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唐西域記 (No. 2087_ 玄奘玄奘撰 ) in Vol. 51

[First] [Prev]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北人謂三代恃
國北印度境
弗*栗恃國。周四千餘里。東西長南北狹。土
地膏腴花菓茂盛。氣序微寒人性躁急。多敬
外道少信佛法。伽藍十餘所。僧徒減千人。
大小二乘兼功通學。天祠數十。外道寔衆。國
大都城號占戍挐。多已頽毀。故宮城中尚
有三千餘家。若村若邑也
大河東北有伽藍。僧徒寡少學業清高。從此
西行依河之濱有窣堵波。高餘三丈。南
帶長流。大悲世尊度漁人處也。越在佛世
五百漁人結疇附黨漁捕水族。於此河流
得一大魚。有十八頭頭各兩眼。諸漁人方
欲害之。如來在吠舍釐國。天眼見興悲心。
乘其時而化導。因其機而啓悟。告諸大
乘。弗栗恃國有大魚。我欲導之以悟諸漁
人。爾宜知時。於是大衆圍繞神足*凌虚
于河濱。如常敷座。遂告諸漁人。爾勿
殺魚。以神通力開方便門。威被大魚令
知宿命。能作人語貫解人情。爾時如來知
而故問。汝在前身曾作何罪。流轉惡趣受
此弊身。魚曰。昔承福慶生自豪族大婆羅
門。劫比他者我身是也。恃其族姓*凌
蔑人倫。恃其博物鄙賤經法。以輕慢心毀
讟諸佛。以醜惡語詈辱衆僧。引類形比謂
若駝驢象馬諸醜形對。由此惡業受此弊
身。尚資宿善生遭佛世。目覩聖化親承聖
教。因而懺謝悔先作業。如來隨機攝化如
應開導。魚既聞法於是命終。承茲福力
上生天宮。於是自觀其身何縁生此。既知
宿命念報佛恩。與諸天衆肩隨戻止。前禮
既畢右繞退立。以天寶香華用供養。世尊
指告漁人爲説妙法。於即感悟。輸誠禮
懺。裂網焚舟。歸眞受法。既服染衣。又聞
至教。皆出塵垢。倶證聖果
度漁人東北行百餘里。故城西有窣堵波。
無憂王所建。高百餘尺。是佛在昔於此六月
説法度諸天人。此北百四五十歩有小窣堵
波。如來昔於此處爲諸苾芻制戒。次西
不遠有如來髮爪窣堵波。如來昔於此處
近遠邑人相趨輻湊。焚香散花燈炬不絶。
從此西北千四五百里踰山入谷至尼波羅
中印
度境
尼波羅國。周四千餘里。在雪山中。國大都城
周二十餘里。山川連屬宜穀稼多花菓。出
赤銅犛牛命命鳥。貨用赤銅錢。氣序寒
烈風俗險詖。人性剛獷信義輕薄。無學藝
有工巧。形貌醜弊邪正兼信。伽藍天祠接
堵連隅。僧徒二千餘人。大小二乘兼功綜
習。外道異學其數不詳。王刹帝利*栗呫婆
種也。志學清高。純信佛法。近代有王號
鴦輸伐摩。唐言
光胄
碩學聰叡自製聲明論。重學
敬徳遐邇著聞。都城東南有小水池。以人
火投之水即焔起。更投餘物亦變爲火。從
此復還吠舍釐國。南渡殑伽河至摩掲陀
舊曰摩伽陀。又曰摩竭
提。皆訛也。中印度境
大唐西域記卷第七




大唐西域記卷第八一國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總持寺沙門辯機*撰
摩掲陀國上
摩掲陀國。周五千餘里。城少居人邑多編
戸。地沃壤滋稼穡。有異稻種其粒麁大。香
味殊越光色特甚。彼俗謂之供大人米。土地
墊濕邑居高原。孟夏之後仲秋之前。平居流
水可以泛舟。風俗淳質氣序溫暑。崇重志
遵敬佛法。伽藍五十餘所。僧徒萬有餘
人。並多宗習大乘法教。天祠數十。異道

殑伽河南有故城。周七十餘里。荒蕪雖久
基址尚在。昔者人壽無量歳時。號拘蘇摩
補羅城。唐言香
花宮城
王宮多花故以名焉。逮乎人
壽數千歳。更名波吒釐子城。舊曰巴連
弗邑訛也
初有
婆羅門高才博學。門人數千傳以受業。諸
學徒相從遊觀。有一書生俳佪悵望。同
謂曰。夫何憂乎。曰盛色方剛羈遊履影。歳
月已積藝業無成。顧此爲言憂心彌劇。
是學徒戲言之曰。今將子求娉婚。親乃假
立三人爲男父母。二人爲女父母。遂坐波
吒釐樹。謂女聲樹也。採時果酌清流。
陳婚姻之緒。請好合之期。時假女父攀花
枝以授書生曰。斯嘉偶也。幸無辭焉。書生
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歸懷戀而止。學徒
曰。前言戲耳幸可同歸。林中猛獸恐相殘害。
書生遂留往來樹側。景夕之後異光燭野。管
絃清雅帷帳陳列。俄見老翁策杖來慰。
有一嫗携引少女。並賓從盈路袨服奏樂。
翁乃指少女曰。此君之弱室也。酣歌樂宴
經七日焉。學徒疑爲獸害。往而求之。乃見
獨坐樹陰若對上客。告與同歸辭不從
命。後自入城拜謁親故。説其始末。聞者驚
駭。與諸友人同往林中。咸見花樹是一
大第。僮僕役使驅馳往來。而彼老翁從容接
對。陳饌奏樂賓主禮備。諸友還城具告遠
近。朞歳之後生一子男。謂其妻曰。吾今欲
歸未忍離阻。適復留止棲寄飄露。其妻既
聞具以白父翁。謂書生曰。人生行樂詎必
故郷。今將築室宜無異志。於是役使
徒功成不日。香花舊城遷都此邑。由彼子
故神爲築城。自爾之後因名波吒釐子城

王故宮北有石柱。高數十尺。是無憂王作地
獄處。釋迦如來涅槃之後。第一百年有阿輸
唐言無憂舊曰
訛也
王者。頻毘婆羅唐言影堅。舊曰
頻婆娑訛也
王之曾孫也。自王舍城遷都波吒釐。築外
郭周於故城。年代浸遠唯餘故基。伽藍
天祠及窣堵波。餘址數百存者二三。唯故
宮北臨殑伽河。小城中有千餘家。初無憂王
嗣位之後。擧措苛暴。乃立地獄。作害生靈。
周垣峻峙隅樓特起。猛焔洪鑪銛鋒利刃。備
諸苦具擬像幽塗。招募凶人立爲獄主。初
以國中犯法罪人。無挍輕重總入塗炭。
後以行經獄次擒以誅戮。至者皆死。遂
口焉。時有沙門初入法衆。巡里乞食
至獄門獄吏凶人擒欲殘害。沙門惶怖請
得禮懺。俄見一人縛來入獄。斬截手足磔
裂形骸。俯仰之間支體糜散。沙門見已深
増悲悼。成無常觀證無學果。獄卒曰。可以
死矣。沙門既證聖果。心夷生死。雖入&T055114;
若在清池。有大蓮花而爲之座。獄主驚駭
馳使白王。王遂躬觀深讃靈祐。獄主曰。
大王當死。王曰何。對曰。王先垂命令監
刑獄。凡至獄垣皆從殺害。不云王入而
獨免死。王曰。法已一定理無再變。我先垂
令豈除汝身。汝久濫生我之咎也。即命獄
卒投之洪鑪。獄主既死王乃得出。於是頽
牆堙塹廢獄寛刑。地獄南不遠有窣堵波。
基*址傾陷。唯餘覆鉢之勢。寶爲厠飾石
作欄檻。即八萬四千之一也。無憂王以
功建於宮焉。中有如來舍利一斗。靈鑒
間起神光時燭。無憂王廢獄之後。遇近護大
阿羅漢。方便善誘隨機導化。王謂羅漢曰。
幸以宿福位據人尊。慨茲障累不遭佛
化。今者如來遺身舍利。欲重修建諸窣堵
波。羅漢曰。大王以福徳力役使百靈。以弘
誓心匡護三寶。是所願也。今其時矣。因爲
廣説獻土之因。如來懸記興建之功。無憂王
以慶悦。召集鬼神而令之曰。法王導利
含靈有慶。我資宿善尊極人中。如來遺身
重修供養。今爾鬼神戮力同心。境極贍部
戸滿*拘胝。以佛舍利起窣堵波。心發
我功成於汝。勝福之利非欲獨有。宜各營
搆待後告命。鬼神受旨在所興功。功既成
已咸來請命。無憂王既開八國所建諸窣堵
波。分其舍利付鬼神已。謂羅漢曰。我心所
欲諸處同時藏下舍利。心雖此冀事未從
欲。羅漢曰。王命神鬼至所期日。日有隱
蔽其状如手。此時也宜下舍利。王承此
旨宣告鬼神。逮乎期日無憂王觀候光景。
日正中時。羅漢以神通力申手蔽日。營建
之所咸皆瞻仰。同於此時功績咸畢
窣堵波側不遠精舍中有大石。如來所履變
迹猶存。其長尺有八寸。廣餘六寸矣。兩迹
倶有輪相。十指念帶花文。魚形映起光明時
照。昔者如來將取寂滅。北趣*拘尸那城。南
顧摩掲陀國。蹈此石上告阿難曰。吾今
最後留此足迹。將入寂滅顧摩掲陀也。
百歳之後有無憂王。命世君臨建都此地。
匡護三寶役使百神。及無憂王之嗣位也。
遷都築邑掩周迹石。既近宮城恒親供
養。後諸國王競欲擧歸石雖不大衆莫能
轉。近者設賞迦王毀壞佛法。遂即石所欲
滅聖迹。鑿已還平文彩如故。於是捐棄
殑伽河流尋復本處。其側窣堵波。即過去
四佛坐及經行遺迹之所
佛迹精舍側不遠有大石柱。高三十餘尺。書
記殘缺其大略曰。無憂王信根貞固。三以贍
部洲施佛法僧。三以諸珍寶重自酬贖。其
云。大略斯在
故宮北有大石室。外若崇山。内廣數丈。是
無憂王爲出家弟。役使神鬼之所建也。初
無憂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羅唐言
大帝
生自
貴族服僣王制。奢侈縱暴衆庶懷怨。國輔
老臣進諫王曰。驕弟作威亦已太甚。夫
政平則國治。人和則主安。古之則訓由來久
矣。願存國典收付執法。無憂王泣謂弟曰。
吾承基緒覆燾生靈。況爾同胞豈忘
愛。不先匡導已陷刑法。上懼先靈下迫衆
議。摩醯因陀羅稽首謝曰。不自謹行。敢干
國憲。願賜再生更寛七日。於是置諸幽室
嚴加守衞。珍羞上饌進奉無虧。守者唱曰。
已過一日餘有六日。至第六日已既深憂
懼。更勵身心便獲果證。昇虚空示神迹。
尋出塵俗遠棲巖谷。無憂王躬往謂曰。昔
*拘國制欲致嚴刑。豈意清昇取證聖果。
既無滯累可以還國。弟曰。昔羈愛網心
馳聲色。今出危城志悦山谷。願棄人間長
從丘壑。王曰。欲靜心慮豈必幽巖。吾從爾
志當爲崇樹。遂召命鬼神而告之曰。吾
於後日廣備珍羞。爾曹相率來集我會。各
持大石自爲床座。諸神受命至期畢萃。衆
會既已王告神曰。石座從横宜自積聚。因
功不勞壘爲虚室。諸神受命不日而成。
無憂王躬往迎請止此山廬
故宮北地獄南有大石槽。是無憂王匠役神
功作爲此器。飯僧之時以儲食也
故宮西南有小石山。周巖谷間數十石室。
無憂王爲近護等諸阿羅漢。役使鬼神之
所建立。傍有故臺餘基積石。池沼漣漪清
瀾澄鑒。隣國遠人謂之聖水。若有飮濯罪
垢消
山西南有五窣堵波。崇基已陷餘*址尚高。
遠而望之欝若山阜。面各數百歩。後人於
上重更修建小窣堵波。印度記曰。昔無憂王
建八萬四千窣堵波已。尚餘五*斗舍利。故
別崇建五窣堵波。制奇諸處。靈異間起以
表如來五分法身。薄信之徒竊相評議云。是
者難陀王建此藏以儲七寶。其後有
王不甚淳信。聞先疑議肆其貪求。興動軍
師躬臨發掘。地震山傾雲昏日翳。窣堵波中
大聲雷震。士卒僵仆象馬驚奔。自茲已降無
敢覬覦。或曰。衆議雖多未爲確論。循古所
記信得其實
故城東南有屈居勿
吒阿濫摩唐言
鷄園
僧伽藍。
無憂王之所建焉。無憂王初信佛法也。式
遵崇建修殖善種。召集千僧凡聖兩衆。四
事供養什物周給。頽毀已久基*址尚在。伽
藍側有大窣堵波。名阿摩落伽者。印度
藥果之名也。無憂王搆疾彌留。知命不
濟。欲捨珍寶崇樹福田。權臣執政誡勿從
欲。其後因食留阿摩落果。玩之半爛握果
長息。問諸臣曰。贍部洲主今是何人。諸臣
對曰。唯獨大王。王曰。不然。我今非主。唯此
半果而得自在。嗟乎。世間富貴危甚風燭。
位據區宇名高稱謂。臨終匱乏見逼強
臣。天下非己半果斯在。乃命侍臣而告之
曰。持此半果詣彼雞園施諸衆僧。作如
是説。昔一贍部洲主。今半阿摩落王。稽首
大徳僧前。願受最後之施。凡諸所有皆已
喪失。唯斯半果得少自在。哀愍貧乏増長
福種。僧中上座作如是言。無憂大王。宿期
弘濟。瘧疾在躬。姦臣擅命。積寶非己。半
果爲施。承王來命普施衆僧。即召典事羹
中總煮。收其果核起窣堵波。既荷厚恩遂
旌顧命。阿摩落伽窣堵波西北故伽藍中有
窣堵波謂建揵稚聲。初此城内伽藍百數
僧徒肅穆。學業清高。外道學人銷聲緘口。
其後僧徒相次徂落。而諸後進莫繼前修。
外道師資傅訓成藝於是。命儔召侶千計萬
數。來集僧坊揚言唱曰。夫撃揵稚招集
學人。群愚同止謬有扣撃。遂白王。請挍
優劣。外道諸師高才達學。僧徒*雖衆*辭論
膚淺。外道曰。我論勝。自今已後。諸僧伽藍
不得撃揵稚以集衆也。王允其請依先
論制。僧徒受恥忍詬而退。十二年間不撃
揵稚。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
譯曰龍

。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
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有大弟子提婆
者。智慧明敏機神警悟。白其師曰。波吒釐
城諸學人等*辭屈外道不撃揵稚。日月驟
移十二年矣。敢欲摧邪見山然正法炬。龍
猛曰。波吒釐城外道博學。爾非其*儔吾今
行矣。提婆曰。欲摧腐草詎必傾山。敢承指
黜諸異學。大師立外道義。而我隨文破
析詳其優劣然後圖行。龍猛乃扶立
義。提婆隨破其理。七日之後龍猛失宗。已
而歎曰。謬*辭易失邪義難扶。爾其行矣摧
必矣。提婆菩薩夙擅高名。波吒釐城外
之聞也。即相召集。馳白王曰。大王。昔紆
聽覽制諸沙門不撃揵*稚。願垂告命
令諸門候。隣境異僧勿使入城。恐相黨援
輕改先制。王允其言嚴加伺候。提婆既至
不得入城。聞其制令便易衣服。疊僧加
胝置草束中。褰裳疾驅負戴而入。既至城
中棄草披衣。至此伽藍欲求止息。知人
既寡莫有相舍。遂宿*揵稚臺上。於晨朝
時便大振撃。衆聞伺察乃客遊比丘。諸僧
伽藍傳聲響應。王聞究問莫得其先至此
伽藍咸推提婆。提婆曰。夫揵稚者撃以集
衆。有而不用懸之何爲。王人報曰。先時
僧衆論議墮負。制之不撃已十二年。提婆
曰。有是乎。吾於今日。重聲法鼓。使報王
曰。有異沙門欲雪前恥。王乃召集學人而
定制曰。論失本宗殺身以謝。於是外道競
陳旗鼓諠談異義各曜*辭鋒。提婆菩薩
既昇論座。聽其先説隨義*析破。曾不浹
辰摧諸異道。國王大臣莫不慶悦。建此靈
基以旌至徳
建撃*揵稚窣堵波北有故基。昔鬼辯婆羅
門所居處也。初此城中有婆羅門。葺宇荒
藪不交世路。祠鬼求福魍魎相依。高論
劇談雅*辭響應。人或激難垂以對。舊
學高才無出其右。士庶翕然仰之猶聖。有
阿濕縛窶沙唐言
馬鳴
菩薩者。智周萬物道播三
乘。毎謂人曰。此婆羅門。學不師受藝無
稽古。屏居幽寂獨擅高名。將非神鬼相依
妖魅所附。何能若是者乎。夫辯資鬼授言
不對人。*辭説一聞莫能再述。吾今往彼
觀其擧措。遂即其廬而謂之曰。仰欽盛
徳爲日已久。幸願褰*帷敢*申宿志。而婆
羅門居然簡傲。垂帷以對終不面談。馬鳴心
知鬼魅情甚自負。*辭畢而退謂諸人曰。吾
已知矣。摧彼必矣。尋往白王。唯願垂許
與彼居士較論劇談。王聞駭曰。斯何人哉。
若不證三明具六通。何能與彼論乎。命駕
躬臨詳鑒辯論。是時馬鳴論三藏微言。述
五明大義。妙辯縱横高論清遠。而婆羅門既
述辭已。馬鳴重曰。失吾旨矣。宜重述之。
時婆羅門默然杜口。馬鳴叱曰。何不釋難。
所事鬼魅宜速授*辭。疾褰其*帷視占其
怪。婆羅門惶遽而曰。止止。馬鳴退而言曰。此
子今晨聲問失墜虚名非久。斯之謂也。王
曰。非夫盛徳誰鑒左道。知人之哲絶後
光前。國有常典宜旌茂實
城西南隅二百餘里有伽藍餘跡。其傍有
窣堵波。神光時燭靈瑞間發。近遠衆庶莫不
祈請。是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迹之所
故伽藍西南行百餘里。至鞮羅釋迦伽藍。
庭宇四院觀閣三層。崇臺累仞重門洞啓。
頻毘娑羅王末孫之所建也。旌召高才廣
延俊徳。異域學人遠方髦彦。同類相趨肩
隨戻止。僧徒千數並學大乘。中門當塗有
三精舍。上置輪相鈴鐸虚懸。下建層基軒
檻周列。戸牖棟梁壖垣階陛。金銅隱起厠
間莊嚴。中精舍佛立像。高三丈。左多羅菩薩
像。右觀自在菩薩像。凡斯三像。鍮石鑄成。威
神肅然冥鑒遠矣。精舍中各有舍利一升。靈
光或照奇瑞間起。鞮羅*釋迦伽藍西南九十
餘里至大山。雲石幽蔚靈僊攸舍。毒蛇暴龍
窟穴其藪。猛獸鷙鳥棲伏其林。山頂有大
盤石。上建窣堵波。其高十餘尺是佛入定
處也。昔者如來降神止此。坐斯磐石入
滅盡定。時經宿焉。諸天靈聖供養如來。鼓
天樂雨天花。如來出定。諸天感慕。以寶金
銀起窣堵波。去聖逾邈寶變爲石。自古迄
今人未有至。遙望高山乃見異類。長蛇猛
獸群從右旋。天仙靈聖肩隨讃禮。山東岡
有窣堵波。在昔如來佇觀摩掲陀國所履
之處也。山西北三十餘里山阿有伽藍。負嶺
崇基疎崖峙閣。僧徒五十餘人並習大乘
法教。瞿那末底唐言
徳慧
菩薩伏外道之處。初
此山中有外道摩沓婆者。祖僧佉之法而習
道焉。學窮内外言極空有。名高前列徳
重當時。君王珍敬謂之國寶。臣庶宗仰咸
曰家師。隣國學人承風仰徳。*儔之先進
誠博達也。食邑二城環居封建。時南印度徳
慧菩薩。幼而敏達早擅精微。學通三藏理
窮四諦。聞摩沓婆論極幽微有懷挫鋭。
命一門人裁書謂曰。敬問摩沓婆善安樂
也。宜忘勞弊精習舊學。三年之後摧汝嘉
聲。如是第二第三年中。毎發使報及將發
迹。重裁書曰。年期已極學業何如。吾今至
矣。汝宜知之。摩沓婆甚懷惶懼。誡諸門人
及以邑戸。自今之後不得居止沙門異道。
遞相宣告勿有犯違。時徳慧菩薩杖錫而
來。至摩沓婆邑。人守約莫有相舍。諸婆
羅門更詈之曰。斷髮殊服何異人乎。宜時
速去勿此止也。徳慧菩薩欲摧異道。冀宿
其邑。因以慈心卑*辭謝曰。爾曹世諦之淨
行。我又勝義諦之淨行。淨行既同何爲見拒。
婆羅門因不與言。但事驅逐。逐出邑外。
入大林中。林中猛獸群行爲暴。有淨信者
恐爲獸害。乃束蘊持仗謂菩薩曰。南印
度有徳慧菩薩者遠傳聲問欲來論議。
故此邑主懼墜嘉聲。重垂嚴制勿止沙門。
恐爲物害故來相援。行矣自安勿有他慮。
徳慧曰。良告淨信。徳慧者我是也。淨信聞
已更深恭敬。謂徳慧曰。誠如所告宜可速
行。即出深林止息空澤。淨信縱火持弓。
周旋左右。夜分已盡。謂徳慧曰可以行矣。
恐人知聞來相圖害。徳慧謝曰。不敢忘徳。
於是遂行至王宮。謂門者曰。今有沙門自
遠而至。願王垂許與摩沓婆論。王聞驚曰。
此妄人耳。即命使臣往摩沓婆所。宣王
旨曰。有異沙門來求談論。今已瑩灑論
場宣告遠近。佇望來儀願垂降趾。摩沓
婆問王使曰。豈非南印度徳慧論師乎。曰
然。摩沓婆聞心甚不悦。事難辭免遂至論
場。國王大臣士庶豪族。咸皆集會欲聽高
談。徳慧先立宗義洎乎景落。摩沓婆*辭以
年衰智惛捷對。請歸靜思方酬來難。毎
事言歸。及旦昇座竟無異論。至第六日
歐血而死。其將終也顧命妻曰。爾有高才
無忘所恥。摩沓婆死匿不發喪。更服鮮
綺來至論會。衆咸諠嘩更相謂曰。摩沓婆自
負才高恥對徳慧。故遣婦來優劣明矣。徳
慧菩薩謂其妻曰。能制汝者我已制之。摩
沓婆妻知難而退。王曰。何言之密彼便默然。
徳慧曰。惜哉摩沓婆死矣。其妻欲來與我
論耳。王曰。何以知之。願垂指告。徳慧曰。其
妻之來也。面有死喪之色。言含哀怨之聲。
以故知之。沓婆死矣。能制汝者謂其夫
也。王命使往觀果如所議。王乃謝曰。佛法玄
妙英賢繼軌。無爲守道含識霑化。依先國
典褒徳有常。徳慧曰。苟以愚昧體道居貞
正足。論濟物將弘汲引。先摧傲慢
方便攝化。今其時矣。唯願大王。以摩沓婆邑
戸子孫千代常充僧伽藍人。則垂誡來葉
流美無窮。唯彼淨信見匡護者。福延于世
食用同僧。以勸清信以褒厚徳。於是建此
伽藍式旌勝迹。初摩沓婆論敗之後。十數淨
行逃難隣國。告諸外道恥辱之事。招募英
俊來雪前恥。王既珍敬徳慧。躬往請曰。今
諸外道不自量力。結黨連群敢聲論鼓。唯
願大師摧諸異道。徳慧曰。宜集論者。於是
外道學人欣然相慰。我曹今日勝其必矣。時
諸外道闡揚義理。徳慧菩薩曰。今諸外道逃
難遠遊。如王先制皆是賤人。我今如何與
彼對論。徳慧有負座竪。素聞餘論頗閑
微旨。待立於側聽諸高談。徳慧拊其座而
言曰。床汝可論。衆咸驚駭異其所命。時負
座竪便即發難。深義泉涌清辯響應。三復
之後外道失宗。重挫其鋭再折其翮。自伏
論已來立爲伽藍邑戸
徳慧伽藍西南二十餘里至孤山。有伽藍。
尸羅跋陀羅唐言
戒賢
論師。論義得勝捨邑建焉。
竦一危峯如窣堵波。置佛舍利。論師三摩
呾吒國之王族。婆羅門之種也。少好學有
風操。遊諸印度詢求明哲。至此國那爛陀
僧伽藍遇護法菩薩。聞法信悟請服染衣。
諮以究竟之致。問以解脱之路。既窮至理
亦究微言。名擅當時聲高異域。南印度有
外道。探&MT02074;索隱窮幽洞微。聞護法高名。
起我慢深嫉。不阻山川撃鼓求論。曰我
南印度之人也。承王國内有大論師。我雖
不敏願與詳議。王曰。有之。誠如議也。乃命
使臣請護法曰。南印度有外道。不遠千里
來求較論。唯願降跡赴集論場。護法聞
已攝衣將往。門人戒賢者。後進之翹楚也。
前進請曰。何遽行乎。護法曰。自慧日潜暉傳
燈寂照。外道蟻聚異學蜂飛。故我今者將
摧彼論。戒賢曰。恭聞餘論敢摧異道。護
法知其俊也。因而允焉。是時戒賢。年甫三
十。衆輕其少恐難獨任。護法知衆心之不
平。乃解之曰。有貴高明無云齒歳。以今
觀之破彼必矣。逮乎集論之日。遠近相趨
少長咸萃。外道弘闡大猷盡其幽致。戒賢
循理責實深極幽玄。外道辭窮蒙恥而退。
王用酬徳封此邑城。論師辭曰。染衣之士事
資知足。清淨自守何以邑爲。王曰。法王晦
迹智舟淪湑。不有旌別無勵後學。爲弘
正法願垂哀納。論師辭不獲已。受此邑
焉。便建伽藍。窮諸規矩捨其邑戸。式修供

戒賢伽藍西南行四五十里。渡尼連禪河
至伽城。甚險固少居人。唯婆羅門有
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王所不臣衆咸宗
敬。城北三十餘里有清泉。印度相傳謂之
聖水。凡有飮濯罪垢消除
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峯巖危
險。印度國俗稱曰靈山。自昔君王馭宇承
統。化洽遠人徳隆前代。莫不登封而告
成功。山頂上有石窣堵波。高百餘尺。無憂
王之所建也。靈鑒潜被神光時燭。昔如來
於此演説寶雲等經
伽耶山東南有窣堵波。迦葉波本生邑也。其
南有二窣堵波。則伽耶迦葉波・捺地迦葉波
舊曰那提迦葉訛也。
洎諸迦葉例無波字略也
事火之處。伽耶迦葉波
事火東渡大河至鉢羅笈菩提山唐言前正
覺山。
如來將證正覺。先登
此山。故云前正覺
如來勤求六歳未成正覺。
後捨苦行示受乳糜。行自東北遊目此
山。有懷幽寂欲證正覺。自東北岡。登以
至頂。地既震動山又傾搖。山神惶懼告菩
薩曰。此山者非成正覺之福地也。若止於
此入金剛定。地當震陷山亦傾覆。菩薩下
自西南山半崖中。背巖面&T023311;有大石室。
菩薩即之加趺坐焉。地又震動山復傾搖。
時淨居天空中唱曰。此非如來成正覺處。
自此西南十四五里。去苦行處不遠有
鉢羅樹。下有金剛座。去來諸佛咸於此座
而成正覺。願當就彼。菩薩方起。室中龍曰。
斯室清勝可以證聖。唯願慈悲勿有遺棄。
菩薩既知非取證所。爲*遂龍意留影而
影在昔日。賢愚咸覩。
洎於今時。或有得
諸天前導往菩提樹。
乎無憂王之興也。菩薩登山。上下之迹。
皆樹旌表建窣堵波。度量雖殊靈應莫異。
天花雨空中。或光照幽谷。毎歳罷安
居日。異方法俗登修供養。信宿乃還。前正
覺山西南行十四五里至菩提樹。周垣*壘
甎崇峻險固。東西長南北狹。周五百餘歩。奇
樹名花連陰接影。細沙異草彌漫緑被。正
門東闢對尼連禪河。南門接大花池。西
險固。北門通大伽藍。壖垣内地。聖迹相隣。
或窣堵波。或復精舍。並贍部洲諸國君王大
臣豪族。欽承遺教建以記焉
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昔賢劫初成與
大地倶起。據三千大千世界中。下極金輪
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歩。賢劫千佛坐
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證聖道所。
亦曰道場。大地震動獨無傾搖。是故如來
將證正覺也。歴此四隅地皆傾動。後至
此處安靜不傾。自入末劫正法浸微。沙土
彌覆無復得見。佛涅槃後。諸國君王傳聞
佛説金剛座量。*遂以兩軀觀自在菩薩像。
南北標界東面而坐。聞諸耆舊曰。此菩薩
像身沒不見佛法當盡。今南隅菩薩沒過胸
臆矣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鉢羅之樹也。昔佛
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
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莖幹黄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
毎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
故。是日也諸國君王異方法俗。數千萬衆不
召而集。香水香乳以漑以洗。於是奏音
樂列香花。炬繼日競修供養。如來寂
滅之後。無憂王之初嗣位也。信受邪道毀
佛遺迹。興發兵徒躬臨剪伐。根莖枝葉分寸
斬截。次西數十歩而積聚焉。令事火婆羅門
燒以祠天。煙焔未靜忽生兩樹。猛火之中
茂葉含翠。因而謂之灰菩提樹。無憂王覩
異悔過。以香乳漑餘根。洎乎將旦樹生
如本。王見靈怪重深欣慶。躬修供養樂以
忘歸。王妃素信外道。密遣使人。夜分之後
重伐其樹。無憂王旦將禮敬。唯見蘗株深
増悲慨。至誠祈請香乳漑灌。不日還生。王
深敬異。壘石周垣。其高十餘尺。今猶見在。
近設賞迦王者信受外道。毀嫉佛法壞
僧伽藍。伐菩提樹。掘至泉水不盡根柢。
乃縱火焚燒。以甘蔗汁沃之。欲其燋爛
絶滅遺萌。數月後摩掲陀國補剌拏伐摩王
唐言
滿
無憂王之末孫也。聞而歎曰。慧日已隱
唯餘佛樹。今復摧殘生靈何覩。擧身投地
哀感動物。以數千牛搆乳而漑。經夜樹生。
其高丈餘。恐後剪伐周峙石垣。高二丈四
尺。故今菩提樹隱於石壁出一丈餘
菩提樹東有精舍。高百六七十尺。下基面廣
二十餘歩。壘以青甎塗以石灰。層龕皆有
金像。四壁鏤作奇製。或連珠形。或天仙像。
上置金銅阿摩落迦果亦謂寶瓶又
稱寶
爲重閣。檐宇特起三層。榱柱棟梁戸扉
牖。金銀彫鏤以飾之。珠玉厠錯以填之。奧
室邃宇洞戸三重。外門左右各有龕室。左則
觀自在菩薩像。右則慈氏菩薩像。白銀鑄成。
高十餘尺。精舍故地。無憂王先建小精舍。後
有婆羅門更廣建焉。初有婆羅門不信佛
法。事大自在天。傳聞天神在雪山中。遂與
其弟往求願焉。天曰。凡諸願求有福方果。
非汝所祈。非我能遂。婆羅門曰。修何福
可以遂心。天曰。欲植善種求勝福田。菩
提樹者證佛果處也。宜時速反往菩提樹。
建大精舍穿大水池。興諸供養所願當
遂。婆羅門受天命。發大信心相率而返。兄
建精舍弟鑿水池。於是廣修供養勤求心
願。後皆果遂。爲王大臣。凡得祿賞皆入檀
捨。精舍既成。招募工人欲圖如來初成佛
像。曠以歳月無人應召。久之有婆羅門來
告衆曰。我善圖寫如來妙相。衆曰。今將造
像。夫何所須。曰香泥耳。宜置精舍之中。
并一燈照。我入已堅閉其戸。六月後乃可開
門。時諸僧衆皆如其命。尚餘四日未滿
六月。衆咸駭異開以觀之。見精舍内佛像儼
然結加趺坐。右足居上。左手斂右手垂。東面
而坐。肅然如在。座高四尺二寸。廣丈二尺五
寸。像高丈一尺五寸。兩膝相去八尺八寸。兩
肩六尺二寸。相好具足慈顏若眞。唯右乳上
圖瑩未周。既不見人方驗神鑒。衆咸悲歎
慇懃請知。有一沙門宿心淳質。乃感夢見
往婆羅門而告曰。我是慈氏菩薩。恐工人
之思不測聖容。故我躬來圖寫佛像。垂右
手者。昔如來之將證佛果。天魔來嬈地神
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來告曰。汝勿
憂怖。吾以忍力降彼必矣。魔王曰。誰爲明
證。如來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證。是時第二
地神踊出作證。故今像手倣昔下垂。衆知
靈鑒莫不悲感。於是乳上未周填厠衆寶。
珠纓寶冠奇珍交飾。設賞迦王伐菩提樹
已欲毀此像。既覩慈顏心不安忍。迴駕
將返命宰臣曰。宜除此佛像置大自在天
形。宰臣受旨懼而歎曰。毀佛像則歴劫招
殃。違王命乃喪身滅族。進退若此何所宜
行。乃召信心以爲役使。遂於像前横
甎壁。心慚冥闇。又置明燈甎壁之前。畫自
在天功成報命。王聞心懼。擧身生皰肌膚
攫裂。居未久之便喪沒矣。宰臣馳返毀除
障壁。時經多日燈猶不滅。像今尚在。神
工不虧。既處奧室燈炬相繼。欲覩慈顏
莫由審察。必於晨朝持大明鏡。引光内照
乃覩靈相。夫有見者自増悲感。如來以印
度吠舍佉月後半八日成等正覺。當此三
月八日也。上座部則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
成等正覺。當此三月十五日也。是時如來
年三十矣。或曰年三十五矣
菩提樹北有佛經行之處。如來成正覺已不
起于座。七日寂定。其起也至菩提樹北。七
日經行東西往來。行十餘歩異華隨迹十
有八文。後人於此壘甎爲基。高餘三尺。
諸先志曰。此聖迹基表人命之脩短
也。先發誠願後乃度量。隨壽脩短數有増

經行基北道右盤石上大精舍中有佛像。擧
目上望。昔者如來於此七日觀菩提樹。目
不暫捨。爲報樹恩故此瞻望
菩提樹西不遠。大精舍中有鍮石佛像。飾
以奇珍東面而立。前有青石奇文異采。是
昔如來初成正覺。梵王起七寶堂。帝釋建
七寶座。佛於其上七日思惟。放異光明照
菩提樹。去聖悠遠寶變爲石
菩提樹南不遠。有窣堵波。高百餘尺。無憂
王之所建也。菩薩既濯尼連河將趣菩提
樹。竊自思念。何以爲座。尋自發明。當須
淨草。天帝釋化其身爲刈草人。荷而逐路。
菩薩謂曰。所荷之草頗能惠耶。化人聞命恭
以草奉菩薩受已執而前進
受草東北不遠有窣堵波。是菩薩將證佛
果。青雀群鹿呈祥之處。印度休徴斯爲嘉
應。故淨居天隨順世間。群從飛繞効靈顯
聖。菩提樹東大路左右各一窣堵波。是魔王
嬈菩薩處也。菩薩將證佛果。魔王勸受輪
王。策説不行殷憂而返。魔王之女請往
焉。菩薩威神衰變冶容。扶羸策杖相携而
退
菩提樹西北精舍中有迦葉波佛像。既稱靈
聖時燭光明。聞諸先記曰。若人至誠旋
繞七周。在所生處得宿命
迦葉波佛精舍西北二甎室。各有地神之像。
昔者如來將成正覺。一報魔至。一爲佛
證後人念功圖形旌徳
菩提樹垣西不遠有窣堵波。謂欝金香。高
四十餘尺。漕炬吒國商主之所建也。昔漕
炬吒國有大商主。宗事天神祠求福利。
蔑佛法不信因果。其後將諸商侶貿
遷有無。泛舟南海遭風失路。波濤飄浪時
經三歳。資糧罄竭糊口不充。同舟之人朝
不謀夕。勠力同志念所事天。心慮已勞冥
功不濟。俄見大山崇崖峻嶺。兩日聯暉重
照朗。時諸商侶更相慰曰。我曹有福
過此大山。宜於中止得安樂。商主曰。非
山也。乃摩竭魚耳。崇崖峻嶺鬚鬣也。兩日
聯暉眼光也。言聲未靜舟帆飄湊。於是商
主告諸侶曰。我聞觀自在菩薩。於諸危厄
能施安樂。宜各至誠稱其名字。遂即同聲
歸命稱念。崇山既隱兩日亦沒。俄見沙門
威儀庠序。杖錫凌虚而來拯溺。不踰時
而至本國矣。因即信心貞固求福不回。
建窣堵波式修供養。以欝金香泥而周塗
上下。既發信心率其同志。躬禮聖迹觀菩
提樹。未暇言歸已淹晦朔。商侶同遊更
相謂曰。山川悠間郷國遼遠。昔所建立窣堵
波者。我曹在此誰其灑掃。言訖旋繞。至此
見窣堵波。駭其由致即前瞻察。乃本國
所建窣堵波也。故今印度因以欝金爲
名。菩提樹垣東南隅尼拘律樹側窣堵波。
傍有精舍。中作佛坐像。昔如來初證佛果。
大梵天王於此勸請轉妙法輪。菩提樹垣
内四隅皆有大窣堵波。在昔如來受吉祥
草已趣菩提樹。先歴四隅大地震動。至金
剛座方得安靜。樹垣之内聖迹鱗次。差難
遍擧。菩提樹垣外西南窣堵波。奉乳糜
牧女故宅。其側窣堵波。牧女於此煮糜。次
此窣堵波如來受糜處也
菩提樹垣南門外有大池。周七百餘歩。清
瀾澄鏡龍魚潜宅。婆羅門兄弟。承大自在天
命之所鑿也。次南一池。在昔如來初成正
覺方欲浣濯天帝釋爲佛化成池。西有大
石。佛浣衣已方欲曝曬。天帝釋自大雪山
持來也。其側窣堵波。如來於此納故衣。次
南林中窣堵波。如來受貧老母施故衣處。
帝釋化池東林中有目支隣陀龍王池。其
水清黒其味甘美。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
昔。如來初成正覺。於此宴坐七日入定。時
此龍王警衞如來。即以其身繞佛七匝。化
出多頭俯垂爲蓋。故池東岸有其室焉
目支隣陀龍池東林中精舍有佛羸痩之像。
其側有經行之所。長七十餘歩。南北各有
卑鉢羅樹。故今土俗。諸有嬰疾香油塗
像。多蒙除差。是菩薩修苦行處。如來爲伏
外道。又受魔請。於是苦行六年。日食一麻
一麥。形容憔悴膚體羸瘠。經行往來攀樹

菩薩苦行*卑鉢羅樹側有窣堵波。是阿若憍
陳如等五人住處。初太子之捨家也。彷徨山
澤棲息林泉。時淨飯王乃命五人隨瞻侍
焉。太子既修苦行。憍陳如等亦即勤求。憍陳
如等住處東南有窣堵波。菩薩入尼連禪那
河沐浴之處。河側不遠菩薩於此受食乳
糜。其側窣堵波。二長者獻麨蜜處。佛在樹
下結加趺坐寂然宴默。受解脱樂過七日
後方從定起。時二商主行次林外。而彼林神
告商主曰。釋種太子今在此中。初證佛果
心凝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隨有奉上
獲大善利。時二商主各持行資麨蜜奉上。
世尊納受
長者獻麨側有窣堵波。四天奉鉢處。商主
既獻麨蜜。世尊思以何器受之。時四*天
從四方來。各持金鉢而以奉上。世尊默然
而不納受。以爲出家不宜此器。四天王捨
金鉢奉銀鉢。乃至頗胝琉璃馬腦車渠眞
珠等鉢。世尊如是皆不爲受。四天王各還
宮奉持石鉢。紺青映徹重以進獻。世尊斷
彼此故而總受之。次第重疊按爲一鉢。故
其外則有四隆焉
四天王獻鉢側不遠有窣堵波。如來爲母
説法處也。如來既成正覺稱天人師。其母摩
耶自天宮降於此處。世尊隨機示教利喜。
其側涸池*岸有窣堵波。在昔如來見諸神
化有縁處。現神變側有窣堵波。如來
度優樓頻螺迦葉波三兄弟及千門人處。
如來方垂善道隨應降伏。時優*樓頻螺迦
葉波五百門人請受佛教。迦葉波曰。吾亦
與爾倶返迷途。於是相從來至佛所。如來
告曰。棄鹿皮衣捨祭火具。時諸梵志恭承
聖教。以其服用投尼連河。捺地迦葉波見
諸祭器隨流漂泛。與其門人候兄動靜。既
見改轍亦隨染衣。伽耶迦葉波二百門人。
聞其兄之捨法也。亦至佛所願修梵行。度
迦葉波兄弟西北窣堵波。是如來伏迦葉波
所事火龍處。如來將化其人克伏所宗。
乃止梵志火龍室。夜分已後龍吐煙焔。佛既
入定亦起火光。其室洞然猛焔炎熾。諸梵志
師恐火害佛。莫不奔赴悲號愍惜。優樓頻
螺迦葉波謂其徒曰。以今觀之未必
也。當是沙門伏火龍耳。如來乃以火龍盛
置鉢中。清旦持示外道門人。其側窣堵波。五
百獨覺同入涅槃處也
目支隣陀龍池南窣堵波。迦葉波救如來溺
水處也。迦葉兄弟時推通。遠近仰徳
黎庶歸心。世尊方導逃徒大權攝化。興布
密雲降澍暴雨。周佛所居令獨無水。迦
葉是時見此雲雨。謂門人曰。沙門住處將
不漂溺。泛舟來救。乃見世尊。履水如地。
蹈河中流。水分沙現。迦葉見已心伏而退
菩提樹垣東門外二三里有肓龍室。此龍者
殃累宿積報受生盲。如來自前正覺山欲
趣菩提樹。途次室側龍眼忽明。乃見菩薩
將趣佛樹。謂菩薩曰。仁今不久當成正
覺。我眼盲冥于茲已久。有佛興世我眼輒
明。賢劫之中過去三佛出興世時已得明
視。仁今至此我眼忽開。以故知之當成佛

菩提樹垣東門側有窣堵波。魔王怖菩薩之
處。初魔王知菩薩將成正覺也。誘亂不遂
憂惶無頼。集諸神衆齊整魔軍。治兵振旅
脅菩薩。於是風雨飄注雷電晦冥。縱火
飛煙揚沙激石。備矛楯之具極弦矢之
用。菩薩於是入大慈定。凡厥兵杖變爲蓮
華。魔軍怖駭奔馳退散。其側不遠有二窣堵
波。帝釋梵王之所建也
菩提樹北門外摩訶菩提僧伽藍。其先僧伽
羅國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觀閣三層。周堵
垣牆高三四丈。極工人之妙。窮丹青之飾。
至於佛像鑄以金銀。凡厥莊嚴厠以珍寶。
諸窣堵波高廣妙飾。中有如來舍利。其骨舍
利大如手指節。光潤鮮白皎徹中外。其肉舍
如大眞珠。色帶紅縹。毎歳至如來大神
變月滿之日。出示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
當此正月十五日
此時
也或放光或雨花。僧徒減千人。習學大乘
上座部法。律儀清肅戒行貞明。昔者南海僧
伽羅國。其王淳信佛法發自天然。有族弟
出家想佛聖迹。遠遊印度寓諸伽藍。咸輕
邊鄙。於是返迹本國。王躬遠迎。沙門悲
似若不能言。王曰。將何所負若此殷憂。
沙門曰。憑恃國威遊方問道。羈旅異
域載罹寒暑。動遭*凌辱語見譏誚。負斯
憂恥詎得歡心。曰若是者何謂也。曰誠願
大王福田爲意。於諸印度建立伽藍。既旌
聖迹又擅高名。福資先王恩及後嗣。曰斯
事甚美聞之何晩。於是以國中寶獻印度
王。王既納貢義存懷遠。謂使臣曰。我今將
何持報來命。使臣曰。僧伽羅王稽首印度大
吉祥王。威徳遠振惠澤遐被。下土沙門欽風
化。敢遊上國展敬聖迹。寓諸伽藍莫
之見館。艱辛已極蒙恥而歸。竊圖遠謀貽
範來葉。於諸印度建此伽藍。使客遊乞
士息肩有所。兩國交歡行人無替。王曰。如
來潜化遺風斯在。聖迹之所任取一焉。使
者奉辭報命群臣拜賀。遂乃集諸沙門評
議建立。沙門曰。菩提樹者。去來諸佛咸此證
聖。考之異議無出此謀。於是捨國珍寶
建此伽藍。以其國僧而修供養。乃刻銅爲
記曰。夫周給無私諸佛至教。慧濟有縁先
聖明訓。今我小子丕承王業。式建伽藍
旌聖迹。福資祖考惠被黎元。唯我國僧而
得自在。及有國人亦同僧例。傳之後嗣
永永無窮。故此伽藍多執師子國僧也。菩
提樹南十餘里。聖迹相隣。難以備擧。毎歳
比丘解安居。四方法俗百千萬衆。七日
七夜。持香花鼓音樂。遍遊林中禮拜供養。
印度僧徒依佛聖教。皆以室羅伐拏月前半
一日入兩安居。當此五月十六日。以頞濕
縛庾闍月後半十五日解*兩安居。當此八
月十五日。印度月名依星而建。古今不易諸
部無差。良以方言未融傳譯有謬。分時計
月致斯乖異。故以四月十六日入安居。七
月十五日解安居也
大唐西域記卷第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