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廣弘明集 (No. 2103_ 道宣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100] [Prev]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留思給園。遂以匠物之餘親迂睿*指。正名之
特繕嘉題。僧等荷鎔施之恩。緘紹隆之
澤。爰初肅召載惕中襟。伏以
聖旨難晞玄津罕渉。空思側管。嗟混沌之未
開。寔頼呌閽。時象罔其如得。蘭臺太史兼左
侍極應山縣開國侯某。奬鑒弗疲閲覽無滯。
乃相與搴恕林之英萼。繳耆山之迅羽。搜八
藏之殊詮。控三點之靈液。用成一部勒爲十
卷。較其精詣事絶稱言。然以教海既冲法門
猶廣。雖要妙之旨已具前修。而博贍之文終
資別録。竊以登荊山者思有獻於連城。遊楚
濱者願納貢於*苞匭。況龍宮逸寶照爛於情
田。鹿苑遺芳芬葩於字葉。苟懷貞藹孰忘薦
奉。加以貸有循明規在屬。方四披簡
則琳瑯畢炫。擬之區別則蘭菊自分。有導斯
來。譬東瀛之沃澮。各歸所應。類南籥之宮徴。
以義相屬凡逮十章。章分上下成二十卷。
經尋一千五百餘軸。義列三百六十餘條。所
建十章輒成四例。初二立眞俗之境。次雙明
染淨之由。中四坦修證之塗。後兩垂汲引之
範。相次爲叙各隷多目。俾大義粲然至言罔
墜。曖千門之列敞。侈百隧之兼儲。同夫曉
宿編。珠誠不倫而磊落。春叢綴錦諒非工而
彬布。寔由玄覽深契。故使奧旨冥歸。伊其不
紊抑有憑矣。然則一毛可以知鳳彩。故所録
未多。雙飛不足罄鳧洲。故餘美難極。既限
金口之誨。良無玉屑之譏。其間掎削豪芒斟
酌去取。恐貽謬於千里。毎加審於三復。粤
以龍朔三年五月十七日首奉綸言。迄今麟
徳元年五月四日。前後二部汗青畢具。前則
簡而能暢。後則博而無雜。庶可以振釋網之
宏綱。總法門之要鍵。開息心之勝躅。備多聞
之靈囿。伏願醍醐上味永沃宸衷。般若明珠
長輝睿握。斯文不墜。眞宗與日月倶懸。茲福
無疆。寶祚將穹壤齊固云爾
禪林妙記後集總目凡十章
一眞性 二假縁 三流染 四即淨 五觀
門 六行法 七乘位 八極果 九教力
十化功
  右一一章管多法聚
法苑珠林序 朝議大夫行中臺司元大夫
  隴西李儼字仲思撰
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書契。昭乎訓
典。鳳篆龍圖金簡玉字。百家異轍萬卷分區。
雖理究精微言殫物範。而紀情括性未出於
寰中。原始要終詎該於俗外。亦有藏史之説
園吏之談。寶經浮誕錦籍紆怪。同鏤氷而無
成。若書空而匪實。與夫貫華妙旨寫葉玄
詞。二乘之宏博八藏之沈祕。競以淺深較其
優劣。亦猶蟻垤之小比峻於嵩華。牛涔之微
爭長於江漢。夫其顯了之義隱密之規。解脱
之門總持之苑。前際後際並契眞如。初心末
心咸歸正覺。導迷生於慾海。情塵共心垢同
消。引窮子於慈室。衣寶與髻珠雙至。化溢
恒沙之境。功被微塵之劫。大哉至矣。不可得
而稱焉。洎偕雨徴周佩日通漢。蔡愔西渉竺
蘭東遊。金口之詞寶臺之旨。盈縑積籀被乎
中域。而卷軸繁夥條流深曠。實相眞源卒
難詳覽。曁我皇唐造物聖上君臨。玄教聿宣
緇徒允合。傳輝寫液照潤區宇。梵響誦音
咽都甸。弘宣之盛指喩難極。屬有西明大徳
道世法師者字玄惲。釋門之領袖也。幼嶷聚
砂。落飾綵衣之歳。慈殷接蟻。資成具受之壇。
戒品圓明。與呑珠而等護。律儀精曉。隨照鏡
而同欣。愛慕大乘洞明實相。爰以英博召居
西明。遂以五部餘*閑三藏遍覽。以爲古今綿
代制作多人。雖雅趣佳詞無足於*博記。所
搴文囿之菁華。嗅大義之瞻蔔。以類編録。
號曰法苑珠林。總一百篇。勒成十帙。義豐文
約。紐虞氏之博要。跡宣道鏡。晞祐上之弘明。
其言以美其道斯著。擧至賾而無遺。包妙門
而必盡。粤以
大唐麟徳三年歳在攝提律沽洗三月
十日。纂集斯畢。庶使緝玄詞者探卷而得意
珠。軌正道者披文而飮甘露。繹之以知微。觀
之而覩隩。與環景而齊照。將琁穹而共久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法義篇第四之四
  梁昭明太子答雲法師請講書三首并啓
昭明謝勅齎水犀如意啓 昭明太子解二
諦義章 南澗寺釋慧超論諮二諦義往反
六番
晋安王綱諮二諦義旨往反五番 招提寺釋
慧琰諮二諦義往反四番 栖玄寺釋曇宗諮
二諦義往反四番 中郎王規諮二諦義旨往反
四番
靈根寺釋僧遷諮二諦義往反四番 羅平
候蕭正立諮二諦義旨往反四番 衡山候蕭
恭諮二諦義旨往反四番 中興寺釋僧懷諮
二諦義往反四番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諮二
諦義旨往反四番 呉平王世子蕭勵諮二諦
義旨往反五番大博學
讀書三萬餘卷
 宋熙寺釋慧令諮二
諦義往反四番 始興王第五男蕭曄諮二諦
義旨往反五番 興皇寺釋法宣諮二諦義
往反三番 程郷候蕭祇諮二諦義旨往反
四番
光宅寺釋法雲諮二諦義往反四番 靈根寺
釋慧令諮二諦義往反五番 湘宮寺釋慧興
諮二諦義往反三番 莊嚴寺釋僧旻諮二諦
往反四番 宣武寺釋法寵諮二諦義往反
四番
建業寺釋僧愍諮二諦義往反二番 光宅寺
釋敬脱諮二諦義往反五番 昭明太子令旨
解法身義一章 招提寺釋慧琰諮法身義
往反五番 光宅寺釋法雲諮法身義往反五番
莊嚴寺釋僧旻諮法身義往反五番 宣武寺
釋法寵諮法身義往反五番 靈根寺釋慧令諮
法身義往反五番 靈味寺釋靜安諮法身義
往反五番 謝勅遣主書看講啓 謝勅問解講
啓 謝勅齎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啓 謝勅
齎制旨大集經講疏啓 晋安王與廣信候
書述聽講事 晋安王與廣信候書重述内
教 廣信候蕭映答王心要
答雲法師請開講書 梁昭明太子統
覽近示。知欲見令道義。夫釋教凝深至理淵
粹。一相之道杳然難測。不二之門寂焉無響。
自非深逹玄宗精解妙義。若斯之處豈易輕
辨。至於宣揚正教。在乎利物耳。弟子之於内
義。誠自好之樂之。然鉤深致遠。多所未悉。爲
利之理。蓋何足論。諸僧並入法門。遊道日廣。
至於法師。彌不俟説。云欲見餐禀。良所未喩。
想得此意。不復多云。統和南
釋法雲啓。殿下以生知上識。精義入神。自
然勝辯。妙談出俗。毎一往復闔筵心醉。眞令
諸天讃善。實使釋梵雨華。貧道雖幼知向方。
而長無成業。簉之濫吹聖明。而識慚無退者。
豈不願餐幽致。敢祈仰者。誠在希聞妙説。今
猥蒙答旨。未許群情。退思輕脱用深悚懼。渇
仰有實飢虚非假。循思檢願重以祈聞。唯希
甘露當開。用得永祛鄙吝。伏願四弘本誓。曲
允三請。殷勤謹啓
重覽來示。知猶欲令述義。不辨爲利具如
前言。甘露之開彌慚來説。若止是略標義宗。
無爲不爾。但愧以魚目擬法師之夜光耳。統
和南
  謝勅齎水犀如意啓
臣統啓。應勅左右佰佛掌。奉宣勅旨。垂齎
水犀如意一柄。式是道義所須。白玉照采方
斯非貴。珊瑚挺質匹此未珍。雕剞既成先被
庸薄。如蒙漢帝之簪。似獲趙堯之印。謹仰承
威神陳諸講席。方使歡喜羅漢懷棄缽之嗟。
王式碩儒折驪駒之*辯。熊飾寶刀。子桓恧
其大齎。犛牛輕拂。張敞慚其舊儀。殊恩特降
伏深荷躍。不任下情。謹啓事以聞。謹啓
  令旨解二諦義
二諦理實深玄。自非虚懷。無以通其弘遠。明
道之方。其由非一。擧要論之不出境智。或時
以境明義。或時以智顯行。至於二諦即是就
境明義。若迷其方三有不絶。若逹其致萬累
斯遣。所言二諦者。一是眞諦。二名俗諦。眞諦
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眞諦俗諦以
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
次第言説。應云一眞諦。二俗諦。一與二合。數
則爲三。非直數過於二。亦名有前後。於義非
便。眞既不因俗而有。俗亦不由眞而生。正可
得言一眞一俗。眞者是實義。即是平等更無
異法。能爲雜間。俗者即是集義。此法得生。浮
僞起作。第一義者。就無生境中別立美名。言
此法最勝最妙無能及者。世者以隔別爲義。
生滅流動無有住相。涅槃經言。出世人所知
名第一義諦。世人所知名爲世諦。此即文證
褒貶之理。二諦立名差別不同。眞俗世等以
一義説。第一義諦以二義説。正言此理徳既
第一義亦第一。世既浮僞更無有義。所以但
立世名。諦者以審實爲義。眞諦審實是眞。俗
諦審實是俗。眞諦離有離無。俗諦即有即無。
即有即無斯是假名。離有離無此爲中道。眞
是中道。以不生爲體。俗既假名。以生法爲

南澗寺慧超諮曰。浮僞起作名之爲俗。離於
有無名之爲眞。未審浮僞爲當與眞一體爲
當有異。令旨答曰。世人所知生法爲體。出世
人所知不生爲體。依人作論。應如是説。若論
眞即有是空。俗指空爲有。依此義明不得別
異。又諮。眞俗既云一體。未審眞諦亦有起動。
爲當起動自動不關眞諦。令旨又答。眞理寂
然無起動相。凡夫惑識自横見起動。又諮。未
審有起動而凡夫横見。無起動而凡夫横見。
令旨又答。若有起動則不名横見。以無動而
見動所以是横見。又諮。若法無起動則唯應
一諦。令旨又答。此理常寂此自一諦。横見起
動復是一諦。准應有兩不得言一。又諮。爲
有横見爲無横見。令旨又答。依人爲語有此
横見。又諮。若依人語故有横見。依法爲談不
應見動。令旨又答。法乃無動。不妨横者自見
其動
丹陽尹晋安王蕭綱諮曰。解旨依人爲辨有
生不生。未審浮虚之與不生。只是一體爲當
有異。令旨答曰。凡情所見見其起動。聖人所
見見其不生。依仁爲論乃是異體。若語相即
則不成異。具如向釋不復多論。又諮。若眞不
異俗。俗不異眞。豈得俗人所見生法爲體。聖
人所見不生爲體。令旨答。即俗知眞。即眞
見俗。就此爲談自成無異。約人辨見自有生
不生殊。又諮。未審俗諦之體既云浮幻。何得
於眞實之中見此浮幻。令旨答。眞實之體自
無浮幻。惑者横構。謂之爲有。無傷眞實體自
虚玄。又諮。聖人所見見不流動。凡夫所見自
見流動。既流不流異。愚謂不得爲一。令旨答。
不謂流不流各是一體。正言凡夫於不流之
中横見此流。以是爲論可得成一。又諮。眞寂
之體本自不流。凡夫見流不離眞體。然則但
有一眞不成二諦。令旨答。體恒相即理不得
異。但凡見浮虚聖覩眞寂。約彼凡聖可得立
二諦名
招提寺慧琰諮曰。凡夫見俗以生法爲體。聖
人見眞以不生爲體。未審生與不生。但見其
異復依何義而得辨一。令旨答曰。凡夫人於
搆有。聖人即有*辨無。有無相即此談一
體。又諮。未審此得談一。一何所名。令旨答。
正以有不異無無不異有。故名爲一更無異
名。又諮。若無不異有。有不異無。但見其一。
云何爲二。令旨答。凡夫見有聖人見無。兩見
既分以茲成二。又諮。聖人見無無可稱諦。
凡夫見有何得稱諦。令旨答。聖人見無在聖
爲諦。凡夫審謂爲有。故於凡爲諦
棲玄寺曇宗諮曰。聖人爲見世諦爲不見世
諦。令旨答曰。聖人知凡人見有世諦。若論
聖人不復見此。又諮。聖人既不見世諦。云何
以世諦教化衆生。令旨答。聖人無惑自不見
世諦。無妨聖*人知凡夫所見。故曲隨物情説
有二諦。又諮。聖人知凡見世諦。即此凡夫不。
令旨答。此凡即是世諦。聖人亦不見此凡。又
諮。聖既不見凡。焉知凡見世諦。令旨答。聖雖
自無凡。亦能知有凡。自謂爲有。故曲赴其情
爲説世諦
司徒從事中郎王規諮曰。未審眞俗既不同。
豈得相即之義。令旨答。聖人所得自見其無。
凡人所得自見其有。見自不同。無妨俗不出
眞外。又諮。未審既無異。質而有二義。爲當義
離於體。爲當即義即體。令旨答。更不相出名
爲一體。愚聖見殊自成異義。又諮。凡夫爲但
見俗亦得見眞。令旨答。止得見俗不得見眞。
又諮。體既相即寧不覩眞。令旨答。凡若見眞
不應覩俗。覩俗既妄焉得見眞
靈根寺僧遷諮曰。若第一以無過爲義。此是
讃嘆之名。眞離於俗亦應是讃嘆之名。令旨
答曰。即此體眞。不得言嘆。第一義諦既更立
美名。所以是嘆。又諮。無勝我者既得稱讃嘆。
我體即眞。何故非嘆。令旨答。無勝我者所以
得稱讃。我體即眞亦是我眞。故非讃嘆。又
諮。我無過者。所以得稱讃嘆。我是不僞何得
非讃。令旨答。不僞眞是當體之名。如人體
義謂之解義。正足稱其實體。豈成讃嘆。又諮。
此法無能出者。焉得即是讃嘆。令旨答。既云
無出。非讃如何
羅平侯蕭正立諮曰。未審俗諦是生法以不。
令旨答曰。俗諦之體正是生法。又諮。俗既横
見。何得有生。令旨答。横見爲有。所以有生。
又諮。横見爲有。實自無法。實既無法説何爲
生。令旨答。即此生法名爲横見。亦即此横見
名爲生法。又諮。若是横見不應有生。若必有
名何横見。令旨答。既云横見。實自無生。
但横見爲有。有此横生
衡山侯蕭恭諮曰。未審第一義諦既有義目。
何故世諦獨無義名。令旨答曰。世既浮俗無
義可辨。又諮。若無義可辨。何以稱諦。令旨
答。凡俗審見。故立諦名。又諮。若凡俗見有
得受諦名。亦應凡俗見有得安義字。令旨答。
凡俗審見。故諦名可立。浮俗無義。何得強字
爲義。又諮。浮俗雖無實義。不無浮俗之義。既
有此浮俗。何得不受義名。令旨答。正以浮俗
故無義可*辨。若有義可*辨何名浮俗
中興寺僧懷諮曰。令旨解言。眞不離俗。俗不
離眞。未審眞是無相。俗是有相。相無相殊。
何得同體。令旨答曰。相與無相此處不同。但
凡所見有。即是聖所見無。以此爲論。可得無
別。又諮。既是一法。云何得見爲兩。見既有兩
豈是一法。令旨答。理乃不兩。隨物所見。故得
有兩。又諮。見既有兩。豈不相違。令旨答。法
若實兩。可得相違。法常不兩。人見自兩。就此
作論。焉得相乖。又諮。人見有兩。可説兩人。
理既是一。豈得有兩。令旨答。理雖不兩而約
人成兩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諮曰。第一義諦其義第
一。徳亦第一不。令旨答曰。義既第一。徳亦
第一。又諮。直言第一。已苞徳義。何得復加
義字以致繁復。令旨答。直言第一在義猶
昧。第一見義可得盡美。又諮。若加以義字可
得盡美。何不加以徳字可得盡美。令旨答。第
一是徳。豈待復加。但加義字則徳義雙美。又
諮。直稱第一足見其美。偏加義字似有所局。
令旨答。第一表徳。復加義字。二美倶陳。豈有
所局
呉平世子蕭勵諮曰。通旨云。第一義諦世
諦。褒貶立名。眞俗二諦定體立名。尋眞諦之
理既妙絶言慮。未審云何有定體之旨。令旨
答曰。談其無相無眞不眞。寄名相説以眞定
體。又諮。若眞諦無體。今寄言*辨體。未審眞
諦無相。何不寄言辨相。令旨答。寄言辯體猶
恐貶徳。若復寄言辯相則有累虚玄。又諮。眞
諦玄虚離於言説。今既稱有眞。豈非寄言辯
相。令旨答。寄有此名。名自是相。無傷此理無
相虚寂。又諮。未審此寄言辯體。爲是當理爲
不當理。令旨答。無名而説名不全當理。又
諮。若寄言辯名。名不當理。未審此寄將何所
説。令旨答。雖不當理。爲接引衆生須名相

宋熙寺慧令諮曰。眞諦以不生爲體。俗諦以
生法爲體。而言不生即生。生即不生。爲當體
中相即。爲當義中相即。令旨答云。體中相即。
義不相即。又諮。義既不即。體云何即。令旨
答。凡見其有。聖覩其無。約見成異。就體恒
即。又諮。體既無兩何事須即。令旨答。若體
無別兩縁見有兩。見既兩異須明體即。又諮。
若如解旨。果是就人明即。令旨答。約人見爲
二。二諦所以名生。就人見明即此亦大妨」
始興王第五男蕭曄諮曰。眞諦稱眞。是實眞
不。令旨答曰。得是實眞。又諮。菩薩會眞之
時。爲忘俗忘眞不。令旨答。忘俗忘眞。故説會
眞。又諮。若忘俗忘眞故説會眞。忘俗忘眞何
謂實眞。令旨答。若存俗存眞何謂實眞。正由
兩遣故謂實眞。又諮。若忘俗忘眞而是實眞。
亦應忘眞忘俗而是實俗。令旨答。忘俗忘眞
所以見眞。忘眞忘俗彌見非俗。又諮。菩薩會
眞。既忘俗忘眞。今呼實眞便成乖理。令旨答。
假呼實眞。終自忘眞。兩忘稱實。何謂乖理」
興皇寺法宣諮曰。義旨云。俗諦是有是無故
以生法爲體。未審有法有體可得稱生。無是
無法。云何得有生義。令旨答曰。俗諦有無相
待而立。既是相待故並得稱生。又諮。若有無
兩法並稱爲生。生義既一。則有無無異。令旨
答。倶是凡夫所見故生義得同是有是無。焉
得不異。又諮。若有無果別。應有生不生。令旨
答。既相待立名。故同一生義
程郷侯蕭祇諮曰。未審第一之名。是形待以
不。令旨答曰。正是形待。又諮。第一無相有
何形待。令旨答。既云第一。豈得非待。又諮。
第一是待。既稱第一。世諦待於第一。何不名
爲第二。若俗諦是待而不稱第二。亦應眞諦
是待不名第一。令旨答。若稱第一是待。於義
已足。無假説俗。第二方成相待。又諮。若世諦
之名不稱第二。則第一之稱無所形待。令旨
答。第一褒眞。既云相待。世名是待。直置可

光宅寺法雲諮曰。聖人所知之境。此是眞諦。
未審能知之智。爲是眞諦。爲是俗諦。令旨答
曰。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來冥境得言即眞。
又諮。有智之人。爲是眞諦。爲是俗諦。令旨
答。若呼有智之人即是俗諦。又諮。未審俗諦
之人。何得有眞諦之智。令旨答。聖人能忘於
俗。所以得有眞智。又諮。此人既冥無生。亦應
不得稱人。令旨答。冥於無生不得言人。寄名
相説常自有人
靈根寺慧令諮曰。爲於眞諦中見有。爲俗諦
中見有。令旨答曰。於眞諦中横見有俗。又諮。
俗諦之有爲實爲虚。令旨答。是虚妄之有。又
諮。爲當見妄。爲當見有。令旨答。見於妄有。
又諮。無名相中何得見有名相。令旨答。於無
名相見有名相。所以妄有。又諮。於無名相妄
見爲有。譬如火熱。惑者言冷。得就熱中有冷
相不。若於無相而有名相。亦於火中應有此
冷。令旨答。火自常熱妄見有冷。此自惑不
嘗異
湘宮寺慧興諮曰。凡夫之惑。爲當但於眞有
迷。於俗亦迷。令旨答曰。於眞見有。此是迷
眞。既見有俗不成迷俗。又諮。若使解俗便成
解眞。若不解眞豈得解俗。令旨答。眞理虚寂
惑心不解。雖不解眞何妨解俗。又諮。此心不
解眞。於眞可是惑。此心既解俗。於俗應非
惑。令旨答。實而爲語通自是惑。*辨俗森羅
於俗中各解
莊嚴寺僧旻諮曰。三十心中所得空解。爲是
眞解。爲是俗解。令旨答。可名相似解。又諮。
未審相似爲眞爲俗。令旨答。習觀無生不名
俗解。未見無生不名眞解。又諮。若能照之智
非眞非俗。亦應所照之境非眞非俗。若是非
眞非俗則有三諦。令旨答。所照之境既即無
生。無生是眞豈有三諦。又諮。若境即眞境。何
不智即眞智。令旨答。未見無生故非眞智。何
妨此智未眞。而習觀眞境。豈得以智未眞而
使境非眞境
宣武寺法寵諮曰。眞諦不生不滅。俗諦有生
有滅。眞俗兩義得言有異。談其法體只得是
一。未審體從於義。亦得有二不。令旨答曰。體
亦不得合從於義。又諮。未審就凡聖兩見得
言兩義。亦就凡聖兩見得言兩體。令旨答。理
不相異。所以云一。就凡聖兩見。得有二體之
殊。又諮。若使凡者見有聖人見無。便應凡夫
但見世諦有。聖人應見太虚無。令旨答。太虚
亦非聖人所見。太虚得名由於相待。既由待
生並凡所見。又諮。凡夫所見空有得言是一
不。令旨答。就凡爲語有實異無。約聖作談無
不異有
建業寺僧愍諮曰。俗人解俗爲當解俗參差
而言解俗。爲當見俗虚假而言解俗。令旨答
曰。只是見俗參差而言解俗。又諮。俗諦不但
參差。亦是虚妄。何故解參差而不解虚妄。令
旨答。若使凡夫解虚妄。即是解眞不解虚妄。
所以名爲解俗
光宅寺敬脱諮曰。未審聖人見眞。爲當漸見。
爲當頓見。令旨答曰。漸見。又諮。無相虚懷。
一見此現萬相並寂。未審何故見眞得有由
漸。令旨答曰。自凡之聖。解有淺深眞自虚
寂。不妨見有由漸。又諮。未審一得無相並忘
萬有。爲不悉忘。令旨答。一得無相萬有悉忘。
又諮。一得無相忘萬有者。亦可一得虚懷窮
彼眞境。不應漸見。令旨答。如來會寂自是窮
眞。淺行聖人恒自漸見。又諮。若見眞有漸不
可頓會。亦應漸忘萬有不可頓忘。令旨答。解
有優劣故有漸見。忘懷無偏故萬有並寂
  令旨解法身義并問
法身虚寂。遠離有無之境。獨脱因果之外。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豈是稱謂所能論
*辯。將欲顯理不容默然。故隨從言説。致有
法身之稱。天竺云逹摩舍利。此土謂之法身。
若以當體則是自性之目。若以言説則是相
待立名。法者軌則爲旨。身者有體之義。軌則
之體故曰法身。略就言説粗陳其體。是常住
身。是金剛身。重加研覈其則不爾。若定是
金*剛即爲名相。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所謂
常住。本是寄名稱曰金剛。本是譬説。及談
實體。則性同無生。故云佛身無爲不墮法。
故涅槃經説。如來之身非身。是身無量無邊
無有足迹。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知清淨而
不可爲無垢。稱曰妙有而復非有。離無離有
所謂法身
招提寺慧琰諮曰。未審法身無相不應有體。
何得用體以釋身義。令旨答。無名無相乃無
體可論。寄以名相不無妙體。又諮。若寄以名
相不無妙體。則寄以名相不成無相。令旨答。
既云寄以名相。足明理實無相。又諮。若寄以
名相而理實無相。理既無相云何有體。令旨
答。寄言軌物何得無體。又諮。亦應寄言軌物。
非復無相。令旨答。軌物義邊理非無相。所言
無相本談妙體。又諮。眞實本來無相。正應以
此軌物。何得隱斯眞實。強生言相。令旨答。眞
實無相非近學所窺。是故接諸膚淺。必須寄
以言相
光宅寺法雲諮曰。未審法身常住。是萬行得
不。令旨答曰。名相道中萬行所得。又諮。既爲
萬行所得。豈言無相。若必無相豈爲萬行所
得。令旨答。無名無相。何曾有得寄以名相假
言有得。又諮。實有萬行實得佛果。安可以無
相全無所得。令旨答。問者住心謂實有萬行。
今謂萬行自空。豈有實果可得。又諮。現有衆
生修習萬行。未審何故全謂爲無。令旨答。凡
俗所見謂之爲有。理而檢之實無萬行。又諮。
經説常住以爲妙有。如其假説何謂妙有。令
旨答。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

莊嚴寺僧旻諮曰。未審法身絶相。智不能知。
絶相絶知。何得猶有身稱。令旨答曰。無名無
相曾有何身。假名相説故曰法身。又諮。亦應
假名相説是智所照。何得不可以智知。不可
以識識。令旨答。亦得寄名慧眼所見。又諮。
若慧眼能見。則可以智知。若智不能知。則慧
眼無見。令旨答。慧眼無見。亦無法可見。又
諮。若云無見有何法身。令旨答。理絶聞見實
無法身。又諮。若無法身則無正覺。正覺既有。
法身豈無。令旨答。恒是寄言故有正覺。正覺
既在寄言。法身何得定有
宣武寺法寵諮曰。未審法身之稱爲正在妙
本。金姿丈六亦是法身。令旨答曰。通而爲論
本迹皆是。別而爲語止在常住。又諮。若止在
常住不應有身。若通取丈六。丈六何謂法身。
令旨答。常住既有妙體。何得無身。丈六亦能
軌物。故可通稱法身。又諮。若常住無累方稱
法身。丈六有累何謂法身。令旨答。衆生注仰
妄見丈六。丈六非有有何實累。又諮。若丈六
非有指何爲身。令旨答。隨物見有謂有應身。
又諮。既曰應身何謂法身。令旨答。通相爲辨
故兼本迹。覈求實義不在金姿
靈根寺慧令諮曰。未審爲以極智名曰法身。
爲以絶相故曰法身。令旨答曰。無名無相是
藏法身。圓極智慧是實智法身。又諮。無
名無相則無身不身。既有法身何謂無相。令
旨答。正以無相故曰法身。又諮。若以無相故
曰法身。則智慧名相非復法身。令旨答。既是
無相智慧豈非法身。又諮。如其有身何名無
相。若是無相何得有身。令旨答。於無名相假
説法身。又諮。若假説法身正在名相。云何
直指無相而謂法身。令旨答。既於無相假立
名相。豈得異此無相而説法身靈味寺靜安
諮曰。未審法身垂應以不。令旨答曰。法身
無應。又諮。本以應化故稱法身。若無應化何
謂法身。令旨答。本以軌則之體名爲法身。
應化之談非今所執。又諮。若無應化云何可
軌。既爲物軌豈無應化。令旨答。衆生注仰蒙
益。故云能爲軌。化縁已畢何所應化。又諮。
若能益衆生便成應化。若無應化何以益物。
令旨答。能生注仰軌則自成。何勞至人俯應
塵俗。又諮。既生注仰豈無應化。若無應化注
仰何益。令旨答。正由世尊至極神妙特深。但
令注仰自然蒙祐。若應而後益。何謂至神。不
應而益。故成窮美。若必令實應與菩薩豈殊
  謝勅賚看講啓 梁昭明皇太子
臣統啓。主書管萬安。奉宣勅旨。以臣今講竟
曲垂勞問。伏以正言深奧總一群經。均斗杓
以命四時。等太陽而照萬國。臣不涯庸淺輕
敢奉宣莫惻天文徒觀玉府。慚悚交并寢興
無嫈。仰降中使俯賚光臨。榮荷殊慈靡知啓
處。不任下情。謹附啓事謝聞。謹啓
  謝勅參解講啓
臣統啓。主書周昂。奉宣勅旨。垂參臣今解講。
伏以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鑚仰。遂以
無庸叨茲宣釋。將應讓齒。反降教胄之恩。
允宜尚學。翻荷説經之詔。竊以挾八威之策。
則神物莫干。服九丹之華。則仙徒可役。臣
仰承皇威訓茲學侶。奉揚聖旨洞曉群儒。鼓
冶異師陶鈞久滯。方使惠施恧其短長。公孫
罷其堅白。王生挫*辨既盡神氣。法開受屈
永隱東峯。中使曲臨彌光函席。仰戴殊慈不
知啓處。不任下情。謹奉啓事謝聞。謹啓
  謝勅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啓
臣統啓。後閤應勅木佛子。奉宣勅旨。垂賚
制旨大般涅槃經講疏一部十帙合目百一
卷。寒郷覩日未足稱奇。採藥逢仙曾何譬喜。
臣伏以。六爻所明。至邃窮於幾象。四書所總。
施命止於域中。豈有牢籠因果。辨斯寶城之
教。網羅眞俗。開茲月滿之文。方當道洽大千
化均百億。雲彌識種雨遍身田。豈復論唐帝
龜書周王策府。何待刊寢槃盂屏黜丘素。
甘露妙典先降殊恩。揣己循愚不勝慶荷。不
任頂戴之至。謹奉啓謝聞
  謝勅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啓
臣統啓。宣詔王慧寶。奉宣勅旨。垂賚制旨大
集經講疏二帙十六卷。甘露入頂。慧水灌心。
似闇遇明。如飢獲飽。伏以非色非欲二界同
坊。匪文匪理三乘雲集。四*辨言而未極。八
聲闡而莫窮。俯應天機垂茲聖作。同眞如而
無盡。與日月而倶懸。但觀寶舂山獲珠大海。
臣實何能恒蒙誘被。張書谷筆豈足陳心。抗
袖長言未申歌舞。不任喜荷之至。謹奉啓謝
聞。謹啓
  答廣信侯書晋安王
王白。仰承比往開善聽講涅槃。縱賞山中遊
心人外。青松白霧處處可悦。奇峯怪石極目
忘歸。加以法水晨流天華夜落。往而忘反。有
會昔言。王牽物從務無由獨往。仰此高蹤寸
心如結。謹白
  與廣信侯書晋安王
王白。闊絶音旨毎用延結。風嚴寒勁願比怡
和。伏承淨名法席親承金口。辭珍鹿苑理
愜鷲山。微密祕藏於斯既隆。莊嚴道場自茲
彌闡。豈止心燈夜炳。亦乃意蕊晨飛。況思
弘明本長内教。今陪十善之車。開八政之
路。流波若之水。洗意識之塵。以此春翹方
爲秋實。王毎憶華林勝集亦叨末位。終朝竟
夜沐浴妙言。至於席罷日餘退休増省。携手
登臨兼展談笑。仰望九層俯窺百尺。金池動
月玉樹含風。當於此時足稱法樂。今卷惟之
部乘傳一隅。聞慧雨滂流喜躍充遍。徒挹懸
河無由承禀。空無所有不瑩情靈。縁癡有
愛自嗟難拔。兼下車以來義言蓋少。舊憶已
盡新解未餐。既慚口誦復非心辯。永謝寫瓶
終慚疊。況慈雲既被智海亦深。影末波
餘希時灑拂。但睽違轉積興言盈瞼。願加敬
納。言不定意。謹白
廣信縣開國侯蕭映。惶恐死罪。信至奉誨。
清言兼紙文采巨麗。慰喩綢繆。比日寒霜慘
切。伏願興居和悆。民富重殷無過抑損。下
官智昏識闇學淺人凡。遂得擁卷璇階親奉
教義。耳餐甘露心承制説。天思淵深叡情廣
奧。三明一鑒。釋滯義於久迷。四*辨既陳。闡
難思而頓解。豈漢皇夢邇而梵響復弘。雖晋
帝留心而微言始見。毎至夕趍瓊筵晨登朱
陛。不曾不憶芳林勝集玄圃法座。殿下曳舃
寶雲。或從容而問道。施裾博望。乍折角而解
頤。于時謬齒末筵預聞清論。親奉話言數陪
顏色。至於今者講席。殿下限同分陜。謬頒天
奬猶及下官。誰不欽仁。寧無戀徳。傾心東注。
恒以係仰爲先。下官蒙蔽久已仰慕。雖聞妙
義愚心難啓。方欲馳鶩枌郷訪疑下席。忽逢
令旨。垂覓波餘。尋讀戰遑俯仰慚恧。庶爲
謔少泰下情。正當慈雲智海。翻以仰屬
謝瓶。慚疊實歸庸菲。下官惑縁既積塵累未
消。近攝衞乖方遂中途感疾。不得餐承究竟
闕聞末品。徒自剋責終關縁運。不審比日何
以怡神。披閲儒史無乃損悆。下官毎訪西郵
備餐令徳。仰承觀囑於章華之上。或聽訟於
甘棠之下。未嘗不文翰紛綸終朝不息。清論
玄談夜分乃寐。春華之客。登座右而升堂。
秋實之賓。應虚左而入室。文宗義府於焉總
萃。唯此最樂實驗茲辰。下官昔遊梁苑曲蒙
眷顧。今者獨隔清顏久睽接仰。傾心已結興
言涕欷。唯冀音旨時賜沾及。伏願珍重尋更
下承。曲奉恩誨用深銘荷。映死罪死罪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一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法義篇第四之五
  衆生佛不相異義南齊沈約
字休文
 六道相續作佛
沈約 因縁義沈約 形神義沈約 神
不滅義沈約 難范縝神滅義沈約 因縁
無性論 陳沙門眞觀并朱世卿
自然論
 北齊
三部一切經願文魏收 周藏經願文王褒
寶臺經藏願文隋煬
 三藏聖教序并表請
謝答
宗文
 述三藏聖教序并謝答
 述註般若
經序唐褚
 金剛般若經集註序司元大
夫李儼
 與
翻經諸僧書并答 太常博士柳宣
  佛知不異衆生知義沈休文
佛者覺也。覺者知也。凡夫之與佛地。立善知
惡未始不同也。但佛地所知者得善之正路。
凡夫所知者失善之邪路。凡夫得正路之知
與佛之知不異也。正謂以所善非善故失正
路耳。故知凡夫之知與佛之知不異。由於所
知之事異知不異也。凡夫之所知不謂所知
非善。在於求善而至於不善。若積此求善之
心。會得歸善之路。或得路則至于佛也。此
衆生之爲佛性。寔在其知性常傳也
  六道相續作佛義沈約
一切種智與五道六趣衆生。共有受知之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