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演義抄三上纂釋第一自下決擇第五
會解記第六後半

疏。即今性相二宗問。今性相二宗原出
彼方爾者現行流傳之諸宗中。指何宗名
今性宗哉 答。愚案云。香象大師對日照三
藏面受西域二大論師所立兩宗義旨。於中
智光第三時教明一乘一性之義故。今清凉
指此香象所傳名今性宗也。意爲簡天古等
上古諸師故安今宗也。但以此所傳反照前
代所立一乘一性之義不可妨。冥同西域所
立之妙義也
問。准法界觀注案自宗濫觴。源起杜順。智儼
流傳。清□圭峯未見自西域相承之旨。若云
香象對日照面受之者。以香象爲震旦之初
祖可云乎。爾者杜順等之相承如何可得乎
又次下即所擧日照所傳之戒賢智光者。是
法相破兩宗也。全非性相二宗故。元朗法師
起信論疏集釋記同宗
第四
云。戒賢者即法相宗
主也。智光者即破相宗主也已上又云。然大
經論説之有三。一法相宗。唯識等。二破相
宗。般若等。三法性宗嚴涅槃等經。寶性起
信等論。戒賢智光所立者但是前二。然認法
性經論成立自宗之義故。疏主立教中。前二
倶是始教中攝。尚未説於終頓。豈況圓教。
便擬以此二宗定斷一代之教惑之甚也已上
准此兩論師所立並是始教故。智光所立即
當空門始教。爭云性宗乎。是以正見起信疏。
擧兩論師義畢。更作四宗教之時。以智光之
宗師并所依經論爲第二。別擧馬鳴堅惠爲
第四宗。若許智光所立即其性宗者。何不擧
龍樹等爲第四宗師乎是二又探玄記明立教
差別略題十類中。第三述西域。即擧今兩論
師所立義。第四會相違即述無會無不會等
義。第五明現傳中云。第五明現傳者。當今
諸徳於大乘中自有兩説。一立三乘大乘。二
立一乘大乘等云云准此今疏云今性相二宗
者。正當彼第五門。即現今所傳性相二宗
等。既西域兩論師之外別明現今所傳三乘
一乘之論。明知。今疏云今性相二宗者非智
光戒賢也。只是當今諸徳於大乘中自有兩
説者源出彼方爲言如何 答。昔自佛法傳
漢以來。但有空性二宗都無性相之諍論故。
杜順等立五判一代全無三乘一乘之諍論和
會也。然玄奘歸胡之盛立五性各別之宗義。
破昔來所傳之一性宗。於是宗大師親問日
照三藏。雙傳戒賢智光之所立宗義。其戒
賢立三乘眞實一乘方便。智光述一乘眞實
乘。故知。自西天至東夏。對法相宗諍論
權實。但是智光所心境倶空平等一味之一
性宗也。源出護法清辨流及智戒賢。然玄奘
偏承法相一宗。香象雙傳兩宗義旨。今述
香象所傳性相兩宗義旨故。云今性相等也。
故圓覺大疏卷上云。二西域者。即今性相二
宗。元出彼方。故云。西域唐初中天竺日照三
藏云。近代天竺那爛陀寺。同時二大徳論師。
一曰戒賢。二曰智光等文上云。即今性相二宗
等下即云唐初等。豈非解釋明鏡哉。又今抄
下云。若藏和尚義分齊云。法藏於明年中
云云思之可知。但於自宗濫觴。源起自杜
順等之難者。此難不爾。若今述五教相傳等
者。尤可有此難。又別可有其沙汏。但今述
西域二論師立教。其二論師立教者。上古諸
宗高僧。未有雙傳兩宗。但賢首大師方始傳
之。今清凉以彼所傳爲依憑述性相二宗對
論之趣故。云今性相二宗等。爾者於此一段
之相傳者。以香象爲震旦初祖。有何難哉。但
今非論其師資血脈故。不足會通也是一次於
智光是當始教中空門云難者。破第二時法
相大乘有所得等。立第三時心境倶空平等
一味之宗義故。是名破相宗。亦云始教中攝。
然其倶空所顯之平等一味眞理者。全同終
教等無□□眞理。其平等一味者。即定性無
性皆成佛道之一理也。依此□邊則亦屬性
宗故引法花。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之爲
證據也。故決擇云。疏二智光論師至無相大
乘爲眞義者。問。准此所明空教性教合爲一
種。何故圭峯性空宗分成十異私云。具引
禪源詮十異
此上所明十異歴然二門炳。豈得二宗合爲
一教。今謂。通云。會不會故既師宗各□。何
須會釋。或總對相教小教合爲一宗。今別分
破相性開成二教故不相違。如通論大小二
乘合作聲聞乘。□實共爲菩薩藏。大小各開
如名可知。以彼例此居然易見。□□但於集
釋記釋者。彼記次下云。無相大乘者。即所
顯空理。一切諸法皆同眞性。方名了義。即
智光立也已上若約空理則其破相宗。而一
切諸法皆同眞性。豈非性宗乎。又於疏四宗
教廢立者。初三宗是全戒賢意故。龍樹等
爲第二宗師。是故至第四宗不再擧龍樹等。
別取馬鳴等爲宗師也。雖然其第四宗者。正
是智光所立第三時也。次於探玄記中。西域
兩師之外。別擧現今所傳三。一一諍論之難
者。彼意云。若直約二論師是西域也。若約
日照傳來親授賢首大師是理傳也。然若述
西域。戒賢智光之外別有理。今所傳性相二
宗者。何故今疏云。第二叙西域者。則今
性相二宗原出彼方故名西域。謂爛陀寺
同時有二大徳等乎。圓覺大疏如上引。豈非
智光戒賢所立宗義。即名現今所傳之性相
二宗乎。問。起信疏四宗教以智光三時爲
第四宗云事不可然。且彼集釋記云。然智光
中第三時了教。當戒賢第二時不了義教。戒
賢第三時了教。當智光第二時不了教。二宗
所□者只爭此二也已上明知。就彼四宗教
中。初三宗於第二第三前後之諍論也。於
第四宗兩論師倶不潤其分歟。抑□。參兩
論師三時教作四宗。更不加餘義者。依憑在
何乎是一次於今疏及圓覺疏者。彼圓覺大
疏次下即云。然大乘教總有三宗。謂法相破
相法性如下宗趣中説護法清辨各立互破。但是前
二而傳襲者。皆認法性之經。成立自宗之義。
今將法性對二宗料揀即爲二門。一對法相。
二對破相已上護法清辨。既如次相破相也。
宗師而倶非法性宗。智光是清辨之門弟。何
屬法性宗耶 答。探玄記第一第八教前
後門中
云。
然深密妙智既各聖教。不可取一捨一。是故
合此二經總有四門。一初時小乘二經同説。
第二時唯大乘唯深密説。第三時具三乘。此
是深密第三妙智第二。第四時唯一乘。唯妙
智第三時説。是故當知。妙智經在深密後説
已上彼起信疏准此可知。又起信疏云。二
此世根不定故。堪可進入一乘位者。則初
聞小乘爲不了聲。次通三乘亦非了教。後唯
説一乘方爲了教。智光所引當此意也已上
此等解釋。以智光第三時即判爲四宗教中。
第四唯一佛乘教云事分明也。何於屬法性
宗之義強爲難哉
抄。然眞諦笈多問。何故今擧眞諦等三藏
乎 答。此通伏難也。謂探玄記云。第三述西
域説者。眞諦三輪。笈多四教。波頗五説。並
如別説已上起疏亦指此等諸師所立。屬西域
中。然今疏序。此方中擧眞諦三輪。波頗五
教故。此會通也。其意應知 問。上序此
方中不叙笈多。何云屬此方乎 答 解云。
前不叙此師。今所以指者。以下立宗中叙故
已上
抄。那爛陀者 問。翻爲施無厭有何意乎
答。諸傳異説不一。唯且續高僧傳第四云。那
爛陀寺。唐言施無厭也。贍部州中寺之最者。
勿高此矣。五王共造供給倍隆故因名焉。其
寺都五院。同一大門。常住僧衆四千餘人。外
客道俗通及邪正。乃至萬數皆周給衣食。無
有窮竭。復號寺爲施無厭也已上會解記云。案
玄奘傳者全同之。即指此文歟 問。大佛
頂首楞嚴經注疏第一上長水沙門
子璿集
云。那爛
陀此云施無厭。即龍名也。西域記菴沒羅園
有池。池中有龍名施無厭。寺近彼池故以標
號。佛滅度後。六帝緝興。遐踈紺宇。園林普
合都建一門。主客萬僧。持増峻。印度名寺
莫先於此已上唯此施無厭者。即龍名也。又
云。六帝緝興。何云五王乎。既引西域記説。豈
非擧玄奘三藏親見之事乎 答。寺名施無
厭因縁非一。諸傳各述一隅故不相違。彼約
龍池。此亦一後之假説。其實如來修菩薩行
之往事。次下引西域記可見之。次於五王六
帝之相違者。愚案云。總有六帝中。初五帝
者父子相嗣。後一帝者是別種族。非前五帝
之子孫故。或處總標之。或處別擧之。此亦西
域記中見此義故。西域記卷第九唐掲
陀國
下云。
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故。稱王舍城也。城
南門外道左有窣堵波。從此北行三十餘里至
那爛陀唐言施
無厭
僧伽藍。聞之耆舊曰。此伽藍南
菴沒羅林中有池。其龍名那爛陀。傍伽藍因
取爲稱。從其實議。是如來在昔修菩薩行。爲
國王建都此地。悲愍衆生。好樂周給。美其徳
號施無厭。由是伽藍因以爲稱。佛涅槃後未
久。此國先王鑠迦羅阿逸多唐言
重曰
敬重一
乘。遵崇三寶。式占福地。建此伽藍。初興功也
其子佛陀毱多王唐言
覺護
繼體承統聿遵勝業。
次此之南又建伽藍。呾掲多毱多王唐言
如來
篤修前緒。次此之東又建伽藍。婆羅阿迭多
唐言
幻日
王之嗣位也。次此東北又建伽藍。功
成事畢福會稱慶。其王之子伐闍羅唐言
金剛
位之後。信心貞固。復於此西建立伽藍。其
後中印度王。於此北復建大伽藍。於是周垣
峻峙同爲一門。既歴代君王。繼世興建已上
案云。准此等文。施無厭者。正約實義論之。
是如來往昔悲愍衆生。行檀施無疲厭之處
故名施無厭。彼龍居此處之池中故。亦得
此名歟。自爾以來。現今君王立伽藍供給無
厭寺也爲言是則雖源由如來因行得此名。而
後歴代連續有可施無厭之因縁故。旁名施
爲言
抄。然案唐三藏傳問。今云三藏傳者指何
文乎 答。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四云。南
印度王灌頂師老婆羅門名般若毱多。明正
量部義造破大乘論七百頌。諸小乘師咸皆
歡喜。因取示王曰。我宗如是。豈有大乘
人能難破一字者。王曰。弟子聞。狐行鼷鼠
之群自謂雄。於師子及其見也。則魂亡魄散。
師等未見大乘諸徳所以固守愚宗。若一見
時。恐還同彼。彼曰。王若疑者。何不集而對
決是非。王曰。此何難。即於是日發使修書。
與那爛陀寺正法藏戒賢法師。法藏得書集
衆量擇。乃差海惠智光師子光及法師爲四
人。應王之命。其海惠等咸憂。法師謂曰。
無諸部三藏。玄奘有本國。及入迦涅彌
羅已來。遍皆學訖。具悉其宗。若欲將其教
旨能破大乘義。終無此理。奘雖學淺智微。當
之必了。願諸徳不煩憂也已上今指此文也
問。雖云差海惠等。而未必云戒賢弟子。何況
今所引次上傳文云師子光立中百論宗破瑜
伽義云云何有師賢之儀乎。具如次下引之。
況既移住菩薩等不居同一處。豈同時在那
羅陀寺乎 答。會解記引此傳文云。時戒賢
差弟子海惠智光師子光及奘應命而已上
現行本無弟子言。而今加引之定有異本歟。
但於所立宗旨不同者。今抄云。或是師資。
所宗復異。即准此可知。次於不居同一處云
難者。彼師子光雖初居那爛陀寺爲玄奘
詰難。不能會通故。懷慚愧。移住菩薩寺云云
具如次下引之。況雖師子光移菩薩寺。而不
見智光等亦移住乎
抄。或恐名同人異 問。今此兩釋者爲一
向推釋。爲當有依憑歟 答。會解云。又按
傳説。那爛陀寺大徳師子光等。立中百論宗
破瑜伽等義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
者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頌。以呈戒
賢諸師稱善。評曰。據此奘師在彼時。子光
等已立中百論宗。既宗云師子光等。必智光
亦在其中。奘師雖爲會通。應後時智光中
百論宗盛行故。與賢同時在那爛陀寺弘宗
也。若今舒兩楹未定斷。准此傳文而作兩釋
也 問。慈恩傳第四云。那爛陀寺時。戒賢
論師遣法師爲衆講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
時大徳師子光。先已爲四衆講中百講述其
旨。破瑜伽義。法師妙閑中百。又善瑜伽。以爲
聖人立教。各隨一意不相違妨。惑者不能會
通。謂爲乖反。此乃失在傳人。豈開於法也。
愍其局挾。數往徴詰。復不能酬答。由是學徒
漸散而宗附法師云云又以中百論旨唯破遍
計所執。不言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師子
光不能善悟見。稱一切無所得。謂瑜伽所立
圓成實等亦皆須遣所以毎形於言。法師爲
和會二宗言不相違背。乃著會宗論三十頌。
論成呈戒賢及大衆。無不稱善。並共宣行。
師子光慚&T049543;遂出往菩提寺。法師聲譽益其。
初師子光未去前。戒日王行次烏茶國。其
國僧小乘學不信大乘。謂爲空花外道非佛
所説。南印度王灌頂師老婆羅門等文如
次上引
此傳正文。唯師子光立中百論宗。又傳但云
師子光而無等言。何故會解記妄加等言強
等取智光等乎
抄。或是師資 圓覺大鈔二上云。若案唐
三藏傳。似智光乃戒賢弟子。而今云同時者
或恐名同人異。或先覺戒賢宗教。後改業學
清辯等宗。如荷澤和尚。先似北宗。六祖
大通和尚後往曹溪承禀南宗。據戒賢年百
二十歳。八十餘夏號正法藏。即在世日久故。
得智光習空宗成就弘傳。戒賢尚與同時無
所妨矣已上
抄。又准無行禪師盡 問。今無行禪師盡
者何乎 答。此事未詳。且檢一文云。西域
求法高僧傳下卷義淨撰云。無行禪師者。荊州
江清人也。梵名般若提婆唐云
惠天
叶性虚融。禀
質溢雅。初霑法侶。事大福田寺惠英法師
爲鄔波駄耶唐云親教師。
和上者訛也
斯乃吉藏法師之上
足。可謂蝉聯碩徳固乃世不乏賢。與智弘爲
伴。東風汎舶。一月到室利佛逝國。禪師後
向那爛陀。聽瑜伽習中觀。研味倶舍探求律
典。後往羝羅茶寺。去斯兩驛彼有法匠。善
解因明。屡在芳筵。習陳那法稱之作者。莫不
漸入玄關頗開幽鍵。毎唯杖錫乞食。全躯
少欲。自居情超物外。曾因閑隙譯出阿笈
摩經。述如來涅槃之事略爲三卷。已附歸唐。
是一切有部中所出論。其進不乃與會寧所
譯同矣已上同上卷云。智行法師者。愛別人
也。梵名般若提婆唐云
惠天
汎南海諂西天已上
瑜伽習中觀。明知。西方二宗並行之事。又
譯出阿笈摩經。附歸唐之便。宜其時定有作
盡遣唐歟。例如寄歸傳。爾者今指彼盡歟。更
可尋之
抄。玄颷纔擧會解云。龍猛持赤幡五天
立論無有勝者。今云。玄颷恐是斯類已上
付法藏因縁經卷第五云。時南天竺王甚邪
見。承事外道毀謗正法。龍樹菩薩爲化彼故。
躬持赤幡在王前行。經歴七年。王始怪問。
汝是何人。在吾前往。答曰。我是一切智人。
王聞是已其大驚愕。而問之言。一切智人
甚爲希有。汝自言。何以取驗。龍樹曰。王欲
□□宜當見問。既説之後乃可證知。與諸
外道廣共論議。□愚短者。一言便屈。少有
聰惠極至二日詞理倶盡。皆悉降伏已上
抄。無著牽左傳第十一云。十二年春楚
子圍鄭旬有七日。楚子退師。鄭人修城。進
復圍之三月克之。鄭伯肉祖牽羊以逆肉祖
牽牛
示服爲
臣僕也 已上
會解記引此文云。宣公十二年

抄。翎羽暫施 會解云。翎羽即羽扇也。此
用諸葛武秉日羽扇指揮三軍。今龍樹宗論
義亦然已上三軍者。論語第八注云。鄭玄曰。
萬二千五百人爲軍已上諸葛武者
抄。陳那亂轍 魯與齊相戰。而魯負時。亂
車轍退散。故云亂轍也。左第三云。十年春齊
師伐我不書侵伐齊皆蔇
之盟我有辭也
公將戰曹劇請見曹劇魯人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
視車
迹也
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
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
而襄。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
測也。懼有伏焉恐詐
奔也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
靡故逐之旗靡轍
亂怖處 已上
抄。又案西域記
抄。法藏於文明年中 問。探玄記第一
第八部類
傳譯門
云。於法界品内。從摩耶夫人後至彌
勒菩薩前所缺八九紙經文。今大唐永隆元
年三月内有中天竺沙門三藏地婆訶羅。唐言
日照。至此缺文譯出補之已上今何云文明
年中乎。抑此文明年中者何帝代年號乎
答。大唐二十二主中第三高皇帝御宇。永隆
元年譯出法界品之脱文。至弘道□甲申歳。
則天皇后即位之後一年中有兩度改元。謂
弘道二年八月改爲文明副聖元年。其九月
亦改爲光宅元年。其明年亦改爲垂拱元年。
今問西域諸徳爲教是文明年中之事故云爾
也。故探玄記第一明立教著別中述西域記
云。又法藏於文明年中等云云全同今所引也。
兩處解釋。各依一事故。指時節是不也。圓覺
大鈔二上云。藏和尚教義分齊云。法藏於文
明年中。幸遇中天竺國三藏法師地婆訶羅。
唐言日照。於西大原寺翻譯經論。法藏騰慈
恩寺三藏所立教相親問也。有憑矣已上
疏。一名戒賢 會解云。有室商佉王。威
行海内。酷虐無道。摧滅釋權。拔菩提樹絶
其根苗。選名徳三百餘人沈坑中。其餘並爲
奴僕。時戒賢將沈坑中。而賊&T016254;出潜淪草莽。
於是戒日王因至菩提樹坑發願云。若我有
福力統御海内。必興佛法。願菩提樹從地而
生。作此言已。尋視菩提樹萌坑中上踊故。率
軍兵誅殺商佉王。増邑十城科税以入。戒賢
以其所得。於那爛陀廣主寺廂當玄奘見時。
戒賢年一百六歳云取意問。圓覺大師大鈔
云。據戒賢年百二十歳。今何云一百六歳乎
答。有人云。玄奘三藏唐貞觀三年進發。同
六年壬辰歳。到中天竺摩訶陀國那爛陀寺。
時戒賢一百六歳也。今文明年中日照三藏
對宗家大師時。戒賢年當百二十歳故云爾
云云自貞觀六年壬辰歳至文明元年總經
五十三年故□五十八歳。何云當百二十歳

抄。護法難陀未有得至 解云。決擇云。准唯
識論樞要云。護法菩薩臨終之日。天樂霄迎
悲聲動域。寨中響報婆羅門曰。此是賢劫千
佛之一佛也。評曰。若爾乃權菩薩也。就迹
而言。亦當時英彦爾已上問。佛滅度後經幾
年歳護法清辯等出世乎。答。圓覺大鈔二
上云。至佛滅後千一百年。清辯護法二宗論
師。便與鬪淨。各執空有展轉流傳。至於震
旦。後學不知根源者。隨學即黨故有異同。故
佛地論第四説。聲聞藏佛世百年已後。即分
多部。而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
淨。千年以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是故説
言。如來正法但經千載已上此約大數。但
云千一百。其實千一百年已後故。或唯識述
記第一本云。千一百年後已上或西明云。千
二百年也。了義燈第一云。護法菩薩千一百
年後。方始出世造此論釋及廣論釋。此時大
乘方諍空有。西明師云。至千二百年。清辨
依般若及龍樹宗等文但如來入滅時代有多
異論
抄。此有兩重 問。此兩重者。爲疏文中具
會之。爲當鈔家別意歟 答。唯會解意云。疏
文具含也。謂第三時教。疏云。具説三性。若
但取此一句。望前第二時教。疏云。依遍計
所執等。則是初中約依他説有故。疏云。説有
爲法皆從也。是爲一重也。若雙取疏云。具説
三性三無性等之二句。顯前二時。則第二時。
三性皆空。第一時三性皆有也。是爲第二重
也 問。影顯者爲文中兼含之。爲文外別含
之 答。文中兼含之。謂第二時教。疏云。依
遍計所執等。若約三性門。則唯遍計之一性
也。若約三無性門。則後二無性。亦約所執
説空無性故。此之一句具含兩重意也 問。
付初時教之兩重釋倶有疑。若云初時唯依
他者。豈小乘教不説滅諦無爲理乎。若云初
時説三性皆有者。何故疏但云説諸有爲法
等乎。若決擇云。鈔初時約依他説有者。四諦
之中滅諦。是圓成故。七十五法中三無爲亦
圓成故。但從多分故作是説已上准此可知。爾
者初時亦約多分故云諸有爲法等也。一義
云。今兩重釋倶佛意歟。圓覺大疏上本云。唯
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已上即次下注云。
就佛意即通。就言教即隱故。宗習之者。隨
言執理。隨相執體。造論弘傳相承不絶已上
同大抄三上云。注就佛意即通下釋疑之云。
教佛説何以不了。此釋云就佛説有之時。元
是即空之幻有。即眞理之隨縁故云通。然以
隨機故。名言之中即含隱而説也。隨言執理
者。如十地論遮云。隨聲取義有五過失。言
隨相執體者。如聞説乾城水月等名便謂實
已上
抄。然二宗義別 問。今以幾義判三時
了不了乎 答。抄云。且就深密略有四義
付之不明正見。次下疏文各別會釋二宗中。
廣擧十義。故知。不可局四義乎如何 答。會
解釋此疑云。十重猶約宗通論。四義專在深
密。望前□□説也已上意云。彼十義者。通
就法相之一宗廣盡其義相。今四義者。別就
深密經望前二時論之也爲言 問。彼宗意廣
盡法相論其依憑。源出深密經法相品。然深
密經既局有四義者。彼宗何廣有十義乎
答。廣論法相宗之依經依論。具有六經十一
部論中深密是其隨一也。何彼宗所立之法
相可局深密之一經乎。何況彼深密中三時
相望論了不了時。或云依諸淨道清淨者。或
云相生勝義無自性等。但可有三性等四義。
爭有唯心眞妄等別乎思之
抄。一約三性三無性問。今四義者爲疏
文已具之。爲鈔家建立 答。疏文具之。謂
前正顯所立。及今明了不了中。雙含初二義
故。鈔云此中且約等也。次下各別會二宗中。
雖通標列十義。而但釋一乘三乘與一性五
性兩別。前後影略隱顯而出故。鈔云隱顯而
出也 問。前正顯所立中。但云三性三無性。
今明了不了中。亦但云有邊空邊。豈含心境
空有義乎 答。兩記意不同也。決擇云。鈔
此中等者。指當段疏義。當鈔中四門之内。第
二約心境空有論了不了也。遍計唯境。依
圓通心。前第三時等者。指前段正顯所立疏
也。即是鈔中四門之内第一門也。而言含者。
初時不云約三性故有。次時不云約三無性
故空。唯第三時方言三性三無性故云含也
已上意云。此明了不了中。且約心境空有。
以遍計唯境。依圓通心故。鈔云三性空有也。
前正顯所立中。約三性三無性。雖是約第三
時。而含前□故。鈔云含約等也爲言但智光
中心境空有與三性空有別擧之。次會解云。
此中且約三性空有論了不了者。正釋疏中
遍計空。依圓有。對前二時論了不了也。言
前第三時合約三性三無性論者。顯今但約
三性中。自論空有明了不了。不同前正立中
約三性三無性合論故有本云。屬第三時含約三性
三無性論者。是後人不曉鈔
意。改前字爲屬。
改合字爲含也
次下智光正立約心境空有。戒
賢正立約三性三無性。若互相影取各有二
門。若單相望共有初二門故。餘之二門在別
會中。隱顯出之具四門義也已上意云。雖今
明了不了中但約三性。前正立中。合約三
性三無性有此異。但是當抄四門之内第一
門也。下智光正立中。約心境空有。今影取
之爲鈔四門之内第二門也爲言若依此義者。
今疏云三性三無性等者。等心境空有歟。思
之。唯次下智光處之抄科釋可見之
疏。二智光論師問。無著親承彌勒故。尤
可云遠承彌勒無著。然未見龍樹面受文殊
之經論。今何云遠承文殊龍樹乎 答。會解
云。祖云。文殊諸經中説法。多顯般若旨趣。而
龍樹造智論中論正中般若旨趣故云遠承也
已上
疏。近禀青目青辨 問。探玄記・起信疏共
云近禀提婆清辨。今何改提婆爲青目乎
答。會解云。近禀青目清辨者。賢首本云近
禀提婆清辨故。無行盡亦云龍提樹婆也。
今所以改之者。龍樹第十三。提婆第十四
二十八
祖中
今遠近不可以提婆爲近禀故。又提婆
造百論。今取青目清辨護法難陀等皆是注
家故。今改作也已上問。既龍樹提婆憐次
面受。何故探玄記等中。龍樹爲遠祖提婆屬
近祖乎 答。十二門論疏云近禀青目清辨
已上清凉今釋全寫此文。故知。宗家亦存
改作之意。但探玄等以提婆爲近禀者。爲
顯遠近相承共是面受之義故。龍樹爲遠祖
之終。提婆爲近禀之始也。思之
抄。小乘聞空 問。小乘教所明空理者。爲
無物空爲當無性眞空 答。抄云。小乘聞空。
謂無物爲空。付之不明凡人法二空者。是於
一眞理上以義分之。縱雖小乘教既明人空
之一分。何云無物空乎。況抄三下云生空
所顯是小乘教理。二空所顯是始教理已上
豈以無物空爲生空所顯乎。若云生空所顯
之理尚是無物空者。二空所顯亦可無物乎。
如何 答。小乘所證滅諦無爲是無物空者。
源出楞伽經・寶性論等中。且寶性論第二云。
又復若依被聲聞道所得滅諦。彼亦無物。猶
如燈滅。唯斷少分諸□□苦。若如是者則
是無物。若無物者云何爲他之所歸依。偈言
無物故已上又四分律羯磨疏第二下引薩婆
多論云。謂滅諦體。即三諦所無之處是也
已上
同濟縁起大智律師釋云。由斷故無。無即滅諦。出
世之品滅即涅槃寂滅之理。此所歸法體也
又云。苦集病三修道藥遣二執已破空理現
前。即三諦無處。是聖所證已上
抄。經云寧起有見 問。空有妄見其過是
可齊。何□見奪空見乎 答。決擇云。良以
空有二見雖皆是病。毀因果輕重逈異故此
云爾已上意云。空見者撥毀因果故。有見者
信存因果故。云存毀等也
抄。不存依他空遍計也 意云。第二時存
依他。但空遍計。第三時不爾故云不也。即
今下文云。法相宗中無於遍計。無即是空故。
但空遍計。法性宗中。則依他性上無遍計
性故。依他即空。空即無之理。無性之性。即
是實性已上今二三兩時之意。准此可知
疏。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 問。般若燈
論作者。諸師釋不一准。謂今疏云智光等者。
全寫起信疏。亦探玄記第一全同之是一又楞
伽心玄義第九明義
理分齊門
云。清辨論主造般若燈
及掌珍等論已上因明疏上慈恩了義燈第一
泗州開元録第七智昇十住心論第七弘法
大師
辨造也是二然現行十五卷般若論第一卷撰
號云偈本龍樹菩薩。釋論本分別明菩薩已上
如文應知已上良賁仁王經疏云世親菩薩
般若燈論云云 是四如是異釋如何會通哉
答。古有二義。一義云。智光與分別明如釋。
應清辨與分別明亦是一人也。故辨正論第
法琳撰
云。佛滅度後七百年間。有出家
菩薩。厥名龍樹。深達實相得無生忍。爲報
佛恩開演中論。凡五師注釋。分別明菩薩即
一人也。此菩薩多聞總持。智深志固。以本
願力不捨群生。住修羅宮待見彌勒。乃讃
述龍樹偈文爲茲般若燈論已上大乘三論師
傳□云。婆毘吠迦。此云清辨。燈論云分別
明。別西域記云。清辨論師住阿素羅宮。待
慈氏成佛之時也已上又云。清辨造中論釋
名般若燈論已上准此等釋。三名但是一人
也。故宗家十二門論義疏第三立教
分齊門
云。此
三教次第。智光法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
妙智經所説已上第六所詮
定趣門
云。清辨所造般
若燈論及掌珍論等已上一疏前後。擧般若
燈論作者。二名互出。豈非智光即清辨哉。但
於良賁釋者。問。清辨與護法是同時也。然
智光與戒賢亦同時也。時代既不同。豈謂清
辨即智光哉 答。一義云。智光與分別明者
抄釋分明也。不可及異論。但清辨非是智光。
且如十二門疏者。擧智光則云般若燈論釋。
擧清辨則但云般若燈論。而無釋言。准此案
云。清辨造般若燈論。智光重釋彼燈論故
云爾歟。處處釋中。若指本論則云清辨造。若
指釋論則云智光釋。何爲相違哉已上皷阪
義趣也
問。此義不爾。智光與分別明是一人者。實如
抄釋是勿也。然依辨正論等。清辨與分別明
全是一人者。亦是更無疑者歟。爾者清辨智
光。豈亦非是一人異名哉是一次依釋言之
有無如是料簡云。因明疏上云。清辨菩薩般
若燈論釋有四義。謂發端標擧簡持指序已上
既云清辨菩薩般若燈論釋。豈是智光釋哉
次般若燈論序法琳
云。般若燈論者。一名
中論。本有五百偈。龍樹菩薩之所作也。借燈
爲名者。無分別智有寂照之功也。擧中標目
者。鑑亡縁觀等離二邊也。然則燈本無心智
也亡照□□平等中義在斯。故寄論以明之
已上會解云。若據此論□□即中論則名故。
序云。般若燈論者引序
全文
評曰。此論十五卷。
既是分別明菩薩釋故。全以所釋目能釋也。
故雖中論異名。正目能釋論也已上准此今
疏云般若燈論釋者。初四字即指中論。下釋
一字。方是指今十五卷論也。何謂初四字
爲清辨所造。下一字爲智光能釋哉是三
會解云
抄。言無不會者 問。上釋無會云。各各
爲人悉檀。聖教隨縁益物。下釋無不會亦述
各據一門之旨大意是同。何成二義乎 答。
若約機則各執不同故不可會。若約法則各
據一門故無不會也。是則約機約法二義也。
故今抄下文云。約初門則法相宗爲了等云云
此正釋會通之相也。又探玄記云。是二説各
據別門互不相違等云云五教章云。色即是
空。情辨義立空即是色。護法義存已上並是
約一法上之門別會通之也 問。今疏下文
云。上約二宗各別所據則互相違反。若會釋
者亦不相違。謂就機則三。約法則一已上准此
雙約機法而會通之。今何偏配乎 答。上云。
約機則各執不同者。深密妙智兩經所被之
機。即如護法清辨等者是也。今疏云。就機則
三等者。意云。爲引機故假説三乘。是開方
便門也。約法理無二故。實説一乘。是不眞
實相也。此並約法以會通也。餘如起信疏教
理抄。問。凡會相違者全可會同一義。若云
各據別門者。彌顯相違之義。豈成會通乎
答。師云。實如來難四。此末學料簡亦不一
准。且一義云。今戒賢依深密故。以攝機廣爲
了義。以言教具爲深奧。更不見益物大小理
淺深之義門。又智光依妙智故。反上可知。然
則戒賢若□妙智亦可以一切皆成爲了義。以
心境倶空爲深義。智光若依深密。准上可知。
故云各據別門也。法理雙具二門兩經各説
一勢故。如是會通之時。云各據一門即不成
相違也。然其當機各執一勢捨餘義故。約機
則不可會也。是以集釋記元朗造。是起信疏末書
也。圓宗文類第四引也
云。總結中各依一勢者。若智光依賢同戒
賢。戒賢若依智光。即同智光。即依一勢故
不相違已上准此可知
抄。今觀賢首之意 問。正見起信疏。擧
二論師立教竟總結云。是故聖教各據一勢
云云未必見明何師。今何云多明法性乎。何
況起信疏擧二宗立教竟。次隨教辨宗中。智
光之宗師。并所依經論爲第二教。戒賢之宗
師。并所依經論爲第三也。准此明法相宗
如何 答。會解云。今觀賢首意等者。約文
尋意則有二意。皆以法性宗爲了義已上探玄
記云。戒賢所判亦有道理。又云。智光所判
其有道理。既云。亦云。其探玄文意。則明智
光之義分明也。何況探玄明教前後中。探密
第三時。爲妙智第二時。更以妙智第三時
爲第四。如上具引。可見之
抄。何者有二義故 問。今二義者其相如何
 答。會解云。初意以二宗各二義中。初義
對初義。次義對次義。明性宗爲了。第二意。
只就法相宗。二義約第二第三時對論意。取
第二時爲了。以深密第二時爲了。即是妙智
第三時了義也已上上決擇云。則四不了。皆
屬前宗等四不了義。一攝生寛化雜
類故
二言教具
無稽
言故
三益物少通三
乘故
四顯徴眞未
令故
四種了義。一
攝生狹唯菩
薩故
二言教闕□□三益物勝咸成
佛故
四顯
理増盡縁
相故 已上
抄。何者如攝生中 問。深密第二時與妙
智第三時爲同異。答。淺深不同。不可混亂
也。兩方。若云同者。深密第二時。但空遍計。
是空但是空無也。妙智第三時。明心境倶空
平等一味。即是依他似有即空之義也。是空
即是眞空。非空無之空。何云同乎。若依之
云異者。見今抄之一段釋破戒賢云。第二時
唯攝大機。唯説一乘爲不了之義竟。次云。是
故應云唯攝大機爲了。又云。唯説一極方爲
了義。即總結云。後二又成法性是了。又云。四
種了義皆在法性。並是述深密第二時爲了
義。亦爲法性實義。同妙智第三時之旨。是以
會解云。以深密第二時爲了。即是妙智第三
時了義也已上又抄四下云。大乘則有八宗。
七名勝義倶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爲
應理。問。實法性爲勝義倶空。今迴七爲第
八。八爲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以
付法性又加後二以顯甚深已上明知。深密
第二時。即是妙智第三時云事
抄。言皆闕典 古文孝經卿大夫
章第四
云。非先王
之法言弗敢道法言謂孝悌忠信仁義禮典也。此
八者不易之言也。非此則不説也
已上又云。非法弗言。非道弗行必合典法然後
乃言。必合道
誼。然後
乃行也 已上
抄。雜以無稽 會解云。尚書云。無稽之言勿
聽。弗詢之謀勿庸。注云。無考無信不詢專獨。
終必無成故。誡勿聽用也 問。彼依深密等
立此三時。何言雜以無稽耶 答。以彼引勝
鬘證一乘。是密意破句讀文。引楞伽。證五性
不□性之義成立趣寂聲聞便判法花論錯。
此等皆老之失。據並無稽之言故云雜以也
已上意局執勝義生菩薩一往領解之片文。以
爲定量不考勘。法性宗甚深經論故云一乘。
方便等即是無稽之義也
抄。上二本是法相 會解上二者。謂深密
二了也。言後二者。謂二不了也已上
疏。然欲會二宗 問。上既會釋二經意竟。
何更別會釋乎 答。會釋云。疏然欲會二宗
下。約宗對辨。此宗計者。所宗非一。其義寛通
上。約二經對辨。但約二經之意各別爲機。其
自局不可雷同也已上意云。上但局二經各別
爲當機。其義是狹也。今約宗對辨。則不局二
經。各盡所宗之經論。其義廣通。故更各別
會通也爲言問。爾者會解意。今約宗對辨者。
西域論師之宗計歟。爲當此方現傳之宗計
歟 答。疏下文云。明知。深密三時可見之義如
前説已上抄釋云。義如前説者。如前叙西域
中等文。會解云。問。今豈非叙西域中也 答。
今會二宗。乃是此方現傳故。指前爲序西域
已上准此可知。圓覺大疏上卷。會二宗有
三重。一約無著龍樹等本祖。二約護法清辨
等末師。所謂前四門了不了是也。三約此方
轉承末計廣會通之。即今十對是也。繁故不
引。會解意頗順此釋歟
疏。次一向成 問。深密經第二時教。爲
許一切衆生皆成佛道之義。爲當明五性各
別之旨歟 答。抄云。第二時中唯説一乘一
切衆生皆得成佛付之不明。次上疏釋
第二時□依憑經云。即諸部般若等經。而般
若經中宣説如來境之時。具明五性各別之
旨。又述般若功能廣被之義。欲得聲聞果者。
當學般若等云云又已得二乘正性離生之後。
終無迴心作佛者般若之常談也。明知。般若
經意。正立諸乘性差別。不許一性皆成之旨
云事。爾者深密第二時教例亦可爾乎 何
況以深密經中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
乘不成佛故者別祖一同之解釋也。然今判
唯説一乘等。非唯背依憑之經説。抑亦招
自語相違之過者乎如何 答。第二時中唯
説一乘者。即是存三之一乘也。即彼經云依
諸淨道清淨者。唯依此一乘第二故。於其中
立一乘。非有情性無差別已上但今所令引
難之諸文者。且擧存三之邊故不相違歟
問。若是存三之一者何云唯説一乘哉 答。
大般若經一部六百軸。皆以畢竟空爲詮要。
難信解品歴八十餘科法相。悉以清淨貫攝
之。圓覺略抄四下之空與清淨皆絶相義已上
縱雖兼含存三之義。專明畢竟空以爲正意
故云唯説歟。一義云
抄。言初皆不成者 問。既許佛一人有大
覺性。何云皆不成乎 答。五教章種性義云。
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餘一切人皆不
説有。若三乘始教中。以漸異小乘故説多
人有性已上意云。若能化佛無大覺性。則不
可成佛。若無成佛誰爲能化乎 故知。縱雖
小乘教意。佛有大覺性者。不可及所論。其
餘一切人皆不説有也爲言問。小乘經中明彌
勒受記。又□友菩薩具佛種性豈非能化
佛外亦有大覺性乎。答。決擇云。問。如何會
中亦與彌勒授記若爲會通。答。部執不同故。
或雖授記不明顯故。或多分説獨佛一人有大
覺性已上此作三釋。初云。部執不同故者。若
依薩婆多意者。彼六種性中。不動種姓亦有
三品。上者是佛種性云云此上品之一類衆
多有情。皆悉具佛性。雖然不可有多人同
時成佛故。云獨佛一人有大覺性。但經量
部。許多人同時成佛故。倶舍論第十二云。有
説。餘界定無佛生。有餘部師説。餘世界亦
引有佛。出現世間。所以者何。有多菩薩。現
倶修習菩薩資糧故。無邊界中有無遍佛現
已上此雙擧薩婆多經部兩宗云云又案佛性
論。分別部亦許多人成佛歟。又入大乘論下
卷云。如阿含枯樹法輪及餘諸經説。是經時
有六十比丘。漏盡意解。倶得羅漢果。菩薩亦
然。而行齊等同成佛。當知十方有無量佛。而
汝經中自作此説。況摩訶衍辨明諸佛無量
無邊已上准此等論判。初時小乘教。亦許多
人同時成佛。但西天東夏小乘教者。多分
出薩婆多義故。今亦云。小乘中説獨佛一人
有大覺性等也已上 初釋意也第二釋應知。第三
云。或多分説等者。二十部小乘中。除經部
等餘多分説獨佛一人有大覺性爲言
抄。而三論附出 問。三論者何乎 答。會
解云。集玄決擇皆云。莊嚴瑜伽地持也已上
決擇云。第四二論附。第五復一論附。即地持
已上問。正檢疏文云。無性瑜伽亦同此説
已上亦指無性攝論。故知。可云四論。何云三
論哉。又依開元録。地持名經編入律藏中。
今何云論哉 答。決擇云。疏無性瑜伽亦同
此説者。無種性義。瑜伽亦同説故。瑜伽合
爲一論前但云三已上故知。非指無性攝論
也。次於地持名經云難者。會解云。據開元
録云。菩薩地持經十卷。亦名菩薩戒經。亦菩
薩地持論。今編入律中。存其經名除其論
録故。今在律藏中名地持經也。今抄引者名
論爾已上准此可知 問。於下疏文決擇會
釋不可然。既云無性瑜伽。豈非雙指無性攝
論瑜伽論乎。有何所釋如是會釋乎 答。疏
下文標善戒地持。而合引善戒經善行性品。
地持論種性品之二處文。是撮略引之。然次
云。但以人天善根等者。此非善戒地持之文。
是瑜伽文故云爾也。會解云。善戒經即善
行性品。若地持論即種性品。其但以人天善
根而成就之。此祖師義用瑜伽意非善戒地
持正文故。連次疏云無性瑜伽亦同此説。
即上引云無種性者。以善趣而成就之是也
已上上引者。此記次上引瑜伽論第三十七
文故云爾也。意瑜伽説無性有情云。但以人
天善根而成就等。亦同善戒等説也
疏。雖未已入 問。般若經意。聲聞見道
已後。可有迴心向大之義乎 答。不可許此
義也 問。今云雖未已入等者。文意云雖入
見道已後可迴心向大。而依般若經故。未入
見道前皆發菩提心爲言豈非許見道已後之
迴心乎 答。大般若四百二十五帝釋品第二
十五
云。諸有已入聲聞獨覺正性離生不復能發
大菩提心。何以故。憍尸迦彼於生死已結界
故。此中若有能於無正等菩薩發心趣者。我
亦隨喜。何以故。諸有勝人應求勝法我終不
障他勝善品已上同第四百九十八第三分天
帝品第四云。彼於生死流已作限隔故等文
如是餘卷處處廣明此義。故知。般若意不許
入聖已去之迴心也。但於今雖未已入等文
者。相傳一義云。不定性二乘人。修行成
滿當得自地無漏。而雖未證入自乘見道。以
性不定故。聞此般若已發菩提心。是則欲顯
般若經之功用故云雖未已入等。非許入聖
已去之迴心也云云從離生可讀雖字也。一
義云。未證聖性離生之時。於三乘性不定故。
雖可趣向二乘道。而聞般若故。皆發菩提
心不墮二乘地也爲言從性不定者可讀雖字

抄。至下更釋 問。至下更釋者何事指讓
何處哉 答。離世間品第五十
七住
説。第四焔
惠地。行中有十種離生道。謂一遠離諸見。二
不念一切相。三超過三界。四永離煩惱等
云云即大疏九下云。而前三地。寄同世間有
見等惑。如生食在腹。四地寄同出世對治清
淨。能離彼生□有爲行故。得無生故。顯行
純熟離生澁故。廣如婆沙已上今遙指此等
文歟
抄。六處殊勝 決擇云。鈔六處殊勝者。言
總意別故。内外六處中唯内六處。内六處中
唯第六處。第六處中有八識。八識中有第八
識。内四智佛種有爲無漏故名殊勝已上了義
燈第七。法花攝釋第一有細釋。要者
抄。二即第二三即第三 問。師釋妙經
無二亦無三之文。云二即第二三即第三
爾者清涼大師可許此義乎 答。不可許此
義也。兩方。若云許此義者。守護國家章
中云山家救曰。無第二第三。竺道生并
嘉祥舊義。但加梵本言以爲強難。雖然法
護本正法花契經。羅什本妙法花契經。以
及多本添品法花契經。法豐本論。流支本
論。合五譯文都無第二縁覺。何況第三聲聞。
五度三藏。豈劣於基公哉。是以不足爲據
已上他宗先徳之難破。尤有其謂。明知。今
亦不可許之也。若依之爾者。今抄擧諸師異
釋竟。即結判之。任情去取。豈非一分許取用
哉。答。既五度所譯之經論。全無文亦無義。
尤如先徳之所難全不可許也。但於今抄結
釋者。此是一往縱與之詞也。全非決定取用
之文。是以次下更出自義云。若望經意等
思之可知 問。法花玄賛藏俊文集第七十
九云。疏主慈恩勘梵本經文云無第二無第
三。既有第字。要可三乘證。然最澄云五度三
藏豈劣基師哉者不爾。梵夾有第字云事。爲
汝信不。若言信者。設五箇三藏。不依梵
本不可爲證。設雖慈恩一人。既依梵夾足爲
證。何難之。若不信者。汝不勘梵本。何偏知
梵夾之人哉。況經中唯一佛乘者。明佛乘也。
尚無二乘者。明第二獨覺乘。何況有三者。擧
第三聲聞也。若何況有三文明菩薩乘者。便
不順文。凡論擧況者。擧勝以況劣。若言第
三是偏行六度菩薩乘者。昔三乘中佛乘爲
勝二乘爲劣。若爾乃應擧三。況餘二。如何擧
二況第三耶。明知。從勝至劣以爲次第云事。
加之遍學三藏・慈恩大師・淄州大師・撲揚大
師・竺道生・嘉祥大師・惠靜師・憬興師・崇俊
師・法清師等。如此義解人師。豈劣於五度三
藏耶已上藏
俊記文
此有三難。一梵夾有第字等。二
擧勝況劣等。三遍學已下諸師可超勝五度
三藏云云且第二難尤有其理歟。妙法花普
門品。説觀音應物所現三十三身中別佛身・
辟支佛身・聲聞身等。正法花卷第三藥草品云。
佛亦如是。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五道衆生菩
薩縁覺聲聞已上准此等經文。可列三乘次
第實彼方便品云。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
者。應是唯有第一佛乘。無第二縁覺亦無第
三聲聞之意若不爾者。如彼所難。擧勝況
劣之義不可成歟。如何 答。且梵本有第字
者何依憑哉。若云遍學三藏傳記者。五度三
藏並親持梵本自翻譯之。若梵本有第字者。
何無一人加第字者哉。何況法花論云遮者。
如經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無二
乘者。謂無二乘所得涅槃。唯佛如來證大
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諸
聲聞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已上
兩度所譯全同無異。是即天親論主釋尚無
二乘文。云無聲聞辟支佛二乘涅槃者。論
文分明也。若經梵本實有第字者。論主牒釋
何雙無聲聞辟支二乘哉。又遮異見章上云。
羅什等言無二者。無聲聞縁覺。無三者。無
聲聞縁覺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獨善菩薩已上
然藏俊文集擧此釋即難。又羅什三藏云。無
二者獨善菩薩云云准此什公且隨自所解。略
第字翻無二無三已上
俊記
若如此所難者。今
亦通難云。遍學三藏。豈非隨自所解私加
第字哉。例如譯婆沙論。已爲遮寶師難故。追
加一十六字。思之。然則准五度三藏所譯
及天親論釋。明知。梵夾亦無第字之事。次
於擧勝況劣之難者。凡擧況之相不可一准。
若約勝劣相對者。尤如所立。但若約多少相
對。則擧少況多。有何難哉。即如正法花第
三。佛道唯一。未曾有二。何況於世而當有
三。除人中上行權方便以用乘故。開化説法
已上此文無諍擧少況多若如所立加第字
者。此文尤難會者乎。但於普門品等文者。菩
薩現身次第不定。如同經妙音品。聲聞爲初。
縁覺爲第二。菩薩爲三。佛爲第四等。不可
局執。次於第三難者。不足會通。自思可知
問。文句云。何處經論以聲聞爲第三等文如下
具引
此釋如何 答
抄。若天台等意 妙經方便品云。如來但
以一佛乘故。爲衆生説法。無有餘乘。若二若
已上文句第四云。從但以一佛乘者。光宅
爲因一。今言教一。圓頓之教。名一佛乘。故
序品云。説大乘經即是教義也。自別教已去。
皆名有餘之説。即不了義非佛一乘。光宅
云。無縁覺聲聞之二。無偏行菩薩之三。又有
人云。無菩薩縁覺爲無二。無聲聞爲無三。若
作此解。只是無三藏諸乘存於遍乘。何
一佛乘耶。有人云。無縁覺爲無二。無聲聞
爲無三。存於菩薩大乘。若爾只無三藏中二
乘。不無三藏中菩薩。此存餘。何*開一佛乘。
何處經論以聲聞爲第三。既無此次第。都是
妄説。若依汝解。無二是無縁覺。無三是
薩。第一是聲聞應不被無。若如此者。則
大倒亂。今言但一佛乘者。能説佛法之圓教
乘也。無餘乘者。無別教帶方便有餘之説。無
二者。無般若中之帶二。無三者。無方等中
所對之三。如此二三皆無。況三藏中三耶
已上天台意云。五時教中般若説後三教。方
等具説四教。其三教四教中圓教。並與法花
圓無別故不無之仍今如次但無二三故云無
般若中之帶二等也。問。若爾今抄何云天台
等意無二者無有聲聞縁覺之二乘等哉 答。
文句廣擧光宅等諸師異釋故。今云天台等
者。等取光宅等歟。又天台意。若約四教則雖
云般若帶二等。而若約彼經所明之乘門。則
應是聲聞等故。如是總相而釋也
抄。趣擧二三 問。趣擧者何乎 答。決
擇云。言趣擧二三者。趣者意也。或是向義
已上正法花所説大同抄主釋意。如上引
可見之。又會解云。言趣擧二三者。恐是措字。
傳寫之訛爾已上龍龕云措倉故反擧
也投也
抄。關中云如稻自生 問。關中云何乎
答。會解云。言關中者。即禹貢雍州之城東。
自同華略河而北西。自岐隴原會于北垂。盡
其地。漢書云。漢興都關中是也此取關中四
聖種也 已上
抄。二果種性 問。抄十三上十地
云。法
花雖諸佛智及下廣説。但示因門等文既云但
示因門。明知。不説果性云事。今何釋佛種
性言云果種性哉 答。此難不爾。今云果種
性者。一切如來因圓果滿。成等正覺。是
名佛報。如是佛報佛佛道同三世不改云性。
説法度人皆悉相似故云種。如是佛種性縁
眞理趣故云佛種從縁起爲言全非謂衆生在
心中直具出纒之果性故。地品抄云但示因
門不可爲相違也 問。若爾何故今抄云此中
知法常無性偈全同出現等。即引一成一切
成之文指同之哉。明知。在纒衆生直具已成
之果智。即指此果智名果種性云事 答。所
引出現品文。初正明宗法。次皆同一性下明
因由。然今別指明因由中云知一切法皆無
性故之二句文云全同出現。非謂總指同宗
法也。抄次下云。准下經。以知無性。尚得一成
一切皆成。況不説一乘而度脱之已上
意應知
抄。大悲相續 抄一下釋稱性益之處所
引探玄大疏可見之
抄。後偈云是法住法位 問。清凉大師引
妙經世間相常住之文。爾者爲攝相歸性之
義爲文。如何 答云云兩方。若云攝相歸性者。
既云相常住。明知。當相即眞之義也。何必
可待泯攝諸相歸一性乎。是以起信論云。因
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
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
法即眞實性故已上同疏釋云。常住一心者。
會相同體已上筆削記第三云。論常住一心
者。有二意。一者以一切法常依一心而住故。
得不出不入不失不壞也。二則諸法當體常
住唯是一心。一心之外無有一法。何爲出入
失壞也。故經云相常住。此義中前義爲爲
正。以下有論自釋成故疏文可知已上准此
等釋。攝相歸性與當體常住二義。遙別謂□
□歸性者。會攝諸法之相差別。泯歸一味
眞性之義也。常住者。諸法相貎差別。歴然
而無爲常住之義也。然妙經云世間相常住
者。是當體常住。非攝相歸性也爲言又圓覺
略鈔第二下云。心境空寂者。此有二意。一約
唯識釋境。唯心變心外無境故空。既不執境。
即無攀縁故寂。二約三性釋。謂約遍計即心
境倶空故。若約依他即心境倶寂。擧體即圓
成。如鏡中影。不從外入。不從内出。見時不
是新生。不見亦非滅去故云寂也。故法花云。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云。世間相常住。
此皆非空無之義也。故經云。一切空寂法。是
法寂不空已上准此等釋。非攝相歸性義歟。
若依之爾者。既前偈云知法常無性。後偈重
釋成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豈非攝相
歸性義乎 答
抄。皆眞如異名 抄十一上十行
廣引大
般若・思益・大品等經。佛地・攝論等論委出百
名。要者可見
抄。涅槃經況之二鳥 涅槃經卷第八
性品第
四之五
云。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鳥有
二種。一名迦隣提。二名鴛鴦遊也。共倶不相
捨離。是苦無常無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
離。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是苦無常
無我如彼鴛鴦迦隣提鳥。佛言。善男子。異法
是苦。異法是樂。異法是常。異法是無常。異法
是我。異法是無我。譬如稻米異於麻麥。麻麥
復異豆粟甘蔗。如是諸種。從其萠牙乃至葉
花皆是無常。果實成熟。人受用時。乃名爲常。
何以故。性眞實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如是等物。若是常者同如來耶。佛言。善男
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説。何以故。若言如來
如須彌山。劫壞之時須彌崩倒。如來爾時豈
同壞耶。善男子。汝今不應受持是義。善男
子。一切諸法。唯除佛性涅槃更無一法而是
常者。直以世諦言果實常。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善哉善哉。如佛所説。佛告迦葉。如是
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乃至未聞
大般涅槃。皆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
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
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爲常。以是因
縁。異法有我異法無我。是名鴛鴦迦隣提鳥
已上
抄。所謂解脱相 問。解脱相等者何乎
答。案決擇意。今抄主自作兩釋歟。謂抄云。
一解脱者等者。是約四徳釋。但擇初一相影
顯後三相也。次又云。常寂滅相下。約四涅
槃釋。亦但釋後一相影取前三相也。故決擇
云。言所謂解脱相等者。如次即是我樂淨
常四徳也。言離諸苦縛者。苦即苦諦。縛即
集諦言。又云常寂滅相即性淨涅槃者。重釋
前經作涅槃解。言解脱相者。有餘依涅槃也。
解脱□故。言離相者。衆住處涅槃也。遠離
二邊故。言滅相者。無餘依涅槃也。身智皆
滅故。抄指一種影取前三。學者應思已上
抄。眞解脱也 問。眞解脱者何乎 答。案
決擇意。指四徳中我徳名眞解脱我是自
在義。離諸繋縛故名眞解脱歟 問。成唯識
論第一云。斷煩惱障證眞解脱已上演祕第
一云。明無住處名眞解脱已上准此無住處
涅槃名眞解脱歟是一又唐經第二稱揚讃
徳分
衆海徳行云得於諸佛解脱之門已上大疏二
上云。二得於明分得果用言解脱門者。佛
果障寂大用無礙故稱解脱。眞脱者。即是如
來通智遊入故號門也。然總別圓融。因果交
徹。重重無礙方爲眞解脱門故。下或欲以果
徳。或欲因行。或約天等所得欲影顯故已上
六上云。工如總具別別亦具總。則一解脱中
有一切解脱門等。思之已上准此今抄云一
切解脱即眞解脱豈非總別圓融等之義
是二如何 答
抄。是人於何而得解脱 唯識了義燈第
一云。今二乘人不能證彼眞理體。但能悟此
眞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證解脱。以
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空眞理但能悟得生空一
分。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解脱非眞解
已上此釋肝要也。必可暗誦之。准此三乘
教中菩薩於一眞法界圓融無礙。實義未信
解。隨順悟入故。但能纔悟此一眞法界體上。
離煩惱所知二障染覆之義邊。未能證悟一
眞法界者。唯思可知
抄。畢竟有二種 決擇云。抄畢竟有二種
者。因種之別名也。以對果法立畢竟名。言
莊嚴畢竟者縁因也。言究竟畢竟者正因也。
言世間畢竟者。有漏種子也。言出世間畢竟
者。無漏種子也。又解。唯彼涅槃疏釋云。望
小大極故名畢竟。因果不同故分二種因。能
嚴果欲曰莊嚴。果徳窮滿稱曰究竟。世及出
世。約位分異。十地已還通名世間。皆是變
易世間攝故。佛名出世是也已上
抄。甘露以喩涅槃 問。何故甘露涅槃乎
答。會解釋云。是長生不死之藥故也已上
決擇云。夫甘露陰陽精氣天地靈液。其色潤
白其味甘滑。食之則資色身而延壽命。其涅
槃者。九流交歸。衆生冥會。纖瑕必去。片善
無遺。證之則因法身而堅惠命所以云爾已上
法進梵網經注云。甘露梵音。此翻爲不死藥
已上道璿云。甘露名不死藥。天上之食已上
香象大師梵網疏云。甘露是仙藥。服者長
已上


演義鈔三上纂釋第二

 問。妙經復有弟子 學無學何乎
 問。生滅度相 有餘無餘中何乎
 問。生滅度相者不定性有餘迴心歟
 問。還生已後可居何土乎
 問。智論受法性身者何乎
 問。智論迂迴稽留者無餘時歟。還生已後
  之時歟
   四種聲聞事
  味著三昧樂文三部異説
 問。三昧者九次第定中何乎
 問。入滅還生時以何因感變易歟
 問。莊嚴論時邊畢竟衆主如何釋之
 問。清涼一乘居三乘後之義引何經論證
  之乎
 問。妙經窮子喩者指四大聲聞歟。又喩定
  性無性歟
   行佛性理佛性事


演義鈔三上纂釋第二

疏。我滅度後復有弟子 問。今弟子者爲
局無學爲通有學 答云云 兩方。若云局無
學者。滅後弟子。廣可通有學無學。何局無
學乎 是以玄賛第七釋今經文云。或是凡
夫。若是有學。求有無餘涅槃。將此涅槃謂
實滅度之想已上非唯通有學。抑亦通凡夫
乎 何況正法華經第四云。當來末世。或有
發意。學弟子乘成爲聲聞已上既云或有發
意等。豈非廣通有學等乎 准同本異譯之
文。妙經云弟子。例亦可爾乎 若依之爾者。
今爲明無趣寂二乘。引妙經之今文。尤可局
無學也。如何 答。妙經今文。專説定性二
乗之無餘還生。云復有弟子。尤可局無學。何
況智論中云得阿羅漢三界諸因縁盡更不復
生三界等爲證此義故。引妙經之今文云如
法花説有阿羅漢等。具如次下抄引之准此
等論文。局無學果云事誰疑之乎。但於於玄
賛釋者。一乘要決上卷引此釋竟。次破云。此
釋違經并大論文。彼二文同云得阿羅漢。何
言或是凡夫若是有學哉。又論云更不復生
三界。何言生十方國土已上准此可知。次
於正法花文者。既云學弟子乘成爲聲聞。何
但執發意之言不顧成爲聲聞之文乎 問。有
人云。此難不當玄賛意。謂經云復有弟子不
簡有學及無學故。滅後弟子不唯無學故。故
正法花經云當來末世或有發意學弟子乘。豈
非有學乎 既通有學無學故不違智論。謂
論問云。阿羅漢先世因縁所受身。必應當滅
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是即擧羅漢得後有
不生而問故。隨問引羅漢。不謂經文唯説
無學。疏約無學往他方。及凡夫有學生十方
界。論説羅漢故云不生三界。故非相違云云
此玄賛文集中
在之。即藏俊記
此會釋可爾乎 答
疏。生滅度想當入涅槃 問。妙經云生滅
度想入於涅槃 爾者爲局無餘涅槃。爲
當通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歟 答。可局無餘
涅槃也。付之不明。既但云涅槃。無簡別之
言。何必可局無餘涅槃乎 是以玄賛第七
釋今文云。佛滅度後有求聲聞。不聞是經。不
學知菩薩行廣大佛遠。於自所證有爲無爲
二功徳中。作有餘涅槃滅度想。求當入無餘
涅槃已上又云。求入證此二種涅槃已上
況聲聞。智論云迂迴稽留。問。妙經云生滅
度想當入涅槃 爾者爲明不定性聲聞之
有餘迴心爲當文如何 答。此文正明定性
二乘。已入無餘涅槃之後。迴心向大也。付
之不明披妙經一部之始末檢三周聲聞之領
解。上根身子領解云。爾時心自謂。得至於
滅度。而今乃自學。非是實滅度已上中根四
大聲聞領解。信解品云。我等長夜。於佛智
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
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脱三界苦惱之患。住
最後身有餘涅槃已上下根領解云。諸人既
入城心生大歡喜。皆生安穩想。自謂已得度
已上彼三周聲聞。並是不定性之人也。此等
經文三周領解。皆於自不得有餘涅槃。生
實滅度想。准此是滅後聲聞生滅度想。亦可
約不定性有餘説是一是故什云。所譯妙法
花云當入涅槃。法護所譯正法花云謂當滅
度。智度論云必應當滅。此等經論之當字。
皆顯不定性二乘。欲求當來入無餘涅槃。全
非定性二乘已入無餘迴心向大。若已入者
即違當字是二又正法花中往古品云。謂臨
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眞道意已上
草品云。臨欲滅度佛在前住。汝以要法發菩
提意已上既此兩品同安臨字。明知。未入無
餘之前迴心云事是三又智論釋妙經今文云。
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已上此文全同瑜伽論第八十。云彼雖如是
増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已上
伽既述不定性有餘迴心。智論文例亦可爾
是四如何 答。實如來難雖三周領解及今
文並云生滅度想。而三周領解不云我生餘
國。而云有餘涅槃故。尤可於有餘涅槃生滅
度想之義。然今文云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
而彼土求佛智慧。又智論述此文。意云。得
阿羅漢。更不復生三界等。明知。定性二乘
已入無餘涅槃。由有佛性内熏力故。令心還
生於淨土中佛菩薩。更迴心向大云事。次
於當入涅槃等之當字者。守護國界章卷下
上云。又云入於涅槃。而於彼土。並置於字表
在無餘。而何得限用當字謬會。故知。兩經
文相無異也已上經論中云當知或云應當。
只是詞之字也。故花嚴經夜摩偈讃品云。若
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知如是觀心造諸
如來已上此應當之當字。亦可云當來義哉。
若云不爾者。智論云必應當滅。例亦可爾。故
知。妙經云當入涅槃。亦是應當入涅槃之義
也。全非當來入涅槃之義也。況智論云必
應當滅。此之字豈非定性二乘必應入無餘
之義乎 故守護國界章下上云。必應當滅之
言。豈不灰身入滅趣寂已上 次於謂臨滅度
之臨字者。愚案云。起信疏明七位迴心中。引
妙經之今文明一念迴心。既雖入無餘。纔經
一念。今爲顯此速疾之義故。云臨滅度佛在
前立等。全非謂有餘依身即迴心向大也。又
一義云。守護國界章下上云。又正法花云化
城者。謂羅漢泥洹。沒城不現。謂臨滅度。佛在
前立。勸發無上正眞道意者。前法説中非曾
退大。聞法花已度脱訖。命喩合中曾退定
性臨欲滅時。過法花會初發大心。正是令達
法如平等同體意樂。如妙法花喩説文。云白
導師言今知退還。故須此合。但知妙法中略
闕此合也已上意云。次於瑜伽智度之兩論之
文者。雖此二論同説二乘迴心向大。而瑜伽
論明不定性之有餘位迴心故。論第八十云。
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州中。隨
其所樂遠離而住已上智度論明定性入無餘
後之迴心故。論第九十三云。阿羅漢住淨佛
國土受法性身已上雖定不定性有異。是人著
小乘因縁捨衆生捨佛道。彼全同故。於所修
行。極成遲鈍不能疾成佛道。已義亦全同也。
若智論亦濁不定性者。何不住此娑婆界而
住在淨土受法性身乎 更不後生三界之論
文。尤難會乎 問。玄賛文集第八十八云。謂
法花意。滅後弟子。乘自神通。或依佛神力
往他方界。於穢土中。聞佛爲説法花經。迴
心向大受變易生。往淨土中。具足佛道。然
今論文説迴心已去受變易身。往淨土相隱
前穢土相歟。然會智論有六釋。一云。誰言。
界外有妙淨土。何引智論難我法相宗。二云。
約法性淨土即是無餘體故。云生淨土。即入
無餘三云。受變易報往反化土。聞法花經以
往爲生。非是受生。四云。據應化聲聞説。五
云。約密意説實聲聞。六云。言羅漢者。借彼
名説。實是菩薩義也。是非學者可悉已上
者此義如何 答
抄。有云隨擧娑婆 壽量品云。以有事縁
遠至餘國已上玄賛釋云。衆生根機時猶未
熟。他方機合。化身遂隱往他方化。或往淨土
穢土行化名爲餘國已上是即娑婆之外。若
淨土若穢土。並爲餘國爾者今云餘國亦
可爾歟
抄。三實報無障礙土 問。清涼引天台四
土。爾者自受用身居何土乎 答
抄。方便一土 天台意。定性二乘受變易
身。迴心向大已後。所居之佛土別名方便土。
然法相實不許定性迴心故云所無也 問。
自宗意。定性迴心已後可居何土哉。答。
祖解釋中。但云法報化三土。縱雖立四土。
而但開自他受用二土。更不別立定性迴心
之後所居土。故知。只是可居三土中化土哉。
 問。三土中化土是界内分段之所居。然後
定性迴心。即受界外變易身。居界内分段
之土乎。是以起信疏上云。令心還生於淨土。
逢佛菩薩善友力故修大乘道已上准同性經。
淨土中成佛悉是報身。今既云於淨土中。應
是報土。何謂化土哉。答。凡定報化二身二
土雖有異説。且依攝論。唯識論等説。地前
所見各變化身。地上所見名受用身。其地前
者不局分段故。探玄記第六云。若三乘中地
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變易身。除迴心
二乘地前亦有已上故知。地前中漸悟者受
變易身。彼化身佛土亦通穢土故。其漸悟受
變易之類。不妨居淨土故。唯識論第十云。二
他受用○居能淨土。爲住十地諸菩薩衆。
現大神通。轉正法輪○三變化身○居淨穢
土爲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
通説法已上起信疏釋等。准此可知。爾者天
台雖分同居方便。而通論也。可屬化土攝。
以劣應身爲方便土之能化。其勝劣二。應即
通屬三身中應化身攝故。以之思之。天台別
分二土。自宗通歸化土。雖有此異
抄。受法性身 問。智論中對明迴心向大
之所受身云受法性身者何身乎 答。本論
正文云。若阿羅漢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已上
既住淨土而受法性身。是即變易身名法性
身歟。故記信疏具引妙經我滅度後復有弟
子等文畢即釋云。亦捨分段入涅槃已。即於
佛土受變易身已上智論亦同引此文即釋云。
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准例可知之歟 問。
唯識論第八云。不思議變易生死○改轉身
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已上雖有如是異
名。未擧法性身之名是一又花嚴問答下云。
善財童子。既現身至普賢菩薩知識。而彌
勒知識言。當來我成佛時汝見我。故知。後
生中成佛。此等思約文相。據見聞等三位爲
三生相。作如是説。可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
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分
段等者。等取變易。爾者分段變易之外別有
法性身如何 答
抄。何以迂迴稽留 問。演義抄中引智論
云。迂迴稽留者。爲説無餘之時分。爲指還
生已後之時分 答云云兩方。若云無餘者。
起信疏立七位迴心中。引妙經化城品明住
無餘。唯經一念之旨。智論亦同釋此文故。
可述速疾迴心之旨。何云迂迴稽留乎 明
知。此迂迴之言。非無餘之時分也。若依之
云還生已後者。所引之既説定性二乘入無
餘之相。須明無餘位所經之時分。何論還生
已後之時分乎 何況入無餘後迴心向大。
即入十信位。於十信位經一萬劫者。經論一
同之所判也。於此一萬劫。修信滿足果通漸
頓二類。何故論下文云於菩薩根鈍不能疾
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乎。既述迂迴心直
往之不同。明知。此文指無餘之時分也。即
五教章云。如直往人。既逕一萬劫修信滿足。
堪能發心出無餘涅槃竟所經之時分。全
同直往菩薩云事。解釋分明歟如何 答。無
餘位經時劫有七位。不同中妙經意。纔經一
念故。別不明其相。然出無餘涅槃竟即入十
信所經之時分望直往人。遲疾大不同。今
爲顯其相問答釋成故云迂迴稽留者。是還
生已後之時分也。但於十信位修行經一萬
劫。可通漸頓二類云難者。凡經論中立行位
張時劫者。專爲頓悟人也。故知。十信一萬劫
者。正約直往人。若約漸悟機。則可有尚
依本習成遲鈍之義故。五教章所依身章破
有人云。八地以還菩薩。有智増悲増之義。云
若言智増者有小乘習怖諸煩惱故永伏者。
若於地前未眞如。可約本習容有此類。以
未純熟故已上既許約本習有悲智増減之義。
何於根性無利鈍乎。若許有利鈍者。何經時
劫無遲速乎。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
不如直往菩薩之論判。尤有其謂歟。瑜伽論
第八十全同之。次於五教章如直往人等釋
者。涅槃經五果所經之時分。而八六四二萬
十千劫云云釋此時分。或云無餘時分。或云
還生已後之時分。然五教章先述自義判無
餘時分。次擧有義釋云如直往人等。明知。
還生已後之時分云事者。非自宗之正義故。
起信疏但擧自義不述有義也。何況彼具文
云。如直往人。既逕一萬劫修信滿足。堪能發
心。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依直往人。逕一
萬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得多別也已上
何執序文不窮始□致妄難乎
抄。然論云言聲聞授記者 問。正檢法花
論云。言聲聞授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
聲聞。准有聲聞種性無如來性。決無成佛之
義名決定也。二者増長慢聲聞。三者退菩提
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已上既云決定性聲聞
無如來性故。決定不可有成佛之義。何引此
論成上無趣寂義乎 答。於法花論有數本
不同。旦今藏録中有二本。一者元魏北天竺
三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爲一卷。文句大
同。纔有一字二字不同。又世中現行有一
本加注釋。是常騰記也云云今所令引雖之
文者。即此本也。藏録中二本共無此文。全
同今鈔所引。明知。後人爲令順法相宗義故。
妄加増之。不可依用。何況唯於定性聲聞加
増此文。餘三種者全同藏録中二本。明知。現
行本者。後人之妄加更無疑者歟。問。今見
鈔主所引文。多同世中現行本。不順藏經中
兩本。謂兩本共云言聲聞人得授記者已上
鈔所引及世現行本。無人得之兩字。又留支
本云。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應
化聲聞。是大菩薩與授記。大菩薩與授記者
已上餘大全同。然世中現行本。無應化聲聞是
大之六字。全同今抄所引也。又兩本共云
如下文不輕菩薩品中等。然現行本。及今抄
所引同無下文之二乘。明知。今抄引世中現
行本。不引藏經中兩本。但今抄不連引唯有
聲聞種性等文者。只是抄家略却之。更非謂
本論無此文歟。如何 答
抄。則非獨弟子 問。則非獨弟子者。爲
釋成上所引譬喩品文。爲當生起下四大聲
聞乎 答。會解云。言即如身子至則非獨身
子者。即譬喩品初住連次具云。佛告舍利弗
○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
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
故。爲諸聲聞説是大乘經等。詳曰。既云欲
令憶本願行爲諸聲聞等故。云非獨身子也
已上愚案云。今見文相。正顯三周聲聞退菩
提心之類。然上擧初周上根身子竟。次爲生
起第三周四大聲聞等。亦是退菩提心之人
故。云非獨弟子。文相顯然。何異求乎
抄。自陳捨父逃逝 問。父者何乎。又先
化者指何時哉 答。玄賛第六信解品云。經。
其父先來中止一城。賛曰○父者化身。佛
雖先來已經化導。衆生自退。故名先來求子
不得。一城生死中也。城者○今以大乘法爲
城也。將説大乘。以教發心故。城喩大乘法
已上又云。經。即自宣言我之所生。賛四
○最初我爲十六王子時。教之發大心等文
記第六妙樂釋云。夫結縁者。並約應身。如云
我昔曾於二萬億等。況十六王子從始至今。
機感相成。任運分解已上准此等釋。總以似
喩文。而最初結縁時逢化身故。云父者化身
佛也。其最初結縁者。遠指十六王子化導。然
衆生自退故云捨父等也。信解品云。於某城
中。捨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已上玄賛
云。某城者大乘也。最初一逢已教趣大乘
之心。若定性大乘。及上品發心未必退沒。今
説不定性及下品發心故。彼已後住退流生
死故。名某城捨吾逃走已上五十餘年者。文
句玄賛共云五道也已上
抄。影響其迹 決擇云。謂助佛傳化。如
影隨形如響應聲。示現化迹。或取不實。是
聲如響應故言亦。抑法花諸羅漢耳者。暗彈
慈恩也已上
抄。如不輕品中示現 問。法花論中明四種
聲聞授記。且決定上慢之二類授記。於何品
中説之哉 答。論云如不輕品中示現
之不明。依論判檢經文唯説。増上慢四衆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爲作
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説辨力大善
寂力。聞其所説皆信伏隨從已上既上云増
上慢四衆。下云皆信伏隨從。明知。但是上
慢之一類。非決定性云事是一又彼不輕菩
薩一世教化。即令信伏隨從而起信疏云。
若決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定不迴心已上今既
明一生一身即隨教信受奉行。豈非不定種
性之類乎是二如何 答。此事雖未受先達
會通。強迴愚案云彼一品之始末。不輕久毀
四品悉名増上慢。爾者彼四品局増上慢。可
不通決定性歟。若云不通者。何故天親論主
決定上慢授記讓彼品乎 若彼品上慢中無
二類者。論主更依何品何文釋決定性授記
乎 若總一經中不明定性授記者。何故論
主釋妙經之授記具擧四種乎 故知。彼品
所説之増上慢四品者。廣通定性上慢之二
類。非但四種聲聞中上慢之一類。以増上慢
言。廣通大小二乘定性不定性等故。謂法花
論説窮子雲雨等七譬喩。對治七種増上慢
心。其七種増上慢人者。勒那云。一者求勢
力人。二者求聲聞解脱人。三者大乘人。四
者有定人。五者無定人。六者集功徳人。七
者不集功徳人已上留支本但第三云求大乘
人。餘全同之。此第四有定人者。會解釋云
定性人也等云云具如次下引。准此思之。不
輕品云。増上慢四品可通定性二乘也。但於
一生一身。即隨教化故不可通定性云難者。
信伏隨從之義。亦通定性。以評信解大乘故。
而未必迴心向大也。玄賛第一如次下引。可
見之 或一義云。經云二百億劫常不値佛等
者。此擧定性入無餘之事。次三千劫於阿毘
獄等者。此擧増上慢入地獄之事也已上
抄。釋曰既是論主 決擇云。問。安國之
難此云何通。答。豈不論云如不輕品中等。此
意但擧昔時爲例。是故言如非是昔時菩薩
預記今日聲聞。又解。論但通顯聲聞根熟未
熟。悉皆得記。根熟得記者。今日靈山佛自與
記是也。未熟得記者。昔日不輕菩薩與記是
也。亦非昔時菩薩預記今日聲聞也已上
抄。若大乘云 玄賛第一云。由趣寂者與
増上慢合一處説。翻譯之主同言根未熟令
其發心。正義應言趣寂者根不熟故佛不與
記。菩薩與記令發信解大乘心故。増上慢者
根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發趣向大乘
心故。若趣寂者後亦作佛違涅槃等。處處教
已上攝釋第一云。衆根未熟者。議畢竟未
熟亦得名未。何要後熟方名未熟。故寂趣人
亦名未熟已上
抄。彼論次前有問曰 問。先此問意如何
 答。今依常騰注當科釋之。是爲明現前授
記之虚實故。興此問答也者。問中有二。初
定義。次若實成佛下設難也。定義者。常騰
注云。佛授身子記。言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劫當得作佛。乃至記阿難言供養六十二億
諸佛然後成佛。爲如此記劫數實佛故與記。
爲不如記劫數成佛而與記哉已上設難者。注
云。始從十信終至初地。略説徑一大劫阿僧
企耶。中説徑三大劫。廣説徑無量劫。徑如
是劫。修集善根方得現前授記。如記劫數當
得成佛。然弟子等未徑此劫修集善根。云何
忽得現前授記如記成佛。若言雖未修集善
根。而得授記實成佛者。菩薩何故無量劫修
集善根方得授記。若不如記實成佛者。諸佛
始無妄語云佛。虚妄與此授記之者訓此已上
抄。答曰彼聲聞 問。此答文意如何 答。
常騰注意云。答文有二。初正答釋。後是故下
結答也。初正答中亦二。初記意得如來依彼
下記義也。初記意者。注云。彼身子等若得
授記。即相同義得決定心。爲得此心故與授
記。非謂聲聞已入初地成就法身故與授記
已上金剛仙論第四云。凡有四種三昧授記。
一是習種性中。二性種性中不現前授記。三
是初地中現前授記。四在佛地中無生忍授
已上問。決定心者何乎 答。常騰注云。無
性攝論云。世尊。法花會上與諸聲聞舍利弗
等授佛記別。爲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
平等無二。解云。意樂者。謂決定心佛爲令此
意樂故。授佛記別。非必如記劫數成佛已上
記義者。注云。雖爲令得決定心故與佛記別。
未知依何義與實行聲聞授佛記別 答。依
聞義故。故無性攝論云。諸佛於一切有情得
聞自體意樂。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是因
縁。此既成佛。彼亦成佛。解云。佛與一切同
一如如。是故一切皆屬如來如中。佛得此意
故。云彼即我等。由是因縁。此佛既成正覺。
彼聲聞等亦説成佛。此則云佛成佛。爲聲聞
成佛。三三種平等即是同義 問。十住初
心望成佛時。必徑三大劫阿僧企耶。若爾舍
利弗成佛劫數。既説無量無邊不思議劫。云
何不説如記成佛。答。總説無量。亦得無終。
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此三大數。花嚴經中
是有限數。然三大劫退過此數。是故始發
大志聲聞大得如記實成佛也已上
抄。一乘平等 法花論勒那摩
提譯
云。何者
名三種平等云何對治。一者乘平等。與聲聞
授菩薩記。唯有大乘無二乘故。是乘平等無
差別也。二者世間涅槃平等。以多寶如來入
於涅槃。世間涅槃彼此平等無差別故。三者
身平等。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後示現身。自
身他身法身平等無差別故已上留支本但云
唯一大乘。餘全同之。諸本共云世間涅槃
平等。而今云生死涅槃。只取意也
疏。入楞伽第二 問。三部中引何經乎
答。四卷經是東晋求那跋陀羅譯。十卷經是
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入楞伽經。七卷經即唐
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也。今引十卷經。
如抄釋可知 問。今指二四七者是何文乎。
 答。第二卷云。大惠。諸聲聞辟支佛畏生
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
故。分別一切法與非法。而滅諸根。不取未
來境。妄取以爲涅槃。不知内身證修行法故。
不知梨耶識轉故已上第四卷云。昧著三昧
樂安住無漏界等文
如常
第七卷云。大惠。聲聞辟
支佛。於第八菩薩地中樂著寂滅三昧樂門
醉故。不能善知惟自心見。隨自相同相熏
習障礙故。空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
心名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靜已上會解引此
三文竟即釋云。第二云。妄取以爲涅槃。第四
文顯第七云以分別心名爲涅槃故。皆無實
已上問。第二卷云而滅諸根不取未來境
等者文意如何 答。定性二乘入無餘位。分
段根境雖悉滅盡。猶受變易根境身。而彼
二乘不取此變易境界爲生死有。但以滅分
段諸根。妄執取爲涅槃爲言准此思之。定性
二乘雖入涅槃。而猶有未來境。但彼迷故。不
取爲有。妄執爲涅槃云事分明也。故七卷楞
伽經第二云。復次大惠。諸聲聞畏生死妄
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想。一切
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
滅以爲涅。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爲
大涅槃。彼愚痴人説有三乘。不説唯心無有
境界已上准此經文。二乘無餘非實涅槃云
事彌分明也 問。正檢彼經未説五性。其前
段有此文。何無是文爲定性二乘所入之無
餘涅槃□明知。爲□誡一類不定種姓聲聞
樂求無餘之輩故云妄計等也。況次下云不
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爲大涅槃已上
非明不定性之轉識得智乎。以定性之藏識
無轉識得智義故。如何 答。實□問此未説
五性前有此文。總毀責定不定二種聲聞之
所期無餘故。經云諸聲聞等也。何必定知教
誡一類不定性乎 設雖誡一類不定。而所
詮者。諸根境識無餘涅槃非實涅槃云事既
分明者。汝所立之趣寂聲聞。亦可非永滅。縱
雖此文約不定性。次下正説五姓中聲聞乘
性者是決定性也。以不定性別立爲一類故。
然其聲聞乘性受變易身者。經文分明也。但
淄洲惠日論第三云。此説不定性迴心以後。
墮不思議變易生死。無決定性得變易文已上
雖有此會釋甚自由也。不足言者歟。爾者
定性入無餘位受變易身。而自不知。謂爲
涅槃故。今云。妄計之旨。誰謂不然哉。加之
法相宗以具説三乘方爲了義。然今楞伽經
云。彼愚痴人説有三乘。知。楞伽意雖説五性。
偏是爲愚痴人以權方便所假施説全非彼經
正意。以之思之。彼經不許定性無餘。灰斷
爲實涅槃云事實明鏡也 問。今所指第七
卷文者。具如上引。如所引文者。既云於第
八菩薩地中等。明知。迴心菩薩聲聞縁覺上
昇第八地。樂著寂滅三昧之相也。何指此文
證定性二乘無實涅槃之義哉 答。此事難
思。但彼文意云第八地菩薩所證。寂滅三昧
是同二乘寂滅涅槃故。菩薩於其三昧。除生
樂著云云故知。二乘所得涅槃。亦但是三昧
爲言故七卷楞伽經云。大惠。八地菩薩所
得三昧。同諸聲聞縁覺涅槃。以諸佛力所
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使不
化度一切衆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已上
佛力所加持者。第八地菩薩得諸佛□勸等
是也
抄。望其當分 問。付明無餘體。且以大
乘望之。但是三昧。爾者九次第定等中何定
哉 答。起信疏云二乘無餘體唯滅定
付之楞伽經中説二乘無餘云樂著三昧樂未
必云滅盡定。何況法花論云諸禪三昧。可廣
通諸三昧何定判體唯滅定乎。是以一乘
佛性權實論中卷大開業寺沙門法寶
述。増壽變易章第八
云。此定
於前三乘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涅槃。
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内身修行法中。別
有此一種三昧。滅於分段身心。然非八解脱
中滅定攝。所以得知滅盡定。後方入此三
昧故。瑜伽八十云。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
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
等不復得生。唯清淨無爲離垢眞法界○又
滅定唯識心不滅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
已上文證道理共明鏡也。今何云體唯滅
定乎 答。指無餘位名三昧。楞伽經法花論
所説分明也。但名滅盡定之定判未知。大師
依何經論。但金剛仙論第二云。然二乘人
有二種。一者發菩提心聲聞。如法花中舍利
弗等。受證作佛者是。二者寂滅聲聞。斷三
界惑盡。出分段生死。究竟想。起憍慢心。
入寂滅定。徑千萬億劫。於此定中。而不
反易生死微細行苦。後時定力既盡。從禪定
出更無所依故。還覓善知識發菩提心。求無
上道故。菩薩於此憍慢衆生。亦與悲救度
已上搜玄記第□探玄記卷第九中兩處指此
論餘文。清凉刊定同引此論。釋於鐵圍山結
集摩訶衍藏。故知。此等諸祖定見入寂滅定
之文乎 何況起信疏云入無餘依法爾皆
有變易報殘已上又云離事識分別麁苦。
猶受梨耶變易而行苦。然此細苦無始來有
已上此等解釋全似寫今論文乎 楞伽經文
准此等義可思之。但於法花論文者。起信疏
引此論即釋云。二乘無餘體。雖滅定亦通方
便故云諸禪已上解釋明鏡也。不可及苦勞
歟。次於寶師釋者
抄。論釋七譬喩中 會解云。七譬喩等者。
即勒那摩提譯本也。論標云。次爲七種具足。
煩惱性衆生説七喩對治七種増上慢。應知。
七種衆生者。一求勢力人。二求聲聞解脱人。
三大乘人。四有定人。五無定人。六集功徳
人。七不集功徳人。七種喩者。一火宅喩。二
窮子喩。三藥草喩。化城喩。五繋珠喩。六頂
珠喩。七醫師喩。七種増上慢者。一顛倒求
功徳増上慢。二聲聞一向増上慢。三大乘一
向。四實無而有。五散亂。六有功徳。七功徳
後五皆云初二
爲増上慢故耳
今當第四喩爲定性人對治實無
而有増上慢也。若菩提流支譯本乃云。實無
謂有増上慢心。以彼七種皆云慢心。故知。今
云増上慢人者。非四種聲聞中増上慢聲聞
也。乃爲定性人爾而云世間有漏三昧者。二
本論皆無有漏之言。在小乘雖四涅槃。大乘
望之故云世間三昧已上私云。留支本云。四
者實無謂有増上慢心。以有世間三昧三摩
跋提。實無涅槃生涅槃想如是倒取已上
那本云。四者實無而謂有。増上慢人以有世
間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
如是倒取已上既勒那本云漏三昧故。今云有
漏也。餘文授合可自見之。又常騰注論所揲
之論本。正云世間有漏三昧也
抄。第四爲有定人 問。有定人者名義如
何 答。論自釋云有世間三昧云云又十卷
楞伽第二云。聲聞縁覺三昧樂所牽故作涅
槃想已上准此等文案者。有者有所得也。即
執取了義也。謂二乘無餘體是滅定。而彼
不知謂爲涅槃。是即迷執滅定。謬爲涅槃
之人故名有宗人爲言起信衆云。論説二
乘有三種餘○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餘故
○謂爲涅槃。而實但是未證身前期以滅智
所得滅定已上
疏。勝鬘亦云 經云。唯有如來得涅槃。爲
一切衆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
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者。涅槃界遠。
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蘇息
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説。何以
故。有二種死。何等爲二。謂分段死。不思議
變易死等文
疏。更受變易 問。入滅二乘。於三界外
更受變易 爾者以何業因感變易報乎
答。無明爲縁。無漏業爲因也。付之凡無漏
者。必損有漏。設雖變易。其性是有漏也。何
以無漏爲因哉如何 答。無明爲縁。無漏爲
因。感變易報云事。經論之常談。性相二宗
之共許也。但於無漏必損有漏等云難者。一
乘佛性權實論中増壽變易
章第八
云。或有難言。無漏
之法破裂生死。云何爲且成變易報者。如上
地道破於下地。成上地報。二乘無漏。破裂
分段生死。成變易報。於理何失已上又不局
二乘無漏。縱雖菩薩以因位無漏不離無明
故。下地無漏成上地變易報。有何難哉。故起
信疏下卷云。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之累。
不同佛地能淨之徳已上探玄記第五云。若
無明未盡障隔眞如。令修生徳未全同眞故
有生滅已上今抄引無上依經云。起輕相感
有虚妄行云云豈非無漏業與無明相應有生
滅故。名虚妄行哉。爾者親成變易。於理無
過歟。故無差別論疏云。因位無漏所感之身。
細患所遷故云變易已上例如安惠云。因位無
漏亦許有執。思之可知 問。二乘無漏且可
爾歟。菩薩無漏何與執相應乎。故佛地論第
七云。有義法執及無明等。遍在一切善惡無
記。有漏心品及與二乘無漏心等。皆不了達
法無我故。皆似相分見起故已上既云。二
乘無漏不了達法無我。故法執及無明相應
云云明知。菩薩因位無漏了達法無我故。不
可法執等相應云事是一次於安惠意者。述
記第九云。安惠等執。即通三性無漏之心。無
非執者。五八識唯有人六通二種已上局有漏
心不通無漏見 是二如何。答。菩薩因位無漏
與無明相應故。有生滅之累云事。如所引成。
既無上依經通三乘聖人。以無漏業爲□受
變易。云起輕相感有虚妄行。豈非大力菩薩
無漏業亦是虚妄哉。次於佛地論文者。且約
増勝偏擧二乘。縱雖菩薩何無前地無漏。與
後地微細法執倶起哉。況既云二乘無漏心
等。豈非等取菩薩因位無漏哉。次於安惠
意者。上所引佛地論云有義者。即安惠論
師歟。了義燈第六云。問。安惠本計佛無見
相。何智縁涅槃。何智縁俗。答。縁自證分名
俗。縁如名眞。問。因位無漏亦許有執。何名
現量比量等。又親得證如不。答。准縁他心
云。不知如佛境亦不親縁如。因位名無漏名
縁如。名縁二空等者。據無明漸微。名爲無
漏縁如縁空分爲凡聖故。諸自證因位不能
分明親得。現比非量。唯思可知已上演祕第
一云。望執輕量名現非量。五八執徴故名現
量。亦如勝義世俗善等已上上攝論者。梁論
第十三智差別勝
相第十
問。此性宗意以無漏業爲因
者。局後得智無漏歟。爲當通根本智歟

抄。無上依第一説 會解云。無上依經文
科分三。謂標釋結也。初約人標能所障。謂約
三乘人標擧能障四障及所障四徳。以三人
同有故。次一者生縁或下釋也。亦分爲三。初
例釋能障相。謂例界内無明行品。釋此四障
名相也。二無明住持一切煩惱下。正釋能
障所障。謂雖有能所障。意正以能障自所障
故也。三阿難於三界下。例釋所起生死。謂
由四障能障四徳故。起四種生死故也。後阿
難四種生死下。結成得失也云云 取意
抄。無明住地生一切行 問。自宗意無明
生無漏一切行者。其相如何 答。且如唯
識論第八云。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
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所知障云
大菩提。爲永斷除留身久住。又所知障爲有
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故於身住有大
助力已上
抄。三者有有 問。云有有云無有。其義
如何 答。一義云。決擇云。言有有者。一云。
有此變易故名有有。二云。有此細苦故名有
有。三云。生表現有故名有有。言無有者。一
云。無彼分段故名無有。二云。無彼麁苦故
名無有。三云。滅表後無故名無有已上又云。
言何者無有等者。謂變易身爲縁。刹那滅爲
體。如分段中生□爲縁。老死支爲體已上
一義云。會解云。言有有者。上有字。即生死
因縁。如十二因縁中有支。下有字。正是三
種意生身。此是有果故。佛性論云。由前因
縁。或得變易。異熟有果言無有者。於變易
生死中。即生即滅故云無有。如十二因縁中。
生縁老死。亦約念念遷變故已上
抄。三種意生身 問。三種者何乎 答。決
擇有二釋。一者聲聞縁覺菩薩也。二云。大疏
五下云。然此身類有其三種。一三昧樂。二
覺法自性。三種類倶生。初從所依定爲名。次
從所依智立稱。三自證法相義。兼定惠及法
性相故名種類。由此故。能隨衆生種種一時
現生。任運而成云無作行。若依地位。初則
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後即八地後已上抄十
二下解釋繁廣。要者可見
抄。近遠皆釋 大疏二下普賢三
昧品
云。因因
性證彼因性。成彼果性顯果果性已上抄七
上云。涅槃三十七師子吼品。佛性有因有因
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縁。因因者。即是
智惠發心已去。果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果果者。無上大涅槃。今疏文意。因因即
歡縁縁智通發心已去。因即所證之理。能
證至果爲大菩提。所證至果名大涅槃。前
二是因。後二皆果。而有重因重果言者。謂
十二因縁是正因性。雖有此性。若無觀智不
能成果。今由觀智令後成果。即而因作因故
名因因。菩提對前已名爲果。而大涅槃由菩
提顯故。此涅槃即是菩提果家之果故○然
上四句之後。經中復有四句云。是因非果如
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
二因縁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爲佛性。此之
四句三即是前二三兩句。智惠菩提。皆依十
二因縁生故。初及第四。皆前中初一。以十
二因縁。約相是因。若約縁性則非因果。是中
道正性法身理也○若總合上十一種四句。
成五佛性復成四句。一或有佛性闡提人有
善根人無。是前因性之中。一分之義。以未
成佛時。善惡無記皆名佛性。今取其惡故。
云一分闡提有也。二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
提人無。即因因性。三或有佛性二人倶有。即
因性中通十二因縁。亦非因非果之性。四或
有佛性二人倶無。即彼果性及果果性。對
前兩種四句。可以意得。十二因縁名佛性
者。一當體淨故。是法身性。二能知名義成
反流故名報身性。又前滅後生。非斷非常。顯
中道故○又初因性。即染淨縁起。二因因性。
即内熏發心。第三果性。即始覺已圓。四果
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染隱體。二微起
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源顯實已上
抄。今唯經明佛性 決擇云。言佛性略有
五種者。謂善始淨水性。不善如濁水性。無
記如不太清不太濁水性。果如清淨水性。理
如濕性已上譬如雖水唯一濕性而約清濁
縁分爲多性已上佛性一理。准思可知
抄。一是離欲 決擇云。得定凡夫離欲但
伏。其現那含聖人離欲亦斷其種已上
抄。二是五住已上 文 問。五住者何乎 答。
一義云。唐經第十六十住 品説。第五具足方便
住勝進分云。欲令其心轉復増勝無所染著
已上疏三下云。性相交徹。則轉復増勝。形奪
兩已。皆無染著成般若故已上一義云。涅槃
經中。多銘歡喜等。十地名十住故。今云五
住者。第五難勝地也。抄十五下十地品中
第五地
云。四
道品取其淨相。以十淨心而能治之。即入
五地。入五地已。菩提分法不取淨相。而
非不行不取而行方能善修已上 准此可知
一義云。十地中第六現前地名五住已止
疏七下第六現
前地
云。又四地出世未隨世。五地
能隨而不能破染淨之見。此地觀察無染淨
法界破彼見故已上唯識論第十釋十地所證
十眞如中云。六無染淨眞如。謂此眞如本
性無染亦不可説。後方淨故已上准此可知
 問。今論善不善。須約三性論之。何染淨
之見乎 又抄十五下第三地
之餘
云。然煩惱有三。
一正起者初地斷。二誤心起者二地已斷三不
善根使任運性成。三地已上漸次斷之。又貪
等尚略有二種。一者不善凡夫所起。二者
是愛佛名貪。増厭世間説之爲嗔。分別有
無。説以爲癡。上三處斷是不善煩惱。善煩
惱斷亦有三處。一者正起。地上漸八地時盡。
二者習氣。八地已上漸次斷除。十地時盡。
三者使性至佛乃盡。今此但斷不善之性。
不説現斷。至七地中。方説斷於求佛貪等
已上准此。不善根性。於三地已上即斷之何
云五住已上等哉 答
疏。莊嚴第五無性 問。清凉大師引莊嚴
論時邊畢竟二種無性。爾者畢竟無性如何
釋之乎 答。疏云。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
付之無性有無種中。斷善闡提名時邊。
無性闡提名畢竟。何釋畢竟謂永無即大悲
菩薩乎。是以行願記第四懺悔業
障段
云。一闡
提者是梵語。具足應云一顛底迦。此云斷善
根。莊嚴論闡提有二。一時邊。即暫時也。以斷
善根故。無暫時入圓寂之法。二畢竟闡提。即
畢竟無有入涅槃法。斷善根已久處虚道。若
得人身値遇善友。但云人天善根。而成就之。
正是五性宗中無種性有情也已上此釋尤符
順論文。文何判即大悲菩薩乎 答。莊嚴論
第一種性品
第四
云。無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
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般
涅槃法。時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
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脱分
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無
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
槃人已上此論文全同楞伽二種無性故。十
卷楞伽第二云。大惠菩薩。白佛言。世尊。此
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佛
告大惠。菩薩摩訶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
不入涅槃。非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値諸佛善
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已上
四卷經第一云。大惠。一闡提有二種○大惠。
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佛告
大惠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槃涅槃已。畢
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
等文同
十卷經
又七卷經第二云。大惠菩薩言世尊。
此中何者畢竟不入般涅槃。佛言大惠。彼菩
薩一闡提。知一切法本來涅槃。畢竟不入。
非捨善根等文是即十卷經云常不入涅槃
者。畢竟不令義也。故四卷七卷。並云畢竟
不般涅槃。莊嚴論亦云畢竟無般涅槃法。經
論文言既全同也。若許經是大悲菩薩。豈於
論文不許之哉。是知。論家全用此經文。更
非論主我立也。爾者經論。各立二種無性。
彼此全同云事彌分明也。但於行願記釋者。
且符顯相宗是一往釋也。若依自宗論之時。
爭可違清凉定判哉。問。相宗意立三種無
性。有三梵名。翻譯亦異。然楞伽説斷善大悲
二種。莊嚴明斷善無性二種。若經論合明。
則具有斷善大悲及無性之三種闡提。況楞
伽經是未了五性。不如深密等顯了五性。今
何執楞伽之片文。局判無有無種性人乎
答。一代諸教中。無具説三種無性之明文。但
是彼宗師。爲妄立自義。強搆臆度。曲會經
論。實不足言者歟。楞伽既盡無性有情之種
類時。具擧斷善大悲之二種。莊嚴論全寫
此經文。名爲時邊畢竟。豈非如次指配斷
善大悲哉。但於三引名者。全無經論所出。不
足信用。然決擇云。又准彼宗。第五無性有
三梵語。翻譯亦異。一阿闡底迦。此云不
樂欲。不樂涅槃故。二云。一闡提迦。此云樂
欲。樂住生死故。此上二名亦通大悲及與斷
善二種人故。三云。阿顛底迦。此云畢竟無。
唯局無性。通斷善根及與不斷。但無三乘無
漏種故。若准性宗斷善之人。且就長時言
畢竟無。或約大惠悲願力故。當不成佛名
畢竟無已上委可思之。次於楞伽者未了。深
密者顯了云難。抑深密經中有三種簡別哉。
若云無者。還成未了。何是顯了乎。況次下
疏。深密等經。就其長時云定性無性者云云
全非永定永無。豈是顯了乎
疏。諸論隨佛方便 問。今諸論者。別指護
法等末論師歟
抄。彼法花疏 玄賛第一云。金光明經
亦説三法輪。謂轉照持○法花亦云。我等内
滅自謂爲足。唯可此事。更無餘事。初時教
也。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衆生。都欣樂第
二時教也。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
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人自得未
曾有非先所望。而自得第三時教也已上
疏。寶性佛性 寶性論第三。佛性論第二。
可見之
疏。妙智經中 問。清凉大師一乘居三乘
後之義。引何經論證之乎 答。引妙智經
及梁攝論證之也。付之凡引證據者。爲生他
信智也。然妙智經是未渡之經。有無未決之。
何引爲證乎。梁攝論善成立之。三種法亦
譯者加増。非世親論主意。故中邊義鏡殘
第五得述云。然梁攝論所言善成立者。一小
乘。二三乘。三一乘。第三最上者。眞諦法師
加増語。非世親論主意。所以得知。唐攝論
言無上差別者。謂聲聞乘上有獨覺。獨覺乘
上有大乘。其菩薩乘即佛乘。更無有上。無
性攝論亦同梁唐論倶世親造。豈有相違。故
知譯者謬也已上隋達摩笈多所譯世親攝論
第六。全無此三種。明知。眞諦加増也云事。
如何 答。雖妙智經是未渡經。賢首大師。面
受日照三藏之口決。相承無所謬。苦不信
此口決。汝宗以玄奘口決爲指南。誰亦共
許之乎。故自宗意。親受日照之口決。正依
妙智經之所説。成立三乘方便一乘眞實之
義。云依憑云相承。何不信受乎。況梁攝論
善成立之三種。如何會通之乎。但於此善
成立之文。是眞諦加増云難者。續高僧傳第
一云。自諦東夏雖廣出疏經。偏宗攝論故討
尋教旨。通覽所譯。則彼此相發綺繢鋪顯
故。隨處翻傳親流疏解已上眞諦三藏殊宗
攝論討尋教旨。親製疏解已上修練異他。有
何所謬乎。若云以違自解非他爲謬者。亦
可以違眞諦所譯。爲玄奘謬乎。又眞諦是梵
僧。偏宗攝論。本在彼國。勤受覺之。可有謬
否。奘師是漢人。別宗五性。假往彼國卒爾傳
之。可無謬否。是非自顯。智者知之。又傳云。
今譯兩論。詞理圓備。吾無恨矣已上此是上
述對智幢譯倶舍及攝論竟。如是結詰也。既
云詞理圓備。有何所誤乎。若云眞諦自稱
故不可信用者。奘師亦多自稱我傳中天正
音。如何汝信受乎。但於餘譯無此文云難
者。餘三藏未宗攝論故。可有品不窮習。於所
譯論云之無所闕略乎。若云以多人語可決
正不。既隋唐兩譯共無此文。唯眞諦一人所
譯有此語。明知。是加増者。法花云無二亦
無三。彼五度三藏共無第字。明知。玄奘一
人云梵本有第字者。是可謬加増。汝何執
爲是乎
抄。斯即會無性定性 問。妙經信解品窮
子喩者。爲指四大聲聞喩窮子。爲當通喩定
性無性歟 答云云兩方。若云別喩四大聲
聞者。抄引窮子喩文意。即釋云。斯即會無
性定性已上明知。遮指無性定性名窮子
若依之爾者。正見經文。明四大聲聞領
解擧窮子喩。何云喩定性等乎。況抄上文
云。又四大聲聞。自陳捨文逃逝明已先化
已上意云。捨文逃逝者。顯退菩提心之義
也。若是退大之類者。何云無性定性乎 答
註云。自鄙先心者。本在聲聞地之時。期有
餘無餘二涅槃。此所期之二涅槃者。定不定
性二種聲聞。全同無異故。四大聲聞至法花
會。悟入一乘佛性之法理。自鄙執實有二涅
槃之先心。則非唯此四大聲聞所期之二涅
槃無實體。彼定性等之所入無餘涅槃是權。
蘇息處全無實體之義。自所成也。故三周
聲聞之領解涅槃。不簡自他所期之涅槃。總
悟爾前許二乘有實滅。是方便教。故今四大
聲聞之所領解者。非唯自鄙先心。總會定
性無性也。以今一乘佛性之法理。貫通定性
無性故。例如探玄記云。一約事破二乘實滅。
二約教破亦會大乘權教也。思之
疏。若不信法花 問。涅槃經意。説一乘
一性破三乘者。指何品何文哉 答
疏。若謂佛性有二 佛地論第二云。雖餘
經中宣説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當得成
佛。然就眞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
方便而説爲令不定種性有情決定。速趣無
上正等菩提果故已上
抄。然性有二種 玄賛第一云。然姓者有
二。一理姓。勝鬘所説如來藏是。二行姓。楞
伽所説如來藏是。前皆有之。後姓或無。談
有藏無。説皆作佛已上談有者行性也。藏無
者理性也云云問。勝鬘楞伽同名如來藏。何
勝鬘所説名理性。楞伽所説名行性乎 答。
玄賛第三云。楞伽經云。阿梨耶識名空如來
藏。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藏識
有漏虚妄不實故名爲空。能令一切無漏種
故如來藏。四知種子是無漏非虚妄法。由近
善支。多聞熏習漸次生長。當成四智。四智
之因名不空如來藏。藏是含藏自性義故○
勝鬘經云。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謂若離若脱。
若斷若異。一切煩惱藏。不離不脱。不斷不
異。不思議如來藏煩惱有漏虚妄不實。能
覆眞如名空如來藏。涅槃無漏體是無爲。非
虚妄法。由近善縁斷諸煩惱。漸次智起方
便顯證。名爲涅槃。體性非空。所顯空之性
故。煩惱覆位名不空如來藏。歳是覆隱因性
義故。故在纒裏之位名如來藏。出煩惱時名
爲法身已上攝釋第二云。疏有二種如來藏
空智者。二如來藏即所縁境。謂空不空二種
之藏。言空智者。即是如來縁二藏智 問。
二智不無。何故名空 答。所縁空故。以得
空名 問。所縁何空 答。煩惱虚無。眞如
離彼妄心分別一切諸相故並名空。即此空智
亦名藏智故 問。二何名藏 答。妄能覆
藏。眞是所藏故並名藏○疏謂若離至煩惱藏
者。此辨煩惱空藏之相。妄法別起其體不
二。是故名離。可以對治因縁易脱故名爲
脱。始終反改目之爲異。經本無有若斷之
言。我本不同更勘餘本。疏不離至如來藏者。
此辨眞實如來藏相。所謂諸佛同體義分。非
全別體故曰不離。常住不可因縁易假令失
故曰不脱。始終不改名異。妙出情外名不思
議。經本亦無不斷之語。有義眞如體。遍
不離有情故曰不離。縛法可脱。體既非縛故
名不脱。如爲法體與諸餘法。非條然別名爲
不異。議曰不及前釋。得失可悉。疏能覆
眞如名如來藏者。復有二釋。可知。此妄空
能成如來故。所知空名如來藏。二妄法空
中。無有眞實如來藏名空如來藏。空即無義。
從彼所無而以立名已上
疏。然涅槃依於理性 問。法性宗意。理行
二佛性者。性習二性中何乎 答。准次下問
答可知之 問。法性宗意。行佛性遍在一切
衆生界可云乎 答云云兩方。若云遍在者。
修生諸善功徳行。是名行性。彼斷善根等爭
具之乎。是以今疏抄意。涅槃經凡是有心
定。當作佛之文。約理佛性而成皆當作佛性。
而成皆當作佛之義。述行佛性不一遍在一
切有心者之旨。若依之爾者。行性既不遍在
衆生界者。還同法相宗之所立。爭成一乘一
性義乎 答。決擇云。若約本義。理性大同行
性。全異行者。相宗行性。即自法爾無漏四
智本種。性宗行性即自所修善行。攬理所成
以爲其體已上准此本性住種性名理佛。習
所成種性名行佛性。故五教章種性義云。其
習種亦從眞如所成等已上思之 問。探玄
記第十六性起品云。四徳門者。以性即行性。
是故唯理性起○ 問。理是無爲。行是有爲。
理顯爲法身。行滿爲報身。法報不同。爲
無爲異。云何理性即行哉 答。如來藏中具
足恒沙性功徳故。起信論中。不空眞如。有
大智惠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涅槃云。佛
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惠。解
云。此則無爲性中。具有有爲功徳法故。如來
藏經摸中縁等。及寶性論眞如爲種性等。皆
是此義。是故藉修引至果位名爲果性。果性
赴成名性起已上准此三大中。體大名理性。
相大名行性何釋所修善行乎。又五教
章種性義云。就眞如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
云。自性清淨心名爲道諦。又涅槃經云。佛性
名爲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惠。此等並
就本覺性智説爲性種。其習種亦從眞如所
成故。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清淨法界所流
等。又起信中。以眞如體相二大爲内熏因。眞
如用大爲外熏縁○内外説熏以熏力故。無
明盡時莫合不二。唯一眞如也已上准前玄
記釋。會此種性義。理行二佛性合名性種性
何者性種名理性。習種名行性乎 答
抄。未作闡提 抄十九下出現品云。故應問
言。頗有新作一闡提。不復有闡提後生信不。
若有新作。未作之時有佛性不。若未作時有
作時無者。佛性可斷。若先無者。則不由於
闡提無也。本自無故。後生信心亦後如是。
若有佛性。佛性即是可生生法。前則本有今
無。此則本無今有。若發信心。亦無性者。此
亦不于闡提故無。故知。但是約於長時未成
其莫作故。皆誘物何定言無已上
抄。以釋法顯 會解
抄。輕舟迎接 會解云。今云。輕舟迎還。
傳中不説故也已上又云。握腕驚悚之状也
已上
 于時文明三年三月十五日於南都東大寺
 如意輪院閑室寫之畢
          華嚴末葉海圓之


演義鈔三上纂釋第三

抄。先總奪 問。總奪者何乎 答。應化
聲聞是能化也。定不定之二種聲聞是所化
也。於此二種人。總成無用破之也 問。今
既於不定性。則化而有益云云何云總奪耶。
又許定性決不迴心。亦何云奪耶 答。決擇
云。能化便成無用者。彼疏云。即爲調伏
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爲彼同類。
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醉
逸而臥後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性二
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復
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
據案記即是有用。何故鈔云便成無用耶
答。若依相宗具大乘不定性入。假設不化終
不沈寂故。成唯識云。如諸異生煩惱故。若
定性人決定沈寂。終不可化。無用之難其
理眼然已上彼疏者玄賛第四也。具如下引。
案此決擇意云。今疏之無□記誰者。彼法相
宗心。若定性若不定性。都無實入無□復從
彼起之道理。何假而現入滅還生之化相耶。
既實無其機。今現法相有何所用耶爲言
抄云先總奪化也。但抄云如有不定性聲聞
等者。意云。若雖入無餘。而是有具大乘不
定性。則菩薩變化爲聲聞。尤可有益。然汝
宗中決不迴心。豈非無用云云 爲言此望定不
定。倶成無用也。得此意可會抄文也。一義
云。會解記云。鈔有化無用者。約此望彼。若
彼疏云即爲調伏○而入涅槃。評曰。彼以變
化權聲聞得起者。爲引不定性人。然彼宗亦
有一類定性。此□□起云無用。非唯無用。亦
及誤他餘如下説已上凡今抄釋。以縱雖有
應化聲聞不現入滅。而永不再起方有其益。
應無誤失故。抄云。法花已前有二意。故説
有趣寂等云云細思可知
一疏。又豈不誤於一類 問。應化聲聞。於
無餘依現般涅槃。可有誤機之過耶 答。疏
心爾也 問。佛菩薩等。以後得智觀機之根
欲性。隨其所應引導之。縱雖現般涅槃。而
有可誤之機。不可令感見之。何以愚情可
難大權隨宜之方便耶是一此莊嚴論八意。
攝論十義。同會一乘中變化故説一乘云云
玄賛第四云。九化故者。如世尊説。汝等苾
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
云何已成佛後。依二乘而般涅槃。即爲調
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爲彼同
類。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
醉逸而臥後從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
性二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
皆復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
涅槃。今□會中富樓那等。即其義類也已上
攝論等心如此。豈可有誤機之過耶是二
之起信論會身子六住退云示現退云云爾者
亦可有誤實類之過耶。若難他人云權必化
實者。豈不成自害耶是三如何 答。諸佛
化儀不簡萬機。縱雖當會不見聞之。於餘處
後時傳見聞之。豈無誤好滅衆生哉。況深密
第三時普爲發趣一切無者。顯了説之。何有
簡機耶。何況今所示化儀。若望定性。若望不
定性。旁無用也。決擇釋如上引。次於莊
嚴等變化故説一乘之文□法花四種聲聞中。
爲應化聲聞授記。別是有化故説一乘故。梁
攝論第十五云。復次佛化作舍利弗等聲聞。
爲其授記。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爲
菩薩。未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由佛道
故涅槃。如佛言曰我今覺了過去世中。已
經無量無數。及依聲聞乘般涅槃。欲顯小乘
非究竟處。令其捨小求大故現此事。由如此
義故説一乘已上此論云。般涅槃者。非餘涅
槃是有餘涅槃。更迴心向大。現受佛記。示
捨小求大之相。以顯小乘非究竟處。由彼小
根人見此事。學此跡故亦同迴心向大。即
如富樓那等者其類也。化故説一乘者。大意
如此。令不見入無餘耽寂滅。後從彼起等義
也。但於玄賛者。住自意稱異端不足會通。然
世親攝論第十云。言化故者。謂佛化作聲聞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