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鈔 (No. 2218_ 宥快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經文何以故虚空相是菩提等。疏
經中次説因縁今又經中自説因縁其意
一致也
何以故。虚空相心離諸妄執。亦無分別 是
表經文也。猶如虚空已下御釋也。付
其經文雖諸分別離諸妄執御引證
妄執分別意同故覺。隨梵文劫破
スル分別妄執&MT01302;也。上五喩經文見。守護
ニハ以是義故遠離一切麁細分別之今
離諸分別麁分別。無分別細分別得意
歟。隨而上五喩經文譬如虚空界離一切分
別無分別無無分別。麁細二種分別
事在之。准彼得レハ意今分別無分別
所離也。此離諸妄執亦無
分別取義也。一義云。離諸分別總表。次
分別。麁細分別スト得意義也
猶如虚空畢竟淨故一切色像無能染汚之
。已下作釋。於中初譬説。後ニハ合説也。虚
空畢竟淨者。凡於世間虚空畢竟淨遍一
切無分別等足衆徳中。今先畢竟淨
擧也△一切色像無能染汚之者
雲煙塵霧等染義也。現量分明也
心性亦爾。一切分別無能染汚之者。若無
分別即是離一切相也 淨菩提心離
分別義上來聞畢。下以世間更無有法
○本來寂無相△即是離一切相也
情門離相。表徳諸相悉淨
菩提心得意也。上如來應正等覺無一定相
可説不離如是諸相也又大師十住心論。離
相非相○一段畢 虚空無垢法譬間事。安
上虚空相。心虚空空。今法文虚空
法性虚空
大日經疏第一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二十八
          上半八日

經云所以者何性 淨菩提心觀經文
内。上來至虚空相心離諸分別無分別經文
即是離一切相也料簡畢。自此已下
祕要之藏也了簡。此一段文。初
以者何性同虚空等經文釋。次祕密主我説
諸法等經文釋後祕密主云何自知心等
總釋。三節分明也
經云。所以者何。性同虚空。即同於心。性同
於心。即同菩提。如是祕密主心虚空界菩提
三種無二。此等悲爲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
者 是經文分明也。經所以者何者。上
スルヲ釋虚空相心離諸分別無分別經文
也△性同虚空○即同菩提。意
空相心故。心性同ナレハ虚空無相。即同一法
界心。同一法界心ナル無相菩提
也△如是祕密主○三種無二是被ナリ
虚空界菩提トノ三名無二一相也△此
等悲爲○菩提心大悲根本方便究
スル三句相連分明也。付其一義云。
ニハ金剛手發起推尋求一切智推爲菩提成
正覺者推發起彼一切智智三問。彼後
ヲハ正答此等悲爲根本已下
也。若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智スト
問悉クヲ意義也&MT01302;。上大綱作略答。今正三
句相連&MT06279;スト三問意也。付其此等
悲爲根本大悲爲根義也。守護經ニハ大慈大
悲而爲根本ニモ此中云悲即兼明
大慈大悲而爲根本義可得意也。
大悲爲根。大悲即根歟事。兩邊所論也
△方便波羅蜜滿足是説方便爲究竟果
。付之一義云。方便波羅蜜ヲハ。因位萬行即
進修方便。滿足正指萬行圓極
義也。大師一處解釋。於方便爲究
向上向下二義ニハ。可向上方
便也。付其因位萬行方便波羅蜜
事。一義云。十波羅蜜方便波羅蜜
義也大樂一義云。因位萬行皆進
方便ナレハ方便波羅蜜&MT06279;十波羅蜜
方便波羅蜜云云。大師一處御釋祕
藏記云。從凡位修行&MT06279;六度圓滿&MT06279;成佛。故
方便究竟。成佛以後大悲
度衆生故曰方便スト究竟一義云。方便
波羅蜜滿足果徳方便。佛果已到
彼岸方便波羅蜜滿足義。但方
便波羅蜜萬行義宜歟。守護經方便波
羅蜜之所接受因位
上種種入清淨門。皆爲發明自心求
 已下作釋釋釋。初承上來
。今復結言等正釋經文也。就其如上種
種入清淨者指心不在内不在外已下。經
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意分明也。入
清淨門本性清淨スル菩提心觀門也
今復結言虚空無垢即是心。心即是菩提。本
同一相而有三名耳 是經文性同
虚空○三種無二。付其虚空無垢
法譬間事。學者料簡不同也。一義云。經
相連有虚空相心離諸分別無分別所以
者何性同虚空等。故譬虚空ナル義也。
法譬不同也菩提心名字ナル故。三種無
釋也。一義云。法虚空義。凡虚空
字依處不定也。今虚空無垢即是心故直
虚空也。就其心虚空菩提三名建
同一相事。意一箇無相菩提心
邊邊立三名。就其虚空無垢無處不至周
遍畢竟淨義。心竪實離偏中實等義。菩提
覺知等義也。守護經云。此虚空性即心上故。
如其心性即菩提性。如菩提即陀羅尼性
陀羅尼四名。陀羅尼總持義。菩
提心萬徳根本故名陀羅尼歟。凡無相
提心種種 名字莊嚴故不此三
。無邊名字可之。何一同相種種
名字得意也。其中殊被三名多分
三名。結彼被性同虚空乃至
三種無二也。或又此三名理智不二
。或約三部三密三解脱門學者
簡隨文。仍其一義一義無相違
即此一法界心 已下此等悲爲根本方便
波羅蜜滿足釋也。經ニハ心虚空菩提三種
無二此等。釋ニハ三名隨一即此
一法界等
因縁畢竟不生而不因縁實相 是
不生壞二門。不生門ニハスト
。不壞門ニハ能所故。存三句
次第生起御釋
不生故。則無能所之異。以不壞故。亦
悲爲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 是正釋
成不生不壞行相。能所依處可不同。當
能生因縁。即菩提心大悲爲根。所
生方便究竟得意
即是究竟不思議中道義也 是方便究竟
歎究竟不思議中道也。付之△一
義云。建立不生不壞二門果徳故。釋スト
不思議中道義。又今疏三卷。空云則
畢竟不生。有ト云ハ則其性相。中云ヘハ則擧體皆
故今畢竟不生義。不壞因縁義。
究竟不思議中道中道義。被成三大不
思議也△一義云。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
因縁所生果徳ナル故彼中觀論因縁所生
法。我説即是空。亦以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被釋究竟不思議中道義也義也
經云。祕密主我説諸法是。令彼諸菩薩
衆菩提心清淨知識其心者。佛已開示淨菩
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統論一部始終
量方便皆爲諸菩薩菩提心清淨知識其
。是修文作釋分明也。釋初佛已開示淨
菩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承來上。即統論一
部始終等正經文消釋。就其住心品結釋
已説淨菩提心諸心相竟。從此已下明
修方便及悉地果生此御釋。住心品
偏明無相菩提心。第二品已下説大悲方便
後二句法門見。然今於當品略明三句大宗
御釋事。一旦不審也。就之△一義云。
實如住心品結釋。當品説無相菩提心
後二句行相之。然今略明三句大宗
御釋。凡於三句長短不同故。
菩提心短三句可得意故。不已説
淨菩提心諸心相竟結釋云云△一義云。入
眞言門住心品品號意。住五點大宗
故。三句五點開合不同故。於三句行
相可之。隨金手三句問スト&MT06279;。如來説
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方便爲究竟。又請
尋求一切智推爲菩提成正覺者推發起彼一
切智智自心尋求菩提○方便波羅
蜜滿足故。後二句法門ヲモ略説事分明也。
之佛已開示淨菩提心略明三句此義ナラハ
住心品結釋ヲハ大綱御釋可意也。意住
心品菩提心。第二品已下進修方便悉
地果生事面被説。表裏不同
意也△一住心品三句悉説歟事。今
佛已開示淨菩提略明三句大宗竟云意
三句法門。淨菩提心肝要也。
之三句中後二句法門略説故可
。菩提心上來廣説故。略明三句大宗
御釋事如何。付之一義云。凡一部始終
ルカ三句法門故。總對廣説略明三句
也。或又云開示淨菩提心故。菩提心
顯畢。云略明三句。且約言總。意略明ヲハ
後二句法門見也△即統論一部○
是正解釋經文意也。誠統一部始終
釋一切佛法故。我説諸法○知識其心經文。
當經精要見。隨大師一部始終大意文
判。上此品統論經之大意所謂衆生自心
品等五點。今統一部始終在三
法門。三句五點菩提心本末因縁ナル故。
菩提心一經所歸義分明也。當段
彼諸菩薩衆菩提心清淨知識其心經文。此
意也。大本十萬頌梵本。三千頌略本。七軸如
此雖廣略不同。一部始終大意不
之也△無量方便○我説諸法。付
△一義云。經我説諸法者指種種入清淨門
守護經。善男子。是故當知我今於此諸菩
薩等大衆之中是法。爲廣大菩提
故。爲一切了自心此經文大師
當段今文玉フ。然レハ彼此文其意可一致
其御釋即統論一部始終無量方便云事。
經雖上來説。意一部。故疏ニハ
意被也△一義云。指我説諸法
處。廣可一部始終。意入清淨門
事如彼諸菩薩衆ナラ菩提心。一部始
諸法。又如是云意也△背爲令諸
菩薩諸菩薩。眞言門修行諸菩薩也。守護
ニハ。於此諸菩薩等大衆之中是法
爲淨廣大菩提心故。爲令一切了自心
彼經。諸菩薩會座大衆見。准
令彼諸菩薩衆十九種金剛四大菩
薩等意也。但當經内大二眷屬久已
通達自性所成眷屬ナル故。知識其心無量方便
得意。或因果表法。或示未悟
未來最上乘者意也。若亦會座
因人歟。爾者今諸菩薩悉可意也
此經者當知一切修多羅意皆同在
被通釋諸經説也。付之△一義云。
一切修多羅大日經金剛頂經及
一切顯經云云△一義云兩部大經能開
經王故。云此經金剛頂經ヲモ得意。一
切修多羅所開故可顯經也。
就其。今經我説諸法當經一部
始終故。一切修多羅意皆同在此者。因
諸經顯相見△或一義云。經我説諸法
生身法身大我故。如此經者當知
一切修多羅○。下十地經文リニ。我一
切所有所説皆依此而得如上一切智地
無盡莊嚴○我一切所有所説。擧
顯密諸經。是即説法身大我生身
也。釋摩訶衍論所引金剛三昧經
所説者義語非文。先生身我見。爾
師唯有自性法身以如義眞實言能説是絶離
境界是名眞言祕教御釋。彼三昧經我所
説者義語非文&MT06279;本據釋也。生
スト法身大我見。如是以准例
此一義者有斷簡處也
釋迦如來所説法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
如來種種因縁隨宜演説法。無非此三
句法門 已下述一切修多羅意皆同
在此也。於中初擧釋迦一佛所説
明餘一切如來所説也。付其△一義云。上
展轉即統論一部始終當經。如
此經者當知一切修多羅等&MT06279;當段釋迦
一代。例彼述十方三世諸佛所説
義。此義ナラハ一切修多羅釋尊一代契經
百億也△一義云。一切修多羅者對
當經廣擧一切諸佛所説顯經。如釋迦如
來已下釋述彼一切修多羅。初釋迦
規准&MT06279;明餘也。十方三世諸佛
迦一代教法布世間故。先擧之例餘也。
一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事
究竟同歸本無異轍 此御釋ニハ
。一義云。顯因行果終入祕密故。究竟
同歸本無異轍一義云。顯明因行果
法門開會&MT06279;究竟同歸本無異等
故云。我説諸法是乃至知識其心
是釋經文
經云。祕密主云何知自心 此經文祕密
主若族性男族姓女。歎識知菩提。當サニ
自心今當段彼經文。隨
ヲモスル事難得意。付之△一義云。祕密主云
何知自心等經文當如是識知自心徹見。
此義。祕密主云何知自心等經文。并釋
其義委細故。若族姓男等經文ヲハ別不別釋
得意也。一義云。大師守護經。是故祕
密主我説諸法等上見。然當如
是識知自心如上入清淨門得意也。
所詮結成其理顯畢。故不經文

經云。祕密主云何知自心。謂若分段。或顯色
或形色或境界。若色若受想行識。若我若我
所。苦能執若所執。若清淨。若界若處。乃至一
切分段中求不可得者 是又條文作釋分
明也。釋初總釋。後初句云謂若分段已下
別釋也。總釋シムルト未悟衆生經文スルト
釋二意趣見タリ。經文文義釋段分明也
世尊前已廣説 是依前段。爲不悟機
重釋頓覺成佛方便。就其常
ナラハ利根略説。鈍根人休廣説
。彼蘊處界三科次第。天台總在一念分
別色心建立。并釋摩詞衍論立義解釋
次第利鈍領解等。皆此意也。然上來
展轉意。説心不在内不在外及兩中
間心不可得。十二處内外。如來應正等
覺非青等別顯形表三色。説心不住眼
界等。分十八界。當段經文十二處
若處。顯形二色ヲハ説或顯色或形色。十八
ヲハ若界故。上廣説下略説也。然上
説被利根。今略説爲鈍根御釋事一往
不審也。付之△一義云。略廣次分スルニ
利鈍一往待對也。釋摩訶衍論。名字數多
迷眞實故廣爲利以略爲鈍。今此意
也△一義云。不法門廣略重説
鈍根事可在之。今此性相歟△一義云。
上來經文十二處十八界等廣説スル然也。
但彼三科隨一一段一段。今
一段故。此義邊是廣説也。然間三科中依
一科開悟スルハ利。具ニ聞三科解了スレハ是鈍根
也。今御釋此利鈍相望也云云
前已廣説淨菩提心如實相 付之△一
義云。心不在内不在外已下文。約十二處
十八界等實相故。前已廣説心不
在内已下&MT06279;文△一義云。前已廣説指云何菩
提謂如實知自心已下也。廣説淨菩提心言
限故也
衆生未意縣悟 是先段
悟機重成方便説義分明也。就其衆生
機根不同&MT06279;悟入方便非一也。故或一段一
一機。或住心一品一機悟解
。或以一部始終一人悟入軌則。邊
義可之。當經會座未悟實行
。如是悟入スル重重事。如現文
因人事分明也。無因人。或久已
通達人示未悟意。或爲未來機可

復作方便 上トシテ心不在内不在外等
復次世尊○示其著處更以方
便復作方便
此頓覺成佛 是&MT06279;餘教根熟待時
初心凡夫直示菩提實義。故云頓覺成佛

入心實相門 付教門得意。所入門ルニ意。
實相門實相即門依主持業二義
亦爲決了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故 是釋
若分段或顯色等經文開スル諸經。決了
即開會義也。法華是諸人等不ルハ法華
&T069222;佛智甚遠若聞深經了聲
是諸經之王ナルヲ義釋第七云。復次
阿字門故。一切衆生本來雖離一切
。以諸法常寂滅故。化城亦滅。如是無
疑怪是名決了聲聞法。謂能以此吽字
普令一切聞
如一切經中或説諸蘊 已下正釋開會
。如一切經中總表。或説已下別釋也
或説諸蘊和合中我不可得 是被四阿
含等諸部小乘也。小乘我空法有
道理故云爾也。付之諸部小乘悉唯蘊無
我歟
或説諸法從縁生都無自性 是擧諸大
乘經説諸法悉談從縁生事。誠超&MT06279;小乘
大乘極談覺。爾者。談縁起諸師意不同
也。法相ニハ心理縁起。瑜伽論ニハ常法必
不諸法因故依他色心二法
意。心法從四縁生。即眞因増上縁等
無間縁所縁縁也。色法眞因増上縁
スト判。三論大師因縁生法無性空假
中道都不生其嘉祥勝鬘法崛。一代
正説付明染淨縁起四義分別。彼
云。諸經論染淨縁起。要有四別○一
縁不佛性者。唯由六七妄縁
如來藏○二明佛性縁。染淨之
&T069222;唯由藏實。不縁而有○三明
亦約縁亦約佛性者。是亦如楞伽説○四
縁不佛性ニモ者。實相之外縁故
染淨法可天台意談&MT06279;隨縁眞如
諸法皆眞如縁起意也。華嚴明法界縁
起自在無窮。如是雖縁起不同也。悉接
從縁生都無自性意也。佛教
淺至深皆因縁宗故。就其。大小乘
諸説當段經文決了スル。諸蘊和合中不可
若色若受想行識若我若我所等。諸
法從縁生都無自性&MT06279;一段。其故
謂若分段。乃至一切分段中結成スル分段
總擧從縁生故。下釋段謂若分段者
是總擧○差別相故但實ニハ諸蘊和合中我
不可得義。通&MT06279;一段經文得意五蘊
故。今云諸蘊事。且擧五蘊
皆是漸次開實相門 付之有兩邊了簡
△一義云。顯密對辨解釋義。意自宗
約諸法令識其心頓覺成佛入眞實相門
諸顯教皆是漸次開實相門御釋義。
&MT06279;顯密別頓漸事△一義云。漸次
義也。意顯教所説漸漸眞言實相
意也
彼言諸法實相者即是此經心之實相。心實
相者即是菩提。更無別理也 是正顯經
會此經實相御釋也。付之。他門
智證彼言諸法實相法華義。當
法華全同ナル。大師十住心立教難。
然釋文展轉分明△彼言諸法實相
一切經中諸經實相見△開&MT06279;
此經心之實相文段也。開&MT06279;スル
祕密顯密一致事。大意。法
會三乘一乘。依彼三乘一乘與
法華淺深云。彼已不許是
其上指法華一經事相違文處相連也。大
師文次第諸經説實相與此經
明心之實相體同&MT06279;而異此御釋全
相契△心實相○是心虚空界菩提
三種無二義也
但爲薄福衆生而不自信作佛。自信
者甚爲得。故世尊且令諸垢障
其心。要令時義契合。然後爲説即心
之印。 付已下御釋。古來邊邊異義見△一
義云。常途漸次開悟當經頓覺成佛
メテ述其不同也。付夫但爲薄福○説
即心之印マテハ常途漸次實相門意。今經則不如
是等當經義也△薄福衆生者凡夫
二乘等也。法華一卷小智ヒテ小法自信
作佛セン&T069222;。是故以方便分別説諸果△且令
淨諸垢障○是大師寶鑰第八住心。於
是故三世△將護擬宜誘引彈呵洮汰四
調熟次第也△要令時義契合○是法華
第一卷今正是其ナリ○今我喜無畏。於諸菩
薩中正直方便。但説無上道。菩薩聞
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然後爲説○印是亦法華無量衆所會
已説實相印彼實相印御釋
今經則不是。直約諸法其心。所以
祕要之藏也 是釋當經頓覺成佛
對辨分明也△直約諸法令識其心顯形
三色。蘊界處等三科等諸法當相直開
示無相菩提心故云爾。即是離心之外更
無一法義也△所以爲祕要之藏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二十九
           上半九日

初句云謂若分段 上來謂若分段等經文
總釋祕要之藏了簡畢。以下付得入
眞正菩提心也文。可交合。此一段文。初
總表。次別釋。兩節見
初句云謂若分段者 以下釋經文。先
總句條文作釋分明也。於釋中。初
總表。以法待因縁等分段義。行者當知
行者觀相
是總擧從縁生法 是總表因縁所生
萬法。付其總別必一具ナルヘシ然總表謂若
分段總擧從縁生法故因縁生依他法也。
別説中若我若我所是遍計所執也。遍計不
縁起當情現法故。非因縁所生。故總別
相違セリ。付之一義云。遍計所執於縁起
起故。總表從縁生法義無相違也。一義
云。若我若我所等能變計執心ナル故。因縁生
法也。能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三重時。
能遍計所遍計。依他法。即因縁生法也。遍
計所執ノミ當情現不縁起法也。凡得意遍計
所執。於法相宗護法安惠義不同也。又相
性兩宗義各別也。或一義。總表多分
擧從因縁生法然小分別句不縁起
所執事無相違
法待因縁。必有差別相故。行者當
如是觀察。今此分段中何者是心。乃至分柝
未都不可得。是レハ分段。分段者即
差別義也。常分段變易二種生死
段義也。凡因縁所生依他諸法色心心處
各各彼此差別故必有差別相故
護經謂。此心性於一切相若形若顯等
一切相分段也。今疏末卷十六形謂
顯分段十六云。色謂本尊形相分段差
ナリ御釋皆差別分段
一。分柝推求事。顯形衆色等縁起中無
菩提心推求スルニ不可得ナル總釋。分柝推
求等義。別句經文御釋委細
即知此心出過衆相諸因縁 是
心諸法。推求無相菩提心。畢竟不可得。離
因縁スル
心性常如是故。爾時一切諸法自然
於心也。是覺心性不生時。諸法
不生&MT06279;淨菩提心ナル&T069222;。上即此諸法亦復
如菩提相所謂淨虚空相一致也
顯色謂青黄等。形色謂方圓等。境界謂
情所對。即六塵也。爲人易解故復歴法
觀察 以下別説經文。就其顯色謂青黄
等者上經文非青非黄非赤非白大師付
彼文スト心顯色。彼顯色本色説四種
又聲字義。法相家説四種○御釋。當
ニハ五大顯色本色。然今
青黄三色スト可得意也等事△形
色○聲字義云△境界謂六情所對是經
或境界。即六識所縁境界也。如次色
聲香味觸法六塵也△令人易解是衆生易
方便ナル故。顯形衆色等諸法。一一分柝
推求義分明也。彼蘊界處三科法門。從
廣鈍根易解故。經法分別開十二入十八
義勢大都此意
今此顯形衆色中。何者是心。色本非情無
知相。況於是中心可得。是正經一一
成分柝推求義也。於中初顯形衆
色中求無相菩提心不可得義也。就
上來淨菩提心觀經文。并疏御釋意。經
二入十八界。尋求無相菩提心。一一法
畢竟不生故。其中心&MT06279;得義無事顯。然ルヲ
今色心對辨&MT06279;。色非情&MT06279;無心非覺也。心慮知
質故。顯形色中心不可得也被釋事。上下
御釋相違。但無相菩提心推求スルニ。於諸法
不可得ナル顯形色元無心無覺故。菩提
心體性不可得ナル釋也。付五蘊。約
自性不可得無相ナル。准彼付
形色無自性不可得推求スル義可有條
勿論也
顯形者當知一切色塵亦如是 以下
或境界經文分柝推求。上釋境界
謂六情所對即六塵也。乃至以下明餘
五境也。就其顯形色一切色塵
一旦難意。其色法無量也
顯形二色。付之顯形一切色塵
表色也。於色法顯形表三色在之故
也。凡色塵ニハ顯形表三色。雖然顯形
擧故。所殘取表色色塵得意。但
表色是表スル有情内心色也。故慈恩釋
云。表謂表示。自内心於他今上
顯形色例明&MT06279;色本非情無覺知相況於
是中有心可得。被釋一切色塵亦如是故。
有情表色色本非情得意事尤不審也。
又大師聲字義。當段經文顯形表三色
御引證。彼亦境界也。若此
文明表色。何表色證據不之乎。但聲
字義脱事或境界&MT06279;六塵境界
故。義依交參スルニ之歟。若又大師被
前後文中間事多之。然者
。就其表色示有情内心事。
色法元無縁慮故無覺知
意得相違。或一義云。被顯形事。
先約本色本形。一切色塵被擧色形故。
本末待對也。就其倶舍色二或二十。准&MT06279;
得意
色塵者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如是。行者
外塵中心不可得 是擧六塵色塵
明餘五境也。就其五境中法塵
廣可身心處。然今例&MT06279;色本非情無覺
知相等亦如是御釋事難意。
之一義云。法塵境通色心二法。今
先可色法云云一義云。亦如是
明心不可得ナル也。色本非情無覺知相
マテヲ一切色塵。亦如是非ニハ聲香味觸

復觀内身五蘊 是正色受想行識
成心不可得ナル。就其付内身五蘊。凡
内外對辨重重。倶舍頌疏第一第二内
外門自身内。所餘他身非情トヲ外。
或約十二處眼等五根名内。色等五境
今有情五蘊内身五蘊故。對
内外待對見。付之上於外塵中心不可
。對彼復觀内身五蘊御釋故。待
&MT06279;上下内外義義事在之。但
是非情外有情内。内外待對ニハ
相替也。其故上外塵六塵間故廣可
諸法。故偏難非情。但是上來如一義
了簡。法塵中擧色法意。常情非情
内外對辨一具ナル。或又行者於塵中心不
可得結成トナル故。必今内身五蘊釋待
對彼外塵非内外ニハ。縱又下承來
&MT01302;ストニハセン&MT06279;内外意也
亦如聚沫泡炎芭蕉幻化。自求性實
無所有。況於其中而得心 是以五種
譬喩五蘊無性。於中釋成正不可
ナル。就此以五種譬喩。配釋五蘊
意也。初劫經文若於蘊等起離著
當觀察聚沫浮泡芭蕉陽焔幻等而得解脱
疏。如五喩色受想行識五蘊無自
。當段法譬次第ニハ彼可意得也。若又
五蘊一一。以五種譬喩スル有歟。第
二劫六喩第三劫十喩等。於一種
不同見。然者今五喩又可此義也。
其。以五喩無性淺深重重見。初
。聲聞經中雖此五喩。而
無我。今此五喩諸蘊性空
聲聞五喩覺人無我道理。寂
然界菩薩此五喩達スル諸法即空
法倒也。第二劫解釋前劫○五喩有
沫芭蕉。此中所以不論者此&MT06279;三事猶帶
無性空意初劫五喩中泡沫芭
三種柝空見。依之第二劫唯識無
境對法難解時。不此譬喩。然今眞言
行者即不思議觀門此五喩事如何。答。
之。數了簡。一義云。明遮情菩提心
即順常途擬儀外釋義門也。自元眞言
行者表徳實相實修者觀門云云一義云。
即空即心即不思議三重淺深初劫
即空幻柝空義在之故。不第三劫
然於眞言行者。依利鈍不同觀解
深故。用柝空觀相事可云云一義云。
上必兼下道理ナル故。眞言行者即事而眞金剛
觀門修又諸乘修行ヲモ故無
。例如菩薩十地四五六地二乘
四諦十二因縁等修行。又於數息觀者雖
小乘行相ナリト眞言行者所修事在之。一
義云。以同譬喩法無性。隨淺深
不同。如キハ浮泡。第二劫
識無境譬喩ニハ。第三劫即不思議幻&MT06279;
心佛不二深旨。餘之也
如是從麁至細。去廣就略。乃至現在一念
識亦無住時 是五蘊麁至細釋
柝推求スル。天台文就尺去尺就
此意也。又色若麁若細。總而觀之無
我。是爲柝空意也。或一義云。如
天台。今從麁至細去廣就略先付色蘊
之。乃至聲香味觸ヲハ得意也。乃至
現在一念識亦無住時者是五蘊
識蘊之。或一義云。現在一念識者釋
義。例意。唯識論第九等加行
菩薩四如實知時煗頂位ニハ
取空也。於忍位分上中下下忍
。中忍能取。上忍ニハ能取
空也。世第一法ニハ雙如空相。今明
來所觀無自性。乃至現在一念識亦無住
能現無自性得意。其一義分明
也。又此一念識眞心妄心。學者義雖
ナリト先妄識タリ
又復從衆縁生故。即空即假即中 是約
之。依中論文天台等盛談三諦
即是義。大師二教論所觀三諦
一念心中即具三諦。以此爲是釋
台所立分齊也。自宗a字門上有空
不生三諦實義。爲行者所觀處處釋。
大師一處祕藏記御釋問。三諦者何ンソ。答。一
假諦二空諦三中諦。問。何謂假諦空諦中諦
耶。答。謂因縁所生十縁生句釋段ニハ
則畢竟不生。有ト云ヘハ則盡性相。中ト云ヘハ則擧體
皆常。以三法無定相故。名爲不思議幻
又云。若於一念心中○故曰如實遍知一切
心相又末卷第七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
トノ義○故龍樹云因縁生亦空亦
假亦中第七今且車字門カハ之。如
鏡中面像。以本質因淨鏡爲縁。有
影像現見&T069222;。是所生之法 之相現
&MT06279;故名有。以種種方便推求スルニ
都不可得ナリ名爲空。此有此空皆不
鏡體體即一ナルヲ中。三相不同&MT06279;而同。不異
而異。是故世間論者不思議。今眞言門
亦爾。以觀心因。三密爲縁。普門海會現
前不ルカ謬故名有。以種種推求スルニ
不可得ナリ名爲空。此有此空皆不
。故説中。三諦不同&MT06279;同不異&MT06279;異。
一切方便乘人不思議此解釋
三諦不九種住心思議スル&T069222;。阿字門
義不思議三諦見付其天台所立不思議三
自家佛乘三諦淺深意。彼
起因分立有空中三諦。於内證果
言斷心滅&MT06279;不可三諦。今自宗。於
不二果分心地一切方便乘人不思議
有空中三諦。是即阿字實義三部
證也。故其建立大不同也。同三諦
自宗a字不生影像枝末スル一分
故也。彼宗末學南岳天台。一心三觀理源
タリ阿字不生。然自宗a字不生
本源事。自他宗共許タリ
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 是三諦即
時一切偏有偏空等種種戲論。至
本不生際義分明也。一處御釋祕藏記夫一
諸法或執空或執有。爲實執有。
有執空。爲空有病非空非
。是中道。言尚レハ中道爲除其言
又説中道不可得ナリト。是不可得a字門
レハ者。不可得亦不可得。於茲絶言。是一切
諸法本不生不可得今一切戲論者。一
處御釋。重所遮有空中道等戲論

本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
即是阿字門 轉&MT06279;本不生際。自性清淨及
阿字門テテ異名釋。於其法體一種淨菩
提心也。上心虚空界菩提三種
同一相而有三名。或一義云。今本不生際
菩提所具實際即菩提ナル故。本不生際即菩
提果義。自性清淨心ナル。是其名
同也。阿字門虚空阿字大空
ナル
心入阿字門故當知。一切法悉入阿字
也 是淨菩提心即阿字實義故。一切諸
法本不生&MT06279;皆入阿字門義分明也。上以
心性常如シト是故。爾時一切諸法自然
於心此意也
已説諸法實相。次明於我相。以下
若我若我所○若清淨釋也。初結前生後
經文。一段經文意共明我相故。總&MT06279;次明
於我相釋也
故云若我若我所若能執若所執若清淨 以
下御釋明我相。若付經文我我所等
行相意得。此我我所共十煩惱中第六
也。唯識論第六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ニハ薩迦
耶見。謂於五取蘊我我所一切見趣所
依爲是五見中釋スル也。就其我我所
行相&MT06279;常一主宰義我也。我見顛倒&MT06279;
蘊推度&MT06279;也。次我見者取餘法我見
假令我體我瓔珞我僮僕等スル也。或釋云
他宗内執六根總謂爲我。外執六塵總名
我所△若能執若所執○或一義云。執
能縁所縁故依他法也。彼法相護法論師。能
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分&MT06279;三重。能遍計所
遍計ヲハ尚屬依他。今能執所執能遍計所遍
計可依他ナル義。或一義云。能執所執。遍計
所執能取所取ナルヘシト義事有之。若清淨
御釋可色色了簡
上於諸陰中種種方便觀心而不可得。何
況我人壽者等法 被釋經文。於中初如
上於○不可得承來上。何況我人以下正釋
當段。就其諸法者。上雖擧顯形及六塵
境界等。先其中五蘊於諸陰中等
△種種方便細至麁去廣付略等種種
方便也△何況我人壽者○ 凡我執必起
法執故。唯識論我執必依法執而起
五蘊既縁生&MT06279;無自性。其上起我相。
無自性不可得ナルヘキ道理分明也。故何況我人
壽者○唯識論第一是故我執皆縁無常五
取蘊相忘執爲我。然諸蘊相從縁生故。是
幻有。忘所執我横計度故。決定非
大都可彼准據也。至何況我乃至有心可得
大綱若我若我所若能執若所執マテノ釋。我人
壽者等十六知見中擧小小
本以來但有假名。而於其中心可
 依此御釋。上若我若我所若能執若所執
遍計所執義事在之。其故。所執
ノミ其實體故云爾也。一義云。我我所能
執所執共可依他ナル。其故總表謂若分段
既云總擧從縁生法。別説經文何因縁所
&MT06279;依他法ナル。但假名無實義。分柝推
一一諸法不可得。故非相違
清淨者即外道所計最極清淨處。以爲涅槃
也 是經清淨。就其最極清淨
指法體可乎。一義云。上謂非相處
即是涅槃御釋。演密鈔謂。一類外道得
非想非非想處定。計最極清淨
涅槃此意。無色定清淨處可
也。一義云。長瓜實相觀空智慧ヘテ
所計清淨義。遍明鈔意也
長瓜梵志不一切法而受是見 對
如來一切不受。彼見ヲモ受見。而今
而受是見御釋事難意。雖然不
此見スル是假説也。宗計實義。受此見
故今而受是見 一。如長瓜梵志事。演密
遍明鈔二義可交合
今亦如是取著觀空智慧而生是清淨想
之有了簡也。一義云。長瓜例明&MT06279;
清淨外道。意長瓜梵志不受
此見。清淨外道&MT06279;觀空清淨
智慧清淨云釋意也。一義云。今
亦以下行者觀門義也。可
即於是想中正觀自心生處。得
眞淨菩提心也。是清淨想中觀自心
可得ナル義分明也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三十
           上半十日

以上廣對五陰 爲未悟衆生
覺成佛入眞實相門經文中。上來至マテ若清
御釋了簡畢。已下若界若處乃至一切
分段中求不可得經文釋終。至マテ復名頓悟
法門也一段文交合。此一段文。
ニハ經文消釋。次復次如聲聞以下例&MT06279;小乘
自宗祕要。被自宗頓悟也。三節
分明也
以上廣對五陰 是初承。就
上文ニハ廣明顯形衆色六塵五蘊及我相
。而承來五蘊。以上廣對五蘊
御釋事如何。答。付之一義云。擧一示
義也。一義云。顯形境界等及我我所多分
五蘊。故云廣對五也。一義云。
三科一具法門故。若界若處十八界十
二處法門時。承スル五蘊也。例如
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等經文スルニ
前説不在三處已攝一切法。上内外
中間十二入。是三科一具法門ナル
也。就其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略中廣
次第也。就其對十二入十八界。五蘊可
略説ナル。然今廣對五陰御釋事難得意
也。付之一義云。必十八界十二處&MT06279;
廣對五蘊也。一義云。上或顯色或形
色或境界○我我所等。五蘊義門
故。云廣對五蘊也。一義云。十八界十二
ヲハ但合&MT06279;若界若處。開五蘊説若
色若受想行識法數。故云廣對五蘊
次復説十八界十二處乃至一切分段中求
不可得 是經文。經ニハ若界若處。表&MT06279;
十八界十二處加言御釋
陰界入義。阿毘曇中廣明。陰・界・入三科
法門。小乘之故。釋被讓阿毘曇
也。就其當段御釋スレ&MT01302;若界若處以下
三科一具法門故。陰界入義阿毘曇中
廣明御釋也。三科法門大師一處御釋
一段釋之也。一處御釋云祕藏記問。三科
トハ何。答。蘊處界是曰三科。心王○根境識
其略中廣次第&MT06279;三科法門事。倶舍
頌云。愚根 三故説蘊處界三一阿毘曇
事。得名并阿毘曇有分數事。嘉祥三論玄
委細見。或云。今阿毘曇舍利弗阿毘曇二十
卷。内第一卷釋十二入。第二卷釋十八界
第三卷釋五蘊。指此等
此三法已攝一切法 以下乃至一切分
段中求不可得。於中此三法已攝一切法
來三科。此三科攝在有爲無爲一切
故云爾也。就其三科付一切。小
ニハ三科七十五法。瑜伽唯識等ニハ
百法。乃至無量法門不三科
復云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者。即是摩
訶般若等中歴法廣明者是也。是セラルル
乃至。摩訶般若明擧種種
釋也。般若ニハ&MT06279;五蘊終至二轉妙果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