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引世俗凡夫。世俗凡夫或攝不攝亦不定故。
今則今文具引兩疏可擧彼義。而文繁故。
各引一文互顯二義也 問。彼七日者當
此七劫。内凡・預流其位隣次。何經七劫
得須陀洹。彼半劫者當無量劫。何初果後
送無量劫證第四果。穢土修行尚經三生
六十早得解脱。不退淨土何送多劫耶
答。彼師會通未有其文。暗難決判。且設
二義。一云大經云。於是廣植徳本。布恩
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トヲ以スヘシ
轉相教化爲徳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
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爲善百歳。所以
者何。彼佛國土無爲自然。皆積衆善無毛
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
諸佛國土爲善千歳已上故知。此界少時修
行爲勝。彼國多時善根爲劣。依此理故。於
彼淨土多時得果也。一云大乘經意彈小
褒大。爲令此土小機迴心。是敦逼言。其
實不可經於若干劫數也 問。且前義不
明。淨土之中永無惡縁。事佛聽法。何劣
於此界 答。此義在要集及群疑論中
云云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者 問。中
輩三人中。中上獨聖人。餘二是凡夫。何云此
之三品唯是聖人 答。既云聖人等。等言是
顯二品則凡。故聖人者是中上品。等者等取
中中中下云云大乘始學凡夫者 問。爲是
十信爲當流轉 答。或屬十信善趣。或屬
流轉凡夫。曲考彼疏凡有七處。謂觀疏中
先以六門分別九品。更加大疏以爲七
處。觀疏六門者。一定其人。二辨其因。三
見佛異。四生時異。五生後益。六會經論。
一門下云。於彼大乘始學人中。隨過輕
重分爲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
二門下云。此人過去曾修大乘。故大經中
宣説此人發菩提心。聞説深法信樂不
疑。現在遇縁造作諸罪。故此經中偏彰其
過。現雖作罪。善友開導歸向之力故得往
生。第三第四竝無判位文。第五門下云。下
上生者過七七日聞法發心。以此先世善
趣人故。下中生者過於六劫聞法發心。下
下生者過十二大劫聞法發心。發心種姓。
以此下輩宿習大故。同發大心得益如是。
第六門下云。釋有兩義。一約人分別。造逆
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沒造逆説以爲
下。善趣位中遇縁造逆。説之爲上。如世
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
得生。此經就之。故説五逆亦得往生。下人
造逆多無重悔。不可得生。大經就此。故説
不生。二約行分別。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觀
佛三昧名之爲定。修餘善根説以爲散。散
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
經就此。故説不生。定善力強能消逆罪容
得往生。此經明觀。所以説生。同大疏云。
下上・下中・下下。彼約作罪輕重以別。不隨
位分已上此五文中五六二文明判善趣。其
第一門及大經疏似判流轉凡夫。或云未有
道位。或云不隨位分故。第二門釋攝屬不
明 問。彼師若言下輩善趣已前者全同今
家。何成所破 答。彼釋既是從容不定。今家
正判常沒凡夫。況乎彼此雖云流轉凡夫。
彼宿善強信佛是弱。謂依歸向縁引起宿
善遂往生故。今家不然。直以一稱一念十
念爲業因故。共同一位者。述下輩異上中。
謂上中輩各有道位。下輩隨過雖爲三品。
同是凡夫一位故也。求願往生者者。總通
九品。是牒上所引諸師解文。故云者也。未
必然也者。至下雖有重重正破。今家深傷
諸師所解。故不待正破預置此言。然未必
然之言雖似於諸師解有許不許。而實不
爾。只是且準世情恐慮古師而已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四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五

 釋良忠述 
本曰第二即以道理下至以下可知
釋云。上來第一解諸師解已竟。自下第二
解道理破中二。一初九字標。二上言下釋。
釋中有二。初至濟爲正釋。二以斯文證以
下結破。正釋亦二。一先擧上中二輩責諸
師解。二然諸佛下明佛大悲偏哀重苦。初
中亦二。一上輩。二中輩。初上輩二。一破。二
結。初破中二。一合破上上上中。二別破上
下品。合破中三。一牒諸師解。二正破。三
結。別破中二。一牒諸師解。二正破。應
知。二中輩三。一標。二牒諸師解。三正破
中上。起盡可見。道理破者。先以聖人不可
求生淨土道理責於他解。即引華嚴等
經是也。次以諸佛大悲偏濟凡夫道理立
於自義。即然諸佛以下是其意也。今此破中
總立濟凡之綱領。返對等中別引機宜之毛
目也 問。既引華嚴等文以證。何名道
理 答。爲成道理引他經文也。是則對
下出文顯證之正文證。故全不可屬文難
也 問。何故合破上上上中 答。初地已上
同斷二執。等證二空。倶是變易。故合破也。
上言者 問。爲指文段。將指上輩 答。居
下道理破指上諸師解文。而云上言。若云
上輩者。至中輩文亦應云中言。然云諸師
云不云中言。上言與諸師云言異意同。法
性生身變易生身者。初地已上捨分段身。
獲得法性微細之身。約所證理名法性身。
因移果易爲變易身 問。三界依身名曰生
身。何法性身尚名生身 答。分別生身・
法身之時實如所責。今就地上法身菩薩。
猶立生身之名。謂於法性土微細四塵生
頭等六分。是名生身。智論七十四云。菩薩
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
無生忍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已上曾無分段之苦者。初地入心斷四住故
離分段果。住心已上斷無明故居變易土。
又明分段變易義者。此死生彼名爲分段。
因移果易名爲變易。變易名生死者。惑
滅名死。智顯名生。又唯識論八云。一分段
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縁助
勢力所感三界麁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縁
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
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縁助勢
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
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
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成身。隨意
願成故已上了義燈云。分謂齊限。即謂命
根。段謂差別。即五蘊體。捨此受餘。有差
別故。此差別身命有齊限。即段之分ナリ。故
名分段。命屬身故。即依士釋已上&T047368;云。
變是改義。易是轉義。改轉舊身命生死而
成今身命生死。故名變易已上意成身者。
由意願故。本麁劣身命成細妙故。名意
成身。舊譯即云意生身。由意願故。新生義
也。慈恩破之云云已經二大阿僧祇劫者。初
地已上雖是未滿二大僧祇。已入第二僧
祇中故。不論滿與不滿。總言已經。福智
者。於六度中前五名福。第六名智。人法
兩空者。斷見思惑證入空。破無明結得法
空。人空亦名生空。亦名人無我。法空亦
名法無我。天台亦名眞諦法性・中道法性。
慈行鈔四引五蘊觀云 問曰。凡夫之人欲
求解脱當云何修 答曰。當修二觀。二
觀者何。一人空觀。二法空觀。夫生死之本莫
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爲
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爲實有。計
人我者用初觀照之。知五蘊和合假名爲
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
得。云何名爲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云何觀
之。身則色蘊。所謂地・水・火・風是。其相如何。
堅則地。潤則水。煖則火。動則風。觀心則四
蘊。所謂受・想・行・識是。其相如何。領納爲
受。取相爲想。造作爲行。了別爲識。若能
依此身心相諦觀分明。於一切處但見五
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人空觀。乘此觀
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名二乘解脱。計
法我者用後觀照之。知一一蘊皆從縁
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
名法空觀。若二觀雙照了人我・法我畢竟空
無所有。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
生死名究竟解脱已上轉變無方者。此明自
在義也。謂本身居報土施化於十方。仁王
經云。初地化百佛世界衆生。二地千佛。三
地萬佛等。答上二竟者。雖上無問。而諸
師解望今家義成能破意。故云答也。上者
指文前後。如標上言。未必然也者。非許
諸師義。只是恐慮耳。如經説等者。經者大
品。然不直云大品經者。所引文義通他經
故。鵝鴨之譬在智度論。論文釋經。故引合
也。經第十三云。得從諸佛聞法至阿耨
菩提。終不中忘已上論擧鵝鴨喩曲釋不退
相。如大品經説等者 問。上云如經。是大
品者下何不隔文言。亦云大品 答。上文
通漫。故云如經。今知識文限一經故。別
云大品 問。本經全無此文 答。今文合
集處處散説。故似無文。經第二十一云。須
菩提是求菩薩道善男人善女人。諸十方
佛常守護。令不退阿耨菩提第二十
二亦同
第二
十七云。十方諸佛亦常念是菩薩摩訶薩如
説行是深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所有世間
厄難勤苦之事永無復有。第二十九云。何
等是善知識能説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法
及一切種智。令人心入サトリ歡喜信樂。是爲善
知識。若從經卷中聞。若從菩薩所説聞。
又云。是菩薩世世是汝善知識。常守護汝
已上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者 問。三賢伏
位。見思猶未斷。況無明乎。若爾不得法身
之本而施八相之用。譬如天月未出影浮
水中如何 答。學斷般若力。人空自在具足
五通。方便法空現在前故願力自在。由願
力故縁物起悲。由悲心故蒙佛加被現
八相也。故華嚴云。三賢菩薩有漏身中八相
作佛。起信論釋信成就發心云。即得少分
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
八種利益衆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
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
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
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細苦相應。亦
非業繋。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已上通法
論疏五云。此明初住起廣大心。相似觀智
見法身故願力自在。由願力故縁物興
悲。由悲心故出現八相。隨時處等令根
益故已上述記云。又此十住菩薩亦有少分
依有漏定能現八相已上三途永絶四趣不
生者。見惑即爲惡趣生因牽無窮苦。無漏
眞智斷破見惑證預流果。永離惡趣。思惑
即爲人天生因。未斷除。故能潤七生。分斷
分離。羅漢果人都盡無生。今從初果云三
途等。言三途者。法華玄義六云。八大地
獄。其中衆生常爲熱苦所逼。不可具説。聞
者驚怖。四解脱經稱爲火途。畜生者。強者
伏弱。飮血噉肉。四解脱經稱爲血途。餓鬼
者。重者飢餓。火節節炎不聞漿水之名。中
者伺求蕩滌膿血糞穢。輕者時一飽。加以
刀杖驅逼塞海填河。四解脱經稱爲刀途
略抄言四趣者。三途加修羅也。三途・四趣
竝擧意者。於經論中五道・六道開合不同。
雖無別體對言而已 問。開合何正 答。
唯識・倶舍五道爲正。大論六道爲正。此是
大事。不可忽談。雖造罪業不招來報者。
初果聖者雖斷見惑修惑猶在。雖不起邪
三毒而起正三毒。故有造罪義。雖有造罪
斷見惑故不感惡趣果。止觀六云。思假
者謂貪・瞋・癡・慢。此名鈍使。亦名正三毒。
歴三界爲十。三界凡九地。地地有九品。
合八十一品。皆能潤業受三界生。初果猶
七反未盡。如燈滅方盛。雖復有欲非婦不
婬。雖復有瞋墾地不夭。雖復有愚不計
性實。道共戒力任運如是。故稱正煩惱也。
不同見惑瀾漫無方觸境生著已上弘決
云。次明破思假。初列思假名。云亦名正三
毒者。思惑有四。慢入癡攝。故但云三。一
非背使。二非習氣。故名爲正。歴三下頭數
也。三界九地下品數也。欲四・上二・各三。
上界無瞋。故三界但十。欲界六天・地獄・洲
異同是散地。故但爲一。四禪合處大意亦
爾。無色無處。由生有四。言九品者。以智
斷惑。智分分明。惑漸漸盡。何啻有九。立數
判果。且略爲九。如判往生據行優劣。何
啻九品。亦爲接凡大略而説。皆能等者。明
惑功能。於未斷位一一皆能與力潤生。隨
其何果斷盡不生。初果七反者。極至於七
定不至八。故名七反。不必一切盡至於七。
楞伽第三云。下者至七。中者三五。上者
即生入般涅槃。成論云。於七世中無漏
智熟。如服蘇法七日病銷。如迦羅邏等七日
一變。如親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歩蛇四大
力故行至七歩。蛇毒力故不至八歩。惑力
至七。道力非八。婆沙云。應云十四。何故
云七 答。中有本有數不出七。故但云七。
又七處生故。人及六天。又修七道故。斷
七使故。言七使者。一欲愛。二恚。三有愛。四
慢。五無明。六見。七疑。又總論生。應云七
人七天十四中有本有合二十八生。且依前
説不出七故。故但云七。如燈滅方盛者。
前隨自意中引出曜經。雖復有欲等者。
道共戒力性離邪行。他境自妻一切不犯。
以於自妻亦離非時非處等故。蟲常任運
離刃四寸。已斷見惑得人空智。雖有事
中獨頭相應。了法從縁。不計性實。以於
三毒無邪曰正。雖能潤生不招四趣。不
同下簡異見惑。見是著心。隨境生著。以能
造作四趣因故。故正三毒在於具縛聖者
身中。非但不爲四趣作因。起亦離合有取
有捨。故不同見瀾漫生著已上&T047368;云 雖
起修惑無見惑助。故不能感三惡趣生
已上在家初二果犯非梵行不行殺等。又雖
犯輕戒道力防報云云又現在造罪者。昔在
凡地。於現在生中雖起邪三毒。今證果時
無惑縁故不墮惡趣。故云不招。如佛説
言等者。増一阿含佛歎富樓那有此説
問。四果劣於佛地功徳。何云同坐解脱床
耶 答。佛不共之徳雖勝弟子。而小乘佛但
除四住。纔出三界。所證眞諦同聲聞果。故
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T047368;十云。佛得二
名。離煩惱故名解脱身。離所知障具無邊
徳名爲法身。又云。二乘所得二轉依果但
名解脱身。解脱生死及縛法故。以彼轉依
無十力等殊勝法所莊嚴故不名法身。殊
勝法者。斷所知障得無量功徳依故。
深密經・七十八等説眞如爲解脱身言。世
尊二乘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
法身。當名何身。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
説二乘與佛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説有差
已上故知。三乘同坐一解脱床者。由同
斷煩惱障得解脱身名故也。然諸佛大悲
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衆生者。此正結釋今
此觀經但爲凡夫不干聖也。諸佛世尊於
諸衆生。發起一子大慈悲心。故先重苦如
親哀憐重病之子。今説此觀經遂ルニ大悲本
意。專在化凡夫。豈言聖人教乎 問。聖道
門何不爲苦者 答。聖道亦化常沒衆生。
倶雖苦者。而聖道機根利障經。淨土門機
根鈍障重。故聖道之機云大人志幹。稱
性利者。名道悟三乘。淨土之機云怯弱
下劣。稱鈍根無智。名福薄因疎。諸文顯
著。不可混同。大悲究極殊在淨土。教門雖
多此爲本意 問。若爾以今經可爲如來
出世本懷 答。約大悲本意者。亦言本懷
有何相違。故今文云諸佛大悲於苦者等。
阿彌陀經云。釋迦牟尼佛能於娑婆國土五
濁惡世。爲諸衆生説此難信之法。元曉
釋彌陀經云。兩尊出世之大意。四輩入道
之要門。耳聞經名則入一乘而無退。口
誦佛號則出三界而不還。&T047368;云。然勸
信受爲成願生。是佛本懷。不可輕爾已上
 問。淨土本懷只是義道。未有明證。如
彼法華爲本懷者。在文分明。經云。唯以一
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已上其大事者。一切
皆成。鹿苑誘引。方等褒貶。般若洮汰。雖示
衆道皆爲佛乘。一代最頂限在法華。故足
本懷。然淨土經爲化薄福一機説此一教。
何爲本懷 答。今釋意趣其理灼然。得證
於經十句出文。何云無證。驗理於釋七衆
溺水。那挫義推。加之釋尊悦豫微笑。豈非
遂本意之相哉。諸佛護念舒舌誰言演小
事之儀乎。凡諸佛出世專爲利生。利生本
意何傍重苦。故知。出世本意亦在淨土教
門。如彼法華雖言本意得悟當機。準今只
是岸上之者。從漸入頓。故調停區。今直入
頓。故無經歴。況彼本懷由化敗種難轉小
機。今攝漏彼常沒重苦。本意彌足。要集
中云。華嚴經文殊讃佛偈云。一一地獄中
經於無量劫。爲度衆生故而能忍是苦。
大經偈云。一切衆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
人苦乃至衆生不知佛能救。故謗如來及法
僧。大論云。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時。觀
一切衆生誰可度者。無令失時。有論云。
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衆生亦爾。
佛若不念善根即壞。莊嚴論偈云。菩薩念
衆生愛之徹骨髓。恒時欲利益猶如一子
故。由此等義有懺悔偈云。如父母有子始
生便盲聾。慈悲心慇重不捨而養活。子不
見父母父母常見子。諸佛觀衆生猶如羅
睺羅。衆生雖不見實在諸佛前已上問。
以法華經爲本懷者。現文既明化道始終。
爾前以屬方便。法華爲眞實故。加之開權
顯實・開迹顯本三世十方諸佛已證。故以本
迹妙經爲佛出世本意尤有其理。今經未
明施化本意。亦無宣説道場所得。何以恣
立此義。但今釋者且就一經述爲元意。
非是一代所設大事。何爲本意。況乎餘經
亦化凡故。所出十文亦是一邊。全非一代
之大猷也 答。倶雖本意義門既異。彼説
敗種二乘還生。此明濁世凡夫出離。各有
其理。不可拒難。況元曉等釋分明乎 問。
如法華以爾前爲方便。以法華爲眞實。
今此觀經屬本懷者。亦以諸經爲方便不
 答。不爾。先師云。只是佛意之爲先以爲
本懷。非以餘教爲方便也。機宜不同。本
意非一云云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
何用濟爲者。此取涅槃意顯今經機分。
三十二云。如恒河邊有七種人。若爲洗浴
恐畏寇賊。或爲採華則入河中。第一人者
入水則沈。何以故。羸無勢力。不習浮故。第
二人者雖沒還出。出已還沒。何以故。身力大
故。則能還出。不習浮故出已還沒。第三人
者沒已即出。出更不沒。何以故。身重故
沒。力大故出。先習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
入已便沒。沒已還出。出已即住遍觀四方。
何以故。重故則沈。力大故還出。習浮故則
住。不知出處故觀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
沈。沈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觀方。觀已即
去。何以故。爲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
淺處則住。何以故。觀賊近遠故。第七人者
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無復恐怖。離諸怨
賊受大快樂説合譬中。第一闡提。第二造惡。第三
内凡。第四四果。第五支佛。第六菩
薩。第
七如來
同經疏十二云。第一人者下別列七
人。沒即闡提。過去乏善宿因既羸。現在無
信。故不習浮。第二人者是將立而退。身力
大者過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習浮。能斷
善根。第三人者即是得住。以譬内凡。沒
已出者。昔日沈沒。第四人者即是四果。譬以
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諦。非今所
用。譬文云不知出處。故觀四方。以昔不
知出處故不觀。今知出處故云觀方。又
不知大乘出處。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
亦觀方過於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
但爲自證。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畏。
第六人即菩薩。去者不住生死。淺處住者
心安生死。從其心進故言淺處。第七人
即是佛已上何用濟爲者。四教義云。心無實
行何用問爲。起信別&T047368;香象若本覺能滅
惑者。何用始覺爲。文集三云。何用司天
台高百尺爲已上訓點例知。以下可知者。諸
師亦以中中已下屬凡夫人。能破所破其言
混亂。故不別破。再往言之。彼約大小初心
凡夫。今判常沒流轉凡夫。彼此不同。必可
有破。故云可知。是以次下返對破中通破
九品耳
本曰第三重擧九品下至悉得生也
釋云。上來第二料簡道理破已竟。自下第三
解返對破中三。一初十字是標。二諸師下
至始學大乘人也釋。三若作以下是結他
失生後出文。釋中九品各有牒破結文。重
擧九品返對破者。此有二義。一云。重擧九
品者。重擧諸師九品文也。返對破者。以諸
師釋返對經文而破之也。若據此義。諸師
云等者。即重擧九品。何故觀經等者。即是
返對。以此文證下正破也。一云。重者道理
破上重返對破。擧九品者。擧經九品。返對
破者。以經九品返對諸師九品而破之也。
若據此義。正引經文即擧九品。牒諸師解
即是返對。以此已下是正破也。一者但能及
不能等者。經文雖無但能等言。而云三
種衆生。明知。三行是三人業。釋深得致以
作此釋。三心通於定散諸機。所以直言若
有衆生。不云三種。受法不同。故云三種。
三種行人各別故也 問。上上品中三種衆
生皆具三心。若具三心皆歸正定口稱之
行。就行立信之釋其義分明。何云三人各
以己業求願往生 答。三心即是總通萬行。
何局念佛。故一一行同發三心各得往生。
但彼釋者述經本意。獨以稱名名正定業。
非謂餘行非是生因。故今此文曲述三種
衆生各得往生之義。何勞拒難。授手者。
天台梵網義記下云。佛佛授手者非即擧
手更授也。明秉戒如法與佛相隣隣次不
遠。故義言授手也。九品義云。言授手
者引導義也已上論其功用等者。此明以受
法淺定機凡夫。擧上地功簡不相應今
文。謂若是地上聖者證得人法二空。已經
二大僧祇。何但一日七日善業。故高位解
誤之甚也。但言善解未論其行者。顯無
上品讀誦等行。若就上上上中分別解行
者。善解是解。讀等是行。爲顯此意。且云未
論其行。非遮善解亦名正行 問。上品中
生亦有深信。何爲生因 答。化佛讃云汝
行大乘解第一義。明知。善解以爲生因
問。善解即了諸法皆空非因非果。故此違
於深信因果。若爾何爲一人行耶 答。善
解之者必信因果。謂性空法縁起生滅皆依
因縁。因縁生故自性皆空。自性空故從因
縁生。以此義故可信因果。故維摩云
不壞世諦建立第一義。即此意也。但信
因果之人不必善解義趣。雖信俗諦因果
之法。而眞諦理難悟解故。上下品人即其
類也。唯此一句以爲正業者。但發道心以
爲一句。謂上下品雖有亦信不謗之行不
足生因。故除彼二。故下文云已上諸善
似亦無功。唯發一念等 問。信因果理
即是正見。正見即是出離正道。云何不爲
生因行耶 答。信因果行隨機用否。然當
品機亦信不信。既非恒所造。亦非重心造。
是不定業。故非生因。更無餘善者。雖有亦
信・不謗善根。彼善不成生因業故。奪而言
無。非言全無。或上上品三行・上中品解・信・
當品不謗・亦信也。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者。
智論釋法滅時菩薩生處即有三處。一十
方淨土。二天上欲・色界天。
但除無想
三人中。人中亦有
三家。一王家。二婆羅門家。三居士家。生財
豐居士家救貧窮者。生智深婆羅門家化
頑愚者。生自在王家度難化人。所言淨土
可通報化。但於報土即生他力他攝淨土。
不生自力自攝報土 問。若依他力生報
土者非隨意生 答。雖藉他力。而望種姓
已前凡夫猶是自在。故云隨意。受時一日一
夜戒者 問。中品中生有三種戒。然除八
戒餘皆盡形。何云一日一夜 答。嘉祥云。
問八戒可一日一夜。沙彌戒及具足戒云何
一日一夜耶 解云。此言一日一夜者。非
是唯一日一夜持沙彌戒及具足戒。但受一
日一夜便死。故云一日一夜也已上無善凡
夫者 問。中輩即是遇小凡夫。何云無善
答。言遇小者約受戒後。言無善者約受戒
前。此乃經云一日一夜受持八戒等。故知。
受戒已前無戒善故名爲無善。非如下輩
一生造惡 問。若爾應言上中二輩皆無善
耶 答。可爾也。但今就經一日一夜文。故
作此釋。凡上六品是善凡夫。受法已前非
無善根。今無善者。對受法也。若論小聖去
亦無妨者。小聖往生經文分明。大經下云。
十方佛利中菩薩比丘衆。又云。其第十三
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衆
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論註釋他方聲聞生淨土義。又法華經
云。而於彼土得聞是經。是其證也 問。此
釋應在中上品下。中品中生非聖人故
答。有内凡人屬聖人故。且作此釋。所謂
成實論十九云。若不得達分善根名外凡
夫。得名爲内。是内凡夫亦名聖人。亦名凡
夫。因外凡夫故名聖人。因見諦道故名凡
已上準之。内凡猶屬小聖。如上品中種姓
已上名爲聖人。爲説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
願等者 問。四十八願中偏標念佛爲生
因願。若爾此人聞本願故應行念佛。何
閣念佛更以世善爲生因乎 答。案今
經文不説念佛。但説平生所行仁慈。行
世善時不用迴向。臨終聞善友説迴向往
生。故世仁慈屬第六門。聞六八願屬第
八門。知識説願爲令世善迴向往生。不爲
稱佛。設雖聞願。性習不同世善機故。唯信
來迎本願。迴向往生極樂。機執世善。知識
知宜。何無聞願世善往生。但是不遇佛
乃至行孝道也者。此明當品行人平生無
出離心 問。上云不遇佛法人等。下云又
此人在世等。二文意同。何似重言 答。此
有二義。一云。此之一文而有二節。一但是下
至希求出離。總明平生不遇佛法。二直是
已下別釋不遇佛法之由。由亦有二。一直
是下至即得往生。引經臨終迴心文。辨平
生不遇佛法之義。謂臨終時始遇知識迴
心往生。故知。平生不遇佛法。二又此人
下正擧受法當體。以證無出離心。謂文既
云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不云爲出離修世
福。故知。平生無出離心。一云。但是下至即
得往生。正述平生不遇佛法。又此人下通
伏難。伏難意云。若不遇佛法求出離者。
何行世善。爲通此難故。云此人在世自然
行孝道等。孝經云。父子之道自然也已上言父
愛子。子孝父道無復別理。只是自然而已
 問。後義不明。世俗善者自劫初有之。
本不期出離。更有何意致此伏難 答。其
理雖然。淨影方述厭苦求生。且準此文
致伏難也 問。若言世善不爲出離者。
何故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答。欲生
彼國者。於世福中即有二類。一者在家世
福。若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道不求
出離。又在家中可有爲出離之者也。二
者出家世福。此人必爲出離行孝道也。
序中廣約二類。選擇集所釋即此意也。正
宗分中。別立二類爲兩品行。謂上上世福
爲出離而行。中下世福不爲出離。故欲生
者廣通平生・臨終。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
善根者。此三人中下品中生雖前受戒。而
毀破後無善根也。但不作五逆者 問。經
無此文 答。下輩三品如次輕次重罪。故
作此釋。或云。五逆・謗法倶是重罪。若屬品
位應是下下。釋深得旨以作此釋。此乃下
上品文但擧不謗影顯五逆。下下品文亦
擧五逆影顯謗法。今云。此義非無其理。然
而頗違第四卷文。乃至一念者 問。經無
此言 答。無有慚愧極在一念。故加述也。
觸目皆是者。此明現證。謂濁増時現見世
俗皆以如此。故云皆是。淨土論註亦有此
言。未可出也者。文雖似不而實可當。應有
出期故也。又偸僧常住僧物者。經文雖言
偸僧祇物。常住・現前是恒相對。況次下云現
前僧物。故言常住。常住現前辨其相者。白
&T047368;下云。四種僧物。一常住常住。所以連
二者。初屬處定。次永不得分故。亦號四方
常住。但是寺院招提衆處一切重物。金銀錢
寶田宅園林。動用家事穀麥油醤長生受用
所畜諸物等。本爲備此準擬十方往來傳
法利生光揚三寶。故須有之。二十方常住。
逐日打給。做造粥飯等物。爲待十方往
來者得食 故名十方。然又屬處永定不
得將去。故名常住。三現前現前。此乃施主
或物將入僧界。即據現前僧之多少便即
分施。更不作相召集十方。故得重名現前
也。四十方現前。亦是施主將入僧界。鳴鐘
作相普集十方聖凡僧衆。然後始分也。以
普召故名十方。以集畢却作法止絶後來。
只據現數分故名現前。此四僧物世多不
解。故委引之龍興靈芝
大同此釋
不淨説法者。法苑
珠林引佛藏經云。不淨説法者有五種。一
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説佛經時。出諸經
中相違過失。三者於諸法中。心疑不信。四
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爲
人説法。如是説者我説。此人當墮地獄
不至涅槃。靈芝云。言不淨者。假託佛法
希求利養。法聰&T047368;云。不淨説法者。有於
四過。一輕心説法。不求自利。二求名利
己。未爲化他。三生勝負心。爲求眷屬。
四爲求世報。隱正説邪。如此説法名爲
不淨已上慚愧者如&T047368;地獄猛火一時
倶至者。獄火來現可通三品。但當品有此
文。在中顯上下耳。故般舟讃令通三
品。斯乃皆是彌陀願力者。獄火已滅。化佛來
現名皆願力。非直以獄火來現而言願
力。此明念佛竝有滅罪生善二用。如云火
車自然去華臺即來迎。又獄火來現顯佛本
願不簡機。謂願力難思化獄火機。文云。
未至得果時起取果用。已至得果時起
與果用已上取果時長故懺而可滅罪。與果
近果故何能滅罪障。雖然彌陀願力難思
竝滅二用。故云皆是。乘念即生者。念即
稱念非是觀念。經雖稱・念前後竝擧。只是
稱名。故祖師云。念即是聲。然當世人不許
無觀稱名往生。此品之人何凝觀念。文殊般
若非觀勸稱。尤被下機。七寶來迎者 問。
經説金蓮。何云七寶 答。一云。金是七寶
之一。故指金蓮云七寶也。一云。經説
一邊。理實蓮華可有多種。故云七寶。中
中品云七寶蓮華。即其證也。例如普賢
經説白象王。釋隨機通餘色。又看此觀
經定善等者。今文雖釋九品生機。爲顯
一經總爲滅後五濁凡夫。因擧定善也。但
以遇縁有異等者。爲顯下輩遇惡之相。總
標三輩遇縁不同。謂下三品一期造惡。何
是始學大乘人也 問。中下品者世俗凡夫。
何云遇小 答。五常即是當五戒故。謂孔
子教若約能化善巧方便是遇小也。清淨
法行經云。吾今先遣弟子三聖。悉是菩薩。
往彼示現。摩訶迦葉稱老子。光明童子稱
仲尼。月明儒童號顏淵已上法華玄義一云。
釋天善論・大梵出欲論。皆用初番悉檀方
便利益意也已上以惡業故臨終藉善等者。此
明下輩一生造惡故臨終時始遇知識。謂
上六品平生修善。下三品人平生偏惡。故臨
終時始遇善友。故云藉善。到彼華開方始
發心者。此正破他下輩始學大乘之義。謂
得生後聞觀音説方始發心。故知。非爾前
發心大乘人也 問。淨影所判非無其理。
何者大經説下輩云發菩提心。此經説下
輩云偏造惡業。會此相違。故大經説過
去發心。此經亦説現在造惡。既有文理。何
破之耶 答。今師破文不委細也。具足應
言。若依過去發心功力遂往生者。何故
此經隱過因乎。既不説有過去發心。知造
惡者偏乘佛願生淨土已。華開已後方始
發心。但會二經相違者。三輩之中自有多
類。二經各談一機往生。若作此見自失誤
他者。即是九品總結破也。今以一一等者。此
有二義。一云。此是總結返對破也。一一品
中皆引本經。是名出文。即當結前意也。一
云。若作已下是爲結前。今以已下生第四
章。是則出文顯證之言。全同第四章目故
也。此二義中後義順文。章目同故。順諸師
解未必然故也
本曰第四出文下至豈是謬哉
釋云。上來第三解返對破已竟。自下第四
料簡出文顯證中三。一第等七字標。二問曰
下至其十證也釋。三上來下結。釋中有二。
謂問・答也。問中有二。一上來返對下至爲聖
人者。擧前生疑。二未審已下正徴教證。答
中亦二。一衆生下至自輒。立非自情。二今
者已下正引文證 問。上來一一引九品
文破諸師竟。何殘疑關云未審等 答。
淨影今師倶依觀經。然經所説因淺果深。他
依果深而通因淺。今依因淺而會果深。故
倶似情。若無此章今亦墮情。故致此問出
文決疑。故靈芝云。準下九品。生彼土已
方論地位。可如諸師。又據經文。此土求生
竝是凡夫。須依玄義。彼引十段經文爲證。
可驗昔非。迦才淨土論云。如古來大徳遠
法師等觀果判人。位則太高。今據因判人。
位即稍下已上即有其十句者。靈芝云詳
此十文。或本云十八句。第十文中開九品
文故也。佛告韋提汝及衆生者 問。經無
汝及衆生之言 答。此文佛答未來衆生當
云何觀之請。故有兼爲之意。故文句釋曲
顯其義。九品之中一一説言爲諸衆生者
問。上中・上下・中下更無衆生之言 答。大
師義立一百番義。現文雖無道理必然。故
作此釋 問。何故不引念佛衆生之與非
是凡夫之文 答。引文具略是釋義法。何
強怪之。如安樂集極樂證據不引阿彌陀
經。況今文者定善九文散善一文合引
九品
既成
十文。是則滿數。有何不足。或今十文是出
釋迦正以此教被機之文。彼二文者只明
彌陀利物之相。故不引耳 問。衆生之言普
通凡聖。何引衆生之文以證爲凡夫乎
答。衆生之言雖是通漫。而自餘分文明。應
是凡夫衆生。故靈芝云。詳此十文一・二・
四・五其文最要。則知。此典專被濁世具縛凡
夫。逮至彼方始論斷證耳已上
本曰第五會通別時下至方能遣惑
釋云。上來第四料簡出文顯證已竟。自下第
五解別時意中三。一第等八字標。二即有下
至故名易也釋。三斯乃下結。釋中有四。一
即有其二者。總標有二別時意。二一論下
至故言已竟。別明成佛別時意。三二論中
説下至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別明往生別
時意。四又來論下明依正比挍以辨難易。
一明成佛別時中三。一一論下至不退墮
者。先牒論文。二凡言下至故名不墮。次
釋論文。三問曰已下問答釋疑。二明往生
別時中亦五。一二論下至安樂土者。先牒
論文。二久來下至名作別時意者。次擧通
論家義。三何故下至即是自失誤他也正破
彼義。四問曰已下問答釋疑。五今時觀經
下明願行具足念佛必生彼國。初標中。別
時意者。攝大乘論四種意中別時意也。然此
論本末譯有四代。一後魏佛陀扇多唯譯本
論三卷。二梁眞諦譯本末二論本論三卷無著
造。釋論十五
卷天
親造
三隋笈多唯譯天親十卷。四唐玄奘倶
譯本末本三卷無著造。世親釋
論及無性釋論各十卷
今所引者是
梁眞諦所譯攝論。文言同故。佛陀本論無金
錢譬故。笈多翻譯無本論故。今家不引唐
譯故也。所言四種意者。梁攝大乘論中云
如釋論牒。
故略不載
攝大乘釋論第六云。論曰。復次
有四意四依。一切佛世尊教應隨決了。釋
曰。如來所説正法不出四意四依。此意及
依由三性故可決了。若離三性無別道理
能決了此法。論曰。一平等意。釋曰。譬如有
人執平等法爾説彼即是我。世尊亦爾。平
等法身安置心中説如是言。論曰。譬如
有説。昔是時中我名毘婆尸。久已成佛。釋
曰。非昔毘婆尸即是今釋迦牟尼。此説中
以平等。爲意。是名通平等。若説別平等。
謂因果恩徳皆同。是名平等意。論曰。二別
時意。釋曰。若有衆生由懶惰障。不樂勤
修行。如來以方便説。由此道理。於如來正
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説者。論曰。譬如有説。
若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不
更退墮。釋曰。是懶惰善根。以誦持多寶佛
名爲進上品功徳。佛意爲顯上品功徳。於
淺行中欲令捨懶惰勤修道。不由唯誦
佛名即不退墮決定得無上菩提。譬如由
一金錢營覓得千金錢。非一日得千。由別
時得千。如來意亦爾。此一金錢爲千金錢
因。誦持佛名亦爾。爲不退墮菩提因。論
曰。復次有説言。由唯發願。於安樂佛土
得往彼受生。釋曰。如前應知。是名別時
意。論曰。三別義意。釋曰。此言顯自覺了
實相由三性義道理。若但如聞覺了義。
是如來意者。嬰兒凡夫亦能覺了。是故如來
意不如此。如來意云何。論曰。譬如有説。
事如是等恒伽所有沙數諸佛。於大乘法
義得生覺了。釋曰。此覺了非聞得成。若人
已事恒伽沙數佛方得成就。是名別義意。
論曰。四衆生樂欲意。譬如如來先爲一人
讃歎布施。後還毀呰。釋曰。有衆生。如來先
爲讃歎布施功徳。後時或爲此人毀呰布
施。如此意隨人得成。何以故。若人於財物
有慳悋心。爲除此心故先爲讃歎布施。若
人已欲樂行施。施是下品善根。如來後時更
毀呰此施。令渇仰其餘勝行。若不由此意。
讃毀則成相違。由如來有別意故。於一
施中讃毀而不相違已上後魏攝大乘論上
云。然有四種意趣故。及有四種密語漸次。
一切佛語隨順解釋。應知。一者法同意趣。所
謂我是無量無邊時號曰毘婆尸正眞正覺。
二者時節意趣。所謂若稱多寶如來名者。
即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無量壽
經説。若有衆生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
三者義中間意趣。如經所説。供養若干如
許恒沙等。供養親近已得解大乘義爾。四
者順衆生心意趣。所謂或有衆生。讃行布
施。彼者復謗毀説。如是布施。如是持戒。及
餘者説修事。是以故説四種意趣已上
論釋卷第五世親造云。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
令懶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
彼彼善根皆得増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
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便於無上
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説言。由一金
錢得千金錢。豈於一日。意在別時。由
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説。此亦如是。由
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已上
大乘莊嚴經論八云。復次有四意四依。
一切佛世尊教應隨決了。一平等意。譬如
有説。昔是時中我名毘婆尸。久已成佛。二
別時意。譬如有説。若人誦持多寶佛名。決
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復次有説言。由
唯發願於安樂佛土得往彼受生已上
論六云。別時意者。如佛説。若人願見阿
彌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
故。如是説。是名別時意。大乘經説。若有
衆生願生安樂佛土。一切當得往生稱念
無垢月光佛名。決定當得作佛已上
菩薩戒記卷中云。又有四種意趣。一別時
意趣。如聲聞得&T047368;現雖獲。成果在當。意在
別時也。亦如涅槃毒鼓・法華繋珠・華嚴
八難頓超之説。爲邪定者作遠因縁。皆名
別時也。二別義意趣。世尊於法華前雖
廣開權。意在顯實。亦如將説法華一乘先
説無量義等。亦此意趣也。三平等意趣。如
法華唯爲一大事因縁。常不輕云汝等皆當
作佛。圓覺云有姓無姓齊成佛道。既其意也。
四隨衆生意趣。即隨他意語也。亦如釋迦本
迹壽量長短。皆從衆生之所欣樂也。法既四
悉三語。隨機意樂種種異説。不解此意。各
執一端而相是非。皆成謗法也已上略辨
四意大猷者。一平等意。謂毘婆尸釋迦二佛
宿昔縁別。而約平等義説毘婆尸即是我
身。此有二義。一通平等。謂約二佛所證法
身平等。二別平等。謂約二佛因果恩徳平等。
此乃有人。見佛王宮誕生樹下成道。則疑
熏修功淺種智不成就故。爲對治之説過
去佛我身是也。二別時意。此亦有二。一成
佛別時意。凡成佛之法逕歴劫數。具修萬
行。然後成佛。實無一行成佛之理。而佛對
於懶惰之機。若説萬行圓備成佛。機應退
屈故。隱中間萬行即説念佛一行成佛。所
化聞之以爲。念佛時即成佛。其實非是念
佛時即成佛。佛意在於未來。故云別時意
也。二往生別時意。夫往生理必具願・行。唯
願・唯行不生淨土。而佛對於懶惰衆生。若
説願行具足往生。機應退屈。故隱其行直
説唯願即生淨土。所化聞之以爲。願時即
得往生。其實非是願時即生。佛意在於願
行具足。故言別時意也。總而言之。成佛別
時意萬行一行相對而説。萬行成佛即是實
説。一行成佛是別時意。往生別時意唯願
願行相對而説。願行往生即是實説。唯願往
生別時意也。三別義意。謂覺了大乘有其
二種。一證相。二教相。覺了教相非其難得。
嬰兒凡夫亦能覺了名義故。覺了證相極
以爲難。地上聖人事恒沙佛能成就故。然
復經爲破輕法執。總言覺了大乘由逢事
諸佛。言雖似指了教相。意實指後證相義。
故云別義。四衆生樂欲意。謂所化衆生樂欲
不同。隨其不同一法之上有毀讃説。譬
如有人貪財不趣佛道。故先讃施令修
檀度。彼行施已毀施讃戒等。此乃對治於
所得法生少喜足也上引本文粗述其意
趣下委細消當文也
多寶佛者 問。此別時機爲已發心。爲未發
トヤ。若言已發心者。十住論明稱佛菩薩名
號者得阿惟越致位。故稱名者實得不退。
不言別時。故知。別時意者是未發心。故
疑云。別時意者。但爲自身非是四弘已上
若言未發心者。攝釋四智周云。三除懈怠
障者。謂有有情雖已發心。謂行難修。而生
懈怠不肯進習已上答。可通二也。雖已
發心。懈怠増者或倦修行生退墮心。或遇
惡縁已敗壞者。此等衆生更經遠劫可成
佛故。設別時説誘引其人。又十住論約轉
進者云得不退。約敗壞者可通別時。故
別時意通已發心及未發心。故群疑論二
云。此人當念多寶佛時。或是十信前心。或
十心初心已上問。所言多寶爲是法華多
寶佛 答。論引梵經。同異難知。無上菩提
等者。即別時意所得佛果。別時既是當來遠
果。應指佛果道理極成。況莊嚴論六云。
稱念無垢月光佛名 決定當得作佛已上
然感師屬初住不退。自是一途。證定爲正。
言得不退墮者。念多寶佛一行不退。終得
佛果故云不退。或約未得退。未得佛果。故
於未得果更無退失。故云不墮。次釋中亦
是正報者。爲簡異下往生別時強云正報。
雖言未證等者。雖未證佛果。而念佛是一
行也。是其一行者。爲簡唯願故引華嚴
一行之文。成立念佛即是行。諸師破文唯
約往生不引成佛。今家獨引二別時判其
難易。道理愈顯無毫釐疑。群疑論二云。有
釋者言。念佛修十六觀等即是發願。又有釋
言。論師雖擧願言。意亦取其念佛。亦是別
時之意已上爲破此二義。即云是其一行。破
初義者。經具願行。論云唯願。何亂願・行
而云念佛十六觀等即是發願。破後義者。
論云唯願。全無念佛別時之文。念佛別時
汝之所立。誰信用之。爲立此難故云一
行。如華嚴經説功徳雲比丘等者。彼經入
法界品四十六六十華
嚴舊譯
云。第一知識文殊師
利。勸令發菩提心。文殊告善財童子。於此
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可樂。其國有山。名
曰和合。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徳雲。汝
詣彼所問菩薩行。依教往彼問菩薩行。
答曰。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
念佛三昧是也已上問。徳雲比丘念佛即是
甚深三昧。是故經云皆破無明入深境界。攝
論念佛是淺近行。故別時意。何引同耶 答。
華嚴小疏二十五云。然古人已有五門。云
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念佛門。三
攝境唯心念佛門。四心境無礙念佛門。五縁
起圓通念佛門已上此五門中既有淺深。引
同何咎。又今不論行體淺深。已證念佛
是行而已。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等
者 問。此釋難符論意。念多寶佛是擧初
因。無上菩提是説後果。得不退墮亦彰別時
方便教言。所謂佛隱中間劫數。即以當成
假説現成。若爾應云約現成佛名不退墮。
若顯當成者即是實説。何屬別時 答。此
釋佛設別時之意。非言對機而有此説
也。問曰若爾者法華經云等者。問意言。經論
二文倶是念佛。然經念佛已成佛道。論文念
佛成別時意。彼此二文更有何義有此別
也。次答中論中稱佛等者 問。法華經文
説開權義。是故天台一稱南無以屬施權。
皆已成佛判爲顯實。而今家作簡異外道之
釋。相違如何 答。於皆已一文即有始有
終。若約始者。簡異外道。若約終者。已成
佛道。今家約始述簡異義。天台約終成顯
實義。有此二意各據一義。一文多義常理
數也。是以智論云小因大果。天台判開權
顯實。嘉祥釋有相善助無相果。法位大經
疏上
云。
法華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
是別時意。此明成佛道初因也已上
決云。能解經文豈過龍樹。於一文作衆
解。佛意多含故已上此乃一文多含明據也九
十五種外道者。外道種類九十六道・九十五
種經論異説。謂華嚴十八・婆沙六十六・
智論二十七・薩婆多論第五・分別功徳論
第二。此等經論皆云九十六種外道。涅槃
經第十分別功徳論第一。同云九十五種。
然所以異説不同者。九十六種中有同小
乘之計。雖有同邊而實舊法。故斥之言九
十六種皆是邪道。雖是舊法而似小乘。故
除之言九十五種外道邪法此義
更詳
或九十六
種皆戒取中有一外道。以四禪等執眞涅
槃。此不直墮在三途。故且除之説九十五
種外道。雖不直墮未免輪迴。故斥之言
九十六種邪道。故成實論九結品云。以戒取
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道藏疏
後義意
但此二義竝
與奪耳。道藏疏云。一解云。第九十六種是佛
法中戒。餘是戒取。故涅槃經云。九十五種戒
取墮三途。二今解。九十六種皆是戒取。而其
中一戒取以八禪定等。爲得涅槃因。此戒
取未必得三途。餘九十五得三途。故涅槃
云。必得三途。故定戒取已上引下品下生十
聲稱佛與此相似者。應自相似還引。意
言。唯願別時・下下念佛。倶是因淺果深彼此
相似。相似之言即約別體。是論和尚意也。
又應自稱佛還引。意言。通論家引十聲稱
佛。以令相似此論別時。是論通論意也。
如一金錢等者。金錢之譬雖在成佛別時
意下。而釋論云如前應知。故引用也。況無
釋論擧二別時已云。此意長養先時善
根。如世間説但由一錢而得於千已上
知。此譬可通二也。何故阿彌陀經等者。此
引小經證誠。難通論家念佛別時意義。謂
證誠者。於一佛説即有方便・眞實兩説。於
中爲證實説方有他佛證誠。若方便説都
無證誠。然念佛往生六方諸佛舒舌相。證
表無虚妄。何云別時方便誑言。西方要決
云。不了之教涅槃之會釋通。淨土一門雙
林更無疑決。十方諸佛舒舌印成。據此二
義故非方便也已上勝願院云。和尚直引阿
彌陀經破通論家。難壞道理。縱使雖非出
離要道。立義道時無先此明文云云
乘義章云。若五乘實一乘權者。多寶何故
唯證此經。若言由有本願者。本願何因
貴權賤實。是故當知。一乘眞實。若不爾者。
便有證明非實之過已上凡現舌相證誠。即
是無虚妄相。故大般若五百二十二云爾時
如來從面門出廣長舌相。遍覆面輪現舌
相。已還從口入告慶喜曰。於汝意云何。
世間若有如是舌相所發語言有虚妄不。
慶喜對云。不也世尊。佛告慶喜。汝從今去
應爲四衆廣説如來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已上言護念者即是上文等者 問。諸佛證誠
一日七日稱佛之行。然證誠・護念其義是別。
何引證誠文而釋護念義 答。法事讃云。
六方諸佛護念信心已上言衆生依諸佛證
誠不生疑心。斯是證誠即護念義也。又此
釋所護念經之名非違證誠。謂世尊説諸
佛證誠七日行已。更勸應信此護念經。
故知。護念故有證誠。證誠故有護念。故無
相違。所言護念者。護念行者也。經下文及
觀念法門其義分明。依之靈芝小經疏
云。諸佛護念直至菩提。護謂覆護。不使
魔嬈。念謂&T047368;念。不令退失。勢至章云。十
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大論云。譬
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壞亂等已上不知何
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者。此爲破通論家偏
執。且非彼論。其實非斥菩薩論藏。此是
問答之法。今家若會攝論時。通論家猶不
用之者。應致此難也。言凡小者。天親論
主是内凡位。故名爲凡。望佛大人故亦
名小 問。論意應是凡夫不生淨土故。以
凡夫修行屬別時意。加之攝論即是瑜伽十
支末論。然瑜伽論七十九云彌勒造
玄奘譯
一者清
淨。二者不清淨。於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
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
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説名清
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故。於
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
異生菩薩得生於彼 問。若無異生菩薩
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縁故菩
薩教中作如是説。若菩薩等意願於彼。如
是一切皆當往生 答。爲化懈怠種類未
集善根所化衆生故。密意作如是説。所
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捨懈怠
於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於彼生
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已上準之。
上文既云無有異生及二乘。已重作問。云
何故菩薩教中意願於彼皆當往生。次答
此問云密意説。故瑜伽意經説異生二乘
生淨土者。皆密意説而非實説。本論若
不許凡夫往生者。末論何立此義。明知。
往生別時意者。不簡願行。都以凡夫往生
之文屬別時也 答。莊嚴論及攝大乘論
釋別時中。只云發願不云兼行。何枉現
文更存異義。本論亦云意願不云行故不
足爲難 問。此義不順論文。上明得生
機。云第三地菩薩。次判不生之類。廣云異
生及二乘等。然異生中三賢菩薩・及以二乘。
此等皆是人空自在。或行六度。或行四諦
十二因縁。何屬唯願 答。喩伽上文擧不
生時。雖廣明三乘三賢等。下文自總之別。
就異生機問答之也。謂上牒無中。異生
菩薩者。十信三賢也。下引菩薩教中。若
菩薩等者。唯取十信初心不攝三賢。所
以知者。答中既云爲化懈怠。故非三賢。
三賢菩薩一大僧祇修行六度。何云懈怠
未集善根。故知。菩薩等者即取十信初心
乃至薄地凡夫。若不爾者。爲化懈怠未集
善根甚以難會。既諸論中明別時意皆云
發願。今言意願。意願・發願同唯願耳 問。
若爾上下文相乖角。何故上文異生菩薩中
取三賢。更至下文除三賢也 答。意願
於彼之言唯取懈怠種類。何攝三賢。但至
上下乖角難者。既説懈怠種類尚生。況三
賢耶。故擧下機況上機也。況復瑜伽莊
嚴二論同是慈氏所造。而莊嚴論云。別時
意者大乘經説。若有衆生願生安樂國
土。一切當得往生。瑜伽論云。意願於彼
如上
所引
兩論所引倶是一經。論主本意判唯願
也。安身養神集上云 問。瑜伽文雖總説淨
土。不別指西方。何爲極樂之證耶 答。莊
嚴・對法・攝大乘等其説既明。依支知本。寧
不爲證乎已上中河既判瑜伽・莊嚴・對法・攝
論同別時意。故知。瑜伽密意即是別時意也。
若爾者望大師所解可云唯願 問。攝論
云唯願。故簡去有行。今云意願。何必一同
 答。意願・唯願其意全同。所以然者。染・唐
二論倶有唯字。後魏攝論不置唯言。莊嚴
第六亦無唯言。第八云唯。故知。譯者具
略更無別意而已。又瑜伽論約自力説。故
擧三賢元曉
等意
及初二地群疑
論意
屬不生類。望於
地上以下地等云未集善根。言密意者未
必別時。未了言説名爲密意。攝大乘論約
他力説。故擧唯願屬別時機。若願行具足
者。可許凡夫往生。故群疑論二云 問曰。
瑜伽師地論云。三地菩薩方生淨土。今勸
地前凡夫聲聞等生。有何意也 釋曰。諸
經論文説生淨土。各據一義取捨不同已上
 問。後魏論云。如無量壽經説。若有衆生
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已上論文既指所
依經名而言無量壽經。明知。以此觀經下
品下生屬別時意 答。梵本廣博。何必觀
經。只是經中説彼佛土。故應名曰無量壽
經。如此經典未來秦地。設來此土。淨土經
中不可交説別時意語。故三經中不説唯
願往生。信知。説別時經更非正説淨土往
生 問。彌陀經中即説三世發願。更不説
行。豈非唯願 答。超玄&T047368;云。次三時因果
中。若據今經。稱名下至一日是行。須假
發願求生彼國。則行願相應決定不失。是
故前經云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已
却復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徳因縁得生彼國。
始陳今行。若但虚願不修今行。則虚願何
益。然若有願求下至一念。大本亦許。故
知。今文三時發願皆是聞經受持之者。故
得已生今生當生也。行者須細詳本經前
後相照勿得粗魯已上苦哉奈劇乃至不忍之
言者。此明今家傷歎通論家謬解也。言奈
者如何也。言劇者即甚也。言不忍者。忍是
忍許。即是信也。言彼不信淨土教也。或
亦我聞彼誤不得忍也。如彼臣不忍聞。寧
傷今世錯信佛語者。此有二義。一云。自世
還傷。言立宗時擧世不用。以不用故必有
避世。故云傷今世。如彼五百大阿羅漢沈
於恒伽河等是也。信佛語人雖不可錯。
應信佛法之理極成故。云設錯可信佛語。
一云。寧玉篇云幸也。願也已上自錯還傷。意
言。願傷當代流布通論家錯。可信佛語也。
指南者亦云司南。即驗義也。古史考云。周公
作指南車已上此則周武王伐殷紂王時。周
公作車也。又志林云。黄帝征蚩尤。大霧三
日。軍民皆惑。黄帝乃命風后。法斗機作指
南車。以別四方。或説云。黄帝伐蚩尤時。周
公作指南車云云此説大誤。謂周公者周文
王子武王弟也。去黄帝之時代隔五帝并夏
殷二代。故知。此説甚大誤也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五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六

 釋良忠述 
問曰云何起行而言不得等者。此明問答料
簡而顯十聲稱佛非別時意。於中有四番
問答。第一問云。何起行等者 問。論明唯願
別時意。不明起行別時意。若爾應言云何
發願而言不得往生 答。或云。問中不分
願行不同。總朦問也。答中決云唯願別時願
行具足非別時意云云今謂。云何起行者。就
通論家錯引之義。廢己就他難也。答中正
述自義顯他非也。後有三番問答。三番
同料簡第一答文。謂第二問何故不論者。牒
問上不論有行之言。具足應云何故乃言
不論有行。此直問無行相。非問無行之所
以也。答意者不曾措心於念佛行。是云不
論。第三問答者。料簡上答要須行願具足方
可得生之言。謂願行具足實得往生。翻之
即有唯願唯行不得往生之意。故決此義
也。第四問答者。料簡上答今此論中但言發
願之言上述問答大
意。下委消文
乃至一念者稱名一念。
謂念佛行未曾措心。或時節也。少時之頃
念佛之行未曾措心。如經中説者。此經未
檢。諸經要集引智論云。如來設教意存
解行。若唯解無行。解則便虚。若唯行無解。
行則便孤。要具解行方到彼岸。大莊嚴論
云。佛國事大。獨行功徳不能成就。要須願
力。如牛雖力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
淨佛國土由願引成。以願力故福徳増長
已上此二論文似今所引。恐是今釋將論名
經。又法位所引大經更勘 問。如有唯願
別時。亦有唯行別時耶 答。不可有也。無
論文故。無解釋故 問。行孤願虚倶無
所至。唯願若是別時意ナシハ者。唯行何不別時
意也 答。大乘之意意願爲先。是故佛知
其功廣大即&T047368;歎之。若成佛若往生。若無
意願但行之人。雖有微縁久久流轉。故佛
&T047368;。是故不成別時機也 問。設雖發
願相續。若不修別行者。尚可屬唯願者。
何強云不相續 答。願若相續焉不修行。
若不修行成別時機。故知。其願不相續也。
 問。設無別行念念起於得生想者。此願
成行可得生耶 答。設願相續不以此願
迴行因者何成生因。若故發起意樂。而
以念念發願迴向淨土亦可往生。是作願
行也。今此觀經等者。明念佛行實順次生
而非別時。願行具故順本願故。言南無等
者。南無西音。歸命正翻。發願義翻。九品義
云。或翻歸命。或云歸身。或云救濟。或云度
我。雖有異譯又歸一途。謂歸身命於佛陀
境。救護於我滅罪生善已上問。心無歸命。
口唱南無。爲是願行具足者耶 答。不爾
也。業成必在意地故也。今釋只是心歸命。
口唱南無也 問。若爾執師子國老翁如何
 答。如決疑鈔 問。本願文中但言十念。
無南無言 答。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即南無
意。乃至十念即是阿彌陀佛四字。是以觀
經下上下下説本願行。云稱南無阿彌陀佛。
故唱南無阿彌陀佛即是願行具足相也
問。六字稱名倶可屬行。何配願行 答。實
如問端。六字倶行。但就南無有願有行。口
唱南無是行。心念南無是願。今取願邊。
於六字中分別願行。又至心信樂欲生我
國。即是安心。具此安心口稱南無。故屬願
也。總而言之。初發心時心前行後。正起行
時心行連續如旋火輪。又心與行互有忘
時。謂或有口行心忘時。或有心念口不唱
時。心行相資必須牽生。若爾心雖不念。口
可唱名。行助念故。故禮讃云五門相續助
三因。即此意也。口雖不稱意可恒念。念助
行故。故下文云三心既具無行不成。即此
意也。凡大意者念引發行。行引起念故。名
心行相資事是至要也。故具&T047368;之。又來論中
乃至豈得相似者。依正相對。比挍難易以通
伏難。伏難意云。若言唯願是別時意念佛非
是別時意者。何故成佛別時意中。念多寶
行猶屬別時。爲通此難依正比挍。上文
雙解二別時意意在於斯。謂念佛一行若
約成佛是別時意。正報難證故。上云是其
一行預標此義。今云即是其行正判此義。
若約往生非別時意。依報易生故。上云是
其一行亦顯此義。今云即是其行正判此
義。佛果難成。淨土易生。故云一正一依。
難易既異。何以一同。故云豈得相似。此乃成
佛分別萬行一行。萬行圓備非是別時。一行
成佛則屬別時。往生分別兼行・唯願。兼行
非別時。唯願是別時。唯謂簡持。簡去其行
持取願也。言來論者。上來所引攝論。故云
來論。或言來者。可是引來義也。稱多寶者。
上云念多寶。今云稱多寶。念即是稱。故
梁・唐二論及莊嚴論八同云誦持。魏論
云稱。莊嚴論六云稱念。故知。稱即念也。雖
乃至非易也者。此明以喩顯難易意。謂往
生易得。如邊方民輸王化。正報難期。如
邊方民望國主也 問。言雖然者。上下
意反則置此言。今文不爾。上法下喩。法
譬雖異其意是同。何云雖然 答。文言實
難了。但看文本意。非總對上以云雖然。只
是對上一願之心未入之釋置此言也。此
則上云正報難期依報易求。下云譬如邊方
投化即易爲主即難。法譬尤允矣。言邊方
者即是邊國。化是王化。投是輸。此喩所據
未檢。但投化言在於南山諸經要集。彼第
八引十誦律云。又有征行軍人。有比丘
尼教化行人。人皆弓頭安漉嚢。持用漉水。
官人聞奏國王。王聞瞋之。皆欲殺却。汝小
蟲尚畏不殺。況見賊肯害之。行人向王分
疏云。小蟲若於國有害臣皆殺却。既無有
怨。何故不聽漉飮。王聞放之。由行人義。
慈善根力及賊皆來投化已上今時願往生等
者。此以譬合法也。但此中無正報難期合
文。只是文略。非要故也。但能乃至易也者。上
文雖云往生易得。其相未顯。故今文釋易
求所以。謂佛本願難思妙術不簡逆惡。一
念十念成往生因。往生・佛果難易雖明。順
次往生依他力成。故擧本願釋其由也斯
乃等者。總結上意。謂若以言定義理者。人
猶致疑。是故引教令生信受。引聖教者。
所謂彌陀經也。天台十疑論云。上古相傳
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何以
得知。攝論云。由唯發願。故全無有行。
集論云。若有願生安樂國土即得往生。
若人聞無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竝是
別時之因全無有行。若將臨終無間十念猛
利善行。是別時意者。幾許誤哉。願諸行者深
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異見自墜陷也
群疑論二云云云
本曰第六會通下至就小果之終也應知
釋云。上來第五解別時意已竟。自下第六
料簡會通二乘種不生義中二。一初十一字
標。二問曰已下釋。釋中有五番問答。第一引
證以定報化。第二將授記經而難。引大
品經而答。第三以凡夫入而詰。由託佛願
而通。第四依淨土論而疑。用觀經文而會。
第五問種與心差別。答無差別。第一問答
亦二。一問曰下至故知是報。正立報身報
土。二然報下至是報也。因明報應異名同
體。以破他師謬解 問。當段會通二乘種
不生義。然何分別身土報化 答。若不定
立身土體者。何顯凡夫二乘往生報土之
義。其義若不顯者。何致二乘種不生難。是
故爲決二乘不生之難。先判身土相也
上粗述問答之大意。
下委消報土之文證
彌陀淨國等者。竝問身土。
雙答身土。所引同性經云報佛報土故。又
下問云彼佛及土既言報者故。又安樂集
各別問答身與土故。如大乘同性經等者。
彼經下云。復有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
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寶徳如來。有如是等生
淨佛刹所得道者。彼諸如來得初佛地乃至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
佛身幾種。佛言。善丈夫略説有三。何等
爲三。一者報。二者應。三者眞身。海妙深持
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爲
如來報身。佛言。善丈夫若欲見彼佛報
者。汝今當知。如汝今日見我。現諸如來清
淨佛刹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
是報身。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
言。世尊何者名爲如來應身。佛言。善丈夫
猶若今日踊歩健如來魔恐怖如來大慈意
如來。有如是等一切彼如來穢濁世中現成
佛者當成佛者。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
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善丈
夫汝今當知。如是化事皆是應身。海妙深
持自在智通菩薩。復問佛言。世尊何者名
爲如來法身。佛言。善丈夫如來眞法身者
無色・無現・無著・不可見・無言説・無住處・無
相・無報・無生・無滅・無譬喩。如是善丈夫如
來不可説身・法身・智身・無等身・無等等身・
毘盧遮那身・虚空身・不斷身・不壞身・無邊
身・至眞身・非虚假身・無譬喩身。是名眞身
已上問。引此經文證唯報義其義不明。
彼經淨土名報。可説證者之見。若約凡夫
等見。亦可見化淨土。是以迦才淨土論
云。經云。智通菩薩問佛。世尊何等是如來報
身。佛言。如汝現見我者此是如來報身。復
有清淨刹中取正覺。及當成正覺者。彼等
一切皆是報身。釋曰。淨土中成佛判爲報
者。是受用事身非實報身也。若作化身即
是細化身也。經云汝現見我者是報身者。
即穢土中亦見報也。即此經云五濁中成
佛有正法・像法・末法。是應化身也。經判穢
土中成佛皆是化身。而復言汝現見我者是
報身。既穢土中得見報身者。何故淨土不
得見化身也。故知。淨穢二土皆見兩身也
已上若爾何爲唯報之證 答。彼經既云阿
彌陀佛等淨佛刹土中成正覺者是報身。非
但總屬於報土。正指彌陀以爲報身。況復
以八相身名爲化身。豈極樂中有現八相。
故知。彼土屬唯報也。但至難者智通證
者故。即釋迦化身而見報身。此是化上
見報身也。何有報淨土中即見化身。同居
土中設即化見報報。淨土中何有即報見
化。非是定量。義推叵當 問。若以淨土
佛皆名報身者。都不可立化淨土也。若
言不許者。諸經論中説化淨土。何背經論
言無化淨。況復不許化淨土者。報化諍論
即成無用。若言許者。同性經文以淨土佛
皆説報身。此外更無化淨土也 答。諸餘
經論説化淨土。其文非一。何不許之。且如
法華三周聲聞求未來淨土。佛滅度後更留
舍利。非化淨土何。又智論引經明純聲
聞黄金世界純支佛白銀淨土。此則化淨土
也。唯識論十云。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
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爲
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
通説法已上和尚釋亦非無其意。今問端言
彌陀淨國爲報爲化。若於淨土不許報化。
何致此問。又云。問曰。既言報者報身常住
永無生滅。何故觀音授&T047368;經説阿彌陀佛
亦有入涅槃時。此之一義若爲通釋已上
問端意引入滅文判非報土。知許化淨土。
但同性經者淨穢相望不可一準。如彼云
唯佛一人居淨土。因位所居不名淨土。如
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地前所居簡非淨
土。今同性經化望於報假名穢土。故唯識
演祕第七云 問。瑜伽七十九云地前菩薩
不生淨土。攝論亦云生淨土者是別時
意。如何今云化居淨土爲未登地菩薩等
耶 答。傳有兩釋。一云。二乘異生亦生故。
觀經等皆誠説故。瑜伽攝論云不生者據受
用土。不遮化土。二云不生。瑜伽攝論以自
會故。又大乘同性經云淨土成佛悉是受
用身。穢土中者悉是化身。故知。化身所居
土者不得名淨。此言淨土據暫變説。即
如法華三變淨土。維摩等同。詳曰。今同
前説。多經論中説生淨故。同性經中爲對
受用化稱爲穢。亦不相違已上此問意者。若
云地前生淨土者。瑜伽云地前不生淨土。
攝論云生者別時意。故知。凡小生淨土者。
違瑜伽・攝論。若云不生者。何今唯識論云
化身居淨土。故不生者違唯識觀經等。次
答中二義互會相違。初約通報化義。後約
唯報義。初許長時化淨土。後不許長時化
淨土。初義意者。二論判密意別時者不生
報土。諸教明生淨土者生化淨土也。後
義意者不許長時化淨土。言淨土者唯是
報土。凡夫生者二論同會故。又同性經云。
淨土佛悉報身。穢土佛悉化身。故知。化身
所居土皆名穢土不名淨土也。此唯識論
言居淨土者。能化佛居暫變化淨土。不云
凡夫生化淨土。故唯識論亦不相違瑜伽
攝論文也。後詳曰下述自義中二義。倶雖
云相傳説。然今同前義。多經論中皆説
凡夫生淨土故。同性經者。以化淨土名穢
土故。此非相違 問。若言極樂唯報者。光
中化佛樹下三尊。豈非化身 答。此是報
土莊嚴主伴儀式。非別教主 問。大經觀
經是自宗中正依經故。應先引之次引他
經。何先他經 答。同性經是正證故先引。亦
二經是助證故次引。如彼天台證三法妙
華嚴經等。一一願言若我得佛等者。此
引本願設我得佛不取正覺之言。以顯彌
陀是報身義。四十八願各有此言。故云一
一願言。所以別擧第十八者。以願王故。擧
一顯諸。於義即足。又古師亦本願爲由判
報身義。故嘉祥疏云 問。安養世界爲報
土。爲應土耶 答。解不同。一江南師云。
是報土。何者以破析性空位中。以四十八
願所造故也。二北地人云。八地已上法身
位。以願所造。故云報土已上問。他受
用身及變化身倶有別願。設雖酬因之身。云
何定判是報身耶 答。法身本有。化身隨
縁。報身即是上冥下契。修因感果以爲其體。
今約此意引以證也。私云。報化倶雖云有
願。隨其願相可分二身。今言酬因身者。
約六八願。然本願中既有壽・光無量本願。
定知。全就報身所發願也。化身必有入
滅相故。身相常光有齊限故 問。報化二
身倶酬因願。何獨第二名爲報也 答。第
二身者。修萬行因證萬徳果。因果倶妙報
義是顯。故名報身。第三身者。因雖無漏。
果則隨縁不必純淨。應義是顯。故名應身。
起信論云。如是功徳皆因諸波羅蜜等
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
量樂相。故説爲報身。又凡夫所見者是其
麁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
受樂相。故説爲應身已上阿彌陀佛及與
化佛等者。此引觀經上輩文證報身報土。
此準華嚴梵網等云臺上舍那必帶化佛以
成主伴 問。化亦成化無有窮盡。若爾
何不化身彌陀兼餘化耶 答。今阿彌陀者
指第九觀所説本佛。雜想觀云。如先所説
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已上
若非佛願非地前境。既非凡境。安第三化
 問。得往生者於來迎時。得見六十萬億
身量 答。上品之機應見六十萬億由旬身
量。雖然佛徳自在現大。無妨機見小身。機
見雖小不妨廣大身量。亦有大機覺知六
十萬億大身。有何妨耶 問。今家意判中
下兩輩遣於化佛。豈不違彼現其人前之
本願耶 答。雖遣化身亦不違願。報化二
身倶彌陀故。若約佛邊雖同報身。若約機
見見有勝劣。如中上等但見化佛。如下下
品但見金蓮不見佛身 問。中品來迎佛
但言阿彌陀佛不云化佛。纔至下輩始云
化佛。故知。中輩亦見報佛 答。此人平
生受持小戒。臨終感得小聖來迎。所將既
小。教主何報。故下文云。彌陀與比丘衆
來。無有菩薩。由是小乘根性還感小根
之衆也。般舟讃云。中品上生凡夫等終時
化佛聲聞到。又云。中品中生凡夫等臨終
化佛師僧現已上但經言阿彌陀不説化者。
以伴小衆顯主化身。故大經説中輩云。無
量壽佛化現其身。又分別他師眞化者。法
位云釋中輩
下文
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具如眞佛
者。依觀經其上中六品。皆言阿彌陀佛自
現不言眞化。然下品中不言佛迎。此中
明化身來迎。非是眞身。觀經既不言眞化。
以此文爲正。璟興云釋同
依觀經上中
下皆云彌陀自現其前。不言眞化。故此文
盡理已上他師就第三身雖分眞化。對今
家解符合中輩化佛之義。上來所引三經文
外。亦有彌陀報身之文。一拘絺羅經云。阿
彌陀佛百葉蓮臺。是初地佛教時義引
此文
地論明他受用云。或在色界淨居天上。或
西方等處處不定。述&T047368;三釋西方者極樂。三
無性攝論明他受用土云。即是西方極樂
土等。四往生論云。得入蓮華藏世界。五雜
想觀云。如先所説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
凡夫心力所及。六大經佛光無量願。七同佛
壽無量願私檢八小經一生補處群疑論屬
報身
&T047368;經觀音補處安樂集及
佛土章
悲華經無
有聲聞義寂爲
報身願
皆是其證也。然報應二身
者眼目之異名者。此明報應一體異名而破
他師。謂第二身金光明經及梁攝論名曰
應身。諸餘經論名爲報身。然淨影大乘義
章云。眞合スルハ如金光明已上合法與報
名爲眞身。故云眞合。開八相應無而欻有トヲ
爲應・化二。故云應開。同觀經疏云。佛
具三身。一者眞身。謂法與報。二者應身。
八相現身。三者化身。隨機現起。依如大經
上品之人見佛應身而來迎接。中品見化。
下品夢覩不辨化應。眞身常寂無迎接相。
爲是不論。又云。今此所論是應非眞已上
此等謬解金光明文。以八相應爲第二身。
爲破此義作此釋也。前翻報作應後翻應
作報者。此明正顯報應二身一體異名。謂
攝大乘論有前後翻。佛陀扇陀後魏第十代
莊帝普泰元年辛亥譯出攝大乘論本三卷。
彼論文云。眞身・報身・應身已上眞諦三藏
以梁武帝太清二年歳次戊辰見帝於寶雲
殿。帝勅譯經。即以太清二年訖承聖三
年歳次甲戌。於正觀寺譯金光明經・彌勒
下生經・大乘起信論等。總一十一部合二十
乃至即汎舶西歸。業風賦命飄還廣州。屬
廣州刺史穆國公歐陽頠延住制止寺。請譯
經論。自陳永定元年歳次丙子至訖大建元
年己丑歳。更譯佛阿毘曇經論及倶舍攝論
等。陳・梁二代總譯經論四十四部一百四十
一卷已上香象起信論
疏引譯經紀
攝論上云。自性身・
應身・化身。同下卷云。自性身・受用身・變化
已上隋笈多攝論第一云。論曰乃至諸佛三
身。自性身・共用身・化身已上論前後翻有其
二義。或魏梁相對。或梁隋相對。文點隨義。
若魏梁相對之時者。可讀文點。前翻之報
後翻爲應。後翻之應前翻作報。若梁隋相
對之時者。文點易知。三大僧祇等者。此明
報即應義。所謂報・應倶是酬因感果之義故
名雖異其體全同。過現諸佛辨立三身者。此
明三世十方諸佛皆具三身而已。無窮八
相名號塵沙等者。此正結破他師謬解。謂雖
八相名號無窮。而論其體。只是第三化身
攝也。此乃彼師八相佛爲第二身。故作此
破也。無窮八相者。十方世界唱八相。佛
無窮盡故名曰無窮。八相無窮佛號亦多。
故云塵沙。又機宜既異八相品別。謂或佛
好世成道。或佛濁世唱覺。若淨若穢。成道
亦異。或有唯説一乘。或有通説三乘。乃
至涅槃相亦非一。如六四二萬百歳等入滅
異耳。如此八相不可勝計。故云無窮。然
諸化身必具八相。準論&T047368;意。應同所化大
小四相有此所表。故必具八相也。現是報
也者。此明彌陀顯然報身。所言現者。非是
三量中之現量。只是聖教量顯然名爲現。謂
以正教圖度。彌陀淨國報佛報土。問曰既
言報者等者。此明就上彌陀報身之答。重
引經文以施問答。定判報義。先問意引彌
陀入滅文。以難非報身。次答中三。一初至
能知也。明報身入不入之義唯佛境界。而非
凡夫小聖所知。二雖然下至如化耶。正欲
令知引經。三今既下結成。引經中二。先
述引意。次何者下正引經文。引經文中。雖
有六重問答。所詮不出二意。一涅槃非
化。二涅槃如化。若約非化者。報身應滅。
謂他受用亦是如化。而應歸入非化理故。
若約如化者。即不可論入滅之義。謂倶一
空無能所故 問。&T047368;經云。佛言。善男子
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百千億劫。當有終極。
善男子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
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在世
滅後所度衆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衆
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
見阿彌陀佛。復次善男子彼佛滅後。一切
寶物浴池蓮華衆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
異。善男子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
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
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徳山王如來。
其佛國土自然七寶衆妙合成莊嚴之事。諸
佛世尊於恒沙劫説不能盡等已上看此經
文。是説對機入滅。何關自證入理之義
答。所難難通。試會之者。案所引經。報身種
智如化歸滅。若有内證入涅槃義。外用何
無歸滅之理。彼難意者偏執報身常住。引
&T047368;經難。故據大品以述歸入涅槃之相。
即成機前唱滅。如形傾影傾。亦無其妨。
後入涅槃其義無妨トハ蓋此謂耳 問。若許報
身入滅義者。何故莊嚴論・及攝大乘論
竝云他受用身是不斷常。永異化身中絶
相續 答。二論直説報身不滅。不遮亦有
示現滅度 問。設許報身入涅槃義。不可
同於化身滅度。故心地觀經云。前佛入滅
後佛成。不同化佛經劫現已上&T047368;
説彌陀滅後永劫觀音成道。豈非化身入滅
相耶 答。報身入滅後後佛成道間。隨機
應有多時少時不同。設爲一機雖現滅度
經歴多劫。猶爲一類機不息化者。非如
化身化縁薪盡永歸荼毘。故若多時若少時。
有不滅邊者皆報身攝也。故&T047368;經云。有
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已上
經前佛等者。他受用身常住化上。爲一機
縁雖示入滅。或不經時心經或經多劫
&T047368;後佛成道。二佛中間更無法滅。不同化
佛必定經劫出現過百三十劫。今乃得一
見。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設賢劫中千
佛雖現。初八・十一二三四・十六七八九劫
中。都無佛出。第十・二十各一佛出。第九劫
中四佛出世。猶經六四二萬一百時。第十五
劫九百餘佛雖速出世。八相間隔皆是多時。
故云不同 問。若有不滅相屬報佛者。釋
迦化身爲大機見常在靈山。此義何通
答。佛有三身。言常在者。説報佛相。更非
難也 問。何故相宗意。報身不斷常。化身
相續常耶 答。唯識論意。他受用身平等
智所現。彼智恒起無有斷絶。故所現身亦
不斷絶。彼變化身事智所現。彼智間斷不必
恒起。故所現身亦有間斷。是故化身有一段
縁盡收化物光而不現時。他受用身爲一
機一處雖現滅度。而餘機餘處猶有其益
無斷。故淄州最勝疏云。若他受用此處雖滅
餘處復現已上問。智論云。彌陀有如恒河
沙淨土。穢土亦爾。釋迦有如恒河沙淨土。穢
土亦爾已上若爲餘處餘機現身故。名不斷
者。化身亦可不斷。 答云云問。十身舍那一
佛所現。機息應轉。全非別佛。亦違今意答。
報身常住上現滅非一。一所化十地位位増
進後後諸位時。能化遮那亦現勝身。謂初
地菩薩證二地時。即息初地能化劣身。現
二地能化勝身。後後亦爾。二前報身佛現滅。
後報身佛成道時無間隔
地觀
三前佛現
滅後經永劫後佛成道出授
&T047368;
四十地能化皆
各別佛出教
時義
非化品者。此品始説涅槃非化。
終明涅槃如化。故經從終而題如化。今
從初云涅槃非化。所以然者。爲成報身入
滅之義引非化品。若約如化義者。無入義
故。凡從所説法。改經題及品題者。其例惟
多。謂成實云。七漏之義如七漏經。然七漏
名出阿含等。於涅槃經委説其義。故
乘義章云。七漏之義如七漏經。當應於彼涅
槃經矣。又同章云。想・心・見三倒在華嚴十
藏品已上然彼經中無十藏品。入法界品中
説十藏。此亦是從所説立名。又天台處處
引大品廣乘品題四念處品。彼品中明四念
處故。又法事讃引觀佛經名地獄經。彼經
中説地獄相故。今亦如是。若世間法是化
出世間法亦是化等者 問。上既説云一切種
智即是化。豈非是説出世間法即是化耶
答。此經意者。句句迴轉同明空旨。謂色爲
本而明空時。受等乃至一切種智迴轉空
之。如是乃至如來爲本而明空時。菩薩乃
至凡夫色心迴轉空之。信知。雖擧佛果種
智。還空世法。雖擧凡夫色心。還空出世間
法。是故今爲空出世法亦致此問也 問。
今空出世。何擧世間四念乃至五根五力
答。豈先不言。迴轉空之。今雖擧世出世
爲要。故無過失。又四念處等雖是世間。無
漏加行出世方便。故望福分輪迴之業攝出
世也。四念處者。一身念處。謂觀身中五種
不淨。破淨顛倒。二受念處。謂觀受不樂。破
樂顛倒。三心念處。謂觀新新代謝念念生滅。
破常顛倒。四法念處。謂觀諸法非我我所。
破我顛倒。此四念處亦名念住。以慧爲體。
謂依念明&T047368;慧於境住。鄰近爲名。四正勤
者。一於已生惡爲斷除故一心精進。二於
未生惡爲不生故一心精進。三於已生善
爲増長故一心精進。四於未生善爲令生
故一心精進。亦名四正斷。謂律儀斷・斷斷・
修習斷・防護斷。是則勤斷二惡。勤修二善。
精進心所以爲其體。四如意足者。一欲如意
足。謂念欲不違。三摩地行成就也。二勤如
意足。謂三摩地勤心猛強也。三心如意足。
謂三摩地信心猛利也。四觀如意足。謂三
摩地觀心分明也。亦名四神足。言如意
者。自在之義。妙用無方。故名爲神。變化心
是神カ之所依。故名爲足。即定爲體。五根者。
一者信根。謂信心強勝故。二精進根。謂勤修
善法不懈怠故。三念根。謂善心念念増長
不忘失故。四定根。謂於善事中心不散故。
五慧根。謂分明覺境故。如次信・進・念・定・慧
爲體。勝用増上出生萬善。故名爲根。五力
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
力。五根増長破惡。心強不可屈伏。故名爲
力。其體如前已上賢位
修之
七覺分者。一念覺支。
謂憶念不失故。二擇法覺支。謂慧能簡擇善
惡法故。三精進覺支。謂勤修不退故。四喜
覺支。謂於善法中勤樂修習故。五輕安覺
支。謂身心調適故。六定覺支。謂於善法中心
不散故。七捨覺支。謂於善法中平等修習
故。覺者菩提。支者因義。因即是分也。其體準
智論見道修之。若依
倶舍七覺是修道
八聖道分者。一正見。
謂正直見四諦功徳故。二正思惟。謂於四
諦理如法思惟故。三正語。謂離邪僻語故。
四正業。謂依無漏慧力滅身中惡業。令住
淨業故。五正命。謂淨命自活不起貪所
生身・語・意業故。六正精進。謂勤修善法
致菩提故。七正念。謂無漏念不失境故。八
正定。謂無漏慧相應定故。但語・業・命三定中
非有。道共戒力出定之時猶離邪語・業・命
三故。因中説果而定中立正語等名。其體準
智論修道修之。若依
倶舍八聖是見道也
已上總名七科道品。
若細分者成三十七。所言七科道品不限
小乘。菩薩亦用以爲助道。故四諦論云。
三十七助道法。此法小乘正學。菩薩兼修已上
問。何故諸經但説七科不増不減 答。慈
彌陀經疏引智論云。如來何故多説此
法不増不減。但説三十七品 答。此三十
七品譬如衆藥和合療衆生病正須爾許。
是故常説不多不少。又常説者以是初欲
入道次第名字。如人初到師所聽法。先用
心念&T047368;持所聞法。故先明念。念已依行。故
次明正勤。勤斷二惡。勤修二善。若多精勤
則心散亂。欲令攝心便住定中。故次明如
意足。既心定已便生五根。故次明五根。
五根漸増能遮煩惱能入深法。故次明五
力。五力既増能分別聖道。故次説七覺分。
既見諦已。須除修惑趣涅槃城。故次明八
聖道已上三解脱門者。亦名三三昧。亦名
三三摩地。亦名三平等持。一空解脱門。謂
於諸法空我我所故。然言空者是所觀境。
解脱門者能觀智名。從境立名故云空解
脱門。餘二得名準説應知。二無相解脱門。
謂離男女色香一異等相故。三無願解脱門。
謂苦集諦厭不可願。道諦尚捨。何況有漏。
偏求寂滅不願有爲故。若依瑜伽偏計
所執爲空門境。依他諸法爲無願境。圓成實
性爲無相境。謂遍計所執體性都無名爲空
境。有爲依他不可願求名無願境。圓成妙
理離十相故名無相境十相者五塵及
生異滅男女也
若依
維摩不二品者。此三三昧各通三性。謂遍
計所執無我我所故名空境。不可願求故
名無願境。無十相故名無相境。依他諸法
無我我所故名空境。不可願求故名無願
境。無遍計執種種相故爲無相境。圓成
實性無我我所故名空境。離諸戲論無願
求故名無願境。無十相故名無相境。具
唯識論第八説。十力者至下當辨。四
無畏者。一正等覺無畏。佛説言。我於諸法
皆正等覺。若外難言非正等覺。如理爲釋
無怖畏故。二漏永盡無畏。佛説言。我於諸
漏皆得永盡。若外難言非漏永盡。如理爲
釋無怖畏故。三説障法無畏。佛爲弟子説
能障法。染必爲障。若外難言染非能障。如
理爲釋無怖畏故。四説出苦道無畏。佛爲
弟子説能出道。修必出苦。若外難言道非
出苦。如理爲釋無怖畏故。答難無懼故
名無畏。四無礙智者。一法無礙解。謂無礙智
縁能詮法名句文身。二義無礙解。謂無礙智
縁所詮義。三辭無礙解。謂無礙智縁諸方域
種種言辭。四辯無礙解。謂無礙智縁應正
理無滯礙説。名之爲辯。及縁自在在任運現
前不由加行定慧二道。此定慧法自在現起
功能亦名爲辯。無礙解者。利根智慧於境領
悟。決斷無礙名無礙解。十八不共者。若依
小乘倶舍等者。佛十力・四無畏・大悲・三念
住。是爲十八。十力如下。無畏如上。言大
悲者。由五義故此立大名。一由資糧故
大。謂大福徳智慧資糧所成辨故。二由行
相故大。謂此力能於三苦境作行相故。三
由所縁故大。謂此總以三界有情爲所縁
故。四由平等故大。謂此等於一切有情作
利樂故。五由上品故大。謂最上品更無餘
悲能齊之故。三念住者。一縁順境不生歡
喜。住正念正知。二縁違境不生憂慼。住
正念正知。三縁違順不生歡慼。住正念
正知。此十八法唯佛具足。餘聖所無。故
名不共。若依大乘。常無誤失・乃至現在
世所起智無礙也云云諸煩惱斷所謂須陀洹
果等者 問。上文具擧四果支佛及佛菩薩。
今文何重擧五果耶 答。上擧四果補特迦
羅。今明五果斷徳。是故無繁重過 問。四
果支佛雖是小果既證無爲。何屬生滅
答。若望大乘小理還事。故涅槃説四果證
云。福徳莊嚴有爲有漏已上若有法生滅相者
皆是變化者 問。若依此義者。涅槃亦如
化。亦許涅槃生滅法耶 答。涅槃如化者。
是性空喩。不關生・不生耳 問。涅槃一理
常住不滅。何空之耶 答。爲除有執説涅
槃空。故智論三十一云。著涅槃音聲而作
戲論。若有若無。以破著故説涅槃空。若人
著有是著世間。若人著無則著涅槃乃至
人於一切法中不取相故已上廣百論云。
爲除空見説諸法有。爲除有執多説空
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門已上今既以斯聖教
驗等者。此明結成入不入義。所謂今以此
大品文驗知。彌陀決定報也。縱令授&T047368;經中
雖説後入涅槃。而彼彌陀報身之義全無其
妨。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等者。此就次上
報身報土之義。難決能生之機所居之土
不相順也。於中有二。先問。次答。問中四。
一先牒上報身報土義。二立報身・報土深高
微妙道理。三擧小聖猶難見難至。四正
破垢障凡夫而難欣求趣入。此乃前五段中
解凡夫生。今此段中判報身報土。既是身土
不相順故致此問也。次答中二。一先明依
附能破之意。且許凡夫難趣入義。二正由
託下正明託佛願。不簡機縁勝劣皆得往
生。斯乃報土高妙垢障凡夫分絶。自非佛
願他力強縁何能得生。故知。往生力在本
願。故群疑論一云 問。若他受用土者。
云何地前凡夫生 釋曰。計彼地前菩薩・聲
聞・凡夫未證遍滿眞如。未斷人法二執。識
心麁劣ナルヲ以所變淨土不可同於地上諸大菩
薩微細智心所變微妙受用淨土。然以阿彌
陀佛殊勝本願増上縁力。令彼地前諸小行
菩薩等識心雖劣。依託如來本願勝力。還能
同彼地上菩薩所變淨土。微妙廣大清淨莊
嚴亦得見故。名生他受用土已上言佛願
者。指六八願。於中凡夫所託願者。初十一願
及第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三
十三・三十五・三十七等諸攝凡願也。二乘所
託第十四願。菩薩所託二十二已下諸攝菩
薩願也 問。第十四願者唯願土多聲聞。
非願生因之行。若非生因何言託願。餘亦
準之 答。既願土有聲聞。聲聞若不生者
何因彼土得有聲聞。此願不虚。故聲聞衆
生彼土也。故論註云。問曰。尋法藏菩
薩本願及龍樹菩薩所讃。皆似以彼國聲聞
衆多爲奇。此有何義 答曰。聲聞以實際
爲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
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復以神
力生其無上道心等私云。法藏本願者。指上所
引第十四願。龍樹所讃者。
指十住論
彌陀章也
既釋本願攝令生彼。何勞苦諍。
又粗驗願文。生因是狹。限第十八願故。託
願是寛。通諸攝取願故。故祖師云。若有
問諸行皆是弘願ナリヤト者。應答而言。唯念
ノミナリト。若有人問定散生スル時乘スルヤト弘願
者。應答而言。皆乘スト弘願。意言。法藏菩薩
爲化萬機用不嫌機念佛一行。以願生因。
是則念佛譬如阿呵陀藥能治衆病。故願生
因。若願餘行。機有堪不。往生不普故不爲
本願。嫌機餘行譬如餘藥偏治一病不治
餘病。蓋此意也 問。夫小凡生報土忝由
佛願大恩。若非生因本願何成淨土生因
答。廣攝凡小。故佛弘願大恩甚重。但攝萬
機設藥局分。斯乃攝取者對機。生因者對
行。莫謂攝機願廣弘願行亦廣。是故二乘念
處道品等諸行。雖不願生因。而依攝取聲
聞願力。生彼土時即成生因。三賢菩薩亦復
如是。專由攝取菩薩本願皆得往生。自餘
衆行亦雖不願生因。而攝凡願廣故。凡夫
生時皆乘佛願。凡機類萬品教行亦非一。謂
若上機即於此土證二空理。不假弘願。若
下機者往生彼土時。必託生因願。若中容
機雖不託生因願。而乘攝凡願方生彼土
也。此則萬行萬善從眞如起還歸眞如。何
行何善更隔佛果薩婆若海。況於往生依報
土乎。故觀經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然中容
機雖未證理。而所修善體是妙有。能修之
機託攝凡願。故得往生也 問。由攝機願
亦得往生。與生因願有何差別 答。攝機
生因雖同佛願。而攝機願唯願機故行難成
就。生因本願願別因故行易成就。總而言
之。因位行成必被果加。謂聖道機成二空
行被總佛加一重餘行成時總佛加上亦假
攝凡願二重稱名行成上二力上重被生因本
願之力三重是故稱名十即十生。如言二道
所得極堅牢故。何無差別。今言正由託佛
願者。廣約攝取凡聖本願。而非獨限生因
願也 問。三賢菩薩託佛願力。往生淨土
之義不明。起信論云。但隨衆生見聞得
益。故説爲用。此用有二種。一者依分別事
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爲應身。以不知
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
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
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爲報身。身有
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即無有
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又云。初發意菩
薩所見者。以深信眞如法故。少分而見。知
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已上
釋論云。所謂從解乃至金剛。一切菩薩
明了通達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甚深宗。故依
彼業識見報身佛。作唯識解。通達依正無
分際故已上此文既云從初發意見報身佛。
三賢菩薩何預他力得生淨土 答。彼論
意言。地前見報身者。信眞如力。有漏心
中少分見相似報身。故論云。以深信眞
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等。
起信論義&T047368;法藏云。攝論中地上見報身
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説。今此地前菩薩
少分見者。以知色境但是現識。不離眞
如即無分齊故。得少分見也。既非全見。
故不相違。但以異於凡小心外取境見應
化故。故約唯心少分明見已上今言三賢
由佛他力生報土者。則感眞實報身土也
 問。今言報土者。爲是常途所談斷無明
入報土 答。先師云。若約所入報土體者
彼此同等。故云報法高妙。若約能入門差
別者。自力・他力二門有異。如彼大内一而
十二門異。故云託願。予於先師邊始問此
云云問。羅漢託願生淨土時。知有淨
土耶。若言知者。論註云。阿羅漢既未得
一切解脱。必應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
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於淨土
已上應是自然生於淨土。若不知者。今文
云由託佛願五乘齊入。其中羅漢豈非知土
憑佛往生 答。羅漢有二。一已迴心類。知
大乘法欣諸佛土。應乘佛願直生淨土。
群疑論云。已能迴小向大スル聲聞。雖修小
行以信大乘願生淨土已上
略抄
今阿羅漢
託佛願者。蓋此義也。二未迴心類。偏期圓
寂不知佛土。身智倶滅要待劫限。然後心
生見諸佛土。如法事讃云灰身滅智無餘
證二萬劫盡復生心等。即其類也。彼論註者
任性宗義。而總分別羅漢應生淨土之理。
若曲明者。以已迴心知淨土故。即託佛願
方可得生。故下文云。聲聞以實際爲證。
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願不
思議神力攝令生彼。鸞師若述未迴心類。
當言要待八六等劫而生淨土。問曰若
言凡夫等者。問意者淨影師判稽土二乘不
生淨土。故且就彼義以致疑難。答意者今
師義耳 問。十信三賢雖爲菩薩。若望報土
未得自在。尚直難階。何故但牒凡夫小聖。
而除大乘内外凡耶 答。今問意者。爲決
女人根缺二乘種不生疑。小聖爲要。若廣擧
於難階機者。何除賢位。故上文云。由託佛
願五乘齊入 問。女人根缺若非要者。今何
擧之 答。他師會スルニハ女人根缺。云就彼爲
言。會通スルニハ二乘種不生。云此土二乘不生
淨土。今家不爾。三類不生其義同故。爲破
彼謬雙擧二句。子但誦其文乃至無由啓悟
者。淨影名子。錯文立義。故云加拙。彼疏
云 問曰。依如往生論中。宣説女人根缺不
生。此經宣説韋提希等五百侍女同皆往生。
是義云何 釋言。論説女人根缺不得生
者。就彼爲言。生彼國者淨報離欲。故無
女人。身報精上。故無根缺。同疏次上云。依
如往生論中。説二乘種不得往生。此經何
故宣説中輩學小得生。釋言。彌陀菩薩正
處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終發菩
提心種大乘種方乃得生。故大經中宣説
其人發菩提心。彼往生論據終爲言。故説
二乘種子不生。此經就始故説中輩學小
得生 問曰。若此要由垂終發菩提心方
得生者。至彼應證大乘道果。何故但得小
乘果乎 釋言。此人雖復垂終發菩提心。
先多學小。故至彼國聞苦無常。發其本解
先證小果。以其垂終發大心故。得小果
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天台有兩義。疏同淨
影。十疑同今師
種之與心有何差別者。此上引發無上道心
文。會二乘種不生之義。然經云心。論云
種。應是別義。故致此問也 問。若爾應
問。種心既別。義安同哉 答。差別者意爲
顯同。是故答中解種心同。種心同故經論
符合 問。種心字別。何云同耶 答。發三
乘心亦有三乘種子之名。故云同也。然種
之言便于不生。故云取便。故論註云。根
敗種子畢竟不生。當華開之時乃至大乘心
生者。造罪凡夫雖得往生。障籠華内不堪
聞法。殃盡華開。身器清淨不簡大小。即應
生信。然佛本意必在大故。觀音説大即發
大心。是名大乘心種生也 問。此人臨終
聞大乘經首題名字。及稱佛名。可成大機。
焉華開後猶是不定 答。此人都無佛法・世
俗二種善根。故云亦不簡大小等。但雖聞
大及稱佛名。而但仰信非是解信。故不可
云堪大之機 問。未避疑關中下品人。纔
行世善未知出離。但逮臨終迴心往生。然
五常孝行入佛法時。成小戒故。本業不
虚。得生已後即得羅漢。況下輩人臨命終
時。信大乘佛。亦唱其名。設雖仰信一念
十念能滅惡逆。頓離生死速生淨土。信知。
大乘甚深妙術一歴耳根。一稱名號。即是
一乘頓極之機。如彼鴦掘經云。若聞釋迦
牟尼如來名號。雖未發心已是菩薩。華嚴
法幢菩薩偈云。若有諸衆生未發菩提心。
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準此文理。下三
品人必是大機。何云不定 答。誠如所難。
聞大乘經稱念佛名。應成大機。然而機分
但是仰信不及解信。亦未發心。依之爲分
九品階差以屬不定。又十方衆生修小乘戒
等者 問。上諸文中釋二乘種不生之義。結
上來等已竟。何更解二乘種不生義耶
答。上正料簡二乘不生。今通伏難。故在結
後。伏難意云。下三品人纔雖不生二乘種
心。而中輩人實證小果。何云二乘種不生
乎。爲決此疑更會通也。又此亦解彼土無
聲聞之義。謂二乘種不生之義總通九品。
然上三品發心機故。不可生二乘之心理
在絶言。故無別釋。唯以中下釋成其義。
所以於中先擧下者。下輩暫無小心故。
所以隔越女・根缺者。下輩小心・女人・根
缺。彼土無之義其文分明故。一同解已。中
輩一往似有小心故下別解。雖證小果。轉
向大後不生小心。故云不生也 問。中品
經文雖云證果。全無即轉向大之言。何云
證已即轉向大 答。彼土既是大乘正定聚
國土故。終轉向大。其義決定。願成就文炳
焉可見。依之論云大義門。註釋一乘土
耳。言前解者。則指上約下三品人以判
二乘種不生義。言後解者。即今文也
本曰第七料簡下至現益故也
釋云。上來子段第六料簡會通二乘種不生
義已竟。自下大文第七解得益分中二。一
初至分齊者標。二問曰已下釋。標中聞佛
正説者。見聞相成得無生故。況乎當門本
意簡異序分未説。故云聞佛正説。言分齊
者。得處分齊。非是次位淺深分也。二釋中
有二重問答。初問雙問得處・出文 問。若
出文者得處隨顯。何雙問二 答。得忍之
文似在兩處。然得處必應一處。故爲定其
處先問得處。得處正在第七觀故。定得處
已重徴出文。答中有二。先答得處。次答出
文。歡喜讃歎即得無生者 問。經無此文
答。經雖無文以義加之。謂第七觀見無量
壽與得益分得見佛身。兩文全同。故用心
生歡喜廓然得忍之文以續此文。於義則
足。非是光臺等者。此是遮濫。謂上正引
得益分文。即是表詮。今言非是光臺等者。
此是遮詮。遮表既具無義不成耳。問曰上
文中説等者。先問意者若言光臺不得忍
者。示觀縁文云何通也。次答意者彼文即是
擧勸利益。非正得處。次下所引有異方便得
見等文以爲其證。方便之由序者。序是正
宗之哢引故。名曰方便。方便即由序。持業
釋也。又方便者即十三觀。即十三觀名異
方便。言由序者指示觀縁。是方便之由
ナレハ依主釋也 問。若言方便限十三觀者。
何故般舟讃云定散倶迴入寶國即是如來
異方便 答。今異方便定善由序。故限十
三。彼讃意者定散二善倶入寶國。故以義
廣名異方便。此乃玄義消文。讃據義也。十
三觀名異方便者。文句當辨
本曰證曰下至應知
釋云。上來第二正釋玄義七門已竟。自下第
三總結七門。以證勸他中三。一證曰下至
前證者矣。正明自證勸他信行。二上來下
至證明。總結七門。三欲使已下重勸他信
行也。證曰者。此標造疏流布之證。其證
具在第四卷終。或本云證日。若約顯證定
時者。即名證日。若約寫證定言者。可
名證曰。掌握機糸十有三結等者。此義未
詳。若試言之。言機糸者。即是觀經。以上
文云經能持緯故。深得經旨。故云掌握。十
有三結者。七門玄義亦加經論相違六段。
總別合論名十三結。言條條者。即是段段。
謂十三段順法道道理。應經玄意。故言義周。
三呈前證者。造疏靈相即有三瑞。一見彼
依正。二一僧來授。三磑輪等瑞。是名三呈。
以下文云申呈義後。被聞於末代。今亦同
之。此乃不俟第四卷。於當卷終可呈三
證。故預略示。或可證定文通於兩處。謂
證曰乃至應玄門訖者。先明玄門證定之義。
言三呈前證者。預明後三卷亦證定之義。
所言三者。指後三卷。雖可三呈在初後
顯中。例如天台玄義第十卷末。云此備
於前今更消文於後云云料簡經論相違妨
難等者 問。此文總結玄義七門。云何偏擧
第六一門 答。只是且擧第六廣文以顯
餘門。如化前序雖有時佛處衆四文唯結
二衆。又於當卷雖有七門。倶是料簡經論
相違。遮諸妨難。引教明文勸他信受以
爲要益。故知。文言雖局第六。意通餘耳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六


觀經序分義傳通&T047368;卷第一

 釋良忠述 
本曰從此下至序正流通義竟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文前玄義已竟。自下第
二解依文釋義中三。一總標五門。二又就
前序中下至總明耆闍分竟。別釋五門。三
初從如是下至一部文義竟。總結五門。今
則初也。於中爲三。謂標・列・結。初標中就
文料簡者。當f前卷云然後依文釋義。略作
五門者。此經大科應有廣多科段。今立五
門。故云略作。又對下細段文義廣多。故云
略作 問。安公已來諸師皆用三段消文。
今家何立五門分別 答。作者意樂不同。
如彼宗密圓覺疏立十二大章。法位大經疏
大開十分也。何況今文雖立五門不出三
段。是開合異。故至下文結歸三段。又如天
台就法華經立二三段。大同今文。二列
中二。一一從如是下至明流通分。正分五
門。二然化下述立三段之由。初中亦二。
一列王宮四義。二擧耆闍分。配分可見。
初王宮四義中。局第三科置正字者。文言
具略更無別由。又得忍文二處有濫。至得
益段正決得處。故安正字。一會正説者。對
耆山説。故言一會。次耆闍會中。佛還耆山
屬序分者。佛還耆山默而不説。衆致疑
故。阿難傳説佛勅。故還耆闍以屬序也。言
佛勅者。經云阿難汝當受持廣爲多衆宜説
佛語即其文也。歡喜奉行者 問。經云皆大
歡喜禮佛而退。今何改云歡喜奉行 答。大
師所覽本爾耳。又諸經中或云信受奉行。
或云歡喜信受作禮而去。或云皆大歡喜
禮佛而退。文雖有異其意是同。若歡喜者
必應奉行。況乎奉行其言最要。論註云。經
始稱如是彰信爲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
事已已上念佛鏡云。夫信爲人道之初宗。智
爲究竟之玄術。初稱如是信也。後曰奉行
智也已上大衆歡喜奉行明流通者 問。言流
通即名未來弘通之相。然今文者經家述於
在座衆喜。何成流通 答。佛地論以歡喜
奉行之文名依教奉行分。屬流通明。諸師
同之。第二由中化者轉也。四教義云。説能
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轉有三義。一
轉惡爲善。二轉迷爲悟。三轉凡爲聖。故
教以詮理化物爲義也已上由序者。證信發
起皆名由序。故淨影云。一發起序者。佛將
説經。先託時處。神力集衆。起發所説名
爲發起。以此發起與説爲由名發起序。二
證信序者。阿難禀承欲傳末代。先對衆生
言如是法我從佛聞。證誠可信名爲證信。
以此證信與傳經爲由名證信序已上
如天台於序分中分次・由・述。謂如是等
五事冠於經首次序也。放光六瑞發起之端
由序也。問答釋疑説哢引則述序也。故如
法華放光動地等爲由序。如大品經遍體
毛孔放大光明照恒沙界。廣長舌相覆三
千界爲由。如維摩經現病爲由。如無量
壽經如來諸根悦豫爲由。此例非一。今此
觀經惡逆爲由。證信・述叙非正由序。然
而法門名目所望不同。今家・淨影總以由
致亦名由序。故彼疏云。從初乃至世尊
何縁與提婆達爲眷屬來是其由序乃至就初
序中文別雖衆義要唯二。一發起序。二證
信序已上法相立端・次・由三序云云歎勝
勸學者 問。歎勝勸學爲局念佛。爲通
定散。若言通者。佛意正在念佛一法。故
下經云。若念佛者是人中分陀利華。釋云。
念佛三昧功能超絶。實非雜善得爲比類
已上超絶之言唯在念佛。故歎勸義應局念
佛。若言局者。言流通者。即以正説傳
持未來。何捨定散而不流通耶 答。歎勸
之義廣通定散。故文云行此三昧者等。
云比挍顯勝勸人奉行已上此歎定善勸流
通也。次下文云若念佛者等者。應勸散善。
然散善中勸念佛者。且從勝行。再往言之。
餘散善亦可有流通。文不言者略。但功能
超絶者。此述念佛行亦勝餘行不關今意。
不遮通諸行亦有分分歎勸流通。三總結
中雖有五義不同等者。五門三段開合異故。
雖擧五門結歸三段。斯乃在座聞經之機
所得益故。雖同正宗而佛正説。與機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