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苑珠林 (No. 2122_ 道世撰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122
法苑珠林序

 朝議大夫蘭臺侍郎
隴西李儼字仲思撰 
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書契。昭乎
訓典。鳳篆龍圖。金簡玉字。百家異轍。萬卷
分區。雖理究精微言殫物範。而紀情括性。未
出於寰中。原始要終。詎該於俗外。亦有藏史
之説。園吏之談。寶經浮誕。錦籍紆怪。同鏤
氷而無成。若書空而匪實。與夫貫華妙旨寫
葉玄詞。二乘之宏博。八藏之沈祕。競以淺
深。較其優劣。亦猶蟻垤之小。比峻於嵩華。
牛涔之微。爭長於江漢。夫其顯了之義。隱
密之規。解脱之門。總持之苑。前際後際。並契
眞如。初心末心。咸歸正覺。導迷生於慾海。情
塵共心垢同消。引窮子於慈室。衣寶與髻珠
雙至。化溢恒沙之境。功被微塵之劫。大哉
至矣。不可得而稱焉。洎偕兩徴周。佩日通
漢。蔡愔西渉。竺蘭東遊。金口之詞。寶臺之
旨。盈縑積籀。被乎中域。而卷軸繁夥。條流深
曠。實相眞源。卒難詳覽。曁我皇唐造物聖上
君臨。玄教聿宣。緇徒充合。傳輝寫液。照潤
區宇。梵響讃音。喝咽都甸。弘宣之盛。指喩難
極。屬有西明寺大徳道世法師字玄惲。是釋
門之領袖也。幼嶷聚砂。落飾綵衣之歳。慈殷
接蟻。資成具受之壇。戒品圓明。與呑珠而等
護。律義精曉。隨照鏡而同欣。愛慕大乘。洞
明實相。爰以英博。召居西明。遂以五部餘閑。
三藏遍覽。以爲古今綿代。制作多人。雖雅
趣佳詞。無足於博記。所以搴文囿之菁華。
嗅大義之瞻蔔。以類編録。號曰法苑珠林。
總一百篇。勒成十帙。義豐文約。紐虞氏之
博要。跡宣道鏡。晞祐上之弘明。其言以美。
其道斯著。擧至賾而無遺。包妙門而必盡。但
文繁則情墮。義略則寡聞。不欲虚搆浮詞。假
盈卷軸。以事不可却。文翰似多。披覽日久。
還知其要。故於大唐總章元年。歳在執徐。律
惟沽洗。三月三十日。纂集斯畢。庶使緝玄詞
者。探卷而得意珠。軌正道者。披文而飮甘
露。繹之以知微。觀之而覩奧。與環景而齊照。
將旋穹而共久



法苑珠林卷第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劫量三界日月六道千佛敬佛
敬法敬僧致拜福田歸信士女
入道慚愧奬道説聽見解宿命
至誠神異感通住持潜遁妖怪
變化眠夢興福攝念發願法服
燃燈懸幡香華唄讃敬塔伽藍
舍利供養受請輪王君臣納諫
審察思愼儉約懲過和順誡勗
忠孝不孝報恩背恩善友惡友
擇交眷屬校量機辯愚戇詐僞
墮慢破邪富貴貧賤債負諍訟
誣謗祝術祭祀占相祈雨園菓
漁獵慈悲放生救厄怨苦業因
受報罪福欲蓋四生十使十惡
六度懺悔受戒破戒受齋破齋
賞罰利害酒肉穢濁病苦捨身
送終法滅雜要傳記
劫量篇第一 劫災有二
一小二
初明小三此有
六部
  述意部 疫病部 刀兵部 飢饉部 相
生部 對除部
述意部第一
夫劫者。蓋是紀時之名。猶年號耳。然則時無
別體。約法而明。所以聖教弘宣多所攸載者。
雖非理觀之沖規。亦懲勸之幽旨也。若迺渉
迷津於曩識。微塵之數易窮。返覺路於初心。
僧祇之期難滿。此迷悟之異也。自有無間獄
中等芥城。而限命先行。天上儔衣石。以受
形。此善惡之殊也。至若娑婆世界。謂俄
爲百齡。袈裟刹土將永劫以浹日。斯染淨之
別也。統而言之。不過大小。大小之内各有三
焉。大則水火風而爲災。小則刀饉疫以成害。
是知六年華觀。終焚煬於沈灰。千梵瓊臺。
卒漂淪於驟雨。加復診候無徴。雩祈失効。霜
戈接刃。星劍交鋒。酷毒生人崩亡殆盡。恐三
界而未悟。嗟六道而悲夫
疫病部第二
依智度論。云何名爲劫。答曰。依西梵正音名
爲劫簸&T075586;陀。劫簸者亦名劫波。秦
言分別時節
&T075586;陀者秦言
善有
亦名爲賢以多賢人
出世故名賢劫也
又立世阿毘曇論云。佛世
尊説。一小劫者。名爲一劫。二十小劫亦名
一劫。四十小劫者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
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云何一小劫名爲
一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異熟
業報。佛説住壽一劫。云何二十小劫亦名一
劫。如梵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壽量。佛説
住壽一劫。云何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
天壽量。四十小劫。佛説住壽一劫。云何六十
小劫亦名一劫。如大梵天壽量。六十小劫。佛
説住壽一劫。云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説
劫中世界經云。二十小劫壞。次經二十小劫
壞已空。次經二十小劫起成。次經二十小劫
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起成已住者。幾多
已過幾多未過。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
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此第九一劫。幾
多已過幾多未來。未來定餘六百九十年在
至梁末己卯年
翻此經爲
是二十小劫中間。有三小災次
第輪轉。一疾疫災。二刀兵災。三饑饉此三
小災
諸經論列名前後不同。若依長阿含中阿含起世等。
初列刀兵次列饑饉後列疫病。若依倶舍毘曇婆沙論
等。初列刀兵次列疫病後列饑饉。若依瑜伽對法論等。
初列饑饉後列刀兵。若據*年月長短次第依瑜伽對法論
者是
今且依立世阿毘曇論云。此即第九中。
即當第三災。此劫由饑饉故盡。佛言。是二
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第一劫。小災起時
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剡浮提中一
切國土。所有人民等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
瞋惡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住十歳。身
形矬小。或二搩手。或三搩手。於其自量則八
搩手。所可資食稊稗爲上。人髮衣服以爲第
一。唯有刀仗以自莊嚴。是時諸人不行正法。
非法貪著邪見等業日夜生長。諸惡鬼神處
處損人。是時大國王種悉皆崩亡。所有國土
次第空廢。唯有小郡縣是其所餘。相去遼遠
各在一處。如是人者疾病困苦。無人布施湯
藥飮食。以是因縁壽命未應盡横死無數。一
日一夜無量衆生疾病死。由行惡法。得是果
報。於此中生。劫濁而起。捨命已後墮三惡
道。時一郡縣次復荒蕪。唯少家在。相去轉遠
各在一處。疾疫死者無人送埋。是時土地白
骨所覆。乃至居家次第空盡。是時劫末唯七
日在。於七日中無量衆生遭疫死盡。設有在
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内男女。
唯餘一萬留爲當來人種。唯此萬人能持善
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絶故。擁護是人
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人種不斷。過
七日後。是大疫病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
捨去。隨諸衆生飮食衣服。應念所須天即雨
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安樂無病。
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
相携持不相捨離。是前劫人壽命十歳。後劫
人民從其而生。壽命最長二十千歳。如此功
徳自然得成。與善法相應。身口意善。捨壽命
後。生善道中。後天捨命還生人道。自然賢
善戒品具足。捨壽已後更生天道。久久如是。
初劫中間疫病窮盡。次第二劫來續二十千
歳。是劫中間第一壽量。是人從前二十千歳
人所生。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四十千歳。
人天道生久久如是。説名第二劫。中間第二
壽量四十千歳。資生具足。壽命六十千歳。久
久如是。説名第三劫。中間第三壽量六十千
歳。從六十千歳至八十千歳。是時女*年五
百歳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
便利寒熱淫慾飢老等。如是時中。一切國土
富貴豐樂。無有怨賊反逆盜竊。村落次比雞
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衣服財寶稱
意具足。安坐受樂無所馳求。壽命八十千歳
時住阿僧祇*年。乃至衆生未起十惡從起十
惡。因此百年則減十歳。次復百*年復減十
歳。次第漸減至餘十歳。最後十歳住不復減。
長極八萬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
若佛出世如正法住。衆生壽命暫住不減。隨
正法稍減壽命漸減
刀兵部第三
依立世阿毘曇論云。佛説一小劫者。名爲一
劫。如是同前。乃至八十小劫名大劫。中至
二十小劫起成。住中第二小災起由大刀兵。
人壽十歳時三毒邪見日夜生長。父母兒子
兄弟眷屬互相鬪諍。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
鬪諍已仍相手舞。或以瓦石刀仗互相怖畏。
四方諸國互相伐討。一日一夜害死無量。如
是過失自然而生。人行不善得是果報。於此
中生劫濁而起。是時人家一時沒盡。縱有餘
殘各各分散。是時劫末餘七日在。於七日
中手執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殘害
怖畏困死。是時諸人怖懼刀仗逃竄林藪。或
度江水隱蔽孤洲。或入坑窟以避災難。或時
相見仍各驚走恐怖失心。或時仆地。譬如獐
鹿遭逢獵師。如是七日刀兵横死其數無量。
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
男女。唯餘一萬。留爲當來人種。於是時中
皆行非法。唯此萬人能行善法。諸善鬼神。欲
令人種不斷絶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
毛孔。以業力故。於劫中間留人種子自然不
斷。過七日後。是大刀兵一時息滅。一切惡鬼
皆悉捨去。隨諸衆生所須衣食。應念所須天
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
還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靜安樂無
病。慈悲心起無惱害意。互得相見生喜樂心。
譬如親愛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
相携持不相捨離。從其十歳展轉行善。生人
天中至二十千歳。乃至壽命八十千歳。住阿
僧祇年。外同前不煩重述
饑饉部第四
依立世阿毘曇論云。從一小劫乃至八十小
劫。住劫中第三劫小災起時。由大飢餓災欲
起時。由天亢旱一切人民遭大疾疫。一切鬼
神起瞋惡心。損害世人。壽命短促。唯住十歳。
身形短小。或二三搩手。所食稊稗。人髮爲衣
猶爲上服。刀仗自嚴不相恭敬。貧窮困苦愚
癡邪見日夜生長。穀貴飢饉。舍羅柯行。見他
資糧便往奪食。以此因縁餓死無數。一切衆
生生劫濁中。自然而起。造作惡業。天不降雨
四五*年中。由大旱故覓生草菜尚不可得。何
況米穀。一切禽獸悉取食之。於一日一夜飢
餓死者其數無量。郡縣空盡。唯少家在。相去
轉遠。不行正法三毒轉盛。貧窮困苦口夜相
應是時六七年間。天不降雨。由大旱故思欲
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飯食。是劫中間唯七日
在。一日一夜餓死無數。縱有在者各散別處。
時有一人合數*剡浮提内男女大小共一萬
人。留爲當來人種。人能行善。諸善鬼神。欲令
人種不斷絶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
孔。以業力故。人種不斷。過七日後。是飢餓一
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所須衣食。天
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
遂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靜安樂無
病。慈悲入心無惱害意。譬如親愛久不相見。
忽得聚集生喜。樂心。共相携持不相捨離。從
於十歳展轉行善。生人天中。壽命長遠。至二
十千歳乃至八十千歳。自外法因並同初述
依立世中。三災各經七日。若依餘經論説飢
饉七年七月七日疫病七月七日刀兵極經七日
故瑜伽
論云。謂人壽三十歳時。方始建立。當爾之
時。精妙飮食不可復得。唯煎煮朽骨共爲讌
會。若遇得一粒稻麥粟稗等子。重若末尼珠。
藏置箱篋而守護之。彼諸有情多無氣勢。蹎
僵在地不復能起。由飢儉故。有情之類亡沒
殆盡。如此儉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
過。彼諸有情復共聚集起下厭離。由此因縁。
壽不退減儉災遂息。又若人壽二十歳時。本
起厭患今乃退捨。爾時多有疫氣瘴厲。災横
熱惱相續而生。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悉
沒。如是病災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
有情復共聚集起中厭離。由此因縁。壽量無
減病災乃息。又人壽十歳時。本起厭患今還
退捨。爾時有情展轉相見。各起猛利殺害之
心。由此因縁。隨執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極
鋭利刀劍。更相殘害死喪終盡。如是刀災極
經七日方乃得過
相生部第五
依中阿含經云。過云有輪王出世。名曰頂生。
奉持齋法修行布施。國中貧者出財用給。後
經多時。然國中有貧窮者。不能出物用給恤
乏。人轉窮困。因窮便盜他物。其主捕伺收縛。
送詣刹利頂生王所。白曰。天王。此人盜我物。
願天王治。王問彼人曰。汝實盜耶。彼曰。實
盜。所以者何。以貧困故。若不盜者便無自濟。
王即出財而給與之。語盜者曰。汝等還去後
莫復作。由斯之故人作是念。我等亦應盜取
他物。於是各競行盜。是謂因貧無物不能給
恤。故人轉窮困因盜滋甚。故彼人壽轉減形
色轉惡。父壽八萬歳。子壽四萬歳。彼人壽
四萬歳。時有人復盜送王。王聞已便作是念。
若我國中有盜他物。更出財物盡給與者如
是竭藏盜遂滋甚。我今寧可作極利刀。若我
國中有偸盜者。便收捕取坐高標下斬截其
頭。作此念已便勅行之。於後彼人効此利刀。
持行劫物。捉彼物主截斷其頭。因貧盜甚刀
殺轉増。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四萬
歳。子壽二萬歳。人壽二萬歳時。時彼盜者便
作是念。王若知實。或縛鞭我。或擯罰錢。或
貫標上。我寧妄言欺誑王耶。念已白王。我不
偸盜。是爲因貧無物。不能給恤盜殺轉増。便
妄言兩舌。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二
萬歳。子壽一萬歳。人壽一萬歳時。人便嫉妬
邪婬轉増。故彼人壽轉減形色轉惡。父壽一
萬歳。子壽五千歳。人壽五千歳時。三法轉増。
非法欲惡貪邪法。故父壽五千歳。子壽二千
五百歳。人壽二千五百歳時。復三法轉増。兩
舌麁言綺語。故彼壽轉減形色轉惡。故父壽
二千五百歳。子壽千歳。人壽千歳時。一法轉
増。邪見是也。因一法増故。彼人壽轉減形色
轉惡。父壽千歳。子壽五百歳。人壽五百歳時。
彼人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門梵志。不行順
事。不作福業。不見後世罪。故父壽五百歳。子
壽二百五十歳。或二百歳。今若長壽。或壽
百歳。或不啻者。佛復告比丘曰。未來久時。人
壽十歳。女生五月即便出嫁。人壽十歳時。有
穀名稗子。爲第一美食。如今糠糧以爲上饌。
所有蘇油鹽蜜甘蔗一切盡沒。唯行十惡業
道者爲人所敬。都未有善。母於其子極有害
心。子亦於母極有害心。父子兄弟姉妹親屬。
展轉相向有賊害心。猶如獵師見彼鹿已極
有害心。人壽十歳時。乃有七日刀兵劫盛。
彼若捉草即化成刀。若捉樵木亦化成刀。以
此刀兵各各相殺。彼於七日刀兵劫過七日
便止。爾時亦有人。生慚恥羞愧厭惡不愛。彼
人七日刀兵劫時。便入山野在隱處藏。過七
日已則從山野於隱處出。更互相見生慈愍
心極相愛念。猶如慈母唯有一子。與久離別
遠來相見。極相愛念便作是語。諸賢我今相
令得安隱。我等由坐生不善心令親族
死盡。我等寧可共行善法離斷殺業。行善法
已壽便轉増形色轉好。壽十歳人生子壽二
十。壽二十人復作是念。若求善者壽色轉
好。我等應可更増行善共離不與取。行是善
已壽便轉増。人生子壽四十歳。復離邪婬。行
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八十歳。復離妄
言。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百六十歳。
壽百六十已。復離兩舌。行是善已壽色轉好。
人生子壽三百二十歳。復離麁言。行是善已
壽色轉好。人生子壽六百四十歳。復離綺語。
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二千五百歳。
復離貪疾。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子壽
五千歳。復離瞋恚。行是善已壽色轉好。人生
子壽一萬歳。復離邪見。行是善已壽色轉好。
人生子壽二萬歳。復離非法欲惡貪行邪法。
我等寧可離此三惡不善法。行是善已壽色轉
好。人生子壽四萬歳。壽四萬歳時。孝順父母。
尊重恭敬沙門梵志。奉行順事。修習福業。見
後世罪。行是善已。人生子壽八萬歳。人壽八
萬歳時。此閻浮洲極大豐樂多有人民。村邑
相近如雞一飛。女年五百歳乃當出嫁。唯有
七病。寒熱大小便利婬欲飢渇老等。更無餘
患。時有王名螺。爲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
軍整御四天下。七寶千子具足。端正勇猛無
畏能伏他衆。統領大地乃至大海。不以刀
仗。以法教令令得安樂餘有疾病飢饉作
法延促並皆同前
對除部第六
依新婆沙論云。然有聖言説彼對治。謂若有
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
刀兵災起。若能以一訶梨怛雞菓。起殷淨心
奉施僧衆。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疫病災起。若
能以一團食施諸有情。於未來世決定不逢
飢饉災時。問如是三災餘洲有不。答無根本
災而有相似。謂瞋増盛身力羸劣數加飢渇。
此説二洲。北拘盧洲亦無罪業而生彼故。又
彼無有瞋増盛故
述曰。衆生固執無思悛革。慳貪嫉妬惡業逾
盛。所以人情嶮阻凶毒&T021952;流。令入末法人
物倶惡。所有依正兩報致令日夜衰耗。故付
法藏經云。阿恕伽王自爲僧行食。時賓頭
盧用*蘇澆飯。阿恕*伽王白言。大聖。蘇性難
消能不爲疾。尊者答曰。不爲患也。何以故。佛
在時水與今蘇等。是故食之終不成病。爾時
尊者。欲驗斯事使手入地下至四萬二千餘
里。即取地肥而示於王。王今當知。衆生薄福。
肥膩之味皆流入地。是故世間福轉衰滅。王
供養已歡喜而退。良由世尊鞱光未盈百年
尚有斯徴。況今向有二千。豈有精味。故瑜伽
論云。三災起時。爾時有情復有三種最極衰
損。壽量衰損。依止衰損。資具衰損。壽量衰損
者。所謂壽量極至十歳。依止衰損者。謂其身
量極至一搩手。或復一握。資具衰損者。爾時
有情唯以粟稗爲食中第一。以髮爲衣中第
一。以鐵爲莊嚴中第一。五種上味悉皆隱沒。
所謂*蘇蜜油鹽等味及甘蔗變味
第二大三此有
四部
  時量部 時節部 壞劫部 成劫部
時量部第一
依新婆沙論云。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
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増
劫。三増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歳減至十歳。
増者從人壽十歳増至八萬歳。増減者從人
壽十歳増至八萬歳。復從八萬歳減至十歳。
此中一減一増。十八増減。合二十中劫世間
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
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
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
一唯減。後一唯増。中間十八亦増亦減。故對
法論云。由此劫數。顯色無色界諸天壽量也
時節部第二
依奘法師西國傳云。陰陽歴運日月旋璣。稱
謂雖殊。時候無異。隨其星建以標月名。時極
短者謂之刹那也。如新婆沙論云。彼刹那量。
云何可知。有作是言。依施設論説。如中年女
緝績毳時。抖擻細毛不長不短。齊此説爲
怛刹那量。彼不欲説毛縷短長。但説毳毛從
指開出。隨所出量是怛刹那。問前問刹那。何
縁乃引施。設説怛刹那量。答此中擧麁以
顯於細。以細難知不可顯故。謂百二十刹那
成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成一臘縛。此有七
千二百刹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栗多。此有
二百一十六千刹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
夜。此有少二十不滿。六十五百千刹那。此五
蘊一晝一夜。經於爾所生滅無常。有説。此麁
非刹那量。如我義者如壯士彈指頃。經六十
四刹那有説不然。如我義者如二壯夫掣斷
衆多迦尸細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刹那。有
説不然。如我義者。如二壯夫執挽衆多迦尸
細縷。有一壯夫以至那國百練剛刀捷疾而
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刹那。有説。猶麁非刹
那量。實刹那量世尊不説。如世尊説。譬如四
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攅立欲射四方。有一
捷夫。來語之曰。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
遍接倶令不墮。於意云何。此捷疾不。苾芻白
佛。甚疾世尊。佛言。彼人不及地行藥叉。地行
捷疾不及空行藥叉。空行捷疾不及四大王
衆天。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二輪捷疾不
及堅行天子。此薄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展
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於彼。刹那流轉無有
暫停。由此故知。世尊不説實刹那量。問何
故世尊不爲他説實刹那量。答無有有情堪
能知故。又依安般經云。於一彈指頃心有九
百六十。又仁王經云。一念有九十刹那。一
一刹那中復有九百生滅。又菩薩處胎經云。
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
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微識中皆令得度。又
毘曇論。合有十二重。一名刹那。二名怛刹
那。三名羅婆。四名摩睺羅。五名日夜。六名
半月。七名一月。八名時。九名行。十名*年。十
一名雙。十二名劫。一刹那者翻爲一念。百二
十刹那爲一怛刹那翻爲一瞬。六十怛刹那
爲一息。一息爲一羅婆。三十羅婆爲一摩睺
羅。翻爲一須臾。三十摩睺羅爲一日夜。計
有六百三十八萬刹那。僧祇律云。二十念爲
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
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日極長時晝有十八夜有十二。極短時晝有
十二夜有十八春秋分便等。又智度論云。晝
夜六分有三十時。春秋分時晝夜各十五時。
餘時増減。五月晝時有十八夜有十二。
月夜時有十八晝有十二。依奘法師西國傳
云。居俗日夜分爲八時晝四夜四於
一時各有四分
月盈至
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黒分。或十四日
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白前黒後合爲一月。
六月合爲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
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爲一歳。又分一歳以爲
六時。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
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
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
月十五日茂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
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盛寒也。如來聖教。歳爲三時。正月十六
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五月十六日至九月
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
寒時也。或爲四時。春夏秋冬也。依論計之。十
五夜爲半月。兩半月爲一月。三月爲一時。兩
時爲一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兩行爲一年。
二年半爲一雙。此由閏故。以閏月兼本月。此
謂月雙非閏雙也。若以五年兩閏雙者。二年
半有一閏。豈立隻乎。積此時數明劫有四
種。一別劫。二成劫。三壞劫。四大劫。從人壽
十歳漸至八萬歳。經多時八萬歳。又漸減至
十歳。爲一別劫。對餘總故名爲別也。若以事
格量。依雜阿含經云。一由旬城高下亦爾。
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盡劫猶不盡。案此即
爲別劫也。若據大劫。即以八十由旬城爲量
也。樓炭經云。以二事論劫。一云有一大城東
西千里南北四千里。滿中芥子百歳諸天來
下。取一芥子盡劫猶未盡。二云有一大石方
四十里。百歳諸天來下。取羅縠衣拂石盡劫
猶未窮。此亦應是別劫也。第二有成劫四十
壞劫亦爾。所以然者。世間成時二十別劫。住
時二十別劫。壞時二十別劫。空時二十別劫。
此中以住合成以空合壞。故各四十別劫。總
此成壞合有八十別劫。爲一大劫。若更舒之
別有六劫。一別。二成。三住。四壞。五空。六大。
若更來之則有三劫。一小劫。二中劫。三大
劫。小則別劫。中則成壞。隨一大則總成與壞。
欲界中壽一劫是小劫。初禪三天壽劫是中
劫。二禪已去壽劫是大劫。外國俗算有六十
位。過此已後不可數故。名阿僧祇。此數年爲
劫數。一至六十位名阿僧祇劫。此是大劫量
也。故智度論經云。以百由旬城爲量。百*年
取一芥。故喩以迦尸羅天衣。百年一拂。百
由旬石爲量者。此並格量大劫也。即案索訶
世界舊云娑
婆世界
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尋夫劫波
之號。不可以時數之。故以假石芥城等。准爲
一期之候。即約前中具含成住壞空等四劫
也。如前從十歳増至八萬。復從八萬復至十
歳。經二十返一小劫。二十小劫爲一成劫。以
年算之則經八千萬萬億百千八百萬歳也。
止一爲小劫矣。今成劫已過入住劫來。復經
八小劫。釋迦牟尼如來於住劫中當第四佛。
尚餘九百九十六佛。於後續次而出
依奘法師西國傳云。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
舊云由旬。又曰踰闍那。
又曰由延。皆訛略
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
日運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
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裁唯十六里。故毘曇
論。四肘爲一弓。五百弓爲一拘盧舍。八拘盧
舍爲一由旬。一弓長八尺。五百弓長四百丈。
四百丈爲一拘盧舍。一里有三百六十歩。一
歩有六尺。合有二百一十六丈爲一里。二里
有四百三十二丈。計前五百弓有四百丈爲
一拘盧舍。猶欠三十二丈不滿二里。計一拘
盧舍減有二里。計八拘盧舍減十六里爲一
由旬。若依雜寶藏經。一拘盧舍有五里。計毘
曇八拘盧舍爲一由旬。合有四十里
壞劫部第三
依長阿含經云。三災上際云何。若火災起時。
至光音天爲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爲際。
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爲際。三災欲起時。世
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
時有人得第二禪者。即勇身上昇於空中。住
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覺
無觀第二禪樂人。聞此聲已即修無覺無觀。
身壞命終生光音天。是時地獄衆生罪畢命
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得生光音天。畜
生餓鬼阿須倫乃至六欲。皆生光音天爾時
先地獄盡。後畜生盡已。次餓鬼阿須倫乃
至他化自在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遺餘。此
世敗壞乃成爲災。又順正理論云。乃至地獄
無一有情。爾時名爲地獄已壞。諸有地獄定
受業者。業力置他方獄中。由此準知傍生
鬼趣。時人身内無有諸蟲與佛身同。若時人
趣此洲一人無師法然得初靜慮。從靜慮起
唱如是言。離生喜樂甚樂甚靜。餘人聞已皆
入靜慮。命終並得生梵世中。乃至此洲有情
都盡。是名已壞贍部洲人。東西二洲例此應
説。北洲命盡生欲界天。由彼鈍根無離欲故。
生欲界天已靜慮現前轉得勝依。方能離欲。
乃至人趣無一有情。爾時名爲人趣已壞。若
諸天趣欲界六天隨一法然得初靜慮。乃至
並得生梵世中。爾時名爲欲天已壞。如是欲
界無一有情。名欲界中有情已壞。若時梵世
隨一有情無師法然得二靜慮。從彼定起唱
如是言。定生喜樂甚樂甚靜。餘天聞已皆入
彼靜慮。命終並得生極光淨。乃至梵世中有
情都盡。如是名已壞有情世間。唯器世間空
曠而住。餘方世界一切有情感此三千世界
業盡。於此漸有七日輪現。諸海乾竭衆山洞
然。洲渚三輪並從焚燎。風吹猛焔燒上天宮。
乃至梵宮無遺灰爐。自地火焔燒自地宮。非
他地災能壞他地。由相引起故作是説。下火
風飄焚燒上地。謂欲界火猛焔上昇。爲縁引
生色界。火焔。餘災亦爾。如應當知。如是始從
地獄漸減。乃至器世界盡總名壞劫。又觀佛
三昧經云。天地始終謂之一劫。劫盡壞時火
災將起。一切人民皆背正向邪競行十惡。天
久不雨所種不生。依水泉原乃至四大駛河
皆悉枯竭。久久之後風入海底。取日上
郭。於須彌山邊置本道中長阿含經云。其後
久久有大黒風暴起
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
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乃至七日次第取之法
用並然。雜心論云。劫滅之時有七日輪
乾陀山從彼而去。又説云。分一日爲七日。
又説云。從阿鼻地獄
下出日。衆生業力
一日出時百草樹木一時
彫落。二日出時四大海水從百由旬乃至七百
由旬内。其水自然枯涸。三日出時四大海水
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内水展轉消盡。四日
出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五日出時四大海水
縱廣七千由旬乃至竭盡長阿含經云。五日出已
其後海水轉深。猶如
春雨後亦如牛跡中水。
遂至涸盡不漬人躯也
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
千由旬。皆悉煙出。從須彌山乃至三千大千
刹土。及八大地獄靡不燒滅。煙盡無餘。人民
命終。皆依須彌山及六欲諸天。皆悉命終
宮殿皆空。一切無常不得久住。七日出時大
地須彌山漸漸崩壞百千由旬。永無遺餘。山
皆洞然。諸寶爆裂。煙焔震動至于梵天。一
切惡道皆悉蕩盡。罪終福至。皆集第十五天
上。十四天以下盡成灰墨。新生天子未曾見
此。普懷恐懼。舊生天子各來慰勞。勿生恐怖。
終不至此。人民命終生光音天。以念爲食。光
明自照神足飛行。或生他土。若生地獄。地獄
罪畢亦生天上。若罪未畢復移他方。無日月
星宿亦無晝夜。唯有大冥謂之火劫。火災果
報致此壞敗。劫欲成時火乃自滅。更起大雲
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是時此三千大千刹土。
水遍其中乃至梵天。故瑜伽論云。又諸有情
能滅壞業増上力故。及依六種所燒事故。復
有六日輪漸次而現。彼諸日輪望舊日輪。所
有熱勢踰前四倍。既成七已熱遂増七。云何
名爲六所燒事。一小大溝坑。由第二日輪之
所枯竭。二小河大河。由第三日輪之所枯竭。
三無熱大池。由第四日輪之所枯竭。四大海。
由第五日輪及第六一分之所枯竭。五蘇迷
盧山及以大地體堅實故。由第六一分及第
七日輪之所燒然。即此火焔爲風所鼓。展轉
熾盛極至梵世。如是世界皆悉燒已。乃至灰
墨及與餘影皆不可得。從此名爲器世間已
壞。滿足二十中劫。如是壞已復二十中劫住」
云何水災。謂過七火災已於第二靜慮中有
倶生。水界起壞器世間猶水消鹽。此之水界
與器世間一時倶沒。如是沒已復二十中劫
住。云何風災。謂七水災過已復七火災。從此
無間於第三靜慮中有倶生。風界起壞器世
間如風乾支節。復能消盡。此之風界與器世
一時倶沒。從此壞已復二十中劫住。如是
略説・世間已壞。又依順正理論云。此水火風
三大災起逼有情類。令捨下地集上天中。初
火災興由七日現有説。如是七日輪行猶如
雁行分路旋運。有説如是。七日輪行上下爲
行分路旋運・中間各相去五千踰繕那。次水
災興由降瀑雨。有作是説。從三定邊空中欻
然。雨熱灰水。有餘復説。從下水輪起湧沸
水上騰漂浸。決定義者即此邊生。後風災興
由風相撃。有作是説。從四定邊空中欻然飄
撃風起。有餘復説。從下風輪起衝撃風上騰
飄鼓。此決定義。準前應知。三災起時云何次
第。要先有問起七火災。其次定應一水災
起。此後無間復七火災。度七火災還有一水。
如是乃至滿七水災。復有七火災後風災起。
如是總有八七火災一七水災一風災起。水
風災起皆次火災。自水風災必火災起。故災
次第理必應然。何縁七火方一水災。極光靜
天壽勢故。謂彼壽量極八大劫。故至第八方
一水災。由此應知。要度七水八七火後乃一
風災。由遍淨天壽勢力故。謂彼壽量六十四
劫。故第八八方一風災。如諸有情修定漸
勝。所感異熟身壽漸長。由是所居亦漸久住。
故毘曇論偈云
    七火次第過 然後一水災
    七七火七水 復七火後風
又對法論云。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世界。
或有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已住。或
有正成。或成已住。如於東方。乃至一切十方
亦爾。如是若有情世間若器世間。業煩惱力
所生故。業煩惱増上所起故。總名苦諦。又雜
心論。問何故壞劫不至第四禪。答淨居天故。
彼無上地生即彼般涅槃故。亦不下生。下地
非數滅故。若彼住經壞劫者亦不然。増上福
力生彼處故。内擾亂非故。若彼地内有擾亂
者則外有災患。彼初禪内有覺觀。火擾亂故。
外爲火災燒。第二禪内喜水擾亂故。外爲水
災所漂。第三禪内有出入息風擾亂故。外爲
風災所壞。問第四禪未曾有擾亂者。何得不
常。答刹那無常所壞故。第四禪地不定相
續。隨彼天生宮殿倶起。若天命終彼亦倶沒

成劫部第四
依起世經云。爾時復經無量久遠不可計數
日月。時起大重雲。乃至遍覆梵天世界。既遍
覆已注大洪雨。其滴甚麁。或如車軸。或復如
杵。經歴百千萬年彼雨水聚漸漸増長。乃至
天所住世界其水遍滿。然彼水聚有四風輪
之所住持。何等爲四。一名爲住。二名安住。
三名不墮。四名牢主。彼雨斷已復還自退。
下無量百千萬億由旬。當於爾時四方一時
有大風起。其風名爲阿那毘羅。吹彼水聚混
亂不停。水中自然生大沫聚。大風吹沫擲置
空中。從上造作梵天宮殿。微妙可愛七寶間
成。所謂金銀琉璃&MT00744;赤珠硨磲碼瑙。有
斯梵天世間出生。彼大水聚復更退下無量
百千萬億由旬。如前四方風起名阿那毘羅。
由此大風吹擲水沫復成宮殿。魔身天牆壁
住如梵身天無異。唯有寶色精麁異耳。如是
次造他化自在天。展轉至夜摩天。六天次第
具足如梵天無異精麁異耳。時彼水聚轉復
減少。乃更退下無量百千億萬由旬。湛然
住。彼水聚中四方浮沫水上厚六十八億由
旬。周闊無量。大風吹沫復造須彌山四寶所
成。復吹水上浮沫爲三十三天七寶所成。又
吹水沫。於須彌山半腹之間四萬二千由旬。
爲日月天子宮殿皆七寶成。以是因縁。世間
便有七日宮殿安住現在。又吹水沫於海水
上高萬由旬。爲空居夜叉造*玻&MT00744;宮殿城郭
亦爾。又吹水沫於須彌山四面。各去山一千
由旬。大海之下作四面阿脩羅城七寶莊嚴。
又復大風吹水聚沫造作餘大寶山。如是展
轉吹水沫過四大洲八萬小洲須彌山王。并
餘一切大山之外周匝安置。名大輪圍山。高
廣正等六百八十萬億由旬。牢固眞實。金剛
所成難可破壞。如是大風吹掘大地漸漸深
入。乃於其中置大水聚湛然*渟積。以此因縁
便有大海。又起世經云。此大海水。何因縁故
如是鹹苦不堪飮食。此有三因縁。何等爲三。
一者從火災後經無量時。起大重雲彌覆凝
住。後降雨滴注滿世界。彼大雨汁洗梵身天
一切宮殿。次洗廣天宮殿。次洗他化自在天
化樂天兜率天夜摩天宮殿洗已。洗彼宮時
所有鹹辛苦味悉皆流下。次復洗須彌山及
四大洲八萬小洲諸餘大山等。如是洗時浸
漬流蕩其中。以是因縁令大海鹹不堪飮食。
第二此大海水大神大身衆生在其中住。所
有屎尿流出海中。以是因縁其水鹹苦不堪
飮食。第三此大海水古昔諸仙曾所呪故。願
海成其鹽味不堪飮食。以是因縁令大海鹹
不堪飮食。又依順正理論云。所言成劫者。謂
從風起。乃至地獄始有情生。謂此世間災所
壞已。二十中劫唯有虚空。過此長時次應復
有等住世。成劫便至一切有情業増上力。空
中漸有微細風生。是器世間將成前相。風漸
増盛成立如前所説風輪水輪金輪等。然初
成立大梵天宮乃至夜摩天宮復起風輪等。
是謂成立外器世間。由有情力。謂光淨久集
有情。天衆既多。居處迫迮。諸福減者應散居
下。此器世間初一有情。極光淨歿生大梵處
空宮殿中。後諸有情亦從彼歿有生梵輔。有
生梵天。有生他化自在天宮。漸漸下生乃
至人趣。後生餓鬼傍生地獄。法爾後成壞必
最初。若初一有情生無間獄。二十中成劫應
知已滿。此後復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次
第而起。立世阿毘曇論云。一切器世界起作
已成。時二種界起長。謂地火兩界。風界起
吹火界蒸錬地界。風界恒起吹一切物使成
堅實。既堅實已一切諸寶種類皆得顯現。如
是多時六十小劫究竟已度
又長阿含經云。此三及地爲四災四劫。除地
説三爲大劫。唯未至第四禪。爲淨居天故。無
上地可生。即於彼處涅槃。亦不下生。非數滅
故。變成天地。天地更始。了無所有亦無日月。
地湧甘泉味如蘇蜜。時光音諸天。或有福盡
來生。或樂觀新地。性多輕躁以指嘗之。如是
三轉得其甜味。食之不已漸生麁肌。失天妙
色神足光明。冥然大暗。後大黒風吹彼海水
漂出日月。置須彌邊安日道中。遶須彌山照
四天下。時諸人輩見出則歡見入則懼。自茲
以後晝夜晦朔春秋歳數終而復始。劫初成
時諸天來下爲人皆悉化生。身光自在神足
飛行。無有男女尊卑。衆共生世。故名衆生。有
自然地味猶如醍醐亦如生*蘇味甜如蜜。
其後衆生以手試甞。遂生味著漸成摶食。光
明轉減無復神通食地味多者顏色麁悴。其
食少者顏色光澤。遂生勝負。因縁勝負故便
生是非。地味稍歇咸皆懊惱。咄哉爲禍。無復
地味。又生地皮状如薄餅。地皮又滅又生地
膚。地膚滅故。依増一經。又生自然地肥。味
甘如萄酒
又樓炭經云。地肥不生更生兩枝*蒱*萄。其
味亦甘。久久食多共相形笑。兩枝蒱*萄不
生。更生糠米無有糠糩。不加調和備衆美味。
衆生食之生男女形。又増一經云。時諸天子
欲意多者便成女人。故有夫妻之名。其後
衆生婬慾轉増。遂夫妻共住。其餘衆生壽
福行盡。後光音天來生此間在母胎中。因此
世間有處胎生。爾時造瞻婆大城乃至一切
城郭。自然糠米朝刈暮熟。暮刈朝熟。刈後隨

又依中阿含經。米長四寸未有莖秆。時有衆
生併取日糧。如是相學。乃至併取五日糠米。
漸生糠糩。刈已不生遂有枯株。爾時衆生懊
惱悲泣。各封田宅糠米以爲疆畔。其衆自藏
己米盜他田穀。無能決者。議立一平等主。善
護人民賞善罰惡。便有刀杖等物考楚殺戮。
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由有田地致此諍訟。故
各共減割以供給之。故選一人形貌尊雅甚
財徳。請以爲主。於是始有民主之號。田
宅舍屋之名。天下豐樂不可具述。奉行十善
哀念人民。如父母愛子。人民敬主如子敬父。
人壽大久豐樂無極
又依順正理論云。初受段食故。身漸堅重。光
明隱沒黒暗便生。日月衆星從茲出現。由
漸耽味地味便隱。從茲復有地皮餅生。競耽
食之地餅復隱。爾時復有林藤出現。競耽食
故林*藤復隱。有非種香稻自生。衆共取之以
充所食。此食麁故殘穢在身。爲欲蠲除便
二道。因斯遂有男女根生。由二根殊形相亦
異。宿習力故便相瞻視。因此遂生非理。乃至
由有劫盜過起。詮量衆内一有徳人。各以所
收六分之一。雇令防護封爲田主。因斯故立
刹帝利名。大衆欽承恩流率土。故復名大王。
未有多王。自後諸王此王爲首
又長阿含經云。佛告比丘。有四事長久無量
無限。不可以日月歳數而稱計也。云何爲四。
一時世間災漸起。壞此世時中間長久。不可
以日月歳數而稱計也。二者此世間壞已中
間空曠。無有世間長久逈遠。不可以日月歳
數而稱計也。三者天地初起向欲成時中間
長久。不可以日月歳數而稱計也。四者天地
成已久住不壞。不可以日月歳數而稱計也。
是爲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歳數而
計量也
頌曰
    百旬芥易盡 三災理自傾
    石火無恒焔 電光非久停
    飢窘自相噉 刀兵競相征
    疫病無醫効 空勞怨苦聲
    親慼無相救 殘害有餘情
    遺文虚滿笥 徒欣富貴盈
    太息波川迅 悲斯苦業縈
    生滅恒敦逼 煎迫未安寧
法苑珠林卷第一








法苑珠林卷第二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三界篇第二 界有二初明
四洲二明諸天
初明四洲 此有
十部
  述意部 會名部 地量部 山量部 界
量部 方土部 身量部 壽量部 衣量
部 優劣部
夫三界定位六道區分。麁妙異容苦樂殊跡。
觀其源始不離色心。檢其會歸莫非生滅。生
滅輪迴是曰無常。色心影幻斯謂苦本。故涅
槃喩之於大河。法花方之於火宅。聖人啓
悟息駕反源。超出三有漸逾十地也。尋世界
立體四大所成。業和縁合與時而作。數盈災
起復歸于滅。所謂短壽者謂其長壽。長者見
其短矣。夫虚空不有故厥量無邊。世界無窮
故其状不一。於是大千爲法王所統。小千爲
梵王所領。須彌爲帝釋所居。鐵圍爲蕃牆
之城。大海爲八維之浸。日月爲四方之燭。總
總群生於茲是宅。瑣瑣含識莫思塗炭。沈
俗而觀。則迂誕之奢言。大道而察。乃掌握之
近事耳。但世宗周孔雅伏經書。然辯括宇宙
臆度不了。易稱玄天。蓋取幽深之名。莊説
蒼天。近在遠望之色。於是野人信明謂旻
青如碧。儒士據典謂乾黒如漆。青黒誠異乖
體是同。儒野雖殊不知是一。然則俗尊天名
而莫識實。豈知六欲之嚴麗。十梵之光明
哉。嗟夫。區界現事猶莫之知。不思妙義固其
已矣。竊惟方等大典多説深空。尋長含樓炭
辯章世界。而文博偈廣卒難撿究。今簡要略
用摽厥致耳
會名部第二
長阿含起世經等。四洲地心即是須彌山。山
外別有八山。圍如須彌山下大海深八萬四
千由旬。其邊八山大海初廣八千由旬中有
八功徳水依順正理論云。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
淨六不臭七飮時不損喉八飮已不傷腹
如是漸小至第七山下。水廣一千二百五十
由旬。其外醎海廣於無際。海外有山即是大
鐵圍山。四周圍輪。并一日月晝夜迴轉照四
天下。名爲一國土。即以此爲量數至滿千鐵
圍繞訖名一小千。復至一千鐵圍繞訖名爲
中千世界。即數中千復滿一千鐵圍繞訖名
爲大千世界。其中四洲山王日月乃至有頂
各有萬億舊云百億
者錯算也
成則同成。壞則同壞。皆是一化佛所統之處。
名爲三千大千世界。號爲娑婆世界。梵本正
音。名爲索訶世界。依自誓三昧經。云娑訶
世界者漢言忍界。謂此土人物剛
強難忍事故。立名號爲忍
 其佛號曰
能仁。以別束廣名曰三界。一欲界。二色界。
三無色界。初欲界者欲有四種。一是情欲。二
是色欲。三是食欲。四是婬慾。二色界有二。
一是情欲。二是色欲。無色界有一情欲。初具
四欲強色微故。云欲界。第二色界色強欲微。
故號色界。第三無色界色絶欲劣。故名無色
更依華嚴。辯三千大千世
界。乃有多種不煩廣述也
地量部第三
依華嚴經云。三千大千世界以無量因縁乃
成。且如大地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
依空輪。空*輪無所依。然衆生業感世界安
住。故智度論云。三千大千世界皆依風輪爲
基。又新翻菩薩藏經云。諸佛如來成就不思
議智故。而能得知諸風雨相。知世有大風
名烏盧博迦。乃至衆生諸有覺受。皆由此風
所搖動故。此風輪量高三拘盧舍。於此風上
虚空之中。復有風起。名曰雲風輪。此風輪
量高五拘盧舍。於此風上虚空之中。復有風
起名瞻薄迦。此風輪量高十踰繕那。於此
風上虚空之中。復有風起名吠索縛迦。此風
輪量高三十踰繕那。又此風上虚空之中。復
有風起名曰去來。此風輪量高四十踰繕那。
如是舍利子。次第輪上。六萬八千拘胝風輪
之相。如來應正等覺。依止大慧悉能了知。舍
利子。最上風輪名爲周遍。上界水輪之所依
止。其水高量六十八百千踰繕那。爲彼大地
之所依止。其地量高六十八千踰繕那。舍利
子。是地量表有一三千大千世界。又樓炭經
云。此地深二十億萬里。下有金粟亦二十億
萬里。下有金剛亦二十億萬里。下有水際八
十億萬里。下有無極大風。深五百二十億萬
里。此雖六重。前四是地輪。第五是水輪。第六
是風輪。金光明經云。此地深十六萬八千
由旬。下有金沙。金沙正是金粟。下有金剛地。
釋云。前風輪堅固不可沮壞。有大洛那力
人以金剛杵撃之。杵碎風輪無損。大洛那力
者。是第四梵王那羅延力。是佛身力。亦名那
羅延風輪。風輪上次有水輪。水輪者。依立世
經云。深一百一十三萬由旬。減風輪三十八
萬由旬。以衆生業力水不流散。如食未消不
墮熟藏。又如倉貯米内外物持。水輪亦爾。外
由有風持不散。如世間攅酪爲蘇。此風力
順轉。此水成金水。深一百一十三萬由旬。既
順成金水但厚八十萬由旬。所略三十三萬
由旬皆屬金地。金地輪中從少向多。應厚十
二洛沙。一洛沙有十萬由旬。此輪縱廣一等」
山量部第四
今據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諸佛世尊皆垂化
現。現生現滅導聖導凡。約一四天下。即以
一日月所照臨處。以蘇迷廬山爲中唐云。
妙高山。
舊名須彌山。又曰迷留。
亦云彌婁山。此皆訛略耳
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四
寶所成。東面黄金。南面琉璃。西面白銀。北面
&MT01068;。在大海中亦深三百三十六萬里。據金
輪上。如起世經云。須彌山下有八重山。初山
名佉提羅。高四萬二千由旬。上闊亦爾。七寶
所成。其須彌山佉提羅山二山之間闊八萬
四千由旬。周匝無量。佉提羅山外有山。名曰
伊沙陀羅。高二萬一千由旬。上闊亦爾。七寶
所成。二山之間闊四萬二千由旬。周匝無量。
伊沙陀羅山外有山。名曰遊乾陀羅。高一萬
二千由旬。上闊亦爾。七寶所成。二山之
二萬一千由旬周匝無量。遊乾陀羅山外有
山。名曰善見。高六千由旬。上闊亦爾。七寶所
成。二山相去一萬二千由旬周匝無量。善見
山外有山。名曰馬半頭。高三千由旬。上闊
亦爾。七寶所成。二山之間闊六千由旬周匝
無量。馬半頭山外有山。名曰尼民陀羅。高一
千二百由旬。上闊亦爾。七寶所成。二山之間
闊二千四百由旬周匝無量。尼民陀羅山外
有山。名毘那耶迦。高六百由旬。上闊亦爾。七
寶所成。二山之間闊一千二百由旬周匝無
量。毘那耶迦山外有山。名斫迦羅隋言輪圍。
即鐵圍山

高三百由旬。上闊亦爾。七寶所成。二山之
間闊六百由旬周匝無量。上列諸山中間皆
是海水。水皆有憂鉢羅華。鉢頭摩華。拘牟
陀華。奔茶利迦華等。諸妙香物遍覆於水。
去斫迦羅山其間不遠。亦有空地。青草遍布。
即是大海。於大海北有大樹王。名曰閻浮樹。
身周圍有七十由旬。根下入地二十一由旬。
高百由旬。乃至枝葉四面垂覆五十由旬。長
阿含經云。其山空地中有大海水。名欝禪
那。此水下轉輪聖王道。廣十二由旬。侠道兩
邊有七重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
周匝交飾七寶所成。閻浮提地輪王出時。水
自然去其道平現。去海不遠有山名欝禪山。
去此山不遠有山名金壁。過此山已有山名
雪山。縱廣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雪山中
間有寶山高二十由旬。雪山埵出高百由旬。
其山頂上有阿耨達池。縱廣五十由旬。其水
清冷澄淨無穢。七寶砌壘。其池底金沙充
滿。華如車輪根如車轂。華根出汁色白如乳。
味甘如蜜。池東有殑伽河。從牛口出。從五
百河入于東海。池南有新頭河。從師子口出。
從五百河入于南海。池西有博叉河。從馬口
出。從五百河入于西海。池北有斯陀河。從
象口出。從五百河入于北海。依奘法師西
國傳。其贍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
唐云無熱。舊曰
阿耨達池訛也
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
百里矣。金銀琉璃頗胝飾其岸焉。金沙彌漫
清波皎鏡。十地菩薩以願力故。化爲龍王。
於中潜宅。出清冷水屬贍部洲。是以池東面
銀牛口流出殑伽河舊曰恒河又
曰恒伽訛也
遶池一匝入東
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舊曰辛頭
河者訛也
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縛
芻河舊曰
河者訛也
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
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曰私陀
河者訛也
遶池一
匝入東北海。或曰。潜流下地出積石山。即
徙多河之流。爲中國之河源也。時無輪王
應運。贍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則暑温
宜象。西寶主乃臨海盈寶。北馬主寒勁宜
馬。東人主和暢多人。故象主之國躁烈篤學
特閑異術。寶主之郷無禮義重財賄。馬主之
俗天資獷暴情忍殺戮。人主之地風俗機
仁義昭明。四主之俗東方爲上。其居室則
東開其戸。日則東向以拜。人主之地南面爲
尊。方俗殊風斯其大概。至於君臣上下之禮。
憲章文軌之儀。人主之地無以加也。清心釋
累之訓。出離生死之數。象主之國其理優
矣。斯皆著之經。誥聞諸土俗。博閑今古詳
考見聞。然則佛興西方法流東國。通譯音訛
方言語謬。音訛則義失。語謬則理乖。故曰。必
也正名乎。貴無乖謬矣。又起世經云。阿耨
達宮中有五柱堂。阿耨達龍王恒於中止。佛
言。何故名爲阿耨達。其義云何。此閻浮提所
有龍王盡有三患。唯阿耨達龍無有三患。云
何爲三。一者所有諸龍皆被熱風熱沙著身
燒其皮肉及燒骨髓以爲苦惱。唯有阿耨達
龍無有此患。二者所有龍宮惡風暴起。吹其
宮内失寶飾衣。龍身自現以爲苦惱。唯阿耨
達龍王無如此患。三者所有龍王各在宮中
相娯樂時。金翅大鳥入宮搏撮。或始生方便
欲取龍食。龍怖懼常懷熱惱。唯阿耨達龍無
如此患。若金翅鳥王生念欲往即便命終。故
名阿耨達。阿耨達者秦言
無惱
佛告比丘。雪山
右面有城名金毘離。其城北有七黒山。黒山
北有香山。其山常有歌舞唱伎音樂之聲。山
有二窟。一名爲盡。二名善盡。天七寶所成。
柔軟香潔猶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從五百
乾闥婆在其中止。又順正理論云。四洲之中
唯贍部洲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諸
最後身菩提薩埵。將登無上正等菩提。皆坐
此座起金剛定。以無餘依及餘依及餘處所
有堅固力能持此座。又長阿含經云。佛告比
丘。有四大天神。何等爲四。一者地神。二者水
神。三者風神。四者火神。此之四大。各共有
之。故地神生惡見言。地中無水火風。時我知
此地神所念。即往語言。汝嘗生念言地中無
水火風耶。曰地中實無水火風也。我時語
言。汝勿生此念謂地中無水火風。所以者何。
地中有水火風。但地大多故地大得名。佛告
比丘。我爲彼地神。除其惡見示教利喜得法
眼淨。水中有地火風。火中有地水風。風中
有地水火。但初大多故偶得名也
界量部第五
依立世阿毘曇論云。太醎海外有山。名曰鐵
圍。入水三百一十二由旬半。出水亦然。廣亦
如是。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從
剡浮提南際取鐵圍山。三億六萬六百六十
三由旬。從*剡浮提中央取東弗于逮中央。三
億六萬六百由旬。從*剡浮提中央取西瞿耶
尼中央。三億六萬六百由旬。從剡浮提北際
取北欝單越北際。四億七萬七千五百由旬。
從鐵圍山水際極西鐵圍山水際遙度。十二
億二千八百二十五由旬鐵圍山水際周迴三
十六億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從此須彌山
頂至彼須彌山頂邊。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
由旬。從此須彌山中央至彼須彌山中央。十
二億八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從此須彌山
根至彼須彌山根。十二億三千十五由旬。如
是義者佛世尊説依長阿含經云。閻浮提。其地縱
廣七千由旬。西瞿耶尼。其地縱
廣八千由旬東弗于逮。其地縱廣九千
由旬北欝單越。其地縱廣十千由
方土部第六
尋夫方志人別不同。總有二種。一凡二聖。
若約方言之即有四種。所謂四天下人。若以
住處言之。四天下中合有四千八處則有四
千八種之人。若直案閻浮提一方言之。如樓
炭經説。大國總有三十六人亦同之。若展
別論則有二千五百小國。人亦同之。又一一
國中種類若干。胡漢羌魯蠻夷楚越。各隨方
土色類不同。未可具述。故樓炭經云。此南
閻浮提種類差別合有六千四百種人。但總
彰大數不別其名。長阿含經云。佛告比丘。此
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復有大海水
周匝圍繞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
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
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
及於彼八大地獄也。第一北欝單越者。依長
阿含經云。須彌山北天下有欝單越國。其土
正方縱廣一萬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有
大樹王。名菴婆羅。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
四布五十由旬。多有諸山浴池。華菓豐茂。無
數衆鳥和鳴。地生軟草槃縈右旋。色如孔翠。
香如婆師。軟若天衣。其地柔軟以足蹈地。地
凹四寸。擧足還復。地平如掌無有高下。彼土
四面有四阿耨達池。各縱廣百由旬。以七寶
砌出四大河。廣十由旬。衆鳥和鳴。彼土無有
溝坑荊棘株杌。亦無蚊虻毒蟲。地純衆寶。陰
陽調柔四氣和順。百草常生無有冬夏。其土
常有自然糠米不種自生。無有糠糩如白華
聚。猶忉利天食衆味具足。其土常有自然釜
鍑。有摩尼珠名曰焔光。置於鍑下飯熟光滅。
不假樵火不勞人功。其土有樹。名曰曲躬。葉
葉相次天雨不漏。彼諸男女止宿其下。復有
香樹高七十里。華菓繁茂。其菓熟時皮破自
裂自然香出。或高六十里五十里。小者五
里。其菓熟時皮破自然出種種衣。或出種種
嚴身之具。或出種種器。或出種種食。或戲河
中有衆寶船。彼方人民欲入中洗浴游戲時。
脱衣岸上。乘船中流娯樂訖已度水遇衣便
著。先出先著。後出後著。不求本衣。次至香樹
樹爲曲躬。其人手取樂器調弦。並以妙聲和
弦而行詣園娯樂。其土中夜阿耨達龍王數
數時起清淨雲。周遍世界而降甘雨。如𤛗牛
頃以八味水潤澤普洽。於中夜後淨無有
翳空中清明。海出涼風微吹人身擧體快樂。
其土豐熟人民熾盛。設須飮食以自然糠米
著於釜中。以焔光珠置於釜下。飯自然熟珠
光自滅。諸有來者自恣食之。其主不起飯終
不盡。若其主起飯則盡賜。其飯鮮潔如白
華聚。其味如天無有衆病。氣力充足顏色和
悦無有衰耗。其土人身顏貌同等不可分別。
其貌少壯如閻浮提二十許人。其人口齒平
正潔白無間。髮紺青色無有塵垢。髮垂八指
齊眉而止。不長不短。若其土人起欲心時。有
熟視女人而捨之去。彼女隨往詣園林。若彼
女人是彼男子父親母親骨肉中表。不應行
欲者樹不曲蔭。各自散去。若非親者樹則曲
蔭。隨意娯樂一日二日。或至七日爾乃捨去
立世阿毘曇論云。北洲人不索女不迎妻。不買不賣。若
男子欲娶女時諦瞻彼女。若女欲羨男時亦須諦視男子。
若不見視餘女報言。是人看汝即爲夫妻。男不見女看餘
男報言。是女看汝亦爲夫妻。若自相見便即相隨其往別
處。若多欲者一生之中數唯至五。其中品者或四
或三。亦有修行至死無欲。彼人懷妊有惡食者耳
人懷妊七日八日便産。隨生男女置於四衢
大交道頭捨之而去。有諸行人經過其邊出
指含嗽。指出甘乳充遍兒身。過七日已其兒
長成與彼人等。男向男衆女向女衆。彼人命
終不相哭泣。莊嚴死屍置四衢道捨之而去。
有鳥名憂慰禪伽。接彼死屍置於他方立世
論云。
其鳥啄屍將去。至
山外而便
又其土人大小便時地爲
開坼便利訖已地還自合。其土人民無所繋
戀亦無蓄積。壽命常定死盡生天。彼人何故
壽命常定。其人前世修十善行。身壞命終生
欝單越。壽命千歳不増不減。是故彼人壽命
正等。若有人能施沙門婆羅門。及施貧窮乞
兒疾病困苦者。給其衣食乘輿華鬘塗香床
榻房舍。又造塔廟燈燭供養。其人命終生欝
單越。壽命千歳不増不減。其土不受十善。擧
動自然與十善合。身壞命終生天善處。是故
彼人得稱爲勝。於三天下其土最上。故秦言
最上。立世論云。彼土人民悉皆白淨。人所
莊飾。鬚髮翠黒恒如剃周羅。五日頭髮自然
長。横七指無有増減。順正論云。北倶盧洲。形
如方座。四邊量等。面各二千。既説界方面各
二千。已具其義。邊有二中洲。一矩婆洲。二憍
抵婆洲。此二洲皆有人住。第二東弗于逮。
依長阿含經云。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于逮。
其土正圓。縱廣九千由旬。人面像彼地形。有
大樹王。名伽藍浮。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
四布五十由旬。造天地經云。東方人物勝閻
浮提人。彼土用綿絹共相市易。依長阿含經
云。彼土人壽二百歳少出多減樓炭經云。人
壽三百歳也
飯食魚肉立世論云。自不殺生。不令
他殺。若有自死則食其肉
以穀帛珠
璣共相市易。人有婚禮嫁娶立世論云。東弗婆
提人。其多欲者。
一生之中其數至七。其中品者。或至五六。亦有修行至
死無欲。東西二洲人唯無黒色。餘同剡浮提身有種種
色。彼人頭髮莊飾剪前被後。
上下兩衣著下竟上衣繞身而已
依順正理論云。東
勝身洲。東狹西廣。三邊量等。形如半月。東
三百五十三邊各二千。此東洲東邊。廣南洲
南際。故東如半月。其洲邊有二中洲者。一
提訶洲。二毘提訶洲。此二洲皆有人住。第三
倶耶尼者。依長阿含經云。須彌山西天下名
倶耶尼。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人面
像彼地形。有大樹王。名曰斤提。圍七由旬。
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起世經云。於彼
樹下有一石牛。
高一由旬。以此因縁。
名瞿陀尼。此云牛貨
人壽三百歳。以牛馬珠
玉共相市易。人物亦勝閻浮提。立世論云。彼
土人或自殺生或令他殺。生則食肉同*剡浮
提人。若眷屬死送喪山中燒屍棄去。或置水
中。或埋土裏。或著空地。東西二洲大同*剡
浮提。婚禮亦同。其欲多者。一生之中數至十
二。其中品者數成至十。亦有修行至死無欲。
彼人莊飾並皆被髮上下著衣。依順正理論
云。西牛貨洲圓如滿月。逕二千五百。周圍七
千半。其洲邊有二中洲者。一舍椃洲。二嗢
怛羅漫里拏洲。皆有人住。第四閻浮提者。依
長阿含經云。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其
土南狹北廣。縱廣七千由旬。人面像此地形。
有大樹王。名閻浮提。圍七由旬。高百由旬。
枝葉四布五十由旬起世經云。於此樹下。有閻
浮那檀金聚。高二十由旬。
以此勝金出此樹下。
名閻浮那樹金
復有金翅鳥王樹。名倶利
睒婆羅。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
由旬。阿脩羅王有樹。名曰善盡。圍七由旬。高
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忉利天有樹。名
晝度。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
十由旬。閻浮提人。人壽百歳。中夭者多。初十
無知。二十少知猶未黠了。三十欲意盛。四十
所行無端。五十所習不忘。六十慳著。七十
體性遲緩。八十無榮飾。九十疾痛。百歳諸
根衰耗經於三百冬夏春。三萬六千食中間。
或有不具者。立世阿毘曇論云。*剡浮提人衣
服莊飾種種不同。或有長髮分爲兩髻。或有
剃落髮鬚。或有頂留一髻餘髮皆除。名周羅
髮。或有拔除髮鬚。或剪髮剪鬚。或有編髮。
或有被髮。或有剪前被後令圓。或有裸形。或
著衣服。覆上露下。或露上覆下。或上下倶覆。
或止障前後。此洲人民所食多種不可具述。
婚禮市易現事可知。然論云。*剡浮提人一生
欲事無數無量。不同餘三洲人少欲。亦有修
行至死無欲。依順正理論云。南贍部洲有邊
洲。一名遮末羅洲。二名筏羅遮羅洲。此二洲
中皆有人住
身量部第七
依立世經云。閻浮提人命促至十歳時。身形
短小。或長二搩手三搩手。於其自身則有八
搩手。毘曇論云。閻浮提人至百歳時。身長三
肘半。或長四肘長阿含經云。長三肘或
有不定者大低言之
弗婆提
人長八肘。瞿耶尼人長十六肘。欝單越人長
三十二肘
部第八
如毘曇説。閻浮提人壽命不定。有其三品。上
壽一百二十五歳。中壽一百歳。下壽六十歳。
其間中夭者不可勝數。且依劫減時説有此
品。若據劫初壽命無量。或至八萬四千。依
長阿含經。閻浮提人。人壽百二十歳。中夭者
多。東弗于逮人。人壽二百歳樓炭經云。
人壽三百歳
西
倶耶尼人。人壽三百歳。北欝單越人。人壽千
餘三方人並有中夭者。
唯北洲人定壽千年也
衣量部第九
依起世經云。閻浮提人身長三肘半。衣長七
肘。闊三肘半。瞿陀尼人。弗婆提人。身衣與閻
浮提等量。欝單越人身長七肘。衣長十四肘。
上下七肘。阿脩羅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
闊一由旬。重半起利沙隋言半兩。餘經説阿脩
羅大小不定。如毘婆質
多阿脩羅。四
倍高須彌山
優劣部第十
長阿含經云。佛告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
拘耶尼人。何等爲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
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
佛出其土。拘耶尼人有三事勝閻浮提人。何
等爲三。一者多牛。二者多羊。三者多珠玉。閻
浮提有三事勝弗于逮。何等爲三。一者勇猛
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能修梵行。三
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弗于逮有三事勝閻
浮提。何等爲三。一者其土極廣。二者其土
極大。三者其土極妙。閻浮提有三事勝欝單
越。何等爲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
勇猛強記能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
土。欝單越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爲三。一
者無所繋屬。二者無有我所。三者壽定千歳。
閻浮提人亦以上三事勝餓鬼趣。餓鬼趣有
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爲三。一者長壽。二者身
大。三者他作自受。閻浮提人亦以上三事勝
金翅鳥。金翅鳥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爲
三。一者長壽。二者身大。三者宮殿。閻浮
以上三事勝阿須倫。阿須倫復有三事勝閻
浮提。何等爲三。一者宮殿高廣。二者宮殿莊
嚴。三者宮殿清淨。閻浮提人以上三事勝四
天王天。復以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爲三。一
者長壽。二者端正。三者多樂。閻浮提人亦以
上三事。勝忉利天焔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
化自在天。此諸天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
爲三。一者長壽。二者端正。三者多樂
諸天部第二 此別有二
十二
  辯位部 會名部 業因部 受生部 界
量部 身量部 衣量部 壽量部 住處
部 廣狹部 莊飾部 奏請部 通力部
 身光部 市易部 婚禮部 飮食部 
僕乘部 眷屬部 貴賤部 貧富部 送
終部
辯位部第一
如婆沙論中説。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
界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第
一欲界十天者。一名干手天。二名持華鬘
天。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
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總名忉
利天攝
七名炎摩
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樂天。十名他化自
在天初星宿及後四。此五居空。干手華鬘放逸
四天忉利。此五在山。具如下第九住處説
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禪有三天。一名梵衆
天。二名梵輔天。三名大梵天此大梵天無別住
處。但於梵輔有
層臺高顯嚴博。大梵天王獨於上住。以別群下於此。三
天之中梵衆是庶民。梵輔是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禪
有其君臣民庶之別。
自此已上悉皆無也
二禪之中有三天。一名少
光天。二名無量光天。三名光音天。第三禪
中亦有三天。一名少淨天。二名無量淨天。三
名遍淨天。第四禪中獨有九天。一名福生天。
二名福愛天。三名廣果天。四名無想天此無想
天亦無
別所。但與廣果同別處以
是外道所居故分二種別名
五名無煩天。六
名無熱天。七名善現天。八名善見天。九名色
究竟天亦名阿迦膩吒天名
色界合有十八天
第三無色界中有
四天。一名空處天。二名識處天。三名無所有
處天。四名非想非非想處天是名三界總有
三十二種天也
曰。未知此三十二天幾凡幾聖。答曰。二唯凡
住。五唯聖住。自餘二十五天凡聖共住。所言
二唯凡住者。一是初禪大梵天王。二是四禪
中無想天中。唯是外道所居。問曰。何故此二
唯凡住耶。答曰。爲大梵天王不達業因。唯
説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輕蔑
一切聖人。故不與居。又無想天中唯是外道
修無想定以生其中。受五百劫無心之報。外
道不達謂爲涅槃。受報畢已必起邪見來生
地獄。以是義故。一切聖人亦不生中也。所言
五唯聖人居者。謂從廣果已上無煩無熱等
五淨居天。唯是那含羅漢之所住也。縱凡生
彼天者要是進向那含身。得四禪發於無漏
起熏禪業。或起一品乃至五品。方乃得生。
凡夫無此熏禪業故不得生也。若言那含生
彼理則無疑。問曰。阿羅漢既是無生。何故亦
云生彼天者。答曰。此應言欲界那含生彼而
得羅漢。非謂先是羅漢而生彼也。自餘二十
五天凡聖共居。不言可悉。若總據大小乘説。
合有四天。故涅槃經云。有四種天。一世間天。
二生天。三淨天。四義天。世間天者如諸國王。
生天者從四天王乃至非想非無想天。淨天
者從須陀洹至辟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摩
訶薩。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爲義天。以能善
解諸法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
會名部第二
第一四天王者。依長阿含經云。東方天王名
多羅咤。此云治國主智度論云
提頭頼
領乾闥婆及
毘舍闍神將。護弗婆提人不令侵害。南方天
王名毘瑠璃。此云増長主智度論名
毘樓勒叉
領鳩槃
及薜荔神。將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毘留
博叉。此云雜語主智度論云
毘樓博叉
領一切諸龍及富
單那。將護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毘沙門。此
云多聞主。領夜叉及羅刹。將護欝單越人。
智度論云。天帝釋具依梵音應云提婆那因。
釋迦者秦言
提婆
*言
合而言之。是
能天主也。須夜摩天者*秦言
妙善
兜率陀者秦言
妙足
涅蜜陀者秦言
化樂
婆舍跋提者秦言他化
自在天也
天王名曰尸棄秦言大頂
別云大器
首陀婆天者秦言淨居
天。且依
智度論逐要釋。此少多自外天。已上天
名具如婆沙論爲文煩故不可具録也
中阿含經
云。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
面白佛言。世尊。何因縁名釋提桓因。佛告
比丘。釋提桓因本爲人時行於&T058271;施。沙門婆
羅門貧窮困苦。施以飮食錢財燈明等。以堪
能故名釋提桓因。復何因縁名富蘭陀羅。告
曰。彼本爲人時數數行施。衣被飮食乃至燈
明。故名富蘭陀羅。復何因縁故名摩訶婆。告
曰。本爲人時名摩伽婆。即以本爲名。復何因
縁故名娑婆婆。告曰。本爲人時以婆詵私衣
布施供養。故名*娑婆婆。復何因縁故名憍尸
迦。告曰。本爲人時爲憍尸迦姓故。復何因縁
故名舍脂鉢低。告曰。彼舍脂爲天帝釋第一
天后。復何因縁故名千眼。告曰。本爲人時聰
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故。復
何因縁故名因提利。告曰。天帝於諸三十二
天爲主故。佛告比丘。然彼釋提桓因本爲人
時。受持七種受得天帝釋。何等爲七。謂供養
父母乃至等行惠施。如經偈説。爲天帝釋
業因部第三
問曰。六趣之報造何業生。答曰。依智度論説。
六趣之業不過善惡。各有三品。上者生天。中
者生人。下者生四惡趣。若依此義。但善上品
即得生天。不分散定別耶。若依業報差別經
中。具説十善得生天趣具分定散三界差別。
經云。復有十善能令衆生得欲界天報。具修
増上十善得生欲界天報。此則欲界散善業
也。復有十業能令衆生得色界天報。爲修有
漏十善與定相應。此則色界定善業也。復有
四業能令衆生得無色界天報。一者謂過一
切色想滅一切有對想入空處定。二者過一
切空處定入識處定。三者過一切識處定入
無所有處定。四者過一切無所有處定入非
想非非想處定。以是四業得無色界報。若爾
此界何故不言十善業者。應言此界是無色
雜色而修遠離身口。是故據地但言四業
不就十善也。然上來所説皆是如來分別業
報因果相當不差異也。若依善戒經説。僧持
二百五十戒。尼持三百七十八戒。亦是生天
之業。故四分律偈云
    明人能護戒 能得三種樂
    名譽及利養 死得生天上
此據欲界天説。又如正法念經説。或因持戒
不殺不盜不婬。由斯三善亦得生天。此亦生
界天。因別時之説。然非局此三即得生天
也。又如温室經説。洒僧淨業亦得生天及
上界報。此亦別時之意。非將*洒僧散善得
生上界。但是欲界天報。又如涅槃經説。慈母
於恒河救兒。兒母倶死得生梵天。此是散心
之慈。不以餘定善助。豈得生天。此但據遠因。
非局散慈則得上生。亦如一聞涅槃不墮四
趣。義亦如是。故正法念經云。若身不殺盜婬
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持此七戒
得生四天王天。若能持七種戒得生化生天。
此有上中下。若持不殺戒得生四天王處。若
持不殺不盜得生三十三天。若持不殺不盜
不邪婬得生夜摩天。若持不殺不盜不邪婬
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得生兜率陀天。受世
間戒信奉佛戒。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兩
舌惡口綺語。得生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又長
阿含經云。先於佛所淨修梵行。於此命終生
忉利天。使彼諸天増益五福。一者天壽。二者
天色。三者天名稱。四者天樂。五者天威徳。又
雜阿含經云。爾時世尊告比丘。過去世時。拘
薩羅國有彈琴人。名曰鹿牛。於拘薩羅國人
間游行止息野中。有六廣大天宮天女。來至
拘薩羅國鹿牛彈琴人所。語鹿牛彈琴人言。
阿舅阿舅。爲我彈琴我當歌舞。鹿牛彈琴者
言。如是姉妹我當爲汝彈琴。汝當語我是何
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彈琴。我當歌
舞於頌歌中自説所以生此因縁。彼人即
便彈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説偈歌言
    若男子女人 勝妙衣惠施
    施衣因縁故 所生得殊勝
    施所愛念物 生天隨所欲
    見我居宮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徳 迴向中之最
第二天女復説偈言
    若男子女人 勝妙香惠施
    愛念可意施 生天隨所欲
    見我處宮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若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徳 迴向中之最
第三天女復説偈言
    若男子女人 以食而惠施
    可意愛念施 生天隨所欲
    見我居宮殿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徳 迴向中之最
第四天女復説偈言
    憶念餘生時 曾爲人婢使
    不盜不貪嗜 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節身 分餐救貧人
    今見居宮殿 乘虚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徳 供養中爲最
第五天女復説偈言
    憶念餘生時 爲人作子婦
    嫜嫗性狂暴 常加麁惱言
    執節脩婦禮 卑遜而奉順
    今見處宮殿 乘虚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徳 供養中爲最
第六天女復説偈言
    昔曾見行路 比丘比丘尼
    從其聞正法 一宿受齋戒
    今見處天宮 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徳 迴向中之最
爾時拘薩羅國鹿牛彈琴人而説偈言
    我今善來此 拘薩羅林中
    得見此天女 具足妙天身
    既見又聞説 當増修善業
    縁今修功徳 亦得生天上
説是語已此諸天女即沒不見
受生部第四
第一四天王天受生者。依長阿含智度論等。
四天王天皆有婚嫁。行欲如人然受化生。初
生如二歳小兒在其膝上依順正理論云。如
歳小兒別經云。男生
母右膝女生
坐母左膝上
兒來未久便知飢渇。自然寶
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中者青色。
下者赤色。若渇寶器甘露漿。如食之色。飮不
留停如蘇投火。食訖便與諸天等量。初生
出時憶昔往業。戲已忘念。第二忉利天受生
者。依毘耶婆仙人。問佛經云。大仙當知。三十
三天遊戲受樂。於樹林中行見彼天子天女
同一處坐。心喜愛樂速生彼處。如線穿珠牽
線珠走。不生異道。即於生時彼天婦女手華
生。彼女見已自知有兒。即以此華授與夫
言。若今得子可生歡喜。彼天見之喜心増
上。必知其妻得天童子。二天心喜七日滿已
長髮旋動。清淨無垢天衣具足。即彼天來生
七日之中憶念我某處退生此天中某我父母
我作善業極生喜。喜生已則心欲得即便行。
往詣彼處如醉象行。臂如象鼻洪圓纖長胸
則平正。*臂如金色上下身麁中身則細。行則
庠審深心勇健。腰如弓弝背骨平直。兩髀洪
滿如芭蕉樹。善知天法髭鬚短細天香甚香。
爪甲赤薄身體香潔。無主莊嚴取以嚴身。天
無病苦。於宮殿中次第漸行。見無主天
見天童子。一切悉來圍遶而住。作如是言。聖
子善來。此汝宮殿。我無夫主。久離夫主。獨有
童子。我今年少。妙色具足。應相供養。乳若金
瓶。面如蓮華開敷之色。如雲電行端正可
喜。我是天女。今相供養奉給走使。此戲樂處。
如是婦女而來近之奉給供養。彼三十三天
有善法堂。天衆集處。有八萬四千柱。皆是衆
寶所成。入者無諸惡觸蚊虻等過。亦無眠睡
懈怠頻申等過。無量百千天女欲心戲笑。無
有嫉心鬪諍等過。頬淨無垢如月鏡輪。天女
之法以香彩色用點頬額以莊嚴面。天女詠
聲共相娯樂。起世經云彼於天中。或在天子。
或在天女。或於坐處。或兩膝内。或兩股間
然而生。初生出時即如人間十二歳兒。若
是天男即在天子坐處膝邊隨一處生。若是
天女即在天女兩股内生。既出生已彼天即
稱是我兒女。初生之時以自業故得三種念。
一自知從某處死。二自知今此處生。三知彼
生。是此業果是此福報。作是念已。便思念食。
即於其前有衆寶器。自然盛滿天須陀味種
種異色。有衆寶器其須陀味色最白淨。若報
中者其色稍赤。若福下者其色稍黒。彼天子
以手把取天須陀味。内其口中。即漸消融如
*蘇置火。即自消融無復形影。若有渇時即於
其前有天寶器盛滿天酒。隨福上中下白赤
黒色。略説如前。入口消融亦同前説。飮食
既訖身遂長大。麁細高下與舊男女等無有
異。此諸天子天女等。身既充足各隨意趣。或
詣園苑看其樹。自然種種衣服瓔珞華鬘飮
食音樂低垂。隨取無量億數。諸天玉女在此
園中未見如是。以業熟故。了了分明。憶宿
世事如視掌中。由見天女迷諸色故。正念覺
智此心即滅。既失前念著現在欲。口唯唱
言。此等皆是。天玉女耶。天玉女耶。此則名爲
欲愛所縛。順正理論云。諸天初受生時。身量
云何。且六欲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
十歳人。生已身形速得圓滿。色界天衆。於初
生時。身量周圓。具妙衣服。一切天衆皆作聖
言。爲彼言詞同中印度。然不由學自解典言」
界量部第五
依起世經云。須彌山下別有三級諸神住處。
其最下級縱廣正等六十由旬。其第二級縱
廣正等四十由旬。其最上級縱廣正等二十
由旬。皆有七重牆院。乃至諸鳥各出妙音莫
不具足。此三級中皆有夜叉住。須彌山半高
四萬二千由旬。有四大天王所居宮殿。須彌
山上有三十三天宮殿帝釋所居。三十三天
已上一倍有夜摩天。又更一倍有兜率天。又
更一倍有化樂天。又更一倍有他化自在天。
他化天上又更一倍有梵身天。梵身天下於
其中間有羅摩波旬諸宮殿。倍梵身天上有
光音天。倍光音天上有遍淨天。倍遍淨天上
有廣果天。倍廣果天上有不麁天。不麁天下
其間別有諸天宮殿所居之處。名無想衆生。
倍不麁天上有不煩天。倍不煩天上有善見
天。倍善見天上有善現天。倍善現天上有阿
迦尼吒諸天宮殿。阿迦尼吒天已上更有天。
名無邊空處。無邊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
想處。此等皆名諸天住處。如是界分衆生居
住。若來若去。若生若滅。邊際所極。此世界中
所有衆生。生老病死墮是道中。至此不過。是
名娑婆世界。無量刹土諸餘十方亦復如是。
又立世阿毘曇論云。從剡浮提向下二萬由
旬。是無間地獄。從*剡浮提向下一萬由旬。是
焔摩世間地獄處。此二中間有餘地獄計亦
有遠
近此論
不述也
從此向上四萬由旬。是四天王住處。從
此向上八萬由旬。是三十三天住處。從此向
上十六萬由旬。是夜摩天住處。從此向上三
億二萬由旬。是兜率陀天住處。從此向上六
億四萬由旬。是化樂天住處。從此向上十二
億八萬由旬。是他化自在天住處。有比丘問
佛。世尊。從*剡浮提至梵處近遠如何。佛言。
比丘。從*剡浮提至梵處。甚遠甚高。譬如九
月十五日月圓滿時。若有一人在彼梵處。放
一百丈方石墜向下界。中間無礙。到於後歳
九月圓滿時。至*剡浮提地。無量光天復遠一
倍。從無量光天至遍勝光天復遠一倍。從遍
勝天至少淨天復遠一倍。從少淨天至無量
淨天復遠一倍。從無量淨天至遍淨天復遠
一倍。從遍淨天至無雲天復遠一倍。從無雲
天至福生天復遠一倍。從福生天至廣果天
復遠一倍。從廣果天至無想天復遠一倍。從
無想天至善現天復遠一倍。從善現天至善
見天復遠一倍。從善見天至不煩天復遠一
倍。從不煩天至不燒天復遠一倍。從不燒天
至阿迦尼吒天復遠一倍。而説偈言
    從阿迦尼吒 至*剡浮提地
    放大密石山 六萬五千年
    五百三十五 中間若無礙
    方至於剡浮
智度論云。譬如從色界初際下一丈石。經一
萬八千三百八十三年。方至於地
法苑珠林卷第二



法苑珠林卷第三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三界篇第二 諸天
之餘
身量部第
依雜心論云。七極微塵成一阿耨池上塵。彼
是最細。色天眼能見。及菩薩輪王得見。七阿
耨塵爲銅上塵。七銅上塵爲水上塵。七水上
塵爲兎毫上塵。七*兎毫上塵爲一羊毛上
塵。七羊毛上塵爲一牛毛上塵。七牛毛上塵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