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維摩經義疏 (No. 2186_ 聖徳太子撰 ) in Vol. 56

[First] [Prev]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186 [cf. No. 475]
摩經義疏上卷

 上宮皇御製 
維摩詰者。乃是已登正覺之大聖也。論本既
眞如冥一。談迹即萬品同量。徳冠
衆聖之表道絶有心之境。事以無爲事。
相以無相相。何有名相可稱。國家事業
煩。但大悲無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
。處宅毘耶村落。而化縁既畢。將妙本
身有疾。假寢于床。謂以因疾致問。爲
不思議之理。是以文殊知時。承旨問疾。
仍顯大士種種妙行。以勸新發。然則疾之爲
體。必以大慈悲本。教之所興。抑小揚
大爲宗。維摩詰是西國之音。秦言淨名。和光
同塵。不衆累染。故稱淨名也。妙唱其
人故言所説。經者。訓法。訓常。聖人之教雖
復時移易俗。先聖後賢不其是非。故
常。亦爲物軌。故稱法。而亦是漢中之
語。外國云脩多羅。脩多羅五義亦如常釋。今
人法兩同。故以經代脩多羅也。兩同之義。
亦如常釋。一名不思議解脱者。解脱是八地
以上權實二智。此二智本迹雖殊。竝非二乘
所議。故云不思議。然諸經明權實二智
同。今此經若並照二諦理實。變現施爲
權。此二智並絶拘累。故稱解脱也。此經
二名。上言維摩詰。以人名爲目。下言
思議解脱。以法爲提。重上人名故於法謂
之一。佛國品第一者。寶積長者奉來獻蓋因
十方諸佛淨土。仍復廣明菩薩淨土之行
故稱佛國品。若如餘經。應言序品。而此經
序事非一。凡有四事。隨事立別名。故不
序品也。此經亦同衆經初開爲三。一序説。
二正説。三流通説。夫聖人説法度物。所
此三者。理既深微。衆生根鈍。若卒聞
。非但難受。更生諦心。所以第一先現
常之相使物生樂。現此序事。必爲正宗。物
樂既成。理無復須。所以第二即説正宗序正
既竟。則當時衆生皆得利益。但聖人慈悲無
窮。遠及末代同獲今利。所以第三有流通
也。文處者。此經品凡有十四。初四品爲
序説。從問疾品以下。訖見阿閦佛國品中
擧衆皆見以來減八品經文。爲正説也。阿
閦佛國品中。從佛告舍利弗汝見妙喜世界
及無動佛不以下減三品。爲流通説也。第一
序説開爲二。第一從初訖弊於一切諸來大
以還。名爲通序。第二從爾時毘耶離城
有長者以下竟上卷經。名爲別序也。如是
等五事普貫衆經。所證義一故稱通序。諸經
序各各不同。或有放光地動。或有遣書
乞食。如今此經。獻蓋爲序。種種不同故稱
別序也。通序中即有五事。一如是。二我聞。
三一時。四住處。五同聞人。文雖五。内意
三。如是・我聞二事證阿難傳述有本非
是自作。二一時顯傳述之意。言稱機之教。
所以須傳。三擧住處・同聞上二義。言雖
復我聞。聞必有處。亦與誰等共聞。所以即
此住處・同聞證也。如是者。解有多種
而今但據一家所習。如是者信也。聖人之教
物可信故。發初言如是。所以釋論云。佛
法如海。智爲能度。信爲能入。如是者信
也。肇法師亦同此意而少潤飾云。如是
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
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也。我聞者。明阿難親承無傳聞之謬。且欲
外道我自知之過。一時者。感應相稱一聞
而説。故爲物深利也。次擧住處・同聞證。
言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我法也。毘耶
離此言好稻城。菴羅是果名。而此無翻。肇
法師亦云。似桃而非桃。但先言㮈。此事
彼經。而此經説在方丈。而言菴羅
者。擧其付囑之處也。次亦擧同聞
。言如是人等機爲稱也亦可。爲我聞
言有是等人共聞故。所聞非虚也。然但
疑者。此中同聞菩薩皆是八地以上。既云
位以上尚不機者。八地以上何方發機而
此經。所以但私懷者。阿難擧此同聞衆
者。只欲我聞。非是正證一時也。以
此爲推。此中三衆汎擧共聞。非適稱機所
抑揚也。就中開爲二。第一先列方丈衆
第二從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衆以下。擧
羅衆結。就第一列方丈衆三。第
一先列比丘衆。第二列菩薩衆。第三列
夫衆。然若從尊至卑。則應先列菩薩。若從
卑至尊。應先列凡夫。而今先列比丘者。略
二意。一就事爲論。聲聞之人心存自度
化他。恒仕佛邊往施化。所以得
也。菩薩者心存益物施化無方。不恒從
佛往來無定。所以列之少疏。凡夫者著
道奉覲事希。所以列之在遠。二者就
爲論。聲聞厭生死涅槃。凡夫愛生死
涅槃。二皆違佛深旨倶失中道。所以列
前後二邊也。菩薩者心存益物故不
。欲萬徳常果故不涅槃。不
夫之偏。妙得中道。所以列之兩間也。比丘
者。此無適翻。但龍樹菩薩以三義釋。一
怖魔。二破惡。三乞食。而闕無歎徳列名者。
或云。此經正以抑*小揚大宗。若嘆徳其
執彌堅。所以略也。但稱大者表尼衆。然
佛説此經。未同聞。但阿難後
集之日。深領佛意而存之也。豈言抑揚故
。且阿難集經既在雙林之後。於是聲聞
皆爲菩薩。誰復有執且不徳。猶復可然。
而定位列名一無妨。何猶不顯。而未
舊義窮釋。但私懷者。佛命遣疾即有
五百聲聞八千菩薩。而今皆略唯顯十弟子
四菩薩。然則或彌勒呧時好量此土所
。略而不存也。就第二列菩薩衆。自有
五重。第一明類。菩薩是。第二唱數。三萬二
千是。第三從衆所智識以下歎徳。第四從
其名曰以下列名。第五從如是等以下結
數。或云。此經正以揚菩薩雙觀。抑下二
乘偏修宗。然則七地以下觀行斷結與
同。所以此歎中亦只擧八地以上歎。
而今亦不須。前二可見。就第三歎徳中
三。第一從初訖及方便力無不具足。通
八地以上三地菩薩。第二從逮無所得
下。別歎三地。第三從無量功徳皆成就
下。通結歎三地。何則八地以上一入空觀
永無出入之異。所以第一通歎。雖出入
之異。非深淺之殊。所以第二別歎也。而
同超二乘利物義等。所以第三通結歎。就
第一通歎中亦有二。第一歎往行。第二從
爲護法城以下嘆現徳。衆所智識者。明大士
世慈悲化物。即有心之類遠近皆識。肇
法師云。日月在天。有目皆覩。大士出世。有
心皆識。此句嘆名。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者。大
智謂佛智。八地以上萬行爲佛智本行。今八
地以上菩薩已能備修。故云皆悉成就也。又
云。大智是八地以上智。本行謂七地以下。而
既云此中菩薩。只就八地以上嘆。若是
七地。於義不便。故不須也。此句正嘆往行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者。擧行本結歎。明
本既高。所生之行那得不深。肇法師云。天澤
私。不枯木。佛威雖普。不無根。所
建立者。道根必深乎哉。從爲護法城以下。
第二嘆現徳。就中亦有二。第一散嘆 第二
心常安住以下。據法門嘆。就第一散嘆
亦有二。第一略嘆自行外化。第二能師
子吼以下。廣嘆自行外化也。爲護法城者。
夫世城有二義。一外惡不干。二王道能
通流。内合。八地以上菩薩能摧天魔
外道。則義同世城外惡不干。能護佛法
通大乘。則義同世城王道能通。故云
。此句略嘆外化。受持正法者。聖教當
邪。故云正。能爲物範。故云法。今八地以
上菩薩堅奉不失。故言受持。從能師子吼
以下。第二廣嘆自行外化。就中即有六句
初四句廣上外化。後二句廣上自行。能師子
吼者。爲衆説法無怖畏。即義同師子吼
衆狩。名聞十方者。善行既滿天下。則
有聽之類無稱聞。此句似名。而以
成師子吼徳。明是尊徳故。其
名亦滿十方。此句上弘佛道。衆人不請友而
安之者。菩薩慈悲不物請。故言不請。教
化衆生同證極果。故云友而安之。肇法師
云。理接眞友不請。護如慈母之赴嬰兒
此句明下化群生。紹隆三寶能使不絶者。弘
通經教故法寶不絶。必有受行故僧寶不
絶。依教修善終成種智故佛寶不絶。怙
上能師子吼上王道通流。此句明上弘佛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者。菩薩無故現
伏。但魔是邪見之主。今見大土廣道。即
自然懷恥。故義言伏制。魔言降伏。外道稱
制者。魔則審知己非。故起惡心
。故言降伏。外道者雖正道。但悟執乖
宗。故言制。此句明下化蒼生。亦即怙上不
請之友上外惡不干也。悉已清淨永離蓋
纒。此二句廣上自行。能受持正法故三業
悉清。亦能永離五蓋十纒。從心常安住
下。嘆現徳中之第二據法門嘆。就中即有
七種法門。一無礙解脱。二念即是正念。三定
即是無相定。四總持。五辯才即是四辨。六六
度。七方便。即尋文可見也。從逮無所得
下。嘆徳中第二別嘆三地中自有三。第
一從初訖乃如雷震。別嘆八地。第二無有
量以下。別歎九地。第三從近無等等以下。
別嘆十地。三皆有二。一定位。二正嘆徳。逮
無所得不起法忍者位。從已能隨順以下。
正嘆徳。至理本無能得所得之別。故言
所得。逮之言及。明解能及此理。故云逮無
所得也。忍之言慧。能安無生之理。故名忍。
既成此解亦不有無二邊。故言不起也。
正嘆徳中亦開爲三。第一嘆下忍。第二從
深堅固以下。嘆中忍。第三從深入縁起
下。嘆上忍。下忍中亦有三。第一嘆徳。第二
功徳智慧以下嘆體。第三從名稱高遠
以下嘆名。已能隨順轉不退輪者退凡有三。
一位退。二行退。三念退。如來以三不退妙
弘導三退也。今八地菩薩亦順佛。能轉
不退妙法。於世間導三退。輪是能轉送
物。此佛法亦能轉衆生於佛果。故云法輪
此句嘆外化徳也。善解法相智衆生根者。
法相二諦理。及大小乘之法相。知根謂利鈍
及其所樂。此二句嘆能識藥知病。亦是自
行也蓋諸大衆得無所畏者。總結嘆自行外
。明兩徳超群數之表。妙解出二乘之境
故能蓋諸大衆一無所畏。從功徳智慧
下。第二嘆體。功徳智慧以修其心者嘆心。
相好嚴身色像第一者。相即三十二相。色即
八十種好。稱第一者。事中作談。三界所無。
理中爲論。絶於報累。故稱第一也。捨諸世
間所有飾好者釋疑。然釋有三。一云。法身
之地本無色相。但惑者見。故言諸世間
所見色相也。二云。菩薩本來已捨世飾。唯
出世之嚴。故云諸世間飾好。三云。捨
之言異。八地色相皆從妙本而作。故云異
於世間飾好也。名稱高遠踰於須彌者。第三
名。言八地菩薩内外兩徳適然成就。故美
稱遠聞踰於須彌也。從深信堅固以下。第
二嘆中忍。就中亦有自行外化。無生之信
移壞即義同金剛之堅。此句嘆自行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者。妙解爲物作側故
法。衆聖所重故言寶。一念之中照機斯
盡。故云普照。甘露之藥能令諸天益壽。八
地妙解亦能導物令法身慧命。故以
譬也。於衆言音微妙第一者。明八音
妙嚮稱機而説也。從深入縁起以下。第三
上忍。就中亦有自行外化。深入縁起者。
色塵之無也。此句嘆智。斷諸邪見者。
十使之惑並非是正。通稱邪見也。有無二
邊無復餘習者。斷常二見不中道。故稱
也。此二句斷。從此以上嘆自行。演法無
畏猶師子吼者。説法稱機一無畏之失。此句
上弘佛道。其所講説乃如雷震者。慈悲説
法利物。義同春雷之潤百草。此二句嘆
。中上二忍亦應別嘆名體。下忍中已嘆
也。從無有量以下。別嘆中第二嘆九地。就
中亦有二。第一定位。第二從集衆法寶
下。正嘆徳。無有量者。色法即有形量。心法
形量。今九地菩薩明達心數之境。故云
無有量也。過色境故已過量。肇法師云。
少異此釋。既得法身無爲境。心不
智求。形不以像取。故曰無有量。六地以
下名有量。故云已過量。從集衆法寶以下。
第二正嘆徳。就中亦有自行外化。集衆法寶
如海導師者。明導群生共入法海。勸令
善終得功徳智慧之寶。即義同導師將
諸商人共入大海。善教採寶方法
也。此句嘆外化。了達諸法深妙之義者。
言明假有即空。此句明能識藥。善知衆
生往來所趣者。往言過去。來言未來所趣者。
起病之所以。及心所行者。謂善惡。此二句明
能知起病之原也。此皆嘆自行。然照藥知
病似乎外化。但未前人。故猶是自行。但
私懷者。開導集寶。豈非自能識藥知病。豈
他。若爾則應通兼自行外化。唯其
別者。上句嘆上弘佛道慈心與樂。下句嘆
化蒼生悲心拔苦也。不別嘆名體者。例
八地推。故不嘆。亦可九地過色境。故
其所達。不名體也。從近無等等
下。別嘆中第三嘆十地。就中亦有二。第一
位。第二從關閉一切以下。正嘆徳。無等
等者。佛道無等。而佛佛相齊。故云無等等
十地菩薩既近佛果。故云近無等等也。從
佛自在慧以下。出無等人家之徳。言有
是徳。故謂。十地菩薩雖未能
。亦已將近來也。從關閉一切以下。第二
正嘆徳。亦有自行外化。關閉一切諸惡趣門
者。五道之果理非是善。所以通稱惡趣也。
十地菩薩已超五道之報。故云關閉。不
五道但十地。初亦然。而凡生因斷極
十地。故就十地不生。此句嘆自行。從
生五道以下。嘆外化。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者。明法身無生而只欲物故猶現受生
也。從爲大醫王以下。釋生之意。明只欲
物故無生而現受生。從無量功徳以下。
徳中第三通結嘆三地。就中自有三。第
一通嘆自行外化。第二從其見聞者以下。
通嘆化道無機之失。第三從如是以下。
結嘆也。無量功徳皆成就者。通嘆自行。無量
佛土皆嚴淨者。通嘆外化。其見聞者無不蒙
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者。嘆化道無機之
。明化道無機。故見聞皆益。亦所作皆
虚設。如是一切功徳皆悉具足者。第三結
嘆也
其名曰以下。第四列名。大合三萬二千
菩薩而今但列五十二菩薩名也。如是等三
萬二千人者。第五結數也。從復有萬梵天尸
棄等以下。同聞中第三列凡夫衆。就中即
四。第一列色界梵王。第二從復有萬二
以下。列欲界帝釋。第三從并餘有大威
以下。列八部衆。第四從諸比丘以下。列
大衆也。尸棄梵王名。秦言頂髻。非此故
從餘來也。天帝者。須彌頂住三十三天
此列欲界天。第三列八部。龍有二種。一地
龍。二虚空龍。種有四生。神者。受善惡報。其
形勝人劣天。輕微難識者也。夜叉者。秦言
輕健。有三種。一飛在虚空。二在地。三在
天。常爲諸天守門也。乾闥婆者。諸天樂神。
地上寶山中。天須樂時。作異相現率爾
而去也。阿脩羅者。秦言無酒神。此神男醜女
端。有威力能與天共鬪也。迦樓羅者。金翅
鳥神也。緊那羅者。亦是諸天樂神。劣於乾闥
。似人而頭上有一角也。摩睺迦者。地
龍。無脚腹行。此上八部鬼神皆以神力
人形。座會聽法者也。從諸比丘以下。第
四列人衆。而所以鬼神後列者。鬼神是諸
天所使。故續天而列也。諸比丘是凡夫出家
之類。故後列也。從彼時佛與以下。列同聞
中。第二擧佛邊衆結。佛邊衆者。即謂
菴羅衆。然此經正在方丈而説。今所以擧
此佛邊而結者。付囑之因。即此二衆皆令
一衆。所以盡擧二衆成我聞具方丈
之衆不菴羅廣大。所以但擧菴羅
也。彼時佛與無量恭敬圍遶而爲説法者。彼
時者。是明阿難立於後集前説法。故言
彼時亦可方丈衆將來之彼時。爲無量衆説
法者。於方丈衆未至之前。爲菴羅衆
也。從譬如須彌山王以下。重顯時所會
之貌。蔽於一切諸來大衆者。謂方丈衆也。但
別序初爾時者。承上推便。則應是方丈衆
來集之爾時寶積長者奉來獻蓋也。然
寶積長者獻蓋既在方丈衆來集之前。故不
然。所以釋者曰。菴羅説法無無時故。方
丈衆來集之前。佛爲菴羅衆説法之爾時。寶
積長者奉來獻蓋。然則當方丈衆既集之時
寶積長者即與菴羅合爲一衆。所以可知。
此言無量之衆。并寶積而唱。以此爲推。則
阿羅擧此菴羅説法。只欲明方丈衆至來之
始相也。然所以知。此説法者。必是方丈衆
致之前。爲菴羅衆説。且此言諸來大
。亦是方丈衆者。下卷菩薩行品之初。言
菴羅法之時。淨名與文殊方丈衆
佛致敬。或解言彼時以下爲別序
彼時。阿難立於後集前説法故云
。爲無量衆説法者。亦如前爲菴羅説。諸
來大衆。未集之前爲菴羅衆法之時。復
餘衆奉來也。此家。阿難凡擧此菴羅説
者。只欲寶積奉來獻蓋之始也。然則
別序初爾時自然而去。復有一云。就同聞
開爲二。第一正列同聞。第二從彼時
佛與以下。略叙時因付囑爲時衆説
法之貌。諸來大衆者。因付囑説法之時。或
餘衆奉來者也。此家。阿難擧此説法者。
爲顯寶積獻蓋之始。亦非明方丈衆奉
來之始相。只是略顯時因付囑法之
。下爾時者。直言如來將使淨名宣不思
之爾時。寶積長者奉來獻蓋也
爾時毘耶離城以下。序説中第二別序。就
中開爲三。第一此佛國品名爲原起序。第
二方便品名爲述徳序。第三弟子・菩薩二品
名爲顯徳序也。何則淨名・寶積同是法身大
士常爲法城之侶。行居倶遊寢食共處。
而今但寶積獨來淨名不至。即知疾故不來。
文殊疾。因顯不思議之理。所以稱
名爲原起序。就中開爲五。第一明寶積
等獻蓋。第二從佛之威神以下。明佛受蓋。
第三從爾時一切大衆以下。明大衆嘆
曾有。三業供養。第四從長者子寶積以下。
寶積得蓋中所現十方淨土。仍請
淨土因果之義。第五從佛言善哉寶積以下。
如來廣明淨土因果之義。以答其問。爾時
者。明如來將使淨名宣不思議之爾時。亦
可佛在菴羅衆説法爾時。就第二如來
蓋中亦有四。第一合五百蓋一。第
二從遍覆三千以下。明蓋所覆。第三從
於三千以下。出蓋所現種種之相。第四
又十方以下。明十方淨土及諸佛説
也。合五百一者。略有三意。一者此
經正以不思議宗。如來既是爲法之主
所以亦先現不思議之相。爲淨名不思議
之説也。二者欲行因雖殊。所得之果
即是法身一果。三者欲五百長者分別之
。故合爲一也。第二遍覆三千者。欲
來慈悲普蓋六道也。第三亦現種種之相者。
亦欲如來照達法界應也。第四
現十方淨土者。欲衆生慕淨捨穢慇懃
福也。第三三業供養。可見也。就第四請
問中二。第一先嘆如來神力。第二從
時長者子以下。正請問。就第一嘆中。凡有
三十六行偈。分爲九重也。第一初二行偈
佛三業。第二從既見大聖以神變以下二
行偈。嘆蓋因現十方淨土。第三從法王
法力超群生以下五行偈。嘆佛有法王之
。第四從始在佛樹力降魔以下六行偈。
佛一化始終之徳。第五從毀譽不動如須
以下二行偈。嘆佛平等之慈。第六從
奉世尊此微蓋以下四行偈。嘆佛合蓋遍
三千仍現種種之相。第七從大聖法王
衆所歸以下八行偈。嘆佛身口二密。第八
稽首十力大精進以下四行偈。嘆佛智斷
兩徳。第九從悉知衆生去來相以下三行偈。
佛眞俗二智也。目淨修廣如青蓮者。一身
之中目爲上。故爲歎初也。此句歎身業也。
心淨已度諸禪定者。歎意業。久積淨業稱無
量者。證成上二業。明久來既積淨業故得
是尊報也。導衆以寂故稽首者。歎口業
第二歎佛合蓋仍現十方淨土。可見也。就
第三歎佛有法王之徳。開爲三。第一初
一句正嘆法王之徳。於萬法能得自在
法王。能降天魔諸外道故言法力。此
二徳出於衆數。故云超群生。第二次一句
法王。明常以法財一切故稱法王
能善分別以下。第三出法財之相。亦分
二。第一初二行偈。就通門有不
無。第二後二行偈。就別門無不
有。不假實故言通門。假實別明故稱
。能善分別諸法相者。言明達假有因縁之
也。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動之言乖。雖
假有之理。亦不於眞無之理也。此二句
正明有不無。已於諸法得自在者。釋
能説有不無。明已於諸法自在
能得是也。是故稽首此法王。結也。從
法不有以下。第二就別門無不
有。説法不有亦不無者。實法擧體即空。故
不有。有既非有。無何所無。故言亦不無
一云。亦非無者。明俗諦非無。以因縁故諸
法生者。言有無無定。故但藉因縁而生。此
二句明實法實法有。無我無
造無受者。明我・造・受擧體即空故云皆無
善惡諸業亦不亡者。明眞諦雖無非
故言亦不亡。此二句明假名無
假名有也。就第四嘆佛一化始終。六行
偈分爲三。初二行偈嘆佛覺三昧初成。次三
行偈嘆佛成以後説法。第三後一行偈結嘆。
始在佛樹力降魔者。明佛始在菩提樹下
天魔也。得甘露滅覺道成者。明甘露
種智得成也。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
諸外道者。明佛無故建威欲伏。使行其
正道。但立正則諸邪自然摧伏。一云。此一行
未成之前事。已無心意無受行者。明
外道者。一無心從其行。只欲推伏迴
邪入正。第二嘆成佛後説法三行分爲二。
初二行嘆十二年中説相教。次一行嘆三十
年中説五時般若也。三轉法輪於大千者。即
謂四諦教。三轉者。一是。二教。三利也。明
生因此轉三慧也。其輪本來常清淨
者。明四諦之理滅累生解本來常然也。天
人得道此爲證者。明&T025632;隣五人得羅漢果。八
萬諸天得須陀洹道。三寶於是現世間者。覺
道既成即爲佛寶。所轉四諦自成法寶&T025632;
五人自爲僧寶。以斯妙法濟群生者。謂五時
般若妙相教。一受不退常寂然者。明
乘衆生只聞有相四諦或有退事。而既聞
無相即得無漏眞解。無復退爲生死也。
度老病死以下一行。第三結嘆。或云。三
行皆嘆十二年中相教。隨欲可用也。從
譽不動以下二行偈。第五嘆佛平等之徳。八
風不動。喩若須彌。八風者 稱譏苦樂利
衰毀譽也。於善不善等以慈者。明衆生雖
非修善如來等慈無。所分別。心行平等
如虚空者。釋能平等。言明平等之理。修
心如虚空故能然。孰聞人寶不敬承者。明
誰聞等慈歸敬之。肇法師云。在天爲
。在人爲人寶。寶於人天者。豈人天之所
能。故物莫敬承也。從今奉世尊以下
四行偈。第六嘆佛遍覆三千。仍顯種種之
。可見。十力愛現是變化者。十力是智慧之
美名。愛見是大悲之異目。因十力以見
機。藉大悲以拔苦。理有是深益。故現
是化變也。從大聖法王以下八行偈。第七
佛身・口二密。就中有三。第一初一行偈。
將欲二密先出二密之主。第二次一行
略嘆身密。第三擧六行口密。六道四生
各見世尊己類。故云身密也。唯佛能
得故云不共也。就第三嘆口密。自有
。第一佛以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者。佛以一音説法。則東
西二人皆謂其語也。第二佛以一音演説
法衆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者。明
其所聞不同。或聞集也。第三佛以一音演
説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者。
其生解不同。或有苦義是剛語。則生
而厭離者。或有苦義是濡語。則生歡喜
而斷疑者。一往雖爾。而但此一音所在難
有。今前述法空法師解釋。妙本絶無一音
但應迹道中則有萬別。今此一音但據聽者
論耳。何者。或東西二人聞佛説法。東人
苦。西人謂集。互相非曰。如來説
苦。汝言集者非。如來説集。汝言
者非。今此二人各執其一。故得成一音。而
猶不清去。若隨人言成一音者。或有
。一人言并説苦集。一人言并説滅道。應
成二音耶。然則何異應中萬音耶。私釋小
異。則其二聞不成二故。於佛自成一音。然
猶不清去。何者。今此二人所聞都無所因
耶。猶有所因乎。若都無所因。則此二人只
是妄聞。於佛無以爲歎。若有所因。則此
二人必有稱當者。寧言二聞不成。若有
。則所謂一音何難。釋曰。如來智力都非
無。故難所因。而非定相。故難定稱
以二聞無當者。無定相故亦非一相
又中公解言。妙本無言。唯是一極。而感者各
異。不是一。而言一音者。帶迹論本故
一也。而但疑者。本中則萬徳有別。本何
一。而亦未窮釋也。但私懷者。本中萬
徳雖別。體則唯一圓而已。肇法師解言。一
音者即是密而難其意。又或解言。初一音
是語之一。明若化東方人時。佛則以東方
一音法。而萬類皆我語。次一音是所説法
中之一。應爲説苦者。佛則爲説一苦。而或
苦。或聽集。次一音亦只就一苦。生
解不同。即如前釋。此解爲文則便。而難猶
離。何則苦集之別東西二音。皆是感者自
別。如來道中何有只用一方音亦唯説
苦之定。亦未聞窮釋也。但私懷者。此是假
設。不則已。若作則無爲也。從
首十力以下四行偈。第八歎佛智・斷兩徳
中自有二。第一初二行偈歎智。後二行
偈歎斷。歎智可見。但嘆斷中。初行歎斷
分段因果。後行歎變易因果。可見。從悉知
衆生以下三行偈。第九嘆佛眞・俗二智。亦
二。第一初一行半嘆佛世智。從常善入
以下一行半嘆眞智。皆可見也
爾時長者以下。請問中之第二正請。就
中亦有二。第一先陳請問之意。明請問非
但爲自。必爲五百長者也。第二從願聞
下正請問。就中即有因果二問。願聞得佛國
土清淨者問果。唯願世尊説諸菩薩淨土之
行者問因。今此二問所由來者。因亦合
中所現淨土疑。此是但如來神力所現。
理應必有實土。所以請問得佛時之極淨
土。及菩薩淨土之行也。從佛言善哉善哉
以下。品中第五如來廣明淨土因果之義
請問。就中開爲三重。第一許説。第二從
佛言寶積衆生之類以下正答其問。第三從
舍利弗作是念以下釋疑。第一許説中亦有
二。第一如來勅許説。第二明寶積奉命。可
見。就第二正答中即有二。第一答其果問
上言願聞得佛國土清淨也。第二從寶積當
知直心是菩薩淨土以下。答其因問。上言
説諸菩薩淨土之行也。就第一答果問
亦有三。第一正答。第二從所以者何以下
答。第三又從所以者何以下重釋。今第
一正答。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者。夫論國土
淨穢之殊。此是皆由衆生善惡感。
故於衆生必有定稱己國之義。若論至聖
即智寘眞如之理。永絶名相之域。無彼無
此。無取無捨既以大虚體。照萬法
心何有名相可量。寧復定稱己國也哉。而
大悲無息隨機施化。則衆生所在無所
至。故云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然寶積
上問必問得佛淨土。何意今答直以佛土
也。釋曰。如來本無己土。唯取所化衆生
佛土。衆生則通在淨穢二土。如來即同應
施化。今若但擧淨土答。或謂唯取淨土
衆生以爲佛土。不穢土衆生。所以通擧
佛土答。而不佛之淨土也。然若諸佛
菩薩本其無土。唯取所化衆生之類以爲
佛土者。即應直答言十方世界皆是菩薩佛
。何意煩曲。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釋曰。
凡此中之意欲諸佛菩薩無定己土。若直
十方世界是菩薩佛土者。則無以顯
佛菩薩無定己國之義。所以曲答以顯諸佛
定土也。又問。寶積唯問得佛淨土。不
菩薩土。何意今答中兼擧菩薩答也。釋
曰。若論定己土。則七地以上皆同諸佛
土也。若直稱佛土答者。物謂則無土
之稱唯在於佛。非菩薩。無以顯七地以
上皆同諸佛無土之義。所以兼擧菩薩
答也。從所以者何以下。第二釋答。就中即
二。第一就衆生報釋。第二從隨諸衆
以下。就佛應土釋。明夫國土
。一衆生報土。二如來應土。此二土如來皆
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皆取以爲佛土也。
所以云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然若辨
應二土。雖復本由聖教。正以衆生善惡
感。故囑衆生則彰。應土雖是本由物機
如來神力爲現。故囑如來則彰也。標疑
云。佛若無土。只應無土所以煩取衆生
之類。以爲佛土者何。菩薩隨所化衆生而取
佛土者。明菩薩在因之日。隨所化衆生根
性可堪。教令善。使淨穢二土。菩薩行
滿成佛。還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故取以
佛土也。若直以現在化主釋。則應
菩薩隨所化衆生。而欲因時教化義
故。云菩薩隨所化衆生而取佛土也。隨所調
伏衆生而取佛土者。亦同此意。而此二句。前
句就五乘衆生釋。後句別就三乘衆生
釋也。何則前句直云化。化語通在五乘
後句言調伏。調伏是理中之解。理中之解非
人天乘所能。故知其然。隨諸衆生應以何國
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者。就應土釋。明
衆生機樂。示現種種應土之相。令
。亦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故取以爲
也。隨諸衆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
土者。亦同此意。而前句入佛智慧。就初地
以上釋。後句起菩薩根。就住下明也。
問曰。夫論入中施化。雖廣狹之殊。菩薩
亦當分皆能。何意上正答中兼擧菩薩
答。今釋答中但取如來入中施化以爲
。不菩薩施化菩薩土。答曰。上正
答中兼擧菩薩者。已如上。釋答中偏擧
來入中施化者。略有二意。一寶積上問本
佛土。不菩薩土。二清取他土以爲
己土者。只在七地以上。降此以下或有
實土。極淨無土。唯明於佛。有此二意故。
今釋答中偏擧如來入中施化以明土相
又問。今報土實有化衆生。故誠應
中施。義囑化主以爲佛土。應土只現無
實。則爲何衆生施化。取以爲佛土。釋曰雖
實衆生應中非無也。故爲應衆生。亦以
應爲施化。所以亦應中施化。義囑化主
佛土。且若以遠義傳取者。則應中雖
衆生。猶有因應實得益者。所以亦即因
以爲佛土。然則報土兼顯因時。應土只就
果爲明矣。又解言。三重即如前。但菩薩隨
所化衆生而取佛土者。不別言因時教化。但
直云菩薩隨其所化衆生所在取以爲佛
。所以云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若具
言。所以者何。諸佛菩薩隨所化衆生而取
行菩薩佛土。但文互擧。應土亦然。隨
道衆生所在。以爲佛土。從所以者何
以下。第三重顯上釋。就中即有法説譬喩
疑云。若成佛時無定土者。則菩薩時只
無相化衆生種智。所以猶
淨土還入中施化以爲佛土者何。釋曰。
菩薩在因之日。勸取淨土者。本非自爲。必
益諸衆生故。釋應土亦然。釋疑者。
若無土直應言無土。所以煩作應土
己土者何。釋曰。亦欲物故也。第二擧
譬爲釋。人譬淨土菩薩身。造室譬
土之心。明若人造室。必藉地由空方
成。内合。菩薩上弘佛道下化蒼生故。取
報・應二土之心方成。非是空取。若於虚空
終不能成者。言若但空無地。室能成 亦
若但地不空亦不能成。但文略耳。
内合亦然。若二事唯偏。則菩薩取土心亦不
成。又解言。造室必藉地由空方成。内合。菩
薩欲具空有二行故。取土心則成。若於虚
空終不能成者。言若但空解而無有中化物。
則取土心亦不成。此是中公所須。内合可
見。又一解言。佛若無土。直應噵無土。所
以入他土施化取以爲己佛土者何。釋曰。
入中施化仍取他土以爲己土者。非
也。必欲益諸衆生故也。釋譬亦然。取
以爲己土者。必欲成就衆生。非於空
也。應諸佛菩薩願取佛國者。亦略擧
也。然以此文求。所言兼顯因時。亦似
當也
寶積當知以下。第二答因問。就中開爲三。
第一正明萬善是淨土因。第二從如是寶積
以下。明諸行相資乃能共成獨一不能第三
是故若菩薩以下。勸進淨因。就第一正
萬善是淨土因。凡有十七事。不
怡隨文直釋也。直因心是菩薩土者。明
菩薩在因之日。自修無相直心。用教衆生
直心。菩薩無相直心則感佛果。衆生
有相直心自感淨土。然則衆生直心爲當正
。菩薩直心但爲遠縁。今以縁爲因而答。
故云菩薩直心是淨土因也。不謟衆生來生
其國者。明菩薩善教衆生。令直心復能
還不謟。使其菩薩國也。衆生若不
。則此土不成。欲此意故。云不謟衆生
來生其國也。然則正以衆生直心感。故
實是衆生淨土。而今以本縁義。且菩薩行滿
成佛。還入中施化。則義囑化主故稱其國
也。此下十六事。例同此釋。而善有二種。一
行善。二報善。初言直心是行善。不云不謟
是報善。因有四種。一同性相生。謂之習因
初修直心還能不謟不類是。二異類相
生。謂之報因。如善惡生苦樂之類是。三相
資因。如施爲因即生持戒之類是。四相
似因。就報因中出一因。如不殺生復得
長壽之類是。今十七事。或具四因。或二三
因。或單一因。即臨文可推也。就中略擧
重問答料簡也。第一問曰。寶積上問
諸菩薩正因。不衆生正因。而今既云
薩直心猶作遠縁。但衆生直心乃當正因。然
則應菩薩無正因。今以縁爲因作答。豈
問答不相當也。答曰。菩薩實有正因之
。但隱而不答者。赤可。問答不相當。而菩
薩本來無自正因之意。但欲衆生免
重苦故。教修直心使感淨土。則正因之義
要在衆生直心。所以於菩薩唯以縁爲
而答也。第二問曰。如菩薩本無正因之
。正因之義要在衆生者。今修直心感彼
淨土。必在何等衆生也。答曰。往生淨土
三種一七地以上乃至金剛。不論可推。
唯有應生實生也。二者初心以上乃至六
地。但以宿業且以願力往生非今受樂發
心作因而生也。三者外凡之中赤地凡夫無
論。今受菩薩教化。發心修直心
生淨土者。正在共位凡夫也。第三問曰。上
答果中。則通取淨穢皆以爲佛土。以此爲
例。因赤雖淨穢。皆是本由如來爲答
也。以此爲例。必上答果中。亦是唯擧淨土
衆生佛土也。答曰如來本無己土。唯取
所化衆生之類以爲佛土。則通在淨穢。如
來即同應施化故通淨穢皆爲佛土也。今
答中。偏擧淨者。略有二意。一者寶積上問
唯求淨因穢因。二者夫聖人之情只
淨不穢。但衆生欲樂不同。不
。是以各從其所堪*修。猶勸穢之因使
三塗之重苦。若尋聖人本意唯在於淨
所以今答因中。偏擧淨因答也。第四問
曰。既云土是累法故諸佛本無己土。諸菩薩
等亦不求者。只應無相化衆生
佛道何故猶勸淨因使此累土耶。外論
云。己所欲勿於人。内外雖殊。必是言
乖也。答曰。不乖也。但衆生神根各異。欲
樂不同。則不純以無相化。且在穢土
即五濁障深。爲化不便。既生淨土五濁
。爲化安便所以先勸淨因使淨土者。
只欲終同無土之等也。第五問曰。若言
淨土五濁障。學道有由故先勸淨土
者。一生淨土。都無三塗耶。猶有還耶。若
猶還者。雖淨土。亦可益也。答曰。若
上品淨業生上品淨土者。或以發願
衆生彼三塗。而無故復惡實受者
也。若以下品淨業生下品淨土者。唯是
定。或値善縁修無相亦可還。若
是不還何爲。然雖還不還。一生淨土
多勝穢土之報。所以聖人慇懃勸淨也。
第六問曰。常言。六心以還既是位退。所以或
解言。退爲聲聞。或解言。退作四重五逆。既
今發心修直感彼淨土者。正在共位凡
。然則六心以下尚爾。共位凡夫雖復上品
淨業往生上品淨土。那得退也。答曰。外
凡入初心略有二種。一者或修上品淨業
上品淨土入者。無退事也。或從此入
者唯是無定也。第七問曰。若外凡人先作
三途惡報。今蒙菩薩教化。如教修
上品淨業。先受何報。惡報若先。則此淨業何
用。淨業若先。其惡業滅乃往耶。若滅而往。可
上品淨土初心者無退惡也。
若不滅者。雖淨土。猶含惡業。豈言
上品淨土惡也。答曰。淨業力強先
淨報。若惡業是勝先受惡報。隨其輕重
量也。無量壽經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
但爲一念。非一生終身修行也。二業若
等。先熟爲先。等業何以熟有先後。曰。衆生
業力受報。所以叵思議也。若是淨業爲
惡業。則其惡業不滅。何爲豈言淨土
猶含惡業。故復惡不息也。或有滅而往
然既生淨土。則所向皆説正道。故無相爲
縁漸漸益。何有惡業而不滅也。然則一生
上品淨土。不三途明矣。第八問曰。既言
復淨土業。而其惡業是勝先受惡報。且等
業以熟爲先者。則勸取淨業。未其利
也。答曰。今所言修直以取淨土者。必就
教修行。如行得利者論。非
也。然雖復先受惡報。惡報既盡之後。得
善縁更發樂心。資其本善。亦得往生
豈言修業其利也。第九問曰。同一
淨業所感淨土猶有三界耶。若無者。同一太
虚何故爾也。若有者。既以一業感。何故
受處不同。答曰。何無三界。今受處不同者。
定爲別故然。何則若人在此欲界
時。學色界定者即受彼色界處。若學
色界定亦受彼無色處。即問。然則三界樂品
差別耶。答曰。但其一界中有上中下之
。而三界無差別也。但定有必深淺。而定
即但爲慧縁。不定縁。所以三界樂品亦
差別也。即問。然則此淨業但感樂報。不
智解。答曰。傍縁何無。正感唯然。第十問
曰。因時教化菩薩行滿成佛。還入中施化。則
化主。且以遠縁之義故稱其國者好
矣。然但疑者。既言相似之人得眞觀。必
無量劫修行方得入者。況乎成佛非是數劫
之期。然則既生淨土。雖復住壽無量。今一
菩薩行滿成佛之間。必淨土衆生或有無相
縁斷結故凡成聖。或復修餘業即萬億
生感於無量世界。豈但守其直心恒在
也。然則佛國之稱正在化主。但其遠縁之
義無復論也。答曰。如言實非恒在
。亦其遠縁正在於初直心。而此菩薩行滿
成佛時。遠望昔日作縁之義。雖復萬億生
於無量世界。隨其所在常應施化。且雖
復修餘業。則此業亦皆由初直心而生。
所以遠縁之義猶不離也。且或有無量生感
於一處。十善是菩薩戒。戒則無量。今略
其十戒。具則無願不得故言滿願。忍辱
修容故諸相具足。明智慧化故三聚中正
定者來生也。始爲四攝所攝。今則自行攝。
他攝故云解脱所攝。八難者。三途北
越單長壽天。此五是地難。世智辨聰是心
難。佛前後是時難。聾盲瘖瘂是形難也。此
八難以人天四輪除也。從如是寶積
下。第二明諸行相資乃能共成。上直心當處
土。故今更明諸行相資乃獨一不
能也。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者。言心直故能發
衆行。然則直心乃是萬行之始。夫此意明
之次漸微著相因也。隨其發行則得深心者。
衆行既積則其道心轉深也。隨其深心則
意調伏者。明道心既深故能棄惡從善意
&MT00015;也。隨其調伏則如説行者。言心能
調柔故則聞如説得行。隨如説行則能迴向
者。所聞如説得行故能施衆共迴佛果。隨
其迴向則有方便者。明既能迴向而不著故
則大乘方便之所由。此上明菩薩本縁。隨其
方便則成就衆生者。既有大乘方便故則能
成就衆生行立。隨成就衆生則佛土淨者。
衆生既立淨行故則能得淨土。此二句
衆生正因。隨佛土淨則説法淨者。明土淨
穢則有淨説也。隨説法淨則智慧淨者。
既有淨説故受化之徒能得淨慧。隨智慧淨
則其心淨者。淨智既生心亦隨明。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徳淨者。明心爲萬徳之本。今心既
淨則所生一切功徳那得不淨。故言則一切
功徳淨也。此皆明淨土之利也。從於是寶
以下。第三勸淨因。然既云淨土正以
衆生善業感。而今何故但勸菩薩。不
凡夫者。略有二意一凡此中問答唯指
。不凡夫。所以今亦指菩薩勸。二
者。若擧其師則弟子自從。故不別勸也。從
爾時舍利弗以下。如來答請問中之第三釋
疑釋疑即文自顯也。就中初開爲二。第一
經家叙舍利弗疑念之相。第二從佛知其念
以下正釋疑。而舍利弗生此疑者。因上勸
淨云菩薩欲淨土其心而生。
第二正釋疑中亦有三。第一如來自釋。
第二從爾時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證釋。
第三從於是佛以足指案地以下。如來還現
神力疑也。此三重來意者。疑有三種。一
者輕發言即去。二者中須語乃去。三者重
神變除。所以須此三重釋也。就
第一如來自釋中亦有三。第一如來擧
眞子。第二對曰以下仰答。第三從舍利
以下。如來還自正釋。日月喩如來。所照
衆色喩如來淨土。盲者不見喩二乘。一云。
日月是天子宮殿。恒乘日月宮天下衆
。日月中天子譬如來。日月譬如來淨土
。所照五色譬如來淨土果報。盲者不見亦
先意也。從爾時螺髻以下。第二證釋。若
直言衆生罪故而不出得見者。物疑此事
但言實。故擧無罪螺髻所見證釋也。
中亦有三。第一螺髻梵王先陳其所見
眞子。第二從舍利弗以下。眞子擧其所
答。第三螺髻梵王以下。螺髻梵王明
能見不見之所以也。從是佛以下。第三
神變疑。就中有二。第一變穢令
利根斷疑。第二從佛攝神足以下。攝神鈍
根斷疑也。就第一變穢令淨中亦有四。第
一如來擧所變眞子。第二明眞子用
奉答。第三從佛語以下。如來述答。第四
佛當現此以下。正明利根斷疑。未曾見
聞娑婆世界有淨土。故云本所不見本所不
。我佛國土常淨若斯者。若之言如。明
所得報土常淨即如今此應土之清淨也。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徳飯色有異者。解
此同異三種。一云。異處異質。謂淨穢殊
隔。堺坢不同。二云。同處異質。如娑婆世界
淨穢雜有不相妨礙。三云。同質異見。如
河流水有福見水。餓鬼見火也。肇法師似
同此意。即文推便。後二可當也。第一解少
難何者。若言處質皆異者。那得共寶器
食隨其福徳飯色有異也。從當佛現此
下。第四正明利根斷疑。得無生忍者。明
地入佛慧。亦可入八地。此則證上應
佛智慧而取佛土也。發無上心者。明
住下人入初地。此則成上應何國
薩根而取佛土也。從佛攝神足以下。第二
神鈍根斷疑。二乘根鈍覩淨還穢。方
無常而得益也。法眼謂得初果也。漏盡
意者。謂得羅漢果
方便品第二。此品明維摩詰以種種方便
物。故因爲品目也。此是別序中之第二
述徳序。何則當此經。未此序。但後
阿難深取佛意。欲末代衆生聞其高徳
重其説。故擧此一品。全嘆淨名徳行。所
以名爲述徳序也。然就實爲論。淨名既是
過去金粟如來。但晦明化物應爲弟子。進
則不使正覺。退則不列極下
是以今據八地以上爲述也。就中初開爲
二。第一將欲人家之徳。先述有徳之人
第二從已曾供養以下。正述人家之徳。第
一可見。就第二正述中。亦開爲二。第一從
初訖世主所敬。述其妙本。第二從欲度人
以下盡品。述其方便之迹。此二歎來意者。
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所以本迹
雙述。眞應竝歎也。述本所以起物尊重之
。歎迹所以遣物即事之惑。就第一述
。亦開爲三。第一以本行初。六句作
正歎。擧權實而結。第二從大願成就
以下。擧本願始。四句作二雙正歎
身心兩徳而結。第三從諸佛諮嗟以下。
外人通結歎也。已曾供養無量諸佛者。
其行本。行本既高。所生品行微妙明矣。深
殖善本者。菩提心是衆善之本。故云善本
也。歴劫修行故云深殖。或云。七地行爲
因。故稱善本。此二句名本行
初。從得無生忍以下。以六句三雙
正歎。得無生忍者。明八地以上智合無生之
。此句嘆空解。辯才無礙者。渉有化物。四
辯無滯。此句嘆有解。此二句空有相對爲
。遊戲神通者。明外遊適意。此句嘆外徳
逮諸總持者。一文持。二義持。具二不忘。此
句嘆内徳。此二句内外相對爲一雙。得無
所畏者。謂四無畏。降魔勞怨者。謂四魔勞我。
此二句嘆其剛用。入深法門者。謂明達諸
法門。此句嘆其柔用。此三句剛柔相對爲
善於智度者。嘆實智。通達方便者。嘆
。此二句即所謂擧權・實二智而結。從
願成就以下。第二明本願爲始。四句作
二雙正歎。擧身心兩徳而結。大願成就
者。謂上弘佛道下化蒼生願。此願是願中之
要故稱大。此句名本願初。明了衆生
心之所趣者。明能照衆生心之所樂。又能分
別諸根利鈍者。言明達衆生根性。此句嘆
雜照。久於佛道心已純淑者。淑之言善。明
佛法中稱當純善。向佛無雜。此句嘆
其能純。此二句純雜相對爲一雙。決定大乘
者。明善達運載之理仰求心決也。此句嘆
自行。諸有所作能善思量者。府應六道爲
衆生法。無機感。此句歎外化。此二句
自行外化相對爲一雙。住佛威儀者。四威儀
佛不殊。此句嘆其身業。心如大海者。明
萬機無遍照。此句嘆其心業。此二句
所謂擧身心兩徳而結。從諸佛咨嗟以下。
第三擧外人通結。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
所敬者。明既有是徳行。故在上爲諸佛
咨嗟。在下爲諸天所供敬也。從欲度人故
以下。正述人家徳中第二述迹。就中開爲
二。第一從初訖無量方便饒益衆生。嘆
未病以前方便之迹。第二從其以方便現身
有病以下訖品。述其現疾以來方便之迹
第一亦開爲三。第一略明人故現
毘耶。非實生也。第二從資財無量以下。
別述種種之迹。第三從長者維摩詰以下。
其方便益物。第一可見。就第二別述中
亦有二。第一從資財無量以下。訖入諸酒
肆能立其志。嘆其只就毘耶化物之迹。第
二從若在長者以下。嘆其遍入三界無方
化物之迹。就第一現迹毘耶亦有二。第
一而以禪爲味。嘆其靜在家庭之時行。第二
若至博奕以下。嘆其出門遊郷之時迹
也。就第一中亦有二。第一擧六度其行
善益物。明衆生六弊之患也。第二從
雖爲白衣以下有六句。嘆其能處惡不
己。皆可見。就第二嘆其出門遊郷之時行
亦有二。第一嘆其遊近郷法度人。第二
遊諸四衢以下。嘆其遊遠郷種種化物。
亦可見也。問曰。既云妙本無形應物現形。
然今嘆本中猶嘆身心。又嘆迹中般若度。豈
妙本之有。則本迹無以爲辨。而猶別
嘆者何也。答曰。妙本實無形色。而上嘆
者。身謂法身。心謂智慧。非本有色身心
也。亦可。眞身是應色之本故。本亦擧身心
而非本實有身心也。且上嘆中。毎事皆實。
故知別嘆本也。爲八地以上有妙色。此文
則便。嘆迹中則云人故以善方便
毘耶。是謂生而現生。亦非居而現
居。豈非是迹。故知本迹可別也。且第六度
復妙本之能。既非自爲。即用齊物。齊物
之義寧復非迹。且博奕嗜酒淫欲之類皆是
實。則應迹所爲明矣。從若在長者以下。
別述中第二嘆其遍入三界無方化物之
也。長者邑中有徳者也。多以俗法訓世。
故爲説出世勝法。居士積財具徳。故令
其貪著財求福。刹利是王種。自恃多瞋
故使忍辱。婆羅門淨行。有智多慢。大臣補
國。故教令正法。王子貪國逆害。故教
。内宮尊女人。多邪態爲事。故教令正直
庶民者其卑薄福。教福。梵天説勝慧
多著於樂。故教勝慧。帝釋五欲自恣。故教
無常。護世四天王。典領鬼神
於人。故生四天王中諸鬼神護人也。
長者維摩詰以下。第三結方便益物
之道也。從以其方便現身有疾以下。第二
現疾以來方便之迹。就中亦開爲三。第
一明其現疾致賓之相。第二從其往者
下。明其因疾爲賓説法。第三從如是長者
維摩詰以下。明諸賓發心得益。第一可見。
第二因疾爲賓説法中。亦開爲三。第一
先誡惡。第二從諸仁者此可患厭以下。
善。第三從諸仁者欲得佛身以下。結
上誡勸。就第一誡惡中。即擧五門
誡。初擧無常門不可信也。從爲苦爲
以下。擧苦門。内心不適之苦。外逼謂
之惱。内外皆不隨故言衆病所集也。從
身如聚沫以下。擧空門。自有十譬。即分爲
二。第一前五譬明内我所空。從是身如夢
以下五譬明外我所空。或云。初五譬。別明
内五陰空。後五譬總明内五陰空也。經云。
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炎。行如芭蕉。識如
幻。明智手摩不實。從是身無主
下。擧無我門。亦有二。第一歴以四大譬
無我。第二從是身無實以下。總四大通寄
餘事無我也。如地者。地假。四微任持無
主。今此身亦假。五陰而無主。即如地。如火
者假。薪焚燒揚炎而無主。此身假名。東西
而無主。即如火。如風者。風連持鼓動而無
主。明念念連持而無主即如風。如水者。水
方圓而無實。明此身掘折從禮而無
即如水。是身無實四大爲家者。言但合
成身。何有實。是身爲空離我我所者。内
身尚無我。外我所那得不空。是身無智如草
木者。言無神我。是身無作風力所轉者。動轉
謂有作。但風力所轉實無作。從是身不淨
以下。明不淨門。就中亦有二。第一初明
十六物不淨。第二從虚僞以下。皆明理不
。虚僞之法智者皆以下淨。故言理不淨。一
云。上已明四門。此下復明不淨・無常・苦・無
。翻倒。又一云。從虚僞以下。結上五句。虚
僞結空門。雖假澡浴結不淨門。必歸摩滅
無常門。爲災以下結苦門。陰界結無我
。皆可見。隨欲可用也。從諸仁者以下。
疾爲賓説法中之第二勸善。就中分
三。第一直勸法身。第二從所以者何
以下釋勸第三從無量功徳以下。明法身
。諸仁者此可患厭者。將佛身故。先
上五門。第二釋勸。佛身者。既是法身。
故可樂也。就第三明法身因亦有三。第
一總萬善是法身因。第二從戒定慧以下。別
行體。第三從如是以下。總結萬善是法
身因。從諸仁者以下。因疾爲賓説法中第
三通結誡勸。可見也。然此中法身是何身
也。解有二。一云。是猶七百阿僧祇身。二云。
是常住身。何則雖復當此經。未常住
而此經正滯只在文殊奉旨問疾以後。今
此品者但是出經阿難後集之日。深取佛意
末代衆生聞其高徳敬重其説。故以
此一品全歎淨名無方化物之徳。所以知明
常亦無慊。若是七百阿僧祇身者。擧
誡中。餘門可以爲誡。但無常門不
以爲誡也。何則若是七百阿僧祇身猶未
無常。豈言如來身。然疑者只就阿難
論。亦復可然。然此品中事亦是淨名所説。
阿難但領佛意。而存之也。則淨名意何也。
且此品事必取問疾以下事存耶。若是者
常住亦不然也。釋曰。因此現疾明非
一。受衆亦無數。豈必其然。且淨名意然。若
文殊問疾之衆。則爲説常亦可妨也。
此經已明常住則自去也。從如是長
以下。述其現疾以來方便之迹中。第三
疾諸賓。聞法發心得益也
維摩經義疏上卷終


維摩詰經疏卷第中

 上宮皇御製 
弟子品第三 明如來聞淨名有疾。遣五百
弟子疾。故因爲品目也。此品及菩薩品。
別序中之第三顯徳序也。何則如來三達適
然萬機同照。豈其不爲遣問疾。但文殊
往。五百聲聞不堪。八千菩薩亦不能。而
猶遣者。乃是欲諸人各陳昔日受屈。因
淨名之妙辯徳行無等雙。是故名爲顯徳
也。就中開爲二。第一明經家叙淨名悕
使之想。第二從佛知其意以下。正命遣。第
一可見。就第二正命遣中自有二。第一先
聲聞。第二遣菩薩。然先遣聲聞。後命
者。若菩薩既辭能。則聲聞無復可遣。
先命聲聞皆辭堪。即命菩薩。理無
推。自受應往。所以先遣聲聞後命菩薩
也。就第一遣聲聞亦有二。第一別命
百弟子。第二總結不堪。第一命舍利弗。此
人十弟子中智慧第一。所以第一命也。就
自有二。第一佛命。第二辭堪。就中亦有
三。第一宜辭。第二釋辭。第三結不堪。第
一*宜辭可見。就第二釋辭中即有二。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