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景徳傳燈録 (No. 2076_ 道原纂 ) in Vol. 51

[First] [Prev+100] [Prev]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曁宣宗中興。乃不復披緇。咸通六年終于本
山。壽八十四。臘六十。勅諡歸寂禪師。塔曰
祕眞
朗州東邑懷政禪師。仰山來參。師問。汝何
處人。仰山曰。廣南人。師曰。我聞廣南有鎭
海明珠是否。仰山曰是。師曰。此珠何形状。仰
山曰。白月即現。師曰。汝將得來否。仰山曰。
將得來。師曰。何不呈似老僧看。仰山曰。昨到
潙山亦就慧寂索此珠。直得無言可對無理
可宣。師曰。眞師子兒大師子吼
金州操禪師一日請米和尚齋。不排坐位。米
到展坐具禮拜。師下禪床。米乃就師位而坐。
師却席地而坐。齋訖米便去。侍者曰。和尚受
一切人欽仰。今日坐位。被人奪却。師曰。三日
若來即受救在。米果三日後來云。前日遭賊
僧問鏡清。古人遭賊意如何。清
云。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朗州古堤和尚尋常見僧來毎云。去汝無佛
性。僧無對。或有對者。莫契其旨。一日仰山慧
寂到參。師云。去汝無佛性。寂叉手近前應諾。
師笑曰。子什麼處得此三昧。寂曰。我從潙山
得。寂問曰。和尚從誰得。師曰。我從章敬得
河中公畿和尚。僧問。如何是道如何是禪。師
云。有名非大道。是非倶不禪。欲識此中意。黄
葉止啼錢
景徳傳燈録卷第九






黄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
 河東裴休集 
有大禪師號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黄蘗山鷲
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百丈之子西堂之
姪。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更無
別法。心體亦空萬縁倶寂。如大日輪升於虚
空中照耀。靜無纖埃。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
説之者不立義解。不立宗主。不開戸牖。直下
便是。動念則乖。然後爲本佛。故其言簡其理
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學徒望山而趨。覩相
而悟。往來海衆常千餘人。予會昌二年廉于
鍾陵。自山迎至州憩龍興寺。旦夕問道。大中
二年廉于宛陵。復禮迎至所部寓開元寺。旦
夕受法。退而紀之十得一二。佩爲心印不敢
發揚。今恐入神精義不聞於未來。遂出之授
門下。僧太舟法建歸舊山之廣唐寺。請長老
法衆問與往日常所親聞同異何如也。時大
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八日謹記自後毎段各紀歳
月。今刪繁爾
諸佛與一切衆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
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黄無形無
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
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
念即差。猶如虚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惟此
一心即是佛。佛與衆生更無差異。但是衆生
著相外求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
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此
心即是佛。佛即是衆生。衆生即是佛。佛即是
心。爲衆生時此心不減。爲諸佛時此心不添。
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徳。本自具足不假修
添。遇縁則施。縁息則寂。若不決定信此。而欲
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此
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淨明猶
如虚空。無一點相貌。擧心動念即乖法體。即
爲著相。無始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
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來無次第佛。但悟一心
更無少法可得。此則眞佛。佛與衆生一心無
異。猶如虚空無雜無壞。如大日輪照四天下。
日照之時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沒之後
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景自相凌奪。
虚空之性廓然不變。佛與衆生心亦如此。若
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脱之相。觀衆生作垢濁
暗昧生死之相。此人作此解。歴河沙劫終不
得菩提。即是著相之故。唯此一心。更無微塵
許少法可得。即是佛。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
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
法非菩提道○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無
心人不可得。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
内外如木石不動不轉。内外如虚空不塞不
礙。無能無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趣者不
敢入。此法恐落空。無棲泊處故望涯而退。文
殊當理。普賢當行。理者眞空無礙之理。行者
離相無盡之行。觀音當大慈。勢至當大智。維
摩淨名也。淨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異號
爲淨名。諸大菩薩所表者。人皆有之不離一
心。悟之即是。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
心外求著相取境。皆與道背。恒河沙者佛説
是沙。此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歩履而過。沙
亦不喜。牛羊蟲蟻蹈踐而行。沙亦不怒。珍寶
馨香沙亦不貪。糞溺臭穢沙亦不惡○此心
即無心之心。離一切相。衆生諸佛更無差殊。
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
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繋不得
解脱。然證此心有遲疾。有聞法一念便得無
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得無心
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即住
更無可修。更無可證。實無所得眞實不虚。一
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更無深淺。
只是歴劫枉受辛勤耳。造惡造善皆是著相。
著相造惡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總
不如言下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
此心即法法内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
將心無心心即成有。默契而已。絶諸思量。故
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心是本源清淨佛。
人皆有之。蠢動畜生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
只爲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
物。虚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認。直下
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縱三僧祇精進修
行歴諸地位。及一念證時。只證元來自佛。向
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觀歴劫功用總是夢中
妄爲。故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若
妄有所得。然燈即不與授記。又云。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淨心。與衆
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
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遍照。
世人不悟只認見聞覺知爲心。爲見聞覺知
所覆。所以大覩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
自現。如大日輪升於虚空遍照十方更無障
礙。故學道人惟認見聞覺知爲動作。空却見
聞覺知。即心路絶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
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
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於見聞
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
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横自
在無非道場○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
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
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
歴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
法。如力士額珠隱於額内。向外求覓周行十
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
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爲佛。遂向外求覓起
功用行。依次第證果位。歴劫勤求元不成道。
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
無所得。無住無依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
菩提。及證道時只證本心佛。歴劫功用並是
虚修。如力士得珠時。只得本額珠。不關向外
尋求之力故。佛言。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
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見五語。所言眞實不
虚是第一義諦○學道人勿疑。四大爲身。四
大無我。我亦無主。故知此身無我亦無主。五
陰無我亦無主。故知此心無我亦無主。六根
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十八界既空
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淨。有識食有智
食。四大之身飢瘡爲患。隨事給養不生貪著。
謂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別。唯求適口不
生厭離。謂之識食。聲聞者。因聲得悟謂之聲
聞。但不了自心。於聲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
因瑞相語言運動。聞有菩提涅槃三阿僧祇劫
修成佛道。皆屬聲聞道。謂之聲聞。佛惟直下
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
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眞如佛。學道人只怕一
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爲。即是
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
惟學無求無著。無求則心不生。無著則心不
染。不生不染即是佛。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
四千煩惱。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法。離即是
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法可得
○學道人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
言佛法身猶如虚空。此是喩法身即虚空。虚
空即法身。常人將謂法身遍於虚空處。虚空
中含容法身。不知虚空即法身。法身即虚空
也。若定言有虚空。即虚空不是法身。定言有
法身。即法身不是虚空。但不作虚空解。虚空
即法身。不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與法
身無異相。佛與衆生無異相。生死涅槃無異
相。煩惱菩提無異相。離一切相即是佛。凡
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眞法。忘
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是恐落空
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眞界耳○此
靈覺性無始以來與空虚同壽。未曾生未曾
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淨。未曾喧未
曾寂。未曾少未曾老。無方所無内外。無數量
無形相。無色像無音聲。不可覓不可求。不可
以智識解。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景物會。不
可以功用到。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衆生同
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
念離眞皆爲妄想。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
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修道
人直下無心默契。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爲
正見。愼勿向外逐境爲心。是認賊爲子。爲有
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故
祖師云。佛説一切法。爲除一切心。我無一切
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淨佛上更不得著一
物。譬如虚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
佛性同虚空。雖以無量智慧功徳莊嚴。終不
能住。但迷本性轉不見耳○所謂心地法門。
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
可於淨性上專作境解。所言定慧鑑用歴歴
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境上作解。暫爲中下
人説即得。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解。盡是
境縛。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
有見。即見法○自達磨大師到中國。唯説一
性。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説餘佛。以法傳法
不説餘法。法即不可説之法。佛即不可取之
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唯此一事實餘二則
非眞。般若爲慧。此慧即無相之本也○凡夫
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即學道後。一念
計生死。即落諸魔道。一念起諸見。即落外道。
見有生趣其滅。即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
有滅。即縁覺道。法本不生今亦不滅。不起二
見不厭不忻。一切諸法唯一心是。然後乃爲
佛乘也○凡人皆逐境生心。心隨欣厭。若欲
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則境空。境空則心滅。不
忘心而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紛擾耳。故萬法
唯心心亦不可得。復何求哉○學般若法人。
不見一法可得。絶意三乘。唯一眞實。不可證
得。謂我能證能得。皆増上慢人也。法華會下
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於菩提實
無所得。默契而已○凡人欲修證。但觀五蘊
皆空四大無我。眞心無相不去不來。生時性
亦不來。死時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
但能如此直下頓了。不爲三世所拘繋。便出
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見善相諸佛
來迎。及種種現前亦無心隨去。若見惡相種
種現前亦無畏心。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
自在○凡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乃至等覺
妙覺。皆是權立接引之教。並爲化城也。言寶
所者。乃眞心本佛自性之寶。此寶不屬情量。
不可建立。無佛無衆生。無能無所。何處有城。
若問此既是化城何處爲寶所。寶所不可指。
指即有寶所。非眞實所也。故云在近而已。在
近者。不可定量言之。但當體會契之即是。闡
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衆生。及至二乘不
信有佛果。皆謂之斷善根闡提。菩薩深信佛
法。不見有大乘小乘佛與衆生同一法性。乃
謂之善根闡提。大抵因聲教而悟者名聲聞。
觀因縁而悟者名縁覺。若不向自心中悟。雖
至成佛亦謂之聲聞佛。學道人於法上悟不
於心上悟。雖歴劫修行。終不是本佛。若不心
悟乃於法悟。即是輕心重法。遂成逐塊。忘於
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
人多謂境礙心。謂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
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
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空。不知自心本空。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薩心
如虚空一切倶捨。所作福徳皆不貪著。然捨
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倶捨。猶如虚空無所
取著。然後隨方應物能所皆忘。是謂大捨。若
一邊行道布徳。一邊旋捨無希望。心是謂中
捨。若廣修衆善有所希望。聞法知空。遂乃不
著是謂小捨。大捨如火燭在前更無迷悟。中
捨如火燭在旁。或明或暗。小捨如火燭在後
不見坑穽故。菩薩心如虚空。一切倶捨。過去
心不可得。是過去捨。現在心不可得。是現在
捨。未來心不可得。是未來捨。所謂三世倶捨。
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印著空則印不成文。印著物則印不成法。故
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能印所印倶難契會。故
得者少。然心即無心得即無得○佛有三身。
法身説自性靈通法。報身説一切清淨法。化
身説六度萬行法。法身説法不以語言音聲
形相文字。無所説無所證。自性靈通而已。故
曰。無法可説是名説法。報身化身皆隨機感
現所説法。亦隨事應根以爲攝化。皆非眞法。
故曰報化非眞佛。亦非説法者○所言同是
一精明分爲六和合者。一精明者一心也。六
和合者六根各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
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
間生六識爲十八界。若了知十八界空無所
有。束六和合爲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學
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
遂爲法縛不契本心。如來現世欲説一乘眞
法。則衆生不信興謗沒於苦海。若都不説則
佛墮慳貪。不爲衆生普捨妙道。遂方便説三
乘。乘有大小得有深淺。皆非本法。故云。惟此
一乘道餘二即非眞。然終未能顯一心法。故
召迦葉同法座坐。別付一心離言説法。此一
枝法今別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
  裴休相國傳心偈
予於宛陵鐘陵皆得親黄蘗希運禪師。盡
傳心要。乃作傳心偈爾
心不可傳。以契爲傳。心不可見。以無爲見。契
亦無契。無亦無無。化城不住。迷額有珠。珠是
強名。城豈有形。即心即佛。佛即無生。直下便
是。勿求勿營。使佛覓佛。倍費功程。隨法生
解。即落魔界。凡聖不分。乃離見聞。無心似
鏡。與物無競。無念似空。無物不容。三乘外
法。歴劫希逢。若能如是。是出世雄
  甞聞。河東大士親見高安導師傳心要。於
當年著偈章而示後。頓開聾瞽。煥若丹青。
予惜其所遺。綴於本録云爾
  慶暦戊子歳南宗字天眞者題
傳心法要内改十一處。除落三字添
入九字。並按四家録并別録爲據也
景徳傳燈録卷第九



景徳傳燈録卷第
懷讓禪師第三世下六十一人
池州南泉普願禪師法嗣一十七
  湖南長沙景岑禪師荊南白馬曇照禪師
終南山雲際師祖禪師
鄧州香嚴下堂義端禪師
趙州東院從諗禪師池州靈鷲閑禪師
鄂州茱萸山和尚衢州子湖利蹤禪師
洛京嵩山和尚日子和尚
蘇州西禪和尚
宣州刺史陸亘池州行者甘贄已上一十
三人見録
資山存制禪師江陵道弘禪師
宣州玄極禪
新羅國道均禪師已上四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杭州鹽官齊安禪師法嗣八
  襄州關南道常禪師洪州雙嶺玄眞禪師
杭州徑山鑒宗禪師已上三
人見録
唐宣宗皇帝白雲曇靖禪師
潞府淥水文擧禪師新羅品日禪師
壽州建宗禪師已上五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婺州五洩山靈默禪師法嗣四
  福州龜山正原禪師一人
見録
甘泉寺曉方禪師
明州棲心寺藏奐禪師
甘泉寺元遂禪師已上三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洛京佛光寺如滿禪師法嗣一
  杭州刺史白居易*一人
見録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法嗣三
  新羅國迦智禪師杭州天龍和尚已上二
人見録
新羅國忠彦禪師一人無機縁
語句不録
荊州永泰寺靈湍禪師法嗣五
  湖南上林戒虚禪師五臺山祕魔巖和尚
湖南祇林和尚已上三
人見録
呂后山文質禪師
蘇州法河禪師已上二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幽州盤山寶積禪師法嗣二*人
  鎭府普化和尚*一人
見録
鎭州上方和尚一人無機縁
語句不録
京兆興善寺惟寛禪師法嗣六人
  京兆法智禪師京兆無表禪師
京兆慧建禪師京兆元淨禪師
京兆慧光禪師
京兆義宗禪師已上六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雲水靖宗禪師法嗣二人
  華州小馬神照禪師
華州道圓禪師已上二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潭州龍牙山圓暢禪師法嗣二*人
  嘉禾藏廙禪師*一人
見録
羊腸藏樞禪師一人無機縁
語句不録
汾州無業國師法嗣二人
  鎭州常貞禪師
鎭州奉先義禪師已上二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廬山歸宗寺智常禪師法嗣六
  福州芙蓉山靈訓禪師
漢南穀城縣高亭和尚
新羅大茅和尚
五臺山智通禪師已上四
人見録
洪州高安大愚禪師
江州刺史李已上二人無機
縁語句不録
魯祖山寶雲禪師法嗣一人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