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鈔 (No. 2218_ 宥快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日經疏第一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二十二
           上半二日
經云。佛告金剛手○ 三句經文御釋内。
上來至當廣説之擧。已下三句正答經文
御釋内。初至即醍醐之妙果三密之源也。
一段文交合。此一段文。初牒經。次
作釋。作釋中。初總釋。後別釋。別經中。三句
各別釋段分明相分ルル
經云。佛告金剛手。菩提心爲因大悲爲
方便爲究竟者 是初經文牒也。凡此
三句法門行者從凡入聖次第。諸佛從本垂
縁起也。然間別&MT06279;密藏肝要。總&MT06279;諸經
見。先當經大宗ナル事。正宗分初金剛手領
解如來内證外用甚深智徳如是智慧以何
爲因○問。如來答。菩提心爲因。大悲
根。方便爲究竟 此意廣演三句不同
起九句也。一部彼九句
答説故。一部經悉三句法門大宗
事分明也。隨住心品大意釋。此品統論○
故曰入眞言門住心品三句五點開合
同故。其義可一致。次上ニハ以此三句義中○
甚深之事ニハ佛已開示淨菩提心○知識
其心又金剛頂經ニモ此三句法門
也。彼經云。理趣釋如上所釋八大菩薩
三種法。所謂菩提心大悲方便是也。如
上所釋諸菩薩包一切佛法眞言門及
大乘又大師吽字義云。遮那經金剛
頂經等説。菩薩人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方
便爲究竟但兩部分別金剛頂經ニハ
五相自心轉變次第。今經ニハ三句淨心
縁起初後明也。是自金界五智通達義
宗旨。胎藏界三部法門爲性相不同也。
理實ニハ互何法門ヲモ輪圓周備也。付其正
ニハ佛言菩提心爲因○今以義如是被
也。若又被未會經文歟△菩提心爲因
大方自宗意三句中ニモ菩提心
本源見。今末卷三。經應發菩提心
者。謂生決定誓願。一向一切智智。必
普度法界衆生。此心猶如幢旗。是衆行
導首。猶如種子。是萬徳根本。若不
亦如歌羅羅。則大悲胎藏何所アラン
養育スル。自不立善根。況復爲人師
又第二卷疏。經云我一切所有所説○
御釋顯密對辨時。菩提心大日
經宗。行果餘經ニモ之見。又九句問中菩提
心生答説經文釋時。如華嚴諸經○心
之密印一代顯教中稱性本教華嚴猶
&MT06279;菩提心功徳ノミ密印見。誠
菩提實義心密印諸教中闕而不書
見。付之凡菩提心廣通因果也。即大悲
萬行菩提行。方便究竟即菩提果也。故
末卷第三。被應發菩提心經文時。當
一一深密釋。乃至毘盧遮那
盡法界究竟發心今三句中。初菩提心
且被因義見。大師一處御釋。菩提心者
於因果。今且取因義此意也。又菩提
行相ルニ意。龍猛菩提心論被勝義
行願三摩地三種菩提心也。是以大定智
三徳菩提心行相也。高祖信心行願
心勝義心大悲心四種開也。後三種
菩提心論三種菩提心全同也。初信心
故菩提心即是白淨信心義也スルニ相當
也。菩提心論ニモ信心義也。今經ニモ又可
三種菩提心也。又於菩提心可一門
普門不同也。菩提心論我今志求○不求餘
トアルハ心王菩提心也。次若願成瑜伽中諸
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心數
提心也。付其二法門自宗皆顯人法一體
道理。故心王心數主伴無盡諸尊皆雖
菩提心此菩提心徳&MT06279;人得意時。中臺
大日尊本有菩提心。以東方寶幢佛
修生菩提心意也。又約菩薩金剛
意。以普賢金剛手菩提心得意
也。付其菩提心得名事。依主持業等重重
義見。菩提所求果徳。心能求行者
。求菩提ナレハ菩提依主名也。或
又菩提即心義。可持業意事也。
常途教中ニモ此依主持業兩邊有沙汰處也。
所詮同於持業釋。三乘一乘乃至顯密等
淺深可之也。又大師一處解釋ニハ菩提
能求菩提心所求菩提心兩邊分別
事常事也 一。發菩提心識體事△大悲爲
此三句因行果次第故。大悲爲根句即
萬行也 一。大悲爲根義歟。又大悲即
根歟事。古來尋也。一義意。大悲能起縁萬
所起體故。大悲爲根義也。下五大大悲
助縁萬行度門開敷見。又疏三。謂得
已去從大悲根○以十喩
便究竟方便爲究竟&T069222;准可得意
也。一義云。三句相連次第。約譬種子根果
三重。約法菩提大悲方便三句ナル故 如
提心因大悲根取義。大悲即根義可
意也。隨末卷十五謂。此菩提之心
而爲根本。亦如胎藏。故云根本
當段經文ニハ此等悲爲根本方便波羅蜜滿足
説。守護經ニハ大慈大悲而爲根本方便波羅蜜
之所成就説。是等大悲即根見。但大悲
縁。萬行所成分別スル事。大悲爲根
於開子段委細能起所起分別スル義門歟。大
相連萬行大悲。大悲即根シト
歟△方便爲究竟此方便爲究竟ニハ
方便爲究竟義。方便究竟兩義竝存
也。一處御釋三句義表。菩提心爲因大悲
根方便究竟。是即眞言行者用心也。
凡位修行&MT06279;六度圓滿&MT06279;成佛。故曰
便究竟。成佛以後以大悲度衆生。故
方便究竟。向上向下讀文有
上門進趣方便。向下門時利物方便可
得意
猶如世間種子籍四大衆縁故得根。
是次第乃至果實成熟名爲究竟。然以
中智之畢竟不生不滅。是故因果義成。若
法不然有生滅斷常之相則墮於戲論。皆
悉可破。因果義不成也 是三句總釋也。
中。初譬説後法説。分明也。初譬説
種子根果生起。出世因根究竟
顯也。當經性相内外大小心續生
第。多分種子等八心以明之也。誠種子
縁起諸人易解譬説ナルニルト覺。就其於テモ
世間種子堅穀播殖二重有之也。以
本有修生菩提心比類也△籍四大衆縁
故得生根大悲爲根譬説也。具四
大時節爲縁。虚空不障生根可意也△
如是次第乃至○六心疱葉敷華等
意也。是共大悲爲根攝也△然
以中智觀此一段一義云。上種子等
所觀&MT06279;成畢竟不生義。今行者也下
三句法説義。一義云。世間種子等縁起
常途所觀畢竟不生。彼譬明眞言
行者三句不生。故今行者○如是
也取義。但釋意趣中智所觀
三句生起畢竟不生スト見。上一切如來
平等種子從祕藏中○即是大空生也
即此一法界心因縁畢竟&MT06279;不生而不
因縁實相此等意也。但今行者觀心實
相亦復如是御釋菩提心一句被釋時三句
總釋不生例明セラルル也。故如合法
意得。付其凡佛法從淺至深皆以
宗也。因縁法必畢竟不生無依無住
理也。彼無住不生義總佛教通理覺。隨中論
云。因縁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是
般若波羅蜜智論ニハ不生不滅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縁生法滅諸戲論
嚴清涼至道乎其心。心法乎無住。無
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抱含徳用
攝内外。能深能廣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無始
無終。求之而不得。棄之而不下御釋
龍樹阿闍梨中道正觀正以從縁起○謂龜
毛兔角爲無生○又上皆以無所住而住其
但三乘空理畢竟不生。一乘
事理容融釋不生。自宗空與不空畢竟
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三昧a字本初
不生ナル故。淺深遙相替也。付其今中智者
中道正觀智體也。凡中道法相等
我法非有空色非無非有非無故契中道
ニハ一色未空有空有兩縁タリト釋 眞實
中道前絶空有相見。此等天台等別教
中道。如中道華離二邊。出纒池
スト云フ法性此意當也十住心
論第八
一乘中道
一中一切中ナルハ空假而非中釋&MT06279;相即中道
談也。今自宗中智顯乘因分中道超過スル
談也。故即五智法性智徳中智
△是故因果義成是依不生不滅義
因正果釋也△若法不然○是反顯&MT06279;。若
正實因果ナラハ邪因邪果ナル故生滅斷常戲論
可破壞&MT06279;佛法正因正果義不成云意也。
末卷。若於縁起法中因有果即是遍計
所執○
今行者觀心實相亦復如是 已下三句
内初明菩提心爲因也。觀心實相義
下廣被明處當淨菩提心觀
過一切戲論淨虚空 是淨菩提心
體性。斷常等種種戲論出過&MT06279;不生不滅ナル
虚空如畢竟淨ナルカ云御釋意也
内證所行深信力 内證所行佛所
知佛所行諸佛内證境界深信
分明也。付其或一義云。内證所行所行
所修所行行者所修内證三密
深信料簡事在之。付其於當經
深信信解二類説也。經有大信解勤勇深
信常念利他此深信信解二類學者
簡不同也。一義云。深信發心即到機。信解
修行分別。一義ニハ深信鈍根。信解
利根分別。一義云。深信地前信解地上
簡。一義云ノイテ分別顯密機根時。信解
顯機。深信祕根取事在之。一義云。於地前
信解深信二類意。或又於地上
深信信解功能義事在之。十地名
信解地事經疏説相分明也。今初地菩提心
爲因内證所行得深信力御釋アル故。地上
又可有深信
薩婆若心堅固不動 薩婆若一切智智。
堅固不動無傾動義也。下初地菩薩御釋時
今此菩薩○又如是正見○皆悉成就
提心論ニハ譬如大山王
業受生就眞性生 此二句次當
斷惑證理也。上釋縁業生増長有情類業壽
種除復有牙種生起經文時。蘊阿頼耶業壽
種子皆悉焚滅得至虚空無垢大菩提心○
此意也△業受生事。震旦人師覺苑演密鈔
云。離業受生等者謂無明故造作諸業
。謂離是業生故。而得
實菩提性。故云離業受此意
果報生故云業受生義也△成就眞
性生 是正相當初地菩提心生也。付
三句或地前三句。或地上三句。或地前
地上合論三句。邊邊不同見。此等先付テノ
因至果三句不同也。於從果向因三句
中臺八葉三句。或中臺爲菩提心。八葉
大悲。外三院方便三句建立之。
當段所釋三句建立可何義乎。他門
智證。先約スル地前御釋義。誠以
前相故等。地上ニハ相應樣見。但當
前後處處類文交合スルニ地上三句見タリ。隨
今菩提心爲因前後。偏初地淨菩提心
御釋アル也。下九句菩提心生答説
經文御釋アル時。行者最初開發金剛寶藏時○
又第二ニハ等虚空無邊一切佛法○
上瑞相三身得益牙種生起スト&MT06279;得至虚
空無垢○
萬行功徳從此増長。故曰菩提心爲因
是正菩提心爲因御釋也。祖師
釋云。菩提心者萬徳之源。衆行之本此意

此菩提心爲後二句因。若望生死中所殖善
則名爲果 是菩提心爲因一法
因果兩義具足事釋也。意。望レハ後根
究竟二句因。望前生死善根
義分明也。付其今生死中所殖善根
廣地前ナル故。前九住心悉可此中也。
文云。則雖十地菩薩尚非其境界。況
餘生死中人是即對十地地前云生死人
意也
佛法前相故 是名因名果二通
意歟。既佛法前相故望
果。又前相&MT06279;究竟故爲後二句
道理也。付其法華高厚穿鑿説
前相天台等初住判。又小乘等
善根初果見道正見前相。彼等
セハ今初地淨菩提心以覩佛法前相故
御釋事難思。但釋意得故。今
初地淨菩提心第十一地所見圓極位
覩佛法前相故有御釋也。若初地自證
圓極ナラハ義如顯相子細。若又自證圓
セハ今但即順常途一往意也。若又
第十一地所見圓極化他正覺自證
佛法前相御釋見歟
譬如人聞善知識言。汝今宅中自有
盡寶藏。應自勤修方便而開發之。周給一
常無匱乏。彼人聞已即生諦信。如説而
行。乃至施功不已。漸見前相。爾時於寶藏
功徳疑惑心。堪能發起殊勝加行是擧
譬説菩提心縁起御釋也。涅槃經如
來性品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貧女
説也。依彼文意釋成也。疏家高祖
處處此經文意衆生本具
也。末卷第七且如a字門無生妙慧一切衆
生等共有之。但以證知故。如貧女
室藏ニオイテ其勢力。發行時如方便以開
。入證寶藏現前爾時隨意受用所
求必獲ルカ大師貧女穢庭忽建如意幢。無
明暗室乍日月燈此等意也。於譬説
文相分明也。若意。譬如有人
機根。善知識能化聖者。宅中寶藏衆生
心中無盡莊嚴藏。勤修方便○匱乏能化
教授也△彼人聞已○漸見前相
者信心修行證理合可意得也。付其一
義云。諦信如説而行等地前供養行修行。漸
見前相初地證理義也。一義云。上來文
展轉皆初地淨菩提心行相有御釋故。今修
行得果次第皆初地行相取義也。文
一往前後淺深次第有樣見。雖然是且初
一位同時相應&MT06279;次第作可意得
△爾時○加行是初地證理成就&MT06279;此萬
功徳増長義有御釋也。寶藏功徳
證所行相當也△離疑惑心上當得深信力
也△堪能發起殊勝加行上萬行功徳從
此増長等當也
故菩提心即是白淨信心義也 是上來
結。菩提心者白淨信心義事被釋也
釋論亦云。佛法大海信爲能入 是智度論
第一釋信成就義御引證菩提心
淨信心義被證也。付其智論文問曰。諸佛
經何以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爲
能入智爲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今智爲
能度御引證事其意趣如何。但今
菩提心白淨信心御引證文ナル故先信爲
能入義ヲノミ御引證也。凡佛法初門先以
本故下御釋云。以信心○初入佛法
上上決定信解空空無著心智釋。或上根上
智之人○智爲能度義。一
義云。凡於佛法信入悟入兩邊在之。顯教
悟入爲本。眞言信入爲宗。故今信爲能入
&MT06279;智爲能度シト御引證義也。誠
顯教元爲因分説教體故。機根頓
&MT06279;修行證入。今自宗果分境界ナル故爲
此道理義。但此義一往雖有其理
信入悟入兩邊顯密共可其義勢也。爰
以可顯密差異意。又覺苑
當段白淨信心ヲハトシ。後云何菩提謂
如實智自心。菩提心信智二徳アル
顯取義。凡菩提心攝萬徳。故但不
信智二徳也。故菩提心ヲハ一切智
。又離心之外更無一法
梵天王請轉法輪時佛説偈言 是
信爲能入證被擧也。梵天王所請法輪。
大小乘歟事。自他宗共有尋處也。凡依
梵王如來最初被四諦法門。故通
義分明也。然今智論受請説&T069222;小者。雖
大以機未深法故先説
此意。梵王所請本意但限大乘見。又大日
ニハ初地菩薩外用時。釋提桓因等親
近敬禮疏廣被梵王請轉法輪等義也。
乃至金剛頂十八會中ニハ如來爲梵王
瑜伽見。依此義法身如來對揚&MT06279;
祕密請轉法輪義也。當段文意先請般若
法輪見。又轉法輪請事不梵王諸天
事。涅槃經大般若智度論慈恩玄賛等見。事
繁故略
我今開甘露味門 甘露味門般若經
也。大師撥スレハ礙礙無著般若居御釋故
甘露譬也
若有信者歡喜 得歡喜約所化
意也
此偈中不施戒多聞忍進禪慧人能得
。獨説信人 是論主經文御釋
也。釋意佛法初入。不施等
六度義釋也
佛意如是 佛意如是我第一甚
深法等
我第一甚深法微妙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指
佛自證最上第一法體也。付其下云何菩
提謂如實知自心義釋時。爾時行者○如菩
提相故彼釋意以今論文淨菩提心一切
智智體性御釋故。我第一甚深法
實義意可一切智智菩提心也。無量
無數不可思議過諸數量言語心量
義也
不動不倚不著無所得法 不著常住堅固無
依無得義也
一切智人則不解 釋唯佛與佛義
故以信力初。非慧等而能初入
 是正諸佛内證因人思議故偏
信力能入義有御釋
是淨信心堅牢増長。經中次説
悲爲根 已下大悲爲根義有御釋也。此
中初上菩提心承來&MT06279;大悲爲根義後根是
能執持大悲爲根名字委釋也 一。
大悲爲根句兩邊料簡事。當段意
大悲即根見。其故大菩提心堅牢増長
爲説大悲爲根。相連次第大悲根義覺。
其次信心大悲萬行事。彼起信論
四信五行相連次第符順也。彼文修行有
五門能成四信此意依行體就信心
見。今淨信心堅牢増長セシメン。次大悲
萬行義明也。華嚴香象付論文釋時。雖
信心若無修行信即不堅。不堅之心遇
退失スト但彼十信菩薩信心修行
則故。不堅之心遇縁退失釋也。今初地淨菩
提心。薩般若心堅固不動信心ナル故。運運増
&MT06279;更無退失淨信心可得意。又末卷若但
菩提心而不具修萬行終不果有
。三句相成&MT06279;萬徳開敷菩提樹
。故三句相連誠其由處也
根是能執持義。猶如樹根執持莖葉華菓
使傾拔也 是先大悲爲根釋。是
即世間草木莖葉花果執持スルヲ以。大悲萬
根淨信心堅牢増長萬徳開敷
果徳譬也。付其如今譬説莖葉華果共所
方便究竟譬見。以常種子等六心
行果分別性相ナラハ。莖葉花果等是猶可行。
今屬萬行所成果徳見。故一旦難意。
但譬處不定ナル故。今種子樹根以爲因行
莖葉華果果徳見不子細也」
梵音謂悲爲迦盧拏。迦是苦義。盧拏是剪
除義。慈如廣植嘉苗。悲如除草穢。故此
中云悲即兼明大慈也已下大悲義有
。於中初擧梵名大悲義。次大慈大悲
相成釋。後此經大悲爲根大慈
大悲兼擧義有御釋也△梵音謂悲○
大悲拔苦義也△慈如○是大慈大悲體性
譬簡明。必可相成道理被顯也△故此
中○明大慈也實被大慈大悲爲根
義事也。守護經三句説時。大慈大悲而
根本其如今御釋大慈大悲二義
相雙。然ルヲ經但大悲説事其意趣云何。
答。一義云。擧一示一義可意得。一義云。菩
提大悲二句以可別大智大定二門。故
若説大慈爲根。慈悲定慧分別スル時大慈
故依菩提心大智大定
大悲爲根義事在之。一義云。菩薩
萬行皆以慈悲體。殊大悲拔苦
利他至極ナル故慈悲雖相雙大悲爲根クト
義事在
且如行者修供養 是別約供養行
悲爲根行相御釋也。凡萬行無量ナル中今
先付供養行作故且如等御釋
也。付其於供養四種供養五種供養八供
養十六供養等邊邊見。今一華或塗香等トアル
六種供養見。若又等廣等一切
見歟
若奉一華或塗香等即以遍一切處淨菩提
供養雲普作佛事 是一華一香皆
淨心相應法界周遍雲海妙供。上供
諸佛下成スル衆生義釋也。華嚴清涼如
不有大虚○等虚心。一華一香遍一切處
淨菩提心相應無量供養雲海
。一花一香皆作上求下化佛事事。若依
天台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釋故約色香中
道義意也。是即依事理無礙道理也。
若依華嚴意香象即此花葉即是顯示無盡
法界釋。清涼花香雲集法界法門此意
色一香即無盡法界法門談也。是依
事事無礙義意也。今自宗六種供
四重祕釋也。祕祕中深祕實義
六大無礙一色一香ナル故。遙過因分
也。付其一花一香皆即事而眞法門表
ナル事。疏末卷第八云。花者。是從慈悲生義。
即此淨心種子於大悲胎藏中萬行開敷&MT06279;
嚴佛菩提樹。故説爲末卷第八塗香
ヲハ今行者以等虚空閼伽滌菩提心中
百六十種戲論之垢住無爲戒之生
煩惱除滅清涼性。故曰塗香
起悲願向群生。拔一切苦無量樂
 是大悲拔苦大慈與樂御釋也。雖
發起悲願。擧悲兼慈故。釋ニハ慈悲二徳御釋

自善根及與如來加持法界力。故所爲妙
業皆得成就 是三力加持故一一
成就義也。付其今此三力。或次心佛衆
生三種分別。或又法界力者六大法界自他
同性故。一人修微善即爲餘人増長力
義料簡シタル事在
即是普於一切智地乃至無餘有情界皆悉
根也 是上求菩提下化衆生&MT06279;生根
御釋也。於十界大悲萬行根事。今疏
第二卷。得此虚空無垢菩提心時○生根
△一切智地佛界△乃至無餘有情界
九界分別意也。付其上求菩提自利。
下化衆生利他。即悲智二門故於無餘
情界大悲根事其義分明也。於一切智
大悲事。云何樣可有耶。但大悲萬
行名故生上求菩提萬行根事不
。若又菩提大士萬行皆爲利他故。上求
菩提即大悲根得意非相違云云
行者以無住心修萬行 是大悲爲
助縁萬行開發スル義被釋也。就其以無住
萬行事誠菩薩用心タリ。華嚴清涼
良以ミレハ有作多劫ナレ&MT01302;終成敗壞。無心
一念便契佛家釋也。今疏以淨菩提心
一切法所住常進而萬行
即由大悲地界所執持故。大悲火界所
故。大悲水界所滋潤故。大悲風界所
發生故。大悲虚空不障礙故 是萬行皆
大悲義有御釋也。無住大智并大悲
悲智和合&MT06279;萬行義也。華嚴香象法相
悲増悲智均等釋云。以諸菩薩
初已來凡小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MT06279;
二輪鳥兩翼。何得&T069222;リト増減
起信論ニハ。三賢位ヨリ般若大悲成就&MT06279;。修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妙行義被明也。祖師
御釋ニハ菩薩位地ニモ悲智不ルハ等。此非法也。乃
似使佛及一切賢聖悲智不皆是
非法也故無住門大悲&MT06279;萬行
道理誠分明也。付其如御釋大悲
縁萬行所成見。故大悲覺。
但當段意於大悲爲根句中又分能起
所起。大悲爲助縁萬行萬行増長スル故。
菩提心能執持果徳
也。故大段三句相連大悲爲根大悲爲
トハ釋不意也。付其處處以
能成大悲譬事。先以種子等
御釋故能成ニハ五大尤相應スル故覺タリ
但實義自宗因根究竟三心皆五智五佛
五點五大内證ナル故約五佛三摩地五大
得意也。付其五大明其連次第處
異説セリ。上一切智門五義説付經文
五大總表セラルル時。虚空地水火風。經ニハ
空地火風水次第。又五字門配釋地水
火風空次第也。當段地火水風空次第
タリ。又不空三藏所傳。今疏主三藏傳於
前後其不同見タリ。其内證相應次第配釋
率爾交合盡也。付其今執持温育
滋潤開發無障礙五義堅濕煗動無礙
性分相當也
爾時無量度門任運開發。由如牙莖枝葉次
第莊嚴 是大悲萬行度門開發スル義分
明也
即是於一切心法足因縁之義也 是淨
菩提心依大悲萬行増長スル義被釋。付
菩提心一種ナルヲ一切心法御釋
元自宗菩提心離心之外更無一法ナル
一切心法御釋也。若又無量心識菩提
心故有一切心法御釋
方便爲究竟者謂萬行圓極無復増。應
物之權究盡能事。即醍醐妙果三密之源也
 是被方便爲究竟也。大方方便究
果徳自利利他圓滿ナル故今約二利
滿釋成也△萬行圓極約自利△應物
之權等利他也△即醍醐妙果萬行
圓極義。三密之源應物之權&MT06279;意。此
ナラハ方便究竟化他三無盡莊嚴能觀本
ナル故。三密之源依主意也。一義
云。三密即本源果徳三密諸法本源故。
持業義事在之也。大師方便究竟義有
御釋時。向上向下讀文有大都當
段意一同也
大日經疏第一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二十三
           上半三日

又淨菩提心者○ 上來三句終至
密之源了簡畢。已下初ヨリ菩提心別説經文
内。至是客作賤人耶一段校合。此
一段文。初ニハ三句別釋。後ニハ云何菩提謂如實
知自心經文釋。兩節分明也
又淨菩提心者 經三句解釋也。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