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經疏傳通記 (No. 2209_ 良忠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成。煩惱所染故。他力本願獨化凡夫故。彌
陀妙術超諸經故者。此亦不爾。凡夫出離
局淨土者。出在何文。此乃佛教隨機。機宜
萬品三學自成斷惑證理。故今文云隨縁者
則皆蒙解脱。下文云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
必疾得解脱也。毘沙門堂云。此釋正許諸教
得益。末代邪義不順今意云云況彼三車火
宅之譬。大聖金言無所可諍。父子相見之
文。凡夫得度教益。文義顯著。但執者云。信解
品是四大聲聞領解段也。而四大聲聞者。五
百聲聞内也。不思議境界經云。舍利子等五
百聲聞皆是他方極位菩薩已上何云實者。此
亦不然。經文雖擧上首聲聞。實有所引無
量聲聞。於法説中雖擧身子一人。上根開
悟其數非一。故領解段云如我等比百千萬
億。籤云。萬億諸大聲聞便悟大道已上又歡
喜段四衆八部説。云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
&T047368;。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已上法説既爾。
中下亦同。若言但有能引無所引者。大違
經旨。故天台云。本是一萬二千菩薩。迹爲
一萬二千聲聞也。然妙樂云。若爾則唯有
能引而無所引 答。理實如然。但欲均用
四義。故云皆有。然本不同。事須分別若已
入圓位。能引之人成於發起影響二衆。灼然
本是菩薩。降斯已外曾發大心亦名菩薩。
元住小者則是大經。未曾發心尚名菩薩。此
中具有退大・應化及元住小已上又設一萬
二千聲聞皆是權者ナレ&MT01302;。法華會座亦有萬億諸
大聲聞。何皆權者。唯有能引無所引責將
何會通。又華嚴經會中。法慧功徳林等諸
大菩薩雖爲上首。亦有凡夫大根性者。然
圓頓教本被凡夫。總一代中凡夫得脱其數
惟多。普屬權者觀經凡夫亦屬權者。但自
力行凡夫難成者。望淨土下機其義雖可
爾。不遮亦有上機或頓悟眞如。或漸顯
怫性 問。執者亦云。就淨土門餘行不生。
此義如何 答。此義先師殊以痛之。安居
院亦同之。勝願院云。經文明説諸行往
生。而言不生此是謗法。痛哉。罪報定墮阿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二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三

          釋良忠述
然衆生乃至遍攬者。此明別擧聖道不堪根
鈍障重下根衆生爲淨土機。斯乃重障衆生
不知得度法。欲遍攬諸門者命短促而一
行尚難成。何及遍攬。如此歎已。然後遇因
下釋依觀經也 問。次上文云皆蒙解脱。
何故忽云取悟難明 答。上則總擧隨縁得
益。今別爲明淨土教興。以餘教門望淨土
機。且云難明。故不相違。有人云。言難明
者。難字爲句末。明字爲句頭云云遇因等者。
遇字可用適訓。此明釋迦欲説淨土之法。
適因韋提致請廣開淨土要門。故云遇因。
我今樂欲往生安樂者。此文雖無致請之言。
以通所求挍別所求。倶是請故。定善義
云。韋提前請彌陀佛國。是故今釋屬致請
文。唯願如來乃至正受者。韋提雖有通別四
請。四請之文自通之別。因別請故即説此
經。通非極要。故今略之。然娑婆化主乃至
門者 問。定散爲倶因韋提請。若言散善
因致請者。披經現文。明韋提請雖有四
請。但請定善不請散善。故下文云。定
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説。般舟
讃云。定善一門韋提請散善一行釋迦開。
若言散善不因請者。今文則云因其請故
廣開淨土要門。法事讃云韋提致請誓捨
娑婆。念念無遺。決定求生極樂。如來因
其請故即説定散兩門三福九章。廣作未
聞之益。此之二文云何通釋 答。定善因請。
散善自開經釋分明。誰人致諍。但今釋及法
事讃者。夫人請定如來即説所請之法。因
説定善自開散善。尋其濫觴莫不因請。
爲顯此意故云因請。顯彰別意之弘願者。
對總四弘。故云別意。弘是廣大。法事讃
云。法藏行因廣弘願。總而言之。一部經文
皆彰弘願。所謂凡夫往生淨土。皆乘彌陀
佛願力故。別而言之。住立空中攝取不捨
九品來迎下輩念佛。即是顯彰別意弘願
問。住立可爾。餘文皆是釋迦所説。非是彌
陀自顯弘願 答。雖是釋迦所説。正顯他
力勝縁本在彌陀。推功於本故。以彌陀
屬能顯也。又一義云。彌陀顯彰之義。局
在第七觀初。餘文不然。後義親文。其要門
乃至増上縁也者。自下重釋要門弘願。謂
定散行以爲内因。佛本願力以爲外縁。因縁
和合皆得往生。此乃行者造往生因。佛願與
力接引故也。若依五戒十善等因。感人天
果局因果故。不別待於他力勝縁。若今凡
夫生報土時。願力不加不可生故。別以佛
願爲増上縁。令凡夫行成報土因。譬如
一渧水依龍力成大雨也 問。感分段果
有内因縁。牽變易生亦有内因縁。今何但
立内因外縁。不云内縁 答。淨土宗意。弘
願強牽得往生果。是故但立他力外縁。不
云内縁。其實往生亦有内縁。所謂善貪以
爲内縁。法事讃云。不貪淨土無生解脱
障。此文已以不貪淨土爲往生障。故知。
貪忻即是内縁。凡受生法以惑爲縁。知往
生時以愛淨土而可爲縁。故感師許準
對法論九種命終。分段愛支潤淨土生。或
種子或現行。雖有二義。皆以愛縁而生淨
土。義寂亦許愛潤淨土生。是則九種命終之
位。起於有覆無&T047368;愛故。生淨土時亦可起
愛 問。若爾何故智論二十八云 問曰。
若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
皆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田時澤
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脱。故雖有有漏
業生因縁不應得生 答曰。先已説菩薩
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
性生身非三界生也已上彼約漏盡明自
力義。今約凡夫釋他力義。二力雖異。無縁
義同。何強立愛縁 答。受生之法必由愛
縁。但智論者言漏盡者。約分段惑。法性土
生何無細愛爲内縁義。故同論云。順道
法愛爲因。無明爲縁生法性土 問。感師
等許分段愛。智度論明變易無明。相違如
何 答。彼師依相宗七地已前猶分段義
故。復有義本願他力外縁之外可無内縁。
難思佛力超情乖常。知往生時外縁之外
更無内縁。不思議佛力何借生之愛縁。是
故今釋結要門云迴斯二行。釋弘願云
爲増上縁。要門弘願成於萬機往生因縁在
文分明悉之悉之。今云。案禮讃序。以三
心可爲内縁。謂依安心修五念行。行必待
心。心必牽行。故知。三心以爲内縁。五念念
佛以爲其因。如云果不孤起必藉於因。
因不孤起必待於縁。可云往生果不孤起
必藉行因。因不孤起必待三心。故知。三心
以爲内縁。佛大悲願以爲外縁。内外二縁不
可闕減。但今文略者。乘佛本願力在三心。
以外顯内。故不別釋 問。下文云辨定
三心以爲正因。觀念法門云至誠等三心
爲内因。未見三心爲縁之文 答。因縁之
名所望有異。或有佛大悲爲因。機信心爲
縁。言三心正因者。對往生果因縁皆因。又
見佛縁文者。内外相對佛願爲外縁。三心名
内因。不遮内中亦立縁名。又煩惱爲縁。是
其證也。如明受身因縁。或父爲能生因。
母爲所生縁。或自業識爲内因。父母精血倶
爲外縁。其例甚多。不遑具引。要者肝要。門
者通入。謂一一行各通淨土之要。故云要
門 問。有云。念佛非要門行。是弘願行。此
義云何 答。若如此義。即失要門弘願之旨。
衆生善行不出定散。定散之外不可別立
弘願一行。三輩散善今家定判。故下輩行亦
是要門。於行業上加佛願力即是弘願。文
理決定。何及疑殆。然世人云。凡夫行人不
堪定散。欲修定行。心馳六塵凝心絶分。
欲修散善。貪瞋競起廢惡難成。是故如來
以弘願行引凡夫也。此亦不然。設雖念
佛。全無廢惡何生淨土。斯乃修善差品廢
惡亦異。佛意欲令一切衆生滅無量惡。速
疾證萬徳之果。根縁不同。就戒授於五八
十具等戒。就定教於觀練熏修等定。就慧
明於生滅無生等觀。或爲婬女令授晝戒。
或爲獵者授與夜戒。一一皆有廢惡修善。
然念佛者係心淨土。勤行一萬十萬之時。
或被安心制。或被起行防。三毒暫息七支不
起。豈非念佛具足廢惡。雖然凡夫具縛
行人數退數起。爲治此惡隨犯隨懺。如此
故實是凡夫分 問。念佛諸行同有廢惡修
善義者。念佛勝餘。其義未顯 答。廢惡雖
同勝劣遙異。謂望下機諸行難成。非本願
行加力弱故。念佛易修。乘生因願他力強
故。以此義故令行念佛。凡修善法悉備
廢惡。若住善心者。惡心不起故。修善之人
猶是凡夫貪瞋亦起。雖起更歸本修善心。善
惡雖雜。其中善強終遂出離。汝言善體無
廢惡者。如言火炎而不燒薪。況念念中
除多劫罪。豈非念佛有廢惡耶。又言餘
行不止諸惡其行不成者。上下品人善心
數退。惡法數起。但用道心以爲受法。又中
中品一日齋戒以爲受法。自餘時節何不起
惡。凡成佛後諸惡不生。諸善滿足。等覺尚
起微細煩惱。況乎下位。聖人既爾。況乎凡
夫。譬喩品&T047368;云。小乘中云上界無恚非
盡理也。然諸煩惱輕重雖殊尚至等覺。豈
隔無色已上定即息慮等者。定是靜慮。即有
其二。一生靜慮四禪・四空果報
非今所用
二定靜慮依身在
於六欲
三洲等。上界爲依
地。修得其定
此亦有三。一者味定愛味
淨定
不具
支體
二者淨定具足支體除斷煩惱。但成實及大
乘意。不許有漏斷。唯許伏義
三者無漏無漏智相應斷惑證理
也。凡夫唯有前二
又有九次第定。
謂四禪・四無色・及滅盡定也。又就四禪四
空有根本・近分。初禪近分名未到定。新言
未至定。又初禪別立中間禪。謂大梵天以爲
依地。凡就八種根本・近分・中間・無想・滅盡
定等。分別有漏無漏定者。四根本禪・下三
無色・未至・中間。如此九定通漏無漏。餘七
近分・無想・滅盡・非想定十唯有漏定。若準
唯識。非想雖無斷惑無漏。而有遊觀無漏
法故。彼地亦通有漏・無漏。滅受想定唯是
無漏。謂依非想遊觀無漏。然今十三定善依
地應是未至・中間・四根本定六地。無色定者
不觀色相。七近分地欣自根本不願他
方。二無心定無心心所。故不應觀極樂依
正。又味・淨・無漏中。依止淨禪觀淨土境。味
禪是貪前滅淨定。是故不可厭離穢土。又
無漏定非凡夫定。故非今分。淨禪凡夫所修
定行。故以今觀可攝淨禪。息慮凝心唯
局定善。廢惡修善可通定散。定善廢惡則
是加行及定共戒。一往大分廢惡修善且約
散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者。此述定散各成
生因。凡衆生根機雖多不出定散。是故今
經爲明萬行往生。具説定散諸善。定機有
異故。十三觀具不具區。散善亦異故。三福正
因九品正行單複具足其相惟多。爲顯此義
故。云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各別往生經釋分明。是故迴者迴因向果云云
言弘願者等者。弘願總通四十八願。故
文云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増上勝
因。其文非一。別在凡夫引接之願。所謂十
八・十九・二十・三十五等。但先師云。序題者
是一經大意。若爾所言要門弘願亦可顯於
一經元意。是故弘願雖爲諸行強縁。探大
師意。可以第十八願爲其要也云云問。定
散皆乘佛弘願者。可以諸行名弘願行
答。祖師云。若有人問。言ハハ定散諸善往生之
時乘スル佛願者。應答言。然也。若有
問。言ハハ定散諸善皆弘願ナリ者。應答
言。不云云大經者。無量壽經。三經之中
此經廣故。對餘二經名大經也。天台此
經名大本。阿彌陀經名小本。嘉祥名雙卷。
淨影・道綽與今家同。龍興名兩卷經。一切
善惡凡夫等者。本願經文雖無善惡得生
者言。三經同顯本願益故。雖引大經亦
依觀經。善凡夫者。十三定善・上六品機。惡
凡夫者。下三品也。或云。本願文中唯除逆
謗。故知。應攝十惡罪人。是故願文有攝
善惡凡夫意也。大願業力者。五劫思惟四
十八願名爲大願。兆載永劫六度萬行名爲
大業。十劫正覺利益衆生名爲大力。故
文云。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増上勝
因。依因起於勝行。依行感於勝果。依果
感成勝報。依報感成極樂。依樂顯通悲
乃至廣開甘露。因茲法潤普攝群生已上
彼勝因者。今大願也。彼勝行者。今大業也。
彼勝化報悲化等者。今大力也。論註下云。
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
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
力不虚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
又云。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
諸行。皆縁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
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已上増上
縁者。起法勝用。故曰増上。爲法縁故名
増上縁。如彼眼根爲勝縁生眼識。觀音
爲強縁滅災難。此縁體廣而通有力無力
兩邊。倶舍論七云。増上縁性即能作因。以
即能作因爲増上縁故。此縁體廣名増上
縁。同論六釋能
作因
云。一切有爲唯除自體。以
一切法爲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雖
餘因性亦能作因。然能作因更無別稱。如
色處等。總即別名乃至若於此生彼能爲障。
而不爲障可立爲因。譬如國人以其國主
不爲損害咸作是言。我因國主而得安
乃至就勝爲言。非無生力。如眼色等於
眼識等生已上&T047368;云。我因國主而得安
樂。此即通説一切無障諸能作因。若於能
作因中。就勝爲言。非無生力。如眼等下擧
親勝力已上唯識論七云。四増上縁。謂若有
法有勝勢用。能於餘法或順或違。雖前三
縁亦是増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餘。爲顯諸
縁差別相故。此順違用於四處轉。生住成
得四事別故。然増上用隨事。雖多。而勝顯
者唯二十二。應知。即是二十二根已上&T047368;
云。有勝勢用者。謂爲縁義。即有爲無爲有
勝勢用。此用非是與果等用。但不障力已上
淨名妙&T047368;云。如増上縁中有力・無力已上
則一切法生時。以不障法爲能作因。即以
此因名増上縁。復生諸趣以業力等名増
上縁。見異地境以定力等爲増上縁。此
論強邊。而今言増上縁者。凡夫往生淨土。
加佛願力名増上縁。是強中強。故今家云。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縁。致使五乘齊入
已上問。何故名増上縁 答。強勝名増上。
能起法名縁。弱亦受名。以從勝故。大乘
義章三云。増上縁者。起法功強。故曰増上。
以此増上爲法縁故名増上縁。於中亦有
非増上者。從勝受名。故曰増上已上唯識
論十云。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
故。亦兼他利。爲増上縁令諸有情得利樂
已上宗鏡録二十九云。如念觀音名號火
不能燒等。此託觀音爲増上縁已上勝願
院云。増上縁義雖有多解。若依宗家之正
義者。増于上義。謂於行業上増其力用
故名爲増上縁可考
正文
先師云。言増上者。
對減下辭。又佛密意乃至常樂者。上來總明
淨土施化利生之相。是解義分。即當地論因
分可説。自下明果位難思發迹源。是仰信
分。即當地論果分不可説。於中有二。一又
佛下至旨趣。正明解義教門難曉。二仰惟
釋迦下至常樂已來。正明仰信易入。初文
亦二。一又佛下至難曉。直明佛意廣大甚深。
二三賢下至旨趣。擧聖不知以況凡夫。次
文有三。一仰惟下至去也。正明仰信二佛
方便。二唯可等下。此明可具心行作業。三
捨此下明後世利益也。佛密意者。是釋迦佛
以次文云教門難曉故。佛教寄於名色假
法。雖有言説一一教門從佛意出。非因位
分。故云密意。智論云。佛之密意非菩薩所
知。唯識論云。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知
故。即身成佛義弘法云。法佛三密甚深微細。
等覺十地不能見聞。法華玄云。文内妙法
猶難盡。何況文外之妙耶已上問。三賢十
聖皆爲四依弘經大士。悉知佛意製論解
經。何云弗測 答。四依菩薩雖分知之而
非究竟。故屬不知。與而言之。凡夫尚分知
佛意也。涅槃經云。又凡夫人具煩惱性。能
知如來祕密之藏已上雖知佛意各有不
同。十聖分證。三賢學知。凡夫信知。奪而言
之。非究竟故皆屬不知。信外輕毛者。恐是
十信以外凡夫。此是今家自謙之言。故不
可云我入道位 問。仁王經説十信位
云。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法華疏云。六心已
前輕毛菩薩。信根未立。其位猶退已上此等
諸文十信外凡名爲輕毛。故知。應言十信
外凡 答。謙下詞故全不可言我入道位。
驗知。應言十信以外。但輕毛者。或退或進。
信根未立義。亦可通於十信以外具縛凡
夫。故翻譯名義集法雲云。婆羅隋言毛道。
謂行心不定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魏金剛
云毛道凡夫已上問。經云見彼國土極妙
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釋云十
信中忍。然大師是三昧發得彼土依正宛在
眼前。豈可不入十信位耶。答。實於内證
雖是甚深。今述卑下。那露昇進。凡賢者不
彰自證。觀念法門云。所見境界不得輒
説。善者自知。惡者懺悔。但平生證一向制
之。臨終之證語知識。&T047368;但疏第四載祈誓
證。此有別由。不可準例。由者文云。上來
所有靈相。本心爲物不爲己身云云和國
智證大師。有時取香水灑西云。唐青龍寺
燒失。明年商人來云。去年某月某日某時
唐青龍寺出火難消。時已從東一雲起來降
雨消火云云又此師病中詣前唐院。奉値
大聖不動明王。授立印儀軌并灌頂法。明知。
非直也人。然授決集書自謙詞云。我等
去初停心萬萬里。又池上皇慶於脊振山。
誦驚發地神呪時大地震動。而誡門人延殷
法橋云。汝至成佛此事莫語於他云云
護法見此靈驗隨逐給仕。故知。不彰内
證密益。仰惟等者。此明佛意甚深難知。教
亦難解。但雖不知其甚深致。釋迦發遣
彌陀招換其文分明。唯作仰信定得往生。
 問。發遣即是要門。來迎亦是弘願。還同
前義。何爲二義 答。上是解義分。今則仰
信分。故上廣以要門弘願分別觀經教相大
意。此當因分可説。今就明文則成仰信。此
當果分不可説。嗚呼大悲滿足如來。爲救
一子慇懃發遣。他力引接彌陀恐業繋牢。急
來迎將。二尊化導努力勿疑。先師云。此
宗出離是爲故實。今云。聖道窮スヲ
入時以信得入。故法華經譬喩品云。汝舍
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入。況餘聲聞。其
餘聲聞信佛語故。隨順此經。非己智分
已上況於欣求淨土機哉。唯可勤心奉法等
者。仰信發遣來迎之人。必具三心五念四
修。所謂勤心即是安心。言奉法者。即是
起行。畢命爲期即是作業。勤心等者。亦是
當下十一門中前八門也。捨此等者。即往生
果。此亦是當十一門中後三門也。即證等
者。上云如來出世爲令衆生悟入眞理。今
言即證法性常樂。聖道淨土二門雖異。佛
意唯在令證眞如。然聖道機於此土悟。
淨土門機於彼土證。其處雖殊其證惟同
問。上云法性。今云法性。爲同爲異 答。理
體雖同修・性是異。此即略標序題竟者。結
也。序題意廣而文言少。故名爲略。標是標
顯。顯經大猷。玉云標掲也
本曰第二次釋名下至即釋其名義竟
釋云。上來第一料簡序題已竟。自下第二
解釋名門中三。一第等六字是標。二經言下
至觀經一卷釋。三此等七字是結。釋中三。
一經言下至一卷。先標經名。二言佛下至
故名一卷。正釋經名。三故言下至一卷。總
結經名。第二釋中文自爲六。經言佛説無量
壽觀經一卷者。梵本諸經但有奧題而無
首題。晋朝道安初安經題。顯要&T047368;云。晋朝道
安法師有四義故初安經首。一爲人見經
題目知部法故。二爲智者略知能廣解故。
三爲簡異餘部易見故。四爲匆迫衆生假
見經題便獲益故已上又此經題觀字上下
異本不同。貞元入藏録上云。觀無量壽經
一卷亦云無量
壽觀經
淨影・天台・道綽・法常・龍
興・道誾等師。依用觀字在上之本。龍樹
菩提
心論
曇鸞・嘉祥・妙樂弘決
第一
法照・今家等
師。依用觀字在下之本。只是各依所覽本
也。然嘉祥義疏云 問。無量壽觀經復有
觀佛海三昧經。既云觀佛海。今何不名觀
無量壽而言無量壽觀耶 解云。通皆得。
既云觀佛海。亦得云觀無量壽。而今云觀
佛海無量壽觀者。此各有義。觀佛海爲釋
三昧義。明三昧。無量三昧。今明是觀佛海三
昧。如無量壽觀此爲釋觀義。明觀有無量
觀。未知是何物觀。今明是無量觀。故云
無量壽觀。不得稱觀無量壽也。又所以言
無量壽觀者。明由境故發觀。如大經所
明。譬如胡瓜能爲熱病。十二因縁境亦爾。
能發觀智。今此經正然。由境故生觀。亦如
中觀。何故觀在後中在前。以中發觀故觀
居後。亦以境生智故觀在後也已上龍興疏
上云。所云觀者。或本著下。有言。著上是
觀察義。若著下者是觀行義。應言觀察無
量壽經・無量壽觀行經。今準下文。但應觀
察。如下文云。此經二名。一名觀極樂國土
無量壽佛觀世音得大勢至。二名淨除業障
生諸佛前。今初名中除國與菩薩。唯取觀
佛以題經目。然依漢語。觀字著上。依梵
語者。觀著下耳。但傳者意非別本也已上
佛字有無亦有異本。天台云。佛説觀無量
壽佛經疏此用有
佛字本
嘉祥云 問。何故但云無
量壽觀。而不稱無量壽佛觀耶 解云。不
得稱無量壽佛觀。何者。若稱無量壽佛觀。
但得一義。若云無量壽觀則含五義。無量
壽時節。無量壽化主。無量壽化處。無量壽教
門。無量壽徒衆。爲是故但稱無量壽觀。不
得云無量壽佛觀。然復於無量壽佛經。望
今無量壽觀即是通。於無量壽佛經即別也
此用無
佛字本
又一卷者。今家所覽本可有一卷兩
字耳 問。今題名中可含依報徒衆等耶
答。釋家不同。淨影云 問曰。此經非直觀
佛。亦觀刹土觀音勢至九品生等。何故偏
名觀無量壽 答曰。觀佛爲主。故偏擧之。
又復諸事不可具名。且擧觀佛。天台云。所
言佛説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擧
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衆。觀雖十
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説觀無量壽佛。嘉祥
云。經者能詮之教。經中具明三義。一觀國
土。是所生處。二觀佛菩薩。是所依師。三觀
因行。是往生業行。今此三中擧佛爲題者。
佛是所憑之勝地故以爲題耳。靈芝云。極
樂國土即是依報。攝前六觀。無量壽下即
是正報。攝後十觀。觀佛總前三觀。下二菩
薩總攝七觀。故此一題十六皆足。次名中淨
除業障總前十六觀行力用。觀成破障即見
因也。生諸佛前即來果也。不指彌陀而言
諸佛者。即下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
無量諸佛等。今翻譯家止用初名仍從省
約。但據觀佛深合經旨。天台疏云。擧正
報以收依報。述化主以包徒衆。觀雖十
六言佛便周。此約擧要包攝前後釋也。
遠師疏云。此經以觀佛爲主。故偏擧之。
此據經宗諸觀相從釋也。今詳兩釋後義
最長。以正爲觀佛。須先國土以爲由漸。
後因觀佛旁及徒衆以顯周遍。是以佛觀
文中。獨名念佛三昧也已上言佛者乃至故名
爲佛者。此釋佛字中三。一言佛下至名覺
翻名。二自覺下至三位釋義。三故名爲佛
者是結。釋中亦二。一自覺下至爲佛。先
擧三覺。二言自覺者下至出過三位。次釋
其義中三。自覺・覺他・覺行窮滿起盡可見。
西國正音者。天竺云西國。震旦西故。梵語
名正音。梵王傳故。倶舍論云。一切天衆皆
作聖言。謂彼言辭同中印度已上明王院云。
文選云。梵王・佉樓・蒼頡・三兄弟來下人間。
有梵書・佉書・篆書。左右下之三行。二種書
在天竺行化。字是梵字。左右行爲異。蒼頡
後來下震旦。黄帝時飛住海邊。觀鳥跡 作
字。篆書是也。今案。蒼公伊舍那魔醯首羅第
六天王也云云。可
檢本文
悉曇抄云。梵字梵王所製
者。梵王與毘紐天嫁生三子。謂婆羅摩・迦
樓・蒼頡。婆羅摩作梵字。迦樓於龍宮造字。
蒼頡於震旦造字云云若依此説。漢音猶似
正音。可云梵語正音漢語傍音。弘決云。
蒼頡見鳥 跡 作文字。處者迦葉佛説法堂也
已上覺者淨影云。覺有兩義。一覺察義。對
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
爲其害。故名爲覺。此之一義如涅槃説。
二覺悟義。對其智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
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爲覺
已上言自覺者簡異凡夫者。此以佛自覺徳
簡異凡夫自迷。斯乃生死本無凡夫迷故。妄
計實有受生死苦。佛悟本無自出生死。故
云自覺。雖可釋成此義。顯故不用別釋。
此由聲聞等者。此明佛覺同二乘覺。故云
自利 二乘自覺雖一分同佛之自覺而無
覺他。故云闕無利他大悲 問。二乘但斷
四住煩惱。僅出分段。如來總盡五住正習。
出離二死。自覺何同 答。實雖不同。非如
全闕覺他徳故。光&T047368;正理云。雖佛身
中一切功徳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等
功徳有殊。然依類同説名爲共已上問。
二乘闕無利他大悲。其義不明。聲聞説法利
生惟多。所謂在世轉教滅後付法利益。何云
闕無 答。諸佛菩薩利他爲先。聲聞縁覺
自利爲先。設雖利他自利上化。意樂既異
對佛菩薩云無利他。言覺他者簡異二乘等
者。準前可知。有智故能自利等者。就生死
法。爲自行者以智而空。爲利他者以悲
而化。此乃大乘菩薩斷惑利生。不同小乘六
度菩薩因時未斷。又瓔珞經意。十住入空。十
行出假。十地菩薩一心具足自利・利他。故
知。菩薩自行化他亦分同佛自覺覺他。悲智
雙行不著有無者。此結上。謂由有悲故。縁
生死有而不著有。由有智故。悟生死空
而不著無。不墮兩邊。故云不著。淨土論
云。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船若
攝取方便。應知。同論註云。般若者達如之
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
滅。通權則備省衆機。省機之智備應而無
知。寂滅之慧亦無知而備省。然則智慧・方便
相縁而動。相縁而靜。動不失靜智慧之功
也。靜不廢動方便之力也。是故智慧・慈悲・
方便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者。謂
應知智慧・方便是菩薩父母。若不依智慧・
方便。菩薩法則不成就。何以故。若無智慧
爲衆生時。則墮顛倒。若無方便觀法性
時。則證實際。是故應知已上弘決五引大
論云。若觀諸法實相。則大悲心弱。若觀可
度衆生。則實相觀弱。悲智平等時入菩薩正
已上唯識論云。不執菩提・有情・實有。
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已上言覺行窮滿等者。
亦準前可知。凡簡凡夫更擧聲聞。簡異
二乘亦擧菩薩。比來次第不相亂故。今簡
異菩薩亦擧如來。出過三位者。超過凡夫
二乘菩薩。當文雖是簡異菩薩。而居終故
合擧前二。故云三位。言説者乃至證益也者。
自下釋説中四。一言説下至爲説。正明聲
教名説。二又如下至有異。廣明隨機種
種不定説法亦有漸頓隱彰。三或六下至亦
然。廣明六根相好説法。四應念已下。總明
依教隨縁得益。説者。玉云言也。釋也。口音
陳唱者。如來説法通六塵故。作簡異釋顯
是聲塵。凡諸土相多種不同。如來化儀亦不
一準。若有眼根利國土者。多以色塵説法
而化。若爲耳鼻舌身意利。如次以聲香味
觸法説法而化。今此娑婆耳根利故。多以
聲塵説法而化。爲顯此義故。云口音陳唱
名説。法華疏一云。今論娑婆國土。音聲爲
佛事。則甘露門開。&T047368;云。今論娑婆唯禀聲
教。此土入者不假餘塵。雖有滅後色經・乃
至名句行蘊所攝・淨名香飯・及以法行思惟
悟等。竝以金口聲教爲本。又云。此土耳根
利故偏用聲塵已上又如來乃至有異者。於上
口音陳唱之教。更爲重釋。謂音聲教則有漸
頓顯密不同。漸次悟入名爲漸教。頓悟法
門名之爲頓。隱彰只是密顯異稱。釋籤一
引大論六十五云。於閻浮提見第二法輪
轉。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忍。陳如得
初果。今轉法輪無量諸天得無生忍。今轉
似初轉 問。初轉少今轉多。云何以大喩
小而言似耶 答。諸佛有二種法輪。一者
顯。二者密。初轉聲聞見八萬及一人。諸
菩薩見無量阿僧祇人得二乘。無量阿僧祇
人得無生忍。無量阿僧祇人發無上道心。
行六波羅蜜。阿僧祇人得初地乃至十地一
生補處坐道場。是名爲密。又同三十一云。
欲得一音遍十方恒沙世界。當學般若
問。若爾與佛一音何別 答。有限・無限
問。若爾何故閻浮提人來佛邊聽法 答。
佛有二種音聲。一者密。如向所説。二者不
密。須來佛邊。此據別説。約體而論。二義
倶時。又引同論云。如來説法不過二種。
一顯示説。二祕密説已上如此等文即其證
也。或六根乃至亦然者。此釋六根相好亦説。
以根望塵。根説是狹。前五根説當六塵中
色塵説法。意根説法即當法塵。中間四塵根
中無。故六塵説法廣於六根。但六根説法未
得其證。經論多明六塵説法。大經上説道
場樹云。目覩其色。耳聞其聲。鼻知其香。舌
甞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縁。一切皆得甚
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已上智論三
十四云。有佛爲衆生説法令得道者。有
佛放無量光明。衆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
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現
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衆妙香。
衆生聞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與衆生令
得道者。有佛衆生但念而得道者已上
根・相相對互有寛狹。應作四句。一有根非
相。謂意根也。二有相非根。謂髮毛爪齒牙
等也。三有倶通。謂眼精等也。四有非根・相。
謂除前相 問。今擧六根相好説法。爲此
土教。爲他土教 答。今釋釋迦所説。故知。
擧此土教。一代教中間出餘塵得悟之者。
又此經中光臺現國微笑光益住立空中竝是
色塵之説法乎。應念乃至證益也者。此明上
所擧漸頓等聲教。六根等説法皆悉有利益。
念縁倶是所化機也。爲樂空者説應空法。
爲樂有者説應有法。大乘小乘隨樂亦爾。
是名應念。樂空有等機縁非一。故名隨縁。
證益者。既擧一代漸頓説教以述其益。故
此益通聖道淨土 問。證益之言何關淨土
往生 答。若約淨土消證言者。始是證契。
不必斷證。終是證悟。於淨土中證理體故。
又見大經會末得益。十四億菩薩得不退轉。
若干人得清淨法眼。及得阿那含果。八十
萬比丘漏盡意解等。何不約在世而言證
益乎 問。所言佛トハ一經題故可限此經。
何通諸經而釋其義 答。雖一經題。有通
有別。謂佛説經三字是通。無量壽觀四字
是別。但佛説經名通義局。今從名通廣約
諸經。言無量壽者乃至依正二報也者。釋無
量壽中三。一初至其義如此。梵漢相對。
二今言下至阿彌陀佛。正明今題人法竝彰。
三又言人法下。明人法即所觀境。於中亦
三。一又言人法下至二者正報。標所觀境。
二就依法中下至已下是也釋。三向來下結。
二釋中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起盡可見。
依報中二。一就依報中下至依報莊嚴也。略
釋三種莊嚴。二又言依報下至見境相故。
廣就經文以判通別眞假差別。正報中二。
一二就正報下至同生者是。略標主・衆。二
又就下至已下是也。廣就經文以判通別・
眞假差別。漢音者。此經宋代譯故應云宋
音。又今家是唐代師故應云唐音。而後漢明
帝時佛法始來震旦。故從最初且云漢音。
南無阿彌陀佛者。經題雖無南無佛言。而此
六字名號一經肝心。一宗要行故。因無量壽
預釋出耳。是故梵漢相對。但擧六字名號不
擧説・及觀・經三字梵語。非要故也。若説・
觀・經梵漢相對。嘉祥疏云。若存胡音。云佛
陀・般遮・阿梨耶・阿彌陀・佛陀・修多羅。此云
覺者説觀無量壽佛經已上 問。觀佛・念佛
是一經宗旨。首題名字亦一部嘉號。名詮自
性。是故今經題名合含兩三昧也。若爾今
釋應顯此義 答。難言雖巧意猶不當。釋
家若存如此義者。寧可不造盡理釋耶。
且如十一門義。解釋極委悉故。看者易知。
然今釋何不顯其義。而使末學惑文惑義。
但題合含兩三昧者。凡立題名義門非一。
或取人而略法。如提謂經等。或唯擧喩爲
目。如大雲經等。或復法華提婆品者。從始
立名。化城喩品從終爲名。此經亦爾。且從
定善以題經名。佛自唱題其文分明。斯乃
今經則有答請自説二段。且就答請以立
題名。故淨影云。又復諸事不可具名。且
擧觀佛已上南者是歸無者是命者。南無歸
命即是三心。謂三心者請佛救濟。言南無
者歸命發願迴向之義。是故南無三心全同。
況翻南無亦云度我。非三心何。此乃請救
一心。不僞是至誠心。憑佛不疑即是深心。
欲生即是迴向心也。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
者是壽者。於此三字梵漢相對諸師不同。今
家如文。天台云。阿無彌陀量龍興
同之
靈芝云。
阿彌陀此云無量光。龍舒淨土文云。阿無彌
陀量壽已上如此相違。若不達二土方音者
其義難辨。且依天台會諸文者。阿彌陀者。
實翻無量。大經云。往覲無量覺。無量即是壽
光無量。壽無量者。第十三願。是竪利益。光無
量者。第十二願。是横利益。以此壽光無量之
名立生因願。即第十八。由此願故。名體不
離施攝取益。以此義故。或翻無量壽。或譯
無量光。若實而論。直翻無量。則是正翻。
無量壽光以義加翻。又今文者梵漢各有三
字。故知。一往三字對當三字。例如涅槃總
翻不生不滅。且分兩字而云涅言不生槃
言不滅。今言無量壽等者。上加南無佛之
三字梵漢相對。然而正題局無量壽。故還
今題曲釋其義。故云今言 問。無量壽
者即是別號。覺是通號。通別雖異倶是佛名。
故皆屬人。何云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
答。無量壽者雖是佛號。而召顯佛所具功
徳。故配屬法。覺者知者。是能覺了。故屬人
也。又安樂集云。今此觀經就人法爲名。
佛是人名。説觀無量壽是法名也已上但集
文約能説所説而分人法。今就所説以分
人法。各據一途於此成例 問。今家既依
無佛字本。何云覺者是人 答。爲顯要
行加三字故。就此分別人與法也。或可
由佛自唱題故。又言人法者是所觀之境
等者 問。所觀之境者。即就彌陀分別人
法。若爾應云像觀假正眞觀眞正。何通依
報耶 答。佛自唱題云此經名觀極樂國土
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今就此
題廣釋依正通別相也。但譯者略云無量
壽觀經。又上人法雖是正報。而所觀境通依
正故。以正報佛屬所觀。次因所觀言而廣
令通依正二報。故云即有其二。或云。即有
其二者。雖似指上人法其實不爾。譯者略
題無量壽觀。正報攝依化主包伴。是故人
法亦通依正。今云。此義順天台釋。亦準
嘉祥。無量壽者具含五義。故無量壽可
包依正。故云即有其二。但今師意暗以難
知。一者地下莊嚴等者。此先略釋三種莊
嚴。水觀所説三種莊嚴唯局寶地。今文三
種廣通五觀。地上文中等者。等取華座。
地下・虚空竝云等者。同向上等也。又變化鳥
屬依報者。今經處處説依報中。有化鳥故
以屬依報。謂池觀云。其光化爲百寶色鳥。
像觀文云。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
説妙法。普觀文云。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
音聲皆演妙法。又小經中依報莊嚴説白鵠
等六種化鳥。故法常云。以化鳥莊嚴水也
已上準之。化鳥雖是正報成空莊嚴。故屬
依報。如彼彌陀屬器世間等。其例也。又
化鳥屬化報者。非身相應化無心心所故。
佛地經意明成事智三業之化即有三相。一
自身相應。此有身・口・意三業化。二他身相
應。亦有身・口・意三業化。三非身相應。但
身・口化無意業化。故演祕云。論三業化
身等者。案佛地經云。身・語・及心化善巧
方便業。論第七云。此顯成所作智起三業
化。由此智能善巧方便。能起身・語・心三業
化。身化三種。一自身相應。謂化自身爲輪
王等種種形類。及現種種諸本生事。二他身
相應。謂化魔王爲佛身等。變舍利子爲
天女等。寄他身上示現種種變化形類。三
非身相應。謂現大地爲七寶等。或現無量
佛化身等。或放光明照無邊界。如是等類
離自他身。別變化作情非情色種種形類動
他放光風香等事。皆爲利樂諸有情故。一
切皆名佛身化業。語業亦三。一自身相應。謂
佛自身化現梵音遍告無邊諸世界等種種
語業。二他身相應。謂令聲聞大弟子等以佛
梵音宣説大乘甚深法等。是故聲聞諸菩
薩等。説非己分甚深妙法。皆是如來變化
所作。非彼自力。三非身相應。謂化大海草
木等類乃至虚空亦出音聲説大法等。如
是皆名變化語業。心化唯二。一自身相應。
謂自心上化種種心及心法影像差別。二他
身相應。謂令他心亦現種種心及心法影
像差別。此竝相分似見分現 問。云何不
化非情令心相現 答。非情已是心等相
分。云何復令有心相現。若心相現則名有
情。非非情攝。是故化心但有二種 問。既
許化作非情色相如化佛等。於此現心説
非身化。斯有何失 答。色有離質化通非
身。心法不然無非身化。彼論復有異師説。
云心不可化。但由定力。能令自心解非分
法名化自心。若加被他令愚昧者解甚深
法。令失念者得正憶念名化他心。前爲正
已上準此等文。非身相應無意化故即非
情攝。非情攝故屬依報也 問。何以得知。
彼化鳥是非身相應。恐應通自他心相應。
唯識論云。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眞
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
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若不爾
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何聲聞
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
不知故。由此經説。化無量類皆令有心
已上準此等説。化鳥亦可有變化心。何屬非
情 答。經云。如意珠玉涌出光明。其光化
爲百寶色鳥。明知。非身相應化也。但論化無
量類皆令有心者。是約自他身相應化。故
非相違 問。二經所説化鳥未言虚空莊
嚴 答。浮在水。故經屬池莊嚴。飛遊天。
故釋名空莊嚴。有此理故無其失耳。從日
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者 問。第七
華座應是正報。見經文勢。如來許説除苦
惱法。彌陀三尊住立空中。夫人求請佛菩
薩觀。即説座像眞身等觀。故知。華座亦應
正報。故往生論即屬正報。天台・嘉祥其
義亦爾。何云依報 答。於華座觀有兩向
意。謂此華座佛觀類故以屬正報。剋體而論。
只是依報。今家・淨影・迦才意爾。故龍興會
此相違云。第七華座應屬國土。而佛座故
成義便屬佛觀已上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
屬彌陀等者。華座唯佛受用故云誰屬彌陀。
餘六依報凡聖通用故云共同受用 問。淨
土依報爲是衆生共業感故共受用耶。若云
共業感者。一切淨土唯佛所變。故攝論云。
有衆共用而非共因。如生淨土凡聖等輩。
直生佛土無自變故已上若云非共業感
者。靈芝云。以諸佛淨土必假十方衆生同
業共成故。歴劫化他令修善業。攬彼淨業
以成其土已上彼此相違云何會通 答。所
出二文各有其意。先攝論意。一切淨土諸佛
因中所修清淨功徳所感。是故判云而非共
因。雖非共因而佛神力直令生者共同受
用。次靈芝意。雖能化佛所感淨土。而因行時
與物結縁令行善業。成佛果時引接於彼
結縁衆生。約此邊故。所化衆生所修善行亦
爲淨因。是故釋云同業共成。各據一義竝
不相違。法界之凡聖者。十方來生凡聖之類
得生已後共同受用。故下文云十方法界同
生者是。言假者即日想等者。日想觀通依正
假觀。第三卷釋其義分明。但今文者。相從
水想已下竝是依報。且以日觀即屬假依。
故靈芝云。就十六觀大分爲二。初一種先
觀此方落日指定西方。後十五種正觀彼
土依正二報。初觀是總該下十五。下皆爲
別。各不相收已上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者。
娑婆日水。故云此界。此方日水似光似地。
故名相似。眼根所得。故云可見境相。彼國
眞寶無漏可見境相者。極樂寶地樹池樓等。
故名彼國。彼界眞依。故云眞實。出世善根
之所生故名曰無漏。可見境相準前可知
問。空莊嚴中光風鼓樂而演苦空無常等
音。寶池珠光變作鳥聲讃歎三寶。樓外莊
嚴亦説念佛念法等法。如是莊嚴應是聲
境。何故但云可見境相 答。從大旨故。從
根本故 問。分別眞假何除華座 答。今
文次第上既分別通依別依。次就通依分
別眞假。故且除之。若云別依可是眞依。現
在彼衆十方同生者者。報身佛具十八圓淨。
眷屬・輔翼二種圓淨佛果圓滿同時而成。故
有觀音勢至等大菩薩。是云現在彼衆。正覺
已後酬昔本願。從十方界猶如駛雨來生。
是云十方同生。斯乃新生舊住之異。又上擧
已生。下擧未生。謂已生者不論新舊。已在
淨土故名現在彼衆。決定往生心行具者因
中説果亦云聖衆已上二義倶是相傳。
但常被存前義
言假正
報者即第八像觀者。先師云。假正報者。非是
此方刻彫畫素。即彼土影像。故嘉祥云。所
以前作想像觀者。無量身身相不可思議。像
猶若虚空不可作故。前作想像觀。前作
丈六身觀。次百丈身觀名爲像想觀。以前
作像想觀故。次作佛身眞觀也已上私云。
娑婆形像也。假正之言約於相似可見之境。
如彼日水相似假依。故第三卷云。群生障
重眞佛之觀難階。是以大聖垂哀。且遣注
心形像。又云。身四威儀眼之開合見一金
像。似現目前。常作此想已上此文意云。行
者開目先見此土畫像木像。次閉目常想
似所見形像之佛像也。觀念門云。又勸造
阿彌陀像稱揚禮拜 香華供養日夜觀想不
已上此釋因準第八觀歟。淨影云。欲以
此方日水等相。并以此方佛菩薩像類度彼
方。故云衆喩。靈芝云。衆生無始未識眞
佛。多見形像。故使先觀。以像表眞觀佛易
就。正觀&T047368;云。言形像者。刻彫繪素。世皆
目撃也已上祖師觀經私&T047368;云。然初心之人
不能直觀眞佛。故先觀形像已上但形像言
總通彼此云云觀音勢至等亦如是者。像觀
中説三尊假觀。後三觀説眞佛菩薩。故知。
一一假像成後方便。今雖釋別正。而三
像得便。是故因明觀音勢至亦屬假觀。故
云亦如是。然天台疏云。所以觀佛先作像
想後觀法身。菩薩直明法身者。但佛法身
妙極不可一往而觀。故先作像想流利。後
觀法身則易。菩薩者觀佛既竟。次二大士
是眷屬莊嚴。如王來即有營從。有佛必有
菩薩也。靈芝疏云。準上經文。明列三像。
或謂二菩薩無像觀者。未知何意。正觀
&T047368;云。或謂菩薩無像者。天台疏云。觀佛先
作像想。後觀法身。菩薩直明法身者乃至
必有營從等云云疏主準經明立三像。天台
云無聖意難測但云未知已上問。天台所
解不可不會 答。靈芝既云未知何意。末
學焉通。但試會者。泛明用假即有二義。
一者爲眞觀難成先用假觀。二者爲用相
似境預知境相。故知。天台且用先義。故云
無像。説二菩薩是眷屬莊嚴。今家意者深
協經文。三尊師徒身相既異。何不用假。經
文亦顯。又言等者指多身觀。二士蓋多。故
云等云云也此由衆生乃至假正報也者。此明
用像之意。此文有四。一初至顯現故。釋
佛説像觀所由。二使假立乃至心想者。釋像
觀觀想。三同彼佛以證境者。釋像觀觀成。
四故言下結。言此由者。衆生障重眞觀難
成。故先用像觀。次觀想中言假立眞像者。
眞是眞佛。像是形像。眞佛之像故名眞像。
依主釋也。正是當觀境。言以住心想者。正
明像觀觀想。謂以小佛爲所觀境令住
心想。次觀成中。同彼佛等者。同者全同。謂觀
想位觀小佛故。至觀成位全同彼觀想小
佛證此小境也。或同是似同。謂令似同
彼眞身佛以證當觀佛像境也。言眞正報
乃至境相者。此明依假而眞觀成。中三。一言
眞下至是也。直指眞觀。二此由下至昏惑。
明依假除障。三由除下至境相。釋證眞
境。第二中二。一此由下至亂想。像觀思惟。
二心眼下至昏惑。像觀正受也。粗見者雖
是正受。望第九觀以第八境而言粗見。
是則經説麁見極樂。麁之與粗字異意同。
故釋順經。昏惑者是惛沈障。謂令觀心昧
劣闇鈍 問。倶舍云。惛沈。睡眠能障慧蘊。
掉擧・惡作能障定蘊已上今十三觀既是定
善。若爾應言除掉擧何 答。觀者是慧。
慧除惛惑有何相違。但今定善慧相應定。
惛沈・掉擧可雙除之。今且擧一。況復惛・掉
通障定慧。細判在於摩訶止觀。又惛・掉倶
是大煩惱地故。與一切煩惱相應。論云。惛
沈・掉擧是隨從纒。煩惱起時必應起故已上
行法之時或惛或掉治偏増惑。言通正報乃至
是也者 問。觀音聖衆等已下是者。爲指
第十已下四觀否 答。一云非是指經。先
擧上首即云觀音。標餘聖衆而云聖衆等
已下也。一云指經文也 問。前義不明。上
判依報通別眞假及別正報眞假差別悉指
經文。何後四觀無配屬乎。比來次第最可
指於後四觀也 答。普雜二觀並有通別。
何偏屬通 問。後義不明。普雜二觀各有別
正及以依報。何以四觀總屬通正 答。後
二觀中有二菩薩。約此以屬通正報也。其
中別正同第八九應云別正。其中依報同
前七觀應云依報。釋文不曲。且述一邊。三
結中向者前也。但隣次名向。隔文云前。
華不輕品云。獲大罪報如前所説。其所得
功徳如向所説已上傍者獲報在第二卷譬
喩品末。故云如前。信者功徳在次上法師功
徳品。故云如向。又前通遠近。向唯在近。言
觀者照也乃至正依等事者。此釋觀字即有
其四。一言等五字是釋字義。二常等六字
明能持安心。三以等六字正明觀體。四照等
八字明觀用也。若以今觀配解・行者。但
是行門而非解也。是爲定機説定觀故。故
云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所言
正依者。指上通別眞假之境。對此所觀而
明觀智。知是定觀。是故今家消釋觀字。
皆屬定觀。所謂定散料簡門云。韋提上請
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
思惟正受。雖有二請唯是定善。序分義
云。傾心請行。佛開三福之因。正觀即是
定門。更顯九章之益。又云。韋提等及未
來有縁衆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
常見。又云。此明夫人及衆生等入觀住心。
凝神不捨。心境相應悉皆顯現已上凡觀有
三。一觀矚。謂如眼見色。經云。嚴顯可觀。
又云。不能遠觀。又&T047368;婆沙。釋色名
有見云。以眼名見。觀照色故已上二觀知。
謂解知故。序分義云。如來觀知歴歴了然。
因明入正理論云。言比量者。謂藉衆相
而觀於義散比量智了
境名觀
三觀行。謂今十三觀
等即是也。宗鏡録三十六釋觀矚觀行云。
如觀經中立日觀水觀等十六觀門。上生經
中觀兜率天宮彌勒内院等。諸章鈔釋云。言
觀一字理有二種。一觀矚。二觀察。初觀矚
者。如前五識縁五塵境。矚對前境。顯現分
明無推度故。現量性境之所攝故。次觀察
者。安摸建立伺察推尋境分劑故。今立觀
門即當第二觀察。約能觀之心已上問。若
爾今釋不可云觀者照。言照者是眼見故。
散心慧故。頌疏二云。又解。見謂眼見。觀照
色故已上故知。今觀可非定觀 答。照義兩
兼。何但散心。定觀名照聖教所判。摩訶止
觀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云云
問。若言定觀者。可限十三觀。若限十三
觀者。一部總名何漏散善 答。凡諸經論
題名未必統攝始終。且如龍樹中觀論者。
從初二十五品得名。末後因縁破邪二品
明小乘故非中觀也。又法華經譬喩品中。
初明法説四段三周各有五段。謂正説領解述成
授記歡喜也。而上周正説段在方
便品。領解等四段
在譬喩品之初
後明三車火宅之譬。然從後
故名譬喩品。化城喩品初説宿世結縁。後
説化城・寶所。而正法華從初題往古品。妙
法華從後號化城品。提婆品中初明達多弘
經。後説龍女成佛。而從初故名提婆品。加
之今疏第四卷中。雖亦明彼得益流通及耆
闍會。只從初文名散善義。此例非一。不
能具載。何況今題準佛自唱。所謂經言觀
極樂等。但局定善不通散善。又淨影云。又
復諸事不可具名。且擧觀佛。故無有失已上
 問。若言觀名不通散者。何故經文別
結三輩。同名想觀。疏亦判云上輩觀行善
文等。中下亦爾。又往往云十六觀門。此
等正以散善名觀。何云約初 答。祖師
云。此經者便因答請開散善。故相從定
觀後之三輩亦立觀名也予相傳此義。後値
宿蓮房。彼人傳得故
上人自筆抄。彼
文全同今義
問。相從名言有教證耶 答。
倶舍論十五云。非此諸業唯感受果。應知
亦感彼受資糧。受及資糧此中名受已上
&T047368;云。應知亦感彼受資糧。除受餘四蘊資
助受故名受資糧。受及資糧此中總名爲
受。唯言受者。從強説故。相從説故。受資糧
已上倶舍頌云。想・心隨見力。&T047368;云。
理唯見倒。想心隨見亦立倒名。與見相應行
相同故。相從説倒。體非推度非四倒攝
已上或説七倒。謂四倒加想・見・心玄賛及攝
釋意樞要

或立十二倒群疑論
倶舍
唯識論三云。雖
惑・業・生皆是流轉。而趣是果勝故偏説。或諸
趣言通能所趣。諸趣資具亦得趣名已上
疏云。此第二義。業・惑・中有是能趣故。何故
能趣亦名爲趣。趣是所趣。業・惑・中有相從
名趣乃至謂器世間是趣所須。趣之資具相
從所趣故亦名趣已上弘決五釋十乘觀
云。次位下三雖非觀法。並由觀力相從名
觀。故名十觀已上其證萬端。且引少分。又
示異義者。或云。此經本意廢定散故爲廢
名觀。或云。十三約機觀行。三輩約佛觀機。
疏二云。佛更觀機自開三福之行。或云。正行
觀局十三。正因觀通十六。或云。和尚亦許
十六定善。或云。去行觀局十三。所求觀通
十六。或云。散善行人臨終發定。見佛往生
故。約終名觀。或云。韋提觀也。今云。此等人
情各述一義。不能是非。但此義中正因之
觀既無其證。又若爲廢者。何以勝觀名爲
劣散名。而云爲廢亙三輩耶。又十六觀
觀體可同。然約機約佛。義門甚不穩。又
所求立觀未得其意。況於一經觀何有兩
途。又臨終發定有何證據。又大師若存十
六定善之義者。靈芝那破。靈芝若迷今家
釋義。猥作破文末學彌迷。又夫人何不知
如來自開之意。而以三輩爲觀境耶。設
爲觀境佛違自説何立觀名。淨信心者。此
明定行相應信心。縱有觀智。若無信心不
能出要。故信喩手。智慧況輝。信法異。
喩別。思之可知。華嚴第七賢首品云。
正心信向佛菩提。菩薩因是初發心。信爲
道元功徳母。増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
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淨信離垢心堅
固。滅除憍慢。恭敬本。信是寶藏第一法爲
清淨手。受衆行。信能捨離諸染著。同四十
一説十種手中第一信手云。所謂信手於一
切佛所説正法。一向信心究竟受持故。智論
一云。經中説信爲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
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
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
在所取。若無信空無所得。佛自念言。若人
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門果。
不空剃頭染衣。若無信。是人不能入我法
海中。如枯樹不生華實。不得沙門果。雖剃
頭染衣。讀種種經能難能答。於佛法中空
無所得。以是故如是義在佛法初。善信相
已上若委分別信慧體者。信是大善地法。
忍許澂淨爲義。慧大地法。簡擇爲性。言經
者經也乃至故曰爲經者。自下釋經字有其
二。一言經下至虚空。廣釋經義。二能等八
字即是結也。釋中亦二。一言經下至零落。
正釋經義。二能令下至虚空。明其利益。初
正釋經義中。經者經也者。以同字釋其
字義者人師常法。故鸞師云。説者説也。天
台云。觀者觀也。上經是法牒本經故。下經
是喩以持緯故。經者漢音。梵云修多羅。有
翻・無翻二義不同。如法華玄八具釋。就有
翻者。或云法本。或繩墨。或綖。或契經等也。
就經翻名。或訓法。或常。或繩墨等。今經緯
者。其一義也。經喩經教。緯況定散。論註上
云。經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淨
莊嚴功徳國土清淨莊嚴功徳。能與衆生
作大饒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經已上孝經
序云。孝者人之高行。經者常也淨影云。外
國云修多羅。此翻名綖。聖人言説能貫諸
法。如綖貫華。是故就喩名之爲綖。而言
經者。綖能貫華經能持緯。其用相似。故復
名經。若依俗訓。經者常也已上長水云。常
法貫攝云經。常者三世常住義。法者軌持軌
則義。貫者事理法不散失義。攝者攝取衆
生令至彼岸義也已上匹丈者。依經長短
即有一匹四丈等也。廣韻云。匹譬吉切。俗
又作疋。或本云疋文。丈本正歟。經能持法
者。經是能詮言教。法是所詮定散。能所相
應猶如函蓋。故云能持。理事相應者。言佛
説教無錯謬故。説事如事。説理如理。故
云相應。或云。如來教法雖説理不壞事。雖
説事不壞理。故云理事相應。定散隨機
乃至法樂者。此明定散普攝衆機義不零落。
起行名修。安心爲趣。又心行名修。往生成
佛爲趣。教是縁。行則因。此乃修趣之者以
教縁行因得往生果。往生縁因偏藉佛力。
故云乘願。證無爲者。大經云。次於無爲泥洹
之道。既生彼國更無所畏等者。生彼土已
更無惡道生死怖畏。以無怖畏間隔障故。
長時起行。自然増進即證佛果。若住娑婆。
聲色所縛便墮三途。設適得出。人命短促
修行不幾。況値惡縁得脱無期。言菩提
者。即如來智。言法身者。是所證理。即是二
轉依果 問。長時起行果極菩提其義不明。
穢土障多尚有頓機速得開悟。何況淨土身
器清淨無有諸障。何因更送長時修行。故
稱讃經明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淨土論述
速得成就阿耨菩提。加之註云。彼國菩薩或
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
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
何必如此已上答。此事難定。宗家解釋無
細判故。一云可經時劫。觀經既説經一三
劫。釋任經故無咎。但至速疾等文者。或望
僧祇長劫修行。以一三劫可云速疾。凡
案地持論及瑜伽等位地劫數。一一位中經
多倶胝無量劫故。地前𨓵於一大僧祇。地上
經歴二大僧祇。將顯一劫。譬以大石。欲
知三祇況以刹塵。唯佛能知。非凡所測。
淨土不爾。具縛凡夫若得往生。或速悟
無生。或經三小劫證得初地。蓋是彌陀
難思願力。豈非一乘頓速淨土。或有頓機
實不經劫。故云速疾。不遮亦有鈍機
經劫。故般舟讃云。地前地上元無二。隨
根利鈍超増位已上或望彼土機情。長時
起行亦可速疾。例如天親往生内院。聽聞
一座説法。方經三年。王質亦入仙家以爲
半日。而歸舊里値七世孫。故般舟讃云。
少許時間逕三劫即入明門歡喜地。又云。
十劫須臾不覺盡進入明門歡喜地。又云。
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轉入眞如門。大小
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已上或以佛
力令長謂短。如法華云五十小劫乃至
如半日。或一迷來時時劫甚長。一覺生時
三世同時。故丈夫論云。處夢謂經年。寤
乃須臾間。故時謂無量攝在一刹那已上
涼云。舒一念兼永劫。攝九世入刹那已上
次至論註者。彼於地上有經不經二義。不
可偏云不經劫數。具如&T047368; 難云。經劫
之義不明。註釋論速得等之文引三箇願。
若經劫者本願似無其詮如何 答。雖言
經劫不及塵劫。豈非佛願難思妙益。安養
賦云。高僧傳中賢愚並生古今皆往。盡抛
穢土皆趣淨邦。孕七寶池蓮華化生。變
凡成聖。得道證眞。不經三祇更成佛道。
豈非願力難思哉。若欲永超生死輪得
涅槃常者。無出往生一門已上一云不經
劫。凡於佛道修行長短。漸頓二教其意各
別。漸教意許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頓
教不爾。華嚴宗談沒同果海。天台宗判速
疾頓證。穢土既爾。淨土何經長時修行。所
引稱讃等文即其證也。但至經釋者且教
門意耳 問。既生彼國更無所畏等者。爲
是直釋經義。爲亦因擧經益 答。難知。
且是擧經利益。今家釋意無以理法爲經
體故 問。若不持成佛益者可非經耶
答。不爾也。設雖不説成佛之益。而分名
經。如説聲聞自乘菩提方名聲聞經等是
也。言一卷者乃至故名一卷者。此文有三。
謂標釋結起盡可見。總成斯一故名一卷者。
王宮耆闍雖是二會而法門一。故云斯一。
以一法故促二會文以爲一卷。故名一卷。
經畺良耶舍譯者。法聰&T047368;云。沙門畺良耶
舍此云時稱。西域人。性剛直寡嗜欲。善
通三藏多所諳知。尤巧禪思。以宋文帝元
嘉元年歳次甲子達于京邑。帝深加賞。勅
住鐘山道林精舍。譯出藥王藥上菩薩經一
卷。譯觀無量壽經一卷。沙門僧含筆受靈芝
同之
又曲考諸傳。此經翻譯凡有三代。一觀無
量壽佛經一卷如來滅後一千餘年。未詳
何帝年。後漢代第一譯出。但失譯者名。
開皇録云。僧祐律師出三藏&T047368;集・開元録
云。此經有兩譯。前本既亡。貞無録云。後
漢失譯録中已有。此中復載。故知重也已上
見隋費長房・唐智昇圓照等録。二觀無量壽
經一卷亦云無量
壽觀經
如來滅後一千三百七十三
年。宋文帝世。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
時稱。元嘉元年甲子於楊州第二出。沙門
僧含筆受。見道慧・宋齊二録・及高僧傳・
經録・開皇録・開元録・貞元録。三觀無量壽
佛經一卷。如來滅後一千三百七十餘年。宋
文帝世。罽賓沙門曇摩訶蜜多。宋言法秀。元
嘉年中第三出。已上三代譯經同本異譯。此
中耶舍本現在於世。前後兩本並是闕本。
見寶唱録及費長房圓照等録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三


觀經玄義分傳通&T047368;卷第四

 釋良忠述 
本曰三辨釋宗旨下至頓教攝
釋云。上來第二解釋名門已竟。自下第三
料簡宗旨不同門中二。一三辨已下十二字
標。二如維摩經已下釋。釋中亦二。一如維下
至爲體。正釋宗旨。二言教已下。因判教相。
正釋宗中亦二。一如維摩經下至非一。引
例。二今此觀經下至爲體。正明今經宗旨。
於中亦二。一今此下至宗。正明宗旨。二
一心下至爲體。因顯經體。三辨宗旨不同等
者。標章中云第三依文釋義并辨宗旨不同。
然今文略依文釋義言者。依文釋義非一段
名。故略去之。宗旨不同是當章名。故重牒
之。如先具辨。宗旨者。弘決一云。宗尊也。主
也。天台法華玄義云。宗者要也。明曠菩薩
戒疏云。宗者要也。趣也。從始至末。依體護
持趣期圓果名爲宗也。靈芝云。宗是主義。
一經之主義須辨示。戒度&T047368;上云。辨經宗
標示中。以主釋宗。乃有三義。一者獨尊義。
天無二日。國無二王故。二者統攝義。如網
之綱。如裘之領故。三者歸趣義。星必拱北。
水定朝東故。今經之主備茲三義。講者臨
文詳而説之已上問。兩三昧爲宗三義中
當何 答。當獨尊義也。又念佛限獨尊義。
觀佛通三義 問。宗・趣何別 答。解釋不
同。或云。宗即是趣。明曠疏云如上
所引
或云。
宗・趣是別。謂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
宗。宗之所歸曰趣已上如維摩經等者。淨影
擧七經。道綽擧四經。今擧二經以爲其例。
只是廣略各據意樂。淨影云。如涅槃經涅
槃爲宗。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脱爲宗。大
品經等以慧爲宗。華嚴・法華・無量義等三
昧爲宗。大集經等陀羅尼爲宗。如是非一。
此經觀佛三昧爲宗。安樂集云。若依涅槃
經佛性爲宗。若依維摩經不可思議解脱
爲宗。若依般若經空慧爲宗。若依大集經
陀羅尼爲宗。今此觀經以觀佛三昧爲宗
已上問。今文別擧維摩大品二經何意
答。縱擧餘經別指二經。未避其難。只是隨
意擧此二經。例知餘也。或云。江南宗維
摩。江北宗大品。故知。今釋且擧當代流布
之經。此義不然。南北同貴法華・涅槃。何不
引之。或云。諸經所説宗不出空有。故引維
摩攝諸有宗。又引大品攝諸空宗。此亦不
然。南地宗愛及定林道場。同以
方等般若爲無相教。北地師亦以淨名般若
合立無相教。此外未見以維摩屬有宗
教。又有相無相二教外別立同歸常住法界
等教。何云不出空有二宗。不思議解脱者。
眞如妙理言思路絶名不思議。普離縛著名
爲解脱。所謂眞理無縛無著。以之爲義。若
證此理。山河容鎔。大小無礙。佛國品中説
足指按地等。方便品中説淨名大士有
思議功徳等。不思議品説居士攝取東方須
彌燈王佛三萬二千師子之座各高八萬四千
由旬。納方丈室現不思議神力等。菩薩行
品説菩薩所行不思議法門等。説此等義故
名不思議解脱也。空慧者。般若經説盡淨
虚融。所謂始從凡夫色心。終至如來種智。
皆悉畢竟空之義也。盡淨虚融者。法相宗意
爲破凡夫遍計執著一向説空。是則第二
未了之教未説中道。故若天台宗虚融之理
通後三教。若通人聞之即知萬法無生之
理。若別人聞之悟於俗諦融通之義。若圓人
聞之即知三諦相即之旨。別教地前以爲別
俗。圓衆自謂一切圓融。即此意也。觀佛三昧
爲宗念佛三昧爲宗者 問。上引一經一宗
之文。何立一經兩宗之義 答。今釋本意非
是一宗多宗爲要。只引諸經宗旨以列今
經宗也。此乃今經初十三觀是答請説。後三
輩是佛自説。故答請文中立觀佛宗。自説文
中立念佛宗 問。餘經中有一經多宗例
耶 答。天台釋法華宗云。久遠因果是本
宗。今日因果是迹宗。香象梵網疏云。宗中亦
二。先總後別。總者以菩薩三聚淨戒爲宗。
以是文中正所詮顯。所尊所崇唯此行故。
別中有五。一約受隨。二約止作。三約理事。
四約造修。五約該收也。宗密盂蘭盆疏云。
三辨定宗旨者。此經以孝順・設供・拔苦・報
恩爲宗。圓暉頌疏於倶舍論辨立兩宗。所
謂顯密二宗是也 問。兩三昧者。爲是各別
行 答。爾也。言觀佛者。攝心而觀佛身色
相。言念佛者。出聲而稱彼佛名。故觀念
門分爲二行 問。道綽判今經以觀佛
爲宗。不別立念佛。故知。今兩宗只可擧異
名。師資解釋可一同故 答。觀念法門分
爲二行。何言異名。但集文者上卷名觀佛
三昧。而令通觀稱。下卷名念佛三昧。亦令
通觀稱。故知。集意存兩三昧。但其得名總
通不分。今家得旨以相好觀別名觀佛。以
稱名號別名念佛。此乃道綽雖知而不細
判。今家委知而細分別 問。觀稱既異。安樂
集意何以稱念而屬觀佛 答。集文初擧
觀佛之宗。後引父王念佛三昧。初後二文各
顯一宗。釋義雖幽其意自顯是先
師義
復有一
義。上云觀佛爲宗。下引父王稱名。明知。
集意含兩三昧。亦云觀佛亦云念佛。謂口
稱時亦有縁佛歸依之心以屬觀佛。智證
判釋由此呼招赴其自體。慧心稱念下云
明種種觀。即此意也是竹
谷義
凡諸經論中念佛者
皆通觀稱。智度論等其義炳然。然今家別
立兩三昧名者。爲令差別助・正二業。限口
稱號念佛三昧。限相好觀名爲觀佛。此乃
念佛三昧正業。觀佛三昧助業故也 問。兩
三昧行爲是始終倶差別否 答。先師云。始
別終同。言始別者。口稱・觀念・行相異故。
言終同者。行成之時心眼即開同見佛故。
觀念法門云。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稱三昧
者。心眼即開見彼淨土一切莊嚴説無窮
已上口稱念佛機有二種。一者定機。二者
散機。言定機者。由口稱力定心發得方見
佛也。言散機者。散心稱名至臨終時方乃
見佛往生淨土 問。何故定機觀稱行異
答。凡定機中。其上根人自修觀行。觀力除
障方得見佛。然其下根不堪觀想。但稱名
字念力滅罪而得見佛。文殊般若説此行
相。止觀二云。如人引重自力不前假傍救
助則蒙輕擧。行人亦爾。心弱不能排障。稱
名請護惡縁不能壞已上此人初稱佛名號
時。雖住散心終滅罪障。方成定心而得
見佛。是名口稱三昧定機 問。散心念佛
亦可有三昧名耶 答。先師云。散心念佛
猶有等持定。故得三昧名矣。勝願院云。散
心口稱設雖不得三昧之名。然當我等分。
若遂往生者應無不足。況既名念佛三昧。
我等稱名亦得三昧名尤以本意。今推教
理。散心口稱行猶可名三昧。謂別境中三摩
地通定散而心一境性故。蓮華谷云。立三
昧名約其本意。法華三昧・理趣三昧等皆以
如此。念佛一行通於定散。於中定心以最
勝故。且從本意通立念佛三昧之名 問。
或云。散心口稱何生淨土。必發定心須
生淨土。此義云何 答。先師云。託佛願故
成淨土因。大師既立正定業不論定散。唯
口稱行以爲正業云云又蓮華谷詣善光寺
時。至大谷庵室問云。散心口稱爲往生
業。聖教所判其旨明耶。大谷答云。釋義分
明矣。其後更無餘言。即起坐而去。然今
學者不許散心往生。而謂。必發定心即得
往生。觀念法門心眼即開之釋亦亙下三品。
非是鸞・綽・導等所立。感師亦立散位往
生。云未離欲者生極樂欲界。香象云。見
佛者是過去修習念佛三昧。乃於此世得
見佛身。非謂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見佛。
以散心中亦見佛故已上問。唱佛名時心
有異縁。起惡無&T047368;念。其時稱名可成往
業 答。先&T047368;異聞後述師説。&T047368;異聞者。
勝願院云。口稱有三品。一者心念口稱。發
定心即見佛。二者雖三業相應稱佛名而
不發定。三者雖口稱佛名意業不相應。
於此三中。前二往生。後一不生。述師説者。
行者先發往生願。後數稱名時。或心相應或
不相應。皆成往業。謂起行時餘心雖雜。安
心亦起數用迴向。是故所引初後善心皆
成往業渠溝之喩可
合此義
問。以身口二業名等
起善。善心等起方成善業故。若心不具即
非善業。若非善業何同往生 答。當時所
起惡念者。歴縁對境刹那等起。更非所期。
此人本所期者。在於念佛往生。此因等起既
是善心。由此心故。即成善業方得往生。
例如受戒第三羯磨時。雖起惡無&T047368;心。而
加行心所引從身表業。發得七支戒品也。
凡性相意。成善惡業依遠近因等起心。不
由刹那等起心。故知。起上品加行而入道
場。稱一萬等時。雖雜餘心彼時口稱猶
可成往業。但改加行心住名利心者。可
非往業。善可思擇。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爲
體者。一心是安心。迴願是第八門。對上兩
宗以往生爲體。兩宗是因。體即是果。果即
是趣。是故不同因果名相實相爲體 問。
今言往生爲體。鸞師云名號爲體相違如
何 答。註則總擧所詮佛名以爲其體。今
則別擧兩宗所趣以爲其體。各據一義。所
言所詮佛名號者。三經文義雖多皆明阿
彌陀事。是故彼佛名號此經所詮體也。爲
顯此義經首題云無量壽經。是故註言名
號爲體。往生爲體其義可知。言教之大小
乃至頓教攝者。宗旨・教相其義既別。雖可
二段其文少故。宗・教相似故合爲一段
問。標言大小。釋擧二藏。豈非相違 答。大
小・二藏一法異名。小乘名聲聞藏。亦名半
字教。大乘名菩薩藏。亦名滿字教。二藏者。
嘉祥疏引智論一云。文殊阿難於鐵圍
山結集摩訶衍爲菩薩藏。迦葉阿難於王
舍城結集三藏爲聲聞藏已上攝大乘論
一云。由上下乘差別故成二種。謂聲聞藏・
菩薩藏。淨影云。教聲聞法名聲聞藏。教
菩薩法名菩薩藏已上問。小乘之中亦有
縁覺。何唯立聲聞藏。不立縁覺藏 答。支
佛義智證云 問。二藏名唯就菩薩・聲聞。縁
覺何攝乎 答。依普曜經立三藏。菩薩・聲
聞・縁覺。依攝論立二藏不立縁覺。由彼
縁覺教理行果少於聲聞。從多爲藏。倶名
聲聞已上今此觀經菩薩藏收者。小乘經中不
明淨土。今經專説一切凡夫往生淨土。生
已不退必至菩提。故知。今經即是大乘菩薩
藏也。故靈芝云。準知。一代彌陀教觀皆是
圓頓一佛乘法。更無餘途。慈雲法師云。小乘
經部括盡貝書。曾無一字説有淨土。何
況勸生。又小乘中不談他佛。亦無一字
説有彌陀。是則淨土・彌陀一歴耳根。即
下大乘成佛種子。不聞不信豈非大失乎
已上凡聖道門有大・小乘。淨土唯大。聖道門
有頓・漸二教。淨土唯頓。聖道門有三乘・一
乘。淨土唯一乘。加之聖道自力出離。淨土
他力出離。可謂削其枝葉唯取精華云云
或云。總判佛教即立大小。大中立漸・頓。
頓中開二門已上三番六重總判
攝一代諸教也
有人破云。總
判佛教分爲二門。所謂聖道・淨土是也。先
就其中聖道門。分別大・小・漸・頓。次就淨土
門中。分別十方・西方。西方中判諸行・念佛。
念佛中分理事。事中立觀・稱已上五番十重。
總判攝一代教
前義將謂不然。大・小・漸・頓是聖道中所分
別也。而從菩薩藏頓教中開出聖道門之
義。豈非逆出。是似子名母母名子云云
云。此破不爾。道理互存。偏立成失。凡於如
來一代教中總判教相。或立大小。或立漸
頓或立二門。各攝一代。倶收諸教。何論本
末。何諍順逆。若以大小爲教相時。其中
小乘唯漸唯聖不通頓・淨。其中大乘遍通
二教二門。若以頓漸爲教相時。漸通大小
唯局聖道。頓通二門唯局大乘。若以二門
爲教相時。其聖道門通於大小及以漸頓。
其淨土門唯大唯頓不通小・漸。大小頓漸
聖道淨土義門雖異同攝一代。法既無本末。
譬何類母子。若偏存前義者。有聲聞藏不
入二教二門之咎。若偏存後義者。有淨土
門不屬二藏二教之咎。若試止偏見互許
二處。遍明教旨以解佛意。言藏者包含爲
義。謂小乘中包含一切小乘法。故名小乘
藏。大乘含藏其義亦爾。言頓教攝者。歴劫
修行方出生死名爲漸教。速疾頓成名爲
頓教。淨土門行一形十念速遂往生。故知。
今經亦是頓教。般舟讃云。瓔珞經中説漸
教。萬劫修功證不退。觀經彌陀經等説即是
頓教菩薩藏。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
安樂。又淨影云。大從小入。目之爲漸。大
不由小。謂之爲頓。此經正爲韋提希説。
下説韋提是其凡夫。爲凡夫説。不從小入。
故知是頓。天台疏云。漸頓悟入此即頓教。
正爲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
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已上疏抄云。此
即頓教者 問。方等是漸教。云何今經爲頓
 答。總言方等雖是漸教。其中一經一會
等文亦有頓教。如勝鬘等。今經直入大。
故是頓也。凡往生教門皆是頓攝。非小教意
故。非大梯橙故 問。今經頻婆沙羅王得
小果。豈非漸耶 答。彼是傍故非經正意。
正意但在往生故也已上
本曰四辨説人下至爲韋提等説
釋云。上來第三解宗旨不同門已意。自下
第四料簡説人差別門二。一四等七字是標。
二凡諸經下釋。釋中三。一凡諸經下至變化
説。總擧五説。二今此下至自説。正以今經
屬佛自説。三問曰已下立賓主決説處・所
被 問。文前玄義述宗大要。然今觀經即佛
自説在經顯著。立此一門有何要耶 答。
約解義門雖似無要。約勸化門當門最
要。謂簡餘人於佛自説令生信受。故
文云。若佛所説即是了教。菩薩等説盡名不
了教也。又云。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
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爲一切菩薩異見異
解之所破壞已上靈芝云。欲顯此經是佛
自説。簡非餘人令生信受已上諸經起説
不過五種者。智論二云。佛法有五種人説。
一者佛自口説。二者佛弟子説。三者仙人説。
四者諸天説。五者化人説已上私志&T047368;云。如
大論明説教通有五人。謂佛・弟子・仙人・諸
天・化人。華嚴中亦有五人。與論大同。謂
佛・菩薩・天人・諸神已上聖弟子者。聖是佛也。
智論云佛弟子説。天者六欲四禪受生諸天
名天。仙者有内有外。内謂持明呪等。外謂
五通服藥等也。如首楞嚴等。鬼神者或同
或異。異者釋論九云。鬼并及神云何差別。
障身爲鬼。障心爲神。又云。所言鬼者。十
種大鬼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鬼。所言
神者。十五大神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
已上又鬼是五道之一。神是名天夜叉形。
言同者。若天若鬼倶得鬼神之名云云問。
鬼者怖畏爲義。法苑珠林云多財鬼怖人
天不怖人是爲別。何天名鬼 答。天名鬼
時怖可在他。例如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
佛道聲令一切聞。變化者更無別體。餘四
人隱本形現化身而説法。如彼佛初成正
覺時。馬鳴菩薩現大龍身以八千舌致
八千難。乃至佛涅槃時憍梵波提化水説偈
等。 問。弟子等説出在何文 答。華嚴加
説・維摩所説・般若轉教・法華領解等。是聖弟
子説。諸經文中梵釋護世。多説經法。是諸
天説。方等婆藪即是仙説。金光明經地神
法華十羅刹等是鬼神説。如是四説皆通名
經。智論二云。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應
從他聞法而説。佛法非但佛口説者是。一
切世間中眞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如
佛毘尼中説。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
已上法華&T047368;一云。下四印定即名佛説。又
華嚴中刹説塵説。菩薩被加亦無印述。餘
三佛力通得名經。淨名疏云。若約印定
即名佛説。若約説人即居士説。疏四云。
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 問曰等者
 問。今明説人。云何問答説處機縁 答。
是通伏難。伏難意言。耆闍會是阿難傳説。
何云佛自説。爲釋此難更起問答 問。若
爾以耆闍會可屬弟子説耶 答。阿難聞
持佛自口説。還山重説。既非私説。豈非佛
説。故耆闍會流通文云聞佛所説 問。若爾
伏難亦不當理 答。伏難是一往。釋且順
難故。故王宮説屬佛自説。然耆闍説豈違
王宮。故二會説倶是佛説。又下文云。化主
臨機待於時處。又云。隨縁授法各益所資。
此乃説人・説處・機縁並不相離。故今辨定説
人之時兼彰處・機。韋提等者。等取侍女・諸
天・二聖 問。恐是等取未來衆機 答。經
言未來是爲流通。今正擧佛所被當機。故
應在座侍女等也。又此可有兼正之意
本曰五料簡定散下至即是其文
釋云。上來第四解説人差別門已竟。自下第
五解定散門中二。一五等七字標。二即有已
下釋。釋中三。一即有其下至是也。爲破他
師以立自義。先標三雙六重。二問曰定散
下至總答上問竟。問答料簡正顯自義。三又
向來下對破諸師解釋。總而言此門大意
者。諸師料簡今經定散凡有二錯。一定散
倶因韋提致請之錯。二所説正宗十六皆定
之錯。爲破彼錯立此一門。此乃能請韋
提唯請定善。所請釋迦自開散善。又十三觀
正是定善。三輩九品唯散非定。料簡定散
意在於此。即有其六乃至韋提等是也者。第
一能請所請一雙爲決定散請不請義。第二
能説所説一雙爲決十六定散之義。第三能
爲所爲一雙因令識知機法具足。文相連續
其義分明。然三雙中二ヒ擧韋提三ヒ擧佛者。
夫人兼於發起・當機故二ヒ擧之。教主世
尊序分鑒機自開散善。正宗之時答請自開
説定散法化度其機。此乃序分時名所請。
正説時名能説。望所化名能爲。故三
世尊也能爲所爲名目在律。
其義同於能化・所化
問曰定散二善
總答上問竟者。自下四重問答料簡而顯
自義。謂初二重則明定散能請所請。兼顯能
爲所爲之義。後二重明就十六觀分別定
散。因釋思惟即定善義。第一問答正述自
義。第二問答就第一答徴其請文。問中有
二。一正問出文。二因問其機。答中亦二。
一解有二義者是標。二釋釋中自二。一釋所
爲機。二出致請文。起盡可見。初釋機三。一
一者下至必無受化之義。簡不堪機。二除斯
下至皆往。擧堪能機。三此即已下結也。第
二出文有二。一二出下至有別。牒問起答。
二言通下至答上別竟。正出通別五文。於
中自二。先通後別。通中有三。一言通等九
字是標。二何者下至廣説之言釋。三雖有已
下結也。釋有三文。一通所求。二通去行。
三通所求答也。別中亦三。謂標・釋・結。準
通可知。釋有二文。一別所求。二別去行。第
三第四兩重問答分別定散中有其三。一從
此下至之義是標。二問曰下至正受一句
釋。三定散雖有已下是結。定散二善因誰致
請者。此問定散請不請義。故雖應言定散
倶因韋提請耶。而問且任他解昧問。至答
中正述自義也。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
者。上立定善因韋提請。散善是佛自説之
義。故就其義徴彼文證。故云未審 問。
若爾可問定散二善請不請義出在何文
答。前後委曲。故讓上下省略文言。是釋義
法。謂上問答及下出文自彰露故略文言耳。
今既教備不虚何機得受者。此因上徴定
散出文而問其機。機之與教不相離。故因
教問機。此就能爲所爲一雙責其機也
問。能爲所爲是第三雙。若爾此義應在定散
分別之後。何亂次第 答。就定散言定其
機也。況第三雙非是文要。故因前釋而委
後義。解有二義等者。問中先法後機。答中
先機後法者。問即徴上答。故先法。答顯疾
前無藥機前無教之意。故先機也。智論云
疾前無藥機前無教。釋論一云。上味妙藥
依所對疾障顯現。能化教法依所治機根發
起。疾前無藥。機前無教已上又機教前後各
有理。故先答隣次。後答前問。先答機中二。
一先擧不堪者。二正明此經機。初擧不堪
中。謗法者。註上云。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
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
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 問曰。如是等
計但是己事。於衆生有何苦惱踰於五逆
重罪耶 答曰。若無諸佛菩薩説世間出世
間善道教化衆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
耶。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
賢聖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爲重。而不知
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
最重已上又謗法有多種。天台梵網義&T047368;云。
邪見推畫條緒乃多。略有四種。一上邪見。
二中。三下。四雜。上邪見者。撥一切都無因
果。如闡提。中邪見者。不言都無因果。但
謂三寶不及外道。有兩相。一法相異。謂三
寶不如。此是矬陋之心。計成失戒。二非法
相。知三寶爲勝口説不如。既不翻歸戒
善不失。隨所出言犯重。亦此戒所制也。
下品邪見。不言三寶不及外道。但於中棄
大取小。心中謂二乘勝大乘不及。若計未
成犯輕垢。下自有背大向小。此戒中廣明
也。雜邪見有四種。一偏執。二雜信。三暫念
小乘。四思義僻謬。偏執有二。一執大謗小。
二偏謗一部。執大謗小者。計云。唯有大乘
都無小乘。非佛所説。此謗聲聞藏犯輕垢。
偏謗一部者。於方等中偏言一部非佛説。
若計成犯輕垢。既不頓違經教。犯輕垢
不失戒。二雜信者。謂心中不背因果及三
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有威力。遂奏章解
神。或勸他悉犯輕垢。三暫信小乘。知大乘
高勝。且欲斷煩惱取小果後更修大。此
名念退。若計成犯輕垢。四思義僻謬。如即
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此應非罪。是我智力
不及。非作意強撥也。復有知義輒解。復
有知他爲是強欲立異。皆邪畫之流所犯
輕垢也已上無信者。凡聞法者有其四類。一
深信常機
得脱
二淺信下種
結縁
三無信雖聞佛法
都無信謗
四謗
聞法
生謗
今言謗法無信者。擧後二機。又一
闡提此云信不具足。今言無信即是闡提。
涅槃云。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
名一闡提已上但闡提有三。一大悲闡提。二
無姓闡提法相所立。
餘宗不許
三斷善闡提。謂起上品
邪見斷身中善。此亦有二。一因力闡提。謂
法行人自起邪思惟斷身中善。二縁力闡
提。謂信行人信邪師教而斷善也。八難者。
律宗新學名句中云。八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
生。四長壽天。五北
洲。六佛前佛後。七世
智辯聰。八諸根不具
章安仁王私&T047368;云。一地獄。
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邊地。六諸根不
具。七邪見。八不見佛已上群疑論二云。色無
色界雖無憂苦。然是八難之中長壽天難攝
已上非人者。常以鬼名非人。今則不爾。八
難中有鬼故。兩卷疏下云。緊那羅者。天帝
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
角。亦呼爲疑神。亦爲人非人已上今言非
人者。指此疑神歟。又五逆人雖是佛法非
器之者。而此中不擧者。今經下下品明逆
者住生。順經文故不別擧也 問。法事讃
云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
心皆往。今何除之 答。先師云。今嫌謗法
等當體。彼約迴心以後。又今準譬。難迴
心故嫌屬非器。彼雖亦難而可迴心。故云
皆往。朽林碩石無生潤期者。朽林無生期。
碩石焉有潤。碩玉云。巿易切。大也。然不潤
之義不限大石。註云。頑石不潤。經論釋文
多以頑石爲不潤體。若爾碩字不正歟。故
或本云頑石。二明堪能機中。除斯已外者。
除上不堪機。故云除斯。取下堪能機。故云
已外。一心等者。正明引大經第十八願文
意以釋此經得受之機。一心者。經文至心。
信樂者。彼此全同。求願往生者。欲生我
國。上盡一形下收十念者。乃至十念。乘佛
等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凡人師解經製
疏。多寫本經之文。然今文者全同願文。
故知。此文專約念佛以爲受法 問。上問
定散機。今答唯念佛。豈可問答不乖角耶
答。此經元意念佛爲本。是故問中廣擧衆
機。答中偏申隨自一機。如論註中解普共
諸衆生往生安樂國文。唯約念佛不釋餘
機。文存元意。非相違也。有云。一心等者。是
三心也。非必念佛。言下收十念者。定散修
行之時節 也。何局念佛。如釋上上品修
業時節云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十念一
念等。今亦如此。若不爾者問答豈順。亦有
不盡一經機之咎。有通有別等者。此出通
別五文。以證請不請之義。謂看請文唯請
定善不請散善。其義自顯。故引五文證請
不請 問。若引請定文者。唯可出去行文。
云何通引所求之文 答。去行雖要。爲令
委知韋提致請比來次第盡出五文 問。
若爾通別五文偏是請定善證。云何不引
散善自開文 答。盡擧韋提致請之文都
無散善。故自開意自顯著也。況乎先擧三
雙。未彰何意。次問答中粗顯義勢。後至又
向來已下文。正破他師而立自義。如此
三重漸漸釋成。初闇後明。故至下文正引
亦令未來等文。決判散善自開之義。詳之詳
之 答。前通竟答上別竟者。上問出文。至
答出之。即有通別。故結云答。言以通而
答。以別而答也。文言雖略其意自明。又
答是釋義。下道理破亦有此例。從此已下次
答定散兩門之義者。上兩重問答述能請所
請能爲所爲義。自下二重問答就能説所説
分別定散異。爲顯此意先置標句 問。若
爾應言問答。何但云答 答。應云問答。但
云答者。問以起疑。答以成決。故從詮要而
云答也。又此二問答若對諸師。往當答故。
故言次答。如云答上二竟。問曰云何名定
善等者。此就所説十六觀門大分爲二。所
謂定散。然他師云十六皆定。爲破彼義起
此問答。問曰定善之中有何差別等者。此明
思惟正受倶是定善而所請法。此乃上以思
惟正受雖證請定之義。若無此分別未是
定證。故更釋出合地觀文 問。何故問中
先徴差別。次徴出文。而至答中逆次釋之
 答。問意爲知定善差別先問差別。其別
在經。故次問文。答中先出思惟等文應釋
其義。故逆次答也。又先答隣次。更無別
意。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等者。此明思
惟分際。謂觀者是定心。言方便者未得
定心。漸漸攝散。即聞思位。聞思剋體雖是
散位修慧方便。故屬定善。言正受者想心
都息等者。此明正受分際。謂依思惟正
得定心。即是修慧。此乃思惟想心・縁慮並
亡得正受也 問。想心都息縁慮並亡。云
何定中見聞境界 答。誰言定中都無縁
境。但今釋斥思惟想心。不遮三昧相應
微細想心。此乃思惟之時故運作意。取彼
淨土莊嚴之相而思想之。正受之時無運
作意。自然見聞淨土莊嚴。定中有微細想
念分明取境。思惟之見未多分明。如風
前燈照物不明。故云粗見。正受之見淨境
了了。如密室燈照物明了。故云了了。故三
昧中觀於諸境。毎境一心。雖言一心非不
縁移一一境界。定散想心分別境界。凡有
三種。謂倶舍二云。頌曰。説五無分別由計
度・隨念。以意地散慧・意諸念爲體。論曰。傳
説。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
別。三隨念分別。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
餘二説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爲無足。自性
分別體唯是尋。後心所中自當辨釋。餘二
分別如其次第。意地散慧・諸念爲體。散謂
非定。意識想應散慧名爲計度分別。若定
若散意識相應諸念名爲隨念分別已上思惟
通於計度・隨念。正受唯是隨念分別。定散雖
乃至總答上問竟者。此結上來二番問答。
言定散者。結示定散兩門。言二義者。即
是思惟正受二義。此乃分別定散釋出定
善二義也。言總答者。兩重答也。言上問
者。第三問也。所謂料簡定散之時。雖復
釋出定善二義。兩重問答總答上云何名定
善等問也。又向來解乃至即是其文者。此正
對破諸師。有三。一又向下至不同先標。二
諸師下至以爲定善。擧諸師解。三如斯解者
已下正破他師解矣。又向來解者。指上四
番問答。謂初二問答以決請不請。三四問
答分別定散。與諸師不同者。諸師所解二不
同中。初定散倶請。對今唯請定善成一
相違。即此文云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
以爲散善等解此相違也。此乃初二問答不
同彼解也。二十六定善對今十三定善義
成二相違。即文云通合十六觀以爲定善
解此相違。此乃三四問答不同彼解也。諸
師將思惟等者。此引他師解。謂淨影云。
思惟正受トハ兩門分別。第一定散分別。下三
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説爲正
受。第二就彼十六觀中。隨義分別。初二
想觀名曰思惟。地觀已後十四種觀。依定
修起説爲正受。天台云。思惟正受トハ三種淨
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説名正受。
知禮云。二思惟下見土更請因。斯請淨土
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
樂。有願之思乃成業因。唯願世尊教我修
於淨土願思令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
業也。次教我正受ト云ハ離邪倒想領納所縁名
爲正受。此請世尊教我修行淨土觀法。即
正觀也已上合十六觀以爲定善者。此明諸師
三輩亦爲定故十六定善以合正受。三輩定
者。謂淨影云。自下三觀合爲一分。爲他生
觀。觀察他人九品生相。何故觀此。爲令世
人知其生業上下階降修而往生。所以勸
觀。天台云。第十四上品生觀此下三觀。觀
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爲令識三品往生捨
於中下修習上品。二爲令識位之上中下。
即是大本中三品也。嘉祥云。今此中觀劫
長短化主徒衆等五種。又云。彼劫數長。此
間一劫爲彼一日一夜。又云。彼佛生異。
此生王宮。彼佛直生菩提樹下化生。徒衆
亦化生。觀此五種。又云。五種清淨果者。一
時節淨。二化主淨。三化處淨。四教門淨。五徒
衆淨。靈芝云。十四已下三種觀彼徒衆。三
輩九品並所觀境。因明生相。人多惑之。今
謂文中所叙並是已生彼國之人。當本修
因感果之相以爲三種所觀之境已上淨影
名他生觀。嘉祥・靈芝名徒衆觀。他生觀者
對自生觀。謂有定機他行散善。往生淨土
以爲觀境而修定善。徒衆觀者對化主觀
也。如斯解者將謂不然者。次上所擧諸師
解釋。此云斯解。謂諸師意思惟一句以屬散
善。正受一句名爲定善。所言定善通十六
觀。三輩之文亦屬定故。此義未可。故云不
然 問。次正破中唯破思惟散善之義。不
破十六定善之義。故知。十六定善之義自他
共許 答。當文文勢上下相因互成其義。謂
上但出唯請定文。至今正破引於散善自
開之文。又上文中於十六觀分別定散。其
文兼成破義。故今正破略之。將謂不然之
言意亙上下成能破言。若云今家亦存十
六定善義者。縱使玄義雖是幽隱。更至依
文應灼然釋三輩定義。然全不見汝所立
旨。況乎分科結文併分定散際限。何固迷錯。
加之靈芝云。善導玄義云。前十三觀爲定
善。後三觀九品對前三福爲散善。今謂不
然。若如所判即應止有十三觀。那名十六
觀耶。況下九品上品結云是名上輩生想名
第十四觀。中下亦然。何得後三獨名散善。
止用此求不攻自破。依法不依人涅槃極誡。
至後九品當更辨之已上靈芝豈謬解今釋
耶 問。靈芝所破云何會通 答。以相從義
可通彼難。何者如華嚴等者。此是正破。謂
引華嚴以合地觀而成思惟即定善義。此
乃他解既違經文。豈非謬乎。但華嚴無思
惟正受三味異名之文。世人不檢此文而
尚疑惑。然正觀&T047368;中云。玄義云。思惟者
乃至地觀文同。然華嚴異名人以檢文不
獲。尚或遲疑。今謂。不可就經求其異名之
文。但據彼經明三昧處。而作思惟説者即
是異名。如輔觀&T047368;華嚴十行品。云功
徳林菩薩入思惟三昧等。合論三十七卷
云。所以名善思惟三昧者。離沈掉定異名
也。乃至云。善思惟三昧者是觀察義。審定其
法善須觀察正念思惟。又第五卷引
云。爾時功徳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
惟三昧已。乃至入定觀法。出定方説。引生
正解名善思惟。玄義得此經論文意。況地
觀中其義顯然。準知。思惟即是三昧異名也
已上先師未見此釋。以前檢得彼經後令符
合。六十華嚴十二云説十
行處
此菩薩甚深三昧
菩薩於三昧中思惟分別乃至安住諸禪三
昧正受悟一切法已上問。引華嚴經證
今思惟。以屬定善其理未明。彼經思惟設
雖定行。此經思惟何必定善。依之道因以
此道理破靈芝義。謂戒度扶新論引彼破
云。輔正曰。韋提既請思惟正受。佛以福・觀
答之。此蓋關節相當文無盈縮。縱華嚴有
異名之説。在彼譯人用意。何關此經。釋經
有引他部者。經義若顯何用相關。今
以一義例之。如攝大乘論。有梁唐二譯不
同。眞諦所譯謂之梁攝。乃立第九眞常淨
識。奘師所譯謂之唐攝。不立第九。乃云
第九是第八異名。若然且如後世弘梁攝
人。見唐攝論謂之異名。豈謂梁攝但立八
識。由之論之。新疏雖依善導所説。未知善
導果是耶非耶。吾宗釋經尚以スヲ善哉善哉
二句相同之言。謂之雙歎權實。豈思惟・正
受對當顯然。不爲異釋耶已上如此破文云
何會通。又法華云是人若坐思惟此經。
云散心誦法華。爾者如何 答。今家即以
此經思惟屬於定善有四所由。一同華嚴。
二同地觀。三合通去行文。四合散善縁中
亦令未來世文。故戒度師救道因破云。以
地觀文挍別去行。以別去行挍通去行。
思惟者是定善異名也已上問。委看定散
料簡本意破淨影誤。若爾應同下諸師解
編入經論相違門中 答。彼此倶雖是人
師謬。而諸師解所謬。九品次位依於仁王・
瓔珞・地持等意而安立故。讓功於本入經
論相違。定散之謬不依他經他論致錯。更
無可讓之本。故立別門而不入經論相違
云云問。定散二善經論所談。若爾彼義亦
可有據。何不屬於經論相違 答。諸師
釋義凡依經論其義可然。然而上上無生
法忍親依仁王。下下十念親依攝論。定散
取義無正所據。親疎既別。何攝一門 問。
諸師思惟散善之義既違華嚴。豈非經論相
違 答。不爾也。經論相違者。諸師源依經
論致其謬解而判今經。諸師不引華嚴。今
家引之令契今經。是故無過。雖有二請者。
通別二請也
本曰六和會下至小果之終也應知
釋云。上來第五解定散料簡門已竟。自下第
六料簡經論相違門中。大分爲二。一初至
去疑情者先標。二就此門中下至就小果之
終也應知次釋。釋中亦二。一就此門中下
至不生之義。先列標章。二初言諸師解者
下至應知釋。釋中自有六段。初先標中。和
會經論相違者。和仁王・地持等能違經論
文。會所違觀經義。謂六段中前四段以仁
王地持爲能相違。以此觀經爲所相違。第
五段以攝論爲能違。以觀經爲所違。第六
段往生論爲能違。以觀經爲所違 問。當
門即是人師相違。謂前四段及第六段是淨
影違。第五一段通論家違。何云經論相違
答。讓功於本故云經論。一先就諸法師解
九品之義等者。就所標列六章言其大意
者。前四段定九品生機。第五段定念佛之行
是順次業。第六段立報身報土而會相違。
總而言之。不出機行身土而已
本曰初言諸師解下至未必然也可知
釋云。就正釋中文自有六。今則其初。於中
爲三。一初言等六字先標。二先擧下至願往
生者正釋。三未必等者是略破也。釋中自
三。謂三輩也。三輩各三。謂上中下。諸師解
者。今文雖是唯擧淨影。而義通諸師。故標
云諸師。謂若他師不許凡夫往生之義皆
成所破。故云諸師。但不擧餘恐繁故也。然
諸師中別擧淨影。製觀經疏淨影爲初。故
擧初顯後。判九品位淨影尤高。故從過重
且擧一師也。又釋義巧故。如法華疏只破
光宅而云餘者望風 問。若欲普破諸師
解者。先破淺位解可況深位也。今只破
深位。恐似許淺位 答。難破之旨不一
準也。或從重破之。或破淺況深。今從過
重擧而破也。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
者。四五六地以爲上上。欲取六地滿。故云
至七地。故彼疏云。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説
爲上上。生彼即得無生忍故。無生七地。
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無生者。經言即得。
就勝爲言已上此約仁王五忍無生而釋之
也。言五忍者。彼疏云。慧心安理名無生
忍。忍具有五。如仁王説。一是伏忍。在於
種姓解行位中。學觀諸法能伏煩惱。故名
爲伏。二是信忍。初二三地於無生理。信心
決定名爲信忍。三者順忍。四五六地破相
入如。趣順無生名爲順忍。四無生忍。七八
九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五寂滅忍。十地
已上破相畢竟。冥心至寂。證大涅槃名寂
滅忍已上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等者。彼疏
云。初二三地信忍菩薩説爲上中。經説生
彼過一小劫得無生故。理實於中亦有二
劫三劫得者。經言一劫就近爲語 問曰。
地持説初地上要過一大阿僧祇劫方至
八地。此經何故説一小劫即得無生 解
有三義。一時劫不同。如華嚴説。娑婆一劫
當無量壽一日一夜。彼中一劫當此娑婆無
量無邊阿僧祇劫。地持據。故説一大阿
僧祇劫方至八地。觀經就彼彌陀國界長劫
爲言。故説一小劫得無生忍。二去處有異。
地持所説一大僧祇至八地者。説初地去。
觀經所云過一小劫到無生者。就信忍中
終處爲語。信忍之終在於三地。若就初
地不唯一劫能得無生。三所到有別。地持
所説一大僧祇到於八地。觀經所論逕一
小劫得無生者。到第七地。初得無生在
七地故。上中如是已上上下者是種姓已上
等者。彼疏云。種姓解行説爲上下。經説此
人過三小劫得百法明到初地故 問曰。
地持説從種姓一大僧祇方到初地。觀經
何故説三小劫已到初地 釋言。時劫不同
故爾地持據此娑婆短劫。故説一大阿僧祇
劫方到初地。觀經就彼彌陀長劫。故説三
劫得至初地 問曰。地持説從種姓到
初地時。過於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八地
亦過一大阿僧祇劫。今此何故宣説上中經
一小劫即得無生。宣説上下過三小劫方
到初地 理實齊等擧之左右。前説上中
經一小劫得無生者。就信忍中終處爲語。
後説上下過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中
始處爲語。此一左右。又前宣説經一小劫。
得無生者。望於七地無生之始不至過處。
後云三劫至初地者。到其過處。此二左右
已上問。若依即悟一劫三劫之文定其位
者。上上品但局第六地。上中局第三地。上
下局初住。何構就勝爲語等義具攝諸位
耶 答。九品一往。理實無量。故且雖擧三
位。實含初後。上上品説即悟無生。明ケシ第六
地。上下品説經三小劫住歡喜地。知伏忍
ナル&T069222;。初住尚生。況乎行向。六地既生。何隔信
順。有此理故上三品中具攝三忍也。種姓
者十住位也。地持立六住中。第一種姓住
即十住故。言六住者。一種姓住十住二解行住
十行
十向
三淨心住初地
見道
四行道迹住從二地
至七地
五決定
八地
九地
六究竟住第十地之菩薩學行分
得窮之。非滿究竟
仁王
經意。十住習種姓。十行性種姓。十迴向道種
姓。種姓名義雖有多種。而今種姓只是地持
所立六住位中種姓住也。故彼疏云。種姓解
行説爲上下已上此則擧六住中初二住也。
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者。三賢菩薩
雖是賢位分位聖名。梁攝論四云。菩薩有
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已還是凡夫。十解已
上是聖人已上中上是三果人者。彼疏云。小
乘人中前三果人説爲中上。生彼即得阿羅
漢故。理實於中亦有多時得阿羅漢者。經
言即得。就勝爲語已上問。淨影意許羅漢
亦生淨土 答。彼疏云 問曰。羅漢爲生
不生 此經不説。以阿羅漢更不生故 問
曰。龍樹説阿羅漢亦生淨土。故彼文言。有
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名。是阿羅漢
當生彼中聞法華經。云何不生 解有兩
義。一就愚法聲聞以釋。執小迷大名爲愚
法。是愚法人捨現陰形未即受身。入無餘
滅不思識劫未來無餘涅槃之後。心想生時
方於淨土受身聞法。龍樹據終説生淨
土。此經就始。故不説生。二就不愚法者
以釋。阿羅漢中解小知大名不愚法。是人
死已即於淨土受身聞經。而非一切。是義
云何。土有麁妙。麁處雜小。妙處唯大。又復
麁國通有分段凡夫往生。妙土唯有變易聖
人。彌陀佛國淨土中麁。更有妙利。此經不
説。華嚴具辯。彼不愚法阿羅漢人愛結已
盡。專心求大生於妙土不生麁國。龍樹
據妙。故説羅漢當生淨土。故彼文言有
妙淨土出過三界無煩惱名羅漢當生。觀
經就麁。故不説生。爲是偏説前三果人
以爲中上已上中中者是内凡等者。彼
疏云。内凡之人名爲中中。外凡持戒名曰
中下。彼觀疏云。見道已前内外二凡説爲
中中。世俗凡夫説爲中下已上問。今文
何故中中引大疏。中下引觀疏 答。或云。
外凡一位攝屬不定。或屬中中。或屬中下。
以不定故今文不引。此義不然。若爾何
引世俗凡夫。世俗凡夫或攝不攝亦不定故。
今則今文具引兩疏可擧彼義。而文繁故。
各引一文互顯二義也 問。彼七日者當
此七劫。内凡・預流其位隣次。何經七劫
得須陀洹。彼半劫者當無量劫。何初果後
送無量劫證第四果。穢土修行尚經三生
六十早得解脱。不退淨土何送多劫耶
答。彼師會通未有其文。暗難決判。且設
二義。一云大經云。於是廣植徳本。布恩
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トヲ以スヘシ
轉相教化爲徳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
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爲善百歳。所以
者何。彼佛國土無爲自然。皆積衆善無毛
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
諸佛國土爲善千歳已上故知。此界少時修
行爲勝。彼國多時善根爲劣。依此理故。於
彼淨土多時得果也。一云大乘經意彈小
褒大。爲令此土小機迴心。是敦逼言。其
實不可經於若干劫數也 問。且前義不
明。淨土之中永無惡縁。事佛聽法。何劣
於此界 答。此義在要集及群疑論中
云云此之三品唯是小乘聖人等也者 問。中
輩三人中。中上獨聖人。餘二是凡夫。何云此
之三品唯是聖人 答。既云聖人等。等言是
顯二品則凡。故聖人者是中上品。等者等取
中中中下云云大乘始學凡夫者 問。爲是
十信爲當流轉 答。或屬十信善趣。或屬
流轉凡夫。曲考彼疏凡有七處。謂觀疏中
先以六門分別九品。更加大疏以爲七
處。觀疏六門者。一定其人。二辨其因。三
見佛異。四生時異。五生後益。六會經論。
一門下云。於彼大乘始學人中。隨過輕
重分爲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
二門下云。此人過去曾修大乘。故大經中
宣説此人發菩提心。聞説深法信樂不
疑。現在遇縁造作諸罪。故此經中偏彰其
過。現雖作罪。善友開導歸向之力故得往
生。第三第四竝無判位文。第五門下云。下
上生者過七七日聞法發心。以此先世善
趣人故。下中生者過於六劫聞法發心。下
下生者過十二大劫聞法發心。發心種姓。
以此下輩宿習大故。同發大心得益如是。
第六門下云。釋有兩義。一約人分別。造逆
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沒造逆説以爲
下。善趣位中遇縁造逆。説之爲上。如世
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
得生。此經就之。故説五逆亦得往生。下人
造逆多無重悔。不可得生。大經就此。故説
不生。二約行分別。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觀
佛三昧名之爲定。修餘善根説以爲散。散
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
經就此。故説不生。定善力強能消逆罪容
得往生。此經明觀。所以説生。同大疏云。
下上・下中・下下。彼約作罪輕重以別。不隨
位分已上此五文中五六二文明判善趣。其
第一門及大經疏似判流轉凡夫。或云未有
道位。或云不隨位分故。第二門釋攝屬不
明 問。彼師若言下輩善趣已前者全同今
家。何成所破 答。彼釋既是從容不定。今家
正判常沒凡夫。況乎彼此雖云流轉凡夫。
彼宿善強信佛是弱。謂依歸向縁引起宿
善遂往生故。今家不然。直以一稱一念十
念爲業因故。共同一位者。述下輩異上中。
謂上中輩各有道位。下輩隨過雖爲三品。
同是凡夫一位故也。求願往生者者。總通
九品。是牒上所引諸師解文。故云者也。未
必然也者。至下雖有重重正破。今家深傷
諸師所解。故不待正破預置此言。然未必
然之言雖似於諸師解有許不許。而實不
爾。只是且準世情恐慮古師而已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四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第五

 釋良忠述 
本曰第二即以道理下至以下可知
釋云。上來第一解諸師解已竟。自下第二
解道理破中二。一初九字標。二上言下釋。
釋中有二。初至濟爲正釋。二以斯文證以
下結破。正釋亦二。一先擧上中二輩責諸
師解。二然諸佛下明佛大悲偏哀重苦。初
中亦二。一上輩。二中輩。初上輩二。一破。二
結。初破中二。一合破上上上中。二別破上
下品。合破中三。一牒諸師解。二正破。三
結。別破中二。一牒諸師解。二正破。應
知。二中輩三。一標。二牒諸師解。三正破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