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209 [cf. No. 1753]
觀經疏傳通&T047368;考例

&T047368;主著述晩年尤多。而其詳且精 者。決疑
鈔居其最。是&T047368;則次之矣。良以選擇是
宗義綱領。本疏乃聖僧指授。其於註釋
字不苟。殊愼筆削。縷加修治也。故曰。予
年三十八禀師説於鎭西。乃垂六十
&T047368;。今茲建治元年重修定之。時年七
十有七。可見。惓惓竭情翰墨。至于耄年
衰。雲棲有云。仲尼三絶韋編。而十翼
始成。晦庵臨終改定大學誠意之旨。古人
愼重往往如此。&T047368;主則近是矣
一是&T047368;初無刊本。師資轉寫傳之者。殆三
四百年矣。以故不文字無訛謬也。語
曰。字經三寫烏焉爲馬。況積年之久。不
其經幾人手書。何但三寫而已哉。宜
脱落差舛。後之刻&T047368;者。不考訂
悉歸正。故致今猶有失誤
一此刻初原典壽律師校本。律師嘗搜索數
。略定疑似。而自以爲。有盡。更
他日。將再治上梓。未果而卒。於是屬
予。以繼其業。予復獲讎之華頂所
古本。正字誤者文倒置者無慮若干處。其
他雖猶有疑者。而以諸本咸同。不
妄改
一如援引經論諸 部。 壽律師往往爲
。然而當時不悉就原本之。頃者
傳通院騰譽上人。更對校縁山三大藏幷
藏外諸 本。脱者補之。誤者正之。若此善
於彼。仍存其舊。若渉兩是。姑從&T047368;之所
引。今刻用
一所引經論間有于麗本宋本。 不
。卷帙亦然。但從其所覽耳。皆不

&T047368;外典。有孝經曰。其文安國註。又
論語曰。其文禮&T047368;。安知其非轉寫
之謬乎。今隨改正。令初學無惑焉
一糅鈔間依錯本。强 爲之解。意冏師生
戈之世。處巖洞石室。以著 書。載籍浩漫。
固有對檢矣。不深責。今悉
之。後人莫彼而以此爲
一此本自壽律師三歷校正。雖敢謂
遺漏。比諸 舊刻亦足以稱善本矣。觀者
并讀。精粗有自辨
旹文政元年戊寅六月
 平安 住淨福 寺沙門音澂 謹 誌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一

 釋良忠述 
本曰觀經玄義分卷第一沙門善導集&T047368;
疏文。大分爲二。一先解題名二次
別文。先解題二。初釋疏題次解撰號
初釋題中。言觀經者。所釋經。玄義分者。能
釋名。經名中所以略無量壽繁文故如
法華文句等。又 諸 師標此經題名具略
不同。所謂淨影嘉祥 天台不題字。龍興
&T047368;上卷具題經名。下卷略云觀經&T047368;。道誾疏
上下倶題觀經疏。法聰始題具云釋觀無
量壽經&T047368;奧題略云無量壽經&T047368;又五會
讃云新無量壽經明十六觀。新修傳云
無量壽經。即便誦習於十六觀。此等皆是人
師意樂更無別義。玄者。幽遠深妙二義。玉編
云。玄幽遠也。妙也。幽遠者。文前立七門
經大旨。是對文句消文委曲。深妙者。垢
障凡夫乘佛本願。不斷證直入報土。加
之散善自説三輩偏散九品唯凡等。此亦對
於文句消文。句逗爲先故不&T067868;。故先師
云。天台發得法華三昧故。悟法華深義
法華玄義。善導發得念佛三昧故。悟
經奧義而立觀經玄義也。或云。智光云。玄
者先也。知玄義者文前之意。或云。玄義者
群疑論云。玄者幽玄也。準此今玄唯是幽
玄義而非深奧義。所以者何。七門義幽故。
文句細判玄名也。如法華玄義對
句委曲。若言深奧義者。可是文句淺近義
耶。若不文句直名玄義。可是深奧義。今
云。群疑論幽玄之言。非但幽遠亦是深妙。
彼文云。搜者搜求也。玄者幽玄也。搜其幽
玄旨趣。淨穢兩相冥然同在一處。不
二處也。又云。亦可淨穢相殊其體無二。
其實體唯是一如。故言搜玄卽 冥已上
幽遠義。下深奧義。何存一義一義耶。例
證又何。法華玄義亦深妙義。謂玄一云。玄
法華圓意。釋籤一云。玄悟法華圓意者。五
義釋經統收五味。 故名爲玄。非兼非帶。
廢諸典名爲圓意&T047368;一云。全迷玄文
大旨。而欲文句經。固蔽理觀深微
已上此等文順深妙。若言法華玄義非深妙
者。何處所釋。未其文。義者戒度&T047368;
云。義宜也乃至機宜。 論註上釋大義門
云。門者通大義之門也。大義者大乘所
以也已上所以者由也。由道理也。與宜意同。
又五常中義斷也。判也。分者玉云。半也。施
也。別也。限也。分劑也今用別・限・
分劑之訓
是則玄義
者。對後三義。分者對後依文分。故名玄義
分。卷者卷舒。第者次第。一者首也。續高僧傳
云。第者爲居。一者爲始。總而論之。玄等三
字雖能釋。而細判者。玄是經之玄意。義
分即釋義名。此乃述經玄意之義分也  問。
玄義唯一卷。 何云卷第一 答。四卷中居
始。故爲第一。謂玄義分即第一。乃至散
善義即第四也。灌頂經有此例。諸 經品品亦
準例 問。一部四卷總名如何 答。可
觀經疏。疏者釋經之通名故。智證將來
八帙抄云。善導和尙 觀經疏四卷。遵式慈雲
往生略傳云。善導造觀經疏一卷。戒&T047368;
云。所述不天台慧遠善導。竝有章疏
選擇集云。 善導觀經疏者。是西方指南
行者目足也。又云。擧世而稱證定疏。人貴
之如佛經法。 亦可觀經義。以四卷
義字故。亦可觀經要義。以下文云
此觀經要義故 問。玄義文句既是
各別。何以玄義同名疏耶 答。玄義文句
各別之時誠如責。但言疏者。通意之辭。
玉云。疏所居切稀也。通也。理也。分也。非
也。又所去切。撿書也。稀者疎也。疎者不
也。又失去切。&T047368;也。條陳。亦作&T047368;一云。
疏者通意之辭。亦記也。又疎音即疏通疏
條・疏鏤也。靈芝盂蘭
盆記
云。疏卽 訓疎。謂疎
文義。使無壅滯已上此等意。設雖玄義
何不疏。如天台觀經疏中釋五重玄義
是其證也 問。諸 師釋經之時竝立玄義文
。有何意耶 答法華&T047368;一云。但分文句
則大理不彰。唯譚玄旨則迷於起盡。若相
帶以説。則彼此無歸。故使消釋凡至大義
竝指玄文名體宗用三一總別寄行約教 故
知。全迷玄文大旨。而欲文句經。固
理觀深微。 而但以事釋義。言
者遠矣。又淨業&T047368;云。自古消釋混雜不
分。故有相帶無歸之責。是故須兩説者。非
但令説次第不壅。亦使聽者前後易明。所
以若無文句則迷起盡。以文解消理非
容易。若無玄義則五重不顯。以一經大猷
甚非造次已上上釋疏題已竟。次解撰號
者。沙門者釋氏要覽云。肇師云。出家之都
名也。梵云沙迦懣門字上聲
。唐云勤 息。謂
此人勤 修善品諸 惡故。又秦譯云勤 行
謂勤 修善品趣涅槃也。或云沙門那。或
桑門。皆譯人楚夏爾。涅槃經云。沙門此
善覺已上又涅槃經三十六云。阿難 言。世
間貧者乃名沙門已上又沙門有四種涅槃
三十四迦葉
云。我於經中。爲純陀四種比
。一者畢竟到道。二者示道。三者受道。四者
汚道。犯四重者即是汚道。瑜伽論云。一勝
道沙門二説道沙門舍利
三活道沙門阿難
汚道沙門犯重
比丘
俱 舍云。一勝道沙門謂佛・獨覺
自能覺故
二示道沙門謂舍利子。説
法示道故
三命道沙門阿難 以
定慧

四汚道沙門犯重比丘也。律云摩訶羅
謂老比丘喜盜他物
 因問。
沙門稱釋氏。始於何時耶 答。高僧傳五
云。魏晋沙門依師爲姓。故姓不同。安以爲。
大師之本莫釋迦。乃以釋命氏。後獲
增一阿含果稱。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
沙門皆稱釋種。既懸與經符。遂爲永式
已上四分律云。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
家同稱釋氏已上善導者 問。考諸 傳
導有多類 。 謂新修傳中卷擧三十三人中。
第二十五善導。第二十六善道。是似二人。又
念佛鏡作者善導。又法照少康二師號後善
。今撰者何師耶 答。念佛鏡云。有道綽善
導懷感等。已往生者。明知。彼作者善導是別
人。後善導者。後人所名。既有別名。知非
。今撰者即彼第二十五篇所載善導也。此
年代録瑞應傳等所擧善導。皆以同人也
 問。若云第二十五篇遺命善導即今撰者
者。今瑞應傳少康作也。而此傳中不大師
遺命事。定知。大師可命。後善導之所
述不信。又多傳中不遺命。明知。
遺命是可別人 答。新修傳・戒珠傳・龍舒
淨土文。皆以今家遺命師。又白蓮&T047368;云。
善導和尚臨終縁高樹捨身而逝已上況名
字行相大同今家。 何依遺命一事忽云
。彼瑞應傳不滅相。故非相違。或云。今
師非遺命人。所以然者。續高僧傳云。有人
導曰。今念佛名。定生淨土不。導曰。定
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
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合掌西望倒投
下。至地遂死已上此文遺命擧所化事。況此
傳者南山作也。南山入滅先於和尚遷化
十五年。決定不今家入滅事。而敏 仲
侍郎等誤見續高僧傳文。以所化事
化相也。今云。此義難 依用。只任諸 傳文。應
能化所化俱 是遺命。所謂所化捨身之後。
久經年序已。大師亦遺命有何鉾楯。凡戒
珠等四人決定不於續高僧傳文意。即
二由。 一者傳文分明載所化事。 親見
何致謬解。 彼國之法童稚知文。黎元辨
詩。況弘教沙門・明文居士。如何塞眼不
明文。二者乾封二年南山亡。永隆二年和尙
卒。二人俱 是龍象。四海一國皆知。一國受生
之輩不前後無常哉。然戒珠等何言
山自天降再&T047368;西方往生。明知。續高僧傳外
更聞大師遺命之事也。何況新修傳云。高宗
皇帝知其念佛口出光明。又知捨報之時精
至如此。賜寺額光明已上此文相
彼傳。加之曲&T047368;入滅言辭等。全異
傳。新修傳云。導謂人曰。此身可厭。諸苦逼
迫。情僞變易。無暫休息乃登所居寺前柳
。西向願曰。願佛威神驟以接我。觀音勢
至亦來助我。令我此心不正念
。不彌陀法中以生退墮。願畢於其樹
身自絕 已上此傳非
僧傳
寔知。戒珠等別知
也 問。第二十五・六兩師爲同爲
答。如傳者雖別人。看其行儀定是一人。
然敏 仲侍郎聞於兩説。 辭有少異故誤爲
二人歟 問。導・道其字異。入滅日不同。謂
新修傳云十四日。年代錄 云二十七日。其日
既異。又滅相異。二十六篇云。吾將往生。可
住三兩夕而已。忽然微疾。掩室怡然長逝
已上既異遺命。何云一人 答。凡以二十六
篇善道。而挍諸 傳善導。有其十一同。一時
代同。謂同是唐代此同
諸 傳
二師範同。謂同師
道綽三行經同。謂同行觀經此同
應・此傳
二十
四得定同。謂同發得念佛三昧此同
瑞應
懺悔同。謂同教師懺悔三罪如上六白光同。
謂同教師知臨終瑞二十六篇云。當白光照
是師往生之相也。瑞應
傳云。三道光白
毫照於房内
七寫變相同。謂同寫淨土變相
此同瑞應・此
傳二十五
八專修同。謂同一向念佛此同
應・此傳
二十五・龍
舒淨土文
九精進同。謂同無間修行此同瑞應・
此傳二十五
十入滅年同。謂同高宗皇帝永隆二年此同
年代
十一入滅月同。謂同季春也如上既有
一同。知是一人。但至三異者。先導・道音同。
故非相違。念佛鏡云善導・懐 感。此與今同。
次滅日異者。或傳説不同。自有眞僞歟。或
權化隨縁入滅有差別歟。例如玄奘入滅
年代述&T047368;六十三二月五日。帝王年代錄
六十五麟徳元年乙巳二月六日。又妙樂
入滅靈應傳第五云七十一二月五日。年代
錄云七十二。不二師爲權爲實。就中今
家彌陀垂迹。隨機縁故入滅日異歟。例如
釋尊出家成道異説不同。梵網經云七歳出
智論云十九踰城捨國王位。三十成道
妙法輪。法&T047368;云。準雜寶藏經。羅云
是佛得道夜生。以羅云六年在胎。若佛十九
出家。乃成二十四成道。若三十成道乃成
十五出家。不同見別。不和會已上又寶
法師釋云。長阿含第四云。八日如來生。八
日佛出家。八日成菩提。八日取滅度已上
次文云。二月如來生。二月佛出家。二月成
菩提。二月取涅槃已上灌佛經云。佛告
諸 天人民。十方諸 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
生。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出家。皆用四月
八日夜半時成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
般涅槃已上諸 經八日皆同。説月有異。唯
二四別。不餘月。次滅相異者。祖師會云。
權者入滅隨機不同。如彼龍樹菩薩入滅。
或云引正太子所害。或云蝉蛻
。大權所作隨機不定。兩篇滅相各且可
機見不同云云又如天台往生都 率西方
不同妙樂會云。然大師生存常願
。臨終乃云觀音來迎。當知。軌物隨機。
縁設化。不一準已上生處滅相雖異。
機設化。意同云云 問。今師禪師・法師・
大徳等中何名耶 答。異説不同。續高僧
傳山僧。瑞應傳禪師。西方略傳和尙 。淨土
往生傳高僧。念佛鏡律師。又闍梨 問。有人
京師和尙 。亦稱大師。有其證耶 答。新
修傳云。續至京師。激發四部弟子等已上
師者王城名。長房錄十二云。京者大也。師者
衆也。大衆所聚。故曰京師。又大師者。顯要
&T047368;云。善導大師於禮讃中此三心已上
&T047368;者。集聖僧指授&T047368;之筆點。故云&T047368;也。
難 云。大師製書五部之内。除般舟讃外餘四
部。皆云&T047368;。然餘三部既無證定。知集&T047368;
者。集經文義非證定義 答。集&T047368;之言彼
此雖同。其意各別有何妨礙。然禮讃中集
諸 禮文。觀念法門及法事讃集諸經文。故云
&T047368;。今疏文中集聖僧説亦云&T047368;。其義
妨。凡章疏中。或云&T047368;亦述亦&T047368;亦撰亦
作亦造亦製亦跋。只是作者意樂各異。無
意趣。凡題下置撰號者。論註云。庶因
法。故云某造 問。依法不依人涅槃極
誡。何云因人重法 答。昔依四法。今依
人。具如&T047368;。又震旦之法。開講之時多不
撰號弘決一云。西方風俗稱名爲尊。
子之名兼於父母。佛當彼預設斯儀
使徳稱名故也。此方風俗避名爲敬。故
所居而顯其人已上用欽阿彌陀經&T047368;云。
名諱者。世以&T047368;詩書不諱。臨文不諱。
遂乃讀之。何錯誤不仁之至於此耶。豈有
人資子。而不師父之名乎。於汝安乎。
安即爲之。吾未之何也已矣。禮以詩書
文内有此字故不之。非
臨讀之時。特稱其諱。智者愼已上泉涌寺
云。教院有二義。一限開講之時師號
二不撰號。律院一同不撰號。依
之讀道宣字。上字道下字宣也 問。偏用
善導頗似偏執。淨影釋義之高僧。嘉祥三
論之祖師。天台法華之宗師也。位至五品
發三昧。身備十徳。心住十乘。昔在靈山
法華。今生神州一乘。南山依天告
靈山聽衆。香象歎曰。南岳・天台是僧中師
子象也。凡大法東漸未此徳行。何局
觀經其謬解。須彼疏而求出離如何
 答。先師云。諸 師非愚。所掌各異。皆如來
使知機知時各弘其教。但於淨土宗。今師
餘師也。機教得時。何師諍徳。依用今
即有三由。一入於大藏手探之。得
觀無量壽經。二禀承西河。三發得三昧云云
今加云。四證定疏。五今師本地即彌陀也。豈
本地利益 。徒設末俗謬解。就中證定祈
願之時。卽云定古今。和尙 已前作
經疏天台等三師也。即知。天台鑒當機
圓宗以爲正。善導鑒遐代淨土以爲
正。兩師倶是内鑒冷然。所解豈違。各當
一化耳。例如彼天台藥王垂迹。專弘
一乘眞實之文。慈恩本地觀音。偏立三乘眞
實之義。今亦如是。何況傳曰。佛法東行不
禪師盛徳。擇瑛用欽等皆判善導即彌陀
化身。若爾藥王將彌陀勝劣如何。天台與
京師各化機縁。即知。弘聖道時。以證理
津梁。弘淨土時。以往生極致。若不
爾者。宗義何顯。各以當部所貴之法。以爲
正業。不餘法。故宗義即顯。然天台等譲
化今家。且蔽宗義。又偏依之由選擇集分明

本曰先勸大衆下至往生安樂國
釋云。上來第一釋題已竟。自下第二分文中。
準經論立三分。一先勸下盡十四行
。先明序分。二此觀經下至一部文義竟
次明正宗分。三竊以眞宗下後序。義當
通分。今則其初。於中爲二。一先勸等九字。
是説偈總標。二道俗下至安樂國。正結頌叙
意。初言先者。對下長行偈爲先。勸大
衆者。大師勸大衆發願歸三寶也。大衆
者。廣通在家出家。故偈文云道俗時衆等
發願者。發菩提心及往生願。故偈文云各發
無上心願入彌陀界。三寶者。此有三種四種
不同。言三種者。明曠梵網疏云。實相圓理
名爲一體。即一而三。無祕藏。如
珍奇。故通名寶。何者心體覺知名佛。性體
離念名法。心體無諍名僧。別相者。十方三
世諸 佛及所説法門。幷所化菩薩賢聖。是云
別相三寶。住持者。泥木素像佛寶。黄卷朱軸
法寶。剃髮染衣僧寶也。別相・住持功由
已上四種者。始起南山。靈芝資持
&T047368;云。三寶有四位。初一體衆生心性具
了・軌持・和合義
故。此局
大乘
二化相釋迦・四諦・
五拘隣也
三理體五分法身・滅諦
涅槃・學無學功

四住持形像・經
卷・剃染
 問。一體・理體復有何別
 答。一體者性得。理體者修得 問。理體若
修得者。與化相何別 答。言化相者外
用。言理體者内證也。小乘薩婆多歸所證
人體。是則成理體化相。經
部二倶歸也 問。今歸三寶者。三種四種倶
可歸耶 答。爾也。但現文擧別相。凡歸三寶
者。𣵀 槃經八云。歸依於佛者眞名優婆塞
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天神。歸依於法者則
於殺害。歸依聖僧者不於外道。如
三寶已上問。今歸三寶爲西方
答。不爾。偈文云盡十方。亦云諸佛故 問。
盡十方之言不必亙諸佛。論言盡十方
是限彌陀。又禮讃云釋迦牟尼佛等一切
三寶。亦限釋迦如何 答。論文次云無礙
光如來。故限彌陀一佛也。禮讃禮釋迦
一切三寶故。限釋迦分身也。今文不爾。上
盡十方。下云諸佛故。彼此何例 問。
學名句云。五種三歸。一翻邪三歸。二五戒
三歸。三八戒三歸。四十戒三歸。五具戒三歸。
今歸三寶當何 答。凡歸三寶是佛法修行
之法式。不必屬五中。但義當翻邪 問。
發願歸三寶可能化・所化耶 答。可爾。
但總標句偏勸所化且約本意。其實可
能化・所化。故偈文云世尊我一心我等咸歸
。所言我者。今家自督之詞也 問。無
願通能化之文 答。文無義有。總而言之。
發願所化爲宗令能化。歸三寶能化爲
宗令所化。所以知者。一順文相。二順
道理。言順文者。如上已辨。言順理者。發
願之意令所化機出離生死以爲本意
下文云此靈相本心爲物不己身。歸
三寶者。請加造疏。是故能化歸敬爲要。又
題後文前置於總標聖教多例。謂金剛能斷
般若波羅蜜經云歸命一切佛菩薩海等 大
乘頂王經云歸命大智海圓満 淨覺尊。大薩
遮尼乾子經云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正
法念經云歸命一切諸 佛菩薩。讃阿彌陀佛
偈云南無阿彌陀佛。又以總標句當偈
者。初二行是發願。後十二行歸三寶也。但
後十二行有開合二意。先開意者。初七行歸
敬序。後五行發起序。故先師云。前九行正明
發願歸三寶。後五行次明造疏之述懷云云
次合意者。十二行 俱 是歸敬序。後五行是歸
敬由致。非別發起也。今此總標約合意故。
唯云歸三寶。不發起意。若約開意者。歸
三寶後更容別標句也 問。於後十二
開合二科。其義不明。何於一文恣立
二科 答。設雖一文何無二科。如釋摩訶
衍論欲開隔檀門等一行通二序也。謂
文云。頂禮圓満覺・覺所證法藏・幷造論大
士・及諸 賢聖衆。欲隔檀門權顯往向位
益 諸 衆生分報師恩故。論曰。今造此論
重釋摩訶衍。爲自師其體深玄等。慈行
鈔云。偈頌明歸敬意長行明發起意。此之
二偈而有三莭。一能所敬相。二敬之情意。
三意之所因。有處亦爲造論意者。望
故是造意。若連大文竝屬敬意。故彼此
文無相違過已上此是一文立二科之明據
也 問。何故今文只約合意總標
答。釋家先勸所化衆故。但云發願歸三寶
也。所以然者。發起之意疎於所化。故以
且屬由致更不別標 問。設屬歸敬。偈
文的申廣開淨土。何通所化 答。此文若
約所化機者。弘通修行應廣開 問。若
合意。唯有歸敬而無發起 答。設爾何
妨。俱 舍光&T047368;一云。汎明諸論歸敬發起有
無不定。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阿毘曇心
。或有發起而無歸敬。如雜心論。或二序
俱 有。如俱 舍論。或二序俱 無。如發智論。亦隨
作論者意各各異已上問。準諸 論
敬發起二序者。彼諸論中歸敬以前無發願
。今何置之 答。論師人師意樂不同。何必
一準。今師本意唯在使凡夫往生。凡夫往
生發願大要。故任元意初置發願。此有
。亦如二序有無不定。又俱 舍論發起之後
隨難別解。何妨今文歸敬之前勸往生發
。道俗者。出家五衆名道。在家二衆名俗。
即指道俗時衆等。言五衆者。一比丘
持二百
五十戒
二比丘尼持五百戒。但毘尼討要依
戒本三百四十八戒
沙彌十戒四沙彌尼五式叉摩尼正學
六法
二衆者。一優婆塞五戒二優婆夷問。
今時無戒。云何分別道俗二衆耶。故安樂
集云。五戒十善持得甚希如何 答。今時多
形分別道俗。故末法燈明&T047368;云。末法
唯有名字比丘。此名字爲世眞寶。更無
。設末法中有持戒者。既是怪異。如巿有
虎。此誰可信 問。正像末事已見衆經。末
法名字爲世眞寶何聖典 答。大集第
九云。譬如眞金爲無價寶。若無眞金者。銀
無價寶。若無銀者。鍮石僞寶爲無價寶
若無僞寶。赤白銅鐵白鑞鉛錫爲無價寶。如
是一切世間佛寶無價。若無佛寶。縁覺無
上。若無縁覺。羅漢無上。若無羅漢。餘賢聖
衆以爲無上。若無餘賢聖衆。得定凡夫以
無上。若無得定凡夫。淨持戒以爲無上
若無淨持戒。汚戒比丘以爲無上。若無
。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名字比丘爲無上
。比九十五種異道最爲第一。應
世供物福 田。何以故。能示衆生可怖畏
故。若有護持養育安置。是人不久得
忍地已上又四沙門中汚道沙門。四僧中唖
羊僧無慚僧 即其類也。時衆者。能化値
之時也。謂大師指所化時衆。斯乃正
大師在世道俗。兼通遺教流布未來之衆
禮讃云相結係心。助成往益 。亦願曉
悟未聞。遠沾遐代故。言等者。向上也。各發
無上心者。道俗名各。上求下化名無上心
 問。聖道門機强 。淨土門機弱。然聖道中發
菩提心唯局菩薩。聲聞縁覺尚不
上道心。況於今機。弘淨土教中。寧最初勸
之耶。故知。無上心者。可是誠等三心 答。
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之綱要也。二門雖異同
之。故九品中上品之人具菩提心。不
偏云淨土之機不發心也。二乘之人不
佛果。不發心義理在絕 言。今淨土機期
於淨土。淨土大乘。發心何無。但菩提心有
行。聖道菩提心於穢土中願。於穢土
行。故難行也。淨土菩提心願在穢土
行在淨刹。故易行也。下文云。唯發一念
苦。樂諸佛境界。速満菩薩大悲願
。還入生死普度衆生。故名發菩提心
也。集上云。依智度論云。新發意菩薩機
解軟弱。雖發心。多願淨土。何意然
者。譬如嬰兒乃至要假父母摩洗養育。方
長大能紹繼家業菩薩亦爾。發菩提心
多願淨土。親近諸 佛。增長法身。方能
紹菩薩家業。十方濟運。爲此益 故多願
生也。又云。若是實凡夫者。唯恐自行未
立。逢苦則變。欲彼者相與俱 沒。如
雞入水。豈能不已上加之此論及
疑等。俱 擧多譬成此義 問。設上品人
菩提心。中下六品無菩提心。若爾菩提
心具不具俱 生。三心皆通往生諸 機。文首
勸應是三心 答。雖菩提心
往生。然大乘本意在菩提心。今約
本意之。有何失。如彼要集上文雖
具發心往生之義。然下總結要行文云大菩
提心護三業等 問。以菩提心教元意
其義未明。淨土門意偏濟重苦。重苦之者何
必發心。故知。三心是教本意。何恣立菩提心
本意之義耶 答。教本意有二。若約能化
先化上機之本意者。發菩提心是敎本意。
彼涅槃三子三田三馬等譬。若約諸佛化
極惡機之本意者。但發三心。專稱名號
要益 。各據一義竝不相違 問。淨土門
意下機爲本。其義分明。亦攝上機以爲
。有何證耶 答。今經十六觀中。先化
。後攝散機散機之中。先化遇大。次化
。後化遇惡。是其證也。一義云。無上心者。
即是三心。衆機通發。故先勸之。言無上者。
是三心名。般舟讃云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下文亦名上上信心。豈非是深心亦名無上
。深心既爾。二心可同。問。上云各發無上
。下云同發菩提心。前後合論。是無上菩提
心。上下何異 答。上勸三心。下勸菩提心
何鉾楯。此二義中。前義親文。後義近理。
但親文者其義難壞。文義兼故。故前爲正。
是以先師常立前義。有時被示。可三心
云云是定言。末學斟酌 問。今無上心與
上下品發菩提心同爲異 答。異也。彼
去行。此屬安心。謂菩提心爲總安心。至
誠心等爲別安心。今擧總別安心。未
。故彼此文其義不同 問。三心安心在
讃序。以菩提心受法上品下生。既屬
受法亦屬安心何文理 答。菩提心是
遠期佛果。近願淨土。若約此義。可
。凡九品受法强 業爲行。彼上下品對
能機。説菩提心以爲生因。故是受法。若
餘機。不説爲強業生因。故非受法
也。今文首所勸。非必生因。頌文窄故。今
總別二種安心。下云定散等迴向。是勸
起行。凡佛道綱要菩提心最。往生祕術三
心亦勝。二俱 用心。焉非安心。若言今無上
心屬起行者。起行千差。選勸一行
。正定業故。何乖元意餘一行。彼上
下品雖亦信及以不謗。似無功故唯菩
提心爲受法也。今無上心意異於彼。是
總安心。下別勸起行故。次出文證。往生
論中。初明五念行。然後菩提心順菩
提之心。五念行外説菩提心。焉非安心
故彼論意。用菩提心及以三信。屬爲總別二
種安心。更以五念起行故。別行之外
菩提心。可是安心。今亦同彼 問。三心
菩提心有何差別 答。大異小同。言大異
者。菩提心先他。而方期佛果。三心先自。而
正期往生。故約二心之正意者。彼此大異。
小同者。二心倶是大乘心故。然或人云。
若以三心屬三乘心者。可二乘心
云云先師翻對便立義云。三心是菩薩心。即
是一分菩提心也。意云。專厭自苦。方期
名爲小心。三心不爾。既信佛願。欣大乘
。可大心其理分明。彼屬小心其義大
誤。然有遺弟以爲。三心全是菩提心。此亦不
然。若存此義亦成大失。所以然者。三心
遍通九品。菩提心局在上品。何云全同。故
有遺弟問云。三心菩提心同異如何。毘沙門
堂答云。大異也。大菩提心甚難 發。三心
是我等分也。此人聞已即立座去。時法印誦
云。聖教抑揚不可一向。此與先師其意同
耳。生死甚難 厭佛法復難 欣者。此勸衆生厭
之時。先擧所化不厭不欣。所以不厭不
欣者。法華云。於諸 欲染。貪著深故。又云。
諸 苦所因貪欲爲本。又無量壽經下。具説
。行者留心可彼文。此之二句義兼
。謂屬上文。亦屬下文。言上者。若不
欣是菩提障。故對此人。上云各發無上
。言下者。若不厭不欣是三心障。故對
此人。下云共發金剛志 問。菩提心者。發
兼濟心苦衆生。久居生死分段。若
爾厭生死義不菩提心 答。厭生死
無爲。是佛法大綱也。故唯識云。菩提心
三。厭有爲心・欣無爲心・度有情心已上
乃菩薩雖生死。悲心深重先度他苦。故
生死。身雖生死。心深厭生死。況淨土
機所發菩提心。先生淨土後度衆生智論
云。身雖遠離心不遠離。又十疑云。問曰。 諸
佛菩薩以大悲業。若欲度衆生。只應
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苦衆生。因
淨土自安其身。捨離衆生則是無
慈悲。專爲自利菩薩道。答曰。菩薩有
。一者久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
責。二者未無生忍已還。及初發心凡夫
菩薩者。要須常不佛忍力成就。方堪
三界内惡世中苦衆生。爲此菩薩願
云。先證無生忍然後度衆生。故智度論云。
具縛凡夫有大悲心。即願生惡世。救苦衆
者。無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境強。
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
焉能救衆生。假令得人中。聖道難 得。或
施戒修福 。得於人中。得國王大臣
長者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肯信用。貪
瞋放逸 故廣造衆罪。乘此惡業。一入三途
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
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人人
皆如是。此名&K2難 ;行道也。故維摩經云。自疾
救。而焉能救諸疾人。又大智度論云。
譬如二人各有親屬水所溺。一人情急
直入水。爲救接無方便力故。彼此俱 沒。一
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
溺水之難 。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未
。不度衆生。爲此常須佛得
生忍。已方能救衆生。如船者又論云。譬
嬰兒不離母。若母。或墮坑井
乳而死又如鳥子羽翅未成。只得
樹傅枝。不遠去。羽翩成就方能飛空自
在無礙。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便
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
疑。見阿彌陀佛無生法忍。已還來三
。乘無生忍船。救苦衆生。廣施佛事
意自在。故論云遊戲地獄。行者生
。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國。教化地獄。救
苦衆生。以是因縁淨土者。願識
。故十住毘婆沙論名易行道已上問。
厭欣心必具三心 答。未必然也。厭欣
心廣。三心狹故。或有厭欣具三心。如
而無疑者是。或有厭欣不三心。如
欣而疑者是。總而言之。厭欣具三心者。
必横超斷四流。有此大利故。願入彌陀界
也。三句相成。何有別義 問。今言其志
其行。還成唯願。何是三心 答。上云
金剛志。下云定散迴向。省言上下。合顯
 問。序分義云。無爲之境不輕爾即
。苦惱娑婆無輒然得離。自金剛
之志。永絶生死之元已上此文爲是三心
答。不爾。三心者。心行具足安心。夫人厭欣
去行。故其當體非是三心。但至正宗
去行時。可三心。共發金剛志者。厭欣
共。厭欣堅固猶如金剛。或云。共者指
道俗。金剛志者三心也。意云。上勸菩提心
各發等。今勸三心共發等也 問。或
言。金剛志之分齊者。若遇違縁時不
是金剛志。若不爾者非金剛志。往生
不可。此義如何 答。未必然也。機有上下
心有淺深。若約上機其義可然。若約下機
其理不當。退法羅漢若遇退縁。雖退無學
退縁時不退其位。羅漢尚爾。何況凡
夫。凡夫行人若遇惡縁。雖退三心。無退縁
時不退三心。三心不退方得往生。故知。彼
義若望下機甘露害人也 問。下文云
顧身命般舟讃云是口言即生彼。會是
行不身。如此等文大順彼義。何云
耶 答。不惜身命是行者意樂。然而機有
。其中上機雖退縁。不退其心。若下機
者値違縁時。可退其心。臨終要決及禮讃
長時修是其證也。有曰。共發金剛志文亦勸
菩提心。上云各發無上心。下云共發金剛
。明知。中間言生死甚難厭等者。於厭欣
二事。發金剛志之欣之 問。若爾直可
無上心。何云金剛志 答。華嚴云。菩薩
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
動。知金剛志即菩提心也。今謂。未必然云云
金剛者。梁攝論云。有四義故以金剛
三摩提。一能破煩惱山。二能引無餘功徳
三賢實不毀壞。四用利能令智慧通達一
切法無礙已上梵網經古迹上云。金中精 牢名
金剛已上金剛頂經疏云。金剛者。是堅固・
利用二義。即喩名也。堅固以譬實相不思議
祕密之理常存不壞也。利用以喩如來智用
破惑障證極理。又云。世間金剛有
種義。一不可破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中勝
已上横超斷四流者。大經云。宜各勤精 進努
力自求之。必得超絶去往生安養國。横截
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昇道無窮極。易往而
已上今取此文即云横超等。但經擧
趣果。釋標四流因。經超絶去。釋横超斷。彼
此意同。是則一切衆生依四瀑流惑。順生死
愛河故。或沈三途底。或浮人天波。浮沈雖
異出離無期。然逆此生死流。離其三有獄
聖道門意。聲聞送三生六十修行。菩薩積
三祇百劫行願。於其中間。遇縁者退轉。懈
怠者不進。如此修行久經劫數。竪斷四流
然淨土門意。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乘佛願
往生時。功齊聖道斷證。而刹那生
。横者對竪。超對次第。斷顯所離。非是伏
。亦非正斷。此乃修生顯得智未起故也。
安樂集云。若依此方修治斷除。先斷
。離三途因。滅三途果。後斷修惑。離人天
。絶人天果。此皆漸次斷除不横截。若
生彌陀淨國。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
横截已上淨影大經疏云。截五惡趣截其果
也。惡趣自閉閉其因也。此明所離。昇道無
極彰其所得已上四流者。十住毘婆沙論云。欲
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倶舍等論皆同此説
凡於四流攝一切見思諸惑。欲瀑流有
十九物五部各有貪瞋慢。故三五十五。四諦各有疑。
故足前成十九。并於十纒成二十九
有瀑流有二十八物謂上二界五部各有貪慢
總成二十。二界四諦各有
疑。故八。足
前二十八
見瀑流有三十六物苦諦下五。身・
邊・戒・取・邪
集滅各二。除身・邊・戒。道下有三。除身・邊
。合成十二。三界各有十二。故成三十六物
無明
瀑流有十五物三界五部各有癡。
故三五十五
總而計
百八煩惱。又四流名諸經散説。得名小異。其
義大同。華嚴二十六云。是諸 衆生爲諸 煩惱
瀑水所沒。欲・有・見・無明四流所漂。隨
死流大愛河。爲諸 煩惱勢力所食。不
出要之道。菩薩念佛三昧經第八云。
大法船。設大法橋。方當欲一切衆生
於生死四流瀑河。置於涅槃無爲彼岸。又
悲華第六云四流流。華嚴・瓔珞大集・十住
論同云四流。涅槃二十五云四瀑。倶舍二十
四瀑流。歸依合掌禮者。若連大文
願攝。即發願由。若立子段歸三寶。即歸
命標也。或可是一句唯禮彌陀。謂因願入
依彼佛故屬發願。世尊我一心乃至念念
見諸 佛者。就此文中細分有二。一明正歸
二明請加。初文亦二。一初四句。正歸佛寶
二次十四句正歸僧寶。次文亦二。一我等已
下四句請佛加備。二次六句請僧加備。世尊
者。釋迦也。我一心者。今家自督之詞。言歸
三寶。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此乃散中息
亂。非定一心 問。言世尊者諸佛通號。何
釋迦 答。下句云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
。又云我依菩薩藏。故是釋迦。若依道同
遍通諸 佛亦復無嫌。故註上云。世尊者諸
佛通號。論智則義無違。語斷則習氣無
餘。智斷具足能利世間世尊重。故曰
。此言意歸釋迦如來。何以得知。下句
我依修多羅。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
之中。順釋迦經教。所以願生。願生有宗。故
知。此言歸于釋迦。若謂此意遍告諸 佛
復無已上今文全寫論偈。彼此世尊豈不
同耶。但盡十方已下其義不云云問。若
答者。今世尊言可釋迦・彌陀二尊。今
文既云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又云今乘
二尊教廣開淨土門。明知。今文可二佛
論文者。唯云我依修多羅二尊教
故尤可釋迦。彼此二文其言不齊。不
例同 答彼云我依修多羅。此云我依菩薩
。二文全同。有何差別。但所難者。雖
。而教偏屬釋迦。故世尊言可釋迦。又
論偈中。雖二尊。所説五念全就彌陀
行法故。彼此文齊。世尊何異 問。佛法無
我。何以稱我 答。論註云。言我有三根
。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三是流布語。今
我者天親菩薩自指之言。用流布語。非
邪見自大也。淨影疏云。問曰。阿難得理聖
人。以何義故同凡説我。釋言。阿難雖
我。不凡夫。云何不同。如龍樹釋。説
我有三。一見心説我。謂諸凡夫見使未亡。
我見心中稱説有我。二慢心説我。謂諸學
人見使雖除。慢使猶在。我慢心中稱説有
我。三隨世流布説其我。謂無學人見慢
已除。隨世流布。是故説我。然今阿難結
時。身居無學見慢已除。隨世流布
其我。故不已上之。今家雖凡夫
其本地久成如來。訪其垂迹三昧發得。
何有邪見自大等我。故知。今我是流布我。又
以今家先用歸敬者。註上云。夫菩薩歸
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后。動靜
己出沒必由。知恩報恩。理宜先啓。又所
願不輕。若如來不威神 。將何以達。乞
神 力。所以仰告已上此文。先歸佛有二由
一爲報恩。二爲加備。二義之中。今此偈文
言順第二。意通二義。歸命者。下文云。言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觀二云。慚愧懺悔以命自歸。弘決云。盡
悔。故云以命自歸已上無量義經註云。有
心衆生以命爲寶。一切寶中命寶第一。今八
萬衆第一命寶歸實相佛。故云歸命已上
品義云。歸身命於佛陀境已上香象起信疏
云。歸者是趣向義。命謂己身性命。生靈所
此爲先。此明論主得不壞信。盡己所
之命。歸向三寶加製述。故云歸命。二
歸是敬順義。命謂諸 佛教命。此明論主敬
如來教命傳法利生。故云歸命已上宗鏡錄
二十六云。夫歸者是還原義。衆生六根從
起。既背自原散六塵。今擧命根
攝六情。還歸其本一心之原。故曰歸命已上
大日經開題云。命名無量壽佛。歸者則能依
已上釋大衍論釋歸命義常途
然今歸命宗無判釋。雖輒難辨。而開題眞
言教意。宗鏡佛心宗義。竝非今意。餘師所釋
今文。先師常存香象後義。盡十方者。
佛僧所居。起信論云。虚空無邊故世界無
邊。世界無邊故衆生無邊。衆生無邊故心行
差別亦復無邊等云云此意同。諸 佛大悲普
苦者。苦者多故設淨穢土。化遍十方。故
盡十方。不小乘十方世界唯有一佛
法性眞如海 者。就所歸佛三身中。今則
法身。諸 經論中明理異名。且大般若立十二
。謂一眞如。一法界。三法性。四不虚妄性。
五不變異性。六平等性。七離生性。八法定。九
法住。十實際。十一虚空界。十二不思議界。又
起信論釋眞如體相云。名爲如來藏。亦名
如來法身大乘止觀云。此心即是自性淸 淨
心。又名眞如。亦名佛性。復名法身。又
如來藏。亦號法界。復名法性。如是等名
無量無邊已上問。法身無所居。何云盡十
。故淨影大經疏云。法身平等實無棲託
化有方。故云住耳 答。法身身土其證
一。何遍云無。普賢觀云。毘盧遮那遍
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已上一例諸 。但
理體無方處。而遍十方。約所遍廣
能遍理盡十方 因問。理身理土有
何差別 答天台云。本有四徳爲所依。修
得四徳爲能依已上此亦一往。性前修後。既
同時。何成身土。又攝論金光明理智二法
合名眞身。故以理智身土。法華論意
唯理名法身。故身土難云云唯識論十
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
。而屬佛・法。相・性異故已上&T047368;云。即法
身亦名自性身法性土者。以佛・法相・性
故。以佛義是相。謂有爲功徳法所依故。
衆徳聚義故。二身自體故。法是性義。功徳自
性故。能持自性故。諸 法自性故。體爲土義
已上群疑論云。雖身土竝一眞如夫
如者不一不異。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
覺照性義身。法眞理體名土。是施設
安立諦門説已上問。若言寂爲土照爲
者。即成智爲身理爲土如何 答。勝願院云。
爾。此宗意者寂照倶理。然言照者理自照
云云海者。海有種種不思議徳華嚴第二
十七十地
云。譬如大海以十相故名爲
。無能壞。何等爲十。一漸次深。二不
死屍。三餘水失本名。四一味。五多寶。六極
深難入。七廣大無量。八多大身衆生。九
潮不時。十能受一切大雨盈溢。菩
薩地亦如是。涅槃三十二云。譬如大海有
八不思議。何等爲八。一者漸漸轉深。二者
深難 底。三者同一鹹味。四者潮不限。
五者有種種寶藏。六者大身衆生在中居住。
七者不宿死屍。八者一切萬流投至不増不
已上海有多義。而今用一味以喩
一味菩薩處胎經云。法性如大海。不
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
垢滅。取證如已上亦可通餘義。報化
等諸 佛者。明後二身。上擧法身。今言報化
此明所歸佛三身也。故下文云三佛菩提
又云過現諸佛辨立三身。除此以外更
別體。等者。指上三身。故向上等。又三身
是總。亦有四身十身等無量身。故向下等
云云一一菩薩身乃至果徳涅槃者者。就此文
細分有三。一初二句正擧僧寶。二次一
句因歸依報。三後十一句擧僧次位。又分
文爲二。一初三句正擧僧寶。二又分
文爲二。一
二後十一句竝擧佛僧位
問。初分文中後十一句擧僧次位其義不
明。妙覺是佛位。何云皆僧位 答。先師云。
十地已下正擧僧位。但擧妙覺只是盡擧
次位始終。非文正意。私云。妙覺亦應僧寶
次位。佛入僧寶其例非一。涅槃十八云。云
何念僧諸 佛聖僧此説六念
中念僧
同五云。善男子
僧亦二種。有爲・無爲。有爲僧者。名曰聲聞
乃至無爲僧者。即是如來已上地藏十輪經云。
四種僧。一唖羊僧。二無慚僧。三清淨僧。
四第一義僧已上釋論一云。法雲菩薩能歸
人時。當何僧。於妙覺地眞實僧。故無
過失已上倶舍十五云。於佛上首僧疏云。
佛於僧中最爲上首。佛雖聲聞僧。而是
聖僧攝也已上律中佛是福田僧。不羯磨
。故有施主養三寶。佛受兩分。是其證
也。一一者。此明上首菩薩數禮讃云。十方
虚空無邊三寶無盡乃至一一菩薩聖僧等。
今文同。眷屬者。此上所擧上首菩薩所
將眷屬。如彼文殊一萬眷屬。普賢無數眷
屬。地涌六萬恒沙眷屬等是也云云莊嚴者。
淨土地下地上。即寶幢宮閣等是也。變化者。
虚空莊嚴。即變化寶宮華網等是也 問。今
文正歸僧寶。何擧依報 答。僧是佛所化。
土亦佛所變。故對於佛能化能變。以所化所
一具擧之。況歸依報于今。故
文云。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心南無
命盡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彼土諸 菩薩大海衆及一
切莊嚴相等已上今亦如是。有云。菩薩中相
好具足名爲莊嚴。隨類化現名曰變化
問。今所歸中有二乘耶 答。正歸中無
。加備中云三乘。所以然者。大乘之意有
與奪義。與而言之。斷四住惑。出分段域
空自在齊三賢故可此徳。奪而言之。已
無爲正位。永不成佛。故方等彈云敗種
釋論嫌屬邪定。故今文中。上斥下歸。蓋與奪
義而已。十地三賢海者。總擧菩薩所經次位
也 問。應三賢十地。何逆次耶 答。
若約所經。實如責。今約深淺次第
之。諸 文皆順深淺次第。所以然者。先歸
佛寶。後歸僧寶。僧中亦可先歸上位。其理
分明。海者。大海雖多義。今文正當廣大。
漸漸轉深二義云云問。今擧位中。何除
 答。擧後攝初 問。十信退位應實不
歸 答。下位必歸上位。大師自謙云信外
輕毛。亦云余是生死凡夫。恐是十信之外
流轉凡夫。何不命上位十信。況今歸三
寶廣勸道俗。可信位其理顯著也。時劫
滿未滿者。上擧十地三賢。自下明其時劫
也。起信論云。修行信心。經一萬劫
心成就故。又云。 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
祇劫故。但隨衆生世界不同。有見聞
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已上地持論意
云。從種姓初地是初僧祇。初地至八地
是第二僧祇。八地已上是第三僧祇也。滿
未滿者。三祇各有滿與未滿。究竟而論。
三賢九地是未滿位。第十地是滿位。此約
滿。若約果滿。十地已還是未滿位。佛地唯
滿。故下文云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智
行圓未圓者。此擧所行六度。第六是智。前五
行。前四因位漸滿。禪智果位方滿。或開
當十地。正使盡未盡習氣亡未亡者。正
是對習氣之言。使是驅使衆生。令轉三
之義。言其體相者。智度論僧偘疏云。泛
煩惱四種。一者四住根本。二者四住
習氣。三者無明根本。四者無明習氣。若就
二乘。始之一種是正使。後之三種皆是二乘
家習。若就菩薩。初三是正使。後一是習氣
已上宗鏡録七十六云。習氣者。與種子名異
體同。習氣即約熏習時而論。種子即對
號。都有三義。一種子名習氣。氣者氣
分。習謂熏習。由彼現行熏習此氣分故。
二現行亦名習氣。謂都由種子能生現行
是種子家之氣分。三習氣名習氣。如
紙而有氣分唯識論云。而熏本識自功
。即此功能説爲習氣。功能者。是習氣義。
體即種子已上&T047368;云。習氣者是現行氣分
熏習所成。故名習氣已上又<#0507_4/>光&T047368;一云。習謂
數習。氣謂氣分。有諸 煩惱及劣慧等數習氣
。故名習氣。習之氣ナルカ故。依主釋也。頌疏
一云。數習煩惱所成氣分。習之氣ナルカ故。名爲
習氣已上智論二云。如舍利弗瞋恚餘習。難
陀婬欲餘習。卑陵伽婆蹉慢餘習。又同二十
七云。習者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
智慧。似煩惱。不他心者見其所
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
是業譬如久鎖脚人卒得解脱。行時雖
鎖猶有習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雖
淳灰淨浣無垢垢氣猶在。衣如聖人
。垢如諸煩惱。雖智慧水煩惱垢氣
猶在。如是習氣諸餘賢聖雖能斷煩惱。不
習。如難陀婬欲習故雖阿羅漢道
男女大衆中坐。眼先視女衆而與言語
説法已上然僧偘疏不常談。宗鏡初釋及
唯識意。現行心心所留氣分於本識中。此
氣分落在本識中。生現行功能名習氣。亦
種子。又宗鏡後釋及智度論倶舍論意煩
惱氣分也 問。約三賢十地云何判正習
斷位耶 答。若約華嚴宗者。頓教意者。
本無煩惱斷不斷。圓教意者。約體不
説。約用且論斷。其斷惑者。惑即一障一切
障。斷即一斷一切斷。理即一理一切理。是
故斷一惑時諸惑無餘。顯一理時此外無
理。故入初住即入妙覺。沒同果海
初住。此亦且就終教之意。其實信該果海
也。信知。三賢十地階位只是教門權説而已。
若依天台。別教之位。前七住位斷見思
。後三住位及行向位斷除習氣并塵沙惑
初地已上斷無明也。若圓教意。教道云斷。
證道不斷。且約教道。亦有前後同時之諍
若前後斷意者。初信斷見。次六斷修。後三
塵沙。住上斷無明。此前後斷且就別教
其實三惑同時斷也。謂十信位斷麁分三惑
初住已上斷細分三惑。是則能治三觀既即。
所治三惑必融故也。但有賢哲立前後斷。末
學短才何辨是非云云若依三論。嘉祥
乘玄𣵀 槃義云。今明。十信伏見一處住地
十解斷盡證人無我解。十解伏欲愛住地。十
行伏色愛住地。十迴向伏有愛住地。初地
初心斷四住地盡。初地已上斷十重無明
已上珍海云。佛果障如何。此於十地終
斷故。屬第十地障開之
統略下云

伏斷位義不同。且依一途。十行第七心去。
四住習及無明正使乃至初地至法雲。開
四住習及地明正使。各爲三品。初地至
上品習。八九斷中品習。十地斷
品習。初地至七地上品無明。八九十斷
中品。佛智斷下品已上又云 問。何位受
變易生死 答曰。此義不定。若如前判
十行六心斷三界惑盡。與二乘齊受變易
爾前受分段已上寶窟中云勝鬘
經疏
若依
。十信伏見諦。十解斷見諦。十解伏思惟
十行斷思惟。十行第七心去伏無明及四住
。從初地已去斷無明四住習已上珍海
云 問。玄槃𣵀 義云。十解伏欲愛住地乃至
地初心斷四住地盡者。其三住地於何位
正斷之哉 答。欲愛住地十解伏之。十行初
心斷盡。色愛住地十行伏之。十迴向斷
。有愛住地十迴向伏。初地初心斷盡。文
初心斷四住地盡者。且據總説。何以知
然。見一處住地文云十解斷盡故也 問。
伏與盡處其始終。爾其斷位何 答。此
文不之。今且應伏位長斷位短。如
聲聞斷道見道十五心等時方分極短。菩薩即
此惑時。何假長時耶。故知。十信終心
見一處。十解初心累外云斷盡也。十解
欲愛者。長時伏之。終心方斷入十行也。
色愛十行長時伏之。終心斷之方入十迴
。有愛迴向長時伏之。終心斷之。又即斷
盡已入初地無礙解脱至
之。已上
若相宗意。初
地入心斷分別二障。住心以後地地漸斷
生所知障種。至金剛心始斷煩惱障種。故
唯識論十云。煩惱障中見所斷種ヲハ極喜
地見道初断 。彼障現起 ヲハ地前已伏。修所 断
ヲハ金剛喩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断 。彼障起 現ヲハ
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伏盡。令永不
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
而不。八地已上畢竟不已上明分別倶
生煩惱障斷伏
所知障中見所断 種ヲハ極喜地見道初断 。彼
障現起 ヲハ地前已伏。修所 断 種ヲハ十地中
次断 滅。金剛喩定現在前時方永断 盡。彼障
現起ヲハ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已上明
別倶生所
知障
断 伏
此唯識論。七轉識相應二障断 位更
一準。文廣義繁。故略不引。然今師不
何宗。但釋義順性宗。所謂兩垢如如普該
含識故。二萬劫盡復生心故。不覺轉入眞如
門故。於性宗中。不天台華嚴。二藏名目
三論宗。又彼宗血脈云。法朗大師有二弟
。嘉祥大師明勝法師也。新修傳云善導幼
密州明勝法師出家。誦法華維摩已上
三論也。功用無功用證智未證智者。上句
外用。下句約内證註下云。未證淨心菩
薩者。初地已上七地已還乃至亦能現身百千
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
乃能。非作心。以作心故名爲未證淨
同上云。大菩薩衆不本處。遍至
乃至譬如日在天上而影現百川乃至
大集經言。譬如人善治堤塘。量其所
。及水時心力。菩薩亦如是。先
一切諸佛及衆生應供養教化種種
堤塘。及三昧。身心不動。如實修行常作
佛事已上之。七地已前是未證智亦是功
用。八地已上即是証 智亦無功用也。又初
地已上雖分無功用。而作心故此屬功用。故
註云。初地已上七地已還亦能現身等。又
諸 論常談。初地断 除人法二執。証 二空理
故地上名 証 智。地前名未 証 佛地論意云。
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無功用。西方
要決引十住論云。入八地已去。得任運無
功用智。於定散中自在故無念退
又八地自利中無功用。九地利他中無功用
也。若天台家。地前住前名爲未證。亦名
。登地登住名爲証 位。名無功用也。問。十
地三賢已下文相皆約深淺次第。何限功用
無功用一句。先淺後深 答。依言便也。妙
覺及等覺等者 問。上先擧妙覺等覺十地三
。次可其時劫等如何 答。始擧三賢
十聖位者。爲此等諸 位經歴時劫智行等
階降故。終擧等妙二覺位者。爲最後断
故也。正受金剛心者。金剛喩定也。等
覺位觀達無始無明源底。入於妙覺無念極
。其無礙道名金剛定。相應一念者。即指
金剛心大品經云。一念相應慧断 餘殘習
智論九十二云。是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
羅蜜三十七助道法。具足佛十力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具足住如金剛三
。用一念相應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是時名爲佛。一切法中得自在起信論
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
初起心無初相已上問。一念相應其義云
何 答。言一念者。無礙道一念也。此乃定
慧相應之一念理智相應之一念也。又釋論
鈔云。昔人云。一念者靈知之自性也。意言。始
覺與彼本覺靈知之性冥然不二。故云一念
相應已上之。指始本無二一念
問。言始覺歸本覺者。於佛果無念位而所
論也。金剛心縱高シトモ獨力業相根本無明
在不盡。那論始本無二 答。案釋論意。始
本無二義尚可信位。況因滿耶 故彼論
第三云。融諸始覺本覺。謂五十一分
滿始覺。實無轉勝漸次之異。亦無究竟圓滿
之極已上五十一位始覺。一一捨迷。冥合本
覺本断本徳。是故皆得始本無二也。後果徳
涅槃者者。此擧佛果極解脱道二轉依也。
果徳者。即是菩提。言涅槃者。即涅槃也。
斯乃轉煩惱菩提。轉生死涅槃。後者
無礙道解脱道後也。者者二轉
依具足人也 問。断証可同時。如明闇不
倶低昂同時。故釋大衍論三云。謂佛果中
成遠離二種念故。云何爲二。一者大無
明念。二者細業相念。如是二念極解脱道。
一時相翻不倶行。是故説言佛果無念
已上何今釋意無礙道断解脱道証 答。今
常途論教故。智論云。金剛三昧用一念
相應慧阿耨菩提唯識論九云。無間道
時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脱道。爲惑証
滅。期心別故。爲彼品麁重性故。無間道
時雖惑種。而未彼無堪任性。爲
故起解脱道。及証此品擇滅無爲四教義
十云 問曰。爲定用金剛智無明。爲
妙覺智断無明耶 答曰。涅槃經云。有
者名有上士。無所断者名無上士 問
曰。勝鬘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
之所能断 答曰。若用別接通。十地等覺
即是佛菩提智。所以者何。涅槃經云。九住
菩薩名爲聞見。十住菩薩名爲眼見。雖
佛性而不了了。以無礙道與惑共住故不
了了。諸佛如來了了見者。即眞解脱。蕭然累
。故了了也。若別教明義。從初歡喜地。即
佛菩提智。断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心
方乃斷盡。若圓教明義。即是初發心住得
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心
方斷盡已上此等諸文與今意同。凡二智
斷光宅・開善二師諍也。今釋且就光宅之義
云云但釋論者不常教。自是一途 問。上
文既云妙覺等覺。下文亦云相應一念果徳
涅槃。則似重言。金剛心位豈非等覺。果徳
涅槃全是妙覺 答。非是重言。上云等覺
妙覺。是擧其位。下云正受等者。擧二覺
。例如上擧十地三賢位。次釋其功徳
教義云。妙覺地者。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
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眞解脱。蕭然無累。
寂而常照名妙覺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
菩提果。四徳涅槃名爲果果已上問。
當文多是深淺次第。何至終文。一念相應爲
前。果徳涅槃爲後。答。今文爲等覺
妙覺。淺深擧之。餘文以歸敬意
先敬深也 問。今歸三寶中爲法寶
答。現文不
問。若云法寶者。三寶竝是萬善所歸
人天福田。何不之。況標既云三寶。偈文
何除法寶。若云法者。正歸加備二文之
中。但擧佛僧法寶 答。論師人師意
樂不同。歸三寶中文有具缺。香象起信論
疏云。或有具敬三寶。如智論攝論等。或有
唯歸佛寶。如地持論。或單歸人法。如十地
。或直説無歸。如十二門論已上問。縱使
論藏中雖單歸人。今偈文中必可三。
若不爾者。違總標句 答。有具可歸理。故
總標三寶。擧於佛僧法寶自彰。故偈文中
具擧之。何者法寶是佛之所説所證。僧
之所受所學。是故擧能彰所。擧人顯法。
&T047368;云 問。何故此論但敬三徳。不
三寶 解云。三徳三寶其義不同。隨造論
者意樂説故。泛明諸 論三徳三寶有無不
定。或説三徳三寶。如此論説。或説
三寶三徳。如何毘曇心論。或二種倶
説。亦應文。然未檢得。或二倶不説。如
發智論。又解。此論亦敬佛寶。於智徳中
佛故。又解。此論亦敬法寶。涅槃果法即
斷徳故。不僧者略而不論。又解。此論
亦敬僧寶。於恩徳中兼顯僧寶。故下論
云。正法教手拔濟令出。拔於衆生
。即顯僧寶已上若準此解。擧於佛僧
法寶。或又準此解。亦敬法寶。法性眞如
兼敬法故。三佛菩提者。指上三身。即云
佛菩提。故法華論中三身名三佛菩提
上云。阿彌陀佛亦具三身又云。菩提有
三種。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提。三者
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謂眞如實相
第一義空。自性清淨體無穢染。理出天眞
修成名爲法身。佛道體本名曰菩提
報身菩提者。備修萬行能感報佛之果
因酬果名曰報身。圓通無礙名曰菩提
化身菩提者。謂從報起用。能赴萬機
名爲化身。益物圓通名曰菩提已上無礙神
通力者。佛神通是任運不作意。故云無礙。此
凡夫二乘作意。故下文云佛即以無礙
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即此意也。言
者。倶舍頌云。神體謂等持。&T047368;云。神
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境時無壅名通。
定及境能證名。故名神境智證通。餘
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已上
華疏十云。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則天
然之體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已上冥加者
問。冥言所顯名顯益。然下文云念念見
。此是顯益。上下何違 答。顯應不輒故。上
先請冥加。機感時熟故。下云見諸佛。始冥
後顯。故無相違。攝受者。此有二義。一云。此
是證明加備護念也。禮讃云願佛常攝受
又云願佛慈悲不本弘誓願攝受
事讃等多有此言。皆是護念之義也。一云。
折伏攝受中攝受也。凡此宗意上盡一形。下
十念。皆得往生。是攝受機 因問。折伏
攝受其相如何 答。機有順逆差別。故佛施
此二益。若有逆機化道。不破法墮
獄之罪。直説大乘此機生謗。雖惡道
法還爲毒鼓之縁。遂重値佛必得解脱。若
順機化道。則説隨宜相應之法。漸
漸攝受令解脱。故昔不輕直弘妙法。令
上慢衆墮於惡道。遂値令脱。是則折伏利益
相也。今日釋尊四十餘年漸調機根。令諸 聲
聞得果成佛。是則攝受利益相也。三乘等賢
聖學佛大悲心者 問。三乘之中。學佛大悲
唯限菩薩。聲聞縁覺捨於大慈大悲之行
於自調自度之道。故下文云聲聞狹劣
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如何 答。法華論
云。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増上慢
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二
種聲聞如來與&T047368;。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
菩提心者。決定・増上慢二種聲聞。根未熟故
如來不&T047368;已上此中決定・上慢二種不
大悲。退大聲聞昔學大悲。今退大心。應
化聲聞内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是則學
佛大悲心也。故知。今文約於能化其徳
。又法華云。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佛道
一切聞天台依此經文。立佛道聲聞
學佛大悲其義彌顯 問。應化・佛道二種聲
聞具大悲心其義可然。實行聲聞缺無
 答。先師云。言二乘人無化他者。對
故也。何無隨分之慈悲耶。在世般若轉
教滅後付法利生。豈非慈悲。是以優婆毱多
無相好如來名。涙墮尊者悲三途衆生苦
此等聲聞慈悲如此。何偏云無。故大集經
云。聲聞人悲猶如畫皮。菩薩大悲猶如破
肉。如來大悲破骨徹已上復有義。學佛大
悲心者。非三乘各發佛大悲心。只是佛
大悲心。説諦縁度法。三乘各學隨縁
之法。出離生死。此云學佛大悲心也。加備
者。常云加被。被備義同。倶用無失。法事
讃云。遙加普備。&T047368;云。恐有魔事造論不
終。讃徳歸敬請加備故。此亦用備。不
怪也。念念見諸佛者。文雖在僧寶之處
而意廣通佛僧加備 問。何不見彌陀
 答。此有二義。一云。見彌陀以爲始。見
諸 佛以爲終。故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
十方無量諸 佛。文殊般若意亦同也。一云。
見諸 佛者。非必標於定心見佛。只是且擧
所歸諸 佛。此二義中。後義爲正 問。後序歸
三寶與今前後如何 答。彼初歸敬在造疏
。即第一也。今文歸敬在造疏時。即第二
也。彼後歸敬脱本已後祈誓流通。即第三
也。一義云。彼後序歸敬與今偈歸敬倶是同
時。脱本已後流通歸敬即後時也 問。第一
歸敬稱佛意故見靈驗已。更有何疑重歸
佛僧加被耶 答。請佛加被必一準
或可有佛加有無求加備。或可有
佛加決定方請加備云云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一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二

          釋良忠述
我等愚癡身乃至往生安樂國者。自下五行
發起序。就此文中。細分有四。一初二行
願生意。二次一行述説偈意。三次一行
造疏意。四後一行述廻向意。雖四意
總是發起造疏之意。故用第三以爲其要
斯乃初喜希値釋迦遺教。適願順次之無
。次述勸有宗致方明説偈之本意。次
正述造疏發起。遠標當説之正宗。然後總
説偈造疏功徳。普願自他發心往生。愚
癡身者。愚癡有二。一者邪見愚癡。謂不
生死苦因果淨土樂因果。若不改悔
往生。故往生時必應改悔。二者頑愚癡。謂
知苦樂因果。然於眞俗二諦法門
覺不知。此人雖愚具厭欣心即得往生。唯
佛他力之智。方得往生。故智度論三
十四云。世間正見是無漏智慧根本。以
故説國中無三毒之名。貪欲有二種。一者
邪貪欲。二者貪欲。瞋恚有二種。一者邪
瞋恚。二者瞋恚。愚癡有二種。一者邪見
愚癡。二者愚癡。是三種邪毒衆生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