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諸佛竝勸持戒。斷惡修善。故今持戒即是
隨順已上七佛通誡偈云。諸惡莫作。諸善
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已上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二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三

 釋良忠述 
本曰次就下至中品下生竟
釋云。上來料簡中品中生已竟。自下解中
品下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七。一
辨位名中。世善上福者 問。世善只是一品
受法。既無次下。何云上福 答。世善雖是
一品受法。而一品中可有上・次・下。故擧上
福顯次・下福。所謂一品華開遲速即其義
也。又對下惡人。總以世善歎言上福。非
對次・下以名上福。唯當品文獨云善男善
女。而餘品無此文故。又世善輕微故。唯有
上福纔生淨土。次・下恐難生。故上文云世
善輕微感報不具 問。若爾應無世善通
九品義。次・下二福許不生故 答。今文且
顯世善微力。其實次・亦得往生。例如小
經雖説少善不生。而實往生。豈以行劣都
云不生。二明簡機受法中。經善男善女者。
上中六品雖倶善人。當品云善以終顯始。
又對下品方云善人。授法者。餘品云受。彼
約所化。今約能化。或可寫誤。應云受法。
如五百弟子授&T047368;&T047368;云須作受字。經孝
養父母行世仁慈者。靈芝云。初修因中執
勞侍奉。順色承志。故名孝養父母。儒教以
爲百行之本。推愛及物。博施濟衆。故云行
世仁慈。儒宗以爲君子之徳。由生前積善
故。臨終遇縁。正觀&T047368;云。修因中初釋孝
養。執勞者語云。事父母以竭其力也。侍奉
者。即晨昏定省冬溫 夏清之類。順色者。語
云。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註云。承顏順色則
爲難也。承志者。禮溫 曾子曰。君子之所謂孝
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也。儒教下二句
結上孝爲行本。語云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
歟。推下次釋仁慈。無所而不愛。謂之仁。故
云推愛及物。博施濟衆亦出論語。蓋由施
恩濟人爲易。所患不能博。博濟猶爲易。
所患不能衆。堯舜尚患其難。況餘人乎。儒
宗下二句結上仁慈爲徳。語云。一日克己。
復禮天下歸仁焉。遇縁者。由假平日孝養
仁慈之善。得爲臨終遇知識之縁也已上
奉順六親者。律新學名句云。一父。二母。
三兄。四弟。五妻。六子已上梵網古迹云。
父・母・伯・叔・兄・弟已上合上初福第一第二
句者 問。經無奉事師長。何云合第二句
 答。世善雖多合而爲二。一敬上行。謂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也。二慈下行。謂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是也。今敬上行中。唯擧孝養
父母。而顯奉事師長。經文雖略而有其義。
故云合第二句也。起於慈敬者。見物遭苦。
有士庶人。亦有君父。見卑者苦只起仁
慈。見貴者苦竝起慈敬。又孝行之法不侮
賤者。孝經云。治天下者弗敢遺小國之臣。
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治國者弗敢侮鰥寡。
況於士民乎。治家者弗敢失臣妾之心。況
於妻子乎已上分別敬上慈下之時。慈・敬
雖殊。總論孝行。以敬爲本也 問。何故
不以行世仁慈而合序文 答。文無者略。
若欲合者。應言合上初福三四句也。四正
明此品之人等者。今此一段雖無經文。而
爲總顯世善大意。更立虚科謂不見聞佛
教法。故亦不解知出離要道。設雖見聞佛
法。而有不求出離。今擧不聞不悕之類故
云亦不解悕。孝行非必佛教。故云自行也。
又世字含此意。三明第八門中。命欲終時
下等者 問。例準諸品。命欲終文多屬第九
門。然今文何屬第八門 答。第九門者在聖
迎接。設雖終時。若無聖迎何屬第九。凡九
品中上五品十一門。前後次第無有雜亂。下
品三生至臨終。同時具前八門。獨當品受法
在平生。迴向在終時。故以今文屬第八門。
次下聞此事已屬第九門。即此意耳。經善知
識者。靈芝云。二遇縁中以善化人衆所知
識。知其道徳。識其儀貎。法華妙莊嚴王品
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縁。即指妻兒爲善知
識。故知。但能開導。不局僧侶已上經説四
十八願者。此人未遇佛法悕求出離。故説
佛願攝生之法。而令迴向世善也。四明第
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者。此品人往生
時可有來迎。經略不説。品品之中有十一
門。何局當品無迎接也。況復佛願不虚。
願徃生者必可感佛迎。若不來迎第十九
願便是徒設 問。淨影云。中輩三人有見
不見。中上・中中二人見佛。中下不見。以行
劣故。又感師引有釋云。中品三人佛以大
慈大悲。臨終之時而來迎接。非是本願故。
中品下生者佛不來迎。非是經文脱也璟興
自義

答。此等所解違十一門。何使用之五
明第十門中。經生經七日遇觀世音者
問中品中生亦云七日。二品華開何齊等耶
 答。般舟讃云。七七日後寶華開。以此得
知。中下品中有衆機故。讃論極遲。經説極
速。中中七日且約極遲。故不雜亂。又智光
云。或第七日朝夕有異。或雖至第八九日。
未至二七日。故隨大數同言七日也已上
又疏抄云。經即生西方生經七日等者 問。
中下之人爲不乘華不託蓮耶。若爾豈劣
下品耶。又何同中中經七日耶。又上下人
經三七日。了了聞法。今何云七日聞法
答。文略不云託蓮理必應有。準下上品經
七七日華開。理應中下經三七日華開。開
已經七日聞法。又上下人大乘難悟故。經
三七日未了了 問。下三品人華開即聞
法。此上下及中下何經數日不聞法耶
答。蓮中已經多時。故開已即聞已上六明華
開得益中。得聞妙法者。説四諦法名爲妙
法 問。當品之人未遇佛法。若入佛法應
不定機。何不直説大乘法也 答。仁慈是
止惡故。雖通大小兩乘。正論攝屬則是小
戒。故五常行成小乘果也。又知禮云
問。到彼證小皆順本習。今此行人本習世
善。是人天因非聲聞行。至彼那得阿羅漢
耶 答。孝養仁慈大小基趾。何教不談。而其
阿含偏論此善。以果驗因。是依三藏行孝
順等。雖行世善心在無常。既久標心無漏
道熟。故證小果已上三總讃中。一日齋戒
者。略擧八戒顯五十具。佛與聲聞衆來取
者。智昇諸經禮讃云佛與聲聞衆來集。名有
其理。言來取者。來迎攝取。言來集者。直
來集耳。百寶華者。般舟讃云。百寶蓮華臺
上座已上但彼土蓮華一寶七寶百寶不可説
寶不可一準。經七日者。且約中中・中下時
分。不云中上。證小眞者。即是小乘應眞果

本曰十六下至下輩三位竟
釋云。上來第二料簡中輩一門之義已竟。自
下第三解下輩中三。一先總標列十一門。
二次別解下三品。三總讃。今則其初。下輩
觀善惡二行者。上中二輩是善人故。唯云行
善。下輩三人始惡終善故。標善惡二行而
異上中兩輩也。有縁生類者。上輩文前云
有縁之類。文中云有生之類。今合其縁與
生云有縁生類。又生者衆生。謂有縁衆生類
也。受苦樂二法不同者。應云受善惡二法不
同。而言苦樂者。善惡勢力現受苦樂。即以
業用而顯業體。或善惡業有當苦樂名受
苦樂。即是因中説果也 問。惡業非是往生
受法。故下上品即以惡業判屬簡機。不屬
受法 答。以惡業屬五六兩門。各有其理。
謂上六品唯善人故。就善受法以簡其機。
下品三生竝具善惡二業。是故簡上六品。
以惡受法而成其機。依之當處及以下中
下下兩品。皆以造惡屬第六門。惡業受法
非往生因。故下上品屬第五門。各據一義
竝不相違。但雖屬第六門。而非生因故只
云簡機造業。不置受法言耳 問。若言念
佛即下品受法者。何故下三品文中。不以
念佛屬第六門。亦不云受法。亦不合三
福。此義何通 答。文前既云善惡二行。云
受苦樂法。言樂法者。猛火爲清風。即是念
佛屬受法也。所以文中不屬者。且爲簡異
六品。以惡業爲受法也。曲看三生之文。
下中・下下二品以造惡屬第六門已。次下
説念佛即顯念佛亦第六門之義。但上六品
受法皆在平生。不云臨終。下三品造惡同
是平生故。彼此相對判九品別也。下上品中
衆生造惡同爲第五門。且顯機失。其實造惡
是受法也。次説念佛雖亦受法。爲令知生
不生義爲三四文段。下中品中入第九門。
具足簡機等六門故。若云第九第六門者。
逆而非次第。故不云第六也。下下品中別
標第五第六門下判釋抑止攝取之義。故
知。五逆之與十念同爲受法。但至第四文
段之中。所以別釋念法者。惡業・念佛爲二
段意。非言念佛不爲受法。若云念佛非
受法者。大違文前。又所以不合二福者。
讓上六念合大乘意義之文。故選擇集合
第三福也
本曰次就下至下品上生竟
釋云。上來第一釋十一門義已竟自下第二
別解三品。謂上・中・下。今則其初。於中三。謂
標釋・結。釋中文自爲九。二明辨定其位中。
十惡輕罪者。此對破戒次罪・五逆重罪也。
三明第五門中。經或有衆生者。此對上六
品善人。亦對下次・重罪。四明臨終聞法中。
經命欲終者 問。當品終時地獄現耶 答。
道理容有。三品倶惡人故。故般舟讃云。地
獄芬芬眼前現。經文略也。但感師判無惡
相者。且順經文述罪滅異也。經十二部經
者。靈芝云。契經乃至論義。又用欽云。或華
嚴。或法華。或光明。或説此經之名名十
二部經已上今家順契經等十二。下云聞經
十二故。又九品義具有二義。初同靈芝。後
同用欽 問曰。何故聞經等者。問意可見。
次答意者十二經題其言多。故令心浮散。由
心散故。唯滅千劫罪。一聲佛名其字少故。
攝散住心。復兼口稱。有此二義故。滅多劫
罪也。此中亦可述本願義。讓下化讃。故今
略耳又九品義云 問曰。經是佛師。徳豈
劣乎。何故聞經唯滅千劫罪。稱佛名時除
五十億劫 答曰。前只聞名而不口稱。故唯
除千劫罪。今非唯聞名。兼亦口稱。故除多
劫罪。非是佛與經功徳有勝劣。又釋。阿彌
陀佛由昔因位大願力故。令稱名者滅多
劫罪。十二部經三世常住。非如彼佛有因
果位。故不同也。又釋。十二部名散動心時聞。
餘心間雜故唯除千劫罪。阿彌陀佛名以最
後心稱餘心不染故滅五十億劫罪。是因心
而致不同也。非境有勝劣矣已上稱佛一
聲者。經雖無念數。以理準知。應是一聲。若
有多念如下下品。可説其數。既不説數。
知是一聲。又下二品同云一念除八十億。當
品纔滅五十億劫。更不應言多念滅罪。故
感師亦存一聲義。五明第九門中。經善男子
者。當品之人本雖惡人。迴心念佛則滅惡障。
故讃云善。然望佛願意者等者。釋迦擧佛
讃勸機令稱名。故云唯勸。夫以名號爲
本願者。選擇集云。勝劣難易有二義故。念
佛以爲本願。蓮華谷云。念在内言彰外。行
者信佛欣心深故。出聲而唱佛救我也。以
是義故。行者三業不離彌陀。彌陀因中五
劫思惟。遙鑒此利發稱名願。勝願院云。凡
夫行中稱名最勝。所以然者。凡夫雖修自
餘妙行。其心散漫而不相續。其行難成。唯
稱名行常不忘佛。不忘佛故成決定業。謂
心忘佛時口稱佛名。其聲入我耳。引起我
心念。心念若起。此念亦勸聲令唱佛名。是
故念勸聲。聲起念常不忘佛。有此益故。
法藏比丘立稱名願。實望凡夫時。萬行萬
善中稱名第一行。仰案佛願意。感涙難抑矣。
此等二義不出選擇難易義也。雜散之業
者。聞經是雜行亦是心散業。故云雜散之
業。如此經等者有二義。一如此經者。指三
經也。及諸部者。指自餘諸經。如字可反自
此字。二此經者觀經也。及諸部等者。指壽經
等。如字可反自中字。六明第十門中。經
七日者。經云七七日。恐七字脱也。故般舟
讃云。七七華開得見佛已上七明第十一門
中。經爲説甚深十二部經者 問。可唯説念
佛。如終時化讃 答。念佛即是大乘妙行。故
説深經彰佛號功徳。即如下中・下下兩品
終時唯聞念佛功能。到彼觀音或説甚深妙
典。或説諸法實相。此乃佛名雖似淺近。而
若觸耳以結大乘成佛種子。是故觀音爲説
大乘。亦如中上雖唯持五・八・十・具戒。而
到彼已方聞四諦。重擧行者之益者 問。上
所説唯念佛之機。與今三寶通念之機同異
如何 答。異也 問。若云異者。重字難消
答。同一品攝。故云重也。非但念佛獨生。通
念者亦生。有云。同也。今念佛者六念攝故。上
略法僧。今具説之。故知。下三品念佛非本
願念佛云云今云。下品惡人念佛往生獨顯
本願滅罪利益。故云望佛願意。又會逆者除
取。又九品中有不説本願念佛之過。又
品義云 問曰。前六生中結文之後不明昔
因。何故此中有是文耶 答曰。前六生人
平生皆修淨土之因。謂修三因・解第一義・發
大道心・修行諸戒・一日夜戒・孝養仁慈。故
生淨土其理分明。今此品人造諸惡業。無
有慚愧。不修善因。何縁忽生彼淨土耶。
爲釋此疑重置此文。謂雖平生不修善
因。而由臨終聞三寶名故。忽滅衆惡。速生
彼土也 又問。聞十二部經首題名字是
聞法名。聞阿彌陀如來名號是聞佛名。聞
僧名者是何文耶 答曰。上文應説善友復
教稱觀世音及大勢至二菩薩名。結文由此
云聞僧名。而上無此文。是經家存略。又釋。
此中應用一體三寶義已上
本曰次就下至下品中生竟
釋云。上來第一解下品上生已竟。自下第二
解下品中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
爲七。一明告命中。經佛告阿難者。靈芝
云。上中兩輩止於上品標佛告等。獨下三
品一一別標者。以作惡往生反常。駭衆
易惑難信故。頻標示意令聽受已上若依
今家。品品皆有十一門故。文有隱顯。不限
告命。二明辨定其位中。破戒次罪者。上品
三善自上至下。中名次善。下品三惡從輕
至重。中名次罪。如遠・次・近三方便中名
次也 問。前受佛戒。縱雖後破何重十惡
 答。十惡唯是業道。破戒亦加違制。故云
次罪。凡此品人總有四失。一破戒。二偸僧
物。三不淨説法。四無慚愧。故破戒罪重於
十惡。當來墮苦亦彌増盛。今依此義以定
品位。若依前所受戒功徳如萎占蔔猶有
餘香。出地獄已。速近佛法出於生死。若
依此義。破戒之者猶勝十惡無戒之人。三
明簡機造業中。經偸僧祇物等者。如玄義
徃。邪命説法者。以邪因縁不淨説法利養活
命。故不淨説法名曰邪命説法。故大論云。
一者若行者爲利養故。詐現異相二者爲
利養故。自説功徳。三者爲利養故。占相吉
凶。爲人説。四者爲利養故。高聲現威。令
人畏敬。五者爲利養故。稱説所得供養。以
動人心。邪因縁活命。故是爲邪命已上
梵網明曠疏云。邪法活命。故云邪命。有四
種。一方邪。謂通國使命。二維邪。謂醫・方・
卜相。三仰邪。謂仰觀星宿。四下邪。謂種
植根栽五穀等類。菩薩理應慈心愍物。諸
有所作福不唐捐。如何爲利邪求兼行惡
術。不淨活命無慈損生。下失信心。上失聖
已上又準倶舍論。貪欲所生身・語二業方
名邪命。又經比丘見象鬪諍佛屬邪命。
又不淨説法者。如玄義&T047368;。經無有慚愧者。
涅槃經十九云。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
教他作。慚者内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
者羞天。愧者羞人。是名慚愧已上無慚無愧
翻之可知。倶舍論四云。於諸功徳及有徳
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説名
無慚。即是恭敬所敵對法。爲諸善士所訶
厭法。説名爲罪。於此罪中不見怖畏。説
名無愧乃至有餘師説。於所造罪自觀無
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説名無愧已上
&T047368;引正理云。有説。獨處造罪無恥。名曰
無慚。若處衆中造罪無恥。説爲無愧已上
廣如彼釋。九品義云。古來多釋。今且依一
論以辨差別者。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羞
恥過罪。對治無慚。息諸惡業。是爲慚也。依
世間力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
諸惡業。是爲愧也已上四明第九門中。從命
欲終時下至即得往生等者 問。初至生死
之罪。未説迎接去時。但説滅罪。定有迴向。
故可屬第八門。何爲第九門 答。先説獄
火來現爲顯聖迎。謂此品人命欲終時。由
衆惡故獄火雖現。由後善故化佛來迎。蓋
顯大乘妙術速轉惡成善義耳。善惡來迎
者。惡業強故其命未終苦相先現。如倶舍
云。由彼惡業勢力増強。不待命終苦相已
至。先受現受。後受生受已上是名惡來迎。
一念禰名功力妙故。命雖未終聖衆先現。
由彼善業勢力増強。不待命終。樂相已至。
先受現受。後受生受。是名善來迎。此乃彌
陀願力勝用難思。轉苦得樂在於反掌。善
惡業力灼然可見。經地獄衆火者。靈芝云。
地獄衆火即&T055114;湯鑪炭鎔銅鐵丸等。天台云。
火車相現即火輪也。因中果相自心中業
&T047368;云。火即是一。隨器不同。故云衆也。天
台云者。別傳曰。垂滅之時則令門人唱無量
壽經題。顧大衆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
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
往生。況戒定熏修等。自心業者。善惡因果全
是自心。更非他法。所謂非人燔汝。是汝
燔也已上九品義云 問曰。已知亦有八寒
地獄。今文唯云地獄衆火一時倶至。彼惡業
人豈無亦墮寒地獄耶 答曰。是擧重攝
輕。何足致疑乎已上經十力等者。靈芝云。
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佛知諸法因縁果報從是
因生是果。從是因不
生是果。
佛悉遍知
二業智力佛知一切衆生三
世諸業因縁果報
三定力佛知
一切
諸禪三
四根力佛知他衆生
諸根上下
五欲力佛知衆生
種種樂欲
六性
佛知世間
種種性
七至處道力佛知一切
道至處相
八宿命力
種種宿命一世二世
乃至百千世劫
九天眼力佛天眼淨見衆生
生死業報等相
十漏
盡力佛諸漏盡故
無漏心解脱
五分中上三可解。修因感果
名解脱。五住二死究竟永盡。果後起用名
解脱知見。戒度云。初十力天台云。通名力
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
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
得此力。但比佛小劣不受其名。五分。上三
屬因戒禁業非。定止散亂。慧破昏惑。由因
取果。即得解脱。天台云。解脱即是涅槃之
門。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脱。佛地論云。前
三是因。後二是果。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
解脱。出纒破障。反照自心名解脱知見
罪人既聞彌陀名號者 問。經云聞説十力
光明五分法身。何云名號 答。準知上下。
此品之人亦念佛名。況乎知識亦説彌陀佛。
故十力五分法身唯是名號所有功徳。加之
善友廣説光明神力。光明即是名號功徳。何
聞其徳不念名號。般舟讃云。下品中生凡
夫等破戒偸僧造衆罪乃至發大慈悲教念
セシムルニ。地獄猛火變風涼已上總讃云。急勸專
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已上群疑論五
云。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三處經文
咸陳唯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此答念佛
言少之問
問。
當品念佛爲唯意念。爲亦口稱 答。此亦
口稱。五會讃云。下品中生黒業迷。因稱佛
號免泥梨已上總讃中云專稱彼佛名。亦
云尋聲到故。一義云。此但心念。經不云稱
故。般舟讃中下上云一聲稱佛。下下云聲
聲連注。當品唯云教念佛。不云稱故。禮讃
後序云十聲一聲一念等。是似擧下下等三
品。一念之言可當品故。經除八十億劫生死
之罪者 問。下上一稱但除五十億劫。今一
念滅八十億劫。有何意也 答。群疑論六
云 問曰。何故觀經説下品上生。至心稱佛
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聞佛功
徳。下品下生稱彼佛名。倶滅スト云八十億劫生
死之罪。何爲同念一佛。功徳不殊。滅彼罪
愆少多有異也 釋曰。此有二意。一釋言。
一念佛功徳齊。理應滅罪無別。但以三品
罪入惡業有其多少。下品上生罪少。唯有五
十億劫之罪。障生西方。下二品人罪漸多
故。有八十億劫等罪。爲彼罪有階降。説滅
多少不同。非是念佛功徳殊令其滅罪差
此下有壯士
屭米之譬
二釋言。念佛名號雖復不
殊。由念佛心至誠差別。故令滅罪多少不
同。下品上生罪業輕薄。死無惡相怖心不
極。雖至誠念佛但能滅彼五十億劫生死
之罪。下品中生地獄猛火一時倶至。罪人忙
怖念佛至誠。由心徹到滅除八十億劫重
罪 問。若然者下品下生忙怖最重。應言
念佛更滅多億。何故同前八十億劫 答。
行者命終時其氣力虚微。盡力至誠只至於
此。力有分齊。豈能多耶。以罪既多障生
淨土。令具十念。滅罪方同。始得往生
清淨佛土此下有神劍
斬木之譬
九品義云。問曰。彼佛
利生豈有差別。何故下品上生之中。説稱
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今此品中説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下生中説十念之
中念念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耶 答曰。
非是彼佛濟物不同。但由念者罪有輕重。
致令生死滅有差別已上經化爲清涼風者。
猛火去化佛來。故云化爲風等。又正觀&T047368;
云聞法中境隨心變者。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當知。猛火涼風皆由心具。一念惡則涼風即
猛火。一念善則猛火即涼風。所謂要在心垢
淨。取證如反掌也已上九品義云。苦之與樂
本無定相。但由人心有此不同。是以犯惡
之昔雖迎捺落之火。念佛之今忽遇清涼之
風。有信必應。此之謂哉已上天華隨風來等
者。天稱美言。如云天香等。經經於六劫者。
準下下品。可是大劫 問。上六品及下上
品華開遲疾相順。然下上品七七下中品六
劫遲疾懸隔。未知其理 答。大聖金言非凡
所測。又以極速極遲之義可會此文。五明
第十門中。經七寶池中蓮華之内者 問。準
上下品。可攝第九門。今何屬第十門 答。
此之二句從容不定。若爲句末者應第九門
攝。若爲句頭者。應第十門攝。六明得益
中。領解發心者。義推必是十信發心也
本曰次就下至下品下生竟
釋云。上來第二解下品中生已竟。自下第三
解下品下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
七。二明辨定其位中。具造五逆等重罪者。此
人非唯造作五逆。亦造十惡。故云具造。是
以經云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問。下上品云
十惡輕罪。今言重罪。豈非相違 答。今言
重者約五逆故。非必十惡亦云重罪。又重
之中可有多差。故不相違 問。可有具造
五逆者耶 答。龍興云。問。頗有具造五無
間也。有説。無有。此業極重無器能容。有説。
有造。迦葉佛時華上比丘具造五業。及斷
善根已上言五逆者。倶舍十七云。一者害
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
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爲業
已上若約五逆判輕重者。論十八云。雖
了法・非法。爲欲破僧。而起虚誑語顛倒
顯示。此無間中爲最大罪。由此傷毀佛法
身故。障世生天・解脱道故。謂僧已破乃至
未合。一切世間入聖得果離染盡漏皆悉被
遮。習定温誦思等業息。大千世界法輪不
轉。天人龍等身心擾亂。故招無間一劫異
熟。由此破僧罪爲最重。餘無間罪如其次
第。第五・三・一後後漸輕。第二最輕。恩等少故
已上&T047368;云。天授雖了八正是法五是非法。
爲欲破僧。起虚誑語。顛倒顯示五法是法
八正非法。此無間中爲最大罪。由此傷毀
佛法身故。障世生天道及涅槃道。謂僧未
合。一切世間應入聖。應得果。應離染。應漏
盡。皆悉被遮。修習諸定。溫 誦經典。聞思等
業皆悉止息。法輪不轉。皆身心亂。故招無
間一劫異熟。由此破僧五無間中罪最爲重。
餘四無間罪如其次第。第五出佛身血・第
三殺阿羅漢・第一殺母。此三如次。後後漸
輕。第二殺父最輕。恩等少故。等謂等取徳。
恩徳二田中。徳田勝恩田。以彼徳田能拔
有情生死苦故。故於テスレハ徳田罪重恩田。
就徳田三中破僧最重。害法身故。諸佛所
師所謂法也。次出佛身血罪重。以佛功徳
勝阿羅漢故。又是師故。次害阿羅漢輕故。
於徳田中以後徳少故。所以罪輕。前徳多
故罪重。就恩田二種中。父恩少母。母懷長
養。慈恩多故。故母重。父輕已上又大乘明五
逆。如薩遮尼乾子經説。三明簡機造惡中。
經應墮惡道者。惡道之言雖通三途。今取
地獄別名惡道。又前品云應墮地獄。彼次
罪故。生報唯在地獄一道。不通鬼畜。此品
之人具造逆・惡諸不善。故非直生報墮於
地獄。後報亦通餘鬼畜等。是故總云應隨惡
道。非業不受報非因不受果者。業是惡業。報
是生報。謂依惡業方受猛火鐵床等苦。因
是習因。果是習果。謂多欲者墮地獄已。倒
見苦具謂爲欲境。習果必剋其報。習因定
助其業。故今竝擧業報因果。以釋成也
問。習果若起欲樂想者。今文何云果報倶
苦 答。習果顛倒雖謂欲境。其實是苦。是
故今文果報屬苦。經經歴多劫者 問。爲是
順生業。爲通順後等 答。凡判逆報部部
不同。若有部意。只限順生業不通順後
等。一逆成引業。餘逆是滿業。頌曰。隨罪
増苦増。若經部意。五逆罪報通順生後。所
謂二逆二生二劫。乃至五逆五生五劫。若大
衆部・及大乘意。五逆唯於順次一生。一逆是
一劫乃至五逆是五劫也。觀佛經云。具五
逆者足滿五劫。靈芝云。隨犯一逆阿鼻
一劫。何況多犯。故經多劫已上問曰等者。
料簡兩經除取不同。問意可見。答中此義
仰就抑止門者。抑謂遮抑。止謂止息。對未
造罪方便言除。是抑止義。教門難測。仰圖
佛意。故名爲仰 問。抑止攝取爲屬何佛
 答。今釋恐是屬釋迦佛。以文云如來方
便止言不得往生故。又以文云還發大悲
攝取往生故。此乃説大經時。對未造機雖
云除逆謗。説觀經時。對已造機還起大
悲而能攝取。故知。抑止攝取竝屬釋迦
問。唯除之言在本願中。何以此文屬釋迦
語 答。雖在願中。既在不取正覺之後。故
知。釋迦護未造機。欲息逆謗加方便言。若
法藏語者。可在邀誓内。如彼十五・二十二
願中。除言在於正覺之上 問。聞除言中。
容有已造生怯退心。聞攝言中。容有未
造起恣造心。故璟興云。有説。對未造者
言除。對已造者説生。此亦不然。未造者尚
除。況亦已造者。若已造令進故無トイハハ此失者。
未造應令退耶已上此責亦當今家所立。此
破何通 答。説大經時未有逆者。如來方便
偏説唯除。説觀經時闍世造逆。如來大悲
偏説攝取。故無有失 問。闍世雖造逆不
在此會。亦不生極樂。何關逆者攝取之義
 答。此是將護韋提妄執。故佛攝逆息彼愁
憂。如五色光益於父王除夫人歎 問。在
世可爾。若約滅後猶不免難 答。佛滅度
後有私教人。傳佛意故。故無難也。又唯除
者。彌陀抑止。故群疑論三云。阿彌陀陳四
十八弘誓願於發心初住之前。釋迦説十六觀
經於妙覺成道之後。中間相去懸隔無量阿
僧祇耶。如何招難於不可數劫之中。雪過於
下品下生之日已上然謗法之罪等者。謗法生
不生如玄義溫 。經云猶如比丘入三禪樂者。
是隨義轉用也。悲華云。時轉輪王頂戴一燈。
兩肩・左右手・其二膝上・兩足趺上亦各一燈。
如是竟夜供養如來。佛神力故身心快樂無
有疲極。譬如比丘入第三禪。轉輪聖王所
受快樂亦復如是已上涅槃二十一云。有佛
世界。名曰不動。若有衆生聞其華香。身心
安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已上觀佛經亦有
此文。今轉用此等文也 問。大經云。其
胎生者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已上平等覺
經大阿彌陀經亦同此説。何不依此轉用
他經 答。穢土快樂極在三禪。故引而類。四
明聞法念佛得蒙現益中。即有其十者 問。
如此下至生死之罪有八子段。何云有十
 答。命終之時已下從容不定。則有開合二
意。一者開爲別段。現當二益是不同故。二者
合爲一段。上下同是第九門故。以此義總科
約開。子段約合。如所現之形等文。經爲説
妙法教令念佛者。準下中品。知識爲説彼佛
十力光明神力五分法身等妙功徳。安慰行
者。教念佛名。然此品人逆罪障心。加以苦
逼。是故失念更不領解。不念佛名。善友知
其不受教故。更轉廣教直令稱名。又
芝云。初説妙法者。讃淨土也已上白蓮&T047368;云。
此有多種。或云。阿彌陀大慈大悲能滅汝
罪。能得救汝。況汝前心造罪。因妄想心迷
倒亂故。今若歸心眞實。能爲一切救護。如
是云妙法。誾師云。説厭欣境界云妙法
已上知苦失念轉教口稱者 問。言失念者
即翻正念。若失正念何得稱名 答。苦痛
逼故。聞廣教時雖失正念。聞略教時即
得正念。以稱佛名。非是失意名爲失念
也。經令聲不絶具足十念者。念聲同異如
決疑鈔 問。將爲逆者不滿十念而得往
生。若言生者。文云具足十念。般舟讃云聲
聲連注滿十念已上若言不生者。名號功用
不可思議。設不滿十可生淨土 答。此義
難測。但先師云。準今經釋。逆者必滿十念
方得往生。凡如此事偏仰佛教。何爲異
解。但會難者十念滅五逆。豈非難思益。故
感師云。如其造逆必須滿十。闕一不生
慧心判十中即有
生不生二類
復有義一念攝逆。有經云。四
重五逆諸衆生一聞名號必引接。何況至心
念佛者。定生九品妙華臺已上願成就云。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唯除五逆等。大師釋
本願唯除云。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知言
除者且是一往抑止門也。以實而論。念佛
之力滅五逆罪。然十念一念兩處文下同云
唯除。彼此同可抑止門義。若依攝取。一念
攝逆其義分明。天台疏釋下下品云。善心
相續至於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已上
五會讃云。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沈淪在ヘキ
久塵。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已上後善導説何違今家。寶王論中云 問。
一念十念往生淨土。何者爲正 對曰。但
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爲正也乃至又大無
量壽經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觀經十念良
有以也。蓋爲遭疾尪羸力微心劣故。須十
稱彌陀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
已上經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者。一念除單八
十億劫罪。十念合論即滅十箇八十億罪。懷
感・璟興等皆存此義 問。寶王論云。一念
彌陀佛即滅無量罪已上若爾初念時所有
多劫罪皆悉可滅盡。何及十念漸次除盡
答。衆生業成未必一準。或一念等。或十念
滿。以根別故今説其一。故云滿十。又無量
者有量也。即指八十云無量也。如劫初人
壽云無量歳。況不云劫。何成相違 問。今
滅罪者。爲滅業體。爲滅業用 答。除牽
果用不滅業體。群疑論中不滅種子即
其意也。此之業體至斷惑時方能滅盡。惡
逆之人雖有業體。依念佛力故。除滅繋縛
用。不生惡趣。方生淨土。譬如一聞妙香
不聞惡香。豈得言全無惡香體。雖有惡
香體。妙香勢力除遮其香不至餘方。善惡
二業其相亦爾。經見金蓮華者。<#0669_11/>般舟讃云。
下品下生凡夫等眼前即有金華現。金華
光明照行者。身心歡喜上華臺。又<#0669_13/>群疑論
七云。此有三義。一釋云。此非往生人華也。
此或是來迎佛所乘華也。其人障重不感見
佛。但見佛座猶不分明。猶如日輪朦朧似
覩也。二釋。此人障重不感佛迎。但得金蓮
引生淨土。故觀經説住其人前。若是座華。
經何不説坐寶華也。三釋。此是座華。雖同
是金華。大小勝劣莊嚴麁妙自分二品蓮異。
何妨亦有差殊也已上又誾師云。金華者行者
所託境界已上有佛迎義順本願意。經猶如
日輪者。靈芝云。華如日輪喩其量也。若準
倶舍。日面徑五十一由旬。今此但取地居
仰望。大小未必如論。戒度云。相現中日
徑之數計二千四十里。今取仰望者。蓋由
此人功行微淺。豈能感華如日輪大。但取
團圞之状爾已上淨業&T047368;云。如日輪旋轉。華
旋轉來已上六明得益中。經除滅罪法者
問。此人既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
生。更有何障云除罪歡喜也。答。罪有麁細。
所障之法淺深有異。故此土滅往生之障。
彼土更滅微細之罪。謂此品障即有三重。
一往生障。十念即滅。二見佛障。經劫償之。
註云。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當以此償
五逆之罪已上三發心障。聞法即除。論藏中
説一罪・多果。所謂異熟・等流・増上果也。重
重滅罪準彼可知。又感師云。此有微細障。
未盡故經説除也。然罪障微劣。念佛善強。
乘佛威神不妨得生淨土已上三總讃中。
十惡五逆等貪瞋者。所言貪瞋即是業道。若
約成實。貪瞋初念屬煩惱道。第二念後屬
於業道。若大乘意不論初後。皆屬業道。
舟讃云。貪瞋即是輪迴業。又十惡・五逆・及四
重等即是業道。言貪瞋者。煩惱道也。謗正
法者 問。上釋云。謗法未爲。今擧謗法。如
何相違 答。上消經文。今存道理。故無相
違。一念傾心者。經一念時即入寶蓮。三業
障重者。十惡・五逆不出三業。故結三業。或
本云三華。各有其理。中輩讃云三品蓮開。
正與此同。有人言。弘法大師御筆本云三
華。此本天王寺聖善房傳於仁和寺徳王阿
闍梨。又永觀自筆本云三華。在禪林寺經
云云
本曰前明十三觀下至正宗分竟
釋云。上來料簡定散兩門義已竟。自下總
結正宗分也
本曰三就下至得益分竟
釋云。上來第二料簡正宗分已竟。自下第三
明得益分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七。
一牒前生後中。經説是語時者。指顯行縁
始云爾時世尊告韋提。下至下品下生。又戒
度云。經云説是語時及聞佛所説。通指十六
觀法也已上問。夫人樓觀已終未聞後
説。僅見三尊即得無生。若爾佛語之文何
通始終 答。夫人得忍之處雖在第七觀
初。佛語之言通指一經。斯乃擧總顯別而
已。諸經得益亦同此説。二明能聞人中。經
聞佛所説者 問。光臺現國以前未聞佛
説。何云聞佛説後見極樂也 答。聞佛
説者。總擧聞經。應時已下總擧所見。此乃
正明聞見和合即得法忍。非是分別聞見
前後。三明光臺所見中。經廣長之相者。正
指見土之處。四明夫人得忍中。經廓然者。
正觀&T047368;云。廓呼括反。通達之貎也。五明侍女
發心中。發菩提心者。所言發心多在初信。
不可及韋提無生故。夫人無生恐是七信。
故知。侍女發心應是初信。六明侍女授&T047368;
中。經諸佛現前三昧者。誾師云。生彼國已
報得諸根常見諸佛。不假修習方見。故名
現前三昧已上七明諸天得益中。或見釋迦
毫光等者。文有七種希奇之益。第一是擧光
臺所現。第二正指住立三尊。第三則是十一
門中第二門意。第四總擧定散之益。第五亦
是十一門中五六門意。第六則指去此不遠。
亦是十一門中第九門之意。第七亦是十一
門中第七九門意。此乃一形一念專精分流。
最上頓教理窮于斯。三昧易成。勝境對目。
億刹雖遙迎將非遠。諸教所定嫌惡化善。
此一乘教尚攝五逆。聖道出離定發無漏。方
越生死。豈齊此經定散兩門倶出生死。九
品往生皆是常沒衆生。即是頓中之頓。諸經
闕無。今爲諸天發心由致。細シク擧所聞希奇
法也。各發無上之心者。是菩提心 問。諸
天亦發願生心乎 答。爾也。侍女無上心願
生極樂。諸天發心何非願生。同聞淨教。更
有何別。般舟讃云。釋梵護世臨空聽。亦同
發願生安樂。但經不説文略無耳
本曰四次明下至流通分竟
釋云。上來第三料簡得益分已竟。自下第四
解流通分中三。一初至其七標。二一從下
至自勝也釋。三上來下結。初標中二。一總
標二會流通。二今先就下別釋王宮流通。一
標二會流通中。二明耆闍者 問。耆闍分是
第五大段。何爲流通分子段 答。四五兩段
有開合異。若約開意。耆闍別會亦具三段。
説人説處對機別故。若約合意。耆闍會亦
屬一經流通。佛勅阿難令傳説故。故遠
師等皆以耆闍會屬流通也。二別釋中文
自爲七。一明請中。請發之由者。阿難請發
爲佛答由。請發即由持業釋也。之者語助
也。又阿難欲致請。即從座起。是請發
由依主釋也。此約初座起而標請由。具足
應云請發之由及正請發。二明立經名
中。雙標依正以立經名者。此就所觀依正
二報。以立經名。又能依經等者。此勸定觀
滅罪生善利益。以立經名。此乃初名約觀
體。次名約觀用。體用別故。以立二名。二名
倶是不通散善。具如玄&T047368;。或云。初名唯
約定善。次名通於定散。又初名唯定。次名
唯散。今云。此義不然。文云三障之雲自卷。
言同日觀滅罪。故知。二名倶約定觀。四
明勸人奉行中。總標定善以立三昧名者。
凡流通有三。一者勸持定善。二者勸持
念佛。三者付屬念佛。當段即是勸持定善。
然擧聞名滅罪爲比挍本。而顯定觀勝也。
文中有四子段。一擧定行人。二明定益。三
爲比挍故重擧定機。四正明比挍也
問。三經之説今家之意。處處皆以稱名
念佛爲最勝行。今何還以聞名爲劣
答。一云。如來説教隨機逗縁。或毀或讃。
其相不定。今流通定故有此比挍也。一
云。今言聞名不必本願口稱三昧。只是
得聞三尊之名。未及稱念。故以比況
問。若不稱念唯聞名者。何故能滅多劫
之罪 答。智論三十四云。有佛衆生聞名
而得道者。爲是佛故説言我作佛時其聞
名者皆令得度。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
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内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
乃至廣説正念歸依者。經云憶念。觀察不忘
故云正念。心歸彌陀。志期往生。故云歸依。
如次起行・安心相也。五明念佛三昧中。經
若念佛者。是稱念佛。釋以四五兩段如次
相對觀念與稱名故。憶念者定善流通。若
念佛下口稱流通也 問。上文既云何況憶
念。明知。若念佛者應牒次上憶念答。不爾。
凡此經流通即有三段。一定善流通。謂行至
三昧下至憶念文是也。二念佛流通。謂若念
佛下至佛家文是也。三念佛付屬。謂佛告下
文是也。前二勸持。後一付屬。由此大旨故。
憶念者即是觀念。若念佛者即口稱也。全非
指上憶念即言若念佛者。此乃念通觀稱。
故上下念其義異也。念佛三昧功能超絶實
非雜善等者。言雜善者。是雜行也 問。下
文云上來雖説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
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今亦應云超
絶定散 答。往生業有三重。一者念佛。二
者四種正行。三者雜行。其中念佛最勝。雜行
最劣。四種正行從容不定。且對最劣歎其
勝行。再往論之。應云念佛超絶定散。復次
經文初勸觀佛。後歎念佛。故今順於上下
文勢。且除定善。復次經流通中即有其三。
一流通定善。二流通念佛。三付屬念佛。前
二勸持。後一付屬。於勸持中即有其二。一
則流通十三定善。二則應勸九品諸行。雖
然從勝唯勸念佛。雜行劣故不別流通。其
實隨機可勸九品。爲顯此意不論定善。
唯對雜業歎念佛也。經分陀利華者。大毘
盧遮那成佛經疏十五云。復次三藏説西方
蓮華有多種。一者鉢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色。
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
色。今此間有白蓮
是也。非分陀利
優鉢羅亦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
白者。形似泥盧鉢羅華也
倶勿頭有赤及青二種。又云。
倶勿頭是蓮華青色者
泥盧鉢羅此華從牛
糞種生極
香。是文殊所執者。目如青蓮亦是此
也。更有蘇健地迦華。亦相似而小華
分茶利迦華可
百葉。葉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葉極白。漸向内色漸
微黄。乃至最在内者。與萼色相近也。此華極香也。
昔瑠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於阿耨達池。取此華。
裹八功徳水。灑之諸女。身心得安樂。命終生天。因
是投華於池。遂成種。至今猶有之。華大可徑一尺
餘。尤可愛也。此法華所引申者是。是曼荼羅八葉者
也。
已上
蔡華者。即是蓮華。但蔡華名古未決。
近有儒者。勘得此義。謂論語公冶長篇註
云。蔡國君之守龜云云此文蔡者。靈龜之號
也。出蔡地ヨリ史記龜策傳云龜千歳乃遊蓮
華之上云云此文遊華者。蔡所遊之華。千歳
龜即是靈龜故也。以史&T047368;文案今釋意。言
蔡華者。當蓮華也。經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者。道場有二。一應化道場。謂中印度摩訶陀
國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是名道場。一切菩薩
將登正覺。皆坐此座上。起金剛喩定也二
眞實道場。謂機根熟不簡時處。内證佛果。
天上天下山林河海莫非道場。是以八歳龍
女悟即身於海底之風。四果鷲子顯得忍於
耆崛之月。即其類也。又淨影云。隨化以論。
菩提樹下得佛道處名爲道場。處此得佛
故名爲坐。據實以論。義有通局。通則菩薩
一切行徳能生佛果。斯名道場。如維摩説。
局則末後金剛三昧親生佛徳。名爲道場。依
之得果。義説爲坐已上問。往生已後方成
佛果。若爾應云生諸佛家當坐道場 答。
大乘本意在期佛果。是故先明當坐道場。
知所期已應求徑路。是故次説生諸佛家。
此乃怯弱之機不生淨土。設經沙劫佛果
難證。若生淨土修行任運。無上佛果豈爲
賖耶。六明付屬中。遐代者。指名號流布時。
謂上勅阿難多爲未來。知今遐代指未來
也。若依大經。流通時節 及于經道滅後百
歳。此擧遠攝近也。上來雖説等者。明獨付
屬佛名不付屬餘行之由。謂上來正説中。
雖廣説定散往生之益。望彌陀願故。釋迦
佛意使未來衆一向專稱彼佛名。故大經云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今一向者。指彼文耳。
言佛願者。生因本願唯限名號。具如玄&T047368;
又天台疏云結名付屬。意與今同
本曰五就下至耆闍分竟
釋云。上來第四料簡流通分已竟。自下第五
解耆闍分中三。一初至其三標。二一從下
至流通分釋。三上來下結。釋中文自爲三。
即是三段。又耆闍分中無得益者。是文略

本曰初從下至一部文義竟
釋云。上來第二別料簡五門義已竟。自下第
三總擧五分。以結一部文義竟
本曰竊以下至經法應知
釋云。上來第三總結一部五門已竟。自下第
四更立後序。以述經大猷。及&T047368;證定相。初
大猷中。眞宗者。淨土法名眞宗。故五會讃
云。念佛三昧是眞宗。又通指佛教以爲眞
宗。圭峯盂蘭
盆疏
云。良由眞宗未至。周孔且使
繋心愛禮存
羊之類
同新&T047368;靈芝云。眞宗即佛教。佛
出周時教行西天。故云未至。至於後漢始
流此方。若論祭法。出於往古。且取文典垂
世。故推周公孔子已上又五會讃云。色性本
來無障礙。無來無去是眞宗已上明知。隨應
可名眞宗。五趣齊生者。大乘之意八難皆
化。又大阿彌陀經上擧蜎飛蠕動之類爲往
生機。無量壽經上説惡趣利益。故云五趣齊
生也。隱顯隨機等者。隱則王宮密化。顯則耆
山重會。小智懷疑者。佛密化故因人不知。智
論云佛之密意非菩薩所知已上又文殊等非
不知之。小聖三賢可名小智。若大菩薩示
不知相亦云懷疑。次&T047368;證定相中。方可造
心者。玉云。造七到切。至也。止觀云。造境即
中。邃和尚決云。造猶至也。楷定者玄應一切
經音義云。倶舍二十五云楷定。廣雅楷模。品
式法也已上法華玄一云。印是楷定不可改
已上日別誦阿彌陀經者。所以唯誦小經
者。文少易誦故。唯説念佛故。有諸佛證
故。亦有護念故。顯現雜色寶山者。十往生
經説。彼土有七寶山及七寶塔七寶房。又大
經云。欲見即現。常有一僧等者。選擇集云。僧
者恐是彌陀應現。玄義科文者。玄義是第一
卷。科文是後三卷。科經文故文句名爲科
文。脱本者可是綴文也。復更至心要期七日
等者。前則爲造疏請求靈驗。今亦爲流布
重致祈願。三具磑輪者。大莊嚴論馬鳴造云。
訓馬之法道立磑輪。以繋馬也。行者調心
亦爾已上安樂集云。心若散亂時如調馬用
已上今亦如此。迷心荒越猶如野馬。調此
荒心即以三心磑輪也。此乃心馳六塵。鎭
沈三途。佛教安心頓出煩籠也。又切韻云。
磑磨也。玉云。磑牛對居衣公哀三
切堅石也。磨也
入宋僧云。磑者
茶臼也。忽有一人乘白駱駝者。能乘人者或
是釋迦。或是彌陀。但彌陀猶親。白者表善。
駱駝者。玉云。駱白馬黒鬣。廣韻云。大秦國人
長一丈五尺。好騎駱駝已上若準此者。駱駝
表極善最上之法。莫作退轉者。勸長時修。
不勞貪樂者。勸無間修。四修之中此二爲
要。故禮讃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爲
已上今亦如此。畢命爲期者。答長時修。不
生懈慢者。答無間修。云云者。云如雲。謂師
當重問。今解此經不爲己身。普勸末代罪
濁衆生。欲使往生安樂國土。若濁世末代
中。信此解者。修此行者。皆悉如我可生
淨土耶。彼人應答而言。若有衆生信此解。
修此行無退轉。決定往生。努力無疑。略此
問答。故曰云云。所以知者。以下文云上
來所有靈相者本心爲物不爲己身故。十
僧圍遶者。彌陀既是報身。推知十地菩薩以
爲所將。見兩幢杆者。表定散二善。旛懸五
色者。或表五念門行。或表五種正行。道路
縱横者。左右爲横。前後爲縱。此表十方三
世往益連綿無絶行證易得。故云無礙。上
來所有等者。如大集經等。佛雖誡顯現證。
而今爲令衆生生信歸西義後&T047368;之也。佛
眼相看者。慈眼相視名爲佛眼。非謂直得
佛眼。如涅槃云。身雖人身心同佛心。請證
定竟者。上來聖證名爲請證。依説定判。故
名爲定。大師製疏意不聊爾。欲使未來除
疑生信。頓超苦海速登彼岸。今之證定意
在於茲。祖師云。諸師製疏未必有證。但華
嚴澄觀一十八年於清涼山。而致祈請終得
文殊教。而製八十華嚴經釋。盛行於世。超
舊師釋。和國慈覺大師仁壽元年作金剛頂
經疏一部七卷。齊衡二年作蘇悉地經疏七
卷。其功已畢心念。此疏通佛意否。若不通
者不流傳世矣。安置疏於佛像前。七日七
夜剋念祈願。至第五日時夢ラク。當午正中仰
見日輪。而以弓射之。其箭當日輪動轉。覺
後深悟。達於佛意可傳後世云云彼等感
應未如今證定。或曰。去貞應三年正月二十
五日。比丘尼淨意聖覺妹爲法然上人第十三
周忌辰報恩。書寫淨土依憑經論。於二尊
院開題供養。導師聖覺云。先師法印示予
云。見聖教時先雖不委。粗見一遍可明義
門也云云其次語云。大唐善導依釋迦諸佛
指授製觀經疏。是奇異也。而當初雖聞不
及尋訪。今親見之。實難思議。<#0673_1/>一句一字
不可加減。一如經法。都無類例也云云
列題名座。正聞此説云云一如經法者。既
得感夢造此要義。全是經法而已。抑去康
元二年丁巳三月二十一日。於下總光明寺
始書。正嘉二年戊午三月二十九日。於同國
西福寺終功。予三十八於西海聽受。六旬
於東里添削。或載竹牒之眞文。符此意趣。
或拾蘭菊之異説。驗彼義勢。今又建治元年
齡闌七旬有七。於鎌倉悟眞寺。始自去年
正月十六日。至于今年十一月十六日。重以
治定已竟。多日染筆久費心眼。此功非他。
偏爲出離。自非聖人爭不守株。決其眞
僞期彼開悟。願以此功徳。平等施一切。同
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