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弘明集 (No. 2102_ 僧祐撰 ) in Vol. 52

[First] [Prev]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迷兮不悟。増上驚兮遠逝。卞和慟兮&MT02201;側。
豈偏尤兮楚厲。良芻蔑兮波若焉。相責兮智

弘明集卷第六




弘明集卷第七
  梁*楊都建初寺釋僧祐*律師撰
  朱昭之難夷夏論朱廣之諮夷夏論
慧通法師駁夷夏論僧敏法師戎華論
 難顧道士夷夏論 常侍朱昭之
見足下高談夷夏辯。商二教條勒經旨。冥然
玄會妙唱善同。非虚言也。昔應吉甫齊孔老
於前。吾賢又均李釋於後。萬世之殊塗同歸
於一朝。歴代之疑爭怡然。於今日賞深悟遠。
蠲慰者多。益世之談莫過於此。至於各言所
好。便復肝膽楚越不知甘苦之方。雖二而成
體之性必一。乃互相攻激異端遂起。往反
頻斯害不少惜矣。初若登天。光被俗表。
末如入淵明夷輝淪。夫導師失路則迷塗者
衆。故忘其淺昧。遽相牽拯。今先布其懷未
陳所恨。想從善如流者不惜乖於一往耳。山
川悠遠良話未期。聊寄於斯以代暫對情。旗
一接所釋不淺。朱昭之白。夫聖道虚寂故能
圓應無方。以其無方之應。故應無不適。所以
自聖而檢心本無名。於萬會自會而爲稱。則
名號以爲之彰。是以智無不周者。則謂之爲
正覺。通無不順者則謂之爲聖人。開物成務
無不達也。則謂之爲道。然則聖不過覺。覺不
出道。君可知也。何須遠求哉。但華夷殊俗情
好不同。聖動因故。設教或異。然曲禮淨
戒數同三百威儀。容止又等三千。所可爲
異。正在道佛之名形服之間耳。達者尚復
以形骸爲逆旅。袞冕豈足論哉。所可爲嫌。
祇在設教之始。華夷異用。當今之俗。而更
兼治遷流變革一條宜*辯耳。今當言之。聖
人之訓動必因順。東國貴華則爲袞冕之服。
禮樂之容。屈申俯仰之節。衣冠簪佩之飾。以
弘其道。蓋引而近之也。夷俗重素故。教以極
質。髡落徽容衣裳不裁。閑情開照期神曠
劫。以長其心。推而遠之也。道法則採餌芝英
餐霞服丹。呼吸太一。吐故納新。大則靈飛羽
化。小則輕強無疾。以存其身。即而効之也。三
者皆應之感之。一用非吾所謂至也。夫道
之極者非華非素。不即不殊。無近無遠。誰
捨誰居。不偏不黨。勿毀勿譽。圓通寂寞假
字曰無妙境。如此何所異哉。但自皇羲以
來。各弘其方師師相傳。不相關渉。良由彼此
兩足無復我外之求。故自漢代以來淳風轉
澆。仁義漸廢。大道之科莫傳。五經之學彌寡。
大義既乖微言又絶。衆妙之門莫遊。中庸之
不覩。禮術既壞雅樂又崩。風俗寢頓君
臣無章。正教凌遲人倫失序。於是聖道彌綸
天運遠被。玄化東流以慈係世衆生。黷所先
習欣所新聞。革面從和精義復興。故微言之
室在在並建。玄詠之賓處處而有。此可以事
見非直布之空談。將無物不可以終否。故
受之以同人。故邪意者夫聖人之撫百姓。亦
猶慈母之育嬰兒。始食則餌以甘肥。甘肥既
厭復改以脂蜜。脂蜜既厭則五體休和。内外
平豫爲益至矣。不其然乎。理既然矣。而横厝
非貶妄想分別。是未悟環中不可與義。二
賢推盪往反解材之勢。縱復得解非順理之
作。順理析之豈待推盪。足下發源開端。明孔
老是佛。結章就議則與奪相懸。何搢紳&T016254;
爲諸華之容。稽首佛足則有狐蹲之貶。端委
罄折爲侯甸之恭。右膝著地。増狗踞之辱。請
問。若孔是正覺釋爲邪見。今日之談吾不容
聞。許爲正眞何理鄙誚。既虧畏聖之藏。又忘
無苟之禮。取之吾心所恨一也。又云。全形守
祀繼善之教。毀貎易姓絶惡之學。是商臣之
子有繼善之功覆障毀落有絶惡之志。推尋
名實爲恨二也。又云。下棄妻孥上廢宗祀夫
鬼神之理冥寞難明。故子路有問宣尼不釋。
當由生死道殊神縁難測。豈爲聖不能言良。
恐賢不能得三。達之鑒照之有在。足下已許
神化東流。而復以喪祭相乘與奪無定。爲恨
三也。又云。切法可以進謙弱。&T049271;法可以退夸
強。三復此談顛倒不類。夫謙弱易回可以&T049271;
和而進。夸強難化應以苦切乃退。隱心檢事
不其然乎。米糠在目則東西易位。偏著分心
則辭義舛惑。所言乖當爲恨四也。又云。抑則
明者獨進。引則昧者競前。夫道言眞實敬同
高唱。覆載萬物養育衆形。而云明者獨進。
似若自私佛音一震。則四等兼羅三乘同順。
天龍倶靡。而云昧者競前。亦又近誣探賾之
談。而妄生瘡疣游辭放發爲恨五也。又云。佛
是破惡之方。道是興善之術。破惡之方吾無
間然。夫惡止善行乃法教所以興也。但未知
興善之術。術將誰然。若善者已善奚用興善。
善者非善。又非興善則興善之名義無所託。
今道者善也。復以興善取之名義。太爲繼富。
不以振惡爲教偏矣。大道兼弘而欲局之。爲
恨六也。又云。殘忍剛愎則師佛爲長。慈柔虚
受則服道爲至。夫摧伏勇猛迴靡殘暴。實是
牟尼之巨勳。不乖於惠旨。但道力剛明化功
彌遠。成性存存恩無不被。梟鴆革心威無不
制。而云唯得虚受太爲淺略。將無意淪偏著
不悟。狹劣傷道耶。披尋第目則先誡臆説。
建言肆論則不覺情遷。分名難持爲恨七也。
又云。八象西戎諸典廣略。兼陳金剛般若文。
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麁妙兩施繁約
共有。曲法細誡科禮等碎精麁横生。言乖
乎實爲恨八也。又云。以國而觀則夷虐夏温。
請問。炮烙之苦豈康竺之刑。流血之悲詎齊
晋之子。刳剔之苦害非左衽之心。秋露含垢
匪海濱之士。推檢性情華夷一揆。虚設温嚴
爲恨九也。又云。博弈賢於慢遊。講誦勝於戲
謔。尋夫風流所以得傳經籍所以不廢良由
講誦。以得通諮求所成悟。故曰學而不講。
是吾憂也。而方之戲謔太爲慢徳。請問。善誘
之筌其將安寄。初未得意而欲忘言爲恨十
也。有此十恨不能自釋。想望君子更爲申之
謝。生亦有參差。足下攻之已密且專。所請不
復代匠
  疑夷夏論諮顧道士   朱廣之
朱廣之叩頭。見與謝常侍往復夷夏之論辯
章。同歸之義。可謂簡見通微清練之談也。至
耽尚端冕之飾屏。破翦落之素申。以&T016254;
跪之恭辱。以狐蹲之肅桎。束華人杜絶外
法。舟車之喩雖美。平恕之情未篤。致會之源
既坦。筌寄之塗方壅。然則三乘之悟窅望茲
土。六度之津於今長訣。披經翫理悵怏良深。
謝生貶沒仙道褒明佛教。以羽化之術爲浮
濫之説。殘形之唱爲履眞之文。徒知己指之
爲指。不知彼指之無殊。豈所以通方得意善
同之謂乎。僕夙漸法化晩味道風。常以崇空
貴無宗趣一也。蹄網雙張義無偏取。各隨曉
人唯心所安耳。何必龍袞可襲而瓔珞難乘
者哉。自貧來多務研㩭沈替。緘卷巾牘奄逾
十載。幼習前聞零落頓盡。蘊志空年開瞻靡
階。毎獨慷慨遙夜輒啓。旦忘寐而清心。遠信
纒苦彌篤。若夫信不沿理。則輕泛無主轉
誚之賓因斯而起。是以罄率狂管書述鄙心。
願重爲啓誨敷導厥疑。廣之叩頭
論云。&T016254;跽罄折侯甸之恭也。狐蹲狗踞荒流
之肅也。疑曰。夫邦殊用隔文自難均。至於
各得所安。由來莫*辯。侯甸之容所言當矣。
狐狗之目將不獨傷
論云。若謂其致既均其法可換者。而車可渉
川。舟可行陸乎。必不可也。疑曰。夫法者所以
法情。情非法也。法既無定由情不一。不一之
情所向殊塗。剛柔並馳華戎必同。是以長川
浩漫無當於此矣。平原遠陸豈取於彼耶。舟
車兩乘何用不可
論云。既不全同又不全異。下棄妻拏上廢宗
祀。疑曰。若夫廢祀於上。不能絶棄於下。此自
擬異入同。非同者之過也。寧可見犁牛不。
登宗廟之用而。永棄於牢餼之具耶
論云。嗜欲之物皆以禮伸孝敬之典。獨以法
屈悖徳犯順。曾莫之覺。疑曰。若悖徳犯順無
施而可慈敬。惠和觸地而通。是以損膳行
道。非徴凶之宅。服冕素餐非養正之方。屈申
之望可相絶於此矣
論云。理之可貴者道也。事之可賤者俗也。今
捨華効夷義將安取。若以其道*邪道固符合
矣。若以其俗*邪俗則天乖矣。疑曰。至道虚
通故不爵而尊。俗無不滯故不黜而賤。賤者
不能無累。尊者自然天足。天足之境既符。俗
累之域亦等。道符累等又誰美誰惡。故倶是
聖化惟照所惑。惑盡明生則彼我自忘。何煩
遲遲於捨効之際。耿介於華夷之間乎
論云。無生之教&T049271;無死之化切。切法可以進
謙弱。&T049271;法可以退夸強。疑曰。無生即無死無
死即無生。名反實合容得&T049271;切之別耶。若以
跡有差降故。優劣相懸者。則宜以切抑強以
&T049271;引弱。故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致教之方不其然乎
論云。佛教文而博。道教質而精。精非麁人所
信。博非精人所能。疑曰。夫博聞強識必縁照
遠廣。敦修善行必因理入微。照明則理無不
精。理精則明無不盡。然則精博同功相爲利
用。博猶精也。豈麁人所能信。精猶博也。豈弘
通所獨闕
論云。佛言華而引。道言實而析。析則明者
獨進引則昧者競前。疑曰。夫華不隔理則爲
達鑒。所陶實未屆虚故。爲鑚賞。所業陶有
序者爲資。昧耶爲待明耶。若其*資昧則明
不獨進。若必待明則昧不獲前。若明昧倶得
何須抑引妙。況難章所宜更
論云。佛經繁而顯。道經簡而幽。幽則妙門難
見。顯則正路易遵。遵正則歸塗不迷。見妙則
百慮咸得。疑曰。簡則易從云何難見。繁則難
理豈得易遵。遵正則歸塗不迷。可以階道之
極。雖非幽簡自然玄造。何假難明之術。代茲
易曉之路哉
論云。若殘忍剛愎則師佛爲長。慈柔虚受則
服道爲至。疑曰。夫邪見枉道法所不存。慈悲
喜捨是所漸録。喜則能受。捨亦必虚。虚受
之義窅然復會。未知殘愎之人更依何法。若
謂所受者異。則翻成刻船。何相符之有乎
論云。佛是破惡之方。道是興善之術。又以中
夏之性。不可傚西戎之法。疑曰。興善之談美
矣。勿傚之言侮矣。意所未安。請問。中夏之
性與西戎之人。爲夏性純善戎人根惡。如
根惡則於理可破。使其純善則於義*可興。
故知有惡可破。未離於善有善可興。未免於
惡。然則善惡參流深淺互別。故羅雲慈惠非
假東光。桀跖凶虐豈鍾西氣。何獨高華之風
鄙戎之法耶。若以此善異乎。彼善彼惡。殊
乎此惡則善惡本乖。寧得同致
論云。蹲夷之儀婁羅之*辯。猶蟲讙鳥聒何
足述傚。疑曰。夫禮以申敬樂以感。和雖敬由
禮申。而禮非敬也。和同樂感樂非和也。故
上安民順則玉帛停筐風淳。俗泰則鍾鼓輟
響。又鍾帛之運不與二儀並位。蓋以拯頓權
時不得已而行耳。然則道義所存無係形容。
苟造其反不嫌殊同。今狐蹲狗踞。孰曰非
敬。敬以申心。孰曰非禮。禮敬玄符如徒捨
含識之類。人標其所貴。貴不在言。言存貴理。
是以麟鳳懷仁見重靈篇。猩猩能語受蚩禮
章。未知之所論義將何取。若執言損理則非
知者所據。若仗理忘言則彼以破相明宗。故
李叟之常非名欲所及。維摩靜默非巧辯所
追。檢其言也。彼我倶遣。尋其旨也。老釋無
際。倶遣則濡沫可遣。無際則不負高貴。何乃
遠望。波若名非智慧。便相挫蹙比類蟲鳥。
研復逾日未愜鄙懷。且方俗殊韻。豈專胡夏
近唯中邦。齊魯不同權輿俶落。亦古今代述
以其無妨指録。故傳授世習彼若非也。則此
未爲是。如其是也則彼不獨非。既未能相是
則均於相非。想茲漢音流入彼國。復受蟲*讙
之尤。鳥聒之誚婁羅之*辯亦可知矣。一以此
明莛楹可齊。兩吝兼除不其通乎。夫義奧淵
微非所宜參。誠欲審方玄匠聊申一往耳傾
心遙。佇遲聞後栽
  駁顧道士夷夏*論  治城*惠通
余端夏有隙亡事忽景。披顧生之論照如發
曚。見辯異同之原。明是非之趣。辭豐義顯
文華情奧。毎研讀忘倦慰。若萱草眞所謂洪
筆君子有懷之作也然則察其旨歸疑笑良
多。譬猶盲子採珠懷赤菽而反以爲獲寶。聾
賓聽樂聞驢鳴。而悦用爲知音。斯蓋吾子夷
夏之談。以爲得理其乖甚焉。見論引道經益
有昧。如昔老氏著述文。只五千。其餘淆雜
並淫謬之説也。而別稱道經。從何而出。既非
老氏所創。寧爲眞典。庶更三思儻祛其惑。論
云。孔老非佛誰則當之。道則佛也。佛則道也。
以斯言之。殆迷厥津。故經云。摩訶迦葉彼稱
老子。光淨童子彼名仲尼。將知老氏非佛其
亦明矣。實猶吾子見理未弘故。有所固執。然
則老氏仲尼佛之所遣。且宣徳示物禍福。而
後佛教流焉。然夫大道難遵小成易習。自往
古而致歎非來今之所慨矣。老氏著文五千。
而穿鑿者衆。或述妖妄以迴人心。或傳淫虐
以振物性。故爲善者寡。染惡者多矣。僕謂
*搢紳之飾。罄折之恭。殞葬之禮。斯蓋大道
廢之時也。仁義所以生孝敬所以出矣。智欲
方起情僞日滋。聖人因禁之以禮教。制之以
法度。故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也。既失無爲
而尚有爲寧足加哉。夫剪髮之容狐蹲之敬。
外沈之俗。僕謂華色之不足吝。貨財之不可
守。亦已信矣。老氏謂五色所以令人目盲。多
祕之後失。故迺剪髮玄服*損財去世讓
之至也。是以太伯無徳。孔父加焉。斯其類
矣。夫胡跪始自天竺而四方從之。天竺天地
之中。佛教所出者也。斯乃大法之整肅至教
之齊嚴。吾子比之狐蹲厥理奚微。故夫凶鬼
助惡強魔毀正。子之謂矣。譬猶持瓢欲減江
海。側掌以蔽日月。不能損江海之泉。掩日月
之明也。至夫太古之初物性猶純。無假禮教
而能緝。不施刑罰而自治。死則葬之中野。
不封不樹喪制無期。哀至便哭。斯乃上古之
*純風。良足効焉。子欲非之其義何取。又道
佛二教喩之舟車。夫有識聞之莫不莞爾而
笑。僕謂天道不言聖人無心。是以道由人弘
非道弘人。然則聖人神鑒靡所不通。智照寧
有不周而云指其專一不能兼濟。譬猶靈暉
朝覯稱物納照。時風夕灑程形賦音。故形殊
則音異。物異則照殊。日不爲異物而殊照。風
不爲殊形而異音。將知其日一也。其風一也。
禀之者不同耳。吾子以爲舟車之喩義將焉
允。然夫大教無私。至徳不偏。化物共旨導人
倶致。在戎狄以均響。處胡漢而同音。聖人
寧復分地殊教隔宇異風。豈有夷耶。寧有夏
耶。昔公明儀爲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
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爲蚊虻孤犢之聲。於
是奮耳掉尾蹀躞而聽之。今吾子所聞者。蓋
蚊虻之音也。夷夏之別。斯旨何存。又云。下
棄妻孥上廢宗祀。嗜欲之物皆以禮申孝敬
之典。獨以法屈。夫道俗有晦明之殊。内外
有語默之別。至於宗廟享祀禘祫皇考。然則
孝敬之至世莫加焉。若乃煙香夕臺韻法晨
宮。禮拜懺悔祈請無輟。上逮歴劫親屬。下至
一切蒼生。若斯孝慈之弘大。非愚瞽之
也。夫國資民爲本。君恃民而立國之以寧
乃民之力。推如來談似爲空設。又云。刻船
桑門守株道士。空爭大小互相彈射。披撫華
論深釋文滯。尋文求義於何允歸。夫外道
淫奔彌齡積紀。沈晦不遷淪惑寧反。遊渉
墟郷泛越&MT02157;落。公因聖術私行*淫亂。得道
如之何斯可恥。昔齊人好獵家貧。大鹿窮年
馳騁不獲一獸。於是退而歸耕。今吾子有知
歸耕得算。又云。大道既隱小成互起。辯訥相
傾孰與正之。夫正道難毀邪理易退。譬若輕
羽在高遇風則飛。細石在谷逢流則轉。唯泰
山不爲飄風所動。磐石不爲疾流所迴。是以
梅李見霜而落葉。松柏歳寒之不凋信矣。夫
淫妖之術觸正便挫。子爲大道誰爲小成想。
更論之然後取辯。若夫顏回見東野畢之馭
測其將敗。子貢觀邾魯之風審其必亡。子何
無知。若斯之甚。故標愚智之別。撰賢鄙之殊。
聊擧一隅示子望能三反。又云。泥洹仙化各
是一術。佛號正眞。道稱正一。一歸無死眞
會無生。無生之教&T049271;。無死之教切。斯蓋吾子
聰辯能言鄙夫蔑以加之。然則泥洹滅度之
説著乎正典。仙化入道之唱理將安附。老子
云。生生之厚必之死地。又云。天地所以長
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夫忘生者生存。存
生者必死。死道將屆故謂之切。其殊切乎。
諺曰。指南爲北自謂不惑。指西爲東自謂不
蒙。子以必死爲將生。其何反如之。故潜
斷糧以修仙術。僕聞老氏有五味之誡。而無
絶穀之訓矣。是以蝉蛾不食君子誰重。蛙蟒
穴藏聖人何貴。且自古聖賢莫不歸終。吾子
獨云不死。何其濫乎。故舜有蒼梧之墳。禹
有會稽之陵。周公有改葬之篇。仲尼有兩楹
夢。曾參有啓足之辭。顏回有不幸之歎。
子不聞乎。豈謬也哉。昔者有人未見麒麟。問
嘗見者曰。麟何類乎。答云。麟如麟也。問者
曰。若嘗見麟則不問也。而云麟如麟何耶。
答云。麟麏身牛尾鹿蹄馬背。問者乃曉然而
悟。今吾子見欲麟*耶將不見告。又云。道經
簡而幽。幽則妙門難見。僕謂老教指乎五千。
過斯*以外非復眞籍。而道文重顯愈深疑怪。
多是虚託妍辭空稱麗句。譬周人懷鼠以貿
璞。鄭子觀之而且退斯之謂矣。尋此而言將
剋允。又云。殘忍剛愎則師佛爲長。慈柔
虚受則服道爲易矣。故老子云。強梁者不得
其死。吾將以爲學父。故人所以敷行誡籍顯
著文教。將爲愚瞽之故。非爲賢哲之施矣。違
之者必凶順之者必吉。夫強梁剛愎之人下
愚之類也。大教慈愍方便爲之將非虚
*耶。慈柔虚受僕謂宜空談。今學道反之。陳
黄書以爲眞典。佩紫籙以爲妙術。士女無分
閨門混亂。或服食以祈年長。或婬狡以爲瘳
疾。慈柔之論於焉何託。又道迹密而微利用
在己。故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
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氏以身爲大患。
吾子以躯爲長保。何其乖之多也。夫後身而
身先。外身而身存。惟云在己未知此談。以何
爲*辯。又云。婁羅之*辯各出彼俗。自相領解
猶蟲喧。鳥聒何足述効。僕謂餌辛者不知辛
之爲辛。而無羨於甜香。悦臭者不覺臭之爲
臭。而不耽椒蘭。猶吾子淪好婬僞。寧有想
於大法。夫聖教妙通至道淵博。既不得謂之
爲有。亦不得謂之爲無。無彼我之義並異同
之説矣。夫言猶射也。若筈之離弦非悔恨所
及。子將愼言乎。而云蟲喧鳥聒義則何依。
近者孫子猖狂顯行無道。妖婬喪禮殘逆廢
義。賢士同志。而愚夫輟僞迴心。姦疇盈
室惡侶填門。墟邑有痛切之悲。路陌有罹苦
之怨。夫天道禍盈鬼神福謙。然後自招淪

  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 廣陵釋僧
昔維摩者内乘高路功亮事外。龍隱人間志
揚淵海。神灑十方理正天下。故乃跡臨西土
協同幽唱若語其靈變也。則能令乾坤倒覆
捉延任意。若語其眞照也。則忘慮而幽凝言
絶者也。如此之人可謂居士。未見君稱居士
之意也。君今七慢之岳未摧。五欲之谷未填。
慧陽之日未曜。無明之雲未晴。永冥之風未
息。夜遊之迷未旋。君既解猶常品而山號居
士乎。貧道遙餐器量。知君未堪斯據。然此雖
大法之淺號。而亦未易可當矣。省君夷夏論
意。亦具照來心。貧道踐學大壇希囑茲。況
而此所論者。才無玩文之麗。識無鑒幽之
効。照無寸光澤無露潤。萬塗斯闕有何義哉。
而復内秉茫思獲心闇計。輕弄筆墨仰卜聖
旨。或混道佛合同。或論深淺爲異。或説神邦
優劣。或毀清正虚實。夫苦李繁子而枝折欒
大。謬唱而受梟。此皆是上世之成制後賢之
殷鑒矣今將示君道佛之名義異也。夫佛者。
是正靈之別號。道者。是百路之都名。老子者
是一方之哲。佛據萬神之宗。道則以仙爲貴。
佛用漏盡爲妍。仙道有千歳之壽。漏盡有無
窮之靈。無窮之靈故妙絶杳然。千歳之壽故
乘龍御雲。御雲乘龍者。生死之道也。杳然之
靈者。常樂永淨也。若斯者故能琁璣並應。跡
臨王城冥疏嶢闕。總委重軒故。放彼萬國
誓越三空。龍飛華館整駕道場。於是初則唱
於鹿苑。次則集於天宮。中則播於靈鷲。後則
扇於熙連。故乃巨光遐照白日覆暉。華軒
四蓋梵駕天垂。九天齊歌群仙悟機。敢預有
縁莫不雲會歸焉。惟有周皇邊覇道心未興。
是以如來使普賢威行西路。三賢並導東都。
故經云。大士迦葉者老子其人也。故以詭教
五千翼匠周世。化縁既盡迴歸天竺。故有背
關西引之邈。華人因之作化胡經也。致令
寡見之衆詠其華焉。君未詳幽旨輒唱老佛
乎。人聞大聖現儒林之宗。便使莊孔周
老。斯皆是佛。若然者君亦可即老子耶。便當
五道群品無非是佛。斯則是何言歟。眞謂夸
父逐日必渇死者也。君言夷夏論者。東有驪
濟之醜。西有羌戎之流。北有亂頭被髮。南有
剪髮文身。姫孔施禮於中。故有夷夏之別。戎
華者東則盡於虚境。西則窮于幽郷。北則
逾於溟表。南則極乎空閻。如來扇化中土
故。有戎華之異也。君責以中夏之性。効西戎
之法者。子出自井坎之淵。未見江湖之望
矣。如經曰。佛據天地之中而清導十方。故
知天竺之土是中國也。周孔有雅正之制。如
來有超俗之憲。雅正制故有異於四夷。超俗
憲故不同於周孔。制及四夷故八方推徳。憲
加周孔故老子還西。老子還西故生其群戎。
四夷推徳故踰増其迷。夫正禮叵易眞法莫
移。正禮叵易故*太伯則於呉越而整服。眞
法莫移故佛教則東流而無改。縁整服故令
裸壤翫裳。法無改故使漢賢落髮。翫裳故使
形逼中夏。落髮故使仰齊西風。形逼中夏故
使山藏而空慢。遠齊西風故使近見者莫
信也。若謂聖軌無定。應隨方異者。*太伯亦
可裸歩江東。君今亦可未服裳耶。故雖復方
類不同聖法莫異。君言義將安取者。謂取正
道也。於是道指洞玄爲正。佛以空空爲宗。老
以太虚爲奧。佛以即事而淵。老以自然而
化。佛以縁合而生。道以符章爲妙。佛以講導
爲精。太虚爲奧故有中無無矣。即事而淵故
觸物斯奧矣。自然而化故宵堂莫登矣。縁合
而生故尊位可昇矣。符章爲妙故道無靈神
矣。講導爲精故研尋聖心矣。有中無無故道
則非大也。觸物斯奧故聖路遐曠也。*宵堂莫
登故云云徒勞也。尊位可昇故智士亡身也。
道無靈神故傾顏何求也。研尋聖心故沙門
雲興也。爾乃故知道經則少而淺。佛經則廣
而深。道經則尠而穢。佛經則弘而清。道經則
濁而漏。佛經則素而貞。道經則近而闇。佛經
則遠而明。君染服改素實參高風也。首冠黄
巾者。卑鄙之相也。皮革苫頂者。眞非華風
也。販符賣籙者。天下邪俗也。搏頬扣齒者。倒
惑之至也。反縛伏地者。地獄之貎也。符章
合氣者。姦狡之窮也。斯則明闇已顯眞僞已
彰。君可整率匹侶迴渉清衢。貧道雅徳内顧
同奉聖眞。豈有惡乎。想必不逆。允於佳示

弘明集卷第七



弘明集卷第八
  梁*楊都建初寺釋僧祐*律師撰
  玄光法師辯惑論 記室劉勰滅惑論
僧順法師析三破論
  辯惑論        釋玄光
夫大千遐邈萬化無際。塵遊夢境染惑聲華。
縁想増靄奚識明政。由淳風漓薄。使衆魔紛
競矣。若矯詐謀榮必行五逆。威強導矇必施
六極。蟲氣&MT02202;滿致患非一念。東呉遭水仙之
厄。西夷載鬼卒之名。閩藪留種民之穢。漢葉
感思子之歌。忠賢撫歎民治凌歇。攬地沙草
寧數其罪。涓流末學莫知宗本。世教訛辭詭
蔽三寶。老鬼民等詠嗟盈路。皆是炎山之
煨燼。河洛之渣糝。淪湑險難。余甚悼焉。聊
詮往迹庶鏡未然。照迷童於玄郷。顯妙趣於
塵外。休風冥被彼我情判。豈是言聲所能攄

  禁經上價是一逆
玄籍雲舒貫空有之美。聖賢功績何莫由
斯。實學者之淵海。生民之日月。所以波
菩薩慈悲等照。震聲光於冥塗。弭塵賊於
險澤。汎靈舟於信風。接浮生於苦水。聞道
諸經製雜凡意教迹邪險。是故不傳怪哉。道
化空被禁錮。觀今學者不顧嚴科。但得金帛。
便與其經。貧者造之至死不覩。貪利無慈逆
莫過此。又其方術穢濁不清。乃扣齒爲天鼓。
咽唾爲醴泉。馬屎爲靈薪。老鼠爲芝藥。
此求道焉能得乎。昔秦皇漢武不獲輕身。使
徐福公孫遠冥雲波祈候通仙。影響無陳。夫
閑心祛欲則事與道隣。豈假驟渉之勞。咽唾
嗑齒者乎
  妄稱眞道*是二逆
夫質懋纁霞者。言神丹之功。開明淨智者。必
𦿆花之氣。雖保此爲眞。而未能無終。況復張
陵妄稱天師。既侮慢人鬼。即身受報。漢興平
末爲蟒蛇所噏。子衡奔尋無處。畏負清議之
報譏。乃假設權方。以表靈化之迹。生縻
足置石崔頂。謀事辦畢。剋期發之。到建安
元年遣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師昇玄都。米民
山獠蟻集閾外。雲臺治民等稽首再拜言。伏
聞聖駕玄都。臣等長辭蔭接尸塵。方亨九幽
方夜衡入。久之乃出詭稱曰。吾旋駕辰華。爾
各還所治。淨心持行存師念道。衡便密抽遊
鵠。直衝虚空。民獠愚憃僉言登仙。販死
利生欺罔天地
  合氣釋罪是其三逆
夫滅情去欲則道心明眞。群斯班姓妄造黄
書。呪癩無端以伏輕誚咒曰。天道畢三五成日
明。出窈窈入冥冥。
氣入眞氣通神氣布道氣行姦邪。鬼賊皆消亡。視我者
盲聽我者聾。感有謀圖我者反糸其殃。我吉而彼凶。
至甲子詔爲醮録男女娉合尊卑
不別。呉陸修靜復勤行此
乃開命門抱眞人嬰兒。迴戲龍虎。作如此之
勢。用消災散禍。其可然乎。其可然乎。漢時儀
君行此爲道。魁魅亂俗被斥燉煌。後至孫恩
侠蕩滋甚。士女溷漫不異禽獸。夫色塵易
染愛結難消。況交氣丹田延命仙穴。肆兵過
玉門之禁。變態窮龍虎之勢。生無忠貞之節。
死有青庭之苦。誠願明天撿鏡。斯輩物我端
清莫負冥詔
  侠道作亂*是其四逆
眞宗難曉聲華易惑。縁累重淵嶽徳輕風
露。如黄巾等鳶望漢室。反易天明罪悉伏誅。
次有子魯復稱鬼道。神祇不佐爲野麋所突。
末後孫恩復稱紫道。不以民賤之輕。欲圖帝
貴之重。作雲響於幽竇。發妄想於空玄。水仙
惑物枉殺老稚。破國壞民。豈非兇逆。是以宋
武皇帝惟之慨然。乃龍飛千里虎歩三江。掩
撲群妖不勞浹辰。含識懷歡草木春光
  章書伐徳是其五逆
夫至化。餘塵不可誣蔽。詮諡靈魄務依明徳。
道無眞體妄逐妖空。輒言東行醉酒沒故。如
此頑贈寧非陋僻。又遷達七祖文意淺薄。乞
免擔沙石長作道鬼。夫聖智窮微有念斯照。
何煩祭酒横費紙墨。若必須辭訴然後判者。
始知道君無玄鑒之能。天曹無天明之照。三
官疲於謹案。伺吏勞於討捕。聞其奏章本擬
急疾。而戊辰之日上必不達。不達太上則生
民枉死。嗚呼哀哉。實爲五逆
  畏鬼帶符非法之極第一
夫眞心履順者妖忤革其氣。是以至聖高賢
無情於萬化。故能洞遊金石。臥宿煙霞。此純
誠感通。豈佩帶使然哉。其經辭致&MT02203;慢鬼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