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宋僧史略/附、紹興朝旨改正僧道班文字一集 (No. 2126_ 賛寧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諧而伏之。宗雷之輩慧遠以詩禮而誘之。權
無二復禮以辨惑而柔之。陸鴻漸皎然以詩
式而友之。此皆不施他術。唯通外學耳。況乎
儒道二教義理玄邈。釋子既精本業。何好鑚
極以廣見聞。勿滯於一方也
大宋僧史略卷上



大宋僧史略卷中咸平二年
重更修理
 右街僧録通慧大師賛寧奉 勅撰 
  二十四道俗立制二十五行香唱導
二十六讃唄之由二十七僧寺綱紏
二十八立僧正立尼
正附
二十九僧統
三十沙門都統三十一左右街僧録
三十二僧主副員三十三講經論首座
三十四國師三十五雜任職員
三十六僧主秩俸
三十七管屬僧尼祠部
牒附
三十八僧道班立三十九内道場生日道
場附
四十僧籍弛張
  道俗立制
佛法流行。隨時制斷合毘尼之繩紏。則案毘
尼。堪別法之處量須循別法。故佛訶比丘云。
巧避我制造種種過故。許同時立方毘尼。涅
槃後立未來教。以爲律範所不圍。篇科所不
載。則比附而求之也。以是篇聚之外別有僧
制焉。今時比丘或住一林居一院。皆和衆立
條。約束行止。俾不罹於愆失也。晋道安法
師傷戒律之未全。痛威儀之多缺。故彌縫其
闕。埭堰其流。立三例以命章。使一時而生信。
一行香定座上講。二六時禮懺。三布薩等法。
過踰此法者。則別立遮防。安弟子法遇講化
於荊州。時有學徒飮酒。遇罰而不遣。安在
襄陽聞之。封小箠以寄遇。遇詳師意。集衆諭
之。令直日打遇二十撲。封箠却還。故習鑿齒
與謝安書云。安能肅衆。上之三例天下翕然
奉行也。又支遁立衆僧集儀度。慧遠立法社
節度。至于宣律師。立鳴鐘軌度。分五衆物儀。
章服儀歸敬儀。此並附時傍教相次而出。鑿
空開荒。則道安爲僧制之始也。後魏世宗宣
武帝即位下詔曰。緇素既分。法律亦異。道教
彰於互顯。禁勸各有所宜。其僧犯殺人。以上
罪依俗格斷。餘犯悉付昭玄。以内律僧制判
景明年中
帝新撰之
時魏與梁通和。要貴多遣人。隨使
交易。唯崔暹字季
寄求佛經。梁祖繕寫并幡花
讃唄送至館。暹甞命沙門明藏著佛論而已
署名。其好佛法爲若此也。先是僧尼猥濫暹
奏設科條篇沙門法上爲昭玄都。以撿約之。
又南齊文宣王著僧制一卷。又梁祖造光宅
寺。詔法雲爲寺主。創立僧制用爲後範。觀其
北魏南朝。俗施僧制。而皆婉約且不淫傷。由
輕法之網羅。有惡人之穿穴。脱漏而墮。不至
誅刑之上。其可得乎。爲僧者苟未修行。但能
避刑憲。亦逍遙之上士也
  行香唱導
香也者解穢流芬。令人樂聞也。原其周人尚
臭。冥合西域重香。佛出姫朝。遠同符契矣。經
中長者請佛。宿夜登樓。手秉香罏。以達信心。
明日食時。佛即來至。故知香爲信心之使也。
大遺教經曰。比丘欲食。先燒香唄讃之。又經
中。蛇呼比丘自説宿縁。令爲懺悔。并將仙
提來取我行香。此方教法既行。經律散漫故。
安法師三例中。第一是行香定座上講。斯乃
中夏行香之始也。後魏及江表皆重散香且
無沿革。至唐高宗朝。薛元起李義府奉勅爲
太子齋行香。因禮奘三藏。又中宗設無遮齋。
詔五品以上行香。或用然香薫手。或將香粖
遍行。謂之行香。後不空三藏奏爲高祖太宗
七聖忌辰設齋行香。勅旨宜依。尋因多故不
齋但行香而已。文宗朝中書崔蠡上疏云。國
忌設齋。百官行香。事無經據。伏請停廢。勅
曰。崔蠡所奏遂遣討尋本末。禮文令式曾不
該明。其兩京天下州府國忌於寺觀行香。今
後並宜停罷甞試論之。崔蠡言無經據者。蛇
之行香豈無經也。安公引教設儀。豈無據也。
勅云討尋本末禮文令式曾不該明者。三代
之禮何甞言飯釋子而行香耶。且令式唯是
歴代沿革之法律。如代宗後之條格。豈標在
隋末唐初之令式乎。矧以禮出儒家。詎可將
釋書爲據。事因釋氏。無宜用儒典爲憑。就
體證之。方云合理。儒流不許。還引儒書。何異
獄訟之人召親黨而作證。若欲除廢。其無辭
乎。夫孝子事祖考。唯善是從徇葬不益於生
生。固宜寢也。行香是薦於冥漠。知無不爲
觀。文宗薄於祖宗。宜其寄坐矣。或曰何必行
香爲通。曰如周之尚臭燔柴血膋薌蕭。言天
歆其臭也。天豈食血膋薌蕭之氣邪。由人尚
其臭故。以臭而事天也。若然者。佛教重香。寧
可奪乎。況百官行香代君也。百官事祖宗。亦
臣子也。苟欲廢之。如忠孝何。宣宗即位再興
斯道。大中五年。勅京城及外州府。國忌行香
並須清潔。不得携酒肉入寺烹炮。既失嚴恪
之心。頗乖追薦之道云。自此至于哀帝。行香
如舊。朱梁廢唐。七廟方止。開平三年。大明節
百官入寺。行香祝壽。後還薦祖宗。行香于今
不絶。晋天福五年。竇貞固奏國忌宰臣跪爐
百官列座。今欲宰臣跪爐百官立班。行香後
飯僧百人。永爲常式。宋大宗淳化三年。虞
部員外郎李宗訥奏國忌行香請宰臣已下行
香。後禁酒食表其精潔
勅下御史臺依行
唱導者始則西域上座凡赴請。呪願曰。二足
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時中皆吉祥等。以悦可
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辯才。曾作上座。讃導
頗佳。白衣大歡喜。此爲表白之椎輪也。梁
高僧傳論云。夫唱導所貴。其事四焉。一聲也。
二辯也。三才也。四博也。非聲則無以警衆。非
辯則無以適時。非才則言無可釆。非博則語
無依據。此其大體也。據寄歸傳中云。焚香胡
跪。歎佛相好。合是導師胡跪爾。或直聲告或
詰曲聲也。又西域凡覲國王。必有讃徳之儀。
法流東夏。其任尤重。如見大官謁王者。須一
明練者通暄涼序情意讃風化。此亦唱導之
事也。齊竟陵王有導文。梁僧祐著齊主讃歎
縁記及諸色呪願文。陳隋世高僧眞觀深善
斯道。有道文集焉。從唐至今。此法盛行于
代也
  讃唄之由
讃唄原始。案十誦律中。倶胝耳即億
耳也
作三契聲
以讃佛。其人善唄易了解。阿含中。善和羅
作善諷誦。令影勝大王象馬不行。此土則康
僧會傳泥洹讃唄。支謙製連句梵唄。又開士
法勝善阿毘曇心。別撰二百五偈以爲要解。
號曰心。其頌聲也撰象天樂。若靈籥自發儀
刑群品。觸物有寄。一吟一詠状鳥歩獸行也。
一弄一引類乎物情也。情與類遷。則聲隨九
變而成歌。氣與數合。則五音協律而倶作。附
之金石。則百獸率舞。奏之管絃。則人神同感。
斯乃窮音聲之妙會也。魏子建嘗游魚山而
感音。翻其曲折同合沙門之唄&MT01238;焉。南齊竟
陵王子良將經中偈契消息。調音曲盡其妙。
著讃梵唄偈文一卷。又帛法橋者尤善梵唄。
高僧傳中其人頗多。此不具録。後趙石勒建
平年中。有神降于安邑廳事。諷詠經音。七日
方絶。僧有摹寫爲梵唄焉。或曰。梵唄之聲此
何益也。通曰。一者佛道法樂也。此音韻雖哀
不傷。雖樂不淫。折中中和故爲法樂也。二者
諸天鬼神聞皆歡喜故。三者諸佛常法。十方
刹土何莫由斯樂也
  僧寺綱紏
夫言寺者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内也。既
用官司之名。無虧佛事之業。故子續其父。資
踰於師。此相嗣而接蹤。當克勤而成事也。
案西域知事僧總曰羯磨陀那。譯爲知事。亦
曰悦衆。謂知其事悦其衆也。稽其佛世。飮光
統衆於靈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羅
年甫十六已證應眞。其後念身不牢固。請爲
僧知事。指夜出光分僧臥具。故佛讃言。我
弟子爲僧知房舍差。次請食沓婆摩羅子爲
第一。如其赴請群集。誰合受第一水果飮食
等。佛言。以其年臘最高者爲之。謂之上座。及
佛教東漸。漢魏之間。如網未設其綱。如舟未
下其磸。殆姚秦之世。出家者十室而半。羅什
入關。贏糧裹足。而至者三千。秦主勅選道䂮
法師爲僧正。慧遠爲悦衆。法欽慧斌掌僧録。
給車輿吏力。僧正秩同侍中。餘則差降。此土
立僧官。秦䂮爲始也
  立僧正
僧曹創立淨衆曰。齊所樹官方終循佛教。所
言僧正者何。正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
云也。蓋以比丘無法。如馬無轡勒。牛無貫繩。
漸染俗風。將乖雅則。故設有徳望者。以法而
繩之。令歸于正。故曰僧正也。此僞秦僧䂮爲
始也或曰
&MT03037;
東晋遷都。蔑聞此軄。至宋世乃立
沙門都。又以尼寶賢爲僧正。文帝孝武皆崇
重之。次有號法主者。如釋道猷。生公之弟子
也。文帝問慧觀曰。頓悟義誰習之。答曰。道
猷。遂召入。至孝武即位。勅住新安寺。爲鎭寺
法主。又勅法瑗。爲湘宮寺法主。詳其各寺同
名。疑非統正之任。又昇明中。以法持爲僧正。
大明中。以道温爲都邑僧正。永明中。勅長干
寺玄暢同法獻爲僧主。分任南北兩岸。暢後
被勅往三呉。使紏繩二衆。齊末以法悦爲僧
主。住正覺寺。梁祖歸心佛教深入玄樞。愼選
徳人。以充僧首。則法超爲都邑僧正。普通六
年。勅法雲爲大僧正。吏力備足。又慧令亦充
此職焉大字
異耳
所云僧主者。猶僧官也。蓋偏地
小正小統之名也。如闍那崛多。此言志徳。北
印度人周朝譙王宇文儉鎭蜀。請以同行。至
彼任益州僧主。住龍淵寺焉。南朝慧基姓偶
錢塘人。依求那三藏於蔡州受戒。後化行越
土。尋勅爲僧主。掌任十城。東土僧主之始也
東土即呉
會之間也
歴觀諸朝。多是諸侯立僧正也。梁雖
大國。亦用此名。但加大字以別之。今天下
毎州置一員。擇徳行才能者充之。不然則闕

  尼正附
北朝立制多是附僧。南土新規別行尼正。宋
太始二年。勅尼寶賢爲尼僧正。又以法淨爲
京邑尼都維那。此則承乏之漸。梁陳隋唐少
聞其事。偏覇之國往往聞有尼統尼正之名

  僧統
帝王奄宅寰區。必革人視聽。或更其禮樂。或
變以官司。互納言作尚書。以太蔚代司馬。何
常之有。以此爲初。秦制關中。立僧正爲宗首。
魏尊北土。改僧統領緇徒。雖發新題。亦提
舊職後魏皇始中。趙郡沙門法果戒行精至。
開演法籍。太祖徴爲沙門統。言多允愜供施
甚厚。太宗崇信彌加於前。永興中。前後授輔
國宜城子忠信侯又安城公。皆固讓之。俗官
加僧。初聞於此。帝幸其居。嫌其門狹不容輿
輦。更廣大之。年八十餘卒。帝三臨其喪。追贈
老壽將軍趙郡胡靈公今贈老壽將軍。皆出此時
之勅。知前輔國必是將軍。
胡靈二
字諡也
初法果年十四始出家。有子曰猛。詔令
襲果所加爵。沙門統之官自法果始也。復有
罽賓沙門師賢。本是王種。東游涼土。又來京
下。値罷佛法。權假醫術。而守道不改。於重
興日即爲沙門。同輩五人。魏帝親爲下髮。詔
賢爲僧統。僧統之官自師賢始也。隋興佛道。
變革周風。召僧猛住大興善寺。爲隋國大統。
猛姓叚涇陽人也。講般若十地等隋以大字
爲珠異也
號聖沙彌者。初在洛任國僧都都即沙
門都也
後召入
鄴。綏緝有功。轉爲國統一國之
僧統也
宋沿唐制。廢
統立録惟宮人出家勅補尼録尼統。有至
十字師名。比兩國邑號者甚衆
  沙門都統
魏主移都。仍從元姓虜家所服悉變華章。又
於竺梵之門多事改遷之作。孝文帝一日下
詔曰。門下近得録公等表。知早定沙門都統。
比考徳選賢。寤寐勤心。繼佛之任。莫知誰寄。
或有道高年尊。理無縈紆。或有器識冲邈高
揖塵務。今以思遠寺主法師僧顯。可勅爲沙
門都統。詳究魏文帝勅曇曜爲沙門都統。乃
自曜公始也。曜即帝禮爲師。號昭玄沙門都
統。欣佛法重興。彫石造像。譯淨土三昧經
并付法藏傳等。是此師也。齊則以法上爲昭
玄統。法順爲沙門都。然都者雖總轄之名
九官曹多以都
字爲其總攝也
而降統一等也。又烏萇國僧那提
黎耶舍隋言尊稱。先於齊國亦爲昭玄統也。
高齊之世何統與都多耶。答曰。時置十員。一
統一都爲正爲副故多也。大隋受命亦用統
名。始以曇延爲沙門大昭玄統別加
大字
次則靈藏
法師爲大興善寺主。尋署昭玄都。唐穆宗元
和元年閏正月。以龍興寺僧惟英充翰林待
詔兼兩街僧統。英通結中外。假卜筮惑人故
有是命。尋以非宜罷之。自爾朱梁後唐晋漢
周洎今大宋。皆用録而無統矣。偏覇諸道或
有私署。如呉越以令因爲僧統。後則繼有避
僭差也。尋降稱僧正。其僭僞諸國皆自號僧
録焉
  左右街僧録左右街自起置功徳使所屬。及置
僧録。還用左右街也僧置録以録
之。功徳
又各轄焉
自唐有天下。初則佛法萎遲。蓋李教勃興。物
無兩大故也。傳奕上疏條釋氏之愆。神尭不
無其惑。次巡幸東洛。太宗詔令僧尼班于道
後。高宗御極議欲令拜君親。則天歸心釋門。
還令僧班道上。中叡之世微更發揮。玄宗之
朝一往崇道。僧寺止立三綱而已。昭玄統正
革而不沿。僧務官方沈而弗擧。道宣律師被
勅爲西明寺上座。即其例也。至文宗開成中。
始立左右街僧録。尋其人即端甫法師也。俗
姓趙。徳宗召入禁中。與儒道論議。賜紫方袍。
令侍太子於東朝。順宗重之。若兄弟相與臥
起。恩禮特深。憲宗數辛其院。待之若賓友。掌
内殿法儀。録左街僧事。標表淨衆一十年。即
元和中也。由此觀之。僧録之起自端甫也。甫
公文宗開成中卒。開成後則雲端爲僧録也。
端公奉勅旨。欲芟夷釋氏。先下詔曰。有佛
教來。自古迄今。興廢有何徴。應仰兩街僧録
與諸三學僧。録其事目進上成推法寶大
師玄暢。序述編次。暢遂撰三寶五運圖。明佛
法傳行年代。若費長房開皇三寶録同也。次
則宣宗朝。靈晏辯章爲僧録。同奏請千鉢大
教王經入藏章晏二公受僧
録見五運圖
大中八年。詔修廢總
持寺。勅三教首座辯章。專勾當修寺。護軍中
尉驃騎王元宥。宣章公由首座充左街僧録。
次淨光大師僧徹充右街僧録。懿宗咸通十
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延慶節兩街僧道赴麟
徳殿講論。右街僧録彦楚賜明徹大師。左街
僧録清蘭賜慧照大師。僖宗朝則有覺暉爲
僧録焉。中和巣寇犯闕時。僧録雲皓與道門
威儀杜光庭執香罏案等。隨駕蒼黄穿襪行。
至武功脚皆創疼。及收復京師。隨迴方署録
職。莫知于時。僧道引駕儀式持香案何耶。所
言録者。有晋宋録。録其經法傍教傳翻譯人
物等事。故魏詔曰。近得録公等表。録公乃是
僧曹總録。猶言録事也。僞秦始立僧正。則以
法欽慧斌二人掌僧録也。有唐變態正乃錯
諸録則用矣。蓋禮樂自天子出也。時既所高
物無我競。任使魏統如草。秦正若林。皆歸唐
録區宇中矣。譬若尚賢尚齒。屬尚賢之代。齒
何用乎。尚白尚青。當尚白之君。青勿先也
  僧主副員
姚秦立正也。雖無副正之名。而有貳車之意。
故用慧遠爲悦衆。欽斌二公掌録。斯乃階級
分曹同成僧務。而不顯言副正二字。及魏世
更名僧統。以爲正員。署沙門都。以分副翼。則
都維那是也。故孝文帝詔云。副儀貳事緇素
攸同。頃因曜統獨濟。遂廢斯任知曇曜前
曾立副職
今欲
毘徳賛善。固須其人。皇舅寺法師僧義。行恭
神暢。温聰謹正。業懋道優。用膺副翼。可充都
維那以光賢徒。乃知魏以悦衆爲副。例知姚
秦世慧遠爲副也。若爾者。後魏亦用秦制。而
僧傳不指。蓋不明練辭義耳。又于時各寺別
立三官。寺之都維那莫有相濫乎。答此有二
不濫。一勅署令於昭玄僧統不爲副。二自帶
昭玄下都維那。豈同寺之悦衆耶。南朝宋孝
武帝重慧璩。璩曾對帝唱導於齋會中嚫璩
一萬勅爲京邑都維那。此以京邑二字簡異
也。江左立正。而有立副者。有不立者。及隋一
統。還準北朝用統爲正。以都爲副。至唐元和
長慶間。始立僧録。録左右街僧。亦無貳職。次
有三教首座。昭宗乾寧中。改首座爲副僧録。
得覺暉焉。副録自暉公始也。朱梁後唐晋漢
周或置或省。出沒不定。今大宋太平興國六
年。勅立右街副僧録。知右街教門事焉
  講經論首座
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席之端。處僧之上。故
曰也。尋唐世勅辯章檢校修寺。宣宗賞其功
署三教首座。元和中端甫止稱三教談論。蓋
以帝王誕節。偶屬徴呼。登内殿而讃揚。對異
宗而商搉。故標三教之字。未必該通六籍博
綜二篇。通本教之諸科。控群賢而傑出而脱。
或遍善他宗。原精我教對王臣而無畏。挫執
滯而有功。膺于此名則無愧色矣。次後經論
之學或置首座。三教首座則辯章爲始也。朱
梁洎周。或除或立。悉謂隨時。今大宋有講經
講論首座。乃僧録之外別立耳
  國師
西域之法推重其人。内外攸同。正邪倶有。昔
尼犍子信婆羅門法。國王封爲國師。内則學
通三藏。兼達五明。擧國歸依。乃彰斯號。聲
教東漸。唯北齊有高僧法常。初演毘尼。有聲
鄴下。後講涅槃。并受禪數。齊王崇爲國師。國
師之號自常公始也。殆陳隋之代。有天台知
顗禪師。爲陳宣隋煬菩薩戒師。故時號國師
即無
封署
至則天朝。神秀領徒荊州。召入京師。中
睿玄四朝皆號爲國師。後有禪門慧忠。肅代
之時。入宮禁中。説禪觀法。亦號國師。元和
中。勅署知玄。曰悟達國師。若偏覇之國。則蜀
後主賜右街僧録光業。爲祐聖國師。呉越稱
徳韶爲國師。江南唐國署文遂爲國大導師
導師之名而含二義。若法華經中。商人白導師。言
此即引路指述也。若唱導之師。此即表白也。故宋
衡陽王鎭江陵。因齋會無有導師。請曇光爲導。
及明帝設會。見光唱導稱善。勅賜三衣瓶鉢焉
  雜任職員
寺之設也三綱立焉。若網罟之巨綱提之則
正。故云也。梵語摩摩帝悉替那羯磨那陀。華
言言寺主上座悦衆也。詳其寺主起乎東漢
白馬也。寺既爰處人必主之。于時雖無寺主
之名。而有知事之者。至東晋以來。此職方盛。
故侯景言。以蕭衍老翁作太平寺主也。後周
則有陟岾寺主。自勅封署。隋有大興善寺主。
唐太平公主奏胡僧慧範爲聖善寺主。仍加
三品封公爵。則天以薛懷義爲白馬寺主。盡
由勅補。自餘諸道三年一代耳。夫上座者有
三種焉。集異足毘曇云。一生年爲耆年。二
世俗財名與貴族如節度使劉綐。
出家物賜夏臘
三先受戒及先
證果此名
最勝
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徳。幹局者
充之。高僧傳多云。被勅爲某寺上座是也。道
宣勅爲西明寺上座。列寺主維那之上。五運
圖中勅補者繼有之。都維那者。寄歸傳云。華
梵兼擧也。維是綱。維華言也。那是略梵語。刪
去羯磨陀三字也。魏孝文以皇舅寺僧義法
師爲京邑都維那。則勅補也。是乃昭玄都維
那耳。今寺中立者。如玄暢勅爲總持寺維那
是地。次典座者。謂典主床座。凡事擧座。一色
以攝之。乃通典雜事也。或立直歳則直一年。
或直月直半月。直日皆悦衆也。隨方立之。都
謂之三綱。雜任其僧綱也。唐初數葉不立僧
主。各寺設此三官而已。至元和長慶間。立
左右街僧録。總録僧尼。或有事則先白録
司。後報官方也。朱梁後唐晋漢周今大宋皆
循曩制矣。又宋齊之世曾立法主一員。故道
猷勅爲新安寺鎭寺法主。法瑗爲湘宮寺法
主。至唐末多立。受依止闍梨一員。亦稱法主。
今朝秉律員。位最高者號宗主亦同也。依止
闍梨或當勅補者。蓋道俗之間。有爭不分曲
直。告其剖斷令人息爭。故號之也。周隋之際。
有法導專精律範。北齊主既敬法門。五衆斯
盛。有犯律者。令遵理之。勅爲斷事沙門。時有
青齊僧訟。勅令斷之。繁爭自弭。至隋詔住大
興善寺。斷事之名遵統爲始後升
爲統
隋日嚴寺釋
彦琮著僧官論。必廣明僧職。求本未獲耳
  僧主秩俸
僧之少欲本合辭榮。佛之軌儀止令分衞。其
如若無尊大禦下誠難。或契宿因冥招檀信。
此又別時之意也。故那爛陀寺有學通諸部
者。出入象乘齋食官供。此方道寵日受黄金
等。自姚秦命僧䂮爲僧正。秩同侍中。此則
公給食俸之始也。洎魏孝文下。歳施道人應
統帛。詔云。應統仰紹前哲。繼軌道門。徴佇玄
範。冲猷是託。今既讓俗名。理宜別供。可取八
解之義。歳施帛八百匹。準四輩之貺。隨四時
而給。又修善之本實依力命。施食之因内典
所美。可依朝官上秩當月而施。至於身後猶
齋僧。資薦僧官得時。在孝文之世也。唐代宗
令度支具廩給内道場僧。又唐祠部格道士
通二篇。給田三十畝。僧通經業。準上給田

論曰。西域飮光糞衣紏衆。北齊上統布服臨
官。或尚道情則凡愚者不畏。或多豪富則忌
剋者所謀。吏力豈得不無俸財。可宜多畜。盜
憎民惡。負乘懷璧。立加害己。又損法門。子
曰。與其奢也寧儉。宜以道徳悦服於人可矣
  尼附
東晋何充始捨宅爲寺。安尼其間。不無神異
義解道明之者雄飛傑出矣。宋寶賢爲京邑
尼僧正。文帝四事供養。孝武月給錢一萬。尼
正之俸寶賢始也
  管屬僧尼
教傳東漢時。歴魏朝信向未臻。伽藍全少。僧
既有數。事亦無多。乃反前言。則須關白。關
白何所還。在鴻臚寺焉。故知沙門始隷鴻臚
也。西晋無説。後魏有云。初立監福曹以統攝
僧伍。尋更爲昭玄寺也。故隋百官志曰。昭
玄寺掌佛教。署大統一人統一人都維那三
人。置功曹主簿員。以管諸州郡縣沙門矣。後
復改崇玄署焉。梁僧祐云。如今同文寺也。因
疑齊梁之世曾立同文寺以主僧務。未見其
文。于時帶司呼官故曰昭玄大統。至唐初窈
無此謂。僧尼皆隷司賓。案會要云。則天延載
元年五月十五日。勅天下僧尼隷祠部。不須
屬司賓。知天后前係司賓也。此乃隷祠部之
始也。義取其善攘惡福解災之謂也。玄宗開
元十四年。中書門下奏僧尼。割屬鴻臚寺。從
之一十五年正月。勅僧尼令祠部撿挍。道士
女冠隷宗正寺。蓋以李宗入皇籍也。憲宗元
和二年二月。詔僧尼道士。全隷左右街功徳
使。自是司封祠部不復關奏。會要曰。大暦十
四年。勅内外功徳使。並宜停罷。若然者。代宗
朝早置功徳使。但内外與左右街異耳。元和
中併司封祠部。而置左右街功徳使。由吐突
承璀累立軍功故有此授。僧道屬焉。寶暦中。
護軍中尉劉規亦充此使。至會昌五年。廢寺
像。勅僧尼不宜隷祠部。于時中書門下奏云。
奉宣僧尼不隷祠部。合屬主客爲仗。令鴻臚
寺收管。宜分折奏來者。天下僧尼國朝以來
並隷鴻臚寺。至天寶二年。隷祠部與延載
時不同
等據大唐六典。祠部掌天地宗廟大祀。與僧
事殊不相當。又可務根本。合歸尚書省。隷鴻
臚寺。未爲允當。又六典主客掌朝貢之國七
十餘蕃。五天笠國並在數内。釋氏出自天笠。
今陛下以其非中國之數。已有釐革僧尼名
籍。便令係主客不隷祠部及鴻臚寺。從之六
年五月。制僧尼依前令兩街功徳使收管。不
要係主客。其所度僧仍令祠部給牒。宣宗重
闡佛宗。所度僧尼還屬左右街功徳使。故楊
欽義充左街功徳使。宣使之捕道士趙歸眞。
昭宗朝宰臣崔某奏誅宦官。内諸司使一切
停罷皆歸省寺。功徳使宰執帶之。梁革唐命。
道士不入宗正。僧尼還係祠部。梁末帝龍徳
元年。禁天下私度僧尼。有願出家。勒入京比
試後祠部上請焉。後唐無聞。晋以揚光遠爲
天下功徳使。自維青不軌之後。不置此使矣。
至今大宋。僧道並隷功徳使。出家乞度。策試
經業。則功徳使關祠部出牒。係于二曹矣
論曰。鴻臚寺之任禮四夷遠人也。教法初來。
須就斯寺。雖興白馬。終隷此司。古云僧尼
係鴻臚寺者是也。及乎甞蒟醤以言美。服皮
靴而稍佳。則曰四海一家。王者無外。故後魏
置監福曹焉昭玄寺焉崇玄署焉。設官布局
以攝僧尼。蒟醤而以生我土。皮靴而認作華
裝。故唐朝勒歸祠部。既而因事釐革逐朝廢
興故。立功徳使以總之。中宗時以沙門廓清
爲修功徳使。官至殿中監。土突軍容軍功莫
賞。朝廷議以功徳使榮之。非謂專其僧道也。
于時尚書省司封先屬其中。由是不出中官。
洎唐末行袁紹之誅。職歸宰執。皇朝盛重此
職。亦僧道之幸事也
  祠部牒附
甞聞僧視其官則五品。然未見令式史傳明
載。且信相傳又曾見僧五
品非官品也
據其誦經合格。就試
得通。此僧選也。剃髮被袈裟。此釋褐也。勅授
形倶無作戒法。此官位也。講三藏教。充如來
使也。化導内外衆。使背惡向善。理民也。爲國
行道。保民無災。爲之課最也。苟弗比其階品
視其職官。其可得乎將來法門君子對&MT00145;。帝
王請降明勅。許比某官某品。像末之時爲美
事之端。自我之力不其善乎。若夫稽其郷貫。
則南朝有之見高
僧傳
唯爲搜揚便生名籍。係之限
局。必有憑由。憑由之來即祠部牒也。案續會
要。天寶六年五月。制僧尼。依前兩街功徳
使收管。不要更隷主客。其所度僧尼仍令祠
部給牒唐祠部牒皆綾素錦素鈿
軸盖綸誥也。非官何謂
給牒自玄宗朝始
也。及徳宗建中中。勅天下僧尼。身死還俗者。
當日仰三綱。於本縣陳牒。毎月申州附朝。集
使申省。并符誥同送者。注毀其京城即於祠
部陳牒納告告身即
戒牒也
  僧道班位
佛法通行。朝代更歴。未全鼎成。則置而勿論。
及動時君。則入宮見妬。加以僧乘時而炫曜。
法因事而仳離。乃與玄門抗衡角力。因有諍
故遂結朋黨。由朋黨故遂生愛憎焉。經中不
許親近國王大臣王子等。又云。我法付囑王
臣者何。若以倚傍力輪。苟不親近。而可得乎。
若以招致殃咎。苟欲榮身。其可免乎。觀其末
代。垢重情移。奉身而已。罕聞爲教而觀近國
王大臣也。脱或唯居蘭若。不履朝門。誰強
召呼。誰分著定。則何班位之有。然以但思獨
善。專事杜多。則王侯何以委知。大力曷能扶
翼。故須分其表位厠其班行。去取二情各有
意致。昔者教之東演也。漢魏之世或曰渺茫。
晋宋以來頗聞烜赫。若其玄玄之道老氏之
風。於漢魏時。存亡而已。何其知邪。如馬遷
作史。將老子與韓非共傳。可非漢代未崇重
之乎。夫立傳同科。權其趣類相齊。則史官
列而偶出也。是知伯陽之道前漢未光。東漢
桓帝方遣中官。醮祀祈福。魏黄初三年。下
勅曰。告豫州刺史。老聃賢人未宜先孔子。不
知魯郡爲孔子立廟成未。漢桓帝不師聖法。
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此
祠之興由桓帝也。武皇帝以老子賢人不毀
其道。朕亦以此亭當路。往來者輒往瞻視。而
樓屋傾頓儻能壓人。故令修整。昨過視之。殊
整頓矣。恐小人謂此爲神。妄往祷祀犯乎常
禁。宜宣告吏民咸使聞知。由是觀之。漢魏之
間。未露鋒頴至唐有羊角之現。厥道攸興。認
作祖宗。册爲帝號。此君謂爲雄。誰敢不雄。若
史遷在唐作傳。必改爲帝紀也。以仲尼同傳
猶謂鴻毛不敵鈞石也。豈得韓非妄參厠邪。
漢魏之人覽馬史者。豈驚駭乎。驚駭不倫者。
近世之情也。然則物隨黨別。事逐時移。預
三恪者。不免舊訛。有萬邦者。豈無新意。朱梁
革命。勅改毫州太清宮。爲老子廟。蓋由帝
代無定愛憎不同。釋氏雖西來客教。自晋宋
齊梁陳後魏北齊後周大隋。僧班皆在黄冠
之上。梁武捨道不齒玄門。黄冠之徒固難爭
長。唐貞觀十一年。駕幸洛陽。道士先有與僧
論者。聞之於太宗。乃下詔曰。今鼎祚克昌。既
憑上徳之慶。天下大定。亦頼無爲之功。宜有
解張闡茲玄化。自今以後齋供行立。至於稱
謂。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上。庶敦反本之俗。
暢於九有。貽諸萬葉。時京邑智寶上表陳諫
不聽。自此僧班在下矣。至十五年。帝幸弘福
寺。賜大徳五人座曰。朕宗李在先。大徳大應
恨恨。以宗先故。朕見修功徳。不曾別造道觀。
皆崇寺宇也。如此宣慰。諸僧心皆喜躍。及高
宗朝。有直東臺舍人憑神徳上表。請仍舊僧
尼在道士前。并依前不拜父母。辭繁不録。則
天天授二年四月。詔令釋教在道門之上。僧
尼處道士女冠之前。睿宗景雲元年二月。詔
以釋典玄宗理均迹異。拯人救俗。教別功齊。
自今毎縁法事集會。僧尼道士女冠宜行並
此不分前後
齊行東西也
論曰。周武輕棄我教。若錙銖爾。甞御正殿。量
述三教。以儒居先。佛教居後。道教最上。由出
於無名之前也。近見沈公著聱書云。唯聞二
教。不聞釋氏。此皆侮聖人一言爲阿鼻之種
也。故拓跋虎入冥。具見周武受對。并寄言隋
天子。爲我拔苦。文帝乃募天下出錢。營福以
救薦之。且如佛無我。所遭傷毀而無報復。蓋
以將欲殘害於彼。必先燒熱於心。心爲苦因。
身嬰惡報。自作自受。可不畏乎。昔阬孝緒著
七録中。以佛教爲外篇。一戒律。二禪定。三智
慧。四疑似。五論記。因目佛理爲方外之篇。號
方外教。自孝緒始也。所言方外者。同莊老也。
域中之教拘縶所不及也。請以智眼照其淺
深。則内外上下自區別矣。如無智眼。以玉石
倶焚。薫蕕共器。知復奈何。緬思後周摧滅遇
隋復興。方謂熾然。尋又微矣。唐宗老氏。釋教
逶遲。或抑拜君親。或分班上下。良以有爲之
法何免四相遷移。譬如火焉。火中寒暑乃退。
興久必替。替極還興。興替相尋。未始有極。景
雲中。令僧班在西。道班在東。齊行並進。朱梁
之世。又移厥位。今大宋毎當朝集。僧先道後。
並立殿廷。僧東道西。間雜副職。若遇郊天。則
道左僧右。未知始起也
  内道場
内道場起於後魏。而得名在乎隋朝何邪。煬
帝以我爲古。變革事多。改僧寺爲道場。改道
觀爲方壇。若内中僧事。則謂之内道場也。今
朝茲福等殿安佛像經藏。立刹聲鐘。呼爲内寺
是也。魏大武皇帝始光二年。立至神道場。神
&T064779;四年。勅州鎭悉立道場。蓋帝王生此日也
尋文。是生日
權建法會耳
後天元大成元年春正月。詔曰。隆
建玄風。三寶尊重。宜修闡法化。廣理可歸崇。
其舊沙門中徳行清高者七人。在政武殿西。
安置行道。此内道場之始也。南朝或以尼在
内中持課。又壽光殿中群僧法集。或充學士。
或號講員。或注解經文。或敷揚禪要。凡
禁中並内道場也。唐則天令大徳僧法處一
慧儼行感宣政等在内道場念誦。以薜懷義
參雜其間。則天又於洛京大内置内道場。中
宗睿宗此制無改。代宗初喜祠祀。未重釋氏。
而宰臣元載杜鴻漸王縉皆歸向佛僧王縉造
寶應寺
代宗甞問福業報應事。元載因而啓奏。由是
信之過甚。常令僧百餘人於宮中陳佛像經
教念誦。謂之内道場。供養甚貴。出入乘廏馬。
度支具廩給。毎西蕃入&T009044;。必令群僧講誦仁
王經。以攘&T009044;虜。幸其退則加其錫賚。不空三
藏官至卿監封國公。通籍禁中。又詔天下官
吏。不得箠拽僧尼。又七月望日。於内道場造
于蘭盆。飾以金翠。設高祖七廟神座。各書神
號識之迎。出内陳於寺觀。引道繁盛。歳以爲
常。至建中中。徳宗勅廣徳永泰以來。聚僧於
禁中。嚴設道場。並令徹去。遣出僧衆云。順宗
朝以端甫掌内殿法儀。亦是此任。憲宗穆宗
文宗並端甫掌内殿法事也。文宗大和九年
四月二十六日。勅停内長生殿道場。武宗初
年。以生日徳陽節。却置内長生殿道場。及設
内齋。僧道獻壽。後與道士趙歸眞惑亂。切齒
求僧之過。至會昌四年。詔停内齋及内道場。
惡意萌于此矣
  生日道場附
生日爲節名。自唐玄宗始也。魏太武帝始光
二年立道場。至神&T064779;四年。勅州鎭悉立道場。
慶帝生日。始光中是帝自崇福之始也。神&T064779;
中是臣下奉祝帝壽之始也。自爾以來。臣下
吉祝必營齋轉經。謂之生辰節道場。于今盛
行焉
  僧籍弛張
夫得果之人且無限劑。出家之士豈有司存。
既來文物之朝。須設紏繩之任。其有見優閑
而競入懼徭役以奔來。輒爾冐名實非高士。
僧之内律豈能御其風牛佚馬邪。故設僧局
以綰之。立名籍以紀之。周隋之世。無得而知。
唐來主張方聞附麗。文宗大和四年正月。祠
部請天下僧尼冐名非正度者。具名申省。各
給省牒。以憑入籍時入申名者。計七十萬。
造帳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也。若然者。前豈無
籍帳邪。監福曹昭玄寺崇玄署。將何統斷僧
務乎。對曰。勘造僧帳。體度不同。或逐寺總
知。或隨州別録。或單名轉數。或納牒改添。故
不同也。然則出時君之好惡。乃入籍之解張。
今大宋用周顯徳條貫。三年一造。著于律令

大宋僧史略卷中



大宋僧史略卷下咸平二年
重更修理
 右街僧録通慧大師賛寧奉 勅撰 
  四十一誕辰談論内齋
四十二賜僧紫衣
四十三賜師號徳號
四十四内供奉并引駕
四十五封授官秩四十六方等戒壇
四十七結社法集四十八賜夏臘
四十九對王者稱謂五十臨壇法位
五十一度僧規利五十二賜諡號
五十三菩薩僧五十四得道證果
五十五大秦末尼五十六駕頭床子
五十七城闍天王五十八上元放燈
五十九總論
  誕辰談論
昔漢祖與盧綰同日生。有奉酒饌相遺。此爲
慶生之權輿也。後則束帛壺酒。孩兒服玩。以
加祝賀。大則玉帛長生久視之意。屬干物品。
以爲慶生之豐禮也。及聞佛法中有弭災延
命之説。則以佛事爲慶也。元魏後周隋世。多
召名行廣學僧。與儒道對論。悦視王道。亦慶
生之美事矣。唐高宗召賈公彦於御前。與道
士沙門講説經義。徳宗誕日御麟徳殿。命許
孟容等。登座與釋老之徒講論。貞元十二年
四月誕日。御麟徳殿。詔給事中徐岱兵部郎
中趙需及許孟容韋渠牟。與道士葛參成沙
門談筵等二十人。講論三教。渠牟最辯給。文
宗九月誕日。召白居易。與僧惟澄道士趙常
盈。於麟徳殿談論。居易論難鋒起。辭辯泉注。
上疑宿構。深嗟揖之。莊宗代有僧録慧江。與
道門程紫霄談論。互相切磋謔浪嘲戲。以悦
帝焉。莊宗自好吟唱。雖行營軍中。亦携法師
談讃。或時嘲挫。毎誕辰飯僧。則内殿論義明
宗。石晋之時。僧録雲辯多於誕日談讃。皇帝
親坐累對論議。至大宋太祖朝。天下務繁。乃
罷斯務。止重僧講。三學爲上。此無乃太厚重
而貞實乎
  内齋附
皇帝誕日。詔選高徳僧。入内殿賜食加厚嚫。
尋文起於後魏之間。多延上達。用徼福壽。唐
自代宗。置内道場。毎年降聖節召名僧。入飯
嚫。謂之内齋。及文宗大和七年十月。改慶
成節。勅停僧道内齋。至武宗初年。重置内道
場。并設内齋。僧道獻壽。會昌四年六月。停内
齋及内長生道場。宣宗即位元年六月二十
二日。勅復置内齋。許僧道獻壽。梁祖開平三
年大明節日。帝御文明殿。設僧齋。宰臣翰林
學士預之。我大宋皇帝誕節。兩街僧録道録
首座并公薦兩街分僧賜紫衣師號。了便同
賜齋。又聞晋漢周帝生日。設百僧後量滅令
數人而已
  賜僧紫衣
古之所貴名與器焉。賜人服章。極則朱紫。緑
皂黄綬乃爲降次。故曰加紫綬。必得金章。令
僧但受其紫而不金也方袍
非綬
尋諸史。僧衣赤黄
黒青等色。不聞朱紫。案唐書。則天朝有僧法
朗等。重譯大雲經。陳符命言。則天是彌勒下
生爲閻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薜稱周
新大雲經曰。終後生彌
勒宮。不言則天是彌勒
法朗薜懷義九人並封縣
公。賜物有差。皆賜紫袈裟銀龜袋。其大雲經
頒於天下寺。各藏一本。令高座講説。賜紫自
此始也。觀新唐書言。大雲是僞經則非也。此
經晋朝已譯舊本便云女王。于時豈有天后
耶。蓋因重譯故。有厚誣加。以挾薜懷義。在其
間致招譏誚也。則天之後中宗朝。以胡僧慧
範修寺之功封縣公。不行紫服。睿宗時亦無
聞焉。玄宗友愛頗至。以寧王疾遣中使尚藥。
馳騖旁午唯僧崇憲醫効。帝悦賜緋袍魚袋
賜緋魚袋
唯憲一人
又開元二十年九月中。波斯王遣大
徳僧及烈至唐及烈
僧名
勅賜紫袈裟一副帛五十
匹。遣還本國。天寶末。沙門道平住金城縣寺。
遇祿山逆亂。玄宗幸蜀。肅宗過寺。平懇勸
論兵靈武。收復長安。肅宗遂以兵屬之。用爲
左金吾大將軍。至臨&MT06324;遇賊大戰。累次立功。
後還乞爲僧。勅配崇福興慶兩寺。賜紫衣入
内。奏對爲常。代宗永泰年中。章敬寺僧崇慧
與道士角術。告勝中官鞏庭玉。宣賜紫衣一
除魚
袋也
次鎭國寺梵僧紀陀。年六百歳。臨終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