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演奧鈔 (No. 2216_ 杲寶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今從生者。是解了次第也。謂見未解本云
生。譬如見煙知火。由煙火生也
  一 爛脱
(一)即此諸行功徳資長也(三)以功徳所資長身
出現也(二)從法身而出現也(四)彼出現已以下
如文
私云。今此爛脱依十四本。但文字次第不審
多之。義釋云。即此諸行功徳資長法身而出
現也。以功徳所資長。身出現也。彼出現已
十二之
三十九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五十四本畢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五十四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校閲
疏第十六卷之餘釋經五入
祕密位品
彼出現已於諸世界乃至略有二偈者。此釋
彼出現已○而説偈言也。私云。彼出現已等
三句牒經。諸謂十方已下隨釋也 此所生
菩薩等者。此所現佛身。上云無量菩薩隨福
所感等是也。十四本云。此所生菩薩各説種
種妙偈嘆於佛。有音聲表作如此説。謂偈
也。猶如下方涌出之會等十二之
三十九
十本同今
疏也 猶如下方踊出等者。謂法花從地涌
出品因縁。即如彼經第五廣説也 大日如
來猶住三昧等者。私云。等至三昧之身安住
大蓮華臺中。流出種種色身。從此佛身又
出聲説法。説法聲者即次下二偈也
初偈云奇哉乃至至於無藏也者。此釋諸佛甚
奇特○含藏説諸法也。私云。初二句直歎佛
徳。後二句述其所由也 方便者。治定本
作權智也。經無阿頼耶者。阿頼耶即藏義
也。是衆生業報總體也。果報分限悉含藏之。
而一切善・惡・無記等事。造作其分齊令不
得自在也。今佛既成就無限量法界了。
還能作一切有分限事。故云爾也 佛雖
無等者。御鈔三云。問。既上句云無藏性。然
何下句含説諸法。答。疏云。佛雖無一切藏。
然以慧方便而有藏生。意云。猶無藏性之
中。以慧方便説種種諸法言也已上
次偈若識無得者乃至諸佛導師也者。此釋
若解無所得○得諸佛導師也。十四本云。次
偈若識無得者。諸法無住之相彼無得而獲。
得諸佛之導師十二之
四十左
十本云。次偈若解無
所得。諸法之相彼無得而得諸佛之導師
私云。此偈歎無所得之法界也。意云。上
直述權智不思議今還明實智不思議。例
如成佛外迹之次説菩提實義也 法之諸
法相者。此諸法之與法相歟。意擧色心二
法也。大師釋云。諸法者心法。法相者色法
即身義文 若有所謂。中院本作若有所爲。十
四本云。法性無得不可思議也。無得是空之
義也。若得是者即佛也。若有所得。即是有
妄有藏等十二之
四十左
十本同之。光云。今依義
釋則有亂脱曰
(一)不可識(三)若有所謂(二)無得是空義○即佛
(四)即是有妄以下如文
有妄有藏者。謂有妄即有阿頼耶業報之分
限也 乃於無得不可得法。兩本義釋共
作乃於此無得不可識法
復次前偈云奇哉者乃至法界之體也者。此
釋説如是音聲已○不思議法身也。私云。説
如是等文意。則以方便二偈音聲。還入如來
自證法界。故還於上二偈約字義門作深
祕釋。而以結歸自證之法體也 梵音奇哉
等者。義淨千字文云。奇哉ap@urva
已上此偈各隨所出之處指能生之處也
梵音阿眞底。十四本作梵云aci@mti
十二之
四十一
文次第曰。出不思議之梵語文十七左
此兩頭上下者。偈首奇哉・終不思議法身。此
二梵音頭皆有阿聲也
彼佛告執金剛祕密主乃至而示執金剛也者。
此釋爾時世尊復告執金剛祕密主言也。私
云。已上入等至三昧示現心外加持曼荼羅。
自下佛從三昧出已。還住自證本地境界。
宣説心内本地曼荼羅。處處釋中本地身加
持身者是也。凡今言内心曼荼羅者。是即事
而眞之謂也。謂色相莊嚴等具足之身周遍
一切法界也。最珍鈔三井眞
圓記
云。年來思之。胎
藏曼荼羅建立有二意。一謂大悲曼荼羅者。
是可觀須彌山等九山八海也。此密嚴海會
同居宛然故也。不離穢土即觀寂光故也。
二者祕密曼荼羅品意。祕密壇者。不觀須彌
等只觀大海。大海中有金剛蓮華華臺上胎
藏曼荼羅也。今所行用儀軌不觀妙高山
等。此即祕密壇意也。今準此經文幷釋意。此
義必定。幸甚幸甚已上此釋契理。但縱雖觀
須彌山等。又可有此二義。義決釋可見之
 當更問彼佛者等者。私云。經文言爾時
世尊。本地加持之中何乎。可問之也。問。
此答説未分明。其意如何可分別乎。答。最
珍鈔云。問。更問意何。三昧所現者即本如來
所現也。何各別問之乎。答。文次第。三昧所
現之身復告執金剛歟。聞故驚之本如來復
告也釋給歟已上此意。今佛者本地如來。非
三昧所現歟。私義云。本地加持者。雖似二
身是別而實一佛更無二體。故此加持三昧
之身。若約法體難思之義。即是本地身也。今
爲顯此深旨。將説内心本地曼荼羅。即以
三昧所住之身告之。故作此更問也。本迹
共不思議。加持不二之深理也。故唯有問而
無答也。處處更問多此義也 從此以下等
者。上來既顯本迹不二之意了。已下約本
迹各殊之意。是從迹而起歸于本地也。又
義云。從此已下文答上更問也。意曰。本佛
非迹佛也。問。今言以外況内者。毘盧遮那
一身支分曼荼羅云内。外相示現曼荼羅名
外。而非必是内證外用歟。答。内心觀作曼
荼羅者。即淨菩提心周遍法界故。是名遍
一切處毘盧遮那本地法身。而非無色無形
心中功徳也。次下文云。今則内心觀之。以
於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會大海。十方通同
爲一佛土。唯自明了。他所不見。故名祕密
曼荼羅也已上思之
善男子諦聽乃至祕密大漫荼羅也者。此釋
善男子諦聽内心○株杌過患也。私云。欲
建立内心曼荼羅故。先説加持法。是即當
受者加持歟。此有二種。一大日加持。二金
剛薩埵加持。其義見于文矣 彼祕密主等
彼字可移祕密主下也。何者。善男子諦聽
○清淨故也是牒文。如前已下即隨釋也
  一 爛脱
(一)本性清淨故也(三)如前以大日○而作事業
(二)如大本中○株杌過患者(四)金剛有二種
已下如文
光云。又有亂脱。即今出之
(一)漫荼羅(三)(二)祕密主(四)身地即是○清淨
故也(六)如前以大日○而作事業也(五)如大本
中○當廣説(七)前所呈示以下如文
如前以大日等者。光云。此指轉字輪品經第
三之
十八疏十二
之二十六
也 如大本中等者。私云。二十種
勸等者。即述令諦聽之意也 則前法皆
未周悉者。次上三昧所現外曼荼羅云前法
也。言若不解此内證祕密壇。則前外曼荼羅
猶不周備也 以於行者自心等者。文次第
曰。自心具佛大海同爲一佛土文十七左
猶如作外曼荼羅等者。謂假外曼荼羅擇治
名相。以述内心祕密壇治地也。亦是即事而
眞。故指外事。即印成自心遍法界體性也。
故作此釋。則非簡去外事。唯取心性功徳
也。依之次下金剛薩埵加持中。廣説株杌過
患之相。深思之
光云。古來此存亂脱。而今出之
(一)先謂持地平(三)我人衆生壽者(二)去沙礫株
杌等事○亦先須平地去(五)株杌(四)(六)過此
云身地者以下如文
平我人等者。若約内觀則除我人等見。若
約外事則去株杌等物。而此二義皆屬外
曼荼羅軌則也 今此亦爾等者。即内外不
二色心一際擇地也。可深思之已上光云。十
四本云。先須治地。平去沙礫株杌等事
我人衆
生壽者
次當平地等十二之
四十二
若依此釋。則上平我
人等文正釋外曼荼羅。故次上文言猶如作
外漫荼羅也。然不離内觀故。注曰我人衆
生壽者也。又下今此亦爾等文正明内曼荼
羅。故即言欲於内心等也。然不離外事。故
次下文曰地水火風是外境等也。又今私詳
經文。則言内心漫荼羅。而言彼身地。應知
内觀外境二曼荼羅者。只是地水火風空
内心六大毘盧遮那法界身心也。豈其本
地祕密内證加持示現外用相離者哉。然乃若
無内觀偏取事相。即同有執。若捨外事偏
著觀心。即同空見。庶後學者研究斯趣。而
後弘通吾眞言宗教也更詳 此語即含等者。
經言身地。則雖先擧地大。而此地大兼存
五大。是五輪成身之意也。問。今此經文未
明此意。何以作此釋乎。答。大本有此意
歟。蓋a字具四字義。理在絶言。而今既云
身地。此地字可亘四大也。或又五輪成身一
部大宗。故諸品多説之。今内心本地曼荼羅
建立尤可作此釋也 謂先當建立等者。文
次第曰。明瑜伽座文十七左 所持眞言者。a
virah@u@mkha@m明也 其字當云點者。或本作其
字當去點。今本云字寫謬。可勘證本。去點
者。謂除涅槃點等。直取avarahakha字體
也 以金剛而持者。能持金剛a字明也。所
持金剛瑜伽座也 遍滿行者内身等者。va@m
上人五字略頌云。我即avirah@u@mkha@m如次臍・
腹・心・額・頂。腰下a字本不生。金色方形。佛
心地。臍輪vi字離言説。白色圓形。大悲水。心
ra字無染著。赤色三角。大智火。額上h@u@m
離因業。黒色半月。大力風。頂上kha@m字等虚空。
雜色團形。大空輪。重重相累無隔別。如如一
體不雜亂。高下大小本不二。彼此横竪輪圓
已上五輪九字祕釋va@m云。a字金剛地觀金
剛座處。va@m字金剛水觀心蓮華臺。ra@m字金剛
火大成日輪觀。ha@m字金剛慧風作月輪觀kha@m
字金剛定空造大空觀遊歩大空位而成
身祕密。是則無生甘露之珍漿。醍醐佛性之
妙藥密嚴諸祕釋六
之二十一右
私云。此於内身既觀五大
色形。故一切法界有情・非情。皆是自身所具
五大周遍建立之體也 由如身之地大者。
以世間易解之地爲喩。令知法性難解之
地也。然即事而眞故。世間地大之外不可
有法性之地大也。餘水火風亦同之也
地水火風等者。謂世間所有四大。若約法
性見之。則全體是本不生離言語等義趣也。
故云即是阿嚩羅訶字也 縁者謂等者。經
文言本性清淨故。此故字梵語具縁與故二
義歟。縁謂縁由。故謂所以。仍縁・故二字義
相通也。今約梵語帶縁義故。釋成而注曰
恐是故字義也。兩本義釋竝亦同今疏也
業金剛有情等者。私云。業金剛○過患是牒
文。即當治定本羯磨金剛○株杌過患。金剛
有下是隨釋可見上爛脱。又上作毘盧遮那
加持。今作金剛薩埵加持也。以大日・金剛
薩埵二尊作加持。見于上文 金剛有二
種等者。文次第曰。明二種金剛文十七左
金剛薩埵有本有・修生二徳。喩之金剛寶堅
固・利用二義。然今作弟子加持。是利用義也
 略説其相等者。即出上垢見之體也
有情當我人 壽者如文 滿奴當意生。滿
奴梵語。此曰人生。即意生也 未那仙生當
儒童。具如第二卷勘注也
四角四門乃至更問其名義耳者。此釋方壇
四門西向通達周旋界道也。私云。上來明治
地相了。已下釋建立壇門也。八大寶幢及
寶網瓔珞等相。準上可知。彼約外相加持
義釋之。此據内心本地徳云之。然即事而
眞故。約種種事相可釋此義也 應更問
其名義等者。記問八帳云。然彼一一皆是内
心法門應更問其名義耳者。如具縁品中釋
門標中。裏書云。此十佛刹亦出華嚴經。言
十佛刹者。令數番義。今且約通該門。以十
方佛刹爲十佛刹土。中胎法身變作十方刹
土諸佛。諸佛道同更無異路。故説此内證法
門之時。各領十佛刹微塵定慧眷屬。來會
印機。若具足論。十方佛刹各具十刹。無有
障礙。故約一一佛各具十刹眷屬圍繞。一
切方便總歸實理此義可尋上具縁品初十方
諸佛入自身中之義耳已上
些些
疑問智證云。位品釋云。然彼一一皆是内心法
門。應更問其名義耳已上文此四角四門乃
至周匝八柱等。約内心門。其法門名義如何
已上雜鈔不用同作云。四角四門乃至及周匝
八大寶柱。然彼一一皆是内心法門。應更問
其名義耳此更問名義如何已上。雜鈔第
一草本全同
云。記問八帳意答説讓具縁品歟。今兩三釋
又只有問無答也。意曰。門標八柱等一一莊
嚴。皆於内心種種毛髮及身肉等中。約其功
能相而當辨名義。此義令更問之也。若一
一答。約身支節可配曼荼羅依正例如約
一身上中下開三重壇。以五藏神所在配
五佛身等也。僻見鈔等支分生釋可見之
也勸修寺傳云。内心法門者。自身觀即是也。
宗大事也
於中有從意生乃至不從他得也者。此釋内
現意生八葉八蓮花王○殊勝悦意之果也。
私云。於中有○果授者牒文。謂在此下隨釋。
蓮華即干栗駄心也。其中如來是質多圓明
智徳也
光云。此段古存亂脱。即今出之
(一)周遍妙彩畫(三)於中如來○悦意果授者
(二)謂在此内心○相貎宛然也(四)此上有以下
如文
超越身語意身心地等者。十四本云。一切人
中尊高。身語意心地登昇心地得至等
十二之
四十四
十本云。一切人中尊特。身語意地至於
心地逮得等已上次下釋云。如來悉離三業
衆過得三平等。至於一切諸佛地已上 
衆縁合等者。第一云。如行者本尊三昧中。
説有顯形男女等相及普門示現六趣之身。
恐諸行人不了心因縁生。故於寶王眞性
而生戲論等末之九右思之 此是行者自性
等者。大師釋云。一切衆生自心中金剛胎藏
曼荼羅。遠離因果法然具已上
光云。古來此存亂脱。而今出之
(一)身語意超(三)身語意心地○淨心果地也
(二)身心地登昇者(四)如一切世人以下如文」
於一切中尊也者。釋一切世間最尊特身義
也。常教之中。以尊特身稱他受用。是則不
立法身色相端嚴。故尊特義但限報身。今
祕密宗四身共帶色形。故以其能生本體身
名尊特也。 故今云於一切中尊也 復次
一切衆生等者。此釋尊特義中。上來約自
證徳。自下約化他徳也。又義云。上約修生
顯得之邊。下據本有平等之義也 授與
謂有人傳授等者。釋逮得殊勝悦意之果也。
上牒文言殊勝悦意果授也
如上毘盧遮那乃至謂從心生花等者。此釋
於彼東方寶幢如來○皆以獻之也。私云。此
説八葉及蘂中葉下功徳也 次八葉東方
等者。釋於彼東方○慈氏菩薩也 若重言
王等者。密鈔第九云。疏若重言王等者。若依
梵本。謂鶏蘇囉惹。此云華開敷王。若云雞
蘇囉印捺囉二合亦是華開敷王。爲前句中
併有二囉字。故疏云。若重言王。則音勢
不便故存梵音。梵音因陀羅。正譯爲主。或
云尊。所以釋提桓因譯爲天主也三十四左
云。此釋意。梵本有兩箇梵語。故今所釋未
再治本曰開敷華王因捺羅佛歟。今治定經
除此一句只云開敷華王如來也 北方鼓
音佛等者。第四云。於北方觀不動佛○此
是如來涅槃智。是故義云不動。非其本名
也。本名當云鼓音如來二十一左又第二十
云。北方阿閦者經誤也。此是瑜伽義。與此
不相應。以鼓音佛爲定三十一左
東南普賢等者。十四本云。東南普賢。東北觀
自在。西南文殊。西北彌勒也十二之
四十五
十本同
之。長宴口決云。普・觀・文・彌是爲初行
人所爛脱
又普・
文觀・彌普通義也普・文・彌・觀是實義也。
四之十一左
諸説不
同記法三第一云。鈔記云。西北方彌勒○入祕
密品云。西北慈氏現圖東北慈氏鈔記云。東北
觀音八印品等東北觀音現圖西北觀音弘法大
師請來曼荼羅圖位○西北觀音。東北慈氏。
是二尊位與本所説異現本二之
二十七
 私云。普・文・
觀・彌是東・南・西・北次第。然乃普・文・彌・觀是
東・南・北・西次第歟。方角移轉亦隨義可定
也 其華諸蘂中等者。釋一切蘂中○三昧
眷屬也已上光云。此即大悲藏大壇第一重遍
知院位也 此華葉下面等者。釋下列持明
諸忿怒衆也。私云。持明忿怒等者。第一重持
明院不動勝三世等也 其花莖等者。釋持
金剛主○無盡大海也已上 光云。今此經文
即以執金剛手而直爲其蓮莖。此與經第一
住心品以菩薩身爲師子座。及第三轉字輪
品金剛蓮華座五股杵上有蓮
花臺以爲座也
其意同也。所謂後
地即以前地爲基之義。故今臺上大日以
金剛手爲其座蓮莖也
  一 爛脱
(一)以爲其莖也(三)復有無邊○金剛也(七)亦有
種種○安布方便也(二)其華莖下觀爲大海水
(四)海岸之外(六)爲成三昧耶○而令入也(五)
居天衆○觀布之(八)復次燈華已下如文
光云。又傳亂脱曰
(一)即金剛也(四)亦有種種○安布方便也(二)
花莖下○海岸之外(五)爲成三昧耶故須辦花
(七)爲欲與一切○而令入也(三)地居天衆各
依方觀布之(六)復次燈花以下偈也(八)意生謂
以下如文今詳。此亂勝于
上鈔主所出者
復有無邊大海衆等者。密鈔第九云。疏無
邊大海衆即金剛者。謂一切地居天等其數
無量環遶之者。皆屬金剛部收。故云即
金剛也三十四左私云。此師意以今大海衆即
爲地居天也。但疏文不爾。地居天下別擧
之。故知非地居也。是地底天類歟 海岸
之外者。釋一切地居天等其數無量也 爲
成三昧耶故等者。釋爾時行者爲成三昧耶
故○一切皆以獻之也 心念華而令入也
者。密鈔第九云。疏心念華而令入者。謂引
弟子入壇。令其專注在菩提心華。是標義。
表此華等從意而生。故云意生香華等三十
四左
私云。經文亦有爛脱
(一)爾時行者爲成三昧耶故(三)應以意生○塗
(二)種種肴膳○優陀那曰(四)眞言者誠諦已
下如文
私云應以意生等二句屬長行又偈頌二義。
文勢有之。仍初屬長行作釋了。復重釋屬
偈頌之意。故云復次歟
畫之殷懃者乃至初入門人也者。此釋優陀
那曰○應與三昧耶也 經優陀那者 此翻
爲集施。集施者偈頌名也。聚集多義而施
與衆生故云爾也 畫之殷懃者等者。釋眞
言者誠諦等二句也。慇懃即誠諦也。謂行者
觀則以種種供養具等布列一身。猶如彼綵
畫也 此心漫荼羅等者。釋自身爲大我句
也 然此祕密曼荼羅等者。私云。但作此觀
行而不假支分。是爲誠心求法其力不及
者也。自餘行人當廣用具縁支分也。若又
師弟共得深入瑜伽境界而還作此觀行。
是即見諦深行位也。廣如第十五卷三種灌
頂中已釋之 囉字淨除者等者。釋囉字淨
諸垢句也。私云。已下經疏文句頗不相順。
以意可解。或義此讀爛脱下出然而未必甘
心。更詳悉之
  一 爛脱
(一)諦了分明也(六)然此祕密漫荼羅○不得用
此也(五)然若弟子○亦作此也(二)囉字淨除者
○而出道牙也(九)是故次授彼暗字也(三)師當
住瑜伽之座觀(十)阿字上加點○用灌其頂也
(八)尋念如來者○同護持之也(四)師既自住○
所不見也(十二)次授弟子花○一切佛會也
(十四)於一切漫荼羅中○無與比也(十)自見已
○所見墮處也(七)上文説持誦者○如法習之
(十一)用此灌頂○速入佛會故也(十五)前品名入
祕密已下如文
先己作阿字等者。光云。己即自己也。謂阿
闍梨先自作淨除等法了。亦淨除弟子也
 觀於囉字之火等者。御鈔三云。問。以ra@m
字燒除弟子自心不善業垢。何字更令生
道牙耶。答。疏云。復以甘露法水而灌灑之。
得於死灰之中而出道牙也。問。其甘露法
水字者何。答。即疏云。師當住瑜伽之座○
灌其頂也已上此觀阿字上加點置弟子頂
上十字縫中。當知此上有點即是甘露法水
也。然乃更生道牙是a@m字也 師當住瑜伽
等者。釋安住瑜伽座等四句也 次授弟子
花等者。釋智者傳妙華等二句也 而觀本
縁等者。光云。謂弟子本縁性欲也。華於中彼
等者。十四本云。若本尊攝受華。中於彼等
光云。現行印本十二之四十六。頗
異今所引文。而詳其義。最是佳矣
 私云。中當也
其花投處等者。釋爲説内所見等二句也
而生金剛智等者。光云。此金剛智約法則五
股金剛也。約人是金剛薩埵也。上經文所言
持金剛主菩薩以爲其莖是也 出生一切
佛會者。光云。即是蓮華胎藏界會也。上經文
所言内現意生八葉大蓮華王等是也 於
一切漫荼羅中等者。釋此最上壇故等二句
也 自見已向彼説之等者。密鈔第九云。疏自
見已向彼説之者。謂弟子擲華在師身上。師
自見華之所墮之位即告弟子。汝所投華
在某佛某菩薩金剛等。弟子知已。然後隨本
尊爲作灌頂等。是故經末云。此最上壇故應
與三昧耶三十五右 上文説持誦者等者。經
第一具縁品説白
檀曼荼羅
云。持誦者思惟而住於佛室
十五左又云。内心妙白蓮胎藏正均等二十左
第三成就悉
地品
云。念彼蓮華處。八葉鬚蘂敷。花
臺阿字門。焔鬘皆妙好○次於其首上頂會
交際中。標以大空點而思惟闇字○囉字
爲眼界。輝燭猶明燈十五左經第三轉字輪曼
荼羅行品
云。心置無生句。胸表無垢字○住白蓮華
臺。等同於仁者二十二左 然行者等者。此行
者所受弟子乎如何。教時義第三云。問。次其
胎藏三摩地法云何。答。是亦祕密之中最祕
密也。故大日經云。祕中最祕密也○若阿闍
梨爲人造曼荼羅之時。若自持誦之時。先
住佛室作自灌頂。以字燒字而成其器。五
輪同體以爲自身。則觀心處以作圓明。圓
明上觀于栗駄心。以爲妙法芬陀利花。八葉
蓮臺鬚蘂具足。當以十二眞言王字而布
臺。亦以空點安布九處。白蓮臺上而布種
子。變爲大日如來之身。結加趺坐入法界
定。即有一切有情色心實相本有之佛。次八
葉各布種子。變爲四佛四菩薩身。同入三
昧形色不同○行者觀心蓮上九位種子尊
形已竟。次於頂上十字之處觀一暗字。名
百光王。即以百字而爲眷屬。放百光輪而
照身外。今布頂上。此有二義。一者頂上暗
字是菩提心之種子而令増長菩提種子。二
者心上阿字是發菩提之字。今示頂上暗字
之果而令勸發其菩提行。爾時行者觀心蓮
臺八葉作中胎竟。其身即是曼荼羅海會。
從頂至心爲第一院。從心至臍爲第二院。
從臍以下爲第三世間天院。諸尊形色相好
各各差別宛然。其自身中而現對之。猶如親
入佛會也○今行人隨觀我即法界。法界
海會顯現自身。證有前後。體相一如。是故
行者作此觀已。此人即名爲佛也。一切行
願一念具足。一切所作同等諸佛。一切世間
敬如諸佛。若眞言者常觀行之。行住坐臥
與海會倶。地波羅蜜一生滿足。即以此身
遍滿法界。此是大綱。不能具説五十右至
五十四右
提心義第三云。若以十二眞言王字作最初
業。以字燒之。次以五字五輪一體和合遍
滿一身。内心海上有金剛手持蓮華藏。藏
上觀安中胎八葉第一第二重曼荼羅。海畔
觀安世天供具。次以百字布身四處。具三
十二相八十種好。是自灌頂法。即大日尊祕
祕中之深祕行相。世出世持誦品義釋云。上
來諸品所明非不祕密。然此中宗要乃祕密
中之祕密也。此品在祕密品祕中之祕後。故
成祕密中深祕也末之五左
至六右
  一 兩部自灌頂法
菩提心義第四云。問。大日宗祕中深祕法中。
其師先在壇門作自灌頂。又觀行者欲念
誦時。作自灌頂。並觀自身。五輪同體a
地爲身。中觀八葉海會。下有金剛持蓮華
莖。海畔觀諸天等及供具等。以爲自灌頂
法。今金剛頂何故不如此耶。答。此界亦同。
初以五字成地成身。次以五相成身。中
觀月輪。乃至一切諸佛三十七尊來入身中
成本尊身。五佛加持灌頂。名自灌頂法。故
此五灌頂法亦須胎藏而通用之末之
二十八左
  一 此與餘經所説灌頂差異
又云。問。楞伽經云。初地及等覺位。並得二
種住持力。一三昧住持力。二一切諸佛授與
灌頂住持力。又諸大乘五十二位中第十住
名灌頂住。與此中自他灌頂同異云何。答。
彼並通別教義。唯説他灌頂法。不知自灌
頂法。若圓教中初住以上本下迹高。現三身
佛。其中報身亦在尼吒灌頂受位。已入密
藏具二灌頂。若眞言門凡夫以上位位常得
自他灌頂云云○諸佛三密遍一切處。無記
化化有感自應。大日鈔記○以常途云法身
不説法利益之言。名爲不了義也。故知眞
凡夫以上修自灌頂之時。諸佛菩薩即處
即現亦授灌頂。但以盲愚未得覩見末之二
十八左
至三十
一右
大疏十一已下至第十六勘注首尾十八箇卷
頼寶法
印自鈔
自去正月迄于當月。漸書功了。老眼
難堪。令加助筆。是爲令法久住。祖師定垂
哀納。第十以前勘文可追加之者也。應永四
年丁丑九月二十三日。法印權大僧都賢寶
生年
六十五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五十四末畢
  此卷之中。頗補其闕。庶乎宗匠更訂正
之。但至如其位品内外二曼荼羅之解。則
有師承。勿處聊爾。欽哉。寶永第五季春
初二。慧光記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五十五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校閲
疏第十七卷釋經五祕
密八印品
次祕密八印品第十四。將釋此品亦有三
段。初來意者。演密鈔第九云。如來前已廣説
曼荼祕密入住之法。是諸大會復作是念。更
有何法速令眞言行者得成就耶。如來副
彼心念而爲説之。故此品來三十五右大疏鈔
般若寺第四云。今所以此品來者。先品既説。
前品即入祕密漫荼羅位品也。入祕密曼荼
羅位之法已時大衆更起疑。此既祕密甚深
難解之法。更有何方便具足之相。速令眞言
行者得成就耶。雖作此意。不敢發問。如
來知大衆心疑。即告金剛手。有八印云云。
意雖入住祕密曼荼羅中。若無感應性。本尊
不降赴。本尊不降赴故。悉地難得言也。故
疏云。若行者或内或外。敷列彼本尊等漫荼
羅座住之時。以此八印及眞言本尊之所加
持故。彼諸尊等自然降赴道場。滿彼正行願
事也云云。乃至竟乃去也已上私云。入祕密
曼荼羅位品具説祕密曼荼次位。今説其加
持眞言及印也。次得名者。密鈔第九云。經祕
密八印品者。前雖已説密印品。豈非祕密。
今復説此八種印名爲祕密。與前所説有
何差別。前彰祕密。但是泛明。此云祕密。即
是密中之密。祕密即八印也。又謂。此是阿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