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演義鈔四上纂釋上自下決擇第六後
半會解第八後半

  第四法性融通門已下
刊定記第一云。第二徳相者。第八迴向
説者。眞如一百門徳皆名眞如相。又起信論
云。眞如相大者。具足無量性功徳故。此徳
即是相名徳相也。今此將顯如所起果故。以
如徳而名其果已上如徳者眞如十徳也。其
果者同時具足業十種玄門也
問。以法性融通之因由所成之十玄門者。有
爲無爲中何乎 答云云兩方。若云有爲者。
既以稱性之由顯即入之玄義。豈存有爲虚
相乎。是以刊定記云。眞如性既具過恒沙
徳。眞所起事徳量亦然。是故此事及徳同無
爲性。非相所遷。非分限所。唯普眼見。非餘
境界已上此事者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等
十種體事也。及徳者徳相十玄也。既云同無
爲性等。明知非有爲也。若依之爾者。無爲
是眞理也。何云事事無礙哉。玄門中有十世
門。豈無有爲遷流之義哉 答
疏。若唯約事 問。唯就事門立事事相即
之因由之義可有歟 答云云兩方。云無者
事事圓融之因由不可局法性融通門。或云
縁起相由。或云神通解等。正是就事門之融
通無礙之因由。何云無乎。若依之爾者。今
云唯約事則互相等如何 答
抄。是知有言 決擇云。言斯言未當。爾者
此唯約但空之理也。闕事理無礙及不空之
徳也已上
疏。花藏品 問。見所引文全不説稱性融
通之因。但直明何重引之哉 答。一義云。擧
宗顯因歟。一義云。大疏二下釋云。世界成
就品題名有兩釋中第二釋云。世即隱覆無
爲不可壞。法從眞性起同無爲。法即隱覆有
爲可破壞。世各不相雜。是其分齊。故感裟
婆者對花藏而見娑婆。感花藏者對娑婆而
見花藏已上抄七上云。二以隱覆釋世○今
爲此釋。令花藏刹從無爲起。同於眞極不可
破壞。是故感娑婆下雙出不離隱覆之義已上
准此花藏名爲世界者。即顯覆有爲同無爲
之義。故知彼世界中所有塵悉是稱性無爲
之塵也云事。故還源觀云。二者塵出生無
盡遍○故經云。如此花藏世界海中。無問若
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
稱眞如法界具無邊徳。依此義故。當知一塵
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
等文明知既云花藏世界所有塵。即顯此等
塵是稱性融通也。唐經第十花藏品云。花藏世
界海。法界等無別。莊嚴極清淨。安住於虚
已上今疏以此意故引爲證歟。抄三下同
時門中釋法界之言可見之
疏。二事既如理包 問。包遍二徳者百門
中何乎 答。普攝諸法徳。是能包也。性常
平等徳。是廣遍也。問。若爾與次又釋有何
異乎 答。初釋意。以二徳合爲廣純之一邊。
由但約義意故云變壞狹相。次又釋意。以二
徳如次別配純雜廣狹。准此可云又廣狹也。
廣字含遍容之二義云事。今釋爲明證。具如
抄三下釋列名中。私料簡之
抄。明眞如具百門之徳 唐經第三十説如
相迴向順如之行竟。次對如廣辨中擧百徳。
彼疏攝爲十徳。謂初十是初地遍行眞如徳。
今用三徳也。次十是第二地最勝眞如徳。今
用一也。次十是第三地勝流眞如徳。今不用
也。次十是第四地無攝受眞如徳。今用三徳。
次十是第五地類無別眞如徳。今用五徳。次
十是第六地無染淨眞如徳。今無所用。次十
是第七地法無別眞如徳。今引四徳。但抄合
爲二。故已上總成十四種也。次十是第八地
無増減眞如徳等。今全無所用。
抄。一譬如眞如 初門有二徳者。第四眞
如中云。譬如眞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善根
迴向亦復如是。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
已上第五眞如中云。譬如眞如與一切法
不相捨離。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攝持一切世
出世法
抄。二譬如眞如 第二門二徳者。第四眞
如中云。譬如眞如性常平等。善根迴向亦
復如是。於諸世間修平等行已上第五眞如
中云。譬如眞如普攝諸法。善根迴向亦復如
是。盡攝一切衆生善根已上
抄。三無所不在徳第二眞如中云。譬如眞
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處
悉無不在已上問。第七眞如中亦云。譬如眞
如無所不在。善根迴向亦復如是。十方三世
諸佛土中。普現神通而無不在已上爾者今
抄指何徳乎 答
抄。四不離諸法 第四眞如中云。譬如眞
如不離諸法。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
不捨世間已上第五眞如中云。譬如眞如與
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迴向亦復如是。與三
世佛同一體性已上
抄。五無有分限 此二徳者倶是在第□眞
如中。但今無有分限者。經無此文。故決擇意
云。經云。譬如眞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已上
即是無有分限之義也云云又經云。譬如眞
如恒守本性無有改變。善根迴向亦復如是。
守其本性始終不改已上問。以無分限等義
如何成隱顯門哉。故刊定記云。四由諸體事
各有同法性中性常隨順徳。及恒守本性無
改變徳故。可隨應有隱顯徳已上意云。隨他
故隱。守性故顯也爲言此釋尤有理歟。如何
抄。六普攝諸法徳決擇云。廣狹微細二
中。普攝諸法合爲一徳已上是即兩用一徳

抄。七畢竟無盡 第五眞如中云。譬如眞
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善根迴向亦復如是。
於諸衆生迴向無盡已上
抄。八與一切法 決擇云。相即託事二中。
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合爲一徳已上
抄。九遍在晝夜 第七眞如中云。譬如眞
如遍在於夜。善根迴向亦復如是。於一切夜
放大光明施作佛事○遍在於晝○遍在半月
及以一月○遍在年歳○遍在成壞劫○等文
決擇云。准中晝夜年劫以爲四徳。此攝合
論但云二徳已上
抄。十性常隨順 第一眞如中云。譬如眞
如性常隨順。善根迴向亦復如是。盡未來劫
隨順不斷已上但今云與一切法恒共相應者。
此亦中無此文。故決擇意云。第五眞如中云。
譬如眞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善根迴向亦
復如是。不違三世一切佛法已上既云不違三
世。故知是常恒相應之意也云云然有一義
云。前同時門云與一切而共相應故。今亦再
用此一徳。故刊定記云。五由此彼事各有同
法性中與一切共相應徳故。相重有主伴徳
已上准此可知。問。若爾今疏云恒相應。抄
亦云恒共相應。共有恒字。是顯三世常恒相
應不違之義然今所引文並但云共相應而
無恒字。何慥當哉是一何況若再用一徳者。
即闕一徳。何抄上文云十四種徳哉是二
疏。五如幻夢者 問。十因中第五六者。但
以喩重顯前唯心所現等義。爲當更明別義
歟 答云云兩方。若云但以喩重顯前四因
義者。法界圓融之因由無量中。略提十類。此
十類者各別因由。更不可有彼此相渉之義。
故疏上文云。十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混融
無礙已上如解釋者。不借唯心所現等四因。
但用如幻夢之一因可有爲無礙因由之義
若是法喩別更非別義者。爭有此等道理乎。
若依之爾者。喩有五義。法亦有五種。其法
五種者。自當前唯心所現等義。此外有何義
更以幻喩可顯之耶。如何 答。會解云。疏猶
如幻師等下。疏就法喩中各開五法。如結一
巾幻作一馬。一有所依巾。二幻師術法。三
所現幻馬。四馬生即是馬死。五愚小謂有。初
巾喩法性。二術喩能起因縁。謂業惑等。三喩
依他起法。即衆生等。四喩依他無性。即是圓
成。五喩取爲人法。今菩薩反此故云解了。評
曰。今云幻師能幻即第二義故。合中約能起
業縁也。今云一物爲種種等即第三義所幻
諸法故。下合云一異無礙。若約行人。了此
從業縁現。所現依他等法無性故。令縁起無
礙有此一異無礙者。即同前縁起相由門也。
若了此從縁無性以法性融故無礙者。即同
法性融通門也。若但了無性一異不定故令
無礙。即同法無定性門也。若了業幻無性全
眞心作。即同唯心所現門也。故五六約喩。前
四約法。爾故前疏云前六通約法性爲徳相
因也已上大疏八下十忍品云。然開此夢義亦有
五法。一所依。謂悟心以喩本識。二所因。謂
睡蓋以喩無明習氣。三所現。謂夢相差別以
喩縁所起法。四此夢事非有而有。但心變故
非現前法。五令夢者取以爲實已上以此夢以
外同前四門。准上幻喩可知之。但於十中隨
一等釋者。今用如幻夢等喩者。爲令人直了
知無礙宗。未必爲顯唯心所顯。於義但其所
以外之法理自當前唯心所現等義爲言如例
法花經法譬因縁之三説。雖是三根入門有
異。其譬喩品三車四車之外説自合前方便
品之法説。謂方便品所説之一乘外更有喩
品所説之一乘歟。准例可知 一義云。正見
攝科釋。先明幻中云先喩後合。後明夢中意
亦同之。故知當門自有法合。何遠合前四
哉。是即合五六各別自成事事無礙宗之因
也。謂如決擇云。如人遙指樹下有水。餘人
不信乃曰。樹有白鷺。故方能令彼人信有水
云云具如前法無定性中引。凡因由者。擧所
立宗有便之事。令人信所成之義也今亦可
爾。欲令人信事事無礙故。若有少分而花順
無量道理之事。擧此令例知圓融之深義。然
其中如縁起相由法性融通等者。親成無礙。
餘因多分但擧相順之法。令例顯無礙之宗
義歟。故知五六亦各別因由也。況下釋因無
限中。以前六門爲六種各觀行哉。可見之
抄。明知業即幻師 問。文意如何 答。花
藏品以衆生業力喩幻師呪術。故知疏云業
幻者。業即幻師也 問。縱雖欲顯業即幻師
之義。何必強安明知之言耶 答。此有深意。
謂有難云。若約喩者。幻師是實人而非幻
人。但所作事是幻法也。若幻法合則亦業因
非幻。但可所生果是幻耶。故今爲會通此伏
難。廣引花藏品・中論・及十忍品諸文也。意
云。能生業・所生果。並是幻也爲言會解云。言
又如中論等者。問。今云如幻爲能幻之師如
幻耶。答。二皆如幻。下疏云然縁亦從縁故因
果倶幻。中論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即
斯意也。鈔釋云。謂有難云。若以第二惑爲縁
令第三依他爲無性者。第二業惑應當是實
不從縁起。故今釋云。亦從縁起。謂業從惑生。
惑由虚妄分別。卒主無住皆託因縁。故引中
論因倶寂。故論合云。如初幻化人乃至則名爲
業果已上
抄。昔人云枕上 決擇云。即是唐宋類詩
中春夢詩也。乃古今岑參所作具云。洞房昨
夜東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枕上行時春夢
中。行盡江南數千里。上之兩句非此所用故
抄不引已上
疏。六如影像 問。十因中第六名如影像
歟。名如鏡像歟 答。會解云。決擇云。影字尋
鈔自知。今亦謂合云鏡像。故疏以二義釋之
結云。故一切法互爲鏡像。此是喩體喩一切
皆如鏡如像。如鏡時爲能現。如像時爲所現
也。故鈔中揀去但取像喩。以況性空虚無之
義。今疏正取即入自在。一切法皆具鏡像
二義也。既釋之與結皆約鏡像。何得標名乃
云影像耶。故知必錯爾已上會解既引用。決
擇助釋顯義。明知兩記共以鏡像爲正也
問。上標列及今疏・抄・貞元疏。同標名云影
像。豈皆是錯乎。但於釋結皆約鏡像。何標名
云影像之難者。准十忍品。初標名云如影忍。
而下釋中云。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
林。河泉等物。於油於水。於身於寶。於明鏡
等。清淨物中。而現其影等文疏八下云。文
具五法。一日等爲所依本質。二於油下明能
現之處。上二是縁。三而現其影下明縁之所
起。四影與油下明有之非有。五然諸下愚小
謂有已上初本質者。若別喩菩薩現身。則日
等喩悲智願等。若通喩一切法。則日等喩
因。次能現中。大疏云。然此文具攝論三喩。
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爲水月喩。喩於定地所
引境界。以水有潤滑澄清性故。鏡等影像闕
此潤等。喩非定地。二以於身對上日月爲光
影喩。身映日等而有影故。弄影多端故喩於
諸識。三以寶鏡等對上男子等爲影像喩。喩
非定地果報。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別現鏡
等之中故。喩於果與因處別等文准此經文
并疏配釋。攝論三喩中影像喩。今亦縱雖別
釋總結並約鏡像。而其標名可云影像喩
何 答
疏。略有二義 問。今云含明了性者。色聲
等諸法悉含像慮覺了之性歟 答。經云。知
一切即心自性。論云。智性色性本無二故。若
依此等經論。無非其義。但今釋意以諸法爲
能現之義邊。如明鏡影像故。云含明了性。非
必謂含開覺了別之性歟 問。若爾何故疏
釋含明了性之所以云一心所成故哉。圓覺
略抄四上云。疏總該萬有即是不云攝歸已上
今疏全同此抄意歟。何況法相當體便是一
心。以本是心故爲能現。尤有其理。然有何
難不許之哉。加之下云分別所現如影像故。
明知縁慮明了爲能現之鏡云事。如何 答
抄。然約鏡像喩 會解云。故抄中揀去等文
如上
意云。自下簡濫也。謂若有問云。疏先標名
云如影。次釋中雖云略有二義等。而但云分
別所現如影故。爾者與十忍品如影忍具攝
論三喩中鏡像喩有何別哉。故今釋云。約彼
鏡像喩。則以鏡與像是別事故。如影忍之影
無能現鏡之能。但取所現之像。以況性空虚
無之義也。故十忍品説此忍有法喩合。彼疏
云。初法中有十一對分三。初七對雙遮顯性
以成止行。如影無實故。二非修下二對雙照
性相以成觀行。如像雖虚而現故○三雖常
下二對遮照無礙成雙運自在行已上准此應
知。然今疏云。如影像者。一切萬法悉如影
像。所以者何。一切萬法皆有二義故云云
疏應知。故今抄釋云合取即入自在等也。抄
文髣髴故具引示
抄。鏡不是像 大疏八下十忍
云。三以寶鏡
等文如
上引
抄十八上云。疏三以寶鏡等對上男
子等者。釋第三喩○此攝論意。對前水月等
定地境故云非定地。則鏡喩於因。故云謂無
明等本質喩縁。影喩果報。故淨名云。是身
如影從業縁現。又鏡喩本識如來藏性。本質
喩無明業等。像喩果報。如問明品。若將鏡像
別喩現菩薩身。則鏡等喩菩薩本。質喩機。像
喩菩薩所現之身已上此三釋中初二共是攝
論意歟
抄。彼云然諸衆生 問。文意如何 答。此
如影忍釋中文。具五法云云略如上引。今引
第五愚小謂有之一段文。准大疏分三。初示
執著相。謂於彼此有無爲定執故。次遠物近
物等者。擧影正義以顯上爲是執。不知此影
無遠近故。抄十八上云。疏不知此影無遠近
故者。即釋經中。影不隨物而有遠近。如執鏡
臨池。池中月出。而此影不近。天上之月去地
四萬二千由旬。影落潭中而不遠。以喩菩薩
遠在他方恒住此故。雖在此處常在彼故。安
有遠近之異相耶已上次菩薩摩訶薩等者。法
合中
疏。七因無限者 刊定記第一云。先通辨
徳相因○謂佛菩薩從初發意修諸行時。一
一皆與法性相應常觀諸法。若同類若異類。
若同體若異體。若雜染若清淨。相雖差別其
性是一。問。付明因無限。其義者旨歸・大
疏爲全同。爲當不同歟。答。兩方。若云同者。
旨歸合果徳於無限中故。爭同佛證窮之外
別所立因無限義耶。明知彼此可不同事。若
依之爾者。今疏主所立專依彼旨歸等。尤可
云彼此同。如何 答。一義云。探玄・旨歸少有
開合。謂旨歸但立因無限。不立佛證窮。探玄
具立二種。故會解記釋上標列中云。旨歸合
果徳於因無限中○探玄因果開成六七。意
云。探玄昔時因行名因無限故。此外別立果
徳圓極故。即今大疏正依用之。旨歸意。佛地
以徳善根成圓融無礙之因由故云因無限。
非是昔時因行名因無限。以因由無限善根
表顯無礙義故。云爾也。旨歸云。八因無限故
者。明此皆由無限善根之所起故。謂佛地善
根所起之法妙極自在。是故一即一切無所
障礙。下文云。以一佛土滿十方○無比功徳
故能爾。解云。無比功徳故者出所因也已上
會解記釋今疏所引文云。疏無比功徳等者
○即前鈔云。即約徳相之文。此晋經也。然
據旨歸此證在因無限中。彼解云。無比功徳
者出所因也。意以無限善根爲比功徳以此
爲因。即因由之因也。若今疏第七即昔勝因
此。亦探玄自改以分因果之殊。今疏所用爾
已上但於今疏專依旨歸等云難者。參用探
玄・旨歸。非純依一文。何局執乎 問。如所
立義者。探玄・旨歸自成相違歟。然探玄標列
十因。唯釋縁起相由竟。即總指云。餘門如
旨歸中説已上若許探玄指昔時因行名因無
限者。旨歸説之因無限義。必可彼此全同。若
是彼此不同者。爭可指同之乎是一若云因
無限之因字是因由之因者。只是詞之字也。
豈非無用乎。餘門得名有如是例乎。若云無
者。何但此門獨如是乎。尤可云由唯心所現
故等也是二若云昔時勝因無限量故。今玄
門即入自在者。得名中體事顯然也。若非因
字指因行。亦無限之言非別有事物。爾者於
標名中但詞之字。而不擧事物之體。豈可然
是三但於旨歸釋者。標云因無限。釋云無
限善根。雖文言上下以善根字釋因字爾者
此因位善根無限爲因由令無礙融通。更非
所遮。如何 答。旨歸云因無限故。探玄記改
名無限因生故云。然旨歸釋云。明此皆由無
限善根之所起故等云云由字釋因字。無限
善根者釋限之字也。故者即釋故字。若云昔
時因位無限善根故名因無限者。何故次下
釋云佛知善根所起之法。豈非轉釋上云無
限善根等文乎。明知果位善根無限量故。所
起之法可多自在也爲言然探玄記中。此一
門開爲二義。謂開取果徳妙極自在之義邊。
別立第七果徳圓極故。開出無限善根之一
邊。別爲第六無限因生故。以旨歸約因由之
因故。因字安上。以探玄約昔因之因故。因
字安下。尚恐濫旨歸故。加生言顯因果之因
也。若云旨歸全同探玄者。何如是改作乎。況
旨歸中。初云佛地善根等。後所引經云無比
功徳。立義引證共約佛地功徳善根。全無約
因位之文義。既解釋中不見其義。何強加妄
會乎。但於探玄標列十因竟。總結云如旨歸
中説。指讓之故可彼此全同云難者。探玄不
立如夢現見故。旨歸不立果徳圓極故。此二
因之出沒彼此有小異。故會解云。旨歸合果
徳於因無限中云云正是彼此開會不同之隨
一也。是則多分同故指讓之。豈可強會全同
是一次於餘門得名無如是例云難者。旨歸
云。一爲明諸法無定相故已上探玄云。各唯
心現故已上爲明之二字。各之一字。何云但
局一門餘無如是例乎。例准知之。次於標名
中但詞之字而不擧事物之體云難者。無限
者無限善根也。豈非事物乎。次於以善根字
釋因字云料簡者。既云由無限善根之所起
故。與上標云因無限故之言。次第挍合之妄
會之至。自知是非更不足言者乎 問。若爾
何故清涼標名云因無限。而釋中云昔在因中
等乎。是則全寫旨歸立名而釋昔在因中等。
明知旨歸意指因無限。善根之因無限也。若
不爾者。清涼解釋尤難會乎。如何 答。今疏
主參用探玄・旨歸故。名用旨歸。義依探玄。
例如十玄中廣狹門。名依賢首立。然兼含攝
純雜之義。是則雖賢首改易之。而清涼還兼
攝。今疏上文云然此廣狹名純雜者。准例可

抄。如一慈門 唐經第四妙嚴
云。復次普興
雲幢主水神。得平等利益一切衆生慈解脱
門○而説偈言。清淨門刹塵數。共生如來一
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
已上大疏二下。第七主水神長行十法。一無
縁大慈是曰平等○偈中第一偈前半辨一相
因果。次句例餘。後句辨益。初言清淨者。離過
無縁故。門如刹塵數者。隨宜利樂故。以慈
爲因得妙相果。以相爲因得無厭果。然如來
相有純有雜。此就純門。若以雜門。則隨一
相一毛皆收如來法界行盡。亦相相皆爾。純
雜無礙因果相融。圓成非分成故。佛一相一
毛即同法界無有分量。今此神從一慈門入
無盡相耳。此約十身之相。若三十二相因。但
説一相一因。如智度・瑜伽等論。涅槃・大集
等經。至相海品當引已上抄六上云。疏文有
二。先消經文辨十身相。後引經論辨三身相。
今初。言純雜無礙因果相融者。然如來亦具
四句。一一因一相。二因一切相。此皆純門。三
一切因一相。四一切因一切相。皆是雜門。正
純恒雜。雜而常純。故云無礙。由因無礙。故
得圓成非分成。以一切純雜無礙之行成一
相故。故此一相即同法界。況因果交徹。因
中有無盡之果。果中有難思之因。若三十二
相下。第二引經及論説三身相。唯語化身
已上智論三十二。瑜伽四十九。涅槃二十九
要者見之
疏。八佛證窮故者 問。佛證窮故者。徳用中
何乎 答。疏上文云。八約果徳。唯是徳相
已上付之佛所證窮廣可通自利利他之功徳。
何必局自證門之徳相乎。是以今疏云得如
性用。抄云有大用耳等。如何 答。抄引普賢
行品兩文竟。即釋成通徳用之旨。但佛智證
窮法界。以始覺還同本覺。但是本本之眞。不
見新新之相故。所起業用全是法界大用。法
爾如是故。用亦稱徳。即抄云但得成佛法爾
能爾者。正明此意也。故決擇云。抄但得成
佛法爾能爾者。釋成唯徳相也已上且如彼
因位菩薩。以無明未盡障隔眞如故。未得證
窮。仍所起大悲應用偏屬機縁故。亦不可云
得如法界性之用。即今標名但云佛證窮等
者。此之意也。例如晋經第八須彌偈
讃品
云。牟尼
離三世。相好悉具足。於住無所住。法界悉
清淨已上探玄第五云。若無明未盡。障隔眞
如。令修生徳未全同眞。故有生滅。今即還
此始覺同本故云悉淨。故不生滅也已上
思可知。依此義故。佛證窮所起業用亦屬徳
相也
疏。及不思議等解脱 問。不思議等者等取
何等乎 答。今具引經文并疏釋。自可見之。
唐經四十七不思
議品
云。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
無礙解脱。何等爲十。所謂一切諸佛能於一
塵現不可説不可説諸佛。出興於世○轉淨
法輪○衆生受化調伏○諸佛國土○菩薩授
記○去來今一切諸佛○去來今諸世界種○
去來今一切神通○去來今一切衆生○能於
一塵現去來今一切佛事。是爲十已上大疏八
下云。三無礙解脱者。明業用解脱。智論菩薩
有不思議解脱。諸佛有無礙解脱。所作無障。
脱拘礙故。故各於一塵頓爲微細作用○則
包含該攝。是以名不思議已上抄十八下無釋。
准此今擧菩薩不思議解脱等取諸佛無礙解
脱歟。或擧總名等十種別相歟。十地品疏抄
釋。因明中有此例。可見之
  第四教所被機
疏。若明能應 問。今擧能應十身圓音有
何意乎 答。抄二下云。無論凡聖許見十身
不局地前地上之別已上准此亦可云無論凡
聖許聞圓音。故知今云十身圓音者。十身及
圓音歟。爲對簡三乘教。爲地前機現化身説
三乘。爲地上機現報身説一乘故也
疏。一無信非器 問。出五種非器中。探玄
初以依傍此經求名利之類名。違眞非器。次
以詐現大心僞修邪善之類名背正非器。更
不立無信非器。然今疏合此二類總名違眞
非器。列立無信非器。有何意乎 答。二師
除加各有所存。且探玄意。今論器非器。且
依憑此經之者故。一向無信者不及所論。仍
約初時開違眞背正二種。不立無信也。清涼
意云。雖一向無信亦是非器故。立爲一種。但
違眞背正約初時終時雖有小異。約其人器
全是一人上所具之非故。合爲一種。此亦一
理也。何必互是非之乎 問。且依探玄。復顯
所爲中。第五違爲者。諸凡愚外道闡提悉有
佛性。久違成佛云云既所爲中通取凡夫外道。
何今出非器中。不擧一向無信之外道乎。准
知今疏釋尤有理歟。如何 答
抄。論云一不正信 大疏六上云。若以著
心隨聲取義有。一不正信。心隨無解不稱
實故。二退勇猛。不能亡相違趣實理故。三
者誑他。以己謬解爲人説故。四者謗佛。指
己謬解是佛説故。五者輕法。以淺近解解深
旨故。謂法如言不慇重故已上
疏。此經不入餘衆生手 問。今云餘衆生
者。爲局凡愚。爲通三乘等 答云云兩方。若
云通者。今見五種非器之證文。各局當位全
不見餘然今云上三皆是凡愚。即引下文
云此經不入等。明知不可通四五之二非器。
豈非局指凡愚名餘衆生耶。若依之爾者。探
玄記十六云。不爲餘人者。簡非器。但餘有
三種。一凡夫。二二乘。三權教中初住菩薩
已上廣通三乘如何 答。出現品卷第五
十二
顯名受持分中。辨定法器有法喩合三段。初
法説中兩處云。不爲餘衆生。次合中云。此
經珍寶亦復如是。不入一切衆生手已上
今所引者是也。下正爲中引上法説中文。彼
疏釋云。不爲所謂權小乘可思議。歴次修
故。名餘衆生已上今疏下文亦云。即通指前
云云全同探玄。故知今引逼文且證義也
問。今云手者何乎 答。大疏九上云。有圓
信手能受衆行故。上爲之權小於斯不盡能
受。是故不爲○亦有人以信解行證皆有手
義。以後後破前前。亦是一理已上探玄以七
義釋之。可見
疏。五守權非器 問。今云權者五教中何
乎 答。通指前四教云守權也。准下疏釋。正
爲及引爲可知之
疏。又能遍達諸教 探玄記第七云。又普
賢誡衆云。普賢境界清身。我今演説。仁諦聽
○以盧舍那周遍塵方。普應法界一切群機。
若彼別相稱自根器。但各見自所見聞自所
聞。皆不見他所見不聞他所聞。此普賢機乃
見一切所見聞一切所聞。皆盡盧舍那能化
分齊。故云普賢境也已上
疏。約未悟入 此二句通伏難。如抄釋可
知之 問。若爾出獄生天之後。未得十地
之前。云約未悟入歟。答。既根云地獄天子
聞天鼓説法頓趣十地。乃是正爲。今約前身
熏種之時故屬兼爲 問。彼時聞經不信。謗
經即墮獄。應屬遠爲。何名兼爲。兼爲之根
約信向故 答。地獄天子而有二類。一者謗
經屬遠爲。二者戒緩當兼爲收。故無其失
已上問。唐經四十八隨好光明功徳品。説轉
報生天中。示宿因云。諸天子。汝以心不放
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衆善知識。
毘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此天已上
疏八下云。初示宿因。謂昔近善友必聞普
法成金剛種。心不放逸顯曾修行。種諸善根
通見聞等○此中略無墮獄之因。謂雖修乘
戒行寛故已上既經云心不放逸等。疏云略
無墮獄之因。今有何依憑輒判云有二類等
哉 答。經説天子獄報云。成就阿鼻地獄極
苦衆生已上經雖不正説墮獄之因。而唯此
獄報推其業因。應是由不信謗經。故今抄次
下云。地獄天子或由謗故墮於地獄等文
即准法花常不輕品如是釋歟。又愚案云。經
廣説聞法之益中。正明勸教云。但由於汝顛
倒惡業愚癡纒縛生地獄身已上既云顛倒愚
癡。應是不信謗法歟。例如十重配三毒時。以
謗三寶屬愚癡攝。今亦可爾歟。但於決擇有
二類之釋者。今疏抄以地獄天子屬兼爲攝。
而下抄亦屬遠爲故。又經正示宿因云心不
放逸等。示獄報云成就阿鼻故。可有多類爲言
問。經正云顛倒惡業○生地獄身。何故疏云
略無墮獄之因哉 答
疏。借其三乘行布之名 問。圓經所説行
布門者。圓教自所具之義門歟。爲當借三乘
之名相歟 答。決擇云。良心圓教兼具行布。
正宗圓融十定之中具徳宗故。十地之中十
地隱其圓融彰其行布。乍觀名相似唯行布
所以名借。又解。若就眞證道唯是圓融。若
隨根宜教道通於行布。故上疏云。行布是教
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徳用。所以名借已上
抄七上云。若離圓融非圓教法。若無差別無
可圓融已上
疏。後因熏習 自下有異本。一本云。後因
熏習方信入圓融。離此普法無所歸故。權教
極果無實事故已上一本云。後因熏習方信
極果。無實事故入圓融。以離此普法無所歸
已上如此兩本並雖於義無違。而前本順
抄所構釋故應爲正也
疏。四權爲即是二乘 問。權爲者權化二
乘爲所被機故云權爲歟。爲引實類權形化
作故云權爲歟是一又探玄記云。四轉爲者。
謂二乘以根鈍故。要先迴入共教大乘。捨二
乘名得菩薩稱。然後方入此普賢法等文
何不立轉爲而言權爲哉是二又花嚴海會亦
有小心衆生者。抄十四上定判也。明知可有
實類二乘。今何但云權示哉是三如何 答。
會解引探玄記竟即釋云。評曰。據此二類聲
聞五百非所被之機。六千雖是所被。然非羅
漢之器。顯是迴在共教中來也。故教章云。六
千比丘非是前所列衆。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
令迴向一乘故作此説。今清涼不取此説故
改爲權爲。謂合取二類聲聞共作能爲也。以
此二類皆權聲聞而正爲實也○然則賢首不
許聲聞直入一乘故名轉爲。清涼許聲聞直
入一乘故名權爲○問。花嚴當會有實聲聞
否。答。但有能爲之權聲聞。其實聲不在當
會。若是漸機次第至法花會入。今約不言之
扶。或於佛世或在未來○以華嚴無量聲聞
二祖意同。但展轉入與直入別。爾展轉入者。
正在聲聞時不許見聞轉爲。菩薩方許見聞
下種後入一乘也已上
疏。所謂二乘墮無爲坑 問。出現品中。二
乘墮無爲坑等云云爾者説定性無性之二種
性歟 答。探玄記十六云。若直著此久似。初
約定性二乘。後約無性凡夫。故二處不可生
也。若據後久合不捨生性。則知非究無。以
此二位約現在説。若約當來皆悉能生也○
故知定有也已上大疏九上云。先簡後收。無
爲正位一墮難出故喩深坑。又無悲水取灰
斷故。如後地獄。邪見撥無含愛&T022792;爛。皆喩
於水不害善根。又闕土縁。非生處故。後收
言無厭捨者。上據現惡闕縁。令生厭怖。直進
一乘。故除二處。而同有佛性。久久當成。不
厭捨。是知現惡明無則無惡必有已上刊定
記一云。無厭捨無非畢竟無生長和養菩提
涅槃故
疏。謂謗雖墮惡 決擇第二釋疏序見聞爲
種之文。廣有問答事。是至要可見之
抄。又大般若中 大般若五百四十四地獄
云。五無間業雖感重苦。而不可比毀謗正法
已上
抄。但以曾發菩提心故 唐經十八離世
間品
第三十
八之六
云。復有衆生慢心所覆。諸佛出世不能
親近恭敬供養。新善不起。舊善消滅。不應
説而説。不應諍而諍。未來必墮險難深坑。於
百千劫尚不値佛。何況聞法。但以曾發菩提
心故。終自醒悟已上
抄。無情之境亦是所被 問。花嚴海會中。
非情草木列坐法席。可有聞經之義耶 答
云云會解云。鈔言被非情等者。此約情非
情法性圓融故。説非情有性爲所被。非是非
情自有佛性今得作佛。故下鈔云云無情成
佛是約性相融。乃至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
情成佛。若許成佛。即能修因。無情變情。情
變無情。便同邪見已上刊定記一云。此
中總想現爲當爲四生六趣外道闡提。一切
皆盡無一衆生非此所爲○此猶且約行性而
説。若依法性非情。亦是此經所爲。所以者
何。情與非情。其性一故。攝相歸性。相亦
無二。是故但被有情則爲已被非情也已上


演義鈔第四上纂釋中盡第三通
取四法體

  第五教體淺深
問。何必從淺深辨釋之乎 答。既體性難思
故。若自非從淺至深。爭明無盡教體乎。例如
探玄記第十六云。問。此中所現衆生成佛。
爲是約事。爲是約理○ 答。此是別教中
義。若不約諸宗分別。無由得解○若於人天
位○若小乘教○初教○終教○頓教○圓教
可云
疏。十中前五唯體 問。付體性料揀。且前
五通性之義可有耶 答。疏云。唯體
之。通攝所詮體中。廣攝理事。顯義體中。云
花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已上此等諸門
意並通理性。豈但局體乎 答。今見諸門料
簡。並約立科之總意。不約別科中細釋等
義。且攝境唯心體説聽四句中説聽全收。豈
是三乘乎。何未入實乎。然今云前七通三乘
等。又下疏釋第七會縁入實體云。前來六門
同入一實云云正是約總科意也。不可妨彼
諸門中。皆有圓實義也。例今亦爾。只是立
科之總意也。更非遮細釋時。傍通圓實義
歟。抄次下云前前無後後等。准此可知
抄。相擧於外 問。抄六上云。性主於内。
相據於外已上今云相擧。何爲正乎 答。今
抄諸本一同之相擧。而擧據音通故。是傳
寫誤歟 問。抄六上亦云。性亦通事理。謂
火熱性。水濕性等。是事性故云云
取意
今何云唯
約於理乎 答。私云。若性相對論。則體性不
分故。性中亦有體故通事理。若體性對論。則
可如今釋歟。思之
疏。又前四通小 問。十門教體中。幾門
通小乘乎 答。疏云。前四通小付之。依
今解釋。廣檢小乘部。唯就名等教判。爾者。
今清涼大師之解釋。依憑在何耶 答。實
雖小乘部中不見其義。而今疏下釋第四通
攝所詮體中。引瑜伽論竟。即釋云。此明教
義相成。若不詮義。教文何用等文此義不可
局大乘。以理推之。尤可通小故。今云爾歟。但
一義云
疏。前七通三乘 問。付教體十門。如何分
別一乘三乘耶 答。疏云。前七通三乘等云云
付之。第七會縁入實門意。會前六門之相。入
今一眞之實理。正是一乘之實義也。何云三
乘乎。況今抄云。以會縁入實歸一實理。即一
乘故已上又云。七八雖一乘。七多頓教等文
云道理。云解釋。第七門是一乘也云事分明
也。加之。抄下云。於後三重料揀等云云
云。總有四重料揀中。第二大小乘料揀。以小
不至後大故云前無後。以大必該前小故云
後兼前。第三一乘三乘料揀。以三不至後一
故云前無後。以一必該前三故云後兼前。第
三同別料揀。准此可知。然若第七會縁入實
體屬三乘攝者。唯三可無一。何抄云以會縁
入實歸一實理即一乘故哉。如何 答。准會
解意作兩釋。若依疏文。則既云前七通三
乘。是即前七通約一乘三乘爲言謂如前四
法及第五顯義體。第六唯心體並通三一云
事分明也。但第七門中。既云前來六門同入
一實故等文明知。其所入所歸之一實。正是
一乘。而今約所會必通三乘。故云爾也。若
依抄一段三處文。則疏應云前六通三乘。後
人誤作前七云云已上會解意也。一義云。抄
既云七多頓教中義等。明知。少分含始教。故
疏下釋第七門有二義中。初以本收末者。全
是法相宗意也。第七門通三乘云事分明也。
爾者。抄釋非相違。故疏文不可云後人改
作。況抄亦牒釋三前七下等故。餘文自可會

疏。後二唯別教 問。教體十門中。第十海
印炳現體者。可通同教等乎 答。可局別教
也。付之。還源觀云。海印者眞如本覺也已上
即次下廣引起信論釋成之。既以眞如本覺
爲海印定之體。引起信論釋成之。豈不通終
教等耶。加之。大般若・大集等經中。盛説海
印三昧。此豈悉別教一乘乎。爾者。何釋唯
別教乎 答。決擇云。汎論本覺可通同教。若
作海印定體唯屬別教。似談假者可通諸衆。
若作萬乘唯因一人已上問。此釋尚不明。若
作海印定體唯屬別教者。大般若等經亦唯
屬別教歟
抄。謂七八雖一乘 問。疏但云前八約同
教。而抄中先別釋七八。云屬同教。後通釋
云前八皆同。有何意哉 答。一義云。會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