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鈔 (No. 2218_ 宥快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十四下半
四日

經云非從毘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瑞相
三身釋段内上來他受用釋段畢。已下從
初得益經文内。至即同大日如來亦可
致也一段料簡。此一段文。初
變化身釋。次等流身釋。後得益經文釋。
三節分明也
經云。非毘盧遮那佛身或語或語或意。一
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而毘盧遮那一切身
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切時於
情界説眞言道句法。此轉釋佛莊嚴藏
 此牒文。屬當分明也。就其大師二教論
此一段經文變化身説法御注釋
然者三身ニハ應化佛身意也。但他門
人師安然。故經云非從毘盧遮那佛身乃至
起滅邊際不可得續上四不生
而毘盧遮那以下牒文義事雖之。
一具上下各別文段事難意。其
上彼義ナラハ者。經云ヲモ而毘盧遮那
也。仍不文段了簡歟。就中違大師御
彼義先可閣也△此轉釋佛莊嚴藏
常釋義姿ナラハ者。轉スト他受用身三無盡
莊嚴藏釋故。猶説他受用身見。
而高祖變化身注釋玉フ事如何。答。一義云。上
如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經文
元通説三身。而大師約勝先他受用身説
注釋。疏家通説スル變化身轉釋スト釋。故
兩祖解釋無相違云云一義云。轉釋一法
各別法體事。祕密經論其釋彌綸セリ。故今
スレハ他受用身即成變化身也。誠經文
説相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報身。身有無量
。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
無量義符順スル也。今經文起滅邊際不可
應身八相化儀。故上下經文説
受變化二佛事分明也。凡轉スレハ一法
各別法體事。釋摩訶衍論立義分。摩訶
衍者總説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法。二者
義。所言法者。謂衆生心等被漸漸開説。此
分明轉釋前重前門。釋前門起後
。此外聲字義引證當經四身説文
并般若心經總歸持明分祕藏眞言分
一法展轉皆各別義門説也。當段
意。誠不同而同不異而異自宗深旨
釋義
以無盡無邊際者以如來遍一切
處常住不滅之身也 此起滅邊際不
可得。無盡起滅不可得義。無邊際邊際
不可得義。二不可得也。意
應化佛體竪亘三世常恒。横遍十方無邊
ナル釋也。於自宗四身共得法身事。
此義門歟△以不異如來不滅之身也
此釋無盡無邊際所由。文顯相所現變化
無邊際義。歸能現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常
住不滅スト見。但彼天台三身相即無暫
離時。既許法身遍一切處報應未曾乃至
知三身遍於諸法何獨法身。又釋摩訶
衍論報應二身之用大周遍此非眞色
分別能知以眞如自在用義故。此等意一往
相似。但攝相歸性顯乘淺略談。性相宛然
自宗不共實義也。故當段御釋ヲモ曾歸スル
文相トハ意。所詮變化佛體本有
常住義。同自性法身三世常恒義門道理
釋成シ玉フ。是則各各自建立而同同相似セルヲ
也。且既釋縁謝即滅機興即生即事
而眞無有終盡。故云法身者可
事而眞宗旨歟。大師一處解釋自宗
性相常住。被一科問答時。性之所
相宛然&MT06279;而本有也。譬如日月光明。日月
者性。光明者相。是性是相不相離本有ナル
也。是故曰性相常住金剛頂經無始無終
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虚空此等意也△遍
一切處無邊際義△常住不滅無盡義也
常無起滅而能以一切三業普於十方
三世一切時處最實道。教化群生
其心佛道 此釋而毘盧遮那一
切身業。就其常無起滅來上。而能以
一切三業已下正釋經文見△十方三世一
切時處一切時一切處。即三世
意歟△説最實道宣説眞
言道句法。就其瑞相三身顯密并説歟
事。一箇尋也。若顯密并説意ナラハ者。約開會
。經説眞言道句法。疏釋説最實道歟。若
又顯密并説中付勝。經疏共被眞言祕密
最實意歟。但説唯密ナラハ者。尤當
段分明ナル者也△教化群生經文但明説法
得益義不見。説法本意令他生解道理
。義&MT06279;説法得益。故疏得益
歟△軌匠其心
經云。又現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等像貎
普於十方説眞言道清淨句法。所謂初發
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縁業生増長。有
情類業壽種除。復有牙種生起者又廣
 牒文屬當分明也。於中初ニハ等流身
文所謂初發心已下明得益相也。高祖二教
。又現執金剛○眞言道清淨句法經文
流身注釋。故四身中等流身經文ナル事分明
也。就其於等流身九界等流六道等流
邊見タリ。高祖一處解釋。中臺毘盧遮那爲
法身。四佛爲應身。釋迦爲化身。外金剛部
龍鬼等爲等流身又或毘盧遮那云自性
。四佛云受用身。金剛蓮華等菩薩云變化
。外金剛部云等流身又別本即身義ニハ
大日自性身。四佛受用身。十六大菩薩變化
身。外部二十天等流身此等六道等流
也。當段經文執金剛普賢蓮華手菩薩
。故九界等流タリ。此外有佛界等流
歟。一交合也。先四身不同意時。
法身智身二種色相平等。平等遍滿&MT06279;一切
有情界非情界際限。色相等覺十地不能
見聞境界也。他受用身已下對因人佛體
也。就其報身八萬四千相好。起信論ニハ有無
量色相釋。變化身三十二相。或化身有
萬四千色相釋事在之。此外立等流身
佛形タリ。若存佛身者。受用變
ナル佛體乎。若同スル受用變化佛體
ラハ之四身階量雜亂スル者也。隨當段四身
説文。三十七尊四身配釋。一具佛形
見。故兩部教相等流身佛形云事必定ナル
者也。但義門無窮故。九界六道等流身
佛界等流歟。依之今四身
縁起。共約佛身宣説。彼經文法界標幟
蓮華王出現。如來法界性身安住其中。隨
衆生種種性欲歡喜時。彼如來
一切支分無障礙力。從實智力信解生。
無量形色莊嚴之相アリ。無數百千倶胝那由多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度功徳
ヲ以資長身即時出現即時出現經文
聲字義等流身暫現速隱。身已有。
土豈無乎。此明等流身身及土文。此佛身
暫現速隱等流身見。隨四身釋畢。此
且約佛邊佛界等流義分明也。就其等流
佛形意者。直可變化身相貎ナル歟。變
化等流不同八相一代化儀變化身
暫現速隱適假無妨ナル等流身意。二身
不同意也。但當段經文并一處御釋
等流身義門多端ナル故其一邊一邊
意也△所謂初發心○得益經文。
一生頓悟道理分明也。就其此經文但等流
身得益經文歟。通三身得益歟事。一交合
也。先連等流身説文故。通説受用變化
得益意者也。其上今等流身説文一具
之。隨所謂初發心所謂玉フ時。次
又釋言所謂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神通
乘也此意。等流身説法&MT06279;宣説眞言道句
玉フト。所謂初發心等見。又十住心論第
三。釋當住心深祕時。又現執金剛普賢
蓮華手菩薩等像貎普於十方説眞言
道句法。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
滿足。言等者八部天鬼等外金剛部也
爭被屬等流身見。就其説法得益
相并。而受用變化得益説。偏
流身得益義事一旦難意。但受用變
説法斷疑得益。諸教大同義門也。故別
説。等流身異類得益。自宗不共因縁也。
故別於等流身一生速疾得益
相違歟。雖然以往昔大悲願印現加持
世界處三身中受用變化但能説人無
得益。經文得益事且無念次第也。
仍受用身釋段ニハ如行者内修○了了無礙
。變化身ニハ教化群生○令至佛道此等
皆取下得益釋見。經文意趣。受用
變化得益諸教大同義門故不説。偏自宗
不共等流身得益玉フ意趣ナラハ者。尤疏家
釋可此意趣。而ルニ疏家解釋ニハ簡別
中菩薩聲聞人天等異類攝化利生
義。諸經論見。何九界身説法得益
自宗不共乎。又等流身經文一具玉フ。經
文意先明三身説法後取一處得益
故。付文終等流身經文一具牒也。又所
謂初發心等經文被屬等流身事。自
三身故取一邊玉フ事非相違△又廣
前相待對タラハ。一法廣略次第ナル
タリ。雖然今對受用變化九界
又廣前相
言非但示現佛身滿十方一切世界。所
現金剛菩薩等身亦復遍一切處也 是
流身經文。又現執金剛釋也。先現&MT06279;受用
變化佛身十方一切世界充滿スル承來&MT06279;
今明金剛菩薩等等流身周遍也。一義
云。經文ニハ佛界等流疏家顯十
界等流釋取義。今示現佛身等流身
了簡スル事有之。但承來宜也
且如十佛刹微塵數諸執金剛菩薩等身口
心印差別不同。如是一一本尊像類眷屬皆
毘盧遮那充滿十方一切世界。如因陀
羅網互不相妨 此一段御釋展轉&MT06279;
等流身主伴周遍釋。意。十佛刹微塵數
等流身三密周遍等流身眷屬
滿スト十方一切世界云意也△如因陀羅網等
周遍圓融譬説也。就其依御釋展轉者。
一一本尊像類眷屬菩薩金剛等滿スト
十方一切世界釋給。而皆如毘盧遮
事。文勢一往難思。但毘盧遮那周遍
體也。重重展轉眷屬周遍被例同毘盧遮
本體也。毘盧遮那瑞相能現體。自性本
地身。即指當經教主也。上釋變化身無盡
無邊際時。以不異如來遍一切處等
意也。若又今毘盧遮那者直菩薩金剛等
流身見歟。其故自宗意四身皆得毘盧
遮那也。聲字義等流身亦名大日
此義彼今毘盧遮那可意歟。或一
義云道範阿
闍梨
釋段自性會眷屬等流身
トヲ對明スル義也。如法界宮自性所成
諸執金剛菩薩等三密周遍。今等流身眷屬
毘盧遮那滿一切世界云意也云云
義云。受用眷屬與等流眷屬待對スル御釋
義也△且如十佛乃至差別不同。上受用
是一一身皆有十佛刹微塵數等菩薩金
剛大衆等受用眷屬菩薩金剛等
三密周遍。等流身眷屬滿スト世界
御釋義也。雖諸義不同也等流身
對明スト云了簡宜歟△如因陀羅網
珠網重重交映&MT06279;無障無礙譬喩。被
本尊像類眷屬身口心印周遍
今略擧三聖者以爲稱首也 已下別釋也。
三聖者執金剛普賢蓮華手指也
執金剛對金剛智慧門降伏方便。普賢對
如法身門寂災方便。觀音對蓮華三昧門
益方便。擧此三點則無量不思議妙用皆已
在其中。故特言之 此於等流身
量刹塵身相不同。殊三聖者經被擧意
此三聖即三部三點法門表示&MT06279;。依
無量不思議衆徳見。大方擧二聖此統
萬億事。彼華嚴經付盧遮那佛普賢文殊
甚深意趣云。澄觀法師三聖圓融觀
三聖者本師盧遮那如來普賢文殊二大
菩薩是也。大覺應&MT06279;世夫翼塵沙也。而華嚴
獨表二聖上首者。託スルニ
徒然ナラ此意釋因果交徹能信所信
解行理智等重重法門見。今三聖擧執金
剛普賢蓮華手三部内證三點徳相ナル
但彼三聖若法若人對自宗皆因分淺略
義門也。今三聖内證果海三部表示也。
故淺深不同也△執金剛○増益方便今疏
末卷十五云佛部一向是息災ナリ。白隨事業
&MT01319;。觀音純白。然其部中則隨事業變轉スル
也。其色當サニナリ。蓮華部一向是増益用。其
色黄。金剛部一向是降伏用。其色雜也
其意同也△擧此三點三點即法身般
若解脱三點也。震旦人師覺苑執金剛
徳。普賢法身徳。觀音是解脱誠執
金剛金剛部堅固智體ナル故爲般若。普賢
如如法身。金剛頂經説普賢法身遍一切處
法身ナル義分明也。觀音蓮華部解脱徳。蓮
華不淤泥。其自性清淨ナルハ解脱也。
又以蓮華三昧大悲。令脱一切衆生
相分明也。故經觀其音聲皆得解脱被擧
此三部三徳三部性相意也。
特言誠四重圓壇十界衆徳不
三部者也
云等者乃至諸天八部五通神山 高祖二
教論釋經等時。言等者擧金剛蓮華手
兼等外金剛部諸尊所詮等言廣等諸天
八部五通神仙等外部諸尊
外現曼荼羅之所表示例可知也 付
外現曼荼羅了簡不同也。演密抄形タクラヘテ
外。謂大悲胎藏曼荼羅而分三重。從
外此當第三重故爲名焉或外圖畫スル
。曼荼羅外現曼荼羅義。或於曼荼
經疏曼荼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諸會
曼荼羅。現圖曼荼羅等重重見。此中指
圖曼荼羅了簡
是等種種因縁無數方便普門應現教
群生。雖深淺不同麁細有異然究メハ其實事
祕密加持 此現執金剛蓮華手菩薩
○諸天八部五通神仙等普現色身。示
種諸取所喜見。於等流身麁細高下
不同也。皆是毘盧遮那祕密加持ナル道理釋成
也。依之經ニハ皆同一味所謂如來解脱味
皆同一味○又末卷三重曼荼羅○
各能開示如來清淨知見 此釋宣説眞言
道清淨句法。等流身所説眞言道句法。竝
示如來清淨知見
若離是實相印餘皆愛見所生。與天魔
外道諸營侶。豈得名爲清淨句義
如是實相印者即指如來清淨知見也。小
ニハ三種寶印。智論ニハ諸法實相一種
法印也。又法華ニハ爲説實相印今此經宗
實相印。即a字不生無相菩提心
也。下御釋レニ諸法實相者即是此經心
之實相。心實相者即是菩提。更無別理
其若約開會者。智論諸法實相法華
實相印。此經實相全可一致也。若顯密
性相意。顯乘所談實相印今所
愛見所生之取後作戲論。實
相印實義自宗得意
次又釋言。所謂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神
通乘也 付已下御釋兩邊了簡。一義云。
次又釋言者。疏主義。猶清淨句釋
義也。雖然已下御釋所謂初發心
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意也。意
宣説眞言道清淨句法。次又經釋云
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
義也。經文釋事。上次又釋歎加持住所
故云廣大金剛法界宮又轉釋佛莊嚴藏
此等意分明也△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
神通乘也所謂初發心已下。表&MT06279;
前段清淨句即是頓覺成佛神通乘也
意。十地次第此生滿足行者頓入得益
能化教法眞言道清淨句法。依頓覺成
佛神通寶輅頓悟時擧
教法。前後相望&MT06279;其義也。釋言所謂
也。就其高祖彰乘神通
釋故。神通乘名字自宗不共建立也。付
神通乘本説出智度論。凡顯論本據
自宗事一旦難思。但自元諸經論中
往往有斯義道理ナル故無相違也。殊更智度
祖師龍樹高判也。故雖大品般若顯
。挿ムト祕密深旨見。依之今疏前後引
論文。高祖又處處本據自宗實
見。就其已宅遠近道乘千殊ナル中。今疏以
舟車神通喩辨顯密。或以智論羊馬神
二教優劣。或大師牛羊等車○
法華羊鹿牛三車神通乘頓悟。疏家
高祖處處對辨顯密自宗頓成時。時時
神通乘
餘乘菩薩求無上菩提。種種勤苦不
身命。經無數阿僧祇劫 已下釋自宗
一生頓悟時。初擧顯乘遠劫作佛對辨。
末卷十一云。何以故於無量劫勤求修スレ&MT01302;
苦行得。而眞言門行道諸菩薩即
此生而護得。如餘菩薩爲求無上道
難行苦行慮如頭燃。經無量劫尚不
此成就。此眞言行者若具方便一生
成就也。以甚深縁起十喩故以
眞言等種種成就而無取著。不
於如是法故微妙速疾也此意也。就其今
餘乘菩薩者三乘一乘ニハ何乎。答。先約
所談意時。一乘彼天台六即知斷一生
竟竟義。華嚴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談。此等
皆速疾頓悟爲宗見。故決定不轉。無數大劫
義三乘教所談也。高祖他縁覺心二種法門
○十進九退釋故。今餘乘菩薩先約三乘
意歟。但總顯密待對&MT06279;成佛遲速
釋故。指餘乘處天台華嚴等一乘不漏。
菩提心論唯眞言法中即身成佛解釋分明
&MT06279;龍樹諸宗高祖速疾頓悟實談眞言
自宗判定。又金剛頂經ニモ若於顯教修行者久
經三大無數劫説。當經ニハ眞言門修行諸菩薩
○皆悉成就疏家ニハ如餘教中菩薩行
於方便○超入淨菩提心門此第三劫
一道極無眞言トノ對明釋。又大乘起信論ニハ
&MT06279;諸經遠成近成。一切菩薩皆逕三阿僧
祇劫又高祖彼二教論ニハ。談行六度爲宗告
成三大爲限又即身成佛義ニハ諸經論中皆
三劫成佛或翫一心利刀顯教或顯教
三大遠劫。密藏纔具十六生遲速取意
歟。依此等者。於宗雖頓悟
底時ニハ諸顯教悉遠劫成佛
意也。隨一乘所依經中。華嚴ニハ無量劫中
修行海供養十方諸佛界度一切衆生界
今成妙覺遍照尊法華第七云。我於
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習是難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一乘教主因行
文也。然者三一共多劫道理分明也。
又於理性爲由雖一念成佛
成佛意皆可無數劫作佛。仍
餘乘菩薩廣可三一乘菩薩
或有成佛。或不成佛 付之一義云。或有
成佛一乘。彼一道極無眞言第三劫能
心故。云或有成佛。三乘教第二劫
或不成佛見。一義云。總顯教修行菩薩
進退不定故進スルヲハ佛位或有成佛。退
昇進或不成佛義。一義云。顯乘極
果蒙眞言油麻諸佛驚覺後際。經五相
成身次第滿佛身或有成佛。止
極果ルヲ後位微妙或不成佛
意事有
今此眞言門菩薩。若能不法則方便修
行。乃至於此生中無盡莊嚴加持境
。非但現前而已。若欲昇佛地。即同
日如來亦可致也。已下正釋眞言行者
地次第此生滿足。此中初明行因軌則
後釋修得。此中又十地佛果二重見。大
師即身義若有人不法則○進入佛位
當段意同見△不虧法則者一一
修行軌則。依經軌説相阿闍梨
一一通達也。當經世出世持誦次第
乃至持誦法則品等委細見。末卷二十云。然
彼行者猶身印眞言及觀スルト本尊此三事和
合故。本尊即自降臨道場而來加被也。然此
行者初行之時尚是凡夫&MT06279;自無徳力。何能
即感佛菩薩等是而應耶。但由彼佛菩
薩等先立誠言大誓願故。若有衆生
此法而修行之法則者我必冥應。或
來而遙加護之。若行人法則如法而
應赴即是違本所願故不應也。方
諸向月而水降。圓鏡向ヘハ而火生。因縁相
應而無カコトク思念此法亦可喩。非是諸佛
心行而同凡夫之赴應也。若心不相應
事縁有闕則本尊不護念。故無應驗
佛菩薩等之過△乃至於此生中○
證得。就其逮見無盡莊嚴加持境界
初地果相。若欲超昇已下第十一地所見圓
義分明也。就其於自宗教相初地
證圓極事。學者異義也。若不極ナラハ
者逮見無盡莊嚴加持境界初地一分證位。
超昇佛地極果意也。末卷第三
云。謂初發淨菩提心此曼荼羅。已遍
法界○第十一地而後所見圓極此意也。
若初地即極ナラハ者逮見無盡莊嚴加持境
見心内曼荼羅得金剛寶藏位。即
自證極位。超昇佛地示此自證萬徳。化
正覺意也。就其受用已下三身
釋時。即同大日如來誠本迹不思議加
持無二道理。諸尊皆同大毘盧遮那深旨。尤
之顯者也
大日經疏第一本


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十五下半
五日

復次行者初發心○瑞相三身釋段中。上
來至若欲○可致也了簡畢。以下初ヨリ
釋段終所問乘此而生也一段
了簡。此一段文初初發心○十地次
第此生滿足。次縁業生増長○生起釋。
後復次如來所現以下&MT06279;金剛手等大衆視
。瑞相加持印現當經起因ナル。三
節分明也
復次行者初發心*○ 是初發心乃
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付其上&MT06279;
流身説法一生成佛此生滿足。以
御釋ンカ十地次第此生
滿足復次釋。解釋顯相次第
滿足本釋玉フトタリ。一義云。上正釋神通
乘教得益。一生間釋所詣。復次
初發心時入a字不生。此a牙生
運運増進證究竟菩提。然&MT06279;後停息スルヲ
此生滿足釋成シ玉フト云云所詮付此生滿足
一生成佛a意有ルヲ兩邊
玉フト正釋復次意也
復次行者初發心時。得a阿字門。即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