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鐔津文集 (No. 2115_ 契崇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100] [Prev]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下之當也。夫委書而辨道。舍理而斷事天下
若此而爲之者。公乎當耶
古之有聖人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則一。
其迹則異。夫一焉者其皆欲人爲善者也。異
焉者分家而各爲其教者也。聖人各爲其教。
故其教人爲善之方。有淺有奧有近有遠。及
乎絶惡而人不相擾。則其徳同焉。中古之後。
其世大漓。佛者其教相望而出。相資以廣。天
下之爲善其天意乎。其聖人之爲乎。不測也。
方天下不可無儒。無百家者。不可無佛。虧
一教則損天下之一善道。損一善道則天下
之惡加多矣。夫教也者聖人之迹也。爲之者
本或
無之
聖人之心也。見其心則天下無有不是。
循其迹則天下無有不非。是故賢者貴知夫
聖人之心。文中子曰。觀皇極讜議。知佛教可
以一矣。王氏殆見聖人之心也
鐔津文集卷第二



鐔津文集卷第三
  藤州鐔津東山沙門契嵩撰
  輔教編下
  孝論
敍曰。夫孝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雖然
其説不甚著明於天下。蓋亦吾徒不能張之。
而吾嘗慨然甚愧。念七齡之時。吾先子方啓
手足。即命之出家。稍長諸兄以孺子可教將
奪其志。獨吾母曰。此父命。不可易也。逮攝衣
將訪道于四方。族人留之。亦吾母曰。汝已從
佛。務其道宜也。豈以愛滯汝。汝其行矣。嗚呼
生我父母也。育我父母也。吾母又成我之道
也。昊天罔極。何以報其大徳。自去故郷凡二
十七載。未始不欲南還墳隴修法爲父母之
冥賛。猶不果然。辛卯其年。自以弘法嬰難。而
明年郷邑亦嬰於大盜。吾父母之墳廬。得不
爲其剽暴。望之漣然泣下。又明年會事益有
所感。遂著孝論一十二章示其心也。其發明
吾聖人大孝之奧理密意。會夫儒者之説。殆
亦盡矣。吾徒之後學。亦可以視之也
  明孝章第一
二三子祝髮方事於吾道。逮其父母命之。以
佛子辭而不往。吾嘗語之曰。佛子情可正。而
親不可遺也。子亦聞吾先聖人其始振也。爲
大戒即曰。孝名爲戒。蓋以孝而爲戒之端也。
子與戒而欲亡孝。非戒也。夫孝也者大戒之
所先也。戒也者衆善之所以生也。爲善微戒
善何生邪。爲戒微孝戒何自邪。故經曰。使我
疾成於無上正眞之道者由孝徳也
  孝本章第二
天下之有爲者莫盛於生也。吾資父母以生。
故先於父母也。天下之明徳者莫善於教也。
吾資師以教。故先於師也。天下之妙事者莫
妙於道也。吾資道以用。故先於道也。夫道也
者神用之本也。師也者教誥之本也。父母也
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白
刃可冐也。飮食可無也。此不可忘也。吾之前
聖也後聖也。其成道樹教。未始不先此三本
者也。大戒曰。孝順父母師。僧孝順至道之法。
不其然哉。不其然哉
  原孝章第三
孝有可見也。有不可見也。不可見者孝之理
也。可見者孝之行也。理也者孝之所以出也。
行也者孝之所以形容也。修其形容而其中
不修。則事父母不篤惠人不誠。修其中而形
容亦修。豈惟事父母而惠人。是亦振天地而
感鬼神也。天地與孝同理也。鬼神與孝同靈
也。故天地之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詐孝
欺。佛曰。孝順至道之法。儒曰。夫孝置之而塞
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之後世而無朝
夕。故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
也。至哉大矣孝之爲道也夫。是故吾之聖人
欲人爲善也。必先誠其性而然後發諸其行
也。孝行者養親之謂也。行不以誠則其養有
時而匱也。夫以誠而孝之。其事親也全。其惠
人卹物也均。孝也者効也。誠也者成也。成者
成其道也。効者効其孝也。爲孝而無効。非孝
也。爲誠而無成。非誠也。是故聖人之孝。以誠
爲貴也。儒不曰乎。君子誠之爲貴
  評孝章第四
聖人以精神乘變化而交爲人畜。更古今混
然茫乎。而世俗未始自覺。故其視今牛羊。唯
恐其是昔之父母精神之所來也。故戒於殺
不使暴一微物。篤於懷親也。諭今父母則必
於其道。唯恐其更生而陷神乎異類也。故其
追父母於既往則逮乎七世。爲父母慮其未
然則逮乎更生。雖譎然骸世而在道然也。天
下苟以其不殺勸。則好生惡殺之訓。猶可以
移風易俗也。天下苟以其陷神爲父母慮。猶
可以廣乎。孝子愼終追遠之心也。況其於
變化而得其實者也。校夫世之謂孝者。局一
世而闇玄覽。求於人而不求於神。是不爲遠
而孰爲遠乎。是不爲大而孰爲大乎。經曰。應
生孝順心愛護一切衆生。斯之謂也
  必孝章第五
聖人之道以善爲用。聖人之善以孝爲端。爲
善而不先其端。無善也。爲道而不在其用。無
道也。用所以驗道也。端所以行善也。行善而
其善未行乎父母。能溥善乎。驗道而不見其
道之溥善。能爲道乎。是故聖人之爲道也無
所不善。聖人之爲善也。未始遺親。親也者形
生之大本也。人道之大恩也。唯大聖人爲能
重其大本也。報其大恩也。今夫天下之爲道
者孰與於聖人。夫聖人之道大臻。巍巍乎獨
尊於人天。不可得而生也。不可得而死也。及
其應物示同乎天人。尚必順乎人道。而不
敢忘其母之既死。不敢拒其父之見命故方
其成道之初。而登天先以其道諭其母氏。三
月復歸乎世。應命還其故國。示父於道而其
國皆化。逮其喪父也。而聖人躬與諸釋負其
棺以趨葬。聖人可謂與人道而大順也。今夫
方爲其徒。於聖人則晩路末學耳。乃欲不務
爲。孝謂我出家專道。則吾豈敢也。是豈見出
家之心乎。夫出家者將以道而溥善也。溥善
而不善其父母。豈曰道邪。不唯不見其心。抑
亦孤於聖人之法也。經謂父母與一生補處
菩薩等。故當承事供養。故律教其弟子得減
衣鉢之資而養其父母。父母之正信者可恣
與之。其無信者可稍與之。有所訓也矣
  廣孝章第六
天下以儒爲孝。而不以佛爲孝。曰既孝矣。又
何以加焉。嘻是見儒而未見佛也。佛也極焉。
以儒守之。以佛廣之。以儒人之。以佛神之。孝
其至且大矣。水固趨下也。洫而決之。其所至
不亦速乎。火固炎上也。嘘而鼓之。其所擧不
亦遠乎。元徳秀。唐之賢人也。喪其母哀甚。不
能自効。刺肌瀝血。繪佛之像。書佛之經。而史
氏稱之。李觀唐之聞人也。居父之憂。刺血寫
金剛般若。布諸其人。以資其父之冥。遽有奇
香發其舍。郁然連日。及之其隣。夫善固有其
大者也。固有其小者也。夫道固有其淺者也。
固有其奧者也。奧道妙乎死生變化也。大
善徹乎天地神明也。佛之善其大善者乎。佛
之道其奧道者乎。君子必志其大者奧者焉。
語不曰乎。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戒孝章第七
五戒始一曰不殺。次二曰不盜。次三曰不邪
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飮酒。夫不殺仁
也。不盜義也。不邪淫禮也。不飮酒智也。不妄
言信也。是五者修則成其人顯其親。不亦孝
乎。是五者有一不修則棄其身辱其親。不亦
不孝乎。夫五戒有孝之蘊。而世俗不覩忽之。
而未始諒也。故天下福不臻而孝不勸也。大
戒曰。孝名爲戒。蓋存乎此也。今夫天下欲福
不若篤孝。篤孝不若修戒。戒也者大聖人之
正勝法也。以清淨意守之。其福若取諸左右
也。儒者其禮豈不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
得其道矣。其詩豈不曰。愷悌君子求福不回。
是皆言以其正也。夫世之正者猶然。況其出
世之正者乎
  孝出章第八
孝出於善。而人皆有善心。不以佛道廣之。則
爲善不大而爲孝小也。佛之爲道也。視人之
親猶己之親也。衞物之生猶己之生也。故其
爲善則昆蟲悉懷。爲孝則鬼神皆勸。資其孝
而處世。則與世和平而亡忿爭也。資其善而
出世。則與世大慈而勸其世也。是故君子之
務道不可不辨也。君子之務善不可無品也。
中庸曰。苟不至徳至道不凝焉。如此之謂也
  徳報章第九
養不足以報父母。而聖人以徳報之。徳不足
以達父母。而聖人以道達之。道也者非世之
所謂道也。妙神明出死生。聖人之至道者也。
徳也者非世之所謂徳也。備萬善被幽被明。
聖人之至徳者也。儒不曰乎。君子之所謂孝
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參直養者也。安能
爲孝乎。曰君子之所謂孝也。國人稱願然曰。
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雖然。蓋意同而
義異也。夫天下之報恩者。吾聖人可謂至報
恩者也。天下之爲孝者。吾聖人可謂純孝者
也。經曰。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親。書
曰。黍稷非馨明徳惟馨。不其然哉。不其然哉。
吾從聖人之後。而其徳不修其道不明。吾徒
負父母而媿於聖人也夫
  孝略章第十
善天下道爲大。顯其親徳爲優。告則不得其
道徳。不告則得道而成徳。是故聖人輒遁于
山林。逮其以道而返也。徳被乎上下。而天
下稱之曰有子若此。尊其父母曰。大聖人之
父母也。聖人可謂略始而圖終善行權也。古
之君子有所爲而如此者。呉泰伯其人也。必
大志可以張大義。必大潔可以持大正。聖人
推勝徳於人天。顯至正於九嚮。故聖人之法
不顧乎世嗣。古之君子有所爲而如此者。伯
夷叔齊其人也。道固尊於人。故道雖在子而
父母可以拜之。冠義近之矣禮曰。已冠而字
之。成人之道也。見於母。母拜之。俗固本於
眞。其眞已修。則雖僧可以與王侯抗禮也。而
武事近之矣。禮曰。介者不拜。爲其拜而蓌
拜也。不拜重節也。母拜重禮也。禮節而先王
猶重之。大道烏可不重乎。俗曰。聖人無父。固
哉小人之好毀也。彼&MT03389;然而豈見聖人爲孝
之深渺也哉
  孝行章第十一
道紀。事其母也。母游必以身荷之。或與之助。
而道紀必曰。吾母非君母也。其形骸之累。乃
吾事也。烏可以勞君邪。是可謂篤於親也。慧
能。好鬻薪以養其母。將從師。患無以爲母儲。
殆欲爲傭以取資。及還而其母已殂。慨不得
以道見之。遂寺其家以善之。終亦歸死于是
也。故曰葉落歸根。能公至人也。豈測其異
徳。猶示人而不忘其本也。道丕會其世之亂。
乃負母逃於華陰山中。丐食以爲養。父死於
事。而丕往求其遺骸既至而亂骨不辨。道丕
即祝之。遽有髑髏躍至其前。蓋其父之骸也。
道丕可謂全孝也。智藏古僧之勁直者也。事
師恭於事父。師沒則心喪三年也。常超事師
中禮。及其沒也。奉之如存。故燕人美其孝悌
焉。故律制佛子必減其衣盂之資以養父母
也。然此諸公不遺其親。於聖人之。意得之矣。
智藏常超謹於奉師。蓋亦合於其起教之大
戒者也。可法也矣
  終孝章第十二
父母之喪亦哀。縗絰則非其所宜。以僧服大
布可也。凡處必與俗之子異位。過斂則以時
往其家。送葬或扶或導。三年必心喪。靜居修
我法。賛父母之冥。過喪期唯父母忌日孟秋
之既望。必營齋講誦如蘭盆法是可謂孝之
終也。昔者天竺之古皇先生。居父之喪則肅
容立其喪之前。如以心喪而略其哭踊也。大
聖人也夫。及其送之。或舁或導。大聖人也夫。
目犍連。喪母哭之慟。致饋於鬼神。目犍連亦
聖人也。尚不能泯情。吾徒其欲無情邪。故佛
子在父母之喪。哀慕可如目犍連也。心喪可
酌大聖人也。居師之喪必如喪其父母。而十
師之喪期則有隆殺也。唯禀法得戒之師心
喪三年可也。法雲在父母之憂哀慕殊甚。飮
食不入口累日。法雲古之高僧也。慧約殆至
人乎。其父母垂死。與訣皆號泣。若不能自存。
然喪制哭泣雖我教略之。蓋欲其泯愛惡而
趨清淨也。苟愛惡未忘遊心於物。臨喪而弗
哀。亦人之安忍也。故泥洹之時。其衆撫膺大
叫而血現若波羅奢華。蓋其不忍也。律宗曰。
不展哀苦者亦道俗之同恥也。吾徒臨喪可
不哀乎
  壇經賛稱經者。自後人尊其法。而非六祖之意
也。今從其舊不敢改易。亦可謂經則論
  在其本經
下卷之末
賛者告也。發經而溥告也。壇經者。至人之所
以宣其心也。何心邪佛所傳之妙心也。大哉
心乎。資始變化而清淨常若。凡然聖然幽然
顯然。無所處而不自得之。聖言乎明凡言乎
昧。昧也者變也。明也者復也。變復雖殊而妙
心一也。始釋迦文佛以是而傳之大龜氏。大
龜氏相傳之三十三世者。傳諸大鑒六祖諡號
大鑒禪師
大鑒傳之而益傳也。説之者抑亦多端。固有
名同而實異者也。固有義多而心一者也。曰
血肉心者。曰縁慮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堅實
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同而實
異者也。曰眞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煩惱心
者。曰菩提心者。修多羅其類此者。殆不可勝
數。是所謂義多而心一者也。義有覺義有不
覺義。心有眞心有妄心。皆所以別其正心也。
方壇經之所謂心者。亦義之覺義。心之實心
也。昔者聖人之將隱也。乃命乎龜氏教外以
傳法之要。意其人滯迹而忘返。固欲後世者
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無上正法。悉
已付囑摩訶迦葉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
存乎簡。聖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謂
也。聖人之道以要則爲法界門之樞機。爲無
量義之所會。爲大乘之椎輪。法華豈不曰。當
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華嚴豈不曰。以少方
便疾成菩提。要乎其於聖人之道利而大矣
哉。是故壇經之宗尊其心要也。心乎若明若
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
一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
猶萬物也。萬物猶一物也。此謂可思議也。及
其不可思也不可議也。天下謂之玄解。謂之
神會。謂之絶待。謂之默體。謂之冥通。一皆離
之遣之。遣之又遣。亦烏能至之。微其果然獨
得與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諒乎。推而廣之
則無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則無所不當也。施
於證性則所見至親。施於修心則所詣至正。
施於崇徳辯惑則眞妄易顯。施於出世則佛
道速成。施於救世則塵勞易歇。此壇經之宗
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厭。彼謂即心即佛淺者。
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錐探地而淺地。以屋漏
窺天而小天。豈天地之然邪。然百家者雖苟
勝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貫之。合乎群經斷
可見矣。至人變而通之。非預名字不可測也。
故其顯説之。有倫有義。密説之。無首無尾。天
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可擬乎可
議乎。不得已況之則圓頓教也。最上乘也。如
來之清淨禪也。菩薩藏之正宗也。論者謂之
玄學。不亦詳乎。天下謂之宗門。不亦宜乎。壇
經曰。定慧爲本。者趨道之始也。定也者靜也。
慧也者明也。明以觀之靜以安之。安其心可
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也。一行三昧者。
法界一相之謂也。謂萬善雖殊皆正於一行
者也。無相爲體者尊大戒也。無念爲宗者尊
大定也。無住爲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
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資也。
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曰大也。無相戒者
戒其必正覺也。四弘願者願度度苦也。願斷
斷集也。願學學道也願成成寂滅也。滅無所
滅。故無所不斷也。道無所道。故無所不度也。
無相懺者懺非所懺也。三歸戒者歸其一也。
一也者三寶之所以出也。説摩訶般若者謂
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聖人之方便也。聖
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權之實之。天下
以其寂。可以泯衆惡也。天下以其明。可以
集衆善也。天下以其權。可以大有爲也。天下
以其實。可以大無爲也。至矣哉般若也。聖
人之道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務
非夫般若不宜也不當也。至人之爲以般若
振。不亦遠乎。我法爲上上根人説者宜之也。
輕物重用則不勝。大方小授則過也。從來默
傳分付者密説之謂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
證也。眞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輒謗毀。謂百
劫千生斷佛種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偉乎
壇經之作也。其本正其迹効。其因眞其果不
謬。前聖也後聖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
復之。浩然沛乎若大川之注也。若虚空之通
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
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謂本。推而用之之謂
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謂因。以其非成者成
之之謂果。果不異乎因謂之正果也。因不異
乎果謂之正因也。迹必顧乎本謂之大用也。
本必顧乎迹謂之大乘也。乘也者聖人之喩
道也。用也者聖人之起教也。夫聖人之道莫
至乎心。聖人之教莫至乎修。調神入道莫至
乎一相止觀。軌善成徳莫至乎一行三昧。資
一切戒莫至乎無相。正一切定莫至乎無念。
通一切智莫至乎無住。生善滅惡莫至乎無
相戒。篤道推徳莫至乎四弘願。善觀過莫至
乎無相懺。正所趣莫至乎三歸戒。正大體裁
大用莫至乎大般若。發大信務大道莫至乎
大志。天下之窮理盡性莫至乎默傳。欲心無
過莫善乎不謗。定慧爲始道之基也。一行三
昧徳之端也。無念之宗解脱之謂也。無住之
本般若之謂也。無相之體法身之謂也。無相
戒戒之最也。四弘願願之極也。無相懺懺之
至也。三歸戒眞所歸也。摩訶智慧聖凡之大
範也。爲上上根人説直説也。默傳傳之至也。
戒謗戒之當也。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證
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復明所以
證也。以背成者復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
之。故曰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證
也。至人暗然不見其威儀。而成徳爲行藹如
也。至人頽然若無所持。而道顯於天下也。蓋
以正修而修之也。以正證而證之也。于此乃
曰罔修罔證罔因罔果。穿鑿叢脞競爲其説
繆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趨乎混
茫之空。則吾末如之何也。甚乎含識溺心而
浮識。識與業相乘循諸嚮而未始息也。象之
形之人與物偕生。紛然乎天地之間。可勝數
邪。得其形於人者。固萬萬之一耳。人而能覺。
幾其鮮矣。聖人懷此雖以多義發之。而天下
猶有所不明者也。聖人救此雖以多方治之。
而天下猶有所不醒者也。賢者以智亂。不肖
者以愚壅。苹平之人以無記惛。及其感物而
發喜之怒之哀之樂之。益蔽者萬端。曖然若
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於聖人之言則計之
博之。若蒙霧而望遠。謂有也謂無也。謂非有
也謂非無也。謂亦有也謂亦無也。以不見而
却蔽。固終身而不得其審焉。海所以在水也。
魚龍死生在海而不見乎水。道所以在心也。
其人終日説道而不見乎心悲夫。心固微妙
幽遠難明難湊。其如此也矣。聖人既隱。天
下百世雖以書傳而莫得其明驗。故壇經之
宗擧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
也。若排雲霧而頓見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視
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書曰。齊一變至於魯。
魯一變至於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從鹿
野苑終至跋提河。中間五十年。未曾説一字
者。示法非文字也。防以文字而求其所謂也。
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眞而人假也。曰依義
不依語者。以義實而語假也。曰依智而不依
識者。以智至而識妄也。曰依了義經不依不
了義經者。以了義經盡理也。而菩薩所謂即
是宣説大涅槃者。謂自説與經同也。聖人所
謂四人出世即四
依也
護持正法應當證知者。應
當證知。故至人推本以正其末也。自説與經
同。故至人説經如經也。依義依了義經故。至
人顯説而合義也合經也。依法依智故。至人
密説變之通之而不苟滯也。示法非文字故。
至人之宗尚乎默傳也。聖人如春淘。淘而發
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聖人命之而
至人効之也。至人固聖人之門之奇徳殊勳
大也。夫至人者始起於微。自謂不識世俗文
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説而顯道救世。與
乎大聖人之云爲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徳
上智生而知之。將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識乎。
死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不息。帝王者聖賢
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聖人
之所至。天且厭之久矣。烏能若此也。予固豈
盡其道。幸蚊虻飮海亦預其味。敢稽首布之
以遺後學者也
  眞諦無聖論
眞諦者何。極妙絶待之謂也。聖人者何。神
智有爲之謂也。有爲則以言乎權。絶待則以
詣乎實。實之所以全心而泯迹。權之所以攝
末而趨本。然則眞諦也者。豈容擬議於其間
哉。聊試寓言以明其蘊耳。夫眞諦者群心之
元心也。衆聖之實際也。如也非如也非非如
也。隱群心而不昧。現聖智而不曜。神明不
能測。巧歴不能窮。故般若曰。第一眞諦無成
無得。言其體而存之。則清淨空廓聖凡泯然。
言其照而用之。則彌綸萬有鼓舞群動。然則
體而存之。若其本乎。照而用之。似其末乎。當
其心冥於至本也。默乎清淨而絶聖棄智。是
亦宜爾。所謂第一義諦廓然空寂。無有聖人
孰爲繆乎。而秦人以爲太甚逕庭不近人情。
若無聖人而知無者誰歟。是亦未諭其微旨
也。若夫凡聖知覺者。眞諦之影響妄心之攀
縁耳。存乎影響即凝滯於名數。以乎攀縁則
眩惑於分別。是則非聖而聖而聖人。所以大
聖。無知而知其眞知。所以遍知。昔人有問於
昔人曰。云何是第一義諦。應曰。廓然無聖。問
者或曰。對朕者誰。應曰。不識。然斯人也非
昧聖而固不識也。蓋不欲人以形言而求乎
眞諦者也。而問人不悟。乃復云云。刻舟求劍。
遠亦遠矣。以指標月其指所以在月。以言諭
道。其言所以在道。顧言而不顧其道。非知道
也。視指而不視其月。非識月也。所以至人常
妙悟於言象之表。而獨得于形骸之外。淨名
默爾而文殊稱善。空生以無説而説。天帝以
無聞而聞。其不然乎
鐔津文集卷第三



鐔津文集卷第四
  藤州鐔津東山沙門契嵩撰
  皇極論
天下同之之謂大公。天下中正之謂皇極。中
正所以同萬物之心也。非中正所以離萬物
之心也。離之則天下亂也。同之則天下治也。
善爲天下者。必先持皇極而致大公也。不善
爲天下者。必先放皇極而廢大公也。是故古
之聖人推皇極於人君者。非他也。欲其治天
下也。教皇極於人民者。非他也。欲其天下治
也。朝廷國家者。天下之大體也。富貴崇高者。
天下之大勢也。持之得其道則體勢強。持之
失其道則體勢弱。道也者非他道也。皇極之
道也。周之文武戡削禍亂恢大王業。富貴崇
高而父子相繼。卜世之多也。卜年之永也。雖
往古來今未有其過之者也。其功徳聲名昭
然赫然。光播於無極。所謂持之得其道者也。
及乎夷平莊敬。下堂而致禮諸侯。東遷而苟
避戎狄。列國強横而不能制。富貴崇高而不
能尊。岌岌乎將墜其先王之鴻業也。所謂持
之失其道者也。嗚呼數口之家五畝之産。而
匹夫匹婦尸之。其爲人至愚也。其爲治至細
也。及其操中正而臨之。故家人親之。隣里慕
之。其家道之隆尚可能累世以傳于子孫。況
乎備天下之大體。乘天下之大勢。有可致之
資。有易爲之勢。用皇極而擧之。孰有不從而
服之。豈不摩肩躡足而歸之。詩曰。淑人君子。
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其斯之謂也。
或曰。皇極何道也。曰天道也。地道也。人道
也貫三才而一之。曰何謂也。曰天道不中正。
則日月星辰不明。風雨霜雪不時。五行錯繆
萬物不生。地道不中正。則山嶽丘陵其崩。江
河淮涜其凝。草木百實不成。城隍屋盧皆傾。
人道不中正。則性情相亂。内作狂妄外作禍
害。自則傷其生。他則傷其人也。故雖天之
高明廣大。微皇極孰爲天乎。雖地之博厚無
疆。微皇極孰爲地乎。雖人得秀氣而靈於萬
物。微皇極孰爲人乎。故皇極非聖人爲之也。
蓋天地素有之理也。故人失皇極而天地之
變從之。聖人者先吾人而得皇極也。故因而
推之以教乎其人也。伊尹曰。予天民之先覺
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聖人者其先覺
之謂也。故聖人之所以謹於皇極者。其汲汲
之於爲人也。其憂天下之甚也何哉。舜禹之
後其世益薄。嚚嚚㗚㗚人孰無過。小者過於
其家。大者過於其國。又大者過於其天下。皇
極於是振之。乃始推行於九疇。武王得之以
造周之天下。天下既大且久也。所以五福六
極者繋一身之皇極也。休徴咎徴者繋一國
一天下之皇極也。皇極其可離乎。吁人莫不
擧衡石以正金之輕重。引繩墨以正木之曲
直。及其所以爲身也爲天下國家也。而不知
擧皇極而正之。是聖賢豪傑之智。反出乎匠
氏百工之下。孟子曰。是不爲也。非不能也。夫
古之人君一作
君子
其有爲也。擧皇極而行之。故
不遲疑不猶豫。不稽於神不裁於人。雖堯以
天下與其人。而天下之人不以非其親而怨
堯。雖禹以天下及其子。而天下之人不以私
其親而怨禹。湯一征自葛始。而天下信之。東
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爲後
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而天下亦不
以勞其征伐而怨於湯。蓋與天下公也。舜以
匹夫而受人天下。周公以天下封其同姓者
五十餘國。而舜周公未嘗以私己而疑乎天
下。而天下亦以舜周公公於天下也。周有亂
臣十人。而其國治。紂有億兆夷人。而其國
亡何哉。用得中正故不必多也。用不中正
雖多奚益。曰何謂用得中正。曰大才授大事。
小才授小事。堪大事者不可以小失棄之。宜
小事者不可以大成託之。詩曰。山有榛隰有
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
人兮。蓋思周之用人大小得其宜也。賞罰黜
陟者君人之大權也。號令刑法者君人之大
教也。教不中正則其民疑。權不中正則其勢
欺。曰何謂權與教之中正也。曰賞者所以進
公也。不以苟愛而加厚。罰者所以抑私也。不
以苟惡而増重。黜者所以懲其過。不以貴賤
二其法。陟者所以陟其道。不以毀譽考其人。
號令者所以定民。不可輕出而屡改。刑法
所以約民。不可多作而大謹。多作大謹則人
煩而無恩。輕出屡改則人惑而無準。以毀譽
考其人則愛惡者得以肆其言。以貴賤二其
法則高明者得以恃其勢。以苟惡而増重則
失在不仁。以苟愛而加厚則失在非禮。禮者
皇極之容也。樂者皇極之聲也。制度者皇極
之器也。不擧其器則井田差賦税亂車服宮
室上僭下偪。不振其聲則人神不和風俗流
蕩。不昭其容則尊卑無別上下相繆。夫皇極
者不爲古而有不爲今而無。不爲堯舜禹湯
而長。不爲粲紂幽厲而消。唯在其行之者
也。行之至。所以爲帝爲王。行之未至。所以
爲五覇爲諸侯。絶而不行。所以爲亡國。得者
爲聖。履者爲賢。棄而不學者其爲小人哉。或
曰。秦漢其於皇極至之乎。曰秦亡其國雖不
論而皇極斷可識矣。漢之於皇極。觀其書則
一一可辨。概而語之亦未之至。其在王覇之
間也。或者以爲然矣
  中庸解第一
或曰。中庸與禮記疑若異焉。夫禮者。所以序
等差而紀制度也。中庸者。乃正乎性命之説
而已。與諸禮經不亦異乎。叟從而辨之曰。子
豈不知夫中庸乎。夫中庸者。蓋禮之極而仁
義之原也。禮樂刑政仁義智信。其八者一於
中庸者也。人失於中性接於物。而喜怒哀懼
愛惡生焉。嗜欲發焉。有聖人者。懼其天理
將滅而人倫不紀也。故爲之禮樂刑政。以節
其喜怒哀懼愛惡嗜欲也。爲之仁義智信。以
廣其教道也。爲之禮也。有上下内外。使喜者
不得苟親。怒者不得苟疏。爲之樂也。有雅正
平和之音以接其氣。使喜與嗜欲者不得淫
泆爲之刑也。有誅罰遷責。使怒而發惡者不
得相凌。爲之政也。有賞有罰。使哀者得告懼
者有勸。爲之仁也。教其寛厚而容物。爲之義
也。教其作事必適宜。爲之智也。教其疏通而
知變爲之信也。教其發言而不欺。故禮樂刑
政者。天下之大節也。仁義智信者天下之大
教也。情之發不踰其節。行之修不失其教。則
中庸之道庶幾乎。夫中庸者。立人之道也。是
故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必修中庸然後
擧也。飮食可絶也。富貴崇高之勢可讓也。而
中庸不可去也。其誠其心者。其修其身者。其
正其家者。其治其國者。其明徳于天下者。舍
中庸其何以爲也。亡國滅身之人。其必忘中
庸故也。書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
道也。其此之謂乎
  中庸解第二
或問曰。所謂禮樂刑政天下之大節也。仁義
智信天下之大教也。情之作不踰其節。行之
修不失其教。則中庸之道庶幾乎。僕也冥然
未達其意。子復爲我言之。叟曰。孺子有志哉。
可聞道也。夫教也者。所以推於人也。節也者。
所以制於情也。仁義智信擧。則人倫有其紀
也。禮樂刑政修。則人情得其所也。人不暴其
生。人之生理得也。情不亂其性。人之性理正
也。則中庸之道存焉。故喜怒哀樂愛惡嗜欲。
其牽人以喪中庸者也。仁義智信禮樂刑政。
其導人以返中庸者也。故曰仁義智信禮樂
刑政其八者一於中庸者也。夫中庸也者。不
爲也。不器也。明於日月而不可覩也。幽於鬼
神而不可測也測或
作無
唯君子也。故能以中庸
全。唯小人也。故能以中庸變。全之者爲善。則
無所不至也。變之者爲不善。則亦無所不至
也。書曰。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
守也。是聖人豈不欲人之終始於中庸而愼
其變也。舜以之爲人君。而後世稱其聖。顏回
以之爲人臣。而後世稱其賢。武王周公以之
爲人子。而後世稱其孝。中庸者豈妄乎哉。噫
後世之爲人君者。爲人臣者。爲人之子孫者。
而後世不稱非他也。中庸之不修故也
  中庸解第三
或問。洪範曰。皇建其有極。説者云。大立其有
中者也。斯則與子所謂中庸之道。異乎同邪。
曰與夫皇極大同而小異也。同者以其同趨
乎治體也。異者以其異。乎教道也。皇極教也。
中庸道也。道也者。出萬物也入萬物也。故以
道爲中也。其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
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此不亦出。入萬物乎。教也者。正萬物直萬物
也。故以教爲中也。其洪範曰。無偏無陂遵王
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
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此
不亦正直萬物乎。夫中庸之於洪範。其相
爲表裏也。猶人之有乎心焉。人而無心則曷
以形生哉。心而無人亦曷以施其思慮之爲
哉。問曰。鄭氏其解天命之謂性。云天命謂天
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木神則仁。金神
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智。土神則信。考夫鄭
氏之義疑。若天命生人。其性則從所感而有
之也。感乎木神則仁性也。感乎金水火土之
神則義禮智信之性也。似非習而得之也。與
子所謂仁義禮智信其於性也必教而成之不
亦異乎。幸聞其所以然。叟曰。快哉子之問。吾
嘗病鄭氏之説不詳。而未暇議之。然鄭氏者。
豈能究乎性命之説耶。夫所謂天命之謂性
者。天命則天地之數也。性則性靈也。蓋謂人
以天地之數而生合之性靈者也。性乃素有
之理也。情感而有之也。聖人以人之性皆有
乎恩愛感激知別思慮狥從之情也。故以其
教因而充之。恩愛可以成人也。感激可以成
義也。知別可以成禮也。思慮可以成智也。狥
從可以成信也。孰有因感而得其性耶。夫物
之未形也。則性之與生倶無有也。孰爲能感
乎。人之既生也。何待感神物而有其性乎。彼
金木水火土。其爲物也無知。孰能諄諄而命
其然乎。怪哉鄭子之言也。亦不思之甚矣。如
其説。則聖人者何用教爲。而或者默爾然之
  中庸解第四
或曰。吾嘗聞。人之性有上下。猶手足焉。不可
移也。故孔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韓子曰。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孟
子曰。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
性。而與子之謂性者疑。若無賢不肖也。無人
之與畜也。混然爲一不辨其上下焉。而足可
加於首。首可置於足。顛之倒之。豈見其不移
者也。子何以異於聖賢之説耶。叟曰。吾雖與
子終日云云。而子猶頑而不曉。將無可奈何
乎。子接吾語而不以心通。仍以事責我耶。我
雖巧説。亦何以逃于多言之誅乎。仲尼曰。唯
上智與下愚不移者。蓋言人有才不才。其分
定矣。才而明者。其爲上矣。不才而昧者。其爲
下矣。豈曰其性有上下哉。故其先曰。性相近
也。習相遠也。而上智與下愚不移。次之苟
以性有上下而不移也。則飮食男女之性。唯
在於智者。而愚者不得有之。如皆有之則不
可謂其性定於上下也。韓子之言。其取乎仲
尼。所謂不移者也。不能遠詳其義而輒以善
惡定其上下者。豈誠然耶。善惡情也。非性也。
情有善惡。而性無善惡者何也。性靜也。情動
也。善惡之形見於動者也。孟子之言犬之性
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者。孟氏其指性
之所欲也。宜其不同也。吾之所言者性也。彼
二子之所言者情也。情則孰不異乎。性則孰
不同乎。或曰。然則犬牛猶人也。衆人猶聖賢
也。何以見乎衆人。與聖賢耶。曰子誠不知也。
犬牛則犬牛矣。衆人則衆人矣。聖賢則聖賢
矣。夫犬牛所以爲犬牛者。犬牛性而不別也。
衆人之所以爲衆人者。衆人靈而不明也。賢
人之所以爲賢人者。賢人明而未誠也。聖人
之所以爲聖人者。則聖人誠且明也。夫誠也
者。所謂大誠也夫或作大
或作性
中庸之道也。靜與天
地同其理。動與四時合其運。是故聖人以之
禮也。則君臣位焉。父子親焉。兄弟悌焉。男
女辨焉。老者有所養。少者有所教。壯者有所
事。弱者有所安。婚娶喪葬則終始得其宜。天
地萬物莫不有其序。以之樂也。朝廷穆穆天
下無憂。陰陽和也。風雨時也。凡有血氣之屬。
莫不昭蘇歌於郊社宗廟而鬼神來假以之刑
也。則軍旅獄訟理。而四夷八蠻畏其威。其
民遠罪而遷善。以之政也。則賢者日進。佞者
絶去。制度大擧。聲明文物。可示於後世仁之
則。四海安義之則。萬物宜智之則。事業擧
信之則。天下以實應。聖人之以中庸作也如

  中庸解第五
或者再拜而前曰。至哉吾子之言也。而今而
後。吾知夫中庸之爲至也。天下之至道也。夫
天地鬼神無以過也。吾人非中庸則何以生
也。敢問中庸可以學歟。曰是何謂歟。孰不可
學也。夫中庸也。非泯默而無用也。故至順則
變。變則通矣。節者所以制其變也。學者所
以行其通也。變而適義。所以爲君子。通而失
教。所以爲小人。故言中庸者。正在乎學也。然
則何以學乎。曰學禮也。學樂也。禮樂修則中
庸至矣。禮者。所以正視聽也。正擧動也。正言
語也。防嗜欲也。樂者。所以宣噎鬱也。和血氣
也。視聽不邪。擧動不亂。言語不妄。嗜欲不
作。思慮恬暢血氣和平而中庸。然後仁以安
之。義以行之。智以通之。信以守之。而刑與政
存乎其間矣。曰如古之人。其孰能中庸也。而
僕願從其人焉。曰由書而觀之。則舜也孔子
也。其次則顏子也子思也。武王周公。則謂
其能以中庸孝也。或曰。堯與禹湯文武周公。
豈非聖人耶。其上不至堯。而下不及禹湯文
武周公何謂也。曰孔子不言。而吾豈敢議焉。
曰孟軻學於子思。其能中庸乎。曰吾不知也。
曰唐世李&T037173;其能中庸乎。曰&T037173;乎其傚中庸
者也。能則未聞也。曰子能中庸乎。曰吾之不
肖豈敢也。抑亦嘗學於吾之道。以中庸幾於
吾道。故竊而言之。豈敢謂能中庸乎。或曰。僕
雖不敏請事斯語。再拜稽首而退
鐔津文集卷第四



鐔津文集卷第五
  藤州鐔津東山沙門契嵩撰
  論原
  禮樂
禮王道之始也。樂王道之終也。非禮無以擧
行。非樂無以著成。故禮樂者王道所以倚而
生成者也。禮者因人情而制中。王者因禮而
爲政。政乃因禮樂而明効。人情莫不厚生而
禮樂之養。人情莫不棄死。而禮正之喪。人情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