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地論即釋之文竟。更人餘義云。四智圓滿。
唯識即實報成佛。此示高大身即他受用已上
起信云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之示字。雖是
一字。深意思之可知。又唯識云彼必生在淨
居天上。花嚴經十地品説地之攝報果皆云
多作。抄十三下釋大疏六上云。二成後報
益○高大二義○二約三乘。此成報身位極
普周故云高大之文云約三乘者。以一乘中
唯説攝報多作此王亦不必作而其實成妙
覺。不局於處不定於天。於閻浮成亦成眞
佛。故指三乘。而三乘意亦就攝報身爲彼
王。於彼成佛即周法界學人便謂報身之佛
在色究竟則令報身報土皆成局劣故指三乘
便爲展周法界已上意。就攝報果一乘三乘
所談不同。若依三乘。則凡求佛果者定色界
後引生無漏故。彼必生在淨居天上。以彼王
身唱實報成道故。後報亦屬自受用身。若依
一乘。則如抄所釋。應知既不必作。縱有作
者偏爲利他。不要自證故。自證故示成道是
他受用。起信論云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者
是也
鈔。釋餘義云二即問。上指云云而下云二
即等。文相不云二即等也。一義云。雖天宮抄
釋云云無量與無所可取故。清涼自釋餘義
云二即等云云一義云。今所揲者是高麗印
本也。但宋本云。天宮抄釋餘義乃云亦即四
智圓滿等云云爾者高麗本是傳誤歟
抄。疏亦今據二文之意 問。二文者何乎
答。抄上文云。一會起信唯識等文。又今釋
餘義中。云唯識即實報等者唯識論也。次
云此示高大身者起信論也。當段專據此二
論意故云二文也。一義云。宋本云二公故。會
解釋云。言今據二公意者。即賢首與天宮
也。有本云。二文意亦同也已上但次下云及
十地經文。明知上云二文者同可指經論之
文。若是賢首天宮者。何得十地經文別通之

鈔。及十地經文通之 且如晋經第二十三
卷十地品加分正辨加相中初口加之文云。
於一切佛得受記故。得一切世間高大身故
已上十地論釋此文時。配屬現後二報也。會
解釋今抄云。十地經文通之者○是一乘實
三乘攝報果故。説得一切最高大身也。故結
云。故約攝報果説也已上
 康應二年庚午三月十三日於神戸坂原入
 野中屋坊大概令書寫了。老筆無極之間。
 越度定其數多也。依難省雖爲惡筆染短
 筆了
          右筆重榮生年七
十二歳


演義抄二上纂釋第三

抄。高貴徳王難云若有菩薩 今經第五
明品。文殊問賢首云。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
得出離。云何今見一切佛土所有衆生。衆事
種種不同。所謂世界衆生界。説法調伏若
有差別。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菩
提者。賢首答云。文殊常爾等文如
抄引
此高貴徳
王難問大同之。大疏三上云。第三無有下。結
成前難。謂若諸佛於因行法有具不具。可有
刹等不同。今皆同具。刹等那別。同具即是
一道。第二答中。意云。非唯因同異。果徳亦
同。而見者隨機感耳。非佛自位而有差別。何
者諸佛因果具同異故。謂同滿行海。是同因
也。將此同因。隨所調伏種種迴向。應機之
果是異因也。由此異因感差別果。由上同因
同感眞應身土等果。是則約佛。即同能隨異。
約機同處而見異。以生就佛。雖異而常同。以
佛就生。雖同而見異。以佛望佛。能異之必
同。其猶錦窠常同常異已上
抄。唯作非事會解云
抄。第三通梵網等經問。等經者。等取
何經乎 答。會解云。等取仁王經等也已上
問。梵網經所説蓮花台上。於三界内寄何
處説之乎 答。一義云。界外淨土故。不可
有寄界内處説之義也 問。縱雖蓮花胎藏世
界。而若許他受用身淨土。云何無寄攝報果
處説之義乎。是以起信論云。於色究竟處。
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此論文約法性宗
之時。於色究竟處。立報身土。令成他受用
身之正覺 
況梵網疏上卷云。以花台上
佛亦是隨他受用身故。今釋此佛。諸聖教中
總有五説○二若依入大乘論等説。摩醯首
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已上又探玄記第三
云。蓮花藏莊嚴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花胎藏
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増減。寄
在色頂。唯説一界已上第二即花嚴經所説。
第三樹形等云云此三種中。若以梵網所説
不攝第一類中者。是何經所説乎已上又大
賢古跡上卷云。大小乘機所見不同。菩薩衆
見。初成佛已。往第四禪大自在天王色。放
光攝衆。事盧舍那。聽心地品。還來樹下。出
定而説十世界海已上既云往自在宮事盧舍
那。豈非台上寄在色頂乎是三如何 答。梵網
疏釋彼經蓮花台上舍那佛。先破有人云是
自受用身之義。後正述自義云。内自實成及
應機化境。諸聖教中總有五説。一諸部小乘
不論舍那佛。二入大乘論摩醯首羅天上有
舍那佛成道已上取意
自下今文
三若依此經。蓮花胎藏
世界之中坐花台上。實身成佛名盧舍那。其
千花上釋迦。則是千摩醯首羅天上。各有一
釋迦。此千釋迦。一一化作百億釋迦○其千
釋迦實報千萬億釋迦是化身已上准此若梵
網經意以台上寄在色頂者。何以入大乘論
摩醯首羅天上有一實報成佛之義。立爲第
二此外第三云若依此經等哉。況又釋葉上
釋迦云。是千摩醯首羅天上各有一釋迦。豈
可台上亦在摩醯哉。明知梵網意。台上是三
界外。非界内所攝也。但於起信論。於色究
竟處之文者。彼是寄在門之所説。全非述成
佛之實義也。抄上文云。十地經文通之等文
會解釋如上引。次於探玄記釋者。彼述入大
乘論意也。既云寄在色頂唯説一界。定知非
梵網所説台上廣説千世界者也。次於古迹
釋者
抄。千葉釋迦復是大化問。清涼大師意。
梵網所説葉上千釋迦。爲他受用報身。爲當
又如何 答云云兩方若云報身者。今爲應
地前四善根機。於一本界中現一應身。是
名葉上釋迦。既是地前所見。何云實報哉。是
本經中説。千花上佛是吾化身。今鈔亦
釋。千花上佛復是大化。既云化身。豈是報
身乎。若依之爾者。花嚴經中明十地菩薩能
化所化共隨地地増勝之相。初地菩薩往百
佛國見百佛。二地菩薩往千佛國見千佛等
云云此所見佛悉是他受用報身。攝論云。隨
他受用身爲地上菩薩。於淨土中現身。
身説法爲地前菩薩現化身佛已上明知第二
地菩薩所見千佛悉是他受用報也云事。石
壁寺傳奧法師釋云。千花上佛者○應二地
菩薩之報身也。以彼地行戒度増故。見千
佛故已上今會解釋尤順經論大意者歟。如
何 答云云 此事者枝葉抄之論義也。彼云。
問。梵網經文。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
爾者葉上釋迦報化二身中何歟。答。依香
象大師解釋者。報身可云。依清涼大師意
者。化身可云也是初
重答
即兩方致難。至第二
重答云。然而存一義意者。葉上釋迦化身可
云也。凡以道理案之。台上舍那既報身也。彼
所化之葉上釋迦豈非化身哉。但梵網疏云。
其千釋迦是實報千百億釋迦是化身已上
教章云。他受用實報淨土。我有説。在摩醯
首羅天。化身充滿百億閻浮提○如梵網及
對法輪等説已上此於化身有大小中。於大
化身。且立實報名歟。以此大化身唯局地前
菩薩所見。非三乘同見故也已上
取意
雖有此御
義。而不審頗多。須委見梵網疏等。更尋明
師也
抄。若至三地會解云。鈔中傳寫字誤。如
三地應見百千葉抄云
萬葉
八地百萬三千大千世
界微塵數鈔云百
千萬
九地百萬阿僧祇等抄云百
千萬億

疏。或説登地方見問。此會釋何經論乎
答。會攝論等也。故梁攝論第十三智差別勝
相第十
云。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根則不得成就。故
須應身。若離化身。下願衆生謂聲聞獨覺善
根不得成就○願樂地中菩薩善根亦因化身
成就已上本論云。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
變化身已上釋論如次名爲法身應身化身。故
知他受用報身名應身也。登地菩薩者通指
初地已上也。願樂地者。地前四十心也。即
今疏云。或説登地方見者。指此等論説歟
問。如是會釋意如何 答。會解云。致如起信
依事業二識見報化二身中。尚約十解已去
許見報身。況花嚴所見非眞極之身。今既登
地方見報身。明知約勝機説也已上
疏。或分三異問。此段會釋何經論哉
答。總會通諸經論唯説三身。不明十身圓
融之權教也。故抄云。第五通十身也。又次
下云。以十身圓融爲實義故已上對校應

抄。若直説者問。自下抄文以幾義釋從
三大説三身之前哉 答。會解云。抄文有一
本。文多脱落等文具
如下引
且私案今現行抄文。以
二義釋歟。謂初以三大如次爲三身。是直述
疏意也。次然起信下。引起信述藏師意。謂
論説相大中。若取空如來藏者。以相從體可
屬法身。而唯取不空如來藏。故知不空之藏
修成方顯。即爲自受用報。以用大中報是他
受用故。是即體爲法身。相唯自受用。報於
用大中合説他受用報及變化身也爲言問。若
爾初以三大如次爲三身者。偏約本有歟。亦
通修生歟 答。既是總會通諸經論説三身
之文。明知不偏局。可通本有修生歟。其所
以者。以三大三身之法義廣通本有修生等
四句隨機説教不可偏局故。更可有疑難。會
釋如次下引會解記加問答料簡已上就現行一
本抄文致愚案
抄。釋曰依此解者會解云。鈔文有一本。
文多脱略。具本正云。釋曰。依此解者。體相
二大倶名法身。以性功徳本自有故。用即報
化。亦是約三大説。若各配者。一以不空之
藏修成方顯爲眞報故。用大中報他受用故。
顯勝名報。若約應登地之機亦是化故已上
此記釋意云。此具本抄文分三段。初云。若
直説者下。直述疏意。然起信下。引論文述
藏師意。復若各配者下。乘藏釋重成疏意。謂
以體爲法身。以相爲自受用報。然用大事若
縱。則成他報變化二身。若奪則偏歸化身。以
他報爲登地機亦是化現故爲言 問。若如今
現流布一本者。直依藏師意。不空如來藏
即爲眞報然正見彼疏云。以用大中。辨佛
受用變化二身。是故體相二大自是法身已上
全不見不空藏爲眞報之義。如何 答。起
信疏釋一者法二者義之文。法者出大乘法
體○大位在因。通於染淨耳。義者辨大乘
名義○謂此心内具三大義故名大也。有二
運轉故名乘也○大位在果。唯取於淨也已上
既釋三大義。云大位在果等。明知今釋相大
云唯取不空如來藏者。約修成方顯也 問。
起信疏釋義大云大位在果等者。不可爾。彼
論解釋分正釋此義大云。復次眞如自體相
者。一切凡夫聲聞縁覺菩薩諸佛無有増減。
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等文既云一
切凡夫等。顯知大位在因通染淨者也。何斷
大位在果唯取出淨哉。爾者今抄云修成方
顯等之義亦不可成歟。如何 答
疏。若不融前義決擇云。問前之四教爲
有佛耶。若云有佛。何故下抄云。前四因中
至果皆無○出現品説權教菩薩終不生如來
家故。豈有佛耶。若云無佛。何故疏云若不
融前義亦失經宗。權教無佛不融何過。今
謂。通云。若依前四教。實行衆生當不成佛。
如前引教。是知無佛。爲應權根示作權佛。此
佛是有若不融。此故失經宗已上
  第四依三昧
抄。一此三昧是法體故問。教體門中以
海印三昧爲體。與今云法體。同異如何
答。彼爲能詮教之體。此爲所詮之法體也。凡
會會所入三昧。並是當會所説之法門體故。
如次下所引疏抄文。可見之
抄。然上三義 問。文意如何 答
抄。十上十住
云。然其意大同小異。異相云
何。一是所證法體。欲説此法。要須心宜此
體。二非證不説者。揀異未證之人。亦許心
合法故。三非思量境者絶思方説亦通未證
故言大同者。絶思則證。證則契體已上
抄。六成軌儀 問。文意如何 答。十住抄
云。六菩薩常定但爲物軌。菩薩將説尚須入
定。況凡夫耶已上常定者且約八地已上歟
又別約諸會之説者歟。彼是皆等覺菩薩故
抄。毘盧遮那如來藏身疏二下普賢三昧品云。
若以光明遍照解毘盧遮那。毘盧遮那即是
能觀大智。如來藏身即所觀深理。凡雖理
有。佛智方照。又毘盧遮那亦通本有。本有
眞實識智遍照法界義故。斯即本覺迷而不
知不得其用。唯佛覺此能無爲故。云一切諸
佛。簡非凡也。亦非因也。顯於依正離如來
藏無別自體故入此也已上於七上云曲有二
意。一以毘盧遮那爲能證。即是修成如來藏
身以爲本有○二又毘盧下。以毘盧遮那亦
爲所證。則以如來而爲能證○疏顯於依正
下。第二彰入所以已上
抄。菩薩無量方便三昧疏三下十住
云。爲
簡果定故云菩薩。任性能知觀解善巧故名
方便。十住各攝多門善巧故云無量。心詣於
法故云入也。又一切三昧皆有三相。謂入住
出。五識對境。意從門出還境護根。意識却
入此通權小。今即照之寂故名爲入。即寂之
照故名爲出。入已未起故名爲住。餘三昧等
並如前釋已上抄無釋
抄。菩薩善思惟三昧疏四下十行
云。簡
因異果故名菩薩。巧順事理簡擇無礙無心
成事名善思惟已上抄無釋
抄。智光三昧疏五上十迴
向品
云。金剛幢入
者是衆首故。表歸向高出等義故○簡異果
定故云菩薩。智即是體。稱根本智。光有三
義。一是證智前相。如明徳定等。此約寄位
壽賢終故。二光即根本智用。對治無明故。
如大乘光明定等。三光即後得。了所縁故。二
智無礙朗照法界。此約金剛幢自體釋之已上
抄。菩薩智慧光明三昧疏六上十地
云。大
智慧光明三昧者。顯所入定名○智慧是體。
光明三昧就用照二無我。證如名慧。照事名
智。此二無礙能破見惑及無明。故名曰光
明。大有二義。一簡異凡小。二能斷大惑能
證大理成大果故。彰非果定故云菩薩。即照
之寂故云三昧智與理冥故稱爲入。論經名
爲大乘光明三昧。則光明即智已上
抄。如來自住刹那際唐經四十十定
云。爾
時世尊○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刹那際
諸佛三昧已上疏八上十定
云。入刹那際三昧
者。即窮法眞源。謂時之極促名曰刹那。窮
彼刹那時。相都寂。無際之際名刹那際○
所以此中特名入刹那際者。爲將説等覺住
故。菩薩地盡唯有果累無常。生相未寂。猶
名議藏。若以無間。覺心初起。心無初相
遠離微細念故。即無刹那。若入此際。即見
心性常住。名究竟覺。故云諸佛三昧。亦顯
差別歴作不離最初刹那際故已上問。已前
諸會並當會説主即入三昧。然今此第七會
何教主自入三昧。而説主普賢不入三昧乎
答。會解云。然今云如來自入者。以此會
普賢有説無定故已上問。何至此會普賢有
説而不入定乎 答。疏三上名號
云。四不入
説如此信中及第七會。諸文非一○第七爲
表常在定故。又爲受加。彼不須加故。不須
已上問。若爾餘會主非常在定歟 答。今
抄下文云。聖教施設千差萬別。各取一表不
應剋定已上
抄。説世間法問。何世間法入定説之乎
答。決擇云。言説世間法須入定者。世界成
就品普賢入定是也已上
抄。人法倶勝故問。倶者人與法名倶歟。
將又文意如何 答。信住行向地五位名倶

抄。十三上十地
云。諸佛菩薩從地門顯。皆
名金剛藏。從迴向顯。皆名金剛幢等已上
此案云。信住行等若寄位。則雖有優劣。而
約人法。則五位倶殊勝也。謂以信取之。則
諸佛菩薩及無盡法界悉屬信。攝餘位亦爾。
故云倶勝也。如探玄記第四釋名號品宗趣
中云。二約會亦二。謂人法。人亦二。謂所信
能信。所信中化主内證土海爲體○私云廣
釋三大
二能信中亦二。先約因。燈淨爲體。具徳爲
相。功業爲用○二約果。信中所顯無盡法界
爲體。十身勝徳爲相。應機化益爲用○法亦
二。先約境○二約行○問。未知此舍那佛是
何位中佛。答。若説信法。即信中佛。餘位亦
爾。思之已上又同第五釋第三會宗趣云。三
宗趣亦二。會宗亦二○先約人。謂化主及助
化各有體相用。約位准之。二約法。謂十
住教義。義中以平等法界爲體。十住行位爲
等文准此信住行向地雖爲門有別。而各
攝法界。故人法倶勝爲言
  第五依現相
抄。二亦於此品問。兩度放光者。其相如
何 答。現相品大有六段。一衆海同請。二光
召有縁。三所召雲奔。四現瑞表説。五稱揚
佛徳。六結通云云上云現相品初者。光召有
縁分也。今云亦於此品者。第四現瑞表説分

抄。加於妙徳先毫光加請問主也。具名
性起妙徳菩薩也。大疏九上云。所以加此菩
薩者。如名所顯。故性有二義。一種性義。因
所起故。二法性起義。若眞若應皆此生故。亦
有釋云。此云妙徳。即是文殊。説此法門。加
性起稱。此釋無違大理。以文殊大智爲顯。普
賢法界爲所顯。共成毘盧遮那之出現故。亦
是解行滿故。佛出現也已上私案云。眉間光
者。證中道之智。即是文殊之大智歟
抄。放於口光後口光加説法主也。大疏
又云。口放者。表教道傳通故○加普賢者。是
普賢行之果故。所證法界由理顯故已上
抄。從佛口生法花第二云。爾時舍利弗
踊躍歡喜○今日乃知。眞是佛子從佛口生。
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已上瑜伽八十四云。口
所生者。從説法音而誕生故玄賛第五釋云。體
即聞慧縁教生故
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之所生玄賛
云。
體即思修二慧所攝。
縁理縁教隨應生故
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
立相似法故玄賛云。法身路者。謂諸菩薩福慧二
因。我亦如是。彼從二因中而成立故
已上
抄。眞長子故行願品云。一切如來有長
子。彼名號曰普賢尊已上同疏云。言長子者。
最尊勝故○若表法者既表法界。先萬物生
無過此故等文同記第六云。釋長子二。一依
義解○二表法解○普賢表所信法界等文
疏。其動地等多在説後問。餘經所説置
而不論。旦檢圓經文。初會妙嚴品總有十分。
第九天地微祥者。花藏世界六種十八相動
云云此品總爲序分故。此動地可云在説前。
又現相品現瑞表説分云。爾時世尊○放眉
間光○遍照十方一切佛刹○又普振動諸世
界相已上又離世間品有十分。序三昧分。發
起分。起定分。請分等云云第三發起分者。亦
六種十八相震動云云
抄。第四料揀同異問。同異者如何 答。
疏上文云。將欲説法。多先放光。次下云。其
動地等多在説後。此兩段相望論同異也。意
云。雖放光動刹等共是教起之瑞相。而放光
等多在説前。不妨少分在説後。動地等多在
説後。不妨少分在説前。是則約少分。則彼此
是同也。約多分則彼此是異也。故下引十地
品爲證。是則慶前是異也。起後是同也。望上
放光可思之
  第六依説人
抄。然法有四種問。四法中理法者。約
所詮義理廣指事理諸法歟。爲當別指眞如
理歟 答云云兩方。若云廣指事理諸法者。起
信疏釋論歸敬偈云及彼身體相徳性眞如海
無量功徳藏之文云。汎論法寶有四種。謂教
理行果。於四中。教淺理深行分果圓。今此所
歸唯取深圓。但歸理果。是故約彼佛身以明
法寶是果法也。顯身之體相。是理法也○法
性等者釋體大也。無量功徳藏釋相大也已上
既以體相二大爲理法。明知局眞理也。何況
今抄云理法湛然。豈非指疑然不變之眞理
乎。若依之爾者。教是能詮。理是所詮。豈非
約所詮義理廣指事理諸法乎。故心地觀經
第二云。於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
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破
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爲教法。有無諸
法名爲理法。戒定慧行名爲行法。無爲妙果
名爲果法已上有無諸法者。事是有也。理是
無也。此經是般若三藏之所譯。定知應是清
冷大師所覽之經。准此思之。不局眞理云事
分明也。如何。答。教理行果四法中之理法
者。廣指事理諸法。以共是所詮義理故。其
旨如一邊之疑難。但於起信疏釋者。論兼含
理果説之故。別約法身眞理。兼配釋理法
也。次於今抄釋者。縱雖事法。而縁起理數
古今不改故云湛然。非謂凝然不變名湛然
歟。故倶舍論述大衆部縁起無爲義云。有説。
縁起是無爲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縁
起法性常定已上准此可知。更有餘義。委如
起信疏抄出記之
疏。普賢行品疏八下云。九一頌知四種
説法行。而刹説等者。略有三義。一約通力。
二約融通。一説一切説故。三約顯理。是説
菩薩觸境皆了知故。則觸類成教。如香飯等
已上抄十八下云。疏九一頌知四種説法行
者。即三世間及時爲四。若時分三世。則成
六種。若於三世各三世間。則有九種。總一
切説即是十義。從而刹等説者釋義。刹及三
世此義微隱故疏釋之。言融通者。一塵即攝
一切。何得刹中無説。言顯理者。如色即顯
質礙即顯縁生即顯無常即顯無性等。言則
觸類成教者。證顯理義。如前教體中辨已上
疏。僧祇隨好即是佛説問。付明説人且
佛之所説局僧祇隨好之二品歟。爲當可通
餘品歟 答。今疏局二品見タリ付之不明佛
之所説廣通諸品。不可局二品。故今疏次下
云。若佛自説則不俟加。如第九會已上又探
玄記第四名號
釋名號四諦光明覺之三品不
同云。此初二品文殊擧義答酬前所問。後一
品如來擧事答釋成前義已上准此等釋。法
界品光明覺品亦可佛説如何 答。佛之
所説但局二品云事。今疏解釋分明也。更不
可餘求。但於疏下文者。佛入師子頻申定現
神變時。衆海頓入法界法門。既有生解義故
云佛自説。非謂金口正開演。故今不取之
也。至下委抄之。次於探玄記釋者。同卷正
釋光明覺品中云。於初段中二。先佛以身光
照事。令衆得見。後文殊智光説法令衆得聞
已上即以此身光照事令衆見故。云擧事釋
成也。若依此義者。名號品亦有此例。故彼
初請分。衆海起佛刹佛住乃至十住十行十
迴向等五十句問。至説分中初云。爾時世尊
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各隨其類爲現神通已上
大疏三上云。第三説分。於中通下六答此所
問○先如來現相答由其念請故。又如來證
窮故。後文殊言説答伴助主故。假言顯故。文
云。隨類者○若疑十信。即見如來足輪放光
周法界等。若疑十住。則見如來足放光百刹
塵外菩薩雲集等。如放光一事既爾。餘相皆
然。故知初會現相既隨其類爲現下六會事。
故知初會現相可遍九會爲言准此如來現相
答總有三處。而通局異也。謂初會名擧果勸
樂生信。以是總會故通九會。如抄七下云。佛
前現花通表一部所詮。花嚴眉間勝音通表
九會能詮教。故結集編次非現前後已上
二會至第七會名修因契果生解分。故名號
品。初請問及現相答通下六會。如上所引經
文疏釋。應知第八會離世間品名託法進修
成行分。以行依前解故。別無佛現相答。第
九會是依人入證成徳分故。法界品初三昧
現相分。經云。以佛神力故。逝多林忽然廣
轉。與不可説佛刹微塵教佛國土。其量正等
等文具如疏序明頓證益中私引之。是即一
經大綱。故委引示之
抄。五類皆有説義決釋云。問。第四泯法
界。既是人法變亡絶言絶相。何有説義。答。
但因人法變泯之義引生了解。便名爲説。非
要與言。故綱要云。説者則該於萬類。觸物
皆有表類。是也。或泯不礙存故有説義已上
法身章第四業
用門
并圓覺略疏普眼
述法身説法之
義。要者可見之
  第七依聽人
疏。即下諸衆大疏一下云。第六有十佛
世界下。明衆海雲集衆。雖深廣難測略啓十
門。一集意○三辨類○今初來至佛所何所
爲耶。有十義故。一爲影響爲主伴故。二
爲作輔翼得圓滿故。如普賢等常隨之衆。三
爲守護如來。如執金剛神等。諸佛住處常
勤護故。四爲莊嚴。如道場神等。常爲嚴淨
佛宮殿故。五爲供養。如偈讃即正行供養花
幢等。即財供養故。六爲發起此經。諸請難
者即其事故。七爲聞法護益。當機領悟即
其類故。八爲表法。諸首諸林表信行等皆同
名故。及座出菩薩等顯奇特故。亦通表萬行
倶成佛故。九爲順證。佛菩薩等證説不虚
故。十爲翻顯。即聲聞不聞顯法不共故○第
三辨類。即上集意便成十類。一影響衆。二
常隨衆。三守護衆。四嚴會衆。五供養衆。六
發起衆。七當機衆。八表法衆。九證法衆。十
顯法衆。准前可知已上抄五下云。疏一爲影
響爲主伴故者○即諸大菩薩及下證法如來
皆互爲主伴。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故等文
與旨歸或開合或有無。自尋可知
疏。除當機衆決擇云。此意當機之衆。即
第三順機感因故除之。若爾何故綱要之聽
者則正在當根傍兼影響。今謂。通云。此約
以人從法當根屬因。綱要約人法別論。感者
善根乃在因中。當根之人故在縁攝。故彼此
文不相矛楯已上人法者。機根名人。善根名
法也。別論者。例如今縁中第六第八。思之
可知。彼綱要明教起因縁中亦分因縁。雖因
十種次第前却。而其十義全同當疏也。於縁
十種者。次第名義並同今文。故如是會通

抄。列子云。伯牙善鼓琴彼列子第五湯
問篇也。今抄有異本。有一本云。遊於泰山
又遇陰已上有一本云。遊於泰山之陰已上
此全彼列子本文。即會解釋云。文云遊於泰
山之陰。即是山後曰陰。非陰晴之陰也已上
又有本云。逃爾聲哉者。爾汝也。聲聽也。有
一本但云逃聲。此亦全同彼列子本文。所奏
之琴即音聲歟。又今云志想象者
抄。初爲霖雨之操龍龕之操倉刀反持也
又到反志也
抄。士爲知己者用有儒子云。士有多種。
謂上士中士下士也。天子之士是謂上士。亦
名元士。位在五品中。諸侯之士是謂中士下
士。位在六品已下。並皆帶一官一體也。次
於無官士亦有多種。且士之音志也。意存一
行守志不移。是亦云士。即志之字從士從心
者此意也是一又士字從十從一者。十是像
人十釋。以周代一釋即當唐八寸故。十尺是
八釋。即爲中人長量也。然此人守一行不移
故。從一即成士字也。准此不論官位有無。縱
雖草澤人。有一行者並謂士也。草澤亦云野
人。野可訓卑。野卑賤之類也已上彼
口授也
論語第
子路
十三
云。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
曰。行己有恥弘安國曰。有恥
有所不爲也
使於四方不辱君
命。可謂士矣已上憲問
十四
云。子曰。士而懷居。
不足以爲士矣士當志道不求安
而懷其居非士也
已上
抄。女爲悦己者容
抄。紫玉精歌曰問。此歌出何書乎 答。
有儒子云。紫玉是寶名也。而約色稱之歟。
精者彼玉精靈以歌詠讃之。世中有玉賦二
卷。可尋彼賦。即石賦硯賦等之類也。此歌
意云。有此玉之處。風冷故云凄凄。雲深故
云容容。水流不渇故云潺潺。山緑而萬重也
爲言今引用意可出
  第十依能加
抄。借尚書意尚書太甲下第七云。伊尹
申誥于王曰。鳴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言天
於人
無所親。敬唯親。
能敬身者也
民罔常懷。懷于有仁民所歸無
常。以仁
政爲
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言鬼神不保一人。能
誠信者則享其類之
天位難艱哉言居天子之位
難以此三者也
已上
疏。如第九會問。第九會無佛説法。何指
佛自説義云和第九會乎 答。決擇云。疏如
第九會者。一云屬上。第九會中。佛入師子
頻伸三昧。令大衆頓證法界。義當説經。故
疏云。師子奮迅衆海頓證法界於林中。即其
義也。二云。屬下。第九會中普賢文殊等承
佛神力説經故。三云。屬上。九字誤書。應是
七字。第七會中僧祇隨好佛自説故。四云。屬
下。第字應無。通指九會。因人説經。要假上
已上此四釋中。初釋爲正。餘皆容有之
釋。故疏三上名號
云。然説法之儀通有四句。
一定後説。如諸會。二説後定。如無量義經
等。三定中説。如第九會。無出言故。四不入
説。如此信中及第七會已上既云定中説如
第九會。明知約引生證智即名説法。故法身
章云。此理法身與諸觀智爲所開覺。經云。法
身説法説與義故已上准此可知
疏。二七不入定問。廣檢諸會入定。第七
第九兩會唯教主入定而説主不入定。第二
會教主説主共不入定。餘會唯説主入定而
教主不入定。且就七九兩會。若約教主則第
七亦可入定。故抄上文云。第七會如來自入
刹那際三昧已上今何云不入定乎。若約説
主。則第九會亦不入定。豈唯二七乎。故決
擇云。言不入定故無有加者。爲第二第七第
九三會説人不入定故已上爾者如何答。雖
七九兩會並佛自入定。有説法不説法之不
同。謂第七會十定品有五分。一序分。二請
分。三示説者分。四本分。五説分也。且初序分
別六成就中就徳顯有十句文。即攝二十一
種功徳中入刹那際三昧者。攝二行永絶及
達無相法之二功徳。謂若有有無二行。則有
刹那生滅今二行既絶。則刹那無際。由達清
淨眞如本無相故云云是即序分中。顯主成
就云入刹那際三昧。全非爲説經所依定也。
然第九會不爾。謂彼本會有十分。一序分。具
六成就。二請分。有三十問。三三昧分。經云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入師子頻申
三昧等云云是至正宗分中。正爲答衆會疑
請故。如來自入三昧。現種種神變時。衆海
悉散疑執頓證法界。故以此三昧爲説經所
依定也。即名號品疏云。三定中説。如第九
會。無出言故已上此之意也。但於約説主。則
第九會亦不入定。何但二七哉。云難者。雖
七九兩會同有説主共不入定。而第七會説
主自説。不依述所他定之義趣。故説主義強。
仍望此説主可論入不也。第九會雖有普賢
開發文殊述徳。然如來最先自入三昧。顯示
法界法門。而表證道離言。故無言説以普賢
是主法界故。能開發之。其後又如來放毫
光。表示能證智光。以文殊亦主大智故讃
述之。既普賢文殊雖有所説。而非自直説故。
説主義弱。仍望此二聖不論入不也 問。若
第七會所入定非爲説經所依定者。何故前
明依三昧中。以第七會如來自住刹那際三
昧即爲所依定哉 答
抄。四者一切説問。上顯通方之法云即
同説故爾者與今第四句一切説是一切説
有何異哉 答
疏。若爾僧祇隨好應非一切問。應非一
切者如何 答。決擇云。此難影略更云。應非
同説。應非果海無言。或此難中通含三難。同
説一切説果海無言。三義通表一經。僧祇隨
好既佛自説。是知三義不能該攝一切故云
應非一切已上初釋意。上三義中一切説也。
後釋意。一經中三十九品云一切也。謂上三
義通表一經三十九品。僧祇隨好既佛自説。
是知彼三義不通攝此二品。故云非一切也」
疏。表微細難知故問。一經諸品共含前
諸意。何必於僧祇隨好二品表微細等義乎
 答。唐經第四十五卷阿僧祇品云。佛告心
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爲欲令
諸世間入佛所知數量之義。而問如來應正
等覺已上疏八下云。令入佛所知數者。以是
圓教所明深廣無涯。唯佛方測。不同凡小所
知。如黄帝算法。但有二十三數。始從一二
終至正載。已説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無
數。此有百二十四。倍倍變之故非餘測。故
數之終寄不可説説。復偈初更積不可説。歴
諸塵刹。以顯無盡。所以佛自答者。正表難
思故。又明此品該語因位終徳。故佛説之
已上
光顯抄下云。竪欲極其數量。數量數即歸法
性。例如極煩惱至菩提。極生死至涅槃。汝
將極虚空衆生數量。動入法性門。是故清冷
大師釋權實二宗十別中第五生佛不増不減
別義。全以同性義釋成之○問。前依因陀羅
網境界門成無増減義。與此門有別耶。答。依
眞如具徳畢竟無盡義成帝網門。故依帝網
門見無増減當體。依法界門知無増減所依。
彼此相成。始終無異已上疏八下隨好光明
功徳品
云。
佛自説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終此品果極
故。二皆佛説。二好用劣相而用難思。恐物
不信故佛自説已上搜玄記四下小相
云。所以
佛自説者。化身之用唯佛方窮故。亦可化身
隨物劣令生信有實徳故。更自説也已上
疏。超出因果故問。有人云。超出因果二
分。更立一階。是名自覺聖智法門云云
云。因果二分尚是待對比論。未至妙絶難思
之境。故更立自覺聖智法門。爲圓宗玄極之
宗致。是以今疏云超出因果故。抄釋云。對
前果海不可説也當段始末專明此義歟。如
何。答。大疏一下釋始成正覺文。約五教分別
之時。約法身。自覺聖智無成不成云云抄五
上約終頓二教釋之。又出現品疏云。自然智
者。自覺聖智也已上況自覺聖智之名目源
出楞伽經。又在瑜祇經中。若如所立者。楞
伽經之所説法門超出因果二分。更立一階
可云歟。但於今疏抄釋者。爲拂因果對説之
跡故。云超出因果也。決擇云。言欲拂前因
果之相故佛自説者。一云。餘菩薩説。表因
分可説。對彼因分。果分名不可説。今佛自
説。却表因分不可説。前對因分可説。果分
名不可説。今表因分不可説。已無可説之
跡。果分寧有不可説之跡。故抄云。爾二云。餘
品菩薩因人説。如來果人不説。表因分可
説果分不可説。若不重遣。還成滯跡。今如
來果人説。菩薩因人不説。表果分可説但可
總標
令人
知有
因分不可説佛跡入玄
冥同性海
無前因定可説果定
不可説之蹤跡也。故賢首義分齊云。一性海
果分○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已上
思今抄釋意可知之 問。抄十八上十定
云。普
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猶自覺聖智
超絶因果已上准此今疏云。超出因果者。正
指此自覺聖智者。誰謂不然乎。爾者有人所
立之趣尤符順此抄釋者歟。如何 答。此有
人者。全不明自覺聖智之名義。又不知十定
品疏抄之趣者也。且如釋論通玄抄第二云。
自然智者。本覺性智無始無終。古今常湛自
然開覺。不由他悟。名自然智也賢首云。是
本覺知也 已上
此引釋今經出現品意業中三智也。彼品大
九上釋云。自然智者。自覺聖智也已上
此明知。始覺還同本覺之位無別始起。但是
本本之眞不見新新之相。是名自覺聖智者
也。云解釋云道理。帝以明鏡也。次於十定
品疏抄意者。凡今經有四分。第二修因契果
生解有六會。初名號品普光法堂會。案大疏
云。即表普光明智是爲所依普門云云次從
忉利至他化之四會者。即普門差別也。後十
定品重會普光法堂。即會別歸普也。大疏八
上結成歸普之所以云。等妙二位全同如來
普光明智故已上同抄十八上云。此會説等
妙二覺。全同如來普光明智。即是會歸之
義。問。等妙同妙於理可然。妙覺之外何有如
來普光明智句所同耶。答。説等説妙。亦是約
位。普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猶自
覺智超絶因果。故七卷楞伽妙覺位外更立
自覺聖智之位。亦猶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
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
果佛性。然則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復
如是。體絶因果。爲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
如來普光明智已上今云即果者。全非彼性
海果分縁起因分之因果。此世人所始覺修
顯捨劣得勝之修生次位因果也。然普光明
智者。始覺還同本覺之位。始本不一無別始
起。其覺體常湛無始無終。性自開覺不由他
悟。故亦是名自覺聖智。既是始起妙覺所還
同之覺體。故云妙覺位。外更立自覺聖智
等。即此智體本有常住超絶修生門捨劣得
勝之因果次位。故云超絶因果也。云解釋云
道理共分明也。努力莫迷執。嗚呼 問。唐
經第一觀普賢衆徳中云。善知一切佛平等
門。已踐如來普光明地已上大疏一下云。佛
有十地。如大乘同性經説○此十同是佛地。
約徳用成別。今普光明當其第一等文同性
經説佛十地中第一。名廣明智徳地。然今普
光明智當彼第一。何云不屬因果。又云超絶
因果哉
抄。但有作發起問。作用發起者如何
答。離世間品大有十分。一序分。説三世間
圓滿。二三昧分。經云。爾時普賢菩薩摩訶
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花嚴已上三發起分。經
云。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種十
八相動。出大音聲。靡不皆聞已上疏九上
云。大文第三。入此三昧時下。明發起分。光
明地動警群機故。後顯出聲令聞法故。前皆
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起而無加分者。前表
解可從他故有他加。此表行由己立故自力
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不加。攝解成
行亦須入定。聖旨多端不可一准已上四起
分者。起三昧也。五請分等云云
抄。第七普賢第二文殊問。明法界品無
加分之義。何擧第七第二兩會説主之有説
無定哉 答。會解云。二普賢文殊下。顯有
冥加。即如來入頻申三昧已。次下普賢開發
文殊述徳是也。有本云。第七普賢第二文殊
者誤也。此由後人不曉鈔意誤有改作。次前
已説今何復云已上准此可知
又有意加故言必有問。上云冥常不捨。
今云又有意加。此之兩釋有何不同乎 答。
決擇云。言冥常不捨又有意加者釋冥加有
二義也。前約自他倶不知故。後據唯他不知
已上意云。初釋意云。雖能化不發意樂所
化不知。而神徳所及有自然之感應故。云冥
常不捨也。後釋意云。雖能化起意樂加被
之。而所化不知故云冥也爲言一義云。初
釋。從無始來。慈悲冥熏。令發厭苦欣樂之
心。廣通凡聖。以同體大悲常恒熏習。不別
起意樂。故云不知也。後釋即同上云意業與
智以益智。是別就説法斯疑之菩薩論之。故
不同也
  第二藏教所攝
抄。然攝大乘論元魏佛陀扇多。單譯無
著本論三卷。梁眞諦具譯本二論。如今抄
釋。可見之
抄。若依古徳且如南山行事抄下四
沙彌
業疏二下。同明唯識觀。並引梁攝論。
於是正源起第四了然
釋業疏云。問。唯識自
有本論。今觀何宗梁攝。答。唯識論前代雖
有。奘師初弘流傳未廣。隨魏亦有本釋之
文。質而且隱。唯此梁攝當世盛行。況方便正
修斯證地位立乘。引今宗旨昭然。吾祖宗之
深有由矣已上自下具引論文。明其方便正
修等之相。要者可見之。問。今古徳者賢首
也。然賢首多依梁論。有何意哉 答。花嚴
傳第三至相寺釋
智儼傳
云。儼雖童稚。抗志彌堅。後
依常法師。聽攝大乘論。未盈數載。詞解精
已上常法師者法常法師。即眞諦三藏孫
弟也。故知眞諦法常至相香象四代相續所
受學。故賢首殊引用梁攝論歟
抄。謂一應知依止勝相會解云。一應知
依止勝相體即阿
梨耶識
二應知相勝體即三
自性
三應知入
勝相體即
唯識
四應知彼入因果勝相體即六
波羅蜜
五應知
彼修差別勝相體即
十地
六應知修差別中増上
戒勝相體即菩
薩禁戒
七應知増上心勝相體即三
摩提
八應
知増上慧勝相體即無
分別智
九應知果斷勝相體即無
住涅槃
十應知果知勝相體即諸
佛三身
故鈔云等十相皆言。
應知即理事等法皆應知也已上
抄。秦洛謂之中花秦者堯時雍州之域
也。其地勢倚秦嶺。山嶽溪谷險阻曲屈之地
也。周家興之初。文王武王卜居爲都。其地
闊八百里之國也。秦興六世亦居此地。至漢
初高祖開之號長安。漢時號西都亦云西京。
其後前秦後秦西魏後梁後周隋唐。同以斯
地爲王都云云洛者古豫九州之
中央



之域也。其地勢順洛水之流以爲居。周成
王始營築此地爲京師。京大也。師衆也。王
都萬國之所歸湊也。故以地廣人多立京師
之名。京名自此而始時稱王城。其地廣六百
里之國也。其後後漢三國魏呉
西晋後魏東
魏同居此地。古東京是也云云中華者。是
帝王所都之總稱也。中是不偏不倚之稱也。
華者。禮記注云。華半也。亦云華夏者。華夏
文出尚書。又論語第一注包氏云。謂中國爲
諸夏者也。夏大也。中國禮大。故謂爲夏也
已上但雖不必約禮。而夏字有大之義也。如
爾雅云。夏假也。假大也。夏時萬物已威大
已上亦云。中夏者。文選第一云。自中夏
布徳。註云。中夏中國已上同第三亦有此

抄。淮南楚地周時十二諸侯之國有楚。
楚千里之國也。淮南地名。攝楚國内。楚是
東南之國。故非中方。唐分天下爲十道。其
時淮南道界遙廣。楚國還攝。此中古者州大國
小。漢已來
國大
州小
又別有楚州。唐地理志
抄。楚洛言音上云秦洛。此云楚洛。是以
洛爲正音。以秦楚爲不正之音也。秦楚共雖
爲邊鄙之音。秦音尚近于好語。楚音大訛僻
也。廣韻序云。呉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傷
重濁。秦隴則去聲爲入。梁益則平聲似去云云
又千字文者決序云。南方其音清擧而功詣。
失在浮淺。其辭多鄙俗。北方其音沈濁而訛
鈍。得在質直。其詞多古語。則南人以石爲射。
以是爲舐。北人以庶爲戊。以如爲儒。兩失甚
多也。秦洛謂之中華已下。一般抄寫之。以請
訓解於刑部侍即忠範。即時委細勘注送賜
之。其解釋廣轉故。今略書出之
疏。亦名修妬洛問。何經論中如是譯乎
 答。且大品經第一羅什
説十二部中。云修
妬路者是也
疏。此皆梵音楚夏問。疏中擧修多羅修
妬洛素怛纜三種梵語乎。此皆梵音楚夏
爾者取何梵名爲中天之正音乎 答。一義
云。案諸祖意。以修多羅取爲正音歟 問
正見今抄云素怛纜者。唐三藏譯云是中天
乎。而述餘三藏並是從東北二天傳來之由。
明知取素怛纜爲中天之正音。餘二名爲餘
天之訛音如何 答。於三藏之梵名。傳
譯衆多而自宗列祖用捨非一准。謂律論二
藏全同玄奘。於經藏者未爲指南。故探玄
記一云。一名修多羅。或云修妬洛。或云素
怛纜○二毘奈耶○三名阿毘達摩云云起信
疏云。一修多羅藏。或云素怛藍。或云修妬
路等。並以應語梵名難得曲耳○二名毘奈
耶。或云毘那。或云毘尼○三阿毘達摩藏。
或云阿毘曇云云清涼今疏。圭峰圓覺疏意
全同。既擧修多羅正爲本名。而素怛纜等
爲異名明知未必許玄奘所譯歟。是以抄
云。什公多譯爲修多羅。又云。什公亦遊五天
等竟。次云。然前後三藏多云修多羅者。即
欲依用之歟。問。續高僧傳第四云。取其通
言。花梵妙達。文筌揚導國風。開悟邪正。莫
高於奘矣已上大宋高僧傳第一義淨
云。傳譯
者宋齊已還不無去彼迴者。若入境觀風必
聞其政者。奘師淨師爲得其實。此二師者兩
全通達已上淨師者義淨也。准此縱雖前後
三藏多云修多羅。而既云取其通言花梵妙
達○莫高於奘。豈如唐三藏云素怛纜是中
天正音哉 答。若約多分且可爾歟。但奘師
亦有花梵傳誤歟。且如大日經疏第二住心
品第
一之
云。經云若摩奴闍者。智度翻爲人。即是
人執也。眞譯當言人生。此是自在天外道部
類計人即從人生故以爲名。唐三藏云意生
非也。末那是意。今云末奴。聲轉義別誤耳。經
云。摩納婆者是毘紐天外道部類。正翻應言
勝我。言我於身心中最爲勝妙也○唐三藏翻
爲儒童非也。儒童梵云摩拏婆。此中云納義
別誤耳此二名是菩
提闍梨解 已上
故知奘師傳譯亦恐有
誤歟。何況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第
大虚中天竺三藏輸波
迦羅苦沙門一行譯
云。三結修多羅。次繋等
持臂已上此云修多羅者線也。又同第七云。
顯明佛説修多羅。令廣知解生決定已上
云修多羅者聖教也。今疏云。一名四實中。且
線與聖教倶名修多羅者。此文爲證也。又
抄。又擧例云如質多問。准處處解釋。
直翻質多正爲集起今何云集起既非心名
乎 答。圓覺略鈔四上云。然沈淪心者。有
其四種。一花嚴鈔云。梵語紇利陀耶。謂肉
團心○二縁慮名心。謂八識○三質多。謂集
起心。即第八識○四楞伽經註。翻乾栗駄此
云堅實心○今詳此三梵語。紇利字・質字・乾
栗字聲勢全別。應是肉團集起堅實等義別
也。云陀・多・駄三字聲勢甚似。應是五天梵語
構殊或前後譯人小有訛誤。理應同是心字。
智者詳之已上花嚴鈔者。今抄十九下也。准
此者。質多名心則借集起義以助心名。謂梵
云質者此云集起。梵云多者此云心。故知
集起非心名。而以第八識有集諸法種起諸
法之義故。名質多。又心名通諸識故。加集
起義&T077350;別之。故云爾也 問。若爾何故唯識
論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已上如何
 答 問。四種心中縁慮心之梵語如何
答。決擇云。汎言其心通有四種。梵語各別。所
目亦殊。一訖利陀耶。此云肉團心○二訖栗
乃耶。此云縁慮心○三戰栗陀耶。此云堅實
心○通上質多耶集起之心。故有四種已上
抄。今謂若十二部中問。刊定作兩重總
別。今抄主可許此義乎。若云許者。今既云
三藏中修多羅不通二藏。大異彼師所立第
二重總別之義。明知不許之也。若云不許
者。何故抄下文引彼兩重即云刊定之意亦
有理在哉。又未見能破文。又抄主既明存十
二分中修多羅通三藏十一分之義。何不許
三藏中修多羅亦通二藏十二分之旨哉
答。決擇云。修多羅分通餘十一分。修多羅
藏不通餘二藏。此義不齊故須解釋。一云。十
二分部帙不別故。修多羅分通餘十一。三藏
部帙別故。修多羅藏不通餘二藏。二云。十
二分三學無別許通。三藏三學隔別不通。今
詳不爾。但以餘十一分有契合義無修多羅
名。乃用第一修多羅分名貫通。餘之二藏雖
有契合之義。然無修多羅藏名。仍具修多羅
分名不用修多羅藏名貫通○故鈔通釋云。
二藏之中有契合者。自屬十二分中修多羅
耳○由此得知修多羅藏名是別非總。古無
總別不分失已上先擧二師異説。後云今詳
不爾等者。是自正義也。意云。今抄主雖許
十二分中兩重總別。而不可許三藏中修多
羅有兩重。故古徳無總別不分失爲言但於
亦有理在之釋者。或一往縱之歟。或約十二
分之一邊。以非全不許有兩重總別故云爾
歟。故決擇云。則三藏中修多羅唯局總相。十
二分中却具三相故。從總相立於經藏揀異
二藏也。若兼順義。經非敵對。古無敵對翻
名失。揀異席經借義助名。古無以義爲名
失。古既無失。過歸刊定已上今遮刊定三失
之大意。准此可知。餘如下記之 問。於三
藏中修多羅。不許兩重總別。故古徳無總別
不分失。但於十二分中。許兩重總別云云
者古徳可有不分失乎 答。探玄記第一卷。
釋圓經與十二部相攝云。具十二者。一契經
攝。以涅槃説始從如是終至奉行是契經故
已上准此宗家亦許十二部中有兩重總別
謂一者十二部爲總。以是語總故。修多羅等
爲別。以名義各別故。二者修多羅爲總。餘
十一部爲別。如涅槃經可知
抄。初全縱次半奪決擇云。科云。伸全縱
彰半奪者。一云。約名四皆敵對。名全。約義
唯聖教一名敵對。餘三名非敵對。稱半。二
云。但約名爲難。刊定全是。古人全非。名全。
更約義。奪古人半是半非。名半。何者。約名
古人言線是敵對。一半是也。經非敵對。一半
非也。約義。古人言經非敵對。一半是。線是
敵對。一半非。故云半奪。三云。經線倶敵
對。名全。唯經從義名。非敵對。稱半。是知古
人亦知經線約名倶是敵對經線約義倶非敵
對。言線是敵對約名也。影取經亦敵對言經
非敵對。約義也。影取線非敵對。故鈔云。古
人既以敵對爲線。明知言契經半從義耳。即
其義也已上
疏。古徳見此儒墨問。今全縱半奪竟更
出古意。其所成立之大意如何 答。雖有異
義。且依決擇釋。古人具知約一名四實則經
線倶是敵對而望佛經則經線非敵對。其旨
如決擇影略顯之。實雖約義則倶非敵對。而
經稱者雙含聖教經緯二義。又倶順兩方等
故取經稱。不取線名也爲言問。疏上文云。
正翻爲線。又云經非敵對者。並望佛教論
正翻不正翻若云約一名四實則正翻爲線
者。井索等亦正翻也。豈唯擧線乎。若云
望佛教則經非敵對者。線亦非敵對。何論此
方貴不貴哉。明知今文意者。經線二名並於
佛教上立之。然震旦本貴經名不貴線稱。故
存經名也爲言是以圓覺經疏隨文要解第二
云。其聖教貫所詮之義。如線貫花。似經之
持緯。從喩立名。名線名經。西土風俗多見
線花。故立名爲線。此方重於經典之稱。遂
翻云經也已上西土風俗本於佛經從喩立名
之時。具有線經二名。而此方土本唯貴經名
不貴線。故遂翻云經也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案決擇意。疏云正翻名線○此方不貴線
稱故存於經者。名義相望明影略互顯義。謂
名者一名四實也。義者所目之事物也。上云
正翻名線者。此約一名四實故。影顯經索等
亦可正翻。下云經非敵對者。此約所目之事
物。則唯翻聖教。是敵對也。影顯線索等亦
可非敵對。若唯望佛教論正翻不正翻者。何
故刊定難今云正翻爲線之釋。付敵對翻名
失。即抄細釋此師意云修多羅一名既合四
實線既敵對經何得非等哉。既刊定清冷同
約一名四實難破之會通之。明知古徳亦可
爾。故不望佛教也。故疏云。若一名四實皆
爲敵對等云云疏抄中全不見望佛教成正翻
爲線義之釋也。但於若約一名四實云正翻
爲線則井索等亦是正翻何唯擧線之難者。
一義云。別四實中線居第一故。別擧初而攝
後三歟。一義云。准探玄記。雖一名有四實。
而經線二事義用相似。故特擧對比以論正
不歟。如次下引。一義云。資持記中一上隨戒
釋相
云。修多羅翻線。西竺本名已上准此雖有
四實。彼西竺殊以線爲本故云正翻。次於此
方不貴線稱之釋者。此通伏難也。謂先難意
云。古譯爲契經者譬如彼席經能持緯成疋
丈。佛教亦爾能詮之經能貫攝所詮義所被
機之緯故云云若爾線能貫花。全同佛教貫
所詮義等。故知若從譬立名借義助名者。經
線無別。何捨線存經哉爲言即今爲會通此
伏難故。云此方不貴線稱等也。故知今疏云
線能貫花經能持緯者。此二句是難詞歟。況
此今疏全寫探玄記。即彼云。正翻名線。何
故稱經。謂線能貫花經能持緯。義用相似。但
以此方重於經名不貴線稱。是故翻譯遂其
所重。廢線存經。從譬立名已上此記云。謂線
能貫花等者。釋成上云何故稱經之難詞。次
云但以下是答也。文相分明也。殆不可及異
義者歟。准彼記釋思今疏文。亦以可爾。但
二句連續云正翻名線何故稱經者。此難意
云。約一名四實。則非唯席經。線亦可正翻。
然此二事義用相似。何故廢線存經乎爲言
准此雖一名中有四實。且約義用相似。別擧
二事對比之。次於隨文要解釋者。或准探玄
記等釋可會通歟。或異決擇釋強不可和會
歟 問。宗家解釋中。全不見一名四實之所
談。今何出古意時。以一名四實會通之哉
答。探玄既云正翻名線等。明知意存修多羅
一名含多實之旨也。何況涅槃經説仙陀婆
一名四實。是即經教常途之所説也。何始論
解釋中見不見哉
抄。儒即儒教決擇第二引漢書藝文志釋
九流云。一儒流述唐虞之政
宗仲尼之道
○六墨流清廟淨禮
養老惠施
已上具如抄一上釋諸教相對論本末之處。私
抄第四引之。資持記下二對施
云清廟宗禮。
餘全同之
抄。如夏禹之勤 尚書第三禹貢
註云。堯時
洪水滔天。使伯禹治水。禹則治水。記九州
貢賦已上准此禹是堯時諸侯王也。五等中
第三伯故云伯禹也。此注者。孔安國註也。又
論語第四云。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安國
曰。禹稷
契皐陶
泊益也 已上
准此禹者倶仕堯舜二帝爲臣。遂
受舜禪即爲夏初帝
抄。九經五經決擇云。言五經者。謂周
易毛詩尚書春秋禮記。九經者。春秋中開三
謂左氏公
羊穀梁
禮記開三謂周禮儀
禮典禮
并周易毛詩尚書。
故成九也已上
抄。一通二局問。正見佛地論文。上標貫
穿攝持。下云所應説義所化生故。無爭如次
貫穿所應説義攝持所化生爲言今者唯可局
義。何恣釋通義乎。況世親攝論釋貫穿。唯
局所應説之法相。不通所化生。故探玄亦存
局義。如何 答。會解云。然諸疏抄多唯約
局説別分貫穿。對所應説義攝持對所化生
也。故探玄唯云。謂貫穿法相故攝持所化故
圓覺疏抄
維立局義
故下引論釋貫穿。唯物貫穿法相爾
已上
圓覺略抄二上云。經謂貫穿攝化
註云
地論云。能貫能攝故名爲經。貫穿所説之義。
如線貫花花則不失。以文持義。義則不遺。攝
化者攝持所化之機。令息惡歸善息妄歸眞
反本還源也已上故知通義獨出今疏歟。但
以下疏引世親攝論明貫穿中云由此者。抄
釋云。即所被機等疏主正依此文歟
抄。即説經因縁問。今説經因縁者。廣攝
如上十因十縁等歟 答。但局所被機并發
起人等。不可廣攝諸餘也 問。既云因縁。
又云所被機等。廣等取諸餘因縁何云局
所被機乎 答。會解云。此中於因縁中。正
取所爲之人并發起等人也。故引所被機并
加與請者故次引梁論云是人。又笈多所譯
攝論云依處人依所爲故。故知此云由此唯
約人中説因縁也已上私云。又下説經意中。引
發心品。然此文等上明十因中。指此品即爲
十因之總證。今亦引此文爲説經意之證據。
知今云因縁者。不可云廣攝餘因縁也
疏。相者。謂世俗諦相。意。如來説法儀軌相
貎必依二諦。謂假時方人等方有説法乃至
教記十因十縁等。正是如來説法常依二諦
之義也
疏。解脱勝處問。八解脱與八勝處其相
如何 答。倶舍論頌疏第二十九云。前修解
脱。唯能奇背貪心。不能制境。後修勝處。能
制所縁。隨所樂觀惑修不起。能制伏境。心
勝境處。故名勝處已上又梁攝論第十四釋
八解脱八制入之不同云。異八解脱心能制
境 使境從心。故名降伏已上八制入者。八
勝處歟。意云。八解脱者。唯能奇背貪心。未
得於境自在。今此八勝處者。能制伏境令隨
心得自在迴轉也。此論説佛具八解脱八制
入十一切入之三徳也。凡此二種之別相委
如會解記第四折薪記第四頌疏第二十九釋
之 問。五教章斷惑章
抄。無諍三昧金剛仙論第四云。然如來
五百大弟子皆得三昧。乃多少不同而各得
第一之名。如舍利弗得十千三昧。智慧第
一。目連亦得十千三昧。而神足第一。須菩
提得六萬三昧。於弟子中無諍三昧最爲第
已上又云。所以名無諍三昧者。以須菩提
能善作心防護習氣。自於衆生不起貪瞋癡
心。復不令衆生於已起貪瞋癡心故已上
云。其餘羅漢不能善達五塵體空故。所得三
昧中多有錯謬。如目連記其日當雨。爾時天
竟不雨。以彼聲聞人智慧微淺觀心不徹。爲
前境所閡故。當分所得三昧中不清淨故
已上
抄。四隨會解云。四隨出於禪經。一隨樂
將護彼意
稱悦其心
二隨宜附先世智
令易受行
三隨治觀病輕重
設藥多少
四隨
道機時熟
聞即悟故
亦名四悉壇。初則世界悉壇。二則
爲人悉壇。三則對治悉壇。四則第一義悉壇
已上
抄。無量蘊相應語即是八萬四千教法
也。故抄四上教體
引雜心論第一云。偈云。廣
説諸法蘊其數有八萬。戒等及餘法悉是五
蘊攝。長行釋云。八萬法陰皆色陰攝。以佛
語語業性故。有説。名性者行陰攝。又戒陰
色陰攝。定慧等行陰攝已上准此可知
抄。結集法者攝取聖語薩婆多毘尼婆沙
第一云。問曰。佛云何一切説。爲應時適會
隨宜説耶。爲部黨相從而説法耶。答曰。佛
隨物適時説一切法。後諸集法藏。弟子以類
撰之。佛或時爲諸弟子制戒輕重有殘無殘。
撰爲律藏。或時説因果相生諸結諸使及以
業相。集爲阿毘曇藏。爲諸天世人隨時説
法。集爲増一。是勸化人所習。爲利根衆生
説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説種
種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
是長阿含已上准此且如小乘三藏中四阿含
等者。未必有別設一會。純説一經一論。只是
如來一代五十年之間隨機隨時處處散説。
故南山拾毘尼義抄上毘尼
大綱
云。如來始從鹿苑
終至鶴林。隨根制戒乃有萬差已上五教章
決擇前
得意
云。或有衆生。於此世中小乘根性
始終定者。則見如來從初得道乃至涅槃唯
説小乘等文並是此意也。然結集者以類撰
之等。如今薩婆多論問答釋成應知
抄。下有異名大疏四下十藏
云。修多羅
者。此云契經。廣如初卷○然更有異名。異
名有四。一法本。二倶名經。三直説。四聖
教。言法本者。遠公以五義釋之。一教爲
本。二經爲論本。三總爲別本。四初爲後本。
五略爲廣本。以彼立三修多羅故總相等文
直説者。一言直説未有展轉細釋故。即是當
略相也。繁故不引
 三藏翻名之書者探玄記第一之類集抄之
 第一可見之
 于時康暦二年九月十七日於東大寺戒壇
 院上坊書之
             比丘覺乘


演義鈔二上纂釋第四

  第二毘奈耶藏
疏。調練通於止作問。抄云。毘膩多此云
已調伏。當其滅義已上滅者止意也。雖已之
言無有不同。而調伏是義一也。何故疏云通
止作。而抄云當其滅義哉 答。雖調伏是一。
而由加已言其意大異。至下抄引東塔釋之
處如會解釋可知
抄。准刊定記云義翻問。今双引刊定及懷
素。爾者清涼依用何師乎 答。會解云。准刊
定等者辨異翻也。雖擧此欲令人知。然不取
此正依素律師也已上問。刊定記釋是諸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