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疏妙印鈔 (No. 2213_ 宥範紀 ) in Vol. 58

[First] [Prev+100] [Prev]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地行法供養。或時菩薩得無生法忍。自除煩
惱及衆生煩惱。是法供養。如是等大功徳力
名爲法供養云云如此等名爲供養諸佛也。十
依教修行者。諸佛説教常依二諦。今此菩薩
亦爾。常依二諦而行。故云依教修行也。初信
之一言可被十句之首也云云復次住是地已
等者。又成就十知。一善知諸地障者。且以十
波羅蜜配當十地時。初地即檀波羅蜜故。其
障者即慳貪。乃至第十者智波羅蜜故。其障
即無知也。知如此等諸當地之障故云爾也。
二善知地成壞者。知成就無盡十大願等。而
住如實大菩提心者。即是知當地之成。法愛
盡而信樂二地之功徳。是即壞也。三善知地
相果者。成就方便究竟之徳。於無盡法界施
三密化用。如此時善知當地相果成就也。四
善知地得修者。善知初地所得之功徳。又善
知初地所修之行業也。五善知地法清淨者。
於當地之功徳知無自性不生法愛也。故云
善知地法清淨也。五善知地轉行者。轉發起
二地行業故云爾也。六善知地地處非處者。
且如初地檀波羅蜜相應是處也。慳貪等非
處也。復次得三平等地是處也。非三平等者
是即非處也。如大集經第三云。如來了知是
處非處。云何是處云何非處。善男子若有造
作身口意惡得受安樂無有是處。是名非處。
若有造作身口意善受樂果者斯有是處。是
名是處。以如此義故云善知地之處非處也。
七善知地地殊勝智者。如初地者檀波羅蜜
相應智殊勝也。所謂能施不可得。所施不可
得。施物不可得。能施所施施物三種不可得
也。若如此即名殊勝智。若見三種可得之相
即非殊勝智也。如第二地戒波羅蜜相應智
殊勝也。所謂能持不可得。所持不可得。戒相
不可得。能持所持戒相三種不可得也。若如
此即名殊勝智。若見持犯之相即非殊勝智
也。如大論第十四云。見破戒罪人則輕慢。見
持戒善人則愛敬。如是持戒則是起罪因縁。
以是故言於罪不罪不可得故云云如是等義
故云善知地地殊勝智也。餘地准例可知云云
九善知地地不退轉者。如大論七十三云。佛
告須菩提。若一切無行無類無相貌。當知是
阿毘跋致菩薩摩訶薩云云復次須菩提惡魔
於阿毘跋致菩薩前。化作八大地獄。一一地
獄中有千億萬菩薩皆被燒煮。受諸辛酸苦
毒。語菩薩言。是諸菩薩皆是阿毘跋致。佛所
授記墮大地獄中。汝若爲佛授阿毘跋致記
者。當入是大地獄中。佛爲授汝地獄記。汝不
如還捨菩薩心可得不墮地獄得生天上。須
菩提。是菩薩見此事聞是事。心不動不疑不
驚作是念。阿毘跋致菩薩墮地獄畜生餓鬼
中終無是處。須菩提。以是行類相貌。當知是
阿毘跋致菩薩云云以如此等相知地地不退
轉也云云十善知淨治一切菩薩地者。如大圓
覺經云。善男子有照有覺倶名障礙。是故菩
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
自斷其首。首已斷已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
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
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
來種種言語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
已入地者隨順覺性云云如此等名爲善知淨
治一切菩薩地也云云乃至轉入如來地者。同
經云。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覺得。念失念竟
無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名
爲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
眞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倶是梵
行。衆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爲淨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脱。法界
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虚空。此名如來隨順覺
云云知如此法相名爲善知轉入如來地也
云云如此於此地中有無量無邊福徳智慧門。
故云如是等有衆多乃至故曰無邊智生也
妙印鈔卷第十八



妙印鈔卷第十九
 沙門阿寂紀 
  釋入眞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第一
疏第二
三從更約下。明約三心作十心中。更約前三
心者指因根究竟也。作十心説之者指種牙
疱葉等十心也。初種子心爲菩提心。從二地
至八地爲大悲句。從八地住心以下爲方便
句。故云更約前三心作十心説之也
四從若通下。明以十心配當十地中。若通論
信解地者總指十地始終也。果中之果者。第
六成果爲因成第七受用種子心。此受用心
者爲第六而果也。此果爲因而成第八無畏
依故云果中之果也。故上文云。又云。從一種
子而成百千果實。是一一果實復生若干。展
轉滋育不可勝數。今此受用果心成後心種
子亦復如是。故云受用種子也云云此中受用
者。爲第六而果故云受用。受用者果義也。種
子者。此果心爲第八因故云種子也云云九地
爲有進求佛地慧生等者。於八地自證圓極
如彼第八無畏依。於此第八地開出殊勝決
定二心。即是九地爲殊勝心。十地爲決定心
也。然言殊勝心者。從自證圓極位上求心發
生故云殊勝心。故云九地爲有進求佛地慧
生是最勝心也。十地此心決定者。第十法雲
地是。此宗意。等覺位故金剛喩定現在前。故
云決定心也。此二心無別境者。於第八地自
證化他平等雖具。而大智大悲未自在。還第
八地中淨佛國土成就衆生二徳而爲境。分
別彼二徳爲殊勝決定二心也。故云此二心
無別境界乃至開出之耳也云云
五從若一下。明地地有十心中。若一一地中
等者。指十地也。且如住初地時等者。住初地
時成就當地始中終相已。而以之爲因悲智
増進解第二。如此次第昇進猶似如六行智。
故云且如住初地時乃至推之可知也。華嚴
有衆多等者。彼經并十地論等委悉説之。恐
繁不書之。故云華嚴乃至廣分別説也云云
六從然此下。明阿闍梨所傳中。從初地即得
金剛寶藏者。開自己本來無盡莊嚴藏顯淨
菩提心如意寶幢故云爾也。然此十地名言。
雖依華嚴十住經。就之有淺深義。其淺略分
即常途華嚴法相也。其深祕分今宗所用也。
不識如此淺深之義。今見如此引用。作常途
之謂依文説之甚不可也。故云華嚴十地經
乃至因縁事相往渉也。於十住品者指十地
經也。十地論釋此品。如此經論中説十地時。
自第八地中開出九地十地。相似今經説相。
故云於十住品若解也。金剛頂十六大菩提
生等者。此十地品所説地位。建立義與今經
地住建立義。能解了通達。金剛頂十六大菩
薩生亦同證知無異路。故云爾也云云
問曰。若然者云何今經所説及十住品地位
并十六大菩薩生同一耶 答曰。就之且有三
種配當云云問曰。何等爲三種耶 答曰。一
彼十六生配當今經四轉。二彼十六生配當
今經三句。三彼十六生配當今經十地也云云
 問曰。若然者彼經十六生相當此經四轉
其義如何。餘二義亦爾也 答曰。十六大菩
薩生者。發心四。修行四。菩提四。涅槃四。已
上四四十六也。故與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
轉同一事勿論也。爰以彼經云後十六生成
正覺。此經説四轉成滿昇中臺。只是開合之
異也。敢無異路。故云同一也。次十六生與三
句同一者。彼十六中。初四者菩提心故是即
菩提爲因之句也。後十二者大悲萬行之上
福徳智慧精進故是即大悲爲根句也。第十
六生之後心者即方便爲究竟句也。故演密
引金剛頂經云。如是十六大菩薩。前四是菩
提心。後十二是大悲。又十二中前四福徳。中
四智慧。後四精進。雖具福智二種資糧。若
不精進不得超昇速云云次十六生與十地同
一者。今疏意。以種牙乃至殊勝決定等之十
心。如次配當十地 然約深祕明義之時。種子
乃至第八無畏依等八心是八葉之徳也。所以
然者。八葉位者不出自證化他大智大悲之
二門故。所謂以東南爲自證。以西北爲化他。
然於自證亦有大智大悲。所謂東方爲自證
之家大智。南方爲自證之家大悲。於化他又
有大智大悲。西方爲化他之家大智。北方爲
化他之家大悲。已上大分爲四葉。所謂寶幢
花開敷彌陀天鼓。發心修行菩提涅槃是也。
於東方發心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普賢
即大悲也。其終心位寶幢即大智也。於南方
修行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文殊即大悲
也。其終心位花開敷即大智也。於西方菩薩
又有始心終心。其始心位觀音即大悲也。其
終心位阿彌陀即大智也。於北方涅槃又有
始心終心。其始心位彌勒即大悲也。其終心
位天鼓雷音即大智也。已上再分爲八葉。以
此八葉爲初地乃至第八地。自此八葉之中
開出大智大悲而爲九地十地。所謂以大悲
爲九地。以大智爲十地。此悲智總合成第十
一地佛果。故疏一云。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
行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已上八葉
是八地也
發起心方
便大悲是第
九地也
嚴淨心佛國大智是第
十地也
已上二句
總合爲中臺第十一地佛果。爰以當所文云。
更約前三心作十心説之。若通論信解地則
初地爲種子。二地爲芽。第三地爲疱四地爲
葉。五地爲花 六地爲果。七地爲受因種子。八
地爲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也。九地爲有進
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
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方便轉勝
開出之耳云云今以此十心既配當十地。明知
前八心者是八葉八徳也 殊勝決定是此上
悲智二徳也。若以八心配當八葉者。所謂種
子牙二心東方也種子位普賢
牙位寶幢
疱葉二心爲南方
疱爲文殊
葉爲開敷
花果二心爲西方花爲觀音果
爲阿彌陀
受用無畏
二心爲北方受用種子爲彌勒無
畏依爲天鼓雷音也
自此第八無畏依
中開出殊勝決定二心。所謂殊勝心者第九
地即大悲也。決定心者第十地即大智也。此
大悲大智同際位爲中臺第十一地。是即初
開覺自心本來自性清淨妙蓮不染位名爲初
法明道位。此初地横得金剛寶蓮之八徳。竪
施設名爲十地。所謂前八地者八葉也。九十
兩地此上大悲大智也。故十六大菩薩生者。
於發心修行菩提涅槃之位各開四位故爲十
六大生。經此十六大生必昇中臺。此位名爲
成正覺。故云後十六生成正覺。今亦爾。超八
葉至中臺。此名爲正等覺顯現。故知十六大
生與十地位。全同一無異路也。是即從獨一
法界體開出悲智二徳。從悲智二徳開出四
轉。從四轉開示八葉。從八葉開示十六大生。
從十六大生開出三十二尊。故大集經第十
六云。寶手問虚空藏菩薩言。乃至何謂安一
切佛法根本邪。虚空藏菩薩告寶手言。菩提
心是安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
便得増長。寶手菩薩言。菩提心者何法所攝。
得不忘失能速至不退轉地。虚空藏言。菩提
心爲二法所攝得不忘失。速至不退轉地。何
等爲二。所謂涼至畢竟。是名爲二法所攝。
寶手言。此二法者爲幾法所攝。虚空藏言。此
二法爲四法所攝。何等爲四法所攝。謂涼至
者爲不虚誑不諂曲所攝。畢竟者爲無我及
上進所攝。是爲二法爲四法所攝。寶手言。此
法爲幾法所攝。虚空藏言。此四法爲八法所
攝。何等爲八。所謂不虚誑者爲不猶豫及體
眞淨所攝。不諂曲者爲正直及正住所攝。無
我者爲不退沒及進所攝。上進者爲功徳資
糧及智資糧所攝。是爲四法爲八法所攝。寶
手言。此法復爲幾法所攝。虚空藏言。此八法
爲十六法所攝。所謂不猶豫者爲大慈及大
悲所攝。體眞淨者爲身調及心調所攝。正直
者爲忍辱及柔和所攝。正住者爲無憍慢及
無滯礙所攝。不退者爲堅固及力所攝。上進
者爲如所作及正行所攝。功徳資糧者爲始
發及畢竟不捨所攝。智資糧者爲求多聞及
思惟所攝。是爲八法爲十六法所攝。寶手
言。此十六法復爲幾法所攝。虚空藏言。此十
六法爲三十二法所攝。何等三十二。所謂大
慈者爲無礙及於一切衆生等心所攝。大悲
者爲無厭倦及勤給足一切衆生所攝。身調
者爲不觸嬈及不加害所攝。心調者爲定及
寂靜所攝。忍辱者爲受正教及順行所攝。柔
和者爲慚及愧所攝。無憍慢者爲謙卑及禮
敬所攝。無滯礙者爲無垢穢及不強梁所攝。
堅固者爲不犯所行及成就本願所攝。力者
爲住正意及不掉動所攝。如所作者爲如説
及能行所攝。正行者爲正發及正進所攝。始
發者爲必勝及不退所攝。不捨者爲樂勝及
上求所攝。求多聞者爲親近善知識及脱可
善知識所攝。思惟所聞者爲智慧及善覩所
攝。是爲十六法爲三十二法所攝
問以何得知。言八葉十六同際如何 答。無
畏儀軌云。大日如來爲令知見此道示二種
法身。智法身佛住實相理。爲自受用現三十
七尊。令一切入不二之道。理法身佛住如如
寂照。法然常住不動而動現於八葉。爲自受
用示三重曼荼羅。令十界證大空。雖是理智
之殊廣略之異。本來一法曾無殊異。萬法歸
一阿字五部同一遮那云云文理無諍不可致
云云
問何以得知云九地十地八葉之上大智大
悲事如何 答。十地論第十一説第九地云。
第八地中但以淨佛國土教化衆生。此第九
地中辯才力教化衆生。成就一切相能教化
故。此勝彼故私云。此文意於第八地雖有淨佛國土
成就衆生義。未得説法自在故。於化他
不普。此第九地菩薩得無量辯
才力説法自在也。故殊勝也云云
又云。是菩薩得
如是陀羅尼力及無礙智樂説力説法時。於
法座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隨衆生心差別
説法。是菩薩法座。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
於一切中最爲殊勝故知此地菩薩以大悲
利益説法自在爲勝能。故疏云發起心方便。
又殊勝名言可思之。次彼初説第十地云。菩
薩於九地中已作淨佛國土及化衆生。第十
地中修行令智覺滿足。此是勝故云云又第十
二云。此中智大復有七種應知。一集智大。二
應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細微智大。五密
處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云云明知第
十地智徳最勝也。故九地爲大悲。第十地爲
大智也云云問若然者第九殊勝心第十決
定心也。然疏第二説第九殊勝心云。爲有進
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云云是即可大智。何故
云大悲耶 答。是指大悲而云爲有進求佛
地慧生。所以然者。於第八地自證圓滿了。住
畢竟不生平等大空故。淨佛國土成就衆生
之心不猛利。然從此無相甚深畢竟大空三
昧發起大悲利益之心。是即進求佛地大心
也。故指此大悲心云慧生。是故涅槃經三十
云。大慈大悲者名爲佛性。佛性者名爲如來
云云又云。佛心者大慈悲是可思之。次決定
心爲第十地者。第十法雲地菩薩。大智圓滿
昇受職潅頂位安住金剛喩定。故云決定心
也。故大論云。譬如受職後授印信云云印者是
印持決定義也。然者受職者是第十法雲地
菩薩位也。故知決定心第十地也云云以如是
義故云。華嚴十地經一一名言。依阿闍梨所
傳皆須作二種釋。一者淺略釋二者深祕釋。
若不達如是密號但依文説之。則因縁事相
往渉於十住品。若解金剛頂十六大菩薩生。
自當證知也云云已上最上甚深口傳耳
四從經云下。明讃歎經王中。又爲二。一明牒
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明隨釋中。自爲三。一明一切皆依三句得。
二明餘經嘆其徳。三明今經能辨種子生育」
初中。如上一切智地等者。指上來所説一切
法門境界也。及餘無盡等者。指釋迦如來所
説一切契經也
二從是故下。明餘經歎其徳中。是故餘經等
者。言如常途諸教所説中道第一義諦等者。
是即如沙羅樹王之莖。如諸四諦十二縁等
者。即是如沙羅樹王之葉。如諸六度萬行諸
波羅蜜門等者。即是如沙羅樹王之花。如諸
教所證之妙果者是即如沙羅樹王之菓。故
云是故乃至莖葉花菓也
三從今此下。明今經能辨種子生育中。今此
經等者。餘經中雖讃莖葉花菓。終不説沙羅
樹王種子并生育因縁始終本末。今經獨説
種子并種子發生因縁果熟圓滿相等也。故
云今此經中乃至所以稱大日經王非爲此乎
云云
五從經復下。明利益勸修中。又爲二。一明牒
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爲四。一明初地度
三大劫。二明住心實際。三明生極無自性心。
四明上上方便心
初中。即是初入此信解等者。超越三劫初入
初地故云爾也
二從行者下。明住心實際中。行者初觀空性
等指第二劫心也
三從爾時下。明生極無自性心中。爾時十方
等者。以蒙諸佛驚覺故從第二劫起。又住極
無自性心。是即指第三劫也
四從就前下。明上上方便心中。就前三句義
中等者。竪於十地始終説三句時。初地爲菩
提心爲因句。從二地至第八地始心爲大悲
爲根句。從第八地中心以去爲方便爲究竟。
然從第十地後心開出上上智方便而爲佛
地。故云就前三句義中乃至四分之一度於
信解也云云已上就殊異菩薩説之。非直入
眞言菩薩也
  已上釋疏第二卷畢云云
三從經云下。約六無畏復明心相中。自七。一
明善無畏。二明身無畏。三明無我無畏。四明
法無畏。五明法無我無畏。六明自性平等無
畏。七明總結三劫六無畏
初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
初總牒。自可見
二從猶是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總標答心
相。二明薩埵徴問意。三明蘇息義。四正明善
無畏
初中。猶是答前心相句者。上來約三劫廣明
諸心相已。今亦約六無畏説諸心相故云爾

二從以金下。明薩埵徴問意中。又二。一明問
意。二明佛答旨
初中。既聞此教諸菩薩等者 指次上祕密主
信解行地乃至四分之一度於信解之文也。
故云以金剛手既聞乃至上菩薩地也。問世
尊此菩薩行道時者。言問此菩薩未上初地
以前於幾處而得無畏依耶也。故云問世尊
此菩薩乃至得無畏處也
二從佛還下。明佛答旨中。佛還約前三劫者。
隨其差別淺深。分別而説六無畏也。故云佛
還復約乃至作差降對明也
三從梵下。明蘇息義中。又三。一明擧梵顯漢。
二擧譬。三明合譬
初中。梵音阿濕縛娑等者。義翻無畏依也。然
正翻蘇息也。故擧梵語多含顯義正二譯也」
二從如人下。擧譬。自可見
三從衆生下。明合譬中。爲妄想業煩惱等者。
以無明煩惱故起五根本煩惱者ヲハ喩爲能力
者所持。故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
智之所能斷也。依此五根本煩惱故作種種
惡業者ヲハ喩扼喉。依作惡業故受種種難忍苦
ヲハ喩閉氣垂將問絶。然以内薫力故發微薄
少善。乃至修十善業道等者ヲハ喩忽蒙放捨還
復得蘇也。亦如度險惡道等者。得如此蘇息
處故度險難惡道。以此義故云故名無畏處

四從佛言下。正明善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
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善義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釋善無畏
義。二明寄齊行者心地
初中。善義通於淺深者。始從愚童持齊一念
齊施之善。終至第十一地功徳大善皆通。故
云善義通於淺深也。然今欲説第二住心故。
此中所用之善者十善業道是也。故云今此
中意明十善業道也。如世人以十不善道等
者。於十惡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十惡生地獄。
中品十惡生餓鬼。下品十惡生畜生。於十善
又有上中下三品。下品十善生修羅。中品十
善生人。上品十善生天。大論等廣明。恐繁不
書。然外道凡夫十善以有漏智故。適雖有厭
下欣上之心。不能離三界。還沈淪三途無有
終期。故云如世人以十不善道乃至無有窮
已也。依修順世八心。歸依彼順世三寶。歡
喜悦樂隨順修行。依之多劫之頃受人中天
上之果報。故云後得順世八心乃至生人天
中也。後至涅槃者。彼最極究竟處爲涅槃故
云爾也。以修十善故免出三惡道。故云以
免離三途等也。是則最初蘇息處善無畏也。
故云名蘇息處也
二從若眞下。明寄齊行者中。眞言行者初入
三昧耶等者。是則初入眞言修三密妙行故。
漸離心外惡處初入心内蘇息處。故名爲最
初蘇息處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一刹
那心是也。所謂禪要云。一者刹那心。謂初心
見道一念相應。速還妄失。如夜電光暫現即
滅。故云刹那也云云已上説第二住心畢
二從經云下。明身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
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如修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身念處。二
明受等三念處。三明寄齊行者
初中。如修循身觀等者。從無始已來貪此身
流轉生死故。觀此身不淨而離身扼縛。所謂
觀此身五藏六腑三十六物之所集成。故云
如循身觀乃至所集成也。五種不淨者。一者
種子不淨。二者所居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
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也。惡露充滿者。
從九穴諸不淨流出而無斷絶故云爾也。如
此觀想時。於此身分無有微塵許之淨處。故
云終不爲此而生貪愛也
二從次復下。明受等三念處中。觀受心法等
者。既觀身不淨不生貪愛故。次復觀受無樂。
既於受復不生愛著故。次復觀心無常。既於
心不生執著故。次復觀法無我。如此依作四
念處觀故。離外道凡夫常樂我淨四顛倒。故
云次復觀受心法等也
三從若眞下。明寄齊行者中。本尊三昧衆相
現前時者。依三密相應妙行本尊瑜伽現前。
是則離顯乘苦空無常無我等四顛倒。於顯
形衆色得如實觀智。而知見本來顯形衆相。
此位觀彼外道凡夫四顛倒得空苦無常無我
實相而相似。故云若眞言行者本尊三昧衆
相現前時位與此齊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
者。第二流注心是也。所謂禪要云。二者流注
心。既見道已念念加功相續不絶。如流奔注。
故云流注也云云 已上説第三住心畢
三從經云下。明無我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
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我不可得。二
明寄齊行者
初中。又二。一正明我不可得。二明譬喩
初中。於陰界入等者。如上於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等種種諸法中求我不可得。故云謂觀
唯蘊無我時乃至求我不可得也。捨此自色
像者等者。指五蘊和合人體云捨此自色像

二從譬如下。明譬喩中。譬如因樹等者。樹譬
五蘊和合。影喩我。五蘊尚從縁生故都不可
得。何於五蘊和合積集中亦得有我耶。故云
譬如因樹則有乃至而有我耶也。如上所説
等者。指上初劫中也
二從於瑜下。明寄齊行者中。於瑜伽境界等
者。於一切法中。能觀達a字本不生際不生
愛慢位。與於彼人我不生愛著之位而相似。
故云若眞言行者於瑜伽境界乃至位與此齊
也。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三甜美心是。所
謂禪要云。三者甜美心。謂積功不已。乃得靈
然朗徹身心輕泰。既味於道。故云甜美云云
  已上説第四唯蘊無我住心畢
四從經云下。明法無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
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行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諸蘊即空。
二明寄齊行者
初中。謂行者心住蘊中等者。既出人我未離
法執故云爾也。欲令發起離著者。辟支佛以
利根故知有法執。仍發起離著之心也。所謂
幻焔等十喩是也。以此十喩觀達諸蘊即空。
離違世順理之八心證寂然界。故云謂行者
心住蘊中乃至證寂然界也。然離蘊之扼縛
者。離五蘊之法也。於法得蘇息處者。於十縁
生法得蘇息處也。故云法謂十縁生句也
二從現覺下。明寄齊行者中。現覺瑜伽境界
等者。謂於瑜伽境界作鏡像水月等觀。於自
證化他不進不退位而相似。故云若眞言行
者乃至無性無生位與此齊也。若配當地前
五種心者。是第四摧散心也。所謂禪要云。四
者摧散心。爲卒起精懃或復休廢。二倶違。故
云摧散云云已上説第五拔業因種心畢
五從經云下。明法無我無畏中。又二。一明牒
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無縁乘觀。
二明覺心不生。三明寄齊
初中。觀察法無我性等者。以幻焔等十喩觀
法我無性。故云觀察法無我性也。三界唯識
唯心不見心外影像。故云於心外有無影像
智也
二從心王下。明覺心不生心中。心王自在等
者。以八不正觀故一念之心前後除斷。以前
後際斷故遊畢竟獨空窮本不生際。以此義
故永離法我之扼縛。故云心王自在覺本不
生乃至得蘇息處也
三從若眞下。明寄齊中。於瑜伽道中者。唯一
明朗外都不縁餘境。不見身與心。萬法不可
得猶如虚空。若配當地前五種心者。第五明
鏡心是也。所謂禪要云。五者明鏡心是也。既
離散亂之患。鑒達圓明一切無著。故云明鏡
云云已上説第六第七住心畢
問曰。若然者何故住心抄經之若害法住
無縁當得法無我無畏之文。并疏之經云若
害法住乃至心得自在用等文而結シテ云此
他縁大乘心也云云又次引經之若復一切蘊
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及法無縁空自性
無性。此空智生當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
之文。并疏之謂觀自心畢竟乃至以下之文
而結云此覺心不生一道無爲極無自性三
住心也云云然者今此文但局第六可不通第
七住心。如何 答。彼住心抄意。自心畢竟空
性之言爲覺心不生心故如此釋給也。
是即論旨陳段之意也。雖然他縁覺心二種
住心菩薩乘也。一道極無二種住心權佛乘
也。不可混亂之上。既此中云心王自在覺本
不生。無諍又是可有第七住心也。是即論
相説段之意也
六從經云下。明自性平等無畏中。又二。一明
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謂觀下。明隨釋中。自四。一明能觀法。二
明所觀法。三明所顯法體。四明寄齊 初中。
謂觀自心畢竟空性者。指諸法實相觀。所謂
三諦即是妙觀也
二從時我下。明所觀法中。我者指人我。即第
四住心也。蘊法者指法無我。即第五住心也。
及無縁者第六住心也。皆同一性者第七住
心也
三從所謂下。明所顯法體中。又三。一明一道。
二明極無。三明並結二種住心
初中。自性者指自性清淨本覺妙理。即境也。
無性者指自受用智體。即智也。如此境智本
有常住離去來今。非修生顯徳分。故云自性
無性也
二從此空下。明極無中。此空智生等者。指三
諦即是妙觀佛性常住妙智。然此佛性眞如
妙體自性清淨而離有爲無爲界。此名爲極
無自性心。爰以住心抄云。一道無爲與極無
自性住心。經文相交難見別。意一道者佛智
即佛性。此佛徳自性清淨也。故云極無自性。
譬如眞金毎値師縁。其形萬差而其性不改
云云以如此等義故云此空智生即是時極
無自性心生也云云
三從於業下。明並結二種住心中。於業煩惱
等者。以不斷而斷斷而不斷之義故縛脱共
不可得。以不可得故自性平等也。故云於業
煩惱乃至自性平等也
四從爾時於有下。明寄齊中。爾時等者。眞言
行者得自性平等體之時。離有爲無爲界。自
利利他不二平等ナル位相似彼極無自性心。故
云爾時於有爲無爲界乃至虚空無垢菩提心
云云然此心在纒出纒等者。今此虚空無垢
菩提心凡聖同一畢竟不生生佛平等。觀者
不見如來智眼尚叵窮。何況餘人耶。故云然
此心在纒出纒乃至況餘生滅中人也
七從今所以廣明下。明總結三劫六無畏中。
又三。一明廣明所由。二明擧譬。三明垢盡極

初中。今所以廣明三劫等者。言以淨菩提心
修證淺深難知故。先依廣明三劫六無畏衆
多心相。見如是之心相彰於外。則必識如是
之淨心萠於内。見如是之著相。即知如是著
處。故辨其修證之淺深。識其進退之離著。依
之用離著之方便捨當位之法愛。發求上之
智心。進後後深位也。以如此義故云今所以
廣明乃至以明修證之深淺耳也
二從上已明下。擧譬。自可見
三從但知下。明垢盡極處中。但知心垢盡處
等者。始從一念齊施之心。分分除一分心垢
顯一分之淨心。今至此極無自性心。而心外
垢穢咸盡。亦無戲論而可論。故云但知心垢
盡處戲論不行也。此處者即是第六無畏依
也。此外更亦不可顯示其垢處。故云即是第
六乃至如何表示耶也云云問曰。段段所説
寄齊菩薩殊異直入中何耶 答皆是殊異菩
薩非直滿菩薩故。段段皆云寄齊也。可思之」
第四從經云祕下。明約十縁生句答修行中。
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是略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竅定答問。
二明當品縁生有三種。三明十縁生句
初中。是略答前等者。如來答金剛手第七問
也。如下文萬行方便等者。指具縁以下諸品
也。言或擇地造壇曼荼羅。或祕密曼荼羅。或
蓮華曼荼羅。或支分生曼荼羅。如此等衆多
曼荼羅現起之時。皆依此十縁生句淨除愛
慢心垢可至無垢淨菩提心故。此十縁生句
殊爲眞言行者最旨要也。故云如下文萬行
方便中乃至留意思之也
二從然統論下。明當品縁生有三種中。又六。
一明總表。二明對治實法。三明對治境界攀
縁。四明對治沒實際。五明引般若同。六明深
修觀察
初中。然統論此品中等者。今此住心品所明
十縁生句不出如是三種。故云然統論此品
乃至略有三種也
二從一者下。明對治實法中。一者以心沒蘊
中等者。爲對治實我實法。以此十縁生句觀
察實法時。我法即空也。故云一者以心沒蘊
中乃至即空之幻是也。此中如前者指初劫
中也
三從二者下。明對治境界攀縁中。以心沒法
中等者。既對治實我實法故。漸雖離我法之
縛。未融能所相故爲境界攀縁所動轉。故爲
對治境界攀縁。觀十縁生句遠離彼能縁心。
是即彼阿頼耶即心之幻也。已上第六第七
住心也
四從三者以心下。明對治沒實際中。所言實
際者。住無爲界名爲實際。爲離此無爲界。觀
十縁生句而離此實際無爲境界也。已上第
八第九住心也
五從摩訶下。明引般若同中。摩訶般若中者
指大品般若也。亦具含三意者。所謂一爲對
治實法説之。二爲對治境界攀縁説之。三爲
對治沒實際説之。故云摩訶般若中十喩亦
具含三意也
六從今此中下。明深修觀察中。又二。一明初
法明道觀解。二明二地以去觀解
初中。今此中云者。指總牒經文中也。深修觀
察者等者。於十縁生既説有三種不同已。然
後經言深修觀察者。三種中且於第三重不
思議幻中而令深觀察。故云今此中云深修
乃至意明第三重也。是即殊異菩薩。與彼自
性平等無畏離有爲無爲界位雖相似。而於
三密平等瑜伽境界中。以十縁生句深修觀
察時。以自心之心水爲非感之感。以佛心之
天月爲非應之應。以不可思議感應因縁逮
見毘盧遮那佛法界遍滿三密。故云且如行
者於瑜伽中乃至説所宜聞法也。雖然自心
本來不生畢竟清淨。佛心本來不生畢竟清
淨。以此義故行者不到而到。佛又不來而來。
以不思議因縁。成不思議妙相。故云然我心
乃至佛心亦畢竟淨也。此不思議境界現前
時。且以我心爲自。以佛心爲他。然者今此境
界從自生耶。從他生耶。從共生耶。從無因生
耶。種種諦觀不可思議不可得也。雖不可得。
然形色相貌音聲等宛然可見可聞也。故云
若望我心爲自乃至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
也。然此不思議法界。若言幻者即是幻也。
若言法界者即是法界也。若言遍一切處則
是遍一切處也。如此隨應可有無量無邊不
可説不可説名言。今且論幻故是即不可思
議幻也。故云論幻即幻論法界乃至論幻故
名不可思議幻也云云如幻者當知陽焔夢影
亦皆不可思議也
二從復次下。明二地以去觀解中。自五。一明
四諦有無量名。二明一切例如。三明如來獨
窮源。四明包括始終。五明依論大歸
初中。又二。一明深修轉深。二正明四諦
初中。復次者。上約初地釋深修義了。今亦約
二地已上釋之故云復次也。謂得淨心已去
者。上於十地配當三句時。初地爲菩提爲因
句。二地已去爲大悲爲根句。九地以去爲方
便究竟句。以此義故云謂得淨心已去從大
悲生根乃至方便究竟也。其間一一縁起等
者。從初地至第十一地。其中間地地皆有無
量無邊不可思議縁起。於如是等感應因縁。
皆悉以此十縁生句一一次第觀之。於當位
所證之法而不生愛慢。轉深轉妙信解終窮
登佛地。故云其間一一縁起乃至故言深觀
察也
二從且如下。正明四諦義中。且如四諦義者。
夫三乘所修法門無量中。且約四諦明不思
議幻。餘一切法門亦以可例知也。故云爾也。
直示娑呵世界等者。言十方法界無量世界
中。且於此堪忍世界示之有無量無邊名言
差別。如涅槃經第十一云。又有四聖行。所謂
四聖諦苦集滅道。迦葉苦者逼迫相。集者能
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大乘相。復次苦者
現相。集者轉相滅者除相。道者能除相。復次
苦者有三相。苦苦相行苦相壞苦相。集者二
十五有。滅者滅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惠。復
次有漏法者有二種。有因有果。無漏法者亦
有二種。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則名苦。有漏
因者則名爲集。無漏果者則名爲滅。無漏因
者則名爲道。又云。八相名苦。所謂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
陰苦。能生如是之八苦法者。是名爲集。無有
如是八法之處。是名爲滅。十力四無所畏三
念處大悲。是名爲道云云今且略此經如是説。
若微細説無量無邊不可勝計。以如此義故
云直示乃至無邊差別也。於一世界中猶不可
説盡。何況於十方法界一切世界海。何能盡
之哉。故云又況無盡法界中逗機方便何可
窮盡也。今行者於一念者。謂今眞言行人於
一念淨菩提心中。以直約諸法令識其心故。
於盡空法界不可説不可説不可説展轉不可
説展轉法界塵數四諦而觀達之時。頓於一
一四諦體悟a字門義。所謂非空之空。非假
之假。非中之中也。其空者法界圓明金剛不
生體是也。其假者圓明所現曼荼聖衆是也。
其中者圓明所現曼荼擧體本來常住也。然
如此三法一即三三即一。一三自在不可思
議。故云今行者於一念淨心中乃至故名爲
不思議幻也
二從如四諦下。明一切例知中。如四諦者餘
一切法門等者。言於四聖諦法門既明通達
如是義。准之餘一切法門可例知也。所謂十
二因縁六度四弘十力四無畏等無量無邊不
可説不可説一切法門皆悉通達。體悟a
本不生際圓滿不思議幻。故云如四諦者餘
一切法門例也
妙印鈔卷第十九
  元徳二年庚午七月七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