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演奧鈔 (No. 2216_ 杲寶撰 ) in Vol. 59

[First] [Prev+100] [Prev]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十一之
十一
 或爲句輪等者。私云。以眞言句
成輪。如上世間成就品句想爲本尊之釋
也 謂觀種子字也等者。密鈔九云。疏謂觀
種子字也者。行者如上持誦。隨於三部眞
言。或大或小作觀持誦。疲極之時。應當捨
於聲句但觀種子之字。此言種子。即通一
切字門皆以本不生觀之。即是住於寂心
之義也九左 光云。今言種子字者即是a
字。故次下指曰如是阿字也。此以一切眞
言心故。言即通一切字門等。亦宜亦是圓
明。已言住於寂心故。況乎第二十曰。能達
字之本性即是圓明二十左深義更問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四十七
  此卷之内多加今解補厥所闕。以便後
學。負識君子庶更正之維時寶永歳次丁
亥季夏之日。炎熱異常。恰如處甑。晝入
國祷。夜事校閲。秖是爲法乾乾而已。慧
光識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四十八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校閲
疏第十四卷之餘釋經五祕密
漫荼羅品
經言祕密曼荼羅品第十一者。將釋此品。
亦有來意・得名・入文判釋三段。初來意者。即
今釋文云。已説字輪品畢。次欲成就此字
輪故復入三昧十四右又云。復次作法未得
成就。猶未成就故。修眞言行者不得速成
無上道。今更決擇悉令得顯現故入此定
十五左又云。前示字輪。今從法界輪中而
現形聲也十六左又云。如上所説字輪欲表
如來功徳也。故佛於一一毛孔出妙音聲。
遍於此界説是字輪甚深義。所謂能生諸佛
之偈也十七右密鈔第九云。前之二品雖明住
於佛位之義。未説曼荼羅色及種子。今於
此曼荼羅而顯示之○故此品來九左次得名
者。密鈔云。經祕密曼荼羅品者。祕謂深祕。密
謂隱密。形顯受名即屬字輪。曼荼羅義如
前釋○是祕密之曼荼羅。依主立名九左
十五云。祕密者。即是如來祕奧之藏。久默斯
要。如優曇華。時乃説之。苟非其人則不虚
授。不同顯露常教也。曼荼羅是具種種徳
義。即是如來祕密之徳。如是祕密之徳如蓮
華開敷而自莊嚴二左私云。是釋經祕密曼
荼羅配尊位決之文。非品號釋也已上光云。
凡取一段大意以爲品題。然乃縱雖非品
號釋。而宜引證之也。後入文判釋者。此中
牒文皆未會也已上光云。故和上科今此一
品而分六段。初觀察法界。經云爾時薄伽
梵以下疏十四右爾時
毗盧遮那已下
二如來發生偈。經云復
於一一毛孔以下疏十六左法界
増身出者已下
三自體曼荼羅。
經云爾時法界生如來身以下疏十八左爾時法
界生如來身已下
四十二句眞言王。經云爾時金剛手以下
疏二十二左時
金剛手已下
五問答深旨。經云時執金剛祕密
主以下疏二十右時
金剛主已下
六聖尊次位。經云復次祕
密主諦聽以下疏十六三右云
復次者已下
  一 爛脱
(一)亦隨事相應用之也(五)爾時毘盧遮那○本
願滿足故者(二)上來已説字輪品竟(四)次明祕
密曼荼羅品(三)由祕密故○餘一切品皆
如是釋之
(六)已説
字輪品畢以下如文
私云。或義云。不用爛脱直讀取義。上來已
説等者。即結前生後也。凡有所説等者。以字
輪品爲其準的。此品亦可置神力加持之
名字者也
光云。又有師傳亂脱。詳之則得文次其義
昭然。故今出之以貽後生
(一)亦隨事相應用之也(四)爾時毘盧遮那○已
説字輪品竟(三)次明祕密曼荼羅品(二)由祕密
故○已説字輪品畢(五)次欲成就此字輪故以
下如文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乃至入此定也者。爾時
毘盧遮那世尊等是牒經。即當爾時薄伽梵
毘盧遮那○滿足本願故也 上來已説等是
隨釋也 上來已説字輪品竟等者。義釋第
十一云。上來已説字輪品竟。由祕密故。凡
有所説等十二右無次明祕密曼荼羅品八
字也。十卷本第八同之 則可表示等者。義
釋第十一云。凡有所説。皆是如來加持神力。
若離如來加持神力。則不可表示。故名神
力加持字輪品也餘一切品皆如
是釋也十二右
私云。問。由祕
密故者。其意如何。答。下文云。如上所説字輪
欲表如來功徳也。故佛於一一毛孔出妙
音聲。遍於此界説是字輪甚深義。所謂能
生諸佛之偈也○然佛以加持力故。用此字
輪開示如來祕密内證之徳○猶彼未覺
了時因此字輪以爲方便。漸能了達觀察
阿字之門十七右凡於聲字觀有本地加持
二義。即見于第七卷。蓋祕密爲所依而發
加持也 此中經所云者等者。此釋以如來
眼觀察一切法界也。十卷義釋第八云。此
經中所云眼者。是出三昧名也已上私云。十
四卷與今疏同也。眼者慧也。即是佛眼。定
中之慧。故云爾也 無相法界者。此所入
之定體也 法界藏者等者。此釋入於法界
倶舍也。文次第云。釋倶舍名文十四左私云。
最珍鈔云。問。倶舍云。掲訶云。其差別何。答。
倶舍名藏者。如來所住之處故。心性不動中
道祕藏之體也。掲訶名藏者。流出無盡莊嚴
之藏也。約假諦之義歟。倶舍者自證之藏。即
法界藏釋也。掲訶者流出之義。是莊嚴之釋
也矣已上 如來所出之處者。能出云。所出云
平等三密爲所入之門也 如師子王等者。
私云。師子王在深窟中喩法界之本。有時
出穴喩加持之迹也 奮迅是流出義等者。
此釋以如來奮迅平等莊嚴三昧等也 
是胎藏之藏也者。私云。問。今言胎藏之藏
者。倶舍・掲訶二藏之中何乎。答。次下文云。
此中藏者。梵音名掲訶已上然乃掲訶藏歟。
問。胎藏者garbhakuza也。何云掲訶。又第九
釋大悲胎藏云。而諸衆生未能自證知故
名在聖胎倶舍十八右云何。答。胎藏有二種。
一本地内證曼荼羅。二加持世界曼荼羅也。
本地即倶舍藏也。加持是掲訶藏也。隨處作
釋。是故無相違也 此中藏者梵音等者。
文次第云。明藏梵音文十四左私云。此指莊
嚴藏文云此中藏也。大寶之藏者。掲訶之
義也。如來藏者。倶舍之義歟 復次作法未
得等者。十四義釋十一云。復次前法未具故。
修眞言行者等十三左密鈔九云。疏作法未具
猶未見等者。謂如上諸有所説。皆爲令行者
趣於佛位。然以造作曼荼種種祕密之法猶
未具足。由未具足故。行者不能見於如
來深祕之藏。由未見於如來祕密藏故。不
得速成無上之道。是故下文委細顯示漫
荼羅祕密標幟。令眞言者依彼爲門即見
法界之宮。故云今更決擇悉令顯現等十右
次在定者謂佛住乃至而現形聲也者。此釋
時佛在三昧中○復於一一毛孔法界増身
出現也 次在定者等者。釋時佛在三昧中
也 謂無餘衆生界等者。私云。衆生界者所
化之人也。聲門等者能化之教即字輪也
此聲梵音等者。釋於如是無盡衆生界等也。
金剛頂經瑜祇云。師子吼音振動電掣。天鼓自
鳴 香象王聲・大金剛聲・大商佉聲。作如是
等聲等已上私云。今出隨類之聲帶電吼之
勢歟 衆生界中等者。釋如其本性等也
 猶如世人等者。釋受用果報也 形顯色
等者。釋顯形諸色等也 如聲論中義等者。
文次第云。三音和合表一義文十四左密鈔九
云。疏假令三音等者。如言無自性。若言娑
二合婆縛。但得云自性。若於娑嚩二合
嚩之上加一阿音。方云無自性。若言達麼
娑嚩婆嚩。即不須加阿音。以於麼字下
有虚聲故。其娑嚩婆嚩即得名爲無自性。
若於麼字下更置阿字。則除去之。如是隨
宜加減之。故云假令三音等十右私云。三音
四音加減其意明也。些些疑。問云。祕密曼荼
羅品釋云。此中説種種○梵音有異更問之。
件聲論多引之。而此中未見之。所載合音
樣幷義意如何。今此中亦爾已下文意如何。
非同説法之説。其所以如何。更問如何已上
非同説法之説者。密鈔九云。此中有二種。
一標説。二音説。此以字門爲標。由覩標幟
之輪。隨於何等字門之下皆見如來内證之
徳。非以音説爲説。故云非同説法等十左
梵音有異更問之者。記問云。聲論未見此
已上 平等法界等者。釋復於一一毛孔
等也。大疏鈔般若寺
御鈔
三云。問。已云増身。然何
云梵音。答。以音聲遍法界無無所至。何
爲處以身遍法界。亦以音攝身。言以神力
加持法界遍滿。無量無遍隨類身出現亦得
也。故經次文。能生隨類形諸法之法相已上
光云
未見眞本
引文叵解
 私云。無生性者。義釋作無生無性
十一之
十五右
 前示字輪等者。密鈔九云。疏前示字
輪等者。謂前品但唯顯示字輪之體。豈知彼
輪即是法界之幖幟。此中顯之故云前示字
輪等十左
出已虚空等同乃至自在法身也者。出已虚
空等同等此牒經。即當出已等同虚空等也。
如虚空等隨釋也。私云。故云法界者心也
者。文次第云。法界名文十四左義釋十一云。故
云法界表也。一音即是等十五左一音者。即
a字也。妙偈者。能生隨類形等句偈也。今
此諸句皆阿一音而演説之。一切如來發生
此中之義。見即身義 如上所説字輪等
者。第七云。復次如來一一三昧門聲字實相。
有佛無佛法如是故即是常。故不流。即是如
來本地法身。爲欲以此法身遍施衆生故。
還以自在神力加持如是法爾聲字。故此
聲字即是諸佛加持之身○若見加持身。即
見本地身。若見本地法身時。即是行者自
身。故此一一字門即是如來不思議果。不從
別處來也二十九右私云。欲表如來功徳等。
釋本地字輪之義。以清淨法身以下。述加持
聲字之相歟
偈云生隨類形法乃至一相一味無異説也者。
此釋能生隨類形等十四句偈也。文次第云。
内外一切諸法皆由阿字生文十五右 如佛
亦然者。光云。即當治定及人尊亦然句也。
故和上言。如者等義。佛者覺義。即等覺也
由此無生無相等者。光云。無生即本不生義。
無相無相不具義。謂六大法身也 非直
生一切等者。此釋衆生器世界等二句也
故此中生者略有三種等者。私云。問。眞淨法
身常住之果者何乎。答。指法曼荼羅身歟。
是當經諸法之法相句也。更詳即身義釋
已上光云。今此答釋未快。如來眞淨等指法
身位。即理智二身也。諸佛指報應位。即加持
之身也。問。理智二身即是六大平等法身。若
以此身而爲所生。則以何物而爲能生。
答。六大之位有其本有・修生二義。本有即能
生。修生即所生。若能自證此六大平等法身
位則無本修之異而已 諸法雖從因生等
者。第七意云。若論實義。從因縁生。及所生
法皆是本有。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
二十五右第一云。妙感妙應皆不出阿字門等
本之 
二十五
 偈云具智方便等者。文次第云。方便・
智慧兼備成事文十五右第一云。龍樹云。般若
與方便本體是一。而所用有異等本之 
二十四左
云。彼釋即事而眞之義與今意一致也
然無差別一相一味等者。義釋第十一云。潺
然無差。一相一味也。無異路也十七左密鈔
九云。疏潺然無差等者。潺然者水流貎。其色
潺然雖千流萬流。究竟潮宗一相一味無其
異路。亦猶千逕九逵王城不二矣十一右
爾時法界生如來身乃至故云展轉也者。爾
時法界生如來身等即牒經也。此中法界生
身等是隨釋也 雲是遍滿義也者。文次第
云。明雲義文十五右 此中心自在者等者。
此釋毘盧遮那世尊纔生心頃也。文次第云。
心自在正云心纔文十五右私云。心自在者是
未會也。治本二纔生心頃也 歛念者。謂
歛念於刹那等也 流出如來本身等者。義
釋十一云。從佛身毛孔流出諸佛。復彼從
佛身而流出如來本尊身十八右私云。所現
佛身展轉現身。故云化而復化也 此等義
當更詳言之者。密鈔九云。疏此等義當更詳
之者。此等主伴重重互相交徹等義。更請三
藏詳之也十一右記問八帳云。化而復化無有
窮盡更詳之者。尋轉字輪品中明妃之義・及
字輪品中身外布字爲光輪等義。當審詳
其意已上 頭爲内胎等者。文次第云。頭爲
内胎文十五右私云。最珍鈔云。問。三院配圓
壇四位之方何。答。師鈔云。頭爲内胎者。中
胎八葉位爲内胎。外第一重蓮華金剛手等
位爲第一院。文殊除障等位爲第二院。天等
位爲第三院。總四重也
時執金剛亦知佛意乃至告於祕密主已者。
此釋還入法界宮中於是大日世尊○吾今
演説也
  一 爛脱
(一)云展轉也(四)時執金剛亦知佛意○希仰而
住故(三)佛即更告言○吾爲説者(二)時佛爲執
金剛等○復入法界宮也(五)尊分位種子者以
下如文
光云。又有師傳亂脱。詳之最得文次。故今
出之以授來裔
(一)云展轉也(三)時執金剛亦知○吾爲説者
(二)時佛爲執金剛等○復入法界宮也(四)尊分
位種子者以下如文
經云復入法界宮等者。私云。此毘盧遮那住
法界宮所現加持世界之身。還入法界宮
而住佛身中也。有義依今此文。即於佛身
立法界宮之稱。甚生經之意矣已上光云。此
是二義果歸一致。何者。二教論下釋金剛頂
文曰。殿者明身心互爲能住所住已上若依
此釋。則理身也心也二身互爲能住所住也。
然此理智即是六大法界之身此吾所謂一
致之意也
豈非
佛身即所住法界宮殿乎此有義
之意也
而亦非無能
住毘盧遮那佛此正義
之意也
深義更問 尊分位
種子者等者。智證雜記第七云。仁王疏云。上
言種子者有其二義。一者引生義。二者攝
持義。且如十字合成一句。以初一字而爲
種子。下之九字所有觀知依初引生。又下九
字攝入初字。即是初字攝持餘九字。由此
而言。若知一法。即是知一切法。若知一法
空。即知一切法空。能於一字專注觀察。修
諸願行。一切行願皆得圓滿。即陀羅尼總持
義故已上又云 問。此經爲説曼荼羅耶。答
説問。何卷説耶。答。第五卷祕密曼荼羅品説
○問。爾於曼荼羅有種耶。答有○一達麼
曼荼羅。二三摩耶曼荼羅。三摩訶曼荼羅四
羯磨曼荼羅也○畫種子達麼。畫印契三
昧耶。畫御像摩訶。作木像是羯磨曼荼羅
已上 如前所言者。指住心品初也 
幟者如世間等者。文次第云。釋幖幟文十五
密鈔九云。疏幖幟者。即彰表之義也。謂彰
表如來内證之徳也。下疏云。此中身密者。即
是諸印。若觀此身印。即知此尊所表祕密之
徳。乃至語意亦爾。皆表如來内證之徳。故
云幖幟也。今亦如是。若見衆生行如是
如是之因。當知彼性必定能生如來平等
法身。故名幖幟也十一右光云。今疏釋意則
未分種子三形也。即身義意則以標幟二
字爲三昧耶形也。但今此章亦有二段。正
釋約中臺a字。又釋約四重諸字 用標記
彼差別等者。密鈔九云。疏標記彼差別等者。
此中幟字亦音爲誌。誌者記也。由標見故
即記識諸尊之内徳。故稱標記也十一左
隨彼四重分位等者。文次第云。明四重分位
出文十五右
金剛手白佛言乃至願佛演説也者。金剛手
白佛言等此牒經。即當持金剛祕密主言如
是世尊願樂欲聞也。欲爲普利等此隨釋也。
私云。此釋中請問有三故。可悉之已上光云。
鈔言三故。一爲利十方故。即文言欲爲普
利等是也。二爲利未來故。即文言流傳演
布等是也。三爲利大會故。即文言亦爲利
益等是也
次佛告意者乃至不名如法也者。此釋時薄伽
梵以偈頌曰○而圖衆形像也 當先住於瑜
伽等者。文次第云。觀置五輪文已上私云。或
云。眞言者圓壇等釋與高祖意相違。深義
有之。可問明師。又六大無色或又堅濕等
云云。今此疏如何。大師既引證六大。末弟何
背之。可沈思之已上光云。現行文次第云。五
輪觀置阿字等文也 當更撿前卷中等者。
密鈔九云。疏當更撿前卷中者。謂此中佉字
前悉地出現品是訶字。即此上文風輪半月
即訶字輪也。應疑佉字是訶字。故令更撿
十一左私云。此師所覽本作半月中置於佉
字歟。然今疏幷兩本義釋皆同作ha@m唅字
也今釋意曰。以五字布五輪。當段經文無
之。故勘前悉地出現品而可委悉之也
  一 爛脱
(一)當更撿前卷中也(三)師既自觀其身○加持
次第也更問之(五)今行人修道○而無益也 (二)
又此瑜伽之座○不以形相故也(四)世界壞時
○上下有空也(六)作曼荼羅時以下如文 次
觀壇地等者。私云。釋次應念持地等二句也
 金剛輪下作於水輪等者。青龍軌上云。曩
莫三曼多沒駄喃阿鍐&MT01679;唅欠。安立器世間。
空風最居下。次觀火水地。是輪同金剛。名
大因陀羅。光焔淨金色普皆遍流出。次應念
持地而圖衆形像十一左増一阿含三十七
云。閻浮地厚六萬八千由旬。水厚八萬四千
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輪。厚六
萬八千由旬。風下有金剛輪。過去諸佛舍利
盡在彼間八右倶舍論第十一頌云。安立器
世間。風輪最居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
叉。次上水輪深。十一億二萬。下八洛叉水餘
凝結成金此水金輪廣。徑十二洛叉。三千四
百半。周圍此三倍一右私云。常途諸説多云
三輪。如彼阿含經説則五輪界。此與今釋
符順 世界成時等者。文次第云。明世界成
壞文十五右加持次第也更問之記問云。五輪等
逆順成壞等殊。可勘大瑜伽及師説也。更
不記之已上大疏鈔三云。次文壞時地輪先
壞。但有空在。即是師自加持次第也。意此五
大即具此信等五根時。建立内心祕密曼荼
羅言也 是信等五根也已上光云。記問言可
勘大瑜伽。瑜伽是指金剛頂乎。此義未快。
又疏鈔意非得其種。誰敢解之。凡今此一
段釋眞言者圓壇等頌文。故釋成而言即是
師自加持次第也。然其事密觀行奧旨。匪面
叵罄。 是以令後學者更問之也 次乃至
大空也更問等者。私云。兩本義釋亦同有此
更問。但此更問。記問及演密共無釋。更可
尋之已上光云。 此以地水火風空如次配
信心菩提大悲方便菩提入
涅槃
其義令更決之
也已 能如是作者等者。私云。此指上師
及壇地弟子三種加持也 又此瑜伽之座
等者。文次第云。明四種方便相貎文十五右
私云。最珍鈔云。以息災爲本故用方地也。
水輪攝益諸法。故以圓爲増益。三角火輪
降伏其義分明。風輪半月爲鉤召。引邊風用
故也。虚空輪無形相。故成辦一切事云通
諸法也。敬愛用蓮華形。非五輪相。故今不
論之也 世界壞時亦先從風輪等者。私云。
此文聊其難消。文次第云。明壞劫次第文
五右最珍鈔云。從風輪壞地而生火者。意風次
起火壞地云歟。可非底風輪歟。不言水
者。文不委歟已上此意。今釋火水風三災之
相也但擧風火顯水破也。問。火竟次風者。
其意如何。答。六十四轉之時。倶舍第十二頌
云。要七火一水。七水火後風十三右此最後火・
最後風之意歟。更可尋之。大疏鈔三云。疏
云。世界壞時。亦先從風輪壞地而生於火。
火竟次生風。更問依此釋者。於風輪一
種釋能壞能成二義歟已上問。更問者何。答。
智證記問無釋。密鈔九云。疏世界壞等者。謂
若依阿嚩囉訶佉。上下修觀作成壞之相。或
佉字空在上在下。即上下有空也。今令更
問者。謂倶從所證門觀時。即地水火風空
五輪皆有空義。謂是暗鍐&MT01679;唅欠由皆置空
點故。所以上下通貫皆有空也。故云更間
十一左 又從地輪漸上等者。私云。依報正報
二種五輪以重累之。則上下皆有空輪也
時金剛手毘盧遮那如來○攝彼中之
用更問也
者此釋
爾時金剛手昇於大日世尊身語意地○莎
訶也 猶此菩薩能知等者。文次第云明金
剛手名位幷三密相文十五右 即知此尊等
者。此指上四重聖衆曰此尊也 今祕密
主等者。青龍軌中云。爾時金剛手昇於大日
世尊身語意地。法平等觀念未來衆生爲
斷一切疑故説大眞言王曰住法平
等觀
 na
ma@hsamantabuddh@an@a@m引一a
samapta鉢多二合無盡dharmmadhatu
法界ga&MT00840;ti底孕反ga&MT00840;t@an@a@m超越義無
盡法界
sarvath@a一切@a@mkh@a@ma@ma@hsa@m
sa@hha@m風輪ha@hra@m火輪ra@hva@m
va@hsv@a娑嚩二合引h@a引下三
道眞言
h@u@mra@m
ra@h此身眞言hra呵囉二合ha@h此語眞言sv@a娑嚩
二合h@ara@mra@h&MT00709;意眞言sv@a娑嚩二合h@a六右
 私云。此眞言初歸命無盡法界超越一切。
總是歸命句也。@a@mkh@a@m已下至va@mva@h十二字。則
三部各有四輪也。所謂asaharava
五字之中a字佛部也。sa字蓮華部也。va
金剛部也。hara二字遍三部也。此是五字各
有四輪。@a@m@a@ha@ma@hs@a@ms@a@hsa@msa@h乃至v@a@mv@a@hva@mva@h
是也。但今a字具出四字。sa等四字且擧短
聲二字含長聲二字也。問。若爾者。何不云
@a@m@a@h等。而云@a@mkh@a@m等乎。又儀軌空地等注釋
如何。答。今以@a@h字替kh@a@m字者。蓋以asa
harava五字爲五大之時。爲表a字是空
輪歟。儀軌欠字注空。即此義也。次三字注
地。地風等四大皆二字中間注之。以初字
下令準知次字也。宜得此意而悉釋之
暗此字本體等者。密鈔九云。疏暗此字本體
等者。本體即是短聲a字爲金剛界體。即是
地也。若有長聲@a阿字爲行。即火輪也。上
有點a@m即暗字爲空輪。次水輪者。謂短聲kha
佉字是空義。亦有長聲kh@a佉是行。上有點
kh@a@m欠爲大空。即白色者水義。故名爲水輪。
即結也十二右義釋十一云。@a@m阿字本體是
金剛界之體也。次水輪者長聲是行。行即白
色故名爲水輪也。別本文互故記之。火輪
上有點即空輪以爲莊嚴也。次水輪者。佉
是空義也等二十三右私云。此釋以@a@mkh@a@ma@ma@h
四字釋成四輪之義也。 a字金剛地體也。
kh@a@m字水輪也。謂佉是空義也。空具成辦一切
之義。即是水用也。a@m即火輪也。a@h是風輪也
已上光云。向引演密即解次上十四義釋。太
失本旨。其意當以今疏而撿之耳。暗此字
本體至以爲莊嚴也一段。則釋第一a@m字地
輪亦具四輪也 兼有長聲爲行等者。此明
第一@a@m一字又有四輪也。a字黄色也。@a
白色。白色即水義也。又此行即南方徳 南方
是主ra@m字火大。故云行即火輪也
光云。次暗字爲火以下。師傳存其亂脱。誠熟
思之。文義相得。故今出之以授來者
(一)即大空也(三)次暗字爲火者○黒即風也
(二)復次虚空無色○得作水用更問(四)糝索
以下如文
阿竭喃是火等者。義釋十一云。agna@m竭南
是火也二十三左私云。gana二字爲a字上點。
故與a字同體也 復次虚空無色等者。私
云。此釋今此@a@m等四字皆大空中所具四輪
也。四字之中用kha@m總表此四字皆是大空之
義兼亦水大之用也。光云。若依亂脱。則次
欠水輪者至得水用更問是亦明第二kh@a@m
字水輪亦具四輪也 得作水用更問等者密
鈔九云。疏是故欠字得作水用更問者。謂
此欠字本體是佉字。佉是虚空義。上加點kha@m
即是空理。即此空理名爲大空。大空遍一切
處能成辦一切事。故得作水用。不但作水
用乃至地等倶得用之。故云更問也十二右
記問云。kha@m字得作水用更問者。kha@m字本是大
空無礙義。今作水va@m字用者。一約水從空
降下之義。亦約水中含雲之義。即取具一
切色之邊了已上光云。覺苑・圓珍雖各盡其
智力而解。而以未得吾遮那眞宗嫡承故。
尚失文旨。此kh@a@m字有大日灌頂大事第十第十
六卷面授
a@mva@m同。是即至極水用。故注更問而面
傳之。若淺略明義者。今且約水一事。而實
通一切事。何者。以其具一切色像而成辦
一切事故。爲示此意。令更問之 糝索
唅鶴等者。義釋十一云。ha@mha@hra@mra@hva@mva@h
sa@ms@a@h如上阿字有四字○準上而説也
二十三左私云。如上a字等者。此指次上@a@mkh@a@m
a@ma@h四字。謂約長短二字。各加空涅槃二
點以成四字也 又總而論之等者。文次第
云。明三部幷三部所用輪等文十五右私云。
此以五字攝三部也 風火遍三部用也
者。記問云。三部用也此一段未了即攝
彼中之用更問也此等三條可以一端自
然決之。竝如壇儀可尋之。
已上
私云。三段更問
云三條也已上光云。風火遍三部用。深旨
非得師授誰敢領解。要傳更問 若息災等
者。私云。此段有爛脱曰
(一)若息災(四)即須金剛方輪若(三)増益(二)即須
水輪(五)降伏即須火輪等如文 但息災方。
増益圓。亦見金剛頂經愛染王品。今此爛脱
就常途之説歟已上光云。此亂脱則不知經
宗者所存也。今此經意則有二説。一如現
文。二如經第七持誦法則品
光云。當知此阿娑訶囉嚩已下。師傳存其亂
脱。最得文次。故今出之以貽後生
(一)隨類用之(三)當知此娑訶囉嚩○自有四
輪也(二)如金剛部嚩字○各隨類用也(四)若讀
餘眞言已下如文
即同上之等者。光云。故和上言。此指上字
輪品中諸字皆有五轉也 宗轉者。猶言
宗要也 此一段未明了更問之等者。密鈔
九云。疏此一段未明了更問之者。謂隨其部
類有此阿娑呵等字。即應知彼息増降敬所
用處最爲宗主樞轄。然未明了。謂更有阿
暗惡娑娑三索等。亦具地水火風息増
降敬方圓三角半月黄白赤黒等相。先以説
之。此避繁文故云未明等文十二左 更有三
道眞言等者。文次第云。三密亦爲三道文
十五左密鈔九云。疏然此三眞言等者。此身語
意三道眞言。若倶作一事用時。即於最後
著娑嚩二合訶句。若隨三事別別用時。即隨
一一下皆置娑嚩訶亦得也十二左私云。經
文二處置莎訶句。一處則不置之。今示此
用捨之意歟 hra@hha@h等者。或本作hra@hha@h。又古
五智房
所持本
云。吽㘕&MT00709;此身眞言也。訶囉二合
此語眞言也。㘕落此意眞言也 此事未明
了○更問也者。密鈔九云。疏此事未明了更問
等者。謂此中但説加持阿闍梨。還許同前
加持弟子壇場以不。言又云等者。前品是
安布字輪之法。此中用別者。計約應合即是
隨彼中五種字輪之事。與彼相應即是彼品
中之義用也十二左私云。此是釋意前者即指
字輪品歟。今謂前者此指當品中五字嚴身
五輪成身文。前明布字法已。今擬息災等
事而説此五字觀。故云用別。言以今此中
五字計合。則攝收前五輪布字之意也。計
合者即挍量之義也已上光云。故和上用演密
解釋。彼釋計約應合者。隨彼品中五事相應
之字。而與其事相應即今此中之意。故疏文
結云攝彼中之用也
時金剛手如是説乃至宜更問如來也者。此
釋持金剛祕密主説○諸佛咸證知也 時
金剛手等者。即當治定持金剛祕密主○説
此眞言王也
  一 爛脱
(一)而摩其頂也(三)越者超入之義也○除其罪
垢也(六)然四種魔中○而現伏天魔也(五)三處
者謂如上所説○眞言及印也(四)當知佛從○
能伏四魔也(七)次世尊身語意○法界之體性
(二)時十方佛見○與如來等也(八)汝善男子
毘盧遮那以下如文
光云。又有師傳亂脱。而今出之以授後學
(一)而摩其頂也(三)越者超入之義也○法界之
體性也(二)時十方佛見○與如來等也(四)汝善
男子毘盧遮那以下如文
又第三科中分細科五段。即是與今鈔所用
亂脱同也
何以故此毘盧遮那等者。即當何以故毘盧
遮耶○破壞天魔軍衆也 謂大日如來坐
道場時等者。文次第云。大日降四魔文十五
 然四種魔中等者。密鈔第九。疏然四種
魔中三魔等者。梵語魔羅。此名擾亂。或名
障礙。或名殺者。謂擾亂行人身心。能殺行
人慧命障礙善法破壞勝事。故以爲名。魔
有四故。其煩惱等三即佛於色究竟天已
降伏之。謂一切衆生由未究竟清淨法界
故。皆爲此四之所焚籠不得自在。如來
於色究竟天成道之時。即能捨無常色獲
得常色。捨無常受獲得常受等。名爲降魔。
又起信鈔云。一者煩惱魔即以煩惱所知若
種若現。隨其所應習氣等法而爲其體。二
者色等積聚名爲蘊魔。分段・變易二種五蘊
而爲其體。三者二蘊後無將死正死已滅之
相名爲死魔。四者神用光潔自在名天。他化
天上魔及眷屬幷不思議解脱菩薩之所化者
名爲天魔。今此中但明於閻浮菩提樹下
成正覺時。令一切世間但見降伏天魔。故
云然四種魔等十三右私云。大日如來降魔之
事如息障品鈔勘之 三魔者。謂煩惱魔・陰
魔・死魔。是皆内心相應魔也。安然菩提心義
中明三身降魔相。可往見之已上光云。今釋
意曰。四魔之中三魔則於色頂降伏。是菩提
實義也。天魔則於樹下降伏。是成佛外迹也
 三魔者謂如上等者。文次第云。身三分名
三處文十五左又云。從身三處出佛菩薩天
等文同上次世尊身語意平等等者。此挍牒。
即當次得世尊身語意平等○此十二句眞言
之王也 平等得量同虚空者。義釋作平等
徳量同虚空十一之
二十六右
 三道眞言者。上十二
字眞言終三句也 從佛出也者。義釋作從
佛身出也同上 所云自在者等者。義釋十
一云。所云自在者。謂於一切不得自在中
而得自在也二十七右 焚籠者。密鈔九云。
疏焚籠者火籠也。西京雜記曰。天子以象牙
爲火籠。謂之焚籠也。一切衆生恒處三界。
爲業煩惱之所燒逼不得出離。如籠飛
禽。故云焚籠也十三左 然金剛藏等者。私
云。金剛藏者金剛手異名歟。然此菩薩雖究
竟一切智地悉至妙極之境。而且分因果之
異故云未得究竟也已上光云。攝眞實經無
量壽軌等中。指金剛手言金剛藏也 汝
善男子毘盧遮那等者。即當佛子汝今現證
○而説偈言也 復令更請如來等者。此釋
汝問一切智等也 今乘諸佛神力等者。光
云。即金剛手乘諸佛所加神力也 如前六
義中説等者。私云。指第一卷。即是就經尊
字而作此釋。世尊梵云薄伽梵故也 毘
盧遮那者如日等者。此釋大日正覺尊也。文
次第云。釋毘盧遮那名文十五左 出于世
者。義釋作出于世間十一之
二十八右
 主者等者正
釋尊一字也 今諸佛等者。此釋最勝眞言
行當演説法教也 教則者等者。正釋法教
二字也 以是我往昔等者。即當我往昔
由是○諸佛咸證知也 言我等者。謂諸佛
也 汝今已得者。謂金手也
時執金剛具徳者乃至必無此理也者。此釋
爾時具徳金剛手○諸法如是相也 時執金
剛具徳者等者。此挍牒。即當爾時具徳金剛
手○而説偈言也 時彼菩薩等者。釋心大
歡喜等也 今欲問如來等者 釋而説偈
言等也。十四義釋十一云。今欲問如來。先
歎法界之徳而説偈言此偈非文
有經意
是法無盡
相。亦無有自性。盡爲有始終。生滅起盡法。
平等法界性。本無有盡相。無動無變易。亦
無有住處。彼阿頼耶藏。即有盛受義。平等
法無受。故無有住處。一切法無性。常自寂
滅法。入此不思議。即同諸佛位。甚深寂滅
法。非名言可喩。佛佛所同證。故言同正覺。
若非畢竟空。則無有三乘。無三乘聖衆。此
墮所滅見。證此畢竟空。不能利一切。如來
大悲者。甚深方便智。於無相法中。方便而顯
示能滿一切願。方便力如是。此法無人授。
亦不由他悟。於道場自覺。證實無師智。復
次若言法界無盡無始終者二十九密鈔九
云。疏今欲問如來先歎等者。謂今時執金剛
將欲問佛大悲漫荼羅支分斷諸疑。故先
説偈歎佛智慧方便之徳。偈有二偈。前一
頌歎佛之智慧。後一頌歎佛之方便。今疏牒
偈解釋亦結爲頌句。前之五頌釋經初一
偈。後之四偈及半文釋經後一偈。初中又二。
上三行釋經上半頌下二行釋經下半頌。疏
云而説偈言者。正標經文。非疏自擧耳
四右 是法無盡等者。即當是法無有盡等二
句也。又曰。疏是法無盡相至盡相者。此一行
半頌釋經初半偈上八字。上二句牒經。下四
句正釋也。疏無動無變至住處者。此一行
半釋經偈無住二字○疏若法畢竟等者。此
有四頌。初一頌半結前生起。後二頌半正釋
偈文。兼彰眞言不共之徳十四左光云。現行
義釋作若非畢竟空其義叵通苑師所覽本
作若法畢竟空。此本最優 阿頼耶是房義
等者。文次第云。釋阿頼耶文十五左密鈔九
云。言彼阿頼耶等者。梵語阿頼耶即譯爲
藏。謂第八識具能・所・執三藏之義。又譯爲
巣室。此等皆有盛受清淨雜染種子情非情
義。即名有住。平等法界則無如是盛受之
義。故名無住十四左 若一切法皆無自性等
者。光云。釋於業生解脱句。而承上無自性
無住句意來也 諸佛同位者。光云。即當同
於正遍知句也 然一切法等者。釋諸救世
方便句也 言究竟者者。光云。故和上言。
此四字恐利乎 證於實證者。光云。故和上
言。實證之證恐際字乎 故次復言等者。即
當隨於悲願轉等也
  一 爛脱
(一)開發覺悟如是相(三)由具方便故○之實相
(二)此皆是偈語後當飾之耳(四)復次若言以
下如文
私云。此是爛脱未得其意。違義釋意
光云。又有師傳亂脱。最得文次。故今出之
以授可畏
(一)之實相也(三)此皆是偈語後當飾之耳(二)
次若言法界○必無此理也(四)時金剛主以此
偈以下如文
由此大悲願○更問者。記問云。此方便者之下
更問者。義有二途。一約大悲爲根句之義。
二約方便句上施悲願義。此與字輪外旋義
已上私云。或鈔述此釋意云。經言諸救世
方便隨於悲願轉。今即釋之。此文具大悲方
便二義。能轉之言顯字輪義。故言更問也。
字輪外旋者。此方便究竟第五a+uH字也 此皆
是偈語等者。私云。上來一段皆是可結句偈。
當以義釋比挍之也。現文之相雖似疏家
之語。皆是以大本文而消今本二偈。一部
皆爾。準例可知 復次若言法界等者。私云。
已下重釋上二頌之意也 已於生死作分
限故等者。密鈔九云。謂二乘之人但離一分
分段生死雖證我空。未知法空。有厭生
死空沈涅槃。故云生死分限十五右發者謂
菩提心等者。義釋十一云。此中云開發者。
謂菩提心等三十右 如盲人問乳色等者。義
釋十一云。如有盲人○便生動想。聞色如
貝便生堅想。乃至等三十左涅槃經千三
行品云。善男子。是諸外道癡如小兒。無慧方
便○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虚妄計有常樂
我淨。而實不知常樂我淨。如生盲人不識
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
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耶。答言
不也。復問。貝色爲何似耶。答言。如稻米粖。
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粖耶。稻米粖者
復何所似。答言。如雪。盲人復言。彼稻米粖
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
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喩。終不能得識乳
眞色五左止觀第三。云何隨情説三諦。如盲
不識乳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
白如貝粖雪鶴等。雖聞此説。亦不了乳之
眞色。是諸盲人各各作解。競執貝粖而起
四諍。凡情愚翳亦復如是。不識三諦。大悲
方便而爲分別。或約有門明三諦。如盲聞
貝。或約空門明三諦。如盲聞粖。或作空
有門明三諦。如盲聞雪。或作非空非有門
明三諦。如盲聞鶴。雖聞此説。未即諦理。
是諸凡夫終不能見常樂我淨眞實之相。雖
未得見。各執空有互相是非。所以常途解
二諦者二十三家。家家不同各各異見二之 
十三左
私云。涅槃意則以貝粖等四喩常樂我淨四
徳。又於一人盲者作四喩。止觀釋意則以
四喩配空有等四門。又被四種之行人。然
乃今疏正本乎涅槃經説也 所輕笑也
者義釋十一作所嗤笑三十一右
時金剛主以此偈乃至祕要方便也者。此釋
時執金剛祕密主○諸衆生故也 烏陀那
等者。文次第云。釋烏陀那義文十五左 
第問佛者。光云。吾聞之故和上。凡四十七問
皆在偈中。佛一一答亦皆在偈中也
斷一切疑者乃至名大導師也者。此釋已斷一
切疑○請問於導師也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四十八
  此卷之内。間加今解補厥所闕。以授後
生。可畏君子庶更正之。維時寶永第四鶉
火念五。左持捫涙巾。右執管城子。校斯
卷了。慧光記


大日經疏演奧鈔第四十九

  東寺觀智院法印杲寶撰述
東都靈雲寺比丘慧光挍閲
疏第十五卷釋經五祕密
漫荼羅品
復次即以偈頌乃至未結偈句也者。私云。已
下有四十二種問。故曰次第問佛也 未結
偈句者。疏家牒文皆未會經。如治定本即結
偈也
漫荼羅何者先作○大牟尼
亦説
者。此釋曼荼羅何
先○弟子復幾種四句也 曼荼羅何者先
作等者。釋曼荼羅何先等二句也。大疏鈔
若寺第三云。問。經問何先作等之意何。答。將
造曼荼羅時。阿闍梨先何等作法有言也
私云。是第一問。謂問造曼荼羅有多種支
分。最初作何事乎也
阿闍梨有幾種亦説之也者。釋阿闍梨有幾句
也。私云。是第二問。謂問淺略深祕二種阿闍
梨等。具縁品問其徳。今此中問其體也 亦
説之也者。對上唯大牟尼説句曰亦説也」
弟子復有幾種大牟尼
亦説
者。釋弟子復幾種句
也。私云。是第三問。即問世間出世二種弟子
等也已上光云。此亦上品問其相。今中問其
體也 大牟尼亦説者。此大牟尼亦説通諸
問也
云何知地勢○準有三
問更問
者。此釋云何知地相○
云何當作淨三句也 云何知地勢等者。釋
云何知地相句也。義釋第十一云。云何知地
謂好地惡地等。上中下
成就所用也。三十一左
私云是第四問。即問
擇地相也 上中下者。如第三卷所釋。山林
多花菓爲上等也。即是佛三部
所用處也 云何簡擇地者釋云何而擇治
句也。私云。是第五問。謂問除毛髮等治地
之相也 既擇已云何作淨準有三
問更問
者。釋云何
當作淨句也。演密鈔九云。疏云何作淨準有
三問者。謂問云何知地勢。云何揀擇。云何
作淨。此準上一問漫荼羅。二問阿闍梨。三
問弟子。故云準有三問也十五右私云。是第
六問。即問淨治相也。淨治者。灑淨香水等
事也。三問者。謂於上曼荼羅・及阿闍梨・弟
子三種。各有擇地・治地・淨治三種。今即問
之。但曼荼羅浄治外器。師及弟子淨治心
地等也。如上第四卷釋之也已上光云。今鈔
主義異于密鈔。苑公準上則只爲三問一
類乎
作淨已云何安住○三句問也者。此釋云何彼
堅住○云何已淨相四句也 作淨已云何安
住等者。釋云何彼堅住句也。私云。是第七
問安住相也。謂問淨治地已安住此地之
相。即是結界等也 準有三問更問者。經文
云何彼堅住・及淨諸弟子唯願導師説・云何
已淨相三問是一具事。故云*準有三問也。
然此三問委細分別。則又問地・問師・問弟
子等可具之。故云更問也 云何爲弟子
等者。釋及淨諸弟子等二句也。私云。是第
八問加持弟子相也 前問等者。上第三
問已問弟子相。與此不同者。上問有幾種
弟子。今問爲弟子作何事也 淨已之相
等者。釋云何已淨相句也。私云。是第九問
淨治之果相也。此中又有師弟子及地三問

問用何護地乃至此二事是作用者。此釋以何
而作護○事業誰爲初三句也已上光云。此
有亂脱曰
(一)三事三句問也(三)問用何護地(二)作護復云
(四)亦問師自作護以下如文
問用何護地等者。釋以何而作護句也。義釋
第十一云。結護灑持等有多義。問。用何護
地等三十二右私云。是第十問護淨法也。謂
治瞿摩夷等而令堅固。及安置五寶等事。
云作護也 亦問師自作等者。此於作護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