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鈔 (No. 2218_ 宥快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相違者也。佛性論云等此佛性論第四卷
相分無變異品第九文也△八地已上境界
皆同者。約所證理。總十地共所證理雖無
差別八地以上殊無相無功用位故。境界皆
云也△但約方便便階降耳者約方便分三
不同義也。付之依演密鈔意者斷惑
便可得意。於能斷智所斷惑者淺深不同
故。作三地階降也。例華嚴清涼理無淺深。
證有階降。以無爲法賢聖不同スルカ
依一義意者利物方便也。意如來方便
スルニ三種淺深有可見也
若觀一一地亦自有三心。如以衆多十因
縁得入初地名爲因縁。已下十地各別
三句明。於中。若觀一一地亦自有三心
者總表也。如以衆多十因縁等者別釋也。於
中。初初地三心明。後ニハ餘皆准此二地以
准例△如以衆多十因縁○名爲因縁者
句釋△衆多十因縁事。華嚴經初地
能入因縁皆十種數量明之。十地論
第二卷已説請分自此已下正説初地。此
説分中説何等事。分別スルニ有三。一住。二釋
名。三安住。住中有四種。依何心爲何義。
以何因。有何相。彼心生時即住初地是名
爲住。於中諸佛子善集善根故。如是等
十句説此八十華嚴三十四卷云。
佛子。若有衆生。深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
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淨法。爲善知識
善清淨深心立廣大者生廣大慈悲善根
十地論此文結云。如是十句説依何身
經云。爲求佛智故。爲得十力故。爲得
大無畏故。爲得佛平等法界。爲救一切世
間故。爲N淨大慈悲故。爲得十力無餘智
故。爲淨一切佛刹無障礙故。爲一念一切
三世故。爲轉大法輪無所畏故十地論釋
此經文云。已説以何義故。生如是心
云。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爲首○究
竟虚空盡未來際&MT06279;云。已説以何因。
生如是心經云。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
即得超凡夫地○以不動相應法故
&MT06279;曰。已説住義付之十地論如是等四
十句釋故。依何身以何因以何義有何相
種。共各可有十句見。然釋段ニハ四十句不
見。第二第三ニハ但有九句。然者總別合&MT06279;爲十
句也。第四有何相有八句。總別合セハ
九句也但華嚴ヒニ盡一切故。或過
十種。或雖不足十種皆名十事在之。然者
以此義雖不足十句釋四十句也
既安住已以種種大悲萬行淨治是地名爲
根。此初地釋。既安住者。安住
初地位也△種種大悲萬行等者増修大悲
萬行義也△淨治是地者。淨治初地也
説淨治地果相者。已下釋究竟句△淨
治地果相者根時以大悲萬行淨治此
地上果徳
及方便業名究竟。利他方便見。此自利
利他二種以名究竟也
餘皆准此。餘者二地以上九地指也。意
二地以上三心云准知初地三句御釋也」
大日經疏第二


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七十三
          下半八日

此經無量波羅蜜多等。上來觀察三心
釋畢。已下此經無量波羅蜜多ヨリ至故曰無邊
智生也付一段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
無量波羅蜜多慧觀四攝法釋。後
者從此信解地無對無量不思議建立
十心無邊智生經文釋。兩節分明也
此經無量波羅蜜多四攝法即是治地也 治
地三句通局義在之。是經無量波羅蜜多四
攝法屬當治地方便。六度四攝等修行。
初地淨治スル義分明也。付之。經全文ニハ無量
波羅蜜慧觀四攝法然今慧觀除事無量
波羅蜜多即慧觀故也付之此治地
句事。下見
一。治地三
句事
行者從此無有待對。已下果相釋。於
中。初釋信解地無對無量不思議文。後
十心無邊智生釋建立十心無邊智生
文。是正相當初地果相也△行者從此無有
待對等行者者可相當信解地行者也。信
信解行地經文釋之。故重不
明△無有待對者結經無對意地前
儀外迹明修證深淺。初地以上三妄戲論
悉盡故。可待對無妄法。依之釋無有待
對也。疏第三云。今所以廣明三劫六無畏
衆多心相者皆是擬外迹以明修證
之深淺耳。上已明見烟之相可以比知火
性。但知心垢盡戲論不行。即是第六
畏依。更欲如何表示耶此意ナラハ餘教寄惑
顯位十地異&MT06279;離惑智待對十地見。但初地
不極十地有惑等地前麁強待對
無有待對スト&MT01302;細論於十地微細
對非無於三妄惑者雖盡之帶微細妄執
既有治地方便。上實可有惑智待對也。
隨大師一處解釋中越三妄越三僧祇是即
十地究竟也。過此修上上方便斷微細妄
執至佛果。故經曰。此四分之一度於信解
此意分明也。但初地即極ナレハ行者從此無
有待對釋故。初地已上不可有惑智待對。
但治地方便准華嚴等説相淺略意也。非
宗實義。隨下若不達如是密號但依文説
之。則因縁事相。往渉於十住品此意分
明也。又大師一處御釋且地前立十地性
相也
出過心量。釋經無量言。出過當無義。
也心量義也。第三劫經文初地菩薩
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疏家釋舍利弗等
一切聲聞縁覺盡其智力不能測量。依此意
者。出過二乘心量義見。但彼經文下或約
補處大士不知。或明須菩提等不知。或明
諸天世人不知。然者實可出過九種住心
之心量義。上然此自證三菩提出過一切
心地現覺諸法本初不生釋。下經文説此
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法界超越心地
等指自證境界。説廣明出過一切心地義
若於初地自證圓極スルナラハ。此等經疏
可同。一上菩提心生答説經文
スト&MT06279;。行者最初開發金剛寶藏時見是心性如
淨虚空超諸數量釋數量超越義然
者。無量義或出過心量。或超過數量。邊邊
可有歟。但超過數量超過心數量得
意。可同出過心量
不思議地。契證&MT06279;a字不生中道實相
離有無二邊故。云不思議地也。下釋云。
雖解脱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サニ存。至此
不思議地乃名眞離二乘地也又下卷云。
第三劫等虚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能
思議。乃名甚深般若依此等意者。絶二
思議故名不思議地見。但上出過心量
可一具。故實絶九種住心思議可得意也。
疏末卷第七云。今眞言門亦爾。以觀心爲
因。三密爲縁。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爲
有。以種種門推求スルニ都不可得。是名爲空。
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説爲中。三諦不
同而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
准之可得意也
有十心。無邊智生即是初地果相也。此正
釋初地果相文中總釋也△有十心無邊智
生者牒經建立十心無邊智生。建立有其
義同故。建立十心被牒有十心也。一信解
行地觀察三心經文ニハ先長三句爲本釋
之。因明短三句。然無量波羅蜜多乃至無
邊智生別説經文初地治地方便并
釋果相故。上下相違如何。答。一義云。實無
量波羅蜜多等文約長可得意也。然者無
量波羅蜜多慧觀四攝法自二地至七地
治地行。建立十心八地已上可果。然者且
釋顯長義也。且觀察三心下長短釋
准據&MT06279;可得意故重不釋長義也
華嚴云。已下別釋也。於中。初ニハ建立十
釋。後若廣分別無邊智生釋也。
華嚴云○百萬阿僧祇度門 此八十華嚴
第三十四卷文也。經云。佛子菩薩發如是大
願已即得利益心○不濁心大疏云。由
大願熏心故。即得利益等十心爲起行
依。於彼十行起作自在。然有二意。一以此
十心通爲十行之依。隨釋易了。二以十
心別對十行以治十障之皆次第。唯信行
最初不濁居末者以與ナルヲ文相攝故
此意。先所明十大願乃至百萬阿僧祇
大願。依熏習内心。得今利益心等十心。
爲次信悲慈捨等十行所依見。付之一以
十心通爲十行所依。意利益等十心通&MT06279;
ニモ信爲悲作所依義也。二利益心等
信。信悲慈捨等十行別別對此時十心
不濁心對十行初信以第一
益心等。悲捨等次第可配釋也。付之
以終不濁心對初信説事。不濁心トヲ
爲令相連也。大疏釋此意也。利益心事。大
疏云。利益心者利益拔苦。即是悲心所依。
治損害障能成悲行柔軟心事。又云。二
與樂柔軟即是慈心治嗔恚鑛強隨順
事。又云。三隨順所求即是施心。治於身
命財生顧戀障△寂靜心又云。四寂靜
無求。方能求而無厭故。是無疲厭心。治希
求報恩貪著利養不寂靜障調伏心
云。五三學調伏。是知諸經論心。以經詮於
定論詮於慧。經以兼於律復是調伏。治
無善巧求加行障。有利調伏故意調伏
心者是知諸論所依也。經論三學法門
&MT06279;。調伏無善巧心也。此事猶可明之△寂
滅心又云。六雖行世間妄惑不生。故云
寂滅。是解世法心。以治性不柔軟於他
心隨順不轉不寂滅障△謙下心又云。
高崇賢善拒惡不増。故名謙下。是慚愧
心也。治於放逸之高擧障潤澤心又云。
八能修出離以法潤澤即堅固莊嚴。治於
種種名利&MT06279;無間無斷ナル生死大苦生怯弱
△不動心又云。九能如説行故心不
動。即供養佛行。治於大師之所トニ猶豫疑
惑障不濁心又云。十不濁心。即第一
信行。信以心淨爲性。離不信濁故。是
治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所障由
治十障故經ニハ名淨治地之法。治法
於教證。此所治具如瑜伽四十九
一。上信解行地釋。如華嚴中初地菩薩能
信如來本行所入等經文當段經文
不濁心成淨信者有信功用能信如
來本行所入等此經文也△次又成就十
種淨諸地法所謂信悲等八十華嚴
三十四卷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淨諸地
法。所謂悲慈捨乃至依教修行此經文
證。但經ニハ及堅固言無之。經文一一
益心等十心了簡因顯。一上ニハ淨治地ヲハ
爲大悲爲根。然今成就十種淨諸地法文。
テハ初地果相被屬事。前後相違。然者如何。
答。今成就云故屬果歟。可尋之△復次住
是地等此經文同卷文也。經ニハ是菩薩善知
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
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淨善知地地轉行。
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
地地不退轉。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
入如來地○佛子。是名略説菩薩摩訶薩入
菩薩諸地門。廣説即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
祇差別大疏。第二。是菩薩善知解明智○
相及得果以爲十句○論攝十句爲五方
便。言方便者。修行善巧也此意。善知諸地
障乃至轉入如來地十句五種方便見△
善知諸地障善知地成壞疏云。第一觀方
便。觀謂觀解。攝初二句。一初地障對治者
以能觀解。治十地障立十地別。本文具
之。此約所斷明觀。二地成壞者。行成
位。集故名成。諸行各住散故名壞。此約所
知明觀△善知地相果乃至善知地法清
大疏云。第二得方便。得謂證入。攝次
三句  有三種方便。一相果者即欲入
方便。是方便智。帶相觀修故名果相。二得修
者。已入方便。即根本智也。顯是證修非縁
修故。三昇進方便。即後得智也。謂信等
治地之法。離障清淨故△善智地轉行乃
至善知地地殊勝智大疏云。第三増上方
便。進修後位故名増上。亦攝三句。一地地
轉行者依前起後地。皆相捨故。二二執名
非處。二空爲住處。亦是相應不相應也。三以
後勝前増長善巧名殊勝智△善知地
地不退轉大疏云。第四信不退轉。不退爲
第九句。前三方便無退息故△善知淨治
○轉入如來地大疏云。第五盡至方便。即
第十句。淨治菩薩地盡。轉至佛智地故
一。此五方便相得果攝三種事。大疏云。若
以相等攝五方便。初是相。二具三。如
次三句配相果。第三唯果。第四總明
事不退。五通明三。因窮入果 一。十
相得果三種スル事。大疏云。若攝十句
三句爲相。第四是得。第五是得果。後五
具三△如是等有衆多十心ニハ是名略
説菩薩摩訶薩入菩薩諸地門此文取意
見△若廣分別廣説即有無量無邊百
千阿僧祇差別事大疏。此中廣故説所不
故曰無邊智生也。此合經文。若廣分別
已下經文故曰無邊智生也可得意。
一。如是等有衆多十心已下文疏家御釋
可得意乎事。治地事。一義云。凡治地淨治
十地義也。菩提心爲因心地淨治スル義。方便
究竟又爾也。何第二句可云乎。爰以建
立十心初地果相スト&MT06279;華嚴成就十種諸地
引。此意明也。一義云。上分別三句時
以種種大悲萬行淨治是地名爲根此意
分明也。但成就十種等成就義以被屬
果可得意。故無相違歟。可尋之也
大日經疏第二


大日經疏第二末鈔卷第七十四
          下半九日

更約前三心等 上來華嚴建立十心
無邊智生經文釋。已下種子等十心約。釋
建立十心。文ヨリ至自當證知也付一段
文可有了簡。此一段文。初明種子等十心。
後然此經宗於十地有淺深兩釋事示。
中始總表。若通論別釋。別釋中初明
十心。後若一一地中明短十心。委細
料簡隨文可分之
更約前三心作十心説之 是初總表也。
付之一義云。初觀察三心釋取義意一段
經文釋畢。還總句觀察三心十心被解
釋之取義意於觀察三心經文含開合重
義而上ニハ因根究竟三心&MT06279;作長短
釋云。開彼三心爲種子等十心義未顯
故。重釋之也。凡上觀察三心時十心
ヲモ雖可作。經文觀察三心云故。先付經
現文明因根究竟三心。一段經文釋畢。上
餘義時含觀察三心經文處十心義未
顯故。更釋之取義也。一義云。建立十心
含多種十心。而上來依華嚴説明十心
相。已下約當經所説種子等十心釋之也。
既三心十心名數各別也。上三心トハ不可
云。若今以十心釋上觀察三心經文
ラハ。建立十心經文ニハ種子等十心可無。
何此經文漏當經所用種子等十心乎。但
更約前三心觀察三心經文約有長短
三心。今十心經文有長短十心事云意
也取義。此事古來學者異義也。猶可決之

若通論信解地則初地爲種子。二地爲牙。
三地爲疱四地爲葉。五地爲華。六地爲菓。
七地爲受用種子。八地爲無畏依。所謂果
中之果。九地爲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
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
於第八心中。約方便轉開出之耳 是十
地通論&MT06279;種子等十心配釋。當經意。以此種
子等十心。明法生起明心品轉昇。當卷
初心續生答説經文。以種子等十心。被説
心續生相經文釋畢。乃至三乘一一
具十心。迄第十地亦具種子芽疱葉華果
等。有求佛地智生&MT06279;觀畢竟空得コト至金剛
際也仍人天二乘菩薩一一地位。皆以此
十心可盡見。人天十心人天&MT06279;作十心。
六心是人乘。後四心是天乘也。大師住
心論第二住心&MT06279;云。内外三歸從此而
。人天十善因是修行。疱葉華菓受用無
畏殊勝決定。如是十地相續而生羝羊冬樹
乍披春苑之錦華異生石田忽結秋畝之茂
實。人天十地於此初開。三乘位次相續
又初劫中若三乘初發道意ヨリ迄至拔
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縁。名違
八心。或可就見道修道等諸位分之各
自有八心也是或三乘通論。或見道修道
等各別在十心見。第二劫第三劫ニハ十心配釋
雖不見。人天二乘可准例。故別&MT06279;不明之
歟。今十地經文以種子等十心或通論
十地。或地地各別釋之。仍此經宗。以種子
十心爲性相。可分次第階級見タリ△初
地爲種子等已下以十心配釋十地。付之
上順世八心時以初六心爲第二住心人
乘故。第六心人乘極故。以之喩成果事。
其義分明也。今十心十地配釋以第六
地爲果事。其由難心得。其故當段解釋
意。約因根究竟三心。被作十心配釋見
故。第二地ヨリ至第七地可大悲爲根行體。第
八地已上可爲方便究竟果故。然者第八
地已上可爲果。仍第六地爲成果不審也。
得意之一義云。以世間八心爲本。三乘一
ヲモ以十心配釋故。於十地等十心
名不相應事雖在之。大都法轉昇故作此
配釋也。一義云。今付菩薩十地。第六地
成果事可有其由也。其故以十度行配
釋十地時第六地是成就般若波羅蜜六度
圓滿位也。約此六度圓滿義立成果
也。付之大師一處解釋意眞言十地地地
各成就十波羅蜜。顯乘十地地地各各成
就一波羅蜜對辨故。第六地圓滿六度可
顯乘意。雖然自宗即順常途時。其義門不
相替常途故。有此了簡處也。一。今配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