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生後多身觀者 問。當文正明二菩薩觀。何
云成上三身觀等 答。上者當段。對下多
身當文名上。説三身時有生後義。故云生
後多身觀也。對此生後。以正明文且云結
成。今此釋意預取下文。居上釋成結前生
後。經如前蓮華等無有異者。靈芝云。如前蓮
華者。即佛所坐者。據菩薩身計應須減
已上九明多身觀中。正明結成上多身觀生
後説法相者。準上應知。十明説法相中。經
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者。如日觀&T047368;。十一明
辨觀邪正相中。經令與修多羅合者。今家
無釋。天台云。令與修多羅合者。觀行之時令
與教法相應。故言合也。又解。與十二部經
教合。入定是修多羅。出定之時心與定合。
故云與修多羅合也。妙宗鈔云。疏有二釋。
初須定與教合。二須散與定合。初義者。謂
出定憶持定中聞法。須與經中所説符契。
故云令與教法相應。次意者。謂心雖出定
對彼五塵。須息愛憎淨乎身口。三業若爾
雖不住定。亦聞法音故云出定入定常聞
妙法。言與十二部經教合者。以十二部總
稱修多羅。同名爲經。三藏分之。經詮定學。
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故名經爲定。與修多
羅合。是與定合。經若不合者名妄想者。若定
不合經。若散不合定。皆是發於魔事已上
靈芝云。所聞之法不乖教典。故云合也已上
經名爲麁想見極樂世界者。知禮云。若已合
名麁想見極樂世界者。謂以經驗定無差。
出定與在定相似。得名麁想見彼國界
問。見此妙事那名麁想 答。以像望眞。
須分麁妙。此想乃是佛觀方便。豈可全同
眞佛觀耶。淨業&T047368;云。麁想者。出定雖想成
麁。亦望下眞觀。靈芝云。違教即妄。合法猶
麁。對下三昧以分麁妙已上十三明觀利
益中。經得念佛三昧者。即指觀佛名爲念
佛。以釋文云剋念修觀現蒙利益故也
問。所言念佛三昧者。八九兩觀中何耶 答。
此指第九佛身。經云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故。釋云現蒙利益等故。此乃顯示當觀爲
方便。現身遂得成第九觀也。知禮云。三作
是下明修觀利益。像想若成眞觀可獲。故
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靈芝云。像觀若成
眞身必見。故云現身即得也已上
觀經定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二


觀經定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三

 釋忠良述 
本曰九就下至眞身觀竟
釋云。上來第八料簡像觀已竟。自下第九
解眞身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一分文。
二斯乃下總述大意。分文中文自爲十二。二
明眞佛身相中。經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
檀金色者。擧天所有金。顯眞佛色相。故云
身相踰天金色。淨土私&T047368;云。如集萬億天
已上符合今疏。又靈芝云。百千萬億夜摩
天喩其大也。閻浮檀金言其肉體也。正觀
&T047368;云。如夜摩天即身也。閻浮檀金即色也。喩
其大者。夜魔即欲界第三空居天。一天已是
廣大。況百千萬億。此乃通取爾許天宮横廣
之量。以喩佛身也已上問。可喩第六天金
 答。縱使雖擧第六天金。何足比校。今且
約於空居天初。而擧第三天也。但閻浮檀
金在於人間。此金勝故。借此金名名彼天
金。閻浮金者。長水首楞嚴疏云。閻浮檀金
正云染部捺陀。此西域河名。其河近其樹。
其金出彼河。此則河因樹名。金因河稱也。
或云。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
爲金也。其色赤黄兼帶紫焔故也。觀經疏
云。閻浮檀金超過紫磨金色百千萬倍已上
長水
大寶積經三十七云。贍部捺陀金。音義云。舊
曰閻浮檀金。起世因本經云。此贍浮洲大海
岸下水中有此金。岸上陸地有贍浮樹。轉輪
聖王出世。役使鬼神取此金用。是故人間
往往有此金。最上殊勝勝一切金也已上
明總觀身相中。經白毫如五須彌山佛眼如
四大海水者 問。毫相眼量何小佛身 答。佛
身毫眼説其數量。皆顯應大。只是分喩。何強
拒難。靈芝云。佛身無量機見有殊。文中所
擧。假以數量顯非數量。欲彰佛身不可定
故。即下文云。如前所説。無量壽佛身量無
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又云。或現大身滿
虚空中。擧此證前。知無限量。蠡盃酌海。丈
尺量空。是可得乎。喩可見也。正觀&T047368;云。世
人多謂。眼量太窄。不稱身量者。其義如何。
當知。經中以山喩毫。以海比眼。乃是趣
擧分喩。所謂以數顯非數爾。不必執喩
責其大小也已上問。經既説數。何無其實。
故淨影云。觀大小中。句別有五。一觀身大
小。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二毫相
大小。如五須彌山。須彌擧高三百三十六萬
里。縱廣亦然。彼佛毫相過此五倍。三眼大
小。如四大海。準此白毫及眼大小。以度其
身。身量太長。準身度其白毫及眼。其量太
小。是事云何。凡是世人身五尺者一寸之眼。
身於其眼不過長短五六十倍。佛亦應然。
無量壽佛眼如四大海。一海縱廣八萬四千
由旬。四海合有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
眼五六十倍。假令極多無出百倍。何縁佛
身得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準眼
定身。正長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ナルヘシ。言恒河
沙者。或傳譯者謬而置之。若身實長六十萬
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ナラハ白毫及眼便是極小。
當亦是其傳者謬矣天台
亦同
答。聖境自在更
無一準。何定量乎。故經雖似説其數量。但
標大猷。未必寸尺。他師會通以情定量。頗
難依用。經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者 問。佛
號無量光。圓光何百億 答。圓光雖有分
量。其外有無量光。譬如日月暈有分量。而
其光明照四天下。況圓光中具有無量化佛
菩薩。是其別耳。總觀身相者。下説八萬四千
相・好・光明爲別。對之名總。下文則云觀
身別相。即其義也。五明觀身別相中。身別
相者。即指八萬四千相・好。以相攝好。唯云
別相。又相・好通名相。如觀佛經第一云觀
一一相好之相已上經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
界念佛衆生攝取不捨者。始自光明至于世
界。總明光明周遍。謂彼佛光莫不遍照十
方世界念不念者及情非情等。但文所歸專
在照念。念佛已下明光雖普照。唯攝念佛
者。又一一光明等者。偏明攝取光明。不説
照餘。謂彼佛光唯照十方念佛衆生。不照
攝餘也。問。所言光明爲是常光 答。爾也。
本願所成光故。若神通光。何佛不同。故大經
説。餘佛一尋等光。彌陀無量光明。若無量光
是神通光。餘佛亦然。略&T047368;云。常光一尋雖常
非遍。別縁遍照雖遍非常。此佛光明即不
如是。經無量劫遍照十方已上若有別縁
感應。亦可有神通光。如授&T047368;光等也。問。所
言念佛爲觀。爲稱。若言稱者。所觀照益可
被觀機。何觀稱益。若言觀者。答中三義及
所引文唯約稱名 答。行者如實觀光明
時。彼佛光明唯攝稱名。不益觀行。故觀照
攝稱名行者。不觀照攝觀念行者 問。佛
光普照。何隔觀行。況佛觀者親想佛相。觀
最近佛。何云不攝 答。光之與名即是名
義。名義具足有不捨益。是故唯益稱名一
行。所以知者。佛光即義。稱即是名。彼佛本
發此兩願故。名義不離攝取不捨。彼佛不
願光益觀行。更有何義亦攝觀機。但觀近
佛非是本願。不攝有在。故禮讃云。唯有
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爲強。觀念法門
及般舟讃亦復同之。亦念佛有三縁。如下
問。若言不攝觀者。何故禮讃云如觀經云。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
捨。今既觀經有如此不思議増上勝縁攝
護行者。何不相續稱觀禮念願往生也已上
 答。文理如前。但彼文者此釋助正兼行之
旨。非獨觀禮蒙光益也 問。上六品中已
有臨終光明照觸。豈非攝益。散善既爾。況定
機耶 答。彼説臨終佛光來照。非是現生護
念攝取不捨。此乃不捨光益局在念佛。別願
益故不通餘行。來迎光明是總化儀。唯局
迎時。不通平生 問。攝取何義 答。護念
不捨是名攝取。觀念法門云攝護不捨。禮讃
云攝護行者。天台云。念佛衆生攝取不捨者。
若爲佛慈悲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論
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衆生亦
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又靈芝云。下示光
明遍照攝生。即是彌陀慈悲心體 問。不念
佛人佛光攝否 答。念與不念光無不攝。
但念佛者與光相應。攝取往生定無退墮。智
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衆生亦
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楞嚴所謂佛念衆
生如母憶子。但子於母有憶不憶耳。又
如盲人在月輪下。日無不照盲者不見。不
念佛人亦復如是已上又大經説此益云。其
有衆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
喜踊躍。善心生焉。又禮讃云。蒙光觸者。心
不退已上問曰備修衆行等者。意云。諸行之
人皆得往生。然佛之光明周遍十方。何不
照餘行窓。偏攝取念佛者。若云照者。何惜
攝益。平等慈悲似有偏頗。答曰等者。意云。
念佛行者由佛願故。得蒙光益。信心不退
往業易成。如來親近。身意柔軟滅多劫罪。
魔不得便。臨終正念往生決定。有如此等
種種利益。皆因佛光現益。是故今文明三縁
義。禮讃直云本願最強。初親縁中。口常稱佛
等者。明口稱行具足三業。口稱佛名即念
佛行體。故先擧之。稱名行者向西合掌即是
身敬。亦心念佛即是心念。是故禮念非別
行也。群疑論云。今時念佛至心即意業善行
也。稱佛名號即語業善行也。合掌禮拜即身
業善行也。由此三業善行。能滅八十億劫生
死重罪已上此釋下品十聲稱佛。身羸劣故
不能禮敬。心失念故不能觀察。故知。依勸
纔稱名字三業相應。今三業行亦復如是。唯
就口稱擧三業也。言憶念者。上三業行時
時憶持常恒不失。故云憶念。非是觀念。若
屬觀念。總違光益唯局稱名。別違下文増
上縁釋及引三經唯約稱名。復違下結廣
顯念佛三昧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者。彼謂
彌陀。此謂行者。行者三業倶有。彌陀唯有意
業。而言三業者。相從衆生。非言佛具有
三業。謂佛知見衆生三業。由此知見佛親
行者。述&T047368;云。瞿波論師云。三業禮者。欲顯
大師有天眼故。以身業禮。有天耳故。以
語業禮。有他心故。以意業禮已上但彼約
禮。此約念佛。又彼知見已。現三輪作利益
事。此遙加念施不捨益。又近縁時非無見
云云而今文意。衆生憶念彌陀。不絶如
犢子思母。彌陀還念衆生。不捨如魚母念
子。彼此親故是名不離。法事讃亦釋親義
云。人能念佛佛還念。與今意同 問。諸佛
慈念衆生善心。譬如父母顧眄衆子無有
惡愛。故涅槃十八云。諸佛世尊於諸衆生。不
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工巧下
賤僮僕婢使。唯觀衆生有善心者。若有善
心則便慈念已上今何偏約念佛。明還念相。
論親昵義 答。修諸行者非無感應。而不
名親。三業皆非彌陀事。故彼人心行則疏
彌陀。行人疎佛。佛亦不親。若唱名號即就
佛體。三業皆在阿彌陀故。念念熏習最親
彌陀。行者親佛佛亦還念。何以諸行。將同
念佛。況論本願。更非比挍。何等善根競其
徳乎。法事讃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
佛。最爲親。蓋此謂也。次近縁者。上親縁是
彼此心同。今近縁則一處來現。信知。十萬億
刹徑路雖遠。彼此心同。名之親縁。千返影
向攝護無倦。不離行者名之近縁 問。
言近縁者。佛在目前。念佛行者未必見佛。
何具近縁 答。佛來機前以爲本意。但隨
機宜見不見異。今擧見機以釋近縁。設雖
不見而佛必來。若約冥邊。不見猶近。後増
上縁者。念佛滅罪。故臨命終。見聖時。佛爲
増上縁。不爲邪業之所障礙。必遂往生名
増上縁 問。増上縁中聖衆來迎。與上近縁
見佛何別 答。近縁見佛則是平生。此中來
迎乃是臨終。故不混亂。若約五縁。言近縁
者。即護念・見佛二縁。増上縁者。滅罪・攝生
二縁。三縁皆約凡夫。是證生縁也 問。稱
佛名時除多劫罪。何至迎候亦有邪業
答。罪障蓋多。不可頓滅。故稱念時雖滅罪
障。而見聖衆能除殘殃。珍海決定往生集
云 問。滅業障已方有佛來迎歟 答。不
必爾。大悲芬陀利經云。彼欲終時。我與無
數大衆圍繞。而現其前。彼見我已。令於我
所得大歡喜。除諸障礙。命終已後得生我
國。意云。往生業障未盡之前佛先進來。豈不
恃哉已上悲華經云。以見我故離諸障礙。即
便捨身來生我界已上又今但云邪業不
言外魔等者。文言略耳。靈芝云。四解魔説。
或謂。修西方淨業臨終感相皆是魔者。斯
由未披教典。不樂修持。喜以邪言障他
正信。爲害不淺。故須辨之。且魔有四種。
一五陰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魔。上之三
魔是汝身心。唯有天魔。是外來耳。安得不
畏己魔但疑外魔乎。況魔居欲天。乃是大
權退惡進善。有大功行方可動之。凡夫修
道。内心不正。必遭魔擾。若心眞實魔無能
爲。是知。魔自汝心。非他所致。如世妖冶
媚惑於人端心正色必不能近。縱情顧眄
定遭所惑今引衆説以絶群疑。一云。大光
明中決無魔事。猶如白晝姧盜難成。一云。
此土觀心反觀本陰。多發魔事。今觀彌陀
果徳眞實境界。故無魔事。一云。念佛之人皆
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既爲佛護。安得有
魔。一云。修淨業人必發魔者。佛須指破。
如般若・楞嚴等。佛若不指。則誤衆生墮於
魔網。今淨土諸經竝不言魔。即知。此法無
魔明矣。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
今爲具引。彼問曰。或人云。臨終見佛菩薩放
光持臺天樂異香來迎往生。竝是魔事。此説
如何。答曰。有依首楞嚴經修習三昧。或發
動陰魔。有依魔訶衍論修習三昧。或發動
外魔謂天
魔也
有依止觀論修習三昧。或發動
時魅。此等竝是修禪定人約其自力。先有
魔種被定撃發。故現此事。儻能明識各用
對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
此方
入道則發
魔事
今約所修念佛三昧。乃憑佛力。
如近帝王無敢干犯。蓋由阿彌陀佛有大
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
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
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衆生力。
有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徳之力。豈不能護
持念佛之人。至臨終時令無障礙耶。若不
爲護持者。則慈悲力何在。若不能除魔
障者。智慧力・三昧功・威神方・摧邪力・降魔
力復何在耶。若不能鑒察。被魔爲障者。天
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復何在
耶。經云。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衆生攝取不捨。若謂念佛臨終被魔
障者。光明遍照攝取衆生力復何在耶。況念
佛人臨終感相出自衆經。皆是佛言。何得
貶爲魔境乎。今爲決破邪疑。當生正信
己上
彼文
又楞嚴云。禪定心中見盧舍那踞天光
臺千佛圍繞等。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
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爲聖證。資中疏
云。若修念佛三昧。此境現前與修多羅合。
名爲正相。若修餘觀。設見佛形亦不爲
正。以心境不相應故。況觀眞如不取諸
相。而有所著豈非魔耶。資中揀判極爲精
當。仍具引前諸説。永除疑障已上問。此三
縁義爲局念佛 答。豈不前言。三縁唯約
念佛一行。謂約稱名釋不捨故。本願念佛
是稱名故。諸佛證誠亦稱名故。此經亦專標
名號故。知此三經元意唯在稱念佛名。今
之三縁何通餘行 問。三縁之義云何不
通觀察等行。謂心想佛親義最強。禮誦等
行豈是疎耶。觀亦近佛。故經云常來至此行
人之所。豈非近縁。餘禮誦等豈是遠耶。第四
卷中通五正行。明親近義故。選擇集引今
二縁。以證五種正行親近故 答。今三縁者。
依本願故。唯局念佛不通觀等。謂由本
願故有親縁義。有親縁義故攝取不捨。亦
由本願故有近縁義。有近縁義故攝取不
捨。亦由本願故有増上縁義。有増上縁義
故攝取不捨。故三縁義不通觀等。若以觀
等望雜行時。亦有隨分親近之義。所望不
同各得其名。疏親近義即望雜行判其得
失。選擇集意。親近名通一往引釋也。自餘衆
行等者。此明念佛與諸善即有光攝不攝
異故。校量二行勝劣懸隔 問。十三定善上
六品行。定勝散劣。理深事淺。讀誦六念大菩
提心及戒行等諸佛所歎。何以此等妙行而
云全非比挍 答。定雖凝心。理雖深微。大
行大心心行雖勝。律儀孝道妙行雖貴。望佛
本願念佛獨秀。故云非比。是故諸經等者。
自下引證。言諸經者。廣指淨土所依諸經。
先引正依例知餘經。故云非一。引大經
中。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者。
本願果成不相離故。總指一經名四十八
願。本願生因唯稱名故。此經詮要專在名號。
所謂第十八願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
十念。願成就文云。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
至一念。三輩文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流通
文云。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
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
功徳已上引小經中。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者。
念佛之外更無餘行。是故雖言專念名號。
不別云唯。引觀經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者。定善文云。念佛衆生攝取不捨。散善文中
下品三生品品皆有專念名號。勸持文云。若
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華。付屬文云。汝好持
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如此
釋尊處處歎勸念佛一行慇懃鄭重。餘行不
爾。爲隨他機雖説往生。無懇切勸。佛意唯
在稱佛名號。以此義故簡去餘行即云唯
也。此乃約隨自機述廢立意耳。復有義。四
十八願中唯明等者。六八願文雖有諸行來
迎之言。而非生因。本願生因唯在念佛。以
此義故簡去餘行。持取念佛方云唯也。觀
經亦爾。所謂雖説定散往生。本願生因唯
在念佛。故簡持云唯標名號。故下釋云。上
來雖説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
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已上廣顯念佛三昧
者。簡異觀佛。分別兩三昧。具如宗旨門及
觀念法門。六明結少顯多中。多少者。結上
所説總別身相。雖言八萬等。不一一別説。
故云少也。若別説者。不可説盡。故云多也。
七明莊嚴微妙中。出過凡境等者 問。若
約自力。心眼何縁。出凡境故。是故經云非
是凡夫心力所及。若約加力。眼識亦縁。何
嫌目見。如第七觀住立所見 答。今文既
説定觀見佛。即以佛力令心眼見。若五識
身不與定倶。性散亂故。今簡此邊。若住立
見由別縁力。麁分見佛。雖言見佛。非如
定中見微妙境。又雖未證目前者。未證正
受也。言目前者。用正受見以譬目前眼見
分明也。但當憶想等者。觀想成就心眼得
開。明見彼佛也。八明觀益得成中。經見此
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者。禮讃云 問曰。
既遣專稱一佛。何故境現即多。此豈非邪
正相交一多雜現也 答曰。佛佛齊證形無
二別。縱使念一見多。乖何大道理也已上
既有念一見多。何無觀一見多。具如群
疑論六述三義云云經以見諸佛故名念佛
三昧者。言念佛者。觀佛異名。今説佛觀觀
成相故。像觀遙指即此文也。經以觀佛身故
亦見佛心者。觀行成見。故釋云由見佛身故。
問。見佛心者。唯佛與佛乃能見之。等覺
十地非己境界。何況凡夫 答。若約如來自
證義邊。因位皆闇。若約化他方便義邊因位
尚知。謂見佛身上自烏瑟下至千輪。莫
不大悲攝衆生形。故見佛時慈顯色相名
知佛心。華嚴云。清淨慈門刹塵數。共生如
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
厭足已上見相知心。是當法相見相分心。
具如群疑論第六述。經佛心者大慈悲是者。
法華云。毎自作是意。以何令衆生得入無
上道。速成就佛身已上大慈悲者。智度論二
十七云。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
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縁與衆生。大悲以離
苦因縁與衆生。譬如有人諸子繋在牢獄。
當受大辟。其父慈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
苦。是大悲。得離苦已。以五所欲給與諸
子。是大慈。如是等種種差別 問曰。大慈大
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爲
大 答曰。四無量心中慈悲名爲小。此中十
八不共法次第説大慈悲。名爲大。復次諸佛
心中慈悲名爲大。餘人心中名爲小乃至復次
是大慈遍滿十方三世衆生乃至蜫蟲。慈徹
骨髓心不捨離。三千大千世界衆生墮三惡
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
所欲樂・禪定樂・世間最上樂。自恣與之。皆
令滿足。比佛慈悲千萬分中不及其一分。
何以故。世間樂欺誑不實不離生死故已上
經無縁慈者。智論第二十四無量義
第三十三
云。慈有三
種。一者衆生縁。二者法縁。三者無縁乃至
方五道衆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
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
利益安穩。如是心遍滿十方衆生中。如是
慈心名衆生縁。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
未漏盡者行。法縁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
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
但觀從因縁相續生諸欲心。慈念衆生時。
從和合因縁相續生。但空五衆即是衆生。
念是五衆。以慈念衆生不知是法空。而常
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爲
世俗法故名爲法縁。無縁者。是慈但諸佛
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爲無爲性中。不
依止過去未來現在世。知諸縁不實顛倒虚
誑故。心無所縁。佛以衆生不知諸法實相。
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
實相智慧。令衆生得之。是名無縁已上
影・天台・靈芝等師委釋此義云云九明得
生益中。經捨身他世生諸佛前者。問。觀一
佛者何生諸佛前 答。群疑論有四釋。可
往見之。十明結勸利益中。經從一相好入
但觀眉間白毫等者 問。何必令觀白毫一
相 答。白毫勝餘相故。順於彌陀因行故。
勝餘相者。往生要集引觀佛經云。如來有
無量相好。一一相中八萬四千諸小相好。如
是相好不及白毫少分功徳。是故今日爲
於來世諸惡衆生。説白毫相大慧光明消惡
觀法。若有邪見極重惡人。聞此觀法具足相
貎。生瞋恨心。無有是處。縱使生瞋白毫相
光亦復覆護。暫聞是語。除三劫罪。後身生
處生諸佛前。如是種種百千億種諸觀光明
微妙境界不可悉説。念白毫時自然當生。
又云。麁心觀像尚得如是無量功徳。況復
繋念觀佛眉間白毫相光。又云。釋迦文佛
現行者前告言。汝修觀佛三昧力故。我以
涅槃相力示汝色身。令汝諦觀。汝今坐禪
不得多觀。汝後世人多作諸惡。但觀眉間
白毫相光。作此觀時。所見境界如上所説
已上順因行者。同經云。過去空王佛眉間白
毫相。彌陀尊禮敬滅罪今得佛。我今禮彌
陀。亦當復如是已上問。觀白毫相何見
諸相 答。白毫功能超絶諸相。一相之力豈
不見餘 問。設雖得見餘相。何見無見頂
相 答。群疑論云。有釋者言。此無見頂相既
名無見頂。實不可見。然言見八萬四千相
者。此實除無見頂相。但見餘八萬三千九百
九十九相。以少從多。總名爲見。其實不見
斯一相也。不爾名義遂即相違乃至有釋言。
此相雖復不同諸相。多分不見名無見頂
相。佛威神力加被衆生。於觀行中還復得
乃至如釋迦佛爲剃除髮上令見頂。彼
佛亦然。不可執文以取其義。即令一切衆
生觀見此相已上經諸佛現前授&T047368;者。靈芝
云。二觀一佛多佛授記者。皆蒙印可授&T047368;
已上或可是往生授&T047368;。如世尊悉&T047368;皆當
往生。此乃觀機方期往生。故諸佛&T047368;其得
生矣。次總述中。震響隨機者。今經雖無説
法之文。而準大經加釋之也。謂大經云梵
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也已上
本曰十就下至觀音觀竟
釋云。上來第九料簡眞身觀已竟。自下第十
解觀音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先分文。
次斯乃下總述大意。分文中文自爲十五。二
總標身相中。經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者
問。師徒身量何不相應 答。佛及菩薩身量
大小倶無定準。故二處文各説一邊。故靈芝
云。佛身不可定故具如
上引
但諸師會通不同。淨
影云。觀音勢至身量大小準佛身量長短未
定。又云。向前佛身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
沙由旬。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
沙由旬已上知禮云。初次復下身量應云十
八萬億。今云八十者。翻過佛身二十萬億。
故知誤也 問。如釋迦丈六人身八尺。今佛
身六十萬億菩薩十八。菩薩之身何太卑耶
 答。淨土勝應不可以穢土劣應例也。亦
妙音身量但四萬二千由旬。佛身六百八
十萬由旬。佛身之量去菩薩更多。源清云。
菩薩身量可云八萬億等。應除十字。或可
除八字已上疏抄亦引諸文而會相違云云
經身紫金色者。準此經文。閻浮金勝。爲佛
身色故。紫金是劣。爲菩薩色故。斯乃顯示
因果位別身色亦異。肉髻與佛螺髻不同者
問。如此文者。佛身可無肉髻相也 答。佛
有肉髻。肉髻若無應無烏瑟。烏瑟若無應
闕相好。故下文云。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
不及世尊已上佛具勝肉髻。但今文者於肉
髻中有其二種。一佛肉髻即是螺髻。二菩薩
肉髻結髻著冠。故云不同也 問。眞身觀
中不説螺髻。何擧佛螺髻簡菩薩肉髻
答。觀念法門雖觀彌陀。準觀佛經觀四八
相。此乃觀經雖言八萬。未説其相。故依他
經寄化身相。觀三十二。今亦此意 問。眞
身肉髻爲何相貎 答。顯教之中。雖説報
身未明其相。若依密教。是寶冠也。故弘顯
教只云螺髻也。經圓光面各百千由旬者。
疏抄云 問。身量極大圓光極小何耶 答。
佛光蔽故如月對日。勢至亦然已上化佛侍
者多少者 問。準眞身勢至兩觀。化佛・侍者
可爲兩段 答。是開合異。所以開者。化
佛・侍者位各別故。所以合者。倶是圓光莊
嚴故也。經如釋迦牟尼佛者。靈芝云。如釋
迦者丈六身也已上或彼光中化佛身相如今
日釋迦身相。非必同丈六 問。因位光中
何現果佛 答。大菩薩化儀皆以如此。例
如普賢光中亦有化佛菩薩。即此類也。此乃
證眞如位分備佛果功徳故也。經擧身光中
五道衆生皆於中現者。靈芝云。五道衆生
合修羅。故菩薩垂形五道。救苦衆生。故於
光中現其色相。正觀&T047368;云。次身光垂形五道
者。請觀音云。遊戲於五道是也。良由菩薩
性具十界。運同體悲行四攝法。自然關感
故現光中已上法華云。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群
萠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如是諸色像皆
於身中現已上相似既爾。況觀音乎 問。菩
薩光中現五道者。成淨土有三惡趣何
答。此現大悲之所化形。更非譏嫌。三明化
佛殊異中。經毘楞伽摩尼寶以爲天冠者。疏
抄云 問。何必以此寶爲冠 答。法炬陀
羅尼經如意珠有三。一名威光。二名釋迦
毘楞。三名寶精。毘楞伽者純眞金色。善根所
生自然彫瑩。住於梵宮。菩薩從閻浮提生
兜率天。寶自然生於篋中。壞滅諸怖毒事。
寶精者。補處菩薩福力所感。生身常用爲莊
嚴具。作諸佛事云云寶篋經云。毘楞伽寶在
帝釋頸。遍照三十三天。一切所有皆悉照現
已上經有一立化佛者。龍樹禮云阿彌陀佛。
般舟讃云。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
頂戴。又天台云。冠中立化佛者帶果而行
因也。知禮云。帶果行因者。觀音三昧經云。
觀音昔已成佛號正法明。今爲菩薩修淨土
行。斯乃帶昔果徳。行今因行。頂有化佛表
帶果也靈芝・
度同之
又疏抄云 問。若爾化佛是
正法明乎。而十二禮云觀音頂戴冠中住。即
是彌陀也。又觀音讃云釋迦。云何定耶 答。
隨縁不定已上又璟興云。有二意。一觀音既
次補彌陀佛。故頂戴彼佛。以顯次補之相。
即龍樹禮中。觀音頂戴冠中住。種種妙相寶
莊嚴也。二觀音菩薩或現多頭。如十一面。
或現多手。手執刀杖。面現瞋相。爲降伏諸
魔外道故。戴化佛以表降伏之相。即嘆禮
云能伏外道魔憍慢也已上化佛殊異者。殊
謂殊勝。異謂奇異。又殊異者顯差別義。四明
面色身色不同中。經面如閻浮檀金色者
問。身色不及佛。面色何齊佛 答。聖境應
機各有同異。非凡所測。且推道理因果位
別。故身色異。所證眞理與佛無異。故面色
同。如下餘相二相同異。五明毫光轉變中。
經備七寶者。疏抄云。經眉間毫相備七寶色
者。毫是白色。那有七色。應是白上映現餘
色。如孔雀頂緑上映現金色等也已上經譬
如紅蓮華色者。或本云臂。法聰・知禮・靈芝
戒度同用臂本。今家・淨影同依譬本。若依
譬本。此取盛貎。譬化侍多。謂化侍者巍巍
遍空。如紅蓮色赫赫滿池。若依臂本。靈芝
云。觀臂又三。初臂色。二光爲瓔珞。三瓔珞
變現。諸莊嚴事。必是彼國殊妙之相現於其
已上法聰等釋不出此意 問。璟興云。有
人言。作譬字非是也。夫作譬之意爲解難
知之法。菩薩身色有何難知而借譬耶。佛
身之色過於菩薩尚不須譬。何欻於此借
紅蓮華。故今即臂字者是也。既在面相之下
手掌之上。即順次第觀彼菩薩故。若無次
第觀則倒錯。故知。臂是譬訛也已上今家用
譬。何救此難 答。未見菩薩侍者遍滿。故
用此華比類何難。又經云如閻浮檀金色
等。何云無譬。不足爲難。既佛及勢至觀
不別觀臂。限此菩薩何獨觀臂。但於三
尊倶容觀臂。不觀文略。七明手有慈悲
用中。經其光柔軟者。不寒不暑温冷柔軟。非
如夏日照即熱冬月觸即冷。經以此寶手接
引衆生者。衆生欲生時。手取蓮臺接引行
者也。正觀&T047368;云。接衆生者。大悲經説。手有
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表菩薩神通智慧
任運交感也已上十明二相有虧中。經無見
頂相者。大般若云。烏瑟膩沙無見相已上或無
見頂即名爲好。無量義經註釋云。言八十種
好者。謂一者無見頂已上正觀&T047368;云。肉髻是
相。無見頂是好已上二相有虧者。以劣爲虧。
非云全無。故經云不及耳 問。若爾不可
限於二相。餘相亦可劣於佛相 答。此二
勝相師徒遙別。故別標也。又疏抄云。經唯肉
髻無見頂不及世尊者 問。餘相亦不可及。
何只頂耶 答。聖相勝劣凡不可測。又大阿
彌陀經二十四願中第二十四願云。頂光絶
妙勝諸佛光。照無央數幽冥之處。見者慈心
作善。皆生我國略抄諸佛尚不及。況觀音耶
已上又璟興云。觀音位居補處。略標二相以
別因果。明昧雖異。可類佛故云無異也
十四明重顯觀儀中。使沾兩益者。上段所
明滅罪生善。此名兩益。謂不遇諸禍淨除業
障除無數罪爲滅罪益獲無量福爲生善益。
或現當名兩益。謂不遇諸禍淨除業障。是名
現益。除無數罪獲無量福。是爲當益。或無量
福通亙現當。又靈芝云。作是下二彰功力。
不遇諸禍除現難也。除無數劫罪破往業
也。如此下三擧聞以況。聞名獲福如普門品
廣説。戒度云。彰功中。不遇諸禍・淨除業障
二句竝現難也。擧況中。獲福如普門品者。七
難二求。莫非稱名而獲應也已上次總述中。
觀音願重者。不空羂索及悲華等經廣明觀
音願。寶手停輝者。停有二義。謂止留。今用
留義。涅槃經云停留停住。法住記云。如來滅
後人人壽六萬歳末七萬歳初。舍利塔陷入
大地。至金輪際方乃停住。即其證也
本曰十一就下至勢至觀竟
釋云。上來第十料簡觀音觀已竟。自下第十
一解勢至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先分
文。次斯乃下總述大意。分文中文自爲十
三。一明擧觀名中。經次觀大勢至者。或本
云次復應觀。二明辨觀相中。有五等類者
問。經文只云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更無第
二已下等類 答。圓光已下説其不同。除
此以外應同觀音。況下文云餘諸身相如
觀世音。故加列也。身光等類者。觀音身光現
於五道。勢至不爾同照法界。故名等類。故
大經云。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
照三千大千世界已上三明圓光不同中。經
面各百二十五由旬者 問。觀音勢至身量
既等。圓光何有大小不同。況大勢至光明爲
徳。其光可勝 答。道誾云。問菩薩身量與
前無異。何以圓光廣狹不等耶。答。菩薩光
明卷舒不定。前明舒業。百千由旬。今論卷
業。故百二十五由旬也已上正觀&T047368;云。二光
相中。初頂光觀音則云百千由旬。所以多少
不同者。或菩薩化現有殊。或經家一往分
異。下皆例此。疏抄云。問。勢至圓光百二十
五由旬。何劣觀音。答。左勝右劣其理定也。
興云。由縁不同已上經照二百五十由旬者
 問。穢土日輪五十一由旬。尚照四萬由旬
四天下。何故勢至圓光百二十五由旬。只照
二百五十由旬 答。聖境難測。云何度量。
又由縁不同云云又佛光蔽故。化佛及以侍
者多少者。經雖不説準觀音觀立此二科
也 問。今大科述不同觀音。何云準上
答。凡大菩薩圓光皆有化佛侍者。勢至何
獨不然。故準觀音圓光作此釋也。但不同
者。此指圓光廣狹。不關化侍有無。若準圓
光。化佛侍者亦可有多不同也。但經不説。
故其數難知。四明身光照益中。總別不同
者 問。經文只云擧身光明。即是總光。何
云總別 答。爲取總而云總別。如云大
小遠近等也經照十方國者 問。大經云普
照三千大千世界。云何相違 答。彼説常光。
此説別光隨感即照能救物苦。故璟興云。
即大勢身光照十方國乃至此身光中直云
有縁。然智論云阿彌陀佛世界中諸菩薩身。
出常光照十萬由旬者。既言常光。故亦不
已上故知。神通光。大經三千即指極樂。因
順他方且云三千也。但與勢志者。至・志義
別。故法華疏二云。大勢至者思益云。我投
足之處振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
大勢至悲華云。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
有異。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世界。故今
當字汝爲大勢志已上&T047368;云。思益約行。悲
華約願。思益約威勢以釋勢。正當字義。取
大千者。以世釋勢。勢力取世。不違其志。
以志大故。故佛&T047368;之。志取世故。亦名世
已上經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等者 問。因
果位別。何故依見勢至毛光。而見諸佛淨
妙光明 答。大師不釋其由。或是勢至別
徳。而其光明備此徳耳。如彼文殊爲諸佛
母。觀音大悲集諸佛悲。斯乃所主各異而已。
又淨影云。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一
切佛光。以此菩薩與一切佛法身體同故。
見此光即見一切諸佛光矣。正觀&T047368;云因
一毛光見諸佛光者。因果雖異内證是同已上
經智慧光者。佛及菩薩所有智慧。起身光故
名智慧光。又智禮云。即擧身光名智慧光。
以是隣極色心不二。若不爾者。焉得色相名
爲法身已上此異今意。五明天冠莊嚴中。
彼此都無増減者。彼本土・此影現數無増減。
謂寶臺中無土不現。是故經云皆於中現。
皆言所表。此寶臺中皆悉攝盡十方淨土。是
故本土不増。現土不減。故云都無増減
問。淨土彌寛。寶臺最窄。豈一寶臺包容十
方 答。若約迷事。大小永隔。若論悟境。相
容無礙。如維摩經中云。如是小室乃容受
此高廣之座。於毘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
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神龍王鬼
神宮殿。亦不迫迮已上唐攝論第八云。言卷
舒者。謂卷十方無量世界。入一極微極微
不増。舒一極微。包于十方無量世界世界
不減已上論約大小論其増減。今約土數
明増減也。六明肉髻寶瓶相中。經&MT04125;頭摩
華者。大日經疏云。&MT04125;頭摩復有二種。一者赤
色。即此間蓮華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
華是也。非分陀利。靈芝云。&MT04125;頭摩此云赤
蓮華。疏抄云。肉髻紺青。何類紅蓮 答。
觀佛三昧經云。如來頂骨猶如合盍。其色
正白。若見薄皮則爲紅色。或見厚皮則金
剛色已上經盛諸光明者。光體雖一。而其色
相及徳用等其數無量故云諸光。八明行不
同相中。一明行不同者。釋經此菩薩行時
文。此句雖無不同之言。下句廣説不同相
故。此句亦含不同之意。若直言之。應云行
相。九明坐不同相中。三明次動他方遠近相
者。此是虚科。準上行時震動十方。坐時亦
可震動十方。今言上下不明八方。故立
虚科以顯其意。先動本國次動他方者 問。
經無先次之言。恐是自界他方同時動搖。何
云先次 答。動自國云一時動搖。次説他
方。故知先後。謂此菩薩坐時自土先動。次及
十方也。四明動搖下上佛刹者 問。從下方
下不説動相。知是應明分身所在。故靈芝
云。坐相中初國土動搖。即本國也。二分身説
法。且擧上下含攝中間諸佛刹土 答。行
時震動既逮十方。坐時動搖何局自國。況
由動搖分身遠來。何難動搖國土・分身所
在各別。今解順理。靈芝所判不足會通
問。何故行時動搖不説分身雲集 答。或
化儀不定。或影顯意耳。經度苦衆生者。今家
偏屬淨土度苦。又群疑論六云。通度自他土
苦衆生已上問。金光佛刹下光明佛刹上及
八方土有彌陀分身耶 答。璟興云。有説。
無分身佛。若爾違授&T047368;經説華徳藏菩薩
以天眼見十方恒河沙世界。彌陀佛前皆
有觀音勢至。恭敬供養。故今則下上八方皆
有彌陀二菩薩。然現此坐相機宜有異。餘
方雖有而不來集已上今謂。上下八方皆有
三尊。其理極成。而於其中上下八方云無
機宜。此義不然。餘方來集經略不説耳。淨
土之中一切聖人等者 問。今明彼土凡聖
無苦。云何偏言一切聖人 答。且從勝説。
故云聖人。又彼土凡夫速入聖位。因中説果
同云聖人。十明辨觀邪正等中。總結分齊
者。名第十一觀文結當觀分齊故。十二明
重生後益中。經不處胞胎者。若生淨土不
受胎生。未離胎生生死不絶。今逢勢至
智光之者。常遊妙土。永絶胞胎。其實往生
彼淨土時。三界四生一時頓捨。今約人胎。
故云胞胎。靈芝云。不處胞胎等者。脱娑婆
苦生佛淨土。寶蓮孕質永絶胞胎已上法常
等師亦同此義。或胞胎者。三界牢獄以爲胞
胎。故禮讃云。流浪三界内。癡愛入胎獄。或
胞胎者指疑惑胎生。故璟興云。非唯離親
胎。亦乃遠華臺之胎。故云不處胞胎已上
三明總牒二身相中。經具足觀觀世音大勢
至者。此二菩薩悲智一雙不相離故。同助
彌陀佛化儀故合以牒結。正觀&T047368;云。經中雙
牒者。以二大士倶佛侍者氣類同故已上
本曰十二就下至解普解竟
釋云。上來十一料簡勢至觀已竟。自下十二
解普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二。先分文。次
斯乃下總述大意。分文中文自爲六。一明
𤗣 前生後中。經見此事時者。總則指前十一
觀。是觀自身往生彼國。見前十一觀中依
正。亦聞彼説法故。別則指次前勢至一觀。
諸觀結前指次上故。又白蓮&T047368;云。見此事時
説前三觀。正觀&T047368;云。見此事時一句指前五
已上二明作自往生想中。一明自生想者。
此指經當起自心句。言自心者。即能觀心
所。謂行者方運自心。而作勝解生起想念。
如日觀云當起想念。經於蓮華中結跏趺坐
者 問。何故不觀來迎儀式 答。凡當觀
意觀自往生。以前諸觀具觀極樂依正已
竟。然而未觀自往生相。故至此觀方觀自
生。謂華臺聖雖未來迎。爲來迎想。雖未
命終。爲命終想。雖未乘臺。爲乘臺想。雖
未往生。爲已生想。雖未入寶池中。爲已
入寶池想。雖蓮華未開。爲華已開想。雖
眼目未開。爲眼已開想。雖光明未照。爲
光已照想。雖未見佛菩薩。爲已見佛菩
薩想。雖未聽聞水鳥樹林諸佛説法。爲
已聞想。如此勝解作意爲往生觀。故知。
來迎文略無耳。又當觀行者勝解作意便觀
自身在蓮華中。故越來迎直觀第十第十
一門相也。經作蓮華合想者 問。上品上生
尚無華合。況勝定機何有華合 答。定觀
勝機既觀華合。故知。一切皆有華合。雖上
上品亦有華合。而華開速。故經不説。若
不爾者。有上上缺第十門過。經見佛菩
薩者。璟興云。佛者即彼土中受用・變化諸
彌陀佛。菩薩者即二大菩薩及諸清淨菩薩
衆。故云滿空。滿空者蓋謂多也。靈芝云。
佛菩薩者即三聖也已上三明定散常憶中。
經十二部經者。指淨土經。以淨土經中明
所觀境故。觀心明淨諸惡不生者。守心常憶
有二利益。一入定時觀心明淨。由内與法
樂相應故。二出定時諸惡不生。由外則無
三邪障故。言三邪者即三業惡。但淨影
天台同云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
惡。若準此者。且擧身三以顯口意。五總結
中。經普觀想者。觀自生彼遍見依正。故名
普觀。故下文云。注念願見。西方依正二嚴
了了常如眼見已上斯乃就自往生。結前十
一觀也。又始自生終至聞法。遍觀自身往
生諸相。故名普觀。又嘉祥云。言普觀者。
總觀無量壽佛身及徒衆・教門。故云普觀。
天台云。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
具足觀。知禮云。今想生彼普見普聞依正
諸相。故名普觀。靈芝云。雙結依正。故得
普名。璟興云。前觀是別。此觀是總。攬別成
總。故更不別標。依報總觀即其類也乃至
謂普者有其四義。一諸佛菩薩普。二依正
兩報普。三見色聞聲普。四假實合觀普。應
如理思。故名普觀已上諸師同異學者思

本曰十三就下至雜想觀竟
釋云。上來十二科簡普觀已竟。自下十三
解雜想觀中三。謂標・釋・結。釋中文自爲十
一。初標中雜想觀者。祖師云。此雜想有三
尊。非獨佛。故云雜。此想亦有眞佛。亦有形
像。故云雜。亦有小身。亦有大身。既非純
大。非純小。故云雜。亦有華座。有佛菩薩。
非純座。非純身。故云雜想。雜義甚多。且述
一兩。餘準知之。又璟興云。總有四義。一方
便根本雜。二利根鈍根雜。三世尊菩薩雜。四
形量色相雜。思之可悉。故名雜觀已上
問。普・雜何別 答。普觀則觀自身往生。是
結諸觀。今雜想觀更被鈍機。故總讃云。復
有衆生心帶惑。縁眞上境恐難成。致使
如來開漸觀。華池丈六等金形。淨影云。次
下一門重復明其佛菩薩觀。何故須重。向前
所辨佛菩薩觀凡下不及。故此復重教凡觀
察。璟興云。此觀爲鈍根人雖觀眞身不能
得成。令重觀故已上天台云。普雜何異
而爲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
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
恒。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爲雜。以此爲
別。又靈芝云。十二十三兩觀前觀依報。第
六總觀。今此普雜亦即總觀三聖。普觀則先
觀自身後見依正。雜觀則唯觀正報大小
不同。先別後總。攝機斯足。對文可見。正觀
&T047368;云。先別者。華座至勢至觀。一一歴別觀
之。後總者。即今二觀通總觀之。此約一人
次第竪修爲言。前觀雖成聖相既多。恐有
忘失。今於三聖之後一混而觀。又祖師云。
雜想觀者。前佛菩薩觀是。先觀想彼土大身
佛菩薩。今此雜觀者。觀小身佛菩薩。此
有三意。一先觀大身者。爲使行者自在觀
之。二或觀未成人去大就小。三或隨意樂
觀之云云此準諸師異釋存多義耳。二明
易境轉心中。經先當觀於一丈六像者。或對
菩薩先觀佛身。或對眞佛先觀丈六。觀像
以表眞想水以表地者。像謂彼土丈六像身。
非是婆娑泥檀形像。水謂彼土寶池水分。亦
非此土可平假水。言表眞者。鈍根觀故不
直觀於第九眞身。暫想丈六遠表六十萬
億眞身。言表地者。亦鈍根故暫想小池遠
表廣闊無邊寶地。故次下云此是如來教諸
衆生。易境轉心入觀。次言或在等者。經雖
唯説池水。而行者意樂不同故。易境非一
或想一宮。或想一樹。各逗機縁令觀易
成。故次下云。如是等處一一住心想之。皆
作化佛想。爲令機境相稱易得成故已上
乃上來華座佛像眞佛二菩薩等。其量廣博
觀難成故。致使如來別爲鈍機以開漸觀。
所謂促上佛像。窄觀丈六。略上寶池暫想
小池。易上眞佛觀其小身。佛身小故座侍
亦小。上五種觀其境廣故一一別觀。今觀即
是境小觀。略合爲一觀。故名雜想。易境轉
心者。池水丈六名爲易境。轉心即起心也述
&T047368;一云。轉是起義已上謂丈六小稱狹小心。觀
易成故。起心對境。故云轉心。或在池水華
上者。指經池水。白蓮&T047368;云。但在於池水寶
蓮華中。略不言前華座也已上三明勸觀小
中。經如先所説等者。指第九觀言先所説。
六十萬億佛身名爲身量無邊。彼境難成以
爲當觀由漸而已。四明佛願重想成中。經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等者。更通伏難。伏難意
言。若謂凡心不及眞觀。何故有前眞身觀
也。故以本願釋其疑也 問。若依願力想
成就者。當觀之機亦可成就第九眞觀 答。
機有利鈍。故佛願力加於可加。宿願力者。
是般舟經所説三力中大誓願力非是四十
八願力也。觀念法門引彼經云。一者以
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
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徳力加念。
故得見佛。已下見佛縁中例同此義。故名
見佛三昧増上縁。又云。如觀音勢至普雜
等觀乃至亦是彌陀三力外加。故得見佛已上
明知。見佛必由三力。三力之中大誓願力是
諸佛通總之願。所以知者本經云。欲見何
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
徳力。用是三事故得見。又觀念門引文殊
般若云。諸佛同體大悲念力加備令見已上
 問。觀成見佛遂生淨土。生淨土者必託
別願。若言得生託別願者。見佛亦可由別
願力 答。見佛由總願。見佛縁中但引諸
佛通總三力不引別願。然得往生正由別
願。至攝生縁乃引彌陀四十八願述得生
義。例如群疑論云。説佛地經時在他受
用淨土。諸聲聞等見彼淨土。聞佛地經。此
由如來不思議力。彼是一時化縁令暫得
見。今此是不可思議本願力令亦得生。斯
有何過也已上是知。得生難故必託別願強
縁。見佛易故由總願等。復有一義。如決疑
鈔。不以小故難成等者。不以凡心小故觀
法難成。不由聖量大故佛不現也。五明比
校顯勝中。經但想佛像等者。或重擧丈六
像況眞佛觀。或佛像者。此土形像。觀像滅
罪如觀佛經。故淨影云。四但想下明觀
多益。勸人觀察。但觀形像得無量福。況復
佛身。五阿彌陀下明其所觀若大若小皆是
佛身。靈芝云。但想下三擧像況眞。想像獲
福。觀眞可知。戒度云。三擧況中想像者。
如前像觀及觀佛三昧經中説觀像法等。觀
眞者即指淨土小身丈六大身八萬也已上
明所觀佛皆眞中。五眼者。淨影大經疏云。
形膚曰肉。淨肉之根能有照矚。目之爲眼
乃至一切禪定名爲天柱。依禪得眼。故名天
眼。能見衆生死此生彼乃至智能照法。故名
法眼。法眼能見一切衆生根欲性心。辨知一
切化衆生法乃至照空實慧。見理名眼。能見
眞空除捨有相乃至前四是別。佛眼是總乃至
又復佛眼能見眞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天
台云。四眼二智萬像森然。佛眼種智眞空冥
已上經或現大身或現小身者。言大身
者。即是六十萬億眞身是第九境。言小身
者。丈六八尺即當觀境 問。當觀文並擧大
小身。故知。大小倶當觀境 答。上文既云一
丈六像。是説當境。上文亦云非是凡夫心力
所及。知第九境而非今境。但至今文大小並
擧。爲廣分別第九・當觀觀境不同。彼此對
辨。故總讃云開漸觀也。故天台云。若大若
小。皆是佛身。拂去衆疑。生人重意。衆云何
疑。前聞廣大無邊。今聞觀小。疑非佛身。於
小不敬。故須拂去明皆是佛生其重意。知
禮云。有二意。一爲前觀不成者。捨大觀
小。二爲已成人令其更觀勝劣化用遍十
方界。使品位増進。疏從前意。故作拂疑生
重釋疏抄中有
異釋
三明身量雖有大小等者
問。第六牒文終至八尺。何取所現之形等
文。立第三子段 答。顯色・形色其相異故。
開爲六七兩段大科。顯・形雖異同佛色故。
合爲第六大科之中第三子段。故是從容釋
也。七明身雖大小。光相與眞無異中。與
眞無異者。其形大小雖異。其色眞金是同
故。經云皆眞金色。眞謂第九。圓光化佛及
以寶華讓上説故。八明同前觀中。指同
前觀者。當文但言於一切處身同。不説同
相。此指上菩薩觀同云八十萬等。故言指
同前觀。所謂觀音若八尺勢至亦八尺。故云
身同。斯乃以大身同令知小身同也。九明
勸觀二別中。經衆生但觀首相等者。言衆
生者。擧能知人。言首相者。辨所知境。顯
&T047368;云。今謂。於一切處身同是一句衆生。但
觀首相是一句。一切同者。上經云勢至身
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又云餘諸身相如觀世
音無異也。觀首而知二聖者。上經云。觀音
毘楞寶爲冠。冠有化佛。勢至寶蓮華冠。髻
有寶缾等已上與今全同。又淨影云。下觀菩
薩。於中初明觀音勢至於一切處。身同衆
生難以取別。但觀已下教人別之。但觀首
相即知二別。此觀頭首非觀手足。觀音頂
上有其化佛。勢至頂上有其寶缾。故觀二
首便知別矣靈芝
同之
疏抄云。經觀音勢至於
一切處身同衆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等
者。源清云。衆生字屬下句也。而疏牒云
但觀手相者。文有衆生二字。應具牒云衆
生但觀手相。謂於一切處二聖身同。而衆
生欲知別者。應觀首相也。若謂身同衆
生者。何辨身首同異取意遠師屬上。善導屬
已上或本云手相。今用首本。見上經文。
知待者別正在首相。故首相本其理允矣。
淨影・源清。璟興靈芝亦用首本。天台用
二。謂彼疏云。但觀手相者。有作頭首解者。
上言觀音頭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勢至頭
上有寶缾。以此爲別。作手解者。上云
其手柔軟有八萬四千畫。以此寶手接引
衆生。皆是經文。用無在也已上十明三尊遊
方化益中。宿願縁重者。悲華第二三聖發願
同取淨土。第三卷中佛授其&T047368;。影響相隨
者。彌陀如形聲。菩薩似影響。靈芝云。此二
下二明隨侍。以顯須觀。助佛行化。即影響
衆。由常隨侍。故必觀之已上法華疏三云。影
響者。往古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輔法
王如衆星遶月。雖無爲作而有巨益。此
名影響衆已上&T047368;云。次釋影響衆者。然化主
形聲必資伴以影響。方令發起撃動事遂。如
響之應聲影之隨形已上
本曰上從日觀下至正受兩句
釋云。上來料簡十三觀已竟。自下總結十
三觀中。第四請者欣淨縁中有四重請。一通
請所求。二通請去行。三別選所求。四別請去
行。然十三觀總答第四別去行請。故云第四
等也 問。曲考經文。先見國土。局所見分
請其去行。是請依觀。正報未見。何預請之。
終至座觀。見三尊已始請正觀。而今何云
十三通答思惟正受 答。若約夫人。就所
見境雖當請依。若約佛意。因茲二請廣
説依正。今約此義通十三觀當答二請
本曰總讃云下至向西傾
釋云。上來總結已竟。自下總讃十三觀。於
中有三十二句。初三十句別讃十三觀。後
之二句總勸知識令專念佛。初別讃中。初
之一句頌日想觀。但廣釋中即有三義。今
頌第二識知業障。故云除闇。次一句讃
水觀。地下金幢已下四句頌寶地觀。寶樹
等一句頌寶樹觀。池流等一句讃寶池觀。
寶樓已下兩句頌寶樓觀。三華已下二句讃
華座觀。禀識已下二句是頌像觀。一念已
下兩句頌眞身觀。救苦已下二句讃觀音
觀。勢至已下二句讃勢至觀。歸去已下四
句即頌普賢觀。歸去來句文字不足亂句多
例。故爲一句。復有已下六句頌雜想觀。
句句屬對合經可見。末後二句總結讃也
問。日觀所表本意正在識知光明。識知業
障安心取境之方便也。何略讃中述此義耶
答。擧一顯二。不強事於要不要也 問。
水觀所表正在顯於可平之地。淨内心者。境
現不現之作法也。何略讃中述此義耶 答。
上言想水成氷。自有表地之意。更言淨内
心。其義巧也 問。座觀不説二菩薩座。何
云三華 答。以像觀文挍華座觀。以能坐
身推知所座也。度有情者 問。有情者是
新譯名目。大師皆用舊譯名目。不依新譯。
今如何用有情言耶。答。只是有識之義。未
必依用新譯也。又今家用新譯名目亦無
有咎。謂玄奘自西天歸晨旦。太宗貞觀十
九年乙巳。大師時年三十三。其後經三十
七年入滅。何不見新譯。謂太宗貞觀二十
年丙午。玄奘製西域&T047368;十二卷。永徽中譯倶
舍論三十卷。永徽有六年。當大師三十八
至四十三。顯慶元年丙辰譯婆沙論二百卷。
大師年四十四。自顯慶五年庚申至龍朔三
年癸亥。於玉華寺譯大般若。過二年已乾
封元年二月五日中夜。玄奘卒于玉華寺
春秋六
十三
其後經十六年。永隆二年三月十四日或
二十七日
大師入滅時年六
十九
以此推之。今家可見新譯
聖教。專心念佛者 問。爲是觀念。將爲口
稱 答。此有三義。一云。是觀念也。今讃總
結十三觀故。二云。是稱念也。今經本意大
師定判。處處廣讃口稱行故。今十三觀總讃
已後別云念佛。明知。應是口稱行也。三云。
通觀稱也。若約一經之本意者。應勸口
稱。若約總讃十三觀者。應勸觀佛。是故
省略直言念佛。廣顯兩邊也
本曰又就前請下至一門義竟
釋云。上來總讃定善已竟。自下分別依正
分齊。總結定善一門義中。前請者。欣淨縁
四請中第四請也
觀經定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三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一

 釋良忠述 
本曰從此下至一門之義
釋云。上來第一解十三觀已竟。自下第二
料簡九品中三。一從此下至一門之義總
標。二就此下至下輩一門之義竟正釋。三前
明下至正宗分竟總結。今則其初也
本曰就此下至差別義意竟
釋云。上來第一解總標已竟。自下第二釋
中二。一文前略解三福差別。二十四就上輩
下正釋九品經文。今則初也。於中有三。謂
標・釋・結。起盡可見。標中就此義中即有其二
者。此標子段而略大科。具足應云就此義
中即有其二。一文前略解。二正釋文。初略
解中亦二。一明三福。二明九品。文易知故
略而不叙。一明三福以爲正因等者。三福九
品只是開合。雖無其別。然三福名正因。九
品名正行者。順文順理。順文者。經説三
福云淨業正因。説九品云行此行者汝行
大乘。故因行名全順經文。順理者。三福正因
機未行。故不名正行。因果相對立正因名。
九品正行正明受法。機已行故名爲正行
問。何故料簡正宗分中。用序三福。以對正
行雙標之耶 答。今欲正解九品文時。引
來序分而合正宗。令知九品從三福開。故
下文中以九品行合序三福 問。三福正
因與三心正因。九品正行與五種正行。同異
如何 答。三福正因即是起行。三心正因即
是安心。心行雖異倶往生因。故名正因。三
福正因經文自説。三心正因大師義立也。又
五種正行九品正行倶雖起行。然其義別。謂
九品正行對於輪迴邪業。總以往生業因
名爲正行。未分正雜。總名正行。五種正
行對諸雜行。別以親近名爲正行。又曲
論者互有寛狹。應作四句。一者自有九品
正行而非五種正行。謂上六品正行是也。二
者自有五種正行而非九品正行。謂觀察正
行是也。三者自有通二正行。謂稱名正行是
也。四者自有非二正行。謂除前相十方淨
土覩史多天聖道行業是也。凡上六品正行
一度得正行名。讀誦等四正行二度得正行
名。稱名正行三度得正行名。稱名超餘其義
可知。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者。劫初已來風
俗之善名世俗善。廣韻云。三十年爲一世。
時代也。俗習也。風俗也。淨業&T047368;云。俗謂風
俗・習俗也。曾來未聞佛法者。約未聞機解
世善體。亦通已聞。具如玄&T047368;。但自行孝養
者。世行孝道是自然道。不待諭也。玄義分
云自然行孝。與今不殊。孝養是總。五常是
別。身備五徳則成孝道故也。仁・義・禮・智・
信者。育物名仁。理於是非名義。守上下
儀曰禮。知於古今理亂理世曰智。言不違
行曰信。五行大義云。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
行之終久恒不可闕。故名爲常。以此常行
能成其徳。故云五徳已上殺乖仁。盜乖義。
婬乖禮。酒乖智。妄乖信。愍傷不殺曰仁。清
察不盜曰義。防害不婬曰禮。持心禁酒曰
智。非法不言曰信。此五不可造次而虧
十四
大同
第二福者此名戒善者。此通大小。故云
人天聲聞菩薩等戒。上上品戒唯局大乘。中
二品戒唯局小乘。或有具受不具受等者。如
序分&T047368;。但能等者。總明戒福得生之義。第三
福者名爲行善者。總論三福皆應名行。是
故經云當修三福行世仁慈。釋云單行世福
單行戒福。又云戒行精強。而限第三名行
福者。世福者本非出離行。戒福止善而非
行善。故不名行。第三福者大乘行善。故局
得名。或總即別名。謂世與戒各有別名。第
三福者更無別名。故從總名別稱行福。發
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等者。此擧行福四行。
發大乘心凡夫。是指發菩提心。自能行行。是
指深信・讀誦二行。兼勸有縁。是指勸進行
者。所以發心置凡夫言。顯下三行亦是凡
夫。捨惡等者。總釋行福得生之義。又淨影
釋三福相云。初門共凡夫法。第二是其共
二乘法。第三大乘不共之法靈芝
同之
又嘉祥
云。初一是世間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
是大乘善已上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等
者。上文正辨三福行相。今又約人判單複
及無分。即有八人。文闕兼行上下二福之
人。義必應有也。三福倶不行者即名十惡邪
見闡提人者。三福無分人不出此三種。謂無
分人中或有十惡人。或有邪見人。或有闡
提人。非必一人皆具三也。言九品者至文當
辨者。上文並標三福九品。然至釋中但解
三福。不釋九品而讓文中。故云當辨。次下
結中但結三福不結九品。亦此意也
本曰十四就下至三品義意竟
釋曰。上來第一料簡略解三福九品已竟。
自下第二釋三輩中文自爲三。謂上中下。
上輩中三。一文前料簡十一門義。二正別解
上三品文。三總讃上輩。今則其初。於中
有三。謂標・釋・結。標中十四就上輩等者。次
於第十三觀。故云十四。於三輩中是遇大
機。故云上輩。是大乘行名爲行善。未至文
中。故云文前。簡異上輩三品別釋。故云總
也。十一門者。諸師不知文有隱顯。而以三
心唯屬上上。不渉八品。今家曉知經有
隱顯。安立一百番義。欲令行者識知九品
行人皆具安心起行。而得往生之義。義門
最要。是故三輩文前各作十一門義。令易
識知也。釋中一者總明告命等者。爲説下
十門。先總告二人。十門爲別。告命爲總。往
生品類有九階級。今指上上品以名其位。
三四只是人法不同。謂具三心人即爲有
縁類。所具安心即爲正因。所言總者。無三
心者即不得生。具三心者必得往生。是故
不論機善惡。不問行勝劣。一切生者皆具
三心。是異受法九品各別。故名爲總。五六
兩門亦是人・法。謂依性欲執法各異。是名
簡機。修堪能行是爲受法。謂就有縁論受
法時。隨其機欲各行己業。故名爲別。總別
雖異其機是同。爲分心行説爲三五。第七
門是修行時分。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不經
僧祇得生業滿。不假萬行道場果近。最上
頓教專顯此門。係恃順次。勵行今生。第八
是迴受法向所求處。上來八門同在此土。
第九迎接該於淨穢。此乃穢終淨始故也。第
十・十一偏在淨土。於中第十障盡蓮華方
開。十一聞法菩提漸證 問。上上品經迴向
在前。時節在後。今釋何違 答。第八迴向
即有二義。一別。二總。別在時前。謂七日行
中日日迴向。時待七日。迴通日日。故時在
後。總在時後。謂七日行後總以所修向所
求處。故迴在後。是故經釋各申一邊。故不
相違。總而言之。六七八門並是同時。然修業
邊爲第六門。行逕時節名第七門。向行當
果名第八門。故上上品迴前時後。中品中生
先説時節。後明業迴也 問。第八門迴向・
三心中迴向同異如何 答。三心迴向於安
心中廣迴萬行。第八迴向唯局受法迴生
因也 問。三四五六七八六門爲是同時。
將爲異時 答。機類多種。不可一概。若約
平生迴心之者。六門同時。謂上五品是也。若
約臨終迴心之者。亦有二類。或有平生具
五六七。臨終始具三四八門。謂中下品是也。
或有平生總無六門臨終頓具。謂下三品是
也。一百番者。此約大數。其實九十九番也。
總料簡各料簡者。合上三品。故名爲總。分
中下輩。故名爲各。若具應言就中下輩文
前。各總料簡亦得也。又此義若以文來勘
等者。上上一品具十一門。上中・上下・中中・
中下唯有八門無一三四。中上・下三唯有
九門略三四門。故云有具不具 問。下八
品略誰所爲耶 答。此事難知。經文略者通
佛・經家・譯者故也
本曰次下先就下至上品上生義竟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文前十一門義已竟。自
下第二解上輩文自爲三段。謂上中下。今
則其初。於中有三。一初至即有十二標。二
一從下至總結釋。三上來下結。下八品文三
分準知。釋中文自爲十二 問。文中既有
十二科段。何故文前立十一門 答。十一門
者。顯得生者即有始終。此乃義有十一不
同。故立文前十一門義。不以文段爲要。初
釋告命辨定其位中。一從等者 問。佛告已
下至上生者爲一段者。若有已下正當第
二。何云三從若有等耶。又告命・辨位合
爲一段者。唯十一段。不可標云有其十
二。又文前開告命・其位。以立兩門。今至文
中何合釋耶 答。今分文有開合兩意。若
約合意。應有十一。謂一佛告下至上生者。
此明總標。二若有下至即便往生。此明總
擧有生之類。已下諸段隨應減數。告命・其
位以爲子段。即其意也。若約開意。應有十
二。謂一明告命。二明辨定其位。已下如本。
標云十二。釋云三從。即其意也。凡就一文
中有含容義。分科參雜往往有之。謂如所
現之形之文加入第六大科内子段。見金蓮
華之文添釋第四大科中小段等是也。三
明有縁中。有生之類者。上云有縁。今云有
生。言有縁者約因。三心具足者即有往生
之因縁故。言有生者約果。三心具足者即
有淨土之生果故。故非相違。一明能信之
人者。指經若有衆生句。即擧具三心人。而
唯擧信者。三心之中深心是勝。故偏標之。
華嚴云。信爲道源功徳母。智論云。佛法大
海信爲能入。鸞・綽二師唯約信心。而釋
三種信不信也。二明求願往生者。指經願生
彼國者句。總發欣求心者。應具三心。故
爲勸三心。先擧求願也。三明發心多少
者。指經發三種心句。此欲別明往生直因。
故云發三心。四明得生之益者。指經即便往
生句。若具三心必得往生。故云即便。所言
即者不離之義。此語往生當果決定。非是
即時。四明三心正因中三。一總明如來徴
答之義。二經云下別釋三心義。三三心既具
下結。初徴答中隨機難知者。上説發心往生
之益。故名顯益。未説三心名相。名爲意密。
半顯半隱。其義可知。非佛自問自徴無由得
解者。餘文之中雖有如來自問自答。未釋
此義。然三心是往生要術。獨秀諸文。故至
當文鄭重解之。此乃癡直之心速出生死。
他力之信不問善惡。一世迴願入無漏境。
豈非要益。唯佛自知。故釋此義。二別釋中
三。所謂三心。一釋至誠心中四。一𤗣 經文。
二解字訓。三欲明下廣釋。四故名下結。初
𤗣 經中。經云者。餘處釋經未有一處置經
云言。然今三心一經樞鍵。出離最要。故別
擧聖言。勸人令信。又經文僅有一十六字。
解釋廣及二百餘行。故言經云而分經釋。
但後二心可準知故不言經耳 問。三心
若要何故如來不説其相 答。如來在世機
根利故。自聞略説廣解了故。滅後衆生是鈍
根故。論師人師而製廣釋。勸人令解。如
起信論四根文也。二辨字訓中。至者眞等
者 問。玉篇云。至極也。善也。到也已上未見
眞訓 答。字訓非一。豈執一隅。天台疏
云。至之言專。誠之言實已上慈行鈔云。訓
釋多端。勿局常聞。不可一準已上問。眞
實心分齊如何 答。先師云。住往生思起
行不飾名眞實心也。有人云。至誠者強盛
也。即發一念眞實之心名眞實心也蓮華谷
等趣
有人云。先知其機可驗其心。然淨土機不
堪聖道怯弱下機。只局涯分窮其心故
名眞實心。彼強盛義有嫌機咎。不甘心也
勝願
私云。後義協先師傳。彼強盛義若被上
機。如龍得水。故有巨益。若對下機。似&T050460;
虎尾。還生怯退。三廣釋中三。一欲明下至
心中作。約勸門而明眞實心。二不得下至
亦皆眞實。約誡門而明虚假失。三又眞實
下先標二利。於自利中廣約十重厭欣。以
明眞實心。初約勸門明眞實心中。欲明等
者。釋迦欲説使得生者具至誠心。即指佛
意。名爲欲明。此文雖在上品上生。佛意廣
通定散衆機。故云一切。身口意業所修解行
者。往生之行不出三業。謂禮拜行即是身
業。讀誦稱名讃歎等行即是口業。觀察善解
等行即是意業。世福通於三業。戒福通二
通三。行福亦通三業。云解行者。先解經
教。次修其行。行通三業。解局意地。必須眞
實心中作者。若心行具足。内外相應。三業
四儀所修善行皆成生因。凡人心操有眞有
僞。君臣夫婦朋友知識相交皆有此眞僞心。
今入眞門願往生時。尚有眞僞。若眞即生。
譬如勁松彰於歳寒。若僞不生。猶似佞臣
見於國危。今至誠心者。眞而不僞之心也。
首楞嚴經云。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
儀一切行中尚無虚假。因他不直果招紆
曲。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眞實入三摩
提。永無魔事。維摩經云。直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不諂衆生來生其國。又云。直
心是道場。無虚假故已上二約誡門釋虚
假心相中四。一不得下正誡虚假。言誡外
相現賢善精進。内心懷愚惡懈怠。二貪瞋
下至不名實也。釋虚假之由。何故起虚假
心。由貪瞋邪僞之心悕求名利故現虚假
相也。邪僞姧詐四字皆諂曲不實之義故。以
内外不調心名虚假。其意明焉。心曲如蛇。
害物如蝎。涅槃經第四云。善男子我涅槃。
後無量百歳四道聖人悉復涅槃。正法滅後
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
貪嗜飮食。長養其身。身所被服麁陋醜惡。
形容憔悴。無有威徳。放畜牛羊。擔負薪草。
頭鬚髮爪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
細視徐行如猫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
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内懷貪嫉。
如受唖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
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
制戒律正行威儀。説解脱果離清淨法。及
壞甚深祕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説經律。而
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
是佛説。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已上
不空羂索經云。内懷腐朽。外現賢善。方
便作行貪求名利。自損損他共入地獄已上
智論第五云。無復懈怠已捨利養名聞者。是
利養法如賊。壞功徳本。譬如天雹傷害五
穀。利養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徳苗。令不増
長。如佛説譬喩。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
貪利養人斷功徳本亦復如是。如偈説。得
入栴檀林。而但取其葉。既入七寶山。而更
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樂。反求
利供養。是輩爲自欺。是故佛弟子欲得甘
露味。當棄捨雜毒勤求涅槃樂。譬如惡
雹雨傷害於五穀。若著利供養破慚愧頭
陀。今世燒善根。後世墮地獄。如提婆達多
爲利養自沒。以是故言已捨利養名聞已上
安樂集云。一切衆生皆由多虚少實。無一
正念。以是因縁地獄者多。解脱者少。譬如
有人於自父母及以師僧。外現孝順。内懷
不孝。外現精進。内懷不實。如是惡人報
雖未至三塗不遠。無有正念不得解脱
已上終南山云。賢聖密行内智外愚。凡夫狂
癡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現戒定相。此是無
刀大賊。罪於劫掠已上弘決四云。能修四
安樂行。一生得入六根。極大遲者不出三
生。若爲名聞利養。則累劫不得已上雖起三
業等者 問。虚假人何起善三業 答。此是
虚假三業而非眞實三業。意云。姦飾外見
令他表知有善三業。安心闕故身口起行
名雜毒善。其實非善。又三業者起行三業。
即指上云身口意業。就此起行以釋安心
虚假相也已上
先師
或雖起三業者。身口業行及
能等起思且名三業。雖起三業善心闕故
不成往業。意樂惡故名爲雜毒。例如古迹
瑜伽論利益殺生文云。菩薩若見欲作
重罪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衆生命當墮
地獄。如其不斷。彼罪業成當受大苦。我寧
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
於彼或以善心。或無&T047368;心知此事。已爲當
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
因縁。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徳。此
闕煩惱故無所違犯。意樂善故生多功徳
已上同宗要云 問。既生功徳。何名性罪
 答。意樂雖善方便惡故已上今之三業翻
之可知。有人云。因等起心雖是虚假。刹那
等起起善三業名起三業。意云。心住名利
不欣淨土屬因等起。暫時所起善三業者
非往生業。故名虚假蓮華
有人云。案文大
意。初欲明等者。明一向眞實相。次不得等
者。明一向虚假相。然機有多類故。自有多
虚少實等別。非釋本意。何必今文相當刹那
等起之義。今云。此破一往似宜。再往不爾。
謂因等起感異熟果。刹那等起不感果報。
刹那等起廣通三性及以睡時。設起善心不
引生故。猶可屬於一向虚假。彼約刹那。故
許善意。三業之語不虚設故。若約感果非
實三業。若惡若善。倶不生故。三若作下明
雜毒善往生不可。所謂虚假安心之者起三
業行。縱勵身心十二時中如拂頭然。其所
修行皆名雜毒。非是生因。故言不可。但苦
勵之言只是假令之義。既云縱使。豈是實
義。又諸凡夫名利如江海。厭欣似涓露。予
見世間。若欲現世人必勇猛。若求後世人
必懈怠。如何偏言虚假之者不作苦勵身心
之行縱使言顯不定義耳。欲迴等者。非謂
虚假直求淨土。只是釋家爲顯雜毒善不
成往因故。縱許而言欲迴等也。又有計設
不調心稱佛名者往生直因之輩。若無安
心非本願念佛。何生淨土。此是戒禁取見。
故今文亦誡此見耳。四何以故下正明往生
不可所由。謂彼佛因中行皆眞實作故。所得
之果不招紆曲。故欲至彼土。必須眞實相
應所求。若心不實無由得生。但菩薩眞實
強。聖心堅固故。行者眞實弱。凡心羸劣故。強
弱雖異眞實相順。謂佛願強故攝行者弱心。
以令生淨土也。譬如天日火性是強。地下
水精火性是弱。雖有強弱同火性故。以球
對日火即出生。彼佛此凡。眞實強弱其義
可類。施爲趣求者。下化名施爲。上求爲趣
求。若曲分別四十八願。十二・十三・十七・三
十一・三十二五箇願以爲趣求。自餘四十三
願以爲施爲。又四十八皆是施爲皆是趣求。
一一誓願皆通自行化他故也。三重明眞實
心中二。一標二種眞實。二但釋自利眞實。
於中有三。一總約厭欣明眞實心。二別約
三業厭欣明眞實心。二不善三業下合結三
業遠近。所以不釋利他眞實。謂以自心所
具誠心。教他令行故知自利。已利他自可
知故。孝經註云。先王行至徳要道。奉理則
遠者和附。近者睦親也。所謂率己以化人
也。廢此二義則萬姓不協。父子相怨。其數
然也已上總明眞實心中。想同一切菩薩制
捨諸惡者。具縛行人制惡雖不及菩薩制
惡。而起意樂想同彼類。既云想同。豈是全
同。見賢思齊。雖愚是賢。如弘決云。若恣
結使失於今世後世善財。妨於佛道。設使
心起。不令口起。設若口起不令身起。設使
身起。不令作大罪如凡夫人。此是得攝
菩薩大人數中已上聖道既爾。何況淨土。別
明口業中。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者。譏嫌之
敬而非實敬。又敬有愼訓。別明身業中。輕
慢厭捨者。衲衣不隱肩。節量不滿鉢。如彼
空也増賀等類。結三業中。不簡内外明闇
者。内謂内心。外謂外相。若用日月燈燭光
照。名之爲明。翻之爲闇。若虚假人明・外是
賢闇。内是愚。由内心曲姦飾他見。若眞實
人内外明闇無有差別。唯欣菩提不求名
利。故云不簡。二釋深心中四。一牒經文。二
明深心體是信心。三亦有二種下明信相。四
故名下結。二明體中。言深心者即是深信者
 問。以深心屬信心有何文理 答。佛法
大海信爲能入。一切出離行無不由信成。
今欣淨土應具信心。是其理也。文者本願
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言至心者是至誠
心。欲生我國是迴向心。文言大同。中間信
樂豈非深心。信謂忍許。樂謂愛樂。愛是信
功。故云信樂。但有寛狹。信縁四諦。愛縁滅
道。今信淨土亦是愛樂。淨土論云。愛樂佛
法味。所言愛樂非染汚愛。今亦如此 問。
前後二心不置深名。何局第二名深心耶
 答。疑心易起。信心難成。謂別行人多破
往生。爲之失信疑怯心起。但從輪迴。是大
失故。別置深言誡其狐疑。立眞實信以除
猶預不定之心。故下文云眞實深信等。是故
不爲四重破所動亂破壞。以此分齊名爲
深心。前後二心不爲破人所動亂者。依信
心功。故不云深。三明信相中。文自爲二。
初略後廣。合有四段。第一第三明其機分。
第二第四明其行法。但初二段置一二言。三
四二段不標其數。是故一二之言兩次用
之。謂一之言貫通第三。倶明機故。又二之
言下通第四。倶明法故。選擇云。建立二種
信心。決定九品往生已上二種信中豈闕三
四。初略釋有二。一信機。二信法。於中有
三。一依大經信彌陀願。二依觀經信釋
迦説。三依小經信諸佛證。次廣釋亦二。一
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初文有四。一又深信
下至眞佛弟子。重擧三經勸行者信。二又
一切行者下至往生之大益也。別就觀經
勸其信相。於中亦四。一初至不誤衆生也。
總明信行之意。二何以故下至實語故。正
明信行所由。三除佛下至應知。正明佛菩
薩所説有了不了異。四是故今時下。明勸有
縁令信佛語。三又深心深信者下。明對治
他妨成就信心。即有其二。一釋不爲他妨
礙所傾動。二正施問答廣釋信相。四此名
就人立信也者結也。次就行立信有三。一標
章名。二然行下釋二行中二。一初至雜行。
擧二行名。二言正行下至悉名雜行。釋二
行相。於中有二。一釋正行。二釋雜行。初文
亦二。一正釋五種正行。二又就下分別助正
二業。三若修下判二行得失。起盡可見。又
一義云。第一信者先明機本性。未論法益。
故第二信中始分就人就行二種信也。信法
中二。一從初至決定得生。略依三經方信
三佛。二又深信下廣就人就行立信。就人
中四。如第一科。就行中三。如第一科。一者
決定深信等者。此信自身機分。謂無始以來
由罪惡故無出離縁。輪迴六道未出生
死。若不遇彌陀願力者。何時出生死耶。凡
諸教中未有此信。唯在瑩心性珠以顯本
有理。今則不爾。先信我機分無出離期。次
信佛願以攝此機。是時往生之信指掌。聖
僧之教證定之言。深仰此説耳。常沒常流轉
者。言常沒者局於三途。言流轉者通於六
道。若沒若流。久在生死故名爲常。無有等
者 問。今云無有出離之縁禮讃云善根
薄少。豈不相違 答。無始衆生何無一善。
善微惡著不出火宅。故今云無 問。觀念
門云佛三種願力以爲外縁。至誠等三心以
爲内因。何得云無 答。勝願院云。彼約解
義門。謂感果法必由因縁故。今約勸化門。
謂若思自有内因者。信佛心弱。故爲偏信
佛力佛願。深信自身全無因縁。唯信佛願
欣求往生。住此念時。信力強盛正託佛願。
方得往生。即是此宗出離故實。又彼觀念門
一往解義。今文再往眞實解義。所以然者。
一切淨土不論報化。皆屬依他。況彼極樂
判報土故。凡夫修善何得往生。凡夫所修
不出遍計。遍計之心何成生因。今云無縁。
眞實解義門也。今云。無有等者釋信心相。此
信心爲内因。佛三力爲外縁。故兩處釋不
相違也。四十八願攝受衆生者。彼本願中
雖有佛身淨土兩願。莫不爲生。佛光無量
横化十方。佛壽無量竪攝三世。諸佛稱揚
欲其機多。淨土光嚴爲置衆生。故自行願
皆兼利他。般舟讃云一一誓願爲衆生。
影・義寂等皆同之。無疑無慮者。疑慮即是深
心所治。故云無耳。證讃彼佛依正二報使人
欣慕者。定散行成方得往生。有此益故。令
人欣慕。不顧身命者。輕於身命名爲不顧。
此有二類。若其上機頓捨身命。如傳中云。
或投身高嶺。或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
身供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已上若其
劣機不能頓捨。纔生意樂。臨命終時一向
不顧身命財也。太賢云。後學菩薩於身命
財全捨與之。初心菩薩不能當時施與。而
應發願已上聖道尚爾。況淨土乎。遣捨行去
者。三經所説大同小異。如大經中捨三毒
及五惡。令行三善五戒。又捨諸行。令行念
佛。即三輩中一向專念是也。如觀經中。捨
九方淨土。偏令樂西方。又捨亂想及以小
心破戒不孝十惡五逆。令行定善及以大乘
五八等戒敬上慈下迴心念佛。又捨定散唯
勸念佛。付屬文云持無量壽佛名是也。如
彌陀經中。捨少善根。令行念佛。此乃隨所
化機宜。致使有其同異也。所言去者令
去火宅。三經皆同。教意願者。如次釋迦説
教。證誠佛意彌陀佛願。以此三隨順名眞
佛弟子。不誤衆生者。若信行者不失自往
生。亦不誤衆生。今擧不誤他。下明不自
失。何以故等者。此有二由。一佛大悲哀傷
衆生故。二佛語眞實無虚妄故。除佛已還
等者。正明學地不及極果。正使習氣名爲
正習。煩惱所知名爲二障。具如玄&T047368;。測量
佛意未能決了者。法華云。盡思共度量不
能測佛智已上雖有平章者。玉云。平符兵
切。正也。章諸良切。明也已上正驗佛教。
分義云。吾共夫人私自平章云云不印者即
同無&T047368;等者。不能&T047368;説於法體相名爲無
&T047368;。説若無&K&T047368;;即無利益云無利益。利者對
衰。益者對損。利淺益深。此即一往。其實利
益互通淺深。若佛所有言説即是正教等者。
此有三對。一教義對。能詮名教。所詮爲義。
二解行對。解教曰解。修行曰行。三業智對。
福徳曰業。智慧曰智。佛離邪曲其説正直。
故通名正。若佛所説即是了教等者 問。依
準涅槃四依。小乘是不了。大乘是了教。今何
約因果而分了不了 答。隨義轉用。又
疑論五引觀經疏。以述四重了不了義。則
知。了不了義其相非一。何執一途。但彼疏
未檢。其義出在四分律鈔。講前加行方便
第一江東杭州華嚴
寺沙門大覺撰
云。依涅槃經。聲聞乘法
猶如初耕未得果實。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如是名爲不了義也。大乘之法則應依止。
是名了義。若依此理。諸大乘經皆名了義。
聲聞乘等名不了義。豈諸大乘皆爲了義。
如契經説。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故大乘
經非皆了義。今以義解。了不了義略有四
重。一法印非印門。二詮常非常門。三顯了隱
密門。四言略語廣門。第一法印非印門者。法
印有三。一者諸行無常。二涅槃寂靜。三諸法
無我。若一切教爲此三種理印所印名爲了
義。違三法印即非了義。由此道理。三藏十
二分教無非了義。皆順三法印印。理非顛
倒。能捨煩惱業及諸苦故。諸外道教皆非
了教。非三印印。非不顛倒。不能永捨惑
業苦故。涅槃又云。一切外道所可言説悉
是妄語。故唯佛教是了義經。順三法印可
歸依。故其佛所説法毘奈耶亦可歸依。第二
詮常非常門者。如涅槃云。聲聞乘者名不
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
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
義。瑜伽決擇七十六説。世尊往昔唯爲發
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希
奇。然是有上是未了義。即顯大乘是了義經
聲聞乘教名非了義。此中一往依乘所明。名
爲了義。非諸大乘無不了義。聲聞乘經都
無了義。第三顯了隱密門者。瑜伽論云。又
諸菩薩於如來所。深植正信深植清淨。一
向澂清唯依如來了義經典非不了義。了義
經典爲所依故。於佛所説法毘奈耶。不可
引奪。以佛所説不了義經依種種門辨本
性義。猶未決定。尚生疑惑。非了義故。即
依此文。於大乘中顯了言教名爲了義。隱
密言教名非了義。非若顯了所詰究竟。名爲
了義。言非顯了。所詮之理又無究竟名不
了義。第四言略語廣門者。謂雖是大乘明顯
之教。初但略説詮理未盡。所明未周。名爲
不了。不是所詮非究竟理名不了也。由此
即顯諸聲聞乘亦有了義。其言廣者名了
義經。此依説義言有廣略名了不了。非
約所詮理是究竟非是究竟名了不了。若
準此義。大乘經中亦有了不了義。小乘經中
亦有了不了也。此上四門初門爲令衆生
捨邪歸正名了不了。一切佛經皆名了義。
外道所説名不了義。第二門者爲令捨小
歸大名了不了。一切大乘皆名了義。諸小
乘教名爲不了。第三門者爲令捨隱歸顯
名了不了。一切大乘顯了言教皆名了義。
雖是大乘説法隱密名爲不了。第四門者
爲令知法廣略名了不了。諸重頌經言略
不盡。皆爲不了。非重頌經言廣盡故。名爲
了義已上準此文。了不了義既不一準。是
故今文約因果判了不了。是故今等者。明
勸有縁令信佛語。謂佛菩薩教中。偏依佛
經信受奉行可得往益。若信論文疑礙經
説廢失往益。是故不可疑經信論廢失大
益。言如攝論設雖不許凡夫得生。深信佛
語不可依論。況論不言凡夫不生。此乃
爲破通論家謬剩作此釋。此是況破。非實
不用。若實不用。何玄義中會通論文。若尚
拒執。依經不可依論。故云不可信用深心
深信者。經釋兩言竝擧而已。決定建立自心
等者。此明建立決定往生信心。隨順此教。
修淨土行。永不爲他之所退動。別解等者。
學故生解。解故生見。見故生執。由此不
許往生淨土。但解等次非是生起。故下文
云異見異學別解別行。別異二字言異意同。
問曰乃至多引經論者。維摩・瓔珞・仁王等
經。地持・瑜伽・唯識等論。皆明初地三地
菩薩始見報佛。不許凡夫亦生報土。答中
有四重。初一重明對破人會違文。可増
長往生信心。後三重明重對破人以擧賢
聖佛果。一一縱答更可彌増往生信相。初重
文中。時處機益別者。如來教旨必待時等。是
故半滿教異二藏宗別。豈可得言華嚴純大
於佛法中都無小乘。又不可判阿含唯小
於佛教中總無大乘。今亦如是。彼則對斷
證之機。爲令昇進上位。且約自力門。説
凡不入報土。今則對常沒之機。爲令往
生淨土。正約他力門。明凡能入報土。佛
意既通。行者何諍。通説人天菩薩解行者。
此中缺二乘。備應云五乘。百千萬億道
不生者。準下若一若多遍滿十方之言。應
是破人員數。増長成就我往生信心者。本
自具信。故値違縁而施信用。故云増長。
例如彼云猪摺金山風増求羅。第二重
中地前菩薩羅漢等者。二乘三賢斷惑同故。
合爲一類。起信論云。如二乘觀智初發
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麁
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已上第三重中。初
地等者。同斷二執證二空故。合爲一類。
異口同音皆云等者 問。何故上二重引經
論以設疑難。自下二重直非佛説不引證
耶 答。初二二類未證位故。若不引證
所破不受。故引經論以設難破地上證位
得佛智。故雖不引證人可信受。故不引
證。專心念佛等者。言念佛者本願稱名。
言餘善者定散諸善。決定上上信心等者
 問。何故第一重云我往生信心。第二重
云我清淨信心 第三重云我決定上上信
心 答。且從破人位淺深。故分別其言。
謂清淨者。信是淨分。疑是染分。故云淨
信。言決定者。信不動也。言上上者。能破
之人超凡超賢。故云上上。今對此人立決
定信。故名決定上上。理實互通。第四重中。
化佛報佛者。報化雖異同佛果故以爲一
位。何以等者。明不受破所由。於中有二。
一初至一佛所化。立理救破。二即彌陀下
至其事也。引證符理。理者一佛一切佛之
道理也。證者即彌陀經之證誠也。初立理
中。前佛制斷等者。此文正引止惡修善諸佛
道同。用顯凡夫專念專修定生彼國。當知。
三世諸佛法同釋迦。皆説定散及以念佛定
生淨土。凡以惡業爲出離因。又以善根
爲地獄因。無有是處。今亦如是。諸佛大慈
勸歸淨土。若其虚妄無有是處。十惡破戒
五逆謗法臨終迴心刹那即生。最上頓教不
須狐疑。逆謗猶生。況其餘乎。一念猶攝。況
常念乎。十善順六度者。恐以七支爲第二
度。以不慳貪爲第一度。以不瞋恚爲第三
度。以不邪見爲後三度。專念專修者。言專
念者對四助業。言專修者對諸雜行次教
證中引經四文。初二直明釋迦讃勸。四二
文引他佛證 問。何故三四文違經前後
耶 答。今引證證能詮教以爲本意。是故
先引教證文。已次引念佛誠實文。釋迦讃勸
亦先讃後勸。故此四文前後相符。惡時等
者。此擧五濁。但闕命濁更加惡世界。時即
劫濁。衆生・見・惱此明三濁。有本無見字。惡
邪無信即當見濁。無命濁者短命之因在
見惱濁。故以此二攝命濁也。惡世界者總
擧娑婆五濁國土。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
等者。此經唯云善男善女。然準觀經而云
罪福。此經唯云一日七日。然準大經而云
百年。三經同説念佛一行。若罪若福。若延若
促。各説一準。其實互通。故寄釋耳。此名就
人等者。言就人者。解行不同人也。言立信
者。就破人立信也。謂觸違境立不退信。
如彼止觀行人若起昏散。寂照之義雖可隱
沒。而觸違境彌増明靜。今亦如是。雖逢
破人聞不生説。増長決定往生信心。故名
就人立信先師一義云。人謂釋迦。滿足大悲
人故。亦是諸佛。同體大悲證誠人故。文標此
二。意兼彌陀。本願主故。此等三佛即是所信。
故曰就人。言立信者。即是行者往生信心。
此乃能信。依信佛語。立我決定往生信心。
如就行立信中就所信行立能信心。又義
云。就人立信者。廣信上略釋中罪惡人即
爲往生機。就行立信者。廣信上略釋三經所
説之行也。上文即云罪惡凡夫無有出離。今
文亦云罪障凡夫不得往生。信機明矣。若
無此信。往生信心猶難決定。謂佛本願化
衆生者。非是少縁衆生。豈我等之所堪。計
知。生者即是善根純熟菩薩。爲除此疑。就
機立信。此乃論機當體。雖無出離之縁。而
乘彌陀本願力。方得往生耳。今云。初義親
文。毎四重文就破人言云増信故。就行
立信者。上就人立信有結無標。今就行立
信有標無結。此影略互顯 問。就行立信者
就何等行。而立信耶 答。此有三義。一云。
總通正雜二行以立往生信心。故初文云
然行有二種。此就正雜二行而立信也。
擇集云。往生行有二種。一正行。二雜行。既
云往生行有二種。往生之信何局正行。但至
分別正雜助正及得失者。立信之上探經
本意。約隨自機判其得失也。不必廣勸隨
他之機。選擇集云捨雜行歸正行之文。
亦此意也。此乃觀經所説上六品行即是雜
行。十三定善及下三品即是正行。今順經
文立二行信也。二云。今文意者通釋五種
正行立信。不釋雜行立信之相。正行下皆
云一心故。亦不判失故。三云。就行立信者。
唯就口稱正定一行。以立決定往生信心。
所謂文首標正雜者。爲捨雜行取正行
也。是故正判得失而令取捨。次正行五種
一一皆就親近等義。雖云一心。唯助正業
以爲其要。更分別助正二業者。爲傍助業
選正業也。是故今文意者。餘四正行非本
願行。故判屬助業。唯口稱一行獨順佛願。
故萬行中唯以念佛爲正業也。當文之意
不出此義。故選擇集中全引此文以爲捨
雜行之證。況正雜二行即專雜二修。而雜修
文擧十三失。不言立信。今之雜行亦以可
然。總雖二行同立信心得往生益。而今唯
就念佛勸信。餘行信相置而不論也。凡信
有三重。一者正雜二行同得生故。廣信往
益。二者五種正行有其得故。信親近益。三
者正定念佛唯信本願決定業益而已。言正
行等者。西方行者極樂以爲所求。彌陀以
爲所歸。五種皆是彌陀事故。名爲正行。言
雜行者。西方行者雖歸彌陀。而行餘法故。
西方・餘事兩相間雜。非但行體雜於餘事。
亦其當果非純西方。總通十方及三乘等。故
名雜行。專依往生經者。指正依經。即壽觀
彌陀三經是也 問。上六品行亦依今經。可
名正行 答。專依者是依經旨。上六品行
即有疎遠等五失。故雖在經文而非經正
意。無專依義故。不可得正行名也。有云。
上六品雖擧行名。不明行相。若欲行其
行可依餘經。故非專依往生經也。行行
者。上行能行。下行所行。謂行所行也。又正
行非一。故云行行。謂行此行彼也。一心專
讀誦等者。一心之言廣通理事定散起行安
心。理一心者心性平等無有差別。指此一
理名爲一心。華嚴云。三界唯一心心外無
別法已上事一心中有定散異。定一心者。三昧
相應都息餘縁。名爲一心。玄義分云。想心
都息縁慮竝亡已上散一心者。雖行散善隨
分攝心。以等持分名爲一心。論註云。心
心相續無他想間雜已上定散一心竝屬起
行。安心一心者。心中思定出離要道。不假
餘法名爲一心。故論註下釋三信已云。是
故論主建メニ言我一心已上下文云汝一心
正念直來。所言一心者。即三心也。又玄義
云一心信樂求願往生。此指誠心名爲一
心。故知。安心亦名一心。五種正行皆云一
心。應是安心。專讀誦等是起行故。況譬説一
心既是安心。法説一心亦可安心。讀誦者。對
文爲讀。暗誦爲誦 問。讀誦正行出在何
文 答。大經下云。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
持讀誦。如説修行已上問。讀誦正行與上
上品讀誦大乘同異如何 答。有寛狹異。謂
上上行廣通諸經。讀誦正行唯局三經 問。
若爾上上備有正雜二行。云何上六品行偏
屬雜行 答。從多分故。一心專注思想觀
察等者。停心一境名爲專注。即是等持。通
於思惟及以正受。思惟爲思想。正受爲觀
察。出定入定憶持不忘。名爲憶念。若禮即
一心等者 問。禮拜正行出在何文 答。淨
土論中立禮拜行。又龍樹十二禮及彌陀章
中。偏頂禮彼佛。若讃嘆供養等者。開合之義
如選擇集 問。讃歎供養出在何文 答。
言讃歎者。大經上云。若有衆生聞其光明
威神功徳。日夜稱説。至心不斷。隨意所願
得生其國。又淨土論立讃歎門。又彌陀章
以偈讃歎。言供養者。大經下云。懸繒然燈。
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傍依經中
亦有此文。般舟經云。有四事供養。飮食・衣
服・臥具湯藥已上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者。總明
常念之相。次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
不捨者者。別釋常念之相。謂人威儀不出行
住坐臥。各於其中皆有久近。行久近者。咫
尺往來以之爲近。千里遠行名之曰久。餘
住坐臥例行可知。若久若近。不忘名號。是
名念念不捨也 問。一食之間尚有間斷。如
何一期念念相續 答。此釋行者用心意樂
也。我等未出三界火宅。今値本願大善名
號。是多生之大慶。豈不抛衆事念名號哉。
居諸如矢。迫我短壽。今生空過ナハ出離何時
著脱之思旦暮何忘。但凡夫行者雖住此念。
而野馬難繋。家狗自馴。善心甚尠。貪瞋競起。
隨犯隨懺之故實。豈非凡夫修行也。言其
止惡。則許念時日。言其修善。亦勸一十萬。
莫謂初心實無間隔。只是行者用意而已。是
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者。廣本選擇云。稱
名念佛是彼佛本願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
願必得往生。由願不虚。故以念佛爲正
定之業乃正但正定者。法藏菩薩於二百一
十億諸佛誓願海中。選定念佛往生之願。故
云定也已上抑昔祖師上人時年四十三。承安
五年始歸此文。唯修念佛。此文意云。往業雖
多大分爲二。一者正行。二者雜行。疎阿彌
陀以爲雜行。親阿彌陀以爲正行。其義易
解。然後五正行中。唯以稱名念佛一行名
正定業。其由難辨。其理易迷。是故疏主正
憐迷徒。以示津云。順彼佛願故。彼佛願者。
即大經説四十八願中。唯以念佛一行而
誓往生行因。爰上人得此文。如闇得燈。如
渡得船。即捨本業。一向念佛。念佛即是生因
本願之行。餘行非本願行故也。是時求於往
生之人雲ノ如。來市ノ如集。上人訓以念佛一行。門
人併信此勸年。所謂大原座主・安居院・白
河・先師・長樂寺・西山・竹谷等也。又後禪林
寺・毘沙門堂上人滅後同
歸此義
蓮華谷云。諸行非本
昇蓮
房説
妙香院云。諸行非本願。十九來迎。二
十果遂云云即名爲助業者。若念佛者心念口
稱常能勇猛。不必兼助。若有行人。其性懶
惰數怠念佛。即於其時修助勵正。所謂讀
誦三經。其文專嘆念佛功能。是故讀誦勸心
令行念佛。又觀相好。其相光明遍照十方。
念佛衆生攝取不捨。乘此勸力除懈怠心。
令行念佛。又禮拜時瞻仰尊顏。始自烏瑟
終至金臺。莫非彌陀願力所成。熟案願趣。
莊嚴佛身偏爲衆生。速生淨土。奉事彼佛。
得生祕術專在名號。須救頭然一心稱念。
我宿何罪アテ今懈稱名。如此思時助發其心。
能行念佛。讃嘆供養助成之義。準上可知。
又助正義隨機不定。若正定業行難成故。
更修助業大事方成。謂稱名雖能滅多罪。
而就此機更加助業。滅罪生善方可滿足
往生大益。如彼道珍禪師夢見由不讀誦
彌陀經故不乘往生之船。故先師云。若行
禮等助業之時。應作是念。此是決定往生
業也。又泛考衆典。助正義非一。智論九十
八前五度爲助。般若爲正。摩訶止觀七以
戒定慧三學助止觀。法華&T047368;一云。已聞般
若。復聞非常。恐其悋國。正助合行。因得大
已上又有重運身口助發意業之義。三
釋迴向發願心中四。一牒經文。二言迴向
下至故名迴向發願心也。釋第三心體。三
又迴向下至發願心。重牒第三心。明三心
具足。四又言迴向下至亦名迴向也。明還想
迴向。初牒經中。迴向發願者。迴一切善願
生淨土。即名迴向發願心矣。夫引當果以
願爲最。故用發願迴向心也。智論七云
問曰。諸菩薩行業清淨自得淨報。何以要須
立願。然後得之。譬如田家得穀。豈復待
願 答曰。作福無レハ願。無所標立。願爲導
御能有所成乃至復次莊嚴佛界事大。獨行
功徳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
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復
如是。福徳如牛。願如御者 問曰。若不作
願不得福耶 答曰。雖得不如有願。願
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徳増長已上問。論開
迴向發願以爲二門。今何合爲一心 答。法
門開合隨時不定。趣求同故合説一心。直挾
異故開爲二門。淨影云。直爾趣求。説之爲
願。挾善趣求。説爲迴向已上二正釋心體
中二。一明所迴向善根。二以此自他下正明
迴向淨土。初中亦二。一自所修善。二隨喜
他善。自善中有三門。一過現門。二三業門。
三世出世門。隨喜善中可有三門。文缺過
現。自善過現門中不云未來。若準華嚴。迴
三際善根。刊定&T047368;云。一未來善根雖未有。
若發願願熏成種。攝持力故。未來所修任運
往向衆生・菩提。不待更迴向也。二依此教
中。菩薩乃至修一念善攝法性。故遍於九
世。故用彼善根迴向也已上今除未者。過現
善根造業決定。其相麁著感果力強故。淨土
三經一論皆迴已造善根故。由此文理迴
過現善根。故彼此兩經各據一義竝不相
違。世出世善根者。於三福中。初福是世善。
後二出世善。或人天業因名爲世善。出離業
因名出世善。或有漏善名爲世間。以無漏
善爲出世間云云隨喜他善者。因果經云。
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
而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與施等無異已上
喜施既然。餘善亦爾。如止觀七云。隨喜者
名爲慶彼。佛既三轉法輪。衆生得三世利
益。我助彼喜。又我應勸化令其生善。其善
自生。是故我喜。喜三世衆生福徳善・三乘無
漏善。三世諸佛從初心至入滅一切諸善。
我皆隨喜。亦教他喜。如買賣香傍觀三人
同熏。能化・受化及隨喜者三善均等已上買賣
香譬在
智論二
十八
問。世間人天少善悉應住其果報。
云何言迴生淨土業耶 答。群疑論問曰。
若本期心生天受戒。垂至終日。願生西
方。即將先所受戒無作功徳招淨土報。如
何復能感阿僧祇之命根也。釋曰。行者本
雖受戒願生天中。後遇勝縁願生淨土。
行雖劣弱。以後願強資前戒品。轉増殊勝。
與佛願合壽命遐長已上文句四云 問。
人天小善應住果報。云何言皆已成佛道
 答。此應明三佛性義。大經言復有佛性。
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即是人天小善低頭
擧手乃至昔方便未開。謂住果報。今開方便
行。即是縁因佛性。能趣菩提。成顯實之義
已上&T047368;云。三佛性者。過去微善願智所制
咸趣菩提。火焔向空。理數咸滅。水流趣海。
法爾無停。但由願智未資。便封果報。故待
今開方是縁因。若據化意。何待此開。茍順
凡情立以近稱。今開近執法界本如。豈由
凡情局彼流焔。關中雖立善不受報。而不
明善體本融。但衆生無始唯流妄我。凡所
修習未嘗不倶。不受報言爲從誰立。若約
已發心者。乃由願行所引。何關善不受耶。
未發心來隨生納福。此善豈制令不受耶。
故知。不受之言善體無力。應知。曾酬者其
因已謝。未酬者毫善不亡。若曾發心如水
寄海。酬局因者如果酬華。故今於彼未酬
之因開其局情。及曾趣向權乘道者。以一
實觀一大弘願。之導之已上問。迴過去
善者。爲局未酬。爲通已酬。若云局者。大
乘實説善從眞如起。其善何不歸理。法事
讃上云。全身舍利・碎體舍利。齊心供養。近則
人天獲報。富樂長劫隨身。遠則淨土無生。
剋果則涅槃之常樂已上供養舍利感果如
此。以實論之。何善不然。法華疏七云。權
法各有所趣。戒善等近趣人天。若作縁義。
低頭擧手遠趣佛果已上若云通者。&T047368;
云。應知。曾酬者其因已謝。未酬者毫善不
已上答。已酬未酬倶是妙有。何中亡耶。
但其因已謝者。指酬近果邊。非無至遠
果。故上文云。過去微善願智所制。咸趣菩
提。火焔向空。理數咸滅。水流趣海。法爾無
已上故知。智火之煙終登第一義天。法水
之流咸歸薩婆若海。既爾宿善如恒沙。往生
果何空。二正明迴向中。眞實深信心中迴向
者。心若不實。心若有疑。迴願之心亦不成
立。故第三心須前二心。次下文中亦帶前二
心。守護願心。又禮讃中釋深心云眞實信
心。皆此義也。三重牒第三心。明二心具足
中四。一重牒心名。二必須下至得生想。明
以至誠心而作迴向。三此心下至多得益
也。明具深心而作迴向。四又白下明用譬
守護信心。初牒心名中。迴向發願擧往生
因。所言生者。標往生果。因果竝擧。故加生
字。或本云願生者。此擧經釋兩言也。三以
深心護迴向心中二。一初至大益。先明以
信心護迴向心。預擧二河意不生怯弱。二
問曰下正明施問答決一生修福念佛直
生淨土。初預生後譬中。一心投者。即是安
心。正直進者是起行也迴顧落道者。若聞喚
聲欲歸東岸。故云迴顧。自從白道可落
水火。故云落道。二正施問答中。先問次答。
問則擧別解別行人難意。解行不同邪雜人
者。通論三階等師不許往生名爲邪雜。既
壞正見。故名爲邪。見計非一。故名爲雜。或
説者先標疑多。又障難非一。故云或也。或
云者別出一疑。具造十惡五逆等者。如日觀
&T047368; 問。上深心中有此問答。何重問答耶
答。上問凡夫難生。故云一切罪障不得往
生。今問一生修福難入。故云云何一生
修福念佛。此乃彌陀別願攝受一切衆生
上問
答意
頓教一乘一世盍成今問
答意
其義可知。次
答中。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等者。疑者偏執
自義。不許淨土出離。爲除此迷。先擧佛教
數多。譬如下正以眼見譬喩顯法功能。此
有五對。明闇一對顯念佛法有滅罪力。空・
地・水三顯念佛法有生善用。火成壞一顯
念佛法竝有滅罪生善二用。先師云。如世間
有待對法。往生亦有待對義。且下上品一聲
對十惡。下中品一念對破戒。下下品十聲
對五逆。皆悉滅罪生善。命終一念頓生彼
土。爲顯此意用此待對。且擧念佛。餘法亦
爾 問。智論中立難解易解二空。今言空者。
二空中何 答。正當易解。云空含有故 問。
火成壞何義 答。實火大者能成色法。假火
大者可通成壞。千差萬別者即顯不盡。智
論六十八云。一切有爲法各有増上。増上者
共相違。相違即是怨賊。如水得増上力滅
火。火得増上力則消水。乃至草木各有相
害。何況衆生。菩薩摩訶薩有大悲心。雖不
與衆生作怨。而衆生與菩薩作怨。菩薩身
有爲法故。能作留難已上隨出一門等者。塵
勞門有八萬四千。解脱門亦有八萬餘。門門
之機不假餘門。斷惑入理。謂多貪人以無
貪善。而對治貪。隨斷餘惑。出離生死。名爲
隨出一煩惱門。從無貪善入解脱時。隨得
入於一切解脱。名爲隨入一解脱門。多瞋
等機例亦如是。阿含五百比丘各説身因。
淨名三十二菩薩不二法門。首楞嚴經二
十五圓通。即此義也。汝何等者。明各行有
縁一行。不妨他有縁行。行者等者。明解廣
學一切。行別修一行。四明譬喩中四。一明
用譬意。二譬如下至是喩也。正明譬喩。三
次合下至何極也。明合喩。四又一切下明
勸白道解而結心名。二正明譬中。二河白
道者。譬意似涅槃經。彼經二十三云。我從
往昔無數劫來。爲是身心造種種惡。以是
因縁流轉生死。在三惡道具受衆苦。遂令
我遠三乘正路。菩薩以是惡因縁故。於己
身心生大怖畏。捨離衆惡。趣向善道。善男
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瞻
養餧飼臥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
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巿。爾時其人聞王勅
令。心生惶怖。捨篋逃走。王時復遣五旃陀
羅。拔刀隨後。其人迴顧見後五人。遂疾捨
去。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
人詐爲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其人不
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闚看諸
舍。都不見人。執捉&T027555;器。悉空無物。既不見
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聞空中聲。咄哉
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今夜當有六大
賊來。汝設遇者命將不全。汝當云何而得
免之。爾時其人恐怖遂増復捨而去。路値
一河。其水漂急無有船筏。以畏怖故即取
種種草水爲筏。復更思惟。我設住此。當爲
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者及六大賊之所危害。
若度此河。筏不可依。當沒水死。寧沒水
スモ終不爲彼蛇賊所害。即推草筏置之
水中。身倚其上。手抱脚&T050460;。截流而去。既達
彼岸。安隱無患。心意泰然恐怖消除。菩薩摩
訶薩得聞受持大涅槃經。觀身如篋。地・水・
火・風如四毒蛇見毒・觸毒・氣毒・毒。一切
衆生遇是四毒。故喪其命。衆生四大亦復
如是。或見爲惡。或觸爲惡。或氣爲惡。或齧
爲惡。以是因縁遠離衆善已上大論三
十七云。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
火。二邊倶死已上此等譬與今有同有異。更
檢他説 問。此喩爲是三心總譬。爲迴向
心別譬 答。此是別譬非是總譬。文在第三
心中故。以白道喩願心故。譬後結迴向
心故 問。上文既云説一譬喩守護信心。
又下云信順二尊之意。又云汝一心正念
等。豈非是譬前二心 答。三心互資不相
離。故今明願心。帶前二心釋成其義。但
守護信心者。信能護願心。譬亦護信心。
令其願心堅固而已。故上云眞實心中迴
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即此
意也。一是火河在南者。熱水出火名爲火
河。謂從貪水生瞋火故。倶舍頌曰。謂貪・
瞋亦慢・無明・見及疑。論云。頌説亦言。意
顯慢等亦由貪力於境隨増已上所以置
南。準五行方。二是水河所以置北。亦準五
行。二河各闊百歩者。倶舍第十二&T047368;云。以五
尺爲一歩。三百六十歩爲一里已上準之。
百歩可一町七段餘。更無人物者。無人及財
物。下合譬中。但言無人合無善人。不言
物略。具可合善友所説教法。或人即物。唯
合知識故。正欲到迴者。迴迴東方。走走南
北。去去西方。若準下文。此可有住。若準
此文。下可有走。文互略耳。汝一心正念等
者。擧第十八願意。所謂汝者十方衆生。言
一心者。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言正念者。乃
至十念。直來等者。若不生者也。又言汝者諸
欣求人。無他想云一心。無疑慮云正念。
只是欣求安心而已。或行一分二分者。準上
即是一歩二歩。三合喩中。有合不合。於不
合中欲向西行者。譬願生心。百千里者。譬
十萬億刹。忽然見二河者。若人不求出離
時。不知煩惱在身。若人求解脱時。始悟
惑障妨道。今求往生方知惑障。故云忽
然。如止觀云。順流之時不覺水急。逆流之
時始知水疾已上在南北者。譬違順境。謂
瞋戚行轉縁違境起。左象違故。貪歡行轉
縁順境起。右象順故。各闊百歩者。譬一期
百年。各深無底者。譬所起惑從微至著各
有九品。南北無邊者。譬貪瞋遍五部。其水
波浪交過濕道等者。以成就貪即譬水體。
以現起貪妨願心。譬波浪濕道。火焔燒道
準上可知。二岸雖近者。譬去此不遠。迴者
譬聖道行。還對煩惱群賊類故。走者譬欣
他方。住者合欣都率内院歟。去者可知。貪
瞋強故等者 問。流轉還滅依善惡強弱。故
釋論云。諸染法有力。諸淨法無力。背本下
下轉名爲下轉門。諸淨法有力。諸染法無
力。向原上上轉名爲上轉門已上文理極成。
何許貪瞋強善心弱者而猶得往生 答。聖
道・淨土二門雖同止惡修善。聖道門機能治
力強。滅惡障故方成出離。淨土門機雖善
心劣。住於止惡修善正見。而用隨犯隨懺
之時。本願加力令微少善以成出離大善。
故乘佛願即生淨土。若不爾者。本願何要。
師資決判其義灼然。但釋論者偏述自力聖
道門意。何以異門難異門乎 問。上文既
嫌具貪瞋行。而言不可。今許貪瞋強猶往
生。一師所釋何忽相違 答。上斥虚假意樂
貪瞋。既闕安心故云不可。今擧歴縁對境
所起貪瞋。安心不闕故有生利。所望不同。
故不相違。凡具決定往生心機。雖可非
如昔日。然檢其實。淨心一兩餘悉濁亂猶
如龍得小水以降大雨。因佛願力速成大
善而得往生。相傳如此。然或云。他力出離
不嫌貪瞋。此義令他即住邪見。或云。願心
微劣不得往生。此義令他即生怯退。此二
義倶是不得上人相傳之所致耳。瞋嫌燒
功徳者。抑功徳勢力。非滅善體也。一分二
分者。譬一二年行。即喩別解別行者 問。上
以群賊等喩十八界五陰四大。今何相違
答。群賊類多。故所合異。自造罪退失者。造
罪以後堅執罪體。不修如理諫誨之者。退
失決定往生願也。乘彼願力之道者。行者願
心名願力道。所以知者。上以願心而譬白
道。今云不顧水火二河乘彼願力之道故也。
凡論三心生起次第者。若住虚假心不可
出離。故起誠心成往生機。成往生機已。次
信機法相應往生決定。若成此心已。後迴
萬善方發願也。故本願中亦云至心信樂欲
生我國。此亦生起次第不亂 問。三心者是
同時倶起。何論生起 答。爾。但今就一者
等説且解之也。三結文中。三心既具無行不
成者。三心之文雖在上品。道理應通下八
品善。是故結云無行不成。義亦通被十三定
善。故云通攝定善之義。文在中間。令通上
下定散行也 問。定散九品所具三心有淺
深乎 答。有也。機有上下。心何一品。受法
不同元由心異。凡善惡心各有九品。今之三
心何無淺深。淺深雖異。心體不別故。置一
處令通九品 問。三心有退耶 答。多分
不退。少分有退。言不退者。若有勝機發三
心時。佛願強牽。佛光常照。聖衆鎭護。專拂
退縁。一世之行時節亦短。少遇退縁。是故
不退。言有退者。此人軟根雖發三心。若遇
違縁自有退失。既是凡心。何不退乎。故今
文云自造罪退。禮讃前序云勸行四修法。
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然四修中
有長時修。畢命爲期誓不中止。明知。三心
可退失故。以長時修而護三心五念之行。
又臨終要決其義分明。又大經及異譯中。
明中悔者。彼雖暫退。義通永退。又本願藥
師經中。悔類淨業先成。豈無三心。故群疑
論亦存退義 問。禮讃云。蒙光觸者心不
退。云何會通 答。就不退機論多分徳。若
有劣機。値縁退者非所遮也。祖師在世有
其諍論。或云。三心不退。餘人云退。上人之
意存退義矣 問。三心有傍正 答。三心
倶要。何有傍正。但對機時應有傍正。謂約
虚假増機縁者。誠心爲正。餘二爲傍。若約
疑心増者。深心爲正。若約不迴向増者。第
三爲正。取要言之。深心爲正。以是信心
決了凡夫爲往生機。若具此心。二心自具。
二心不爾。註及安樂集立三信。不釋二
心。信知。三心中深心爲正也 問。三心何等
心所爲體 答。至誠心體古來未決。今云。行
捨。或無貪也。法宗原云。諂謂心曲。由此
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
不明。誑謂惑他。又云。誑是貪等流。翻入
無貪。諂是諸見等流。翻五見爲正見。正見
還是慧此約等
流門
又云。誑與貪行相相似。翻
入無貪。諂謂諂曲。翻曲即爲正直。正直
是捨。故品類足論釋。捨者身正直心正直
此約行相相似門。五
識名身。意識爲心
而至誠心内外相應平等爲
性。心不諂曲。故當行捨。如維摩云。直心
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衆生來生其
已上又準唯識論。當不誑不諂二心所。
彼無貪癡一分故。論六云。不覆・誑・諂無貪
癡一分。隨應正翻貪癡一分故。又云。云何
爲誑。爲獲利譽矯現有徳。詭詐爲性。能
障不誑。邪命爲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
現不實邪命事故。此即貪癡一分爲體。離
二無別誑相用故。疏云。述曰。矯謂不實之
義。詭詐虚僞之稱。謂自無徳詐僞有徳。貪
利譽故邪命爲依。謂矯誑之心懷非意同
異謀計。詐現精進之儀。雖亦癡故行此誑
事。多現邪命事故。故對法論云。邪命依者
據多現也。五十五説但是癡分。五十八
説邪見等流。諸誑者必癡。誑據定體。貪不
定故。諸邪見者癡増上故。邪見之者多現於
誑。矯現有徳故彼偏説。此以貪癡二法爲
體同於對法已上論云。云何爲諂。爲網他
故。矯設異儀ルヲ以爲性。能障不諂・教
誨爲業。謂諂曲者爲網カケ帽他曲順時宜。
矯設方便。爲取他意。或藏已矣。不任師
友正教誨故。此亦貪癡一分爲體。離二無
別諂相用故已上疏云。險者不實之名。曲者
不直之義。爲網帽他者顯揚云。爲欺彼故
諂。或欺於彼而陵網於彼。或&T016034;名。謂
雖事不合曲順時之所宜。籠網&MT06279;矯詐設其
方便入其所陵。故作網羅之字。此等爲取
他意。望他看好。或順己所求或爲此方
便。欲藏己失。諂爲覆罪之因故。不堪任
師友教也。貪名利故諂是貪分。無智故諂
即是癡分。五蘊論云。謂覆藏自過。方便所
攝故トイヘリ。諂後生覆。以果顯因。恐他説己之
惡故行於諂。望他説好諂覆因也。不爾覆・
諂倶覆罪故。二相難別。不爾應許覆・諂倶
生故。今説諂是覆之因。五十八云是邪見
品類。五十五是癡分ト云へリ。如前誑中説已上
深心者。大善地信心所也。更無異途。次迴向
發願心者。欲爲體。經云欲生我國故。又
云。願是樂欲義。又云。願名欲樂往生
問。倶舍論云欲謂悕求所作事業。不云
悕求當來果報 答。悕求義廣。何唯所作。
所作必向當來果。故悕求所作。容有果故。
又三心各有四句。如授手印
觀經散善義傳通&T047368;卷第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