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廣弘明集 (No. 2103_ 道宣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100] [Prev]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義乖。復何所託。設引大例生義似同。若釋
同於邪見。深累如何自免。豈得苟要時譽。
混正同邪。非身之讐奚至於此。凡所紕紊胡
可勝言。特由率己致斯狼狽。根既不正枝葉
自傾。逐誤生疑隨疑設難。曲形直影其可得
乎。試擧二三冀詳大意。深疵繁緒委答如別。
尋夫呂公逹鑒。豈盂浪而至此哉。示顯眞俗
雲埿難易楚越。因彰佛教弘遠正法凝深。譬
洪爐非掬雪所投。渤澥豈膠舟能越也。太史
令李君者。靈府沈祕襟期遠邈。專精九數綜
渉六爻。博考圖典瞻觀雲物。鄙衞宏之失度。
&T073833;竈之未工。神無滯用望實斯在。既屬呂
公餘論復致間言。以實際爲大覺。玄軀無
爲是調御法體。此乃信薫修容。有分證禀。自
然終不可成。良恐言似而意違。詞近而旨遠。
然天師妙道幸以再斯。且寇氏天師。崔君特
廌共貽伊咎。夫復何言。雖謂不混於淄澠。蓋
已自濫金鋀耳惟公逸宇寥廓學殫墳素。
庇身以仁義。應物以樞機。肅肅焉汪汪焉。擢
勁節以干雲。談清瀾而鎭地。騰芳文苑。職
處儒林。捃摭九疇之宗。研詳二載之説。至
於經禮三百曲禮三千。莫不義符指掌。事如
俯拾罇俎咸推。其准的法度必待其雌黄。遂
令相鼠之詩絶聞於野。魚麗之詠盈耳於朝。
*惟名與實盡善盡美矣。而誠敬之重禀自
夙成。弘護之心實*惟素蓄。屬斯諠議同恥疚
懷。故能投刺含膠允光大義。非夫才兼内外
照實隣幾豈能激揚清濁濟俗匡眞耳。昔什
公門下服道者三千。今此會中同聽者如市。
貧道猥以庸陋。叨厠末筵。雖慶朝聞然慚夕
惕。詳以造疏三徳。並是貫逹五乘。牆仞罕窺
辭峯難仰。既屬商羊鼓舞。而霈澤必霑。詞雷
迅發恐無暇掩耳。僉議。古人曰。一枝可以戢
羽。何煩乎鄧林。黄洿足以沈鱗。豈俟於滄
海。故不以愚懦垂逼課虚。辭弗獲免。粗陳梗
概。雖文不足取。而義或可觀。顧己庸疏彌増
悚恧。指述還答餘無所申。釋明濬白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二

重請三藏聖教序啓釋玄奘
  伏奉墨勅猥垂奬喩。祇奉綸言精守震越。
玄奘業行空疏謬參法侶。幸屬九瀛有截
四海無虞。憑皇靈以遠征。恃國威而訪道。
窮遐冒險。雖勵愚誠。纂異懷荒。寔資朝化。
所獲經論奉勅翻譯。見成卷軸未有詮序。
伏惟。陛下叡思雲敷。天華景爛。理包繋象。
調逸咸英。跨千古以飛聲。掩百王而騰實。
竊以神力無方。非神思不足詮其理。聖教
玄遠。非聖藻何以序其源。故乃冒犯威嚴
敢希題目。宸睠冲邈不垂矜許。撫躬累息
相顧失圖。玄奘聞。日月麗天。既分暉於戸
牖。江河紀地。亦流潤於巖崖。雲和廣樂。不
祕響於聾昧。金璧奇珍。豈韜彩於愚瞽。敢
縁斯理重以干祈。伏乞。雷雨曲垂。天文俯
照。配兩儀而同久。與二曜而倶懸。然則鷲
嶺微言。假神筆而弘遠。雞園奧義。託英詞
而宣暢。豈止區區梵衆獨荷恩榮。亦使蠢
蠢迷生方超塵累而已。謹奉表奏以聞。謹
言。勅遂許焉。謂駙馬高履行曰。汝前請朕
爲汝父作碑。今氣力不如昔。願作功徳爲
法師作序。不能作碑汝知之。貞觀二十二
年幸玉華宮。追奘至。問翻何經論。答正翻
瑜伽。上問何聖所作。明何等義。具答已。令
取論自披閲。遂下勅新翻經論寫九本。頒
與雍洛相兗荊楊等九大州。奘又請經題。
上乃出之名大唐三藏聖教序。於明月殿
命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對群僚讀之
謝皇太子聖教序述啓釋玄奘
玄奘聞。七曜摛光。憑高天而散景。九河灑
潤。因厚地以通流。是知相資之美處物既
然。演法依人理在無惑。伏惟。皇太子殿下。
發揮睿藻。再述天文。讃美大乘莊嚴實相。
珠迴玉轉霞爛錦舒。將日月而聯華。與咸
英而合韻。玄奘輕生多幸。沐浴殊私。不任
銘佩。奉啓陳謝。謹啓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三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論僧者六和爲體。謂戒見利及三業
也。是以道洽幽明。徳通賢聖。開物成務則福
被人天。導解律儀則化垂空有並由式敬六
和揚明三寶。内蕩四魔之弊。外傾八慢之幢。
遂使三千圍内咸禀僧規。六萬遐年倶遵聲
教。非僧弘御孰振斯哉。然則道渉&T032876;隆。岠百
六之陽九。塵隨信毀。懷利用之安危。通人
不滯其開抑。鄙夫有阻於時頌。故使衆雜邪
正。布逼引之康莊。心包明昧。顯登機之衢術。
是知滿願之侶。乘小道而攝生。天熱之倫。
寄邪徒而化物。撃揚覈於適道。弘喩在於權
謀。未俟威容惟存離著。若斯言之備則通
於理行者也。或不逹者妄起異端。若見左行
謬僻濫惘彌甚。莫思己之煩惑。專憚彼之乖
儀。於即雷同荷冒坑殘夷滅。下凡之例。抱怨
酷而消亡。上聖之徒。悼兇悖之安忍。自古
君人之帝。殷鑒興亡之經。開呑舟之宏網。布
容養之寛政。闡仁風於㝢内。坐致太平。弘出
處之成規。饗茲大齎。餘則察察糺擧背烹鮮
之格言。收羅咎失。挹凝脂之密令。及後禍作
殃扇。隄防莫開掩泣向隅。斯須糜潰爲天下
之所笑也。故集諸政績布露賢明。或抗詔而
立讜言。或興論以詳正議。或褒仰而崇高
尚。或銜哀而暢誄詞。茲道可尋備于後列
梁弘明集僧行總目
  晋庾氷爲帝出詔令僧致敬 晋尚書令
何充建議不合奏二首 晋桓玄書論道
人敬王者并答 桓玄又書論敬議并王令
答八首
釋慧遠與桓玄書論不敬并答 桓楚僞詔
沙門不須敬并答五首 釋慧遠沙門不敬王
者論 釋慧遠與桓玄書明沙汰事并答
支道林與桓玄書論僧籍 鄭道子書論踞
食范伯倫書論踞食 范伯倫表論踞食
詔答 釋慧義答范伯倫書并答 范伯倫
與生觀二法師書 後秦主令恒標二
師罷道詔并答 羅什與後秦主書論恒
標罷道事 釋慧遠答桓玄令返俗書并答
釋僧巖答劉公不還俗書 釋道盛啓齊武
論沙汰事
唐廣弘明集僧行篇總目
  東晋丘道護支曇諦誄并序 後秦釋僧肇
羅什誄并序 宋釋慧琳釋法綱誄并序 宋
釋慧琳竺道生誄 宋謝靈運釋曇隆誄
宋謝靈運釋慧遠誄 宋張暢若邪山
法師誄 南齊釋慧林釋玄運誄 南齊律
師釋智稱誄 南齊虞羲景法師行状 梁
沈約淨秀尼行状 宋孝武沙汰僧尼詔
元魏孝文褒崇諸僧詔七首 南齊沈休文
述中食論 沈休文述僧會食論 北齊文
宣沙汰僧議詔并答 梁簡文吊道澄法師
亡書 梁晋安王與所部僧正教 梁王筠
與東陽盛法師書 梁釋智林與汝南周顒
書 梁劉孝標與擧法師書 梁王曼頴與
皎法師書并答 梁劉之&T052674;吊震法師亡書
梁劉之*&T052674;吊震兄李敬朏書 梁劉之&T052674;
京正亡書金華山栖志 梁劉孝標東陽
金華山棲志陳
釋眞觀與
徐僕射書
 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周釋曇積上武帝止沙汰表 戴逵貽
書仙城命禪師 幽林沙門釋惠命詶
書北齊戴先生 隋内史薛道衡吊延法師
亡書 隋釋彦琮福田論 唐高祖問僧出
家損益詔并答 唐高祖出沙汰佛道詔
唐太宗令道士在僧前詔并表 今上令議
沙門敬三大詔并百官駁議表啓状等
及詔所親表啓論等
廣弘明集僧行篇第五之卷二十
  諸僧誄行状支曇諦竺羅什釋法綱
竺道生 釋曇隆 釋慧遠 釋玄敬 釋
玄運 釋智稱 釋玄景 釋淨秀
  道士支曇諦東晋丘道護
晋義熙七年五月某日。道士支曇諦卒。春秋
六十有五。嗚呼哀哉。法師肇胤西域。本
康居。因族以國氏。既伏膺師訓。乃從法姓支。
徙于呉興郡烏程縣都郷千秋里。資金商之
貞氣。藉陽育之韶律。胄遐方而誕秀。協川嶽
而禀神。識情湛粹風宇明肅。道致表於天期。
徳範彰於素器。貞悟獨拔。群異不足以動其
心。至誠深固。衆論莫能干其執。是以超塵
絶詣。慧旨發於弱齡。研微耽玄。明道昭於歳
暮。故能振靈風於神境。演妙化於季葉。嗣
清前哲。穆道俗而歸懷焉。遊渉衆方敷揚大
業。妙尋幽賾清言析微。加以善屬文辭。識
賞參流。固已諧契風勝領冠一時矣。公之中
年爰乃慨以城傍難置幽居爲節。且山水之
性素好自然。靜外之默體自天心。於是謝縁
人封遁迹巖壑。乃考室于呉興郡故障之崑
山。味道崇化二十餘載。其栖業所弘。可以
洗心滌&T003902;。筌象之美。足以窮興永年。於是
晞宗歸仁者自群方而集。欽風懷趣者不遠
而叩津焉。于時時望英豪多延請齋講。公虚




心應物。不嘗以動止介懷。推誠述義。未始以
道俗殊致。其中抱壹之徳。又遐邇所推。方將
灑拂玄路緪維頽風。超外妙梯擬轍玄蹤。惜
乎不永遘疾而終。識者深云亡之痛。悠情感
惟良之悲。蓋無爵而貴。生榮死哀者此之謂
矣。雖至理冥一存亡定於形初。玄識妙照骸
器同於朽壤。然而闕情期於欣戚之境。未泯
乎離會之心者。亦何能不以失得爲悲喜。臨
岐而悽懷哉。苟冥廢之難體。寄筌翰以懷
風。援弱毫而舒情。播清暉乎無窮。乃作誄

綿綿終古。曖曖玄路。妙縁莫叩。長寐靡寤。生
滅紛紜。動息舛互。相驅百世。季葉彌蠹。
溺塵勞。孰知其故。至人乘運。靈覺中肇。未
覩滄流井蛙無小。大明融朗。幽夜乃曉。滅有
歸空。除闇即皦。道洽無方。仁被禽鳥。昧者靡
遺。識者彌了。超哉法師。道性自然。壹心絶
俗。祇誠重玄。研微神鋒。妙悟無間。塵之所
著。在至斯捐。累之所引。秉之彌堅。擺落塵
羈。振拕靈淵。遼遼清雅。簫*簫貞韻。汪汪
其冲。亹亹其進。和而有慨。異而不峻。停心獨
得。標想千刃。虚以應物。無來不順。汎遊弘
化。振響揚暉。開道玄肆。肇闢靈扉。位制冥
極。剖析幽微。忘懷善挹。穆然靡違。會通群
方。總之所歸。遐抗頽綱。闡固法闈。緒此妙
慧。乃播神威。幽境湛默。入肆諠引。閑邃易
一。華紛難泯。公乃慨然。中駕潜軫。卜居川巖。
搆室林巘。擯域外縁。潜精内敏。靡筌不服。
無微不盡。蔚矣崑嶺。崗阜丘墟。連峯雲秀。
迴壑迂餘。庭蔭蕭條。階繞清渠。翳然其遠。
*蕭爾其虚。眇眇玄風。愔愔僧徒。味道*閑室。
寂焉神居。心隨道親。情與俗疎。道固無孤。
徳必有隣。淵清引映。業勝懷人。晞風宗玄。自
遠來賓。亦有衿期。時來問津。湛湛無窮。日
日王神。林壤有謝。道心常新。聖逝言絶。賢
表義乖。翳翳末運。玄化將頽。澹矣夫子。道
俗歸懷。庶享遐年。振此落維。如何不弔。棄世
永辭。儀景長歸。逝矣不追。有識深慟。含情同
悲。嗚呼哀哉。推昔綢繆。驟淹信宿。*閑宴
清宇。藉卉幽谷。或濯素瀬。爰憩翠竹。屢興名
辰。汎觴掇菊。梨柚薦甘。蒲筍爲蔌。賦詩詠
言。怡然偕足。眷懷茲遊。想之在目。傷哉斯
遇。千載無復。踐舊霑衿。瞻墳悲哭。嗚呼哀
哉。有必之無。始則歸卒。逹人妙觀。千齡一
日。昧者或應。横爲凶吉。邈矣法師。夙反玄
室。累劫之勤。不速而疾。庶遘冥縁。終會靈
術。妙行弗運。寔深喪質。情在未冥。悵爲自
失。寄懷毫素。徽風載述。嗚呼哀
  鳩摩羅什法師釋僧肇
夫道不自弘。弘必由人。俗不自覺。覺必待匠。
待匠故世有高悟之期。由人故道有小成之
運。運在小成則靈津輟流。期在高悟則玄鋒
可詣。然能仁曠世期將千載時師邪心是非
競起。故使靈規潜逝徽緒殆亂。爰有什法師
者。蓋先覺之遺嗣也。凝思大方馳懷高觀。審
釋道之陵遲。悼蒼生之窮藹。故乃奮迅神儀。
㝢形季俗。統承洪緒。爲時城塹。世之安寢
則覺以大音。時將晝昏乃朗以慧日。思結頽
綱於道消。緝落緒於窮運。故乘時以會錯枉
以正。一扣則時無互郷。再撃則&T010838;&T010644;歸仁。
于斯時也。羊鹿之駕摧輪。六師之車覆轍。二
想之玄既明。一乘之奧亦顯。是以端坐嶺東
響馳八極。恬愉弘訓而九流思順。故大秦符
姚二天王師旅以延之。斯二王也。心遊大
覺之門。形鎭萬化之上。外揚羲和之風。内盛
弘法之術。道契神交屈爲形授。公以宗匠不
重則其道不尊。故蘊懷神寶感而後動。自公
形應秦川。若燭龍之曜神光。恢廓大宗若
和之出快桑。融冶常道盡重玄之妙。*閑邪
俗窮名教之美。言既適時理有圓會。故辯
不徒興。道不虚唱。斯乃法鼓重振於閻浮。
梵輪再轉於天北矣。自非位超修成體精百
錬行藏應時。其孰契於茲乎。以要言之。其
爲弘也隆於春陽。其除患也厲於秋霜。故巍
巍乎蕩蕩乎。無邊之高韻。然隘運幽興。若人
云暮。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
大寺。嗚呼哀哉。道匠西傾。靈軸東摧。朝*羲
落曜。寶岳崩頽。六合晝昏。迷駕九迴。神關重
閉。三塗競開。夜光可惜。盲子可哀。罔極之
感。人百其懷。乃爲誄曰。先覺登遐。靈風緬
邈。通仙潜凝。應眞冲漠。叢叢九流。是非競
作。悠悠盲子。神根沈溺。時無指南。誰識冥
度。大人遠覺。幽懷獨悟。恬冲靜默。抱此玄




素。應期乘運。翔翼天路。既曰應運。宜當時
望。受生乘利。形標奇相。繦褓俊遠。髫齔逸
量。思不再經。悟不待匠。投足八道。遊神三
向。玄根挺秀宏音遠唱。又以抗節。忽棄榮俗。
從容道門。尊尚素朴。有典斯尋。有妙斯録。
弘無自替。宗無擬族。霜結如氷。神安如嶽。外
疏彌高。内朗彌足。恢恢高韻。可模可因。愔
愔冲徳。惟妙惟眞。靜以通玄。動以應人。言
爲世寶。默爲時珍。華風既立。二教亦賓。誰謂
道消。玄化方新。自公之覺。道無不弘。靈風遐
扇。逸響高騰。廓茲大方。然斯惠燈。道音始
唱。俗網以崩。癡根彌拔。上善彌増。人之*寓
俗。其途無方。統斯群有。紐茲頽綱。順以四
恩。降以慧霜。如彼維摩。跡參城坊。形雖圓
應。神冲帝郷。來教雖妙。何足以臧。偉哉大
人。振隆圓徳。標此名相。顯彼冲默。通以衆
妙。約以玄則。方隆般若。以應天北。如何運
邅。幽里冥剋。天路誰通。三*塗誰塞。嗚呼哀
哉。至人無爲。而無不爲。權網遐籠。長羅遠
羈。純恩下釣。客旅上摛。恂恂善誘。肅肅風
馳。道能易俗。化能移時。奈何昊天。摧此靈
規。至眞既往。一道莫施。天人哀泣。悲慟靈
祇。嗚呼哀哉。公之云亡。時唯百六。道匠韜
斤。梵輪摧軸。朝陽頽景。瓊岳顛覆。宇宙晝
昏。時喪道目。哀哀蒼生。誰撫誰育。普天悲
感。我増摧衂。嗚呼哀哉。昔吾一時。曾遊仁
川。遵其餘波。纂承虚玄。用之無窮。鑚之彌
堅。曜日絶塵。思加數年。微情末叙。已隨化
遷。如可贖兮。貿之以千。時無可待。命無可
延。惟身惟人。靡憑靡縁。馳懷罔極。情悲昊
天。嗚呼哀哉
  武丘法綱法師*誄宋釋慧琳
元嘉十一年冬十一月辛未。法綱法師卒。嗚
呼哀哉。夫峭立方矯既傷於通任。卑隨圓比
又虧於剛絜。山居協枯槁之弊。邑止來囂湫
之患。酌二情而簡雙事者。法師其有焉。少遊
華京長栖幽麓。樂志入出乘情去來。瀆厭人
流就*閑於木石。鬱寂丘壑求觀於物類。人
以爲無特操。我見其師誠矣。天性膚敏陶漸
風味。從容情理賞託文義。交遊敦亮盡之契。
進趣慕復永之道。理身法服。朱纓之累早
絶。抗趾神疆。丹墀之閡夙判。況乃桑門矯
拂之跡。徒倚伏之數者哉。昔因邂逅傾蓋著
交。同以剪落。夷契群萃布懷舒憤。以寄當年。
遂携手遊梁比翼栖鄧。餐風虚岫&MT03532;道玄
津。比樂齊讌千載一時。自林傾鳥散奄忽盈
紀。子薄高柯予淪泥滓。常冀曾卜索居之遇。
遂成梁高山海之別。東瀾弗復西景莫收。致
盡川征歸骨曾丘。嗚呼哀哉。誄曰厥族氏
殷。寔湯之裔。榮聲中微。源流昭晰。少遭閔
凶。宗無緦繐。慈姑經營。託是養衞。爰逮三
五。聰韻特挺。雙奇比秀。偶羅齊頴。志陋中
區。思擢神境。脱落生延。耽慕縁永。既遵玄
轍。洞曉名跡。仁義之外。通非所惜。室欲靡
遂。坐以會適。弗依朱扉。考卜巖壁。來不濡
足。去不絶翮。頡頏升萃。進退損益。予惡浮
波。爾能即心。倶翔道澤。同集徳林。齊拂和
風。共聆玄音。自宮徂國。在目在*衿。往化綿
邈。遺思沈吟。亦既離逖。天道明誓。爾出舊
山。予反遐裔。庶乘和運。同蔭共憩。寒灰弗
煙。落葉離綴。睽願莫從。子遂下世。人之云
亡。風懷掩翳。嗚呼哀哉。玄冬凄烈。江滸蕭
條。寒風颺幕。飛霰入艘。命有近止。歸*塗尚
遙。憫憫即盡。寂寂哀號。孤旅如&MT02249;。均化無
褒。嗚呼哀哉。懷遊居之虎丘。悼冥滅之廬嶺。
惟採録於中京。念提携於番境。情飄颻於雙
巒。思纒綿於兩省。何綢繆兮無極。心所存兮
腷臆。閲嚴冬兮已謝。籍隆暑兮既息。四運
紛其邅迴。情期窅以長匿。苟來縁之匪亡。
眷生平以増惻。嗚呼哀哉
  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 宋釋慧琳
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道生法師卒於廬
山。嗚呼哀哉。善人告盡。追酸者無淺。含理
亡滅。如惜者又深。法師本姓魏。彭城人也。
父廣戚縣令。幼而奇之。携就法汰法師。改服
從業。天資聰懋思悟夙挺。志學之年便登
講座。于時望道才僧著名之士。莫不窮辭挫
慮服其精致。魯連之屈田巴。項託之抗孔叟。
殆不過矣。加以性靜而剛烈。氣諧而易遵。喜
捨以接誘。故物益重焉。中年遊學廣搜異聞。
自楊徂秦登廬躡霍。羅什大乘之趣。提婆小
道之要。咸暢斯旨究擧其奧。所聞日優所見
踰賾。既而悟曰。象者理之所假。執象則迷理。
教者化之所因。束教則愚化。是以徴名責實。
惑於虚誕。求心應事。芒昧格言。自胡相傳中
華承學。未有能出域者矣。乃收迷獨運
存履遺跡。於是衆經雲披群疑氷釋。釋迦之
旨淡然可尋。珍怪之辭皆成通論。聃周之申
名教。秀弼之領玄心。於此爲易矣。物忌光頴
人疵貞越。怨結同服好折群遊。遂垂翼斂趾。
銷影巖穴遵晦至道。投跡愚公登舟之迹。有
往無歸命盡山麓。悲興寰畿。嗚呼哀哉
泗汴之清。呂梁之峻。惟是淑靈。育此明俊。
如草之蘭。如石之瑾。匪曰薫彫。成此芳絢。爰
初志學。服膺玄跡。經耳了心。披文調策。弱而
登講。靡章不析。善以約言。弗尚辭㦎。有識欽
承。厭是鉤賾。中年稽教。理洗未盡。用是遊
方。求諸淵隱。雖遇殊聞。彌覺同近。塗窮無
歸。迴轅改軫。芟夷名疏。闡揚事表。何壅不
流。何晦不曉。若出朝離。其明昭照。四果十
住。藉以汲矯。易之牛馬。莊之魚鳥。孰徴斯
實。弗迷斯道。淹留茲悟。告誨言。道誠在
斯。群聽咸&T034954;。不獨抵峙。誚毀多聞。予謂無
害。勸是宣傳。識協貞誠。見誨浮諠。默蔭去
大。弭此騰口。増栖或英。夐逸篁藪。遁思泉
源。無礙川阜。庶乘*閑託。曰仁者壽。命也有
懸。曾不永久蘭蓀速頽。氣傷于偶。嗚呼哀
哉。爰念初離。三秋告暮。風肅流清。雲高林
素。送別南浦。交手分路。茫茫去止。悽悽情
孰在隱淪。各從&T021952;沂。惄是長乖。異成永
互。嗚呼哀哉。遡來風之。絶響送行。雲之莫
因。緬三冬其已謝。轉獻歳於此春。聽陽禽之
悦豫。矚神氣之熅烟。念庠序於茲月。信習
業之嘉辰。隱講堂之空覿。惻高座之虚聞。歎
因事以矜理。悲縁情以懷人。嗚呼哀哉。天道
茫昧信順可推。理不湮滅庶或同歸。申夭可
略情念可追。短章無布聊以寫悲。嗚呼哀

  曇隆法師*誄謝靈運
夫協理置論。百家未見其是。因心自了。一己
不患其躓。而終莫相辨。我若咸歎翻淪得
拔竟知于誰。冀行跡立則善惡靡徴。欲聲名
傳則薫蕕同歇。然意非身之所挫。期出命之
所限者。目所親覿見之若人矣。惠心朗識發
於髫辮。生自禀華家嬴金帛。加以巧乘騎解
絲竹。沫絶景於康衢。弄絃管於華肆者。非徒
經旬渉朔彌歴年稔而已。諒趙李之咸陽。程
鄭之臨卬矣。既而永夜獨悟。中飮興歎曰。悲
夫欣厭迭來終歸憂苦。不杜其根於何超絶。
且三界迴沈諸天倏瞬。況齊景牛山隋武
企陰。催促節物逼迫霜露。推此願言伊何能
久。慨然有擯落榮華兼濟物我之志。母氏矜
其心。姉弟申其操。遂相許諾。出家求道一身
既然闔門離世。妻子長絶歡娯永謝。豈唯向
之靡樂。判之盛年終古恩愛於今仳別矣。旅
舟南遡投景廬嶽。一登石門香鑪峰。六年不
下嶺。僧衆不堪其深。法師不改其節。援物之
念不以幽居自抗。同學嬰疾。振錫萬里相救。
余時謝病東山。承風遙羨。豈望人期頗以山
招。法師至止鄙人勞役。前詩叙粗已記之。
故不重煩。及中間反山成説。欵盡遂獲。接棟
重崖倶挹迴澗。茹芝朮而共餌。披法言而同
卷者。再歴寒暑。非直山陽靡喜慍之容令尹
一進已之色。實明悟幽微祛滌近滯。蕩去薄
垢日忘其疾。庶白首同居而乖離無象。信順
莫歸徴集何縁。晩節羅釁遠見參尋。至止
閡音塵殆絶。値暑遘疾。未旬即化。誠存
亡命也。此行頗實有由。承凶感痛。寔百常情
紙墨幾時。非以期名。蓋欽志節追深平生。
自不能默已。故投懷援筆。其辭曰
仰尋形識。俯探理類。採聲知律。拔茅覩彙。物
以靈異。人以智貴。即是神明。觀鑒意謂。爰初
在稚。*惠心夙察。吐噏芳華。懷抱日月。如彼
畹。風過氣越。如彼天倪。雲披光發。求名
約身。規操束已。儻或愚世。曾未近似。生以
意泰。意管生理。孰是歡慰。程鄭趙李。家畜
金繒。才練藝技。驤首揮霍。繁弦綺靡。酒
酣調促。意妍服侈。朝迫景&MT01165;。夕忌星徙。悠
悠白日。凄凄良夜。年往歡流。厭來情捨。苦
樂環迴。終卒代謝。棄而更適。生速名借。誰能
易奪。何術推移。精粗渾濟。善惡參差。即心
有限。在理莫規。試覈衆肆。庶獲所窺。道家
躓近。群流缺遠。假名恒誰。傍義豈反。獨有兼
忘。因心則善。傷物沈迷。羨彼驅遣。變服京
師。振錫廬頂。長別榮冀。永息幽嶺。*捨華襲
素。去繁就省。人苦其難。子取其靜。昏之視
明。即愚成絶。智之秉情。對理斯涅。吝既弗
祛。滯亦安拔。子之矜之。爲爾苦節。節苦在
己。利貞存彼。以明闇逝。以慈累徙。欲以援
物。先宜濟此。發軫情違。終然理是。梁鴻携
妻。荷蓧見子。雞黍接人。行歌通已。於世曰
高。於道殊鄙。殆見法師。獨絶神理。形壽易
盡。然諾難判。乘心即化。棄身靡歎。懷道彌
厲。景命已晏。矜物辭山。終息旅館。嗚呼哀
哉。魂氣隨之。延陵已了。鳶螻同施。漆園所
曉。委骸空野。豈異豈矯。幸有遺餘。聊給蟲
鳥。嗚呼哀哉。緬念生平。同幽共深。相率經
始。偕是登臨。開石通澗。剔柯疏林。遠眺重
疊。近屬嶇嶔。事寡地*閑。尋微探賾。何句不
研。奚疑弗析。帙舒軸卷。藏拔紙襞。問來答
往。俾日餘夕。沮溺耦耕。夷齊共薇。跡同心
歡。事異意違。承疾懷灼。聞凶滿悲。孰云不
痛。零涙霑衣。嗚呼哀哉。行久節移。地邊氣
改。終秋中冬。踰桂投海。永念伊人。思深情
倍。俯謝常人。仰愧無待。嗚呼哀哉
  廬山慧遠法師*誄宋謝靈運
道存一致。故異代同輝。徳合理妙。故殊方
齊致。釋公振玄風於關右。法師嗣沫流于江
左。聞風而悦四海同歸。爾乃懷仁山林隱居
求志。於是衆僧雲集勤修淨行。同法餐風栖
遲道門。可謂五百之季仰劭舍衞之風。廬山
之㟪俯傳靈鷲之音。洋洋乎未曾聞也。予志
學之年希門人之末。惜哉誠願弗遂。永違此
世。春秋八十有四。義熙十三年秋八月六
薨。年踰縱心。功遂身亡。有始斯終千載垂光。
嗚呼哀哉。乃爲誄曰
於昔安公。道風允被。大法將盡。頽綱是寄。
體靜息動。懷眞整僞。事師以孝。養徒以義。
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擧。
學不闚牖。鑒不出戸。粳糧雖御。獨爲萇楚。
朗朗高堂。*蕭*蕭法庭。既嚴既靜。愈高愈清。
從容音旨。優遊儀形。廣運慈悲。饒益衆生。
堂堂其器。亹亹其資。總角味道。辭親隨師。
供養三寶。析微*辯疑。盛化濟濟。仁徳怡怡。
於焉問道。四海承風。有心載馳。戒徳鞠躬。
令聲續振。五濁暫隆。弘道讃揚。彌虚彌冲。十
六王子。孺童先覺。公之出家。年未志學。如彼
鄧林。甘露潤澤。如彼瓊瑤。既磨既琢。大宗
止。座衆龍集。聿來胥宇。靈寺奚立。舊望
機。新學時習。公之勗之。載和載輯。乃修
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禪衆。親承三昧。衆美
合流。可久可大。穆穆道徳。超於利害。六合
倶否。山崩海竭。日月沈*輝。三光寢晰。衆麓
摧柯。連波中結。鴻化垂緒。徽風永滅。嗚呼
哀哉。生盡冲素。死増傷悽。單蟄土槨。示同
斂骸。人天感悴。帝釋慟懷。習習遺風。依依
餘凄。悲夫法師。終然是栖。室無停響。除有
廣蹊。嗚呼哀哉。端木喪尼。哀直六年。仰慕
洙泗。俯憚蹄筌。今子門徒。實同斯難。晨掃
虚房。夕泣空山。嗚呼法師。何時復還。風嘯
竹柏。雲藹巖峯。川壑如丘。山林改容。自
昔聞風。志願歸依。山川路邈。心往形違。始
終銜恨。宿縁輕微。安養有寄。閻浮無希。嗚呼
哀哉
  若邪山敬法師誄并序宋張暢
夫待物而遊致用生外道來自我懷抱以歡。
故晦寶停璞。導兼車以出魏。鸞逸雲緒。豈増
軒以入衞。是以士之傲俗尚孤其道。幽居之
民無悶高獨。吾毎宣書夙流照爛。故已跋予
感詠。身心不足。若乃冲獨之韻少歳已高。絶
嶺之氣早志能遠。初憩駕廬山年始勝髮。緬
邈之志直已千里。乃求剃形就道忘家入法。
時沙門釋慧遠。雖高其甚高。以其尚幼未之
許也。遂乃登孔澗首太羊臨虚投地之險。
以身易志。法師乃奇而納焉。冑翔華胤業集
素履。勁露未嚴先風苦節。同學不勝其勞。若
人不改其操。于時經藏始東。肆業華右。遂
扣*塗萬里。屢遊函洛。定慧相曉致用日微。
羅什既亡。遠公沈世。乃還迹塞門屏居窮岫。
其不出意若*邪山之者於茲二十餘年矣。
余叔謝病歸身。*惟風停想。法師乘感來遊。
積席談晏。清榭竟言不別而別。故已默語交
逹而動靜虚員矣。徴士戴顒秀調宣簡。神居
共逸風理交融。乃倚岫成軒停林啓館。即此
人外因心會友。西河方浪東山已隤。風雲既
盡草木餘哀心之憂矣。涙合無開。嗚呼哀哉。
乃爲作誄曰
在尚尚王。歌鳳伊洛。逸路翔雲。高軒鳴鶴。
靈源世流。幽人代作。歸來之子。跨古逢運。結
&T050610;承風。遵途襲問。緯玉則温。經金斯振。歳
尚幼。年盈數始。令徳既軒。其秀唯起。鋒
頴萬代。風標千里。情愛相輕。家國如草。逹矣
哲人。獨肆玄寶。總駕七覺。飛案八道。三江
多靜。湛勝廬山地去萬物。軌跡停玄。遼遼清
慧。結宇承煙。前驅群有。首路人天。吾生製
融。集彼清風。業流善會。情竦妙同。白日春
上。素月秋中。方寸無底。六合可窮。卓彼羅
什。三界特秀。眞俗冠冕。神道領袖。若人對
響。承車即*&T050610;。沙漠織寒。長風負雪。投袂氷
霜。攬裾暮節。誰斯問津。悠焉在哲。莊衿老
帶。孔思周情。百時如一。京載獨開。胸地既
滿。顧惟糟魄。移此無生。悽居樹席。妙入環
中。道出形上。所謂伊人。玄途獨亮。智虚于
情。照實其相。生住無住。異壞相尋。羅什就
古。慧遠去今。匠石何運。伯牙罷音。殷憂逃
遁。昔還爾心。東巖解迹。削景若邪。早帳風
首。春席雲阿。流庭結草。澓渚含波。月軒東
秀。日落西華。情歩不辭。寢興高絶。白雲臨
操。清風練節。經綸五道。提衡六趣。四諦歸
想。三乘總路。生滅在法。諸行難常。哲人薪
盡。舊火移光。白日投晦。中春起霜。嗚呼哀
哉。昔余紈髮。早讌清衿。送志悲歳。迎韻
者心。家貧親老。耕而弗飽。就檄追歡。身素孤
夭。既隔于形。徒通以道。自我從病。高榭東
山。明月途靜。白雲路閑。承松吐嘯。風上舒
言。咨予戴矦。風居涼峻。佇館伊人。流心酌
韻。如何高期。隔成幽顯。五*弦喪弄。三&T053796;
醆。嗚呼哀哉。山泉同罷。松竹哀涼。秋朝霜
露。寒夜嚴長。嗚呼哀哉。孤猿將思。旅雁聲
時。廣開性品。無情者誰。連臺成草。比館唯
悲。存亡既代。物色長衰。嗚呼哀哉。蒼生失
御。萬物無歸。陰爽就夜。重陽頓暉。嗚呼哀
哉。伊四望之茫茫。愴余心之悄悄。雖涙至
之有端。固憂來其無兆。隱於靳
長思以
悲。諒縱横於言表。嗚呼哀哉
  新安寺釋玄運法師誄并序南齊釋慧
維建武四年五月八日甲午。沙門釋玄運右
臥不興。神去危城嗚呼哀哉。法師本譙邦右
族。寓*于燉煌。幼禀端明仁和之性。長樹弘
懿冲*閑之徳。眞粹天挺夙鑒道勝。乃遺擯俗
纒超出塵礙。濯景玄津栖習法道。率由儀律
之絶。精學體微之妙。潜仁晦名之行。散畜忘
相之施。無徳而稱者。日夜而茂焉。敷説架
乎當時。理思冠乎中世。鑚仰之徒自遠而來。
虚至實歸遍于轍跡。帝后儲貳之尊。藩英鼎
宰之重。莫不揖道宗師瞻猷結敬。而宏量邃
奧不以貴賤舛其顧眄。夷整淵深不以寒暑
品其懷抱。所以括綜像末崇振頽流者。法
師其人矣。啓訓之縁有限。負手之歌會終。風
火告徴。愈恬明於危識。靈聖滅現。屢恭悦於
告漸。春秋六十九。嗚呼哀哉。外禀哽識内諮
慟魂。慕題往迹行寔浮言。迺作誄曰
世滯悠曠。苦海遐長。慾蓋修掩。愛網宏張。
法燈不耀。慧日霾光。朽宅燔仆。炎火浮揚。
二儀構毀。算其有歳。三轉廓遼。空劫誰計。從
冥詎曉。淪川莫濟。接踵既疏。寔資命世。日誕
明哲。降靈自縁。涵徴蘊器。有表孩年。神
澈凝鑒早宣。猶玉初瑩。若珠啓泉。疵厭
塵濁。超悟玄微。訣捨愚縛。澄翦情違。齠年植
節。草歳從師。承規檢敬。肅範儀威。秉躬淳
絜。淑愼心行。學辨祕源。問窮理夐。前隱用
照。往疑斯鏡。匠佚功倍。思高業盛。爰洎中
歳。綽奧宏廣。輪演法空。雲滌日朗。乘衢若
夷。權開似敞。悠悠品類。式是宗仰。右河振
聞。左江標秀。聲因徳宣。稱縁道富。提奬詢
求。悦懌研授。仁厚猶地。志高如岫。輟餐赴
嗛。捨絋矜寒。蓄無停日。財以施單。寧賤傲
色。匪貴愉顏。湛茲懿慶。均彼籍蘭。教之所
洽。晦識斯明。智之所誘。務以心成。接惛茂
貨。撫迷諒情。憑微請要。莫不咸亨。險路恒
遠。開引有極。生滅相禪。念念匪息。徂年寡
留。西光遽逼。雲變豈停。將運淨域。嗚呼哀
哉。體深病苦。慮逹四疾。鍼石醫巫。分劑貶
失。端情法旅。正想慈律。不捨勇勤。誓拯群
墜。嗚呼哀哉。合既終離。假會應謝。同悲素
林。寂然中夜。談人勗善。瞻天儼駕。即彼紺
宮。去此塵舍。嗚呼哀哉。絶微言於永沒。毀舟
航於遐澨。挨崇塵之嚴華。蕪峻堂之雕麗。
捨形有其若遺。遷情靈其何界。資訓仰兮眷
徒。空血涙兮感逝。嗚呼哀哉
  南齊安樂寺律師智稱法師行状
  闕撰人
法師諱智稱。其先日某郡某氏。挹汾澮之清
源。禀河山之秀質。蓄靈因於上業。成慧性
於閻浮。直哉惟清爰初夙備。温良恭儉體以
得之。然天韻眞確。含章隱曜。沈漸人群。莫
能測其遠邇。蓋由徑寸之華韜光濬壑。盈尺之
寶未剖聯城。監觀者罔識其巨麗。逖聽者弗
得其鴻名。羈束戎旅俛起阡陌。年登三十。始
覽衆經。退而歎曰。百年倏忽功名爲重。名不
常居功難與必。且吉凶悔吝孔書已驗。變化
起伏歴聖來稱。安知崢嶸之外寥廓之表。籠
括幽顯大援無邊者哉。彼有師焉。吾知歸矣。
遂乃長揖五忍斂衽四依。挫鋭解紛於是乎




盡。宋大明中。益部有印禪師者。苦節洞觀鬱
爲帝師。上人聞風自託一面盡禮。印公言歸
庸蜀。乃携手同舟。以宋泰始元年出家於
玉壘。誠感人天信貫金石。直心波若高歩
道場。既乃敬業承師就賢*辯志。遨遊九部馳
騁三乘。摩羅之所宣譯。龍王之所韜祕。雖且
受持諷誦。然未取以爲宗。常謂攝心者迹。迹
密則心檢。弘道者行。行密則道存。安上治
人莫先乎禮。閑邪遷善莫尚乎律。可以驅車
火宅翻飛苦海。瞻三途而勿踐。歴萬劫而不
衰者。其毘尼之謂歟。乃簡棄枝葉積思根本。
頓轡洗心以爲己任。於是曳錫踽歩千里遊
學。擁經持缽百舍不休。西望荊山南過澧浦。
周流華夏博採奇聞。土木形骸琬琰心識。靡
高不仰。無堅不攻。寢之所安席不及煖。思之
所至食不遑餐。入道三年從師四講。教逸功
倍而業盛經明。毎稱道不墜地。人各有美。宣
尼之學何詎常師。于時具隱二上人。先輩高
流鳳鳴西楚。多寶頴律師洽聞温故翰起東都
法師之在江陵也。禀具隱爲周援。及還京雒
以頴公爲益友。皆權衡殿最言刈菁華。捨稊
稗而膳稻梁。會鹽梅而成鼎飪。其理練其旨
深。膚受末學莫能踵武。以泰始六年。初講十
誦於震澤。闡揚事相咫尺神道。高談出雲漢。
精義入無間。八萬威儀怡然理暢。五部章句
渙爾同波。由是後進知宗先逹改觀。輝*光令
問於斯籍甚。法師應不擇方行有餘力。清言
終日而事在其中。立栖雲於具區。營延祚於
建業。令不待嚴房槞肅靜。役不加迅棟宇駢
羅。自方等來儀。變胡爲漢。鴻才鉅學連軸
比肩。法華維摩之家。往往間出。涅槃成實
之唱。處處聚徒。而律藏憲章於時最寡。振裘
持領允屬當仁。若夫淵源浩汗。故老之所迴
惑。峻阻隱複。前修之所解駕。皆剖析豪釐
粉散膠結。鉤深致遠獨悟胸懷。故能反戸之
南彎弓之北。尋聲赴響萬里而至。門人歳益
經緯日新。坐高堂而延四衆。轉法輪而朝同
業者。二十有餘載君子謂此道於是乎中興。
絶慶弔屏流俗。朱門華屋靡所經過。齊竟陵
文宣王顧輕千乘虚心八解。嘗請法師講於
邸寺。既許以降徳。或謂宜修賓主。法師笑而
答曰。我則未暇。及正位函丈始交涼燠。時法
筵廣置髦士如林。主譽既馳客容多猛。發題
命篇疑難鋒出。法師應變如響若不留聽。囿
辯者土崩。負強者折角。莫不遷延徙靡亡本
失支。觀聽之流稱爲盛集。法師性本剛克而
能悦以待。問發言盈庭曾無忤色。虚己博約
咸竭厥才。依止疏附訓之如一。少壯居家孝
子惟友。脱屣四攝愛著兩忘。親黨書介封
而不發。内恕哀慼抑而不臨。常曰。道俗異
故優陀親承音旨寧習其言而忽其教。煩惱
呴濡蕭然頓遣。法師之於十誦也。始自呉
興迄于建業四十有餘講。撰義記八篇。約言
示制。學者傳述。以爲妙絶古今。春秋七十有
二。齊永元三年。遷神于建康縣之安樂寺。僧
尼殷赴若喪昆姉。諒不言之信不召之感者
云。若夫居敬行簡喜慍不形於色。知人善誘
甄藻罔遺。於時臨財廉取予義。明允方大
處變不渝。汪汪焉堂堂焉。渤碣河華不能充
其量。蓋淨行之儀表。息心之軌則歟。弟子
某等感梁木之既摧。慟徳音之永閟。俾陳信
而有徴。庶流芳而無愧
  廬山香鑪峯寺景法師行状 虞羲
法師諱僧景。本姓歐陽。衡陽湘郷人也。資無
始之良因。得今生之遠悟。黄中通理幼而自
然。好誦經善持操。行止有方身口無擇。十歳
而孤。事母盡孝。母爲請室。良家非其好也。辭
不獲命。弱冠以世役見羈。*于時戎馬生郊。
羽檄日至。躬擐甲冑跋履山川。且十年矣。雖
外當艱棘。而内結慈悲。故未離人群。已具息
心之行。後行經彭蠡見廬岳而悦之。於是有
終焉之志。復反湘川。稍棄有非所味道忘食。
日一菜蔬。後得出壘門便離妻室。忽夢廬山
之神稽首致敬曰。廬山維岳峻極于天。是曰
三宮。壁立萬仞欲屈眞人居之。眞人若不見
從。則此山永廢矣。又夢受請而行至香鑪峯
石門頂。見銀閣金樓丹泉碧樹崢嶸刻削希
世而有。於是雞鳴戒旦。便飄爾晨征。于時
江陵僧徒多有行業。或告法師曰。荊州法事
大盛。乃因此東枻。自夏首西浮。遇僧淨道人
深解禪定。乃曰。眞吾師也。遂落髮從之。住竹
林禪房始斷粒食。默然思道。或明發不寐。
刺史聞風而悦欲相招延。或曰。此公乃可就
見。不可屈致也。於是累詣草廬。遂服膺請戒。
江漢人士亦迴向如雲。先是神山廟靈驗如
響。侵迕見災。且以十數。法師考室其旁。神遂
見形爲禮。使兩神童朝夕立侍。有女巫見而
問之。法師不答。廬山神復來固請。以永明
十年七月。振錫登峯。行履所見宛如夢中。乃
即石爲基。倚巖結構匡坐端念。虎豹爲群。先
徳曇隆慧遠之徒。亦卜居于此。既人跡罕至。
遂不堪其憂。且山氣氛氳。令人頭痛身熱曾
未幾時莫不來下。唯法師獨往一去不歸。既
却禾黍之資。不避霜露之氣。時捫蘿越險。行
動若飛。或有群魔不憙法師來者。能使雷風
爲變以試。法師既見神用確然魔群乃止。久
之復隨險幽尋造石梁石室。靈山祕地百神
之所遨遊也。法師説戒行香。神皆頭面禮足。
昔神人呉猛得入此遊觀。自茲厥後唯法師
復至焉。羲皇以來二人而已矣。初法師入山
二年。禪味始具毎斂心入寂。偏見彌勒如來。
常云。宿植之縁也。建武四年春。忽語弟子曰。
吾壽當九十。但餘年無益於世而四大有累
於人。思拯助衆生。不得久留此矣。七月二十
一日。標極嶺西頭爲安屍之處。人莫之知也。
復七日而疾。疾後七日而終。春秋五十八。
臨終合掌曰。願即生三途救一切衆苦。又
曰。吾以身施烏鳥。愼勿埋之。初法師喚下寺
數人。安居講授。或謂法師曰。今欲出山尋醫。
又勸進飮食。法師曰。吾累在此身。及吾無身
吾有何累。勿多言也。遷化旬有六日。容貎如
生。兩指屈握。伸之隨復如故。宿徳比丘皆
曰。夫得道人多以七爲數。法師自疾至沒不
其然歟。兩指不伸。亦良有以也。初鑪峯孤絶
羽翼所不至。自法師經始。常有雙烏來巣。
及法師即化。烏亦永逝矣。*惟法師宿籍幽
源久素淨業。故慈悲喜捨習與性成。微妙玄
通因心則有。入山林而不出。絶榮觀而超然。
若乃八珍強骨之資。九轉延華之術。皆如脱
屣矣。唯直心定志在無價寶舟。愛護化城期
爲彼岸。鑚仰不測。故未得而名焉
  南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状沈約
比丘尼釋淨秀。本姓梁氏。安定烏氏人也。其
先出自少昊至伯益佐禹治水。賜姓羸氏。
周孝王時。封其十六世孫非子於秦。其曾孫
秦仲爲宣王矦伯。平王東遷封秦仲少子於
梁。是爲梁伯。漢景帝世。梁林爲太原太守。徙
居北地。烏氏遂爲郡人焉。自時厥後昌阜于
世。名徳交暉蝉冕疊映。漢元嘉元年。梁景爲
尚書令。少習韓詩爲世通儒。魏時梁爽爲司
徒左長史祕書監。博極群書善談玄理。晋太
始中。梁闡爲涼雍二州*刺史。即尼之迺祖
也。闡孫撝晋范陽王虓驃騎參軍事魚陽太
守。遭永嘉蕩析淪於僞趙。爲祕書監征南長
史。後得還晋。爲散騎侍郎。子疇字道度。征虜
司馬子粲之仕宋。征虜府參軍事封龍川縣
都亭侯。尼即都亭矦之第四女也。挺慧悟於
曠劫。體妙解於當年。而性調和綽。不與凡孩
孺同數。齡便神情峻徹。非常童稚之伍。行
仁尚道洗志法門。至年十歳慈念彌篤。絶粉
黛之容。棄錦綺之翫。誦經行道長齋蔬食。年
十二便求出家。家人苦相禁抑皆莫之許。於
是心祈冥感專精一念。乃屢獲昭祥亟降瑞
相。第四叔超獨爲先覺。開譬内外。故雅操
獲遂。上天性聰叡幼而超群。年至七歳自然
持齋。家中請僧行道。聞讀大涅槃經不聽食
肉。於是即長蔬不噉。二親覺知。若得魚肉輒
便棄去。昔有外國普練道人。出於京師。往來
梁舍。便就五戒。勤翹奉持未嘗違犯。日夜
恒以禮拜讀誦爲業。更無餘務。及手能書常
自寫經。所有財物唯充功徳之用。不營俗好。
少欲入道。父母爲障遂推流歳月。至年二十
九方獲所志。落青園服膺寺主。上事師
虔孝。先意承旨。盡身竭力猶懼弗及。躬修三
業夙夜匪懈。僧使衆役毎居其首。精進劬勤
觸事關渉。有開井士馬先生者。於青園見
上。即便記云。此尼當生兜率天也。又親於佛
殿内坐禪。同集三人忽聞空中有聲。状如牛
吼。二尼驚怖迷悶戰慄。上淡然自若。徐起
下床。歸房執燭檢聲所在。旋至拘欄。二尼便
聞殿上有人相語云。各自避路某甲師還。後
又於禪房中坐。伴類數人。一尼鼾眠。此尼於
睡中見有一人。頭屆于屋。語云。勿驚某甲
師也。此尼於是不敢復坐。又以一時坐禪。同
伴一尼有小縁事暫欲下床。見有一人抵掌
止之曰。莫撓某甲師。於是閉氣徐出歎未曾
有。如此之事比類甚繁。既不即記。悉多漏忘。
不得具載。性受戒律。進止俯仰必欲遵承。
於是現請輝律師講。内自思惟。但有直一千。
心中憂慮事不辦。夜即夢見鴉鵲鴝鵒雀子
各乘車。車並安軒。車之大小還稱可鳥形。同
聲唱言。我助某甲尼講去。既寤歡喜。知事當
成。及至就講。乃得七十檀越設供。果食皆精。
後又請頴律師開律。即發講曰。清淨甖水
自然香如水園香氣。深以爲欣。既而坐禪得
定。至於中夜方起。更無餘伴。便自念言。將不
觸。即諮律師。律師答云。無所犯也。意中
猶豫恐有失。且見諸寺尼僧。多不如法。乃
喟然歎曰。嗚呼鴻徽未遠。靈緒稍隤。自非
引咎責躬。豈能導物。即自懺悔行摩那埵。於
是京師二部莫不咨嗟云。如斯之人。律行明
白規矩應法。尚爾思愆。何況我等動靜多過
而不慚愧者哉。遂相率普懺無有孑遺。又於
南園就頴律師受戒。即受戒日。淨甖水香還
復如前。青園諸尼及以餘寺。無不更受戒者。
律師於是亦次第詣寺。敷弘戒品闡揚大教。
故憲軌遐流迄屆于今。頴律師又令上約語
諸寺尼。有高床俗服者一切改易。上奉旨制
勒無不祇承。律藏之興自茲更始。後又就三
藏法師受戒。清淨水香復如前。不異*青園。
徒衆既廣所見不同。師已遷背更無覲侍。於
是思別立住處。可得外嚴聖則内窮宴默者。
以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修儀及南昌公主。
深崇三寶敬仰徳行。初置精舍。上麻衣弗温
藿食忘飢。躬執泥瓦盡勤夙夜。以宋泰始三
年。明帝賜號曰禪林。蓋性好*閑靜冥感有徴
矣。而制龕造像無不必備。又寫集衆經皆令
具足。黄染成。悉自然有娑伽羅龍王兄
弟二人現迹。彌日不滅。知識往來並親瞻覩。
招納同住十有餘人。訓化奬率皆令禪誦。毎
至奉請聖僧。果食之上必有異迹。又於一時。
虔請聖衆七日供養。禮懺始訖攝心運想。即
見兩外國道人擧手共語。一云呿羅。一
毘呿羅。所著袈裟色如桑葚之熟。因即取泥
以壞衣色。如所見。於是遠近尼僧並相倣㩭
改服間色。故得絶於五大之過。道俗有分者
也。此後又請阿耨逹池五百羅漢。日日凡聖
無遮大會。已近二旬供設既豐。復更請罽賓
國五百羅漢。足上爲千。及請凡僧還如前
法。始過一日。見有一外國道人。衆僧悉皆
不識。於是試相借問。自云。從罽賓國來。又
問。來此幾時。答云。來始一年也。衆僧覺異。
令人守門觀其動靜。而食畢乃於宋林
出。使人逐視。見從宋林門去。行十餘歩奄便
失之。又嘗請聖僧。浴器盛香湯及以雜物。因
而禮拜。内外寂默。即聞器檥杓作聲。如用
水法。意謂或是有人出。便共往看。但見水杓
自然搖動。故知神異。又曾夜中忽見滿屋光
明。正言已曉。自起開戸見外猶闇即便閉戸
還床。復寢久久方乃明也。又經違和極爲錦
篤。忽自見大光明遍於世界山河樹木浩然
無礙。欣爾獨笑。傍人怪問。具陳所見。即能起
行禮拜讀誦如常無異。又於一時復違和。亦
甚危困。忽擧兩手。状如捧物。語傍人不解。問
言。爲何所捧。答云。見寶塔從地出。意欲接
之。幡花伎樂無非所有。於是疾恙豁然而除。
都無復患。又復違和。數日中亦殊。綿惙恒
多。東向視合掌向空。於一時中急索香火。移
時合掌。即自説云。見彌勒佛及與舍利弗目
連等諸聖人。亦自見諸弟子數甚無量滿虚
空中。須臾見彌勒下生翅頭末城。云有人持
幡華伎樂及三臺來迎。於此上幡華伎樂。非
世間比。半天而住。一臺已在半路。一臺未
至半路。一臺未見。但聞有而已。爾時已作兩
臺。爲此兆故即更作一臺也。又云。有兩樹寶
華在邊。人來近床。語莫壞我華。自此之後病
即除損。前後遇疾恒有瑞相。或得涼風。或得
妙藥。或聞異香。病便即愈。疾差之爲理。都
以漸豁然而去如此。甚數不能備記。又天監
三年。一夏違和。於晝日眠中見虚空藏菩薩。
即自圍遶誦唄。唄聲徹外眠覺。所患即除。又
白日臥。開眼見佛入房幡蓋滿屋。語傍人令
燒香了自不見。上以天監五年六月十七日
得病苦。心悶不下飮。彭城寺令法師。以六月
十九日夜得夢。見一處。謂是兜率天上。住止
嚴麗非世間比。言此是上住處。即見上在中。
於是法師有語上。上得生好處當見將接。上
是法師小品檀越。勿見遺棄。上即答云。法師
丈夫又弘通經教。自應居勝地。某甲是女人
何能益。法師又云。不如此也。雖爲丈夫不能
精進。持戒不及上。時體已轉惡。與令法師素
疏不堪相見。病既稍増飮粥日少。爲治無益
漸就綿惙。至七月十二日。爾時天雨涼。悶
勢如小退。自云。夢見迎來至佛殿西頭。人人
捉幡竿猶車在地。幡之爲理不異世間軍隊
擔鼓旗幡也。至二十日便絶。不復進飮粥。至
二十二日令請相識衆僧設會。意似分別。至
二十五日云。見十方諸佛遍滿空中。至二十
七日中後泯然而臥。作兩炊久方復動轉自
云。上兜率天見彌勒及諸菩薩皆黄金色。上
手中自有一琉璃清淨甖。可高三尺許。以上
彌勒。即放光明照于上身。至兜率天。亦不見
飮食自然飽滿。故不復須人間食也。但聞人
間食皆臭。是以不肯食。於彼天上得波利&T065164;
將還。意欲與令法師。有人問何意將&T065164;去。答
云。欲與令法師。是人言。令法師是人中果報。
那得食天上食。不聽將去。既而欲見令法師
*閑居。上爲迎法師來相見語法師。可作好菜
食以餉山中坐禪道人。若修三業。方得生兜
率天耳。法師不坐禪。所以令作食餉山。上道
人者欲使與坐禪人作因縁也。自入八月體
中亦轉惡。不復説餘事。但云。有三十二童子。
一名功徳天。二者名善女天。是迦毘羅所
領。恒來在左右。與我驅使。或言。得人餉飮
食。令衆中行之。復云。空中晝夜作伎樂鬧人
耳也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僧行篇第五之二
  沙汰僧徒詔宋武帝 褒揚僧徳詔七首
元魏孝文帝 述僧中食論南齊沈休文 述
僧設會論沈休文 議沙汰僧詔并答 北齊
文宣帝 吊道澄法師亡書梁簡 與
東陽盛法師書梁王筠 與汝南周顒書
梁釋智林 與擧法師書梁劉峻一名孝標
與皎法師書并答 梁王曼頴 吊震法師
亡書梁劉之&T052673; 與震兄李敬朏書同上作
吊僧正京法師亡書同上作 東陽金華
山栖志梁劉孝標 與徐僕射述役僧書
陳釋眞觀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陳徐陵
諫周祖沙汰僧表周釋曇積 戴逵貽書
仙城命禪師 幽林沙門惠命詶書北齊戴先生
吊延法師亡書隋薛道衡
  沙汰僧徒詔宋武帝
門下。佛法訛替沙門混雜。未足扶濟鴻教。而
專成逋藪。加項姦心頻發凶状屢聞。敗道亂
俗人神交忿。可符所在與寺耆長精加沙汰。
後有違犯嚴其誅坐。主者詳爲條格。速施行
  褒揚僧徳詔七首元魏孝文帝
  帝以僧顯爲沙門都統
門下。近得録公等表。知欲早定沙門都統。比
考徳選賢寤寐勤心。繼佛之任莫知誰寄。或
有道高年尊。理無縈紆。或有器玄識邈。高
挹塵務。今以思遠寺主法師僧顯。仁雅欽
澄風澡鏡。深敏潜明道心清亮。固堪茲任。
式和妙衆。近已口白。可勅令爲沙門都統。又
副儀貳事緇素攸同。頃因輝統獨濟遂廢茲
任。今欲毘徳賛善固須其人。皇舅寺法師僧
義。行恭神暢温聰謹正。業懋道優用膺副
翼。可都維那以光賢徒
  *帝立僧尼制詔
門下。凝覺澄沖事超俗外。淵模崇賾理寄忘
言。然非言何以釋教。非世何能表眞。是以三
藏舒風必資誡典。六度摛化固憑尺波。自
教東流千齡已半。秦漢俗華制禁彌密。故前
世英人隨宜興例。世輕世重以裨玄奧。先朝
之世甞爲僧禁。小有未詳宜其修立。近見沙
門統僧顯等白云。欲更一刊定。朕聊以淺識
共詳至典。事起匆匆觸未詳究。且可設法一
時粗救世。殿須立白一同更釐厥衷
  *帝聽諸法師一月三入殿詔
門下。崇因賛業莫若宗玄。&T073833;神染志誰先英
哲。故周旦著其朋之誥。釋迦唱善知之文。
然則位尊者以納賢爲貴。徳優者以親仁爲
尚。朕雖寡昧能無庶幾也。先朝之世。經營六
合。未遑内範。遂令皇庭闕高邈之容。紫闥簡
超俗之儀。於欽善之理福田之資。良爲未足。
將欲令懿徳法師時來相見。進可餐禀道味
退可飾光朝廷。其勅殿中聽一月三入。人數
法諱別當牒付
  *帝令諸州衆僧安居講説詔
門下。憑玄歸妙固資眞風。餐慧習慈實鍾果
智。故三炎檢攝道之恒規。九夏温詮法之嘉
猷。可勅諸州令此夏安居清衆。大州三百人。
中州二百人。小州一百人。任其數處講説。皆
僧祇粟供備。若粟尟徒寡不充此數者。可令
昭玄量減還聞。其各欽旌賢匠。良推叡徳。勿
致濫濁惰茲後進
  贈徐州僧統并設齋詔
門下。徐州道人統僧逞。風識淹通器尚倫雅。
道業明博理味淵澄。清聲*懋譽。早彰於徐沛。
英懷玄致。風流于譙宋。比唱法北京徳芬道
俗。應供皇筵美敷辰宇。仁叡之良朕所嘉
重。依因既終致茲異世。近忽知問悲怛于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