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通新舊衆第三顯見因縁者。今抄不引。即
經云。其有見此佛神力者。皆是毘盧遮那如
來於往昔時善根攝受等文疏云。頓爾證見無
非宿因○皆是如來所攝受故已上見因證因
各別説之。第四明其得益中二。初略顯。二廣
明。初中初明所入者。即抄次下所引是故皆
得入於如來等文是也。即是今所言頓證也。
次説十能入云。彼諸菩薩以種種信解種種
道種種門乃至種種三昧。入如來等十不可説
佛刹微塵數佛神變海方便門已上


演義鈔一上纂釋第七

抄。第四超權益問。大疏十上釋末會中云。
通有三會。一比丘會。顯小入大故。二諸乘人
會。顯通收諸權入一實故。三善財會。顯純一
乘機一生成辨故已上准此若是攝諸乘人會。
則可云超權益。然今指攝比丘會名超權益。
有何意哉 答。五教章下迴心
云。問。如一乘
攝方便中迴心與三乘中迴心所得法門分齊
云何。答。若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已去○次
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因及○
隨惠比丘等六千人。於文殊師利邊迴心。即
得十大法門。及十眼十耳等境界。義當即是
解行身遍於五位法也已上是即一乘三乘同
雖明迴小入大。而一乘實教所明迴小入大
之義。超過三乘權教所説故。今云超權益也
會解
意也
故抄下文云。有十通用皆圓益也已上問。
今經明迴小入大中。有證果二乘迴心同大
歟 答。一義云。不可有也。大疏云。又前二會
表居信未久尚不定故。善財信終可入證故
已上又唐經六十一云。此六千比丘。是舍利
弗自所同住。出家未久已上大疏云。自所同
住者。同居權小故。同住法界故。出家未久者。
未證實際易可迴故。信心尚微須誘化故已上
既以未證實際及信心尚微爲迴小入大之
由。明知局未證果之小乘。不可通已證果二
乘云事。又十地品卷第三十四請分
中不堪有損止
云。然有其餘
劣解衆生。聞此甚深難思議事。多生疑惑。於
長夜中受諸衰惱已上大疏六上云。劣解之人
通凡小等。皆是迷法之器故已上抄十四上云。
凡即地前。小謂小乘。等取權教菩薩。此中無
小。何以揀之。謂此會中亦有小心之衆生故。
亦可不欲廣被。即名爲小。此雖揀之。激令起
心即爲所被已上准此等釋。不可有證果二乘
也 問
抄。六千比丘會大疏十上云。六千者表六
根清淨。可入法界故已上會解云。言六千者。
疏云。而言六者。前之六信。不可退故以第六
名不退
本自六根清淨故。十表無盡該果海故已上
抄。比丘興願比丘奉見文殊。設敬興願。爲
後正説之由。次文殊攝益中有二門。初令發
十種無疲厭心。即是授自分法。後爾時文殊
師利下。授勝進法。初中亦正授法。謂十種無
疲厭心也。謂一積集一切善根心無疲厭。二
見一切佛承事供養心無疲厭。三求一切佛
法。四行一切波羅蜜。五成就一切菩薩等云云
次得無礙眼三昧故。得四種定用也。謂悉見
十方等者。正明天眼用也。次及亦聞彼下。天
耳用也。次亦能觀察下。化心用。次亦能憶念
下。宿住用也。大疏云。一眼具斯四用故稱無
已上次又即成就下。通顯多門也。後爾時文
殊下。授勝進法中。大疏云。亦二。先教勸。上但
明大心無疲。今令廣住行願。進趣普修。後以
成就下。明展轉獲益已上上來所授自分勝進
益。並是無礙眼三昧中所得圓益也 問。十
通用是等覺得益也。今何辨乎 答。疏云。然
此顯圓教攝機創立大心乃得十地之後。十
通之用以始攝終故。如發心功徳品等辨已上
是故今抄亦云一三昧中有十通用等者。即
此意也
疏。啓明東廟會解云。毛詩云。東有啓明。
爾雅云。明星謂之啓明。注云。大白星也。晨見
東方。爲啓明。昏見西方。爲大白。據此今啓明
即東方明星之名也。今順福城東。又啓發善
財智明故。特云啓明也。下云。東爲群方之首。
亦啓明之初。十八問答云。表初起智明故。信
心創立故。今云啓明也。廟者劉熙釋名云。貎
也。先祖形貎所在也。今塔中即見世尊形貎
所在故云廟也已上
疏。智滿不異於初心行願第一云。最初在
福城東見文殊。表信智。今又見文殊。表證智。
意明信證雖説始終智體元來不別。所以皆
是文殊。如第二十信會在普光明殿説第七
因圓果滿。重會普光亦表證極不離初心○
故大疏云。啓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也已上
抄。即第六十二經云此是諸乘人會之經文
也。但今爲證東廟之義引之也。次下云時福
城人聞文殊師利等下。正是攝善財會之文也
抄。勸諸比丘發阿耨○心已問。此發心者
何位發心哉 答。會解云。言勸發心已者。即
不壞相六千當發心位也。既疏指如發心品
説。雖是初發。即攝位究竟不同三乘發心也
已上加之前指此發心名超權益。明知不同三
乘也 問。若爾何故大疏云。通有三會一比
丘會○如上
一生成辨故。又前二會表居信未
久尚不定故。善財信終可入證故已上故知六
千比丘尚居十信初心何云當十住中初發
心住哉。縱雖疏指如發心品説。只是總指類
發心之相。豈是全同發心之位哉 答。兩記
意不同也。若依決擇云。唯居十信。即引大疏
并綱要下卷證之。會解記破云。若此道成唯
居十信位者。何名超權耶。此由末會有三
類機○前二不約歴參善友故。言表居信未
久等。唯善財遍參故。當信心終心。入位定故。
所以遍參諸友也。此約表法一義。不壞次第。
故當信位。然即此信位遍攝五位。故異餘宗。
由頓具一切法故。方曰道成。非十信定位也。
故鈔約具十通用成一切佛法。即是道成○
如何定斷但爲十信耶已上
抄。五百優婆塞疏十上云。數皆五百者。表
五位證入並通此故已上問。晋經
抄。下文殊師利問。會下者對何上乎 答。
彼攝善財會總有四科經文。第一四部奔□。
謂今所擧五百優婆塞等也。等二三業調伏。
此中亦二。初身意調機中亦二。初總爲四部
現身光蔽大衆。以大慈悲令彼清淨。以自在
智慧知其心樂。以廣大辯才將爲説法。次別
觀善財。知其不群。特迴聖眷。善財會名因此
而立。遍是正爲故。已上調機竟。次當機授法。
即今所引文是也。今略去上來諸文。直引當
機授法之文。故云下也 問。今當機者總可
指四部。何別觀善財乎 答。今云當機者總
指四部故。正授法竟。後結説勸進中通文世
也。故知總標中別觀善財者。偏爲所爲故也
問。今云一切佛法者何乎 答。此句是總標
也。別列云説一切佛積集法積集
萬行
云説一切佛
相續法念不斷故。上二句佛
因。自下約佛佛果
説一切佛次第法妙用
攝生説一切佛衆令清淨法乃至説一切佛平等
無二法通因果
通理事
總有十句法門。即今抄云乃至
者是也 問。次下云復爲衆生者何乎 答。
疏釋此句云。餘非此機。隨宜更演已上前四部
衆外衆生等也。是三業調機科意也。次第三
上根隨遂。即今云爾時善財童子下文是也。
以三十四頌偈。傷亡沈溺。自勉不能。仰徳依
人。請垂拔濟也。次第四大聖重教已上
抄。智照無二相問。無二者無何等二乎
答。抄二十下云。大文第四智照無二相。疏絶
境智等諸二相者。謂一境智無二。二始末無
二。亦信智無二。三染淨無二。四智斷無二。
五理事無二。由證理智無二義故。染淨兩亡。
或一性智性。一性平等。始末無差。能所齊融。
亦不二。不二分別故已上
抄。遙申右手問。今云遙申。或云過由旬
者。爲自前信位申過今等覺位。爲自今等覺
却逆申過前十信位 答。一義云。疏十下云。
始信該於極果。故曰遙申。又云。信至極故
云云准此自十信下位窮徹極果上位故。云遙
申也。一義云。自等覺上位却過前已所經之
諸位。別照最初十信故。云遙申等。故疏十下
云。過百一十由旬者。徹過前位故。始信該於
極果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云右手。然過城
約超對城。由旬約超數量。又前超諸位斷徳。
後超諸位智地。按頂表於攝受。亦以普法並
心頂故。信至極故已上抄無釋也。既云徹過前
位。明知自今等覺却逆超過十地已還諸位。
別申手於十信位也。何況疏十上云。四後文
殊名智照無二相。謂行圓究竟。朗悟在懷。照
前行等。唯一圓智。更無初後。明昧等殊故
已上思但至始信該於種果等釋者。此顯超前
諸位別照最初十信之由。謂以信該果海故。
得信智無二。如彼始教等者。信是有漏法。不
知本覺隨染之所作。不知不動智佛之全體。
故不可許信智無二。以漏無漏別執故。反例
可知。又有人會云。自今等覺位遙申手於十
信位者。表攝取十信令該徹極果之義也爲言
問。表示之義且可爾。但其時理事從何處申
何處乎。唐經第八十具云。爾時善財童子。從
彌勒菩薩摩訶薩教。漸次而行。經由一百十
餘城已。到普門國蘇摩那城。住其門所。思惟
文殊師利○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過一
百十由旬。按善財頂已上
抄。作如是言疏十下云。二作如是言下。示
海法門即擧失顯得。謂若離信根等。不了法
性等。反顯善財有信根等能了法性等。於中
先別所闕行法文有九句。前七闕因。一闕行
本故。二求小故心劣。處生死而憂悔。三横不
具。四堅不進。五滯一善。六不廣求。七不起
無住行願。後二闕縁。後不能了下。不能成益
中有十五句。前五約所知理事。後十約能知
分齊已上此外無細釋也
抄。釋曰了知法性下經正云不能不知等
者。即擧失反顯得。故今取反顯意。直揲云了
知法性下也。故上所引疏云。反顯善財有信
根等能了法性等已上
抄。若約不動智最初十信以不動智爲體
故云爾也。其故者。第二會中文殊於普光法
堂説十信法。唐經第十二名號品云。東方過
十佛刹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
動智。彼世界中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已上會解
云。即文殊本所事佛名不動智。表示大智爲
本故。初後二智不二。不同上義約信智不二
已上能説之文殊既以不動智佛爲本所事。
是顯所説之十信以不動智爲本也。大疏八
上釋十定品來意云。以極果由於始信故。重
會普光。謂前依本不動智體起差別之住。今
位極成果不離本智之因已上唐經二十八之
三會共於普光堂説之故如是釋也。例准可

疏。寄位南求問。大疏十上云。三示方不同
○地前知識多南方。地内無方。地後兼二已上
今何偏云南求乎 答。約多分歟 問。多在
南方有何所以哉 答。大疏擧古人五義。其
釋尤廣。或云。擧一例諸。一方善友已自無量。
況於餘方。或云。南者明義。表捨闇。向智故。
或云。中義。離東西二邊。契中正實道故等云云
抄。第六成位益問。今經廣説五周因果。行
位分齊甚分明也。今何不指彼。強擧善財寄
位修行哉 答。實廣明行位。雖在前諸會。但
是教相施設法門所談也。然今善財正爲圓
機。歴事造修。於一生中頓成諸行故。殊擧之
也。晋經云。其有欲得如是法者。當如善財之
所修學已上大疏十下云。非獨善財。行者即得
已上准之可知
抄。摩耶已下問。凡云兼者。對正之言。今
對何正而云兼乎 答。總稱五十五智識。略
有二門。故大疏十上云。且依智論配爲五相。
謂初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二從摩耶
下九會十一人。明會縁入實相○三慈氏一
人。名攝徳成因相○四後文殊。名智照無二
相○五普賢一人。名顯固廣大相○其後四
相亦得同稱爲寄位。前三義同等覺。故摩耶
慈氏直入重玄門。文殊表菩薩地盡心無。初
相普賢義同妙覺。纔見普賢便等佛故。今從
別義。且爲五相。此五亦是菩薩五種行相。一
高行。二大行。三勝行。四深行。五廣行已上
抄二十上云。疏其後四相下。此立別理。則不
依五相。於中三。一總爲寄位修行。二今從下。
却歸前釋。三此五下。別義料揀。言五行者。歴
位上昇故云高行。二同入一實故爲大行。三
具上高大成補處因故名勝行。四般若經相
故稱爲深。五一一稱性故云廣也已上既云別
理。明知五相分別是爲正釋。然其後四相同
稱寄位。即摩耶已下寄等覺。是爲兼釋也。故
今從下却歸前釋也
抄。至見普賢問。上所引疏釋五相中後四
相云。前三義同等覺○普賢義同妙覺已上
者今亦可云至見普賢便得果滿。何云因圓
乎 答。此且就經文言一配釋歟。謂經文云。
與諸佛等○正覺等具如抄
下引之
既與諸佛同等文
正覺同等故。云義同妙覺也。故彼疏次下釋
成其由。纔見普賢便等佛故已上便等佛者同
妙覺之義也。故知總而言之。則後四相通寄
等覺。故今抄云摩耶已下兼寄等覺。又疏十
下正釋善財値普賢所證入之益云。位滿齊
佛○義當等覺。因位既滿等具如
下引
准此等釋。
見普賢之處亦寄等覺云事。實分明也。爾者
今云因圓。不可爲相違也 問。若爾上云前
三義同等覺。下更簡別云普賢義同妙覺。豈
却可云同等覺哉。若見普賢亦是同等覺者。
何強如是簡別乎 答。下經明善財見普賢
故位滿齊佛中云。與普賢與諸佛等已上疏釋
云。初一等因圓。次一等果滿○此即義當等
已上准此於等覺一位分爲二等故。今且約
等果滿之義邊云義同妙覺。有何難乎 問。
普賢知識中正明善財證入。大有二段。初正
明見聞證入。即長行文是也。後聞佛徳難思。
即偈頌文是也。疏釋云。前長行但顯因圓。此
偈正陳果用已上又云。以顯善財果相已上
知善財見普賢。非但等覺因圓。亦可證入妙
覺果海云事。若不爾者。何明證入中顯果相
是一況善財既修滿圓因。何不證圓果乎
若許證圓果者。今諸知識中尤可寄顯之。爾
者寄普賢正顯妙覺。有何難乎是二如何 答。
大疏十下云。上明見聞證入竟。第二○明聞
佛勝徳難思。前長行但顯因圓。此偈方陳果
用。非頌前文。然有二意。一對普賢。普賢意
云。上見我難思。當是因位。今示汝果。尤更
深甚。二對善財。善財等佛。但是因圓。以果
海離言故。不説成佛。今寄現佛之徳。以顯善
財果相故。長行偈文因果綺互已上抄無釋也
已上一
義意也
一義云。今抄一下云。良以普賢該因徹
果佛前佛得皆悉有故。普賢即是諸佛根本
故。法界體故已上既該因
抄。文云時善財童子善財觀見普賢勝徳
身相及一一毛孔出生光明花香衣樹等又包
含三世間等之奇特大用故。得善財身即等
同普賢徳化云云今不引觀見之文。但引身等
普賢化之文也。故大疏釋云。後時善財童子
下。自見己身等普賢化已上此中大意云。行願
記第二云。普賢是法界體等文故知觀見普賢
者。即是觀見法界也。己身等普賢化者。即亦
等法界徳化也。故知今云在普賢身内者。是
表沒同法界證入法界之義也
抄。又云是善財童子彼觀大用無涯中有
三。上所引者。是第二觀見奇特中文也。自下
第三挍量顯勝文。而撮要引之。從初發心者。
初逢文殊也。案云。今文意似彼三種總集方
便中第三總集。如前清淨金網轉輪王之文
處引之
抄。當是之時善財値普賢見聞證入中。大
有二段。上來明得益因圓竟。自下明位滿
齊佛也。大疏十下云。第二當是之時下。明位
滿齊佛。於中初句明自得。餘皆等上。初一等
因圓。次一等果滿。一身下別顯等相。此即義
當等覺。因位既滿更無所修故但説等。不辨
更求。此則一生頓成行布。亦是非唯但約理
觀。初後圓融上明見聞證入竟已上
抄。第七顯因成果益問。別立當門爲不共
益。其相如何 答。會解云。衆生情塵因中顯
斯果智故。云顯因成智益也已上探玄記第十
六云。若三乘教。衆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
相。此圓教中盧舍那果法該衆生界。是故衆
生心中亦有果相已上又云。餘聖教中未見斯
已上准此知之。又大疏九上釋出現品云無
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之文。有三復次。
廢立其委細。正是當門之所談。應知
抄。第八成就行願益會解云。問。餘教皆云
衆生無邊誓願度。何獨此經。彼豈不成益耶
答。餘教盡衆生爲願門。則與今同。塵塵行
滿則與今異。以彼不約一切塵中諸刹内窮
劫化生以滿於行。今約塵塵窮劫修行。故異
餘教。若爾餘教既不滿其行。應虚其願耶。不
然。但於諸刹之中修行以化生爾。今約塵塵
稱性故。得遍諸刹塵。思之已上私云。餘教於
諸刹中修行化生。此亦且就同類一界論之。
故經歴無數大劫修行成佛。正由此也。然今
云塵塵。亦通異類界之塵道。然則善財一生
一身圓曠劫之果。實由此等道理故也 問。
今此八段明成益圓遍之相。有何所以作此
次第乎 答。一義云。此八段中。初六正擧機
所修得之現事。明圓家不共之益相。於中初
三約見聞解行證入三生次第。此第三頓證
益者。即法界品本會之事。然彼末會有三會
中。攝比丘會爲第一。故頓證益之次明超權
益。攝善財會爲第三。故次辯成智成位二益。
其次第可知。後七八益者顯前成益圓遍之
理趣。謂第七益者。以衆生本具果智故。不同
彼三乘之因性外別求果智也。第八益者。今
是普解普行故。不同彼別解別行也爲言問。
末會中有三會。今何不擧攝諸乘會乎 答。
超權益外無別異相故。又
抄。稱性之極談大疏一下云。然此經文當
義博勢變多端。況一義一文包攝法界已上
願疏序云。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已上同記
第一云。海雲比丘云。我從於彼如來之所聞
此普眼法門。受持讀誦憶念觀察。假使有人
以大海墨須彌聚筆。書寫於此普眼法門。一
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
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釋曰。少分者即一
字也。以能詮一字全即所詮法界故即無盡。
不同諸宗能詮定非所詮也已上十玄門云。所
言教義者。教即是通相別相三乘五乘之教。
即以別教以論別義。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
此通宗。而教即義。以同時相應故也已上上來
所引並如次第。以後成前。思之可知
抄。普賢語善財問。上以稱性之由。述文句
源底不可窮盡之義。今何引此文爲證哉
答。此文意云。以稱性甚深法故。放捨所重之
轉輪王位求得之爲言問。若爾彼三乘小乘等
中。放身捨命有見佛聞法。可云皆是稱性之
極談耶 答。放捨身命求得己所敬重之法。
可通大小權實。然其所敬重之法。隨教隨宗
可淺深萬差。故知雖放身捨命之懇志是大
小共同。而所敬重求得之法門偏圓有異。何
必爲難乎。故大疏十下釋此文云。三我法海
中下。別明求法行。於中反顯無不捨能捨。一
文尚無所不捨。況全部耶。以一文即一切之
一如海一滴故已上解釋分明者乎
抄。四一乘之要軌者清涼意許後三教通
是一乘。而於其中。唯此別教一乘是成佛之
要妙也。探玄記第一云。以離此普法更無餘
語得成佛故已上即此意也
疏。其猶杲日麗天會解云。周易離卦云。離
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
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注云。麗猶著也。今轉用
易語也。科云智。明映奪喩者。約法因喩也。能
喩應云日光奪曜喩已上
抄。如培塿故龍龕上聲云。培音部。培樓小阜也
或作㟝。又音裴。
埋也隨也
助也益也
落口反。培
塿也。已上
會解云。言培塿者。上蒲口
反。下郎斗反。謂小阜也已上
抄。五百年外問。探玄記序云。六百年後方
今云五百年外。有何意哉 答
抄。事如別傳問。藏録中有龍樹菩薩別傳
畫字
即彼傳云。大龍菩薩見其如此惜而愍之。
即接之入海。於宮殿中。開七寶藏。發七寶華
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上妙法授之。龍樹
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體得法
利。龍知其心而問之言。看經遍未。答言。汝
諸函中經甚多無量不可盡也。 我所讀者已
十倍閻浮提。龍言。如我宮中所有經典。諸處
此法復不可知。龍樹即得諸經一箱。深入無
生三忍具足。龍還送出於南天竺已上見此傳
文。但云諸經一箱。不云花嚴。何指如別傳乎
 答。會解記第十。爲釋鈔云眞諦三藏西域
記説之文。引上別傳文竟。次云。評曰。此傳但
有入海見經。通説所誦并得經而出。雖不具
説。三部花嚴既見經無量亦可知此但傳略
故爾。眞諦謂西域傳記説之也已上又龍樹造
大不思議論釋十萬頌經者。今別傳中所不
見也。彼亦波羅頗密多三藏之口傳也云云問。
別傳中全不見此等義。若是脱略者。付法藏
因縁經第五。述龍樹傳中。全同別傳。既兩傳
一同也。明知梵本傳文本不載此事歟 答
云云委如綱目見聞集抄之。一義云。會解記
云。言事如別傳及纂記者。若傳中唯有入龍
宮縁。若纂靈記却有搜求得斯玄奧之典故。
今發引以證也已上准此非謂別傳中明求得
斯奧典之旨。爲證入龍宮之一邊也
抄。方數千里戒疏引珂圖云。五千里已上
意云。王城爲中。去城毎方面二千五百里。故
成五千里也。尚書第三禹第一云。委分別之
抄。神州大夏南山戒疏一上云。梵唯眞聖
之都。雪山已南三方距海周輪九萬。厥名大
已上又云。河圖云。崑崙東南五千里。號曰
神州。亦稱赤縣已上行宗記一上云。神州者。
總理論曰。地神曰祇。大曰黄地祇統八方内地
黄即土色
小曰神州據王幾千
里内地
是則神王其地故得名也。
赤縣者。或云。帝王南西。南方赤故。或云。取
中心之處。縣即境邑之通名。然上所釋並居
王者。所居爲言。今此通稱。但是震旦異名。總
目一國耳已上問。漢書云。張騫奉使大夏。窮
河源。十年方還。武帝封爲愽望侯已上此云窮
河源者。窮黄河之源也。即天竺名大夏。又南
山戒疏一上云。神州乃崑山東南。明知方維
自別。斯二證也。大夏背山面海。東南海曲。西
北無間。斯三證也已上行宗記云。二明神州在
邊。則證崑崙爲中。三明大夏在中。則證四外
爲邊已上又戒疏云。此土黄帝神游花胥王邵
等解即大夏國已上行宗記云。列子云。黄帝夢
游花胥王邵。注云。即天竺也已上此爲糺正梵
語之證正。簡別方土之中邊也。准此大夏是
天竺國之名也。今何云神州大夏乎 答。大
夏者只是美歎之詞也。隨時對物美歎其處。
何妨通用乎。故知若以震旦爲中。以四外爲
邊。則震旦亦可稱大夏。即諸傳中名東夏者
是也。故今疏抄亦云東夏。會解釋云。夏字亥
雅反。訓大也。書云。尹茲東夏。左傳云。撫征
東夏已上但於漢書等釋者。此亦美歎彼土故
立此嘉名也。未必謂定屬之名歟
抄。斯經清輝問。結集之後經幾日時收入
龍宮乎 答。貞元疏第二第八流傳
感通門
云。案智度
論。第一摩訶衍藏。是文殊師利與阿難。海於
鐵圍山間。結集此花嚴經。纔結集竟收入龍
已上
抄。一千八百六十年沒問。如來誕生入滅
之相記年月者。其説紛然。今依何説如是判
乎。又今云一千等者。居唐朝何時代如是指
陳乎 答。此事難明。且依歴代三寶記卷第
一。擧五異説。其後出自義。總有六異説。然貞
元疏第二第八流傳
感通門
云。大師晦迹六百年後。方
出五天。千二百歳始傳東夏已上會解記第
二引此釋。即註云。謂佛涅槃已。至晋義&T002247;
四年。千二百歳已上又廣清凉傳下卷及妙覺
塔記會解記
引之
共云。興元元年甲子歳造大疏。至
貞元三年丁卯十一月五日絶筆云云就此兩處
釋。配試彼異説。一云。依法顯傳。殷武乙二十
六年甲午歳誕生。則至今開皇十七年丁巳
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云云
取詮
然佛七十九歳入滅
故。自爾已來至義&T002247;十四年。成一千四百二
十七年。至貞元三年。成一千七百九十二年。
二云。依沙門法上意。周昭王二十四年初甲寅
歳誕生。至今開皇十七年。則一千四百八十
六年云云取詮然佛七十九歳入滅故。自爾已
來至義&T002247;十四年。成一千二百三十二年。至
貞元三年。一千五百九十七年。三云。依正像
記。周平王四十八年戊午誕生。至今開皇十
七年。則千三百二十三年云云 取詮而佛七十
九歳入滅故。至義&T002247;十四年。成一千一百六
十九年。至貞元三年。成一千四百二十四年。
四云。依道安用羅什年紀及石柱銘。周桓王
五年乙丑歳誕生。至今開皇十七年。成千二百
二十五年云云而佛七十九歳入滅故。至義
&T002247;十四年。成九百七十一年。至貞元三年。成
一千三百二十一年。五云。依弘度律師佛滅
後衆聖點記。則周貞定王二年甲戌誕生。至今
開皇十七年。一千六十一年云云 取詮而佛七
十九歳入滅故。至義&T002247;十四年。成八百七年。
至貞元三年。成一千一百七十三年。六者。正
出自義云。佛以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後夜。
於中天竺拘尸那城入般涅槃。 自爾已來至
今開皇十七年丁巳一千二百五年世間眼滅
已上
全文
至義&T002247;十四年。成一千三十年。至貞元三
年。成一千三百九十五年也。此六異説中。法
顯傳所紀最長遠也。且依此説配試之者。貞
元三年鈔主滿五十歳。其後經五十二年。至
開成三年已未入滅。自佛入涅槃來。方成一千
八百四十四年。故今抄云一千八百六十年
者。尚次十六年。況於貞元三年製疏之時乎
抄。況逢聖主問。今云聖主者何乎 答。會
解云。即唐徳宗也已上凡清涼大師雖經九宗
之聖世。而造疏翻經賜國師號。並是第十主
徳宗皇帝御宇之時代。故會解第一引妙覺
塔記云。至徳宗丁酉年印心受戒○興元元年
甲子造疏。貞元丁卯功就。貞元丙子年翻經賜紫
巳卯年授清凉國師號已上今云翻經者。四十
花嚴經也。造彼疏亦是貞元中事也 問。餘
帝之時代全無如此事歟 答。非謂全無。且
第九主代宗朝。大歴三年戊申歳。詔入内。與
大辨正三藏譯經。爲調文大徳。第十二主憲
宗帝元和五年。授僧統印。第十五主文宗帝
大和五年。帝受心印於師。雖然不如徳宗故
云爾也。一義云。行願記第一云。疏主奉唐徳
宗皇帝勅旨述疏也○歴九宗聖世。爲七帝
門師已上既爲七帝門師。豈不通指之哉
抄。聖明天子禮記十五表記第
三十三
云。唯天子受
命于天。士受命于君言皆有所受不
敢專也 已上
古文孝經註
云。夫明王設位。法象天地。是以禀命於天。而
布徳於諸侯等文白虎通云。王者父天母地。亦
曰天子已上
抄。列刹相望問。今云刹者何乎 答。寺院
名刹也 問。會解第一説經本
之處
云。言刹者單梵
語。具云刹摩。此云土田也。即一佛所王土也
已上准此今通指天下布列之州郡。名爲列刹
意顯一天皆崇佛法。四海悉鳴梵鐘也。何
云寺院名刹哉。抑寺名刹者。梵漢之中何哉。
疏抄補解云。寺者梵言毘訶羅。此云游止。即
出家者游履之處也。廣雅云。寺治也。釋名云。
治事嗣續於其内也已上梵漢既如是。此外更
云寺名刹者何乎 答。會正記第一云。案靈
裕法師等誥。凡寺有十名。一曰寺。二曰淨住。
三曰法因舍。四曰出世舍。五曰精舍。六曰清
淨園。七曰金剛刹。八曰寂滅道場。九曰遠離
處。十曰親近處。各有意致。如彼具詳已上
知今云刹者。第七名也。此會正記者。南山行
事抄之末書也。又有人云。列刹相望者。此語
出文選。意謂寺寺隣次相近。以互相望見也
已上又大宋高僧傳云。表基立刹已上凡此中
大意云。以寺院擬淨刹故名刹歟。又南山業
疏四上説戒篇云。出家人漂泊無侶○隨所弘道。
不局坊主。望刹爲居。四海爲食故也已上濟縁
記四上云。望刹爲居。到處即止已上准此等釋。
思之可知。又縱雖刹是土田之梵語。而轉用
之名寺院。有何難乎。謂土田是總。寺院是別。
雖總別異。而同是依報故。例如南山戒疏一
上云。言佛者。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駄・歩
他・浮圖・浮頭。蓋傳音之訛耳已上此以浮圖
爲佛陀之訛音。然亦有塔婆名浮圖。謂古清
凉傳上云。北臺上有鐵浮圖二。高七八尺已上
又諸家文集禪家語録。並云浮圖僧。此是僧
名浮圖歟。如是轉用其例是多。思之可知
抄。清凉靈山三千之最 鈔十八下住處
云。漢
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帝立寺。山形
似於靈鷲故。號爲大孚靈鷲寺已上問。今云
三千之最。豈非跨節之稱美乎 答。大疏八
住處
釋五臺幖幟云。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
眼已淨。總五部之眞祕。洞五陰之眞源。故首
載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
五濁之災矣已上觸事表顯如此深理。唯是今
清凉山。非最乎。又鈔十八下云。五頂攅擁中
開山心。離坎乾坤得其中理。千巖聳秀萬壑
森沈。鷲嶺之仙峯。成花嚴之一葉。信可謂。衆
靈朔集之沖府。集賢觀聖之玄都矣已上豈非
三千之最乎
抄。大聖雖周法界自下四句顯眞應無礙
也。謂周法界者。眞身寛遍也。長在此山者。
應身局處也。應感普周者。應身寛遍也。清凉
長在者。眞應局處也。意顯眞應二身相對互
通遍局無障礙也決擇
意也
抄。攝機長在此山清凉傳卷上藍谷沙門
惠祥撰
云。
或問。大聖化物。理應平等。正宜周旋億刹。何
滯一方乎。答曰。誠如來旨。誠如來旨。但以三
縁須居此地。一是往古諸佛展轉住持。二便
無志下愚專心有在。三爲此處根熟堪受見
已上大疏引寶藏陀羅尼經云。我滅度後。於
贍部州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間有
山。號爲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已上
抄。萬聖幽賛
抄。百祇傳慶於千古 行宗記一上云。總理
論曰。地神曰祇已上貝如上引。是則對上萬
聖故云百祇。意顯先聖後賢皆幽賛慶賀也
抄。一今微僧廣清凉傳卷下大花嚴寺
妙濟述
云。花
嚴疏主法諱澄觀○於大歴十一年。來遊五
臺。前後遊臺四十餘遍。後止大花嚴寺。專譯
大乘方等教。花嚴一經偏所翫習。以自娯心
已上抄十八下住處
云。葱嶺之東地方數千里。
曰赤縣神州。即有唐中花之國也。去清凉之
境。途程不遠。坦然通衢○往必感徴。如何不
往。是知不往即是三億之徒○西域諸王恨
生五天不産東夏。豈唯遙禮大聖。毎多仰羨
此君。故有遊西天者。先問曾居五臺山不。若
不曾居。棄而不顧。今此國衆生宿因多幸。得
誕中花等文
抄。不入餘人之手出現品
抄。而遇芳舟
抄。手舞何階決擇云。手舞之餘不能階及
也。手舞之言出毛詩序。彼云。情動於中。而
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歌
詠之。歌詠不足。不知手舞足之蹈也已上
抄。今初下有十門下疏一下總釋名題中。以
十門分別。可見之。然今抄云然此七字略有
六對等者。是第二對辨開合門也。但彼云。題
中七字十事五對等云云各據一義。不可爲相
違。又今云故此七字即七大性下。是第三具
彰義類門也。凡今疏但略擧當字釋之。即可
屬此門攝
抄。二嚴字是總決擇云。花字唯能嚴。大方
廣佛唯所嚴。字通能所故已上
抄。體用一對鈔五上云。然大方廣三字總
有三義。一三字別釋配體相用。如下廣説。二
方廣兩字合之爲用。對上大字爲體。三者大
方爲體。方字屬大。便成無方○老子徳經云。
大方無隅○已上彼河上公注云。大方正之人。
無委曲廉隅已上老子經前如具引
抄。故此七字會解云。評曰。故字躡前而
起。上説六對何得躡此爲七大性耶。應合云
又此七字。不然應云然此七字。必恐傳寫之
誤爾已上瑜伽四十六・攝大乘第一・雜集論十
一・無著金剛般若論。共説七性。鈔五上具引
之會諸論異説。并會同今題名七字。但雖總
數同。而開合互不同。要者見之
抄。嚴者智大大疏一下云。大智爲主。運諸
萬行。遍嚴一切。無所遺故已上
抄。則七字皆大抄五上云。古人亦各十義。
釋其七字。不知以七字互相釋。今明大義。則
七字皆大。方則七字皆方。廣則七字皆廣。佛
則七字皆佛等。故以體大配於大字。若總擧
七字。大者體也。方者相也。廣者用也。佛者
果也。花者因也。嚴者智也。經者教也已上
是今亦欲以七字互相釋故。上來擧彼七大
性配今七字。自下正以七字互相釋也。謂七
字皆大者應知。七字皆相者釋方字。以上云
方者相故。今直云七字皆相也。若依下疏。前
七大性之外。更加義境業三大。以十義釋之。
謂所詮義爲義大。即總是六字也。以無盡衆
生爲所化境。又此業用盡三際時窮法界處。
故大疏云。二方十義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
皆名爲法。謂體法相法等。三廣十義者。廣者
多也。用多繁興包無不盡故。則前十皆多。即
明一遍一切名之爲大。一攝一切名之爲廣
等文。要
者可見
抄。無説離説決擇云。言無説者。性無言故。
離説者。忘言方會故已上
抄。謂恒沙性徳下疏云。二者相大。謂恒沙
性徳無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細重重等。具十
玄門。皆其相故。即經方字。方者法也已上
約同別二教。雙擧二義。今且略同教之一義

抄。花喩功徳萬行問。花嚴之花與法花之
花。同異如何 答。五教章通路記第一云。問。
古徳之私記。花嚴之花令同法花。爲白蓮花。
從來皆爾。此義如何。答。義理爾。非無此事○
然玄記中。花擧十義。其意並約蓮花爲言。況
第十云。處世不染如蓮花已上文據分明。知是
蓮花。由此義故。探玄記意。花嚴之花正是蓮
花。然不言不通餘之諸花。故義須通自餘諸
花。是故清凉大師所判亦通餘花。非唯事花。
亦通義花。無不收攝。即鈔所明。花有二義。
一感果花。此是事花。二嚴身花。此乃義花。
感果花中○一果倶花。即如蓮花。譬彼因果
交徹圓融。二不倶花。加桃李花。喩彼先因後
果行布。此乃行布不等圓融。圓融不礙行布。
二門不離。具足靡闕。彼嚴身花包金玉等。亙
通因果。飾法莊人。具如此等種種義門。名爲
花嚴甚深圓經。探玄記中。要略精簡。且擧蓮
花。而不遮通彼餘諸花。清凉大師廣擧事義。
是故花喩總通一切。古徳所判唯局蓮花。此
是一往順探玄記○又未見演鈔兼包該通。是
故古徳作如是判已上
抄。一以萬行會解云。言如瑩明鏡者。喩本
有修成。即本有明而磨瑩故也。若琢玉成器。
喩修成本有。然琢成時有本具成器之性故。
如性非全玉。雖琢不成寶器又鑄金像不
離本金。此喩本有。巧匠成像。刻雕而就。此喩
修成。通上四喩。法中即成四句也 問。本有
修生與修生本有。只是語之上下。何分爲二
句哉 答。本有修生約法也。修生本有約人
也。謂以法就人。則有迷有語。廢人論法。則三
世常定。故知以本有取修生。亦三世常定。故
修生屬法。以修生本有。則本有是迷悟之性
故。設本有亦屬機。思之 問。次下云鑄金成
像。正是本有修生之義也。何喩唯本有乎
答。上顯修生義中。或云瑩。或云琢。並是修
智破妄顯眞之義也。然今云鑄金。不云磨金。
此依如來藏經。爲取摸中像。喩唯本有句。故
云爾也。又此四句中。唯本有及本有修生。是
大方廣也。唯修生及修生本有。是佛字也。思
之。不思議品・探玄記・大疏。具釋此四句。可
見之。一義云。依決擇意
抄。唯經擧四義決擇云。謂法也貫也攝也
常也已上問。無涌泉何爲法義乎 答。軌令
生總解。無窮盡故
抄。餘處釋云問。餘處者何乎 答。玄賛第
一云。經者爲常爲法。是攝是貫。常則道軌百
王。法乃徳摸千葉。攝則集此妙法。貫又御彼
生鹿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已上
抄。三世間問。疏四下十藏
云。言世界者。准
大品中。通三世間。謂衆生世間。五蘊世間。及
器世間已上抄十一下云。言大品中通三世間
者。即上二十一經。而三世間是智論釋。論云
世間有三種等。餘如疏已上爾者與今所別何
相違乎 答。今依十地論也。但彼疏釋十四
難中世間有邊等四句經文故。引用智論也
抄。謂諸世間主自下暗指經文。以釋三世
間嚴之相也 問。文意如何 答。疏一下總釋
題名
云。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讃徳。皆顯嚴佛
已上意云。下妙嚴品中。長行各擧諸神王衆各
所得法門。是諸王自嚴衆也。後亦以各所得
法門結偈頌。讃佛徳即成嚴佛。故是智正覺
嚴也爲言探玄記第二云。問。此欲歎徳。何故
頌已法門
抄。用當諸經之序品問。何不直云序品。而
云當乎 答。疏一下云。諸經無此廣嚴故。但
初名序品。今明已兼正故。廣讃諸嚴。以爲花
嚴由序已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