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親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二
 釋良忠述 

五明簡機中。經復有三種衆生者。受法機
也。與上第三是一機。而再擧之辨心行
 問。既云復有。可是別機。聖意叵測。文
亦難見。何云一機 答。心行缺一。何有
。故云一機。一百番義其理決定。若別機者
何故三心之後不具説了念佛・時節・迎接・
得益耶。何故三福行人不三心而得
耶。但言復有者。安心通萬機。受法局己業
故雖一機。更標復有。知三福別。六明受法
不同中。慈心等者 問。今三種行與序三
同。爲異 答。彼此雖同開合有異。謂
初二福今第一。於行福中別用讀誦
以爲第二。更開六念以爲第三。廣以三福
九品者。有横竪義。所言横者。上上品内
具有三人。各修己業方得往生。是名横義
次言竪者。下之八品各説一行。以爲受法
方生淨土。是爲竪義。以實言之。各具
。謂上上品亦有一行。即讀誦也。所以知
者。上中品云不必受持讀誦故也。是擧
今不堪。讀誦既爾。餘一一行各有
。下八品中亦有横義。文無義有。大經三輩
其證 問。何故合世戒而開六念
答。合世戒者顯單複義。亦同是中輩受法
故也。開六念者本願念佛一經要行。然序覆
藏但説行福即含六念。今至正説更開
。六念之中即攝彌陀本願念佛。是故爲
要行漸開六念。雖六念本願念佛其相
顯。纔至下輩。正説彌陀本願念佛即化
極惡。然後至流通中。讃嘆云分陀利華。付
屬正令佛名。一經梗概只窮于茲。初則
漸示。後則頓顯。大器晩成。蓋此謂也 問。何
故正宗不奉事師長勸進行者 答。世福
敬上慈下。故擧父母。含容師長。顯
上行。略勸進者自能行行。兼勸有縁。故以
自行知化他。故不別明。經慈心不殺者。
勝不殺以顯餘九。擧慈下行敬上行
故不餘。或有口殺等者。大乘意者殺通
三業。於中身語即是假業。意地之思之爲
。言口殺者。發語處分所教殺時方成
。言身殺者。動手方殺。動身手等者。即
教他而顯自殺。故云指授。又動身手者。
即是自殺。言指授者。即是教他。言心殺者。
念殺事決定心即成殺業。若依薩婆
。殺生根本唯在於身。語意方便。但於一切
生命等者。此釋慈心不殺功能。謂若慈心救
衆生命。雖是世福亦當無畏施。是故云
壽命安樂。亦當十善戒中初不殺生戒。故云
最上勝妙戒。然不殺等正業道攝。故屬世善
若作法受得即戒福攝。故知。不殺徳用難思。
智論三十三云。復次佛説慈心有五利。不
餘。何等五。一者刀不傷。二者毒不害。
三者火不燒。四者水不沒。五者於一切瞋
怒惡害衆生中。見皆歡喜已上若約人天等
者。廣明五・八・十・具戒隨心大小大小
。此戒若以位等者。別明當品戒即大乘。下
之二品若受戒者亦菩薩戒。故云當此上輩
三位。人位定故者。上輩三人是遇大位。其機
定故即成大戒。故云自然轉成。性習不同執
法各異者。性是不改。習是數習。此約過去
過去世聞四諦法。世世串習成不改性
是名聲聞種姓。支佛・菩薩亦復如是。今上
上品則有慈・戒・讀・念種姓。言執法者。若戒
若經。目之爲法。尊戒尊經。名之爲執。此
現在也。戒即能持五乘三佛等者。三學之
中以戒爲首。菩提曠路戒爲資糧。是故始
五乘功徳。終至三身妙果。皆是戒力。所
謂五戒報人。八戒報下天。十善報上天。具足
戒得小乘解脱三明六通無餘永寂。十重三
聚得佛果三身相好不共一切功徳。於中攝
律顯法身徳。攝善成報佛。饒益有情滿
也。法即熏成等者。法謂經法。法能發慧。
慧通因果。故云熏成三賢等也。熏者受熏。
讀誦之慧熏眞如理。漸至佛果道後眞
。若約相宗即熏本識。若以徳用等者。讀
誦・戒法各有一能 問。涅槃云。乘緩爲緩。
戒緩不緩。乘急爲急。戒急爲急已上
此文者戒劣慧勝。相違如何 答。彼經
戒持毀善惡報。依乘緩急浮沈別
故作四句。一戒緩乘急。以三途身佛開
悟。二戒急乘緩。感人天果出離縁。三乘
戒倶急。生人天生死。四乘戒倶緩。墮
法。謂雖戒緩墮惡趣。而有乘急
猶出生死。故云乘急爲急。雖戒急生
。依乘緩出離。故云乘緩爲緩。人天報
如電光。故戒緩戒急倶非緩急。猶有
故。今則不然。戒慧倶期出離。故云各有
一能。又一能者。非戒・法無勝劣。但
一徳名爲一能 問。至六念下。總以
比挍。何但戒・法相對比挍 答。六
念・讀誦同慧攝故。擧經顯念。亦擧能詮法
顯所詮念。修行六念者。華嚴・大品・智度等
諸經論中曲説相状。九品義云。然此六念増
減不同。或説八念。六種如前。復加念死・念
入出息。或説十隨念。八種如前。復加身隨
念・寂靜隨念。今此經中唯説六者。是菩提心
之根本故。能生法身之親因故。故觀普賢行
法中云。如此六法是菩提心。生菩提法已上
此亦通合者 問。六念爲通合行福四句
別合第三句。若言別合第三句者。既
通合。知合四句。若言通合者。選擇集
第三句 答。別合第三句也。大乘經
中説六念故。以六念讀誦大乘。然序
中云讀誦大乘六念。今探經意故云
意義。但通者佛法等六。指之云通。非
行福四句也。念佛中專念阿彌陀佛者。
六念中念佛雖總念諸佛。今經所尊即彌陀
故。初擧一佛。後被諸佛。又智論二十一結
念佛云。行得者。如此間國中學念佛三昧
果報得者。如無量壽佛國人生便自然能念
此文論中有
別念阿彌陀
專念者。多在意念
自餘五念亦意念故。經論所説多意念故。傍
口稱。可下品念佛故也。口業功徳等
者 問。今之三業爲佛功徳。爲行者功徳
答。佛三業也。智論二十一釋佛十號中正遍
十號文
廣故略
初發意乃至金剛三昧。身
業・口業清淨。隨意行已上念法中諸佛所證
之法者。智論二十二云。復次法有二種。一
者佛所演説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聚。二
者佛所説法義。所謂持戒禪定智慧八聖道
及解脱果涅槃等。行者先當佛所演説
次當法義。念佛所演説者。佛語美妙皆
眞實有大饒益。佛所演説亦深亦淺。觀
故深。巧説故淺。重語無失。各各有義故
已上今文法者。唯約法義。略能詮法。念僧
中諸眷屬菩薩僧者。智論二十二云。念僧
者。是佛弟子衆・戒衆・具足禪定衆・智慧衆・
解脱衆・解脱知見衆。具足四雙八輩應
養恭敬禮事。是世間無上福田。行者應
佛所讃僧・若聲聞僧・若辟支佛僧・若菩
薩僧功徳已上今文略二乘僧。念戒中諸佛戒
者。即念佛所説衆戒。智論二十二云。念戒者
戒有二種。有漏戒・無漏戒。有漏復有二種
一者律儀戒。二者定共戒。行者初學是三
種戒。學三種已但念無漏戒。是律儀戒能
諸惡不自在枯朽折減。禪定戒能遮
諸煩惱。何以故。得内樂故。不世間樂。無
漏戒能拔諸惡煩惱根本 問曰。云何念
 答曰。如先説念僧中。佛如醫王。法如
。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行者自念。
我若不禁忌。三寶於我爲所益。又如
導師指示好道行者不用導師無咎。乃至
廣説。念捨中難作能作者。涅槃二十六云。云
何菩薩難作能作ナルヤ。若聞人食一胡麻
阿耨菩提者。信是語故。乃至無量阿僧祇
劫常食一麻。若聞火得阿耨菩提者。於
無量劫阿鼻獄。入熾火聚。是名菩薩難
作能作已上難捨能捨等者。華嚴經云。佛子
何等爲菩薩施藏。此菩薩修行十種施乃至
何等爲菩薩内施法。此菩薩於少壯時。形體
端嚴。顏容殊特。澡浴清淨。服上妙衣嚴飾之
。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
時有乞人。來詣王所。而自陳曰。大王當知。
我今衰老。身嬰重疾。煢獨苦厄無人瞻救
生路既窮。必之死地。若得王身所應用。
或須手足。或須血肉。或須頭目。或須髓腦
若大王慈仁マテ。矜哀窮老。捨離貪身。以救
者必蒙天施。得性命。菩薩即作是念。今
我此身亦當死。無一饒益
時捨身以濟其命。念已歡喜施彼衆生
是爲菩薩内施法。何等爲菩薩外施法。此菩
薩於少壯時。形體端嚴。顏容殊特。澡浴清
淨。服上妙衣嚴飾之具。受灌頂轉輪王位。七
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乞人。來詣王所。作
是言。大王當知。我今衰老。身又嬰疾。餘
命無幾。終此貧苦。而王具足一切快樂。善
哉大王。願捨天位施於我。我當領天
王福樂。菩薩即作是念。富貴無常。必
貧賤。若在貧賤饒益。不滿
衆生所願。是故我今宜時捨位稱悦其意
念已歡喜即捨與之。是爲菩薩外施法。何法
菩薩内外施法。此菩薩於少壯時。形體端
嚴。顏色殊特。澡浴清淨。服上妙衣嚴身之
。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
時有乞人。來詣王所。作是言。大王當
知今我老邁。身又嬰疾。不衰賤。竊希
美號。善哉大王。願以王身七寶天下轉輪王
。以授於我。令我具足受王慶樂。菩薩即
是念。我身・財寶倶非堅固。無常危脆磨
滅之法。我今盛壯富有天下。乞者現前。三事
具足。是故捨此不堅固法。當堅固。作
已。心大歡喜即捨内外。而施與之。是爲
菩薩内外施法已上前賢後聖者。過去現在
諸佛菩薩總名賢聖。念天中。最後身十地菩
薩者。智論二十二云。復次有四種天。名天・
生天・淨天・生淨天。名天者。如今國王名
。生天者。從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無想
。淨天者。人中生諸聖人。生淨天者。三界
天中生諸聖人。所謂須陀洹家家斯陀含一
種。或於天上阿那含阿羅漢道已上問。
此論文者。念四種天極至羅漢。不
菩薩。今文何據念最後身 答。生淨天中
十地。故同論五云。有三種天。一假號
天。二生天。三清淨天。轉輪聖王諸餘大王
等。是名假號天。從四天王天乃至有頂生
。是名生天。諸佛法身菩薩辟支佛阿羅漢。
是名清淨天已上更檢諸説。以符今文
問。若念天中通念三乘。與上念僧何差
 答。僧・天從容。若約淨天及生淨天。諸
聖屬天。若約弟子衆。便名念僧。第十地菩
薩變易生將盡。故名最後身。灌頂位者。第
十地位名灌頂菩薩。華嚴六云。若十地種自
在力皆悉究竟得解脱乃至甘露法水灌
。十方諸佛授&T047368;已上瓔珞亦同華嚴。又
瓔珞第十住名爲灌頂。十解已滿。法水稍
深。被諸佛護念故亦有此名。非今意也。共
他同時發願斷惡等者。生死無始。我等衆生
決定應發願修行。是故作此義推釋也。
八明修業時節中。上盡一形等者。若依
力修行。普賢行者極遲三生。又小根機辭
教門。而求小果尚送三生六十四生百劫時
。此乃彼教門翻迷到悟故。根惑難迴更
多劫。今教意者永異諸經。不自身惑
。偏憑他力引接。如玉於濁水。頓成
。順次往生佛土。頓中之頓。唯此門耳。此
文只説一日七日。大經中勸一世勤苦。下三
品説一稱一念。故今時節廣通長短。或從一
念等者。上從一形一念。下從一念。至
。所以爲二重者。要期異故。謂上釋意者
始歸淨土。方期一形修行人中。或有盡形
修者。或有一念死者。爲此義上釋也。
次釋意者。若人値死縁。雖一念。或有
。或有即死。爲此義下釋也。大意
等者。總結上意。謂不時節久近。不
住坐臥。發心已後至于淨土。無有退轉也。
或一人等者。此中不單行一福者。只是文
略。上文具擧。名作著人皮畜生者。作猶爲也。
廣韻云。作爲也。如玄義云名作別時意。著
人皮畜生者。弘決一云。大論云。昔波羅奈
王入山遊獵見二鹿群。數各五百。各有
。有一鹿主。身七寶色。是釋迦菩薩。復
一主。是提婆達多。菩薩鹿主見王殺
群黨。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諸人競射。飛箭
雨。王見此鹿無所忌憚。必有深意。勅
射。鹿至王所。跪白王言。王以
一時令鹿受於死苦。若以供饌當
毎日一鹿。王善其言。於是二主各差
送。次當調達群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
我死分當。而我懷子。子非死次。屈垂
。使生者不死者得次。主怒之曰。誰
命。次來但去。母思惟言。我主無
横見瞋怒。即至菩薩主所。具白主言。大
王仁慈。如我今日天地曠遠無控告
具以事白。菩薩主言。若我不理枉殺其子
若非次更差後次何遣。唯我當代。思惟既
定。即自送身遣鹿母還群。菩薩鹿主到
其王門。衆人見之怪其自來。以事白王。
王亦怪之。王問曰。群鹿盡耶。而忽自來。
鹿主言。大王仁慈。人無犯者。但有滋茂
盡時。但彼群鹿歸告於我。我愍之故。
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縱而不救無
。是身不久必不死。慈救苦厄其徳無
量。若人無慈與虎狼何別。王聞是語。即從
座起而説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
汝雖是畜生。名曰鹿頭人。以理而爲人。不
形爲人。我從今日始不一切肉。我
無畏施。亦可汝意。諸鹿得安。王得
仁信。鹿群所居。故名鹿苑已上九明迎接去
中。重顯其行等者。精進勇猛之言義兼
。謂重顯前精進相。亦對八品劣弱之善
經七寶宮殿者 問。誰人所居 答。經言
殿。不能居。疏云寶宮隨衆。不居人
問。若無居人宮來何要 答。誾師云。此
品果報勝故。依正二報來迎也已上靈芝
云。七寶宮殿即佛居處已上此二師中前解順
文。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者。諸聖衆中二菩薩
進至行者前。故名爲共。執金臺者。別顯
。非勢至。經文明故。釋言略也。或可二
士共執金臺。故禮讃云。此二菩薩一切衆生
臨命終時共持華臺與行者已上靈芝
云。二聖共執付與乘已上又二士同事。故
名爲共。非勢至手執金臺。即與化佛等同
時接手者 問。經云與諸菩薩授手迎接。釋
何云與化佛等 答。化佛菩薩同時接手。同
時讃歎。若具擧之。應佛與化佛菩薩。然
經文略唯標菩薩。釋家得意云化佛等。等
言即顯諸菩薩也。如九品義釋上中品
 問曰。前上生中與諸菩薩授手迎接。何
故此中與千化佛而授手耶。佛與菩薩
高下。豈非上生劣中生耶 答曰。前雖
菩薩。眞故非劣。今雖是佛。化故非勝。故無
上生劣中生。又釋。此中應是影略已上
後解同今。經讃歎行者者。准於餘品。應
嘆得生去行。經見已歡喜者。靈芝云。行
者下三見已得所感聖境。故必歡喜。形留
神往。有蝉蛻。十萬億土刹那即至。彼佛
威神衆生業力。易躯換報如掌耳已上
問。死生唯是捨受。何云歡喜命終 答。
疑論五云。問曰。諸論中説。命終・受生唯住
捨受。何因觀經言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
剛臺。喜受既強。如何捨命也。釋曰。有一師釋
言。穢土受生無聖迎接。唯住捨受心中
終。淨土受生聖衆來迎。行者命終之時蒙
聖力慈悲加祐。故喜受位亦得命終。諸論多
穢土受生。故作是説。不例。有説。
生淨土亦住捨受心中命終。以捨受心
性羸劣故順彼命終。喜受心強不命。
經言歡喜踊躍等言。此是將命終心也。非
正命終心也。經之與論各據一義。不相妨
已上經如彈指頃者 問。上中品云如一念
頃即生彼國。當品去時何遲上中品
答。或云彈指。或云一念。或云屈伸臂頃。只
是速疾義也。不必定其時量。故般舟讃釋
上上品云。一念之間到佛國。即現眞容
薩衆已上若言一念勝於彈指者。下中下下
亦云一念即得往生。彼豈容上品耶。
靈芝云。彈指・一念經文互擧。正觀&T047368;云。
上云彈指。此云一念。故云互擧。如佛讃云
念即登寶界。彈指仰對慈容。蓋用此也
已上十明華開遲疾中。更無華合之障者。當
品亦有暫時華合。華開一門不缺故。準
普觀故。但速疾開故云更無淨影云。上上
生者至即華開不時日已上靈芝云。四華
開異。上生生已開。中生經宿。下生一日一夜
已上十一明得益中。經光明寶林演説妙法
者。始自當品云光明林。至于中中聞衆音
。皆悉不彌陀佛説。纔至下四品。皆云
觀音亦不佛。然推道理。定有佛説理在
絶言。經聞已即悟無生法忍者。義推應是初
地無生。今典即是最上頓教。彼土亦即一乘
土故。上上品人勇猛機故。准上中品無生言
故。當上下品歡喜地故。即悟・一劫・三劫而
以不同者。三品機根有差別故。又擬
上品應時即得阿羅漢道故。又義云。上上無
生應是十解。上上等三如次即悟七日及
三七日倶自土益。須臾歴事・一劫・三劫同他
方益。然即悟者。自土得忍。故是十解。一三劫
者。他方益故同是初地。莫上下無生彼此
同位。設雖上上。何超三賢即入初地
事讃云。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
。法侶將衣競來著。證得不退三賢
又云。行者見已心歡喜。終時從佛坐金蓮
一念乘華。到佛會即證不退。入三賢已上
此釋意。設入上上必經三賢 問。若云
無生即十解者。大般若經云。菩薩未
性離生。不彼大菩提&T047368;已上此經
。諸佛授記在入地後。而下文云次第授&T047368;
&T047368;。知今無生應是初地而非十解 答。得
忍之後至於他方。入地得&T047368;。文略不説。如
上中品得忍授&T047368;。已上二義前義爲正。入三
賢文通釋往益。或可上上有多類機。三者本
國他方等者。言本國者。還到本國也。他方
者。歴事他國也。聞益者。聞&T047368;也。持
益者。得總持門也。所以竝擧自他二土聞
持兩益者。爲於他方本國後更
持益也。經無量百千陀羅尼者。既云
量等。應是深位陀羅尼也。言陀羅尼者。
智論五云。陀羅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
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散不失。譬
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根
心生能遮令生。若欲惡罪。持令
作。是名陀羅尼已上
本曰次就下至上品中生竟
釋云。上來料簡上品上生已竟。自下解
品中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八。一
位名中。總擧位名者。是對下九門別。故
總擧。上下亦爾。大乘次善者。名中爲次。
謂解第一義雖是勝行。而約機根
。讀誦等行雖是事善。而約機根亦有
。故今文意約上上機故。以讀誦上善
上中機故。以理解次善。約上下機
故。以發心下善。非是善體定屬上下。其
實讀誦廣通九品。善解・發心亦通九品。下
之六品亦復如是。是故中上中中雖同小戒
而由受戒用心別故。勝屬上善。劣名下善
此豈非是就於機根上下乎 問。禮讃
就行差別分三品。何云約機 答。行有
差別即依機別。以機別故受教非一。故
就行差別。亦是能行差別而非所行
二明修業西方中。生彼國者。經云
極樂國。若是異本。若取意耳。第六七八門者。
經雖第七。而有六八故釋出也。經不必
受持等者 問。上品上生有三受法。獨局
何云不必受持。衆戒六念亦不堪故 答。
若約三人倶是上品。應不必慈心具戒及
修六念。而今局讀誦不必者。顯上上品
唯讀誦義。此乃上上一品有横竪故。經於第
一義心不驚動者。靈芝云。第一義者了達諸
法畢竟空寂。由縁起無自性故出過諸
。故云第一。心不驚者。不狐疑已上善解
大乘空義者 問。此品之人爲唯解理。爲
兼行理 答。解諸法空此觀察。故群疑
論一云。若能觀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無能觀
所觀。離諸分別及不分別。作此觀察
西方已上觀解台宗妙解妙行
流轉機故。觀慧劣故。或聽等者。或聞諸法皆
。乃至或聞世間出世間皆空。於一一説
心不驚動。今言或者。初置顯後。一切皆空
者。總明空義。生死等者。別明一一法皆空
凡聖明闇者。迷悟人名凡聖。迷悟法名
。出世間三賢者。三賢雖是世間有漏。入聖
資糧故名出世 問。解無相理。何生有相
 答。雖無相理。故未流轉
故迴解功不退土。如起信論勸淨土
但今與論有同有異。異者謂。彼則十信前
四心下品衆生。此則常沒凡夫。彼專意念佛。
此亦善解義趣。同者謂。彼此雖同解理未
眞如。生有相土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
第三句者。此者即指上三種行。謂信因果合
第二句。或得讀誦合第三句。解第一義所合
了。或合第二句。深信俗諦。善解眞諦。眞
俗二諦不相離故。或合第三句。解是所詮。
讀是能詮。所詮不能詮故也。三明聖來
中。一明行者命延不久等者 問。今第三
段爲是第九門攝。若言第九門攝者。釋以
當文更爲別段。不第九。至第四段
第九。若言第九門者。例準餘品。聖衆
來迎應第九門。既有迎接。若非第九門。是
何門攝耶 答。三四兩段倶第九門。第九門
中即有迎接去時二文。去時爲要。故且從
去時文別屬第九。經持紫金臺者。品位既
殊所坐亦異。謂上上品坐金剛臺。當品則是
紫金臺。當知。金精名爲金剛。豈類紫金
加之準佛・菩薩・身色閻浮・紫金。金剛紫金勝
劣應知。靈芝云。金剛臺即蓮華座。下云
紫金臺如大寶華是也。但此金剛與下爲
已上璟興釋金剛臺云。行者往生無華葉合
故即金臺無華葉。知禮云。上中品雖
紫金臺。到彼成大寶華。經宿則開。此文
亦云。生極樂界。於蓮華坐。作開合想。用欽
云。金略有四別。一金剛。二閻浮檀金。三紫
金。四黄金。或云眞金。前後若但言金色者。
知不簡矣已上經法子者。法華云。我等今
日眞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然同疏
九出三佛子。一衆生皆有三種性徳佛性。即
是佛子。故云其中衆生悉是吾子。二就昔結
以爲佛子。如覆講聞法者。三了因子。即
今日得脱。如佛口生得佛法分。故名
眞子。前一性徳。後二修徳已上之。此教佛
子定是修徳佛子。但以位淺結縁。而
直生淨土。雖往生亦非了因子。未
實智故。此乃今典説他力益。故雖位淺
益同於修徳子。故靈芝引同也。彼云。從
生。故名法子已上九品義云。從佛法生。
故名法子已上本所修業者。第九門中述
受法故名爲本。行者懷疑者 問。已見
。何疑往生 答。見佛有二。一謂護念。二
謂來迎。故雖見佛猶有疑心。爲是護念。爲
是來迎。爲此疑故云迎汝。故釋上下品
云。行者雖靈儀。疑心恐往生。是故
聖衆同聲告言我來迎汝已上四明去時遲
中。讃彌陀等衆者。阿彌陀佛及千化佛也。
讃嘆意者。身坐臺時正離生死。歡喜餘身。
心感佛恩。故讃嘆也 問。云何讃嘆 答。行
者讃言經釋未見。但般舟讃云。或入光明
百寶殿。正値大會彌陀。或道從今至
。長劫讃佛報慈恩。不彌陀弘誓力。何
時何劫出娑婆已上之。行者應彌陀弘
誓攝取我身。五明華開時節中。經如大寶
華者。嘉祥・懷感・知禮・用欽等師判淨土華
逕宿如開者。所言如者。非是釋經如字。文
言頗不順故。如猶而也。玉云。如仁舒切。而
也。廣韻亦同。又今如者。釋經如言。但言不
順。如此筆體自有之歟。觀念門云。彌陀稱
願。如文集云將驕而備位也已上問。
第九門時見佛乘臺。何至彼土還有華合
 答。從穢之淨。其理極難。故佛願力強自
來應。慈悲加祐令聖迎。生已由障亦有
華合其義無差。經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者。行
者捨身乘蓮臺時即作金色。故五會讃云
報盡臨終紫金身。然今至華開時。云作紫金
者。金姿之容超華内故。特標而已。故
芝云。準大本中。彼土衆生身皆金色。此中特
標必應殊異已上或在華内時。紫金之身未
顯現。故華開已後從始顯現作紫金色
經足下亦有七寶蓮華者。華開已後在金臺
時足下現華。下金臺時踏之而行。六明
開得益相中。佛光照身者。準經。應佛菩
薩光。文言略耳。或從勝故。經經於七日得不
退轉者。應是三賢。如證得不退入三賢
釋云無生者。縁觀無生而非證理。淨土論
上云。無生法忍有四種。一縁教故得無生
法忍。謂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讀大乘經論
無生解。即是聞慧。二縁觀得無生法忍
謂十解已上乃至十迴向。謂作三無性觀。解
萬法無生。即是思慧。三證理得無生法忍
謂初地已上由遍滿法界二空眞如。即是
修慧。四約位得無生法忍。謂八地已上由
眞俗雙行。即是無功用智是修慧也已上
恐此間七日者。古師多約彼方時劫。故且云
恐。淨影云。娑婆一劫當無量壽一日一夜
已上嘉祥云。彼一日一夜敵閻浮堤一劫。經
一宿則敵此間半劫已上感師云。淨土時
劫也。璟興云。今即彼土一宿華開當此娑婆
半劫之量已上此等所解與今不同。慧心云。
此土日夜云云感師雖一室弟子。違大師
。慧心雖萬里波濤。同今家釋要集下
云。判彼九品所逕日時諸師不同。懷感・智
憬等諸師許彼國土日夜劫數。誠當所責。有
師云。佛以此土日夜之。令衆生知云云
今謂。後釋無失。且以四例助成。一者彼佛
身量若干由旬。不彼佛指分疊爲彼由
也。若不爾者。應須彌山長大之
人。以一毛端其指節。故知。不佛指
佛身長短。何必以淨土時刻。説華開
遲速耶。二者如尊勝陀羅尼經説。忉利天上
善住天子聞空聲告。汝當七日死。時天帝釋
佛教勅。令彼天子七日勤修。過七日
壽命得取意此是人中日夜而説。若據
上七日者。當於人中七百歳。不佛世八
十年中決了其事。九品日夜亦應之。三
者法護所譯經云。胎生之人過五百歳。得
於佛。平等覺經云。於蓮華中化生。在
城中。於是間五百歳。不取意璟興等
師以此文此方五百歳也。今云。彼胎生
歳數既依此間説。九品時刻有何別義
彼耶。四者若據彼界九品者。上品中
生一宿・上品下生一日夜・即當此界半劫一
。若許爾者。胎生疑心者尚逕娑婆五百
。而速得佛。上品信行者豈過半劫一
。而遲開蓮華耶。有此理故。後釋無
已上靈芝云。一小劫者。亦據此土増減
已上七明他方得益中。延時得忍者。準
下品。正是初地。彼云住歡喜地故。謂中下
根有差別故。雖一劫三劫不同。所得無
生應同初地。又嘉祥云。經七日則不退
菩提。經一小劫無生法忍。彼一日一夜
此一劫。彼一劫當此間無量劫也。此亦
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
中品經一小劫無生已上淨影同之。若
天台。是初地也。經現前授&T047368;者。現於
&T047368;故。名爲現前九品義引法華
疏七云。若首楞嚴有四種&T047368;。今經具之。未
發心與&T047368;常不輕品。發心・現前・無生三
&T047368;是也。準之。今文亦應兼説三種授&T047368;
也。已發心故。現在前故。得無生忍故。而云
現前者。且約一邊已上然檢彼經。云未發
&T047368;適發心&T047368;&T047368;無生&T047368;。不現前。又天
台云。現前授&T047368;者。四種授&T047368;一往現前也已上
知禮云。一往現前者。淨名大疏出四授&T047368;。謂
未發心&T047368;&T047368;現前&T047368;無生記。言一往現前
者。以現前&T047368;於凡聖。今無生位佛就
通名現前已上
本曰次就下至上品下生竟
釋云。上來料簡上品中生已竟。自下解
品下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八。二
受法不同中。經亦信因果者。釋有二義
初義同玄義分。後義同般舟讃。但初義爲
正。順科名故。順下釋云信雖間斷故。中
下信相可不同故。或信不信者。現起名信。
成就名不信。非疑謗故名不信。故
文云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又雖
信下重述初解意。謂信不深故數退數起。若
深信下述深信相。簡異當品亦信因果。罪業
畢竟不重犯者。因果道理其必然故。罪必招
苦。善必引樂。信苦果故。招苦之罪更不
數犯。既能吐之。何復更飡。善心一發等者。
一發心已後不淨土業。永無退之言對
數退耳。千佛遶身者。於住劫中千佛出世。
故別云千。或標多云千。如且千千般等
法華經云。汝之功徳千佛共説不盡。
又云。是人命終爲千佛授手。令恐怖
惡趣已上已上諸善似亦無功者。如
&T047368;。唯發一念等者。如序分義&T047368;。四明
九門中。經金蓮華者。靈芝云。金蓮華亦即
臺座。正觀&T047368;云。蓮華即臺座者。上文紫金
臺疏以蓮華之。今文金蓮華却以臺座
之。驗知。經文華・臺互擧。其實一爾已上
九品義云。黄金蓮華臺也已上行者罪滅故
云清淨者。靈芝云。讃言清淨者。既發
。必離諸惡已上問。經云清淨。釋云
。何至此品始置此言。上上・上中既是凡
夫。何無罪滅 答。釋消經文。經唯存略。或
亦信因果之文。惡法數起之釋。述於當品機
尚犯惡法。滅此罪故別云清淨。非上二品
滅罪義矣。一念即生者。經不時文略
而已。靈芝云。得生中不時限前一
戒度云。得生中前云彈指一念。可以例
已上六明華開得益中。經七日之中乃得
見佛者 問。由障華合。障盡華開。華開之時
即應見佛。何云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答。
上品之人其障微故。華開即見。當品之人障
轉多故。麁障先滅。雖華方開細障猶在。七
日之中得佛身。雖佛身猶不明了
三七日極細障盡。了了見佛。七明他方
得益中。經百法明門者。經論異説有二種百
。一十信百法。二五位百法。一言十信百
者。本業瓔珞經上説初地云。三觀現前
常修其心。入百法明門。所謂十信一信有
十。爲百法明門已上二言五位百法者。妙宗
鈔云。言百法者。如百法論所出名數。今於
此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爲明達三諦
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是故論云
智慧惟種種法門義。明此義故心大歡
喜。故名歡喜地已上三總讃中斷貪瞋者。
上輩上根於穢土中。隨分捨離貪瞋癡等
斷貪瞋。如罪業畢竟不重犯。就行等
者 問。九品階級此爲機。爲當約
答。正約機也。是則遇大遇小遇惡九機別故。
若言行。下品三生一聲一念及以十念不
次第故。但就行者如上所述。五門相續助三
因者。以五念行三心也。法事讃云三因
五念畢命爲期。文言全同 問。上輩之中無
五念門。何今五門即五念門 答。上三品文
五念。而約元意出五念。或約
。品品亦有正雜二行。今約横義而言
。般舟讃云上品中生凡夫等讀誦念佛專
持戒。又上上品三種受法・上中善解・上下發
心以爲五門 問。上文云三心既具無行不
。是心助行。今何相違 答。上下二文互
一邊。其實心行更互助資。所謂有往生
故而修其行。是心資行也。修往生行
信心不絶。是行資信也。願孤行孤猶如片
輪雙翼。智行相須喩若目足相備。是則心行
相資義也。出六塵者。即出穢土染汚六塵
淨土無清淨六塵。永證無爲法性身者。聞
已即悟無生法忍。經一小劫無生忍。經
三小劫歡喜地。今指彼益永證等。如
禮讃云。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爲法
。乃至成佛生死。豈非快哉
本曰十五就下至中輩三品竟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上輩一門之義已竟。自
下第二解中輩中三。一先總標十一門。二
次別解中三品。三總讃。今則其初。準知上
 問。上輩十一門中五六七門局置正字
當輩中除告命。餘十門皆置正字。下輩總不
正 答。文言具略無別由
本曰次就下至中品上生竟
釋云。上來第一標十一門已竟。自下第二別
中三。謂上中下。今則其初。於中有三。謂
標・釋・結。釋中自爲八。二明辨位中。小乘根
性者 問。此品之人既具三心大乘土
必是大乘根性之人。何云小根 答。小根之
人雖大。但發三心。知淨土
往生。佛力難思方生彼土。非解信故。未
大機。如不愚法聖雖大小猶住小果。又
下品人臨終雖大乘念佛。始至淨土
方成大機。又有邊邊義。志求淨土是大
。猶由宿習方受小戒。是故若約心者。即
大乘機。若約性習。受小戒者亦屬小根。如
彼涅槃之機倶知常住。而行小乘生滅等法
三明簡機受法中。小戒力微不消五逆者。若
五逆。設雖後懺僧數。是故經云
造五逆。大乘不爾。許懺重法止觀四云。若
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者無懺法。若依
其懺悔。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是名
第一懺妙勝定云。四重五逆若除禪定。餘
能救方等云。三歸五戒至二百五十戒
是懺悔若不還生。無是處已上又普賢
觀云。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丘
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
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
。若欲除滅令過患。還爲比丘沙門
。當勤修讀方等經典已上梵綱古迹云。
又上纒犯雖淨戒。經説即懺亦得重受
聲聞如斷頭者。現身不復入僧數
已上設有餘愆等者。雖小戒波羅夷
。若犯僧殘已下輕戒。恒須懺悔。重禁之
餘。故名餘愆。然修戒時乃至一時等者。明
戒時。即終身一時等也 問。準上上時
一念 答。若約作法受得戒者。非一念
。故云一時。不一念。但言等者。是向上
也。如上上品云一念等。若約一念得戒者。
亦一念得。又設雖作法。得戒品者正在
三羯磨一念。此一念後或經終身。或一念死。
故知。等者指一念也。五明第九門中。經阿
彌陀佛者 問。今此彌陀爲眞爲化 答。今
家之意屬於化佛般舟讃云。中品上生凡
夫等終時。化佛聲聞到已上問。上中六品皆
阿彌陀佛。不化佛。纔至下輩方説
。故知。中輩亦同上輩。應是眞佛。是故義
寂・璟興同許大經上輩眞佛・中下二輩化佛・
觀經上中二輩眞佛・下輩化佛。此義順
答。中上・中中雖化。然由小根
化故。所將眷屬是小根衆。準衆推
亦應化。故準大經中下二輩。同是化故。
法位云。化現其身具如眞佛者。依觀經。其
上中六品皆言彌陀佛自現。不眞化
然下品中不佛迎。此中明化身來迎非
是眞身。觀經既不眞化。以此文
已上無有菩薩者。觀音等士現比丘形。來
此人。故就其形無菩薩。故下文云比丘
華來現。又不空羂索經云。臨命終時。見
觀世音菩薩作比丘像現其前已上經得
離衆苦者。明出家人離俗縁苦。家業等者。
衆務在私。故云家業。官事在公。故云
。戰士討戎名曰長征。官兵禦蠻名曰
。俗縁非一。故云等耳。仰於四輩者。律名
句云。人天龍鬼名爲四輩 問。當品行人
道俗。若言通者。佛讃何局出家 答。
上文既云受持五八修行諸戒。何局出家。但
佛讃言以勝故。故靈芝云此四戒或
道俗各持。或出家兼具。既持淨戒。必離
衆過又云。讃嘆出家即明此品多收道衆
離衆苦者。近離塵縁。遠清煩惑正觀&T047368;
云。感縁説法中。因修四戒則通道俗。經
偏讃出家。所以疏云多收道衆。多則對
少。非已上六明第十門中。經蓮華
尋開者。尋猶即也。釋云。寶華尋發此由
行精強故也。又淨影云。中上生者至即華
開。與上上同。何故如是。此小乘中聖人往
生。餘業雖劣無漏心淨。故往即開已上
師意。戒強・無漏其由雖別。尋發・即開其義
是同 問。若言即發者。中上華開豈勝
中上下 答。華合由障。然此品人以小機
故。雖中輩。而戒行精強無微過故。華開
上中上下。故經文云無衆過患。況如
上中上下。經一三劫無生忍。此人生便
羅漢果。證果既速疾。華開亦可爾 問。
上中上下何無戒行般舟讃云。上品中生
凡夫等讀誦念佛專持戒。持戒若全罪障焉
在。罪障若無華開何遲 答。設雖戒不
當品。況般舟讃是論横義。何被衆機。或
尋是次。謂次上下一日一夜也。九品義
智光疏云。言尋開者。二日三日尋已得
開何以故知爾。上下日夜。中中七日。故
知。中上自在上下與中中已上先師用
。七明第十一門中。經聞衆音聲讃嘆四
諦者。言衆音者。依報音聲。如上上品云
光明寶林演説妙法。又如彼云樹説苦空人
開羅漢。亦可此中有佛音聲。文略無耳。
靈芝云見佛文略不已上問。
第九門中但説苦下四行。此中廣説四諦。有
何意也 答。或文略故。或臨命終死苦來
逼。佛應機縁唯説苦諦。華開之時聞法證
果。故聞四諦也。因亡故無生等者。無
著惑。故云無生。無所著果。故云無著。又淨
影云。得羅漢者。此名無生。亦名無著。無著
因亡。無生果喪已上經三明六通等者。於
通中五・二・六。立爲三明。倶舍論二十七
云。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二死生智證
明。三漏盡智證明。如其次第。以無學位
攝第五・二・六通其自性。六中三種獨名
明者。如次對治三際愚故。謂宿住通治
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
。此三皆名無學明者。倶在無學身中
故。於中最後容是眞。通無漏故。餘二
假説。體唯非學非無學故。有學身中有
故。雖前二立爲明。雖暫時
滅愚闇。後還被蔽故不已上文釋
三明。不六通。言六通者。倶舍論二十七
云。通有六種。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
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隨
念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雖六通中第六唯
。然其前五異生亦得。依總相亦共
。如是六通解脱道攝。慧爲自性已上八解
脱者。靈芝云。八解脱亦名八背捨。一内有
色相外觀色内身骨人。而觀
色不淨。此位在初禪
二内無色
相外觀色滅内骨人。觀
不淨。得二禪
三縁淨背捨身作
外不淨。定心清潔名縁淨。以
無著心三禪樂身證
四虚空處背捨
四禪色心縁無邊空而入
定。知無常苦空心厭背故
五識處背捨
定。知
厭背
六無所有處背捨識縁無所有
定。知無常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無所有。縁非非想
定。知無常
八滅受想背捨滅受。捨諸心心數法
定。休息名背捨
餘如
法界次第已上不淨相三解脱者 問。準
論説。第三解脱名淨解脱。何云不淨 答。
此義未檢。但龍興&T047368;云。第三解脱對法論
云。於淨不淨諸色。依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
。得展轉一味想。所以者何待諸淨色。於
餘色中謂爲不淨。待不淨色。於餘色中
清淨。又於淨中不淨性所隨入。於不淨
淨性所隨入。何以故。於薄皮所覆共謂
淨中。現有髮毛等三十六種不淨物故。如
是展轉總一切色合爲一味清淨想解乃至
問。既對法中於淨不淨相待觀者。何顯揚
一向思惟淨妙色耶 答。依成滿時一
味淨想已上
本曰次就下至中品中生竟
釋云。上來料簡中品上生已竟。自下解
品中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七。一
位中。總擧行名者 問。何故上中・上下名
位名。中中・中下替云行名 答。上中・上
下人位大故即云位名。中中・中下小戒世
善雖大行。此經別顯淨土行故。別云
。但至中上同上三品其位者。九品階
位本約機故云云二明五・六・七門中。此三
品戒皆同一日一夜者。五十具戒要期盡形。
今言一日者。命延不定故。具如&T047368;
祥疏。經無五戒只是文略。故靈芝云。文略
五戒。前略十具。前教互具必具四戒已上
經威儀無缺者。具足戒中有其二種。一者戒
分。謂四重僧殘。二威儀分。謂波逸提等。又沙
彌戒尚守威儀。但三寶縁時除堀地拔草等
三明迴向中。無第八門言是文略也。四明
第九門中。經戒香熏修者。靈芝云。持戒成
徳名稱遠聞。故喩如香。正觀&T047368;云。戒徳如
香者。南山云。熏戒香於百億。是也已上行者
自見聞空聲者。聖衆在前而讃行者。故云
。經隨順佛教者。靈芝云。聞空讃嘆。三世
諸佛竝勸持戒。斷惡修善。故今持戒即是
隨順已上七佛通誡偈云。諸惡莫作。諸善
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已上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二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三

 釋良忠述 
本曰次就下至中品下生竟
釋云。上來料簡中品中生已竟。自下解
品下生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七。一
位名中。世善上福者 問。世善只是一品
受法。既無次下。何云上福 答。世善雖
一品受法。而一品中可上・次・下。故擧
次・下福。所謂一品華開遲速即其義
也。又對下惡人。總以世善歎言上福。非
次・下以名上福。唯當品文獨云善男善
。而餘品無此文故。又世善輕微故。唯有
上福纔生淨土。次・下恐難生。故上文云
善輕微感報不具 問。若爾應世善通
九品。次・下二福許不生故 答。今文且
世善微力。其實次・亦得往生。例如
經雖少善不生。而實往生。豈以行劣
不生。二明簡機受法中。經善男善女者。
上中六品雖倶善人。當品云善以終顯始。
又對下品方云善人。授法者。餘品云受。彼
所化。今約能化。或可寫誤。應受法
五百弟子授&T047368;&T047368;受字。經孝
養父母行世仁慈者。靈芝云。初修因中執
勞侍奉。順色承志。故名孝養父母。儒教以
百行之本。推愛及物。博施濟衆。故云
世仁慈。儒宗以爲君子之徳。由生前積善
故。臨終遇縁。正觀&T047368;云。修因中初釋
。執勞者語云。事父母以竭其力也。侍奉
者。即晨昏定省冬溫 夏清之類。順色者。語
云。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註云。承顏順色則
難也。承志者。禮溫 曾子曰。君子之所謂孝
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也。儒教下二句
上孝爲行本。語云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
歟。推下次釋仁慈。無所而不愛。謂之仁。故
推愛及物。博施濟衆亦出論語。蓋由
恩濟人爲易。所患不博。博濟猶爲易。
患不衆。堯舜尚患其難。況餘人乎。儒
宗下二句結上仁慈爲徳。語云。一日克己。
禮天下歸仁焉。遇縁者。由平日孝養
仁慈之善。得臨終遇知識之縁已上
奉順六親者。律新學名句云。一父。二母。
三兄。四弟。五妻。六子已上梵網古迹云。
父・母・伯・叔・兄・弟已上合上初福第一第二
句者 問。經無奉事師長。何云合第二句
 答。世善雖多合而爲二。一敬上行。謂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也。二慈下行。謂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是也。今敬上行中。唯擧孝養
父母。而顯奉事師長。經文雖略而有其義
故云合第二句也。起於慈敬者。見物遭苦。
士庶人。亦有君父。見卑者苦只起
。見貴者苦起慈敬。又孝行之法不
賤者。孝經云。治天下者弗敢遺小國之臣
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治國者弗敢侮鰥寡
況於士民乎。治家者弗敢失臣妾之心。況
妻子已上別敬上慈下之時。慈・敬
殊。總論孝行。以敬爲本也 問。何故
行世仁慈而合序文 答。文無者略。
若欲合者。應上初福三四句也。四正
明此品之人等者。今此一段雖經文。而
總顯世善大意。更立虚科謂不聞佛
教法。故亦不知出離要道。設雖聞佛
。而有出離。今擧不聞不悕之類
亦不解悕。孝行非必佛教。故云自行也。
又世字含此意。三明第八門中。命欲終時
下等者 問。例準諸品。命欲終文多屬第九
。然今文何屬第八門 答。第九門者在
迎接。設雖終時。若無聖迎何屬第九。凡九
品中上五品十一門。前後次第無有雜亂。下
品三生至臨終。同時具前八門。獨當品受法
平生。迴向在終時。故以今文第八門
次下聞此事已屬第九門。即此意耳。經善知
識者。靈芝云。二遇縁中以善化人衆所
。知其道徳。識其儀貎。法華妙莊嚴王品
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縁。即指妻兒善知
。故知。但能開導。不僧侶已上經説四
十八願者。此人未佛法求出離。故説
佛願攝生之法。而令向世善也。四明
九門中。得生之益去時遲疾者。此品人往生
時可來迎。經略不説。品品之中有十一
。何局當品迎接也。況復佛願不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