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辯僞録 (No. 2116_ 祥邁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自從漢代燒經後 恥道爲僧兩遍輸
  其二
    全眞論議口如緘 納款爲僧別老聃
    昨日&T016254;拳猶稽首 今朝合掌便和南
    七星冠帔纔抛却 三事衣盂尚未諳
    自做這場千古笑 丘劉雖死也應慚
辯僞録卷第四



辯僞録卷第五
  元道者山雲峯禪寺沙門
祥邁奉   勅實録撰
聖旨焚毀諸路僞道藏經之碑
翰林院臣唐方楊文郁王構李謙閻復李濤王
磐等奉勅撰
至元二十一年三月日。詔遣資徳大夫總制
院使兼領都功徳使司事相哥諭翰林院。戊
午年僧道持論。及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
焚毀道藏僞經始末。可書其事于後。臣磐等
謹按釋教總統合台薩哩所録事跡。昔在憲
宗皇帝朝。道家者流出一書曰。老君化胡成
佛經及八十一化圖。鏤板本傳四方。其言淺
陋誕妄。意在輕蔑釋教而自重其教。罽賓大
師蘭麻總統少林福裕。以其事奏聞。時上居
潜邸。憲宗有旨。令僧道二家詣上所辯析。二
家自約道勝則僧冠首而爲道。僧勝則道削
髮而爲僧。僧問道曰。汝書謂化胡成佛經。且
佛是何義。道對曰。佛者覺也。覺天覺地覺陰
覺陽覺仁覺義之謂也。僧曰。是殆不然。所
謂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明故號
佛陀。豈特覺天地陰陽仁義而已哉。上謂侍
臣曰。吾亦心知仁義。乃孔子之語。謂佛覺仁
覺義。其説非也。道者又持史記諸書以進欲
以多説僥倖取勝。帝師辯的達拔合思八曰。
此謂何書。曰前代帝王之書。上曰。今持論教
法何用攀援前代帝王。帝師曰。我天竺亦有
史記。汝聞之乎。對曰未也。帝師曰。我爲汝
説天竺頻婆娑羅王讃佛功徳。有曰。天上天
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
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當其説是語時老子安
在。道不能對。帝師又問。汝史記有化胡之説
否。曰無。然則老子所傳何經。曰道徳經。此
外更有何經。曰無。帝師曰。道徳經中有化胡
事否。曰無。帝師曰。史記中既無。道徳經中
又不載。其爲僞妄明矣。道者辭屈。尚書姚樞
曰。道者負矣。上命如約行罰。遣使臣脱歡將
者樊志應等十有七人。詣龍光寺削髮爲僧。
焚僞經四十五部。天下佛寺爲道流所據者
二百三十七區。至是悉命歸之。道教提點甘
志泉所居吉祥院其一也。據而不與。至元十
七年夏四月。僧人復爲徴理。長春道流謀害。
僧録廣淵。聚徒持捉毆撃僧衆。自焚廩舍。
誣廣淵遣僧人縱火。且聲言。焚米三千九百
餘石。他物稱是。事達中書省辯其誣。甘志泉
王志眞款伏。詔遣樞密副使孛羅及諸大臣
覆按。無異辭。志泉志眞就誅劓刖流竄者凡
十人。仍徴所聲言。米物如其數歸之。僧衆會
有道家僞經尚存爲言者。聞諸皇太子。十八
年九月。都功徳司脱因小演赤奏言。往年所
焚道家僞經板本化圖。多隱匿未毀。其道藏
諸書類。皆詆毀釋教剽竊佛語。宜加甄別。於
是命樞密副使與前中書省左。丞文謙祕書
監友直釋教總統合台薩哩太常卿忽都于思
中書省客省使都魯在京。僧録司教禪諸僧
及臣等。詣長春宮無極殿階。正一天師張宗
演全眞掌教祁志誠大道掌教李徳和杜福春
曁諸道流。考證眞僞。翻閲兼旬。雖卷帙數
千。究其本末惟道徳二篇爲老子所著。餘悉
漢張道陵後魏寇謙之唐呉筠杜光庭宋王欽
若輩撰造演説。鑿空架虚罔有根據。詆毀釋
教以妄自尊崇。復愛慕其言而竊爲己有。假
陰陽術數以示其奧。裒諸子醫藥以誇其博。
往往改易名號。傳註訛舛失其本眞。又所載
符呪妄謂&T000673;之。令人商賈倍利之嗣蕃息伉
儷和如鴛鴦之有偶。將以媒淫辭而規財賄。
至有教人非妄佩符在臂。則男爲君相女爲
后妃。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刀劍不能傷害之
語。其僞妄駁雜如此。留之徒以誑惑愚俗。自
道徳經外。宜悉焚去。臣等同辭以聞。上曰。
道家經文。傳訛踵謬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
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
端試之。俟其不驗焚之。未晩也。遂命樞密副
使孛羅守司徒和禮。霍孫等諭張宗演祁志
誠李徳和杜福春等。俾各推擇一人佩符入
火自試其術。四人者奏言。此皆誕妄之説。臣
等入火必爲灰燼。實不敢試但乞焚去道藏。
庶幾澡雪臣等。上可其奏。遂詔諭天下。道
家諸經可留道徳二篇。其餘文字及板本化
圖。一切焚毀。隱匿者罪之。民間刊布諸子醫
藥等書。不在禁限。今後道家者流其一遵老
子之法。如嗜佛者削髮爲僧。不願爲僧道者
聽其爲民。乃以十月壬子集百宮于憫忠寺。
盡焚道藏僞經雜書。遣使諸路俾遵行之。臣
磐等聞。老氏之爲道也。以清淨爲宗。無爲爲
本。謙沖以處。己損抑以下人。非有貪欲好勝
之事。厥後枝分派列。徒屬寖盛。襲訛成僞誇
誕百出。清淨一變而爲汚穢。無爲一變無所
不爲。如漢之文成五利致身求僊恍愡誕幻。
帛書飯牛之詐。黄金可成之妄。一旦敗露爲
武帝所誅。三張之徒以鬼道惑衆倡亂天下。
爲皇甫嵩曹魏所滅。宋王仔昔居上清寶籙
宮。與女冠爲姦。林靈素自稱神。霄紫府仙
卿禳大水不驗。並爲徽宗誅竄而死。迨今末
年復有麻被先生鐵笠李二人。以姦謀祕計
出入時貴之門。肆爲淫汚之行。咸受顯戮。歴
代以來若此之類不可勝數。追惟禍亂之源
姦宄之本。率皆假符籙以神其教。託僞經以
警其俗。横肆巧誣倡爲詭状。詆毀聖教寇攘
内典。固已悖老氏不爭不盜之禁矣。及陷刑
辟皆&MT02125;子自内作愎。將誰咎哉。且夫釋氏之
教宏闊勝大。非他教所擬倫。歴百千世。聖
帝明王莫不尊崇。東冐扶桑西極昧谷。冰天
桂海山河大地。昆蟲草木胎卵濕化。有情無
情百千萬類。皆依佛蔭生息動止於天地之
間。故天上天下惟佛爲尊。超出乎有生之表。
歸極乎無礙之眞。智周三界神妙諸方。澤及
大千功用不宰。其大有如此者。慈航所至無
溺不援。法雨所霑有生皆潤。憫世人之沈淪
幻海顛覆迷津。展轉多生流連累劫。將使之
脱凡企聖蠲弊崇眞。故神光破沈晦之門。大
覺指無生之路。其仁有如此。何意狂謀輒形
娼忌。雖積毀銷骨衆煦漂山。法體圓成初無
小玷。譬如盲人之毀日月。何傷日月之明。井
蛙之小河海。奚損河海之大。多見其不知量
也。欽惟聖天子識超四諦道慕三乘。參無象
之眞空。傳法王之心印。所以尊崇之禮歸向
之誠。矯百僞以從眞。黜群邪而歸正。有不
容不嚴者焉。況乎筆墨勸淫妖術誤世。恣爲
欺誑鼓蕩群愚。若不大爲改革。則邪説肆行
枉道惑衆。其如天下後世何。凡天下之理。有
善有惡。有正有邪。有眞有僞。常混然而同
處。雜然而並行。自非禀上聖之資誕生知之
性。智出庶物明照群情則紅紫之亂朱。洼淫
之變雅。是孰得而辯明之哉。由是言之。聖
天子匡濟眞圖翼扶大法之功至矣。概諸聖
不可有加矣。于以鑿舍靈之耳目。開正途之
荒穢使般若之光。永乎無際劫。遍滿恒河沙
界。延洪聖壽於無疆。衍綿儲君之福利鼎祚
於億萬年之久者。庸有既乎。是可述也。臣
磐等敬爲之書。以貽後人。俾爲老氏之學者。
有所警焉
  至元二十一年三月  日
皇帝聖旨裏。中書省近據長春宮先生王志
眞等。告奉福寺淵僧録使。令小和尚馬戒。顯
放火燒訖本宮倉庫房舍。及盛放米糧三千
九百餘石。并油麺鹽粉。公事歸問得當。始元
係是甘提點教道馬戒。顯交指著淵僧録使。
令放火王志眞使令憑道童將馬戒。顯作放
火賊人捉拿。及詐作知宮名字憑道童教唆。
語言告状人。又問得元告。糧食不曾燒訖却。
指此爲名。於諸人處。要訖施利錢物。取其
各各招伏。六月二十二日。有孛羅副樞。張平
章。張右丞。焦尚書。耿參政。脱因脱里。阿里
尚書等官員。欽奉聖旨節該。先生與和尚爭
奪的觀院其間聚著五百箇來。先生把著棍
棒打和尚。毎來他毎教法裏不行胡做。呵那
裏有那般體例。前京兆府地面裏。王祖師菴
頭聚著人。衆生歹心來。如今這先生毎又那
般胡行有。這先生毎明白招來了。上頭爲頭
兒底。殺了兩箇也。別箇的割了耳朶鼻子的
割了。也別箇的打了。也其餘的交做了軍。也
這般斷了也欽此除。今將斷訖人數開具下
項。及將提點甘志泉首級。於本宮門首竿子
上常川縣。掛合行。立石曉諭者。正典刑二
名。教令虚指淵僧録放火犯人提點甘志泉。
虚拿馬戒顯放火賊人知宮王志眞。割耳朶
鼻子一名。添寫状情節人提點蔡志祥。流於
邊遠六名。聚衆行兇人殷鶴童。陳道廣。上都
先告状人王志玉。陳志用。寫状檢人蘭徳義。
虚報燒訖糧食人李徳禎。斷放三人。使令王
志眞告状人提點蔡志希。同告状人副宮周
道旋。賈志柔
  右示諸人通知
  至元十七年六月  日立石
聖旨就大都大憫忠寺。焚燒道藏僞經。除道
徳經外。盡行燒毀。遂命拈香擧火謝恩畢。拈
香云。佛心天子愍衆生。恐墮三塗邪見坑。箇
裏了無偏黨處。就中朱紫要分明。所以道聖
鑑無私天機莫測。既來頌徳敢不酬恩。此香
端爲祝延大元世主當今皇帝聖躬萬歳萬歳
萬萬歳。伏願金輪與法輪同轉。福越三祇。舜
日共佛日齊明。壽延億劫。次擧火云。憶昔
當年明帝時。曾憑烈焔辯妍媸。大元天子續
洪範。顯正摧邪誰不知嗟乎道教陰蠹佛書。
自古至今。造訛掜僞盜竊釋經言句。圖謀貝
葉題名。謗毀如來贓誣先聖。醜辭惡語何可
言哉。無蔕狂談實難遍擧。始自張陵杜撰。不
遵老氏玄言。謬作醮書兼集靈寶。詐道從空
而得妄言。太上親傳用三張鬼法以誑惑愚
夫。設五運神符而魘姦匹婦。以此觀之。葛孝
先徒搜要妙。陶弘景謾述浮辭。杜光庭白拈
巧偸。劫賊無異。陸修靜外好裏弱。説客何
殊。若非喫苦。不甘爭肯。説長道短。鮑靜被
誅猶可。王浮招報非輕。傅奕姜斌不堪齒録。
張生集輩何足言論。寇謙之口舌瀾翻。損他
利己。林靈素機謀諂詐。敗國亡家。毀人祖
兮。定遭一時之辱。滅賢良兮。必招三世之殃。
因果無差報應有準。嗚呼悲法琳不遇而遭
貶。嗟道世雖再而難爲。致令釋子傷心。幸得
皇天開眼。恭惟我大元世主聖明皇帝陛下。
闢邪歸正去僞存眞。恐衆生永墮迷津。令萬
姓咸登覺路。雪冤已竟感謝皇恩。粉骨碎身
莫能酬報。遂以火炬打一圓相云。諸人者只
如三洞靈文。還能證此火光三昧也無。若也
於斯會得。家有北斗經枉教人口不安寧。其
或未然。從此灰飛煙滅後。任伊到處覓天尊。
急著眼看
  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
  大都報恩禪寺林泉倫
吉祥長老奉 勅下火
虚鍾受扣集
  元如意長老奉 詔撰
如意答石介怪記
宋石介字守道。作怪説誣謗佛老眯他耳目。
通人不惑但誑愚夫爾。乃曰。中國聖人之所
治也。四民之常居也。衣冠之所聚也。而釋氏
髡髮左衽。不士不農。爲夷者半。中國可怪
也。夫中國道徳之所治。體樂之所施。五常之
所被。而汗漫不經之教行。妖誕幻惑之所滿。
眞可怪也。又云。人君見一日蝕一星殞風雨
不時草木不植。則爲天地之怪也。彼其滅君
臣之道。絶父子之親。棄道徳悖禮樂。裂五常
移四民。毀中國之衣冠。去祖宗之祀祭。反不
知爲怪而更奉焉。時人見一狐媚一梟鳴野
鵲噪草雉入。人以爲怪。而離父子習夷鬼千
有餘年。反不爲怪乎。余答之曰。夫好同惡
異人之常情。不達道之淵源。而辯像服之異。
是知石而不知玉爾。夫聖人出世利濟尤深。
根器不同設教亦異。或明域中之訓。則説五
乘。或闡象外之風。獨標一極。破自然而談因
果。縁會而生。爲滯有而演眞空。諸法無性。
應病設藥。故有多方究竟歸宗。不存一法。而
頑夫愚俗浪鼓口舌不達是非妄興辯論。而
不思所同者道所異者服。且孔子所談仁義
者。佛家所謂慈愛也。老子所稱玄妙者。佛家
所謂。空寂也。至理不殊於文小變。且夫禹入
裸國脱去衣冠。順其俗也。太伯奔呉文身斷
髮。合其儀也。豈爲怪乎。變俗以爲會其道。
故捨君臣華服。非悖禮也。捐親以爲棄其累。
故亡妻子之情。非慢俗也。子陵抗禮於光武。
愈見尊嚴。逸民不事於王侯。高尚其志。不
明其本謬斥以夷。亦猶楚靈詬天。天何怒哉。
子貢譽天。天何喜哉。喜怒不渉而詬譽自辱。
夫聖人在天不求於世。但留典教匝布神州。
不言之化自行。無爲之風自靡。星羅梵刹綦
布伽藍。設像安人獻華酌水。王侯禮重士庶
欽崇。苟無大功孰肯崇奉。且夫自漢至今。歴
年如此其多也。君臣士民。如此其衆也。天地
神明。如此其靈也。其可欺乎。決不誣矣。大
凡爲人之道力量自知。石介但以書生智同
芥子。將己不達妄毀聖人。同斥鷃之笑鯤鵬。
似朝菌之輕松柏類乎。魏文火浣入火愈鮮。
昆吾之劍切玉轉利。豈可不覩便責爲謬乎。
石介之智比孫綽而小焉。石介之才比昭明
而淺矣。石介之論比王通而難隣。石介之文
比柳子而罕及。石介之位望魏徴而地天。石
介之學校蘇軾而涔海。石介之議連陸贄而
狥麟。石介之詩攀杜甫而金鐵。上之君子悉
皆信佛。汝之材量孰不勝之。而妄意貶駁訕
斥大聖。佛如日月也。疇可愈焉。昔田巴強
辯。勝人之口。不伏人之心。口毀三皇坐非五
帝。至今聞之。人猶切齒。況佛六通縣鑑萬古
無敵。而妒聖嫉賢。奴脣婢舌恣出其口。多
見其不知量也。六帖中載虞世南飯千僧手
疏。則曰。弟子虞世南稽首和南十方三寶。弟
子早年嘗遇重病。即時運心願託佛力。差愈
之日奉設千僧齋。今謹於道場飯供百僧蔬。
會以斯願力。希世世生生常無病惱。并及七
世父母六道怨親。並同今願。又閲帝紀。得世
南史論辯。周武帝宇文邕建徳三年。晋滅佛
道二教之事。問者曰。邕廢二教是耶非耶。先
生曰。非也。請與論之。釋氏之法空有不滯人
我兼忘。絶生死之根。去大患之累。榮利無嬰
歸於寂滅。此象外之談也。老子之義。則谷神
不死玄牝長存。徼妙同玄騰龍駕鶴。此域中
之教也。至於勝殘去殺止競尚仁。並有益於
王化。無乖越於典謨。縱人有虧於法何黜。今
以僧徒犯律道士違經。便謂其教可捐其道
可絶。何異責檮杌而廢堯。怨有苗而黜禹。見
瓠子之泛濫。遽塞河源。覩崑嶽之方炎。即投
金鐩。曾不思潤下之徳利濟尤深。變腥之用
其功甚博。井蛙觀海多自不知。蜩鳩翔楡恥
逢鵬翼。局於小量暗於大方。輪迴長夜之迷。
自貽沈溺之苦。疑誤後人。良可痛哉。余讀此
文。乃知世南眞奇人也。唐太宗嘗稱世南有
四絶。一曰徳行。二曰忠信。三曰文章。四曰
筆札。夫有異行者必有異能。有異能者必有
異才。觀世南之爲人也。事君忠厚與友直諒。
徳高物表。學盡夫人。窮釋老之幽宗。達聖
人之玄趣。字高一代。行貫四科。登翰苑之瀛
洲。擅文場之綺席。信佛篤敬尊奉釋僧。師襄
陽林公爲金蘭之契。豈與韓愈石介倔強求
名。坐井觀天瞽言非聖。不入通人之論。濫厠
竪儒人流。下愚不移。斯言効矣
聖旨特建釋迦舍利靈通之塔碑文
  元如意長老奉 勅撰
蓋聞三祇錬行。證眞淨之法身。六度修因。果
圓融之妙覺。無生無滅。絶三際之去來。不晦
不明。離百非之朕跡。但以眞慈易物昔願今
酬。鳳翥迦維龍飛道樹。無相見相。頓彰百億
之身常名非名。傳應大千之界。破十軍於座
上。聲振於九天。會諸聖於覺場。光流於萬
國。御三輪而赴感。遐邇咸周。縣四辯以談
詮。聖凡總被。教闡一十二部。門開八萬四
千。蘊十智之韜鉗知來藏往。運六通之神鑑。
洞古披今。綰十號以稱尊。跨三界而獨歩智
窮眞際。十聖慶獲於朝聞。妙極重玄。六師甘
欣於夕死。拔火宅之熱惱。引解脱之清涼。無
勞傅説之霖。濟四生於六道。非假曦和之照。
蕩七趣於重昏。慈雲蔭有頂之天。法雨潤無
疆之域。萬靈翊衞。若衆星之拱北辰。五印傾
心。類百川之宗東海。豈止孕虞育夏甄殷陶
周實。乃彈壓九流牢籠萬彙。縱周公之制禮
作樂。仲尼之讃易修書。莊老之談玄。軻雄之
論道。張華之博物。輔嗣之通微。郭璞之多
聞。左慈之神化。舒向金玉淵海。馬班黼黻河
漢。並驅馳於域内。言未達於大方。宜爲治世
之高賢。難作出塵之教主。若非理包象外道
越寰中。蔽群聖而不慚。冠百家而拔萃。何能
總斯衆妙集此大成者哉。逮乎化縁將謝顧
命慇懃。正法付於阿難心印傳於迦葉。然後
拂衣雙樹脱屣金河。超二死之樊籠。湛三點
之圓寂。然而大慈不悋。利物情深。粉金剛
不壞之身。留舍利通靈之骨。色含明玉堅侔
眞金。龍王天帝。各分建於自宮。印度閻浮。
競崇興於寶塔。百年之後敬奉彌隆。有阿育
輪王統攝贍部。廣樹露塔八萬四千。從此神
跡遍於五天。聖化覃於四海。洎乎漢明夜夢
聲教昭宣。譯梵貝於蘭臺室中。繪金容於顯
節陵上。始波騰於帝紀。終風靡於閭閻。由是
呉王創起於建初。隨主盛興於京洛。皇都帝
邑棋布伽藍。沃野名山星陳窣堵。莫不金盤
耀日。與仙掌以相高。寶鐸搖風。雜天音而
共響。層簷偃蹇。上軼於大清。疊栱駢羅。傍
迴於日月。丹楹雁列紺瓦鴛分。金龍蚴蟉於
華梁。玉鳳&T037173;翔於繍戸。忽若龍宮之化出。恍
疑天上之移來。斯皆發自於信心。非是誘惑
而妄作。我大元之有天下也。宗堯祖舜踵禹
基湯。聖道協於金輪。明徳光於玉暦。應乾
革命有此武功。英聲震於百蠻。威稜加於萬
國。八荒入貢九服來賓。纂四聖之丕圖膺千
載之期運。規億兆之遠度。恢奕世之宏綱。緯
武經文制禮作樂。建都定鼎樹闕營宮。以爲
非巨麗無以顯尊嚴。非雄壯無以威天下。遂
乃闢閶闔搆元殿。興傑閣架紫宸。飾以丹青
縟以綺繢。金題玉磶上下交輝。藻梲雕梁縱
横散彩。行商容之洪範。列歩武之威儀。陳
鐘鼓以醼王侯。會百僚而朝萬國。將將濟濟
穆穆煌煌。眞天子之盛禮也。聽政之暇。留意
佛門。遵祖宗之舊章。行寛仁之温詔。凡是
佛子悉獲肅安。屡召名僧講論玄奧。誠心佛
法。誦百藏之金文。探賾未聞。聆三乘之妙
義。恒慮新都既建宜卜永年。以福爲基莫如
起塔。冀神龍之扶護。資社稷之久長。即於都
城坤隅禁苑之内。&T033519;踵漫衍&MT03302;塏寛平。磨玉
礲玟樹斯寶塔。初舊都通玄關北有永安寺。
殿堂廢盡。惟塔存焉。觀其名額釋迦舍利之
塔。考其石刻。大遼壽昌二年三月十五日。顯
密圓通法師道&T021335;之所造也。内有舍利戒珠
二十粒。香泥小塔二千。無垢淨光等陀羅尼
經五部。水晶爲軸。因罹兵火荒涼蕪沒。毎於
淨夜屡放神光。近居驚惶疑爲失火。即而仰
視煙焔却無。乃知舍利威靈人始禮敬奉御
禿列奏其祥瑞。上聞而信之。欲増巨麗俾開
舊塔發而詳視。果有香泥小塔。下啓石函中
有鐵塔。内貯銅瓶香水盈滿。皎然鮮白色如
玉漿。舍利堅圓燦若金粟。前二龍王跪而守
護。案上五經宛然無損。金珠七寶異果十種。
列而供養。瓶底獲一銅錢。上鑄至元通寶四
字。乃知聖人制法預定冥中。待時呈顯開乎
天意。即至元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帝后閲之
愈加崇重。即迎其舍利立斯寶塔。取軍持之
像標駄都之儀。妙罄奇功深窮剞劂。瓊瑤上
釦碔砆下成表法。設模座鎪禽獸角垂。玉杵
階布石欄簷掛。華鬘身絡。珠網珍鐸迎風而
韻響。金盤向日而光輝。亭亭高聳遙映於紫
宮。岌岌孤危上陵於碧落。制度之巧古今罕
有。爰有國師益隣眞者。西番人也。聰明神解
器局淵深。顯教密教無不通融。大乘小乘悉
皆朗悟。勝縁符會徳簡帝心。毎念皇家信佛
建此靈勳。益國安民須憑神呪。乃依密教排
布莊嚴安置如來。身語意業上下周匝。條貫
有倫。第一身所依者。先於塔底鋪設石函刻
五方佛。白玉石像隨立陳列。傍安八大鬼王
八鬼母輪。并其形像用固。其下次於須彌石
座之上。鏤護法諸神主財寶天。八大天神八
大梵王。四王九曜。及護十方天龍之像。後於
瓶身安置。圖印諸聖圖像。即十方諸佛三世
調御般若佛母。大白傘蓋佛尊勝無垢淨光
摩利支天。金剛摧碎不空羂索不動尊明王。
金剛手菩薩文殊親音。甲乙環布。第二語所
依陀羅尼者。即佛頂無垢祕密寶篋菩提場
莊嚴迦囉沙拔尼幢頂嚴軍廣博樓閣三記句
呪。般若心經諸法因縁生偈。如是等百餘大
經。一一各造百千餘部。夾盛鐵錮嚴整鋪累。
第三意所依事者。瓶身之外琢五方佛。表法
標顯。東方單杵。南方寶珠。西方蓮華。北方
交杵。四維間厠四大天毋所執器物。又取西
方佛成道處金剛座下黄膩眞土。及此方東
西五臺岱嶽名山聖迹處土。龍腦沈箋紫白
栴檀蘇合鬱金等香。金銀珠璣珊瑚七寶。共
擣香泥造小香塔。一千八箇。又以安息金顏
白膠熏陸都梁甘松等香。和雜香泥印造小
香塔。一十三萬。並置塔中。宛如三寶常住
不滅。則神功聖徳空界難量。護國佑民於斯
有在。竊論古今賢哲。但載空名校其靈蹤。杳
然無迹。黄帝喬山之塚。謾葬衣冠。虞舜蒼
梧之陵。空委韶樂。伏羲但存於八卦。文命唯
設於九疇。奚聞不朽之眞。詎見剛貞之骨。豈
若牟尼舍利神化無方。錬而愈精鎚而愈固。
金堅玉潤歴古恒傳。聖帝明王累朝欽奉。故
唐太宗皇帝有讃云
    功成積劫印紋端 不是南山得恐難
    眼覩數重金色潤 子&T016254;一片玉光寒
    煉時百火精神透 藏處千年瑩彩完
    定果熏修眞祕密 信心莫作等閑看
宋仁宗皇帝讃鳳翔法門寺舍利塔偈曰
    金骨靈牙體可誇 毫光一道透雲霞
    鐵鎚任打徒勞力 百火焚燒色轉加
    歴代君王曾供養 累朝天子獻香華
    年年只聞開舍利 何曾頂戴老君牙
宋仁宗皇帝觀禮舍利述偈讃云
    三皇揜質皆歸土 五帝潜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誇是聖 老聃世上亦言眞
    埋躯秖見空遺塚 何處將身示後人
    惟有吾師金骨在 曾經百錬色常新
察此至言可爲龜鑑。按龍樹菩薩智度論云。
如來舍利濟物將終。變作輪王如意寶珠。猶
與群生爲大利益。則眞靈不歇福世何窮。今
天子不忘付囑之言。恒存外護之意。篤信佛
理食息匪移。凡殿宇新成必召僧焚講。新都
適就先創斯塔。托佛力之加祐。冀寶祚之永
長。保大業之隆昌。享天祿於遐載。懼陵遷
而谷變。恐鴻烈而弗傳。奚詔末釋發揮斯道。
余才非琳遠學愧生融。勉力摛毫。乏曹娥之
八字。竭情抒思。勞楊雄之五神。欽吾皇弘
賛之心。嘉舍利重光之美。手舞足蹈謹系銘
言。金藏雲垂玉蕊華芳。妙哉賢劫千佛表祥
聖祖能仁第四出世。雲起陀天風翔迦衞。天
&T016254;寶蓋龍吐金盆。東西獨歩上下稱尊。道成
摩竭智滿覺場。青蓮出水皓月騰光。聲遍塵
方法周沙界。無爲而化不言而會。剖塵中經
指衣内寶。迷者知歸愚者懷道。教設三乘本
爲一實。大事一周歸神常寂。戒定熏修廣流
舍利。福庇人天恩霑動植。初興西竺後播東
州。龍宮帝闕禮供無休。僧會感靈呉邦首建。
魏后眞誠永寧大闡。欽惟我皇睠懷正道。牆
塹佛門匡弼法寶。築此金城營斯玉塔。楚璧
迴環燕玟周匝。綿聯珠網交絡華纓。光生帝
苑壯觀王城。簷傾遠岫戸映喬林。松風颯颯
桂魄沈沈。至元統號聖意難量。塔中顯出方
見其祥。惟茲神造福我帝居。與天同久萬古
不渝
辯僞録卷第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