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廣弘明集 (No. 2103_ 道宣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100] [Prev]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十明帝王受命皆革前政者
十一明直言忠諍古來出口禍及其身者。此
之十一條。通釋甚衆。爲存詞費約同諸異解
奏之。高祖覽之大悦。詔癈諸州寺塔。至九
年六月四日。後上謂曰。爾大直奏事怕殺
人。今日後勿懼。貞觀六年又上書。令僧吹螺
不合撃鍾。又言。佛法妖僞。勅示蕭瑀。瑀曰。
傅奕非聖人者無法。奕駁曰。瑀先祖已來。不
事宗廟專崇胡鬼。非孝者無親。因集佛教入
中華已來。士人識見高遠有駁議其妖惑者。
爲高識傳云。奕傳如此云。高祖從其言而廢
寺者。斯*惘君也。豈有四年上事九年方廢省
諸州寺塔乎。竟無此詔。如何信之。一條假誑
萬途可悉。奕身死後出傳貨之。言雖矯詔無
命可死。又云。上書不許撃鍾。斯妄作也。經
云。撃鼓戒兵鳴槌集衆。又云。撞撃佛鍾。斯非
教耶。又述蕭瑀不事宗廟專事胡佛。斯面欺
於宰伯也。梁典云。高祖七廟毎祭畢涕泗滂
沱。是何言也。今京師東西兩第。倶有宗廟。四
時饗祀相仍即目。義不濫聽弘爲此傳。又可
笑也。止可誑縁邊小識。未足以示中華。惜
哉淨識一從汚染頓爾沈滯。反本何期。上所
列人。亦如前評興亡太半。隨類詳焉
檢唐臨冥報記云云。太史令傅奕。自武徳
初至貞觀十四年。常誹毀佛僧。以其年秋暴
病卒。初奕與道士傅仁鈞薛賾善。後傅薛倶
受官。仁鈞先亡。賾夢見鈞曰。先所負錢可付
泥人。賾問誰耶。曰即傅奕也。是夜少府憑
長命夢又在一處。多見是先亡。命問。佛
經罪福之事有實乎。曰皆定實也。又問。如傅
奕生平不信佛。死受何報。答曰。傅奕已配越
州作泥人矣。長命旦入殿庭。見薛賾説所夢。
賾又説之。二夢符合。臨在其側同嗟歎之。賾
即送錢付奕。并説所夢。後數日而奕卒。案泥
人者謂泥犁中人也。泥犁即地獄之別名矣。
八大地獄在於地下。餘諸雜獄散在山中海
内而受苦也。深可痛哉
廣弘明集卷第七



廣弘明集卷第八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辯惑篇第二之四
  撃像焚經坑僧詔魏太武大集道俗
廢立二教議周武二教論釋道安
  撃像焚經坑僧詔元魏世祖太武帝
帝諱燾。以明元帝泰常八年即位。時年八歳。
尚在幼冲。資政所由惟恃台輔。時司徒崔浩
尤不信佛。帝訪國事。毎以爲懷言。佛法虚誕
爲俗費害。黄老仙道可以存心。浩既雅信仙
道。授帝老經。隨言信用曾無思擇。即立道壇
四追方士。當時佛法隆盛。浩内嫉之。常求瑕
釁。會蓋呉反於杏城。關中騷動。帝乃西伐。時
浩從焉。既至長安。有沙門。種麥於寺中。御
騶牧馬。帝入觀馬從官入。其便室見有弓
矢。出以奏聞。帝怒曰。此非沙門所用。當與蓋
呉通謀規害人耳。命有司案誅一寺。閲其財
産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蓋以萬計。詔
乃焚破佛像。勅留臺下。四方一依長安行事。
太平眞君五年。帝年二十有九。春秋方富盛
於武功。崔浩邪謀相接交扇方士。仙觀日有
登臨。釋門清衆將事殲殄。又下詔曰。愚民無
識信僞惑妖。私養師巫挾藏讖記。沙門之徒。
假西域虚誕。坐致妖&T008673;。非所以一齊政化布
淳徳於天下也。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
養沙門者。限今年二月十五日。過期不出沙
門身死。容止者誅一門。時恭宗爲太子監國。
素敬佛法。頻上表陳刑殺沙門之濫。又非圖
像之罪。今罷其道杜諸寺門。世不修奉。土
木丹青自然毀滅。如是再三不許。時有沙門
玄高者。空門之秀傑也。太子晃師之。晃敬
事如佛。崔浩得倖於帝。恐晃攝政。或見危
逐。密讒於帝晃有異圖。若不先慮後悔無
及。又晃結納玄高。高又通靈鬼物善得人心。
可不猜耶。帝初不從。後且幽之。又夢其先
祖云。太子無事。又問百官。咸云。太子仁孝。
抂見幽辱。帝乃出晃以政歸之。浩又重譛。帝
信之便幽死晃於禁中。縊高於郊南。浩得志
於朝廷也。列辟莫敢致言。便以太平眞君七
年三月下詔。一切蕩除。所有圖像胡經皆撃
破焚毀。沙門無少長悉坑之。斯並崔浩之意
致也。及後帝遭癘惱。浩被族誅。呼嗟長慨無
所及矣。事迹如前釋老志廣之
  周滅佛法集道俗議
周高祖猜忌爲心。安忍嫌隙。大冡宰晋國公
護。權衡百揆決通庶政。帝竊嫉之。恐有陵奪。
召護入内。親自誅之。并大臣六家並從族滅。
帝以得志於天下。一無所慮也。然信任讖緯
偏以爲心。自古相傳黒者得也。謂有黒相當
得天下。猶如漢末訛言黄衣當王。以黄代赤
承運之像。言黒亦然。所以周太祖挾魏西奔。
衣物旗幟並變爲黒。用期訛讖之言。斯亦漢
光武之餘命也。昔者高洋之開齊運。流俗亦
有此謠。洋言黒者稠禪師黒衣天子也。將欲
誅之。會稠遠識。悟而得免備如別説。故周祖
初重佛法下禮沙門。並著黄衣爲禁黒故。有
道士張賓。譎詐罔上。私逹其黨。以黒釋爲國
忌。以黄老爲國祥。帝納其言。信道輕佛。親受
録躬服衣冠。有前僧衞元嵩。與賓脣齒相
扇惑動帝情云。僧多怠惰貪逐財食。不足欽
尚。帝召百僧。入内七宵行道。時既密知各加
懇到。帝亦同僧寢處覘候得失。或爲僧讀誦。
或讃唄禮悔。僧皆懍厲莫不訝帝之微行也。
既期已滿無何而止。至天和四年歳在已丑
三月十五日。勅召有徳衆僧名儒道士文武
百官二千餘人。帝御正殿量述三教。以儒教
爲先。佛教爲後。道教最上。以出於無名之前。
超於天地之表故也。時議者紛紜情見乖咎。
不定而散。至其月二十日。依前集論。是非更
廣莫簡帝心。帝曰。儒教道教此國常遵。佛教
後來朕意不立。僉議如何。時議者陳理無由
除削。帝曰。三教被俗。義不可倶。至四月初。
更依前集。必須極言陳理。無得面從
又勅司隷大夫甄鸞。詳度佛道二教。定其深
辯其眞僞。天和五年鸞乃上笑道論三卷。
用笑三洞之名。至五月十日。帝大集群臣詳
鸞上論。以爲傷蠹道法。帝躬受之。不愜本圖。
即於殿庭焚蕩。時道安法師。又上二教論。云
内教外教也。練心之術名三乘。内教也。教形
之術名九流。外教也。道無別教即在儒流。斯
乃易之謙謙也。帝覽論以問朝宰。無有抗者。
於是遂寢。乃經五載至建徳三年。歳在甲午
五月十七日。初斷佛道兩教沙門道士並令
還俗。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給王
公。餘如別述。于時衞王不忍其事。直入宮燒
乾化門。攻帝不下。退至虎牢。捉獲入京。父子
十二人。并同謀者並誅
  二教沙門釋道安
  歸宗顯本第一儒道昇降第二
君爲教主第三詰驗形神第四
仙異涅槃第五道仙優劣第六
孔老非佛第七釋典道流第八
服法非老第九明典眞僞第十
教指通局第十一依法除疑第十二
歸宗顯本第一
有東都逸俊童子。問於西京通方先生曰。僕
聞風流傾墜。六經所以緝修。誇尚滋彰。二篇
所以述作。故優柔弘潤於物必濟曰儒。用之
匱於物必通曰道。斯皆孔老之神功。可得
而詳矣。近覽釋教文博義豐。觀其汲引則恂
恂善誘。要其指趣則亹亹茲良。然三教雖
殊勸善義一。塗迹誠異理會則同。至於老嗟
身患孔歎逝川。固欲後外以致存生。感往以
知物化。何异釋典之厭身無常之説哉。但
拘滯之流未馳高觀。不能齊天地於一指均
是非乎一氣。致令談論之際毎有不同。此所
謂匿摩尼於胎&T021400;。掩大明於重夜。傷莫二之
純風。塞洞一之玄*指。祈之彌劫。奚可値哉。
敬請先生爲之開闡。通方先生曰。子之問也
激矣哉。可謂窮*辯未盡理也。僕雖不敏稽疑
上國。服膺靈章陶風下席。今當爲子略陳其
要。夫萬化本於無生而生。生者無生。三才兆
於無始而始。始者無始。然則無生無始物之
性也。有化有生人之聚也。聚雖一體而形神
兩異。散雖質別而心數弗亡。故救形之教。教
稱爲外。濟神之典。典號爲内。是以智度有内
外兩經。仁王辯内外二論。方等明内外兩律。
百論言内外二道。若通論内外。則該彼華夷。
若局命此方。則可云儒釋。釋教爲内儒教爲
外。備彰聖典。非爲誕謬。詳覽載籍尋討源流。
教唯有二寧得有三。何則昔玄古朴素。墳典
之誥未弘。淳風稍離丘索之文乃著。故包論
七典統括九流。咸爲治國之謨。並是修身之
術。故藝文志曰。儒之流。蓋出於司徒之官。
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
中。留意於五徳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
師仲尼。其道最高者也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清虚以自守。卑弱以
自持。此君人者南面之術。合於堯之克讓。易
之謙謙。是其所長也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暦
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者所長也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易曰。先王以明罰勅法。此其所長也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
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官。茅屋採椽。是以
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
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有鬼。此其所長也
縱横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
三百使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又
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
詞。此其所長也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含名法。知國
體之有此。見王治無不貫。此其所長也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五穀勸耕桑。
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此其所長
也。若派而別之。則應有九教。若總而合之。則
同屬儒宗。論其官也。各王朝之一職。談其籍
也。並皇家之一書子。欲於一代之内令九流
爭川大道之世使小成競辯。豈不上傷皇極
莫二之風。下開拘放鄙蕩之弊。眞所謂巨蠹
鴻猷眩曜朝野矣
佛教者窮理盡性之格言。出世入眞之軌轍。
請其文則部分十二。語其旨則四種悉檀。理
妙域中。固非名號所及。化擅繋表。又非情智
所尋。至於遣累落筌。陶神盡照。近超生死遠
證泥洹。播闡五乘。接群機之深淺。該明六道。
*辯善惡之昇沈。夐期出世而理無不周。邇比
王化而事無不盡。能博能要不質不文。自非
天下之至慮。孰能與斯教哉。雖復儒道千家
墨農百氏取捨驅馳。未及其度者也。惟釋氏
之教理富權實。有餘不了稱之曰權。無餘了
義號之爲實。通云善誘。何成妙賞。子謂三教
雖殊勸善義一。余謂善有精麁優劣宜異。精
者超百化而高昇。麁者循九居而未息。安可
同年而語其勝負哉。又云。教迹誠異理會則
同。爰引世訓以符玄教。此蓋悠悠之所昧。未
曁其本矣。教者何也。詮理之謂。理者何也。
教之所詮。教若果異理豈得同。理若必同教
寧得異。筌不期魚蹄不爲兔。將爲名乎理
同安在。夫厚生情篤身患之誡遂興。不悟
遷流逝川之歎乃作。並是方内之至談。諒非
踰方之巨唱。何者推色盡於極微。老氏之
所未辯。究心窮於生滅宣尼又所未言。可謂
瞻之似盡。察之未極者也。故涅槃經曰。分別
色心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縁覺所知。且聲聞
之與菩薩。倶越妄想之郷。菩薩則惠兼九
道。聲聞則獨善一身。其猶露潤之方巨壑。微
塵之比須彌。況凡夫識想。何得齊乎。故淨名
曰。無以日光等彼螢火。若夫以齊而齊不
齊者未齊矣。以齊而齊於齊者未齊焉。余聞
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
嶽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
狷夫之野議。豈逹士之貞觀。故諺曰。紫實昧
朱。狂斯濫哲。請廣其類更曉子懷。上至天子
下至庶民。莫不資色心以成軀。禀陰陽以化
體。不可以色心是等而便混以智愚。安得以
陰陽義齊則同之貴賤。此之不可至理皎然。
雖強齊之其義安在
  儒道昇降第二儒通六典道止兩篇
昇降二事備彰四史
問曰。先生涇渭孔釋清濁大懸。與奪儒道取
捨尤濫。史遷六氏道家爲先。班固九流儒宗
爲上。討其祖述並可命家。論其憲章未乖典
式。欲言倶非情謂未可。儻其都是何宜去
取。答曰。塗軌乖順不可無歸。朱紫之際久宜
有在。漢書十志並是古則。藝文五行豈今始
有。農爲治本史遷不言。安毀縱横官典倶漏。
故孟堅之撰。今古褒其是。子長之論。曩見貶
其非。是以前漢書曰。史遷序墳籍。則先黄老
後六經。論遊侠則退處士進姦雄。述貨殖則
崇勢利羞貧賤。此其爲弊也
後漢書曰。太史令司馬遷採左氏國語刪世
本。戰國策據楚漢春秋列時事。上自黄帝下
訖獲麟。作本紀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
篇。而十篇缺焉。至於採經摭傳分散百家之
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務欲以多聞廣載爲
功。論義淺而不篤。其論術學也。則崇黄老而
薄五經。輕仁義而賤守節。此其甚弊傷道所
過極刑之咎也。又晋書禮樂志曰。世稱子長
史記奇而不周。奇謂博古遠逹。不周謂弊於
儒道。儒道既弊聖教不興。何王摹之。尚道廢
儒惑亂天下。變風毀俗。遂使魏晋爲之陵遲。
四夷交侵中國微矣。此皆國史實録之文。奚
獨可異校其得失。詳列典志。取捨昇降何豫
鄙懷
問。老子之教。蓋修身治國絶棄貴尚。論大道
則爲三才之元。*辯上徳則爲五事之本。猶陶
埏之成造。譬槖籥之不窮。先生何爲抑在
儒下
答曰。余聞恬志大和者不務變常。安時處順
者不求反古。故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惟藝文之盛。易最優矣。吾子謂老與易何若。
昔宓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近取諸
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
以類萬物之情。文王重六爻。孔子弘十翼。故
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歴三古。故繋詞曰。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説曰。夫有形生於無
形。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
太初者氣之始
太始者形之始
太素者質之始
本氣形質而未相離。故曰混沌。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孝經説曰。
奇者陽節。偶者陰基。得陽而成。合陰而居。數
相配偶乃爲道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
陽不測謂之神。此而遐瞻足賢於老也
子謂仁由失徳而興。禮生忠信之簿。安其所
習毀所不見。且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
地同節。豈在飾敬之年責報之歳哉。然老氏
之旨本救澆浪。虚柔善下修身可矣。不
賢能於治何續。既扶易之一謙。便是儒之一
派。幸勿同放兼棄五徳
  君爲教主第三世謂孔老爲弘教之人
訪之典謨則君爲教主
問。敬尋懋製剖析離合云。派而別之應有九
教。統而合之同一儒宗。採求理例猶謂未當。
何者名雜鄧尹法參悝商。墨出由胡農興野
老。斯皆製通賢逹。不可以爲教首。孔老聖
歟。可以命教。故九流之中唯論其二。儒教道
教豈不婉哉
答曰。子之問也。似未通遠。夫帝王功成作樂。
治定制禮。此蓋皇業之盛事也。而左史記言。
右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百王同其風。
萬代齊其軌。若有位無才。猶虧弘闡。有才無
位。灼然全闕。昔周公攝政七載。乃制六官。孔
老何人得爲教主。孔雖聖逹無位者也。自衞
迴輪始弘文軌。正可修述非爲教源。且柱史
在朝本非諧賛。出周入秦爲尹言道。無聞諸
侯。何況天子。既是仙賢。固宜雙缺。道屬儒宗
已彰前簡
問。孔子問禮於老聃。則師資之義存矣。又論
語。孔子稱。吾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
於我老彭。子云孔聖而云老賢比類之義義
將焉在。褒貶乖衷諒爲侮聖
答曰。余既庸昧奚敢穿鑿。廢智任誠唯依謨
典。嵇子云。老子就涓子學九仙之術尋乎練
餌。斯或有之。至於聖也則不云學。論語曰。生
而知之者上。學而知之者次。依前漢書。品
孔子爲上上類。皆是聖。以老氏爲中上流。並
是賢。又何晏王弼咸云。老未及聖。此皆典逹
所位。僕能異乎。孔子曰。吾無常師。問禮於
老聃。斯其義也。有問農云。吾不如老農。又
問圃云。吾不如老圃。入太廟毎事問。豈農圃
守廟之人。而賢於孔丘乎。竊比遜詞斯其類
也。故知他評近實自謙則虚。侮聖之談恐還
自累孔子問樂於長弘。學琴於師襄子。豈弘子
之流皆賢於孔子乎。聖人之迹於斯可
問。魯隱公者。蓋是讓國之賢君。而人表評爲
下下。老子者。乃無爲之大聖。漢書品爲中上。
故知班彪父子詮度險巇。先生何乃引之爲
證。答曰。吾子近取杜預之談。遠忽春秋之意。
隱公者桓公之庶兄也。桓公幼小攝行政事。
及桓長大歸政桓公。雖能歸政不能去猜。讃
毒於是縱横。遂爲桓公所弑。既不自全陷弟
不義。讓國之美竟復何在。此而非下孰有下
乎。漢書之評。於是乎得。且孔子受命。遂號素
王。未聞載籍。稱老爲聖。言不關典。君子所
慚。問尚書云。惟狂克念作聖。惟聖罔念則
狂。子云。聖也則不關學。是何言歟
答曰。孔語生知。學言積習。向者論儒。未云
釋也。上智下愚本不隨化。中庸之類乃順化
遷。聖可爲狂則非上智。狂可爲聖復非下愚。
書辨狂聖。皆中庸也。老子曰。絶聖棄智民利
百倍。此蓋中才之聖。非上智也
  詰驗形神第四形神之教初篇已言。今
則詰之。驗其典證也
問曰。先生云。救形之教。教稱爲外。敬尋雅論
寔爲未允。易云。知幾其神乎。寧得雷同七
典皆爲形教。釋辨濟神義將安在。答曰。書稱
知遠。遠極唐虞。春秋屬詞。詞盡王業。至若禮
樂之敬良。詩易之温潔。皆明夫一身豈論三
世。固知教在於形方者。未備洪祐。示逸乎生
表者。存而未議。易曰。幾者動之微也。能照其
微非神如何。此言神矣。而未辨練神。練神者
閉情開照。期神曠劫幽靈不亡。積習成聖。
階十地而逾明。邁九宅而高蹈。此釋教所弘
也。經曰。濟神拔苦莫若修善。六度攝生淨心
非事故也
  仙異涅槃第五仙明延期之術。不無其終
涅槃常住之果。居然乖異
問。釋稱涅槃。道言仙化。釋云無生。道稱不
死。其揆一也。何可異乎
答曰。靈飛羽化者。並稱神丹之力。無疾輕強
者。亦云餌服之功。哀哉不知繕績前成。生
甄異氣。壽夭由因。脩短在業。佛法以有生爲
空幻。故忘身以濟物。道法以吾我爲眞實。故
服餌以養生。生生不貴存存何勣。縱使延期
不能無死。故莊周稱老子曰。古者謂之遁天
之形。始以爲其人。今則非人也。尚非遁天之
仙。故有秦佚之弔。死扶風葬槐里。涅槃者
常恒清涼無復生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
以像測。莫知所以名強謂之寂。其爲至也。亦
以極哉。縱其雙林息照而靈智常存。體示闍
維而舍利恒在。雖復大椿遐壽以彭年爲殤。
非想多劫與無擇對戸。凡聖理懸動寂天異。
焉可同時而辨昇降哉。吾子何爲抗餘燎於
日月之下。而欲與羲和爭暉。至於狷也。何
至甚乎
  道仙優劣第六道以恬虚寡慾優在符於謙
徳。仙則餌服紛紜劣在徒

無効
問。先生高談壽夭*繕績前生業果雖詳芝丹
仍略。且道家之極。極在長生。呼吸太一吐故
納新。子欲劣之其可得乎
答老氏之旨。蓋虚無爲本。柔弱爲用。渾思
天元恬高人世。浩氣養和得失無變。窮不謀
通逹不謀己。此學者之所以詢仰餘流其道
若存者也。若乃練服金丹餐霞餌玉。靈升羽
蛻屍解形化。斯皆尤乖老莊立言本理。其致
流漸。非道之儔雖記奇者有之。而言道者莫
取。昔漢武好方技。遂有欒大之妖。光武信
讖書。致有桓譚之議。書爲方*技不入墳流。
人爲方士何關雅正。吾子曷爲捨大而從小。
背理而趣誕乎
  孔老非佛第七佛生西域。孔氏高推
商宰致問列子書記
問。西域名佛。此方云覺。西言菩提。此云爲
道。西云泥洹。此言無爲。西稱般若。此飜智
慧。准此斯義則孔老是佛。無爲大道先已有

答曰。鄙俗不可以語大道者。滯於形也。曲士
不可以*辯宗極者。拘於名也。案孟子以聖人
爲先覺。聖中之極。寧過佛哉。故譯經者以
覺飜佛。覺有三種。自覺覺他及以滿覺。孟
軻一辯豈具此三菩提者。案大智度論云。
無上慧然慧照靈通。義翻爲道。道名雖同道
義尤異。何者若論儒宗。道名通於大小。論
語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致遠恐泥。若談
典。道名通於邪正。經曰。九十有六皆名
道也。聽其名則眞僞莫分。驗其法則邪正自
*辯。菩提大道以智度爲體。老氏之道以虚空
爲状。體用既懸固難影響。外典無爲以息事
爲義。内經無爲無三相之爲。名同實異本不
相似。故知借此方之稱。翻彼域之宗。寄名談
實何疑之有。准如茲例則孔老非佛。何以
其然者。昔商大宰問於孔丘曰。夫子聖人
歟。對曰。丘博識強記。非聖人也。又問。三王
聖人歟。對曰。三王善用智勇。聖非丘所知。又
問。五帝聖人歟。對曰。五帝善用仁信。聖非丘
所知。又問。三皇聖人歟。對曰三皇善用時。
聖非丘所知。大宰大駭曰。然則
孰者
聖。孔子動容有間曰。西方之人有聖者
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
蕩乎民無能名焉。若老氏必聖孔何不言。以
此校之理當推佛老子西升經云。天下大術佛術第
一。又西昇玄經云。吾師化由天竺
善入泥洹又府子曰老氏之師名
釋迦文。直就道書咸皆師佛
  釋異道流第八出世三乘。域中四大。
懸如天地。異過塵嶽
問。後漢書云。佛道神化興自身毒案山海經。西
方有天毒國。
郭景純注云。即天竺國也。而漢書
西域傳云。天竺國一名身毒國也
詳其清心釋累
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以此推之。
則道教收佛。又佛經云。一切文字。悉是佛説。
非外道書。而先生高位釋教。在儒道之表。將
不自局而近誣聖乎
答曰。吾子援引漢書而問。余亦還以漢書而
答。後漢西域傳曰。張騫之著天竺。惟云地多
濕暑。斑勇之列身毒。正言奉佛不殺而精
文。善法導逹之功。靡所傳記。余聞之後
也。其國則殷平中土玉燭和氣。靈智之所降
集。賢&T072579;之所挺生。神迹詭怪則理絶人區。
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而騫超無聞者。豈其
道閉往運數開叔葉乎。不然何經典之甚也。
漢自楚英始盛齋戒之祀。桓帝又修華蓋之
飾。將微義未譯。但神明之耶。且好仁惡殺蠲
弊崇善。所以賢逹君子多受其法焉。然好大
不經奇譎無已。雖鄒衍談天之*辯。莊周蝸角
之論。未足以概其萬一。尋漢書之録。兼而有
徴。取其微義未譯。則云道書之流。談其神奇
感驗。則言理絶天表。惟四藏贍博二諦並陳。
總論九道則無非佛説。別明三乘則儒道非
流。此乃在我之明證。非吾子之清決乎
  服法非老第九絶聖棄智。老氏之心。
黄巾葉服。張家之法
問。經云。釋迦成佛已有塵劫之數。或爲儒
林之宗。或爲國師道士。固知佛道冥如符契。
又清淨法行經云。佛遣三弟子振旦教化。儒
童菩薩彼稱孔丘。光淨菩薩彼稱顏淵。摩訶
迦葉彼稱老子。先生辯異似若自私
答曰。聖道虚寂圓應無方。無方之應逗彼群
品。器量有淺深。感通有厚薄。故令無像之
像。像遍十方。無言之言。言充八極。應實塵砂
大略有二
八相感成雙林現滅。斯其大也。權入六道晦
迹塵光。斯其小也。小則或畫卦以御時。或播
殖以利世。或修征以定亂。或行禮以誡物。
或談無而傲榮。或説有而重爵。何爲老生獨
非一迹。故須彌四域經曰。寶應聲菩薩名曰
羲。寶吉祥菩薩名曰女媧。但今之道士始
自張陵。乃是鬼道。不關老子。何以知之。李膺
蜀記曰。張陵避病瘧於丘社之中。得咒鬼之
術書。爲是遂解使鬼法。後爲大蛇所噏。弟子
妄述昇天。後漢書稱。沛人張魯。母有姿色。兼
挾鬼道。往來劉焉家。益州刺史劉焉遂任魯。
以爲督義司馬。魯遂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
掩殺漢中太守蘇固。斷絶斜谷殺漢使者。魯
既得漢中。遂殺張修而并其衆焉。於漢爲逆
賊。戴黄巾服黄布
魯字公旗。初祖父陵順帝時。客於蜀學道
鳴山中。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輒出
米五斗。故世謂之米賊。陵傳其子衡。衡傳
於魯。魯遂自號天師君。其來學者。初名鬼
卒。後號祭酒。祭酒各領部衆。多者名曰治
頭。皆教以誠信。不聽欺妄。有病但令首過
而已。諸祭酒各起義舍於同路。同路懸亭置
米肉以給行旅。食者量腹取足。過多則鬼能
病人。犯法者先加三令。然後行刑。不置長
吏。以祭酒爲治氐。夷信向之。朝廷不能討。
遂就拜魯鎭夷中郎。將通其貢獻。自魯在漢
垂三十年。獻帝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之至陽
平。魯欲擧漢中降其弟衞不聽。率衆數萬拒
關固守。操破衞斬之。魯聞陽平已陷。將稽
顙歸降。閻圃説曰。今以急往其功爲輕。不
如且依巴中然後委質。功必多也。於是乃奔
南山左右。欲悉焚寶貨倉庫。魯曰。本欲歸
命國家。其意未逹。今日之走。以避鋒鋭。非有
惡意。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鄭甚嘉之。又以魯
本有善意。遣人慰安之。魯即與家屬出逆。
拜鎭南將軍封閬中侯。而張角張魯等。本因
鬼言漢末黄衣當王。於是始服之。曹操受命
以黄代赤。黄巾之賊至是始平。自此已來遂
有茲弊。至宋武帝。悉皆斷之。至寇謙之時。稍
稍還有。今既大道之世風化宜同。小巫巾色
寔宜改復。且老子大賢絶棄貴尚。又是朝臣。
服色寧異。古有專經之學。而無服象之殊。黄
巾布衣出自張魯。國典明文豈虚也哉。夫聖
賢作訓弘裕温柔。鬼神嚴厲動爲寒暑。老子
誡味祭酒皆飮。張製鬼服黄布則齊。眞僞皎
然急緩可見。自下略引張氏數條妄説。用懲
革未聞或禁經止價玄光論云。道家諸經。制雜凡意
教迹邪險。是故不傳。但得金帛
便與其經。貧者造之至死不覩。貪利無慈逆莫過此。又其
方術穢濁不清乃有扣齒爲天鼓。咽唾爲醴泉馬屎爲靈
薪。老鼠爲芝藥。資
此求道。焉能得乎
或妄稱眞道蜀記曰。張陵入鶴鳴山。自稱天師。漢
嘉平末。爲蟒蛇所噏。子衡奔出尋無
所。畏負清議之譏。乃假設權方以表靈化之迹生縻鶴足
置石崖頂。到光和元年。遣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師昇玄
都。米民山獠遂因妄傳
販死利生逆莫此之甚也
或含氣釋罪妄造黄書兒癩無端。乃開命門抱眞人
嬰兒。龍迴虎戲備如黄書所説。三五
七九天羅地網。士女溷漫不
異禽獸用消災禍。其可然乎
或挾道作亂黄巾鬼道毒流漢室。孫恩求仙
禍延皇晋。破國害民惑亂天下
或章書伐徳遷逹七祖。乞免擔沙。横費紙筆奏章太
上。戊辰之日上必不逹。不逹太上則生
民抂死嗚
呼哀哉
或畏鬼帶符左佩太極章。右佩昆吾鐵。指日則停暉
擬鬼千里血。若受黄書赤章。即是靈仙
或制民輸課蜀記曰。受其道者。輸米肉布絹器物
紙筆。薦席五綵。後生邪濁増立米民
或解除墓門左道餘氣墓門解除。春秋二分祭竈祠社。
冬夏兩至記祠同俗。先受治録兵符社契。
皆言軍將吏兵。
都無教戒之義
或苦妄度厄塗炭齋者。事起張魯。驢輾泥中黄土
塗面摘頭懸櫛埏埴使熟。至義熙初
王公朝省去打拍。呉陸修靜猶泥額。
反縛懸頭而已。資此度厄何癡之甚
或夢中作罪夢見先亡。輒云變怪。召食
鬼神。軍將吏兵奏章斷之
或輕作凶佞造黄神越章。用持殺鬼。又造赤章用持
殺人。輒悦世情不計殃罪陰謀懷嫉凶
邪之
斯皆三張之鬼法。豈老子之懷乎。自於上代
爰至符姚。皆呼衆僧以爲道士。至寇謙之。始
竊道士之號。私易祭酒之名。事簡姚書略可
祥究。然法行經者。無有人翻。雖入疑科未傷
弘旨。摩訶迦葉釋迦弟子。禀道闡猷。詎希方
駕三張符録。詭託老言捃採譎詞。以相扶
助。復引實談證其虚説。嗚呼可歎。幸深察

問。敬尋道家。厥品有三。一者老子無爲。二者
神仙餌服。三者符*録禁厭。就其章式大有精
麁。麁者厭人殺鬼。精者練屍延壽。更有青
*録。受須金帛。王侯受之則延年益祚。庶人
受之則輕健少疾。君何不論惟貶鄙者
答曰。子之所言。何其陋矣。惟王者興作非詐
力所致。必有靈命以應天人。至於符瑞不無
階降。上則河圖洛書。次則龜龍麟鳳。此是帝
皇之符籙也。今大周馭宇膺暦受圖。出震爲
神電軒流景。上宣衢室下闢靈臺。列彼三光
搖茲二柄。而徳侔終古動植効靈。仁並二儀
幽明薦社。故眞容表相。不假尋於具茨。澄照
淵猷。無惑求於象罔。牢籠語默彈厭名言。
超絶有無迥踰彼此。芻狗萬機。不可謂之爲
有。孝慈兆庶。不可謂之爲無。四海一家。不可
謂之爲彼。九州遼曠。不可謂之爲此。故遊之
者莫測其淺深。蹈之者未窮其厚薄。加以三
足九尾赤雀緑龜。嘉瑞相尋不時而至。茲乃
大道弘仁光盈四表。慶靈總萃厚祚無彊。豈
聖徳之清寧。天朝之多士。尚信鬼録之談。
猶傳巫覡之説者哉。昔神賜虢田。若始求田
之義。民供趙雀。由初受爵之徴。此皆委巷鄙
言。子從所不許也
然皇帝之尊極天人之義。王者之名盡覇
功之業。當受命神宗。廓風化於寰宇。封禪山
嶽。報成功於天地。不見鬼言豫經論之始。
曾無詭説逹致遠之宗。徒訛惑生民敗傷王
教。眞俗擾動歸正無從。惟孔子貴知命。伯陽
去奇尚。奚取鬼符望致其壽。若言受之必益。
今佩符道士悉可長年。無*録生民並應短壽。
事既不徴。何道之有
  明典眞僞第十兩經實談爲眞
三洞誕謬爲僞
問。老經五千最爲淺略。上清三洞乃是幽深。
且靈寶禁經天文玉字。超九流越百氏。儒統
道家豈及此乎
答。老子道經朴素可崇。莊生内篇宗師可領。
曁茲已外製自凡情。黄庭元陽採撮法華以
道換佛。改用尤拙。靈寶創自張陵。呉赤烏之
年始出。上清肇自葛玄。宋齊之間乃行。尋聖
人設教本爲招勸。天文大字何所詮談。始自
古文大小兩篆。以例求之都不相似。陽平鬼
書於是乎驗。晋元康中。鮑靖造三皇經被誅。
事在晋史。後人諱之。改爲三洞。其名雖變厥
體尚存。猶明三皇以爲宗極。斯皆語出凡心
寔知非教。不關聖口豈是典經。而張葛之徒。
皆雜符禁化俗。怪誕違爽無爲。哀哉吁何乃
指蟲迹欲比倉文。以毒乳而方甘露乎依張魯
蜀記。凡
有二十四治。而陽平一治最爲大者。今道士上章及奏符
厭。皆稱陽平。重其本故也。以上清爲洞玄。靈寶爲洞眞。
三皇爲洞神
故曰三皇
問。道經幽簡本接利人。佛經顯博源拔鈍士。
窮理徴事皎然可見
答曰。釋典洸洸幽顯並蘊。玄章浩浩廣略倶
通。大智度曰。爲利人略説。爲解義故。爲利人
廣説。爲誦持故。爲鈍人略説。爲誦持故。爲鈍
人廣説。爲解義故。如般若一座敷玄鷲
嶽。及其階益乃
數十周。智
典既然餘經皆爾。通言博在其鈍。何誣之甚。
香城金簡龍宮玉牒天上人間釋典何量。八
音部帙其數無邊。十二該之罄無不盡。可謂
詩篇三百。蔽者一言。以此例之。廣略可見。詳
其道經三十六部廣則定廣無略可收。即是
純鈍何利之有。廣而可略則非定廣。略而可
廣則非定略。釋典之深。於是乎在
  教旨通局第十一典康世治而不出生死
爲局。近比王化而遠期
出世
爲通
問。姫孔立教。可以安上治民移風易俗。老莊
談玄。可以歸淳反素息尚無爲。爲化足矣。何
假胡經。又簪抽髮削毀容易姓。可以化彼強
夷。不可施之中夏。其猶車可陸運不可汎流。
船可水行不宜陸載。佛經怪誕大而無徴。怖
以地獄。則使怯者寒心。誘以天堂。則令愚者
虚企。竪説塵劫尚云不遙。傍談沙界猶言未
遠。或説貧由慳至富藉施來。貴因恭恪賤興
侮慢。慈仁不殺則壽命延長。多殘掠獵則
年算減夭。尋討云云。難相符允。竊見好施不
害貧而早終。慳貪多殺富而長壽。禪戒苦節
嬰羅疹患。坑殘至廣封賞始隆。信謂苦惱
由惑而生。爵祿因殺而得。其猶種角生葦。母
子乖張。牛毛生蒲。因果不類。雖言業報無以
愜心。徒説將來何殊繋影。未若陶甄禀於自
然。森羅均於獨化。忽焉自有恍爾而無。吉凶
任運離合非我。人死神滅其猶若燈膏明倶
盡知何所至。胡勞歩驟於空談之際。馳騁於
無驗之中
答曰。異哉子之所陳。何其鄙也。果以拘纒窞
井封守一方故耳。孟子曰。人之所知。未若人
之所不知信矣。吾當告子。古之明大道者。五
變而形名可擧。九變而賞罰可言。所以方内
階漸猶未可頓者也。至於釣弋順時禁四民
之暴。三軀之禮顯王迹之仁。可謂美矣未盡
善也。尋先生制作局云寰㝢。天分十二野極
流沙。地列九州西窮黒水。談遺過去辯略未
來。事盡一生未論三世。豈聖逹之不知。信嘉
縁之未構。釋迦發窮源之眞唱。演大哀之洪
慈。上極聖人下及蜫蟻。等行不殺。仁人之至
也。若乃道包眞俗義冠精靈。移仁壽於菩提。
徙教義於權實。使宗虚者悟空空之旨。存有
者進戒定之權。於是慧光遐炤。莊王因覩夜
明。靈液方津。明帝以之神夢春秋左傳曰。魯莊
公七年歳次甲午
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星隕如雨。即周莊王十年也。
莊王別傳曰。王遂即易筮之云。西域銅色人出世。所
以夜明非中夏之災也。案佛經。如來四月八日入胎。二月
八日生。亦二月八日成道。生及成佛皆放光明。而云出世
即成佛年也。周以十一月爲正。春秋四月即夏之二月也。
依天竺用正與夏同。杜預用晋暦算。辛卯二月五日也。安
共董奉忠用魯暦算。即二月七日。用前周暦算。即二月八
日也。又依什法師年紀及石柱銘。並與春秋符同。如來周
桓王五年歳次乙丑生。桓王二十三年歳次癸未出家。莊
王十年歳在甲午成佛。襄王十五年歳在甲申滅度。至今
一千二
百五
良謂遂通資感悟渉藉縁。運値百齡
齊均萬劫。於是秦景西使而摩滕東逝。道暢
皇漢之朝。訓敷永平之祀。物無爝螢人斯草
偃。始知放華猶昏。而文宣未旭者也。吾子初
云其同。而未識其異。故知始之所同者非同。
末之所異者非異。何則修淳道者務在反俗。
俗既可反道則可淳。反俗之謨莫先剃落。而
削髮毀容事存高素。辭親革愛趣聖之方。祛
慾於始心。忘形骸於終果。何眷戀乎三
界。豈留連於六道。太伯文身斷髮。匪是西夷。
范蠡易姓改名。寧非東夏。近讓千乘。論語稱
其至徳。遠辭九宅。寧羅氏族之拘。故阿含經
曰。四姓出家同一釋種。莊子舟車之喩譬。以
古今猶禮有損益樂有相&T021952;。吾子何爲濫云
國土。惟聖教無方。不以人天乖應。妙化無
外。豈以華戎阻情。是以一音演唱萬品齊悟。
豈以夷夏而爲隔哉。維摩經曰。佛以一音演
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夫讖介之惡歴劫不
亡。毫釐之善永爲身用。但禍福相乘不無倚
伏。得失相襲輕重冥傳。福成則天堂自至。罪
積則地獄斯臻。此乃必然之數。無所容疑。若
造善於幽得報於顯。世謂陰徳。人咸信矣。造
惡於顯得報於幽。斯理盡然。寧不信也。易曰。
積善必有餘慶。積惡必有餘殃。而商臣肆惡
乃獲長壽。顏子庶幾而致早終。伯牛含冲和
而納疾。盜跖抱凶悖而輕強。斯皆善惡無徴
生茲網惑。若無釋教則此塗永躓矣
經曰。業有三報。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
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苦樂即此身受。生
報者。次身便受。後報者。或二生或三生百千
萬生。然後乃受。受之無主必由於心。心無定
司必感於事。縁有強弱。故報有遲速。故經曰。
譬如負債強者先牽。此因果之賞罰。三報之
弘趣。自非通才逹識。罕得其門。世或有積善
而得殃。或有凶邪而致慶。此皆現業未熟而
前報已應。故曰。貞祥遇禍妖&T008862;享福。疑似之
嫌於是乎在。斯則顏子短壽。運鍾在昔。今之
積徳利在方將。盜跖長年。詶於往善。今之
肆惡衰在未來。注曰。楚穆王字商臣。楚成王
之太子。世有殺父之愆。諡之爲穆。名實之差
起於此矣。此皆生後二報。非現報也。故經
曰。雜業故雜受。如歌利王之刖羼提。現被霹
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提。見爲王后。若斯
之流。皆現報也。子云。多殘爲富貴之因。持戒
爲患疾之本。經有成通。可得而言矣。或有惡
縁發善業。多殺而致爵。或有善縁發惡業。多
禪戒而獲病。病從惡業而招。豈修善而得。貴
從善業而興。非坑殘所感。故論曰。是縁不定
非受不定。受定者言。因不可變也。其猶種稻
得稻。必不生麥。麥雖不生。不可陸種。地爲縁
也。稻即因矣。然因果浩博。諒難詳究。依經
成言略標二種。一者生業。二者受業。倶行十
善同得人身。生業也。貧富貴賤聰鈍短長。受
業也。故施獲大富慳致貧窮。忍得端正瞋
招醜陋。相當因果也。惟業報理微通人尚昧。
思不能及。邪見是興。或説人死神滅更無來
斷見
或云聚散莫窮心神無間
或言吉
凶苦樂皆天所爲他因
外道
或計諸法自然不由因
無因
外道
果。以禍福之數交謝於六府。苦樂之
報迭代而兩行。遂使遇之者非其所對。乃謂
名教之書無宗於上。善惡報應無徴於下。若
能覽三報以觀窮通之分。則尼父不答。仲由
斷可知矣。是故文子稱黄帝之言曰。形有
而神不化。以不化乘化其變無窮。又嬴博之
葬曰。骨肉歸乎地。而神氣無不之。釋典曰。
識神無形假乘四蛇。形無常主神無常家。斯
皆神馳六道之明證。形盡一生之朗説。未能
信經希詳軒誥。因茲而觀。佛經所以越六典
絶九流者。豈不以疏神逹要陶鑄靈府窮
盡化水鏡無垠者矣
  依法除疑第十二法有常楷。人無定則若
能依法則衆疑自
於是。童子愀然而怒曰。僕聞釋典沖深非。名
教所議。玄風悠邈。豈器象所該。故染漬風
流者。脱形梏於始心。研窮理味者。蕩心塵於
終慮。抗志與夷皓齊蹤。潔己與嚴鄭等迹。忽
榮譽去嗜*慾。然釋訓稍陵競爲奢侈。上減父
母之資。下損妻孥之分。齋會盡肴膳之甘。塔
寺極莊嚴之美。罄私家之年儲。費軍國之資
實。然諸沙門秀異者寡。受茲重惠未能報
徳。或墾植田圃與農夫等流。或估貨求財與
商民爭利。或交託貴勝以自矜豪。或占算吉
殉於名譽。遂使澄源漸濁流浪轉渾。僕所
以致怪。良在於斯。覬欲清心佛法鑚仰餘風。
覩此悵然洗心無託。先生憮然而笑曰。余聞
麟介之物。不逹皋壤之事。毛羽之族。豈識流
浪之形。類異區分固其宜耳。惟十性淵博含
生等有。二諦該深物我斯貫。辯有也則九道
森然。談空也則萬像斯寂。故般若曰。色即薩
婆若。薩婆若即色。然色是無知之頑質。薩婆
若諸佛之靈照。論有居然無別。言無一而莫
異。極矣哉極矣哉。老氏之虚無乃有外而張
義。釋師之法性乃即色而遊玄。遊玄不礙於
器象。何縁假之可除。即色而冥乎法性。則境
智而倶寂般若曰。不壞假名而説諸法實相。
維摩曰。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信哉此道。孰可
逮乎。故能拯溺俗於沈流。拔幽根於重劫。遠
開三乘之津。廣闢天人之路。夫大士建行。以
檀度爲先。標牓宗極。以塔寺爲首。施而有報。
匪成虚費。惠而有徳。豈曰空爲。且精微稍薄。
華侈漸興。失在物懷。何關聖慮。故崇軒玉璽。
非堯舜之心。翠居麗食。豈釋迦之意。今大周
㝢淳風遐被。振道綱於六合。布徳網於
八荒。川無扣浪之夫。谷無含難之士。四民
咸安其業。百官各盡其分。嘉穀委於中田。
倉庫積而成朽。方將撃壤以頌太平。鼓腹而
觀盛化。吾子何拘妄慮窮竭。古人歎曰。才之
爲難。信矣。孔門三千並海内翹秀。簡充四科
數不盈十。其中伯牛惡疾。回也夭極。商也
慳吝。賜也貨殖。求也聚斂。由也凶愎。而擧
世推載。爲人倫之宗。欽尚高軌。爲搢紳之
表。百代慕其遺風。千戴仰其景行。至於沙
門苦相駁節。蓋髮膚微嗣世人之所重。而沙
門遺之如脱屣。名位財色有情之所滯。而沙
門視之如秕糠。斯乃忍人所不能忍。去人所
不能去。可謂超世之津梁。弘道之勝趣也。録
其脱俗之誠。足消四事。採其高尚之迹。可報
四恩。況優於此者乎。夫崑山多玉。尚有礫沙。
浮水豐金。寧無土石。沙門之中禪禁寔多。不
無五三缺於戒律。正可以道廢人。不應以人
廢道。子何覩此遂替釋教。故經曰。依法不依
人。依智不依識。不可見紂跖之蹤而忽堯孔
之軌。覽調逹之迹而忘妙徳之風。今當爲子
撮言其致。三乘倶出生死。而幽駕大有淺深。
九流咸明宇内。冲賾寧無總別。儒經曰。夫孝
徳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既云徳本。道高仁義
之迹。教之由生。墳典因之以弘。然則同歸而
途。一致而百慮。孝慈爲總。子何惑焉。儒
之爲統。子何疑焉。於是童子莞然而悦曰。
夫柏梁之構興。乃知茅茨之仄陋。仰日月之
彌高。何丘陵之可匹。覩眞筌之遼廓。覺世
訓之爲近。尋二經之實談。悟三張之詭妄。佛
生西域形儀罔覿。教流東土得聽餘音。然神
蹤曠遠理乖稱謂。因果寂遼信絶名言。今以
淺懷得聞高論。銷疑散滯渙若春氷。始知釋
典茫茫該羅二諦。儒宗硌硌總括九流。信
駭常談無得而稱者矣。僕誠不敏。謹承嘉

廣弘明集卷第八



廣弘明集卷第九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辯惑篇第二之五
  笑道其文廣抄
取可笑
臣鸞啓。奉勅令詳佛道二教。定其先後淺深
同異。臣不揆疏短。謹具録以聞。臣竊以佛之
與道教跡不同。出沒隱顯變通亦異。幽微妙
密未易詳度。且一往相對。佛者以因縁爲宗。
道以自然爲義。自然者無爲而成。因縁者積
行乃證。守本則事靜而理均。違宗則意悖而
教僞。理均則始終若一。教僞則無所不爲。案
老子五千文辭義倶偉。諒可貴已。立身治國
君民之道富焉。所以道有符書厭詛之方。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