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廣弘明集 (No. 2103_ 道宣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100] [Prev]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留思給園。遂以匠物之餘親迂睿*指。正名之
特繕嘉題。僧等荷鎔施之恩。緘紹隆之
澤。爰初肅召載惕中襟。伏以
聖旨難晞玄津罕渉。空思側管。嗟混沌之未
開。寔頼呌閽。時象罔其如得。蘭臺太史兼左
侍極應山縣開國侯某。奬鑒弗疲閲覽無滯。
乃相與搴恕林之英萼。繳耆山之迅羽。搜八
藏之殊詮。控三點之靈液。用成一部勒爲十
卷。較其精詣事絶稱言。然以教海既冲法門
猶廣。雖要妙之旨已具前修。而博贍之文終
資別録。竊以登荊山者思有獻於連城。遊楚
濱者願納貢於*苞匭。況龍宮逸寶照爛於情
田。鹿苑遺芳芬葩於字葉。苟懷貞藹孰忘薦
奉。加以貸有循明規在屬。方四披簡
則琳瑯畢炫。擬之區別則蘭菊自分。有導斯
來。譬東瀛之沃澮。各歸所應。類南籥之宮徴。
以義相屬凡逮十章。章分上下成二十卷。
經尋一千五百餘軸。義列三百六十餘條。所
建十章輒成四例。初二立眞俗之境。次雙明
染淨之由。中四坦修證之塗。後兩垂汲引之
範。相次爲叙各隷多目。俾大義粲然至言罔
墜。曖千門之列敞。侈百隧之兼儲。同夫曉
宿編。珠誠不倫而磊落。春叢綴錦諒非工而
彬布。寔由玄覽深契。故使奧旨冥歸。伊其不
紊抑有憑矣。然則一毛可以知鳳彩。故所録
未多。雙飛不足罄鳧洲。故餘美難極。既限
金口之誨。良無玉屑之譏。其間掎削豪芒斟
酌去取。恐貽謬於千里。毎加審於三復。粤
以龍朔三年五月十七日首奉綸言。迄今麟
徳元年五月四日。前後二部汗青畢具。前則
簡而能暢。後則博而無雜。庶可以振釋網之
宏綱。總法門之要鍵。開息心之勝躅。備多聞
之靈囿。伏願醍醐上味永沃宸衷。般若明珠
長輝睿握。斯文不墜。眞宗與日月倶懸。茲福
無疆。寶祚將穹壤齊固云爾
禪林妙記後集總目凡十章
一眞性 二假縁 三流染 四即淨 五觀
門 六行法 七乘位 八極果 九教力
十化功
  右一一章管多法聚
法苑珠林序 朝議大夫行中臺司元大夫
  隴西李儼字仲思撰
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書契。昭乎訓
典。鳳篆龍圖金簡玉字。百家異轍萬卷分區。
雖理究精微言殫物範。而紀情括性未出於
寰中。原始要終詎該於俗外。亦有藏史之説
園吏之談。寶經浮誕錦籍紆怪。同鏤氷而無
成。若書空而匪實。與夫貫華妙旨寫葉玄
詞。二乘之宏博八藏之沈祕。競以淺深較其
優劣。亦猶蟻垤之小比峻於嵩華。牛涔之微
爭長於江漢。夫其顯了之義隱密之規。解脱
之門總持之苑。前際後際並契眞如。初心末
心咸歸正覺。導迷生於慾海。情塵共心垢同
消。引窮子於慈室。衣寶與髻珠雙至。化溢
恒沙之境。功被微塵之劫。大哉至矣。不可得
而稱焉。洎偕雨徴周佩日通漢。蔡愔西渉竺
蘭東遊。金口之詞寶臺之旨。盈縑積籀被乎
中域。而卷軸繁夥條流深曠。實相眞源卒
難詳覽。曁我皇唐造物聖上君臨。玄教聿宣
緇徒允合。傳輝寫液照潤區宇。梵響誦音
咽都甸。弘宣之盛指喩難極。屬有西明大徳
道世法師者字玄惲。釋門之領袖也。幼嶷聚
砂。落飾綵衣之歳。慈殷接蟻。資成具受之壇。
戒品圓明。與呑珠而等護。律儀精曉。隨照鏡
而同欣。愛慕大乘洞明實相。爰以英博召居
西明。遂以五部餘*閑三藏遍覽。以爲古今綿
代制作多人。雖雅趣佳詞無足於*博記。所
搴文囿之菁華。嗅大義之瞻蔔。以類編録。
號曰法苑珠林。總一百篇。勒成十帙。義豐文
約。紐虞氏之博要。跡宣道鏡。晞祐上之弘明。
其言以美其道斯著。擧至賾而無遺。包妙門
而必盡。粤以
大唐麟徳三年歳在攝提律沽洗三月
十日。纂集斯畢。庶使緝玄詞者探卷而得意
珠。軌正道者披文而飮甘露。繹之以知微。觀
之而覩隩。與環景而齊照。將琁穹而共久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法義篇第四之四
  梁昭明太子答雲法師請講書三首并啓
昭明謝勅齎水犀如意啓 昭明太子解二
諦義章 南澗寺釋慧超論諮二諦義往反
六番
晋安王綱諮二諦義旨往反五番 招提寺釋
慧琰諮二諦義往反四番 栖玄寺釋曇宗諮
二諦義往反四番 中郎王規諮二諦義旨往反
四番
靈根寺釋僧遷諮二諦義往反四番 羅平
候蕭正立諮二諦義旨往反四番 衡山候蕭
恭諮二諦義旨往反四番 中興寺釋僧懷諮
二諦義往反四番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諮二
諦義旨往反四番 呉平王世子蕭勵諮二諦
義旨往反五番大博學
讀書三萬餘卷
 宋熙寺釋慧令諮二
諦義往反四番 始興王第五男蕭曄諮二諦
義旨往反五番 興皇寺釋法宣諮二諦義
往反三番 程郷候蕭祇諮二諦義旨往反
四番
光宅寺釋法雲諮二諦義往反四番 靈根寺
釋慧令諮二諦義往反五番 湘宮寺釋慧興
諮二諦義往反三番 莊嚴寺釋僧旻諮二諦
往反四番 宣武寺釋法寵諮二諦義往反
四番
建業寺釋僧愍諮二諦義往反二番 光宅寺
釋敬脱諮二諦義往反五番 昭明太子令旨
解法身義一章 招提寺釋慧琰諮法身義
往反五番 光宅寺釋法雲諮法身義往反五番
莊嚴寺釋僧旻諮法身義往反五番 宣武寺
釋法寵諮法身義往反五番 靈根寺釋慧令諮
法身義往反五番 靈味寺釋靜安諮法身義
往反五番 謝勅遣主書看講啓 謝勅問解講
啓 謝勅齎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啓 謝勅
齎制旨大集經講疏啓 晋安王與廣信候
書述聽講事 晋安王與廣信候書重述内
教 廣信候蕭映答王心要
答雲法師請開講書 梁昭明太子統
覽近示。知欲見令道義。夫釋教凝深至理淵
粹。一相之道杳然難測。不二之門寂焉無響。
自非深逹玄宗精解妙義。若斯之處豈易輕
辨。至於宣揚正教。在乎利物耳。弟子之於内
義。誠自好之樂之。然鉤深致遠。多所未悉。爲
利之理。蓋何足論。諸僧並入法門。遊道日廣。
至於法師。彌不俟説。云欲見餐禀。良所未喩。
想得此意。不復多云。統和南
釋法雲啓。殿下以生知上識。精義入神。自
然勝辯。妙談出俗。毎一往復闔筵心醉。眞令
諸天讃善。實使釋梵雨華。貧道雖幼知向方。
而長無成業。簉之濫吹聖明。而識慚無退者。
豈不願餐幽致。敢祈仰者。誠在希聞妙説。今
猥蒙答旨。未許群情。退思輕脱用深悚懼。渇
仰有實飢虚非假。循思檢願重以祈聞。唯希
甘露當開。用得永祛鄙吝。伏願四弘本誓。曲
允三請。殷勤謹啓
重覽來示。知猶欲令述義。不辨爲利具如
前言。甘露之開彌慚來説。若止是略標義宗。
無爲不爾。但愧以魚目擬法師之夜光耳。統
和南
  謝勅齎水犀如意啓
臣統啓。應勅左右佰佛掌。奉宣勅旨。垂齎
水犀如意一柄。式是道義所須。白玉照采方
斯非貴。珊瑚挺質匹此未珍。雕剞既成先被
庸薄。如蒙漢帝之簪。似獲趙堯之印。謹仰承
威神陳諸講席。方使歡喜羅漢懷棄缽之嗟。
王式碩儒折驪駒之*辯。熊飾寶刀。子桓恧
其大齎。犛牛輕拂。張敞慚其舊儀。殊恩特降
伏深荷躍。不任下情。謹啓事以聞。謹啓
  令旨解二諦義
二諦理實深玄。自非虚懷。無以通其弘遠。明
道之方。其由非一。擧要論之不出境智。或時
以境明義。或時以智顯行。至於二諦即是就
境明義。若迷其方三有不絶。若逹其致萬累
斯遣。所言二諦者。一是眞諦。二名俗諦。眞諦
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眞諦俗諦以
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
次第言説。應云一眞諦。二俗諦。一與二合。數
則爲三。非直數過於二。亦名有前後。於義非
便。眞既不因俗而有。俗亦不由眞而生。正可
得言一眞一俗。眞者是實義。即是平等更無
異法。能爲雜間。俗者即是集義。此法得生。浮
僞起作。第一義者。就無生境中別立美名。言
此法最勝最妙無能及者。世者以隔別爲義。
生滅流動無有住相。涅槃經言。出世人所知
名第一義諦。世人所知名爲世諦。此即文證
褒貶之理。二諦立名差別不同。眞俗世等以
一義説。第一義諦以二義説。正言此理徳既
第一義亦第一。世既浮僞更無有義。所以但
立世名。諦者以審實爲義。眞諦審實是眞。俗
諦審實是俗。眞諦離有離無。俗諦即有即無。
即有即無斯是假名。離有離無此爲中道。眞
是中道。以不生爲體。俗既假名。以生法爲

南澗寺慧超諮曰。浮僞起作名之爲俗。離於
有無名之爲眞。未審浮僞爲當與眞一體爲
當有異。令旨答曰。世人所知生法爲體。出世
人所知不生爲體。依人作論。應如是説。若論
眞即有是空。俗指空爲有。依此義明不得別
異。又諮。眞俗既云一體。未審眞諦亦有起動。
爲當起動自動不關眞諦。令旨又答。眞理寂
然無起動相。凡夫惑識自横見起動。又諮。未
審有起動而凡夫横見。無起動而凡夫横見。
令旨又答。若有起動則不名横見。以無動而
見動所以是横見。又諮。若法無起動則唯應
一諦。令旨又答。此理常寂此自一諦。横見起
動復是一諦。准應有兩不得言一。又諮。爲
有横見爲無横見。令旨又答。依人爲語有此
横見。又諮。若依人語故有横見。依法爲談不
應見動。令旨又答。法乃無動。不妨横者自見
其動
丹陽尹晋安王蕭綱諮曰。解旨依人爲辨有
生不生。未審浮虚之與不生。只是一體爲當
有異。令旨答曰。凡情所見見其起動。聖人所
見見其不生。依仁爲論乃是異體。若語相即
則不成異。具如向釋不復多論。又諮。若眞不
異俗。俗不異眞。豈得俗人所見生法爲體。聖
人所見不生爲體。令旨答。即俗知眞。即眞
見俗。就此爲談自成無異。約人辨見自有生
不生殊。又諮。未審俗諦之體既云浮幻。何得
於眞實之中見此浮幻。令旨答。眞實之體自
無浮幻。惑者横構。謂之爲有。無傷眞實體自
虚玄。又諮。聖人所見見不流動。凡夫所見自
見流動。既流不流異。愚謂不得爲一。令旨答。
不謂流不流各是一體。正言凡夫於不流之
中横見此流。以是爲論可得成一。又諮。眞寂
之體本自不流。凡夫見流不離眞體。然則但
有一眞不成二諦。令旨答。體恒相即理不得
異。但凡見浮虚聖覩眞寂。約彼凡聖可得立
二諦名
招提寺慧琰諮曰。凡夫見俗以生法爲體。聖
人見眞以不生爲體。未審生與不生。但見其
異復依何義而得辨一。令旨答曰。凡夫人於
搆有。聖人即有*辨無。有無相即此談一
體。又諮。未審此得談一。一何所名。令旨答。
正以有不異無無不異有。故名爲一更無異
名。又諮。若無不異有。有不異無。但見其一。
云何爲二。令旨答。凡夫見有聖人見無。兩見
既分以茲成二。又諮。聖人見無無可稱諦。
凡夫見有何得稱諦。令旨答。聖人見無在聖
爲諦。凡夫審謂爲有。故於凡爲諦
棲玄寺曇宗諮曰。聖人爲見世諦爲不見世
諦。令旨答曰。聖人知凡人見有世諦。若論
聖人不復見此。又諮。聖人既不見世諦。云何
以世諦教化衆生。令旨答。聖人無惑自不見
世諦。無妨聖*人知凡夫所見。故曲隨物情説
有二諦。又諮。聖人知凡見世諦。即此凡夫不。
令旨答。此凡即是世諦。聖人亦不見此凡。又
諮。聖既不見凡。焉知凡見世諦。令旨答。聖雖
自無凡。亦能知有凡。自謂爲有。故曲赴其情
爲説世諦
司徒從事中郎王規諮曰。未審眞俗既不同。
豈得相即之義。令旨答。聖人所得自見其無。
凡人所得自見其有。見自不同。無妨俗不出
眞外。又諮。未審既無異。質而有二義。爲當義
離於體。爲當即義即體。令旨答。更不相出名
爲一體。愚聖見殊自成異義。又諮。凡夫爲但
見俗亦得見眞。令旨答。止得見俗不得見眞。
又諮。體既相即寧不覩眞。令旨答。凡若見眞
不應覩俗。覩俗既妄焉得見眞
靈根寺僧遷諮曰。若第一以無過爲義。此是
讃嘆之名。眞離於俗亦應是讃嘆之名。令旨
答曰。即此體眞。不得言嘆。第一義諦既更立
美名。所以是嘆。又諮。無勝我者既得稱讃嘆。
我體即眞。何故非嘆。令旨答。無勝我者所以
得稱讃。我體即眞亦是我眞。故非讃嘆。又
諮。我無過者。所以得稱讃嘆。我是不僞何得
非讃。令旨答。不僞眞是當體之名。如人體
義謂之解義。正足稱其實體。豈成讃嘆。又諮。
此法無能出者。焉得即是讃嘆。令旨答。既云
無出。非讃如何
羅平侯蕭正立諮曰。未審俗諦是生法以不。
令旨答曰。俗諦之體正是生法。又諮。俗既横
見。何得有生。令旨答。横見爲有。所以有生。
又諮。横見爲有。實自無法。實既無法説何爲
生。令旨答。即此生法名爲横見。亦即此横見
名爲生法。又諮。若是横見不應有生。若必有
名何横見。令旨答。既云横見。實自無生。
但横見爲有。有此横生
衡山侯蕭恭諮曰。未審第一義諦既有義目。
何故世諦獨無義名。令旨答曰。世既浮俗無
義可辨。又諮。若無義可辨。何以稱諦。令旨
答。凡俗審見。故立諦名。又諮。若凡俗見有
得受諦名。亦應凡俗見有得安義字。令旨答。
凡俗審見。故諦名可立。浮俗無義。何得強字
爲義。又諮。浮俗雖無實義。不無浮俗之義。既
有此浮俗。何得不受義名。令旨答。正以浮俗
故無義可*辨。若有義可*辨何名浮俗
中興寺僧懷諮曰。令旨解言。眞不離俗。俗不
離眞。未審眞是無相。俗是有相。相無相殊。
何得同體。令旨答曰。相與無相此處不同。但
凡所見有。即是聖所見無。以此爲論。可得無
別。又諮。既是一法。云何得見爲兩。見既有兩
豈是一法。令旨答。理乃不兩。隨物所見。故得
有兩。又諮。見既有兩。豈不相違。令旨答。法
若實兩。可得相違。法常不兩。人見自兩。就此
作論。焉得相乖。又諮。人見有兩。可説兩人。
理既是一。豈得有兩。令旨答。理雖不兩而約
人成兩
始興王第四男蕭映諮曰。第一義諦其義第
一。徳亦第一不。令旨答曰。義既第一。徳亦
第一。又諮。直言第一。已苞徳義。何得復加
義字以致繁復。令旨答。直言第一在義猶
昧。第一見義可得盡美。又諮。若加以義字可
得盡美。何不加以徳字可得盡美。令旨答。第
一是徳。豈待復加。但加義字則徳義雙美。又
諮。直稱第一足見其美。偏加義字似有所局。
令旨答。第一表徳。復加義字。二美倶陳。豈有
所局
呉平世子蕭勵諮曰。通旨云。第一義諦世
諦。褒貶立名。眞俗二諦定體立名。尋眞諦之
理既妙絶言慮。未審云何有定體之旨。令旨
答曰。談其無相無眞不眞。寄名相説以眞定
體。又諮。若眞諦無體。今寄言*辨體。未審眞
諦無相。何不寄言辨相。令旨答。寄言辯體猶
恐貶徳。若復寄言辯相則有累虚玄。又諮。眞
諦玄虚離於言説。今既稱有眞。豈非寄言辯
相。令旨答。寄有此名。名自是相。無傷此理無
相虚寂。又諮。未審此寄言辯體。爲是當理爲
不當理。令旨答。無名而説名不全當理。又
諮。若寄言辯名。名不當理。未審此寄將何所
説。令旨答。雖不當理。爲接引衆生須名相

宋熙寺慧令諮曰。眞諦以不生爲體。俗諦以
生法爲體。而言不生即生。生即不生。爲當體
中相即。爲當義中相即。令旨答云。體中相即。
義不相即。又諮。義既不即。體云何即。令旨
答。凡見其有。聖覩其無。約見成異。就體恒
即。又諮。體既無兩何事須即。令旨答。若體
無別兩縁見有兩。見既兩異須明體即。又諮。
若如解旨。果是就人明即。令旨答。約人見爲
二。二諦所以名生。就人見明即此亦大妨」
始興王第五男蕭曄諮曰。眞諦稱眞。是實眞
不。令旨答曰。得是實眞。又諮。菩薩會眞之
時。爲忘俗忘眞不。令旨答。忘俗忘眞。故説會
眞。又諮。若忘俗忘眞故説會眞。忘俗忘眞何
謂實眞。令旨答。若存俗存眞何謂實眞。正由
兩遣故謂實眞。又諮。若忘俗忘眞而是實眞。
亦應忘眞忘俗而是實俗。令旨答。忘俗忘眞
所以見眞。忘眞忘俗彌見非俗。又諮。菩薩會
眞。既忘俗忘眞。今呼實眞便成乖理。令旨答。
假呼實眞。終自忘眞。兩忘稱實。何謂乖理」
興皇寺法宣諮曰。義旨云。俗諦是有是無故
以生法爲體。未審有法有體可得稱生。無是
無法。云何得有生義。令旨答曰。俗諦有無相
待而立。既是相待故並得稱生。又諮。若有無
兩法並稱爲生。生義既一。則有無無異。令旨
答。倶是凡夫所見故生義得同是有是無。焉
得不異。又諮。若有無果別。應有生不生。令旨
答。既相待立名。故同一生義
程郷侯蕭祇諮曰。未審第一之名。是形待以
不。令旨答曰。正是形待。又諮。第一無相有
何形待。令旨答。既云第一。豈得非待。又諮。
第一是待。既稱第一。世諦待於第一。何不名
爲第二。若俗諦是待而不稱第二。亦應眞諦
是待不名第一。令旨答。若稱第一是待。於義
已足。無假説俗。第二方成相待。又諮。若世諦
之名不稱第二。則第一之稱無所形待。令旨
答。第一褒眞。既云相待。世名是待。直置可

光宅寺法雲諮曰。聖人所知之境。此是眞諦。
未審能知之智。爲是眞諦。爲是俗諦。令旨答
曰。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來冥境得言即眞。
又諮。有智之人。爲是眞諦。爲是俗諦。令旨
答。若呼有智之人即是俗諦。又諮。未審俗諦
之人。何得有眞諦之智。令旨答。聖人能忘於
俗。所以得有眞智。又諮。此人既冥無生。亦應
不得稱人。令旨答。冥於無生不得言人。寄名
相説常自有人
靈根寺慧令諮曰。爲於眞諦中見有。爲俗諦
中見有。令旨答曰。於眞諦中横見有俗。又諮。
俗諦之有爲實爲虚。令旨答。是虚妄之有。又
諮。爲當見妄。爲當見有。令旨答。見於妄有。
又諮。無名相中何得見有名相。令旨答。於無
名相見有名相。所以妄有。又諮。於無名相妄
見爲有。譬如火熱。惑者言冷。得就熱中有冷
相不。若於無相而有名相。亦於火中應有此
冷。令旨答。火自常熱妄見有冷。此自惑不
嘗異
湘宮寺慧興諮曰。凡夫之惑。爲當但於眞有
迷。於俗亦迷。令旨答曰。於眞見有。此是迷
眞。既見有俗不成迷俗。又諮。若使解俗便成
解眞。若不解眞豈得解俗。令旨答。眞理虚寂
惑心不解。雖不解眞何妨解俗。又諮。此心不
解眞。於眞可是惑。此心既解俗。於俗應非
惑。令旨答。實而爲語通自是惑。*辨俗森羅
於俗中各解
莊嚴寺僧旻諮曰。三十心中所得空解。爲是
眞解。爲是俗解。令旨答。可名相似解。又諮。
未審相似爲眞爲俗。令旨答。習觀無生不名
俗解。未見無生不名眞解。又諮。若能照之智
非眞非俗。亦應所照之境非眞非俗。若是非
眞非俗則有三諦。令旨答。所照之境既即無
生。無生是眞豈有三諦。又諮。若境即眞境。何
不智即眞智。令旨答。未見無生故非眞智。何
妨此智未眞。而習觀眞境。豈得以智未眞而
使境非眞境
宣武寺法寵諮曰。眞諦不生不滅。俗諦有生
有滅。眞俗兩義得言有異。談其法體只得是
一。未審體從於義。亦得有二不。令旨答曰。體
亦不得合從於義。又諮。未審就凡聖兩見得
言兩義。亦就凡聖兩見得言兩體。令旨答。理
不相異。所以云一。就凡聖兩見。得有二體之
殊。又諮。若使凡者見有聖人見無。便應凡夫
但見世諦有。聖人應見太虚無。令旨答。太虚
亦非聖人所見。太虚得名由於相待。既由待
生並凡所見。又諮。凡夫所見空有得言是一
不。令旨答。就凡爲語有實異無。約聖作談無
不異有
建業寺僧愍諮曰。俗人解俗爲當解俗參差
而言解俗。爲當見俗虚假而言解俗。令旨答
曰。只是見俗參差而言解俗。又諮。俗諦不但
參差。亦是虚妄。何故解參差而不解虚妄。令
旨答。若使凡夫解虚妄。即是解眞不解虚妄。
所以名爲解俗
光宅寺敬脱諮曰。未審聖人見眞。爲當漸見。
爲當頓見。令旨答曰。漸見。又諮。無相虚懷。
一見此現萬相並寂。未審何故見眞得有由
漸。令旨答曰。自凡之聖。解有淺深眞自虚
寂。不妨見有由漸。又諮。未審一得無相並忘
萬有。爲不悉忘。令旨答。一得無相萬有悉忘。
又諮。一得無相忘萬有者。亦可一得虚懷窮
彼眞境。不應漸見。令旨答。如來會寂自是窮
眞。淺行聖人恒自漸見。又諮。若見眞有漸不
可頓會。亦應漸忘萬有不可頓忘。令旨答。解
有優劣故有漸見。忘懷無偏故萬有並寂
  令旨解法身義并問
法身虚寂。遠離有無之境。獨脱因果之外。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豈是稱謂所能論
*辯。將欲顯理不容默然。故隨從言説。致有
法身之稱。天竺云逹摩舍利。此土謂之法身。
若以當體則是自性之目。若以言説則是相
待立名。法者軌則爲旨。身者有體之義。軌則
之體故曰法身。略就言説粗陳其體。是常住
身。是金剛身。重加研覈其則不爾。若定是
金*剛即爲名相。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所謂
常住。本是寄名稱曰金剛。本是譬説。及談
實體。則性同無生。故云佛身無爲不墮法。
故涅槃經説。如來之身非身。是身無量無邊
無有足迹。無知無形畢竟清淨。無知清淨而
不可爲無垢。稱曰妙有而復非有。離無離有
所謂法身
招提寺慧琰諮曰。未審法身無相不應有體。
何得用體以釋身義。令旨答。無名無相乃無
體可論。寄以名相不無妙體。又諮。若寄以名
相不無妙體。則寄以名相不成無相。令旨答。
既云寄以名相。足明理實無相。又諮。若寄以
名相而理實無相。理既無相云何有體。令旨
答。寄言軌物何得無體。又諮。亦應寄言軌物。
非復無相。令旨答。軌物義邊理非無相。所言
無相本談妙體。又諮。眞實本來無相。正應以
此軌物。何得隱斯眞實。強生言相。令旨答。眞
實無相非近學所窺。是故接諸膚淺。必須寄
以言相
光宅寺法雲諮曰。未審法身常住。是萬行得
不。令旨答曰。名相道中萬行所得。又諮。既爲
萬行所得。豈言無相。若必無相豈爲萬行所
得。令旨答。無名無相。何曾有得寄以名相假
言有得。又諮。實有萬行實得佛果。安可以無
相全無所得。令旨答。問者住心謂實有萬行。
今謂萬行自空。豈有實果可得。又諮。現有衆
生修習萬行。未審何故全謂爲無。令旨答。凡
俗所見謂之爲有。理而檢之實無萬行。又諮。
經説常住以爲妙有。如其假説何謂妙有。令
旨答。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

莊嚴寺僧旻諮曰。未審法身絶相。智不能知。
絶相絶知。何得猶有身稱。令旨答曰。無名無
相曾有何身。假名相説故曰法身。又諮。亦應
假名相説是智所照。何得不可以智知。不可
以識識。令旨答。亦得寄名慧眼所見。又諮。
若慧眼能見。則可以智知。若智不能知。則慧
眼無見。令旨答。慧眼無見。亦無法可見。又
諮。若云無見有何法身。令旨答。理絶聞見實
無法身。又諮。若無法身則無正覺。正覺既有。
法身豈無。令旨答。恒是寄言故有正覺。正覺
既在寄言。法身何得定有
宣武寺法寵諮曰。未審法身之稱爲正在妙
本。金姿丈六亦是法身。令旨答曰。通而爲論
本迹皆是。別而爲語止在常住。又諮。若止在
常住不應有身。若通取丈六。丈六何謂法身。
令旨答。常住既有妙體。何得無身。丈六亦能
軌物。故可通稱法身。又諮。若常住無累方稱
法身。丈六有累何謂法身。令旨答。衆生注仰
妄見丈六。丈六非有有何實累。又諮。若丈六
非有指何爲身。令旨答。隨物見有謂有應身。
又諮。既曰應身何謂法身。令旨答。通相爲辨
故兼本迹。覈求實義不在金姿
靈根寺慧令諮曰。未審爲以極智名曰法身。
爲以絶相故曰法身。令旨答曰。無名無相是
藏法身。圓極智慧是實智法身。又諮。無
名無相則無身不身。既有法身何謂無相。令
旨答。正以無相故曰法身。又諮。若以無相故
曰法身。則智慧名相非復法身。令旨答。既是
無相智慧豈非法身。又諮。如其有身何名無
相。若是無相何得有身。令旨答。於無名相假
説法身。又諮。若假説法身正在名相。云何
直指無相而謂法身。令旨答。既於無相假立
名相。豈得異此無相而説法身靈味寺靜安
諮曰。未審法身垂應以不。令旨答曰。法身
無應。又諮。本以應化故稱法身。若無應化何
謂法身。令旨答。本以軌則之體名爲法身。
應化之談非今所執。又諮。若無應化云何可
軌。既爲物軌豈無應化。令旨答。衆生注仰蒙
益。故云能爲軌。化縁已畢何所應化。又諮。
若能益衆生便成應化。若無應化何以益物。
令旨答。能生注仰軌則自成。何勞至人俯應
塵俗。又諮。既生注仰豈無應化。若無應化注
仰何益。令旨答。正由世尊至極神妙特深。但
令注仰自然蒙祐。若應而後益。何謂至神。不
應而益。故成窮美。若必令實應與菩薩豈殊
  謝勅賚看講啓 梁昭明皇太子
臣統啓。主書管萬安。奉宣勅旨。以臣今講竟
曲垂勞問。伏以正言深奧總一群經。均斗杓
以命四時。等太陽而照萬國。臣不涯庸淺輕
敢奉宣莫惻天文徒觀玉府。慚悚交并寢興
無嫈。仰降中使俯賚光臨。榮荷殊慈靡知啓
處。不任下情。謹附啓事謝聞。謹啓
  謝勅參解講啓
臣統啓。主書周昂。奉宣勅旨。垂參臣今解講。
伏以至理希夷微言淵奧。非所能鑚仰。遂以
無庸叨茲宣釋。將應讓齒。反降教胄之恩。
允宜尚學。翻荷説經之詔。竊以挾八威之策。
則神物莫干。服九丹之華。則仙徒可役。臣
仰承皇威訓茲學侶。奉揚聖旨洞曉群儒。鼓
冶異師陶鈞久滯。方使惠施恧其短長。公孫
罷其堅白。王生挫*辨既盡神氣。法開受屈
永隱東峯。中使曲臨彌光函席。仰戴殊慈不
知啓處。不任下情。謹奉啓事謝聞。謹啓
  謝勅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啓
臣統啓。後閤應勅木佛子。奉宣勅旨。垂賚
制旨大般涅槃經講疏一部十帙合目百一
卷。寒郷覩日未足稱奇。採藥逢仙曾何譬喜。
臣伏以。六爻所明。至邃窮於幾象。四書所總。
施命止於域中。豈有牢籠因果。辨斯寶城之
教。網羅眞俗。開茲月滿之文。方當道洽大千
化均百億。雲彌識種雨遍身田。豈復論唐帝
龜書周王策府。何待刊寢槃盂屏黜丘素。
甘露妙典先降殊恩。揣己循愚不勝慶荷。不
任頂戴之至。謹奉啓謝聞
  謝勅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啓
臣統啓。宣詔王慧寶。奉宣勅旨。垂賚制旨大
集經講疏二帙十六卷。甘露入頂。慧水灌心。
似闇遇明。如飢獲飽。伏以非色非欲二界同
坊。匪文匪理三乘雲集。四*辨言而未極。八
聲闡而莫窮。俯應天機垂茲聖作。同眞如而
無盡。與日月而倶懸。但觀寶舂山獲珠大海。
臣實何能恒蒙誘被。張書谷筆豈足陳心。抗
袖長言未申歌舞。不任喜荷之至。謹奉啓謝
聞。謹啓
  答廣信侯書晋安王
王白。仰承比往開善聽講涅槃。縱賞山中遊
心人外。青松白霧處處可悦。奇峯怪石極目
忘歸。加以法水晨流天華夜落。往而忘反。有
會昔言。王牽物從務無由獨往。仰此高蹤寸
心如結。謹白
  與廣信侯書晋安王
王白。闊絶音旨毎用延結。風嚴寒勁願比怡
和。伏承淨名法席親承金口。辭珍鹿苑理
愜鷲山。微密祕藏於斯既隆。莊嚴道場自茲
彌闡。豈止心燈夜炳。亦乃意蕊晨飛。況思
弘明本長内教。今陪十善之車。開八政之
路。流波若之水。洗意識之塵。以此春翹方
爲秋實。王毎憶華林勝集亦叨末位。終朝竟
夜沐浴妙言。至於席罷日餘退休増省。携手
登臨兼展談笑。仰望九層俯窺百尺。金池動
月玉樹含風。當於此時足稱法樂。今卷惟之
部乘傳一隅。聞慧雨滂流喜躍充遍。徒挹懸
河無由承禀。空無所有不瑩情靈。縁癡有
愛自嗟難拔。兼下車以來義言蓋少。舊憶已
盡新解未餐。既慚口誦復非心辯。永謝寫瓶
終慚疊。況慈雲既被智海亦深。影末波
餘希時灑拂。但睽違轉積興言盈瞼。願加敬
納。言不定意。謹白
廣信縣開國侯蕭映。惶恐死罪。信至奉誨。
清言兼紙文采巨麗。慰喩綢繆。比日寒霜慘
切。伏願興居和悆。民富重殷無過抑損。下
官智昏識闇學淺人凡。遂得擁卷璇階親奉
教義。耳餐甘露心承制説。天思淵深叡情廣
奧。三明一鑒。釋滯義於久迷。四*辨既陳。闡
難思而頓解。豈漢皇夢邇而梵響復弘。雖晋
帝留心而微言始見。毎至夕趍瓊筵晨登朱
陛。不曾不憶芳林勝集玄圃法座。殿下曳舃
寶雲。或從容而問道。施裾博望。乍折角而解
頤。于時謬齒末筵預聞清論。親奉話言數陪
顏色。至於今者講席。殿下限同分陜。謬頒天
奬猶及下官。誰不欽仁。寧無戀徳。傾心東注。
恒以係仰爲先。下官蒙蔽久已仰慕。雖聞妙
義愚心難啓。方欲馳鶩枌郷訪疑下席。忽逢
令旨。垂覓波餘。尋讀戰遑俯仰慚恧。庶爲
謔少泰下情。正當慈雲智海。翻以仰屬
謝瓶。慚疊實歸庸菲。下官惑縁既積塵累未
消。近攝衞乖方遂中途感疾。不得餐承究竟
闕聞末品。徒自剋責終關縁運。不審比日何
以怡神。披閲儒史無乃損悆。下官毎訪西郵
備餐令徳。仰承觀囑於章華之上。或聽訟於
甘棠之下。未嘗不文翰紛綸終朝不息。清論
玄談夜分乃寐。春華之客。登座右而升堂。
秋實之賓。應虚左而入室。文宗義府於焉總
萃。唯此最樂實驗茲辰。下官昔遊梁苑曲蒙
眷顧。今者獨隔清顏久睽接仰。傾心已結興
言涕欷。唯冀音旨時賜沾及。伏願珍重尋更
下承。曲奉恩誨用深銘荷。映死罪死罪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一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法義篇第四之五
  衆生佛不相異義南齊沈約
字休文
 六道相續作佛
沈約 因縁義沈約 形神義沈約 神
不滅義沈約 難范縝神滅義沈約 因縁
無性論 陳沙門眞觀并朱世卿
自然論
 北齊
三部一切經願文魏收 周藏經願文王褒
寶臺經藏願文隋煬
 三藏聖教序并表請
謝答
宗文
 述三藏聖教序并謝答
 述註般若
經序唐褚
 金剛般若經集註序司元大
夫李儼
 與
翻經諸僧書并答 太常博士柳宣
  佛知不異衆生知義沈休文
佛者覺也。覺者知也。凡夫之與佛地。立善知
惡未始不同也。但佛地所知者得善之正路。
凡夫所知者失善之邪路。凡夫得正路之知
與佛之知不異也。正謂以所善非善故失正
路耳。故知凡夫之知與佛之知不異。由於所
知之事異知不異也。凡夫之所知不謂所知
非善。在於求善而至於不善。若積此求善之
心。會得歸善之路。或得路則至于佛也。此
衆生之爲佛性。寔在其知性常傳也
  六道相續作佛義沈約
一切種智與五道六趣衆生。共有受知之分。



無分異也。問曰。受知非知耶。答曰。非也。問
此以何爲體。答曰。相續不滅是也。相續不滅
所以能受知。若今生陶練之功漸積。則來果
所識之理轉精。轉精之知。來應以至於佛而
不斷不絶也。若今生無明則來果所識轉闇。
轉闇之知。亦來應以至於六趣也。受知之具
隨縁受知。知之美惡不關此受知之具也。問
曰。知非知既聞命矣。受知受知自是相續不
滅。知自然因縁中來。與此受知之具從理而
相關。答曰。有此相續不滅自然因果中來。有
因有果。何得無善無惡乎
  因縁義*沈約
凡含靈之性。莫不樂生。求生之路參差不一。
爾流遷塗徑各異。一念之間衆縁互起。一
因一果内有差忒。好生之性萬品斯同。自然
所禀非由縁立。固知樂生非因縁。因縁非樂。
生也雖復倶宅形骸而各是一物。一念既召
衆縁。衆縁各隨念起。善惡二念誠有不同。倶
資外助事由一揆。譬諸非水非土穀牙不生。
因縁性識其本既異。因果不惑雖則必然。善
惡獨起亦有受礙。雖云獨起。起便成因。内因
外縁寔由乎
  論形神*沈約
凡人一念之時。七尺不復關所念之地。凡人
一念。聖人則無念不盡。聖人無已。七尺本自
若空。以若空之七尺。總無不盡之万念。故
能與凡夫異也。凡人一念忘彼七尺之時。則
目廢於視足廢於踐。當其忘目忘足。與夫無
目無足亦何以異哉。凡人之暫無本實有無
未轉瞬有已隨之。念與形乖則暫忘。念與心
謝則復合。念在七尺之一處則他處。與異人
同則與非我不異。但凡人之暫無其無甚促。
聖人長無*其無甚遠。凡之與聖其路本同。一
念而暫忘則是凡品。萬念而都忘則是大聖。
以此爲言則形神幾乎。或人疑因果相主毫
分不差。善惡之來皆有定業。而六度所修
咸資力致。若修此力致復有前因。因熟果成
自相感召。則力致之功不復得立。六度所修
幾於廢矣。釋迦邁九劫勇猛所成。勇猛之因
定於無始。本不資九。安得稱起。余以爲因
果情照本是二物。先有情照却有因果。情照
既動而因果隨之。未有情照因果何託。因識
二塗用合本異。其本既異厥體不同。情照別
起於理非礙。六度九劫差不足疑也
  神不滅論*沈約
含生之類識鑒相懸。等級參差千累萬沓。昆
蟲則不逮飛禽。飛禽則不逮犬馬。昺明昭著
不得謂之不然。又人品以上賢愚殊性。不相
窺渉不相曉解。燕北越南未足云匹。其愚者
則不辯菽麥。悖者則不知愛敬。自斯以上
性識漸弘。班固九品曾未概其萬一。何者賢
之與愚。蓋由知與不知也。愚者所知則少。賢
者所知則多。而萬物交加。群方緬曠。情性曉
昧。理趣深玄。由其塗求其理。既有曉昧之異。
遂成高下之差。自此相傾品級彌峻。窮其原
本盡其宗極。互相推仰應有所窮。其路既窮
無微不盡。又不得謂不然也。且五情各有分
域。耳目各有司存。心運則形忘。目用則耳廢。
何則情靈淺弱心慮雜擾。一念而兼無由可
至。既不能兼紛糺遞襲。一念未成他端互起。
互起衆端復同前不相兼之由。由於淺惑。惑
淺爲病。病於滯有。不淺不惑出於兼忘。以
此兼忘得此兼照。自凡夫至于正覺。始惑於
不惑。不兼至能兼。又不得謂不然也。又昆
蟲夭促含靈靡二。或朝生夕殞。或不識春秋。
自斯而進脩短不一。既有其短豈得無長。虚
用損年善攝増壽。善而又善焉得無之。又不
得謂之不然也。生既可夭則壽不可無夭。
夭既無矣則生不可極。形神之別斯既然矣。
然形既可養神寧獨異。神妙形麁較然有
*辯。養形可至不朽。養神安得有窮。養神不
窮。不生不滅。始末相校豈無其人。自凡及聖
含靈義等。但事有精麁。故人有凡聖。聖既長
存在凡獨滅。本同末異義不兼通。大聖貽訓
惑斯哉
  難范縝神滅論*沈約
來論云。形即是神。神即是形。又云。人體是
一。故神不得二。若如雅論此二物不得相離。
則七竅百體無處非神矣。七竅之用既異。百
體所營不一。神亦隨事而應。則其名亦應隨
事而改。神者對形之名。而形中之形各有其
用。則應神中之神。亦應各有其名矣。今擧形
則有四支百體之異屈申聽受之別。各有其
名。各有其用。言神惟有一名而用分百體。
此深所未了也。若形與神對。片不可差。何則
形之名多。神之名寡也
若如來論。七尺之神神則無處非形。形則無
處非神矣。刀則*惟刃是利。非刃則不受利
名。故刃是擧體之稱。利是一處之目。刀之
與利既不同矣。形之與神豈可妄合耶
又昔日之刀今鑄爲劍。劍利即是刀利。而刀
形非劍形。於利之用弗改。而質之形已移。與
夫前生爲甲後生爲丙。天人之道或異。往識
之神猶傳。與夫劍之爲刀刀之爲劍。有何異

又一刀之質分爲二刀形。形已分矣。而各有
其利。今取一牛之身而割之爲兩。則飮齕之
生即謝。任重之用不分。又何得以刀之與利
譬形之與神耶。來論謂。刀之與利即形之有
神。刀則擧體是一利。形則擧體是一神。神用
於體則有耳目手足之別。手之用不爲足用。
耳之用不爲眼用。而利之爲用無所不可。亦
可斷蛟蛇。亦可截鴻雁。非一處偏。可割東陵
之瓜。一處偏。可割南山之竹
若謂利之爲用亦可得分。則足可以執物。眼
可以聽聲矣。若謂刀背亦有利兩邊亦有利。
但未鍛而銛之耳。利若遍施四方。則利體無
處復立。形方形直並不得施利。利之爲用正
在一邊毫毛處耳。神之與形擧體若合。又安
得同乎。刀若擧體是利。神用隨體則分。若使
刀之與利其理若一。則胛下亦可安眼。背上
亦可施鼻。可乎。不可也
若以此譬爲盡耶。則不盡。若謂本不盡耶。則
不可以爲譬也。若形即是神神即是形。二者
相資理無偏謝。則身亡之日形亦應消。而
今有知之神亡無知之形在。此則神本非形
形本非神。又不可得強令如一也
若謂總百體之質謂之形。總百體之用謂之
神。今百體各有其分。則眼是眼形。耳是耳形。
眼形非耳形。耳形非眼形。則神亦隨百體而
分。則眼有眼神。耳有耳神。耳神非眼神。眼
神非耳神也。而偏枯之體其半已謝。已謝之
半事同木石。譬彼僵尸永年不朽。則此半之
神。亦應與此半同滅。半神既滅半體猶存。形
神倶謝彌所駭惕。若夫二負之尸經億載而
不毀。單開之體尚餘質於羅浮。神形若合則
此二士不應神滅而形存也
來論又云。欻而生者欻而滅者。漸而生者漸
而滅者。請借子之衝以攻子之城。漸而滅謂
死者之形骸始乎無知而至于朽爛也。若然
則形之與神本爲一物。形既病矣神亦告病。
形既謝矣神亦云謝。漸之爲用應與形倶。
始亡未朽爲漸神獨不得以始末爲漸耶
來論又云。生者之形骸變爲死者之骨骼。案
如來論。生之神明生之形骸。既化爲骨骼矣。
則生之神明獨不隨形而化乎。若附形而化
則應與形同體。若形骸即是骨骼。則死之神
明不得異生之神明矣。向所謂死定自未死
也。若形骸非骨骼。則生神化爲死神。生神化
爲死神。即是三世。安謂其不滅哉。神若隨形
形既無知矣。形既無知神本無質。無知便是
神亡。神亡而形在。又不經通
若形雖無知神尚有知。形神既不得異。則向
之死形翻復非枯木矣
  因縁無性論沙門釋眞觀
泉亭令徳。有朱三議者。非*惟外學通敏。亦
是内信淵明。常自心重大乘口誦般若。忽著
自然之論。便成有性之執。或是示同邪見。
或是實起倒心。交復有損正眞過傷至道。聊
裁後論以祛彼執。雖復辭無足採而理或可
觀。若與余同志。希共詳覽也
  性法自然論朱世卿
寓茲先生。喟然歎曰。夫萬法萬性皆自然之
理也。夫惟自然。故不得而遷貿矣。故善人雖
知善之不足憑也。善人終不能一時而爲惡。
惡人復以惡之不足誡也。惡人亦不能須臾
而爲善。又體仁者不自知其爲善。體愚者不
自覺其爲惡。皆自然而然也。坐右之賓假
大夫。忽然作色而謂曰。固哉先生之説也。違
大道而謬聖人之言。先生曰。大道誰主聖人
何言。大夫曰。大道無主而無所不主。聖人無
言而無所不言。先生曰。請言其所言。言性命
之所由致乎。請説其所主主善惡之報應乎。
大夫曰。何爲其不然也。蓋天地扶大道之功
以載育。聖人合天地之徳以設教。序仁義五
徳以檢其心。説詩書六藝以訓其業。此聖人
之言也。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故曰。聖人無親常與善人。六極序
降行懲。五福陳而善心勸。三世爲將覩覆
敗之權。七葉修善有興隆之性。陳賞寵而不
侯。邴昌疏而紹國。斯道家之効也。何先生言
皆自然之理而不可遷貿者哉。先生笑而應
曰。世所謂將繩之人。繩盡而不知遷。若大
夫之徒是也。敬課管陋爲吾子陳之。蓋二儀
著而六子施。百姓育而五材用。用此句者隔
萬法而盡然焉。人爲生最靈。膺自然之秀
氣。禀姸蚩盈減之質。懷哀樂喜怒之情。挺
窮逹脩短之命。封愚智善惡之性。夫哀樂喜
怒伏之於情。感物而動。窮逹脩短藏之於命。
事至而後明。妍*蚩盈減著之於形。有生而表
見。愚智善惡封之於性。觸用而顯徹。此八句
者。總人事而竭焉。皆由自然之數。無有造爲
之者。夫有造爲之者必勞。有出入之者必漏。
有酬酢之者必謬。此三者非造物之功也。故
墨子曰。使造化三年成一葉。天下之葉少哉。
蓋聖人設權巧以成教。借事似以勸威。見強
勇之暴寡怯也。懼刑戮之弗禁。乃陳禍淫之
威。傷敦善之不勸也。知性命之不可易。序福
善以奬之。故聽其言也似若勿爽。徴其事也
萬不一驗。子以本枝繁植。斯履道之所致。蒸
嘗莫主。由遺行之所招。身居逸樂。爲善士之
明報。體事窮苦。是惡人之顯戮。孫叔少不埋
蛇。長無令尹之貴。邴吉前無陰徳。終闕丞相
之尊。若然則天道以重華文命。答&T060762;叟之極
愚。以商均丹朱。酬堯舜之至聖。太伯三世
無翫兵之咎。而假嗣於仲虞。漢祖七葉不聞
篤善之行。遂造配天之業。箕稱享用五福。身
抱夷滅之痛。孔云慶鍾積善。躬事旅人之悲。
顏冠七十之上。有不秀之旨。冉在四科之
初。致斯人之嘆。而商臣累王荊南。冒頓世居
塞北。首山無解顏之鬼。汨水有抱怨之魂。康
成以姓改郷。不濟小聖之禍。王褒哀變隴木。
適受非妄之災。二生居衞。乘舟之痛誰罪。
三仁在亳。剖心之酷何辜。若乃側近邦畿密
爾世代。非墳籍所載。在耳目之前者。至有
腹藏孟門之險心庫豺虺之毒。役慮唯以害
他爲念。行己必用利我爲先。錐刀推其尖鋭。
谿&MT03184;訝其難滿。而則百兩外榮千鍾内實。優
偃綺羅坐列甘膩。鳴金綰玉富逸終身。自有
百璧而爲衿鎣明珠而成性。心不能行
啓蟄之殺。手不忍折方長之條。懷殊材而莫
採。蓄美志而誰眄。偏糅於冗雜之中。見底於
郷閭之末。抱飢寒而溘死。與麋鹿而共埋。享
嘗寂寞孀孩無寄。名字不聞湮沈電滅。如斯
可恨。豈一人哉。是知桀跖之凶殘。無懼來禍
之將及。閔曾之篤行勿擬後慶之當臻。故鶡
冠子曰。夫命者自然者也。賢者未必得之。不
肖者亦未必失之。斯之謂矣
大夫曰。若子引百家之言。則列子之爲名者
必廉。廉斯貧。爲名者必讓。讓斯賤。若然者則
貧賤者立名之士所營而至也。則富貴者。貪
競之徒所求而得也。何名自然之數哉。先生
曰。此乃一隅之説。非周於理者也。夫富貴自
有貪競。富貴非貪競所能得。貧賤自有廉讓。
貧賤非廉讓所欲邀。自有富貴而非貪求。貧
賤而不廉讓。且子罕言命。道藉人弘。故性命
之理。先聖之所憚説。善惡報應天道有常而
關哉。譬如温風轉華寒飈颺雪。有委溲糞之
下。有參玉階之上。風颷無心於厚薄。而華
霰有穢淨之殊途。天道無心於愛憎。而性命
有窮通之異術。子聞于公待封而封至。嚴母
望喪而喪及。若見善人便言其後必昌。若覩
惡人便言其後必亡。此猶終身守株而冀狡
兔之更獲耳。大夫於是斂容而謝曰。若僕者
所執偏述而昧通途。守狹近而矢遐曠。今承
音旨渙然蒙啓。譬猶疏蜀伏尸歴萬古而忽
悟。中山沈醉未千朝而遽醒。請事斯語以銘
諸紳。或問曰。朱子託憑虚之談。暢方寸之底。
論情指事深有趣焉。但詳之先典有所未逹。
夫人哀樂喜怒之情。苞善惡之性。資待之方
不足。於是爭奪之事斯興。才識均者不能相
御。天生仁聖寔使司牧。樂者聖人之所作。禮
者先王之所制。三千之儀以檢其迹。五音之
和以導其心。設爵以勸善。懸刑以懲惡。纖毫
不漏酬酢如響。玉帛云乎非無爲所薦。鼓鍾
斯合豈自然而諧。千科滿目靡非力用所構。
百貫參差悉由智思而造。吾子湯武之臣隷。
周孔之學徒。出入戸牖伏膺名教。而云善人
知善之不足憑也。惡人知惡之不足誡也。善
不能招慶。禍不能報惡。是何背理之談也。且
&T037173;翔蠕動猶知去就。況人爲最靈而同一自
然之物。此豈高厚之詩何取譬之非類。情所
未逹敬待清酬。答曰。昔盧敖北遭荒土。自
傷足跡之未曠。河宗東窺溟海。方歎秋水之
不多。吾子習近成性。未易可與談遠大者也。
今子以屈申俯仰心慮所爲。彫鏤剪琢身手
所作。禮樂者聖人之所作。聖人者天地之所
生。請爲吾子近取諸身則可以遠通諸物。子
以耳聞眼見足蹈手握意謂。孰使之然。身有
痾疾冷熱皆不自知。哀樂喜怒興廢安在。何
地有識者自知識之所在者乎。有智者自知
智之所存者乎。若識遍身中傷身則識裂。
智隨事起事謝則智滅。果識不知識智不知
智。於是推近以逹遠。觸類而長之。故知禮樂
不自知其所由而制。聖人不自知其所由而
生。兩像亦不知其所由而立矣。於是殊形異
慮委積充盈。靜動合散自生自滅。動靜者莫
有識其主。生滅者不自曉其根。蓋自然之理
著矣。所謂非自然者乃大自然也。是有爲者
乃大無爲也。子云。天生聖人是使司牧。何故
唐虞疊聖加以五臣。文武重光益以十亂。豈
天道之不能一其終始。將末代貽咎於天地。
大舜大堯非欲生不肖之子。龍逢比干豈樂
身就誅割。孔子歴聘栖遑卒云執鞭不憚。顏
稱回何敢死終使慈父請車。彼三聖三仁。可
謂妙取捨矣。天能令東海亢旱。不如理孝婦
之怨。地能使高城復塹。未若救杞梁之殞。故
榮落死生自然定分。若聖與仁不能自免。深
味鄙句理存顯然
  因縁無性論陳眞觀法師
請疑公子致言於通敏先生曰。夫二儀始判
則庶類是依。七曜既懸。則兆民斯仰。但生前
死後繋象之所未明。古往今來賢聖於焉莫
究。而希玄君子互騁鑚求。慕理名人競加穿
鑿。㝢茲所説則盛辨自然。假氏所明則高
陳報應。雖自然鋒鏑克勝於前。報應干戈敗
績於後。而愚心難啓暗識易迷。二理交加未
知孰是。通敏先生乃抵掌而對曰。省二君之
清論。實各擅於偏隅。自然則依傍於老莊。報
應則祖述於周孔。可謂楚則已失而齊亦未
爲得也。今爲吾子揚搉而陳之。夫三墳五典。
善惡之理未彰。八索九丘。幽明之路猶擁。況
復漆園傲吏忽狂生。獨稱造化之宗。偏
據自然之性。乃爲一時之矯俗。非關契理之
玄謀。今請問。自然之本爲何所趣。有因果耶
無因果乎。若謂自然尚論因果。則事同
盾。兩言相食愚人所笑。智者所悲。直置已傾
不煩多難。若謂永無報應頓絶因果。則君臣
父子斯道不行。仁義孝慈此言何用。便當造
惡招慶爲善致殃。亦應鑚火得氷種豆生麥。
未見聲和響戾形曲影端者也。若以放勳上
聖而誕育於丹朱。重華至徳而出生於瞽叟。
便爲自然而然者。竊爲足下不取焉。夫至親
之道。乃曰天性。而各隨行業曾不相關。堯舜
樹徳於往生。故禀茲靈智。&T060762;叟興惡乎前
世。故致此頑嚚。而復共結重縁還相影發。乃
欲因凡顯聖以智化愚。若無瞽叟之凶。豈知
克諧之美。自非放勳之聖。誰化慢遊之惡。故
阿難調逹並爲世尊之弟。羅睺善星同是如
來之胤。而阿難常親給侍。調逹毎興害逆。羅
睺則護珠莫犯。善星則破器難收。以此而觀。
諒可知矣。若云各有自性不可遷貿者。此殊
不然。至如鷹化爲鳩本心頓盡。橘變成枳前
味永消。昔富今貧。定性之理難奪。先貴後賤。
賦命之言何在。呂望屠牛之士。終享太師。伊
尹負鼎之人。卒登丞相。戴淵四隣所患。後著
高名。周處三害之端。晩稱令徳。闍王無間之
罪。翻然改圖。育王莫大之愆。忽能尊善。若
依自性之理。豈容得有斯義。善人唯應修善。
不可片時起惡。惡人恒自起惡。無容一念生
善。是則榮枯寵辱皆守必然。愚智尊卑永無
悛革。豈其然乎。決不然也。又若以修徳之人
翻感憂戚。行善之者反致沈淪。以爲自然之
命。亦不然也。若行善而望報去善更遙。修徳
以邀名。離徳逾遠。若必挺珪璋之性。懷琬琰
之心。本無意於名聞。曾不欣乎富貴。而英聲
必孱雅慶方臻。或可未値知音便同散木。不
逢別玉遂等沈泥。暫且龍潜無虧。鳳徳豈容。
區區於天壤。擾擾於世間。自可固窮無煩
穫。至如太伯高讓而流芳千祀。仲尼窮厄
而傳名萬代。顏稱早世特是命。業不長。冉致
斯疾。當由病因未斷。二子伏誅。彌顯衞靈之
惡。三仁受戮。方見殷紂之愆。首山之餓。不
免求名之責。汨水之沈。尚貽懷怨之咎。且夫
決定之業。非神力之所救。必應受報。豈聖
智而能禳。並起昔因非今造也。若謂屠割爲
務而永壽百齡。盜竊居懷而豐財巨億。以爲
定性而然者。亦所未喩也。斯由曩生片善感
此命財。今世重殃未招果報。以其爲罪既大
受苦宜多。所以且緩其誅宜縱其惡。一朝禍
盈釁積。則便覆巣碎卵。長歸鬲子泥犁。永
處無間地獄。故書云。惡不積無以滅身。此之
謂矣。亦有見招果報事接見聞。至如王莽簒
逆則懸首斬臺。董卓凶殘則曝屍都市。晋侯
殺趙朔。感陷厠之悲。齊主害彭生。有墜車
之痛。夏祚顛覆桀之罪也。殷宗殄喪紂之過
焉。故知因果之義陸離難准。業報之理參差
不定。所謂生報現報及後報也
請疑公子曰。若以自然之計於義不可。則報
應之辨在言爲得。而前旨復云。二君所述皆
非契理。未知此意可得而聞耶
通敏先生曰。子既慇懃屢請。余亦僶俛相答。
但自省庸陋。未申其要妙耳。尋法本非有。
非有則無生。理自非無。非無則無滅。無生
無滅諸法安在。非有非無萬物何寄。蕩乎清
淨。推求之路斯斷。夷然平等。取捨之逕無從。
豈有報應之理可求善惡之想可得。直以凡
品衆生未了斯致。故横興諍論強生分別。所
謂渇人逐焔。水在河池。眼病見華。空曾無
樹。但爲引接近情祛其重惑。微示因果略顯
業縁。使定性執除自然見弭。若逹乎正理悟
此眞法。亦復何所而有。何所而無哉。於是二
三君子相視心驚。欣然領悟。退席敬伏而言
曰。今者可謂朝聞夕死。虚往實歸。積滯皆傾。
等秋風之落葉。繁疑並散。譬春日之銷氷。謹
當共捨前迷同遵後業矣
  齊三部一切經願文魏收
三有分區。四生禀性。共遊火宅。倶淪欲海。所
以法王當洲渚之運。覺者應車乘之期。導彼
沈迷。歸茲勝地。自寶雲西映法河東瀉。甘露
横流。隨風感授。皇家統天。尊道崇法。拔群品
於有待。驅衆生於不二。所以刻檀作繢構石
彫金。遍於萬國塵沙數等。復詔司存有事緇
素。精誠踰於皮骨。句偈盡於龍宮。金口所宣
勒繕寫。各有三部。合若干卷。用此功徳
心若虚空。以平等施無思不洽。藉我願力同
登上果
  周經藏願文王
年月日某和南云云。蓋聞。九河疏迹策縕靈
丘。四徹中繩書藏群玉。亦有青丘紫府三皇
刻石之文。緑檢黄繩六甲靈飛之字。豈若如
來祕藏。譬彼明珠。諸佛所師同夫淨鏡。鹿苑
四諦之法。尼園八犍之文。香山巨力豈云能
負。以歳在昭陽。龍集天井。奉爲云云。奉造
一切經藏。始乎生滅之教。訖於泥洹之説。論
議希有。短偈長行。青首銀函玄文玉匣。
陽餌藥。止觀仙字。關尹望氣。裁受玄言。未有
龍樹利根。看題不遍。斯陀淺行。同座未聞。盡
天竺之音。窮貝多之葉。灰分八國。文徙罽賓。
石盡六銖。書還大海。仰願過去神靈乘茲道
力。得無生忍具足威儀。又願國祚遐長臣民
休慶。四方内附萬福現前。六趣怨親同登正

  寶臺經藏願文隋煬帝
菩薩戒弟子楊廣和南。仰惟如來應世聲教
被物。慇懃微密結集法藏。帝釋輪王既被付
囑。菩薩聲聞得楊大化。度脱無量以迄于今。
至尊拯溺百王混一。四海平陳之日。道俗無
虧。而東南愚民餘熸相煽。爰受廟略重清海
濱。役不勞師以時寧。復深慮靈像尊經多同
煨燼結鬘繩墨湮滅溝渠。是以遠命衆軍隨
方收聚。未及朞月輕舟總至。乃命學司依名
次録。并延道場。義府覃思證明所由。用意推
比多得本類。莊嚴修葺其舊惟新。寶臺四藏
將十萬軸。因發弘誓永事流通。仍書願文悉
連卷後。頻屬朝覲著功始畢。今止寶臺正藏
親躬受持。其次藏以下。則慧日法雲道場。
日嚴弘善靈刹。此外京都寺塔諸方精舍。而
梵宮互有小大。僧徒亦各衆寡。並隨經部多
少斟酌付。授者既其懇至。受者亦宜殷重。
長存法本遠布逹摩。必欲傳文來入寺寫。勿
使零落兩失無作。前佛後佛諒同金口。即教
當教寧殊玉諜。須彌山上衆聖共持。金剛海
底天龍盡護。散在閻浮亦復如是。追念繕
之者。厥誠至隆。心手勤到何量功徳。捨撤淨
財豈可稱計。所資甘雨用沃焦芽。能生諸佛
本是般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恕己深
即是自爲。今陳此意乃似執著。若不開警則
不深固。自行化他備在經律。顧循菲識誠愧
通方。因果。相推何殊眼見。豈不知獨善。且最
勝無爲第一樂。内典法奧自關衆僧。何事區
區横相負荷。但慶憑宿植生長王宮。謁陛趨
庭勗存遠大。出受蕃寄毎用祇兢。非唯禮樂
政刑一遵成旨。而舟航運出彌奉弗墜。無容
棄稷契而同園綺。變菩薩而作聲聞。越用乖
方。既其不可篤信。受付竊敢當仁。然五種法
師倶得六根清淨。而如説修行涅槃最近。徒
守經律不依佛戒。口便説空心滯於有。無上
醫王隨病逗藥。開乳唅蘇爲方既異。甜冷苦
熱取療亦殊。譬前後教門別赴機性。根莖枝
葉受潤終齊。總會津梁無不入道。猶如問孝
問仁。孔酬雖別。治身治國老意無乖。殊途同
歸一致百慮。内外相融義同泯合。何處有學
毘曇而不成聖。執黎耶即能悟眞。師子嚴鎧
反貽毀於蠃貝。象足至底翻取誚於蜂房。心
同劍戟諍踰水火。經意論意都不如斯。通經
通論何因若此。恐施甘露更成毒藥。儻均味
海則致醍醐。聖御紺寶天飛金輪雲動。納萬
善於仁壽。總一乘於普會。開發含識濟渡群
生。今所傳經遍于宇内。衆聖潜力必運他
方。共登菩提早證常樂。則是弟子之申。順弘
誓。於無窮平等坦然。通遣唱白。逹識體之念
隨喜也
  請御經序
沙門玄奘言。奘以貞觀元年。往遊西域。求如
來之祕藏。尋釋迦之遺旨。總獲六百五十七
部。並以載於白馬。以貞觀十八年。方還京邑。
尋蒙勅旨。令於弘福道場披尋翻譯。今*以翻
出菩薩藏等經。伏願垂恩以爲經序。惟希勅
旨方布中夏。并撰西域傳一部總一十
卷。謹令舍人李敬一以將恭進。無任悚息之
至。謹奉表以聞。謹言
  勅答玄奘法師前
省書具悉來旨。法師夙標高志行出塵表。汎
寶舟而登彼岸。搜妙道而闢法門。弘闡大猷
盪滌衆罪。是故慈雲欲卷。舒之而蔭四
空。慧日將昏。朗之而照八極。舒朗之者其
*惟法師乎。朕學淺心拙在物猶迷。況佛教幽
微。豈能仰測。請爲經題者非己所聞。又云。新
撰西域記者當自披覽。勅尚重請經題
序啓本闕
  三藏聖教序太宗文皇帝
蓋聞。二儀有像。顯覆載以含生。四時無形。
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窺天鑑地。庸愚皆識其
端。明陰洞陽。賢哲罕窮其數。然而天地包乎
陰陽而易識者。以其有像也。陰陽處乎天地
而難窮者。以其無形也。故知像顯可。徴雖愚
不惑。形潜莫覩。在智猶迷。況乎佛道崇虚。乘
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擧威靈而無上。
抑神力而無下。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
於毫釐。無滅無生。歴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
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
流湛寂。挹之莫測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區區
庸鄙。投其旨趣能無疑惑者哉。然則大教之
興。基於西土。騰漢庭而皎夢。照東域而流
慈。昔者分形分跡之時。言未馳而成化。當常
現常之世。民仰徳而知遵。及乎晦影歸眞遷
儀越世。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
空端四八之相。於是微言廣被。拯含類於三
途。遺訓遐宣。導群生於十地。然而眞教難仰。
莫能一其指歸。曲學易遵。邪正於焉紛糺。所
以空有之論。或習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
時而隆替。有玄奘法師者。沙門之領袖也。
幼懷貞慜。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
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
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
超六塵而迥出。隻千古而無對。凝心内境。悲
正法之陵遲。栖慮玄門。慨深文之訛謬。思欲
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僞續眞開茲後學。是
以翹心淨土往遊西域。乘危遊邁杖策孤征。
積雪晨飛途間失地。驚砂夕起空外迷天。萬
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
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願逹。周遊西宇十有七
年。窮歴道邦詢求正教。雙林八水味道餐風。
鹿苑鷲峯瞻奇仰異。承至言於先聖。受眞教
於上賢。探賾妙門精窮奧業。一乘五律之道。
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爰
自所歴之國。總將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
部。譯布中夏宣揚勝業。引慈雲於西極。注
法雨於東陲。聖教缺而復全。蒼生罪而還福。
濕火宅之乾焔。共拔迷途。朗愛水之昏波。同
臻彼岸。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縁昇。昇墜之端
*惟人所託。譬夫桂生高嶺雲露方得泫其
華。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汚其葉。非蓮性自潔
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
所憑者淨則濁類不能沾。夫以卉木無知。猶
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縁慶而求慶。
方冀茲經流施將日月而無窮。斯福遐敷與
乾坤而永大
  謝勅齎經序
沙門玄奘言。竊聞六爻探賾。局於生滅之場。
百物正名。未渉眞如之境。猶且遠徴羲册。覩
奧不測其神。遐想軒圖。歴選並歸其美。伏惟
皇帝陛下。玉臺降質金輪御天。廓先王之
九州。掩百千之日月。斥列代之區域。納恒沙
之法界。遂使給園精舍並入隄封。貝葉靈文
咸歸册府。玄奘往因振錫聊謁崛山。經途萬
里怙天威如咫尺。匪乘千葉詣雙林如食頃。
搜揚三藏。盡龍宮之所儲。研究一乘。窮鷲嶺
之遺旨。並以載乎白馬來獻紫宸。尋蒙下詔
賜使翻譯。玄奘識乖龍樹。謬忝傳燈之榮。才
異馬鳴。深愧瀉瓶之敏。所譯經論。紕舛尤多。
遂荷天恩留神。構序文超象繋之表。若聚日
之放千光。理括衆妙之門。同法雲之濡百草。
一音演説億劫罕逢。無以微生親承梵響。踊
躍歡喜如聞受記。無任忻荷之極。謹奉表詣
闕。陳謝以聞。謹言
  勅答謝啓
朕才謝珪璋。言慚博逹。至於内典尤所未
閑。昨製序文深爲鄙拙。*惟恐穢翰墨於金
簡。標瓦礫於珠林。忽得來書謬承褒讃。循環
省慮彌益厚顏。善不足稱空勞致謝
  皇太子臣治述聖記三藏經
夫顯揚正教。非智無以廣其文。崇闡微言。非
賢莫能定其旨。蓋眞如聖教者。諸法之玄宗。
衆經之軌&T050801;也。綜括宏遠奧旨遐深。極空有
之精微。體生滅之機要。詞茂道曠。尋之者不
究其源。文顯義幽。履之者莫測其際。故知聖
慈所被。業無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縁無惡而
不剪。開法網之網紀。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
之塗炭。啓三藏之祕扃。是以名無翼而長飛。
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歴遂古而鎭常。
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晨鍾夕梵。交二音
於鷲峯。慧日法流。轉隻輪於鹿苑。排空寶
蓋。接翔雲而共飛。莊野春林。與天花而合
彩。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資福。垂拱而治八荒。
徳被黔黎。斂衽而朝萬國。恩加朽骨。石室歸
貝葉之文。澤及昆蟲。金匱流梵説之偈。遂使
阿耨逹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闍崛山接嵩華之
翠嶺。竊以法性凝寂。靡歸心而不通。智地玄
奧。感懇誠而遂顯。豈謂重昏之夜。燭慧炬之
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澤。於是百川異流同
會於海。萬區分義總成乎實。豈與湯武校其
優劣。堯舜比其聖徳者哉。玄奘法師者。夙懷
聰令立志夷簡。神清齠齔之年。體拔浮華之
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巖。栖息三禪巡遊十地。
超六塵之境。獨歩迦維。會一乘之旨。隨機化
物。以中華之無質。尋印度之眞文。遠渉恒河
終期滿字頻登雪嶺更獲半珠。問道往還十
有七載。備通釋典利物爲心。以貞觀十九年
二月六日。奉勅於弘福寺翻譯聖教要文。凡
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塵勞而不
竭。傳智燈之長焔。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
勝縁。何以顯揚斯旨。所謂法相常住。齊三光
之明。我皇福臻。同二儀之固。伏見御製衆
經序。照古騰今。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雲
之潤。治輒以輕塵足岳墜露添流。略擧大綱
以爲斯
  皇太子答沙門玄奘謝聖教序書
治素無才學性不聰敏。内典諸文殊未觀覽。
所作論序鄙拙尤繁。忽見來書褒揚讃述撫
躬自省慚悚交并。勞師遠臻深以爲愧
  金剛般若經注序禇亮
若夫大塊均形役智從物。情因習改性與慮
遷。然則逹鑒窮覽皎乎先覺。照慧炬以出重
昏。拔愛河而升彼岸。與夫輪轉萬劫蓋染六
塵。流遁以徇無涯駁而趨捷徑。豈同日
而言也。頴川庾初孫早弘篤信以爲般若所
明。歸於正道。顯大乘之名相。標不住之宗極。
出乎心慮之表。絶於言象之外。是以結髮受
持多歴年所。雖妙音演説成誦不虧。而靈源
邃湛或有未悟。嗟迷方之弗遠。睠砥途而太
息。屬有慧淨法師。博通奧義。辯同炙輠理究
連還。庾生入室研幾。伏膺善誘。乘此誓願仍
求註述。法師懸鏡忘疲衢罇自滿。上憑神應
之道。傍盡心機之用。敷暢微言宣揚至理。曩
日舊疑渙焉氷釋。今茲妙義朗若霞開。爲像
法之梁棟。變群生之耳目。詞鋒秀上。映鷲岳
而相高。言泉激壯。赴龍宮而競遠。且夫釋教
西興道源東注。世閲賢智才兼優洽。精該睿
旨罕見其人。今則妙門重闡籍甚當世。想此
玄宗鬱爲稱首。歳惟閹茂始創懷油。月躔
仲呂爰茲絶筆。緇俗攸仰軒蓋成陰。扣鍾隨
其小大。鳴劍發其光彩。一時學侶專門受業。
同渉波瀾遞相傳授。方且顧蔑林遠俯視安
生。獨歩高衢對揚正法。遼東眞本。望懸金而
不刊。指南所寄。藏群玉而無朽。豈不盛哉。豈
不盛哉
  金剛般若經集註序
  司元大夫隴西李儼字仲思撰
夫以。觀鳥垂文。振宏規於八體。泣麟敷典。渙
洪波於九流。循其轍者不踰乎寰域。渉其源
者僅歸乎仁義。孰若至聖乘時能仁昭法。剖
秋毫於十地。總沙界而詮道。釋春氷於一乘。
冠塵劫而流化。若迺是相非相。是空非空。窅
乎不測廓焉無象。假名言以立體。包權實而
爲用。窮不照之照。引重昏於夢境。運無知之
知。導群迷於朽宅。究其實相則般若爲之宗
矣。自眞容西謝像教東流。香城徒築於綿區。
寶臺移構於中壤鱗萃羽集者。咸徇其法。雲
褰霧廓法已悟其眞。至矣哉。無得而稱也。
然此梵本至秦弘始。有羅什三藏。於長安城
創譯一本。名舍衞國。曁於後魏宣武之世。有
流支三藏。於洛陽城重翻一本。名舍婆提。江
南梁末有眞諦三藏。又翻一本名祇樹林。隋
初開皇。有佛陀耶舍三藏。又翻一本名祇陀
林。大唐有玄奘三藏。又翻一本名誓多林。雖
分軫揚鏕。同歸至極。而筌詞析義頗亦殊途。
然流支翻者兼帶天親釋論三卷。又翻金剛
仙論十卷。隋初耶舍又翻無著釋論兩卷。比
校三論。文義大同。然新則理隱而文略。舊則
工顯而義周。兼有秦世羅什晋室謝靈運隋
代曇琛皇朝慧淨法師等。並器業韶茂博雅
洽聞。耽味茲典倶爲注釋。研考祕賾咸騁異
義。時有長安西明寺釋道世法師字玄惲。徳
鏡玄流道資素蓄。伏膺聖教雅好斯文。以解
詁多門尋覈勞止。未若參綜厥美一以貫之。
爰掇諸家而爲集註。開題科簡同銘斯部。勒
成三卷號爲集註般若。兼出義疏三卷玄義
兩卷。現行要用文理周悉。庶使靈山積壤干
天之峻彌高。巨海納川浴日之波逾廣。披文
畢窮其理。講導者洞盡其性。學侶無疲
於倍功。談客有同於兼採。金口妙義。掩二
曜以長懸。玉軸微言。貫三才而靡絶。豈止聲
芬鷲嶺字韞龍宮而已哉
  與翻經大徳等書 太常博士柳宣
歸敬偈
    稽首諸佛 願護神威 當陳誠
    罔或尤譏 沈晦未悟 圓覺所歸
    久淪愛海 舟楫攸希 異執乖競
    和合是依 玄離取有 理絶過違
    慢乖八正 戲入百非 取捨同辨
    染淨混微 簡金去礫 琢玉裨輝
    能仁普鑒 凝慮研幾 契誠大道
    孰敢毀誹 諤諤崇徳 唯唯浸衰
    惟願留聽 庶有發揮 望矜悃悃
    垂誨婓婓
歸敬曰。昔能仁示現王宮假歿雙樹。微言既
暢至理亦弘。刹土蒙攝受之恩。懷生沾昭
慧。自佛樹西蔭覺影東臨。漢魏寔爲濫
觴。符姚盛其風彩。自是名僧間出逹士連鑣。
慧日長懸法輪恒馭。開鑿之功始自騰顯。弘
闡之力仍資什安。別有善開遠適羅浮。圖澄
近現趙魏。粗言圭角未可縷陳。莫不辯空有
於一乘。論苦集於四諦。假銓明有。終未離
於有爲。息言明道。方契證於凝寂。猶執玄
以求玄。是玄非玄理。因玄以忘玄。或是玄義。
雖冥會幽塗事絶言象。然攝生歸寂終籍筌
蹄。亦既立言是非鋒起。如彼戰爭干戈競發。
負者屏氣勝者先鳴。故尚降魔制諸外道。自
非辯才無畏答難有方。則物輩喧張我等恥
辱。是故專心適道。一意總持建立法幢祇植
鼓。旗鼓既正則敵者殘摧。法輪既轉能
威不伏。若使望風旗靡對難含膠而能闡弘
三寶。無有是處。尚藥呂奉御。入空有之門。馳
正見之路。聞持擬於昔賢。洞微侔於往哲。其
辨其義明。其徳眞其行著。已沐八解之
流。又悟七覺之分。影響成教。若淨名之詣菴
園。聞道必求。猶善才之歸無竭。意在弘宣
佛教。立破因明之疏。若其是也。必須然其所
長。如其非也。理合指其所短。今現僧徒雲集。
並是採石他山。朝野倶聞。呂君請益莫不側
聽。瓶皆望盪滌掉悔之源。銷屏疑忿之
聚。有太史令李淳風者。聞而進曰。僕心懷正
路行屬歸依。以實際爲大覺玄軀。無爲是調
御法體。然皎日麗天。寔助上玄運用。賢僧闡
法。實裨天師妙道。是所信受是所安心。但不
敢以黄葉爲金。山雉成鳳。南郭濫吹。淄澠
混流耳。或有異議。豈僕心哉。豈僕心哉。然鶴
林已後歳將二千。正法既過末法初踐。玄理
鬱而不彰。覺道浸將湮落。玄奘法師。頭陀法
界遠逹迦維。目撃道樹金流。仍覩七處八會。
毘城鷲嶺身入彼郷。娑羅寶階目驗虚實。至
如歴覽王舍檀特恒河。如斯等輩未易具言
也。加之西域名僧莫不面論波若。東域疑義
悉皆質之彼師。毘尼之藏既奉持而不捨。毘
曇明義亦洞觀而爲常。蘇妒路既得之於聲
明。耨多羅亦剖斷於疑滯。法無大小。莫不
韞之胸懷。理無深淺。悉能決之敏慮。故三藏
振旦之所推定。摩訶之號乃羅衞之
所共稱。名實之際何可稱道。然呂君學識該
博義理精通。言行樞機是所詳悉。至於陀羅
佛於。禀自生知。無礙辯才寧由伏習。但以因
明義隱。所見不同。猶觸象各得其形。共器飯
有異色。呂君既已執情道俗。企望指定。秋霜
已降側聽鍾鳴。法雲既敷雷震希發。但龍象
&T050460;非驢所堪。猶緇服壺奧白衣不踐。脱
龍種抗説無垢釋疑則苾芻悉曇亦優婆能盡
輒附微志請不爲煩。若有滯疑望諮三藏裁
決。以所承禀傳示四衆。則正道克昌覆障永
絶。紹隆三寶其在茲乎。過此已往非復所悉。
弟子柳宣白
  答博士柳宣譯經釋明濬
還述頌
    於赫大聖 種覺圓明 無幽不察
    如響酬聲 弗資延慶 孰悟歸誠
    良道可仰 寔引迷生 百川邪浪
    一味呑并 物有取捨 正匪虧盈
    八邪馳鋭 四句爭名 飾非濫是
    抑重爲輕 照日氷散 投珠水清
    顯允上徳 體道居貞 縱加譽毀
    未動遺榮 昂昂令哲 鬱鬱含情
    俟諸逹觀 定此權衡 聊申悱悱
    用簡英英
還述曰。頃於望表預屬歸敬之詞。其文煥乎
何偉麗也。詳其致誠哉。豈不然歟。悲夫愛
海滔天邪山概日。封人我者顛墜其何已。恃
慢結者漂淪而不窮。至於六十二見。爭翳薈
而自處。九十五道。競扶服而無歸。如來以本
願大悲忘縁俯應。内圓四智外顯六通。運十
力以伏天魔。飛七辯而摧外道。竭茲愛海。濟
禀識於三空。殄彼邪山。肖形於八正。指
因示果反本還源。大矣哉。悲智妙用無徳而

昔道樹登庸。被聲教於百億。堅林寢迹。振遺
烈於三千。自佛日西傾餘光東照。周感夜隕
之瑞。漢通宵夢之徴。騰蘭炳惠炬於前。澄
什嗣傳燈於後。其於譯經弘法神異濟時。
高論降邪安禪肅物。緝頽綱者接武。維絶
細者肩隨。莫不夷夏欽風幽明翼化聯華靡
替可略而詳。惟今三藏法師蘊靈秀出。含章
而體一味。瓶瀉以贍五乘。悲去聖之逾遠。憫
來教之多闕。緬思圓義許道以身。心口自謀
形影相弔。振衣&T016254;尋波討源。出玉關而
遠遊。指金河而一息。稽疑梵宇探幽洞微。旋
化神州揚眞殄謬。遺筌闕典大備茲辰。方等
圓宗彌廣前烈。所明勝義。妙絶環中之中。
眞性眞空。極踰方外之外。以有取也。有取喪
其眞。統無求之。無求蠹其實。拂二邊之跡。
忘中道之相。累遣未易。洎其深重空。何以
臻其極。要矣妙矣。至哉大哉。契之於心。然後
以之爲法。在心爲法形言爲教。法有自
共相。教乃遮詮表詮。粹旨沖宗。豈造次所能
覶縷。法師凝神役智詳正始末。緝熙玄籍大
啓幽關。祕希聲應扣撃之大小。廓義海納朝
宗之巨細。於是殊方碩徳異域高僧。伏膺問
道蓄疑請益。固已飮和。滿腹莫測其淺深。
聆音駭聽。孰知其遠近。至於因明小道。現比
蓋微。斯乃指初學之方隅。擧立論之標幟。
至若靈樞祕鍵。妙本成功。備諸奧册。非此所
云也。呂奉御以風神爽拔早擅多能。器宇該
通夙彰博物。弋獵開墳之典鉤深壞壁之書。
觸類而長應諸數術。振風颷於辯囿。摛光華
於翰林。驤首雲中先鳴日下。五行資其筆削。
六位佇其高談。一覽太玄應問便釋。再尋
象戲立試即成。實晋代茂先漢朝曼蒨。方
今蔑如也。既而&T037173;翔群略。綽有餘功。而能
敬慕大乘。夙敦誠信。比因友生戲爾忽復屬
想。因明不以師資。率己穿鑿。比決諸疏指
斥求非。諠議於朝形於造次。考其志也。固已
難加覈其知也。誠爲可惑。此論以一卷成部。
五紙成卷。研機三疏。向已一周。擧非四十
自無一是。自既無是而能言是。疏本無非而
能言非。言非不非。言是不是。言是不是。是是
而恒非。言非不非。非非而恒是。非非恒是。不
爲非所非。是是恒非。不爲是所是。以茲貶失
致惑病諸。且據生因了因。執一體而亡二義。
能了所了封一名而惑二體。又以宗依宗。體
留依去體以爲宗。喩體喩依去體留依而爲
喩。縁斯兩系妄起多疑。迷一極成謬生七
難。但以鑚窮二論師已一心。滯文句於上下。
誤字音之平去。復以數論爲聲論。擧生成爲
滅成。豈唯差離合之宗因。蓋亦違倒順之前
後。又採鄙俚訛韻以擬梵本。囀音雖廣。援
七種而只當一*囀。然非彼七所目。乃是第八
呼聲。舛雜乖訛何從而至。又案勝論。立常極
微數。乃無窮體*唯極小。復漸和合生諸子。
微數則倍減於常。微體又倍増於父母。迄乎
終已體遍大千。究其所窮數唯成一。呂公所
引易繋辭云。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云。此與彼言異義同。今
案太極無形肇生有象。元資一氣終成萬物。
豈得以多生一而例一生多。引類欲顯博聞
義乖。復何所託。設引大例生義似同。若釋
同於邪見。深累如何自免。豈得苟要時譽。
混正同邪。非身之讐奚至於此。凡所紕紊胡
可勝言。特由率己致斯狼狽。根既不正枝葉
自傾。逐誤生疑隨疑設難。曲形直影其可得
乎。試擧二三冀詳大意。深疵繁緒委答如別。
尋夫呂公逹鑒。豈盂浪而至此哉。示顯眞俗
雲埿難易楚越。因彰佛教弘遠正法凝深。譬
洪爐非掬雪所投。渤澥豈膠舟能越也。太史
令李君者。靈府沈祕襟期遠邈。專精九數綜
渉六爻。博考圖典瞻觀雲物。鄙衞宏之失度。
&T073833;竈之未工。神無滯用望實斯在。既屬呂
公餘論復致間言。以實際爲大覺。玄軀無
爲是調御法體。此乃信薫修容。有分證禀。自
然終不可成。良恐言似而意違。詞近而旨遠。
然天師妙道幸以再斯。且寇氏天師。崔君特
廌共貽伊咎。夫復何言。雖謂不混於淄澠。蓋
已自濫金鋀耳惟公逸宇寥廓學殫墳素。
庇身以仁義。應物以樞機。肅肅焉汪汪焉。擢
勁節以干雲。談清瀾而鎭地。騰芳文苑。職
處儒林。捃摭九疇之宗。研詳二載之説。至
於經禮三百曲禮三千。莫不義符指掌。事如
俯拾罇俎咸推。其准的法度必待其雌黄。遂
令相鼠之詩絶聞於野。魚麗之詠盈耳於朝。
*惟名與實盡善盡美矣。而誠敬之重禀自
夙成。弘護之心實*惟素蓄。屬斯諠議同恥疚
懷。故能投刺含膠允光大義。非夫才兼内外
照實隣幾豈能激揚清濁濟俗匡眞耳。昔什
公門下服道者三千。今此會中同聽者如市。
貧道猥以庸陋。叨厠末筵。雖慶朝聞然慚夕
惕。詳以造疏三徳。並是貫逹五乘。牆仞罕窺
辭峯難仰。既屬商羊鼓舞。而霈澤必霑。詞雷
迅發恐無暇掩耳。僉議。古人曰。一枝可以戢
羽。何煩乎鄧林。黄洿足以沈鱗。豈俟於滄
海。故不以愚懦垂逼課虚。辭弗獲免。粗陳梗
概。雖文不足取。而義或可觀。顧己庸疏彌増
悚恧。指述還答餘無所申。釋明濬白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二

重請三藏聖教序啓釋玄奘
  伏奉墨勅猥垂奬喩。祇奉綸言精守震越。
玄奘業行空疏謬參法侶。幸屬九瀛有截
四海無虞。憑皇靈以遠征。恃國威而訪道。
窮遐冒險。雖勵愚誠。纂異懷荒。寔資朝化。
所獲經論奉勅翻譯。見成卷軸未有詮序。
伏惟。陛下叡思雲敷。天華景爛。理包繋象。
調逸咸英。跨千古以飛聲。掩百王而騰實。
竊以神力無方。非神思不足詮其理。聖教
玄遠。非聖藻何以序其源。故乃冒犯威嚴
敢希題目。宸睠冲邈不垂矜許。撫躬累息
相顧失圖。玄奘聞。日月麗天。既分暉於戸
牖。江河紀地。亦流潤於巖崖。雲和廣樂。不
祕響於聾昧。金璧奇珍。豈韜彩於愚瞽。敢
縁斯理重以干祈。伏乞。雷雨曲垂。天文俯
照。配兩儀而同久。與二曜而倶懸。然則鷲
嶺微言。假神筆而弘遠。雞園奧義。託英詞
而宣暢。豈止區區梵衆獨荷恩榮。亦使蠢
蠢迷生方超塵累而已。謹奉表奏以聞。謹
言。勅遂許焉。謂駙馬高履行曰。汝前請朕
爲汝父作碑。今氣力不如昔。願作功徳爲
法師作序。不能作碑汝知之。貞觀二十二
年幸玉華宮。追奘至。問翻何經論。答正翻
瑜伽。上問何聖所作。明何等義。具答已。令
取論自披閲。遂下勅新翻經論寫九本。頒
與雍洛相兗荊楊等九大州。奘又請經題。
上乃出之名大唐三藏聖教序。於明月殿
命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對群僚讀之
謝皇太子聖教序述啓釋玄奘
玄奘聞。七曜摛光。憑高天而散景。九河灑
潤。因厚地以通流。是知相資之美處物既
然。演法依人理在無惑。伏惟。皇太子殿下。
發揮睿藻。再述天文。讃美大乘莊嚴實相。
珠迴玉轉霞爛錦舒。將日月而聯華。與咸
英而合韻。玄奘輕生多幸。沐浴殊私。不任
銘佩。奉啓陳謝。謹啓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三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論僧者六和爲體。謂戒見利及三業
也。是以道洽幽明。徳通賢聖。開物成務則福
被人天。導解律儀則化垂空有並由式敬六
和揚明三寶。内蕩四魔之弊。外傾八慢之幢。
遂使三千圍内咸禀僧規。六萬遐年倶遵聲
教。非僧弘御孰振斯哉。然則道渉&T032876;隆。岠百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