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享保八年歳次癸卯秋七月九日。於五智
山忌慮亭筆 囘向無上大菩提
 沙門曇寂 
享保十四年己酉三月再閲正治
元文二年歳次丁巳春三月十有三日重正
治閣筆       行年六十有四
寶歴七丑年霜月九日以 善住遮梨御本
書寫之竟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卷第十二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又行者下。釋當發五神通等文也。抄辨
通六通義二義。今取初義也。即智論義
也。第二十八論初丁云。五通是菩薩所得。今
六神通。是佛所得。若菩薩得六神通
來難。問往生品中説。菩薩住六神通
諸佛國。云何言菩薩皆得五通。答曰第
六漏盡神通有二種。一者漏習倶盡。二者漏
盡。而習不盡故。言皆得五通漏盡故。言
六神通上云。便得佛名。然非究竟。故對
究竟佛。云得五通也。第十二十七云。今神通
多種。若行者以心離相無著故。乃至能
二乘五通。若更深修乃至能得菩薩五通
此五通即是入地菩薩自在之用。比於二乘
之用。如日光彼熒火也。持明者謂持
誦人得妙成就悉地之果。即能遍遊一切佛
。供養諸佛就衆生也 若不觀此離一
切相本來空寂法門。此仙亦不得。此即是
於菩薩地 仁王良賁疏第一四十四丁
得五神通者。依婆沙論。於自所縁無倒了
達。妙用無礙無擁滯。故名神通。一神境
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境
滯名通。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色界大
造淨色眼根。智是眼識相應之惠。遠見無礙
天眼通。三天耳智證通。色界大造淨色耳
根。智是耳識相應之惠。遠聞無礙名天耳通
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就
根本。知心非所知障非心。此就加行。名
他心通。五宿住隨念智通。於宿住事
憶念。謂憶前念漸次逆觀。乃至能憶中有初
心。名加行滿。根本成時能憶過去某處某性
彼彼類身種種事業。名爲宿住。謂彼聚心雖
多法。而念力勝智。隨念力而能知彼。故
隨念。智證宿住。無擁名通明五體者。
倶舍論。此之五通解脱道攝。惠爲其體
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皆俗智。唯是有漏。
他心智通五智爲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
漏無漏。以爲體故。所依地者。於無色界
觀減止増。五通必依止觀均地。唯四根本近
分地無。依顯揚論。五通皆以定惠二法及彼
相應而爲其體。是後得智。唯無漏故不動
本心等者。明神境通相也。本心者定心也 
遊諸佛刹等者行化也上引
仁王疏
謂不定心
行化也。所云不滅定。現諸威儀
謂也。下疏云。又此菩薩能於畢竟定心中。普
會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亦自能普詣十方
養諸善知識。詢求正法。唯獨自明了諸天
世人莫能知。由此因縁復名祕密。第七三十
初地果相云。乃至於此百蓮華藏一一世
界菩提漫荼羅。各有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
以爲眷屬。此瑜伽者能不于座。至
諸佛會中。亦能次第詢求諸善知識故。云
初地菩薩化滿百佛國現種種身語意
者。第十五十二云。行者供養香花時。當
眞言養花。即用花眞言等也。心若不
定。何由得然。故云三昧自在轉也。及印
加持然後運心。此華香美無諸過惡。願生
。復多猶如大雲從法界中也。從彼而
花。謂從法界生也。常遍諸佛前。生種種
光明。又以此華等。遍周法界一大樹。如
天意樹無異。雨種種花雲香花幡蓋等。及
飮食物。無量無邊不窮盡。普遍一切如
來之前。種種供養一一周遍。如是運心
即以眞言持之。謂一一尊所供養。各以
本尊眞言及印加持也 興種種供養雲
者。第八三丁五供義云。若行者善以五字
。作金剛舞戲普應衆生譬如五味
五綵。韻五音調五藥。雖性分不
。而千變萬化巧轉不窮。當知是人則解
香三昧。亦解此五種陀羅尼義。以是種
種法門供具。供養心王如來。能令諸尊觀喜
所求必獲華嚴十地品會疏三十四
下百四十
云。佛子
此觀喜地已。以大願力多佛。所
多百佛多千佛乃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
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飮食臥
具醫藥等。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衆僧
此善根皆迴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
諸佛故。得成就衆生法 無盡大願
者。下疏云。若通論信解地。則是初地菩薩
此虚空無垢菩提心時。自然於十無盡
。生十大願。乃至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廣修諸度者。問。初地正修檀度。仁王瓔珞
等諸經皆爾。何云諸度乎。答。作常途顯
略義皆爾。今此經宗與彼不同。今具辨之。
初顯略義者。華嚴大疏三十四下百五經是菩
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増上。餘波羅蜜非
修行。但隨力隨分。疏具論諸地所行。略
五義。一爲別地各説一増今文是。二
過前。初地檀勝。二地二度勝故。二地
文云離慳嫉破戒垢故。乃至十地十度皆
勝。是則後後皆勝前前。三論其實行地地具
修。四證理平等非多非一。五約圓融一具
一切今此經宗義者。六度十度皆有
眞言及觀心。如諸軌中説。凡眞言行者初從
凡夫終至十地。皆依此軌則而修行故。一
時具修十度。亦何容疑此間耶。且如手執
金剛杵。則行十波羅蜜。摧十煩惱。證十眞
別有
。更尋
第九二十二金剛鎧眞言釋云。以
強精進服金剛申甲冑。且如六波羅蜜
一一如實相。皆如金剛不破壞。又一一
度中皆具五度。是故周體密緻。無間隙
六度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
陀羅尼等皆當
復由意根下。釋獲無量語言陀羅尼句。是
得陀羅尼義也。文義忍呪四種陀羅尼。
皆以念惠力體故。云由意根淨也。唯
識述記第十本九云。陀羅尼此名總持。總
持有四。一法。二義 三呪。四能得忍。此
地所治違鈍性於三惠忘失障。今此
地無彼法大法之總持。法謂教法。殊
勝之教名爲大法。此定及總持名爲因。能
無邊妙惠光故。總持以念惠性。謂
聞思修三惠了大乘法故。因
障聞惠轉勝。非定力親能起二。十
地云。隨三惠等照法顯現。故名明地
智度第五云。問曰。已知次第義。何以名
陀羅尼。云何陀羅尼。答曰。陀羅尼秦云
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
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不漏散。能
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生。若欲
持令作。是名陀羅尼。乃至。問曰。是
陀羅尼有幾種。答曰。是陀羅尼甚多。有
持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
聞者皆不妄失。復有分別知陀羅尼。得
是陀羅尼者。諸衆生諸法大小好醜分別悉
知。如偈説。諸象馬金木石諸衣男女及水種
種不同。諸物名一貴賤理殊。得此總持悉能
分別。復有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
者聞一切語言音喜不瞋。若一切衆
生如恒河沙等惡言罵言心不憎恨。乃至
如是等。略説五百陀羅尼門。若廣説則無量。
是故言。諸菩薩皆得陀羅尼三十次説百
八三昧也
第二十八二十二乃至是諸三昧次上廣明
三昧門
法實相智惠能生陀羅尼。如坏瓶
火燒實相
智惠
熟能持水不
羅尼
亦能令
河。禪定無智惠亦如坏瓶。若得實相
坏瓶得火燒成熟。能持菩薩二世無量
功徳。菩薩亦因之而度得佛。如是等三昧
陀羅尼種種差別今此中亦爾。除蓋障三昧
諸法實相智惠無量語言音陀羅尼也」
無量言音陀羅尼者。智度九十七十三云。
一切衆生語言三昧者。得是三昧故。
能解一切衆生語言。入分別音聲三昧者。
是三昧中皆能分別一切天人音聲大小
麁細等
且如一世下。明語言陀羅尼也 三
十六倶胝等者。如上辨之 上中下性者有
人約尊卑利鈍等解不當也 彼者指
十六倶胝趣也。三十六倶胝要不六趣
即六趣中上中下也。如上所引智八十六
二十紙
次文云。十不善道有上中下。上者地獄。中者
畜生。下者餓鬼.十善亦有上中下。上者天。
中者人。下者鬼神云云 應以隨類等者。又
智論次文云。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
薩能如是分別已。知衆生應小乘法
者以小乘法而度之。應大乘法者以
大乘法而度之。是菩薩知衆生深心數事
及宿命業因縁。又知未來世果報因縁。又知
衆生可化時節。及知處所。諸餘可度因縁
盡知之。是故所説不虚。如是道種惠及諸
助道法皆攝在般若中。是故菩薩當道惠
般若維摩經佛國品云。佛以一音説法
衆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因其語。斯則
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説法。或有恐畏
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
共法。華嚴大疏第四云。謂如來一代之教
一音。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云。
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
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
自殊。非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云。佛
一音説法。衆生各各隨所解。上之二
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在機。各得圓音
一義。然並爲教本。不之意耳
梵本下。此中意明三千頌梵本擧此三名
顯無量語言。故第三句兼具多聲。以表
量義也。然此方無敵對文字故。不具翻
故翻經但云無量語音陀羅尼。以顯無量
隨類之音也。抄云云愚按。妙法花藥王本
事品云乃至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徳佛今故
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一切衆生語言
陀羅尼。又陀羅尼品藥王説四十三句呪
云。郵樓哆郵樓哆三十八憍舍略三十九觀智軌
都爲
十八句
嚕帝嚕多捨繑隷三十五玄應音第
二十七云。唐三藏法師玄弉譯都有
十四句
胡魯
三十九摩訶胡魯多憍擧教切設隷四十正法華
第十釋云宣暢音響此諸文不同。依
郵樓哆郵樓哆重言一句也。依唐譯本
摩訶言故。大小義分明。觀智軌都爲
嚕帝rute之點恐別大小之異。按此三句
是當今三種聲。正法花次句云。曉了衆
衆聲指上三句。三已上是衆義故。驗知。
三句即當今三聲也。然有人擧觀智嚕多繑
捨隷二句。合正法花宣暢音響者。恐不可
也。又引觀智僧伽涅具灑抳句今疏涅瞿
是亦不當。語雖相似文意不同耳。又
有人云。正法華云合衆無音云云按現行本
令。高麗本作合。今引正法花全文之。
彼云乃至而察於法衆無音。所説鮮明而
止足。盡除節限。宣暢音響。曉了衆聲。而
文字窮盡 抳應是令梵語atya
令也千文恐作令者是矣。梵音雖合義。於
一句文合衆義。於義不穩。故知。有人解
當矣。總意云。無音者。涅槃所云無聲大
意聲。即佛音也。今明隨類之音故云衆無
也。又按智度第三十三十二云。是佛菩薩
音聲有三種。一者先世種種善音聲因縁故。
咽喉中得微妙四大。能出種種妙好遠近音
謂一里二里三里十里百千里。乃至三
千大千世界音聲遍滿。二者神通力故。咽喉
四大出聲。遍滿三千大千界及十方恒河沙
世界。三者佛音聲常能遍滿十方虚空
三種聲亦似小大長三種也。今此中ruta
聲。ravita小聲者。尚未詳更尋。竊按深意。
藥王梵云bhai@sejaraja。與藥師義同。日月
淨名徳稱與日光月光同。最有相關。藥師
者初地菩薩初見心佛時。如淨瑠璃中之
也。是依持誦行聞塵清淨時義也。又
法花云。藥王菩薩過去世名一切衆生喜見
菩薩現一切色身三昧。是與除蓋障三昧
菩薩所得義同也。bhai@sejave@sa鈴也同也。
語言音陀羅尼者即聲解脱義也。蓮心軌振
鈴説文云。入聲解脱照般若理ruta
法身眞如。即般若理也。ravita觀照。是般
若也。nirgho@sa@m云涅槃無聲大音。即解脱也。
次法身般若解脱也 涅瞿袗者。有人云。
今云nirgho@sa@m。故長聲亦兼多聲歟。若復正
經之翻誤耶是不思之甚也。梵語多含。豈
管見所盡乎。今按。妙音云ma@mjughopaghopa
音也。d@irgha長也。na@m多聲也。故云長聲亦兼
。又ni及次rgho字上半體r+是無也。gho@sa
也。故正法華云無音也 所以具足等者。
梵本具足。謂經略去之所以也。此方無
敵對之語。故略不翻也
以得陀羅尼下。釋知衆生心行文。謂隨何界
其言音。知其所念。是意根清淨徳也。
法華法師功徳品意根淨文云。三千大千世
界六趣衆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年
。皆悉知 心行者謂心之行相也。惠
琳音云。心行下庚反。謂遊履也。放光經
云。意所趣向。光賛經云。所趣所行。問。云何
悉知衆生心行。答。菩薩知衆生種種法中處
處行。即維摩經云。善知衆生往來所趣
心所行。其義一也。光記第一餘三十二云。問。
如前所引。無慚四句所説行相彼論應
。何故乃言行相。又若義同即無差別。何
故相對辨差別耶。解云。若言行解唯是心
等作用差別。若言行相其二種。一影像
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前爲辨差別故。
作用名行解。影像名行相惠暉云。行解心於
解。行相心心
所縁青境青解行。心上帶青相
相。行相行解二皆通心心所。通三性
各據
不同。實有差別。論行相名兼通行解。無慚
四句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故名爲
。更有餘文。準此通釋。如是名爲二種差
。今云。心行者即心行解
謂如是下。明心行不同相也 乃至通塞之
相者。上疏釋善行歩云。善行歩者即是諸佛
威儀。謂善知時宜可度不可度等種種通塞
身口意方便應群機。曲中規矩皆成
佛事故以爲名也 如釋論者。第八十六十九
論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提道種
智佛答。菩薩住無生法忍諸法實相。從
實相起取諸法名相語言。既自善解。爲
故説令開悟。菩薩福徳因縁故。解
切衆生音聲語言。以是音聲三千大千世
。亦不著是聲如響相。是音聲即是梵
音相。以是故菩薩應一切道。遍觀衆生
心知其本末善法利益。遮不善法。如
經中廣説云云廣説
是菩薩下。明六根互用義也 視聽臭解者。
次眼・耳・鼻・舌・身作用也。觸兼舌・身兩
凡互用義約識用故。今以作用呼也。唯
識第四二十二云。若自在位如諸佛等。於
自在。諸根互用。任運決定。不尋求。彼
五識身寧不相續。述記五本二云。此有
。不正義。此初地亦得五識故。若正義
者。此位即在八地以去。皆能任運。此於
有漏五根亦能得互用故。無漏殊勝。非
故。然此擧勝故説如來。次致等言。意
餘者。諸大菩薩方始能然。餘不爾。
謂佛世尊於境自在轉變皆成。以眼開
諸根互用。不分別。恒縁於此。故名
。更無疑慮故言決定無所知。即無
尋求。恒決定縁。此五識身何不相續云云
要下本二十八云。諸根互用者。有二異説。第
一師云。實能縁諸境。於中有二義。一義
云。一一識體轉用成多。非法體故。非
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無遮。不
大種造。彼轉體故。如第八縁
亦得自在。不難言不壞境等
二義云。恐壞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實境。所
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識用廣。非餘自相
恐眼耳根得三塵時。若至能取壞根不
境。若不至能取壞境不根。餘三根取
亦爾。皆有此過故。第二師解云。一一根
處遍有諸根。各自起用。非一根一切
。以諸根用各遍一切故名互用。不爾便
法相。故心王亦應心所用而取
華嚴大疏三十四上百五十地論十
地配歌羅邏等十位。釋曰。論八者滿
時。釋曰。此下喩後三地行徳滿足。論云。
中有三種。根滿足時。男女相別滿足時。
廣長諸相滿足時。釋云。根滿足者即六根也。
即倶舍云及色根也。如八地報行純熟云云
此釋與
宗義同也
第十二十六云。行者見此眞言道
時。識亦發光。識謂六識也。如小乘中説。心
意識但是名之差別。大乘即有別相。謂六識
身。但是三縁和合不決定了知諸法。能
分別者是心也。以心淨故六識亦皆光明輝
發。猶如大寶珠體性常淨而不塵垢
染。若人瑩治漸去塵垢乃至轉明即能無礙
降諸寶。光色無比。衆生六識亦爾。以
源淨故。六識亦皆純淨。所謂六自在王性清
淨也云云十八三十云。胎是初起。即便是如來
所起處。以如來性。如來性生是阿字
而生也。如是發心即初地位也。海謂如來種
性之海也。從此實性而生如來一切功徳
也。胎謂從此以爲根本。由普賢行如來行
如來海之胎藏。漸漸具足一切如來六根
之支分也。第十一三十云。又以是身心輕
而誦習之。當隨生心清淨身清淨者。
謂即以此輕安布想念誦極持。身等五根清
淨也。如六根品中所説。萬像皆見能知
心等也。以身心清淨故即得隨生意生之
身隨念而生也。隨生爲因念誦淨。便護
隨生身心清淨也。若於耳上之當
根清淨者。此解。行者若欲耳根淨者。想
阿字於其耳根。而後念誦。即得耳根清淨。聞
持不忘。能聞十方佛所説法。乃至天等之
。亦如法華説愚按。權教八地當
經初地。故唯識八地爲正。初地爲不正。彼
不正者即是性宗義也。又指心第七云。法
華論云。諸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
初地位。乃至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
聞聲知香味觸等。諸根互用故云云玄賛有
二義。一義如唯識*論。一義云。若加行力故
分所得者。地前亦得也。又天台眞位六根從
初住之。今教不地前。故初地得之歟
此解不可。世間成就品疏第十三十一
入息相乃至是出入息。流注身心
諸垢穢。漸得諸根清淨是天台所云。相
似六根十信立也
三十一丁云。亦能知諸如來祕密事。即是究竟
六根清淨。文初是天台所云眞位六根從初住
得也。具如彼解
然權教
初地在此經地前。故唯識不正義。初地得
者。即天台所謂從初住而得之義也。古師
多云。此經地前不位。三劫六無畏階次
地前位何耶。亦六根淨地前得之。如
間成就疏明著矣。指心解不可矣
又能觀下。上明菩提六根淨。是明六根淨人
之事業也。自得除蓋障三昧故亦能除他衆
生蓋障也。百字果相應品云。爾時世尊從
量世界海門法界。殷勤勸發成就菩提
生普賢菩薩行願。於此妙花敷地胎藏莊
嚴世界種性海中生。以種種清淨門。淨
除佛刹菩提場佛事第十八三十云。
此普門身隨衆生種種心行差別性欲各異
即以清淨妙門而淨其心。無究竟。如
其心即是莊嚴一切土也。行者如是住
菩薩地時。即能以普見世界如來身。坐
于道場而淨法界輪。即能遍知一切句也。
謂成佛也。亦能隨欲樂而滿其願
也。以種種方便等者。即普現色身也。吉慶
第九賛云。以除蓋障三昧普現漫荼羅身
即是也 成就衆生等者。第十八所謂。如
其心即是莊嚴佛土也。何者。衆生自心
即是密嚴佛國故。第一云。此教諸菩薩眞語
門。自心發菩薩。即心修萬行。見心正等
。乃至發起心方便。嚴淨心佛國。從因至
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又第五十二云。
種種熾然萬行莊嚴佛土熟衆生。法
性自爾非造作也。其能如是奉修者。是
無邊福聚云云 乃至一生者。一念一座
等故云乃至。所云不起于坐三摩地現前是
也。又下疏。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即一生成
佛。何論時分第十一二十四云。何以故。
無量劫勤求修諸苦行得。而眞
言門行道諸菩薩即於此生而獲得。如餘菩
無上道故。難行苦行如頭燃
無量劫尚不此成就。此眞言行
者若具方便。一生可成就也。以甚深縁
起十喩義故。以眞言等種種成就。而
取著。不於如是法故。微妙速疾也
復次如上下。爲諸佛護持句。先擧菩薩
所得功徳以爲所因也。中是明所得功
。本自所有非新成也。愚按。是明除蓋
三昧中所得四徳。故經云若得此者則與
佛菩薩同等住等。蓋障是能障。四徳即所障。
是一切衆生本具四徳。故云如上所説功徳
一切衆生皆悉等。應知。除蓋障故四徳顯
現。即是四方四徳也。應知。除蓋障是總。四徳
即別也 佛菩薩同住者。東方發心徳。初發
淨菩提心即與諸佛等故。上云。心自覺
故便得佛名 神通者南方修行徳也。上
云起五神通。乃至以無盡大願廣修諸度
 得陀羅尼者。即西方法部徳也。又成覺故
六根互用等也 知衆生心者。北方方便
徳。文可知 諸功徳者如上辨之。衆生
本具四智四徳也。四智即相大。起信云。二者
相大。謂如是具足無量性功徳故。第九
云。一切衆生心自本有佛知見性。但以無智
膜翳故。諸法實相不明了現前第七
云。如來無礙知見。在一切衆生相續中。法爾
成就無缺減。以此眞言體中胎四方
實覺故。名爲生死中人。若能自知自
見時即名一切知者一切見者云云佛知見
者。云四佛知見。即四智菩薩也 
密神通之力者。第十八二十四云。眞言導
師即是救世者a@m言此眞言即同於佛也。
又復具大威徳。如來自在祕密神通之力
皆由此生法華壽量品云。汝等諦聽。如來
祕密神通之力云云第十七彌勒印云。此













是如來迅疾持印。謂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加
持迅疾之義也第十二釋我一切本初文
云。本初即是壽量義壽理即中胎藏義故。
第七三十二今此本地之身。又是妙法蓮華最
深祕處。故壽量品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
處。乃至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即此宗
瑜伽之意耳神通力者四阿流出方便智也。
上云以種種方便成就衆生乃至行如來事
是也。是果後行。第十彌勒眞言釋云。行者不
久同彌勒之行彌勒之行者即果後行。所
云如來行也。又第六卷十三云。青是無量壽
色。既到金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
漫荼羅。如淨虚空中具含萬像加持方便。
即神通力。五佛五字相配時。無量壽當a@m
法華壽量即無量壽。a@m
祕密神通之力義思
第十八所a@m
神通之力同也。又現曼荼羅者。與a@m字現諸
字門同也。又金界三昧耶會因菩薩眞言。bu
ddhabodhi智也攝眞 實經云。於曼荼羅
瑜祇經因菩薩種子a@m字也。因菩薩略
出經云纔發心轉法輪菩薩。一相傳云。轉法
輪即彌勒尊也。驗知。無量壽現大悲曼荼
者。是彌勒菩提三昧。祕密神通義也。又
a@m字灌頂義。灌頂佛種不斷。亦彌勒所主。此
義具如上釋彌勒名義中辨
今此眞言下。諸徳顯現相次第相成。正
是起因也 不斷如來種者。如上諸義即五
字門加上配解凡曼荼羅流現。及灌頂法門五
字門之廣相也。以要言之。諸佛五字流現法
門。皆是爲衆生不佛種故。故知。佛種
不斷即是五字門之功也。華嚴十行品云。此
菩薩爲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
乾闥婆等。作清涼法池。攝持正法
。大疏二十二十六釋云。作清涼*法池標也。
言含法喩。謂如無熱惱池清淨無濁。下二句
上句。如池含於徳水。故云攝持正法。下
句以四辨才願智等。饒益衆生。相續無
盡究竟入於一切智海。名不斷佛種。如
大池流出四河。相續入次上辨。總
句是法界體性。即無熱池。四句即四河。故
知。當段文與華嚴意同也。又出現品疏四
阿喩四河流出句。亦云現等覺。四阿即
四智四佛。亦四重漫荼羅流出義。佛現四重
曼荼羅而還開衆生自心曼荼羅。謂之佛種
不斷上引第六
青色文此義也
又現等覺者。心佛顯現
義。所云佛樹牙生。是即佛種不斷義也 一
切時等者。正釋諸佛護持句也。此時三昧耶
時也。理趣釋云。一切時者。在於異生時。後
聖果時。三業清淨猶如虚空。身語意業
虚妄分別所生煩惱所染故也。第十三
云。三摩耶之時即時分之時。今正是時説法
時也謂機既熟。則有説法摩頂等。故亦行
者與法相應。則諸佛護持。是諸佛三昧耶。故
知。此時是三昧耶也。一切處者。寶處之處云
kara。含大悲義。護持是大悲護念也。故知。
時處即諸佛大悲三昧耶義也。新華嚴三十
八。明第八地中云。常爲如來之所護念。梵
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衞 護持者。護梵
rak@sa。最勝王經淨地陀羅尼品。有
地陀羅尼中説初地陀羅尼畢云。善男
子此陀羅尼是過去一切恒河沙數諸佛所
説。爲初地菩薩云云若深釋者。心内諸
佛自護行者。實是大悲胎藏養育義也。所
大力大護義。第九十五釋云。次有唅欠ha@mkha@m
兩字。正是眞言之體。亦名種子乃至ha字是
因義。所謂大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以一切
因本不生故。乃至離因縁故。名爲淨菩提
。是成佛眞因。正法幢旗之種子。上加
是入證義。所以轉聲云ha@m也。佉是大
空。上加點轉聲爲kha@m。即是證此大空。名
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義。於此虚空藏
kha@m養眞因種子ha@m 即是大護義也
kha@m字亦爲大日種子。即一切諸佛也。ha@m
行者菩提心。即是諸佛護持義也。又羯磨會
護菩薩眞言。rak@saha@mrak@sa護也。ha@m字本體。即
菩提心眞因。上點護持也 猶如嬰童者。嬰
童喩初發淨菩提心也。童梵云矩摩羅。第
八地名童眞地。此經初地當常途八地故云
也 始生者。初發淨菩提心。生在佛家
也第五釋佛子義云。梵云矩羅。是族義。部
義。補怛羅是男子義。若世諦釋。於四姓中







生皆名大族。故名族姓子。今得如來家
諸族中最爲殊勝。故名族性子第三
胎藏生義有其二種。初義初地爲胎藏
。彼云。乃至始誕育時。諸根百體皆悉備足。
始生父母種姓中。猶如眞言門大悲
萬行淨心顯現次義初地爲種子。乃至一
切智地爲胎藏生。具如彼釋。今此中亦含
兩義。嬰童始生是心佛顯現。果復爲種故。亦
初地爲種。故亦初地爲種。大悲胎藏養育而
第十一地。至極胎藏生名爲成佛。大悲胎
藏者。即是父母愛心。亦即十地中大悲萬行
是也。第九十四云。妃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
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此佛子
者即是清淨法幢菩提心。如彼胎藏。始從
羅羅時含藏覆護。令衆縁傷。漸次
増長。乃至誕育之後。猶固懃心守護而乳
養之。是故母恩最深。難報得 父母
諸佛。愛心即大悲也。維摩佛道品云。智度
菩提母是實相智。所
云般若佛母
方便以爲父。什云。窮
之原故稱度。梵音中有母義故。以爲母。亦
云。智度雖明照體成濟萬行。比其切
方便。故以爲母。正方便父。梵音中
父義云云 愛心者喩大悲護念 常不
捨離者。常者一切時處義。不捨離者即大悲
業也。十七尊義述云。悲愍金剛愛菩薩也。以
悲愍故。以愛念繩普縛衆生。未菩提
放捨。亦如摩竭含悲義也 大魚呑啗所遇。
一入已更無免者。所以此摩竭幢而現其愛
縛捨離倶幻平等智身悲梵云karu@na。即
著義。唐梵文字著云sakra。大悲愛著即不
捨離義也 次第相釋者。經祕密主此菩薩
淨菩提心已下。皆展轉相釋義。故疏中一一
句下加故字。云法明道故。乃至不
如來種故等。是顯相釋義
復次下釋雖處生死等句。躡前起後。如
知 是故處於生死等者。已上内徳及外
護是行者自護也。此下明化他事業也。即
大悲方便也 是故者指上。謂所以也。内具
衆徳外蒙護持。所以處生死而不染也。
生死是大悲無染。即智徳也。理趣釋云。
觀自在菩薩在毘盧遮那後月輪中。表一切
如來大悲隨縁六趣。拔濟一切有情生死雜
染苦惱。速證清淨三摩地。不生死。不
涅槃。皆由觀自在菩薩。金剛法現證
羊石會法菩薩眞言。云vajra金剛dharmmahr@i@h
清淨自
在字
hr@i@h字即心蓮華藏自性清淨心。初地菩
薩自證此心除蓋是三昧。即是金剛法現
證。除蓋障菩薩與觀音相同者。即此義也。
又三昧耶眞言云sarva一切kari作也攝眞實
經云。能淨悲法皆清淨 處於生死者。即
非法也 而無染著者。即皆清淨義也。又
第六釋八地三昧道。名觀世自在者。八地
即此經初地故。與此中意同也。理趣釋觀音
段。以三毒涅槃四種理趣。三毒即生死
涅槃。是無染著義。故知。今處於生死而無
染著者。即四種理趣。又理趣經云。金剛乎
若有無理趣受持讀誦作意思惟。設住
諸慾猶如蓮華不客塵諸垢染。疾證
無上正等菩提此中意全同也
猶如下擧喩也。蓮華喩淨菩提心。出水等喩
生死也。於中水喩五蘊。淤泥喩煩惱。此
菩薩既除五障。離分段生死意生身。故
以爲喩也。維摩第一嘆佛偈中云。善於
解脱。不世間蓮華。新經云猶
如蓮華不著水水即五蘊。五蘊即世間也。
又下釋寂然界云。如蓮華雖開敷而稍
清流之上。行者亦爾。不復心沒蘊中
出世間心具如下辨。常以四攝等者。
法界衆生勞倦。四攝即初地
菩薩所行也。仁王菩薩行品云。以四攝方便
益有情。又奉持品云念念常行檀婆羅蜜。布
施愛語利行同事。廣大清淨善能安住饒
衆生青龍疏上之一四十二云。解云。讃無貪
初地所
行也
菩薩濟物。得同體悲正利他時。
即爲自利自別有利他。四攝法者。
有情故。成實論云。一布施。衣食等物攝
取衆生。二者愛語。隨意語言取彼意故。三
者利行。爲他求利助成他事。四者同事。如
共一般憂喜同故。又大品云。財法二種攝
衆生名爲布施。六波羅蜜爲衆生説名爲
愛語。教化衆生六度名爲利行。以
通力種種變化。入五趣中諸衆生。同
事業名爲同事 常在無間等者。涅槃經
第二十五師子吼品云。所謂菩薩摩訶薩憐
一切諸衆生故。雖復處在阿鼻地獄
禪樂華嚴大疏二十三六十云。經我寧獨受
是衆苦。不衆生於墮於地獄。我當
彼地獄畜生閻羅王等險難之處。以身爲質。
贖一切惡道衆生。令解脱。疏釋云。一
身之苦令多解脱故。願自受悲之深。問
衆生之苦自業所招。自心所變。云何菩薩而
能代耶。答通論代苦七義。一以苦自
要増悲念故。瑜伽四十九云。問。菩薩從
解行地隨入淨勝意樂地時。云何超過諸
惡趣等。此問菩薩云何自離惡趣。下答文
廣。意云。謂菩薩於世間清淨靜慮已善積
。於多苦有情修習哀愍無餘思惟。由
修習故。得哀愍意樂及悲意樂。爲惡趣
有情誓處惡趣己舍宅。設住惡趣能證
菩提。亦能忍受。爲物苦身代受。令
彼惡業永不現行。一切善業常明現行。由
此非願力故。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麁重。
自所依皆得除遺初地。釋曰。此
但有悲願意樂。身不代。由悲決定自
勝益。二約菩薩。本爲利生法苦行。已
名爲代。復能爲物爲増長縁亦名代受。三
菩薩留惑同事。受有苦身生説法。
苦因。因亡果衰。亦名代受。四設有
衆生。欲無間等業。菩薩化止不從。遂
其命菩薩自受惡趣苦報。令彼得
間大苦。名爲代受。此依梁攝論第十一説
涅槃仙預國王亦同此義。非唯意楽而已。五
菩薩初修正願。爲生受苦。至究竟位
成自在。常在惡趣代衆生。如地藏菩薩
及現莊嚴王等乃至飢世身爲大魚。皆其類
也。或以光明照觸。或以神力冥加。其事非
一。六由菩薩此願同眞如。彼衆生苦即
如性。以同如之願。還潜至即眞之苦。依
此融通亦名代也。七由普賢法界
身。一切衆生皆是法界。即衆生受苦常是菩
薩。故名爲代。上來七義。初但意樂。次二但
増長縁。四五二義實能身代。六・七二
義理觀融通。問若依四五二義。應能普代
何故猶有衆生受苦。答中三。答。通論代苦
下初正明。二上來下料簡。三問若依下通
。答此有三義。一有縁無縁故。與菩薩
縁則可代也。二業有定不定故。不定者可
代。三若受苦有益。菩薩令受。方能究竟得
苦故。如父母教子付嚴師治。如
密益非凡小所 身心精進者。是被甲
精進義也。華嚴大疏第五五二經往昔勒修多
劫海。能轉衆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
悉現菩提樹王下。疏精進練心於法。名之爲
精。精心務達。目之爲進。以勤及所起三業
性。亦有三種。一被甲。二攝善。三利益。初
句通前二。以被甲精進。瑜伽釋云。設千大
劫爲一日夜。處於地獄。爲一衆生
無量壽軌被甲觀云。由此印眞言。慈
心愍念力故。一切天魔及諸障者。悉見行者
威光赫變猶如日輪。各起慈心障礙
次云熾然不息者。正是威光赫變義也 
熾然不息者。述精進相。法華譬喩品云。如
等火熾然不上明火大中用此語。即三
角印大悲大精進義。大悲精進即被甲義也。
第五十八云。鮮白是大慈悲色也。如來師子奮
迅大精進力。爲是一事因縁乃至大悲光
常照法界 無有退沒等者。即大悲無怯
弱義也。不辭勞倦者。辭謂辭讓。不他也」
何以故下。精進所由也。此大悲精進即是淨
菩提心。無縁大悲是法性自爾。非愛見悲。故
其性法爾如金剛。故第九二十二云。説
剛鎧眞言者。爲嚴金剛薩埵身故。行人
已發金剛誓願。欲一切衆生滅諸障
故。以牢強精進服金剛甲冑。且如六波
羅蜜。一一如實相。皆如金剛破壞。又
一一度中。皆具五度。是故周體密緻無
間隙。如六度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
五百陀羅尼門等。皆當廣説。以如來金
剛甲故。旋轉六道生入死。一切煩惱業
苦所金剛薩埵身者。即菩提心體。
六度十八空等是性功徳。所云光明赫奕者。
是也
如是極堅固性下。釋成就住無爲戒也 極
堅固性者。指次上淨菩提心。淨菩提心即本
性尸羅故。所云金剛寶戒也。第十七二十二
云。今此戒即是一切衆生自性本源之戒。若
此性淨金剛戒。自然於一切法而得
其體是心本性。阿字本不生理。故第十
二云。阿字門如來金剛性。而功徳藏具足無
缺。常住妙理之門也。即是下約五字門釋。
凡此經宗戒定惠皆不五字門故。不從師
得者。東方發心。初阿字義。如是發心。心自
心故。云不從師得也 住無爲戒者。南
方戒門。是va字義 無垢即自性清淨ra
義也 無濁者訶字義。如意輪義注云。訶字
斷煩惱義。斷煩惱即無濁義也。不可破壞者。
kha字門大空中央徳也
戒者下。無爲戒義也。無爲戒者。顯
造作所成也。第五云。此戒是第六夜所授三
寶。菩提心。及十
無盡
戒也
梵云三嚩羅。是共縁共成。此戒之義所
謂惠方便等之所集成。若尸羅者但是清淨
義也。又云。三嚩羅是平等義。佛言以身口
合爲一者。即是住三平等法門。所以得
三世無障礙戒三嚩羅者。是眞言律
儀。尸羅者本性所具淨菩提心。依sava
ra律儀故顯發此淨菩提心本性尸羅也。故
學處品云。住無爲戒足智惠方便。得
如來無上吉祥zr@izi
ra内也
無爲戒蘊第五十一云。
今行者深觀十縁生句。了知三業畢竟不生。
法性自爾常無動作。是名住無爲戒深觀
者。第三劫菩提所觀具如第三卷
十喩中釋
故知。住淨菩
提心畢竟空智。即住本性尸羅無爲戒也。尸
羅者通一切戒。是戒本性也。故唯識述記十
八本八云。淨尸羅者。謂別解脱道定共也。即
三種愚按。今住無爲戒者。是得除蓋障
三昧時。自然住此戒也。除蓋障三昧者。如
實知自心三業平等。故涅槃經第十五
初地云空平等地。千鉢經云體性平等地
第十九十四云。虚空等心者。淨菩提心也
菩提心者。開佛知見義。開佛知見如實知
。故次云心之本性即尸羅。論其體則與
第六夜及灌頂夜依阿闍梨加持作法。所
三嚩羅平等戒。更無異。三業平等即尸羅
淨菩提心也。是但顯發本具體性。非
在於心中。故云住無爲戒也。抄二十
五右
云。
今經中所授三昧耶戒。傳授儀式。一一幖幟。
皆是無爲無作金剛事業。故名無爲戒
古師多以今住無爲戒。直爲第六夜所授三
昧耶。其義無差別矣。愚按。若論戒體則菩
提心爲體。從凡夫聖位但是一種眞性。
更無異。然約行者。淺深重重。如五密軌
。由加持威徳力故。於須臾間。當證無量
三昧耶無量陀羅門等。是明於第六夜直住
無爲戒也。若約機劣。或得初二無畏
初地。則不第六夜直住無爲戒。何
者未發心本性故。從是方便修行。至
初地時初開發金剛寶藏。此云住無爲戒
也。今第六夜依有爲作法而授無爲戒。戒
體雖同。住與不住其位有異。不
矣。凡第六夜戒者。三寶菩提心四重及十無
盡戒。此二戒倶云三嚩羅。第十七二十二云。
初授此戒時。阿闍梨先當授與三歸。此中
三歸者。即是常住祕密之三寶。非是法僧別
住同於百餘不了義經。如涅槃鴦掘中
之廣説也。又如上文中。師爲授三歸法
也。既授三歸了。阿闍梨次當發其心
生決定大誓。受此十無盡藏。還三遍授之。
受已令彼自表白。我某甲今依十方諸佛及
阿闍梨邊。受得此戒竟。今日今時我某甲
名爲菩薩也。此戒無時節。乃至盡形
之。盡未來際無捨義抄又二十五丁
云。又對五師。乃至心佛授受故。非他所受
云云此解亦不當。是不淺略深祕二種義
也。凡第六夜戒許結縁者尚豫聞。如
作法豈得初地所得無爲戒同乎。若約
釋。有爲實相即是無爲。皆與與實相
相違背。故第十八云。有爲戒者。此是修行方
便故。云有爲戒也。然無爲戒者。即是本性
戒。非是修成。對此有所行之方便故云
。然深觀即同無爲戒也。以阿字門
深觀者。正是初地證智。如實知有爲即
無爲者。爲凡夫解了故云深觀。云何云
深祕釋。得直同凡夫所得三昧耶戒乎。不
阿字門者。明其戒性凡聖無異。其異但
證與解耳。又抄二十六丁云。此經方便學處
十無盡戒。及梵網等戒。皆有爲戒攝也。又三
寶菩提心四重及祕密四重爲無爲戒云云
解恐非疏意也。凡第六夜戒。不四重及
十無盡。約授受作法則皆是有爲。約其法
則無爲戒其體無異。故若有深機。不
于座發眞性。謂之住無爲戒也。此經宗。
阿字本不生淨心是云妙尸羅。故云心之
本性即尸羅。此心體流在生死闕減
入佛地増益。常恒不變體離造作
故云無爲。今依三密方便。戲論雲睛其體
現。是體本有非常途羯磨具足始來在於
心中。故云無爲也。前引第十八云。深觀即
無爲戒也。不阿字門故。即此之謂

譬如下。擧喩示本性不變相也。水性喩
性尸羅。薪火喩煩惱。灼爛喩生死苦相。其
自性下正明不變義。謂蓋障既除本性便顯。
是始起故。云清冷如本
眞言行者下。合法也。問於第六夜授受
作法。何云造作法。又阿闍梨自授之。何
不由他得乎。答依有爲軌而授無爲戒
戒體本有故。云非造作法也。又依阿闍梨
加持方便。顯發本來所具者。是本有故。云
不由他得也。第七十七云。又如來祕寶之
藏。皆是法然。所謂不人。若施他時。
還就衆生心室中出之
如聲聞下對劣顯勝也 白四羯磨等者。如
抄辨之。是明造作而得。反上非造作法
也 方始得生者。謂無作戒體始來在于
心中。非是本具故云始得也。反上云心之
本性即是尸羅
又須方便下。明受得已後護持相也。如防利
刺等明防非止惡相也 一期壽等者。如
抄解。愚按。一期者恐是kara時也。毘尼中
迦羅時智度第一二十丁kara是作
業義。今反之故。上云非造作法。又身云ka
yakara通同。是以身盡形亦隨滅
此戒下對迦羅義三昧耶義。此戒者三昧
耶平等無爲戒 世世生處等者。明三世無
礙義。三世無礙故云恒與倶生也。第九釋
入佛三昧耶云。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
時。見一切衆生悉有菩提種子。等同諸佛
故説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
平等戒。即是託聖胎義也 如來種子即佛
性三昧耶。以是爲戒體故。云不假受持
又由住斯戒故下。釋離於邪見等文亦是
次第相釋也 斯戒者即無爲戒。第十七云。
又此戒者即是如來無師之惠也無師之惠
即自然智。自然智者即本淨菩提心。第十四
云。無上菩提即諸佛自然之智第五十七
云。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惠第六二十四云。
法佛自然智歎不思議智初地菩薩心自
心。即住無師之惠故。次云實智増明
 實智増明者。釋通達正見也。實智謂初
地所得自然智。對第二劫増明 逮見
不可思議等者。阿字本不生義。阿字具有空
不生三義。即不思議中道也。具如第七卷
阿字。第五八云有無悉超越者。即是
衆縁生。不思議中道出過斷常。非有非
無。一切心量所行處故。名虚空無垢金
剛智印虚空無垢者。即阿字本不生義。具
第一卷記之 甚深縁起者。今此戒
有離無。以四不生推撿畢竟不可得。故
甚深縁起。第十一云。然此眞言威力不
眞言中。不持誦者處。亦不
所加持者身口。推求性相了不可得。而能
一切事。隨應曲成。此即甚深縁起。法性
衆縁有。如彼水月鏡像不可思儀縁起
第五十一云。今行者深觀十縁生句。了
知三業畢竟不生法性自爾無動作。是名
無爲戒 止制八顛等者。凡夫四顛二
乘四顛。一是有。一是空。即二邊也。梵網上
云。是十善戒體性制止八倒。一切性離一道
清淨古迹云。防十惡時制止有爲無爲
有無性離一味清淨也。第十一云。此不可得
空之自性。即是第一常住法佛之身。以
非空等八顛倒相。是即甚深縁起法。無爲無
作而能不法界普應衆生。機應相關如
月現法水。如是縁起法不可思議也 總
意明。實智増明心佛顯現即是不思議甚深
縁起。謂不因縁法界故離二乘空。不
法界而縁起故離外道有。謂之不思議
甚深縁起
故經次云下合經也 邪見者八顛即邪見
也。下疏云。此宗中説兩種外道是也。此
中有四倒是外外道。空四倒爲内外道。倶是
邪見也 通達正見者。第十九云。通達是
證果義。正見者謂自見心實相也。故下云。
以如是正見猶金剛。即是最上堅信解
力。第七云。如來無礙知見在一切衆生相
續中。法爾成就無缺減。以此眞言體
實覺故。名爲生死中人。若能自知
自見時。即名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是故如
知見非佛自所造作。亦非他傳授也。迦
葉亦云等者。涅槃第七如來性品。佛説如來
常樂我淨已。迦葉白佛言。世尊我從今日
始得正見。世尊自是之前我等名邪見之
意明。常樂我淨者不生不滅佛性也。今
既知。故名爲正見。自是之前以知故名
邪見也。佛性者干栗太眞實心。故上云。
實知自心是即正見也。凡夫二乘不
實知故是邪見。是云兩種外道也 此中
惠不正者。中論疏第一末十云。邪見有二種
一別邪見。謂撥無因果。二通邪見。以其所
見不正故名爲今疏即第二義也 於
諦實之理者。諦謂眞諦。實謂不虚。見道所照
諦理。自心實相所謂法明道也。第十五
二十四云。夫見住者。是安住實智慧中故名
實也。猶了無性空本性淨故。當知。諸法
皆空。空謂離虚妄分別而住諦理。倶是爲
實也。見此理者即是見於古佛所見之道
解與諸佛玄同。往昔如來亦從此路去成
正覺。既得是自然之智。復當受衆生
今我所持亦與此無異。故名爲實。實者即
是無虚義也 乃至空等者。正明迷相。如
次凡夫二乘迷倒也。意明不實知一切
諸法即心實際。心實際即如來無礙知見。故
二乘不空謂空厭生死而證滅。凡夫空謂
不空生死而計我。空有雖異倶迷自心
之不見古佛所行大菩提路也。一切諸佛
皆自心發菩提。乃至成心正等覺。謂之見
菩提道也。道者自心實際。第五云。若入
菩提心門則照見心法明道。所謂古佛
大菩提道故
今此菩薩下。爲復次祕密主滿足一切佛
法等文。先總明上祕密主此菩提心門已下
生起次第。以爲下文由漸也。謂此菩薩住
法明道久勤苦除蓋障三昧。今亦住
此三昧。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法也。初法
明道者是無間道。即時無礙智生是解脱道
也。起信證發心章云。謂以一念相應惠無明
頓盡名一切種智。義記云。前一念相應惠等
者是無間道也。名一切種智者是解脱道也
 無礙智生者。第五卷二丁三世無礙
云。於一念中達三世法罣礙故。其
此戒者。乃至初見心明道時。即有
不思議勢分。以此戒親能發生佛惠。又對
二乘律儀有限量故。三世無礙智爲名也
即此之謂也。無礙智者即一切種智。智度八
十四十八云。佛爲無相法故。反問須菩提
汝不名相故問。汝不名相
難。一切種智是佛智。一切種智名一切三世
法中通達無礙智。知大小精麁。無事不知。
佛自説一切種智義。有二種相。一者通
諸法實相故。寂滅相如大海水中風不
動。以甚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種智亦如是。
戲論風所動。二者一切諸法可
相文字言説了了通達無礙。攝有無二事
一切種智。有人言。十力。四無所畏。四無
礙智。十八不共法。盡是智慧相和合。名爲
一切種智。復有人言。金剛三昧次第得無礙
解脱故。若大小近遠深淺難易無事不知。
是等種種無量因縁名一切種智又八
十四二十四云。問云。除佛更無實知者
二乘云何得涅槃。大菩薩得無生忍。答曰。
如實智有二種。一者遍滿具足。二者未具足。
具足者佛。不具足者二乘及大菩薩云云此中
即次義。故上云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
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即此之謂也 於
一切法皆悉現前等者。問此釋意似後得智
云何。答不爾。是實智。第一云。成佛者具足
梵音應成三菩提。是正覺正智義。謂以
如實智過去未來現在。衆生數非衆生數。
有常無常等一切法。了了覺知故名 
猶如明目等者擧喩也。如上辨之。不
者。是無明也。此菩薩分斷無明故。如
自心。如實知自心即離一切疑網。故云
明目等明即無礙智也 雖無量天魔等者。
無礙智相也 智度六十十三云。經釋提桓
因白佛言。世尊何等是相似般若波羅蜜。佛
言。説有所得般若波羅蜜。是爲相似般若波
羅蜜。世尊云何説有所得般若波羅蜜。是爲
相似般若波羅蜜。佛言。説色無常。作此言
是行。是行般若波羅蜜。行求色無常
相似般若波羅蜜。説受想行識無常云云
復次憐愍未來世衆生不佛及諸大菩薩
但見經書邪憶念。故隨著音聲相似般
若波羅蜜。相似者名字語言同而心義異。如
著心相説五衆等無常乃至無生無滅
是相似般若。若以不著心不取相五衆無
。但爲常顛倒。故不無常。是眞實般
若。是説法人教相似般若波羅蜜
眞般若。是名般若波羅蜜正義法明
時。得證決定安住本不生無所得。不
有所得般若動猶如須彌。故初地名
動地不動證決定眞實般若也。第七二十九云。
決定者如阿字門。若聲若字擧體不生。聲字
之義即全擧體不生。若證時還只證此不生
中間更無間雜。亦無異路。若見此眞實義
時。假使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設種種相似波
羅蜜。欲易其心。然亦不疑惑。故
決定也。華嚴大疏三十四上九十云。已入
初地證決定。非是地前信地所攝之願。受
決定名云云又下疏明十喩中必定句中往

故經次云下合經也。信解力故者。信解即實
具如
是合上釋中無礙智現前。無礙智
即信解也。不久勤修等者。合上於一切法等

以如是正見下。釋經意也。上經云通達正
。正見者不生不滅無礙智見。故上釋云
礙智生。無礙智生即菩薩信解力。故云即是
最上堅信解力。上釋正見不思議中道
甚深縁起。甚深縁起者所云大空生。大空生
者金剛實惠。故云猶若金剛。金剛者阿字大
因陀羅。故以喩正見。第十一三十五大因
陀羅者。此是金剛中之極剛者。能破金剛
而金剛不彼。又是極黄色也。如紫磨
金色。此想阿字之。名金剛輪堅信
解力即證決定。不生不滅。不破。不
故。以喩金剛也。下疏云。其心畢竟不
。不復隨他縁故。名信解行地又金
剛者大因陀羅須彌山之異名。第十五云。安
住實智慧中。猶如須彌動搖。即是義
也 依此進修者。所云信解中行。下疏云。此
經宗從淨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
 如實巧度者。智論第六二十二云。二乘
所度。不所應。何以故。無一切
。方便心薄故。唯有菩薩能如實巧度。譬
渡師。一人以浮嚢草筏之。一人以
而渡。二渡之中相降懸殊。菩薩巧渡衆生
亦如是。復次譬如治病。苦薬針炙痛而得
差。如妙藥蘇陀扇陀。病人眼見衆病
皆愈。除病雖同優劣法異。聲聞菩薩教化度
人。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坐禪。觀
苦而得道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
清淨菩薩教也止觀六五五記云。如實巧
度者。大論第七。作拙二醫譬云。用針藥
名爲拙度。用呪術者名爲巧度。亦如二渡
若用草筏名爲拙度。用方舟者名之爲巧。
雙舟曰方。○巧如喜根。拙如勝意。巧拙相
形雖復如是。揣心量行無濫。非此斥
小宗事相頭陀。專根本禪無常等觀。苦勵
諸法畢竟清淨。此以衍教用斥
。行道之人善自斟酌文云云得諸佛力無所
畏等者。正智見者。是菩提心之體。力無畏等
者。是心萬徳。所云菩提心之眷屬也。守護經
第一十五云。願令我等速得滿大菩提道
菩提心
體也
及於無量菩提眷屬。如來十力。四無所
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四攝三昧。解脱總
持。六通諸度。福徳智慧。如是一切功徳海願
我等皆得滿足第十七云。菩提心即
是如來正因謂心王也法謂心法。即是一切地波
羅蜜自在力等。以要言之。一切功徳之法皆
是也。此法皆是佛之眷屬。亦是部提心之眷
屬。如華臺之有葉蘂第五十八内心
妙白蓮云。鬚蘂是一切三昧門。陀羅尼門。六
度十八空等。如大般若所説。從此一一鬚蘂
加持神力故。現出三重漫荼羅中一種莊
嚴眷屬 及餘無量佛法者。愚按。十力
無畏等。是智門徳故。爲第一重眷屬也。及
餘者大悲門等無量功徳。即第二院大悲門
菩薩。及第三重隨類眷屬也。法華方便品頌
云。佛力無所畏。解脱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
能測量者。文句三之三・
九十五紙
云。佛者頌吾從成佛
也。正頌實智。力無畏等頌諸功徳。是頌
。餘法者即指化他之權。是實智之餘助耳。
正頌上種種因縁云云化他之權即大悲門

龍樹下。取智論三十二意不久滿足等
也。此中轉用意云。冶人喩第二劫菩薩
神通喩第三劫菩薩也。下疏歎第三劫功
中云。可知。餘教中菩薩行於方便對治
道次第漸除心垢。經無量阿僧祇劫。或
菩提。或不至者。今此教諸菩薩
則不是。直以眞言乘。超入淨菩提
心門。若見此心明道時。諸菩薩無數劫中所
修福惠自然具足。譬如人以舟車跋渉。
險難惡道五百由旬。更有一人
神通空而度。其所經過及至到之處
則無異。所乘法有
以是菩薩下釋祕密主以要言之以下文也。
佛言以要言之等者。擧眞言行者初入三
昧耶功徳。以顯初地菩薩功徳顯現也。善男
子等者指初入灌頂人。即第二無畏位也。此
位雖無量功徳尚未顯現。雖顯現
體不異。今初地位彼所得功徳。了了顯現故。
稱云滿足佛法。是以擧初入灌頂人功徳。以
無量功徳顯現也。今具擧文者。經第二具
縁品云。爾時金剛手白佛言。世尊若有諸善
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生大曼荼羅王三
昧耶者。彼獲幾所福徳聚。如是説已佛告
金剛手言。祕密主從初發心乃至如來
所有福徳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徳聚與
正等。祕密主以此法門如是。彼善男
子善女人從如來口生佛心之子。乃至從
已後。應敬供養是善男子善女人。何
以故。世尊見彼善男子善女人。同佛世
愚按。凡此經宗所有所作皆無
此一事因縁也。七日作壇皆明此事。今
此品廣明灌頂壇證心相。故此中與
下具縁文意同也。第九釋云。此福非
切衆生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諸佛乃能
之。今但示其入處。欲會圓意故。
以此法門當如是知也。譬如輪王太子
下第三劫中亦
此喩
適在胎藏之中。已能持四天下
使福徳無減。八部群神皆宗敬之。何況。紹
灌頂位時所爲利益又第五卷阿利沙偈
云。明日大乘生即是佛樹牙生義。可知。入
灌頂壇得即今品所明淨菩提心也
爾時執金剛下。已上釋三句問答畢。自下
九句問也。是爲菩提心始終相
問答。故知。此問答貫通於一經始末
如上佛説下。作釋中初明來意也。説經之大
旨者。謂此經所要無出心實相。云何菩提
謂如實知自心已下。略歴諸法而明心實相
。故云説經之大旨
時金剛手下正明今文來也。已下廣明心實
相門。故云廣演其義。其義者即心實相門。故
知。一經始終皆明此事也 云何世尊等者。
上所明。心實相門者正是自心體性也。今
此心體性菩提種子發生也。此心者是本
有心。菩提生者修生菩提發生也。初地生
分明相菩提生。所謂大空生也 即是菩
提等者。明修生菩提心生也 如華嚴經等
者。兩本義釋無諸字。若爾唯指華嚴經也。
今云諸故。攝諸大乘經。於中華嚴文分明。
故別指華嚴也。新華嚴經第十七初發心
功徳品
云。
法惠菩薩言。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
東方阿僧祇世界所有衆生。經於一切然後
教令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
乃至此人功徳比菩薩初發心功徳。百分不
一。千分不一。百千分不一。如
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百那由他
億分。千那由他億分。百千那由他億分。數
分。歌羅分此云豎折。人身上
毛折爲百分之一
等分。喩分。優婆尼
沙陀分此云近小
又云極少
亦不乃至何以故。以
是發心即得佛故。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
同等下疏云。是故餘經如是廣歎
羅樹王莖葉花果。今此經中唯明此樹王種
子生育因縁。若離此因縁能成彼果者無
是處。所以稱大日經王者非此乎。
解云。功徳者是菩提心相。所言莖葉花果。
直問者對彼廣歎。廣歎非要故。今直就
子心問。是爲至要。心密印者。所謂摩訶
薩意處。此心爲種。成彼花果等功徳故。先
華嚴經以對明也 心之密印者。密謂祕
密。此心大悲胎藏漫荼羅處。如來祕要之藏。
故云密也。印者決定義。心之體性不生不滅。
金剛故。義釋第八二十一云。偈初云虚空
無垢無自性者。正説心之實相。心之實相即
是一切法中決定智印也心者干栗太。第十
二十紙云。衆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台
藏曼荼羅也。又云。如是淨無垢處。即是諸佛
大圓滿實相之地也今就此心而發問故。
直問心之密印
云何了知下。正釋文。於中是釋初二句也。
此中釋相世俗所謂文林也。是此疏一格
也。此釋有兩勢。初問種子發生。若已已下
已生菩提心性也。經中兩勢不明。疏主
意而釋出。故下答中。答此問云。其性常
堅固等也 此心者本有體性干栗太心也。
菩提者無上果。種子者一分明性。所云本覺。
發生者分明發生。所云佛樹牙生也 若已
發生等者。是問已生菩提心性也。謂從
字金剛性牙。此牙即金剛體性故。下答中
其性常堅固等
第二句下。問已生菩提相貌。下答釋中云。次
一偈半無量如
虚空等
異答菩提心貌
相謂下釋相義也 性成於内者。謂初發
提之心。決定諦信云性成於内也具如第三
二十應發發心。又菩提心論云。我
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果
誓心決定故摩宮震動 必有相彰等者。
相謂初地果相也。菩提心論云。既發
一向志
求心
菩提心之行相菩提心
相貌
其行
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
已。勝義行願三摩地戒。乃至
時暫忘三種菩提心即是發心相貌
也 如般若中等者。具如抄辨之 阿毘拔
致者此云不退位。證不退也。信解梵云阿毘
目底。梵言通同。此經宗初地已上皆名信解
信解即決定諦信。故知。三種菩提心即阿毘
跋致相也
經云下歎徳請説也。初云識心者。此心是質
多。質多是慮知義。識是了別義。爲顯初心
是質多識心也。識即心而非二物也。故
疏釋云是自覺之智。即是能證智也 次又
言心等者。此是干栗太。是所證。故云即是心
之實相。上云。雖衆生自心實相即是菩提。有
佛無佛常自嚴淨。又云。心實相者即是無相
菩提。亦名一切智智又識心者如來四智
質多相
大也
次心者是眞如干栗太
體大也
即體相二大也華
嚴大疏十九上五十云。眞諦三藏決定藏論九
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
其二種。一者所縁即是眞如。二者本覺即
眞如智。能縁即不空藏。所縁即空藏。若據
此二並以眞如今此中是總擧
來淨識嘆也。抄云識七轉識等者恐不
矣。意明等者。下疏云。以心實相智心之
實相。境智皆是般若波羅蜜。故曰無境界
境智一相倶是般若波羅蜜。故經云勝。疏
釋云妙。妙即勝義也
自然智下。上嘆本覺心體。是嘆始覺智。故
心自證心等。證者即生義。證得此智
菩提心生故。故經云自然智生也 如來常
智者。常謂常住不變。即是實智也。實智證
名爲成覺故。次云心自證心等也。唯是下
生義也。第五八紙云。自然智是如來自覺
自證之智。昔所聞未知之法。自然了了
現前無罣礙。故以爲名。第十四二十九云。
發者菩提心自然開發也。若此言説表示。因
他教悟而能得是自然無師之惠者。無
是處。所以者何。但因行者如實自覺
實自觀無盡法界故。得是實相之惠
他悟
言佛下釋經勝字。兼顯發問意也。是勝故
能知。能知故請之也。上云識心心勝者。
第九無垢識。即理智法身。現證此者名爲
盧遮那。毘盧遮那即中胎藏第一常身。故云
最第一也。第十六二十三云。此第一是第一法
界身。隨諸衆生信解歡喜。極微細之
意最難見之性。故極微細也。微相者謂微妙
相即初地果相也。有人云云云下寶珠章。微相
外者。彼凡夫一念淨心。是微少云微相
此大異。何不辨乎。又上釋相貌義云。如
般若中廣明阿毘拔致相貌豈是微少義

第三句下。已上問淨心發生及其相貌畢。此
下問此心從因至果相續次第也 大勤勇
者。第六二十三云。諸趣唯想名。佛相亦復然者。
言六趣衆生與毘盧遮那本無二體。但隨
衆生種種妄想種種名耳。佛亦如是。一
切世間徒見我降魔成道方便度人之迹。隨
彼心相而稱説之。或云大沙門。或云大勤
云云二十三紙第十七七紙云。勇者謂能
自他一切障故。又勤精進自心無
。處生死中而無厭倦。能除一切無相之
。以此衆多義故名大勇猛勤勇梵
vir@i。與vitya字體同故有精進義。第五
大勤勇印云。如來師子奮迅大精進力。正
是事因縁云云今第三問問心續生次第
次第梵中有精進義。上疏云。此中次第梵音
不住義精進義遍行義今心續生者。菩
薩進趣方便。不住精進大勤勇相故。今歎
大勤勇也。上問中。佛稱自然智。今云
大勤勇者。自然智謂自證之智。菩提心生即
自然智生。故其義相應也。大勤勇者外迹之
稱。三劫六無畏次第相續。與外迹義相應故。
下疏云。三劫六無畏衆多心相者。皆是擬
外迹以明修證之深淺耳。又勤勇梵中。具
精進進趣義故。其義相應也 心續生者。第
十九二十六云。佛言有三種法相續相續是
生也
其爲障與無障相應。言障除即是無障相應
生也。名三三昧耶瑜伽相應
無障即三三昧耶也
云何彼法
相續。次佛答中。初三法者相續不間斷。是三
昧耶義。然梵音相續與障義同。亦可
二音也。以相續若有間斷即非三昧耶。此
即障生。故兼二義第七十三梵云哦哆
二合是名爲行。行謂去來進退不住之義。
乃至中論觀去來品。明行正義。以相續
行。如穀子牙莖葉。及無明縁諸行
。以斷故名止。如穀了滅故牙莖滅。無明
滅故諸行滅云云唯識第一云。由續生煩
惱障故證眞解脱。述記第一本三十云。如
伽五十九説一切煩惱皆能續生。即是發
生煩惱。今此論中並皆名續。乃至所智障
即不然。故相續言但在煩惱今此中明
心續生相。謂一法界心本自一相。依因縁生
而爲十轉開明。是云續生也。上疏一本二
十紙
復次行者。初發心時得阿字門。即是從
如來金剛性牙。當知。此牙一生運運増
進更無退義。乃至成菩提行可増。然後
停息。故云次第此生滿足。此中次第者梵音
不住義精進遍行義。謂初發心欲
薩位故。於此眞言法要方便修行得
。爾時以無所住進心不息。爲滿第二地
故。復依眞言法要方便修行得第三地
乃至如是次第乃至滿足十地。唯以一行一
而成正覺 此釋明十地心續生相也。
若廣言之。從初凡夫一念淨心乃至第十
一地。皆是菩提心次第續生也。此下經祕密
主無始生死愚童凡夫以下文。答此問。下疏
二十三紙釋云。以下答心續生義按。續生
二。煩惱續生。即十二因縁染縁起也。二菩
提心續生。即淨縁起。煩惱梵云kreza。中有
karahara是時義。時即相續義故知。潤生
煩惱名相續者。恐是kara義。又三昧耶亦時
義。菩提心相續即samaya義耳 有幾心次
第而得是心者。若約三劫六無畏。則初地
極故。經六無畏次第而至極無自性心
此心
第四第五句下。前問心續生義。就此續生
心相差別及勝進時分。此二種義。梵云
。下疏云。劫跛有二義。一時分。二妄執
執者心相差別義。時即時分。今擧此二種
問也。故三劫段初云。是亦答心相及心殊
心相可知。心殊異者淨心轉勝義。轉
勝即時分也 心諸相者。此有二種。一者與
善種八心共體而生者。二者與三劫段出世
共體而生者。是總云諸心相也。初義者。
下疏二本
十二中
云。乃至佛告金剛手言。祕密主諦
聽。心相謂貪心無貪心。○此答前問中諸心
相句也初列六十心名。次釋其相乃至此等
皆是未出世心以來。與善種種雜起之
後義者。下疏二末二紙云。若祕密釋。起
劫瑜祇行。即是度百六十心等一重麁妄執
一阿僧祇劫。超二劫瑜祇行。又度百六
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第二阿僧祇劫。眞言
門行者復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
細妄執。得佛惠初心故云三阿僧祇成
 問此謂諸心差別之相者。經
諸相。疏云差別之相。相即差別。百六十心等
相非一故云差別也。第二十二十三云。復次
身印。口眞言。意本尊。即此三行差別不同。即
是三相
及相續下釋時義也。是問淨心相續次第轉
勝之時分也 得究竟者。有二義。若約
則極無心以爲究竟。若約十地則第十
一地云究竟
第六句下。已上明眞妄二心相問畢。是次
淨心所成功徳相也。又上五問。總問
提心體。此下問菩提心眷屬。所謂功徳聚者
即眷屬也。寶篋印陀羅尼云。stubhe功徳集
云。制底翻爲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徳聚
其中。是故世人爲福故。悉皆供養恭
敬。汝今發菩提心亦能攝受一切如來無邊
福聚。是故世間應當敬如塔想也。第六
二十四云。次有一偈。明解佛菩提印
量福聚。故云若有諸衆生。知此法教者。
世人應供養猶如制底。是生身舍利所
依。是故諸天世人所福祐者。皆悉供養。若
行人信受如是義者。即法身舍利所依。堪
一切世間供養恭敬也。復次梵音制底。
質多體同。此中祕密謂心爲佛塔也。如
第三曼荼羅。以自心基。次第増加。乃至
中胎涅槃色最居其上。故此制底甚高。又從
中胎八葉次第増加。乃至第三隨類普門身
處不遍。故此制底極廣。蓮華臺達磨馱
都。所謂法身舍利也。若衆生解此心菩提
者。即同毘盧遮那故。云世間應供養猶
如敬制底又此下二十二云。行者最初開
發金剛寶藏時。見此心性淨虚空超
數量。爾時離因業生佛樹牙生此牙生時已
法界。何況枝葉花果。故云生廣大功徳
又下釋第三劫中云。第三重微細百六十心。
煩惱業壽種除。復有佛樹牙生。故曰等虚空
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一切佛法者。
即十力無畏等功徳法門。是名無盡莊嚴
莊嚴即眷屬義。故十力
等云菩提心眷屬
無盡莊嚴即四重圓壇羅
列諸尊。四重圓壇即制底也。今得究竟淨菩
提心者。即開發此心制底無盡功徳藏故。
功徳聚
第七句下。已上六問總就菩提心種種
。此下問行及修行。謂如是淨菩提心及功
徳聚。依修行方便而得故。先示果相次明
因行。故下經云供養行修行從是初發心。疏
云。若不三種祕密方便供養行門
百六十心鑛石之垢。何以得此淨菩提心
 以何行者。釋上行字。此行梵云carya。云
何修行者釋下行字。此行梵云naya警發
地神偈。浙唎耶二合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數
珠勝也譯云修行殊勝行carya是行體。naya
修行。具如第三卷記辨之。有人行爲naya
修行云carya。本依抄解。皆不意也。第
十六修行漫荼羅行云。此修行梵音娜
耶。即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至
。於是中間一一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
道。通名娜耶。漫荼羅中諸善智識。如
道及將導者。衆生釋而行之名漫荼
羅行。此行梵音折唎耶也 無上悉地者。
是眞言果。具如悉地出現品所説。第十二
云。眞言諸心處。彼識知果受果。果謂諸佛無
上菩提之果。受謂證得也。佛意言。若能入
阿字門者。即能識於心處。若知此處
眞言果初地菩提心自證心。即是識
於心處。如實知自心無上悉地也。菩提
心論云。初發已爲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縁
。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最無上。亦
可下明開爲二句。以何行者明行體。云
何修行者明修行。雖同名行其體有異。
梵音亦異故分爲二句也。下釋云或可
十句者。明此句中二。故總爲

第八第九句下。是於行者所起心品中
二。按第二劫已還皆是異熟心。第三劫
初地已上離我愛執藏。至無含藏殊異
也。異熟心者。唯識述記二末八十七云。此識
是能引諸界諸趣諸生。總善惡業之異熟果。
説名異熟。此意説是總業之果。明是總報故
異熟。簡別報果。別報果者但名異熟生
異熟故。同七十云。此識體總有三位。一
我愛執藏現行位。即唯七地以前菩薩二乘
有學。一切異生從無始來。謂名阿頼耶。至
人執此名執藏云云按今疏云異熟
者。正我愛執藏心。此經宗初地離此藏故。
殊異心也。又八十八紙云。阿頼耶者此翻爲
藏。藏具三義。如論已説。雖能藏所
藏執藏
取唯以執藏名。不爾二乘八地菩薩應
此名八十四紙云。能持染種種名
。此識是能藏是雜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
能藏。此識爲所藏。攝論第二等云。非
等藏最勝等中。即能所藏。彼論又言。爲
第七等之所執藏。以爲内我。名執藏義。即
此論云謂與雜染互爲縁故。解能所藏。諸
有漏法皆名雜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隷
。此名雜染。若不僧即唯染也。有情執
自内我故。解能藏義。唯煩惱障非所知
。不爾無學應此名。此不別執爲其我
所及與他我。名自内我。此即正解第五
云。無含藏者。所云難可了知者。正在
無含藏處。以實知蘊阿頼耶本不生故。
執受。亦無含藏。爾時一切心意識。妄
想戲論。皆悉清淨。法界圓照如秋月在
云云抄云。第八苦果總報。及七轉識異熟別報
等者誤矣 今此中唯云異熟。不異熟生
唯異熟者即第八識。是性相之定判也。何取
七轉識乎 瑜伽行者等者。愚按。此經宗稱
得瑜伽者。初地已上證智境界。故知。今瑜伽
行者殊異之心者。正指初地所得之心也。今
具辨之。祕密八印品。彌勒眞言mah@ayogayo
gini摩訶瑜伽者。即指彌勒尊已得瑜伽
境界。瑜祇儞者指未得瑜伽之人具如
記辨
又下疏釋初劫中云。是名超越一劫瑜祇
。瑜伽爲相應。若以女聲之則曰瑜祇
所謂相應者即是觀行應理人也又釋第二
云。是名越二劫瑜祇行。又下疏云。希
求順理解脱者。順理梵音瑜祇 依此等
。地前未瑜伽人。皆女聲呼云瑜祇也。
又唯識述記第二本三十云。瑜伽者名相應
五義。一與境相應。二與行相應。三與
相應。四與果相應五利生等藥病相應。瑜
伽之師依士釋。有瑜伽瑜伽師。有財釋。
若言瑜祇即觀行者。是師之稱又第一本八
云。筏蹉氏外道名特子外道。男聲中呼。歸
佛出家名*特子部。皤雌子部女聲中呼。即
是一也。依此等意。對第三劫得瑜伽。初
二劫中未瑜伽。女聲中呼云瑜祇也。驗
知。今瑜伽行者即是得瑜伽之人也。故知。
第二劫第三劫殊異之心也。牟尼
者。第十二云。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
土微妙寂絶幽深玄遠。不言説之。如
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
故名牟尼又問功徳聚中稱佛。問
修行牟尼者。功徳聚是心塔。心塔即心
蓮開敷。故與佛陀開敷義相應。故云佛廣
開演。又凡修行爲三業平等。三業平等
即牟尼義。應之 佛身語心者。三密平
等。即諸佛自證境界。故云過語言地。第十
二十七云。佛世尊入大智灌頂地三三
昧耶。合身口意平等爲一也。第十四二十
三道眞言云。當是念時即得身口
意平等之地。身及語意皆是法界之體。無
邊際猶如虚空。即以是之力而伏四魔
今問得瑜伽人殊異之心故。稱佛云
。殊異之心者。初地已上分證三業平等法
界之體。故以相應稱號稱嘆而問也。又解。
munimani字體同也。謂得三平等。則身語
意皆遍法界。譬如巧色摩尼。驗知。三業平
等是牟尼義。亦即如意mani義也。究竟寂滅
者。述釋寂義。是mu字義。不究羂索第二十
云。磨字門無住寂靜爲菩提座。過語言地者。
釋默義。是ni字義。na是究義。上帶點故
大空三昧。大空三昧者言斷心滅之處也 
阿闍梨言等者。明句義。於上第七句中
行及修行以爲二句。故總成十句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三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從此以後下。欲佛答説文。先明其大意

然佛下。明答説文無有次第之所以也。然
發問中九句皆有次第。謂初六句問菩提心
發生等種種相。第七句問行及修行。第八・九
句問所得果。九句總爲三句也。今答中約
機縁故。或後問先答等。無定準也。以九句
解三句者。初六句爲因句。於中初五
句約干栗太心。是理色五大。第六功徳聚
者。逝底即質多故。五重逝底即智五大。是
總爲同句也。第七問修行義。即大悲爲根
義。可知。第八・九問明二轉果。異熟心者離
煩惱障涅槃義也。殊異之心者是菩薩
果。謂離所知障證菩提果也。一經始終以
九句問答而盡故。九句即三句也。務韻會無
募切。音霧。事務。又專力於事也 或轉生
疑等者。抄云。答説中重又發問。同論生
以盡餘義也 支流者支條分流也。是則下
文。金剛手重問造曼荼羅法則及諸尊座位
色像等。一切事業中轉生疑問。毎遺餘
之義也愚按。息障品初有三問云爾時金
剛手又復請毘盧遮那世尊。而説偈言。云
何道場時淨除諸障者。云何持眞言。云何彼
第一問當品答畢。第二問眞言藏品
之。第三問世間成就品及悉地出現品答
之。此三問是支流也。第十二十九紙
轉字品
云。如上
金剛手初問佛。佛即從初至究竟皆答
九句
中間他語間斷。今佛復騰前意
而答也。如上覽字門義。已略説訖成就悉
地品
前。佛爲修眞言行者衆縁具足速
無上道故。復從甘露生三昧此明妃
此釋意明。具縁品答修行句。次息障品
眞言藏品及世間品出現品此四品答支流
三問。次成就悉地品及轉字輪品又答修行
。故云中間他語間斷等
如下文下。略示答説處也 入大悲藏等者。
具縁品等者。世間成就品四種念誦。成就
悉地品四字觀。及諸餘品所説修行句是也。
又下釋十喩中云。是略答前間中修行句
也。如下文萬行方便中具縁
此十
縁生句除心垢。是故當知。最爲旨要
第三十三此品畢云。已説淨菩提心諸心
竟。從此以下明進修方便
縁品
悉地果生
世間品及
出現品
又具縁品初疏釋云。此品次明
入漫荼羅行法具縁支分及所要眞言。皆於
中廣明第十二十四云。從此品以前説眞
言之果出現品此品以後次第明修行入
證之方便。從此爲首也此釋意成就悉地
a等四字觀。及轉字輪品等。皆答修行句
也 百字果等者。經第六百字果相應品曰。
祕密主若入大覺世尊大智灌頂地。自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