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妙印鈔 (No. 2213_ 宥範紀 ) in Vol. 58

[First] [Prev+100] [Prev]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初中。如是教授已者。如上教誡教授已。投花
時所得本尊密印眞言及其尊所屬部類眷屬
印言等一一示之。故云各各示彼本尊乃至
所屬之部也。并爲解説本曼荼羅者。指普門
曼荼也云云復次或隨三部尊有當部本曼荼
羅。故云爾也
二從然後下。明最後護摩中。作最後護摩者。
潅頂作法已作護摩法也。故云最後護摩也」
三從護摩竟下。明施四方食中。護摩竟更如
法護身等者。護摩事已。阿闍梨起座採集供
物餘殘。出檀外。施與十方鬼神等。如上説

四從施下。明後供養作法。自可見云云
五從諸供下。明諸供物配分中。又三。一明配
分飮食。二明配分財物。三明誡弟子受用少

初中。諸供養食等者。師口云。分爲三。以一
分施與諸貧人。以一分施與近隣人。以一分
施與山野海河魚鳥等。雖爲少分阿闍梨弟
子及其所屬部類眷屬等不可令受用之也。
不應與狗鳥等者。大慈悲之心雖不可除狗
鳥等。忽食噉散墮在不淨等中可有世人之
疑謗故。雖似背平等大悲。且制止之也云云
二從所有下。明配分寶財中。分爲三分。一分
阿闍梨隨意受用。以一分奉獻三寶。以一分
施與七衆。但阿闍梨臨時。能鑒義利有無。可
分施與也云云
三從其下。明我弟子不可受用少分中。其弟
子乃至少分等者。雖微少物更不可受用。何
以故。夫一切衆生從無始已來久處生死依
慳貪放逸之業。然今適捨内外珍財。摧破無
始生死之慳貪之業已。是即諸佛三昧耶也。
若受用之者還犯三昧耶。故云其弟子乃至
少分不得用之若用犯三昧耶也。如彼廣説
也者。指瞿醯經也
妙印鈔卷第三十九 一校了
  御本云元徳三年辛未正月六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二 



妙印鈔卷第四十
 沙門阿寂紀 
  釋入曼荼羅具縁品第二之餘經第二
疏第九
大文第二從爾時毘盧下。明所要眞言支分
中。又分爲二。初明諸眞言能生處。二明所生
眞言
初中。又分爲三。一明結前生後句。二明普觀
大衆加持。三明住諸眞言能生處
初中。又二。初明總牒。二明隨釋 初總牒。自
可見云云
二從以下。明隨釋中。明曼荼羅法事時者。是
即法事夜決定應用所要眞言。故先別説之。
普通眞言品所説眞言等用略有ルカ

二從將顯下。明普觀大衆中。如生身佛等者。
法華經云。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一
切衆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放無
量光。衆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
廣長舌放無量光云云又如阿彌陀經等所説。
故云如生身佛乃至或示舌相遍覆三千大千
世界也。此中汝經書中等者。指外道經書也。
此事如第一抄取意記之。今者世尊等者。如
彼法華經者。爲苻屬平等大會法華經。現廣
長舌相。今大日如來將説如來平等語故明
此語輪相也。此相字梵本正云曼荼羅等者。
指語輪相之相字也。言相者是身蜜義也。是
即前已所開示圖繪曼荼羅是也。此身密處
必有語輪。身口具足故。意密又自然也。如此
三密平等滿一切衆生希願。猶如如意寶珠
無定相。而隨前人之意雨種種珍寶。故云此
相字梵本正云曼荼羅乃至以無量門殖衆徳
本無窮也
三從時住下。明説諸眞言能生處中。又分爲
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住不可害行三世無比力眞
言句者云云
二從時下。明隨釋中。時住不可害行者。指阿
字本不生之體云爾也。即是於一切事業中
等者。於盡空法界。作三密平等事業時。以此
眞言無比滿足不思議力故。四魔三障不能
留難破壞。故云即是於一切事業乃至故名
三世無比力眞言句也。一切眞言以此本初
不生句爲能生處。故云此即總説乃至所出
生稱機之用也
二從爾時下。明所生眞言中。又分爲六。一明
説大力大護明妃。二明説三三昧耶明。三明
説金剛鎧明。四明説如來眼明。五明説六種
供明。六明説闍梨莊嚴明
初中。又四。一明大衆樂説。二明如來將説。三
明六種震動。四明大衆領解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如是言已乃至善逝今正是
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隨釋中。爾時一切大衆自知
心器純淨者。既蒙潅頂教授不可思議加持
力故。一切集會心器純淨尤堪應受大法。故
云爾時一切大衆乃至各共同聲請佛言也。
餘文可見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如來將説中。又二。一明所住
三昧二昧從定起説大護明妃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爾時毘盧遮那乃至高峯觀
三昧云云
二從爾時世尊既下。明隨釋中。言出者梵本
乃至凡有所爲不可沮壞等者。其義如餘所
釋。自可見故不加別釋也云云
二從從此三昧起下。明從定起説大護明妃
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時佛從定起乃至阿鉢羅底
訶帝莎訶云云
二從從此三昧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入住
出法界。二明如來作念。三明阿闍梨口傳。四
釋字義句義
初中。入住出時皆是不思議法界等者。今此
如來所入三昧。入住出時。皆是a字本不生
際。故云不可思議法界也。所言法界者。指一
切衆生自性清淨。是即經所云發遍一切如
來法界是也。此不思議法界三昧。入住出時
平等無有動止相礙。故云從此三昧起者入
住出時乃至有退失間隙時也
二從爾時世尊作如是下。明如來作念中。爾
時世尊作如是念等者。如來從初發意以來。
以勇健大菩提心。必定師子吼護持自性清
淨之正法。授與一切衆生。於難思之事無有
退轉。遍一切如來法界者。指一切衆生自性
清淨法界也。哀愍無餘等者。爲開示此清淨
法界之體故所發無縁大悲也。餘文可見云云
三從阿闍梨言明下。明阿闍梨口傳中。明是
大惠光明者。指如實大智惠光明也。妃者梵
云囉逝raje即是王字者。梵音raja即王也。
然今ja字加三昧點。轉聲云逝。是即王具女
義。所謂妃也。故以義譯爲妃也。故云明是大
惠光明義乃至義説爲妃也。此三昧是一切
佛子之母者。此大惠明王之妃。一念淨菩提
心之母也。此母養育此菩提心令不爲衆縁
之傷壞。是即此大力大護明妃大恩徳也。故
云明是大惠光明義乃至説母恩最深難可報
徳也云云
四從初句下。明字義句義中。又六。一明歸命
句。二明除一切障怖。三明歎無量法門四明
入一字門。五明眞言體字。六明次第轉釋
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句能除下。明除一切障怖中。能除一
切諸障等者。指四魔三障之障怖也。是如來
必定師子吼大力大護之徳也云云
三從又次句下。明歎無量法門。自可見云云
四從次云薩下。明入一字門中。欲令同入一
字門故者。一切諸佛種種無量功徳且爲令
一切衆生至阿字本不生際故云爾也
五從次有下。明體字中。又三。初約佛部明義。
二約金剛部明義。三約蓮華部明義
初中。次有ha@mkha@m兩字正是眞言之體者。今此
眞言以此兩字爲體。亦爲種子。所謂ha字因
業不可得義。一切因業不可得故入本不生
際。是即大菩提心也。上加空點。是還證此理
智義也。kha@m是證此a字大空。是即般若佛母
能含養彼ha@m字大菩提心之種子作覆護。是
即明妃含養之義也。故云次有含欠兩字乃
至即是大護義也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約金剛部明義。其文又可見
云云
二從又訶下。明約蓮華部明義。其文可見。今
此眞言中闕此欠字等者。言此大力大護明
妃眞言闕欠字。雖然以下文有之故作此釋
也。下文者指第七卷也云云
六從次句下。明次第轉釋中。又爲六。一明釋
第五句。二明釋第六句。三明釋第七句。四明
釋第八句。五明釋第九句。六明釋第十句。已
上諸句次第相釋顯明清淨法幢高峯觀三昧
義也諸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經云下。明六種震動中。又二。初擧引牒。
二擧隨釋 初文。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又三。初釋震動所由。
二約淺略明義。三約深祕明義。其文自可
云云
四從爾時下。明大衆得益領解中。又二。初明
得益。二明領解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一切菩薩得未曾乃至而説
偈言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隨釋中。謂佛説此明時等者。
言如來於大衆會説此明妃時。大衆各於佛
前亦皆説。然此如來身遍滿十方法界故。此
一一大衆之身亦遍滿法界。一一大衆各亦
於十方遍滿如來前。同一音聲倶時讃嘆領
解。一法界心王心數普門法界曼荼羅聖衆
遍滿同説。如此一一十方他方法界心王心
數普門法界聖衆遍滿同説。准例可知。如此
自法界他法界十方三世盡虚空遍法界海普
門。與普門法界曼荼羅諸佛。共同説護持。故
云爾時一切乃至證成大護之威力也
二從領解偈中下。明領解説偈中。猶如金剛
城重固高不可昇者。是即大智堅固之體。所
謂高峯觀三昧明義也。又環以湯池深不可
越者。是即大悲方便之體。所謂般若佛母明
妃義也。守護身心者。今以此大護大力明妃
印言加持故。守護自性清淨色心。而安住本
不生際故。一切爲障者皆悉退散故云爾也。
三種重障者。法障業障煩惱障也云云
二從經云下。明説三種三昧耶中。又分爲四。
一明説入佛三昧耶。二明説法界生。三明説
金剛薩埵。四明結釋三種三昧耶
初中。又二。初明釋所住三昧。二明釋眞言義」
初中。又二。初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自可

二從梵音下。明隨釋中。又三。初明法界加持
義。二明入法界胎藏三昧。三明從定起説三
昧耶持明
初中。梵音毘富羅等者。釋廣大義也。如是諸
法自體名爲毘富羅法界者。指自性清淨法
界也。諸佛實相等者。諸佛六大眞言六大衆
生六大。皆遍法界無所不至。故云諸佛實相
乃至皆是毘富羅法界也。以此更相加持等
者。諸佛六大法界如衆生六大法界。衆生六
大法界如眞言六大法界。彼此相入攝持互
融無礙。故云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爲法界加
持也。諸佛國王者五智也。明妃者五大也。如
此五智五大王妃和合生大菩提心種子。此
大菩提心種子。爲大悲明妃胎藏所含持無
有傷壞。故云諸佛國王乃至故名法界加持

二從世尊下。明入法界胎藏三昧中。觀此一
一種子者。上毘富羅法界所含大菩提心種
子也。此種子皆是蓮華臺上萬徳故。與大悲
曼荼羅平等無有異。故云即時入於遍法界
胎藏三昧乃至亦與大悲曼荼羅等無有異也。
而諸衆生未能自證知等者。如此法界平等
種子。衆生自雖具足未自證知。譬如萬物種
子篭庫藏未顯出。故云名在聖胎倶舍。若自
如實知名爲出胎。是即如來解脱也。故云而
諸衆生未能自證乃至即是如來解脱也
三從世尊下。明從定起説三昧耶持明中。又
分爲四。初明結前生後。二明釋三昧耶四義。
三明諸佛不違三昧耶。四明持明義
初中。世尊如是現觀察已者。入法界胎藏三
昧。觀察平等法界種子故從此三昧起。説入
佛三昧耶眞言。故云世尊如是乃至説三昧
耶持明也
二從三昧耶是下。明釋三昧耶四義中。又四。
一明平等義。二明本誓義。三明除障義。四明
驚覺義
初中。又三。一明三密平等。二明六大無礙平
等。三明無盡藏平等
初中。見一切衆生等者。言一切衆生種種無
盡三業。皆悉無非三部聖衆三摩地法門。如
此三部妙用與如來平等無異。故云爾也
二從禪定下。明六大無礙平等中。禪定者五
大。智惠者五智。此五智五大無礙平等。與如
來五智五大無礙平等也。實相身亦畢竟平
等無有異。如來如此觀察體用畢竟平等故。
必定師子吼以誠實言告一切衆生。故云禪
定智惠乃至發此誠實言也
二從時亦下。明無盡藏平等中。時亦蒙三密
加持等者。依如此如來平等法界加持力故。
開出一切衆生無盡莊嚴藏。與如來平等無
異。故云時亦蒙 密加持乃至與如來等也
云云
二從言本下。明本誓義中。見一切衆生悉有
成佛義者。觀見一切衆生六大三密并無盡
莊嚴藏畢竟與如來等故 立大誓願。爲令一
切衆生證如實大菩提心故。於三世以不壞
化身金剛事業有休息。衆生若隨如來本
誓。速成金剛事業。亦與如來平等也故云見
一切衆生乃至皆悉成金剛性也云云
三從言除下。明除障義中。但由一念無明者。
經云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爲便云云是即佛果
一障也。所謂如實不知妄情一念也。爲此
不知之見所障。不開出如來平等淨知見故。
如來種種方便。決除不知之眼瞙。令得無
垢眼。故云但由一念無明故乃至障蓋都盡
云云
四從言驚下。明驚覺義中。皆在無明睡等者。
依無明煩惱長睡。不自覺知過恒沙功徳。是
故撃大法鼓吹大法螺。以誠實之言感動驚
覺。故云爾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若有下。明諸佛不違越三昧耶中。若有
眞言行人等者。言若行人今敬信此諸佛三
昧耶。如法以此三昧耶印密言而持誦者。諸
佛當憶念本誓。隨此三昧耶。令行者獲得平
等本誓除障驚覺三昧耶。故云若有眞言行
人乃至不得違越也。譬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持下。明持明之義中。明謂總持等者。言
如大光明能照一切萬物。攝持攝入而不漏
失一法。故云總持也。一切明門明行者。一切
智所照門名爲明門。一切智所行之行名爲
明行也。持明總持等事如住心品記云云
二從南摩下。明眞言義中。又二。初擧梵語眞
言。二明隨釋 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初句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句義。二明
字義。三明釋三昧曳句。四明不可違越三昧
耶 初二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結云下。明釋三昧曳句中。即是必定師
子吼者。上所言無等三等者。即是以畢竟誠
實之言。顯佛與衆生平等一體。是三世十方
諸佛以同 本誓。不可違越此三等無等三
昧耶故。必定師子吼結説諸法平等平等義。
故云結云三昧耶乃至不得作一切眞言法事

四從世尊下。明不可違越三昧耶中。又二。初
正明不可違越義。二明不違越所由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即於爾時於一切佛刹乃至
而不違越者云云
二從世尊下。明隨釋中。世尊以遍滿一切佛
刹等者。言如來於盡空法界海。以身語意平
等無盡莊嚴藏。説此平等三昧耶時。大衆聞
已信樂受持不敢違越也。故云世尊以遍滿
一切佛刹乃至不敢違越也云云
二從所以下。明不違越所由中。自六。一明不
平等見故越。二明作限量之心故越。三明爲
名刹不爲大事故越。四明放逸懈怠故越。五
明依越誓自損損他。六明勸持不越
初中。若菩薩於衆生諸法中等者。衆生者有
情世間。諸法者指器世間智正覺世間二種
也。於如此等三種世間。一微塵許作不平等
見。則越三昧耶。故云爾也
二從若下。明作限量之心故越中。若於此平
等誓中者。於如此三世平等本誓中。若作
三世限量之心。若作生死涅槃等限量之心。
作如此等種種限量之心。則是違越三昧耶

三從諸有下。明爲名利不爲大事因縁故越
中。諸有所作者。戒行惠等諸所作。皆非爲開
發眞正大菩提心。但爲世間名聞利養。則違
越三昧耶也
四從以放下。明以放逸懈怠故越中。以放逸
懈怠者。不攝其心云放逸不勵其心云懈怠。
以如此等放逸懈怠故。不驚覺其迷妄之闇
心。不悟其本覺之淨心。故云以放逸懈怠不
能驚悟其心等也云云
五從以越下。明依越誓自損損他中。以越三
昧耶故等者。以違越平等三昧耶故。三障四
魔發動。自損損他無有義利也云云
六從是故下。明勸持不越中。如護身命者。
以如是等義故。眞言行者隨順平等三昧耶。
如守護身命。堅固守護三昧不敢違越也
云云
二從經云下。明説法界生眞言中。又三。初明
別表。二明擧梵本眞言。三明作釋
初中。又三。一擧經明結前生後。二明生在佛
家與佛等。三明從定起説法界生 初文。自
可見云云
二從爾時下。時明生在佛家與佛等中。聖胎
具足者。入佛三昧耶位成就故也。生在佛家
者法界生位也云云
三從從此下。明從定起説法界生義。自可見
云云
二從南麼下。明擧梵本眞言。自可見
三從達摩下。明作釋中。又二。初釋句義。二釋
三昧耶四義。其文又可見云云
三從又以普眼下。明金剛薩埵眞言中。又三。
一明別表。二明出眞言。三明作釋
初中。又二。初明引經別表。二明結前生後句」
初中。引牒可云。金剛薩埵加持眞言曰云云
二從又以普下。明結前生後句中。觀見此一
一衆生者。指上之生在佛家之人云爾也。金
剛事業等者。託胎出胎成就已。三密平等事
業具足成就。此即自開出無盡莊嚴已。還爲
一切衆生施三密化用之位。名爲金剛薩埵
也。薩埵是忍樂修行堅持不捨具足故名薩
埵。是即亦名轉法輪。從所説之法輪而爲名。
金剛薩埵從能説之人而爲名也云云故云又
以普眼諦觀乃至即説金剛薩埵眞言也云云
二從南摩下。明出眞言。自可見云云
三從初句下。明作釋中。又二。初明句義。二明
三昧耶義。其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復次下。明結釋三種三昧耶中。自分爲
七。一約法界胎藏生長次第明義。二約祕密
曼荼羅明義。三約蓮華曼荼羅明義。四約自
性身明義。五約受用身明義。六約擇地造壇
明義。七約等流身明義
初中。復次者。三種三昧耶別釋已故。對此云
復次也。於胎藏中等者。指如實一念淨菩提
心位也。初出胎時者指大悲萬行修習位也。
能轉家業者指五種三昧道等也。已上約地
前最初發心行者釋之。故疏第三云。今且約
胎藏爲喩。行者初發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
因縁識種子初託胎中已上入佛
三昧耶位也
爾時漸次増
長。爲行業巧風之所匠成。乃至始誕育時。諸
根百體皆悉備足。始終父母種姓中生。猶如
依眞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已上法界
生位也
又此
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
事業。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
縁利物濟度衆生已上轉法
輪位也
故名大悲胎藏生
云云已上約地前釋大悲胎藏生義也。復次於
胎藏中者。指初地淨菩提心。初出胎時者。從
二地至十地指其中間也。能轉家業者。指第
十一地位也。已上約地上眞正發心并極果
釋之。故疏三云。復次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
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以來爲大
悲萬行之所含養。如在胎藏。無功用以去漸
學如來方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
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于從政。故名大悲
胎藏生云云已上約初地乃至極果釋之也云云
二從又以入佛下。約祕密曼荼羅明義中。加
持祕密中胎藏者。正指自性清淨中胎藏之
體。此宗祕密謂心爲佛塔云云祕密之中最
祕密。故云祕密中台藏也更問加持金剛菩
薩二重眷屬者。指彼祕密藏中所具二重眷
屬也。加持種種等者。指彼祕密藏中所攝第
三重普門隨類身也。已上祕密曼荼羅位品
等意也。故疏第三云。今此中妙法蓮花曼荼
羅義。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臺具體。四
佛四菩薩醍醐果徳。如衆實倶成。十世界微
塵數大悲萬行波羅蜜門。猶如花藏。三乘六
道無量應身。猶如根莖條葉發暉相間。以如
是衆徳輪圓周備故名曼荼羅也。又是一重
祕密曼荼羅也云云
三從入佛下。約蓮華曼荼羅明義中。入佛三
昧耶如蓮華藏者。一切衆生胸間八分肉團
當體也。法界生如蓮華敷者。如實知自心大
菩提心開發位也。金剛薩埵如蓮華成就者。
如實菩提心開發已還欲令開發衆生自性清
淨心蓮華位也。疏三云。今以蓮華喩此曼荼
羅義。如蓮種在堅殼之中。枝條花葉之性已
宛然具足。猶若世間種子心。從此漸次増長
乃至初生花疱時。蓮臺果實隱於葉藏之内。
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又由此葉藏所包。不
爲風寒衆縁之所傷壞。淨色鬢蘂日夜滋榮。
猶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
敷。如方便滿足云云以如是義故云入佛三
昧耶乃至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
四從復次眞言下。明約自性身明義中。得同
如來祕密身口意平等之身者。指自性清淨
本地法身位也。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尊特
之身者。此本地法身如來。從大悲大定出。以
大方便力。加持法界衆生自性清淨本地法
身之處。故云加持法界宮。此自性法身微細
色相莊嚴甚深不可思議。非憶度思量之境
界。故云尊特之身。更與自性法身不可作別
異之思。唯是無相法身從大悲大定出。以自
性平等大悲方便。説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
議法界之居處。故云加持法界宮。稱美彼自
性法身之體而云尊特之身。故云與無相法
身無二無別也。又第二三昧耶眞言句義云
我即法界自性云云我者尊特身。即無相法界
眞我體也。即法界自性者。指六大法界。此
六大法界者。三種世間諸法自性能生之體
故。云即法界自性故。既云以第二三昧耶
故得同如來加持法界宮尊特之身。明知所
言尊特之身者。法界自性無相法身眞我之
體也。努努不可作別異之思。即是今經能
説教主也云云以第三三昧耶故今此身土等
者。第三轉法輪眞言句義云我身即同金剛
也。金剛即是法界自性云云所言我身者指
尊特之身也。金剛者指無相法身。故句義
云我身即同金剛也。金剛是則法界自性也。
釋云今此身土皆如金剛者。身者尊特也。土
者法界宮也。如此身土者自性法身境界故。
常住不變如金剛。是即六大法界自性清淨
萬徳也。故云今此身土皆如金剛與無量持
金剛衆而自開遶也。疏三云。然以如來加持
故。從佛菩提自性之徳。現八葉中胎藏身。從
金剛密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内眷屬。從
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
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衆生喜見隨類之身
云云已上約自性法身釋三三昧耶義已。亦
名自性壇也云云
五從佛説下。約自受用身明義中。佛説初三
昧耶爲自受用者。指八葉花葉佛。所謂自受
用身也。是即大日八徳各自受用故云爾也。
爲成就法性身諸菩薩者。指第一第二重金
剛菩薩等者。爲折伏攝受等者。指第三重慈
悲忿怒隨類應現之身也。已上約自受用身
説三種三昧耶義已。亦名嘉會壇也
六從佛説下。明約擇地造檀曼荼羅明義中。
爲建立大悲胎藏曼荼羅故者。爲建立此大
悲台藏曼荼羅。先住瑜伽觀察自性清淨心
蓮華臺上萬徳已。以此入佛三昧耶印言加
持。然後堪能建立曼荼羅。若不然者法則不
具還犯三昧耶。故疏第五云。阿闍梨言凡行
者不住瑜伽不合爲人建立曼荼羅也云云
是義故云佛説初三昧耶爲建立大悲台藏曼
荼羅故也。第二三昧耶爲作毘盧遮那阿闍
梨事業故者。爲安立弟子淨菩提心。轉a
爲毘盧遮那尊特相海身。然後作普門法界
加持護持建立方便等。故云第二三昧耶爲
作毘盧遮那阿闍梨事業故也。第三三昧耶
爲執金剛弟子事業故者。若欲作曼荼羅諸
作務及供養承仕等事業時。改a字成va@m字。
va@m字爲金剛薩埵。作諸事業。故云爲執金
剛弟子事業故也。疏五云。如上所説菩提心
爲因大悲爲根方便爲究竟者。即是心實相
花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
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大悲胎藏曼荼羅云云
故云爲建立此大悲台藏曼荼羅乃至爲執金
剛弟子事業故等也。又疏三云。若以輪王潅
頂方之。則第三重如萬國君長。第二重如朝
庭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内粥。中胎如垂拱之
君。故花臺常智爲大曼荼羅王也。已上約擇
地造壇明三三昧耶義畢。亦名大悲壇云云
七從初三下。約變化等流明義中。初三昧耶
爲加持如來眷屬故者。指遍知院持明院文
殊院釋迦院虚空藏院蘇悉地院帝釋梵天日
天水天月天地天等。是即佛部所攝也。故云
如來眷屬故也。第二三昧耶爲加持蓮華眷
屬故等者。指觀音院地藏院毘沙門天等。是
即蓮華部所攝。故云蓮華眷屬故也。第三三
昧耶爲加持金剛眷屬故等者。指金剛手院
除蓋障院焔魔天等。是即金剛部所攝也。故
云爲加持金剛眷屬故也。已上約反化等流
明義畢
三從次説下。明説金剛鎧明中。又分爲五。一
明別表。二明來由三明眞言功能。四約淺略
明義五擧眞言明深祕
初二。文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且如下。明眞言功能中。且如六波羅
蜜一一如實相等者。以三種三昧耶加持故。
行者自身全同金剛薩埵畢。此金剛薩埵服
大悲決定金剛甲冑故。所修萬行皆如實相
至本不生際。一行具一切行。一度具一切度。
以是義故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一
度即一切度。一切度即一度。一多自在無礙
相攝。各具人法遍滿法界海。故云且如六波
羅蜜乃至無有間隙也。如六度者。四弘誓願
三十七品等無量萬善萬行皆亦如是。故云
如六度者乃至皆當廣説也。以被如此金剛
甲胄故出生入死無能沮壞者也
四從若下。約淺略明義。自可見云云
五從南麼下。明擧眞言釋深祕中。又二。初釋
金剛義。二釋甲義
初中。如來以金剛眼普觀衆生者。以三種三
昧耶加持故。一切衆生色心實相皆悉同金
剛手。如衆生者。二種世間亦爾也。如來知見
三種世間性相不壞常住離生滅去來如金
剛。故云以金剛眼普觀衆生等也。以自性清
淨故者。ra字塵垢不可得故云爾也
二從次明甲下。明甲義中。若法是造作所成
等者。ka字作業不可得也。本初不生之上作
業故作業還自不生也。以本不生故離諸造
作也。離造作故堅固不壞。是金剛義也。縛字
言説不可得義。以本不生之上言語故。言語
即無言説也。離言説故戲論皆盡。戲論盡故
常住不變。常住不變即是金剛甲也。遮字遷
變不可得也。以本不生故即無遷變也。無遷
變者即常住。常住故亦是金剛甲也云云餘文
可見
四從次説如來下。明如來眼明中。又分爲四。
一明別表。二明來意。三擧眞言。四明作釋
初別表。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説下。明來意中。次説如來等者。如來
性品云。自性離言説。自證之智惠云云以如此
自性離言説自證之智惠眼。觀一切法界。莫
非一人可度之機。其中種種通塞亦能照見。
故云如來眼也。以是義故次金剛甲説如來
眼也。故云次説如來眼乃至隨意皆成故次
説之也云云
三從南麼下。擧眞言。自可見云云
四從右句下。明釋眞言義中。畢竟非如非異
等者。言以如來淨眼。觀一切諸法畢竟無相
所謂以a字本不生故。雖非斷常一異。而明
照見諸法性相。識知可度不可度因縁。更不
失時宜。以是義故。行者説此誠實言時。蒙不
思議加持得眼根清淨也。故云如來觀一切
法乃至漸得眼清淨也
五從次有下。明釋六種供養眞言中。自六。一
明塗香眞言。二明花鬘眞言。三明燒香眞言。
四明飮食眞言。五明燈明眞言。六明閼伽眞

初中。又三。初明總表。二明別表。三明作釋」
初中。次有塗香等六種眞言等者。今此六種
眞言此處説者。縁壇行事所用故。於此品中
説之也。故云次有塗香乃至所要故於此品
中説也
二明別表中。即交牒可云。塗香眞言者云云
三從南麼下。明作釋中。又二。初擧眞言。後明
隨釋
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右下。明隨釋中。住無戲論執金剛等者。
塗香是戒波羅蜜滿足義故云爾也。餘文自
可見云云
二從次花下。明花鬘眞言中。又分爲三。初明
別表。二擧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又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又二。初約八葉開敷次
第明義。二約三句次第明義
初中。言此心蓮華爲妄我所纒者。我性心蓮。
爲不知之見所纒。不能開發。今以如實大菩
提心。從本有大悲胎藏中。心蓮任運開發。是
則從大慈生義也
二從復次下。明約三句次第明義。自可見云云
三從次燒下。明釋燒香眞言中。又三。初明別
表。二擧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文自可見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下至一花供養佛時等
者。今此燒香遍至法界義者。是即於萬善萬
行殊勝精進更不休息義也。故乃至一花一
香奉供佛時。此一一功徳。遍至法界海無所
不至。是即燒香三昧義也
四從飮下。明釋飮食眞言中。又三。一明別表。
二明擧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又四。一明法喜禪悦食。
二明二障不生。三明享祭食有上下。四明受
食已還與妙食
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若下。明二障不生中。若就字輪之相者。
先付句義明之。後付字義明義也。所謂阿不
也。上羅煩惱障也。下羅所知障也。以住諸法
之本初故有煩惱所知二障。若本初不生時
即二障自不生也。是故戲論高聲喧咶自不
生。而開發寂靜安樂之甘露門。成就寂靜涅
槃之飯。故云阿羅羅也。復次若人勤修萬行
等者。ka字作業也。住有相生滅之作業故二
障即生。此作業本來不可得故二障還不生。
故云復次若人乃至故云止前不善聲也
三從沫隣下。明享祭食有上下中。西方者指
天竺也。享祭之食者。所謂享祭僧俗之時。其
上分獻諸佛菩薩。其下分施鬼神冥道。如此
等食皆通云沫梨。故云凡西方享祭之食乃
至通名沫梨也。句義可見云云
四從次云下。明受食已還與妙食中。受我所
獻食也者。言受我此麁食。還當與我微妙食
也。譬意自可見云云餘文又可見
五從次燈下。明釋燈明眞言中。又三。一明別
表。二擧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意言如來焔光等者。如
來無等同智惠焔光。普照無知之闇。猶如日
光等同虚空無所不至也。故云意言如來焔
光乃至無有限量也。餘文可見云云
六從次閼下。明釋閼伽眞言中。又三。初明別
表。二擧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如來法身本性淨故無
分別等者。自性清淨本地法身。其法清淨平
等法界無分別。廣大無量如虚空。故云等虚
空而無量不可思議非世間虚空所及故云無
等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六從次下。有四下。明阿闍梨莊嚴相中。又分
爲四。一明如來頂相。二明如來甲。三明如來
圓光。四明如來舌相
初中。又四。一明來由。二明別表。三明眞言。
四明作釋
初中。次下有四眞言等者。四眞言如左。亦是
曼荼羅阿闍梨者。今縁壇阿闍梨以如此四
種眞言加持故。其頂相等同如來無異故。堪
爲縁壇阿闍梨。故云亦是曼荼羅乃至於此
品中説之也云云
二初如來者別表。自可見云云
三從南下。明眞言。又可見云云
四從右下。明作釋中。當知如此頂相從法界
台藏生者。言此頂相非如父母生身頂相。是
則從無相法界台藏生。故云猶如虚空出過
數量普遍清淨也。阿闍梨自作毘盧遮那時
者。爲加持弟子轉a字成大日時。解髻更結
之作頂相。是付未出家人如此釋也。若出家
之人者。以右手作拳置頂上成頂相也云云
二從次如來甲下。明釋如來甲眞言中。又三。
初明別表。二明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言此金剛智光等者。如
來遍照智光遍一切生死黒暗之中。能映奪
三障四魔。不能入於其中。故名爲甲。餘文自
可見云云
三從次如下。明如來圓光眞言中。又三。一明
別表。二明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又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上有羅聲者ri也。下體
遮字者ci也。是有塵垢而有遷變。入阿字門
故本來無塵無遷也。餘文可見云云
四從次如下。明釋如來舌相眞言中。又三。初
明別表。二擧眞言。三明作釋
初二又可見云云
三從右下。明作釋中。是大無大義者。法界遍
滿故云大。然此大之外亦無待對之大。故云
無大也。餘文自可見
  已上釋具縁品畢
妙印鈔卷第四十
  御本云元徳三年辛未正月七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二 



妙印鈔卷第四十一
 沙門阿寂紀 
  釋息障品第三經第二
疏第九第十
將釋此品。大分爲四。初宣大綱。二釋品題。三
明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宣大綱者。所言障者更從異處而不生。只
是行者自心而已。所謂於一散亂心爲便。而
所生之貪嗔癡三毒是也。此三毒者。更非異
物。是即行者本來三部之妙體也。雖然以衆
生如實不知故。爲彼不知之所縛。不達三毒
之自性。心外執境輪迴生死。故經云於一散
亂心。此障即爲便。論云。爲貪嗔癡煩惱之所
縛故云云然今行者依阿闍梨之加持方便。以
如實之正見。觀達三毒之自體之時。貪自性
本來不可得。瞋自性本來不可得。癡自性本
來不可得也。以不可得故。三毒當體即本初
不生際也。以本不生際故。住大空三昧故證
眞淨大菩提心。此淨菩提心不爲八風而所
動搖故。此無動淨心即名爲不動明王。故疏
云。一切不動明王者即是眞淨菩提之心。爲
表是義故因事立名也云云此即此品大綱也
云云
二釋品題者。息障者。息謂能除之體。即金剛
不壞大菩提心也。障謂所除之法。即自心所
起貪嗔癡等是也。故經云。障者自心生。隨順
昔慳悋。爲除彼因故。念此菩提心。常當意思
惟。不動摩訶薩。而結彼密印。能除諸障礙
云云又瑜伽經云。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爲便。
能奪眞言師所修功徳業。若持愛染王根本
一字心。此障速除滅。不得少親近云云
問曰。今以不動爲能治。彼以愛染爲能治。云
何 答曰。不動者虚空無垢大菩提心之體
也。愛染者此虚空無垢大菩提心降伏天魔
之時所示大我之體也。故知只是名異體同。
然者兩經所説不可相違云云以如此等義故
云息障品也云云
三明來意者。上品中明攅搖自性清淨之乳
酪。而成果徳純淨之醍醐已。雖然未説彼四
魔三障除盡之法故。於上品所説之擇地造
壇供養修行授職潅頂等。爲欲令無諸障礙
故。金剛手請問之。如來演説之也。故次上品
此品來也云云
四從爾時下。明入文判釋中。大分爲二。一擧
薩埵發問。二明如來答問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引牒中。經説已會。疏擧未會也
問。然者何故爾耶。答曰。引未會本有三意。一
者爲治慢法之者。二爲令知梵本次第。三務
疏記之口傳。先向未會本作釋也。從此以後
所所皆効之云云
二從此毘下。明隨釋中。復發此問者。此問中
即有三。一者云何造壇時得除障者。二云何
修眞言行人無諸惱害。三云何眞言持誦成
果。指如此三問云復發此問也
二從大毘盧下。明如來答問中。又分爲十二。
一明障起因縁。二明能治明王。三明除風障
法。四明除雨水障法。五明並除風雨法。六明
以異方便除障法。七明合藥對治法。八明聖
尊各住本位有威。九明例諸尊本位説色差
別。十明劣惠不信爲障所由。十一明無智誹
謗自損損他。十二明如來於法自在義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大毘盧遮那世尊乃至離諸過者等者。
經之大日尊歎言乃至行者離諸過等三偈一
未會&MT06279;引之也云云
二從佛言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諸障自心
生。二明慳等爲因起。三明由妄分別生
初中。一切障法雖復無量等者。夫大菩提道
障礙雖多。全後餘所不來。但從衆生自心生。
而從來不可得也。故瑜伽經云。時會中忽有
一障。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而來。亦不從地
出。忽然而現。此障從何而來。從一切衆生本
有障無始元初際本有倶本輪云云以無始際
之本有障故。本有亦本有。而無始無初際。無
終無終際。譬如轉輪無始無終。故云本有倶
本輪也。以障體即徳故。云時障者忽然現身
作金剛薩埵也。譬如湛湛大海一味鹹水。依
風飄因縁故波涛相撃。依風息因縁故還自
澄靜。雖波涛相撃。更未出澄靜之鹹水。雖還
自澄湛。未離動濁之波涛。唯是一味鹹水。從
縁而動從縁而靜。無始無終而無去來生滅。
行者心海亦如是。唯是於一味平等自性清
淨法界海中。以散亂不知因縁故。忽現障者
體。以如實了知因縁故。當現金薩形。從縁雖
現障者形。未出自性清淨之一味心海。從縁
雖現金薩形。未改忽有一障之本有障體。煩
惱即菩提無菩提可證。障體即具徳無煩惱
可捨。故經云。如秋八月霧。微細清淨光。常住
此等持。是名微細定云云以是義故云一切障
法雖復無量以要言之但從心生也云云
二從又由下。明慳等爲因起中。又二。一明所
治惑障。二明能治菩提心
初中。由行者過去世隨順慳法者。行者從無
始已來慳貪色欲等。無暫捨離。依如此等慳
貪等。今世適雖値甚深法教。諸障礙競起而
妨道機。故云又由行者過去世乃至若除彼
因諸障自息也
二從此中下。明能治菩提心中。對治即是菩
提心者。言貪嗔癡本來本不生故。諸障自息。
是即對治也。故云此中對治即是菩提心等

三從又復下。明由妄分別障生中。又二。一明
所治心思。二明能治心
初中。此之分別由從妄者。一念無明妄分別
也。所謂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爲便者。即此意
也。心思有者。釋經之從心思所生之句也。思
即是障者。是即思惟煩惱也。所謂五鈍使也。
所言有者。即是生義也。生之體即有故。未會
本云有。已會經云生也。故云此中有字梵音
亦云生義也云云
二從若能下。明能治心。自可見云云
二從意常下。明能治明王中。又二。初明引牒。
後明隨釋
初中。意常思惟乃至當結此印等者。經之常
當意思惟乃至能除諸障礙之一偈未會引之

二從是即下。明隨釋中。是即前所説不動明
王者。指經第一。所謂説圖位云。眞言主之下
依涅哩底方不動如來使云云此是如來法身
者。指無相法身。所謂虚空無垢大菩提心是
更問以大願故者。指本有大悲行願也。若行
者常憶念者。常憶持憶念此大菩提心。無時
暫忘故諸障自除也。不動者即是眞淨菩提
之心者。有師資相承之習更問此菩提心爲違
須八風之不所動轉。猶如須彌山爲八風不
所動轉故。且寄事立名。故云爾也。爲表是義
故因事立名也。此明王閉一目者。亦有深意
也。以佛眼明鑒。唯一而已無二無三也此亦
有深
意更
其印當説之者。指密印品也
三從祕密主下。明除風障法中。又二。初明引
牒。後明隨釋
初中。祕密主風當誦阿乃至先佛所説等之
五行餘文。經之祕密主復聽乃至能縛於大
風等之三偈半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謂造立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以a
加持。二明以ha字加持。三明以a@m字加持
初中。以露地立法故等者。今此擇地造壇於
露地造之故。風難尤大障也。先止之故云爾
也。當想此阿字等者。謂觀a字普布身分。其
色黄色也。是即金剛不壞大菩提心也。依之
障自除也
二從如是下。明以ha字加持中。又心誦ha
者。ha是因業不可得。即無相法界大菩提心
也。餘文可見云云於瓦器中心想阿者。於蓋瓦
器中心上觀a字。故云即是上想阿字也。以
a字合百億須彌山。成大須彌山王。用覆
其上。若深祕釋者。此須彌山者即無動搖大
菩提心也。以此無動大菩提心故障礙自除

三從又當下。明以a@m字加持中。又當時時等
者。於彼器蓋上。又觀a@m字。所謂字體a字是
前金剛不動義也。上空點遍一切處義也。所
謂令此金剛不動之體遍滿一切處也。故遍
法界一切障自不生也
四從水障法下。明除雨水障中。又二。初明交
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大有情諦聽乃至昏蔽尋消
散者云云
二從水障下。明隨釋中。當思惟羅字等者。觀
ra字令遍於内外。如文可見云云作瞋形已畫
地等者。如此作惡形忿怒形已。於地上畫雲
像或龍蛇等形。以所持刀印斬斷其形像。即
其雲龍等散滅。隨其雨水起之方可作之也。
故云作瞋形已乃至即於東方作也云云
五從或作下。明並除風雨中。又二。一明交牒。
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行者無畏心乃至一切同金
剛者云云
二從或作下。明隨釋中。用佉陀羅木作獨&T037992;
金剛者。佉陀羅木翻名如上記。其佉陀羅木
橛必無此木等者。無件木者以苦練木賓鐵
等作之。故云其佉陀羅木乃至用賓鐵亦得
云云以金剛眞言加持之等者以金剛橛眞
言加持之也。想同一切金剛者此橛下至金
剛輪際故。其中間一切諸法。皆爲此金剛橛
所貫徹。悉同金剛輪際無動轉也。若深祕釋
者。獨一法界金剛菩提心。至第十一地金剛
輪。貫徹法界一切諸法。更不令動轉故。諸障
自然不生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六從或一切下。明以異方便除障法中。又二。
初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或一切障息復説乃至去死無疑惑等
者。經之復次今當説乃至息滅而不生勿生疑
惑心等二偈三句未會引之也經有亂脱云云
二從復更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異方便加
持法。二明引瑜伽證
初中。又分爲六。一明總表指前。二明本曼荼
羅形。三明作法有二種。四明障者退散。五明
若不去及斷命。六明密意
初中。復更明異方便等者。上明依憶念無動
大菩提心諸障自除畢。故云復更明異方便
除一切障也。即是前説不動明王者。此異方
便非異物。就上所説不動明王。以異門説故
云爾也云云
二從此不動下。明本曼荼羅形中。所言本漫
荼羅者。即是三角曼荼羅也。其中黒色是也
者。於彼三角曼荼羅中。自身成黒色不動明
王之像而持刀印也。故云此不動明王本乃
至作不動明王之像也
三從文於下。明作法有二意中。又於此作法
有二意者。謂觀想不動尊字印形像。置在圓
中。而令踏彼爲障者上是一故云一者想不動
尊在圓中而踏彼上也。又直觀想自身是不
動尊。即以本眞言印契加持之。而踏彼爲障
者上也是一如此等二意中。行者隨意可作也」
四從三角下。明障者退散中。三角中等者。於
三角中畫作彼爲障者形像。其後我身如前
成不動。入彼三角中。以左足踏彼爲障者頂
上。障者即是散。故云三角中畫彼乃至應時
退散也云云
五從若彼下。明若不去及斷命中。若彼違戻
者。雖作如此之對治。猶相違背而憍慢放逸。
隨教命而不退散者。乃至可斷其命根。但行
者其時發大慈悲心。可欲斷彼之業壽令得
大菩提之生也。心不可欲斷彼生命。口亦不
可言斷生命也。故云若彼違戻乃至念言勿
令彼斷命也云云
六從然此下。明密意中。所言密意者。如上
風雨等諸爲障者。更從異處不生。唯是從行
者不平等之心而起。然住平等法界大菩提
心之時。能治所治本來無二。全體平等法界
體也。此時業壽永除且云死。牙種還萠亦云
生。是即如來隱語祕密最上之謂也。故云然
此中密意乃至即是死義也云云
二從如瑜伽下。明引瑜伽證中。自分爲二。一
明擧如來祕語。二明釋祕語意
初中。又五。一明大自在慢故不從召命。二明
現汚穢城。三明不動入不淨金剛三摩地。四
明不動入降三世三摩地。五明命終即成佛。
其義自可見。不能委悉記云云
二從足即智足也下。釋祕語意中。所言足即
智足也者。不動尊入降三世三摩地。以左足
踏其自在王頂上。以右足踏其妃首半月者。
大自在天并妃者是即根本無明體也。夫無明
有二種。如大論九十七云。無明有二種。一者
厚二者薄。薄者名無明。厚者名黒闇云云故知
今王妃是即二種無明也。其薄者名大自在
王。其厚者名妃也。復次迷心無明名大自在。
迷色無明名妃。是即忘六大法界色心實相。
取心外之境。根本不知之心也。如此背平等
法界。纔執三千界内。我計此内大自在主。以
爲足故。無相法界平等大菩提心之不動明
王。以左足踏自在頂半月中者。左足五指者
五大也。以此本覺本有五大。踏彼妄情縁起
小智時。爲本有五大之所加持。縁起小智即
成遍周法界色心平等六大法身也。此時不
改彼小知足小我之體。即成遍周法界常住
不變大知足大我之體也。右足踏其妃首半
月者。以本有五智。踏彼妄執縁起五大時。爲
本有五智之所加持。彼縁起妄情五大即亦成
遍周法界平等六大法身也。此時亦不改彼
小知足黒闇之體。即成周遍法界常住不變
大知足圓明之體也。彼王迷心無明故以五
大而加持。此妃迷色無明故以五智而加持。
是即兩部各成不二也。此兩足合成一身。是
即不二之上大不二也。彼金剛吉祥成就印
可思之。故云足即知足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七從又有下。明合藥對治法中。又二。一明交
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或以羅爾迦乃至況復餘衆
生者云云
二從又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合藥對治祕
述。二明誡初心隨情作
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又凡下。明誡初心隨情作中。凡此法皆
是等者。言如此合藥對治等法。是大菩提心
成就久修練行之人。以大悲心故隨縁應物
之方便也。若初心無知之族。但聞其合藥對
治之法。無慈悲方便。欲得隨情所求之成
就而作之。自損損他無有得此成就。故云又
凡此法皆是乃至用無此理也
八從爾時下。明聖尊各住本位有威中。自分
爲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爾時金剛手乃至所師謂性住等者。經
之爾時金剛手白佛言乃至於本位作諸事業
等五行餘文未會引之也
一從謂金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四重諸尊
各住本位所應作即作。二明引四姓家業爲

初中。能作如是威猛之事等者。不動明王者
無相大菩提心體。即爲降伏難伏之者。成大
日如來教令輪身。住三角曼荼羅。而現威猛
之勢力。依之一切衆生承如來教勅不敢隱
蔽。皆悉詣佛所而得法利也。故云此大力不
動明王能作如是乃至祕密之教也。令使如
本尊等者。言若本尊是佛部者。坐金剛輪方
壇而顯威驗。若本尊蓮花部坐圓壇而顯威
驗。若本尊金剛部坐三角壇而顯威驗等也。
故云令使如本尊乃至即是効驗之語也。令
作者等者。釋未會中之令作二言也。應作事
此亦即是十方三世等者。四重法界諸尊。各
隨本誓悲願。住其本位。而作其所應作之事。
是即一切諸佛三昧耶也。若違越者不&MT06279;
而令蔽爲障者。即犯三昧耶也。故一
切執金剛亦如不動明王。作所應事業。現威
猛之相。無不隱蔽爲障者。隨自己本誓。作所
應作之事。不敢失墜三昧耶。何以故。皆是同
一金剛性不可有異路也。故云我等一切乃
至是故當住斯法也
二從四下。明引四姓家業爲例中。四姓等各
各有家法等者。中臺如刹利種。第一重如波
羅門。第二重如毘沙。第三重如須陀。故云四
姓等各各有家業乃至令如來法無敢隱蔽
也。此行人等者。今眞言行人亦如是。普習學
諸尊字印形像本誓悲願。隨應而入其三摩
地。現威猛之勢。可降伏所應降之者也。所謂
或自身入不動三摩地者可住三角火輪。若
入降三世三摩地者可住風輪半月。乃至梵
天四王等。入其三摩地可住其曼荼羅。降伏
爲障者不敢隱蔽也。故云此行人亦效諸尊
乃至可誠汝所言也
  已上釋第九卷畢
凡從祕密下。明例諸尊本位説色差別中。自
分爲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祕密主若説乃至先佛所説者。經之文
祕密主乃至是則先佛所説之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謂本下。明隨釋中。謂本尊等者。上來雖
説諸尊可住本位。未説其本位之形色故。正
説其形色。如次下諸品中説。故云謂本尊各
有形色下當更説之也。如上説隨本位等者。
言如次上如云若住金剛輪方壇者可作増益
用。若住圓壇者可作息災用。若住三角壇者
可作降伏用。今説色亦如此。隨方圓三誦曼
荼羅。其色亦如次黄白赤也。故云如上説隨
本位而作事業乃至赤火黒風亦爾也。次下
有色等者。言指未會本之彼尊尊色之色字。
此字已會本譯諸尊形相。然色與形相梵音
別也。以色即形相之義故。未會本云色也。故
云次下有色字乃至此是形相也。餘文自可
云云
十從祕密下。明劣惠無信爲障起由中。又二。
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祕密主未來世乃至無惠疑増多等者。
經之祕密主於未來世乃至而増疑惑等一行
餘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以此下。正隨釋中。又四。一明鈍根不信
爲障因縁。二明畫持誦加持甚深事。三明譬
説。四明合譬
初中。鈍根少智信不具等者。設於九種教法
者。此人雖爲利根大智。於眞言教以信不具
故。此人名爲眞言家一闡提人。何以故。一闡
提此云信不具。於如來甚深三密之教義更
信不具。於如來甚深三密之教義更信不具
故。依此不信故諸障競起自損損他。故云以
此衆生等鈍根少智乃至爲障所由也
二從如是下。明圖畫加持甚深事中。如是眞
言畫及持誦等者。言今此擇地造壇採色圖
畫并淨除持誦等。皆悉妙極之境妙智之所
都。如來甚深不思議事。非十地等覺之所知。
何況二乘凡夫之所測哉。故云如是眞言乃
至如來不思議事也
三從如人下。明譬説。自可見
四從如此下。明合譬中。如此畫色等者。指造
壇畫色等也。依法不疑者。若如方壇者以黄
色而採色嚴淨。是即與如如法界金剛不壞
大菩提心相應。即能入住法界不思議境界。
若如圓壇者用白色而採色其本尊形像等。
是即與無盡法界大悲萬徳相應。即能入住
法界不思議蓮花三昧境界。若如三角壇者
用赤色而採色其本尊等。是即與如來不思
議法界心智體相應。即摧壞四魔三障。能入
住不可思議甚深金剛智印三昧境界。如此
等圖畫實相。如此眞言實相。如此持誦實相。
如此行者實相。如此如來實相。本來平等無
異路。本來成就無初生。本來具足無闕減。本
來清淨如蓮花。本來無相如虚空。本來常住
如金剛。如此等平等法界體。唯是有信者而
已即得入。闇證禪宗文字法師不能所窺。故
云如此畫色等乃至所以而不疑耶也。如世
人等。世間淺近方藥驗術猶不思議。何況於
如來甚深不可思議眞言不思議無相無爲之
法相。空執有執之族。闇證無智之輩。豈不驚
怖哉。亦不輕毀哉。故云如世人得藥飛空乃
至徒自傷也
十一從聞唯下。明無智誹謗自損損他中。又
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聞唯堅住乃至如是非佛説等者。經之
彼唯如聞堅住乃至非佛所説等一行餘文未
會引之也
二從是人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謗毀所由。
二明喩。三明合譬
初中。是人雖聞此法者。如彼無智闇證文字
法師者。爲空執之所沈。爲顯綱之所縛適雖
聞眞言祕藏法教。不信不修。以不信不修故
不顯威驗。以不顯威驗故生謗。而云著相之
法外道之説。依此自損損他失二世安樂。故
云是人雖聞此法乃至是外道等説非佛法也
二從如人下明譬。自可見云云
三從當知下。明合譬可見云云
十二從一切下。明如來於法自在義中。又二。
一明已與通達傍正。二明釋成如來於法自
在意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一切智佛一切法乃至衆生利者。經之
一切智世尊乃至方便度衆生一偈文未會引
之也云云
二從此已下。明隨釋中。此已字者。指未會本
之已得自在之已字。然亦云通達者。指已
會本之如其所通達之通達。然此兩本中通
達義。正義。故云是正義也。謂具方便無事
不解之義也。已彼先此後等者。言未會ニハ
字有得自在之上故云已彼先也 已
ニハ通達之言有得自在之下
也。一切説梵音迴互也者。非此偈而已。一
切眞言陀羅尼中。其字有一陀羅尼之中
隨義便迴互。或用上字於下。或用下字
於上。常習也。故云一切説梵音迴互也。上文
已明諸佛者。指上之是則先佛所説之文也。
今此下句等者。指是諸先佛説之文也。言如
此梵音迴互而説者。非啻如來獨而已。先佛
所説亦如此也。故云上文已明諸佛乃至方
云先佛作如是説也。但此一切智世尊乃至善
決定作業等三偈文是一具文也。然於已與
通達爲釋迴互之義故。別切取一切智世尊
等一偈文。而釋成梵音迴互之意已。然後引
牒是諸先佛説以下二偈文。總兼備三偈之
意。而釋成如來於法自在義也云云
二從已彼下。明釋如來於法自在意中。又二。
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已彼此一切乃至作善無疑等者。經之
是諸先佛説乃至善決定作業二偈文未會引
之也
二從此意下。明隨釋中。此意者。總指上三偈
意也。所謂如來具一切智於諸法中而得自
在等者。是即一切智世尊諸法得自在等文
之意也。以衆生劣惠等者。方便度衆生以下
文之意也。以諸衆生未解諸法空相等者。夫
諸衆生或漂沈於斷常。往來於生死。或沈空
盡滅永斷佛性。或走三性八不之曠野求始成
正覺之臺。或瑩三身十佛之花臺。未望本有
曼荼之自成。如是等族。唯執如情所謂之法
相。更不悟甚深無相之空相。依之言ヘハ
還沈己家之空。言ヘハ則還執己家之有言ヘハ
則又還成己家之雙非雙照之中道。終未
悟非空之空非有之有非中之中。豈悟甚深
無相之空相。所謂空相者。汝不知哉。唯是我
性凡夫一念之心。乃至低頭擧手之威儀。彈
指散花之小善。皆是妙極無相之境界遍周
法界之常智也。就中上來所説擇地造壇曼
荼羅。是即甚深不思議之空相。法佛自内證
之三摩地也。然汝以重障根鈍故。不信此甚
深無相之法相。還云著相之法外道之説。犯
幾罪受幾苦哉。若宿福深厚之人。聞則信信
則修。修則證。是故皆入眞理平等法界之體。
同住一切智智果徳之心。是即無疑惑故四魔
三障不得其便。獲得不思議佛法滿足也矣
  已上釋息障品畢
釋普通眞言藏品第四經第二
疏第十
今將釋當品。自開爲四。一明大綱。二明釋品
題。三明來意。四明入文解釋矣
初明大綱者。諸大金剛諸大菩薩等。各各説
自所通達法界門者。唯是爲欲淨除一切衆
生虚妄分別塵垢。令同自性清淨法界無盡
莊嚴藏也。所言清淨法界者。大悲胎藏曼荼
羅王之自體。一切衆生内心八葉之已分也。
雖然衆生如實不知此自心八葉無盡寶藏
故。往復貧里流轉生死。爰以金剛菩薩等從
大慈大悲之崛。而必定師子吼。面面説自所
通達門。還令同彼之自性清淨法界無盡莊嚴
藏普門法界之體。故經云當説如所通達法
界淨除衆生界眞實語句。疏云爲欲淨除一切
衆生界虚妄之垢。悉令同彼眞法界無盡藏
故。各當自説眞言之句也。所言眞法界者。所
a字門是也。故當品終佛自結説云。祕密
主。是等一切眞言我已宣説。是中一切眞言
之心。汝當諦聽。所謂阿字門云云同疏釋云。
今總説諸眞言之心。即此阿字是也。此是諸
法本不生義。若離阿字則無餘字。即是諸字
之母。即一切眞言生處也。是則此品大綱也」
二明題目者。普通眞言者。普謂普遍一切義。
通謂通入通達義。今所説眞言皆是普入一
切門自所通達眞言也。是以疏云。是諸菩薩
金剛爲欲圓滿成就佛法。各各稽首大日已。
於自心以通達清淨法界法門。各各樂欲自
陳説之云云眞言者。如上品所説。藏者。如來
無盡無餘萬徳從此而生。故名爲藏。故云普
通眞言藏品也
三明來意者。上品中。於具縁品所説圖畫持
誦等。爲令無諸障礙。説障者對治之法畢。雖
然未説諸尊眞言持誦之法要故。疏云如是
大曼大荼羅王清淨法界之體。是一一菩薩
各從一門而得自在。稱其所解而廣説之。若
有衆生從彼一門而進行者。不久即得同彼
菩薩。此諸菩薩皆是大日如來内證之徳。爲
欲廣開是知見門故。一一菩薩各演一門也。
是則此品來意也
四從爾時下。明入文判釋中。大分爲四。一明
上首樂欲演説眞言。二明如來聽許。三明眞
言別相。四明總説眞言心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爾時執金剛中乃至樂欲佛諸者。經之
爾時諸執金剛乃至演説眞言法句三行餘文
未會引之也
二從是諸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各各樂欲
自陳説。二明樂欲陳説所由
初中。是諸菩薩者指大眷屬也。金剛者指内
眷屬。爲欲圓滿成就此法者。爲欲成就圓滿
此普門法界曼荼羅故。各奉𥡴首頂禮大日
如來已。如自所通達法界清淨法門。各各樂
欲自陳説也
二從所以下。明樂欲陳説所由中。又分爲
三。一明稱自證説。二明欲令衆生同我身。三
明菩薩金剛皆如來内徳
初中。如是大曼荼羅王者。所謂阿字也。故當
品終云。是中一切眞言之心。汝當諦聽。所謂
阿字門。最爲無上云云故云大曼荼羅王也。清
淨法界之體者。指八葉心蓮花臺也。而得自
在者。從此一門得入法界故。於普門一門得
最自在故云爾也。稱其所説者。於普門法界
萬徳中。隨其自證得之分而廣説之也
三從此諸下。明菩薩金剛皆如來内證。又可
云云
二從爾時下。明如來聽許中。又二。一明引牒。
二明隨釋
初中。爾時佛彼執金剛乃至淨除眞言句者。
經之爾時世尊乃至眞實語句二行餘文未會
引之也
二從時佛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釋無盡義。
二明釋法爾加持。三明告勅可説
初中。以無盡等者。指未會之無盡法爾之無
盡也。以無盡莊嚴法爾加持故云無盡也。或
可云無害者。如此金剛法界之體無能害者
故云爾也。或可云不壞者。已會本云無壞。即
不壞也。以此不壞義爲正。故云以下義爲正
也。譬意可見
二從無盡下。明釋法爾加持義中。無盡莊嚴
自在之力者。指本有大悲萬徳。即五大也。法
然所得無功用力者。指本有明朗之體。即五
智也。以如此色心實相六大無礙。而普加持
一切大會。故云無盡莊嚴乃至而普加持彼
諸大衆也
三從然後下。明吉勅可説。其義可見云云
三從時普下。明眞言別相中。又二。一明諸尊
普通眞言。二明諸尊種子眞言
初中。又分爲十四。一明内院四菩薩説。二明
諸大菩薩説。三明諸大金剛説。四明釋迦牟
尼主伴説。五明虚空眼明妃眞言。六明説聖
者不動主眞言。七明説降三世眞言。八明説
諸聲聞眞言。九明説諸縁覺眞言。十明説普
一切佛菩薩眞言。十一明説普世天明妃等
心眞言。十二明一切諸佛眞言。十三明守護
門者説。十四明結大界眞言矣
初中。又四。一明普賢説。二明彌勒説。三明虚
空藏説。四明除蓋障説
初中。又二。一明所入三昧。二明所説眞言
初中。又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時普賢菩薩乃至眞言説者。經之時普
賢菩薩乃至説無礙力眞言曰等一行餘文未
會引之也
二從諸菩薩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諸菩
薩中爲上。二明佛境界。三明釋莊嚴
初中。諸菩薩中者。指大眷屬諸大菩薩等也。
其中此普賢最爲上首。故云彼爲上首也。所
謂普者是即本有無相五大。即境也。賢者是
即本有明朗識大。即智也。如此六大不二境
智平智名爲菩薩。是即心虚空菩提三種不
二總體也。故悟三密平等諸菩薩中最爲第
一。仍所入三昧名佛境界莊嚴三昧。誠有所
由哉。故云諸菩薩乃至即時入此三昧也
二從佛境下。明釋佛境界中。佛境界者此是
諸佛自證等者。五大是一切諸佛正覺正知
之境。故云諸佛自證眞實境界。是即普義也。
遍滿一切法界無所不至故。全非二乘境界。
故云非諸聲聞也。如法華方便品中等者。彼
品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
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云云
三從莊嚴者下。明釋莊嚴中。莊嚴者即是如
來自證之體者。以本有明朗五智。莊嚴本有
五大之境界。故云莊嚴也。如此莊嚴如來自
證一切智智之體。故云即是如來自證之體
也。是即賢義也。賢者賢妙最上義。所謂五智
明朗之異名也。體有無量徳者。指蓮華臺萬
徳也。云何在此定中等者。今此無相法界佛
境界莊嚴三昧。非言心所及。然還以此三昧
無礙自在力故。以不思議説不思議眞言也。
故云此即是不思議乃至説此眞言也
二從三曼下。明所説眞言中。又三。一明梵漢
交擧。二明釋其意。三明依教修行益 初自
可見
二從此意下。明釋其意中。又二。初釋句義。後
明體字
初中。諸法畢竟平等者。指自性清淨法平等
之體。自餘文可見云云
二從然此下。明體字中。以訶字爲體者。以
摩訶之訶字爲體也。是即淨菩提心也。以此
菩提心故一切菩薩所有作業成。修行菩薩
行也
三從若下。明依教修行益中。若衆生等者。受
持觀照者速同普賢大菩提心也。故云然此
眞言以訶字乃至自在之力也
問名定言。其三事云何相應耶 答。普賢者
六大法界也。佛境界莊嚴三昧者亦境智不
二義。是即六大也。眞言句義平等法界無行
無到也。是又自性清淨大菩提心也。體字之
訶字亦大菩提心義也。然者三事一徹也云云
妙印鈔卷第四十一 一交了
  御本云元徳二年庚午八月二十四日
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



妙印鈔卷第四十二
 沙門阿寂紀 
  釋普通眞言藏品第四之餘經第二
疏第十
二從時彌下。明彌勒説中。自分爲二。一明所
入三昧。二明所説眞言
初中。又二。初明引牒。二明隨釋
初中。時彌勒菩薩乃至自心説等者。經之時
彌勒乃至自心眞言等一行餘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普下。明隨釋中。普謂平等遍滿一切法
界等者。普覺平等法界。大慈遍滿盡空法界。
以正法之樂與一切衆生。是大慈與樂之義
也。所謂此菩薩繼大日如來大慈之氏故云
慈氏菩薩。故云普謂平等乃至是彼所入門
也。自餘文自可見
二從阿誓下。明所説眞言中。又三。一明梵漢
交擧。二明體字。三明依教修行益 初文自
可見云云
二從然此下。明體字中。又二。初明縁起不生。
二明法體不生
初中。以阿字爲體等者。是即眞言初阿字也。
生老病死等者。言觀達妄想顛倒生老病死
之法。皆悉從因縁生故。轉轉本初不生。以本
初不生故即體常住而自亦不生也。是即阿
字義也。此自性不生句無上無勝無等。故云
爲無有上勝上無等也
二從又能知下。明法體不生中。又能知諸法
體不生者。指自性清淨法體不生。以此大菩
提心無縁大慈。鑒達一切衆生。令授如實菩
提心。是即慈之中最上也。故云又能知諸法
體不生乃至無有窮盡也
三從若下。明依教修行益。自可見
問名定言。相應云何。答。從如來大慈之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