
釋曰。此即第十一普現也。金剛法清淨無染
三摩地智所現神變。是爲一切如來三摩地
智神境通所現之通。其相非一。故云等也。
次作一切佛神通遊戲者。爲度衆生隨類
轉變。故云神通遊戲。感應准前
經。妙觀自在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
聚爲一體生觀自在大菩薩身 別本云。以
觀自在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體
相爲觀自在摩訶薩埵身 舊本云。觀自在
故及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同一密合
以爲觀自在摩訶菩提薩埵身成就已 釋
曰。從此以下至神境通果故。是第三頌親
承請教示也。於中亦分爲六。此即第一攝
相也。妙觀自在身心三摩地輪。遍空塵界。其
中有情與此智光。和合一味。又薩埵神力。
合一切身。爲一體相。故云妙觀自在故乃
至生大菩薩身。又妙觀察大智。到不二極
理。合散得自在故。云妙觀自在故也。無礙
大悲住本際故。出攝自在故。云薩埵三摩
地故乃至生菩薩身。准前釋也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奇哉我
勝義本清淨自然諸法如筏喩清淨而可得
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説此嗢陀南曰
我希有第一自性清淨生應彼筏喩機隨現
勝淨法 舊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中而
高聲唱是言奇哉曰我是第一義本性自清淨
筏喩於諸法能得勝清淨 釋曰。此第二還
源也。文分爲二。初明還源。謂住佛心也。
妙觀自在。皆從佛心時一切世界微塵等
數妙觀自在皆住佛心。此義如前。以後諸
文。其意亦爾。次説此嗢陀南下。二奇歎智
身。文分爲二。初二句。正歎智身也。我謂一
切如來自在無染智金剛法菩薩。此菩薩即
勝義諦。何以故。五蘊即是本不生故。般若經
云照見五蘊皆空乃至不生不滅者。即此
義也。彼勝義諦。非善非惡及以無&T047368;。故云
本清淨。非佛人天修羅所作。其性自爾故云
自然。滅非實滅。生豈實生。故別本云自性
清淨生也。理趣釋曰。爲觀自在菩薩説一
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説
四種不染一切煩惱及隨煩惱三摩地法。所
謂世間一切欲清淨故。則一切嗔清淨者。此
則金剛法菩薩三摩地。所謂世間一切垢清
淨故。則一切罪清淨。此則金剛利菩薩三摩
地。所謂一切法清淨故。則一切有情清淨。此
則金剛因菩薩三摩地。所謂世間一切智智
清淨故。即般若波羅蜜多清淨。此即金剛語
菩薩三摩地。義准可知。次後二句。即奇歎
證智。重歎智身也。不著諸法。如取捨
筏。然後當得本性智身。故言諸法如筏
喩。清淨而可得也。或云筏者。爲度故須取。
到岸故須捨。修道亦爾。憑筌會理故須取。
得理忘筌故復捨。執文爲法。是善心。而尚
捨之者。執文爲非法。是不善心。固須捨
之。金剛般若論云。此義云何。示修多羅等法
中。證智不住故。以得證智捨法故。知到
彼岸捨筏故。隨順彼證智法。彼法應取。
如人未到彼岸取筏故。文意准知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四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
 *大勇金剛撰 
經。時彼觀自在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
切如來前月輪而住復請教令 別本云。爾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從佛心出依一切如來
前月輪中位住而請教示 舊本云。時彼觀
自在摩訶菩提薩埵身從佛心下已依於一切
如來前月輪中而住復請教示 釋曰。此第三
現請也。前已住佛心故。今從世尊心下。
下是出義也。無諸菩薩不住菩提心者故。
依月輪住。若住菩提心。必不捨有情。
故普爲諸衆生請諸佛教示。此一菩薩請
時。一切世界微塵妙觀自在亦請。具如前

經。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三摩地智三昧耶
出生名金剛三摩地 別本云。爾時世尊入
一切如來三摩地智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
已 舊本云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三摩地智
三摩耶所生金剛三摩地已 釋曰。此第四。
念應也。言世尊入一切如來。三摩地智者
光明佛入三摩地智。此是開敷白蓮華三摩
地智。爲念所應入此智印。然如來照機。不
謀前後。任運鑑照。自然稱會。譬如空月影
不思現萬水。但以衆生見入出也。今隨此
義。且云入耳。又法界縁起具恆沙徳。入出
倶是法界之用。即出而入。即入而出。行住
坐臥。例亦如是。一法界中。有無量法。何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