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 (No. 2196_ 願曉等集 ) in Vol. 56

[First] [Prev+100] [Prev]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卷第六

 元興寺沙門願曉等撰 
  滅業障品第五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前明止善之始。今辨止
善之終。二前顯戒學之始。今辨其終。故梁云。
是戒中第二。來意如前。三爲利時機。帝等如
下。故前品後此章來也
二釋名者。一業。二障。三滅。別是大義。意謂。
明是大義故立品名。故曉述云。廣明十惡五
逆等障伏滅行法。故業障滅。前品從初。此約
終名莊即取之。加云。梵音羯磨云業。阿跋羅拏云障。
毘耶奢云滅。沼取加云。眞諦依西國音。今從此方
云滅業障。興同加云。梵云薩婆。
云一切業障滅品。從方略名
三決疑者。問。前明罪滅。今何重説。答。爲此
八義如上述之。問。若爾沼云。此八釋中第二
七八。三釋爲正。餘者不正。今釋不同。如來意
辨。答。此是謬也。皆倶正故。見文可知。更不
論之。又曉來意唯有一種。正取第二。莊出四
義。即擧初四。沼爲求異强有不同。彼三來意。
初云。明滅惡之中。前品夢聞悔過。今者正示
悔法滅除。此即三藏八中初義。二云。妙幢因
夢自能悔過。餘衆不能。此第七意。何言不同。
三來意云。妙幢但陳其夢。未自懺除。欲自發
露。故請佛説悔之法。故前品後有此品生。妙
幢之夢久來願修。夢中能悔。又此品中。天帝
等請無妙幢文。何虛釋耶。故少異者甚無用
也。問。障有三種。何擧業耶。答。興云。煩惱唯
本。苦報唯末。業即兼之。故擧業障以攝二也」
爾時世尊下。明戒有二章之中。是第二。如前。
品文有四。一如來利益意謂。入定
放光利益
二爾時天帝
下大衆諮請。三佛告善哉下如來答釋。四爾
時天帝釋及恒河女神下大衆受持沼即
取之
就初
有二。初歎能益之人。後是諸下明所益之事。
初又二。一總標。二別歎。初也
住正至靜慮下。別歎又二。一明應身。二從身
毛下明化身。化身是利益之縁。應身是利益
之因。初也。有二。一慧。二定。住正分別是慧。
入深靜慮是定興即
取之
本云善正分別入於深法
妙有名禪。故知住者是善名也。慧有二義。一
善分別。二正分別。分別者是照了之用曉莊沼
興意皆
依之。莊云。分別謂觀
察異名。具如各辨
善正者有五義。一者慈悲
觀衆生名善分別。智慧觀如如名正分別。慈
悲正是能度。智慧是度方便也。明化具此二
分別也。二者觀所敎衆生曰善。觀能敎法門
曰正。三者觀衆生煩惱行曰善。觀衆生煩惱
滅道曰正。四者二中各有三。善中三者。一觀
衆生受生死𣵀槃二處。二觀時節。下種成熟
解脱。三觀器性。器有大小。性有利鈍。正中三
者。依其處所。依其時節。依器性而與其法也。
依其處者。若在生死敎厭離。若在𣵀槃敎慈
悲。依時節者。隨時宜敎下種等也。觀器者。
敎三乘也。五者安處惡道衆生於善道中曰
善。處善道衆生於三乘中曰正故知三藏倶約二
智通名分別。曉
莊意依。然莊取正中第三義。沼云。正謂
本智。分別後智。興以俗智云正分別
入於等是定。此亦有二。一深定。二妙定也。甚
深者有多種。一者世定有三。一邪定無記定。
二出世定。三但出世。上二是不淨定故名淺。
善定是淨定。如來是最善淨故言深也。二者
除邪與無記。但就善淨。定有世出世。世有漏
淺。出世三乘定無漏深也。三者除世善定。但
就出世。三乘定復有淺深。以三解脱爲根本。
無願觀者。無常故淺。空觀無人我。無相觀無
法我故最勝二乘。有二解脱出八種生死。能
攝攝持顯現一切諸徳。微妙者。無休息無中
間恒利益他。依此深義故言妙也。今靜慮者
即本禪也。大義章者。禪者梵音。此名思
惟。於定境界審意籌慮名曰思惟。具如下述
莊云。梵音具言禪那。亦地耶那。此云靜慮。依止寂靜
能審思慮。故言靜慮。眞法性體非虛空故。名爲微妙
義章意。兼述曉義。故云法身之状具諸妙徳。
遍諸法無所不有。故言妙有。的縁此境於中
靜慮。故名爲禪沼云。靜簡散心。慮簡無
心。是第四定。興即同之
故唯後
智爲分別者。即違此文。豈住俗智入法性定。
故宜審之
從身毛孔下。第二明化身是利益之縁。對應
身是利益之因。法身不爲利物而有定也。小
乘神通一千世界。縁覺中千。菩薩大千。如來
隨意遍滿。弟子不及。不與下共也。就文有四。
一明光本。二明光用。三明光體。四明光事。初
也。有時他身見光從如來心起。今明從身有

放大光下。第二光用。本云放種種光。有七種
用。一滅除幽昏。二怖畏惡魔。三聚集大衆。四
利益身心。五顯希有事。六能生安樂。七得人
天道
無量百下第三光體
諸佛至光中下。第四照事有三。一所照處所。
是佛土也興云。梵云差多羅。此云田也。有言國亦云
土。義譯而已。字畫一本皆無此字。説文作
刹。梵乙反。
刀割物之聲
二十方下明所照近遠。過算數。三
五濁下明所照諸法。是五濁。滿願品已釋之」
是諸至門衆下。第二明所益之事有二。一擧
得益之人。二明得益之法莊即
取之
初中又三。一
別明業障之因。二總明報障之果。三合結。因
果之人皆蒙利益。示佛平等。初也。有五種罪。
一破淨戒。即十惡。一切十惡十惡所攝。故
起十惡破大小乘戒。二破正見。入五無間。由
邪見墮無間。三破正行。誹謗三寶。是佛説不
修。非佛説而修。四破正命。不孝父母。一有財
不供養。二無財奪父母。以財爲命故言破正
命。五破自性。輕慢師長。出世師僧爲尊。在世
父母兄弟爲長。人之爲性本應恭敬尊長無
其憍慢。無有禮節與禽獸不殊。乖於人性故
言破自性。前四多從惡知識外縁而起爲輕。
乖自性爲重也
應墮至傍生下。第二通結上五種罪。上五種
罪應得報障之果也
彼各至住處下。第三合結利益平等也
是諸至安樂下。第二明所利之法有三。即三
種攝持。一信受攝。二不散動攝。三聚集攝。初
令除漏器。次令除覆器。後令除穢器。初也。
此明持心。故言是諸乃至安樂。本云是諸衆
生覩斯光已應念安樂。安樂無怖畏無疑惑
故。能信受也。安樂是信受之因。無怖畏者。見
光知決定利益。故無怖畏。無疑者。見光決知
前理能生正行故。決定信受無疑心也。光因
有二。一慈。二智。由慈有光故令衆生無怖畏。
由智有光令衆生無疑也
端正至莊嚴下。第二不散動攝。此明持身有
二。一端正等是内身。二福智莊嚴是外物。資
身之具也。本就外嚴故福徳莊嚴。今麁故云
福智。此内外是散動因。若内外具足。心無憂
惱不散動也
得見諸佛至坐一面。第三聚集攝。至佛處也
有二。初明先罪滅衆。後明諸天神衆。興云。
此應有佛出定之文。不爾即違捨身文故
爾時至向佛下。品第二大衆諮請有二。一請
法方便。二正問縁起。准前可知。離顚倒四陰
散亂。初也
而白至除滅下。第二正問有四。一問果。二修
行下問因。三攝受下問攝。四曾所下問障。問
中有四種無上。一果無上。二因無上。勝二乘
也。三攝受無上。攝有他勝二乘攝自身。四無
障無上。爲他無障。無上自在故。最勝解脱

佛告至善哉下。第三如來解釋有二。一難問。
二正答。初又二。一眞歎。二釋歎意。初也。言
善哉善哉者。一善哉歎現在利他。二善哉歎
此問能生他善。二者一善哉歎自利。二善哉
歎利他曉取
後也
善男至衆生下。第二釋嘆意有二。一列所爲
人。二明所爲法。初也。若虛妄衆生。則不須利
益。今欲隨順虛妄利益眞實衆生。眞實衆生
即是法界。無自他凡聖三乘異故。無異無
邊也
令得至一切下。第二明所爲法。言淸淨者。令
闡提捨生死不淨得佛淸淨。解脱者。爲身見
人脱三界繫縛。安樂者。爲除聲聞怖畏生死。
哀愍者。爲縁覺令生慈悲也本無福利。
攝世間故
若有至罪者下。第二正答有二。一略明悔方
法。二我從無始下廣明悔法此中有兩重之科段。
煩故止。隋略爲二
段。故今
依之
初有二。初明罪體。二爲説悔罪。初也。
此有二句。一一切衆生爲業障故。明作罪之
具。業即三業也。二造諸罪者。明所作罪體。體
是無作也
應當至六時下。第二略悔方法中有四義。一
恒長悔過。二恭敬悔過。三無餘悔過。四令他
知悔過。初也。言悔長者日夕六時。有二義。一
者一日分爲三時。一夜爲三時。於六時中常
無休息恒長懺悔也興云。如經言如來大悲。日夜
六時觀察衆生若退若進故。今
言六時意
亦同之
二者一日一夜爲短時。半月月爲中
時。半年年爲長時。隨一時中作六法懺悔。一
者受用滅。又有二。一於三寶前運動身心作
諸苦行。受用昔來惡業之苦後不復受。故言
受用滅。二者菩薩昔日有無量後報惡業。今
發心於三際之中受此苦報以化衆生。二迮
伏滅。作九想等觀。若愛他形儀想白骨。若貪
他相貌想内脹。若貪他色想靑游。若貪他淨
想膿血。三損滅。如鹽雨經中説。如以多水投
鹽則不覺有鹽。鹽亦不失。如放生善多。殺生
之罪則滅少。布施善多。偸盜罪則滅少。此三
悉方便滅。位在外凡。四意欲滅。意欲者即三
界貪也。先知過失。後作厭離心。故能息滅。此
是修定。但枝修。皮煩惱也。五遠離滅。依無漏
道斷皮煩惱也。六拔除滅。心煩惱也。此三
藏第一十信。第二十解十行。第三十迴以
上。此六法不得竝有。若聰明人。一日一夜得
六法成。中根一月得成。鈍根一年得成。但下
位得其方便。上位得其正體。又義。一日一夜
各三時。聰明人於初時犯罪即初時懺。中人
乃至第二第三時懺。鈍根不過此六時也
偏袒至恭敬下。第二恭敬懺悔。有三句。各表
二義。一偏袒右肩生羞慚。慚者外漸他。羞者
内自羞。羞有三品。一上羞羞自。二中羞法。
三下羞羞人。自羞者。未出家時自作惡也。羞
法。出家已後永不作惡也。羞人者。見人時持
戒。不見人時便作惡也。漸亦有三。例具如上
也。偏肩者示内羞外慚也。二右膝著地亦二
義。一除散亂之心。二除不信受意。除散亂者。
著地安靜久住悔過也。除不信者。胡跪屈曲
受行悔法也。三合掌恭敬亦二義。一無憍慢。
二無貴高。無憍慢者隱我有徳顯他有徳。無
貴高者顯我無徳不隱他有徳也。若自無徳
而言有是貢高。若自有徳而言有是憍慢也」
一心專念。第三無餘悔過。本云一心一意。
心者不續覆藏心。二一意者不更復犯。又一
心已生者懺悔。一意未生者永斷。又一心者
知己有罪。一意者生厭離意。又一心者罪無
輕重一向皆懺。一意者時無遠近究竟不作。
又一心者生正命。已作罪憶持不忘。一意者
生正智。作諸方便除先之罪。又一心者已作
生慚羞。一意者未作生怖畏也沼興含配三業。
亦是本意也
口自至頂禮下。第四令他知悔過有三。一恭
敬頂禮表自羞。二發言讃嘆表羞法。三令他
證知表羞人。此三羞是三品。即配三乘人。自
羞上品菩薩。羞法中品縁覺。羞人下品聲聞。
此即初也
現在至提者下。第二發言讃嘆有二。一正歸
敬佛。二結敬。初又二。一自利。二利他沼即
取之
又二。一別嘆三身。二總嘆三身。初也。有三。
一明化身。二一切諸佛論應身。本云現在十
方之上。故云歸命頂禮一切諸佛世尊本文勝
也。禮
三世故。莊有二釋。一但禮現在。一現在佛救苦相
顯。但言現在。理實通三世。准下隨喜。此釋好也
一切
佛明智慧。世尊明慈悲莊云。新無世尊。世尊擧
後兩號攝前八。准下勸請
應有
世尊
三已得下明法身。此眞實也
轉妙至法炬下。第二總嘆三身此中三重科。煩
隨止。就後釋
之。故
今依之
又三。一二句明輪體三轉。二三句明輪
相能益。三二句明輪用所益。初中。本有三
句。故云轉法輪照法輪持法輪。廣如法輪義。
曉云。初説法度人入見道故。次令得修道照
除闇故。後得無學道持解脱得故。此三顯轉
四諦法輪也莊有二説。初即取之。後即如次深密三
輪。如是二釋皆有道理。沼但取之。興依
後義。而徴初釋。例
難還同。亦應審之
相中。雨者。令諸下種者生五
根牙故。大法鼓者。令諸聽法者破四魔軍故。
大法螺者。吐八支妙聲遠聞十方故故知曉意
出妙聲句
屬上
用中。本有三句。故出微妙聲竪大法幢
秉大法炬。今總略之。初句准上。大法幢者。能
立正宗示諸世間故。大法炬者。破諸闇障入
出世道。此五明説大乘勝能也
爲欲至樂故下。前明説法。今第二明利他。本
有四句。故云爲欲利益安樂衆生。乃至爲令
無量衆生得淸淨故。得安樂故。欲令大衆得
大果故。爲諸天人得淸淨故。四句爲二。初一
句總明説法利益。後三句別明三乘。文不次
第。披向可見。今准爲二。一總。二令得下別益。
擧中大果及安樂事兼前後故莊即
取之
略説罪體
有八。次第相生。一障智慧行罪。既無智慧則
失正念。故第二障正念罪。既失正念斷一切
白法。故第三障一切白法罪。既失白法生不
平等心。與菩薩不相應。故生第四障平等心
罪。已生不平等心則難敎化。故第五生難受
敎罪。已難受則邪道。故生第六罪。已行
邪道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此生第七罪。已近
惡知識乖菩薩生第八罪。菩提者以智慧爲
體。一切度從智慧所生。若人於智慧不如理
行。是人則於菩薩十度道品三種皆隨。是故
障智慧行罪。一切罪根本。此罪有四法生故
障一切智慧行。一不聽聞。二不令他聞。三障
他正聞。四顚到心説。依此四法有四法生。一
自不覺知。二覺知因不具足。三作無明業。四
生顚倒心故。依無聽聞現世無所覺知。依不
令他聞未來中覺因不具足。依障他正聞現
世增長愚癡業。依顚倒心説未來中恒生顚倒
智。不聽聞者。一從不信受法生。二從不信受
人。三二種不信受。不令他聞者。一從嫉妬心。
畏他勝故。二輕易他不爲説。三畏他問難故。
障他正聞。一從謗法生。二從謗人生。三辱能
説能聽和合因縁。顚倒心説。一從自不通達
道理。二不詳三乘機根。三不説眞實義而説
邪倒法。此四法。初障聞慧。第二未來障聞慧
因縁。第三生愚業。第四生顚倒心意謂。前四
治是等也
如是至禮敬下。第二結敬
彼諸至之業下。第三請證羞人有二。一明有
能見智。二悉知下明所見之法。言眞實慧者
見罪不有。眞實眼者見罪不無。眞實證證我
今悟。眞實平等下攝受我也。悉知知我現在
有罪。悉見見我過去有惡。又知我現惡見我
當苦也。又如金剛般若論辨曉云。慧眼證明。如次
三世。乃至知意業故
知。見身口故見。莊即取之。興云。不然。見眼亦見未來。
如天眼故。明亦知過去。如宿命故。今即大圓鏡智名眞
實慧。慧用勝故。平等名眼。妙觀證明。成事平等。平等
增故。前三智曰知。依意根故。後一智名見。依五根故
此即自害。若爾初一依勝名慧。後三既劣。不
可言智。例難不少。又自在位諸根互用。何偏
依意前三云知。依五根故後一名見。當知如
是隨一説之。相避顯故。如慈氏佛多寶佛等。
沼云。此知見等亦同十住毘婆沙云十方一
切佛所知無不盡等也
我從至障罪下。第二廣明悔罪有二。一明罪
正體。二若人成就四法下廣明有中行法。初
有二。一正列罪。二如是衆罪下明正滅罪。初
二。一略。二廣。初也。又二。一標時。二擧法。法
有二。此初惡業
二爲貪下煩惱也。沼云。三毒所纒非自在故。
起諸惡本。同十經婆沙三三合九種。九略如
上。廣如義章第七各義
未識至善惡下。第二廣也。又二。一標時。二擧
法。初也
由身至無間罪下。第二擧法又二。此初總擧
三業
惡心至父母下。第二別列惡體有三。一五逆。
二十惡。三三業興即
取之
初也。義章第七云。殺父
母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莊云
同之
背恩違福
田故名逆。由四義故。一趣果無間。捨此身已
次身即受。故名無間。二受苦無間。五逆之罪
生阿鼻中。一劫之中苦苦相續無有樂間。因
從果稱名無間業。餘如彼也。興云。薩遮尼乾
子經第四云。一破塔壞寺焚燒經像盜三寶
物。二謗三乘法言非聖法障礙覆藏。三一切
出家人所。若有戒若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
責。説其過失。禁閉牢獄。或脱袈裟逼令還俗。
責役驅使債其發調斷其命根。如大集經説
一破戒比丘過失過出萬億佛身血。四殺父
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起大
邪見謗無因果。長夜常行十不善業。此之五
種。唯於大乘名無間業沼同加云。此經三乘通
説。初句大乘立中第
此釋非也。此第五故。誹謗法者。前五不入。章
云。謗法重於五逆。是不入沼云。第五逆謗佛八
正爲非正道。五法爲
道。言五法者。大乘未見其文。一切有部大毘婆沙百十
六云。一盡壽著糞掃衣。二盡壽乞食。三盡壽一坐食。四
盡壽居逈處。五盡壽不食一切魚肉鹽
酥等。正理律攝説五有別。此第二逆
此五邪命。寶梁
經大論及章説。何爲無耶。此五逆義七門分
別。廣如義章第七五逆業義
身三至隨喜下。第二十惡。所謂殺生乃至邪
沼云。
第五逆
此十麁鄙稱之爲惡。七門分別。廣
如義章第七十業道義
於諸至毀謗下。第三明三業有三。一總標。二
別列。三重結。初也
升至而用下。第二別列。三業爲三興即
取之
形聚積名之爲身。起説之門謂之爲口。伺縁
名意。依斯起作故名業也。此初身業。害父母
者。不共中第四逆也。或盜窣都婆興云。此云
積聚。沼云。
第一
逆也
世尊至悔惱下。第二口業第二
見行聲等第四
今謂第三。如上知之
見有至增長。第三意業愱慳即隨惑十纒。無明
邪見即本惑。各據勝説
謂。據十纒十使中。各據重説。此三業義五門
分別。廣如義章第七三業義
於諸至説法下。第三重結。止結口一事
如是至懺悔下。第二正明罪滅福生爲二。初
正明罪滅盡。後若有願生下明罪滅福生。初
有三。一略標。二所作下廣悔。三以是因縁下
結勸。初也。又二。一諸佛爲證。二我今下正
起懺悔也
所作至不受下。第二廣悔有二。一明自擧果
悔因。二擧他爲例。初也。應墮惡道。地獄乃至
修羅。生十二難處。言十二者。八難及四空也
曉云。出
懺悔品
亦如至不敢造下。第二擧他爲例。本二。一別
擧三世菩薩。二總擧三世菩薩。今有初也。擧
三世以爲三。如文。三中各二。初擧他。後例
我。第二總擧三世。如本
善男至多時下。第三結勸有二。此初時節也。
一刹那者。曉云。略有三種。一者生滅刹那。二
者相似刹那。三者紡綖刹那。生滅刹那者。時
分極促。生時即滅。如楞伽言。一切法不生。我
説刹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爲愚人説。仁王經
言。色受想行識空。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
即空。刹那刹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何以
故。九十刹那爲一念。一念中刹那逕九百生
滅。案云。此中九十刹那者。第二門相似刹那。
九百生滅者。乃是初門生滅刹那也。第二門
相似刹那者。如瑜伽論説。如經言起一心若
衆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謂世俗言説一
心刹那。非生起刹那。謂一處爲依止。於一境
界事有爾所了別生。總爾所時名一心刹那。
又相似相續亦説名一。與第二念極相似故。
案云。薩婆多宗四相前後爲一刹那者。在此
相似相續刹那。但彼不覺中逕生滅有。第三
門紡綖刹那者。如摩登伽經言。我今復説刹
那分段。婦人紡綖得長一尋。則名爲刹那時
也。六十刹那名一羅婆。三十羅婆名爲一時。
此一時者一日分也。凡三十分爲一日夜。案
云。一日一夜中三十時分。則有九百羅婆。五
萬四千刹那。是則日夜無間紡者。得六萬三
千歩。以七尺爲尋故。今此經云一刹那中不
得覆藏者。良在第三妨綖刹那。下即況於一
日夜故。又若約其生滅刹那。刹那之頃不得
發露。相似刹那既取相似。發露心生即非相
似。故知不説此二門也莊皆取之。初門加云。瑜伽
云。百二十刹那爲怛刹那。
六十怛刹那爲臘縛。三十臘縛爲一牟乎栗多。即此三十
爲一晝夜。又大婆沙三十八云。一晝夜有六十四億九萬
九千九百八十刹那。如此等文皆依生滅名爲刹那。又依雜
集第九立相似刹那。興取後門加云。牟乎栗多此云須臾
若有至除滅下。第二勸信解又三。法譬合。如

若有至業障下。第二明罪滅生福懺悔正體
有三。一擧果爲勸。二何以故下正示悔體。三
若有善男子下結悔能滅罪。初有二。一擧世
果。二擧出世。世中有二。一人。二天。初也。有
四。四姓如文然今初中雖有復言而非二
人。此擧一人福智二嚴
故本云。若
欲生富樂之家。金銀盈滿。發大乘行亦應
懺等
善男子至除業障下。第二天果有二。一欲。二
色。初也。有六。如文。初有四王。故從主名。第
二梵音名忉利天。如大論云。三十三人共修
善業。主伴命終皆生彼天。從人爲名。第三此
云妙善莊云。此云時分。謂彼天
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
主名牟修樓陀。
第四此云妙足。從主爲名此云喜足。亦名知足。
謂彼天處多於所受生
喜足
第五梵云須濕蜜陀。自化樂具己得受用。
故云化樂亦名樂
變化
第六梵云婆舍跋提。他化樂
具己得受用。故曰他化。此他化上別有魔天。
處近他化故隋攝之。日月星天隨近四王。故
隋攝之。若別不攝。地居空其地別故
若欲至障。第二色天。經論不同。依花嚴有二
十二天。若依雜心地持論等有十八天。今有
十七。初二三禪各有三天。即九天也。第四有
八。故合十七。如次配文。莊云。如正理論二
十一云。大梵所領故名梵衆。侍衞大梵故名
梵輔。廣善所生故名爲梵。由彼獲得中間定
故。最初生故。最後沒哉。威徳等勝故名大梵。
地内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光轉勝故名
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意地
樂受説名爲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少。故名少
淨。此淨轉增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
無雲下第四禪八也。無雜雲居故名無雲。其
福轉勝故名福生。有色異生其福最勝故言廣
果。煩謂繁雜。無繁雜中此最初故説名無繁。
令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故名無熱。形色
端正過下二天故名善現。形色轉妙衆所樂觀
故名善見。形色最妙餘不及故名色究竟。此
中初三凡聖雜居。後五唯聖。故此五天名爲
淨居。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大義章
云。第四禪中隨其別修更有六天。謂無想及
五淨居。無想天者與前廣果同在一處。有諸
外道取此無想以爲𣵀槃。是人命終生廣果
處。初後有心。中間無心經百劫。以此別得無
心法故別爲一天。阿那含人以無漏道勳第四
禪。有五階故得五淨居。謂下中上上中上上。
如次五淨。具如彼辨。是故亦名五那含天。第
五梵云阿迦尼吒。婆沙亦同。此名無小。即色
究竟。依大論説。五淨居上別更有一菩薩淨
居。名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是第十地菩薩
住處。身命衣量及行因等。廣如正理及義章
第八六道義等莊沼全取。加云。如瑜伽雜集智度長
阿含起世正法念正理婆沙樓炭經等

大略前無雲等三者。無伍果生處故。意謂。
爲取勝故。今皆擧者。凡有禪攝欲該盡故。本
但止無想及四空者難故興云。雖智度論初
禪有四天二禪有八
天三禪十二。今顯三品重修所生故。皆説三天。又四禪
中唯有凡聖共所生天。欲以勝勸令修滅障。故不説之。
四無色天無勝
利故亦不説之
上來人無本文。一一皆有應懺除
障之言。今多總略。此即麁細之不同也
若欲至業障下。第二擧出世果有二。一小乘。
二大乘。初又二。一別擧四果。二合擧二乘。
初也
若欲至究竟地下。第二合擧。本云自在聲聞
力究竟聲聞。大自在辟支菩提自在地。聲聞
力自在者共解不過。聲聞大自在有中化物。
又力自在盡智。大自在無生智也。又有四種
聲聞五種辟支。廣如法花玄中論疏等也。問。
三明六通有何差別而雙唱耶。答。興云。直知
過未漏盡三境故名爲通。復達因果故名爲
明。廣如智論。問。六通中五既兼有學。三
中二不還應有。答。許亦無違。故智論云。已離
欲者入見道時。至第八四心通變作明。而彼
論云。如來後夜得三明者。即説變作名爲明。
故不相違
求一切至障下。第二大乘。一切智者通眞俗知
一切之智也。淨智者實智。不思議智者權智。
不動智者常智也。正遍智者無上正遍横竪
皆圓也曉云。一切智智者總句。總攝佛地所有智故。
如智論云。一切智一切種智。乃至一切智照諸
法如所有性。一切種智達諸法盡所有性。此經合名一切
智智依不異門。總相別相合名一切依不同門。總別兩智
故名智智。下之四句別顯四智。言淨智者妙觀察智。觀
察淨妙功徳門故。不思智者成所作智。作成不思議事
故。不動智者大圓鏡智。如論言。四智鏡不動故。三藐等
者平等性智。三藐曰正。三者曰等。菩提言覺。合言正等
覺正遍智。平等性名正等覺。遍照差別名正遍故。莊沼
即取也。興云。別論四智。總而言之不出二智。一總相
智。即三藐三菩提。二別相
智。即正遍智。廣如智論
何以至縁生下。第二正示悔體有三。一明俗
中有無常觀。三何故下明眞中無相解曉云。
前世俗
道理。此勝義道理。沼取故云
因縁門無相門。興即取本
三善男下釋所以。初
又二。一總明惡可滅善可生。二別明由善生
惡滅。初中二。一即釋。二解佛語。初也。一切
法者善惡二法。從因縁生者内因外縁也。如
來至相滅下。第二解佛語。異相生者。惡由
惡因縁生。異相滅者。善由異因縁也
因縁異至遺餘下。第二別釋由善生惡滅有
二。一明惡滅。二明善生。初也。本云。是時過
去諸法已滅已盡已轉。如是業障無復遺餘。
已上已謝故滅。無餘故盡。改有爲無故轉也
是諸至復起下。第二明善生。諸行法者悔罪
之行也。未現生者昔未知行之。未來更不起
者永斷相續也
何以至法空下。第二明無相解有二。一就即
釋。二解佛語。初也
如來至行法下。第二又二。一人空。二亦無生
下法空。亦無行法者。悔善亦不有也
善男至相故下。第三釋所空有二。一明即眞
故不有。本識不有故末用無也。二何以下釋
無。過一切相者出有無外也仍沼云。過者離也。
出離生滅相。出離言
説境。興云。肇不云乎。欲言其有性即
自空。欲言其無縁即彌集。語非其然
若有善男至業障下。第三結悔能滅罪有二。
一信解罪具行。二以是義下悔滅罪也。曉總
結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乃至念實相
莊沼
取之
善男至淸淨下。第二廣示有中行法。又前示
令解。此勸使行。解行相對也。爲二。一令生四
種悔罪心。二勸修四種悔罪行。初又二。一長
行。二偈頌。長行又三。標釋結沼即
取之
初也
云何至慈無量下。釋。一生信。二生解。三起
願。四攝行。初正念者。本云正心。是正信。甚
深者即信解不忘。於初行等者。令他我同行
一切智。於衆生者四等行也
是謂下結也
爾時下。第二偈。即頌上四事也。曉云。頌中三
句二字別顯。淨業障者總結句也
善男子至出離心下。第二勸修四種悔罪行
有二。一列所悔之罪。二示能滅之行。初也。出
四種重罪。一犯菩薩十重六重等。二謗法。三
邪見。四貪著有爲。不信有三乘果。不欲求

復有至業障下。第二出四種能滅之行有三。
一總標。二別列。三廣釋。初也
云何至菩提下。第二別列。即是菩薩四法。一
悔罪。二勸請。三隨喜。四迴向。不明發願者。
前品與後讃歎品具明故興云。非也。懺悔隨喜迥
向等四。前亦備説。不應
更説故。今不發願者。
無別所犯。故略不説
以實可徴。前明五法。喜向
極略。懺悔處中。發願周廣。披文知耳。今據中
略。佛更説之。正如本釋。又此五法翻五心説。
發願對懈怠心説之。以願樂利益自他心爲
其體故。菩薩六時闕者犯罪。應學此旨。曉云。
如是四行通地前上。今説地前四位通修。若
別配者。懺悔在十信。信善悔惡故。勸請在十
解。爲解請法故。隨喜在十行。隨喜他善增自
行徳故。迴向在十迴。向施衆生共向菩提
故。地前修行不過四位。故説四法攝諸行也
莊興
取之
爾時天至根下。第三廣釋。正釋三事。中不釋
懺悔一事者。如上五十三行及懺悔品曉莊沼
興皆取

釋三事中。初釋隨喜。二釋勸請。三釋迴向。
所以勸請懺悔者。是起心向三寶之境也。三
中各有問答。初釋隨喜。初問也。曉云。良由天
世間大人偏傷嫉妬甚爲小人。愍諸小人其
意最急。故不隨次爲問此天帝其性風流。不
耐次濟。故亂次問也
佛言。至無量下。第二佛答中有六段。一明自
運三業。二十方下隨喜一切衆生。三又於現
下隨喜一切菩薩。四復於現下隨喜一切諸
佛。五善男子下格量。六是故下結勸。初也。准
曉下意爲二。一取未修即簡已修。二明儀軌。
即運三業。准前懺悔知之。曉云。一心者專住
一趣故。一意者不雜餘意故
應作至之果下。第二文也。有二。初喜現者
功徳。後例過未莊興
同之
初也。又二。初喜。後願。如
文也。施戒心者。施者財法及無畏施。戒者五
戒八戒乃至出家二部戒。心慧者諸生得慧
及聞思修慧故。我今皆隨等者。隨順歡喜如
自所得
如是至隨喜下。第二例喜惠迴未。此明雖今
未修大乘行者。望於未來無不修者。故得皆
喜一切衆生也
又於現至如是。第三隨喜菩薩有二如前。初
也。曉云。四重言初行者。通取十信也。過百劫
者通説三賢。獲無生者初地至九。一生補者
在第十地。乃至過未單設。具如現在。故言
亦復如是。問。且初心者得幾所福。如何隨喜。
答。不可思議。如華嚴中。帝釋問法慧菩薩言。
初發心菩薩成就幾功徳藏。菩薩答言。此處
甚深。難知難解難説難説。今蒙佛力隨分宣
説。假使有人於一念過東方無量世界。彼人
以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
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二人能於一念
過於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彼
人以此自在神通從此東行盡無數僧祇劫。
猶故不得世界邊際。如是展轉乃至百人。猶
不能得世界邊際。如是初發心菩薩功徳之
藏不可得知。乃至廣説。案云。如是功徳。如是
隨喜。發心功徳既其如是。後後諸位轉轉增
位。由是義故深起隨喜也
復於現至菩提。第四隨喜諸佛又二如前。初
中准上爲二。初喜自利功徳。後喜利他功徳。
曉即
依之
初也。三身如上
爲度至法雨下。第二又二。初説法。後利益。初
也。准上此句總嘆三身。猶爲自利。今者既有
爲度之言。故轉勢之。有三。輪體輪相輪用。
准上知之
哀愍至隨喜。第二益又二。初總益一切。後
別益三乘。如文。若有等者。曉云。謂未具足五
乘功徳。諸佛敎化皆令具足。我皆喜者。謂如
所擧。佛二利徳及敎所被五乘功徳。我皆喜
讃。本云我皆隨喜而讃嘆之
如是至讃嘆。第二例過未諸佛莊興同之。曉意皆
隨。通亦得爾矣
故知沼以此等喜向果者。非但違前例。亦亂
次第故。凡此隨喜從淺至深。在文見之。故曉
云。一總喜凡夫二乘功徳。二別喜一切菩薩。
三總喜十方諸佛。然彼十住婆沙云行有福。
施福持戒修禪行者。上文分明。不可勞也
善男子至功徳。第五格量。今謂爲三。法譬格
如文。格中有二。初格。後釋。應知。興云。隨喜
福勝。廣如十住婆沙
是故下。第六結勸。曉云。二句。前總。後別。別
勸女人作隨喜者。凡諸女性多有嫉妬。由是
生生不離女身。故別勸修轉女身也興即
取之
爾時天至修行故下。第二釋勸請。先問。後答。
此問也
佛告至菩提下。第二佛答。本有六段。一勸請
諸佛始成者常轉法輪。二勸請諸佛終𣵀槃
者久住。三列三世菩薩共爲例。四格量。五引
證勸修。六結勸。今合初二爲一有五。初文應
知。二如過去下引例。三善男子假使下格量。
四如我昔行下引證。五是故若有下結勸。初
也。本有九行半文。勸請十方初成者轉法輪。
又有八行。勸請終滅者久住世。今總略之。理
實如本。今爲遮煩。是則先賢後哲隨宜廣略
皆爲利器。上來多例。故知偏執愚中甚也。曉
云有二。總勸別顯。初也。有二。一能修之人。
二所修之法。如文。欲得無上道者應修三乘
道者。菩薩遍修一切諸行。而不取證二乘果
耳。如大品經遍學品説莊沼
取之
是人當下。第二別顯。今謂爲二。一儀式。如
前。二一心下正敎勸請有二。一正明勸請
二佛勸請。一未轉
法輪。二欲入𣵀槃
報身者。本云應身也。二我今
下。兼顯迴向功徳也莊即
取之
如過去至菩提。第二引三世菩薩爲例也
善男子至法施下。第三格量有二。初略。後廣。
初也有三。一福。二格。三何以下
釋。沼云。如波若論校量所以
善男至譬喩。第二廣格有三。初標。二由其下釋。
興爲五對。如彼。三是故下
如我至生故下。第四引證勸修佛擧自得二果爲
證以勸修也。一
勸請轉法輪果。
二勸請久住世果
曉云。有二。先略。後廣。初也。有
二。先擧其因。後示得果。果中。帝釋等勸請者
擧其事也。善男子諸等者出請詞也。此請
意也
我於至𣵀槃下。第二廣説又二。先因。後果。初

依此至之法下。明果。本釋如前三身廣辨。曉
即取之。故依有三。一此明應身興云。十力四無
畏別。略有十
對。乃至廣如智論
第二十五如彼辨
二我當入下化身
我法至無比下。第三顯法身果莊即
取之
有三。一
總表。二廣顯。三擧因總結。初也。法身具三種
淨。最極無比。如上品説。故云淨等
種種至法身下。第二廣顯有二。一依總相門
略顯衆徳。二依別相門散説諸徳。初也。種種
妙相者。法身五相。一無爲。二不相離。三離二
邊。四脱一切障。五自性淸淨。如前品説。無量
智慧者。性得般若照無量境故。自在故。法身
無礙無所不爲故。福徳者。過恒沙數性得功
徳。心行處滅。言語斷故。難可思議衆生皆蒙
益者。直由法身性得功徳。恒時潤益諸衆生
故。説不盡者。如上略擧。一一功徳皆無數量
邊際可説故又前利生之徳兼二
義故。云説不盡
攝藏等者。無有
一法出法身外故。法身獨出二諦之外故
法身至無有異。第二別説諸徳。略有十種。一
住體起用徳。雖無所爲而無不爲故。二雖斷
等者起用恒靜徳。雖斷生死而恒住持故。三
能破等破邪顯正徳。無邊不離無理不用故。
四能解衆縛等者解惑無二徳。本云能解一切
衆生之縛與縛不異。梁云。與縛不異者化敎
解。菩薩解他縛如自解縛不異。見他受苦如
自受苦不異。行敎解者。婬怒癡性即是解脱。
曉顯意云。若異於縛不能離縛。縛解無二乃
得解故。五能植等成就衆生徳。即由法身本有
定智現應化身成三事故興即
取之
六無作等者圓
滿四事徳。今文不次。本云無作無動無爲寂
靜安樂自在遠離憒鬧。無作者不作意故。無
動者離身口故。無爲者離三相故。寂靜者離
煩惱故。以此四句顯一常徳。安樂者樂徳。自
在者我徳。遠鬧者離生死故。是顯淨徳准今
無作
等者常徳。寂靜無爲淨徳。
其義准先樂同也。莊興取之
七過世等者超過三世
徳。體無爲故過於三際。用無不周故遍現
世。八超出二乘徳。九十地歸仰徳。道理甚深
故。十諸佛同體徳。五種如如故
此等至今已得。第三擧因徳結
是故至般𣵀槃。第五結勸修有二。一能行
人。二所行法。

時天至智智下。第三釋迴向。先問。後答。問
也。本有二問故云。云何爲得菩提修三乘道。
云何迴向爲一切智。今即一問。問迴向故
佛告至迴向者下。第二佛答亦六。一迴向衆
生。二是解脱分下迴向實際。三因此善根下
迴向菩提。四又如過去下引三世菩薩爲例。
五如餘諸佛下引諸佛證同。六善男子若有
下總明格量及結勸。此即初也。曉云。有二。先
總勸學三乘之道。後正明迴向。此依本及上
勸請。今准此文初總牒問。後別正答。初也
當於至悋心下。第二正明迴向。無始所作皆
迴向者。由彼熏習在本識中。約此善根迴施
衆生共向菩提故文中爲三。一總擧所。即三因故。
二別指法。此有七事。一布施。二
善和。三三歸。四學處。五懺悔。
六勸請。七隨喜。三總結迴
是解至所攝下。第二迴向實際。解脱攝者。本
云解脱不攝已上猶如諸佛用無著解脱之心
施一切衆生。不有相之心。不捨有相攝之心。
如此無所取捨。故言解脱不攝我亦如是曉云。
於自
善根心無戀著。故云解脱。永
施於他無更攝取。故曰不攝
若爾付上無著之義
亦通前故。依二徳義合以爲三。初標心。二引
例。三順同。初也
如佛至捨相心。第二引佛迴向。無取相心而
修迴向。是應薩婆若之心迴向。言知見者。本
知者見者。言知者者四智知故。見者者五眼
見故。無礙者離二障故。淸淨者滅習氣故。不
住相心者不存諸法故。不捨相心者不撥諸
法故莊興
取之
我亦至一切智。第三順同有二。初順同。
後發願。初也
以假相
心隨順諸佛不捨不住而迴向故。言亦如是。
沼云。如天
親般若論
願皆獲下第二發願又二。初共得二
嚴。後共得二果。初也
本云。
願令衆生皆得寶手此福
莊嚴
無所有中以手出寶
故。如虛空藏以虛空爲藏從空出寶故。富無
盡者淨土故。智無智莊
嚴也
外應五乘故。妙法
無盡者内順一乘故。餘文可知
因此善至菩提。三迴向菩提
又如至正覺第四引三世菩薩爲例。本有十
一行文。別擧未來現在菩薩爲例。今擧一例。
理如本也
如餘至妙覺下。第五引諸佛證同也曉云。引菩
薩者同彼
迴向故。引諸佛
者同得菩提故
有二。一總引諸佛。二別引二十
一佛説經同。初也有二。初引。
後同。如文
如餘佛者。除下
所出淨土諸佛。取餘穢土成道者故莊興取之。
然興加云。
爲顯三世菩薩之
餘。故云如餘
前釋勝也。莊云。有五。一坐處。
二住法。三除怨。四了法。五得果。初也。如大
波若四百九十一云。云何菩薩菩提樹具足。
善現。殊勝菩提廣大佛力感得如是大菩提
樹。吠瑠璃寶以爲眞金爲根枝葉花果。皆
以上妙七寶所成。其樹高廣遍覆大千。光
明照曜十方殑沙諸佛世界。有情見者無不
獲益。是爲菩薩莊嚴菩提樹。不思等者顯
坐及地。謂樹坐難思道場淸淨。二住無盡者。
本釋如上。曉云。住法雲地之所得故莊云。此
云總持。
念思爲性。一切妙法從此而生。無斷盡故云無盡
藏。首楞取本。又如大般若四百十四説。沼亦取之
三破
魔等者。四魔十軍。具如上述莊云。如經廣説。興
云。梵云波卑夜。此
云惡者。波旬者訛。破彼兵
衆。廣如智論婆沙論等
波旬訛者。得中三藏何
共訛耶。四應見等者。本云應見應知應覺應
可通達。曉云。見者攝一切色聚法故。知者
心心法故。覺者攝一切不相應聚法故。應
通達者攝一切無爲法故莊有三説。初二約二諦
及四諦。如彼。後即取
此。沼倶取之。興徴後云。即違對法五法是所知。六通境
所達故。今即五眼四智三佛六通。如次其境。沼後意
即次前云。見者五眼。知者四智。不可重述。義
無不通。今隨擧耳。五後夜等者。本云證甘露
道得甘露法。初證金剛心無礙道故。後得一
味法如如故。金剛心是得甘露因名甘露道。
果地法身是甘露法。服證此者壽量無限。如
服甘露得長壽故莊影依之。興徴自云。初敎。後理。
經云。佛於後夜得希有名句文身
此亦述前。既云如如。能證豈離。故不
經。我及衆下第二
順同
猶如至説如上。第二別引諸佛對前亦二。
初引。後同
云。此中西方無量壽佛爲號。略擧三佛。東方
阿閦佛爲號。略擧五佛。南方寶相佛爲號。略
擧五佛。北方微妙聲佛爲號。略擧八佛。四方
合引三七佛也興云。西三欲標樂徳離三苦也。東五
即表常徳越五道故。南五即表我徳
捨五取蘊。北八即表淨徳離八妄想故。不
爾別引四方諸佛多少不定。應無別因故
如是等者。
遍於一切無邊三世。示現成佛化衆生故。我
亦下第二
順同
善男子至功徳聚下。第六總明格量及結勸。
在後大段也此中大段與前標異。若恐
書誤。今依總標文處之故
宜云。有三。
一明聞品福聚。二格量功徳。三總結勸修
即標
釋結
初也。有二。一受持廣説。二功徳廣大
譬如至能及下。第二格量功徳有二。一擧喩
格量。二廣釋所以。初也。有二。初擧喩顯多。
後以説相比。瑜繕那者興云。即合也應也。計應合
計度量。同此方驛。又
云。應量自古聖王一日行也。量即不定。或三十里。或四
十里。眞諦云。四十里未見聖敎。今准藏論。不滿十五
里。四肘爲弓量。依樓炭經十四里。依賢愚經以四十里
爲一由旬。有此不同者。方圖法異故。廣如彼也。欲標獨
覺修行十二因縁觀。
故言十二瑜繕那也
既云賢愚經説。何言未見聖
説耶
何以至爲勝下。第二廣釋勝由有二。一總。二
別。初也
是故至不可爲比第二別釋。本有十二種不
可比。今有十一興云。六
對如彼
梁云。正言懺悔勸請
隨喜迴向供養縁覺所不能比也
是故至能比者。第三總結也
雨時天帝至如法行故下。品中第四大段天等
領解弘護。隋云。有三。初受持供養。二佛言如
是下佛述引證。三善男子若有下擧利勸修。
初中有二。一受持。二供養初也。有二。一行
人。二行法也二中各二。初中二者。初列名。後明儀。
後中二者。初聞法。後釋意。文皆顯也」
爾時梵至業障。第二供養有五。一衆集。二雨
華。三動地。四奏樂。五放光有二。初明光體所
及。後明生善滅惑
佛言至所説下。第二佛述引證有二。一述成。
二引證。初也
何以至如上下。第二引證有三。一値佛。二得
記。三益物。初也。有三。初明時節。二爾時下
釋現意。三初會下明説法。釋現意中。言令安
樂故當出現時者。本云安樂一切故現於世
今意
准之
善男子至提故。第二得記有三。一持説。二正
記。三覩佛。初也有三。一明身。二
遇縁。三行因也
二時彼下。正記又三。一得記。二
轉身。三得佛
三時會下覩佛有三。一説法興云。此即現在三
昧境界。入此三昧
無有一法非現在
故。廣如斷結
二處所。三明現在此不滅三昧境
界。廣如智論
善男子若至女身下。第三益物有二。初釋。二
結。初也。有二。一聞佛進行。二永轉女身莊即
取之」
善男子至守護故下。第三擧利勸修有二。一
明利益。二明勸修。今加大衆奉行爲三。初有
四。一由弘經故王得四益。二臣得四益。三内
外學得四益。四人民得四益。王益有二。初正
明益事。二重問答。初也。有三。標別結標文可
知。二云
何下別釋。何以不結也。興云。四種福
利。如其次第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之所得
爾時至强盛第二定虛實有三。一問。二答。三
佛讃勸。答有二。一明弘經。二是諸國王下明
得益。益有三。一除障敵。二得長命。三兵衆
健。三中各三。謂標別結。初二各三。在文可
見。後中。我等亦能者標。令其下別。結即攝

讃有二。正讃勸。二時釋梵下領勸。初中有
二。一標。二何以故下釋
佛言至名四益。第二大臣四益有三。一標。二
云何下釋。三是名四益結也
若有國至勝利。第三内外學得四益。文段如

若有國至利益。第四人民四益。文段如前。釋
中。本云皆得豐樂無諸疾疫多獲寶貨具足
四福。曉云。具四種者。謂具四種資生之具。飮
食衣服臥具醫藥。是四也莊即
取之
爾時梵釋至亦滅下。第二勸修有二。初明經
有力
後佛言下正勸修學也二中各二。初中。一隨住。二
隨隱。後中。一示一乘。二勸

時諸大下。第三大衆奉行有二。初聞法。後
奉持也
  淨地品第六
略開三門。初來意者。上來二品既説戒學。今
開定門。二功徳門不過二善。止善先了。今明
行善。夫行善者發心爲首。今廣顯之。故先品
後此章來也。三爲利時機。如師子相及自在
等。得廣利故
二釋名者。陀羅尼者曰總持。最淨地者是十
地。今廣明之。故立名也曉云。總持依智度論二義
釋之。一能持。持諸功徳
故。二能遮。遮諸煩惱故。乃至地是攝義。如此大地能攝
諸人攝持不落。攝養增長。十地亦爾。能攝菩薩。謂能攝
持令不退轉。又能攝養而得增進。乃至最勝淨。謂十一
地諸波羅蜜。能破二十二種無明。遠離十一麁重諸垢。
故以立名。具如彼。莊取此也。興云。梵云陀羅尼部謀達
羅鉢利輸地。上聲 此云總持地最淨。今從用語。故名
最淨地陀羅尼。
義亦依曉
三決疑者。問。此品凡明五義。一十菩提心。二
十度。三十地。四十定。五十陀羅尼隋加十障。
爲明六義。
即意
何故偏言説定門耶。答。此五皆因靜爲
本。故此品以定爲正宗也。問。若爾何故不言
定品。答。陀羅尼是定勝用。最淨地是慧勝用。
故以此二目品。亦不正以慧爲宗。又陀羅尼
曰總持。此五皆有總持用也。今先明陀羅尼
義。次明最淨義。後明地義
初有三。一名義。二體相。三功徳。名義有四。
一聞。二義。三法。四呪。聞者有二。一聽聞。二
聞持。聽聞者。聽是耳識。聞持是意識。耳聽
聲想作法解。法解聞。由此聞生三慧。三慧
生聞持。聞持是般若。般若藉聞爲方便。方便
因之曰聞持。持者。般若自有總持之用。若
眼識見字。想作法解。亦因聞。聞生三慧。三慧
生*般若。*般若曰聞持亦爾。若眼見瓶柱色。
耳聞鍾鼓聲。不得於理。此皆曰見。見生三慧。
三慧亦曰見。此是學世間慧曰見持。明空*般
若。亦有見柱等色而入眞空也。不明學知
者。學覺知無別境。如眼見書字。耳聽佛語。
想作諸惡等解。至一念行曰聞。聞現在諸惡
等。次重起行。心比度去來。去來境上生諸惡
等。故曰知。今是比知。後重思量上三世諸惡
等事曰覺。覺知無別境也。見不知。耳聞鍾鼓
聲。眼見瓶地等色想作瓶地鍾鼓等。知至一
念行皆曰見。次比去未曰知。知後重思量上
三世曰覺。覺知亦無別境也。二義者。名所以。
如道前無染道後無淨。是自性淨。淨由無染。
無染是自性淨之所以故曰義。如是一切義
皆然。菩薩行此義曰義陀羅尼也。三法者。知
法體。此即有體也。行此法即曰法陀羅尼也。
果地即勝。最知法如如。四呪者。一切呪術。是
佛果上化他之用也。此呪説不可説。即諸佛
祕法。初地菩薩始知此理也。通曰陀羅尼者。
此言能持。亦言總持。持攝諸行令不散失。具
語應言聞持義持法持呪持也
二明體相。此四通論皆慧爲體。若別論。聞有
二種。一聽聞。如阿難聽聞。今應曰持。樂是衆
善方便故沒之也。又此聽聞爲他持之。不能
持他。但聞敎持敎理不忘。不忘之心爲體。
二聞持。是持衆善如上釋。此言持有四義。一
持四辨。二持諸願。三持十力。四持一切令
不忘。此四是所持。聞持是能持。今正以能持
爲體。萬行之中但擧此四法之要即初聞持
陀羅尼
義陀羅尼者。無染無淨是自性淨義。不破不
壞是法身義。無因異果。無果異因。是如如義。
具智慧不見生死。具慈悲不見𣵀槃。是無住
義也。能知無染無淨等爲體。知非是分別之
見。衆生若如此義而亡照了。照了三法。謂
人法二無我理。即法陀羅尼。人無我者。眞諦
二乘所見生死中理。性離我空也。法無我者。
菩薩所見第一義諦法身不有不無。今取
之此爲體。即佛果智也。四呪陀羅尼。一切呪
術。呪術皆從佛出。天魔外道無別有之。而有
殺盜。呪者別思力了知無主誦念般若。般若
云。殺害修羅但誦持此法。是福徳之人。他生
惡心違此福人故彼自招苦。如於諸佛及父
母有惡生重罪。非是諸佛令爾
次第三明功能。此四有二種五種。初五者。一
平等愛念衆生。即是慈悲。二爲度衆生於生
死中不覺有惱。即是大忍。三爲煩惱衆生難
化。善知化法。即四攝。四者最大難解。即智能
通達。即是波若。五者不可思議威徳。皆具五
神通。第二五者。一於五塵不著。二於他不妬。
三於三塗不畏。四於諸見不墮。五於正行信
樂。又彌勒一生經有四名。一歡喜發聞。即
聞持陀羅尼。二空慧是即法陀羅尼。三無礙
性。有中一切智慧。即呪陀羅尼。四大解脱照
無生死滅。是義陀羅尼。初四十一心位見理
歡喜發聞。次一初地至三地。眞見如如曰空
慧。次四地不見境智。五地不見眞俗。六地不
見垢淨。七地不見生滅。智用自在曰無礙性。
八地至十地作一諦曰解脱也。又十信譬入
道爲發聞。十解眞見即爲空慧。十行爲一切
智照二諦爲無礙性明。十迴總眞俗爲大解
脱也。又十信已上。一念亦有此四。又一念之
中義立四也。又前示聞義二種是因法。是法
身佛果智立第三呪。是果上用立第四。此中
示因中入道次第難易
二明最淨義有四義。一廣大最淨。二不顚倒
最淨。三第一勝最淨。四究竟化最淨。初十信。
信本修𣵀槃廣大法。次十解明智慧。如前即
不見生死常我。次十行明破空定。一切寂靜。
本於空中出萬物。與衆生樂。及種種自在。無
礙平等如虛空。四究竟化者。十迴修大慈悲。
究竟未來際化生。初除闡提樂生死不樂𣵀
槃之淨。次破外道計生死我不樂佛我。次破
聲聞畏生死貪𣵀槃樂。四究竟化。破縁覺願
住寂靜不化衆生。即淨我樂常如次修也
三明地義有七義。前六是菩薩地。後一是佛
地。一自性地。凡夫未發心修行。有法身自
性。二信樂地。入十信。三淨喜樂地。入十解。
四習行地。入十行。五決定地。入十迴。六決定
修地。初地至十地。七究竟地。佛地。品言寂淨
地也。正論第六。十地佛地具上四淨隋云。此
七種地。
具上四
種最勝
若義立。初二地曰淨。三四地曰我。五六
七地曰樂。八九十地曰常。又窮淨地通論十
地。初地意欲淸淨。二地正戒淸淨。三地正定
淸淨。四地正智淸淨。五地正明了淸淨。願力
禪定力明了。六地正見淸淨。般若。七地修習
淸淨。方便度。八地正住淸淨。願度。九地自在
淸淨。力度。十地寂滅淸淨。智也菩薩六地明因
中四種最淨。一
信樂。二智慧。三禪定。四慈悲。初二地成信樂。謂能聽
聞思惟菩薩經律藏。第二地以正心得入證。已得修慧
故。後究竟地。佛果中修
四徳。即是四種最淨
爾時至億衆下。第二定門。如前。品文有三。一
請問。二辨釋。三爾時師子下領解。初有二。
一歎能問人。二出所請事。人有二。一列名字。
二明形儀。初也。有二。一請主。二聽衆。欲明
登地故以無礙光爲請人。既是八地。示其已
知爲他故。問意現下何以得知。八地中人。初自言
見三世心及菩提等。即是無滅
之解也。曉興即
取。莊沼影之
又大士爲他問有三義。一與救
濟。二爲攝受。三爲解脱。初一明十信至十行
是見次一從十迴至七地是修三從八地至金
剛。十行以下未免三界。宜云救濟。十迴以上
入於聖位。宜曰攝受。令入大乘。八地以上既
證見法身令得究竟解脱。今此大士自是八
地。具此徳故。爲三人而請問也夫問義人有三。
一非事爲自事。
二是爲自事。三他事爲自事。初是一切凡夫有三種。一
無知。二疑知。三倒知。次是二乘有三種。一無知得。二
欲渡令渡。三欲住得住。初是初果向。次羅漢向
已還。欲住羅漢果。後是菩薩有三種。即上三也
師子有
三。一臆前毫毛師子。最大力。是師子中王。食
一切肉。此士多所畫作者。二人師子。亦食
肉血。似人。三草師子。食草。形如人也。師子
王有五徳。一種類最勝。如八地大士於三乘
中勝。二力大。難作能作。如菩薩作一切自他
之行。三難勝。獨失無侶。如菩薩過二乘。四
億念自力。以勇健故無所怖畏。如菩薩上求
下化。五衆獸中王。有三義。不許他。行住無
礙不畏一切。二不爲外事。三不忘念。如八地
菩薩亦三義。一不畏天魔。二不行小行。三不
忘念大乘。下具釋之。文言相者如上五相也。
無礙者譬法身。光者譬波若。炎能燒譬解脱

從座而至供養已下。第二形儀有二。一恭敬。
二供養。初有五句表三義。如上三身品釋。後
有三句亦表三義。一敬師。二敬法。三敬正行
莊興取之。
故云敬供養
而香花者亦如隋釋沼興影彼。
釋此文故
今亦
准云。菩提心因開敷如花。五分法身薰成如
香。十地高出十塵如幢。十定蔭覆群生如蓋。
故以花等而供養也
白佛言至菩提心下。第二出所請事有三。一
就有問能生菩提心因。二就無問所生菩提
心體相。三結請隋云。以幾因縁者問因。何者菩提心
問果也。莊即梁説。曉沼及興依隋釋
問。何故先問能生之因。後問所生之果。答。
有二義。一先有因後有菩提心體。二先識俗
有後知眞無故。又須二問者。爲除斷常二見。
若但問因不問果是斷見。若但問果不問因
是常見。是故雙問。爲明凡聖行異。凡夫多
有發心之因。少能得果。菩薩不爾凡夫求果
求因。發心之
因不成就。菩薩不爾。求
果不求果。故果成就
初也。言因縁者有三。一
此經明五種十義。如下説。二決定藏論有十
種五義。三中邊分別論有三十道十種果。竝
如菩提心義中解。言得菩提心者。得是不失
義。以幾因縁令菩提心出而不退失也
何者菩提心下。第二問心體有二。初標。二釋。
初也。菩提心言覺。非翻名者。外國言摩徳勒
伽。覺有四義。一應覺。謂如佛性即是菩提心
果。二覺悟。是菩提心即體。是修行如智能
覺悟。三覺分。是菩提心因。從初發心至金剛。
一切有中萬行道品等。此明自行。四令覺。是
菩提心縁。敎化令他覺四中。初攝一切所知品類
有二。一凡。二聖。第二爲
出世法種子。第三自身善思惟根本。第四因此淸淨。
是成三寶因縁。更有一紙。釋之如彼。恐煩不具
何者菩提心者。既不有無。何法定是菩提心
耶。明知此心不有不無是菩提興云。有説。菩提
心禮即道後無分
別智。理既非有無。心亦非有無。故作此問。即違十種心
名菩提心。及法花論云。無上菩提。謂初地菩提故。證眞
之心名菩提心。於俗難有。菩提心及菩提心因。
於眞非有非無。絕諸戲論。欲顯此義故問之
難意但
取道後智者。即違先敎取初心等。是欲上四
覺中第二。餘無當故。此雖不足而爲遣迷。既
云修行如如智能覺悟。何但道後。佛無欲得
更修義故。又證眞心豈非是耶。又眞非有無
而俗是有。何言難有耶
世尊即至不可得下。第二釋有二。一就三世。
二就五如。五如是法身。三世是生死。菩薩不
見生死異菩提。不見菩提故異二乘菩提心。
此初也。三世即三。即菩提者。此就即菩提不
捨菩提心也。菩提不有不無。無有三世。三世
既無。心何得有。問意欲明菩提是第三諦故
破三世。不有不無即破第三諦。乃至若有人
説三世因前果後。果先因後。因果同時。皆
以此破。如滿願品破破聲説。但現世是有。就
體破之。去來是無。就名破之。今述總破。別破
三世即有一紙。廣如疏也
離於至不可知。第二就五如破。爲五。此初明
無二如如。無眞俗二也。二菩提者下。無語言
如如。言語斷也。三心亦無下。無覺觀如如。心
行滅也。四無有事下。無異如如。無因果之異。
因滅果生。無此異也。五衆生下。一味如如。凡
聖同一如如味。若解此三世五如如。即是菩
提心也。言離菩提者。菩提心不可得者。即四
句。一於菩提中心不可得。二於心中菩提不可
得。三即心即菩提不可得。四離心離菩提亦
不可得隋加云。五種如如。不異。即是五種眞實也。離
四句。無二眞實。因果。有爲無爲。人法。菩薩
能執能依。菩提所執所依。
此四義欲明無二眞實
前二句以三義釋之。一
菩提遍滿故。無有一法出菩提者。故於菩提
中無別知心。心中無別菩提。二能持所持一
體故無有差別。故無別菩提無別心。此二種。
若據心得菩提。菩提是所持。若語菩提生心。
心是所持。三心是有爲故虛妄。菩提無爲故
眞實。眞實無爲不竝虛妄。虛妄有爲不竝眞
實。無二法具起故。無能持所持能住所住。故
作如此知。即菩提心也。此三義亦得釋等二上
即句。一遍滿故。不得明菩提與心即。二能持
所持一體。不得明即論二計了。三心虛妄。菩
提眞實故。不相即也。三義釋第四句離句。亦
得釋上第三句。又別二釋。上第三句即義。即
義無別。心即是菩提。凡是見俗。聖即見眞也。
次別釋上第四句。若離心有菩提。聖非是凡。
見俗異眞若即心是菩提。凡是自能咸聖。
若離心有菩提。一聖還作凡
菩提不
可説者。明無語言如如。有二義。一菩提與心
如上四句。無樂異者。則不可説。二此心與菩
提非名字法。故音聲不能説也此有三義。一聲
非能説。語言文
句非所説。若説義音聲。語非言。是故能説所説。菩提心
非名等。是音聲不能説。二不能説者。語言中義不可得
故不能説。三可得説者。説言中無義亦應可説。若説無
義可説。非義不可者。是爲不等。若汝言事中有義者。衆
歡喜九應
得滿
心亦下明無覺觀如如。凡夫二乘是
覺觀心也。初明菩提非身見。衆生境界身見。
見色爲我。心及菩提即如如。非色計我。非身
見境也。無相者非二乘境。但見有餘執相道。
不見大乘無餘。無餘無相道故非其境也。無
事業者。無異如如。非菩薩境也。事業有二義。
一善初生曰事。此善能滅惡曰業。二道前如
如能生道曰事。道後如如生四徳曰業。菩提
之理無此事業義也。始行菩薩不解菩提如如
無事業。故非其境。非造作者。梁牒云無造無
作。釋無二。菩提不可造。菩提心不可作。作令
有者無。造令無者有造者未有令有生。
作者已有令滅也
菩提即
有無造。菩提心即有無作。又菩提非煩惱不
可作。非功徳不可造造作是正勤即
名生。滅惡也
又菩提非果
非非果。非果故不可造令有。非非果故不可
作令無。衆生亦不下一味如如。此衆生通凡
夫二乘始行三人境界。曰不可知
世尊至可得知。第三結請。甚深有三義。一難
通。通達如如境。性得道前因難也。二難修。行
如如智。修得道内縁難也。三難至。深妙故滅
止妙離道後如如及如如智。果難也。初是義
如如第一。難通達故甚深。次是行如如第一。
難修行故甚深。後是至如如第一。難可得故
甚深。問。若如上義。菩提心與般若何別。答。
即是般若二義明之。直明萬徳如如曰般若
爲如如。曰般若爲如如是佛果。而無願求住
此理曰菩提心。如金剛般若明住平等空不
見聖凡有無是發心。發心住理也。此品即明
此心通達一切法。又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
安住故。性得如如是菩提修得。十如如解是
菩提心體有之解。知三世五如如及心不有
不無。是菩提心近因。上求下化是遠縁也。小
品言。不見迴向法。不見迴向心。不見迴向處。
是名正迴向。此即是菩提心也曉云。欲言其有
推求不得。欲言
其無因果灼然。故言諸法甚
深之義云何而可得知也
佛言至微妙下。第二佛答有二。初答後問。後
答初問。問中示由縁生長菩提心。答中示由
解菩提心不有不無故。發心求體。上問體後
問有二。標。二釋。釋有二。一就三世。二就五
如。今答中但正答五如。兼三世問也。又入道
次第。先達三世。有以入無。次明無亦不無。今
佛答一理不有不無也。就文有二。一述問。二
正答。初有二。一總述上體。二別述。初也。言
微妙者。本云祕密。諸法甚深之語難説曰祕
難解曰密。又隱難知曰祕。深難見曰密隋加
云。
又初地至八地。金剛心滅解脱障。佛滅一切智障。非凡
夫二乘新行菩薩境界。故名祕密。准是二人能見能知。
故名
祕密
密故云微妙
事業至可得下。第二別述上五如問。又五。一
述上第四無異如如。二離菩提下述上第一
無二如如。三菩提者下述上第二無語言如
如。四心亦下述上第三無覺觀如如。五一切
下述上第五一味如如也
何以至了知下。第二正答亦二。一略。二廣
曉莊
取之
初也。今總略故擧本自顯。故云何以故如
意心亦如是。如心菩提亦如是。如心如菩提
衆生亦如是。如衆生一切三世法亦如是。言
何故者。菩提及菩提心。一切諸法悉同一味。
是五如如故。欲顯此義故假徴之。就文有五。
一意即淨識隋云。自性淸
淨阿摩羅識
此是因也。是明諸法
同於此理故。先標此理不有不無。故云如意
故知曉云意者如小乘立前滅爲意。有名有義。以此
爲喩。顯一切法亦同彼意。但有名故者。未近文也
二心
如是者。即菩提心。此是縁因。縁因之無隋云。
又意
是見地。心是修地。菩
提究竟地。是名縁也
三菩提者此是覺。即是果
同因縁是也五種如如無異故亦言同。又意者應覺
自分。心者覺悟修分。菩提覺分果也
衆生者是生死法。亦同上三是無又衆生者令覺
化他分。如心
菩提亦如是者。敎化衆生令得菩提。以三寶故。言敎化
者。令敎化得。未得衆生不須敎化。如衆生。行如如中也
五三世者。是生死時。時同上四是無也。五種
不有不無故如如。亦名五眞實也又一切三世
者。皆同得行
如如。所攝同有爲故。故云一切三世法亦如是。攝有五
義。一名。二相。三思惟世。四如如。五如如智。名者一切
法。相者一切煩惱。即愛喜。思惟者一切
心數。如如者道境。如如智者能縁心
故知諸法皆
同眞如。非有非無。同一味故。即同花嚴故。莊
云。一切諸法皆無實性。自性空故。如花嚴説
心如巧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
而不作。如心佛亦然。如佛衆生然。心佛及衆
生。此三無差別。而今非無諸法等者。菩薩安
法凡有二義。一不壞假名而説實相。二不動
眞際建立諸法。本據初説。今據後論。故不相

善男子至提心下。第二廣答有二。一正答明
不有不無。二於中下重釋。初有二。一明解五
如如智。即是菩提心。二更出所解理。即是菩
提。此初。有三句。一明由解五如如故得菩
薩之名。二通達下出能解之相。見五如如一
味無隔通達。三善説下能如此而説。是明菩
提菩提心也。言菩薩者。應言菩提薩埵。菩提
此言覺。薩埵此言大士。是慈悲不住無。覺是
慧不著有。由不住有無知上如如義。得覺士
之名也。如是者。如上五而知之。通達諸法者。
本云是心通一切法。是心者即上覺悟心。即
菩提心也。通達者。心通達如如理。無一不攝。
曰諸法也。善説菩提及心者。總體是菩提是
所通。通是五如心是能通。通解五如之智慧
故。菩提心即是般若也依此莊云。説菩提者所證
理也。菩提心者能證道
也。此取曉意。
沼興皆同
又法身亦曰覺。覺是性得智。通如
如也
菩提心者至如是下。第二出所解之理亦三。
一明菩提空本無心字。今有量者爲成句故。詺眞如心
云菩提心。故沼云。前言心是第一義心。
後言心
是縁心
故應如本。次明心故。故屡敎言莫欲先
故定非者矣。二心亦下菩提心空。三衆下生
死空。菩提心是上求佛果下化衆生故。明解
此三不有不無曰菩提心也。空有二義。一義
無相。二名無相。初有三。一無相。二無生。三無
滅。此三次第相生。由無相故無生。無生故無
滅。無滅故見本性淸淨也。名無相亦三。一相
名有無不同。二思名執諸法名。於境界中行。
三出名出語言。自詺此是柱。平等令人識之
隋云。一切法有無名不同。是爲相名。執諸法名字。乃至
名思惟名。自詺前一切法。此是柱地林等。令人識知。爲
出制
若心見萬法無相平等。即相名滅。相名滅
故思名滅。思名滅故出名滅。此滅故三界滅
制名者。欲色無色界
幷是相。此相滅故也
見本性淸淨也。非三世者。菩
提無名無義。一相故非三世也。心及衆生亦

於中至可得下。第二重釋有三。一雙標。菩提
於名義二相之中不可得之。二雙釋。三於一
切寂下雙結。離名義二邊安住中道。初也。於
中者。本云於如此中。於菩提菩提心及衆生
也。二相者。名義二相皆無也
何以至無生故。第二雙釋有三。一略釋。二廣
釋六事。三行非行下總釋。上六位不出有爲
無爲。皆是無相。初也沼云。以一切法皆無生故。
空故。掌珍云。無爲無實。乃
至空花。初句是宗。不起故因。空花者喩。以本不
生故體非有。深密經依三無性説一切法無生滅等
問。若
爾如論空。依他耶。答。既引深密。又總科云於
中二相實不可得。合説二我倶不可得。同文
殊問菩提心經。依遍計故。問。若爾此論非空
變計。何謬引耶。又即違自所引彼彼經。故自
引云。菩提者但有名字。世俗故説。論釋云。示
現可證法但有名用。虛妄分別。其體無實故。
此意所證但名字假設。故云世俗。若如名取
意。即虛妄分別。眞體無實。能詮名假。所證亦
爾。即准子文既非變計。又護法同立二空量
約變計者。皆有相符。又以變計亦爲縁生。何
得因云以無生耶。進退豈離
菩提至不可得。第二廣釋。凡擧六事。欲明菩
提心。從初發心至佛皆見無相。言菩提者即
義無相。菩提心名無相也。餘亦爾
行非行至可得。第三總釋。行是有爲。非行無
爲也曉莊
興取
以不可至安住。第三雙結體過名過義。故於
無明無義中道住也。名寂靜過。凡夫不住有。
義寂靜過。二乘不住無。菩薩慈悲不住無隋加
云。
故不畏
生死
智慧不住有故不畏
𣵀槃
曰寂靜興即取之。
沼云。文殊
問菩提心經云。彼處無人證。無所用證。亦無法可證。如
是通達。則爲得阿耨菩提。此意。無人證即無修行者。無
所用證即能證行。無法可證即所證菩提。廣如彼
論。即同本上引小品文。文意善也。但非宗意耳
又無
名義二相曰寂靜。寂靜中住曰菩提心也隋加
云。
從初發菩提心修二種行爲智慧。攝衆生爲
慈悲。攝𣵀槃皆爲自利利他。名曰安住
此依至而得生起下。第二答第一問有五。一
明十度。二明十度地。三明十障。四明十種禪
定。五明十陀羅尼。此五種十。能出十地十位
菩提心也。初有二。一明十波羅蜜體。二明十
波羅蜜名。初有二。一譬説正明十度。是十菩
提心因縁。二善男子依五法下。法説出十度
體初又三。一總標。二別解十譬。三善男子是
名下合結。初也。此文本屬於後。故云依一切
功徳善根而得發出是名初發菩提心二疏文
頭皆牒
善男子言。曉莊及興皆依此釋。沼云。舊經錯屬後文。餘
因皆不云依餘名發心。故應除是名二字。文勢則別。此
新翻
知與不知先標發心方明地行。故自總云
答第一問。分文爲四。一發心。二修行。三證
地。四得護。此初發心發十度心。本云。第二發
心譬如大地。乃至是名尸波羅蜜因。乃至第
十心。乃至是智波羅蜜因。後後既云第二心
等。初要應言第一發心。然正如本。今不言者
是存略也。此例不少。皆准前故。莊爲説今經
多牒本文釋之。當知方靜。因之迴耳。故今此
者標。十信至初地發心如下辨之。功徳者福。
善根者智慧。由福慧二種善根心得發得生。
發者生也。出者長也。今准知此即沼引莊嚴
論十一答中第
八。以福智
爲自性
豈非福智而得利物。故正如本。從十
信至十行爲發。十迴至金剛爲出。具修二利
曰功徳智慧。由二行能向菩提曰菩提心。如
上釋也
善男至蜜因下。第二別解十譬。初一明檀。乃
至第十明智。初也。本三。一標。故云是名初發
心。標十信至初地發心。問。曉公等云。懺悔滅
罪明地前行。今説地上。何故今云標十信等
之發心耶。答。從彼起故。興云。初大劫中所修
一切福智二徳。善法欲等二分善根備足爲
因而得生起初地眞智。名初發心。此即曉義。
莊即取之。故不相違。二譬。三合。今轉爲三。
一譬。二合。言此菩提心者。本標云初發心。進
退互存。意即無違。三是名下結也。譬有二義。
一本。二末。本有三。一如寶種類勝。二須彌相
貌勝。三山王高大勝。末有五徳。一敬重。善
疏故。二一切處平等廣大故。三光明。無垢
故。四自在。能容一切故。五最高。過諸山故。
此菩提下合也。施有三種。一正法施。二財物
施。三慈悲施。如意寶珠淸淨無垢。如法施。須
彌有好相貌。如財施有好相。慈悲施自在無
畏。如山王力大興影
取之
三施亦有五徳。一難行
施。不轉動故。如善路無過失故。二一切施。無
悋惜故。如山處等。三自性施。施無著不自爲。
求生死與自如如相應。如光明故。四善人施。
利他純善無分別故。如山容受。五淸淨施。迴
向佛故。山最高。是名下結也。是布施因者。
施爲初地菩提心之因縁。若無三施五徳隨加
七相
如別
記也
菩提心不生不長也。下九例然興云。發心
施行互爲
因縁。故名爲因。施行爲生起發心之因。發心
爲施成滿之縁故。而言施因者。且説一邊也
善男至因。第二明戒。准有譬結。略無合也。地
能生長萬物。地有五徳。一自性淨。恒爲水火
所淨。一水澆。二火燒。三風吹。如心自性淨而
有無明垢。恒修諸度行對治得顯本淸淨。二
能治。體性堅故。三廣遠。無邊際故。四安樂衆
生。四威儀中皆依止之得成就故。五力用。最
大事故。戒亦五徳。一三業如自性淨故。二難
行不惱他故。如地堅。三一切具足故。如地廣
遠。四善人戒。攝衆生如如地安樂故。五淸
淨。但求佛故。如地力大
第三明忍。能安毀辱師子王力大。恒住諸
事文同譬也。師子有五徳勝如前。第五獸中
王勝。亦有三義。一不爲外事。二不忘念。三不
計他事。初一説菩薩慈悲。觀衆生如父母等。
不以小事瞋之。次一説無常觀。入空中觀出
入息人念念無常。無受者。後一觀衆生有衆
苦。示與彼同。忍能安受。師子有三如上。今譬
通擧三種。師子。本具五徳。故云譬如師子臆
長豪獸王等。今略有三。一臆長豪者即種類
勝。二獸王是第五徳。即不計他小事。不以他
事生瞋。心不忘念。三有大力者難作能作。四
獨歩無畏者獨歩無侶勝。五離驚恐者。本云
無有獸怖。憶念自力勝無有怖畏。此五説忍
五徳。一自性。如上釋。即種類義。二一切忍。
即不忘念。不計他不著小等。三難忍。即難作
能作。四因善人忍。即獨歩無侶。過二乘。五淸
淨。即憶念自力也。是名下結也
第四明進有三。此譬也。那羅延者此云勝力
曉莊沼興
皆取此也
名通兩處。一風輪亦曰勝力莊云。三千
世界之所
依止。興云。即三輪中之本。
厚十六億由旬。廣即無邊
二毘紐天亦曰勝力。隋
加云。菩薩得佛那羅延報力勝。四大力。風輪
力最大勝。毘紐天是外道。淨潔不離勝曉云。
毘紐天
力等風輪力。是故同得那羅延名。今取風輪喩第四惠。
莊云。如大婆沙第三十云。十凡牛力等一豪牛。十豪牛
力等一靑牛力。十靑牛力等一凡象。十凡象力等一香
象。十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
提力。十鉢羅塞建提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
一那羅延力。菩薩力與身此力等。興云。毘紐天力不如
風輪。而無勝力
可喩力故借名之
譬本有三。一那羅延。二勇壯。三
速疾。心不退故。是法合也曉莊同之。沼爲
喩者。不見本故
故本
云譬如風輪乃至速疾如是第四心不退轉。
又違前後之文例也。然本入結以爲二者。且
説一邊。理實有三。精進亦三。一滅惡如勝力。
二生善如勇法。三不懈如速疾。又有五。一
風不可汚淸淨。如自性隋云。正勤有三。一功徳猛
重。恭敬此行故。二缺。恒
修行故。三不顚
倒。隨如如行故
二遍滿。如一切正勤亦三。一難
一切煩惱外道等幷
諸苦事不可能動故。二具方便解。當得利益事。悉行
隨不顚倒。道通達平等故。三行修無量功徳不安住故
三上下傍行。如難行正勤亦三。一如法行。先思度
後即行故。二不知足。不爲得
少便止是故。三不可
破。動轉不能壞故
四能持。如善人正勤有五。一
富貴修檀施。
二善道修淨戒。三安樂禪定。四自利修二乘。五自他倶
利。修此爲四。一貧敎令施。二惡道敎令持戒。三爲説法
利益令得二乘。
四苦教修定
五不退行。如淸淨度求佛不退
正勤又三。曾經修習。一止心住處。修定。二敎告處。
隨師僧詔而修行。三制戒處。見隨敎法捨惡生善也
名下。第三結也
譬如至因。第五明定又二。如前。譬也。有五。
一七寶明具七種。種類勝。如自性定持本末
二定。本是性。末是修。修爲本攝。如寶攝物。
淸淨無三惑也。隋言七者。一種類具足。二相
貌具足。三堅寶具足。四利益具足。五威徳具
足。六福徳具足。七無垢淸淨具足。種類者能
攝他。乃至無垢淨者一切諸垢不能染汚。具
彼辨。又云一種類。無師自淸淨無虛妄如如是種。二
相貌本淨。定有二。一根本。二方便。根本
定煩惱盡故。方便相貌煩惱未盡。三賢寶自在淸淨有
三。一無出入。未得爲得。二得已爲住令不失。三起自在
不退爲利地。四利益有二。一現世住樂。二未來住樂。初
未得令得。後已得令不失。五威力轉變神通。爲利衆生
故放光動地。或隱沒等。六福徳。成就衆生令淸淨故。有
四。一未信令信。二已信令入。三未熟令熟。四已熟令解
脱。七淸淨無垢。無上遠離故。有三。一離業
障。二離解脱障。三離一切智障。除皮肉心也
二樓觀。
明諸分具足。具足五義如一切。一最高。如出
過二乘。二堅固。如如不爲皮肉所動。三難上。
始行菩薩不能修。四寂滅。如不著生死𣵀槃。
五快樂。如利益衆生。三有四階道難行。如難
行有四。一方便。二止觀。三喜樂。四神通。此
四次第具足次第果徳
滿足也
四淸涼之風。淸是智。無
無明。慧是慈悲。無貪瞋。五來吹四門。説四弘
誓如善人。四門即四弘。以慈悲不捨衆生。智
慧不著生死。資進四弘。故言來吹。四弘有通
化道之用曰門。受安隱下。第二合也。今略。本
云如是第五心上種種功徳法藏猶未滿足。
言種徳者。五地五度功徳具足也。體具種種
功徳故言受安穩樂。言法藏者。*般若未滿足
曉述意云。減發勝定。而於智度猶未滿足。莊興即
取。莊云。雖起定門種種功徳。而智慧門猶未之。沼
不釋
三結如文
譬如至因。第六智慧又三。如前。波若有三。即
如似及如八智。修性二得境界隨云。一境界。二
無相智。三一切
智。此三無異。一能破闇。
二能見色。三能無實
譬本有三。一日輪。譬道
前自性淸淨心。爲後二*般若作本。無垢光明
故如日輪。二光耀。譬道内修得智慧。依如
來性而成離障淸淨能除第一
義上惑
三熾盛。譬道後
修得一切智照萬境。又初日輪智體。次明照
用後炎明除惑也。合文云此心者第六地心。
故本云如是第六心能破滅生死大闇故。下
皆准之。能破者道前。能滅者道後也。道内亦
破亦滅也。生死闇者是無明也。不擧皮肉者。
一擧難兼易。二非十地所除。又譬末有五。一
合有眼者能見。如自性般若見自性理。二合
所應作者應作。如善人般若。三合解正道分。
如難行般若。四合幽闇除滅。即淸淨般若。
五顯了萬物各異已自光明
了一切物
即一切般若也
譬如至因。第七方便。爲令功徳無窮無盡。無
盡者。菩薩以法與衆生。爲菩薩法無盡故。無
窮者。常令衆生共得之。功得有三。一有窮有
盡。如凡夫用盡。二無盡有窮。是二乘。三無盡
無窮。是菩薩。自性有曰無盡。恒與地曰無窮。
譬本有三。故本云譬如大富商主。今總略之。
一大富者福徳威徳。二商主者智慧威徳。三
能令下事業威徳。福威有三。一多七珍曰大
物。二多衣食奴婢
既飾
曰大用。三多田宅曰大處。
此譬三種利行。一利凡夫。令捨三惡道生天
中。以財物生樂。二利二乘。此樂𣵀槃。如多衣
食樂。三利菩薩如大處。處者智慧見境界。慈
悲縁衆生。無量如大處。智威亦三。一能不見。
二能護。三能長。此譬三慧。一聞。明未得令
得。二思。已得令不還。三修。不*還令增。此
三慧爲三果。爲得自性住。凡夫至十解。二
爲得引出法身。十解以上。三爲隋云。爲得
三果者
即三身果。又以敎
法爲因。三慧果也
又能不見是見地。後發心至初
地。能護是修地。二至七地。能長是八地至
金剛究竟地。無功用心也。事業威徳有三。一
能滅一切障難。免劫賊等。譬菩薩現在安樂
住。二能至安樂處。譬成就佛法。三令他人與
己同利所得寶物與同伴。
平等無藏用心
譬成就衆生。又大富
即布施方便。化少乘。商主即愛語方便。化中
乘。三作事即利行方便。化大乘也。同利。同令
三人解脱。又商主譬末中五徳。一報得神通
知他心。譬自性方便。二具解五明。譬一切方
便。三自性正業。以財法利他。譬難行方便。四
知根是利他。即善人方便。五用財物與他共
用。即淸淨方便。自他同得佛也。合文有二。一
捨惡。二獲功徳。是生善。初文。本云如是第七
心能令得度生死險惡道故。險是煩惱。惡是
業。道是報。後徳是道。寶是道果也。第三結云
方便者。一布施行令信。二愛語體能言。勝智
者。有無窮無盡之用也隋云。前五種中。前
一勝智。後方便也
譬如至因。第八願度。無用爲用。前第七無盡
無窮。未必恒用之。八地自行化他。念念無
間也。願者。昔日願得十地十如如。今至八地
具見十如如。此是願求果處。故言於一切境
淸淨具足是名願波羅蜜。一切法是十如如。
是願果處也。譬有三。一月者明義如如境。道
前法身未見之時。如月自體不現而恒不滅。
二淨者明行如如境。道中法身。故知應如。本
云譬如月淨。三圓滿者明至如如境。道後法
身。八地具見此三如如究竟也。又月顯法身。
淨顯*般若。圓滿譬解脱。明八地具得三徳
也。一切境者十如如。淸淨者已得初地至八
地。具足者來至九地十地已具足也。已得之
者除障。故言淸淨。未得之者已見。故言具足
也。問。有或不得。亦有或不見。答。通説實然。
但欲明如理不理異故言見位前。故言不得
也。譬末有五。一月體無增減如自性。二光明
無闇如難行願。三無處不照如一切願見十
如如得。四但爲照他如善人願。五淸淨如淸
淨願。得佛地淨樂也此五有二種性。一水空所成。
故月恒冷。顯是水性。二恒照
明是空性光明。而
淸涼是水性也
問。八地已上但縁如如不見虛
妄。云何修四辯五通。譬説法説修行願。答。誓
願令爾。無作心也
譬如至因。第九力度。慈悲智慧爲體。十力四
辯爲用。本二。譬合。今加結三。初也。譬本有
三。一主兵臣。二主寶臣。三處分臣。即今云如
意自在也。初明福徳。一切人見皆生畏伏
之。二主寶者。智慧大威徳。善識一切。有惡
心向王者。王心不耐。即知驅遣。後事業大威
徳。既知衆生好惡中人之分。若處分好者近
王。惡者遠王一人見此三徳。如輪王。大輻徳得爲
主兵。大聰明得爲寶臣。大了事得爲如
意處
此三即譬九地。力度有三力。一譬能生功
徳。功徳生故嚴淨佛土。隨所在處有五如。如
人畏伏也。二譬能生智慧。智慧生故莊嚴功
徳。三能生慈悲。慈悲莊嚴衆生。有三輪化他
也。譬末有五徳。一此三人果報神通能自知。
知他心如自性力。二此三人福徳所感。言語
敎化令人信受。如善人力。三此三人於三世
微細境界能如理選擇。如難行力。四此三人
能知一切尊卑次叙而安置之。如一切力。五
此三人心平等故。用四攝法能調伏衆人。如
淸淨力攝佛衆徳。此心善下。第二合也。譬本
既三。合亦有三。此初合力度生功徳。二無量
下。合此力度能生智慧。即聽聞也。本云功徳
普洽。雨徳牒云功徳因法。功徳者五度也。
因者般若。般若是莊嚴五度之因。法者即聽
聞等四法。此法能生智慧。智慧是莊嚴功徳
之因也有四因縁無智慧。
四因縁生智慧
言四法者。一自聽聞
生智慧。此是智慧因。若自不能聽聞故不了
達。此是無明因。二不爲他説令他不聽。此是
無明縁。善爲他説令聽聞。是智慧縁。初一生
智慧。後一長慧。三遮障他聽生無明因。四顚
倒爲他説。是無明縁。與此二反。是智慧因縁。
前二令現不得智慧。後二令未來不得智慧。
一現世因。二現在縁。三來世因。四來世縁也。
因者自聽得解。縁者自説令他聽聞。難使我
解長。初未得令得。次一已得令增長。後二異
者。初一明來世未得令得。後一明來世已得
令不顚倒。如是四法莊嚴智慧。智慧莊嚴功
徳也。總攝此等今言無量功徳。*三廣利下合。
此力度三輪化人。此下兩句例上。一句應言
善能莊嚴無量功徳善能莊嚴廣利群生也
沼取此云。無量功徳通於二處。無量功
徳莊嚴佛土。無量功徳以度利生
是名第下。三
結也
譬如至因。第十智度。十七地論有四譬。譬菩
薩有四生。一大勝生。如虛。二除災生。如醫師。
三隨類生。即隨類生。四增上生。如輪王。就
初有二。一大身如空。即化身。作大魚等遍滿
十方飽衆生。二大力如空。即應身。現智慧力
滿十方也。二除災者。菩薩隨以生處能令諸
苦惱息。如入熱地獄令地獄不過熱。此通應
化二身。三隨類生者。菩薩六通隨類敎化。作
外道鬼神王劫賊主。此亦應化二身。四增上
生者。作轉輪王伏於一切。亦二身也。今無中
二。就文有二。一譬。二合。加結爲三。譬有二。一
如空大勝生。二輪王增上生。合亦二。一合初
二身。於一身境無障礙者。本云悉皆通達故。
即是應身合大力生。二於一切處皆自在者。
合大身。十地有十自在。此文止擧法自在説一
切法也。至灌頂者。合增上生。灌頂位有六。如
十地論釋。一隨何等坐者。非一故言隨。明得
一切眞淨境界以爲自安神之宅。二何等身量
者。得一切大法身與眞相稱。三何等眷屬者。
法身淨土皆縁起無障礙故。能攝一切。復於
眷屬音攝一切。四隨何等相者。身出遊行自
在。令一切十方皆大震動。普現菩薩得受位
故。五何出處者。於一切處出生功徳成大利
益。六何等得位者。得一切佛位也隋又八義釋
灌頂位。具如

此空譬末有五。一空遍故。能藏受一切。如
自性智萬境不出智外。二無爲。能與萬物作
生滅處。如一切智生一切行滅一切生死。三
恒常利益無變異。如善人智。四無量廣大。得
至量究竟。如難行智。五與有法不共與四大諸
物色等塵
不相離故。
得無等法入
如淸淨智。此智廣大。與第六般若異
者。般若但照第一義諦。智度通照眞俗也。輪
王譬亦五徳。一遍知一切邪正事無等。即自性
智。二恒行一切正法無等。即一切智。三大心
大力毀譽無動。即善人智。四功徳智慧事業三
種有大威徳力。勝他無比。即難行智。五已得
七寶王鎭自在。與餘王不共。即淸淨智也。結
文應知沼云。眞諦三藏。十發心因。法喩各五義解。以
下十度各有五行相故。雖有此理然無正文。人
釋爲五義亦難。准下十度中各各五行。眞諦以彼瑜伽論
中六度各九門中五門配之。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
善士。五淸淨。隨應配之。道理亦難。諸經論説各各差別。
雜集唯識等。初六各三。後四各二。大莊嚴論。六各六
門。寶雲經中。十各十門。何故但配瑜伽九門中五門耶。
故知十度行相差別有無量門。諸經論中隨影互明。各不
相違。然隨行相依釋亦
得。以九門義攝一切故
何更引餘。自既辨云下十
度各*有五行故。此即文也。若辭改者。子尊
三藏敎體五門亦出何典。況既廣見之説。管
見豈得障耶。又彼五門配此五行。若不當耶。
若許。過即在瑜伽故。況既自云十行相無量
門等。又解妨云。餘經論説十度初六各三。後
四各二。何故此經皆有五種。答。一一行中各
有多門。諸聖教中影略而説。故不一准。
亦爾也。道理難者。此言可許。未心豈易。隋曉
莊興皆取此體。明爲物則。據子難耳。又復可
思。本末之説莫不周圓。謬而執故果推子徴。
唯爲嫉勝矯亂難耳
善男至當修學。第三合結。十種菩提心者。十
度是十發心因也興擧二説。初引曉云。十種發心爲
十度因。後引今説。若如前者。眞
俗二智應非互因。若如後者地地入
初。應無因故。更互因果。皆無前難
既言十度是十
心因。何應無因。此難無詮。今謂。據因凡有縁
正。後説約縁。故上云。施爲初地菩提心之因
縁。若無三施五徳。菩提心不生不長。初説約
正理心。正是諸法種故。但唯不同相似。唯心
彼立別種。口言唯識實非心故。各據一義。故
不相違
善男子。至波羅蜜下。第二法説出十度體
興云。非也。前十心中既有合。而更重合無用故。又十
度中皆引自性一切門等配釋非也。彼論唯以九門釋前六
度。不説後四。有九相故。今依菩薩地。六度皆有九門。
頌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淸
淨。智論六度皆有三相。如應遠離三輪相故。唯識七種
最勝所攝。成到彼岸。乃至此經十應皆依五法得成。有
此異者。十種勝行無行不修。無善不攝。故諸經論隨説
何門皆不相違。三輪淨相行別必有。故不復論。九相七
種或有或無。故總引諸論容
有之相。以釋此中十度五法
佛説一乘有三周中。第
二譬内亦非無法。而隨增故名譬説門。合亦
爾也。先多喩顯。故曉莊沼皆云。發心自相難
可了知。故寄世喩以顯明之。今全法説。披經
見之。此例非一。如滅障中非無懺悔。隨增故
云滅業障品。不爾何故子前夢見中云。流轉
者胎卵二生。愚夫者濕生。煩惱者化生之因。
隨一增故耶。後徴准前破沼義也。又既自云。
十行廣故。隨説何門皆不相違。若爾准述於
義無傷。況論四十九云。十二行相方便善巧。
名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五種大願又十種大
願。名願波羅蜜多。十力加行名力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淸淨妙智名智波羅蜜
多。復有異門。謂無量智名方便度。希求後後
智殊勝性名爲願度。一切魔怨不惟道性名
爲力度。如實覺了所知境性名爲智度。廣如
曉莊。子雙述之。沼引初説。又云願行。唯識二
願。瑜伽如上。發菩提經論。大莊嚴論。寶雨
經。各説十願有同有異。力智亦爾。煩不具引。
豈但九相。此則釋後又既釋前。今經十行各
有五法。唯亦釋後有何違耶。覈審諸徳專誠
賛述。唯視近相未通遠致。良有翻主乃述此
義。非但風雅亦兼玄意。所謂絕妙好辭亦在
誰矣。出十度體即爲十別。文各有三。一標。二
釋。三結。文處顯也曉莊及沼
皆取此也
就須彌譬末有五
合。一信根合第一善路。即是難行施。不動轉
如信根堅固。二慈悲即合第二處等譬。即一
切施。慈縁一切。三無求欲心合第三光明譬。
即是自性。四攝受一切合第四容受譬。即善
人。五願求一切智即合第五最高。即淸淨施
也。曉得此體。隋應絞釋。莊興取之。且以善人
爲第一者。餘處直言信心。今殊加根。意顯信
心必堅固義。譬如草木有根無動。故法花中
歎菩薩徳堅固爲本。檢文可知。次既慈悲必
平等。是義顯也。如是一一推量其餘豈無一
難。故應如本。爲遣人執且假論之。十行周圓。
何説不契
第二合地譬戒五徳。一三業淸淨。合上自性
三種淸淨。即自性戒隋云。常攝六
根是念力故
二不爲衆生
作煩惱縁。合上能持堅固。即是難行戒。不惱
無過失是
定力故
三斷惡開善。合上廣遠譬。即一切
戒。斷惡是攝威儀。開善是攝善法智慧
力故
四過
二乘合安樂衆生譬。即善人戒。攝衆生正勤
力故
五功徳滿足合力用大。即淸淨戒。具感佛徳
入定佛取境明了。已
得自在分明力故
第三合師子譬明忍。一能伏貪瞋合種類勝。
即自性忍。此言伏不起。非方便中伏。二不惜
身命等合獸王有三義。一不惜身命合不計他
事。二不求安樂合不著少事。三止息之想合
不忘念失威儀事。初一慈悲觀。二苦觀。三無
常觀。止者依也。息出入息也。想者是觀。
本云止息之觀。依出入息即見念念無常。無
能罵所罵。依苦觀見衆生有苦。故不瞋之。依
慈悲念衆生如兒子等。三合大力。難作能作即
難行忍。言思惟往業者。思我過去有打罵業
思我無始。於長時中不修行菩提。致使過去有打罵業。
故安受能忍。此有三。一有勢力。二自在。三勝性。下
劣有三。即翻前三。大力能
忍。下劣無勢者瞋等事也
四合獨歩善人忍。即言
發慈成衆生等成就衆生發慈悲心有五種。一於忍辱
中自觀其功徳。二能自忍辱。三敎他
合住忍。四爲他讃嘆忍辱。五見他
行忍生大歡喜。依此即無不可也
五合無怖畏即
淸淨作是思惟。諸法無我無人無衆生壽者。作是不生
不滅。是中行者能忍。何者所忍。忍解此法故
爲得無生忍者。即佛果也
第四合精進凡有五種。一淸淨。二遍滿。三下
上傍行。四能持。五不退。今言煩惱不樂住者
如風淨潔。即自性精進。二徳未具等如風遍
滿。修行即一切精進。三一切難行不生厭心。
即難行精進。如風上下傍行。四慈悲攝生即
能持。如善人精進。五不退地風不還。即淸
淨精進。不退有三。一十信。二十迴。三八地。
如滿願品釋也
第五合七寶譬明定。一諸善法等三乘法也。攝
者修行禪定。
持者是住自性。
不散是不起
合上七寶種類具足有七。即是
自性禪定。能持本末諸定。本者性得定。末者
修得定。二願解脱等。本云解脱生死二處不
著。合上樓觀五義。寂靜最高等即一切定。
三願得神通是善人定成就四無量心。未得令得。
已得令入。已入令解脱
超合上第五吹四門義。四爲淨等。本云發心
洗浣法界爲淸淨心故。即淸淨定。合上第四
淸淨之風。淸淨定無生無滅是其境。發心者
爲得佛果。洗浣者爲除法界中四諦虛妄即
金剛定
淸心者爲顯識阿摩
羅識
五難行定。煩惱根者心之
初也。欲令衆生得一切智。顯本識也。追合第
三有四階道上下難行。明菩薩正上上界爲
衆生更下下界也
第六合日輪譬明*般若亦三。就第二中又二。
一就五句之中。初句先合譬本有三句。本云
一切諸佛菩薩聰慧大智莊具牒云。佛言善男子
下。第六釋慧度。此復有
五。一切諸佛菩薩聰慧大智供養親近心無厭足者。此中
應言聰慧大智供養親近諸佛菩薩心無厭足。速通達故
名爲慧。有大用故名爲大智。云何大用。略有二種。一通
達大法。謂甚深縁起。二能起大用。謂能起故。乃至靜慮
速圓滿。供養者謂
十供養。具如彼疏
具牒文也。口言今正。而實牒
本。終釋如是。是事既多。不可具引。勘文知
之。故知謗前必不可也。一聰。今日輪。是道
前自性般若。聰明。二慧是眞解。道内般若。合
光耀。三智。道後上上智。合炎盛義。又聰是俗
解。眞是眞解。大智是第一義諦解。又聰是
法身。慧是般若。大智是解脱分相。菩薩具前
二。佛但有後一。故言一切諸佛菩薩也。今即
擧明以攝聰故。二合末。末中次第合有眼。是
自性有三句。一供養是聽聞正法。生聞慧。二
親近是正思惟。生近理之解。三無厭是正修
行。增進不止。又供養有爲他廣説。親近者
讀誦受持。不生厭者如説修行。此三竝是自
性般若。二明善人般若。此合末中第二。衆生
所應作者令作。説深法者。説菩薩戒定慧甚
深理也。心常樂者。樂聞有五智。初三即三慧。
此三爲道方便。四道内無顚倒智。此是十地
眞道。從三慧生。五道後如如也。言心常樂聞
者。第一聞正法所得聞慧也。無厭足者即是
修慧。文中但擧二方便也。此曰善人者。爲他
學此五智也。三合第三*合識邪正道異。如難
行。般若有三種難。一於法如如欲通達難。即
十信至十迴向。二煩惱對治修行難。是地中
也。三斷除一切所知障難。即金剛心除元品。
此障一切所知十如如令不現前。言眞俗勝
智者。上三位智有是眞有是俗。四見修下淸
淨。此合第四滅一切暗。是妄想俗智莊云。謂
分利起。
行相麁故。初見諦理即能永害。名見所斷。倶生煩惱微
細難斷。數數思惟眞勝義等能永害故。此即名爲修所斷
也。興云。有説。前之三地多不信習。次之二地多身見
習。次之二地多聲聞習。後之三地多縁覺習。故説般若
斷見思惑。即違論説。身見四地不行。五地已斷下乘障
故。今欲顯般若自性正是無分別智攝故。第六勝行中偏
説速斷見修二惑。
非謂六地亦斷見惑
説主未明。然既云習明非實
行。又約斷有正斷遮斷見惑約遮。修惑約正。
故不相違。此又意欲顯種智。未必偏説無分
別智。若爾何故文言眞俗勝智樂善分別乃
至世間伎術五明皆通達耶。初地已上雙照
二諦而未等觀。故大論云。至第七地方云等
定慧地。勿邪推也。五合第五萬法各異。即是
一切般若有二。一俗二眞有五。一通達相
名。即十智定。分別性空。二通達思名。即依他
性空。三通達制名。合空上兩言説之曰制名。
如上釋也。四通達如如功力。是道空。五通達
功力果。是道果空。二俗解亦五。即五明。一内
明。明四違陀等。此論説生死解脱二種之理。
明身内事曰内明隋云。此論外道説者。意如沼釋。
故云。問。爲唯佛敎名内明耶。答。
外道亦有。但明内
身因果名内明處
二醫師方。三工巧。四因。從一
切内外二道諍論立諸法有因無果等。五毘
伽羅論。論一切音聲等事。即是聲論。此文中
但擧後五沼云。世伎術者。
云十四能也
第七合商主譬方便度。初合第一自性方便。
如商主報通知他人心。此有三智用。一知衆
生根利鈍。二知欲樂不同。三知性大小乘異。
如上三而爲説法也隋云。衆生行有上下根。上即
本行。即數二。下即速疾。平
行衆行根利。不損自他。數數行衆生放逸。自損不損他。
速疾行衆生根鈍。邪智能種。自損損他也。平等行如大
迦葉伏龍。數如難陀羅生欲。速疾如央窟
摩羅殺人。菩薩能知上三根而爲説法也
意樂等者。
本云於一切衆生意欲煩惱行心悉通達。言
意樂者是解脱本。煩惱行者是繫縛本。禪智
具知。故云心皆通達也准次門云心皆曉了。
故知心字應如本也
解脱
有三。三乘也。煩惱有三。皮肉心也。二合上第
二譬解於五明。無量對治者。爲聲聞説四諦
界入等八萬四千法門。幷菩薩説十度等無
是對治門。即是一切方便勝智也沼即
取之
三大慈
等者。合上自住正業以財法利他。入者入生
死。出者出𣵀槃。又菩薩入畜生出人天。入人
天出畜生。以化衆生令住善法中。財法利他
是難行方便。大慈悲即住正業。出入自在即
財法利他。四合第四具一切伎能。知根欲性
而利益他譬諸波羅蜜者。能攝五度也。皆願
修等者。本云多能行成就滿足悉皆願求。爲
十種如如理起十度行。七種已修行成就。三
種未成。故云多能曉意。多字屬上者。是依深密經。
莊全牒本文而釋。今非但此處。
餘文多然。沼興
兩師不屬上也
然今文勢應屬上耳。願者於所
波羅
蜜所
別生要期心。修行者准本云求也。爲得
所願而覓方便也。成就者成就願也。滿足者
求也。自具七度。多是伎能化衆生。隨根欲利
益曰善人方便也。五合第五財物與他共用。
佛法有三。一行因。從初發心至十地。二得果。
道後三身。三化他。即恩徳。佛後化三乘。初
二即自有財物。後一即與他共用。言了達者
即因也。攝受者即得果也。皆願無遺。本云皆
悉願求者化他也。願者未化欲化。求者機至
正説准今以願爲無遺義。
以求爲願義無妨
依此第五令自他得一
切所知。是名淸淨方便也
第八願度。合月無增減譬。就文爲二。一明境
無三世。不生者如月不增。無前際。不滅者如
月不減。無後際。無前無後故無現在也隋加
以五
自在空而爲體。明八地功徳。一無分別。二無不遍。三無
間。四令見。五無住處。初不作意自然。不捨境界。名無
分別自在。二無不遍者。菩薩修行遍如如名淨土自在。
三無間者。平等通達名智自在。四令見者。於一時中自
利利他。見十如如。名業自在。五無住處者。有相無相難
能不住生死不著解脱。名無住處自在。就文爲五。一
即無分別自在。明境
無三世。即是因義
二非有下明心無斷常。不生
有無等四謗此非有非無者。因果方便即是道義。又
因有三。前際不生。後際不滅。中際不有
無。不有無相。如如心因通在因果。非斷非常。説有增
益謗。説無損減謗。説亦有無相違謗。説非有無戲論謗。菩
薩見因有相。不生不滅無
謗。不有不無。故安樂住
心安住者。境智相稱也
有五安樂。一不怖畏。二不歡喜。三無厭足。四無味著。
五不分別。凡夫見生死歡喜怖畏𣵀槃。二乘怖畏生死愛
著𣵀槃。菩薩過
凡夫二乘也
此一觀如如不增不減妙用説自
在得也。合月自性光明難行明淨佛
土自在
一切法略
有二。一因。道前如如。二果。道後如如。言最
妙者是道前因。淸淨者道後果。道前帶相而
無染。宜曰最妙。道後無惑宜曰淸淨。略擧前
後而具收中間曰難行也。心安住者住前二
理。安住如上釋又最妙是能對。即淨識。一切垢是所
對。垢不離識故言淸淨。欲明觀此垢
即淨。無能對所對。
一體故心安住
三合等照一切皆無相譬明智
自在
過一切相有四義。一無作。無因果相。二無
行。明無斷常相。三無異。明無自他相。四無
動。無去來相。此四種攝一切相盡又無因即無
果。二無他
自亦無。三無去亦無來。四無動
亦無前後。合八種攝一切相盡
四合月但照他。明
三種受化善人願即業
自在
一未入令入。此下種十
信。二已入令成熟。十解十迴。三已成就令解
脱。十地已上。又衆生有三聚。一不定凡夫。二
定不定二乘。三定菩薩。爲利益此三衆生之
事。此明業自在。於俗諦中住者。菩薩雖在俗
敎化。而心不離如如安住也曉云。願心無
動。名爲安住
五於
奢摩下。明有相無相雙行不相妨礙。此是無
住處自在。不住生死異凡夫。不住涅槃異二
乘。合上第五淸涼譬。即淸淨願。菩薩有二種
心。一捨自愛念爲生死修涅槃。即智慧毘婆
舍那。二生他愛念避涅槃住生死。即慈悲定
奢摩他也此有二。一切衆生不得佛。一凡夫爲
生死不得佛。二二乘爲涅槃不得佛
月淨
如慧。水流如慈悲也
第九力度。合主兵等三人共有五義。言一切
衆生者凡夫。心行善惡。本云心行險道。兩徳
牒云心行險惡。心行者心惑。險惡者空也
隋云。皮肉。又心行即平等。險者數
數行。惡者速疾行。即是三種煩惱
菩薩力度能解了
之。即是處非處力。此力主知因果。故言以正
智力能了。合上三臣報通知他心自性力。二
既知他心。他心有三。菩薩四辯爲説法令入
如如深理。此地菩薩具四辯。法據解法如如
理無生無滅。義辯識無深無淨義。辭辯能難。
樂説辯釋。此是定力及三世力智。此善人力。
合語言皆信受也。三合解於三世能如理撰
擇譬。即難行力。言輪迴者。本云往還。從過
去出入現在名還。從現在入未來爲往。往還
二種。善惡二業以爲本。故云隨縁業。了知者。
本云見知。見者天眼見衆生生此願彼。知者
三力知之。一處非處。二業。三定。初能知善
知善入善。
知惡入惡
次知三報業。定力知有漏無漏。
無漏生五那含。有漏生四禪四定也。四合師
位尊卑高下安置譬。三根性者。本云三聚。凡
夫於善惡二處不定。定不定二乘於善定。於
大乘不定。三定菩薩於二處定。五如理爲下。
合平等能攝持大衆譬。即淸淨力。令種善者
十信。成熟者三十心。度脱者十地。智力如是
爲説法。依此三位而利益之。如上心平等義。
此爲至處及三世力知之此即三力。一宿。二漏
盡。三至處。能知之
第十智度。合虛妄輪王二譬。於諸法者。總擧
善惡境也。分善惡者。本云於一切法分別善
惡具足智能。明十地智慧能智慧。一能遍知
一切好惡事。以知定境。如空藏受。知自性明
了。本經次四皆云具足智能應知。二明能滅
惡生善。如空爲萬法作生滅處。言遠離者滅
惡。攝定生善。此是一切智度。此修習功能
也。三明利益安樂。不住生死故利益。不住涅
槃故安樂。如空無變異。過眞俗二諦住第一
義諦。言不厭厭俗。不喜喜眞。此善人智也。
四明有因具足。如空至究竟處。此難行智。五
佛不共者。明果報具足。一百八十不共法。及
一切智智。是明不共。即行不共。如虛空不與
有爲報共。是爲淨智興即
取之
受灌頂者。本云具
足灌頂智能又灌頂有二法。一明足。即是智。二行
行足。即是能。佛能明。佛能行。故云

次輪王譬亦有五。一此王遍知一切邪正
事。即自性。二修行一切正法。即一切智。三大
心毀譽世間
八風
不動。即善人智。四功徳智慧事業
三種大威力勝一切無比。即難行。五已得七
寶等王領自在。勝餘王故不共。即淸淨。次合
之。還依上文。一能於諸法分別善惡。即自性
智。如王知一切邪正事。二於黑白下。即一切
智。如王修一切正行捨邪行。三合善人智。四
具福智人。即難行智。合王福徳智慧事業三
義無比。五即淸淨智。合與餘王不共也
善男至密義下。明十度中。第二釋名有二。一
總標。二別釋。初也
所謂至密義下。別釋。此十度義十門分別。一
釋名。乃至十因起次第。今略述三。一釋名有
二。先別。後通。就別檀者此名布施。以己財事
分布與他名之爲布。掇己惠人目之爲施。尸
羅此云淸淨。三業炎非熱燒行人。事等如
熱。戒能防息故號淸涼。以能防禁故復稱戒。
羼提此名忍辱。他人加毀名之爲辱。於辱能
安目之爲忍。毘離耶者此名精進。練心於法
故説爲精。精心務達故稱爲進。言禪那者此
名思惟。亦云功徳叢林。上界靜法審觀方成
名思惟修。能生諸徳亦言功徳叢林。波若名
慧於法觀達故稱爲慧。巧辯之智以爲方便。
求增進智名之爲願。堅固之智不爲魔動名
之爲力。於法開覺名之爲智。後通名者。如是
十種通名波羅蜜者。此言最勝究竟。章云名
度亦到彼岸。波羅彼岸。蜜者是到曉取加云。亦
言最勝行。亦
名無比聚。莊云。波羅蜜云彼岸。多者云到。興即
取之。沼云。始迦十。波羅彼岸也。蜜多離也到也
此有
多義。至文當述
二辨體者。若就根本以心爲體。離心之外無
行徳故。若據方便色心爲體。如布施中。身口
捨財是其色性。思願捨財無貪是心。戒中。身
口離過色性。内心淸淨是心自性。餘皆准之」
三決疑者。問。大論等皆説六度。今經何故説
十度耶。答。就前六中開出後四爲助伴故。此
有二義。一約別。二約通。就初。若依相續解脱
經説。方便別伴前三。願伴精進。力伴禪定。智
伴般若。以前三種化衆生力化物須巧。故以
方便別伴前三。精進勝求須願佐助。故偏伴
之。此亦有二。一前伴以現在世多煩惱故。不
能精進勤修善法。願未來世煩惱微薄勤修
善法。故爲前伴。二後伴。依精進故能起願心
上上勝求故爲後伴。定多力用故力伴之。此
亦有二。一前伴。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内正思
惟轉劣悕望得勝悕望。名之爲力。以是力故
能修禪定。故爲前伴。二後伴。依禪定故起神
通力。故爲後伴。又定發佛十力種性。名之爲
力。此力亦是禪定後伴。智與*般若知見性
同。相伴義親。故偏伴之。此亦有二。一前伴。
謂由俗智開出眞智。故爲前伴。二後伴。依眞
諦智起世智用。故爲後伴。後通義者。若依地
經及地持論通伴前六。彼説巧智爲方便故。
能修施等無量善法。求進智故。令其施等上
上勝進。賢智力故令彼施等不可破壞。覺法
爲智。以是智故於施等法差別異智攝化衆
生。故後四種通伴前六瑜伽初後三釋意同。文如
上也。沼云。准文殊問經。
發菩提心經。爲治十障立於十度。前六慳等。後四障者。
七煩惱心障。八顚倒道障。九不自在心障。十有我相障
廣如義章第十二六度義。今有十七門度義
故。以多門釋。若依十地論有二十四義莊自
此云
有十七。一具二利故名到彼岸。二到所知彼岸故。三最
勝所作故。四不退故。五六度故。六破有無見。七非結所
縛。八涅槃大滅。九具三義故。十具三無等。十一具四義
故。十二具五因縁。十三具六相。十四具七最勝。十五具
八相故。十六具十二最勝故。十七今經由
十七義。名到彼岸。具如彼也。沼略取
問。文中既
有十七門義。故隋依之。何故梁云十六義耶。
答。第十五六有通別義。通論兩義即是説法。
別言前破邪後顯正。梁取通意合之爲一。故
言十六。文以別義開爲兩義。故有十七。各據
一義故不相違
此即初義。本云生道勝利莊即
取之
有三。一時節具
足勝利。三僧祇劫修行一度。十度三十僧
章云。度三僧祇方始成滿。故優婆塞戒經云。前
二僧祇所行檀等非波羅蜜。第三所行是波羅蜜
二自性
淸淨勝利。十種如如是十度因。此如如是自
性。除十障自淸淨能捨有相
到法實性
三果報最勝勝利
能得無上菩提也。亦皆由行道得之曰行道
勝利。此三中。一爲成就隋云。時
節常利益
二爲淸淨。
不虛妄三爲究竟不退轉又一以時爲名。二以境
爲名。三以果爲名。具此三種名波羅蜜。故名
爲度
二滿大智者。此明圓滿因果是度體。圓滿有
二。一修圓滿。即十度如如智。二境圓滿。即十
地如如境。前意明具除十障。此意明具見十

兼三行非行下。明第一度大不執是度義
有二。一不求恩徳果。二不求二乘果。行十度
不求此二果也。言行者願世法果。非行事
世出世果。恩徳果爲名利他名現報爲著他
也。不執者不求出世果。不著者不求恩徳報」
第四明無顚倒是度義。倒有二。一生死
地。於此二倒無計故於此二倒正覺正
觀照了不計故
是度義
岸無功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見彼
岸常樂我淨。是名倒也。沼取此意
五具足度他是度義。始終皆攝也。言愚人者
凡夫。智人三乘也皆攝受者有三種。一攝受化。二
度他。三依最勝利益。攝有六種。
一時攝受。二增上攝受。三眷屬攝受。四長時攝受。五不
長時攝受。六最後攝受。一時攝者。菩薩初發心。攝爲眷
屬。作念。我今爲諸衆生而作强故。隨能如理利益安樂。
如是發心求願行之。二增上攝者。若爲主爲王及父母等。
用四攝方便如理攝利。三眷屬者。匡領弟子衆。如理隨
其貪瞋等患。敎化令修觀對治之法。在家名增上。出家
名眷屬。四長時攝者。成就最下弟子。即是凡夫二乘。五
不長時攝者。謂菩薩根利最上故。不長時攝。六最後攝
者。即上第四長時攝。根鈍最
下故。長時同利。最後利益度
六明最勝自在是度義有二。一能雨財寶。二
能雨法寶。能具此二曰度此有二種。一能破虛
空雨財寶。二無量門
定雨妙法寶。財法二施令滿足。大乘中説。菩薩有破
空無量虛空無量門定由通達如如。所成能滿足衆生。
何以故。此定有增上縁故。而金寶等從虛空藏。是以譬
打破虛空定。一切法入此法門故。能聞衆生問難故。菩
薩能答示其淺深。是降伏外道。以此空定爲門故。無量
門定能雨法雨。一切義理故。能具此二曰度。興影取
言珍妙者財也。法寶者法也。種種者上二種

七解脱智滿足是度義。此義可知此有二
種。一無
礙智。能斷現世煩惱。二解脱智。能斷未來煩惱。是智
用有三。證得最勝是度義。證得如來法身故。二是初地
菩薩見道所攝。見道所生故。菩薩生在佛家得佛法身
分故。是名菩薩證得最勝。三爲降未伏者。已降而鎭守
之。是名菩薩證得最勝。無上爲人如如正根本因。初得
無上行。以得無上境。後得無上智。第一初地是聖人體
爲證得。第二佛
地是滿足最勝也
八明正知二種界是度義。知法成智嚴。知衆
生界成福徳嚴也。隋加云。而衆生界是法界。
是三地最勝流。於餘地中悉有順流。何以故。
一切上地修道所攝故。於餘道修地中有皆
法流。何以故。已爲福徳智慧行作根本法界
故。於一切無分別故。法界轉令自他利具足
也。衆生界者爲如來法門有因故。又如來法
無分別如如因。亦是自利利他。生福徳智慧
行者。法界如如流。福徳智慧行者。生衆生流
因聞。智慧自利。福徳利他。與果相似。是名法
界因。因有二種。前見道名生因聖位。後修道
是滿足因也
九明無窮盡是度義。言施智即是檀智等。等
是中間八度。智即第十興即
取之
無窮有二。一迴向
大菩提。乃至無餘涅槃而不窮盡是度義。以
法如如無窮之理。持十度福慧行亦無窮。二
爲利衆生。衆生無盡故十度無盡也。言令至
不退者即是明無盡義也。地有二。一無上地。
能利益是佛地。二不可思量地。是衆生即所
利益處。無上地合慧不盡。不可思量地合福
不盡。不窮能曰不退不轉也加云。如無增減經説
生空譬界空。如衆生
界是阿摩羅。阿摩羅有二種。一眞實無增減。二虛空亦
無增減。衆生界亦二。一衆生。二衆生界。離衆生界無別
衆生。故
無窮盡
十明二無分別自在是度義。一修行無分別
自在。菩薩久劫修習智。今不作心行十度而
自增益。二自性無分別自在。菩薩現世心中
行十度有五無相。一不著不惜身命。二不見
來果及現世報。三無分別不分別我能行十
度。不分別於他處行此十。不分別此十是所
行法。四無過失。示屈二乘生十例等。五向無
上果。此五曰自性者。與如如自性理相應也。
言無生忍滿者。以八地無生忍位是無分別。
從初地已上亦有二無分別。與八地二無分
別扶順故。能得八地無生忍滿沼興
取之
滿故見一
切煩惱隨順無生。見三世中後際無餘。見法
界究竟不生。故是滿足
十一一切下。明自他相攝無間是度義。智慧
自在從法界所得能智。見他身如己身故。令
衆生見彼身如我身故。菩薩施時令衆生自
見是彼施念念生大喜故。衆生施等滿足。無
間者有二義。無時節我恒行。二無自他。他
不異我。如此最勝故是度義。問。下九亦有此
二相攝不。答。有之。如善吉入無諍三昧令一
切衆生不嗔。又菩薩見他行施心隨喜之。即
是菩薩施成也
十二明二種成就是度義。言能於菩提者。本
云於菩提道場。一本云菩薩淸涼也。十度能
令諸果成就。成就是果義。菩提此言覺。末轉
伽此言道場。菩提是金剛心。是能覺之窮。道
場道是佛法身。是所覺之窮。言道場者除穢
顯淨也。即淸涼此兩是能成就。成佛下明所
成就。本云佛慧。成就有四。一佛慧。初地至八
地。二十力。九地。三四無畏。十地。四不共法
是佛地。道場成就不共。不共是佛地。即具合
力無畏等。但覺地離三説三名無。覺合明也。
佛慧是功徳。初地及八地者。佛是如如。此等
地明正覺自行。見如如佛體曰慧也。十力是
第九地。如力度。無畏是第十地。業自在也。明
至金剛十力等足。至佛不共等圓。文應言於
菩提成就佛慧十力四無畏。於道場成就不
共法。本云道場在因也。今皆准之
十三明法界淸淨是度義。本云生死涅槃皆
是妄見能度無餘是波羅蜜義也。凡夫妄見
生死。二乘妄見涅槃。佛度此二種也。言度者
定也。無餘者是佛法界最淸淨也加云。菩薩度
二妄未得盡
淨。名有
餘也
十四明恩事究竟是度義。恩事有三。一加行
處過凡夫地。十解。二證得處過二乘。十迴。三
畢竟處過菩薩。佛也。化身爲加行事成就利
益。未下種令下。十信已上。二應身爲證得事。
初地至金剛成就利益。三法身爲畢竟事。衆
生已就令至究竟利益地也衆生有三。一不
定凡夫。化身利益。二定不定二乘。應身利益。
三定菩薩。法身利益。凡夫拔皮曰恩。二乘除
肉曰濟。菩薩除心曰度
十五明至能究竟位是度義。能究竟有五。一
能令一切衆生親近生敬重心。此能從相好
神通具足生故。文言一切外道來相詰難。二
能斷一切疑心。善能答難故言能解釋。此由
十力生。三能破邪立正故言能令降伏。此從
四無畏生。四能除損及益事。一切凡夫作善
得虛妄果無利益曰損。二乘除少分虛妄曰
益。未令盡曰損。菩薩畢無曰度。梁隋倶云。文
言見波羅蜜於種智生即如如智。此智無虛
妄損法也此句。八及十本無
故應見七卷本也
五不失衆生利益
事。從慈悲無妄失生。即文言轉十二行輪也。
此即第十
六度義也
外人有二。一不入佛法隋云。名
爲外人
二未
入大乘也。詰者念過去失可正義難化。難者
問難求解。前詰難後。詰爲未信令信。爲已信
求解。解釋者。衆生有三。一無明不知出生死。
二執惑欲出不敢去。三顚倒遂去失理。菩薩
除此三惑。故言解釋。除者破邪解。伏者立正
義。見波羅蜜具釋如彼。又善能解釋者爲衆
生。令其降伏者爲正法。就法有二。一爲
護不令他破。二爲弘通使法宣行。爲衆生亦
二。救護令斷三種惑。二發起令修十度行
十二行者十二智。有二義。一爲十二有二義
一爲十二因縁。二四諦。一諦有三合爲十二
智。如法輪義中釋。隋云。約十二縁爲十二行
者。一覆行。即無明能覆一切義。二安立行。即
行處。善惡不動三業也。不動是定業有二。一
因。二果。果是定。因是五蓋。不動之二色。定業
決在色地受之。無色亦爾。三種能安立自身
於阿梨耶識三能將行。梨耶識明陀配意識。
從死後入未來。五識不定。故不明之。四能攝
行。謂名色能攝六入令具足也。名者意根爲
五識作根本。色者身根爲眼耳等四作根本。
有此二根爲本。方入六處也。五具足行。道具
足六入也。意根能生五識。五識令意根具之。
六分別行。觸支也。一依根。二依塵。三依識。
此三和合生觸知有三。一相應。二相對。三異
時。相應者根塵相對。眼對色等。此有三。一定
不定。定者如眼見色必定不倒。不定者如聲。
或倒耳聞。或不倒聞。二相對有三。鼻舌身色
知。眼不即見。耳有倒不倒。三異時者。意對來
去塵。五處對現在塵。七受用行令受發三。一
爲塵得。二思惟得。三自在得。塵得者即是六
塵生樂等也。如熱得風爲樂得火即苦。寒得
火樂得風爲苦。思惟得者。一境生二受。由思
惟生之。知見親言是怨生苦。得樂是親受生
屬。乃至作中人生捨。自在得者異前兩得。如
聖人修定。於苦中生樂。樂中生苦。即是逆度
觀。於隨順相生苦。於違逆相生樂也。八樂引
行。貪受支也。九繫轉行。謂取支。十對行。謂
有支。與未來果相對。十一根本苦行。謂生支。
十二變異苦行。謂老死也興略
取之
第十七無所著下。明無上法身因果二淸淨
是度義。此明如如佛性。此有四義。一願樂大
乘。除一闡提著生死心。二無所見者。除外道
執我見。三無累者。修虛空等除聲聞怖畏患
累。四無異思惟者。今總略之。不觀自他事。除
縁覺心。以大慈悲不觀他異我。此四明因淸
淨。言無著者。最淨是其果。無見。大我是其
果。無累。大樂是果。無異。大常是異果也
最勝王經玄樞第六
  寶曆三年癸酉二月二十三日奉書寫此册了
 始筆于正月元日 寶生堂成慶六十
九齡
 
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再校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