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苑珠林 (No. 2122_ 道世撰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愚夫貪世利 俗士重虚名
    三空既難辯 八風常易傾
    物我久空性 色心仍自縈
    盛年愛華好 老死丘墓成
    居高非慮禍 持滿不憂盈
    名利甘刀害 將非安久禎
    凡愚苟求利 譬犬見穢精
    不知禍來至 焉知惋苦聲
感應縁上來道俗。不勝名利。受現報者極多。並散
諸篇且引一驗。不繁廣述。屡見白衣無識俗
人。見佛呵責弟子。即謂自是好人。偏見僧過。若依經説。
白衣之罪。如皂衣膩。服雖有外汚不覺別色。出家之人猶
如淨&T073554;。雖放蠅糞微汚即覺易除。所以白衣造罪入於地
獄。如石沈水無有出時。出家之人造罪地獄。如拍
毱著地即返。何以故。以造罪時生極慚恥作已尋懺
故。亦如滴水在於熱𨫼。隨滴似濕亦濕還乾。何以故。
以火熏故。俗人造罪入地獄。猶如箭射無却*返義。亦
以鐵椎。入於深泥亦無出義。何以故。尤害心故。
亦如老象入泥無力可出。若富貴之人便生我慢。&T020717;
三寶 殺害自在。貪染財色晝夜無厭。不生羞耻異畜
生。反謗賢良輕侮佛法。靜思此事深可痛心。若是貧賤
人貪求衣食。王役驅逼。公私擾擾。夙夜孜孜。不
信之者。衣食交絶。困苦切身。劫剥三寶。毀盜六親。養
活妻兒。存己躯命。所以徙苦至苦。苦遍十方。從闇
入闇。闇冥法界。菩薩爲此顰眉。
諸佛於茲泣血。忽惟斯理哀痛更
後魏崇眞寺僧慧嶷。死經七日。時與五比丘
次第於閻羅王所閲過。嶷以錯召放令還活。
具説王前事意。如生官無異。五比丘者。亦是
京邑諸寺道人。與嶷同簿而過。一比丘云。是
寶明寺僧智聰。自云生來坐禪苦行爲業。得
升天堂。復有比丘。云是般若寺僧道品。自
云誦涅槃經四十卷。亦*升天堂。復有一比丘
云。是融覺寺僧曇謨最。状注云。講華嚴涅
槃。毎常領衆千人解釋義理。王言。講經衆
僧我慢貢高。心懷彼我憍已&T020717;物。比丘之中
第一麁行。最報王言。立身已來實不憍慢。
惟好講經。王言。付司。即有青衣十人送最向
於西北。入門屋舍皆黒。似非好處。復一比丘
云。是禪林寺僧道弘。自云。教化四輩檀越。
造一切經人中金像十躯。王言。沙門之體必
須攝心道塲志念禪誦不預世事。勤心念戒
不作有爲。教化求財貪心即起。三毒未除付
司依式。還有青衣執送與最。同入一處。又有
比丘云。是靈覺寺僧寶眞。自云。未出家之前
曾作隴西太守。自知苦空歸依三寶。割捨家
資造靈覺寺。寺成捨官入道。雖不禪誦禮拜
不闕。王曰。卿作太守之日。曲情枉法。劫奪
人財以充己物。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勞
説此。亦復付司准式。青衣送入黒門。似非
好處。慧嶷爲以錯召免問。放令還活。具説
王前過時事意。時人聞已奏胡太后。太后聞
之以爲靈異。即遣黄門侍郎。依嶷所陳訪問
聰等五寺。並云有此。死來七日。生時業行。
如嶷所論不差事出雒陽
伽藍寺記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二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三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酒肉篇第九十三 此有三部
  述意部 飮酒部 食肉部
述意部第一
夫酒爲放逸之門。大聖知其苦本。所以遠酣
肆離酒縁。棄醉朋近法友。出昏門入惺境。
肉是斷大慈之種。大聖知其殺因。所以去腥
臊淨身口。噉蔬菜澄心神。招慈善感延年。故
禮記云。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
食其肉。斯亦不殺之義也。若使噉食酒肉之
者。即同畜生豺狼禽獸。亦即具殺一切眷屬
飮噉諸親。翻讎怨報。歴劫長夜無有窮已。
上論説。有一女人五百世害狼兒。狼兒
亦五百世害其母。又有女人。五百世斷鬼
命根。鬼亦五百世斷其命根。故知經歴六道
備受怨報。或經爲師長。或是父母。或是兄弟。
或是姉妹。或是兒孫。或是朋友。今是凡身。各
無道眼。不能分別。還相噉食不自覺知。噉
食之時此物有靈。即生瞋恨還成怨讎。向到
至親反變成怨。如是之事豈可不思。暫爭舌
端一時少味。永與至親長爲怨對。可爲痛
心。難以言説。是故涅槃經云。一切肉者悉斷。
及自死者。自死猶斷。何況不自死者。又楞
伽經云爲利殺衆生。以財網諸肉。二業倶不
善。死墜噭呼獄。何謂以財網肉。陸設罝罘。
水設網&MT04186;。此是以網網肉。若於屠殺人間以
錢買肉。此是以財網肉。若令此人不以財網
肉者。習惡律儀。捕害衆生。此人爲當專自
供口。亦復別有所擬。若別有所擬。向食肉
者。豈無殺分。何得云我不殺生。此是灼然。
違背經文。斷大慈種。障不見佛也
飮酒部第二
述曰。此之一教有權有實。權則漸誘之訓。以
輕脱重。初開無犯。據其障理非無其過。若
約實教輕重倶禁。始末不犯。是名持戒。初
據權説者。故未曾有經云。爾時國王太子。
名曰祇陀。聞佛所説十善道法果報無窮。長
跪叉手白佛言。佛昔令我受持五戒。今欲還
捨。所以者何。五戒法中酒戒難持。畏得罪
故。世尊告曰。汝飮酒時爲何惡耶。祇陀白
佛。國中豪強。時時相率齎持酒食。共相娯
樂以致歡樂。自無惡也。何以故。得酒念戒
無放逸故。飮酒不行惡也。佛言。善哉善哉。
祇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間人能如汝
者。終身飮酒有何惡哉。如是行者。乃應生福
無有罪也。若人飮酒不起惡業歡喜心故不
起煩惱。善心因縁受善果報。如持五戒何
有失乎。飮酒念戒益増其福。先持五戒今受
十善。功徳倍勝十善報也
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心歡
喜時不起惡業名有漏善者。是事不然。何以
故。人飮酒時心則歡喜。歡喜心故不起煩惱。
惱煩故不行惱害。不害物故三業清淨。清
淨之道即無漏業。世尊。憶念我昔游行獵戲
忘將厨宰。於深山中覺飢索食。左右答言。
王朝去時不被命勅令將厨宰。即時無食。我
聞是語已走馬還宮教令索食。王家厨&MT01142;
修迦羅。修迦羅言。即無現食。今方當作。我
時飢逼忿不思惟。勅臣斬殺厨&MT01142;。臣被王教
即共議言。簡括國中唯此一人忠良直事。今
若殺者。更無有能爲王&MT01142;厨稱王意者。時末
利夫人聞王教勅殺修迦羅。情甚愛惜。知王
飢乏。即令辦具好肉美酒沐浴名香莊嚴身
體。將諸妓女往至我所。我見夫人裝束嚴麗
將從妓女好酒肉來。瞋心即歇。何以故。末
利夫人持五戒斷酒不飮。我心常恨。今日忽
然將酒肉來。共相娯樂展釋情故。即與夫人
飮酒食肉。作衆伎樂歡喜娯樂。恚心即滅。
夫人知我忘失怒意。即遣黄門輒傳我命。令
語外臣莫殺厨&MT01142;。即奉教旨。我至明旦。深
自悔責。愁憂不食。顏色樵瘁。夫人問我。何
故患愁。爲何患耶。我言。吾因昨日爲飢火所
逼。瞋恚心故殺修迦羅。自計國中更無有人
&MT01142;我厨如修迦羅者。爲是之故悔恨愁耳。
夫人笑曰。其人猶在。願王莫愁。我重問曰。
爲實如是。爲戲言耶。答言。實在。非戲言也。
我令左右喚厨&MT01142;來。使者往召。須臾將來。
我大歡喜憂悔即除。王白佛言。末利夫人持
佛五戒。月行六齋。一日之中終身五戒。已犯
飮酒妄語二戒。八齋戒中頓犯六戒。此事云
何。所犯戒罪輕耶重耶。世尊答曰。如此犯
戒。得大功徳。無有罪也。何以故。爲利益故。
如我前説。夫人修善凡有二種。一有漏善。二
無漏善。末利夫人所犯戒者入有漏善。不犯
戒者名無漏善。依語義者。破戒修善名有
漏善。依義語者。凡心所起善皆無漏業。王
白佛言。如世尊説。末利夫人飮酒破戒不起
惡心而有功徳無罪報者。一切人民亦復皆
然。何以故。我念近者舍衞城中有諸豪族
刹利王公。因小諍競乃致大怨。各各結謀興
兵相伐。兩家並是國親。非可執録紛紜鬪戰。
不從理諫。深爲憂之。復自念言。昔太子時
共大臣提韋羅相忿。情實不分。意欲誅滅。因
太后與酒飮已情和。思惟是已即勅忠臣。令
辦好酒及諸甘膳。又使宣令國中豪族群臣
士民。悉皆令集。欲有所論國中大事。諸臣諍
競。兩徒眷屬各有五百。應召來集。於王殿上
莊嚴大樂。王勅忠臣辦琉璃盌。盌受三升。
諸寶盌中盛滿好酒。我於衆前先&MT05163;一*盌。
王曰。今論國事想無異心。今當人人辦此一
*盌甘露良藥然後論事。咸言。唯諾。作唱大
樂。諸人得酒并聞音樂。心中歡樂忘失讎
恨。因酒息諍而得太平。此豈非是。酒之功
也。竊見世間窮貧小人奴客婢使夷蠻之人。
或因節日。或於酒店。聚會飮酒。歡樂心故。
不須人教。各各起舞。未得酒時。都無是事。
是故當知。人因飮酒即致歡樂。心歡樂時
不起惡念。不起惡念*即是善心。善心因縁
應受善報。獼猴得酒尚能起舞。況於世人。如
世尊説施善善報施惡惡報。末利夫人皆由
前身以好施人故。今得好報。世尊。云何令持
五戒月行六齋。六齋之日不得莊嚴香華服
飾作唱妓樂。又復不聽附近夫婿愛好之姿。
竟何所施。徒云其功。豈非苦也。佛告王曰。
大王所難非不如是。末利夫人在年少時。若
我不勅令受戒法修智慧者。云何當有今日
之徳以能得度復度王身。如斯之功復歸誰

述曰。此第二約其實説。輕重不犯。眞名持
戒。故大聖知時量機通塞。通則開禁。隨時量
前損益。如匿王欲殺厨&MT01142;太子欲害其父。
因酒忘忿得全身命免其大罪。以輕脱重
不受累殃。然非無飮酒之咎來報之罪。不得
見有前開遂即雷同總犯。各須量其教意。復
省己身行徳優劣。得預聖人。斯匿末利開禁
以既不同。此即須依經纖毫勿犯。最爲殊勝。
故四分律云。是我弟子者。乃至不以草頭
滴酒入口。何況多飮。是故咽咽結提
又成論。問云。飮酒是實罪耶。答曰非也。所
以者何。飮酒不爲惱衆生故。而是罪因。若
人飮酒則開不善門。以能障定及諸善法。如
殖衆果必有牆障故。知酒過如果無園
又優婆塞經云。若復有人樂飮酒者。是人現
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鬪爭。惡名遠
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爲一切
之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飮酒
現世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飢渇等無
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
狂亂。不能繋念思惟善法。是一惡因縁力
故。令一切外物資生悉皆具爛
又長阿含經云。其飮酒者有六種失。一者失
財。二者生病。三者鬪爭。四者惡名流布。五者
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又智度論飮酒有
三十五失。如前受戒篇説
又沙彌尼戒經云。不得飮酒。不得嗜酒不得
甞酒。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喪命。
由之。牽東引西。持南著北。不能諷經不
敬三尊。輕易師友不孝父母。心閉意塞世世
愚癡。不値大道。其心無識。故不飮酒。欲離
五陰五欲五蓋得五神通得度五道。故不飮

又薩遮尼乾子經偈
    飮酒多放逸 現世常愚癡
    忘失一切事 常被智者呵
    來世常闇鈍 多失諸功徳
    是故黠慧人 離諸飮酒失
又十住婆沙論。問曰。若有人捨施酒。未知得
罪以不。答曰。施者得福。受者不得飮。故論
云。是菩薩或時樂捨一切。須食與食。須飮與
飮。若以酒施。應生是念。今是行檀時。隨所
須與。後當方便教使離酒。得念智慧令不放
逸。何以故。檀波羅蜜法悉滿人願。在家菩
薩以酒施者。是則無罪
又梵網經云。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飮酒者。
五百世中無手。何況自飮。不得教一切人飮
及一切衆生飮酒。況自飮酒。又優婆塞五戒
相經云。佛在支提國跋陀羅婆提邑。是處有
惡龍名菴羅婆提陀。匈暴害人。無人得到
其處。象馬無能近者。乃至諸鳥不得過上。秋
穀熟時並皆破滅。時有長老莎伽陀羅漢比
丘。游行支提國。漸到跋陀羅波提邑。過是夜
已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時聞此邑有惡
龍*匈暴害人鳥獸。及破滅秋穀。聞已乞食
到菴婆羅提龍住處衆鳥樹下。敷座具大坐。
龍聞衣氣即發瞋恚。從身出煙。長老莎伽陀
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煙。龍倍瞋恚。身
上出火。莎伽陀復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龍
復雨雹。莎伽陀即變雹作釋倶餅髓餅等。龍
復霹靂。莎伽陀變作種。種歡喜丸。龍復雨
弓箭刀矟。莎伽陀即變作優鉢羅華波頭摩
華等。龍復雨毒蛇蜈蚣蝮虺蚰蜒。莎伽陀
即變作優鉢羅華瓔珞瞻蔔華瓔珞等。如是
等龍所有勢力。盡現向莎伽陀皆不能勝即
失威力光明。莎伽陀知龍力盡不能復動。即
變作細身。從龍兩耳入從兩眼出已從鼻入。
從鼻入已從口中出。在龍頭上。往來經行。不
傷龍身。爾時龍見如是事已。心即大驚怖毛
竪。合掌向莎伽陀言。我歸依汝。莎伽陀答
言。汝莫歸依我。當歸依我師佛。龍答言。我
從今歸依三寶。知我盡形作佛優婆塞。是龍
受三自歸作佛弟子已。更不復作如先*匈惡
事。諸人及鳥獸皆得到所。秋穀不傷。名聲流
布諸國。皆知長老莎伽陀。能降伏惡龍折
伏令善。因莎伽陀名聲流布。諸人皆作食
傳爭請之。是中有一貧女人。信敬請得莎伽
陀。是女爲酥乳糜食之。女人作念思
惟。是沙門噉是*酥乳糜。或當冷發。便取似
水色酒持與莎伽陀。莎伽陀不看便飮。飮
已爲説法。便去過向寺中。爾時酒勢便發。近
寺門邊不覺倒地。僧伽梨衣漉水嚢鉢杖等。
各在一處。身在一處。醉無所覺。佛與阿難。
行到是處。見是比丘。知而故問。阿難。此是
何人。答言。世尊。此是長老莎伽陀。佛即語
阿難。是處爲我敷座辦水集僧。阿難受教敷
座*辦水集僧已。白佛言。已集。佛自知時。佛
即洗足坐已問諸比丘。汝等曾見聞。有龍名
菴婆羅提陀。*匈暴惡害。先無有人到其住
處。乃至鳥獸無能到上。秋穀熟時破滅諸穀。
莎伽陀能折伏令善。鳥獸得到泉上。是中有
見聞者言聞。佛語諸比丘。於汝意云何。此
善男子莎伽陀。今能折伏蝦蟇不。答言。不
能。佛言。聖人飮酒尚如是失。何況凡夫。如
是過罪皆由飮酒。今從自後。若言我是佛弟
子者。不得飮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飮。
佛種種呵責飮酒過失已。依律因此比丘便
制不飮酒戒
問曰。未審天上有酒味不。答曰。無實麹米
所造之酒。但有業化所作酒也。故正法念經
云。彼夜摩天男共天女衆。入池游戲。同飮
天酒。離於醉過。現樂功徳。味觸色香皆悉
具足。其中諸天有以珠器而飮酒者。受用
蘇陀之食。色觸香味皆悉具足。彼如是念。
此水爲酒令我得飮。即於念時皆是天酒。離
於醉過。天既飮之増長勝樂。善業力故心
生歡喜。然彼諸天自業力故。如是受樂。有
鳥名爲常樂。見彼諸天在歡喜河而飮酒故。
爲説偈言
    沒入放逸海 貪著諸境界
    此酒能迷心 何用復飮酒
    爲境界火燒 不知作不作
    園林生貪心 何用復飮酒
彼常樂鳥。見樂飮酒天在河飮酒。爲調伏故
如是説偈
又正法念經。閻羅王責疏罪人説偈云
    酒能亂人心 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 如是應捨酒
    若酒醉之人 如死人無異
    若欲常不死 彼人應捨酒
    酒是諸過處 毎常不饒益
    一切惡道階 黒暗所在處
    飮酒到地獄 亦到餓鬼處
    行於畜生業 是酒過所誑
    酒爲毒中毒 地獄中地獄
    病中之大病 是智者所説
    若人飮酒者 無因縁歡喜
    無因縁而瞋 無因縁作惡
    於佛所生癡 壞世出世事
    燒解脱如火 所謂酒一法
    若人能捨酒 正行於法戒
    彼到第一處 無死無生處
問曰。無病飮得罪。有病開飮不。答曰。依四
分律。實病餘藥治不差。以酒爲藥者不犯
問曰。開服幾許。答曰。依文殊師利問經云。
若合藥醫師所説。多藥相和少酒多藥得用
又舍利弗問經云。舍利弗白佛言。云何世尊。
説遮道法。不得飮酒如葶藶子。是名破戒。
開放逸門云何。迦蘭陀竹園精舍有一比丘。
疾病經年危篤將死。時優波離問言。汝須何
藥。我爲汝覓天上人間乃至十方。是所應用
我皆爲取。答曰。我所須藥是違毘尼。故我不
覓。以至於此。寧盡身命無容犯律。優波離
言。汝藥是何。答言。須酒五升。優波離曰。若
爲病開如來所許。爲乞得酒。服已消差。差已
懷慚。猶謂犯律。往至佛所。殷勤悔過。佛爲
説法。聞已歡喜得羅漢道。佛言。酒有多失開
放逸門。飮如葶藶子犯罪已積。若消病苦非
先所斷
述曰。不得見前文開籠通總飮。必須實病重
困臨終。先用餘藥治皆不差。要須酒和得差
者。依前方開。比見無識之人。身力強壯日
別馳走。不依衆儀。少有微患。便長情貪。不
護道業。妄引經律云。佛開種種湯藥名衣上
服施佛及僧。因公傍私詭誑道俗。是故智人
守戒如命。不敢犯之
是故薩遮尼乾子經偈云
    酒爲放逸根 不飮閉惡道
    寧捨百千身 不毀犯法教
    寧使身乾枯 終不飮此酒
    假使毀犯戒 壽命滿百年
    不如護禁戒 即時身磨滅
    決定能使差 我猶故不飮
    況今不定知 爲差爲不差
    作是決定心 心生大歡喜
    即獲見眞諦 所患即消除
當知衆生所有病者。皆由貪瞋我慢爲因。從
因有果。得此苦報。非由不得藥酒病不得差。
故涅槃經云。一切衆生有四毒箭。則爲病因。
何等爲四。一貪欲。二瞋恚。三愚癡。四憍慢。
若有病因則有病生。所謂愛熱肺病上氣吐
逆。膚體&T028777;&T028777;其心悶亂。下痢噦噎小便淋瀝。
眼耳疼痛腹背脹滿。顛狂乾痟鬼魅所著。如
是種種身心諸病。若識病本斷惡修善。三世
苦報永除不受。若不觀理縱用天下藥酒所
治。其病轉増難可得差
又毘尼母經云。尊者彌沙塞説曰。莎提比丘
少小因酒長養身命。後出家已不得酒故四
大不調。諸比丘白佛。佛言。病者聽甕上嗅之。
若差不聽嗅。不差者聽用酒洗身。若復不差
聽用酒和麺作餅食之。若復不差聽酒中

又新婆沙論云。如契經。尊者舍利子於憍薩
羅國住一林中。時有活命出家外道。亦住彼
林。隣近尊者。去林不遠。諸村邑中有時廣
設四月節會。時彼外道巡諸村邑。飽食猪肉
恣情飮酒。竊持殘者還至林中。見舍利子坐
一樹下。酒所昏故起輕蔑心。我今與彼雖倶
出家。我獨富樂而彼貧苦。尋趣尊者。作是
頌曰
    我已飽酒肉 復竊持餘來
    地上草木山 皆視如金聚
時舍利子。聞已念言。此死外道都無慚愧。乃
能無頼説此伽他。我今亦應對彼説頌。作是
念已即説頌
    我常飽無相 常住空定門
    地上草木山 皆視如唾處
今此頌中。尊者舍利子作師子吼説三解脱
門。謂於初句説無相解脱門。於第二句説空
解脱門。於後二句説無願解脱門
食肉部第三
述曰。此之一教亦有權實。言權教者。據毘
尼律中。世尊初成道爲度麁惡凡夫。未堪説
細。且於漸教之中説三種淨肉離見聞疑不
爲己殺。鳥殘自死者。開聽食之。先麁後細。
漸令離過。是別時之意。不了之説。若據實
教。始從得道至涅槃夜。大聖殷勤始終不開
又涅槃經云。一切衆生聞其肉氣。皆悉恐怖
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咸
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爲度
衆生視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但諸
衆生有執見者。不解如來方便説意。便即偏
執毘尼局教。言佛聽食三種淨肉。亦謗我言。
如來自食。彼愚癡人成大罪障。長夜墮於無
利益處。亦不得見現在未來賢聖弟子。況當
得見諸佛如來。大慧諸聲聞人等。常所應食
米麺油蜜等。能生淨命。非法貯畜。非法受
取。我説不淨。尚不聽食。何況聽食肉血不
淨耶。非直食肉壞善障道。乃至邪命諂曲。
以求自活。亦是障道
又文殊師利問經云。若爲己殺不得噉。若肉
材木。已自腐爛。欲食得食。若欲噉肉者
當説此呪
&MT01077;此言
如是
阿捺摩阿捺摩此言無
我無我
阿視婆多
阿視婆多此言無壽
命無壽命
那舍那舍此言
失失
陀呵陀呵此言
燒燒
婆弗婆弗此言
破破
僧柯慄多弭此言
有爲
莎呵此言除
殺去
此呪三説。乃得噉肉。飯亦不食。何以故。若
無思惟飯不應食。何況當噉肉。佛告文殊師
利。以衆生無慈悲力懷殺害意。爲此因縁故
斷食肉。若能不懷害心。大慈悲心。爲教化
一切衆生故。無有過罪
問曰。酒是和神之藥。肉爲充飢之膳。古今同
味。今獨何見鄙而不食。若使佛教清禁居喪
禮制。即如對於嚴君勅賜俗食。豈關僧過拒
而不食
答曰。貪財喜色貞夫所鄙。好膳嗜美廉士所
惡。割情從道前賢所歎。抑欲崇徳往哲同
嗟。況肉由殺命。酒能亂神。不食是理。寧可
爲非。縱逢上抑終須嚴斷。雖違君命還順佛

問曰。肉由害命斷之且然。酒不損生何爲頓
制。若無損計罪無過言非。飮漿食飯亦應得
罪。而實不爾。酒何偏斷。答曰。結戒隨事得罪
據心。肉體因害。食之即罪。酒性非損。過由
弊神。餘處生過。過生由酒。斷酒即除。所以
遮制。不同非謂酒體是罪
問曰。罪有遮性酒體生罪。今有耐酒之人能
飮不醉。又不弊神亦不生罪。此人飮酒應不
得罪。斯則能飮無過。不能招咎。何關斷酒。
以成戒善。可謂能飮耐酒。常名持戒。少飮
即醉是大罪人。答曰。制戒防非本爲生善。戒
生善。身口無違。縁中止息。遮性兩斷。乃
名戒善。今耐酒之人。既不亂神。未破餘戒。
實理非罪。正以飮生罪。因外違遮教。縁中
生犯。仍名有罪。以乖不飮酒非持戒
第一據實有損者。依經食肉之人有十種過
失。第一明一切衆生無始已來。皆是己親。
不合食肉。故入楞伽經云。我觀衆生輪迴五
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遞爲父母兄弟姉妹。
若男子若女中表内外。六親眷屬。或生餘
道。善道惡道常爲眷屬。以是因縁。我觀衆
生更相噉肉無非親者。由食肉味遞互相噉。
常生害心増長苦業。流轉生死不得出離。佛
説是時。諸惡羅刹聞佛所説。悉捨惡心止不
食肉。遞相勸發菩提之心。護衆生命。過自
護身。離一切諸肉不食。悲泣流涙白言。世
尊。我聞佛説諦觀六道。我所噉肉皆是我親。
乃知食肉衆生是我大怨。斷大慈種長不善
業。是大苦本。我從今日斷不食肉。及我眷
屬亦不聽食。如來弟子有不食肉者。我當
晝夜親近擁護。若食肉者。我當與作大不饒
益。大慧羅刹惡鬼常食肉者。聞我所説。尚發
慈心。捨肉不食。況我弟子行善法者。當聽
食肉。若食肉者。當知即是衆生大怨。斷我
聖種。大慧。若我弟子聞我所説。不諦觀察
而食肉者。當知即是旃陀羅種。非我弟子。我
非其師
第二明食肉衆生見者皆悉驚悑。故不應食。
如彼經説。食肉之人衆生聞氣。悉皆驚*悑
逃走遠離。是故菩薩修如實行。爲化衆生不
應食肉。譬如旃陀羅獵師屠兒捕魚鳥人。一
切行處衆生遙見作如是念。我今定死。而此
來者。是大惡人不識罪福。斷衆生命求現前
利。今來至此爲覓我等。今我等身悉皆有肉。
是故今來我等定死。大慧。由人食肉能令衆
生見者皆生如是驚*悑。大慧。一切虚空地中
衆生見食肉者。皆生恐*悑而起疑念。我於
今者爲死爲活。如是惡人不修慈心。亦
豺狼游行世間常覓肉食。如牛噉草蜣蜋逐
糞不知飽足。我身是肉正是其食。不應逢見。
即捨逃走離之遠去。如人畏懼羅刹無異
第三明食肉之人壞他信心。是故不應食肉
也。如彼經云。若食肉者。衆生即失一切信
心。便言世間無可信者。斷於信根。是故大慧。
菩薩爲護衆生信心。一切諸肉悉不應食。何
以故。世間有人見食肉故。謗毀三寶。作如
是言。於佛法中何處當有眞實沙門婆羅門
修梵行者。捨於聖人本所應食。食於衆生猶
如羅刹。斷我法輪絶滅聖種。一切皆由食肉
者過。是故大慧。我弟子者。爲護惡人毀謗三
寶。乃至不應生念肉想。何況食噉也
第四明慈心少欲行人不應食肉。如彼經説。
菩薩爲求出離生死。應當專念慈悲之行少
欲知足。厭世間苦速求解脱。若捨憒鬧就於
空閑。住屍陀林阿蘭若處塚間樹下。獨坐思
惟。觀諸世間。無一可樂。妻子眷屬如枷鎖
想。宮殿臺觀如牢獄想。觀諸珍寶如糞聚想。
見諸飮食如膿血想。受諸飮食如塗癰瘡想。
趣得存活繋念聖道。不爲貪味酒肉葱韭蒜
葷味。悉捨不食。若如是者。是眞修行。堪
受一切人天供養。若於世間不生厭離。貪著
諸味酒肉葷辛。皆便噉食。不應受於世間
信施也
第五明食肉之人。皆是過去曾作惡羅刹。由
習氣故今故貪肉。是故不應食肉也。如彼經
説。有諸衆生。過去曾修無量因縁。有微善
根得聞我法。信心出家在我法中。過去曾
作羅刹眷屬虎狼師子猫狸中生。雖在我法
食肉餘習。見食肉者歡喜親近。入諸城邑聚
落塔寺。飮酒食肉。以爲歡樂。諸天下
猶如羅刹。爭噉死屍等無有異。而不自知已
失我衆成羅刹眷屬。雖服袈裟&T061269;除鬚髮。有
命看見心生恐*悑如畏羅刹。此明食肉皆是
過去曾作羅刹師子虎狼猫狸中來。故應裁
斷也
第六明食肉之人。學世呪術尚不得成。況出
世法。何由可證。是故行者不應食肉。如彼
經説。世間邪見諸呪術師。若其食肉呪術不
成。爲成邪術尚不食肉。況我弟子爲求如來
無上聖道出世解脱修大慈悲。精勤苦行猶
恐不得。何處當有如是解脱。爲彼癡人食肉
而得其報。是故大慧。我諸弟子。爲求出世
解脱樂故不應食肉也
第七明衆生皆愛身命與己無別。是故行者
不應食肉。如彼經説。食肉能壯色力嗜味。
人多貪著。應當諦觀。一切世間有身命者。各
自寶重畏於死苦。護惜己身人畜無別。寧當
樂存疥野干身。不能捨命受諸天樂。何以故。
畏死苦故。以是觀察死爲大苦。是可畏法。自
身畏死。云何當得而食他肉。是故大慧。欲
食肉者。先自念身。次觀衆生。不應貪肉

第八明食肉之人。諸天賢聖。皆悉遠離。惡
神恐*悑。是故行者。不應食肉。如彼經説。夫
食肉者。諸天遠離。何況聖人。是故菩薩爲
見聖人。當修慈悲不應食肉。大慧。食肉之
人。睡眠亦苦。起時亦苦。若夢中見種種
惡。驚*悑毛竪心常不安。無慈心故。乏諸善
力。若其獨在空閑之處。多爲非人而伺其便。
虎狼師子亦來伺求。欲食其肉。心常驚*悑。
不得安隱也
第九明食肉之人。淨者尚不應食。況不淨肉。
是故行者不應食肉。如彼經説。我説凡夫爲
求淨命噉於淨食。尚應生心如子肉想。何況
聽食非聖人食聖人離著。以肉能生無量諸
失故。於出世一切功徳。云何言我聽諸
弟子食諸肉血不淨等味。言我聽者。是則謗
我。故内律云。食生肉血等得偸蘭遮罪
第十明食肉之人死則還生惡羅刹等中。是
故行者不應食肉。如彼經説。食肉衆生依於
過去食肉臐故。多生羅刹師子虎狼豺豹猫
鴟梟鵰鷲鷹鷂等中。有命之類。各自護身。
不令得便。受飢餓苦。常生惡心。念食他肉。
命終復墮惡道。受生人身難得。何況當有得
涅槃道。當知食肉有如是等無量諸過。是故
行者不食肉者。即是無量功徳之聚也
鴦掘魔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因
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衆
生無始生死。死生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姉
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
是故諸佛悉不食肉。復告文殊。一切衆生界
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
諸佛悉不食肉。佛告文殊。若自死牛。牛主持
皮。用作革屣。施持戒人。爲應受不。若不受
者。是比丘法。若受者非慈悲。然不破戒。以
從展轉離殺因縁故也
又此經説。衆生身内有八十萬戸蟲。若斷一
衆生命。即斷八十萬戸蟲命。若炙若煮。若
淹若暴。皆有小蟲飛蛾蠅&T038107;而附近之。如
是展轉傍殺無量生命。雖不自手而殺。然屠
者不敢自食。皆爲食肉之人殺之。故知食肉
之人即兼有殺業之罪。或有出家僧尼。躬在
伽藍。共諸白衣。公然聚會。飮酒食肉。葷辛
雜穢。汚染伽藍。不愧尊像。如斯渾雜奚如
外道
又尼羅浮陀地獄經云。身如段肉無有識知
此是何人。皆由飮酒。出家僧尼。豈不深信經
教心生重愧。自棄正法同於外道。若噉衆生
肉亦噉父肉。若噉衆生母*肉亦噉母肉。
如是姉兄弟妹男女六親。並有相對。怨怨相
酬。未可得脱。又沙彌尼戒經云。不得殺生。慈
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動猶如赤子。何
謂不殺。護身口意。身不殺人畜喘息之類。
手亦不爲。亦不教人。見殺不食。聞殺不食。
疑殺不食。爲我殺不食。口不説言。當殺當害
報怨。亦不得言死快殺快。某肉肥某肉痩。
某肉多好某肉少惡。意亦不念。哀愍衆生。
如己骨髓。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無差別。
普等一心常志大乘
又賢愚經云。佛告波斯匿王曰。過去久遠阿
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國。名波羅柰。於時
國王名波羅摩達王。將四種兵入山獵戲。王
到澤上馳逐禽獸。單隻一乘。獨到深林。王
時疲極下馬小休。爾時林中有牸師子。懷欲
心盛行求其偶。因不能得値。於林間見王獨
坐。婬意轉盛。思欲從王。近到其邊。擧尾背
住。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獸力能殺我。
若不從意儻見危害。王以*悑故即從師子成
欲事已。師子還去。諸兵群從已復來到。王與
人衆即還宮城。爾時師子從是懷胎。日月滿
足便生一子。形盡似人。唯足斕。師子憶
識知是王有。便銜擔來著於王前。王亦思憶
知是己兒。即收取養。以足*斑駿字爲*斑足。
養之漸大雄才志猛。父王崩亡*斑足繼治。時
*斑足王有二夫人。一是王種。二是婆羅門
種。*斑足出游。勸二夫人隨我後往。誰先到
者。當與一日極相娯樂。其隨後者吾不見之
王去之後。其二夫人極自莊飾。嚴駕倶往。到
於道中見於天祠。梵志種者下車作禮。禮已
後到。王從本言而不前之。於是夫人瞋怨天
神。由禮汝故使王見薄。若有天力何不護我。
後壞天祠令平如地。守天祠神。悲惱至宮欲
傷王宮。天神遮不聽入。有一仙人住止山中。
王*常供養。日日食時飛來入宮。不食餚饌粗
食麁供。偶値一日仙人不來。天神知之。化
作其形。坐於常處。不肯就食欲得魚肉。即
辦食已還去。明舊仙來。爲設肉食仙
人瞋王。王言。大仙先日勅作。今何不食。仙
人語言。昨日有患一日不來。是誰語汝。但
相輕試。令王是後十二年中*常食人肉。作
是語竟飛還山中。是後厨&MT01142;忘不辦肉。臨
時無計。出外求肉。見死小兒。肥白在地。念
且稱急。即却頭足。擔至厨中。加諸美藥。作
食與王。王得食之覺美倍常。即問厨&MT01142;。由來
食肉未有斯美。此是何肉。厨&MT01142;惶*悑復白
王言。若王原罪乃敢實説。王答之言。但實
説之。不坐汝罪。厨&MT01142;白王。具述前報。王言。
此肉甚美。自今已後如是求辦。厨&MT01142;白王。前
者偶値死兒。更求叵得。王又語言。汝但密
取。設令有覺斷處由我。厨&MT01142;受教夜*常密
捕得便殺之。日日供王。於時城中人民之類。
各各行哭云亡失兒。展轉相問何由乃爾。諸
臣聚議當試微伺。即於街衖處處察探。見
王厨&MT01142;拽他小兒。伺捕得之。縛將詣王。具
以前事白王。言是我所教。諸臣懷恨。各自
外議。王便是賊食我等子。噉人之王云何共
治。當共除之。去此禍害。一切同心咸共齊
謀。一時同合。即圍其王。當取殺之。王見兵集
驚*悑問言。汝等何故而圍逼我。諸臣答言。
夫爲王者。養民爲事。方驅厨宰殺人爲食。
不任苛酷故欲殺王。王語諸臣。自今已後更
不復爲。唯見恕放當自改勵。諸臣語曰。終不
相放不須多云。時王聞已自知必死。即語諸
臣。雖當殺我。小緩須臾。聽我一言。即自立
誓。我身由來。所修善行。爲王正治。供養仙
人。合集衆徳。迴令今日我得變成飛行羅刹。
其語已訖尋語而成。即飛虚空。告諸臣曰。汝
等合力欲強殺我。頼我大幸復能自拔。自今
已後汝等好忍所愛妻兒。我次第食。語訖飛
去。止山林間。飛行搏人。擔以爲食。人民之
類恐*悑藏避。如是之後殺噉多人。諸羅刹
輩附爲翼從群衆漸多所害轉廣。後諸羅刹
白*斑足王。我等奉事爲王願爲一會。王即
許之。當取諸王令滿五百。與汝爲會。許之
已訖。一一往取閉著深山。已得四百九十九
王。殘少一人。後捕得須陀素彌。大有高徳。
從羅刹王乞得七日假。假滿還來。須陀素彌
廣爲説法。分別殺罪及其惡報。復説慈心不
殺之福。*斑足歡喜敬戴爲禮。承用其教無
復害心。即放諸王各還本國。須陀素彌。即佐
兵衆還將*斑足安置本國。前仙人誓十。二年
滿。自是已後更不噉人。遂還霸王治民如舊。
爾時須陀素彌王者。今我身是。*斑足王者。
今鴦掘摩羅是。爾時諸人十二年中爲*斑足
王所食噉者。今此諸人爲鴦掘摩羅所殺者
是。此諸人等世世常爲鴦掘所殺。我亦世世
降之以善。鴦掘摩者。指鬘比丘是。時波斯
匿王復白佛言。指鬘比丘殺此多人。食已得
道。當受報不。佛告大王。行必有報。今此比
丘在於房中。地獄之火。從毛孔出。極患苦
痛。酸切叵言。佛勅一比丘。汝持戸排。往指
鬘房。刺戸孔中。比丘即往奉教爲之。排入
戸内。尋自融消。比丘驚愕還來白佛。佛告比
丘。行報如是。王及衆會。生信
頌曰
    財色與酒 名爲三惑 臣耽喪家
    君重亡國 肉障大慈 辛遮淨徳
    懷道君子 斯穢不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三









法苑珠林卷第九十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酒肉篇第九十
穢濁篇第九十四
酒肉篇感應縁略引一十四驗
漢洛子淵 晋沙門法遇 晋庾紹之 宋
蒋小徳 宋沙門竺慧熾 呉諸葛恪 周
武帝 隋趙文若 唐孫迴璞 唐李氏 
鄭師辯 唐韋知十 唐謝適氏 唐
任五娘
漢孝昌時。有虎賁洛子淵者。自云雒陽人。
孝昌中戍於彭城。其同管人樊元寶。得假
還京師。子淵附書一封令至云。某宅在靈
臺南近雒水。卿但至彼。家人自出相看。元
寶如其言。至臺南見無人家。徙倚欲去。忽
見一老翁問云。從何而來。彷徨於此。元寶
具向導之。老*翁云。吾兒也。取書引元寶入。
遂見館閤崇寛屋宇佳麗。既坐令婢取酒。須
臾婢抱一死小兒而過。元寶遇甚怪之。俄而
酒至。酒色甚紅。香美異常。兼設珍羞。海陸
備有。飮訖告退。老*翁送元寶出云。後會
難期。以爲悽恨。別甚慇勤。老*翁還入。元寶
不復見其門衖。但見高崖對水淥波。頃時
唯見一童子可年十五。新溺死鼻中血出。方
知所飮酒乃是血也。及還彭城。子淵已失矣。
元寶與子淵同戍三年。不知是*雒水之神也
出*雒陽
寺記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