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觀經定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一

          釋良忠述
本曰從此下至應知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序分義已竟。自下第二
解正宗中三。一從此下至應知。總標正宗。
辨立序正分際。二就初下至下輩一門之義
竟。正解正宗。三前明下至正宗分竟。總結
正宗。今則初也。於中有三。一初至預顯。總
標正宗有其十六。二今定立下至其正宗。
明十六觀是正宗分。三從日觀下解日觀已
前屬由序。不勞預顯者。古師文前多列十六
觀名。今讓下觀門。故不標列。勞者煩也。預
懸也。玄二云。若先無後事相師不應預
&T047368;。若後無先事相師不應追&T047368;已上今定立
正宗與諸師不同者。嘉祥云。時韋提希見佛
世尊下。三段初章竟。今則第二正説。淨影云。
唯願爲我説無憂下是其正宗。天台云。爾時世
尊放眉間光訖諸天發無上道心。正説當機
益分已上如此三師解異。故云諸師不同。又
龍興・法常・誾師同嘉祥。靈芝同天台也。今
直以就法定者。法謂經法。以依法故不依
古人。此乃涅槃法四依中第一依也。言四依
者。白蓮&T047368;用欽云。大經中明四依有三。一
法。二人。三行。今指法四依。彼云。一依法不
依人初令依法。不
以人廢教
二依義不依語二揀依
教。不
以言
害理
三依智不依識三揀依義。不
以情破智
四依了
義不依不了義四揀依智。不以
權嫌實。已上
日觀已上文
勢由序者。夫人歎恨方請定觀。即是定散之
濫觴。謂顯行縁首雖許説定善。止不顯説。
次爲攝機雖自開散。而未配機。示觀縁中
雖説觀益。未説行相。只是觀修得益相故
皆屬序也 問。三福與九品即散善廣略。
示觀與十三觀是定善廣略。然諸經中有廣
略説。諸師皆屬正宗。何故限今略説而屬
序分。況諸師解各有其理。謂嘉祥意者總別
明淨土。而各有問答悉屬正宗分。見佛號
泣雖是經家之語。只是夫人發請之端。故猶
屬正宗分。淨影意者。通請通現・別請別顯悉
屬正宗。天台意者。放光現土是佛答故。自下
請文悉屬正宗。此外今釋有何深意 答。道
理如前。雖説三福無尋廣説。而説觀益。
示觀縁文未宣觀相。何屬略説。故異諸經
廣略二説。但諸師解各任其情。蘭菊擅美。
然而不如六縁屬序。十六觀門爲正宗之
妙談也。況諸經中非無此例。不空羂索經
序品中。説根本陀羅尼。最勝王經序品中。
有許説文云云
本曰就初下至廣明日觀竟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辨立序正分際已竟。
自下第二解正宗中二。一解十三觀。二解
九品。初文有四。一就初日觀下至雜想觀
竟。正解十三觀文。二上從下至兩句。明十
三觀答前思惟正受二請。三總讃下至西傾。
作偈讃歎。四又就前請已下總結。正解中文
自爲十三。謂十三觀。今則初也。於中有三。
一初至其五標。二一從下至已下總結釋。
三上來下結。已下諸觀三分準之。標中擧辨
結者。佛告下至西方。是爲先擧。云何下至
明了名曰次辨。是爲已下則後結也。已下諸
文準知。釋中文自爲五。初明告勸中。總告
總勸者。爲説日等諸觀。初告夫人。故云總
告。想於西方之言勸下諸觀。故云總勸。餘
觀告勸唯局當觀。故不言總也 問。今言
總告總勸。恐是於日觀内立總別名。斯乃
初云想於西方。故名爲總。次説細想應以
名別。何超當觀更對他別。而立總名。況云
何者徴上想於西方。若言想於西方通諸
觀者。云何之問亦通諸觀。若爾諦觀於日之
答不順問言。知上告勸局當觀也 答。最
初告勸必定可通已下諸觀。西方之言何亦
局日。云何之問自寛之狹。偏起日觀。凡嘉
祥等亦對別觀明總觀義。謂嘉祥云。佛告
韋提希下第七重告韋提希。令專心作無
量壽觀得生彼國也。云何作想下第二正
作無量壽觀。此中凡作十六觀。則應爲十
六段。今開爲二。第一有十三觀。作無量壽
觀。第二有三觀。作九輩觀。天台云。第一日
觀示令繋心。佛告下略明繋念。總勸修觀。
云何下明作日觀。靈芝云。初總標示繋想
之處。云何下別列十六觀法。淨土私&T047368;云。繋
念一處者是總觀。十六是別觀已上問。若言
今告勸通下諸觀者。爲通十三。爲局前
六 答。通十三觀。謂思惟正受之請既通
依正。今之告勸何局前六。況十三觀同是定
善。想於西方之唱豈不籠正報觀乎。是故
諸師多對下十六別判總觀義也 問。思
惟正受唯請依報。所謂光臺現國之儀・觀於
西方之説・歡喜得忍之益・若佛滅後之請。專
在國土。未云正報。故今告勸唯局前六。然
後夫人見住立尊。初請正報。故答文云欲觀
彼佛者等。釋云正明總告許説之言。此告命
通正報諸觀。故置總言。凡此經化儀先見後
説。一化説相不見豈請 答。若約夫人見
者。雖似唯請依報六觀。而約佛意廣通依
正。謂極樂界中有依有正。今依此請欲説
依正。故知。思惟正受廣通十三。況復文云
有異方便。異方便者指十三觀。所請何局
依報之觀。但佛開散善後勸定益。依此夫
人重請當見。亦見正報重請三尊。故知。後
二請不出思惟正受請意。是以總結文云十
三觀答思惟正受兩句。此豈非云依兩句
請説十三觀耶。此明韋提前請等者。指欣
淨縁終請別所求別去行。如來當時即許爲
説者。指顯行縁始廣説衆譬。但以等者。指
散善自開之文。又如來重告等者。指示觀縁
告命流通。此明始從請定善終至勸發流
通。定善生起由來已更續今告命之意。次佛
告等者。正解今告勸義也 問。佛告韋提希
者。即是總告。汝及衆生已下四句即是總勸。
而今何故牒初二句爲告勸文 答。理實
如然。但今釋者應當已下雖尚總勸。而後三
句有細意故。爲別牒釋且擧初句。以釋總
勸意也。衆生散動乃至相續注心者。六識散
動遍奔六塵。喩之猿猴渉梢。普賢觀云。心
根如猿猴。無有暫停時已上但以等者。境即
所縁。六境不同。故云非一。擧色顯餘五境。
標貪而顯諸惑。故云觸目起貪。六識念念
縁境。貪瞋相續亂心。故言亂想安心。捨於
境縁名爲捨縁。住於靜心名爲託靜。又息
諸縁務名爲捨縁。閑居靜處目之託靜。具
如摩訶止觀方便章。一身一心等者。不作
餘事唯作修於西方之身名爲一身。唯欣
西方名爲一心。唯迴極樂名一迴向。唯想
極樂名爲一處。唯觀地等名一境界。處總
境別。其義可知。唯相續修西方行業名一
相續。唯歸彌陀本願他力名一歸依。唯縁
西方憶念不誤名一正念。於八一中處トノ
所觀境界之異。釋經一處。自餘六
觀行者身心之別。當經專心也 問。八一即
釋經之專心想於西方。即是思惟。何云正
受 答。此明八一具足想成終得三昧。非
謂八一即正受也。此世後生隨心解脱者。滅
罪觀成見佛得忍名此世益。往生淨土逍遙
無爲是後生益。又如五増上縁前三後二是
也。二明牒所觀事中。示正念之方者。多境
亂想。一境得定。故以西方爲正念方。又方
者方法。釋經云何作想文故。下云入觀方
便此意也。總牒前意等者。前總勸想西方。
次反問言云何作想。後云凡作想者。是牒
總勸反問。故云牒前。顯方便者。入觀之前先
見落日名爲方便。經自非生盲者。生聾等
者雖亦不堪。而今見日爲要。是故且云生
盲不擧餘也。又生盲者不堪餘觀。不知
色相故。經擧初觀令冠後觀也。觀日三意
者。初義知方。次義知障。後義知光。初知方
者。春秋二際中各取晝夜停等之日。故云正
東出直西沒 問。東西二洲人可不修日
觀耶 答。或可觀日。雖缺初意有後二
意故。或不觀日。違方處故。更可思擇。指
方有在者。言有別由。法華經云。付屬有在。
隨願經云。專心有在。弘決一云。前代未聞斯
言有在已上二知障者。經證未勘。證者所判
定有深意。自非得定誰辨此相。文字法師
不敢判釋耳。跏趺正坐等者。弘決二云。結
加者。先左後右。與兩髀齊。大論第九 問
云。有多坐法。何故但令加趺坐耶 答。最
安穩故。攝持手足心不散故。魔王怖故。故
偈云。得道慚愧人安坐若龍蟠。見畫加趺
坐魔王亦驚怖。不同俗坐。及異外道翹立
等也。字書云。加趺者大坐也。故知。此方未
曉坐法。但云大坐。今佛法坐其相如結。二
趺相加。故云結加已上右脚著左髀上等者
 問。觀念門云左足安右髀上等。何與今
違。手印亦爾 答。先坐法者。璟興大經疏上
云。結加趺者。即伏魔之坐。坐有二相。一降
伏坐。以左押右。二吉祥坐。以右押左。我今
雖伏魔意想成佛。故作吉祥坐。加者重也。
即交重足而坐。有爲跏者不知所從已上
次手印者。左右上下各有其理。右是掌慧。
左是掌定。定慧相應無復勝負。故先慧時
右安左上。若先定時左安右上。無慧則定
不可成。無定則慧不可立。片輪何馳。隻翼
豈翔。故釋摩訶衍論八云。四者手累事。兩手
相對右手爲下左手爲上。左手爲下右手爲
上。經一日已互相變易不忘失故已上又令
觀身四大等者。五大空觀出在禪經及雜心
論 問。初空五大有何所以 答。爲令
觀心明了先空色法。非是無相觀也。是故
但空色不空識。即以識大爲能觀慧。諦
觀彼國依正境也。空身四大中。内外者。皮
毛等爲外。筋骨等爲内。散向者。自身作意
分析四大。是名爲散。分離自身向滅本方。
故名爲向 問。東是方始。何西爲首 答。
四大中地爲首故。以地配西先空之也
問。若依四大前後者。風火何逆次 答。西
北東南自爲次故 問。何故以地配西。乃
至以火配南 答。水火配北南是擬五行
也。言五行者。木是東方寅卯春也。火是南
方已午夏也。土是中央丑辰未戍即土用也。
金是西方申酉秋也。水是北方亥子冬也。地
風如次配東西者。攝論云地界金土。地有
金故地配金方。又土生金故配相生方。次
千金方云。五行中木・五大中風主東已上
青龍主東。然釋論云。風水龍王從尾末出
已上以龍所出風以龍方。又孝經序云。虎
嘯風起。寅卯辰東故。以風配東也。身之空
大即與十方等者。空大者。門窓口鼻之竅隙
也。十方虚空者。太虚空也。若空四大已無
四大。故空大即同太虚空。故云一合。五大
皆空唯有識大等者。識大如圓鏡體。五大皆
空如鏡光照内外。言内外者。識大自明。譬
之鏡内照。識明縁境。譬之鏡外照 問。所
依色身是空。能依心法安存 答。只是勝解
作意。非實滅色陰也。黒黄白三障者。如次
重次輕罪。以次上云業障輕重之相故。謂
若有重罪者。即現黒障覆所現日。如世黒
雲障日。若有次罪者。即現黄障覆所現
日。如世黄雲障日。若有輕罪者。即現白
障覆所現日。如世白雲障日。此日猶雲障
等者。此釋譬意。謂此世日猶雲障。故不顯
現也。衆生已下即合譬也。現在一生者。此
明慇懃應修懺悔。謂若極鈍日月年等無
滅罪障盡生命也。如觀念門云畢此一生
等。又現在者。即對過去。言一生者。亦對多
生。謂令思念無始罪障今生懺滅。非必一
期長時應懺。要在罪滅以爲所期也。無始
已來等者 問。五逆唯是順生受業。何有無
始未酬五逆 答。今言五逆應是現業。非
言即有無始未酬五逆。既云無始已來。已
來之言攝現在故。故下文云曠劫已來及以
今生具造十惡五逆等。又觀佛經三云。日月
徳長者所生五百子不信正法。遇病將死。
父哭教言。可稱毘婆尸佛名。子敬父故稱
南無佛。其子命終以稱佛故生四天所。天
上壽盡前邪見業墮大地獄云云如此經者。
謗法罪尚不直墮獄先生天上。重謗法罪尚
通順後。況輕五逆豈但順次。凡大乘意無
有定業。遇勝縁時滅而不受。況轉順生。
五逆決定業者只是小乘一途性相耳。但未
檢文。更可思擇。如前三障乃至利根人也者。
除滅三障總有二機。一頓滅。二漸滅。今則
頓滅。一懺即滅名爲頓滅。是頓機故名利根
人。但置或言爲對漸滅。或一懺但除乃至
名頓滅者。釋漸滅相。此有三相。一者三懺
除三障機。謂第一懺但除黒障。第二懺但
除黄障。第三懺但除白障。二者二懺除三障
機。謂第一懺但除黒障。第二懺合除黄白二
障。三者亦二懺除三障機。謂第一懺合除黒
黄二障。第二懺但除白障。而今文唯合黄白
不合黒黄。爲顯合黒黄義故置等言。上
來就具有三障機釋成其義。或有唯白障
不具黒黄。或有黄白不具黒障。若重必具
輕。若輕不兼重。理數必然。滅障次第準上
可知 問。重障可依機鈍。何利根人具黒
障耶 答。根之利鈍・遮之輕重互有差別。
謂有根利遮重。如提婆・鴦掘等。有根鈍遮
輕。如槃特等。有根利遮輕。如身子等。有根
鈍遮重。如常世人。今三障頓滅者應是根利
遮重者。如止觀中作根遮四句。既自識乃至
始除也者。此明總擧上頓漸機以勸懃須
懺悔。所謂修三時等懺悔中。若利根人一懺
頓滅三障。不經三時等。若鈍根人具經三
時等。可修懺悔。但憶得下不論利鈍。憶障
急懺名上根人也。譬如下明擧譬簡懈怠
不修人。次合法者。時是曜宿。處是靈場。縁
是資縁。人是知識也。三識知光明中。依正光
明等者。入觀以前先見日輪。自作思想。彼
土光明超此照曜。伴此想已。方入日觀日
觀未成。四儀禮念憶想不絶。是故不久即
得定心也。見佛淨土快樂莊嚴者。見日即
見彼莊嚴一分。謂所現日中合集地樹等光
及三尊光。如日輪現眼前。故指觀成日云
快樂莊嚴云云一云。即得定心者。非日觀定
心。以次下云見彼土莊嚴故。經云見日不
云見餘境故。一云。即得定心者。指日觀定
心。見彼莊嚴者。指後觀見。謂日觀時得定
心故。定力自在更移後觀見彼莊嚴也。白
&T047368;云。所以先令觀落日。落日觀成即念
念定繋彼方。故此一觀爲下諸觀之標也
已上三正教觀察中。經状如懸鼓者。今家無
釋。靈芝云。日沒近地。雲散光收。瑩如鼓面
懸住空中。戒度云。日之將沒必落於西。光
影銜山似如近地。雲霞四散愈見光輝。無
以比状如鼓懸空。專觀落日送想西方。龍
興云。如世間人竿頭懸鼓。在下仰射高三
四丈。故曰懸鼓已上四觀成中。經即見日已
者 問。觀成所見日者爲無漏境。爲此土日
 答。一云。所見日者彼土光明而非假日。文
云。念念不移淨相了然而現。又云。三障盡除
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準此等文言淨境者。
應無漏境。又云。於此明上即自見業障輕重
之相。又云。衆生業障障蔽淨心之境已上若此
土日者何現業障。又假必表眞。設思想位雖
觀日假。至觀成位應見眞境。淨境了然
意在於斯。故知。觀成所見之境應見無漏。
如像觀觀成見彼土佛。又水觀所見水氷不
云觀成。此土水故。至下地觀説觀成故
問。文云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爲正觀觀日
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邪
也。如此文者見日是正。見餘即邪。若見光
明豈非邪耶 答。所見日者。思想之位觀此
日故。依此觀想見彼光明。猶如日輪。心境
相應。何云邪耶。初依此假日。後見光明。何
名餘雜境。一云。所見日者。見此土日。經釋
唯云見日。但淨相者。雖是有漏日光赫奕。
故名淨相。又雖假日。而現業障有何妨礙。
如骨鎖觀見鮮白光。且見此日以爲方便。
然後爲見彼光明之端。有何相違。但像觀
成同觀相好。不可例同。先想影像。後見彼
國佛故。次水觀者。地觀別假觀故。雖見水
氷不云觀成。此日觀者。依正總假觀故。觀
成見日爲後觀方便也。今云。前義順文理。
何至觀成忘其本意。猶見假日。又從骨放
光。彼骨不表眞彼光猶是假。不足爲例。諸
師多分未云日觀有觀成。故見此土日。永
異今家許有觀成。但用欽&T047368;判有觀成。設
見眞境不見餘境。唯見光故可云諸觀標
也。經閉目開目皆令明了者。上見日者正明
觀成。今言閉目開目等者。次説定用自在
行相。謂得定已定散自在。開目住散猶見
定境。是故勸機令守明見也 問。入定之
位應見定境。何通散心亦見定境 答。以
有定力之餘勢故。住散心時猶見定境。故
像觀云。出定入定恒聞妙法。白蓮&T047368;云。耳聞
中説法憶持。節經爲二。但初在定中所聞。
後乃出定不忘。亦由出定恒聞故。靈芝云。
如唐高僧大行。於泰山結庵修淨業。未三
七日見瑠璃地心眼洞明。至後得疾其地
復現。乃曰。吾無觀想寶地復現。豈於安養
無縁哉。即日終于所居已上問。散心見定
境者。爲唯意識縁。爲通眼識縁。若言通
者。定境即是法處攝色。眼識唯縁色境。何
縁定境。若言唯意識縁者。普賢觀云。説眼
過患懺悔罪者。此人現世見釋迦牟尼佛
乃至淨眼根已乃至多寶佛塔從地涌出。釋迦
牟尼佛即以右手。開其塔戸見多寶佛已上
此説依眼根發眼識。見聖境。今之定境亦
應然也。又靈芝云。眼見勝境。耳聞妙法
已上此亦似如許眼識縁 答。五種法處攝
色唯意識縁非眼識縁。設雖散心縁定中
境。應是唯意識縁定境非通眼識。但普賢
觀初心眼開見聖境。後得淨六根。是故眼
根清淨直見聖境。不同今經根未淨故。不
以眼根直見聖境。又靈芝言眼見耳聞。如
眼耳見聞。故且云眼耳。非實眼耳。今準法
相存此道理。又相傳云。定力深微&MT06279;出定之
時。以定中境更移色境。眼識縁耳。大乘道
理意趣難知。淨土境界非凡所測。標心見
日者。指經諦觀於日之文。制想除縁念念不
移者。指經令心堅住專想不移之文。淨相了
然而現者。指經既見日已之文。此乃述依前
觀想有今觀成也。又行者初在定中乃至
上貪心者。此明不可於所觀境起上貪也。
内心外身名爲内外。融通潤液名爲融液。謂
心明靜柔軟安樂名内融液。依身調和血脈
不塞。増長養色。令痩成肥名外融液。若起
貪心心水即動者。觀成定心即是淨定。淨定
無間味定自起。故云若起貪心。味定若起淨
定即滅。故云心水即動。此乃淨定與無貪善
根相應。故住此定時分明見境。味定則與
染汚愛貪相應。故住此定淨境即失。淨境
雖失住味定故。猶見青黄等境移動。故云
不得安定。見此事時者。此明知味定失還
起淨定。倶舍論二十八云。初味等至謂愛相
應。愛能味著。故名爲味。彼相應故。此得味
名。光&T047368;云。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淨
定。故名爲味。等至與彼相應故。此等至得
味名已上又論云。淨等至名目世善定。此無
間滅彼味定生。縁過去淨深生味著。爾時
雖名出所味定。於能味定得名爲入。光
&T047368;云。淨等至名目諸世間有漏善定。與無貪
等自性善諸白淨法相應起故。此等至得淨
名。即是第一味相應所味著境。此淨定無間
滅彼味定生。縁過去淨定。深生味著。不縁
現在。以必不觀自性等故不縁未來。未曾
領故。過去曾領故。偏説過去。爾時雖名出
所味定。於能味定得名爲入已上問。若起
貪心心水即動者。應散相應貪起故動滅所
得定。何云淨定滅味定起 答。散地貪心不
可有縁上地定境而隨増義。故知。淨定無
間味定現起味著淨定。出彼淨定入此味
定。故名爲動。非是散心也。已下諸觀邪正
得失者。心境違順名爲邪正。貪不貪心名爲
得失。得失指上。邪正在下。此居中間述前
後意。例同諸觀也。觀日不見日等者 問。
若修日觀見寶地等猶屬邪耶 答。若見
彼土地樹池樓即利根人不待時機。今言見
餘雜境等者。是則魔事。故屬邪也。斯乃等
者。文雖在第四段。意述當觀大意 問。日
水兩觀有滅罪耶。若言有者。經釋無文。滅
罪縁證不引日水。地觀釋云。因觀無漏之寶
地能除有漏多劫罪已上日水假依。云何滅罪。
若言無者。行者繋心淨土。爲知彼土光明。
初想日輪定觀既成。眼之開合明了見日。
依此觀力何不滅罪。是故識知業障文云。
明相現時自見業障輕重之相。若無滅罪日
輪安現。水觀亦爲見彼寶地。意在淨土。何
無滅罪 答。此有二義。一云滅罪。謂此二
觀意在淨土。或心眼已開。或思想漸成。依
此觀力何不滅罪。至如夫少沙彌打頭愚
老比丘已證四果。事同キスラ劇戲猶得聖果。
何況假觀標心眞境。豈無除滅有漏罪愆。
經釋無文眞觀多滅。故説滅罪。假觀少除。
故不言除。地觀釋者設雖假觀。至觀成位
即見眞故。不可相違。或約眞觀論滅罪
故。且作此釋。所以滅罪縁不引者。經無文
故 問。若日觀力有滅罪者。何故復更須
懺悔耶。知見業者雖日觀力。而除障者懺
悔力也 答。散心懺悔若滅罪者。定觀蓋
滅。故止觀引妙勝定經云。若除禪定無懺
重法已上故知。散觀二心之中正滅罪障。是
日觀力。故五會讃云。世尊爲説初觀日。意
令住想向西方。智者必須依此觀。曠劫塵
沙罪滅亡已上但至罪滅已後復須懺悔者。
罪障蓋多。機類非一。故初觀日滅罪。境現
猶有罪故。更須懺悔。此有何失。如普賢
觀云。普賢菩薩教其憶念十方諸佛。隨普
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見一
佛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遍見東方一切
諸佛。心生歡喜而作是言。因大乘故得
見大士。因大士力故得見諸佛。雖見諸
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諸佛世
尊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
見。説是語已復更懺悔。懺悔清淨已普賢
菩薩復更現前。行住坐臥不離其側已上
諸佛力雖滅罪障。尚須懺悔亦滅罪障。今
亦如是。二云。不滅罪障。謂無明文故。想
有漏境故。地觀釋明故。觀念法門不引日
水即此意也。故法聰云。日水二觀既在此
土。借爲後觀之方便故不能滅罪。靈芝云。
以前二觀止是此方之物。以爲發觀之端。及
觀寶地心達彼方。定能脱苦破障除疑。
重囑轉教。意見于此。戒度云。前之二觀是
此方物。境界既劣觀力未深。且爲由漸。豈
能脱苦。地觀乃是彼土所依。境觀倶勝方獲
大益已上但如天台日觀下釋似有滅罪。地
觀釋判水觀無滅罪義。謂彼疏云。教令正
觀爲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諸功
徳。生彼國者落在邊地。復受胎生。故作此
觀令除疑惑也。障者。大本云唯除五逆誹
謗正法。故須作觀。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
死罪等下輩自論已上地觀釋云。前水是想不
能滅罪。地觀是實。故能除斷也已上知禮釋
云。經云。不了佛智則生疑惑。疏云故作此
觀令除疑惑。即顯此觀能了佛智。若其不
用一心三觀觀落日者則迷佛智。那名此
觀能除疑惑。日觀既爾。餘觀例然乃至障者
下滅障。即五逆重罪也。彼經散善力弱。故逆
謗不生乃至若依今經修正觀者下至日
想。即能滅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
由修觀。下輩自論者。下品下生觀云除八十
億劫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誤。又
地觀釋云前水是想者。蓋託此方水成氷
事。表彼寶地。但是假想。故名粗見。今成三
昧實見彼地則名實觀。言假想不能滅
罪。斯是大師順經策進。令其行者速成三
昧。非是假想全不滅罪。何以知然。日觀尚
類下品下生滅罪之數。豈粗見地全不除愆。
已上疏抄證眞云。教令正觀爲除疑心者 問。
不見日想除疑心 答。禮云。日想既爾。餘
想例然。私云。此文總標十六觀。非只日想
也。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罪下輩自論者 問。
日想觀不明滅罪。何除逆罪 答。今文意
云。若有逆謗等罪障。修此日想等觀除罪
障也。如下輩明除五逆等已上知禮會地
觀釋。疏抄會日觀文。今看文勢。日觀易會。
地觀難通。況復日水兩觀作三觀釋。天台釋
中更無此義。若云水觀不滅罪是策進言
者。何故日觀中無策進言哉。已上二義先義
相傳。後義疏抄義。但滅罪義今所用也。選擇
云。或一觀之力能祛多劫之罪愆。或具憶之
功終得三昧之勝利已上
本曰二就下至廣明水觀竟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日觀已竟。自下第二
解水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六。初
中總標地體者。總對地下等三種別。標謂標
顯。顯地總體。非對釋結。標顯名標。如觀
音觀中云。此菩薩身長下至皆於中現已來。
正明總標身相。言地體者。於當文中雖
有水氷。且從所期故云地體。經見水澂清
亦令明了者。所言亦者。對上日觀皆令明
了而云亦也。但彼觀成。此則思想。觀成・思
想其位雖異。明了義同故云亦也。又言亦
者。非對日觀皆令明了。以此思想對先眼
見。而云亦等。所謂上云見水澂清。即是眼
見澂水本質。然後心中亦明了思想此水影
像也。又言亦者。非是對眼見。亦非對日
觀皆令明了。此對日觀見日欲沒状如懸鼓。
斯乃日水二觀倶假觀故。眼見日水心觀日
水。此義同故對彼思想而言亦也。經既見
水已等者 問。水觀有觀成耶。若言無者。
日水倶假。何故日觀説觀成相。水觀不説。
況乎餘觀皆有觀成。水觀何獨無觀成耶。
是以經云既見水已。又云此想成已。應是
水觀説觀成。若言有者。今釋無文 答。日
是總表彼土光明。不局一觀。故當觀内以
見日位方屬觀成。水觀則是假眞轉觀終至
地觀乃立觀成。故不可同。此乃水觀意者
見地爲懷。是故不待水等觀成。速轉觀地。
故無觀成。餘非轉觀亦不可例。但經文者
思惟名見。非正受見。如云見瑠璃地。又思
想名成。如地觀云此想成時 問。若云水
觀無觀成者。今釋文云欲觀水以取定心者
等。信知。觀水當體即取定心。應是觀成。又
椀水喩下云水靜境現者即是能縁之心無
亂所縁之境不動。所言境者。應是水境。又
云境現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觀也。此文
既例同日觀觀成相。明知。水觀亦有觀成
 答。上問端云問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轉
水以成氷。轉氷以成瑠璃地者。云何作法
而令境現。案此問意。若自水氷轉以成瑠
璃者。以何方便而爲作法。可令寶地境現
前耶。今以此問案答文意。欲修水觀。還
須對相似之境而爲方便。思惟想成至第
三觀可見寶地。故云觀水取定。次所縁之
境不動者。此指第三寶地之境。非是水觀。
故今文云内外恬怕所求之相顯然。言所求
者。即是第三寶地。次境現失不失等者。今明
轉觀。故於水觀文中預標地觀境現失不失
等。此亦符上問端也。但至既見水已文同
日觀觀成文者。日觀直觀日輪。非是轉觀。
水觀不爾。假眞轉觀至第三觀。見地爲懷。
故思想位總觀水地。觀地尚不得定心。想
水氷時何得定心。上觀・今觀意樂別故。言
同義異。經作瑠璃想者 問。所言瑠璃爲眞
爲假。若云眞者。既云此想成已見瑠璃地。
故應是假瑠璃。天台云。一作水想。二變水
成氷。三變氷爲瑠璃。四觀瑠璃以成大
地。内外映徹淨影
同之
若言假者。今釋以氷對
瑠璃地。亦不擧假瑠璃 答。是假瑠璃。但
今釋者以水表可平地。以氷表映徹地。氷
與瑠璃同映徹故合氷不表。經氷映徹不
及瑠璃。別擧瑠璃以顯彼地極映徹想。故
玄義云。言假者。即日想水想氷想等是其假
依。所言等者。等瑠璃也。問曰前教等者。先
問中言知業相等者。等言廣取知方等三。
答中唯擧光者。假觀本意必對相似。然日觀
三義中。知光即表彼土光明故。以日光相
似即類水表可平寶地也。示斯可平之相
等者 問。今經文無水對可平之説。但表
内外映徹。何作此釋 答。水觀所表若非
可平更顯何義。映徹之相是氷所表。故水能
表可平相也。況彼瑠璃地者。況謂譬也。法
華玄云。況意乃多。略擬前後合成六譬已上
曠劫等行無偏者。萬行等備圓滿無偏也。地
輪者。輪有三義。一團圓義。二摧破義。三分
齊義。今取分齊。如云五輪。云何作法而令
境現者作法有二。一者身作法。二者心作法。
若住身等者。明身作法。又欲觀水等者。明
心作法。於中有二。初總標住心作法。二行
者等於靜處等者。正明作法。於中亦二。一
初至水動故也。此正明用椀水之相。二言
椀下至不住也。此明以椀水及白物譬心
動不動相。初明用椀水中四。一初至更莫
異縁。略明向椀水看白物相。二又水下至
湛然也。廣明椀水自動波浪大起不見白
物。後波漸息白物明現。此表内心煩惱以妨
定心。三又行者下至明闇之相也。此明勸
行者令見水動不動。知自心境現不現相。
四又待水下至水動故也。此明更投米等
水即動故白物隱沒。此表外六塵境以障定
心。第二以椀水等譬心動不動中三。初至
顯然。此明合上波息見白物。二又細想下
至即動。此明合上米等動水故白物不現。
三又行者下至不住也。此明亦勸行者令
見水動不動。知自心住不住相也上標文
起盡竟
問。椀水作法出何經論 答。未見其證。又
證者所解可勤而達。勿求所據。還須對相
似之境而觀者。當觀行者觀水境故。還須
相似此水椀水。令知心動不動即易得
定。又水似心故。還須似心水。令知心水
動不動也。亦未須取亦不須妨者。此是靜心
故實。所謂若欲不見。若欲見者。倶障靜心。
是故勿欲不見。亦勿欲見。更無異縁住
正念故。漸漸水性湛然了了見白物也。即
喩心器等者 問。今用椀水者是行者作法。
何云喩耶 答。自修作法。而喩自心即知
動靜也。彼止觀中更用象魚風之三喩。以
況内・外。竝起三障。今用行者作法。以況自
心動靜也。止觀一云。或先起非心。或先起
是心。或是非竝起。譬象魚風竝濁池水。象
譬外。魚譬内。風譬竝起。又象譬諸非自外
而起。魚譬内觀羸弱爲二邊所動。風譬内
外合雜穢濁混和已上縁之心無亂等者。所
言心者。此是定心。謂於散心中看椀水動
不動相。預知定心住不住相也。内外恬怕
者。能縁爲内。所縁爲外。能所不動寂靜名
爲恬怕。細想麁想者。内心動轉也細塵麁塵
者。外境麁細也。細境若現細想微動。麁境若
現麁想轉動。米譬細塵。棗譬麁塵。豆通譬
麁細。所望不同故。觀彼世界相等者。上兩句
是清淨功徳。通後十六。下二句是量功徳也。
別局地量。引此二文以合地量。設雖量廣
非清淨者不足爲徳。故引證之。勝過三界
道者。梁攝論明方處圓滿云。論曰。出過三
界行處。釋曰。三界集諦爲行。三界苦諦爲
處。淨土非三界苦集所攝。故言出過三界
行處。此句明處圓淨已上佛地論云。超過三
界所行之處。非如三界自地諸愛執爲己
有。所縁・相應二縛隨増。是彼異熟及増上果。
如是淨土非三界愛所執受故。離二縛故。
非彼異熟増上果故。如涅槃等超過三界
異熟果地云云究竟如虚空者。梁攝論明分
量圓滿云。論曰。大城邊際不可度量。釋曰。
徑度爲度。周圍爲量。一一佛淨土邊際。非
凡夫以由旬等數所能度量。此句明量圓
已上問。無邊際者。爲實無際。爲非凡量
言無邊際 答。非凡夫量言無邊際。故天
親云。非凡夫以由旬等數所能度量已上
佛地經明受用土云。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已上佛地論有二義。述一義云。如來受用身
土三無數劫所修。無邊善根所感周遍法界。
地上菩薩及諸如來亦不能測其量邊際。
以無邊故如無始時。又述正義云。二他受
用。謂諸如來爲令地上諸菩薩衆受大法
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
小。改轉不定。如變化土。如是淨土以有邊
故。地上菩薩及諸如來皆測其量。但就地
前言不能測已上此同天親且就凡見言
無邊際。往生論亦不可違梁釋論。一師造
云云經瑠璃地者 問。大經云其佛國土
自然七寶合成爲地。彌陀經云黄金爲地。與
今相違 答。彼國自然莊嚴無方。故彼此説
各顯一邊。但今經意觀水以表可平之地。
觀氷以顯映徹之相。由此便故説瑠璃地。
其實彼土何限一寶。然略&T047368;云 問。觀經云
璃瑠地。何故今言黄金 解曰。思益經説未
來須彌燈王佛國土云。以閻浮金瑠璃爲
地。準彼思之。黄金不映徹。瑠璃非金色。
彼土金色亦應映徹。故倶得名。又觀經云。
瑠璃地上以黄金繩雜厠間錯云云二寶合
成。故亦倶名已上疏抄云。慧心云。黄金映徹
似瑠璃也已上一往會通也。彼土七寶爲地。
或以雜寶。各擧一邊耳。如善導云。或以瑠
璃爲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銀爲地。
百寶作道乃至或以千萬寶爲地。二三寶作
道。如是轉相間雜。轉共合成乃至行者等莫
言但有金道而無餘寶作道也已上二明
地下莊嚴中。幢體等是無漏金剛者。金剛之
言顯無漏義。謂無漏亦名出世間。言世間
者。可破壞義。有二種壞。一四相壞。二對治
壞。滅諦中無此二種壞。道諦中雖有四相
壞。而無對治壞。故倶名爲出世間。然彼寶
幢齊無漏故。金剛堅固以譬寶幢。故下文云。
言金剛者。即是無漏之體也。戒度&T047368;云。金
剛即是幢體。不可破壞。故名爲剛已上問。
淨土論云得入蓮華藏世界。若爾應云蓮
&T016254;世界。故攝論云。世間世界地輪依水
輪。水輪依風輪。淨土以大蓮華王爲依止
已上嘉祥釋蓮華藏世界相云。以寶蓮華&T016254;
世界故名蓮華藏已上今經何云金幢&T016254;
 答。此義難決。且試會者。言蓮華者。明其
總相。金幢&T016254;者。説其別相也云云表非圓相
者。表是顯義。幢有方楞。故云非圓。量出塵
沙者。此明寶幢數量。讃云。地下莊嚴七寶
幢。無量無邊無數億。般舟讃云。地下寶幢無
數億。方楞具足盡暉光 問。經文不説寶幢
數多 答。彼國寶地廣闊無邊。&T016254;地寶幢何
但一耶。但經無文者。幢數出言談。故不云
數。如云衆寶國土一一界上不云界數。況
乎今師證者。具見彼土。豈迷幢數。光周無
邊之際者 問。無邊際者。自他界中是何
答。無邊際者。先明照自界。以異色照他方
故。準論云廣大無邊際故。又無邊際者。指
他方界。謂第五段即明光明所至分齊。第六
段即明其光作利益。下所引攝論云周遍
一切處。下釋周遍義云普照無量世界。準
之。光周無邊應一切界。色照他方等者
問。經文不説光周無邊及以色照他方利益
 答。寶出千光・光多異色正述經文。而此光
明可有所至及利益事故。先色照他方者。
梁攝論明顯色圓淨云。論曰。佛世尊在周
遍光明七寶莊嚴處。釋曰。一金。二銀。三瑠
璃。四。五阿。六因陀羅尼羅
。此一一寶光明皆周遍一
切處。此處以七寶爲莊嚴。佛住其中。論曰。
能放大光明普照無量世界。釋曰。此明七
寶光明所照之處。釋周遍義。此兩句明色相
圓淨已上佛地論意亦復如是。準論得知。淨
土衆寶所出光明。普照周遍。次作利益事
者。經云演説苦空無常無我之音。釋云光變
樂音轉成説法之相。又大經云。一一華中出
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
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
千光明。普爲十方説微妙法。如是諸佛各
各安立無量衆生於佛正道已上地上莊嚴所
出光明既成利益。地下幢光何不爾耶。新往
者覩之卒難周悉者 問。經文只云不可具
見。不分新舊 答。舊生可知道理必然。八
方八面者 問。方即是面。何似重言。若爾應
云八方八楞。是故經云八方八楞 答。百
寶莊嚴專在方面。故不標楞。面在八方。故
非重言。西方寂靜等者。彼土體是一法句故。
無動轉故名爲寂靜。無造作故名爲無爲。
離有爲苦。故名爲樂。依正莊嚴快樂無窮名
爲畢竟逍遙。圓成實故離有。依他起故離
無。大悲熏心等者。彼土聖衆後得大悲熏心
識故。身遊法界利物平等。故云無殊。或現
神通等者。正明利物相。此擧説法入滅二
相兼顯餘相。故言或也。變現莊嚴等者。明
淨土菩薩往他方界。以大悲心變現種種
莊嚴之相。利益衆生。今此文大悲熏心等讃。
同法事讃菩薩歎徳文耳。歸去來等者。是亂
句讃。總讃亦有歸去等亂句。寶樹觀中同有
此例。又智昇諸經禮讃引此文云。歸去來。
魔郷輪迴不可停已上問。始生淨土。何云
歸耶 答。先師云。此約能化也。私云。悟從
本自。迷是常他。故從穢土他國還歸淨土
本國也。六道盡皆經等者 問。上二界中無
有憂苦。何云唯聞愁歎聲耶 答。淨穢相
對淨樂穢苦。謂穢土中無有一念眞實樂
故。故言愁歎。此乃三界苦樂總屬愁難。有
漏皆是苦故。況成實意許上二界有憂苦受。
釋籤四云。苦樂隨身至四禪。憂喜隨心至
有頂已上問。今讃地下。然西方寂靜等二讃
文總頌彼界。不局地下 答。當段雖是地
下莊嚴。而今始説眞依報故。任教本意急
勸往生。因茲上讃總擧彼界種種妙徳。下
讃正令厭穢欣淨。三明地上莊嚴中。依持
圓淨者。十八圓淨中第十八是也。謂攝大乘・
佛地論明他受用有十八功徳。眞諦攝大乘
釋論十五云。論曰。能放大光明普照無量
世界。釋曰。此明七寶光明所照之處。釋周
遍義。此兩句明色相圓淨。論曰。無量妙飾
界・處各各成立。釋曰。此莊嚴希有無等。故
言妙飾。有衆多妙飾。故言無量。所遊行地
爲界。所居地爲處。一一界・一一處莊嚴具
足故言成立。此句明形貎圓淨。論曰。大城
邊際不可度量。釋曰。徑度爲度。周圍爲量。
一一佛淨土邊際。非凡夫以由旬等數所
能度量。此句明量圓淨。論曰。出過三界行・
處。釋曰。三界集諦爲行。三界苦諦爲處。淨
土非三界苦集所攝。故言出過三界行處。此
句明處圓淨。若非苦集諦攝。以何因得生。
以何法爲體。論曰。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
釋曰。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以上乃至佛
地名出出世。出世法爲世法對治。出出世法
爲出世法對治。功能以四縁爲相。從出出
世善法功能生起此淨土。故不以集諦爲
因。此句明因圓淨。何者爲出出世善法。無
分別智・無分別後得智所生善根名出出世
善法。論曰。最清淨自在唯識爲相。釋曰。菩
薩及如來唯識智無相無功用。故言清淨。離
一切障無退失。故言自在。此唯識智爲淨
土體。故不以苦諦爲體。此句明果圓淨。論
曰。如來所鎭。釋曰。如此相淨土如來恒居
其中。最爲上首。故言鎭。此句明主圓淨。論
曰。菩薩安樂住處。釋曰。自受行正教。教他
受行正教名安樂。菩薩於淨土助佛助
道。具此二事。故名安樂住處。此句明助圓
淨。論曰。無量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
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所行。釋曰。淨土中
實無此衆生。欲令不空故。佛化作如此雜
類。此句明眷屬圓淨。若有如此衆生。諸菩
薩等皆何所食。論曰。大法味喜樂所持。釋
曰。大乘十二部經名大法。眞如解脱等爲
味。縁此法味生諸菩薩喜樂。長養諸菩薩
五分法身。此句明持圓淨。餐此法味作何
等業。論曰。一切衆生一切利益事爲用。釋
曰。凡夫二乘名一切衆生。隨其所能爲説
正教。令如説修行離四惡道。離生死。離二
乘自愛行名一切利益。此句明業圓淨。若
菩薩於衆生行如此業。能行及行處得何
利益。論曰。一切煩惱災横所離。釋曰。三界
集諦名一切煩惱。三界苦諦名一切災横。此
二悉離能行・行處。此句明利益圓淨。若離
如此法有餘怖畏不。論曰。非一切魔所行
處。釋曰。淨土中無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故
離一切怖畏。此句明無怖畏圓淨。若淨土中
無一切怖畏。六根所受用法悉具有不。論
曰。勝一切莊嚴如來莊嚴所依處。釋曰。非
惟是有一切所受用具最勝無等。是如來福
徳智慧行圓滿因所感。如來勝報依止此處。
是故最勝。此句明住處圓淨。淨土中以何
法爲出入路。論曰。大念慧行出離。釋曰。大
乘正法名大法。於大法中聞慧名念。思慧
名慧。修慧名行。此三於淨土是往還道。故
名出離。此句明路圓淨。若有此路爲乘何
法。論曰。大奢摩他・毘鉢舍那乘。釋曰。大乘
中五百定等名奢摩他。如理如量智名毘鉢
舍那。以此二爲乘。此句明乘圓淨。若有此
乘從何門入。論曰。大空・無相・無願解脱門
入處。釋曰。於大乘中三解脱門一體。由無
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若至此門
得入淨土。此句明門圓淨。世間世界地輪
依水輪。水輪依風輪。淨土爲依何法。論曰。
無量功徳聚所在莊嚴。大蓮華王爲依止。釋
曰。以大蓮華王譬大乘所顯法界眞如。蓮
華雖在泥水之中不爲泥水所汚。譬法界
眞如雖在世間不爲世間法所汚。又蓮華
性自開發。譬法界眞如性自開發衆生若證
皆得覺悟。又蓮華爲群蜂所採。譬法界眞
如爲衆聖所用。又蓮華有四徳。一香。二淨。
三柔軟。四可愛。譬法界眞如總有四徳。謂
常・樂・我・淨。於衆華中最大最勝。故名爲
王。譬法界眞如於一切法中最勝。此華爲
無量色相功徳聚所莊嚴。能爲一切法作
依止。譬法界眞如爲無量出世功徳聚所莊
嚴。此法界眞如能爲淨土作依止。復次如
來願力所感寶蓮華。於諸華中最大最勝。故
名王。無量色相等功徳聚所莊嚴。能爲淨
土作依止。此句明依止圓淨已上唐論及佛地
論倶明依持圓
滿七寶池林等是能依等者 問。攝論云。世
間世界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淨土以
大蓮華王爲依止。準之。地樹池等皆可同
言能依所持 答。依持能所之義所望不同。
故今隨義轉用。地爲所依能持。池臺樹等以
爲能依所持也。帶惑疑生華未發者。對地
觀人誡疑心失。故地觀云心得無疑。帶惑
疑者方受胎生。故大經云。以疑惑心修諸
功徳。生彼宮殿。十住論云。若人種善根疑
則華不開已上問。經云宮殿。何云含華
答。帛謙兩經同。云即於七寶池蓮華化生
已上今依異譯及十住論。九品義云。彼經云
處宮殿者。是望内相。此經云在蓮華者。
是約外相。謂於華中經於多時。彼便謂處
廣大宮殿。又往生者或居宮殿。或在蓮華。
人人不同。彼經取宮殿。此經擧蓮華。各據
一邊。通二違也已上準之。華與宮殿更非
鉾楯。但御廟及璟興胎生屬九品。鸞師等不
然也云云内受法樂無微苦者 問。大經云
五百歳中受諸厄也。何云無微苦 答。經下
文云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今依
此文云無微苦。但受諸厄者。下文云不見
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功徳以此爲苦。故龍興
云。彼受樂如忉利。而云受諸厄者。不能
見聞三寶故已上菩薩徐徐授寶衣者 問。
生彼國者由本願故。應法妙服自然在身。
何授寶衣。又菩薩者何菩薩乎 答。自然衣
上令著上服。此賞新生菩薩故也。言菩薩
者。法事讃云法侶將衣競來著。禮讃云觀音
勢至與衣被。明知。菩薩法侶是二菩薩也。光
觸體得成三忍者。此明菩薩光照行者令
得三忍。三忍者。大經云。見此樹者得三法
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已上見彼樹者既得三忍。觸菩薩光豈不
得忍 問。三忍何位 答。異釋雖多。案今
家意。伏忍三位名爲三忍。法事讃云。法侶將
衣競來著證得不退入三賢。此同今文。璟興
大經疏云。伏忍三位名爲三法忍。瑜伽亦説
勝解行地有下中上品三忍故已上此亦同
今。瞻仰尊顏讃善哉者。新生菩薩能讃世
尊。上品中生即下金臺讃嘆世尊即其類也。
又地涌菩薩讃佛偈云。善哉善哉。大雄世
尊諸衆生等易可化度已上上方梵王讃大
通云。善哉。見諸佛救世之聖尊已上經以
黄金繩者。彼土金道似此土繩。謂道正直
如曳繩也。又靈芝云。初地面華紋金繩七
寶互相間錯如世華塼已上四明空裏莊
嚴中。即有其六等者。問。當文立六子段。
配文之後重云又明地上等。又以如華如
月文與於臺兩邊等文。而別牒解有何意
耶 答。又明等者。爲令曲知虚空莊嚴相。
直釋其相。如華等者。以喩顯其相。故別
牒釋也。喩華意者。光自地昇空。如落華飄
風而昇空。故喩之華。喩月意者。光臺停天
暐曄明照。故喩之月。是故上云上涌空中作
一光臺等。靈芝云。其光從地昇空。故如華。
從上照下。故如星月已上與今意同。次牒
釋於臺等文者。重牒經文。挍釋其文也。五
明樂音説法中。經八種清風者。今家無判
天台云。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若寄
此八。謂除上下餘四方四維。故云八。亦可
用對八卦也已上問。經指上樂器云鼓
此樂器。故知。八種已下猶是虚空莊嚴。故玄
義分亦屬虚空。若爾八種已下應猶屬第四
段。何爲別段 答。所問實爾。但爲顯嚴儀・
説法有異。且爲別段耳。四倒四眞恒沙
等法者 問。經文唯擧苦等四眞。何云四
倒恒沙等法 答。若有能治必有所治。故
靈芝云。苦空等法即四念處。觀身不淨。觀
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此四法對
破四倒。文中空字且對觀身。知倒計亡。非
空何謂已上戒度云。四念處者。蓋由衆生計
身爲淨。以苦爲樂。無常計常。無我計我。
佛以四法反而破之。一觀身不淨。二觀受
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四智是念
四倒是處。初觀色陰。二觀受陰。三觀識陰。
四觀想行二陰及餘一切諸法。究而言之。不
出色心爾。此乃大小聖賢入道初門也。經
沒不淨而謂之空。疏約計亡以釋。執淨之
計纔亡。則知此身當處空故已上次恒沙等
者。準下池觀。不局四眞。廣説諸波羅蜜。及
讃相好等。故云恒沙 問。大乘國土何
説小乘四倒四眞 答。如玄義&T047368;。安樂國
清淨等者。此引菩薩説法讃佛。而顯依報
説法讃佛。隨義轉用而已 問。論云讃諸
佛功徳。何云讃佛諸功徳。況準下句意。應
云讃諸佛。謂淨土菩薩以巧妙辯才歎諸
佛徳。雖歎淨土如來。不見淨相。雖讃穢
土世尊。不見雜穢。以法等故忘優劣心。故
云無有分別心也。若爾應言讃諸佛徳
答。任所覽本。故云讃佛。設無諸字佛是通
號。何違下句。諸功徳者。諸佛各有諸功徳
故。上下句意不相違耳。六結文中。廣明水
觀者 問。當觀之中具想寶地。何故唯結
云水想耶 答。水・氷・地三是轉觀故總屬
水觀。更捨水氷獨觀寶地。齊此名爲寶地
觀也。故知。三種莊嚴兩觀通用。置於一處
顯兩邊也。若不爾者結文難會。故天台
云。第二水觀。初作水想者。擧所觀境界。從
見水徴清下正起觀行。是爲水想下結觀也
乃至第三地觀文有四。一漸想觀從若得三
昧下第二實觀。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觀下
顯觀邪正已上問。見瑠璃地下正觀寶地。
何屬水觀。故玄義云。日想・水想・氷想等是
其假依。從瑠璃地下是其眞依已上答。玄
文約義。剋體而論。水假地眞故。今文約行。
修觀行者合觀水・地故 問。今所觀地與
第三觀復有何別 答。相帶水・氷想寶
地者。從初屬水。第三觀地不想水氷。直
觀寶地獨屬地觀。故知。見瑠璃下義兼兩
向。上説下略只云此想成時。重顯寶地
此義爲正。
是相傳義
復有一義。第二觀有水氷地中。
唯局水氷而屬水觀。瑠璃地下屬第三觀。
故玄義云。日想水想氷想等是其假依。從瑠
璃地下是其眞依已上故嘉祥云。第一有五
觀。別觀。第六一觀總觀乃至就初復爲二。第
一有一觀半。作觀方便。第二有三觀半。正
作觀。今則第一作觀方便乃至此想成已下
第二正作於觀。以作水想及瑠璃想。則見
彼瑠璃地已上靈芝云。第二水想正爲觀地。
所觀境二。初觀水三。初正想水。次變水成
氷。後觀氷爲瑠璃。齊此已來當觀文畢。此
想已下屬後地觀。次地觀中大分三節。初地
體明徹。二地下幢&T016254;。三地上莊嚴。結文可
知。第三地觀所觀之境備在前文。故此第
三但有躡前結勸而已。文有四節。初思惟
中。一一觀者。指前總別相也。二正受。三彰
益。四辨邪正略抄但結文者行者必須三境
轉觀。爲令知此義故。於水氷下不結觀
名。更至觀想觀成中間且置結文。今釋守
經結文總屬水觀也。又淨影云。第二觀中文
別有四。一辨觀相。二是爲下結。三此想成
下顯其成相。四如此想者名爲粗見下結成
分齊乃至第三觀中文別有五。一辨觀相。依
三昧見名爲地想。二是爲下結。三佛告下
勸持勸説四若觀下明觀利益。五作是觀下
辨觀邪正已上
本曰三就下至廣明地觀竟
釋云。上來第二料簡水觀已竟。自下第三
解地觀中三。謂標・釋・結。標中先擧者。指此
想成時句。以釋屬於結前生後故也。次釋
中文自爲六。一明結前生後中。經此想成
時者。此句總結前觀。成時二字兼生後義。
言此想者。指瑠璃地三種莊嚴也 問。準
自餘觀。總指前觀以爲結前。更不殘文。而
水觀具觀水氷地。故此想者總可指上水氷
地三 答。上説水氷瑠璃相已。然後結云
此想成已。今亦説三種莊嚴已。然後結云
此想成時。故知。今文但結寶地三種境也。
又此想者。總指前觀。但上文言此想成者。
別約假觀。今此想者。總指三境。所言成者
思想分成。非言正受觀成。此乃雖思惟分
成。猶不及地觀粗見。況了了見乎。二明觀
成中。有六子段 問。今此六段爲倶屬觀
成 答。二・三・六段正是觀成。自餘三段觀
成方便。謂得觀成非容易。故恒憶粗見即
作觀成正受方便。是故中間綺説方便。初
云極令了了。次云閉目開目。倶雖標觀成
相。上取明了。下取不失。故非繁重後云若
得三昧等者。説觀成相。故從初後名觀成
相也 問。解釋既云觀成有六。何餘三段
非觀成耶。今案文意。思惟粗見・正受了了
倶屬觀成 答。六段總云觀成者。恒憶粗
見以爲方便。覺念頓滅即得三昧正受。見
彼微妙境界。欲明此義説其方便。何以觀
前方便通屬觀成。故玄義云。言思惟者。觀
前方便。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縁慮竝亡。次
下文引當文二見。以合思惟正受之義。何
以前方便而爲觀成位 問。像觀釋云。閉
目開目下至如觀掌中。正明觀成已上然心
眼得開正明正受。爾前二文雖是思惟總
判觀成。故知。思惟亦屬觀成 答。彼文亦
以心眼得開正屬觀成。彼第一云似現目
前。未及粗見。彼第二云像即須有坐處。亦
非粗見。彼第三云心眼即開。此正觀成。但
前二文明其方便。謂得正受非容易。故先
想前二爲觀方便。彼文約終名觀成相
問。群疑論引今二見云。想成粗見爲欲界
聞思心也。得三昧明見。爲色界修慧心也
已上既以二見同云想成。故知。二見同屬觀
成 答。今師意以思惟爲方便。何屬觀成。
彼論想成人師意別。又彼總見境名云想成。
與今何同 問。閉目開目之見通思惟正受
位耶 答。日觀當文屬正受見。以今文云
境既現心故。像觀文者説思惟想位。以彼
文云似現目前故 問。了了見之文通思惟
正受耶 答。了了之言唯在正受。日・座・像・
觀音・今文二處皆屬正受故。經唯除睡時
者。有本云唯除食時。今依睡本。有道理故。
謂憶想不斷以爲其要。何除食時。擇瑛法
師刻本後書云。此本食時作睡時。一依昇法
師所録天親五念門。二依善導和尚十六讃
文。出大藏英字函。其間所期西方行法儀稍
精當。修淨業人不可不看也。況二師皆唐
時高僧。古經本是睡字。兼昇法師大明
經教。作經目録。爲世所崇。善導深修觀行。
是彌陀化身也。其必不謬。食字大無所以
已上問。靈芝云。除食時者。開暫間也。有
依別本改爲睡時。尋諸古本竝作食時。且
凡夫睡時任運自息。豈待除耶。或云。大小兩
乘各有食觀。故此除之。此局道衆。亦非通
論。今謂。餘諸觀法不擇時處。此觀聖境。理
合虔恭。對食起想。義乖尊敬。故觀佛三昧
經觀像法云。想念成已唯除食時。除便轉時。
一切時中恒見佛像等。斯爲明據。不須改
已上此義何通 。答。凡夫行人欲得三昧。
何故自廢忘觀想乎。但任運自息者。爲言
睡外常恒憶想。説除睡時有何過乎。又棄
食欲佛觀志切。還是敬愛之極。何乖虔恭。
又觀佛經大聖對機開遮隨時。何必一同。
又觀佛經明坐佛前觀佛像故。不許飮食
不淨等時。今經廣明入出時心影像遠浮極
樂境故。不強論身淨不淨也。猶有覺想者。
覺謂尋求。想謂取像。斯乃尋求作意取大小
像及青黄等名爲覺想。此之覺想至思惟
見微細猶有。即比量知而非現量。玄義言
縁慮者是覺。言想心者即想。今文合云覺
想。若至正受覺想即滅。雖縁青黄等及大
小境不貫通餘。直附境事。而無比度。只是
現量。故演祕云。雖作青等。各附自體。而不
貫餘。得是現量已上靈芝云。二正受中三
昧。正音三摩地。此翻正定。或云等持。想成
見地。不待作意任運契合見境分明。如人
學射初生後熟發無不中。言思叵及。唯證
方知。故云不可具説已上地廣無邊等者。地
廣無邊總擧地體。寶幢非一是標地下。衆
珍曜彩即是地上。轉變彌多虚空莊嚴。此明
思想具觀三種。故觀成時具見三種也。恒
如對目者。有本云對日。禮讃云常對目。近
縁云現在目前。普觀釋云常如眼見。故目
爲正。四勸發流通中。二明勸持佛語乃至
地之益者。此第二段雖釋汝持佛語一句。然
所以持者即爲令説也。爲顯此義預釋
下意。如示觀縁中。第六重牒前恩下預釋第
七段若佛滅後意。此例甚多。不惜身命者。是
能化志耳。不惜之義雖通能所。今釋文言正
順能化。斯乃未來弘通之人不惜身命。爲
信行者説觀地法也。梵網義&T047368;云。大士當
捨身施教人已上不欲直令乃至人天樂者 問。
五乘教中有人天乘。何云不欲受人天樂
答。今人天者世間人天。文云人天之樂等
故。五乘之中人天教者。佛道哢引。非今所
斥。但彼尚非佛出本意。故天台云。三乘根性
感佛出世。餘不能感已上諸佛本願者。指總
願也。清淨覺經云等者。彼經下云。佛語阿
難阿逸多菩薩等。其世間帝王人民善男子
善女人。前世宿命行善所致相祿。迺當聞
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我代之喜。佛言。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
歡喜。一時踊躍。心意清淨。衣毛爲起拔出者。
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薩。非凡
人。其有人民男子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
不信有佛者。不信佛經語。不信有比丘
僧。心中孤疑都無所信者皆故從惡道中
來生。愚朦不解宿命。殃惡未盡。未當得
度脱。故心中孤疑不信向耳大阿彌陀
經同之
問。設
人天來。若無宿善。不能信向。設惡趣來。若
有善縁。何不信受 答。理實如然。今從大
都説其非機。惡趣應無善因故也。機有萬
品。不可一概 問。一切往生者。爲必由
宿善 答。値遇本願必由宿善。遂往生者
依本願力。大師往往皆云上盡一形十念。不
言往因。若宿善者。第十八願順次直因有名
無實。信知。本願一世念佛不假宿善。故
大經云。雖一世勤苦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
佛國快樂無極已上珍海引此文。以
爲無宿善往生證
覺經亦説
値遇本願由宿善也。悲喜交流身毛爲竪
等者 問。若無此義者不可往生耶 答。
經説惟多。不可一概。群疑論二云。一如稱
讃淨土經云。五濁惡時男子女人聞説如
是極難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説。如教修
行。是人命終定生西方。二如清淨覺經云。
若人聞説淨土教門。身毛爲如拔出者
定得解脱。三如賢護經云。衆生學得諸佛
現前三昧。聞彼阿彌陀佛名號。而能繋心相
續思惟。次第不亂分明覩彼佛。因此三昧
得見佛故。遂請問言。成就何法而得生此
佛刹耶。爾時彌陀佛語言。若人發心求生
此者。常當繋心正念相續。阿彌陀佛國便
得生也。行者等自觀。於此三經隨與一經
相應。即知得生淨土略抄五觀利益中。因觀
無漏等者。惡業依止虚妄之心。依於虚妄境
界而造。觀法依止無上信心。依佛眞實功
徳而修。一虚一實。故觀地法滅多罪也。具
如論註。雖得往生含華未出等者。此擧疑心
往生之失。以勸地觀無疑之得 問。往生之
人必具信心。若起疑心何生淨土。故禮讃
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答。經論多明疑心
往生。今釋依彼。此乃衆生機類萬品。雖疑
猶生。所謂此人或時懷疑。或時生信。暫信
不信心不決定。彌陀願力最強盛故。攝暫
信因以作強縁。致使往生。譬如大龍若得
小水洪霔八埏。彌陀本願接引此人。令生
淨土亦復如是。他力難思信而可信。疑心
尚生。況不疑乎。大經下云。以疑惑心修諸
功徳暫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暫信大阿彌
陀經云。其人奉行施與。如是者若其人然後
復中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諸善。
後世得其福。不信有阿彌陀佛國。不信有
往生其國。雖爾者其人續念不絶。暫信暫
不信意志猶預無所專據。續其善願爲本
故得往生。其人壽命病欲終時。阿彌陀佛
即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見之。口不能
復言。但心中勸喜踊躍意念言。我悔不知
益齋戒作善今當往生阿彌陀佛國。其人即
心自悔過。悔過者小差少無所復及。其人壽
終命盡。即往生阿彌陀佛國。不能得前至
阿彌陀佛所清淨覺經
同之
十住論云。若人種善
根。疑則華不開已上略論云。經中但云疑惑
不信。不出所以疑意。尋不了五句。敢以
對治言之乃至疑有四意。一者疑。但憶念阿
彌陀佛。不必得往生安樂。何以故。經言業
道如秤重者先牽。云何一生或百年。或十年
或一月。無惡不造。但以十念相續便得往
生。即入正定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
隔耶。若爾先牽之義何以取信。又曠劫已來
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繋屬三界。云何不斷
三界結惑。直以少時念阿彌陀佛。便出三
界耶。繋業之義復欲云何。對治此疑。故言
不思議智。不思議智者。謂佛智力能以少
作多。以多作少。以近爲遠。以遠爲近。以
輕爲重。以重爲輕。以長爲短。以短爲長。
如是等佛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已上但若少
一心等者。語其全無。既有暫信。何云無
耶 問。胎生與三輩爲同。爲異 答。彼此
不同。所以然者。三輩信者往生。以經説云
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故。胎生疑者
往生。以經説云此人宿世無有智慧疑惑所
致故。三輩生佛前。胎生處邊地。故今釋云
或生邊界或墮宮胎。言邊界者。簡其佛前。
言墮宮者。對其昇進。既云邊墮。知非所
期。況復三輩所勸。胎生所嫌。二文水火。不
可一同。故略論云。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
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徳已上
問。帛・謙兩經中下二輩同説胎生。何云別
耶。平等覺經云。佛言。其中輩者。其人願欲
往生。當持經戒。無得虧失。益作分檀布
施常信受佛語。往生佛國者可得智慧勇
猛。佛言。其人奉行施與。然後中復悔。若心
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諸善。後世得其福。
不信有無量清淨佛國。不信往生其國中。
雖爾其人續念不絶。暫信暫不信狐疑佛
經。復不信向之。當自然入惡道中。無量清
淨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其人於城中五
百歳乃得出。往至無量清淨佛所。聞經心
不開解。是故爲第二中輩略抄又説下輩
云。五百歳竟乃得出。至無量清淨佛所。其
人聽聞經心不開解。意不歡喜。智慧不明。
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隨意高大在
虚空中。復去無量清淨佛。亦復如前第二
輩狐疑者。其人久久亦當智慧開解知經
已上略抄。大阿
彌陀經亦同之
璟興云。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
上二生所攝。由此帛・謙後之二輩皆言在
城。於五百歳不得見佛聞法見聖。故若
三輩若九品。皆無寛狹攝往生盡已上答。
異譯經中大經爲最。願數整足符合智論。諸
師作釋皆崇此經。此經而改三輩之外別説
胎生。信者・疑者二類各別。何云一類。但舊
兩本信疑雖異同在彼界。故知。以胎生且
置二輩。況中下輩中同云五百歳。準望九
品。中下何齊。大經往往皆五百歳不分階
位。知彼兩本義不正耳。例如法華佛云。妙
正二本同一梵文。乍可信羅什而寢於法
已上因問。胎經懈慢國・大經邊地同異
如何 答。異也。彼胎生者在極樂内。懈慢國
者近此界故。胎經二云。西方去此閻浮提
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快樂作倡伎
樂。衣被服飾香華莊嚴。七寶轉關床。擧目東
視。寶床隨轉。北視西視南視亦如是轉。前後
發意衆生欲生阿彌陀佛國者。而皆染著
懈慢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億千
萬衆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已上先師
云。彼懈慢界縱令雖言娑婆邊土。不可屬
於極樂胎生云云十因云。又非唯有胎生邊
地。亦於道中且有化城。謂懈慢國已上大悲
菩薩者。觀世音也。開華三昧者。菩薩威神有
開華徳。從徳立名。故云開華云云又理趣
釋云。手持蓮華。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
性自性清淨。光明赫奕。一切惑染所不能
染。又由觀自在菩薩加持。離垢清淨等同
聖者。爲顯是自性清淨之義。手持蓮華已上
有云。菩薩濟度衆生皆是首楞嚴定之作用
也。彼定施用而應含華之衆生故。從徳立
名。此乃首楞嚴定異名。例如百八三昧之
中開華三昧。觀音以楞嚴用。而破二十五有
含華之闇。名入開華三昧。更勸辨知邪正
者。此居當段。預顯後意。既覩滅罪往生等
益。故次更勸辨觀邪正。此則兩段生起意也。
有云。擧疑屬邪。不疑爲正 問。邪正之言
全同次下邪正文言。有何意趣屬疑不疑
 答。斯乃等文挍上觀利益四段。今邪正者。
即當第四不得雜疑。故知。疑與不疑名爲
邪正。六辨觀邪正中。前日觀中已説者。彼
文云觀日見日。心境相應名爲正觀。觀日
不見日。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相應故名
邪也。以此言之。觀地見地。心境相應名爲
正觀。觀地不見地。乃見餘雜境等心境不
相應。故名邪也。水觀釋云。境現失・不失・邪
正等一同前日觀也。像觀經云。令與修多
羅合。若不合者名爲妄想。若有合者名爲
麁想見極樂世界。釋云辨觀邪正之相。此
約所現境以判其邪正 問。看經文相。約
能觀智以明邪正。所謂經云作是觀者。專
觀當觀境。若他觀者。應是雜觀餘事。故靈
芝云。雖是佛教大小觀法。若非往生淨土之
觀竝是偏邪。非同外道邪見之邪已上此約
能觀。符合經文。群疑論云。般若・觀經倶是
聖教。相無相觀竝非凡言。互説是邪深有
旨趣已上此論亦約能觀如何 答。經云妄
想。亦言他觀。亦名邪觀。言觀想時雜愛見
等妄想者。至境現時妄境即現。故雜妄觀
名爲邪觀。亦名他觀。經釋何乖。但感師等
邪正義廣。意樂別故。不須和會
觀經定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一


觀經定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二

 釋良忠述 
本曰四就下至寶樹觀竟
釋云。上來第三料簡地觀已竟。自下第四
解樹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一分文。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