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經律異相 (No. 2121_ 寶唱等集 ) in Vol. 53

[First] [Prev+100] [Prev]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今目揵連是。時天王釋化作獼猴願作馬者
今*揵陟是。時父王者今我父閲頭檀是。時母
者今我母摩耶是。眞陀羅者今裘夷是出車
匿經
經律異相卷第七



經律異相卷第八自行菩薩部第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薩陀波崙爲欲聞法賣心血髓一 藥
王今生捨臂先世燒形二 淨藏淨眼化
其父母三 羼提和山居遇於國王之所
割截四 無言受天戒誨依義思惟獲
得四禪五 常悲東行求法遇佛示
六 善信東行爲求半偈履泥不溺七 
一切世間現爲師婦所愛違命致苦八 
&T024975;光行吉祥願遇於女人退習家業九 
題耆羅那頼提者二人共爭令五日闇冥
十 樂法捨諸寶飾以易一偈十一 爲
聞半偈捨身十二 久修忍辱割截不憂
十三 賣身奉佛聽涅槃一偈割肉無痍
十四 爲聽法華經大地震裂踊空中
現十五 爲王採花遇佛供養十六 持
戒發願防之十七 初發心勝二乘十八
 三小兒施佛二發小心一發大心十
九 幼年爲鬼所迷二十
薩陀波爲聞法賣心血髓
薩陀波*崙菩薩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薩道。
本求般若波羅蜜時。不惜身命不求名利。空
中有言而戒誨之。我當處處求*般若波
羅蜜。即憂愁啼哭經過七日。身體疲極乃至
飢渇寒熱。空中有佛而語之言。善男子過
去諸佛行菩薩道求聞*般若波羅蜜。如汝今
日以是勤精進愛樂法故。供養*般若波羅蜜。
曇無竭菩薩於此座上説*般若波羅蜜。若有
受持讀誦如説行者。汝從今者莫問晝夜
不久當得聞*般若波羅蜜。我今貧無有物可
以供養般若波羅蜜及説法師。不應空往。我
當賣身得財爲般若波羅蜜故并供養法師。
我世世喪身無數。無始生死中或死或賣。或
爲貪欲世世在地獄中受無量苦。未曾爲清
淨法及供養法師故喪身命。即入一大城至
市肆上。高聲唱言。誰欲須人誰欲須人。時惡
魔作是念。薩陀波*崙豈念法故欲自賣身。
我今當壞之。魔蔽諸人民令不聞其聲。自
賣身不售甚自憂愁。釋提桓因化作婆羅門
語言。我今欲祠天須人心人血人髓。汝能
與不。答言。我今得大善利。即執刀刺其左臂
出血割右髀肉欲破骨出髓。時一長者女在
閣上遥見即下問菩薩。何故苦困自身用心
血髓欲作何等。答曰。賣與婆羅門爲般若波
羅蜜供養曇無竭菩薩。女問得何功徳。答曰。
是人善學*般若方便力。我學是法能得無上
道。爲衆生作依止。得金色身具諸功徳。分
布是利與一切衆生等功徳利。女曰微妙難
値爲是功徳。應捨如恒河沙身。汝有何須
盡當相與。我亦欲往曇無竭所共殖善根。釋
提桓因即復本身。讃言。善哉男子。諸過
去佛行菩薩道亦復如是求。我實不用人心
血髓。但來相試。汝欲何求。我當相與。願我
是身平復如故。到長者女家。女之父母與衆
妙華香及諸瓔珞塗香燒香幡蓋衣服七寶伎
樂。女與侍人共往供養經及曇無竭。曇無竭
説*般若波羅蜜及方便力。薩陀波*崙求水
灑地而不能得。即自刺身以血灑地令無塵
來依大師出大品
第三十卷
藥王今身捨臂先世燒形
宿王華菩薩白言。世尊藥王云何遊此娑婆
世界。有百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願少解説。
佛言。過去恒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徳。彼
國無有女人。喜見菩薩於此佛法精進經行
一心求佛。滿二萬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
是聞法華經力。於虚空中雨曼陀羅華及海
此岸栴檀之香。以天衣纒身潅以香油而自
燃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是眞精
進眞法供養。其身火燃千二百歳過是已後
其身乃盡。一切衆生喜見菩薩法供養已。化
生此國淨徳王家。爲父説偈
    我先經行處 已得現身定
    勤行大精進 捨所愛之身
日月淨明徳佛今故現在。即當還彼供養此
佛。坐七寶臺上昇虚空。往到佛所合掌讃

    容顏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 今復還親覲
佛告喜見。我滅盡時至。今夜涅槃。我法囑
汝舍利相付當令流布廣設供養。喜見即以
海此岸栴檀𧂐而燒之。收取舍利作八萬四
千寶瓶。起八萬四千塔。雖是供養心猶未足。
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燃百福莊嚴臂七萬二
千歳。而以供養。無數求聲聞衆無量人發菩
提心。皆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諸菩薩天人
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一切衆生
喜見菩薩是我等大師教化我者今不具足。
喜見菩薩於大衆中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
佛。若實不虚令臂還復。當時三千世界六種
震動天雨寶華。時其兩臂平復如故。佛告宿
王華菩薩。時喜見者今藥王是。若有發心欲
得無上菩提道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
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國土山林
河池諸珍寶物而以供養佛及菩薩辟支阿羅
漢等出法花經
第六卷
淨藏淨眼化其父母
乃往過去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有王名
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徳。有二子。一名淨
藏。二名淨眼。是二子者有大神力。福徳智
慧修菩薩道。佛欲引導妙莊嚴王愍念衆生
説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白母言。願母往詣
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我等亦當侍從供養禮
拜。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
汝等應往白父與共倶去。母又告言。汝等當
父爲見神變。於是二子踊在虚空高七
多羅樹現十八變。父見神力心大歡喜合掌
向子言。汝等師爲是誰。二子白言。雲雷音宿
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説法
華經。是我等師。父語子言。我今欲見。二子
從空中下白母父王今已信解發菩提心。我
等爲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於彼佛所出家
修道。母言聽汝。佛難値故。於是二子白父
母言。願時往詣佛所親覲供養。於是妙莊嚴
王與群臣眷屬。淨徳夫人與後宮婇女并其
二子四萬二千人。一時詣佛。佛爲説法示教
利喜。王大歡悦。時王及夫人。即解頚眞珠
瓔珞以散佛上。於虚空中化成四柱寶臺。中
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跏趺
坐放大光明。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衆
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
王於我法中當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
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
王。其王即時以國付弟。王與夫人二子并諸
眷屬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萬
四千歳常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
一切淨功徳莊嚴三昧。即昇虚空高七多羅
樹。妙莊嚴王今華徳菩薩是。淨徳夫人光
照莊嚴相菩薩是。其二子者今藥王藥上菩
薩是出法華經
第七卷
羼提和山居遇於國王之所割截
昔者菩薩時爲梵志名羼提和山。居樹下飮
食果泉内垢消盡弘明六通得盡知之智。名
香普薫聞八方上下。聖凡咨嗟擁護其國。風
從時五穀豐熟災毒消滅。王名迦黎。入山
畋獵馳逐麋鹿。尋其足迹歴菩薩前過。王
以問之。菩薩默然。王曰。當死乞人吾一國之
尊。問不時對獸迹歴茲。而佯低頭我勢能戮
爾。菩薩曰。吾聽王耳。曰爾爲誰乎。曰吾忍
辱人。王怒拔劍截其右臂。菩薩曰。吾志無
上道與時無諍。斯王尚加吾忍豈況黎庶乎。
願吾得佛必先度之。不令衆生効其爲惡也。
王曰。君爲誰。答曰。吾忍辱人也。又截其左
手乃至兩脚耳鼻。血若流泉其痛無量。天
地震動日月無明。四天大王僉然倶臻同聲
言。斯王酷烈。謂道士曰。吾等誅之及其
妻子。并滅一國以彰其惡。道士答曰。斯何言
乎。此由吾前世不奉佛教加毒乎彼。爲惡
禍追由影繋形矣。黎民覩變馳詣首過齊
聲而曰。道士處茲禳災滅度。愚君不識
否不知去就。惡加元聖。唯願聖人無以吾
等報上帝矣。菩薩答曰。王以兇酷見加吾心
愍之猶母之念赤子。黎庶何過不假有疑。菩
薩有弟處在異山。以天眼視。時天神龍會
議王惡靡不懷忿。懼兄有損徳之心。以神
足力來至兄所。取斷手足耳鼻著其故處。弟
還續之即復如本。兄曰。吾普慈之信于今著
矣。天神地祇靡不悲喜。稽首稱善更相勸導
誡而退。羼提惒者吾身是。弟者彌勒是。
王者拘隣是也出度無極
集第五卷
無言受天戒誨依義思惟獲得四禪
時王舍城師子將軍家産一子。當其生時虚
空諸天作如是言。童子常念法思惟法凡所
發言莫説世事。常當班宣出世之法。常當
守口愼言少語。莫於世事起諸覺觀。當依
於義莫依文字。爾時童子聞是不復涕泣無
嬰兒相。乃至七日色貌和悦見人歡喜目未
曾眴。是時有人語其父母。是兒不祥不應畜
養。父母答言。是兒雖復無聲。然其身根具
足。當知是兒必有福徳非是不祥因。爲立
字名曰無言。時無言童子漸漸長大如八歳
兒。人所樂見。隨有説法轉法輪處。樂法聽
受口無所宣。爾時無言與其父母眷屬宗親。
色欲二界之間往寶坊之中。見佛及十方諸
來菩薩生大喜心。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師子
將軍所生之子。身根具足而不能語是何業
致。佛言。不應輕是童子。何以故。是人即是大
菩薩也。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不退轉菩
提之道。是兒生時多有諸天來誡勅如前。隨
天教誨默然思惟獲得四禪。示如是身則能
調伏無量衆生。以已願力神通力。令八部
四衆各見右手有大蓮華猶如車輪。色香具
足微妙第一。人所樂見。一一華臺有一菩薩
結跏趺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無
言見是大神通力。低頭合掌稱南無佛陀。諸
華臺中一切菩薩同作是言。十方恒河沙等
世界六種震動。虚空諸天以妙香華種種伎
樂供養於佛。爾時無言與諸菩薩踊在虚空。
高七多羅樹。説偈讃佛出大集經
第十七
常悲東行求法遇佛示
衆祐昔爲菩薩。名曰常悲。見世佛法僧。若世
穢濁。背正向邪華僞趣利。猶蛾樂火。以四等
六度爲永康之宅。而世廢佛就彼危禍以自
破碎也。菩薩常爲愁荒悲慟。往昔有佛名
景法無穢。滅度未久。經法都盡。常悲夢見
其佛爲其説法。菩薩聞之心垢消除入清淨
定。即棄妻子入山閑寂。水果自供。椎心哀
號。吾不値佛不見法僧。大道極趣哀聲適
訖。天神下曰明士。乃爾莫復哀號。佛有大法
名明度無極之明。三世諸佛皆由斯成。爾索
之誦習其文懷識其義。奉而行之。爾必得佛。
常悲仰視曰。當由誰聞斯尊法乎。以何方便
之何國土厥師族名。天人報曰。爾正東行。
無念色痛想行識。意絶衆願執心無違。吾教
汝*覩明度無極聖典。常悲曰諾。終始戢之。
天人重曰。精進存之。忽然不現。菩薩受教
東行索之。數日即止。深自思曰。吾宿薄祐。君
臣憒憒。無知佛者。除冥尊師。去斯幾里。精
誠之至。感上方佛來在其前諸天翼從。歎菩
薩曰善哉善哉爾世希有。菩薩見佛且喜且
悲。稽首而言。願佛哀我爲吾説經。佛告之
曰。三界皆空。夫有必無萬物若幻一生一滅
猶若水波覩世皆然愼無忘也。自是東行二
萬里。有國名健陀越。諸菩薩城也。一國之
内皆是上士無凡庸人。欲爲汝説菩薩之徳。
劫數已盡其徳有餘。菩薩名曰法來。於彼諸
聖猶星中月。懷諸經典反覆教人。諸菩薩等
受誦書讀。是經原者必爲爾師勸爾就之當
爲爾説。常悲定寤左右顧視。不復*覩佛。心
悲流涙。且云諸佛靈耀從何所來而今逝焉
出度無極
集第七
善信東行爲求半偈履泥不溺
善信菩薩於無法之世尋求正法空中聲曰。
其此東方一萬由旬彼有一國王名曰善住。
昔有如來出現於世久已滅度。像法衰微有
一女人。生自卑賎形貌醜陋人世所無。而髣
髴能識半句一偈。示有所傳能往問疑。有一
游泥縱廣萬里踐者即沒。乃至鳥飛不能過
毫毛不能勝。汝今困瘵手足斷裂。云何而能
更復前進。我聞踊躍馳起東行至淤泥所。分
捨身命以躯自投本期陷沒。我擲身時。當身
所觸。出一小路。潔白修直。我踐其上無復衆
難。徑至彼國入善住城。哀號自咎不覩世
尊。見此女人處於卑陋。屋室穿穴。人形凡
鄙。而我恭敬視如佛想。瞻奉禮拜圍繞讃歎。
仰請女人以爲大師。願垂教示得遂深信。女
人答曰。諸佛妙法無量無邊我之所聞唯一
半偈。若欲聞者今便説之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我聞此語身心清涼諸根寂靜自然調伏。
誦習在心思惟其義洞達斯旨。即獲神通飛
還本國遍宣此偈。以此功徳我於佛法得堅
固信不可沮壞。衆魔啓伏一切歸化。未有
此信我常在生死。爲衆生故開示此信令得
奉行出菩薩決定
要行第一卷
一切世間現爲師婦所愛違命致苦
舍衞城北去城不遠村名薩那有一貧窮婆羅
門女。名跋陀羅。腹生一子。名一切世間現。
少失其父。厥年十二。色力人相具足第一。聰
明辯慧微言善説。復有異村名頗羅訶私。有
一舊住婆羅門師。名摩尼跋陀羅。善能通達
四毘陀經。一切世間現從其受學。謙從恭
敬盡心供養諸根純淑所受必持。師受王請。
留一切世間現守舍而去。婆羅門婦年少端
正。於世間現深生染心。忽忘儀愧前執其衣。
時世間現白。仁今便是我母。如何而行非
法。内懷愧悚捨衣遠避。師婦欲盛泣涙念之
曰。忽見斷絶不隨我意。必不見從要斷汝命。
即以指爪自攫其體。行女人諂莊嚴其身。
以繩自絓足不離地。夫還見婦以刀截繩。高
聲大叫而問何故。婦答。是世間現強見
逼作如是事。其夫思惟言。世間現初生之日
一切刹利所有刀劍悉自拔出。利皆捲屈墜
落于地。時諸刹利咸大恐怖。其生之日有如
此相。當知是人有大徳力。語世間現。汝是惡
人毀辱所尊。汝今非復眞婆羅門。當殺千人
可得除罪。世間現禀性敬從尊重師教。即
白師言。嗚呼和上殺害千人非我所應。師即
謂言。汝是惡人不樂生天作婆羅門耶。答
言。和上善哉奉命即殺千人還禮師足。師
聞見已生希有心。汝大惡人故不死耶。復作
念言今當令死。而告之言。殺一人一人取
一指。殺千人已取指作鬘冠首而歸。然後得
成婆羅門。以是因縁名央掘魔羅。即白師言。
善哉和*上受教。即殺千人尚少一耳。時央掘
魔羅母念子當飢。自持四種美食送往與之。
子見母已作是思惟。當令我母得生天上。即
便執劍前欲斷命。去舍衞國十由延少一丈。
於彼有樹名阿輸迦。時佛以一切智如象王
來。央掘魔羅既見世尊執劍疾往。作是念言。
我今復當殺是沙門。世尊示現避去。央掘魔
羅而説偈言
    住住大沙門 白淨王太子
    我是央掘魔 今當税一指
世尊説偈言
    住住央掘魔 汝當住淨戒
    我是等正覺 輸汝慧劍税
時母見佛與央掘魔羅往反苦論。子心降伏
縱身垂念故説偈云
    久失寶藏今還得 塵穢壞眼今眼淨
    哀哉我子心迷亂 常以人血自塗身
    極利刀劍恒在手 多殺人衆成屍聚
    當令此子隨我從 今敬稽首等正覺
    多人見罵難聽聞 汝子如是切責我
    出央掘魔羅
經第一卷
&T024975;光行吉祥願遇女人退習家業
過去無數劫時有一學志。名曰&T024975;光。處于
林薮行吉祥願。已四百二十萬歳修行無礙。
入沙竭國有陶家女。見此學志姿貌姝好。欲
意隆崇即自投之。學志報言。吾不樂欲。女曰。
設不然者吾將自賊。&T024975;光自念吾護禁戒。今
若毀之非吉祥也。離之七歩乃發慈哀。毀犯
禁戒墮地獄罪。若不如是女自殘賊。寧令斯
女以致安隱。吾當安忍地獄之痛。&T024975;光即
還從女所欲。退習家業十有二年。壽終之
後生梵天上。佛言。欲知爾時&T024975;光學志。豈
異人乎則吾身是。陶家女者即瞿夷也出慧上
菩薩經

題耆羅那頼提者二人共爭令五日闇冥

昔有兩菩薩志清行淨。内寂無欲表如天金。
鑿石爲室閑居靖志。葌衣草席食飮泉水。清
淨無爲志若虚空。四禪備悉得五通智。
釋仙聖諸天龍鬼神無不稽首。處於山澤六
十餘年。悲愍衆生敬奉三尊。一名題耆羅。二
名那頼。題耆夜興誦經疲極臥出。那頼時亦
誦經誤蹈題耆羅首。題耆即興而曰。誰蹈
吾首者。明旦日出破爾之首以爲七分。那頼
曰誤蹈爾首呪誓何重。凡器之類尚有相觸。
豈況於人共處終年而不誤失。爾言常試明
旦日出吾首必破。吾當制日不令得出。日遂
不出五日之間擧國幽冥。炬燭相尋衆官不
修君民惶惑。悉會群僚請諸道士。王曰。日之
不出其咎安在。道士之中有五通者曰。山
中道士兩有微諍制不令出。王曰奈何。答曰。
王率群僚民無巨細馳詣于彼稽首和解彼
必慈和。王即有詔詣于山澤叩頭曰。國豐民
寧二尊之潤。而今不和率土失所。其咎在我
黎民無過。願愍赦之。那頼曰。王勸喩曉彼
意。彼意解者吾放日出。王之題耆羅所宣那
旨。即日念彼以泥塗首放日令出。泥首
即破爲七分。那頼無爲王臣黎民靡不欣懌。
兩道士爲王廣陳治國。當以四等無盡之慈
勸民。奉五戒戴十善行。王及臣民僉然受
戒。王還國有詔曰。人無尊卑帶五戒十善經。
以爲國正。自斯之後王潤逮草木。臣忠且清。
佛告諸比丘。那頼者吾身是。題耆羅者彌勒
出度無極
集第七卷
樂法菩薩捨寶飾以易一偈十一
過去世時有一菩薩。名曰樂法。生長王家所
聞善言皆寫讀誦。爲求法故遊諸國邑。時有
一人住深坑側語樂法言。來來我當相與佛
所説偈。菩薩答曰。汝持與我。是人又曰。與
我寶衣摩尼瓔珞。然後相與。菩薩許之。是
人貪心増長。又言若能與我得聞佛偈投此
深坑。能如是者當先立誓然後爲説。王子答
言。咄哉仁者。汝欲令我投此深坑爲得何利。
是人答言。我無所得。但恐王今捨此寶物。既
日聞得便生悔心。恃豪勢力而還奪我。王
子答言。汝但説之。我終不悔與汝寶物亦
投深坑。是人聞誓爲説佛偈。菩薩即與寶衣
摩尼瓔珞。又立誓言。若我誠心捨此無悔。
以是實語當令我今從高墜下安隱平住無
所傷損。作是誓已便自投身。未到地頃四天
王來徐接置地曰。佛所説偈甚深微妙有大
利益。是人亦從高而下到菩薩所。作如是言。
王子希有能爲難事欲求何法。菩薩答言。我
以是事當得佛道。發四弘誓。是人聞已便生
信心。語菩薩言。還王寶衣珠瓔珞。正是王
宜答言。猶如棄吐豈可還食。是人白言。若不
還取願受我悔。後作佛時當見救濟。樂法
子即舍利弗是也。時説偈者即禮伽
出濡首無上清淨分衞
經上分重檢未相應
爲聞半偈捨身十二
善男子乃昔過去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作婆
羅門。修菩薩行。悉能通達外道經論。修寂滅
行具足威儀。其心清淨不爲外欲所能破壞。
滅瞋恚火。受持常樂我淨之法。周遍求索大
乘經典。乃至不聞方等名字。住於雪山繋心
坐禪經無量歳。修難行苦行。爾時釋提桓因
自變其身作羅刹像。形甚可畏。下至雪山去
其不遠而便立住。是時羅刹心無所畏勇健
難當。辯才次第其聲清雅。宣過去佛所説半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説已便住。所現形貌甚可怖畏。顛眄遍視觀
於四方。是苦行者聞是半偈心生歡喜。即便
坐起以手擧髮四向顧視。而作是語。向所聞
偈誰之所説。爾時四顧不見餘人。唯見羅刹。
即説是言。誰開如是解脱之門。誰能雷震
諸佛音聲。誰於生死眠睡之中而獨覺寤。唱
如是言。誰能於此示導生死饑饉衆生無上
道味。無量衆生沈生死海。誰能於中作大船
師。是諸衆生常爲煩惱重病所纒。誰能於中
爲作良醫。説是半偈啓悟我心。猶如半月
漸開蓮華。我於爾時復作是念。將是羅刹説
是偈耶。覆生疑惑非其所説。何以故。是人
形容甚可怖畏。若有得聞是偈句者。一切恐
怖醜陋即除。何有形貌如是能説此偈。善男
子。我於爾時復作是念。而此羅刹或能得見
過去諸佛。從諸佛聞説是半偈。即至羅刹所
言。善哉大士。汝於何處得是過去離怖畏者
所説半偈。即答我言。大婆羅門。汝今不應
問我是義。何以故。我不食來已經多日。處
處求索了不能得。飢渇苦惱心亂謬語。非我
本心之所知也。我時即復語羅刹言。大士若
能爲我説是偈竟。我當終身爲汝弟子。汝所
説者名字不終義亦不盡。以何因縁不欲説
耶。夫財施者則有竭盡。法施因縁不可盡也。
法施無盡多所利益。羅刹答言。汝智太過。但
自憂身都不念我飢苦所逼實不能説。我即
問言。汝所食者爲是何物。羅刹答言。汝不須
問。我若説者令多人怖。我復語言。此中獨
處更無有人。我不畏汝。何故不説。羅刹答
言。我所食者唯人暖肉。其所飮者唯人熱血。
世雖多人皆有福徳兼爲諸天之所守護。而
我無力不能得殺。我復語言。汝但具足説是
半偈。我當以身奉施供養。我設命終如此之
身無所復用。當爲虎狼鵄梟鷹鷲之所噉食。
而復不得一毫之福。我爲求佛捨不堅身以
易堅身。羅刹答言。誰當信汝爲八字故棄所
愛身。我即答言。如有人施他人瓦器得七寶
器。我捨不堅身得金剛身。大梵天王釋提桓
因。及四天王能證是事。復有天眼諸菩薩等
爲欲利益無量衆生。修行大乘具六度者亦
能證知乃至十方諸佛。羅刹即説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羅刹説言。菩薩摩訶薩汝今已聞具足偈義。
汝之所願爲悉滿足。若必欲利諸衆生者時
施我身。我於爾時深思此義。然後處處若石
若壁若樹若道。書寫此偈。即便更繋所著
衣裳。恐於死後身體露現。即上高樹自投
樹下。下未至地時虚空中出種種聲。其聲
乃至阿迦尼吒。爾時羅刹還復釋形。即於
空中接取我身安置平地。以是因縁便得超
越。足十二劫。在彌勒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大涅
第十三卷
久修忍辱割截不憂十三
問曰。菩薩身非木石。云何衆生來割截之不
生異心。答曰。有人言。菩薩久修羼提波羅蜜
故能不愁惱。如羼提仙人被截手足血皆爲
乳。有人言。菩薩無量世來深修大慈故雖有
割截亦不愁憂。譬如草木無有瞋心。有人言。
菩薩深修般若波羅蜜。轉身得般若波羅蜜
果報。空心故了了知空。割截身時心亦不動。
如外物不動内亦如是。般若果報故於諸法
中無所分別。有人言。是菩薩非生死身。是
出三界法性生身。住無漏聖心果報中故。身
如木石而能慈念割截者。是菩薩能生如是
心故。割截劫奪内外法時。其心不動。是爲
菩薩希有之法。我以佛眼見十方如洹河沙
等世界中。菩薩入地獄中。令火滅湯冷。以
三事教化衆生。於無量阿僧祇劫。深行慈心
外物給施。意猶不滿。以身布施爾乃足滿。
如藥王菩薩外物珍寶供養於佛。意猶不滿
以身爲燈爾乃足滿。外物雖多不以爲恩。所
以者何。非所重故。得其身時乃能驚感。是故
身施出大智論
第八十卷
賣身奉佛聽涅槃一偈割肉無痍十四
我念過去於無量劫。爾時世界名曰娑婆。有
佛出世。號釋迦文。爲諸大衆説大涅槃經。我
於爾時。從善友所。聞當爲法説。我聞是已
心懷歡喜。欲設供養。居貧無物周行賣身冀
有微獲。乃於路間見有一人。吾欲自買。但
家作業人無堪者。吾有惡病良醫處藥。應當
日服人肉三兩。卿若能以身肉三兩日日見
給。便當與汝金錢五枚。我時聞已心大歡喜。
即復語言汝與我錢惠我七日。須我事訖。便
還相就。其人答言。七日不可。審能爾者。聽
汝一日。我於爾時。即取其錢。還至佛所。頭
面禮足盡以上佛。然後誠心聽受是經。我時
闇鈍雖得聞經。唯能受持一偈。即便還至彼
病人家。我時雖復日日與肉。以念偈故不以
爲痛。足滿一月。以是因縁其病得瘥。我身
平復亦無瘡痍。我時見身具足完全。即發無
上菩提之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何況具足
受持讀誦我見此經有如是利。復倍發心。願
後成佛字釋迦文出*大涅槃經
第二十卷
爲聽法華經大地震裂踊現空中十五
爾時如來説法華經。諸餘菩薩請欲護持。佛
即止之云。下方國菩薩無量無數。因地震裂
同時踊現住虚空中。詣七寶塔多寶如來釋
迦文佛。向二世尊頭面作禮出法華經
第五卷
爲王採花遇佛供養十六
昔者世尊遊羅閲祇時。王使數十人常採好
花。一日之後大小貴人採女倶出城外採花。
欲還入城。遥見世尊相好威光巍巍無量。猶
星中月若日初出照于天下。與弟子菩薩前
後圍繞。即往佛所稽首爲禮。心自念言。人命
難保佛世難遇經法難値。今遭大聖猶病得
醫。我既貧賎加屬縣官&T057509;役之患。恒不自從。
國王嚴急。主給採花常以早進。設失時節或
能見誅。聖衆難遇。億世時有。寧棄身命。以華
上佛并散聖衆。因受經戒聽察深法無窮之
慧。我從無數劫爲人所害不可稱載。未曾爲
法而不惜命。今供世尊三寶之業。縱使見害
不墮苦痛必生安處。却自歸命一心重禮。佛
知其念。發大道意甚慈愍之。具爲散講大
樂之法。六度無極四等四恩三脱菩薩。諸
採花人皆發道意。心解佛慧至不退轉無所
從生。佛即授決。後當得佛。號曰妙華。十號具
足。其邊人聞莫不怡悦。啓受大法供養三寶。
時採花人還歸家中。與家二親妻子辭別。我
命今盡爲王見殺。父母愕然問何罪咎。諸子
具答。王大嚴急。既違失時。復無有華。必見
危命故辭別耳。二親聞之益以愁慼。當奈之
何。發篋視之滿中好華。須蔓雜香遠徹四
面。父母告曰。可以進王。諸子各白。衆人
見之必傳白王。又復違時恐不得安。時王大
瞋。見不時來復散衆花。遣兵收取。則受王
教反縛入宮。罪當棄市。諸人不恐面色不變。
怪問之。汝等罪過命在不測縛來當殺。何
故不懅面色不改。即白王曰。人生有死物成
有敗。我從無數劫毎以非法不惜身命。
朝採花値遇世尊。以花供上稽首歸命。知
違勅當死。寧以有徳而死。不以無徳而存。還
視花篋續滿如故。皆是如來恩仁所覆。王
以問佛。佛示言然。王曰
此人至心欲度十方不惜身命。故取衆花以
散上佛。意無想報已得受決。將來成佛號曰
妙花。王大歡喜。疾解衆縛悔過自責。愚意不
及繋縛菩薩。佛言。善哉善哉。能自改者與
無過同採花違王上佛
授決號妙花經
持戒發願防之十七
善男子菩薩受持禁戒。夫作是願。寧以此身
投於火坑。終不毀犯三世佛制與諸女人而
行不淨。寧以熱鐵纒身。終不敢以破戒之身
而受信心檀越衣服。寧以此口呑熱鐵丸。終
不敢以毀戒之口而食信心檀越飮食。寧臥
大熱鐵上。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
床臥鋪具。寧以此身受三百鉾。終不敢以毀
戒之身而受信心檀越醫藥。寧以此身投熱
&T055114;。終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房舍
屋宅。寧以鐵椎打破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
塵。不以破戒之身受諸刹利婆羅門居士恭
敬禮拜。寧以熱鐵挑其兩目。不以染心視他
好色。寧以鐵錐周遍刺身。不以染心聽好音
聲。寧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貪嗅諸香。
寧以利刀割裂其舌。不以染心貪著美味。寧
以利斧斬斫其身。不以染心貪著諸觸。何以
故。以是因縁能令行者。墮於地獄畜生餓
鬼。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悉以施
與一切衆生。以是因縁願令衆生護持諸禁
得清淨戒
善男子菩薩修是戒時。即得住於初不動地。
如須彌山。隨藍猛風不能令動。菩薩住是地
中。不爲色聲香味所動。不墮地獄畜生餓鬼。
不退聲聞辟支佛地。不爲異見邪風所散
*大
涅槃經第
十一卷
初發心便勝二乘十八
發心菩薩有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二者但
空發心。行菩薩道者。雖事未成能勝一切。
如歌羅頻伽鳥。雖在卵中亦能發聲已勝諸
鳥。如一六通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鉢。沙彌
念言。當以佛乘入於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
鉢自擔。推沙彌在前。沙彌覆復思惟。佛道
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
槃。師復以衣鉢嚢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後行。
如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老耄状如小兒。師
即答言。汝初發心作佛是心貴重位是我師。
諸辟支佛尚應供養。何況羅漢。是故推汝在
前。汝心還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去我懸遠。
是故令汝在後。沙彌驚悟即住大乘出大智
度論第
七十
八卷
三小兒施佛二發小心一發大心十九
過去無數劫有佛。號一切度。與其眷屬倶行
分衞。有三尊者子嚴服共戲。見佛及諸菩薩
光明巍巍。手相指示。而吾等當共供養。二
兒答言。既無花香當用何物。其一兒脱頭
上白珠以著手中。便謂二兒可以供佛。二
兒効之解頭上白珠著其手中。即至佛所。一
兒復問二兒。持是功徳以何求索。其一兒言。
願如佛右面尊比丘。其一兒言。願如左面神
足比丘。共問一兒。報言。我欲如佛。八千天
子皆言善哉。若如所言天上天下一切蒙恩。
是三小兒已到佛前。各以白珠而散佛上。二
兒發聲聞意者。珠在佛肩上。其一兒發菩提
心者。珠在佛頭上。化爲珠花交露之帳其中
有佛。佛告舍利弗中央兒者則我身是。右
面之兒舍利弗是。左面之兒目連是。舍利
弗汝等本畏生死故。不發菩薩心欲疾泥洹。
觀此一兒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出阿
闍世
王經
卷上
幼年爲鬼欲所迷二十
昔者菩薩。時爲凡人。年始十六。志學弘深
達衆經典。喟然歎曰。唯有佛經最眞最妙。吾
當懷其眞處其自安矣。親欲爲納妻。悵然而
曰。妖禍之盛莫大乎色。若妖蠱一臻道徳喪
失。吾不遁邁將爲狼呑乎。於是遂之異國。
力賃自供。時有田翁老而無嗣。草行獲一女
焉。顏華絶國欣育爲嗣。採男爲偶一國無
可翁者焉。曰。童子吾居有足以女妻爾爲吾
嗣矣。女有神徳惑菩薩心。納之無幾。即自
覺曰。吾覩諸佛明化。以色爲火。人爲飛蛾。
蛾貪火色。身見燒煮。斯翁以色火。燒吾躬。
財餌鉤吾口。家&T028888;喪吾徳矣。夜默道邁行
百餘里。依空亭宿。亭人曰。子何人乎。曰吾
欲寄宿耳。入覩床蓐。先自有婦人焉。顏似
己妻。惑菩薩心與之共居。復積五年。明心
覺焉曰。婬爲蠣蟲殘危身命。默而疾邁。又
覩婦人與居十年。又明覺曰。吾殃重矣。奔而
不免。深自誓曰。終不寄宿。又復遁逃。遥覩大
屋避之草行。守門者曰。何人夜行。答曰。趣前
聚落。又曰。有禁内人呼前所覩。如上婦曰。自
無數劫誓爲室家爾走安之。菩薩念曰。欲根
難拔乃如之乎。即興四非常之念。滅三界諸
&T028888;。何但餘垢而不殄乎。鬼妻即滅。便覩諸
佛處其前立。説無想之定授沙門戒爲無勝
師菩薩普度無極出度無極
集第八卷
經律異相卷第八





經律異相卷第九外化菩薩部第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文殊變金光首女令成醜壞一 文殊現
身諸刹取鉢弘教二 普賢誓護五種法
師三 淨精進化功徳財久忍衆苦四 
樹提摩納手出龍象五 普施求珠降伏
海神以濟窮乏六 重勝王與女人一處
爲阿難所譏七 大薩他婆渡海船壞殺
身濟衆八 端坐山中鳥&MT01786;頂上子未
能飛終不捨去九 入海採珠以濟貧
苦十 坐海以救估客十一 從地
出現長舌相十二 牧牛小兒善説
若義弘廣大乘十三
文殊變金光首女令成醜壞
上金光首與長者子畏聞。倶在遊觀園散花
燒香莊嚴伎樂。時彼女人觀長者子意以爲
足。文殊師利法云
濡首
化此女身應時終亡。顏
色變惡。眼耳鼻口膿血流出。身體&T028433;爛不可
復視。青蝿飛來周匝共食。時長者子見此女
身變壞如是。怖懅不安欲求自歸濟脱是患。
當從何所而免斯苦。時文殊師利童眞威神。
令園樹木自然出讃。時長者子聞樹讃頌。歡
喜踊躍善心即生。以衣裓盛女人死屍棄叢
樹間而捨之去。於是世尊欲以開化彼長者
子。從身放光其明普照摩竭國界。長者子見
如來威神巍巍。心生歡喜。其天帝釋則在前
立。見長者子而歎之曰。年少善縁。獲得福
利。乃能見佛。時彼年少聞此勸讃。即與天
帝倶詣佛所。帝釋天意。華用與年少言。可取
此華散如來上。散已稽首佛足前住白言。
自歸佛及法聖衆。有放逸女上金光首。實與
戲樂詣遊觀園。則於今日顏貌變惡即時壽
終。捨諸一切宗室眷屬。發大恐懼。將無國王
推問之耶。佛言且止。時上金光首。見長者子
以蒙開化。隨從律教。即與伎樂往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住一面。時文殊師利謂長者子
曰。爲識此姉不。答云。已知之矣。又問。云何
知乎。於是長者子報文殊師利。而説頌曰。色
者如聚沫。痛痒泡起頃。幻想如野馬。吾曉知
如是。佛告阿難。文殊師利乃往古世勸化此
女使發道意。吾本前世而勸化之使發道意。
上金光首過九十二百千劫。當得作佛。號寶
光明。長者子當爲菩薩。名徳光耀。其復作
佛。未滅度時。授徳光燿菩薩之決。乃般泥洹
號曰持&T024975;出大淨
門經
文殊現身諸刹取鉢弘教
有二百天子發菩薩心。而未堅固皆欲墮落。
各自念言佛法難得。我等今定不學菩薩。不
如取羅漢辟支佛而般泥洹。佛知是人可成
菩薩。而意中退。佛便化作一迦羅越。持百味
飯滿鉢到佛前。而便作禮以鉢上佛。佛即受
鉢。文殊師利白言。世尊。當故報恩。舍利弗
疑即便問佛。佛即以鉢捨地。其鉢便下沒過
諸刹。直過七十二恒沙等刹土。名曰漚
沙。其佛號曰光明王。今現在世。其鉢於彼
佛刹住止空中亦無持者。鉢所過諸佛刹。其
佛侍者皆問於佛。佛答上方有佛號釋迦文。
鉢從彼來。救護墮退菩薩意耳。佛語舍利弗。
行求鉢來。舍利弗即承佛威神。自以慧力以
萬三昧過萬佛刹都不見鉢。從三昧起還白
佛言。求之不見。復遣目連亦復不見。須菩提
等五百尊者悉不能見。彌勒菩薩又不能見。
令文殊師利求鉢。文殊師利不起于坐即入
三昧。以其右手指地下。行過諸佛刹莫不聞
知。所過刹土皆爲震動。凡諸刹土皆見文殊。
過七十二恒河沙。其臂上毛一一毛間有
億百千光明億百千蓮華。一蓮華上有坐菩
薩。悉歎釋迦文佛功徳聲聞菩薩及以佛土。
時釋迦文放足下光明。照下方過七十二恒
河沙等刹。見其光明悉得摩仳低三昧。文
殊師利以右手取鉢。與無央數菩薩倶來。鉢
在手中作禮授鉢。佛謂舍利弗。今爲汝説過
去劫事。往昔有佛。號勇莫能勝。有比丘僧。
名曰慧王。持鉢入惟致國中分衞。得百味飯。
爾時有尊者子名離垢王。爲乳母所抱。在城
門上。其兒遥見比丘。而從抱下便往趣之。求
其飮食。比丘即以蜜餅授之。其兒則食知味
甘美。隨比丘行不顧乳母。便隨至勇莫能勝
佛所。爲佛作禮而坐一面。比丘以所持鉢食
與是小兒令其上佛。兒便授佛。佛食隨滿。以
是遍八萬四千比丘及菩薩萬二千人。各各
皆飽。其兒所持食猶無減損。佛以威神令兒
歡喜。因從比丘受五戒法發菩提心。兒父母
求子爲佛作禮。子白父言。我今已得入菩薩
法。願作沙門。父母即聽。吾等亦爲發心從汝。
佛言。慧王比丘文殊師利是。其時兒者我身
是也。如我身等不可稱數。阿僧祇刹土諸佛。
悉爲文殊師利之所發動。我等悉蒙文殊師
利之恩。其二百天子即時自念。釋迦文佛爲
文殊師利之所發意自致成佛。我等何爲懈
怠。用是念故其心則堅出阿闍世
王經上卷
普賢誓護五種法師
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威徳名聞。與大菩薩
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
寶蓮華作衆伎樂。又與無數八部鬼神等大
衆圍繞。禮釋迦牟尼佛。白佛言。我於寶威
徳上王佛國。遥聞此娑婆世界説法華經共
來聽受。唯願世尊當爲説之。佛告普賢。若有
善男子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
法華經。普賢菩薩言。若有行立懃誦此經思
惟此經。若人於此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大
菩薩衆倶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
其心。亦爲供養法華經故還令通利。見者
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
尼。若後惡世中四衆來求索者。受持者。讀
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
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亦當現其人前而爲
説法妙法蓮華
經第七卷
淨精進化功徳財久忍衆苦
過去劫時佛號廣光明菩薩行經
離垢光
國王之子名
財功徳菩薩行經
云業首
時年十六。自恃端政而生憍
慢。初不向佛恭敬禮拜。佛即行籌誰能教化。
八萬四千菩薩無受籌者。有一菩薩名淨精
進。言。我能。即時大千六反震動。便往王門
立。王子見之惡言訾毀。以土坌面。刀杖瓦石
而加其身。菩薩爾時不瞋不去心不疲厭。經
一千年受如是苦。過二萬歳乃得至彼第二
門下。八萬四千年七日未滿方得至其第七
門下。爾時王子見是菩薩便作是言。道士今
來何所求索。即於菩薩生不思議心。云何是
人。終經爾時多受衆苦。而心不厭。爾時菩
薩知王子心已自調伏。即便説偈令往詣佛。
爾時王子即捨王位。在佛法中出家聽法如
法而住得無生忍。爾時淨精進者我身是也。
財功徳者即彌勒是出大集經第二十六卷又出調
伏王子道心經菩薩行經大同
樹提摩納手出龍象
樹提摩納。在寶藏佛前。右膝著地長跪叉手。
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發無上菩提心成就善
根。於三乘法若我所顧得己利者。令我兩手
自然而出白色龍象。佛神力故其兩手中即
出龍象。其色純白七處到地。見是事已告言。
龍象汝等。今者可昇虚空去此。不遠遍雨此
界八徳香水。覺悟此界一切衆生。若有衆生
得遇一渧。聞其香氣悉斷五蓋。所謂婬欲瞋
恚睡眠掉戲疑。是時龍象在虚空中。周遊速
疾猶如力士善射放箭。是二龍象所作諸事
悉成就已。復還來至摩納前住。時樹提見之
心大歡喜出樹提摩納發
菩提誓願經
普施求珠降伏海神以濟窮乏
昔者菩薩從四姓生。墮地即曰。衆生萬禍吾
當濟之。無明無法吾當除其盲聾令之聞見
衆聖明範。九親驚曰。未聞孩幼而能言。斯
將非天龍鬼神之靈乎。當卜之焉。答曰。吾爲
上聖之所化。懷普明之智。非彼衆妖愼無疑
矣。言畢即默。親曰。兒有乾坤弘潤之志。將
非凡夫乎。名曰普施。年至十歳。佛諸典籍流
俗衆術靡不貫綜。辭親濟衆布施貧乏。親曰。
吾有最富之上名也。爾可恣意。對曰。不足乞
作沙門。垂賚法服應器錫杖以斯濟衆。父母
聽之。周旋教化經一大國。國有豪姓亦明衆
書。覩其儀容普施心性惔怕淨若天金。有上
聖之表。將爲世雄。謂普施曰。吾有陋女願給
箕箒。答口。大善。須吾還也。即附載度海上岸
入山。到無人處遥覩銀城。宮有毒蛇繞城七
匝。體大百圍擧首相看。普施念曰。斯有害
心吾當興慈。蛇毒即滅垂首而眠。登首入城。
城中天神覩之。欣豫曰。久服聖徳今來翔茲。
誠吾心願。留三旬。普施以事委付近臣。身
受供饌。時供養畢以明月眞珠一枚送之。
珠明四万里。志願若發衆寶滿足。若後得
佛願爲弟子。普施曰可。即復前行。覩黄金城
毒蛇圍城十有四匝。巨躯倍前擧首數丈。普
施復入慈定蛇即垂首。登之入城。中有天人
相見歡喜曰。久服靈耀翔茲甚善。願留百八
十日。吾所供養。過是辭退。天人復以神珠一
枚送之。明耀二十萬里。志之所願衆寶滿
中。若子得道願爲弟子神足無上。即復前進
覩琉璃城。又有毒蛇躯以繞城二十一匝。
首瞋目當彼城門。復生慈定誓濟衆生。毒歇
垂首登之入城。天人欣喜如前。請留三時。願
供所志期竟辭退。又送神珠明耀百六十
里。珠之所在衆寶尋從。滿其明内在志所欲
無求不獲。子得正覺願爲弟子有最明之智。
曰必獲爾願。普施得珠反其舊居。海諸神
僉會議曰。吾等巨海唯斯三珠爲吾榮華。道
士悉得。吾等寧當都亡諸寶不失斯珠。海神
化爲凡人。當普施前曰。吾聞仁者獲世上寶。
可得觀乎。即以示之。神搏手奪取。普施曰。
吾歴險跨海乃獲斯寶欲濟困乏。反爲斯神
所見奪乎。曰爾還吾珠不者吾竭爾海。神
曰。巨海深廣孰能盡之。天勸作風。普施曰。
吾於錠光佛前。願得道力反覆衆海。指擢須
彌震天地移諸刹。佛從吾志。吾今得之矣。
今爾鬼物絲髮之力。焉能遏吾正眞之勢乎。
即併兩足摽渫海水投鐵圍外。遍淨天曰。吾
昔於錠光佛前聞其志願。必爲世尊度吾等
衆生。即下助其渫水十分去八。海神怖曰。斯
水盡矣。吾居壞也。即還其珠。尋路布施。所
過之國無復貧民。處處諸王無不改操。以五
戒十善爲國*政法。開獄大赦。潤逮衆生遂至
得佛。普施我身是。父者即白淨王是。母者即
吾母舍妙是。時道士女今裘夷是。時銀城
中天者今阿難是。金城天者目連是。琉璃城
天者舍利弗是出度無極集第一
卷又出賢愚經
重勝王與女人一處爲阿難所譏
阿難白佛。憶念我昔入舍衞城。見重勝王菩
薩與女人同床。我謂犯穢心用惟慮得無異
人。學梵行者於如來教將無造見聞想念。發
斯語時三千大千世界六反振動。時重勝王
菩薩即自踊身住於空中。去地四丈九尺。報
阿難曰。犯禁穢者寧能踊身止虚空乎。在如
來前。阿難投身即自悔過。如何偏見求大龍
短。佛告阿難。彼女人者。乃往過去世爲重勝
王百生之偶。宿情未拔貪重勝顏。口發誓言。
重勝王若與我願得遂所娯當從其教。時重
勝王心知其念。晨朝正服入之其室。即時
頌曰
    我愚悖於欲 諸佛所不歎
    能蠲恩愛者 得佛人中上
時女喜躍。即從坐起自投于地。歸命自責伏
罪悔過。爲重勝王而歎頌曰
    吾已離諸欲 世尊之所歎
    節止恩愛著 願佛無上道
    前心之所想 今自首悔過
    傷愍諸群生 究竟發道意
爾時重勝王授彼女訣。轉此女身後九十九
劫當得作佛。號離無數百千所受如來慧上
菩薩經

大薩他婆渡海船壞殺身濟衆
釋迦牟尼佛爲菩薩時。名大薩他婆。當渡大
海惡風壞船。語衆賈人捉我頭髮手足當渡
汝等。人人捉已以刀自殺。大海水法不停死
屍。即時疾風吹至岸邊出大智論
第四卷
菩薩端坐山中鳥孺頂上子未能飛不捨去

菩薩在山。慈心端坐思惟不動。鳥孺頂上覺
鳥在頂。懼卵墜落身不移搖。捨身而行彼處
不動及鳥生翅。但未能飛終不捨去。如是自
知便説此偈
    若能辦此事 於天人中天
    能不觸嬈彼 此徳無有上
    是故彼世尊 最爲第一神
    故在道場處 功徳皆備具
    出僧伽羅
刹經上卷
入海採珠以濟貧苦
吾從無數劫以來精進求道。初無懈息自致
得佛。超越九劫出彌勒前。我念過去時國人
貧窮生怜愍心。乃欲入海求如意珠。衆人大
會望風擧帆。詣海龍王從求頭上如意之珠。
龍王聞其欲濟窮士即以珠與。時諸賈客各
採寶悉皆具足乘船來還。海中諸龍及諸
神鬼悉共議言。此如意珠海中上寶。非世俗
人所當獲者。云何損海益閻浮利。誠可惜之。
當作方計還奪其珠不可失之。時諸龍鬼晝
夜圍繞欲奪其珠。導師徳尊如意珠力不能
奪之。度海既畢。菩薩踊躍住於海邊。低頭下
手呪願海神。以珠繋頚。時海龍神因縁得便
使珠墮海。導師感激吾行入海。乘船渉難勤
苦無量乃得此寶。當救衆乏。於今海神反令
墮海。勅邊侍人捉持器來。吾卷海水令至底
泥。不得珠者終不休懈。即便卷水不惜壽命。
水自然趣悉入器中。諸海龍神見之懷懼。此
人威勢精進之力。誠非世有。水不久竭。即持
珠來辭謝還之。吾等即爾相試不圖精進力
勢如是。天上天下無能勝君。導師獲寶齎還
國中。使雨七寶以供天下莫不安隱。時導師
則我身是出生經
第一卷
坐海以救估客*十一
昔者菩薩與五百商人入海*採寶。入海數月
獲寶重載。將旋本土道逢飄風。雷電*振地水
神雲集。四周若城眼中出火波涌潅山。衆人
啼曰。吾等死矣。恐怖易色仰天求哀。菩薩愴
然心生計曰。吾之求佛但爲衆生耳。海神所
惡死屍。爲其危命濟衆。斯乃開士之尚業矣。
吾不以身血注海。惡海神之意者船人終不
被于岸。謂衆人曰。爾等屬手相持并援吾身。
衆人承命。菩薩即引刀自害。海神徳焉漂
舟上岸。衆人普濟。船人抱屍號哭曰。斯必
菩薩非凡之徒也。躄踊呼天。寧令吾等命
殞于茲。無喪上徳之士矣。其言眞誠上感諸
天。天帝釋覩菩薩之弘慈。帝釋下曰。斯至徳
菩薩將爲聖雄。今自活之。以天神藥潅其口
中。并通塗屍。菩薩即蘇忽起坐與衆相勞。
帝釋以名寶滿其舟中。千倍于前。即還本土
九親相見靡不歡悦。賙窮濟乏惠逮衆生。顯
佛經開化愚冥。其國王服菩薩徳詣禀清
化。君仁臣忠率土持戒家有孝子。國豐毒歇
黎庶歡欣。終生天上長離衆苦。菩薩累劫
精進不休遂至得佛。殺身濟衆者吾身是也。
天帝釋者彌勒是也。五百商人者今坐中五
百應眞是也出殺身濟賈人經
又出度無極集
從地踊出現長舌相*十二
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踊出一
心合掌仰瞻尊顏。而白佛言。我等於佛滅
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説此
經。我等亦自欲得是眞淨大法受持讀誦解
説書寫而供養之。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
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及諸聲聞
人非人等一切衆前。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一
切毛孔放無量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衆
寶樹下師子坐上諸佛亦復如是出法華經
第六卷
牧牛小兒善説*般若義弘廣大乘*十三
昔有比丘精進持戒初不毀犯。住在精舍。所
諷誦是般若波羅蜜。有聞此比丘音聲
莫不歡喜。有一小兒始年七歳城外牧牛。遥
聞比丘誦説經聲。尋聲詣寺聽聞即解。貌大
歡喜便問比丘。答不可意。小兒反説其義甚
妙昔所希聞。比丘聞之歎此小兒。乃有智慧
非是凡人。時兒即去還至牛所。所牧牛犢散
走入山。兒尋其迹値虎被害。生長者家第一
夫人作子。夫人懷妊口便能説般若波羅蜜。
從朝至暮初不應息。其長者家素不奉法。怪
此夫人謂口妄語謂呼鬼病。卜問譴崇無能
知者。家中内外皆悉憂惶。是時比丘入城分
衞詣長者門。遥聞經聲心甚喜悦。即問長者
内中誰説深經音聲微妙。長者報言。婦得鬼
病。晝夜妄語口初不息。比丘報言。此非鬼病。
但説深經甚有義理。疑此夫人所懷妊兒是
佛弟子。長者意解。即留比丘與作飮食。日月
滿足乃産一男。又無惡露。其兒適生叉手長
跪説般若波羅蜜。夫人産已還復如本。如夢
寤已了無所識。長者集僧覩兒説經初無質
礙。是時衆僧各各一心觀此小兒。長者問言。
此爲何等。比丘答曰。眞佛弟子。愼莫驚疑。好
養育之。此兒後大當爲一切衆人作師。吾等
悉當從其啓受。至七歳悉知微妙。與衆超絶
智度無極。諸比丘等皆從受學。經中誤脱有
短少。皆爲刪定足其所乏。兒毎出入有所
至止。輒開化人使發大乘。長者家室内外大
小五百人衆。皆從兒學發大乘意悉行佛事。
兒所教授城郭市里。凡所開發無上道意者
八萬四千。承受弟子者五百人。諸比丘聞之
意解志求大乘皆得法眼淨。佛告阿難。是時
小兒者吾身是也。時比丘者迦葉佛是也出小
兒聞
法即
解經
經律異相卷第九




經律異相卷第十隨機現身上菩薩部第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能仁爲帝釋身度先友人一 能仁爲婬
女身轉身作國王飴鳥獸二 釋迦
爲薩婆達王割肉貿鷹三 文殊爲少年
身化金首女四 一切妙見爲盲父母子
遇王獵所射五 曠野等爲殊形化諸異
類六 婆薮爲仙人身度六百二十萬
估客七 爲轉輪王身發願布施八 爲
國王身以眼施病人九 爲國王身治梵
志罪十 爲國王身捨國城妻子十一 
爲國王身化濟危厄十二 爲蓮花太子
身以髓施病人十三 爲王太子身出血
施病人十四
能仁爲帝釋身度先友人
菩薩爲天帝釋。志存苦空非身之相。坐則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