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論辨相○三所念眞如下疏釋彼論。四然此
三心下歴位辨差○所以増名解者。正念眞
如是智解故等文
抄。言相者即無相問。無相爲相等四句爲
句句各顯別義。爲四句共成一義 答。一義
云。四句展轉共成一義也。謂無相爲相。故同
法界相。以同法界相故絶分量相。以絶分量
相即是無齊限之相也。是則以上三句展轉
成下無齊限相也。故貞元疏第一云。言心相
○謂要無齊○若約悲願。盡度衆生。盡修諸
行○其一一行皆無○齊。若約正念眞如無
齊限者。則下無衆生而可度者。上無菩提而
爲所求中。無萬行而可修斷。亦無眞如而爲
所念故已上既以無齊限之一義。歴諸門明之。
故知。今所擧無相爲相等三句。不顯別義。終
歸第四句也 問。瑜伽論云。願決定當證無
上正等菩提。能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
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
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
心以定希求爲其行相已上既以決定希求爲
菩提心行相。今何以無齊限相爲相哉 答。
法門建立依宗。依宜不可偏執。且今圓宗意。
稱性之直談。不逐機宜對待故。發菩提心亦
同法界相。以法界無分量故。菩提心以無齊
限爲相也。即初地十願云。虚空界盡衆生界
盡。乃至衆生煩惱盡。則我願可盡而虚空界
等不可盡。故我願不可盡等云云横盡佛界
生界。竪盡九世十世。如其法界横竪無盡。菩
提願心亦復如是爲言然瑜伽等意以法相爲
宗。故於菩提有情起上求下化之誓願。以此
能誓願爲名自性。此是心用有四分中見分
也。此能縁之心必記所縁之境。即於菩提有
情之境上。決定希求是名行相。謂相分也。其
菩提有情即名所縁。是本雙也已上彼出五
種相中。初種者是也。故倫記第八云。第三所
縁即據質。第二行相是其影像已上是則以法
相爲宗。故併入法數釋菩提心之體相等也。
各依所宗互不可是非者乎 問。且依瑜伽
論。何以非慮之相分爲菩提心之行相哉。故
唯識論第二破相分。名行相之義竟。次下云。
故識行相是了別。了別即是識之見分已上
云。相分是所縁。見分名行相已上倫記解釋豈
不違此等論判哉。況論正云。以定希求爲其
行相已上希求之當體全是見分也。縱雖餘處
有相分名行相之義。而於今瑜伽文。可見分
名行相者也。如何。答。有一義意。如來難成
立之。倫記釋者用否可依時云云但仲算私記
意。唯識見分名行相。瑜伽相分名行相云云
既會本末二論不同歟。爾者得本論之趣。如
是判歟。謂唯識對小乘破定執。瑜伽明菩提
心之體相。故尤以倫記釋可爲指南。故知。今
瑜伽文擧所縁之境。顯能縁之心也。謂菩提
心者希求之心也。即所希求菩提有情之影
像。於能求之心上現在前時。菩提心方成。譬
如鏡中像現前時。彼鏡能照之用方顯。今菩
提心亦如是。能希求心中所希求有情之影
像現前時。菩提心體相方顯。故知。今文擧所
縁影像之行相。顯能縁之菩提心

演義鈔一下纂釋第四

疏。九開因性問。玄十六云。若三乘發中衆
生心中。但有因性無果用相。此圓教中盧舍
那果法該衆生界。是故衆生心中亦有果相
已上今既明圓經教起。何不云開果性乎 答。
出現品云。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已上
疏九上云。此有三意。一明無一衆生不有佛
性。則知。無性者非衆生數○二者衆生在纒
之因。已具出纒之果法。故云有如來智慧。非
但有情後方當成。亦非理先智後○三彼因
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圓教宗自他因
果無二體故不爾。此諸衆生有果。何名説佛
智耶。斯則玄又玄。非花嚴宗無有斯理已上
十九上云。一明生等有因。二明因有果智。三
自他交徹等文會解記引此疏文竟。次云。評
曰。三義中初通終教。次通同教。後唯別教。今
云開因性。即衆生因中具果徳。當次義。又上
果徳即十佛果徳。今亦衆生性具此。當第三
已上意云。直就衆生心論之。故名因性。然
其所開正是果性。故行願疏云。五開物性源
已上同記第二云。大疏此段名開因性。如何開
耶。出現品云。佛子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
智慧等文准此可知。是則正符合玄記釋。何爲
相違乎 問。今抄釋因義。但云本有恒沙性
徳等者。唯約因性不通果性況既云開因
性。何用強會乎 答。抄云。本覺佛智無二體
已上本覺是因性也。佛智即果性也。意云。
因性具果性爲言故疏九上云。所以知。以佛智
遍者。無一衆生不有本覺。與一切佛體無殊
已上又抄十九上云。因有佛智○所以有者。
因果二性無二體故。若因無果性。果是新生
便有始終。故新生有始。佛性非常住故已上
此等文校合今抄釋。更無異徹。何況疏云。謂
上因果理事皆由衆生性有云云所言果者。即
指第五顯果徳也。加之。次下別釋中。引破塵
出經卷等之文。思之可知 問。圓頓成佛論
云。今時修心人。先以自心日用無明分別之
種。便爲諸佛不動智○清涼祖師依性起品。
佛智在衆生心之義立三復次。一生生自有
○二當果自有○三他果在我○若但返照性
淨本覺爲不動智佛。則當初復次。若成事事
無礙佛。則當後二復次。圓融成佛也已上
云。後二復次是事事無礙。何會解記云次通
同教者 答
疏。但相變體殊 自下明迷覆因性之義者。
爲顯開示之義故也。今先且略述五法名義。
抄六上云。疏文五法諸經皆具。且依楞伽列
次第者。則名相忘想正智如如。以爲其次。若
瑜伽七十二云。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眞如五
正智。分別妄想涅槃名已上此云疏文者。次下
引之。准此。今疏亦依楞伽也 問。五法之義
如何。答。大疏二上・抄六上委釋之。次下引
之。且唯識第八云。彼説。有漏心心所法變似
所詮。説名爲相似能詮現施説爲名。能變心
等立爲分別。無漏心上離戲論。故但總名正
智。不説能所詮已上此云彼説者。指瑜伽也。
此文詮要故先引之
抄。相反體殊者大疏二上第四至空
神之處
云。迷如
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等本如。執翻成
智。如外無智。智體即如。此二猶空寂照無
已上鈔六上云。言迷如以成名相。則妄想是
生者。此顯迷時唯有三法。一名。二相。三妄
想。故此五法通該一切而不必同時。謂妄想
正智此必不○故今有妄想。決無無正智。其
如如者。名相則有隱顯。此中迷故如如則隱。
名相則顯。次云悟名相之本如執翻成智者。
此顯悟時但有其二。一正智。二如如。既有正
智。決無妄想。了名相如。名相則隱。雖不壞相
擧體即空○故楞伽云。謂了名相及與妄想。
體不○得名爲正智如如。即是名相妄想本
自不生。釋曰。名相不生則境如矣。妄想不生
則心如矣。了心境如是爲正智。故唯正智及
如如存。次云如外無智智體即如者。復融上
二以爲一味○故疏結云此二猶空寂照無礙。
即是如照即正智如日念空。雖有二事一相
難分已上問。付明五法且名相與分別相望。
能生所生義如何判之乎 答。密嚴經下云。
名依於相起。二從分別生已上又云。名從於
相生。相從因縁起。此二生分別已上同疏第
四云。上文中説二法分別生。何故此文此二
生分別耶。如是二文互不相違。上文中説名
相。二法從分別生者。就實而説。大乘法中心
爲本故。今此文中此二生分別者。起次第作
是説故。良以起執迷名及相執爲實故已上
本無明有迷眞執妄之二義。今名分別。亦名
妄想者是也。然大疏云。迷如以成名相者。此
是迷眞之無明熏成名相故。密嚴云名相也。
從分別生也。執妄之無明返執名相。爲實有
故。密嚴亦名相。二能生分別也
抄。知見性相並皆 疏二上欲界諸
天之處
云。以開攝
示。以悟攝入。謂開示初能化。悟入約所化。彼
論云。開者無上義。謂深一切智智更無餘事。
即雙開菩提涅槃。謂以知見之性爲涅槃。知
見之相爲菩提。衆生本有障翳不現。佛爲開。
深則本智顯現。故示者同義。三乘同法身故。
悟者不知義。不知唯一實事故。今令成報身
菩提故。入者令證不退轉地故。即是因義爲
證初地已上。菩提涅槃因故已上抄六上云。言
以開攝示等者。此有二釋。前即嘉祥意。四句
雖殊不出能所。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全
彼疏文。彼更釋云。能化有大開之與曲示。所
化有始悟之與終入。意云。但説有性名爲大
開。言此是凡夫性。此是聖人性。因果理行即
名曲示。豁然了知故名爲悟。行修契證因之
爲入。則始淺終深。下引論意則初深終淺。以
入約因故。彼論云。即第二釋彼論説釋如來
知見。云知見者。如來能證如實。知彼義故。疏
意云。如實即法性是所證也。知彼義即能證
大智也。能所知見以名知見○今疏但出開
示四句。開者無上義論標名也。謂深一切智
智更無餘事者。釋所開即一切智智。一切智
者。是根本智。重言智者。是後得智。根本名
知。後得名見。深此二事更無有餘能勝過此。
故名無上。即雙開菩提涅槃者。釋所開一切
智智也。謂以知見之性下釋雙開義。衆生本
有下疏釋開義○知見性相並皆本有。有大
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義。故涅槃云。佛性名第
一義空。知見性也。第一義空名爲智慧。知見
相也。在因爲性相。在果爲菩提涅槃。故云衆
生本有障翳不現了○示者同義。別示知見
之性。以成涅槃。悟者不知義。別示知見之相。
以成菩提○上三皆果斷徳智徳。以總別故
而成三句。入即因義。未知何可能證。故示與
無量智業無量智者。即果中一切智智體用。
而言業者是彼因也。所以要擧初地已上爲
因者。登地證如爲涅槃因。能證地智爲菩提
因○又開者即涅槃○示即法身。悟即解脱。
三徳涅槃。即是三句入是三徳之因上有三
意。一約佛性。二約菩提涅槃釋。三約三徳涅
槃釋爾。並同佛性有果果。即菩提涅槃故。三
徳涅槃攝菩提故。約佛性故 已上問。上所引
疏抄有二釋中。當段疏抄當何釋意哉 答。
云可通兩釋。不可偏局。故大疏三上問明品釋經
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群生之文云。衆生等有或
翳不知故。佛開示皆令悟入已上抄九上云。衆
生等有或翳不知下釋第四句。即用法花開示
悟入佛知見意。謂開除或障。顯示眞理。令悟
體空證入心體也。大意然矣。此有多釋。已如
前引。今更略擧禪門釋之等文如前引者。指
疏二上等也。此疏抄釋全同當段疏抄。彼既
云大意然矣。而令通含多釋。今亦可爾歟。故
決擇類聚疏抄處處釋。總爲三義。一依法花
論。二依嘉祥。三依禪門。初義中引疏二上衆
生本有等文。次第義中引抄九上開除或障
等文。豈非爲當段疏抄令通此等諸義哉。一
義云。當段疏抄并問明品疏抄即同法花論
意。謂今抄釋開義云。知見性相。並皆顯現。問
明品疏云。衆生本有等。彼抄釋云開除或障
等者。並全同疏二上・抄六上述法花論意之
釋也。又今抄云不知令知名之爲悟者。全同
彼論云悟者不知義也。思之可知 問。行願
記第二云。能化有二。謂大開而曲示○若依
法花論釋。開者雙開菩提涅槃二無上果。示
者別示法身○清涼國師解云。開者開除或
障。示者眞實理等文今略引三師釋開示二字
之釋。餘二字之釋應知。是即三義大不同也。
明知。抄九上云開除或障等者。是清涼之別
義也。何輒混同法花論意哉 答。疏二上引
法花論雙開菩提涅槃之文。即釋云衆生本
有障翳不現佛爲開除故知。行願記云清涼
國師云等者。解釋上所引法花論文爲言
謂清涼別解也。但於三師釋大不同之難者。
嘉祥與論實不同也。清涼只釋論釋。餘非別
義。謂衆生本有知見性相。而障翳不現故。佛
開除或障令性相雙現。故云雙開。爲言其性
相者。如其次第涅槃菩提也。即今抄上文云。
二但相反下覆彼因義。是須開所以等文正明
此意。委可見之
抄。故談已下問。今明開示悟入。爾者約能
化歟。約所化歟 答。一義云。今披處處解釋。
大疏二上雙存兩釋。謂嘉祥與法花論也。又
大疏三上唯有一釋。全同法花論意。又彼抄
九上釋之時。更擧禪門釋之外不別出餘義。
並如上引。准此。清涼處處雖有多人。並是他
師釋也。未見別出自義。但多述法花論意
然述法花論意。既云故佛開示皆令悟入
知。論意亦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云事。但
嘉祥釋大開曲示。論判雙開菩提涅槃別示
法身。嘉祥釋始悟終入。論判悟約菩提。入縁
修因。故知。雖四字別義有差異。而約能所則
嘉祥與論是一同也云事。即今疏云故談斯經
等。抄釋云結成開義。思之可知。餘解記云。言
略釋如下者下。抄云古有多釋。一法花論云。
開者無上義○二嘉祥云。開示約能化。悟入
約所化○然此天台破云。經明四句。皆云爲
令衆生。語意爲主。前機得益。非關化主。應
作所化入開悟。那即分兩句。作能化開示耶。
今爲通云如經二句。云欲示衆生佛之知見。
豈非佛爲能示。又法花論牒初句云。如經欲
開知見。令衆生知得清淨。故牒第二句云欲
示衆生佛知見。故皆爲約能開示説也。若牒
第三句。則云如經欲令衆生悟佛知見。故牒
第四句。欲令衆生入佛知見故此二句。約所
化悟入説也。故經論正意自約能所明義。那
忽破云。四句皆云爲令衆生耶。花嚴亦云。其
性本清淨開示諸衆生。亦佛爲能開示也。只
由此故。吾宗多引嘉祥此義也已上先徳釋分
明也。尤可依用之歟 問。此義不爾。今疏云。
亦有二種。一以言顯示等云云准此。示之一字
兼約能化。開示悟入之四通約所化。以之思
之。若如所立者。既初以言顯示之義。是約能
化。何但明示義不通開義哉。後使修行悟入
之義。是約所化。何不局悟入而通開示哉是一
況今是明圓經教起因中。釋爲開因性故説
今經之義。故知。雖借用開示悟入之言。於其
義者未必全用歟。故疏主爲證花。而但是爲
取語便之相似。未必全用歟是二又抄次上云。
若寂照雙依則因性開矣已上此正約所化機
開發已性。以釋開義見是三明知。縱雖餘處釋
符同法花論。而當段疏抄偏釋圓經教起因。
中明開因性之義。故不可同餘處爲釋法花
意。全引用法花論及嘉祥等釋也。如何 答。
今疏云。亦有二種等者。初約解。後約行。全非
約能所化也。但其開示悟入之字義。不可違
彼論釋也。謂初以言顯示者。此約解了。然佛
但指示之。令其知有即如示貧女宅中寶。而
未見未用。故唯明示義不通開義。其故者以
開除惑障。必由修行故。次云二使其修行等
者。欲令生修行悟入。故佛開除惑障。顯示眞
理。即抄釋云。義通開示者是也。意云。疏云使
其修行者。正明所化機之修行。雖可局悟入。
而欲使其修行則佛必爲其開除惑障。故云
義通等也。抄云。顯現之言對於開示者。由能
化之開除。故所化心中所具知見之性相。今
方顯現。故云對也。當段疏抄釋得此意。可知

 已上一義意也
一義云。開示悟入之四字倶通能化所化。謂
法花論意。開者雙開菩提涅槃。示者別示涅
槃。悟者別成菩提。入者總是能證菩提涅槃
之因也云云如上所引抄六上釋。可見之。若
開示之二字局能能化。悟入之二字局所化。
互不相通者。能化之佛可不教可證菩提涅
槃之因業。何故彼抄云。悟者不知義中。別示
知見之相。以成菩提。入即因義。未知何能證。
故示與無量智業等文既並云示。豈非能化之
教示哉。又所化之機可不顯示涅槃法身之
眞理。何故彼抄云。示者同義。別示知見之性。
以成涅槃已上豈無所化之機成涅槃哉。故知。
法花論意不可局配能化所化。但可隨應倶
通能所。故處處解釋或約能化。或約所化。任
便釋之。當段疏抄正存此旨也。故抄六上述
嘉祥云。四局雖殊不出能所。述論意之時全
無能所言。明知。不局配能所也。但清涼處處
見述法花論意者。准前義可知 問。四字倶
通所化者可知。又故今抄之使其修行義通
開示等文但悟入之二字。如何通能化哉 答。
抄六上委釋法花論文。見彼可知
 已上一義之趣也
一義云。今疏意者。示之一字獨約能化。開悟
入之三字共約所化歟。其故者。疏云。一以言
顯示令其知者。此約能化。然抄釋云。唯明示
疏云。二使其修行悟入顯現者。此約所
化。然抄釋云。顯現之言對於開義次下即
引法花文云。欲令衆生開佛知見。欲示衆生
佛之知見云云如文相者。空生自開佛知見。諸
佛世尊顯示衆生。於佛知見爲言爾者。開字約
所化。但示之一字約能化分明也。是即非唯
當段疏抄如是釋成。彼妙經意亦
抄。大乘法師玄賛第三云唯以一大事者。
事物體事事義道理。隨應皆得已上玄賛要集
第八末鏡水沙門
栖複集
云。言事物體事等者。大事者。
不越性相也。大事若是相。則是事物。大事若
是性。即是體事。大事若是境。則是事義。大事
若對能詮教。則是道理也。事物有爲也。體事
無爲也。事義無爲也。道理有爲也。若准四義。
總具足方名大事。作三義解。正一大事者事
物。物謂菩提涅槃也。眞實法名物事者總義。
二云大事者體事。菩提涅槃有體法名體事。
三大事者事義。菩提涅槃對此縁智名境義。
只此境義便名大事。道理兩字結上之三義。
或是事物之道理。二或是體事道理。三或是
事義之道理。第二或道理兩字解經中因縁
者。法之道理。疏主意不必具取四義名一大
事也。或是事物通理智。或是體事通理智。或
是事義道理通理智。隨應皆故已上
抄。今略釋之抄三上釋妙經無二亦無三
文。引慈恩・天臺等釋意。次出自義云。若望經
意。但立一實爲眞趣。擧二三皆悉不許。不論
大小如説世中此人獨立。更無與比非。要別
指張王二人已上當段略釋亦正述此自義也」
抄。因果幹能會解云。易曰。貞事事幹也。
故有幹能即爲事也。今令物解脱。故爲能事
已上圓覺略抄一上云。文言○貞者。事幹
天能以中正之氣成就萬物。各得幹濟。莊氏之意。以
是四句明天之徳。元是物始。於時配春。草是通暢。於
時配夏。利爲和義。於時配秋。秋既物成各合其宜。
貞爲幹濟。於時配冬。物成收藏。事皆幹了云云
因。足以幹事貞正堅固令物得成
使事皆幹濟已上
龍龕云。幹古按及
莖大姓
抄。言因縁者會解云。初義因縁局人。仍因
縁不分。故云因此縁此也。又因縁下因縁屬
法。又自親縁疎也已上私云。今抄云生因
抄。正因佛性爲因正縁生了。四因佛性本
出涅槃經第二十八。今大疏三下須彌偈
讃品
抄十
上具引彼經文。配屬圓經文。委細釋之。但解
釋繁廣不能具引。故今統要格類。相從抄之。
凡四因相望互有通局。且正因唯局親因。此
有二類。若別望佛果剋性。而論其正因。以第
一義空即爲正因。此是唯局正因。不通餘因。
若總望諸法能生因縁。親疎對論。則但是親
因即爲正因。故此正因亦名生因。如穀生芽。
亦正因攝故。疏云。以正因爲生因已上故知。藏
識所持名言種子。應名正因。亦名生因也。次
縁因者。資益正因令顯發也。此因最廣。且出
二類。一者善友。是増上縁故名縁因。然此縁
因亦名了因。以善友有開導徳故。抄云善友
是疎亦縁亦了已上二者。疏云縁因者。謂六
波羅蜜已上禮拜讃歎散花燒香等。皆應此
中所攝也 問。抄引經二十八説四因文中
云。六度阿耨○菩提名爲生因。又云。復有了
因。謂六波羅蜜佛性。又云。復有生因。謂信心
六度。又云。縁因者發菩提心已上如所引經文
者。生了二因雖有六度爲體之義。未見以六
度爲縁因之文。爾者疏釋難思。如何 答。萬
行雖廣無以六度攝之不盡。彼生了二因既
共以六度爲體。而約親生與能了之功能。分
爲二因。今此縁因例准可知。會解記第二釋
妙經佛種從縁起文。云佛種正因性也。萬行
爲縁通縁了。起斯佛種成菩提故。即是生因
故。一句經四因皆具已上次生因者。唯局親
因。抄十上引經二十八云。能生法者。是名生
等文可見之。次了因者。義通親疏。此有三
類。一者善友。有開導徳故。如上引。二者修生
六度中槃若。即名了因。而望彼本有智性。猶
成疎縁故。亦名縁因。三者本有智性名了因。
此有二意。謂彼本有眞實識知等之義。直是
當體照了之法故。持業受名。若約即此智性
名行佛性之義邊。則始覺修生之了悟。即以
此智性爲因名了因。此是了因歟 問了因
亦可通生正二因哉 答。涅槃經云。六度阿
耨○菩提名爲生因已上抄釋云。六度能生菩
提。故爲菩提生因已上會解記注云。以般若
爲了因。即六度中般若已上准此。總論六度。
即是生因。其六度中般若既名了因。豈非生
了二因其體兼通哉。又彼智性既名行性。即
此行性起成菩提。豈亦非生因哉。又此行性
爲彼菩提。是親因故。望此義邊亦可屬正因
攝歟 問。若此行性亦通生正二因者。何故
會解記注云。若以本智爲了因。則准了因已上
如何 答。彼釋意以般若名了因。則雖兼爲
縁因。而本有智性名因。則唯是了因不可通
縁因爲言是則且簡除縁因。故云唯了因也。大
疏釋譬如闇中寶等偈文云。闇中寶者正因
性也○惠即正因合上寶也已上已上四因之
義相大旨如是。須得此大意。委釋彼疏抄
問。大疏云。生必對了。正必對縁已上故涅槃
經云。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等文又云。善男子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縁
等文爾者何必生對了。正對縁哉 答。愚案
云。生因則生起始覺之菩提。故經云。六度阿
耨菩提等。具如上引。了因則了悟本有之正
因。故疏云。今以了因了彼正因已上所生始覺
所了本有。應是一對。故生了二因亦對論也。
正因是親。縁因是疎。以親疎一對故亦對論

抄。了因所了會解云。初以正縁對。正因即
中道佛性。縁因即六度之縁。次生了對。了爲
能了。即是般若○正因爲所了。即第一義空。
故云了因所了爲因也。言生因者。能生因也。
亦名正因。如穀生芽。正因攝故。今由佛種起
成菩提。故生因所生爲縁也。所生即菩提。此
是果義。今約以所生。故屬因也已上問。今以
四因釋經因縁言者。唯局因親縁疎義歟 答。
今云了因所了爲因等者。意云。了因爲所了
法作因。生因爲所生法作縁。如是縁因亦名
正因云云准此。因縁共局親因問。何故正
縁二因直指其體。而生了二因擧所了所生
之果。以召能了能生之因。不直指其體乎
答。涅槃經説生了二因。有六對文。前三對直
指其因體。後三對以因望果。明生了之相。謂
彼經中云。六度阿耨菩提名爲生因。佛性阿
耨菩提名爲了因已上是即擧阿耨菩提之果。
以召六度與佛性之二因。故云擧所生所了
之果。召能生能了之因也。餘可准知
疏爲堅種故決擇云。因論生論見聞花嚴
熏成堅種。爲有漏耶。爲無漏耶。若是無漏現。
是劫外凡夫。豈得無漏現行也。有漏不應熏
無漏種。勿無漏心熏有漏種。彼此異因不可
得故。若是無爲。本自具足不頼熏習。若是有
漏有爲云。仍要穿一切有爲諸行煩惱身過。
到於無爲究境智處耶 答。有二義。附相通
途釋。約性窮玄釋。且初附通途釋者。圓經爲
縁。引生聞惠。是有漏増上縁中資彼本四智
佛種功能殊勝。名之堅種。性是無漏。當生
佛果。盡未來際。無有損廢。故名堅種。故無性
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
子性即其義也。後約性窮玄釋者。花嚴經聲
本覺爲體。性淨本覺四鏡義中。縁熏習鏡。隨
染本覺二種相中。不思議業相。聞經之心了
別語義。當神解義。本覺氣分能熏。雖與染倶。
性是無爲。體非是漏。所熏成種。無漏無爲於
理何疑。問答云云准前可知○故賢首一乘教
義分齊云。問。夫謂種姓必是有爲○私云。具
引全文
冥合不二唯一眞如也。釋曰。由内外熏。即前
性種功用増顯轉。名習種性也已上此云無性
攝論等者。第三卷也。但違本文。而全同大疏
六上所引。故知寫彼文也
疏。當知此人生如來家經具云生如來家。
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諸菩薩法等文
即如
抄所
是即經中具説十種家也。大疏九上云。後
當知下成益。生如來家爲總。餘句爲別。別中
一以如來境爲家。無性論云。生如來家者。謂
佛法界。於此證會故名生。二以行法爲家。具
家法故。三以俗境爲家。世親釋云。由此能令
諸佛種性不斷絶。故曰遠離非家。五以佛行
爲家。十住毘婆第一云。今此菩薩行如來道。
相續不斷故○六菩薩法性爲家。亦是佛性
故。亦同如來一如境故。七淨當佛家。八住佛
本家。九總明因果事理無礙家。四地也者。寄
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無功用故生無生法
忍家。今此通三。兼顯凡夫解心。亦名生家。因
果無礙故已上鈔十九上云。疏無性論云。等者
即第六論○言十住毘婆沙者。此即第二釋
初地常生如來家文。家文初地心生必能常
集談善根不休息。名爲常生如來家。如來家
者。即是佛家○未俗云如來者。所謂十方三
世諸佛是。是諸佛家名如來家。今是菩薩行
如來道。相續斷名爲生如來家。釋曰。其如來
道即佛行也已上
疏。良以有作之修問。疏云有作之修。又云
無心體極者。其義如何 答。有作之修者。兩
記共無釋。案云。三乘教明因果體別五位歴
修。故受此教之菩薩因行之外更求果法。從
淺至深次第増修。是故等覺已前希望追求
念念無休。名爲有作之修也。又如花嚴問答
云。汎三乘教大意。令生信解。故隨衆生意安
已上既是隨情安立不盡法深。故所修所證
並是情識之分量。不能親證眞法界體。縱雖
根本證如之位。尚是教所安立之分齊。全無
沒同果海之義。故名爲有作之修也。是則前
出現品多劫行六度之縱名菩薩也。例如了
義燈第一云。今二乘人不能證彼眞如理體。
但能悟此眞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
證解脱。以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義眞理。但能
悟得生空一分。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
解脱。非眞解脱已上彼三乘宗中。大小相望既
以如是。今圓宗意。三一對論。豈亦不爾。准思
可知。次云無心體極者。一乘明因果同體六
位皆齊故。受此教之菩薩頓解悟毘盧法界。
深修證普賢行海。故十信終心沒同果海。爲
是證境界不可説。故云無心體極五教章十玄義
相即門中。具
明此義。要
者可見
是則前信入大威徳法門之眞實菩
薩也。會解云。疏無心體極者。以契實故已上
准此。彼受權教人不契法界實體。故縱雖根
本智證如之位。故不可云無心體極也
抄。亦爲揀濫故會解云。以此十因亦探玄
中義。而此利今後。是清凉新加。恐人疑濫干
順機盛中。故此辨異也已上但探玄與今疏所
引前後少異。可知
抄。上文明約行分二決擇云。利今後中兼
行。順根盛中唯時故二因別 問。順根盛中。
盛者善根。豈非是行。故兜率偈云。見佛亦復
然。必縱衆善業○私云。具引前
疏等引之文
何故抄云。已是
異前。但約時故。今謂。通云盛者善根未聞經
時已有。不是所論。利今後中起行聞經已後
方有。一見聞爲堅種。二起行成證入。今據聞
經後行不通根盛。唯利今後已上
抄。三起行益○五速證益決擇云。問。起行
益速證益與造修益頓證益何別益。前二自
利。後二利他。故各別也。又起行益顯依此法。
少作功力疾得菩提。造修益揀依餘法。縱經
多劫不能眞修。速證益約時不淹留。頓得益
據法非漸次已上今抄釋云。自利利他等而爲
其次。故如是釋歟。但見下釋。頓得速證兩益
中。並同引善財一生圓諸位。以證之何前攝
自利。後却攝利他乎。又法界品頓證法界等。
悉爲頓得益。豈利他乎。又造修起行分配二
利。並不可然歟 問。若爾如何可得意乎
答。抄云此依從淺至深等。准此釋者。後初至
五是淺深次第也。六七是自利利他次第也。
謂地獄子自得第一重益竟。次轉利益他。故
然鈔云等者。取餘次第也。謂八九是修證次
第。以法界品初菩薩頓證名頓得故。次前九
種多約修生。第十正論本有。是修生本有次
第也
疏。一聞法爾問。今十種益並聞者。爲聞佛
説圓經。爲聞今疏所立之十因 答。聞疏所
立也。且如初法爾者。聞疏釋十身具足佛無
始法爾常説遍説。即解知風過樹頭即常恒
説法。覺悟虫鳴叢裏是不退法輪。非情之無
淺。畜類之無悟。是所成衆生之義邊也。若約
能成佛果之功。則本是毘盧正覺之體故。動
身發語無非佛境界。如是信解之輩。往位有
淺深。智有明味。而觸目對境無非十身毘盧。
無非常恒説法。見之聞之。豈不成見聞益乎。
例如三聖圓融觀云。若與此觀相應。則觸目
對境常見三聖及十方諸佛。一即一切故。心
境無二故已上晋經性起品云。知見一切音聲。
皆是一聲。如來以此而轉法輪已上又云。一切
衆生諸語言法。皆爲法輪音聲所攝。何以故。
一切音聲不離法輪音聲故已上准思可知
問。佛地論明如來三業他中。佛以他有情身
口二業而作佛事。是名他身相應他。爾者今
所引性起品文。正述此旨歟。如何 答。彼但
約業用之一邊。今則約法界自爾之徳相。故
不同也。五教章施設
異相
云。三業等○若以神通不
思議力容得暫現。非是彼法自性如是已上
問。上法爾中引不思議品云。諸佛於一身化
現不可説頭。一一頭化爾所舌。一一舌出爾所
音聲等。如一佛身念念中現不可説化身。一
一化身皆亦如是云云是則如來身通三身中。
應化身等神通作用也。今何混融情非情凡
聖等。以明觸目對境皆是十眞毘盧。常恒説
法之義哉 答 唐經五十出現品身業云。見此光
明。一時皆得如來境界。十頭・十眼・十耳・十鼻・
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皆悉清淨
已上並云十者。顯無盡也。其無盡者。混融情
非情。通攝凡聖。故知。頭全收法界。眼全收法
界。耳・鼻・舌・身等並爾也。若不爾者。何云十
哉。故同經五十二出現成
正覺
云。佛子如來應正等
覺。成正覺時得一切衆生量等身○一切法○
一切刹一切三世○一切佛○一切語言○眞
如○法界○虚空界○無礙界○一切願○一
切行○寂滅涅槃界量等身。佛子如所得身。
言語及心亦復如是。得如是等無量無數清
淨三輪已上探玄記十六云。謂得能同一切衆
生身之身也。等猶同也。又釋等猶遍也。即遍
以一切衆生而作自身故云也已上是即佛成
正覺時。得十三量等之三業。故依探玄作兩
釋中。第二釋意則以一切衆生一切法一切
刹。悉爲佛三業。明知。不思議品云於一化身
化現不可説頭等者。本自具足之徳。令機見
之。約此機見之邊故云化現等。是即業用門
之所説也。故圓經正云。一切具足妙境界。
隨其所應悉能現已上不可同三乘教。云無而
忽有是名化身。依之抄三下云。本自具足即
是徳相。令物見之。即爲業用已上准此等經
文。解釋應知。但於上法爾所引不思議品者。
抄。又出現品云上釋聞法爾之義意。自下
直引經文。明成見聞益之相也
抄。又云佛子我今告汝大疏九上云。第二
佛子我今告下。明不信益者。此明益深○謗
尚遠益況。深信耶。況解行耶。況證悟耶。弘持
之者。勉思此文已上
抄。上雖明見佛此通伏難也。謂有難云。今
見聞益者。應是見佛色身。聞花嚴經之得益
也。然今所引經文。雖説見佛身聞名號。而未
明聞經得益。故今通云雖唯明見佛。而其所
見佛是説花嚴之佛。故見佛之輩必亦聞經
也。又難云。何必其所見佛説花嚴哉。故今通
云佛必舌根甞法味故。謂演説自内所證法
界法門。是名舌嘗法味也。是則釋成上見佛
之輩。必可聞經之義也。自下引賢首等文。正
明聞經之得益也
疏。成滅障益問。抄引隨好品雙擧兜率天
子聞香得益之衆生者。並是今滅障益歟
答。爾也 問。抄釋轉利益中云。如上滅障益
即第二重等文准此。聞香得益之衆生爲令滅
障益如何 答。凡今滅障益也。專以兜率
天子爲本體。兼取聞香衆生亦類攝也。抄下
云所望處別等。彼會解記釋可見之。但於如
上滅障等釋者。彼釋轉利中爲簡濫也。謂聞
香之人正是轉利。而亦有滅障益。故獨擧之
釋成也。天子不爾。故不擧之
抄。即一斷一切斷問。今云一斷一切斷者。
局自身煩惱歟。爲當通一切衆生煩惱歟
答。通一切衆生歟 問。疏抄并經文全所不
見。如何 答。經文云以愚法界衆生數等三
業悔過云云准此可知歟。其故者。性起品云。
如來成菩提時。得一切衆生等身。得一切法
身等等文如
上引
探玄記釋如上引。准此。今云衆生
數等之等言。亦可有二釋。若依第二釋意。直
以一切衆生善三業悔過。豈非一切衆生煩
惱通令一斷一切斷哉
抄。天鼓教以等法界三業唐經四十八云。
諸天子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盡法界衆生數等身。以盡法界衆生數等
頭。以盡法界衆生數等舌。以盡法界衆生數
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悔深所有諸障過
已上此文尤至要也。學者留意矣。縱雖凡夫
愚薄麁心。而如是作意運心傚學。別十信終
心作得果更無疑乎
抄。其内具五百煩惱大疏八下云。八萬四
千古有二釋。一云。衆生煩惱根本有十。然一
惑力復各有十。即爲一百。計應分爲九品。但
上品重故開爲三品。中・下輕故各爲一品。合
爲五百。復於内外境起。謂自五塵爲内。以他
五塵爲外。一一各五百。即爲五十。別迷四諦。
則成二萬。并本一千。則有二萬一千。依三
毒等分。成八萬四千。經文自具已上第二釋略

疏。成稱性益問。何必聞示眞法而成稱性
益哉 答。探玄記十六性起
云。情見若破。法
界圓現一切衆生無不成佛 問。若爾。何故
諸佛更化衆生 答。教化衆生亦有淺深。今
有菩提身中現衆生成佛者。名究竟教化。不
同餘宗。故下結中。名如來無極大悲度脱衆
生也已上菩提身中。現衆生成佛。是直名究竟
教化。何以餘宗致難破耶爲言意云。若清涼意
大義是同。加潤色故。大疏九上出現
云。若諸
情頓破。則法界圓現無不已成○若爾。諸佛
何以更化衆生。不如是知所以須化。如是化
者。是究竟化。如是化者無不化時故下。結云
大悲相續救度衆生。隨門不同。種種有異。約
成佛門。一切成也。又此衆生乃是像上之摸。
令其者横。則自見亡佛亦見他成已上今云不
如是知所以須化云云探玄記不見此義歟
抄。故出現品云如來探玄十六・大疏九上
解釋。委細共述圓宗之玄義。要者可見。凡所
引文。初擧一成一切之宗法。後云所謂無性
者。明法性融通之因由也。然釋云。然一成一
切皆成。或約事事無礙説。或約事理無礙説。
事事無礙義有多門。且約即入。略伸顯示攝
衆生。即是佛身故説皆成而不壞事相。復名
一切。兩門相合説得一成一切皆成○攝衆
生身在佛身中。能攝有力既得成佛所攝無
力。豈不成佛耶。○事理無礙者。佛起始覺
證本覺時。了知衆生忘想本空唯是一覺寂。
而復照具徳圓常。故説皆成。故經云皆同一
性。所謂無性不壞事相。復名一切
抄。展轉成三重之益問。此釋立如何 答。
清凉科判隨好品明諸天得益之文。處處釋
不一准。且今釋意地獄天子自得十地意。即
以香與蓋供養於佛。展轉利益兩頭衆生方
成三重。謂地獄天子自爲第一。聞香爲第二。
釋蓋爲第三也。故會解記云。以聞香見蓋皆
轉益故。所以清涼科文但分爲二。初一重益。
即地獄天子得十地。二展轉益。此展轉益中
分爲二。一聞香益。二見蓋益。即今抄意也。
其實見蓋中自有兩重。轉得十地。今不取此。
故以見蓋對上聞香爲第三重也已上彼光觸
之益是見蓋之傳利也。以今且就地獄天子
親談轉利故不取彼。別立重數只屬第三重
見蓋中攝爲言若依抄一上。則除聞香以見蓋
爲第二。以見觸爲第三也
抄。所望處別會解云。是轉利益而有兩重。
一聞香○二見蓋益。今由望第一聞香滅八
萬障等。與兜率天子等法界三業悔過。同是
滅障益。故前攝入滅障益中。若望後見蓋。
得輪王十地之益。其聞香亦是轉益。今約望
前故爲滅障益也已上
抄。世尊本願力故兩記不同。若依決擇。云
世尊本願力故等者。酬宿因彰地位。爲教本
示眞法。説勝行順根盛。開因性顯果徳。法應
爾。如次配釋也。言神力是縁者。或是第三依
主。或是事十依。加者縁也已上若依會解。云
言世尊本願力故。全同第二因。爲欲下八句
對今疏文。不必全同。但皆是因故。次云因縁
易知。意謂。此中十句初句是縁。餘九皆因。故
云因縁易知有別別配此疏
九因此非抄意
已上大疏四上發心
云。
三如此下結通無盡是證佛也。結通非經家
也。先明説遍。後其説法下示所説同。文中三。
一説人同。二説儀同。謂神力本願故。三説意
同。爲欲下是此文大旨同前十住並顯。可知
已上


演義抄一下纂釋第五

  自下第二明説經縁
抄。答六中初二大疏一下云。若准佛地論。
科五事。一總顯已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
主。四彰教起處。五顯所被機。今依智論開初
總顯已聞。作信・聞二種。爲六成就。一信。二
聞。三時。四主。五處。六衆已上今云六中者是
也。探玄第二云就初序分○有三。一初有四
字。信是證信。二一時下通二序。三從動地下
唯是發起已上今云初二唯屬等者是也。但今
不擧動地放光等唯發起之事。以非今所要
故。應知
抄。出現品云眞如會解云。總引三文證於
二義。初一證約法顯實。後二證約人顯實。言
法界品者下應是義引。即七十三經大願精
進力。救護一切衆生夜神所文也。善財問發
心久如。夜神答之。經正云。善男子菩薩智輪
遠離一切分別境界。不可以生死中長短染
淨廣狹多少如是却數分別顯示。何以故。菩
薩智輪本性清淨。離一切分別網。超一切障
礙山。隨所應化而普照故今抄引
文前却
譬如日輪無
有晝夜。但出時名晝。沒時名夜。菩薩智輪亦
復如是。無有分別亦無。三世但隨心。現教化
衆生。言其止住前劫後劫。然他宗以今成爲
近迹。昔成爲遠本。乃廣辨本迹。以本獨爲
勝。不知久近對輪皆皆是迹爾。然則今經佛
與菩薩。約人約法。皆以契實。即無古今。隨
機即有。然皆是迹。而花嚴中菩薩盡知此理。
若法花中彌勒與大衆皆疑。佛成道方四十
年。是菩薩執近迹。而不知此理。故佛以久成
以斷彼疑。是隨機對説即上經云。但隨心現教化
衆生。言其止住前劫後劫
久近雖殊。然皆是迹。故今並拂以顯實也。況
八十經中自云。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
思議却耶。此談久成亦與彼同。然亦機見對
今爲言。故次云。或見今始爲菩薩十方利益
諸衆生。又況以科顯圓融耶已上問。今約人
法以顯實者。並是拂迹顯實之科意也。然下
依處中亦有此科。彼抄釋云。尚通頓實二教
爾者今經宗所説之本門。可非圓教不共
之言旨哉 答。爾也。五教章下時分
云。若依
終教説有二義。一定三僧祇。約一方化儀説
故。又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説。
故法花經云。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遍百千萬
億阿僧祇劫等文既取妙經所説久遠實成之
正覺。屬終教攝。今抄意以非古非今爲拂迹
顯實。即判云尚通頓實。明知。能今能久之迹
門。非古非今之本門。皆是終頓二教之分齊。
全非圓經之言旨。縱雖今經盛説此等義門。
而是同教分齊也。若依別教正意。則以念劫
圓融爲不共之玄旨也。抄七上成就
云。若離圓
融。非圓教法已上故知。若但論五百塵點之久
遠。則是行布故非圓教法。即今疏先就拂迹
顯實釋義引文竟。次下云況無涯之説念劫
圓融者。是此意也。一義云。拂迹顯實者。其所
顯之實通含二義。若約本有性得之固性菩
提。則是眞如本覺。故云尚通頓實。若約修顯
事成之果性菩提。則偏局圓教。如彼出現品
所説之性起菩提。如常應知。爾者今疏所引
下經偈云。諸佛得菩提等文例准思之。何況上
十因中。第八示眞法者。以二種無礙爲眞實
法。明知。今云顯者。文顯雖約頓實。而意亦可
含情見。若破法界圓現之實義也
疏初唯一念問。此云唯一念者。爲最初成
道之初一念。爲第二七日説法最初之初一
念 答。可有二意歟 問。若云成道云初一
念者。今十重中第二云盡七日。定是盡第二
七日也。然云盡者。對第一唯取初一念。以盡
二念已去乃至七日内之意也。故知。今云唯
一念者。應是第二七日説法最初之一念也。
以今既唯取一念殘餘念餘日。故次云盡七
日。文相隣次尤明鏡者歟。何況此十重者。全
寫旨歸。豈宗家意許初成説法義乎。若云第
二七日初一念者。疏一下云。三約實圓融釋。
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言頓演七處九會無
盡之文已上抄五上云。疏三約實圓融者。即藏
和尚意已上既云初成一念。又云即藏和尚意。
若不指旨歸初唯一念文者。是何文乎。明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