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彌陀經略記 (No. 2210_ 源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210
阿彌陀經略記

 天台首楞嚴院沙門源信撰 
夫阿彌陀經者。度生死海之舟楫。至清涼
池之輪轘也。其文約略。其義含弘。籠五岳
於一簣之山。宗四海於寸波之上。是以發心
者。先持此經。興法者。必弘此經。則知。我
士在因縁於此經。此經在感應於我土明矣。
爰在親衞藤將軍ト云。辭朝以閣劍於箱仗。遁
俗以栖蹤於雲巖。以來口稱阿彌陀佛。而
無二心。眼望極樂世界。而不横視。今命予
曰。天台義記文略難了。願詳其義。博以我
意矣。予尋旨歸。粗辨文相。備之要聞。名
曰略記。唯慚以淺智。不究奧區。于時長和
三年甲寅暮九日。叡山沙門源信叙
將釋此經。略用三門。一述大意。二明題
目。三分文解釋
初大意者。彌陀本地應迹難量。普遍十方。
廣利六道。極樂是其一區。彌陀是其一化。機
感有時。今偏讃説。是以至心七日。覩紫摩
金之尊容。稱名十念。脱火血刀之苦果。無
縁慈悲功莫大哉。然此經者。其取顯也。則
息三有之輪迴。而達七寶之臺。其探密也。
則廢三乘之保證。以歸一實之果。何者若
得開三顯一出世本懷。焉執五時八教入理
之權説。況復初心昔時。尚不退大覺之道。
極樂後日。那可作永滅之人。説時未至。雖
不獲開示悟入之名。寶所無疑。猶亦備阿
鞞跋致之徳而已。寄兩端義叙一經意。綱
目非一豈不得乎
次明題目者。佛者娑婆化主。三身萬徳之釋
尊。説者娑婆化儀。四辯八音之聲教。阿彌陀
者極樂化主。十方諸佛之所讃也。今者世尊。
讃彌陀引攝之大。説極樂境界之妙。教苦界
衆生。令感安樂勝果。故此爲經別號。攝所
有之衆徳。歸能化之一身。但云阿彌陀也。
經者聖教都名。即常義也。三世諸佛。興出雖
縁殊。十二分教。義理是一。衆車同轍。萬流
會海。故名爲經。今能所相並。通別兼擧。故
云佛説阿彌陀經也
三分文解釋者。依大師義記。大分爲三。從
如是我聞至大衆倶是序分。爾時佛告至
此爲甚難爲正宗。佛説此經已下名流通
經曰如是我聞至給孤獨園者。此下序分。
分文爲六。一所聞法。即如是也。二能持之
人。即我聞也。三聞持和會時。即一時也。四能
化主。即佛也。五聞持所。即舍衞國等也。六同
聞衆。即比丘等也
經曰與大比丘至大弟子者下。大文第六
明同聞衆有三。一聲聞衆。二菩薩衆。三雜
衆。此初明聲聞衆。文有五。一總稱。即大比
丘也。二數。即千二百五十人也。謂優樓頻羅
弟子五百。伽耶那提各二百五十。或云。伽耶
三百。那提二百。舍利弗目連弟子合二百五
十。又云。耶舍門徒五十云云是常隨聖尊。爲
證信衆者也。三階位行相。即羅漢知識也。四
別號。即舍利弗等十六尊者也。五結。即如是
等諸大弟子也。義記云。周梨般陀迦。翻小路
邊生。有云。此人前生。作大徳法師。多解義
理。然於一時。隱一妙義。不爲他説。由此鈍
ナリ。前大法師タリ。故證漏盡。義記云。賓頭盧
頗羅墮。翻走閉門。迦留陀夷。翻大麁黒。有
云。此人。悉達在宮爲師也云云餘如法華
疏。稱讃淨土經與今經。同本異譯。彼經唯
有四人。即今初三後一也。入大乘論曰。舍利
弗等五百弟子。悉是菩薩。皆當作佛。一切聲
聞。皆阿毘跋致菩薩云云則知。内祕菩薩行。
外現是聲聞。如衆星遶月。而匡輔法王。既
能輔於釋迦悲願。豈不輔極樂化
經曰并諸菩薩至大菩薩衆爲三。一總稱。
二別號。三結。如文。稱讃經。總云無量菩薩。
別亦但出四菩薩。無乾陀訶提。有不休息
也。皆是一生補處大士。了達諸佛祕密境界。
名稱普聞無量世界。盡未來際。利益群生。
常爲衆生不請之友。乃至聞名無空過者。
義記云。乾陀訶提。此翻香意。有云。赤色也。
未檢徳行。理必同餘
經曰及釋提至大衆倶者。第三擧雜衆爲
三。初天衆。次餘衆。大衆中攝人修羅等。經
未別列。以後顯初。稱讃經。具擧釋梵四
王。無數天人。阿素羅等。三總結。倶字也。非
結雜衆。通結菩薩。准之應知。前之與字。
非唯菩薩。通與雜衆也。釋提桓因者。忉利
天主。帝釋天子也。願常奉仕三世諸佛。入
不思議祕密境界。其餘徳行云云
經曰爾時佛告至現在説法者。下正宗。
大分爲二。一説極樂依正。二顯説教本懷
或分爲三至
下當知
初爲二。一略標。二隨標廣説。是
即初標也。此亦有六。初明對身子。此上及
末二行。是經家文也。中間唯佛語也。二指方
處遠近。雙卷經同此經。稱讃經曰過百千
倶胝那由他佛土。三標極樂世界。亦名安樂
國。亦名安養國。四標化主。彌陀佛。五示
説法時分。六標説法。雖有六文。以極樂彌
陀説法三事爲要。西方現在。應通始終。
然極樂有界。須簡十方。説法待時。宜辨
三世。故二處示耳。稱讃經曰。爲諸有情説
微妙法。今經意曰。説必對衆。衆非必説。既
曰説法。即顯有衆。何況下文有多聖衆。前
後互顯。文略意周矣。義記總曰化主。今爲
顯義類。更分説法
經曰舍利弗至名爲極樂下。第二隨標廣
説。亦爲三。一説極樂名義。二明阿彌陀名
義。三顯説法力用。初説極樂名。有佛自問
自答。是即問也
經曰其國衆生至極樂下。答亦爲三。初約
衆生。二約外器。三約内外。如次正報。依報。
作業也。心境相對而作事業。故云内外。此
是初也。義記。以衆生爲總。七重樹以下爲
別釋。總別二門其理雖盡。爲辨文相。更分
爲三。言衆苦者。總有八苦。彼土衆生由大
善根。蓮花化生故無生苦。常少不老故無
老苦。四大調和故無病苦。壽命無量現窮
聖徳故無死苦。由別意樂故。設有死生。
隨心自在故。不爲死苦。内無愛著。外無離
別故。無愛別離苦。内無怨念。外無違害
故。無怨憎會苦。微妙境界。隨心自在故。無
求不得苦。無地獄。鬼畜。刀杖。殺縛等故。無
五陰盛苦。又有二種。一苦。二憂。身受名苦。
心受名憂。樂亦有二。一身受名爲樂。二心
受名爲喜。爲三受時。身心合説。爲苦爲
樂。今經約此也。爲五受時。身名苦樂。心
名憂喜。稱讃約此也。如倶舍等學者當知。
既於身心。常有喜樂。應知身心有何憂苦。
故稱讃云。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
清淨喜樂云云彼土。一切内外境界。悉生六
識深妙喜樂。且約經文。出其一二。林池宮
殿。衆寶嚴淨。微妙色光。能生眼樂。諸天妓
樂。鳥樹羅網。種種音聲。能生耳樂。妙香。飯
食。寶衣經行。如次。能生鼻舌身樂。寶地柔
軟。微風適悦。飛行遊戲。亦生身樂。觸諸境
界。念佛法僧。無量功徳。能生意樂。如是樂
相。説不能盡
經曰又舍利弗至名爲極樂下。二約外器
明極樂相。猶如世間王。富メル外郭衢。通達
閭閻且千。極樂地形亦應如是。四方縱横。
界道通達。道之兩邊。寶樹行列。樹之外邊。
寶池雙流。上有寶階。渡階至宮殿。今文隨
此次第。説寶樹池寶樓閣等。今明寶樹言
四寶者。如次下文。金銀瑠璃頗梨也。處處
有行樹。今先説道側。法華經曰。多諸寶樹。
行列道側。極樂亦爾。案觀經云。七寶行樹。
高八千由旬。金樹銀樹瑠璃等樹。或二寶三
寶。衆寶合成。行行相當。葉葉相次。瑠璃色
中。出黄金光。頗梨色中。出紅色光。如是衆
寶色更互映飾。一一樹上。有七重羅網。一一
網間。有五百億宮殿。殊特嚴麗如梵王宮。
諸天童子。在中娯樂。毘梵王宮諸天童子。在
中娯樂。毘楞伽寶以爲瓔珞。瓔珞光明。照
百由旬。妙華寶蓋。莊嚴於樹。微妙光明。照
曜婉轉。晝夜常奏百千妓樂。十方諸佛。隨
時影嚮。當知。一網間即是一淨土也。如是
寶樹充滿國界。所言七重羅網。准觀經。只
是樹之莊嚴。一一樹之莊嚴。一一樹各有七
重耳。諸經不同。且依一經
經曰又舍利弗至合成者。樹次説池。内外
左右皆有寶池。今依次第先説道邊。謂道
邊樹外。有寶欄楯。欄楯之外有七寶池。金
沙布底。八功徳水充滿其中。表裏映徹傍
道而流。柔軟七寶。以成其水。清涼香潔。味
如甘露微瀾回流。不遲不速。其聲微妙。無
不法音。或出苦。空。無我。諸波羅蜜聲。或
出十力。無畏。不共法音。或大慈大悲聲。或
無生法忍聲。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
然快樂之音。衆生聞者。念佛法僧。有洗浴
者。淺深隨念。蕩除心垢。隨應悟道。八功徳
者。稱讃經云。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
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飮
時除飢渇等無量過患。八者飮已定能長養
諸根。四根四大。増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衆
生樂受用已上池上有階。四寶合成。各各相
去。不近不遠。遠近互照。講堂精舍。内外左
右。所有寶池。准此應知
經曰上有樓閣至而嚴飾之者。渡階至宮
殿。故池次説之。謂彼寶上。一一界上。有五
百億宮殿樓閣。衆床座妙衣ヲ以敷上也。無數
天人。在樓閣中。十方流眄而作妓樂。聞者
自然塵勞消滅。無量功徳。念念増進。言上有
等者。池高。地有樓閣。故云上也。或
處虚空中。有諸宮殿。天人止住。前解爲善。
經曰池中至功徳莊嚴者。樓閣次。別説蓮
花。并結莊嚴。此文應屬前寶池段。故觀經
稱讃トニハ。與池合爲一段。今在樓後。其意難
測。且解云。此經所説。有其次第。林池樓閣
一期長時。池中蓮華待節開敷。供佛飯食
毎日一度。衆鳥和鳴晝夜六時。微風吹動
時相續。是故今經。依地形内外時分次第。所
説有前後。種種蓮華。如經可知。青黄赤白
四種色光各別。華或一華具一一寶池無數
蓮華アリ。一一蓮華無量光明。微妙香潔周遍&MT06279;
馥。一一光中。有諸化佛。普爲十方。説微妙
法。一一華上。有一菩薩。夜宿蓮華。晝還宮
殿准悲花經蓮華
尊佛國菩薩解
其華既爲菩薩住處。大如
車輪。理可然耳。世親論云。寶華千萬種。彌
覆池流泉。微風動花葉。交錯光亂轉云云
結如文。池與蓮華處一文別。樓與池華。處
別文雜。故不別結。三合ヲ一結樹池樓華中今經
不説有衆生
觀經等相雙説取
彼意釋今文
經曰又舍利弗。至莊嚴下。三約内外作業。
合明極樂相。寶池花飯化鳥樹聲。即是外器。
受用經行聞聲念者。即是衆生。故言合明。此
亦有二。一毎日度事。二毎日多時事。此即
初也。文有六。一天樂。二金地。三雨花。四供
佛。五飯食經行。六結。一一如文。彼國天人。
常作妓樂。或諸樂器。懸處虚空。其聲和雅。
甚可愛樂。黄金爲地。坦然平等。妙寶間飾。
奇麗清淨。寶衣遍布。柔軟光耀。晝夜六時。
雨天妙華。舊花沒地。更雨新者。光澤香潔。
周遍清淨。見者歡喜而不貪著。彼土衆生。各
持此花。晝夜六時。供養無量壽佛。毎日晨
朝。供養他方諸佛。謂彼衆生。倶至十方。供
養恭敬十萬億佛。從他方還來。若欲飮食
時。七寶鉢器自然在前。百味飮食盈滿其
中。天上人中。所未曾有。雖有此食。實無
食者。見色聞香。自然飽足。事已化去。時至
復現。飯食已訖。隨意經行。觸見聞覺知。増
無量善根云云此中應作三諦觀解。雲路無
礙即空。持花飛行即假。供養諸佛即中。非空
何往。非假何供空有相資。歸中道佛。餘文
准之應作此解。如大論四十二云。如鳥於
虚空中無所依。然而高飛。菩薩亦如是。於
諸法中。不住而能行菩薩道。中論偈云。因
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是
中道義。問。既六時雨花。何言毎日一度事
耶。解曰。時分次第。大都論之。不遮少分更
互相雜。況復以諸天花。供養十方。爲此中
要。其雨花等。相從來也。今者取要言一度
也。問。若爾何十住偈。云彼諸大菩薩。日日
於三時。供養十方佛。是故稽首禮。答。今經
云衆生。彼論云大菩薩。故不相違。或復云云
 問。觀經云瑠璃地。何故今言黄金。解曰。
思益經。説未來須彌燈王佛國。以閻浮金
瑠璃爲地。准彼思之。黄金不映徹。瑠璃
非金色。彼土金色亦應映徹。故倶得名。又
觀經云。瑠璃地上。以黄金繩雜厠間錯云云
二寶ヲ以。成故亦倶名。問。今經稱讃經。何故多
相違 解曰。不須和會。文雖少異。理應無
別。試曰。彼經曰。雨種種花。今經不云種
種。然言盛衆妙花。若唯一種。何言衆耶。彼
經云供養他方百千倶胝佛。今經云十萬億
佛。十萬百千也。億即倶胝也。謂第三億名
爲倶胝。彼經云還來本處遊天住等。今經
云飯食經行。彼經等字即兼餘事耳。雙卷
經。説有飯食。密嚴經。云極樂中之人。自然
隨食云云故知。彼土定有食事。彼經云六
時供養無量壽佛。今經不説。但文略耳
經曰復次至莊嚴者。次約毎日多時事。合
明極樂相。文有三。初衆鳥。次風樹。後結。初
又有四。一衆鳥。二音聲作用。三聞者心想。
四無三惡趣。倶如文觀經云。如意珠王。涌
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爲百寶色鳥。和鳴
哀雅。常讃念佛念法念僧。次風樹文有二。
初風樹等聲用。二聞者心想ナリ。雙卷經云。世
間帝王有百千音樂。自轉輪聖王。乃至第六
天上妓樂音聲。展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
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
種音聲千億倍也。稱讃經説。衆鳥晝夜六時。
恒共集會。出和雅音。常有妙風吹諸寶樹
云云知鳥限六時。風常相續。總結如文。
此經以念三寶。爲勝善根。故應思念。衆鳥
是佛化。音韻是正法。聞者是僧。餘文准知。稱
讃經。總説彼等功徳莊嚴云。假使經於百
千倶胝那由多劫。以其無量百千倶胝那由
多舌。一一舌上出無量聲。讃其功徳。亦不
能盡。是故名爲極樂世界
經曰舍利至十劫者。第二明彌陀名義。過
於無量天人聖衆所居。宮殿林池樓閣莊嚴
境界。而入内宮得見如來。國非莊麗。無
以重威。故明寶土。後説佛徳。有自問自答。
如文可知。一切諸佛總有二身。一者眞身。
住報佛土。二者應身。住同居土。西方化主。
是一應化。故彼名號亦隨應立。於阿彌陀一
梵語中。含無量光。無量壽義。無量光者如
文。稱讃經云。彼如來。恒放無量無邊妙光。
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無有障礙。
觀經云。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
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
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
捨。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説云云
計之。一相中具七百五倶胝六百萬光明。正
使和合億千日月其光熾燃。不可得比。八
萬四千相。一一亦如是。無量壽者。亦如文。
稱讃云。彼如來及諸有情。壽命無量無數大
劫。大論曰。無量億阿僧祇與恒河者。多數
理同云云諸文雖異。彼土壽量。大都一恒河
沙數劫耳。此之二義。顯横竪益。無量光者。
顯横利物。遍照十方。攝衆生故。無量壽者。
顯竪利物。經無數劫。利衆生故。二利常圓。
故得此名。常光一尋。雖常非遍。別縁遍照。
雖遍非常。此佛光明。即不如是。經無量
劫。遍照十方。問。佛與衆生壽同。光明何
故不爾 答。若威光劣。尊重不深。壽命設
短。還生戀慕。故凡諸佛壽。隨宜不同。或
有佛長衆生短。如未來花光佛世。或有佛
短衆生長。如東方月面如來。彼佛壽命一
日一夜。或有倶長。如極樂國。或有倶短。如
今佛世。若作觀解。無者即空。量者即假。壽
者即中。佛者三智即一心具。應知。圓融三觀
之智。冥於圓融三諦之境。萬徳自然圓。名
阿彌陀佛。衆生無始。從因至果。具有六即
阿彌陀佛。至下當知 問。何故不説佛餘
功徳。解曰。諸正教中明三世佛。但説化用
差別。不説内證功徳。即由内徳諸佛無異。
利生方便諸佛不同。菩薩不爾。隨位徳別
故。隨其人説内外徳。言阿彌陀佛成佛已
來於今十劫者。稱讃經。云十大劫。或復有
異説云云然所以此文來者。爲顯彼佛三
世益物。及利此土今日後時衆生故也。謂或
當會衆。欲知彼佛成佛道久近故。隨樂説。
或望次文。顯利益多。十劫所化尚非算敷。
何況將來恒沙劫化。聞者隨宜生欣樂心。或
爲對治末世疑網。給孤園後。時代多變。西
方一化。爲存爲亡。願往生者。心不純一
故。説前近以顯後遠。如此三義。自當四
悉。運念十劫。即世界也。聞益欣樂。即爲人
也。存不決疑。是對治也。淨信往生。當第一
義。餘文准之。應作四釋
經曰又舍利弗至莊嚴者。三廣明説法用。
文有三。初明聲聞衆。次明菩薩衆。後結。初
聲聞爲三。初無量等者。略標數擧人。次皆
阿羅漢者。明位。後云非是算數等者。正明
數多前無量無邊。不如非算數。故非重言。
如雙卷經曰。如目連等。於百千萬億那由
多劫。計彼初會聲聞菩薩。所知數者。猶如
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云云此中聖衆。
擧勝略劣。故説應果。不説前三。極果難
證。此尚無量。劣位易入。彌多應知。次明菩
薩。云亦復如是者。階位數量同聲聞衆。故
言如是。言位同者。仁王經。第七地菩薩名
阿羅漢。唯識論八地以上。或初地以上。名阿
羅漢稱讃。云一切皆是。一生所繋。言數同
者。如文。然大論云。極樂世界。菩薩僧多。聲
聞僧少。二文似別。理不相違。聲聞雖少亦
非算分。大途是同故。言如是。後結如文
問。上來但説佛及聖衆。非是顯示極樂名
義。何故結爲國土莊嚴。解曰。聲聞菩薩義
通二門。一爲佛所化故説之。二爲土莊嚴
故結成國土。如法華經。名相佛土。常以菩
薩莊嚴其國。閻浮那提金光佛土。菩薩聲
聞。斷一切有。無量無數。莊嚴其國。故此結
文。但屬衆聖不屬於佛 問。若不屬佛何
故。稱讃經説佛號已。結云彼佛淨土成就
如是功徳莊嚴。解曰。二經意別。何必一例。且
試會云。依正功徳相應互顯。是故彼經爲國
莊嚴。然文上下問答片異。是故今經互不相
屬。或今文不明。亦可同彼。問。前標云説
法。今説二聖衆。自是別事。何言廣略。解云。
説不孤起。必逗機縁。機不自益。必藉教法。
人法雖異。互得相彰。前但言説法。故名爲
略。今廣出所化無量聖衆。便顯佛説種種
道品。六度。四攝。無量法門。故名爲廣。智者
當悉
經曰又舍利弗至阿僧祇劫説者。明國土
衆生品類差別。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其名長
至一生補處。如法華中。列文殊觀音彌勒
等。云皆於阿耨菩提不退轉也。今文意亦如
是。稱讃經云。若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
轉。必不復墮諸險惡趣。邊地。下賤。蔑戻車
中。常遊諸佛清淨國土。殊勝行願。念念増
進。決定當證阿耨菩提云云乃至結爲國
土莊嚴。彼經不別説補處人。但前菩薩文。
云皆是補處。今經別説之。然此文所屬未
了。解云。補處之名。雖此中説。其人既在前
菩薩中。故不重結。不退之名。亦通凡夫。其
位非高不足別結。如前三果不別説也。由
此竝説補處不退トヲ。逗衆意樂。以勸倶會。
然則此文准前。傍顯國土莊嚴。望後正爲
發起本懷。故下文云與如是等倶會一處者。
正取補處。傍取不退 問。瓔珞經等。至第
七住始立不退云云彼國衆生何皆不退。況
復上品中生人。經七日後。於阿耨菩提。得
不退轉。何況餘品不可速疾 答。案十疑
云。極樂衆生雖未久修。有別因縁。皆不退
轉。一者彼佛大悲願。恒常攝持故。二者佛光
常照明。道増進故。三者聞水鳥樹聲。念佛
法僧故。四者菩薩爲良友。無諸惡縁故。五
者壽命無量劫。共佛齊等故。由此等因縁。
不退大菩提云云後漸増進。得餘不退。經
文約此説七日等。基法師要決。三不退外。
極樂淨土名處不退。例此世界。人中聖者。
若遇五縁退所得果。謂遠行。多病。樂誦經
典。樂和諍訟。樂營僧事。天上無此五種退
縁。故彼聖者所證無退。准此極樂爲處不
退云云此處不愛義。同十疑意耳。問。彼國
既有聲聞極果。何言皆是阿鞞跋致。答。義
記云。二乘不退爲凡夫。菩薩不退爲二乘。
故云皆不退云云今謂大師依教時次第。且
作此釋。非謂理盡。何者。前聞佛名及發
願時。皆於大乘得不退轉。後生彼土何永
住小。若不聞不願。不可得生。但暫住小。
究竟歸大。故十疑云。但回心願生淨土。至
彼更無二乘執心。爲此故。云女人。及根缺。
二乘種不生云云則知。大師縱容作釋。不
執一邊。何況稱讃。云決定當證阿耨菩提
耶。言一生補處者。或有補處。過刹塵劫。成
佛無期。如文殊等。或有不久成佛。如賢劫
諸佛。故知。但約斷惑證理。隣近妙覺。名爲
一生。不約時分遠近差別。彼土菩薩。速成佛
者。理應往他方隨縁國土耳。問。恒沙塵數。
一言中説。何經多劫。説補處數。解云。稱讃
經補處文云。無數量劫。讃其功徳。終不能
盡。不言人數。然今經意云。若依總數。一言
應辯。今依算法故。經劫數。或呼名數之。
應經劫數。非是直説若干數也。如雙卷經
云。十方佛土衆生。當生極樂國者。若説其
佛土名。經劫不竟。今亦爾也
經曰舍利至願生彼國下。大文第二顯説
教本懷。文有二。一正明本懷。二引證助成
勸進。初亦有二。初勸發願往生。二明修因
感果。此即初也。諸佛説法。專爲利生。今説
極樂依正功徳。令諸衆生。往生彼國。乃至
速證無上菩提。故名本懷。時衆於極樂。心
雖欣樂。佛未聽許。故不發願。心在岐道。
專待佛勅。感應道交故。勸願生。言衆生聞
者等者。正勸願生也。所以者何。徴也。得與
如是等者答也。此中隨衆生愛樂故。勸與
菩薩倶會。如寶積經普明菩薩會云。如月
初出時。衆人愛敬。踰於滿月。如是迦葉信
我語者。愛敬菩薩。生如來故云云其中若
有樂見佛者。亦應隨喜。故大般若經。説菩
薩行相云。常不遠離見佛作意。常不遠聞
法作意。何況今經亦勸念佛。又彌勒下生經
云。欲食自然粳米。并著自然衣裳。應勤精
云云准知極樂應有此類。異説如是。行
人消息。今復分別衆生苦樂。助成往生極樂
之願。或有境界妙。衆生受苦。如金翅鳥宮。
雖如極樂。不能受用。更食毒龍。及有黒
蚖。懷摩尼臥。人間苦時妙境亦然。或有
境麁受樂。如彼調達。雖在無間。所受快
樂如第三禪。或有境麁受苦。如餘凡夫墮
在苦處。或有境妙受樂。如極樂國。及欲色
天。然諸天樂遂有退墮。如正法念經云。天
上欲退時。心生大憂惱。地獄衆苦毒十六不
及一。何況彼終不免那落。極樂不爾。永
無退理。功徳所感之報。論其差別。如天與
地。如雙卷經云。以第六天主。比極樂衆生。
猶如乞丐在帝王邊。依樂名同。且爲一句
也。當知。彼土衆生。長受相好莊嚴之身。恒
居大乘善根之界。階道林池。去去猶遠樓殿
宮室。行行不窮。一一境界。無量莊嚴具足。
一一莊嚴。無數光明赫奕。妓樂歌詠之曲。恒
調於東西南北。栴檀沈水之香。普熏於遠近
高低。味應無雙忉利天宮。不死之藥。服亦
不奈波羅泥斯。染盛之衣。觀音。勢至。普賢。
文殊。彌勒。地藏。虚空藏等。等覺無垢。無量
菩薩。常在極樂輔彌陀化。況復十方佛土
無數聖衆。晝夜往來。猶如盛巿。然則。彼一
生補處之大士。入重玄門之大聖。任運得親
近。自然爲知識。乃至雖下品。皆不退位。朝
朝常供養諸佛。念念共聽聞正法。同經行
金銀瑠璃巖淨之地。同遊戲寂靜安樂無漏
之境。誠哉極樂。誰不欣求乎
經曰舍利至極樂國土。二示修因感果。衆
雖發願。而未了知以何等業。爲彼行因故
今顯示彼因果相。文有三。一簡非因。舍利
下十七字是也。二顯正因。舍利下至一心不
亂是也。意云。若一日二日。乃至若七日。面
向西方。觀佛威光。遍照十方。無所障礙。稱
名一心。念願生彼國土。淨信無疑。應如
是修。十二佛名經偈云。若人能至心。七日
誦佛名。得於清淨眼。能見無量佛。觀經亦
以七日爲期。當知。多是成就期耳。若欲
修深觀者。見止觀常行三昧文。或觀無縁
慈。是即深觀惠。如觀經云。觀佛身故即見
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縁慈攝諸衆
生。淨名偈云。雖知諸佛國。及與衆生空。而
常修淨土。教化諸群生云云二經意同。彼諸
如來。雖知衆生本來空寂。常放如空無數
光明。遍照如空十方衆生。苦集雖空拔如
空苦。滅道雖空。與如空樂。是爲無縁慈攝
取諸衆生。意云。無者法空。即所縁理。理性即
是。法身菩提故也。大般若經云。一切法空。説
爲法界。即此法界説爲菩提云云縁者能
縁。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報身菩提。慈悲利生。
即是解脱。解脱即是應身菩提。由此當知。
無縁慈悲。是即諸佛三身萬徳。故大般若云。
諸佛如來所有功徳。大悲般若二法爲性。離
分別想。無功用心。利樂有情。無明暫捨
已上雖言二法。即具三徳。智及智處爲般
若故離分別。兼顯法身。無分別一切法
常住ナリ。乃至補處所有徳。皆是如來功徳一
分。應知。十方三世佛衆法界。不出無縁慈
悲光外。此中法身遍自他身。凝然常住。法界
性故。般若解脱。雖無事用。無始時來。理性
常然。行人應念願。由無縁慈光明所照。故
得顯自他身。本三身性。猶觸藥王樹。蟲毒
爲良藥。其餘行法。或觀相好。或觀利生。或
供具方法。或時分多少。如此等事。皆應隨
宜。但行住坐臥。繋念彼國。觀佛以無縁
慈威光。照十方。稱名。一心念深信。願
願生彼。是爲往生極樂綱要。何以知者。義
見處處。數論無益。不如務修ンニハ。言聞説
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者。觀彼無量光明等
義。稱名心スル耳。今勸勝因。故如是説。非
全遮彼但信稱念。三明感果。即以果不
虚。而證因是正。其人臨終ト云下文是也。勸
願生雖通諸品。今示因果。唯在上品。其理
可然 問。一日乃至七日所修。豈非少耶
答。義記云。不以日數爲多少。但由用心厚
薄耳 問。一七日等。爲是尋常。爲臨終耶
答。由尋常所行。得臨終正念也。然義記云。
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用
心懇切。即當得去。此釋臨終正念之用。非
言七日必近臨終 問。金剛般若經云。若
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
能見如來。佛藏經云。有比丘。見有佛法
僧形可取者。是魔眷屬。非我弟子。我非彼
云云今教令念彌陀依正色相。何故不同
 答。譬如新醫於一種乳。或時説爲毒。
或時説爲藥。聖教亦爾。或爲遣妄報。而
作彈呵。或爲應得益。而爲勸進。四悉隨
縁。止惡生善。但隨意樂。信行者得。然亦於
彼莫執是非。所餘相違准此應知。何況觀
於無縁慈相。自遮諸法實有妄執。應知今
文亦不專色 問。欲界眼無見初禪色。如
是展轉。下無有見上。何況佛身。非凡文
境。如彼文殊。尚不能知彌勒如來擧足下
足。凡夫行人。何況見佛身 答。由佛悲願。
及深信解。能觀念者。得見佛身。故觀經云。
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又華嚴云。若有信解。離憍慢發心。即得見
如來。若有諂誑不淨心。億劫尋求。莫値遇
問。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但觀己心之
高廣。扣無窮之聖應。專念佛相何得感
應 答。豈不前説。由願信解。觀念見佛。
其念雖非如觀己心。亦不如彼徒數他
寶。故華嚴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
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云云念佛是行。故亦
得見。何況身後。生彼國土。設有優劣。何言
無分。然觀心勝タリ。今亦順彼。前因無縁慈。
略示本有性。今重依教文。當助念佛行。觀
經云。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
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起信論ハ説。
一切衆生。心性眞如中。具過恒河沙數。諸佛
功徳取意
當知。彼佛依正萬徳。無始已來。
在己心中。妄想遮眼。雖未能見。法性常
圓。實無増減。若未得聞。是理即萬徳。聽聞
信解。是名字萬徳。一心稱念。是觀行萬徳。蓮
臺託生後。當相似萬徳。百法明門後。即分眞
萬徳。乃至究竟。如理應思。三界唯心。心外
無別法。己心既圓。諸法亦爾。故大品云。一
色一香。無非中道。大集云。我都不見離菩
提。外有一法。大經云。一切諸法中。悉有安
樂性。若存此義。稱念佛者。所有境界。無
非佛身。無上菩提。如左右手
經曰。舍利至生彼國土下。第二引證勸成。
衆雖信前説。心有少猶豫。極樂功徳。不可
ヲ以宣。唯大聖境。恐非我分。且願且恐故以
證勸。此有五文。一以自證知見勸。二引他
方佛説勸。三示現當利益勸。四擧我爲佛
ラル&T069222;勸。五總結勸進。此是初也。意云。我以
佛眼觀。明見此勝利。故説彼因果。汝等勿
有疑。此中勸前願行相應。兼亦勸彼唯發
願也。文略行因。但言生彼。生彼之言。義兼
遠近。近顯由行即便往生。遠顯由願遂當
往生 問。有人謂云。於諸淨土。極樂爲下。
何故專勸彼土因果 答云。公知其一。未
知其二。於賢劫中。唯除釋迦。餘佛國土。皆
名淨土。彼慈尊時。既有男女便利鳥獸。豈
勝極樂。又上下八方無央數。淨土莊嚴妙事。
皆攝在極樂。豈各別土爲勝。總攝處爲劣
耶 問。華嚴經壽量品説。娑婆一劫爲極樂
一日一夜。極樂一劫。爲袈裟幢國一日一夜。
如是展轉。乃至佛刹塵數。後世界一劫。爲
勝蓮華世界一日夜。壽量果莊嚴亦然云云
明知。極樂是下品。解曰。望彼雖爾。非望一
切。故義記云。若望賢首猶是下品。但比娑
婆故。名極樂賢首是勝
蓮華國佛
問。今佛何故。不勸上
品。唯勸極樂。解曰。佛意難思。何敢圖度。試
遮難云。次第可然耳。如攝論頌云。如竹
&MT01301;初節則能破。得初地眞智。諸地悉當
成。此義爾。生極樂難。何況上品。豈越初
節。而破中後。若適生&MT01301;極樂。則十方無
礙。東方勝蓮華國。毎朝應至。乃至上方
梵音佛刹。隨意應見。如言一心以事百
君。百心不可事一君。今亦如是。制レハ
處。無事不辨。故十疑引隨願往生經云。佛
告普廣菩薩。閻浮提衆生。心多濁亂。爲此
別偏。讃西方一佛淨土。便衆生專心一境。
即易得往生云云況復此土衆生。應有極
樂縁。佛常勸進。非無機縁也。唯除少分願
生餘界。故十疑云。無量壽經云。末世法滅
之時。特留此經百年在世。接引衆生。往生
彼國。故知。彌陀與此世界極惡衆生。偏有
因縁云云
經曰舍利至上方文竟。第二引他方佛説。
助成勸進。前教主證。既無疑網。何況諸佛所
説同乎。此有傍正。正意如我今者。説極樂
勸進。他方諸佛。亦説誠言。二説既同。何不
肯信。此爲正意。誠實言者。諸佛所説。皆是
誠實。就中。如言我見是利故説此言。又出
廣長舌相。是實語相。如是所説名誠實耳。
傍意者。今佛非唯讃阿彌陀。傍亦讃彼六
方諸佛。故下文云。如我今者稱讃諸佛。彼
諸佛等。亦稱説我云云若唯彌陀ノミナラハ。諸言無
用。文有二。一結前生後。初一行餘也。二正
引他方。東方以下文也。六方文。各有五。一
指方處。二擧諸佛。稱讃經中。西方下方。又
有九佛。上方有五。四維各一。餘方方同今。
名字少異云云寶積經云。十方各如恒河沙界。
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各稱歎阿彌陀佛無
量功徳。三各國土。稱讃經。十方皆言淨土。
四化儀説法。謂舌相等。五勸進。如文 問。所
言勸信者。誰勸信スル耶 答。稱讃經後段文
云。十方諸佛。勸諸有情。信受此法云云
非必指一一方方勸信文。義記亦爾。不指
其文。故此之六文。是今佛勸。若言諸佛勸。
亦不違理 問。言六方者。望何處指 答。
聖旨難測。且解云。案經文意。非顯如極樂。
亦有諸佛土。但顯如我見説。他方亦同説。
故望娑婆。應指諸方。或云彼佛本願。爲諸
佛讃故。非望娑婆國土。娑婆極樂相去
不遠。望恒沙界。猶如一處。望此一處
指恒沙刹 問。於諸佛中。何故説是。答。
此亦必難知。然諸佛教。皆由機宜。此亦應
爾。或是擧有別徳之佛。如佛名經。説諸
佛名號。受持讀誦。現世安穩。遠離諸難。
消滅諸罪。未來畢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彼第七卷。出六方佛。名數同今。東方阿
閦佛。彌留幢佛。當今經須彌相佛彌留應須彌
相與幢前後譯異也下准知之
彌留佛。彌留光佛。眞聲佛。南方日月燈佛。大
火聚佛當大炎肩佛世間説肩名蘊
蘊即聚義見倶舍論。下准知
稱光佛。彌
留燈佛。無邊精進佛。西方阿彌陀多有同名
阿彌陀佛
阿彌陀幢佛。阿彌陀高佛當無量
幢佛
大火光明
佛。大照佛。寶幢佛。香聚佛今經云
淨光佛
北方大火
光炎聚佛。大聲佛。難勝佛。日成就佛。羅網光
佛。下方師子佛。稱佛當名
聞佛
威徳佛今經云
名光佛
當達磨佛達
磨此云法
法幢佛。法住持佛。上方梵聲
佛。星宿王佛。香上佛。大炎聚佛。寶幢種種華
嚴身佛。堅佛當娑羅樹王佛
娑羅此云堅固
寶蓮華勝佛。見
一切義佛。須彌劫佛云云當知。釋尊數説此
諸佛。勸進衆生。非是小縁也。同經云。不退
輪世界一劫。爲無垢世界。法幢佛土一日一
夜。彼土一劫。爲善燈世界。師子佛土一日
一夜云云三千五百佛名經云。稱日月燈佛
名。當得不退轉阿耨菩提。若有女人。聞
此名者。即爲最後女人身。更不復受。稱淨
光佛名功徳。勝滿恒河沙世界。七寶布施。
不及一歌羅分稱大炎光佛名者。晝夜増
長無量福壽。密嚴經。頌彼土殊勝云。極
樂莊嚴國人。非胎藏生。微妙金色身。光明
淨圓滿。彼衆之境界。皆悉具瑜伽。若比於
密嚴。百分不及一。又上方過百億佛刹。有
梵音佛土。娑羅樹王佛土。星宿王佛土。以此
等爲齊密嚴土。寶積經第二十云。我於此
界。説法至少。比不動如來所説法藏。百分
千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所不及。十住
毘婆娑。説不退因云。阿彌陀等諸佛。及諸
菩薩稱名。一心スレハ。亦得不退轉。即擧一
百餘佛中。有梵音佛。如須彌山佛。難勝師
子佛。寶相佛也。故知。今擧別徳佛。此亦不
出隨宜釋意也。此中亦應念佛法僧。恒河
沙數。是佛寶。誠實言。是法寶。聞誠言。是僧
寶也。彼諸佛土。信此法者。當向極樂低頭
合掌。亦應彌陀光明攝取。是故我等。與彼十
方佛土衆生。雖隔塵刹。自作親友。取諸佛
護念即爲佛家兄弟。取彌陀引攝。即爲一
佛弟子。取念佛三昧。亦爲同梵行者。願互相
資。往生極樂衆生共有之業強力見聖教或十
方得通者能知我意故作此釋
又作觀解。十方即空。國土即假。諸佛即中。
如理應思
經曰舍利至諸佛所説下。第三示現當益。
助成勸進。諸佛同説。既深信受。況聞信等
有巨益乎。或此文但結成前文。不可必爲
別門也。文爲二。初示利益勸進信受。次
示利益。勸進願生。此即初也。此亦有二。初
利益。次勸信。言利益者。聞佛名及經名者。
有三益。一現爲諸佛護。二現得不退轉。三
當得大菩提。次勸信者。此有傍正。正勸信
受彌陀及經。傍亦通信我語故。當信諸佛
名。信諸佛説故。當信我名信我名者
至下當知
但聞
名者。既有巨益。應知。所説審實不虚。是故
汝等。當信受之。若不信者。非唯愚法ノミニ。亦
是失三益。愚法通一切失益。當分別。身
子失護念衆生。護念衆生失三益。或復約
顯。如前分別。若探密意。身子亦應論三
種益。當囘心故 問。説佛功徳外無別
經。今文何故。別讃經名 答。此義不然。佛
既別。故各有益。如下品上生者。壽終
之時。聞諸經名。除千劫罪。稱佛名故。除
五十億劫罪。又大論第九云。有一比丘。誦
阿彌陀經。及摩訶般若。是人欲死時。語弟
子言。阿彌陀佛。與彼大衆倶來。即時動身
自歸。須臾命終。積薪燒之。見舌不燒。誦
阿彌陀經故。見佛自來。誦摩訶般若故。舌
不可燒乃至處處有人。罪垢結薄スルモ一心念
佛。信淨不疑。必得見佛。終不虚也云云
知。各有利益
經曰舍利至生彼國土者。二示利益勸願
生。本勸信受。意在願生。故前文次。此文來
也。此亦有二。一利益。二勸願。所言益者。一
現不退益。二近果往生益。三遠果菩提益。此
中亦應有護念益。准前可知。故略不説。發
願由信受力故。既護信者。豈不護願。故稱
讃經。攝受願者云云若爾不退亦應准知。
解曰。護念通一切。故准前知。不退非小
聖。故須別説。況復聖教。有影略説。謂已發
願中。有已今當三生。今發願中有今當二
生。當發願中唯有當生。此中隨應有九品
別。由一發願。必得往生。設經生死終不虚
也。譬如少許金剛。墮於地上。即能穿入。其
地雖厚。不能留礙。決至本際。方乃當住。
誠心發願理。亦應然。言勸願者。是故ヨリ下文
也。有本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
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
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已上不知何者。什
公正文ト云&T069222;。然今顯正意。不言諸佛。彼兼顯
傍正。言諸佛名。理不相違 問。稱讃經。不
言聞佛名。但説聞經。深信解。必爲諸佛
攝受。如説行者。定不退大菩提。及定生極
樂。又發願。必爲諸佛攝受。如説行者。定不
退大菩提。亦定生極樂國。二經何故不同
答。彼至著至近。而説其益。今從微從遠。
而説其益。互有意趣。理不相違。第三十
四願云。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聞我名字。不
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華嚴經云。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一念
發願道心。必成無上道。大般若經云。一經
其耳。善根力故。定得無上正等菩提。今經亦
爾。約作遠因。故作是説。又善住天子經。文
殊告舍利弗。聞法生謗墮於地獄。勝於供
養恒沙佛者。明知。非深信亦爲遠因。又菩
提資糧論第三説。菩薩有五種不退轉因縁
云云華嚴等經中説。若聞具足大願。諸菩薩
及佛世尊名號故。是爲第一。若願生彼佛
世尊國土故。是爲第二。受持及説般若波
羅蜜等深經故。是爲第三。修習現前住等
三摩提。及隨喜得者。是爲第四。此因縁
説未得忍菩薩不退轉。若住菩薩不動地已。
得無生忍説。爲究竟決定不退轉。乃至雖四
因縁中。隨一因縁。菩薩皆得不退。而精進
不可休息爲利衆生
不休息也
又言現前住三摩
提者。菩薩未得此猶墮惡趣。故爲得此不
可放逸。此有三種。初心菩薩。縁佛形色相
好。已入行者。縁十號。十力。無畏法等無量
色類。得無生忍者。遠離諸相。此名無縁三
摩提已上
略鈔
此論同今經聞名。或發願未勤
修者。亦得不退。若如説行。即與第四三昧
何別。然十住毘婆沙偈曰。等心於衆生。
不嫉他利養。乃至失身命。不説法師過。
愛樂深妙法。不貪於恭敬。具足此五法。是
阿惟越致。十住即是説入行者。不同今經
聞名不退。但蓮華尊所説同今。至下當知。
若准菩提資糧論意。前三不退。未免惡趣。
然必作佛故名不退。例如小乘至煗位者。
雖墮惡趣。必至涅槃耳。但由第四現前三
昧。得免惡道。如華嚴云。若念如來少功徳。
乃至一念心專仰。諸惡道怖。悉永除。智眼
於此能深悟智眼天
子賛佛
阿含云。諸歸依佛者。
終不墮惡趣。經論意同。學者善思。若持此
經。即具三縁。聞諸佛名即初因縁。願生極
樂即第二縁。一心稱念即第三縁。若觀法
身。亦具第三。未制一毫惑。速得不退地。既
如入寶山。莫空手歸矣不退
義竟
上來文中。
有二勸進。一勸願生。二勸信受。初勸願生。
總有三文。一者七日行之前云。衆生聞者應
當發願願生彼國。二者我見此利之後云。聞
是説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三者今文云。若
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也。勸信有七文
六方結。及同所護念之後文是也。信受事寛
故。言汝等。願生事限故。除汝等。無後有
故。不被身子。然勸信受。爲成願生。是佛
本懷。不可輕爾。故於彼文。少當分別。三文
各有一十二字。辯三種事。言十二字。如文
當悉。言三事者。一ニハ人。即聞者信受也。二ニハ
因。即應當發願也。三ニハ果。即生彼國土也。試
作觀解以助行因十二字表十二因縁。三
事表三徳。即顯以十二因縁輪囘之身。感
三徳祕藏極樂之果。十二因縁其義可知。言
三徳者。人即法身。如言法身體遍諸衆生。
萬徳凝然。性常住ナリ。不生不滅無去來。不一
不異非斷常也。願即般若。故願波羅蜜。攝
在於般若也。往生極樂即解脱。故雙卷經。
説彼國土云無爲自然。次於泥洹云云
以此身。發生死願。引生死果。今以此身。
發極樂願。感極樂果。願求事業前後雖異。
自體力用。始終是同。故表以十二因縁之
身。得三徳祕藏之果。當知。三徳三障。本來
雖一。染淨縁別。昇沈不同。故大般若經云。
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一
切有情。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故。胎
經偈曰。法性如大海。不説有是非。凡夫賢
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

經曰舍利至難信之法者。第四擧我徳行
爲佛讃勸或此下二文應爲
大文第三總結
此有傍正。正意
者。前同説巨益。既信解無疑。何況諸佛讃
今佛説。慇懃鄭重。不可不信。謂今佛説彌
其一諸佛讃今説其二今帖諸佛讃其三
其四有四重。若約諸佛説彌陀徳。展轉重疊。
應有五重。天子一語不可違之。況無上法
王。重重勅語乎。我徳行者。略擧二徳。一自
利徳。謂得阿耨菩提。二利他徳。謂説難信
法也。五濁惡世。多諸留難。衆生垢重具不
善根。上求下化。難可成就故。今倶得之故
稱歎。雖擧二徳。正取説法。非佛不説。故
並擧二言五濁者。法華疏云。劫無別體。但
約四濁。立此假名。衆生濁亦無別體。見慢
果報上。立此假名。煩惱濁。指四鈍使爲體。
見濁者。指五利使爲體。命濁。指連持色心
爲體。記云。准悲花經。八萬至三萬。亦未有
濁。至二萬歳。爲五濁始云云言傍意者。謂
佛都意。專在利生。我亦有徳。不可默止。然
如來寶戒。不計自讃。故寄諸佛。顯徳利
生。此亦有二。一名字利益。如鴦崛經云。若
聞釋迦牟尼如來名號。雖未發心。已是菩
薩。寶雨經云。東方蓮華世界。花眼佛。告止
蓋菩薩言。西方有世界。名爲娑婆。其國有
佛。名釋迦牟尼。若諸有情聞彼名。於阿耨
菩提。得不退轉。由彼如來本願力故。於中
設有&MT01302;ルモノ得不退。由聞佛名。必定當成
阿鞞跋致。是故亦名阿鞞跋致取意
文也
故爲令
得聞名之益。帖自名號。言釋迦牟尼佛。二
教門利益。如法華經云。聲聞若菩薩。聞我
所説法。乃至於一偈。皆成 無疑。故爲令
得聞法之益。帖教如文。教有傍正。正
取今教。傍取諸教。此二如次。屬前所讃。以
名屬菩提。若非菩提佛號何在。故屬菩提。
以教屬所説。其義應知
經曰舍利至此爲甚難者。第五總結成勸
進。言總結者。從彌陀依正至稱讃釋迦。皆
此中結。故名爲總。言勸進者。示佛身。若重
勸信似自讃。故文不明勸進。然以理推。自
當勸進。智者當悉。不可俟説。上來文義皆
當四悉。節節歡喜者。世界也。節節信樂者。
爲人也。節節破惡者。對治也。節節願生期果。
當第一義也。又皆觀解。以縁生法無不即
空即假即中。亦如理思 問。六方以下似流
通分。何爲正宗 答。大師深意。諳以難識。
今試解云。以自知勸進。既爲正宗。引他證
勸。何非正耶。義如前説。況復爲諸佛讃。聞
名不退。發願定生等。皆彼佛本願。乃至諸
佛讃釋迦教。悉是讃彌陀。故爲正無失
分文問
答竟
問。何故不説十六想觀。解曰。運念
於帷帳之中。決證於塵刹之外。其不如念
佛。故今經不要觀。餘觀廣略隨宜不得一
例 問。此攝彼否。解曰。在文雖約。明義
寔備。日想但是制心方便。專念西方其義自
成。金地寶宮。具水地二。樹池樓閣。即其三
想。觀佛即具彼三種觀。像身眞身及自在身。
既有佛身。豈無寶座。補處中。有觀音勢至。
前諸想中。自具普觀。臨終迎攝。已今當生。
應具上中下三觀也十六
觀意
問。彼佛依正皆
由本願。此經具彼四十八願否。解曰。此亦
如前文略義存。無三惡趣願。在衆鳥文。不更
惡道。不貪計身。住正定聚。是不退徳ナリ。不聞
不善。亦當不退。身皆金色。無好醜別。三十
二相。衣服隨念。樂如漏盡。由此五事。心無
憂惱。受樂無間。五通准於神境無礙。能見道
樹。亦神通用。光明利益。攝佛光中。佛壽無
量。天人亦爾。聲聞無數。爲諸佛讃。莊嚴無
量。嚴飾奇妙。如是六事。經文顯然。三種往
生。理在於此臨終迎攝。已今當生。必至補處。
説一切智。那羅延力。必得辯惠。辨惠無量。隨
欲聞法。如是六事。是菩薩徳。須臾供諸佛。
供養具如意。此二即清旦所辨。國及樹。各現
十方。此之二事。各其用也。得無生忍。永離女
像。勤修成佛。爲天人敬。諸根常具。得淨解
脱。生尊貴家。具足徳本。得普等定。得不退
轉。一二三法忍十一。聞名益ナリ。義准相攝。大
途如此。然不廣説。如前應知四十八
願意
問。
教有十二。此經幾具 答。略説道品。念佛
方法。隨業往生。及佛依正。如是等説。名修
多羅。説不退轉。阿耨菩提。往生極樂。是等
授記。一經始終。無問自説。十方恒沙佛。不可
計補處。須臾供諸佛。壽命無量劫。及此一經。
皆是方廣。此上三部。唯是大乘。寶樹音聲。譬
如百千妓樂倶作。是即譬喩。天雨妙花。水鳥
法音。奇異莊嚴。是未曾有。彼無惡趣。何有
衆鳥。但佛化。如是論議。准如是。餘五不具。
凡諸經中。不必十二十二
經竟
經曰佛説此經已下。流通分。文有三。一結
前生後。初五字是也。二聞法奉行人。舍利
等是也。三奉行相。歡喜信受等是也。此中亦
應有菩薩衆。文略不列。案其意云。證信
須尊徳。故序不廣雜衆。高位非初信。故此
無菩薩。互得顯示。非是闕缺。故稱讃經具
擧菩薩也。流通文雖少。流通應不少。衆
會悉信受。何不順聖旨。彼智慧深利者。皆
相從舍利弗。神通大力者。皆相從目連。其
餘尊者有所掌。徒衆如渇飮。廣沾妙道。迦
葉阿難。傳持應遠。羅云賓頭盧。守護應至
八萬歳。況復文殊。是三世諸佛之智母。十方
佛土之説法之首。彌勒是諸佛長子。當來導
師。乃至常精進。爲一切衆生不請之友。何時
何處。得不弘通。乃至天龍八部。福力自在。
王領世間者。常護助流通也。如予二千年
末。適聞此經。作今願。當生者。豈亦非彼力

阿彌陀經略記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