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妙印鈔 (No. 2213_ 宥範紀 ) in Vol. 58

[First] [Prev+100] [Prev]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無恩徳之念。如來亦如此。雖能持一切衆生
世出世種種善根果報等。而無分別恩徳念
也。故云地神謂能持乃至而無分別也
十四從妙音下。明同妙音天中。妙音亦云辨
才天者。辨説微妙而音殊麗故云爾也。如來
音聲勝彼百千萬億倍。故云我出音乃至得
名也
十五從梵下。明同梵志中。梵謂涅槃等者。所
言梵者梵志之梵也。望得彼梵王所得之最
極之處。故云梵志也。故梵者名其所求之處。
故云梵謂涅槃也。先大梵是解脱者。指前梵
天也。彼既解脱下界。故云是解脱也。今此梵
志未證其最極涅槃之處。故云此中乃至謂
未證也
十六從浴是下。明同常浴中。浴是天名者。此
天常好洗浴故爲名也。如來常淨自他三業。
六根内外清淨也。故云謂淨身口意最是第
一浴也
十七從梵行下。明同梵行者中。梵行謂修梵
行者名等者。言梵志未修梵行。此正修梵行。
故異其名也。故云梵行謂修梵行者名也
十八從即下。明同漏盡中。即是漏盡者。即第
四果大阿羅漢果也。如來亦爾也。可思之」
十九從即下。明同比丘中。即是比丘者。怖魔
義乞食義破煩惱義也。即通因果也。如來亦
爾也。可思之云云
二十從即是下。明同吉祥天中。即是吉祥者
謂功徳天者。自可見。我亦具一切法也者。如
來具一切吉慶吉祥功徳智慧故云爾也
二十一從謂下。明同持祕密中。謂持祕密者
是即密跡力士也。如來亦爾也。能持三密金
剛祕密神通。故云謂持祕密謂持三密也
二十二從一切下。明同一切智者中。一切智
等者。一切智者外道之名也。如來如實知三
種世間一切諸法。彼外道但有知者名而已。
無有實知。故云一切智乃至非但空名也云云
二十三從一切見下。明同一切見者中。一切
見者。是即一切見者外道之名也。如來明見
諸法性相無有錯謬。彼外道亦但有名無實
見也。彼部類外道指自在天云見者。故云亦
是天名也
妙印抄卷第六十九
  御本云元徳三辛未四月二十八日加點了
 沙門宥範六十二 



妙印鈔卷第七十
 沙門阿寂紀 
  釋阿闍梨眞實智品第十六之餘經第五
疏十七之餘
二十四從一切下。明同法自在中。一切法自
在等者。謂外道等傳云有此天。故云一切法
自在乃至有此天也。如來獨於盡空法界得
於法自在徳。故云自在謂於法得自在如梵
伽六義也我即如實是也
二十五從財富下。明同財富中。謂自在須與
等者。如來無盡法財充滿法界。有縁衆生皆
得之滿足所願。故云謂自在須與即與佛即
是也
二十六從若住下。明同菩提心者中。又二。一
明總牒。二明別釋
初中。若住菩提心乃至名遍一切處者。經之
若住菩提心乃至説名遍一切文。未會引之

二從云菩提下。明別釋中。又分爲四。一明指
大悲大定。二明從字生聲。三明從聲生智。四
明説遍一切
初中。云菩提心即是定者。指六大法界本有
常住之體云即是定也。所謂自性心蓮華臺
上大悲大定也
二從從字下。明從字生聲中。從字有聲出者。
謂從大悲大定而生a字。此a字有聲而出。
故云從字有聲出也
三從以智下。明從聲生智中。以智分之即智
者。從此a字之音聲而生本不生之智。所謂
一切智智是也。故以第六意識分別有上無
上。而擇取無上眞實惠心而相和合。即同妙
境也。故云以智分之即智也謂一切種智之
別名是具一切智也
四從經下。明説遍一切處中。經説名遍一切
者。如此安住本初不生不著菩提實義者
説爲遍一切處。然外道其名。謂我即是也。上
來所明四句。即分別可爲四徳也
二十七從即是持誦下。明同持誦者中。又二。
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即是眞語者云云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即是持誦者等者。所
謂持明仙也。眞言從我生故者。彼持明者所
持之眞言從大日世尊生。故如來是眞實持
誦者也。亦是眞實眞言者也。所以然者從本
初不生a字大我而生故。如來即能持之也。
故云即是持誦者乃至由從我生故我持之也」
二十八從由眞言下。明同持吉祥中。又二。一
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持吉祥眞言云云
二從由眞言下。明隨釋中。由眞言字從我生
者。諸眞言之字從如來大我生即持衆徳。是
故如來眞實持吉祥眞言也。故云由眞言字
從我生我即持故具大吉祥者也
二十九從亦下。明同眞言王中。又二。一明牒
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眞實語之王云云
二從亦即下。明隨釋中。亦即眞言王者。所謂
百光眞言王也。謂我也者。是即法界自在大
我之體故云爾也
三十從即是下。明同持金剛中。又二。一明牒
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持執金剛印云云
二從即是執下。明隨釋中。謂持密惠者。持如
來五智五大密惠也。如來即眞實持金剛密
印者也
三十一從即是地天下。明總結中。又二。一明
結釋諸句。二明以要言之
初文。自可見
二從以要下。明以要言之中。一切大曼荼羅
等者。金剛胎藏及蘇悉地等所説三部五部
曼荼羅所列尊號等。皆悉莫非即是行者即
體也。所謂a字遍一切處即同如來故也。故
云以要言之一切大曼荼羅乃至遍一切處
也。故佛於經中作如此説也者。花嚴經等諸
經中説我即天也大天也乃至地獄鬼畜等
即是也。上來説心竟者。説以a字布行者心
蓮花臺上畢。故云爾也
二從次所有下。明説支分布字中。又四。一明
説二字布字。二明説六大無礙自在。三明知
此布字故名阿闍梨。四明勸修不死句
初中。又三。一明結前生後。二明布吽字。三明
布娑字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所有字輪若在於支分者。經之所有諸
字輪若在於支分二句。未會引之也
二次布身分者。隨釋也。所謂既説心布字竟。
故云次布身分也
二從謂下。明布吽字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
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當知乃至金剛句云云
二從謂於下。明隨釋中。謂於眉間等者。於行
者眉間而安布h@u@m字。是即一切金剛部聖衆
安置之處也。故云謂於眉間乃至所持處也」
三從次於下。明布娑字中。又二。一明牒經。二
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娑字乃至蓮花句云云
二從次下。明隨釋中。次於心上等者。謂於心
上四寸許安布娑字。是即一切蓮花部聖衆
所持之處也。故云次於心上乃至蓮華手部
所住處也
二從我心下。明説六大無礙自在中。又二。一
明識大具足。二明五大滿足
初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
初中。我心住一切乃至阿字第一命者。經之
我即同心位乃至阿字第一命一偈一句文。
未會引之也
二從心位下。明別釋中。心位心住者。我即同
心位一句未會別牒也。所謂心位者指同心
位之心位。是即心蓮華臺上自性清淨之本
心位也。心住者指我即之我也。是即無相大
我也。所謂自心蓮華臺上a字而住也。隨便
安置也者。此識智隨方圓三角半月等之便。
一一次第安置遍滿通身。故云隨便安置也
云云
二從謂下。明五大滿足中。自分爲六。一明a
字。二明va字。三明ra字。四明h@u@m字。五明kha@m
字。六明總結所由
初中。謂即以a字爲心住於位位即所住也
者。言以a字爲心位。而大我體住其中。故云
住於位。位即所住也者。以此心位爲瑜伽行
者所住。如前六月持誦中第一月住大因陀
羅也。以此a字之心位而爲所坐。大我身坐
其中故。於一切處自在遍滿三種世間諸法。
故云故遍於一切乃至以此爲命也
二從次下。明va字中。次va字水説名者。如前
第二月持誦。故云謂想縛即同水也
三從次想下。明ra字中。次想囉字即同火也
者。如前第三月持誦也
四從次想&T025670;下。明h@u@m字中。次想&T025670;字即一切
忿怒持明也者。如前第四月持誦也
問。若然者何故今此風大以重成字説之耶 
答。今安住大因陀羅金剛輪座。欲降伏四魔
令成就如來萬徳故。以定惠具足忿怒持明
王種子h@u@m字。兼用風大種子。所謂風大種
ha字。以智惠三昧盡莊嚴之降伏四魔也。
avirah@u@mkha@mh@u@m義亦如此故。有降伏四魔
之義。今亦如此。爲降伏四魔故加點説之也」
問曰。注文當有訶字即是風今缺之云云然者
説何事耶 答。是即此風大當有訶字。然説
h@u@m字不説ha字。故云當有詞字即是風今缺
之也。是即爲降魔。風大種子定惠莊嚴而説
h@u@m字也。更問者即此意也
六從所以下。明總結所由中。所以作此觀者。
今所以作此觀行者。欲備足一切如來功徳。
自非此五輪所成金剛不壞座者。不能堪持
無量無邊萬徳故。先作此妙觀成就五輪法
界大圓明之體已。然後堪成衆徳備足阿闍
梨。故云所以作此觀者乃至然後作具法也」
三從以能下。明知此布字故名阿闍梨中。又
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以能如是第一眞實若解者得阿闍梨
名者。經之知此最眞實説名阿闍梨二句。未
會引之也
二從壇下。明隨釋中。壇中名字者。一切大曼
荼羅中所列之尊號皆是如來萬徳。亦是阿
闍梨衆徳名字也。是即爲度如此等衆類故。
即住此形色名字也。故云壇中名字雖殊乃
至爲度彼故説也。猶阿闍梨以阿字乃至即
是眞實阿闍梨也
四從是故下。明勸修不死句中。又二。一明牒
經。二明隨釋
初中。是故諸佛乃至不死句者。經之故應具
方便乃至常得不死句一偈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次勸下。明隨釋中。次勸常當如是等者。
言以具如此等不可思議功徳故。常恒修行
心及支分布字觀行。當得常住不死句。所謂
本不生際也。至此本不生際即號爲佛。故云
次勸常如是乃至常住即佛也云云
問。此品中説何等法耶 答。初説根本増加
之字。後説心布字。并支分布字。及六大用無
礙等法門也。解知如此眞實之瑜伽故。名阿
闍梨眞實智品也更問
  已上釋阿闍梨眞實智品竟
釋布字品第十七經之第五
疏十七中後
將釋當品。即開爲四。一明大意。二明品題。三
宣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明大意者。夫爲欲具足諸佛之萬徳令成
就闍梨之衆徳故。即説此品也。故疏云。若作
如是即是佛即是一切智即是資財也云云
二明品題者。布者布遍義布置義也。字者摩
多對文等諸字也。以如此諸字布置行者自
身上中下分故。號爲布字品也
三宣來意者。上品中爲成阿闍梨眞實智體。
雖説三部部主布字。未説三部之心數布字
故。於此品中説彼三部心數布字。故疏云即
義與上相連也。仍次上品而此品來也
四從即是佛子下。明入文判釋中。自分爲三。
一明告勅諦聽。二明正説布字。三明勸修功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爾時世尊乃至佛子一心聽
云云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告聽義。二
明前後相連義。三明佛佛道同
初中。即是佛子也者。佛子一心聽之佛子也。
告之者復告金剛手之告也
二從即下。明前後相連義中。即義與上相連
也者。上品中既説三部部主布字。及六大用
無礙之法畢。是即阿闍梨眞實智惠之體也。
kakha等支分布字未説之故。今與上品而
相連説之。是即三部心數布字觀法也。所謂
與上品三部心王相連成三部心王心數曼荼
羅也。復次上品ah@u@msa三字者三部也。六大
用無礙者三部之體用也。此品所説從ka
@u三十二字者相也。所謂三十二相也。終二
字成正覺入涅槃也。復次上品中説六大法
界發心。此品中説修行菩提涅槃。所謂從ka
字至@u字修行句也。a@m字菩提句也。a@h涅槃
句也。如此等諸義相連。故云即義與上相連

三從亦明下。明佛佛道同中。亦明古佛等者。
釋經之諸佛所宣説句也。言今此布字法非
但大日世尊獨宣説而已。以十方三世一切
諸佛同一本誓故。同共皆説之。故云亦明古
佛道同引一切佛同説也
二從ka下。明正説布字中。又二。一明布對文
字。二明布摩多字
初中。又二。一明布牙齒舌喉唇字。二明布遍
口字
初中。又五。一明布牙聲字。二明布齒聲字。三
明布舌内字。四明布喉内字。五明布唇内字」
初中。又四一ka作業
布喉下
kha業空
布上顎
ga
布頚
gha一合
布頬
  已上四字從頂十字下至喉。於此中間布
也故云謂從頂乃至此中間也
二明布齒聲字中。又四。一ca遷變
布舌根
ccha影像
布舌中
ja
布舌端頭
@r戰敵
布舌出生處
  已上四字於舌根中端生處布之也
三明布舌内字中。又四。一@ta
布兩脛
@tha長養
布兩
@da怨對布腰
謂帶匝處
@dha執持
布坐處
四明布喉内字中。又四。一ta如如
布大便處
tha

da施與
安二手
dha法界
布兩脇
五明布唇内字中。又五。一pa第一義
布背
pha聚沫
布胸
va
布二肘已上辟膊
bha
布二肘
ma吾我
布心上
二明布遍口字中。又三。一ya
布陰藏
ra塵垢
布兩
la
布額
二明布摩多字中。又十。一i根本
布右目角目精也
@i災過
布左目角
u譬喩
布上唇
@u損減
布下唇
e
布右耳
ai自在
布左耳
o物類
布右頬
au化主
布左頬
a@m成佛
布頂十字
a@h涅槃
無所不遍一切支分
問曰。何故此中不説a@a二字耶 答。於上
品説之故不説之。故云即義與上相連也
問。若然者於上品中説a字可然。@a字説相
不見云何 答。一念如實知解a字本不生
者。即是第一a字也。此如實解了之上住瑜
伽座觀想a字圓明之照者。是即第二@a
修行義也。故上品疏云。先觀其心八葉開敷。
置阿字於其上。此阿字即有圓明之照也。如
是觀者即是如來。故云彼若如是作者即是
我也云云故云第二@a字亦上品中説之也。以
是義故a@a二字讓於上品不説之也云云
問。若然者何故@gajha@nanama中。但説ma字不
説余字耶 答今經意此五字字體雖各別。
共是大空點也。是故於此五字者不説字義。
仍擧ma字攝餘四字。顯皆共大空無相也
問。何故遍口十字中但説yarala三字不説
餘字耶 答yarala三字攝餘字也
問。何故略攝餘字耶 答。今此布字者是爲
欲令阿闍梨具足諸相同如來故説此布字。
然佛相雖甚多。不出世二相故。説此三十二
相令莊嚴於阿闍梨本地法身。即如法華經
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云云以是義故今
ka@u説三十二字。攝略自餘之字也
問。若然者何故説a@ma@h二字。有深意耶 答
有深意也 問。其意如何。答。上品之時發心
修行二轉成就自證位也。所謂東南二方也。
然爲欲證西方顯徳果位。而備佛相施北方
應用故。此品中初以三十二字布字莊嚴法
身。次説成正覺之a@m字。後説大寂涅槃之a@h
字也。故説a@ma@h二字也
問。若然者前品與此品而相連説之。有何等
深意耶 答。阿闍梨自己之本地法身備六
大四曼三蜜體相用。具三部妙體。而各以三
十二相莊嚴其體成正等覺。還爲一切衆生
示現三部無盡莊嚴藏。以是義故前品與此
品相連而説之也
問。若然者上品中支分布字之次可説之。何
故更別品説之耶 答。爲示大智大悲自證
化他不同故。別品説之也
問。若然者其義相如何 答。上品中説發心
修行二句。是即大智即自證也。此品説菩提
涅槃二句。是即大悲即化他。然自證之處亦
有大智大悲。所謂上品中説心布字者。自證
之家自證。大智之家大智也。説支分布字者。
大智之家大悲。自證之家化他也。此品中説
諸字布字及a@m字者。化他之家自證。説a@h
者是大悲之家大悲也。以如此義相故別品
説之也云云
三從若能下。明勸修功徳中。又二。一明牒經。
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知是一切法乃至是謂薩婆
云云
二從若能下。明隨釋中。若能如是作者。此品
所説諸字布支。并a@ma@h之法是也。即是佛
者成佛部之體。即是一切智者成金剛部體。
即是資財者成蓮華部體。所謂三部之果位
云云
  已上釋布字品竟
釋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經第六始
疏十七終
將釋當品。即開爲四。一明大意。二釋品題。三
宣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明大意者。今此品中説十善戒。略有二意。
一爲示巧拙淺深之不同。二爲除二乘外道
之疑謗。所謂於十善戒有種種不同。諸天輪
王等所持十善戒。或外道所制十善戒。或二
乘所持十善戒。或權乘菩薩所持十善戒等
也。然彼等十善戒等皆遠離方便故。非善巧
修行自性本源之十善戒。今此眞言乘菩薩
所持十善戒者。是即以善巧方便故。頓通達
無上大乘。速得至大菩提果。故經云。今説善
巧修行道。若菩薩住於此者當於大乘而得
通達也云云疏釋云。以有善巧方便故。今此十
善戒成不共戒。不與聲聞外道共。故經云善
巧修行也云云又云。復今所以説此戒者。爲除
世間諸天輪王外道二乘等之疑謗也云云
即此品大意也
二釋品題者。受者受持義。不同彼二乘之作
法受得。今此眞言乘菩薩性自能持。故云受
持是即自性戒也。故疏云今此十善戒是菩
薩修行戒也。以是善性故一切菩薩應行之。
即涅槃所謂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所
以謂持者以生謗故須將護彼意。又隨順彼
意故又須持也云云方便者。所謂三密方便善
巧具足無妨無礙也。故經云具智惠方便所
修學句云云疏釋云今大乘中亦有制戒所謂
方便智惠善巧也。學處者。如此善巧方便是
一切大乘菩薩應學之處也。故云學處也
三宣來意者。上兩品中説心王心數布字畢。
故阿闍梨四點功徳具足。三部妙用圓滿。雖
然未説自性自持十善戒故。次上品此品來
也。然此戒者第二品之時彼三自歸等之次
雖説之。佛先爲將説入曼荼羅具縁造作
建立方便。及入祕密壇祕密加持等故未説
之。故至此處而説之。故疏云。佛前説入曼荼
羅時爲正説入曼荼羅方便故未及説之。故
金剛手騰前事復問云云是即此品來意也
四從金剛手下。明入文判釋中。自分爲六。一
明薩埵請説菩薩根本行。二明如來略答。三
明問答諸乘十戒差別。四明佛説十善戒戒
相。五明説五戒句。六明説眞言菩薩四重
初中。又二。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正問意
初中。金剛手於經首等者。指具縁品也。已問
佛菩薩戒義者。指經第一卷也。佛前説入曼
荼羅時者。是亦指具縁品也。即合説此戒法
要者。此十善戒是諸乘通戒。故尤三歸戒之
次可説之。故云佛前説入曼荼羅時乃至前
即合爲説也。雖然如來先務將説入曼荼羅
方便行事業故未説之。至此處即説之。故金
剛知此戒未具足。即請説此菩薩根本學處。
故云佛前入曼荼羅乃至騰前事復問也云云
二從故經下。明正問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
明隨釋
初中。故之一言者結前句也。經云爾時金剛
手乃至令生死流轉不可壞者。經之爾時執
金剛乃至常不可壞如是説已四行餘文。未
會引之。故云此以上皆經文也
二從謂菩薩下。明隨釋中。謂菩薩住此學處
者。指此自性十善戒也。惡意即是疑惑者。
ルヲ必定不必定之二意名爲惡意。所謂以
三平等故無縁大乘大悲決定。於淨佛國土
成就衆生無動轉不懷疑惑也。故治定經云
無有二意離疑惑心。未會本云離疑惑謂二
意也。如在岐路不能進也。故云謂菩薩住此
乃至不可破壞也
二從時毘下。明如來略答中。自分爲四。一明
觀一切法界。二明釋善巧修行。三明正説戒
相。四明菩薩應學同等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時毘盧遮那乃至告言諦聽者。經之毘
盧遮那乃至祕密主言諦聽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佛以下。明隨釋中。佛以大士等者。結釋
金剛手之問意也。此戒是一切菩薩根本戒
行。故云佛以大士請説一切菩薩根本之行
也。先以如來眼者。本地法身平等佛眼故云
爾也。即是遍觀法界者。言以平等法界如來
眼。遍觀盡空法界之己界佛界衆生界。皆悉
平等一味無有差異。但堪聞此法故答金剛
手而令諦聽也。故云將欲答故先以如來眼
乃至故答金剛手也次告言諦聽金剛手也」
二從今説下。明釋善巧修行道中。又二。一明
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今説善巧乃至通達大乘者。經之今説
善巧乃至而得通達文。未曾引之也
二從此修下。明隨釋中。此修行道者悲智齊
行故云修行。以悲智齊行故能通入大菩提
之處。故云此修行道乃至即能通達大乘也。
今此戒者即指十善自性戒也。故云何以故
今此乃至本源之戒也更問若住此性淨金剛
戒者。自性常住戒故。必雖不假受持。自然於
一切法界而得無礙通達。故云若住此性淨
乃至而得通達也
三從次答下。明正説戒相中。又二。一明牒經。
二明隨釋
初中。次佛告其戒相謂不殺生命乃至及貪
瞋邪見等者。經之祕密主菩薩持不奪乃至
邪見等皆不應作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六。一明説不殺相
餘效此。二明授此戒時先可授三歸。三明三
歸後授十無盡戒。四明菩薩戒略有二種。五
明菩薩四重不同聲聞。六明菩薩自有十重
初中。即是菩薩戒也者。對外道二乘無善巧
方便之十善戒故云爾也。此中持不殺生戒
所不應爲者。表不殺生戒之戒相也。謂應持
不殺生命戒也者。釋上句也。謂加諸生命害
不得斷命戒也者。言於諸生命之類。而以身
業及口業加害。不可得斷其生命。故云謂加
諸生命害不得斷命戒也。不殺者謂於一切
有命之類乃至不生一念者。非但不發言身
害而已。乃至不生一念之殺心。既無一念之
殺心。何況發言身殺耶。是故名爲不殺生戒
也。故云不殺者謂於乃至故名不殺戒也。餘
效此而説也者。所謂如不盜戒者。一針一草
不與不可取。乃至不生一念之盜心。故名不
與取戒也。如不婬戒者。乃至不生一念之婬
心也。不虚誑語不麁惡語不兩舌語不無義
語。如此口四亦非但不口言而已。乃至不可
生一念之虚誑心麁惡心兩舌心無義心。如
貪瞋癡者。乃至不可生一念之貪心瞋心癡
心。如此十戒皆共菩薩シテ其意地
其身口。外道二乘重其身口輕其意地。如
智度尸羅波羅蜜中説。故云餘效此而説也」
二從初授下。明授此戒時先可授三歸中。常
住祕密之三寶者。心蓮華臺所具三密三部
是也。是即印法也。如命彼三自歸之處釋之。
故云此中三歸者乃至不了義經也。如涅槃
等者。彼等經中説一體三寶故云爾也。此即
不同彼聲聞乘所持三歸戒也。又如上文中
等者。如具縁品所説云云
三從既授下。明三歸後授十無盡戒中。既授
三歸了者。欲授此戒之時。先授祕密家之三
歸。然後授此十戒。故云既授三歸了乃至受
此十無盡藏也。然聲聞乘戒限盡形。此戒盡
未來際無有盡期。故云受此十無盡藏乃至
盡未來際無有捨義也。若如上所説等者。如
上六月念誦三月持誦等。乃至以見眞而爲
其限。今此戒亦如此。以見諦而爲限。從其以
前無有捨義。故云若如上所説或於一月乃
至亦至見眞方息也
四從菩薩戒下。明菩薩戒略有二種中。又三。
一明表。二明列二種。三明釋二種
初中。菩薩戒略有二種者。夫菩薩戒雖無量。
大略擧二種攝之。故云菩薩戒略有二種也」
二從一在下。明列二種中一在家者。受持五
戒。以四攝方便攝取衆生志求無上菩提是
也。如下五戒章所説也。二出家者。受此十善
戒及十重三昧耶戒。以四攝方便度脱衆生
志求無上菩提是也
三從此二下。明釋二種中。又三。一明表二戒。
二明列二戒。三明釋二戒
初二。自可見
三從今此下。明釋二戒中。又二。一明釋自性
戒。二明釋制戒
初中。今此十戒是菩薩修行戒者。此十戒是
出家菩薩所修戒也。不假受持自性天然性
自能持。故云以是善性故乃至云自性戒也。
然言持者爲除彼外道二乘等之誹謗及將護
彼意也。故云所以謂持者乃至以是故謂持
此戒也。如此性戒在家出家二種菩薩無有
差別也
二從二佛下。明釋制戒中。又三。一明自具方
便。二明擧小乘爲例。三明大乘具方便戒」
初中即是自具方便也者。夫菩薩自性天然
雖有此戒。而具防非止惡之徳。將護彼外道
二乘等之意。而爲除彼等之誹謗。即自具方
便受持制戒也。故云即是自具方便也
二從如聲下。明擧小乘爲例自可見
三從今大下。明大乘具方便戒中。今大乘中
者。今此眞言上乘也。亦有制戒者。爲饒益彼
外道二乘故。以方便巧智而示現受持制戒
之相也。如云内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故。此
戒永與小乘外道等而不共。故云今此大乘
中亦有制戒乃至故經云善巧修行也。此經
十萬偈等者。今經大本中具有授此一戒并
十重三昧耶戒等之作業方便。故云爾也。然
金剛頂等者。授菩薩戒儀軌等是也
五從如聲聞下。明菩薩四重不同聲聞中。如
聲聞有四重等者。指婬盜殺妄之四重也。此
四重於今家者猶是方便戒也。故云如聲聞
有四重乃至而具持之也。然菩薩自有根本
重禁者。不捨三寶及菩提心等。即爲菩薩四
重。故云然此菩薩自有根本乃至此即菩薩
眞四重禁也。若捨阿字本自然之智者。指本
初不生自性自然智。是即眞實知見者也。故
名爲佛。是故捨此本初不生大智大智者。即
斷菩薩之命根損失成佛之根莖。故云若捨
阿字乃至以佛不可捨故也。法僧亦爾者。法
sa字也sa字三諦不可得義。不能覺知因
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如鏡像不可思議。而
生斷常一異之見者。即爲捨一切法。即捨十
法三世一切諸佛正法故。永非佛弟子。即生
邪見故一切天魔波旬之伴黨。永失壞成佛
之法寶故犯重也。僧謂va字也。va字是言語
不可得義也。有言説故即成諍論。有諍論故
即和合義不成。故破僧寶。既破僧寶故損失
一道一味之和合。永斷壞理智和融之直道。
如此義例a字可准知。故云法僧亦爾也
所言勝義行願三摩地爲戒之意也。謂佛者
勝義。法者行願也僧者三摩地也可思之別
體住持三寶等恐繁不言之。如聲聞經尚云
捨一卷經戒捨七衆一人等者。就成和合
義必不依七衆。何云捨七衆一人即和合義
斷不成具戒耶 答此事四分律中此義不見
歟。是即依有部意歟。可尋之。況一切菩薩同
乘一道者。所謂平等法界一道也。以此一道
同至道場成正等覺。佛佛無異路。若有少分
之取捨分別者。即斷平等一味之法命。故云
況一切菩薩乃至即斷一切法命也。菩提心
亦爾者。損菩提心戒也。其義可見。如聲聞等
者。如聲聞犯四重者永不入衆數。是即斷頭
罪。又如折石還不和合。故云如聲聞經乃至
不入衆數也。今此中等者。此眞言門菩薩亦
如是。若捨佛法僧及菩提心者。即不入阿闍
梨數。雖然自知犯不犯。而依法洗浣其自心
即還得戒。不同彼聲聞不許懺重也。故云今
此中若捨乃至無再得義也
六從復次下。明菩薩自有十重中。又三。一明
前四爲一二三四重。二明并後六爲十。三明
判前後輕重
初中。復次者。對前十善戒故云爾也。自有十
重戒者。此是眞言家菩薩不共戒也。對此中
四重。前婬盜殺妄等四重是偸蘭也。故云菩
薩自有乃至乃是偸蘭也。云何十耶者徴問
也。其四等者徴答也。如前所説者。一不捨佛
寶。二不捨法寶。三不捨僧。四不捨菩提心也。
故云其四如前所説也
二從更有下。明并後六爲十中。自分爲六。一
明不謗一切三乘經法。二明不應於一切法
生慳悋。三明不發邪見。四明於發大心人勸
發其心。五明不觀彼根不可説大小法。六明
常行施不可與害物具
初中。即是謗佛法僧等者。一切乘法是三寶
及大菩提心之體也。故若謗捨之即犯重。故
云謂不謗乃至故犯重也。以祕密藏中等者。
菩薩所乘六度萬行等法是第二重菩薩乘法
門也。二乘法及四韋陀典等是第三重二乘
并天龍八部等所乘法門也。皆是四重曼荼
羅所具萬徳也。更不可捨一微塵許法。若毀
捨此者毀捨如來萬徳及阿闍梨衆徳。何得
名法界遍照大阿闍梨耶。故云以祕密藏中
乃至何況三乘法耶也。是即第五波羅夷罪

二從第六下。明不應於一切法生慳悋中。不
應於一切法生於慳悋者。夫顯密一切法寶
藏。是如來爲一切衆生平等所施父母之遺
財也。若應授與而慳悋不授與。皆與平等法
界菩提心相違。故即犯重。故云不應乃至故
犯重也。即是第六波羅夷罪也
三從第七下。明不發邪見中。不得邪見等者
依發斷常二見邪見發無因果。發無因果故
佛法僧及菩提皆悉放捨。故殊犯重。然聲聞
不具方便自調自度。以此邪見猶爲偸蘭。
故云第七不得邪見乃至但是隨一途説也。
是即第七波羅夷罪也
四從第八下。明於發大心人勸發其心中。於
發大心人前等者。言若有既發菩提心者。勸
誘其心彌應令發堅固之信心。然若應勸發
而不勸發合退菩提心是重罪也。故云第八
於發大心乃至故犯重也。是即第八波羅夷
罪也
五從第九下。明不觀彼根不可説大小法中。
於小乘人前等者。言不觀其大小權實機根。
爲小乘根説大乘。爲大乘根説小乘。爲顯機
説密。爲密機説顯。以是因縁故非但不得現
益而已。還成誹謗邪見之人墮在於惡道。是
即人天之怨也。故云於小乘人前乃至故犯
重也。是則第九波羅夷罪也
六從第十下。明常行施不可與害物具中。常
當行施等者。夫菩薩雖先布施。然諸害物之
具及不饒益衆生一切之具不可與授之。故
云第十常當乃至故犯重也
三從當知下。明判前後輕重中。前不殺等者。
經所説十善戒。是爲將護彼外道二乘之意。
又初發大心者所持之戒也。不捨三寶等戒。
是菩薩眞實正行之戒。是故隨順後不捨三
寶等戒故。設雖不持前十善戒而不爲犯重
也。故云當知前不殺等乃至而不爲犯也
四從次佛下。明菩薩應學同等中。又二。一明
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次佛言祕密主如是乃至當如是學者。
經之祕密主如是乃至應如是學文。未會引
之也
二從聲聞下。明隨釋中。聲聞以近等者。言聲
聞二百五十律儀與佛同。故云聲聞乃至名
近同也。今與佛同等也者。以三平等戒故即
與佛同等也。以一切佛菩薩法爾當行者。今
此十善戒是隨順衆生故。一切佛菩薩法爾
自性四攝利他之戒。更問者即此意也
三從次金剛下。明問答諸乘十戒差別中。又
二。一明金剛手問。二明如來勅答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次金剛手問意云者。結前生後句也
時執金剛乃至云何種種殊異者。經之爾時
執金剛乃至云何種種殊異如是説已文。未
會引之也
二從聲聞下。明隨釋中。聲聞縁覺亦有十善
戒等者。言二乘及一切外道皆持十善戒。今
佛説菩薩所持十善戒有何等差別耶而問

妙印鈔卷第七十
  御本云元徳三年辛未五月十一日加點了
 沙門宥範六十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