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No. 2053_ 慧立本 ) in Vol. 50

[First] [Prev]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朽質仍被恩光。撫臆言懷用銘肌骨。自惟
偃頓非復尋常。縱微下里之憂。亦盡生涯
之冀。但恨隆恩未答末命先虧。仰惟
帝勤親勞蒋狩期於閲武。情在訓戎。既昭
仁於放麟。又策勳於獻鳳。遐邇慶集。上下
歡并。風后清塵山祇護野。敬惟動止
極休禎。申&T073631;誡於十旬。浹辰而返。鄙宣
遊於八駿。密邇而旋。王駕可佇。永懷以
慰。撫事恛惶。終期隕越。不勝荷懼之至。
謹奉表。待罪以聞。荒惴失圖。伏聽 勅旨。
帝覽表甚歡。經三日後遣使迎法師入。四
事供養。留連累日。勅送法師。還積翠宮。
仍舊宣譯焉冬十二月改洛陽宮爲東都。
嫌封畿之褊隘。乃東分鄭州之氾水懷州之
河陽。西廢穀州可宜陽永寧新安澠池等
縣。皆隷屬焉。法師以郷邑増貴。修表賀曰
沙門玄奘言。竊聞鶉首錫秦。上帝兆金城之
據。龜圖薦夏。中畿啓玉泉之窺。是知靈貺
所基皇猷顯屬。昌誦由其卜遠高光。所以
闡期允迪。厥猷率遵斯在。伏惟
皇帝皇后。揆物裁務。懸衡撫俗。即土中之
重隩匝虞巡而駐蹕。因舊制之環偉。儀
鎬京而建郛。仍以卑宮載懷。改作勞於
曩役。馭奔在念。軫居逸於晨興。自非折中
華夷均一徭輸。豈能留連
聖眷煥汗綸言。是以令下之初。山川欝其改
觀。柘制爰始。烟雲霏而動色。飛甍日麗。
馳道風清。神期肹嚮。彝倫郁穆。若賦武昌
之魚。樂遷王里。爭企云亭之鶴。願奉屬車。
既小晋鄭之依。更褊劉張之策。前王齷齪豐
洛遞開。我后牢籠伊咸並建。麟宗克茂鼎祚
惟遠。自可東宴平樂西臨建章。佇吹笙而
駐壽。康在藻而流詠。蕩蕩至公。巍巍罕
述。奘散材莫効。貽懼増深。但三川之郊
猥霑故里。千載之幸欝爲新邑。蓽門雖翳
芻命猶存。喜編轂下匪慚關外。況光宅之
慶。遐邇所同歡。聖上允安。庸微所特荷。不
勝喜抃之極。謹奉表陳謝以
聞。三年春正月 駕還西京。法師亦隨歸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九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
第十
 *沙門慧立本 釋彦悰箋 
  起顯慶三年正月隨車駕自洛還
西京至麟徳元年二月玉華宮捨化
顯慶三年正月。駕自東都還西京。法師亦
隨還。秋七月再有勅。法師徙居西明寺。
寺以元年秋八月戊子十九日造。先有
  勅曰。以延康坊&MT04942;王故宅。爲皇太子分
造觀寺各一。命法師案行其處。還奏地窄
不容兩所。於是總用營寺。其觀改就普寧
坊。仍先造寺。其年夏六月營造功畢。其寺
面三百五十歩。周圍數里。左右通衢腹背廛
落。青槐列其外。淥水亘其間。亹亹耽耽。都
邑仁祠。此爲最也。而廊殿樓臺飛驚接漢。
金鋪藻棟眩日暉霞。凡有十院屋四千餘
間。莊嚴之盛。雖梁之同泰。魏之永寧。所不
能及也
勅先委所司簡大徳五十人侍者各一人。後
令詮試業行童子一百五十人擬度。至
其月十三日。於寺建齋度僧。命法師看度。
至秋七月十四日。迎僧入寺。其威儀幢蓋
音樂等。一如入慈恩及迎碑之則。勅遣
西明寺給法師上房一口。新度沙彌海會等
十人充弟子
大帝以法師先朝所重。嗣位之後禮敬逾
隆。中使朝臣問慰無絶。嚫施綿帛綾綿前
後萬餘段。法服納袈裟等數百事。法師受已
皆爲國造塔及營經像。給施貧窮并外國
婆羅門客等。隨得隨散無所貯畜。發願造
十倶胝像。百萬爲一倶胝。並造成矣。東國
重於般若。前代雖翻不能周備。衆人更請
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
恐難得了。乃請就於玉華宮翻譯。帝許焉。
即以四年冬十月。法師從京發向玉華宮。
并翻經大徳及門徒等同去。其供給諸事一
如京下。至彼安置肅誠院焉。至五年
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經。經梵本總
有二十萬頌。文既廣大。學徒毎請刪略。法師




將順衆意。如羅什所翻。除繁去重。作此念
已。於夜夢中。即有極怖畏事。以相警誡。或
見乘危履嶮。或見猛獸搏人。流汗
方得免脱。覺已驚懼。向諸衆説。還依廣翻。
夜中乃見諸佛菩薩眉間放光照觸己身心
意怡適。法師又自見手執花燈供養諸佛。
或昇高座爲衆説法。多人圍繞讃嘆恭敬。
或夢見有人奉己名菓。覺而喜慶不敢更
刪。一如梵本。佛説此經。凡在四處。一王舍
城鷲峯山。二給孤獨園。三他化自在天王宮。
四王舍城竹林精舍。總一十六會。合爲一部。
然法師於西域得三本。到此翻譯之日。文
有疑錯。即挍三本以定之。慇懃省覆。方乃
著文。審愼之心古來無比。或文乖旨奧意
有躊躕。必覺異境似若有人授以明決。情
即豁然。若披雲覩日。自云。如此悟處豈
奘淺懷所通。並是諸佛菩薩所冥加耳。經
之初會有嚴淨佛土品。品中説諸菩薩摩訶
薩衆。爲般若波羅蜜故。以神通願力盛大
千界上妙珍寶諸妙香花百味飮食衣服音樂
隨意所生五塵妙境種種供養嚴説法處。時
玉華寺主慧徳及翻經僧嘉尚。其夜同夢見
玉華寺内廣博嚴淨綺飾莊嚴幢帳寶輿花幡
伎樂盈滿寺中。又見無量僧衆手執花蓋如
前供具共來供養大般若經。寺内衢巷牆壁
皆莊綺錦。地積名華衆共履踐。至翻經
院。其院倍加勝妙。如經所載寶莊嚴土。又
聞院内三堂講説法師在中堂敷演。既覩此
已歡喜驚覺。倶參法師説所夢事。法師云。
今正翻此品。諸菩薩等必有供養。諸師等見
信有此乎。時殿側有雙柰樹。忽於非時
數數開花。花皆六出。鮮榮紅白非常可愛。時
衆詳議云。是般若再闡之徴。又六出者表六
到彼岸。然法師翻此經。時汲汲然恒慮無
常。謂諸僧曰。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
命於此伽藍。經部甚大毎懼不終。努力
加勤懇勿辭勞苦。至龍朔三年冬十月二
十三日功畢絶筆。合成六百卷。稱爲大般
若經焉。合掌歡喜告徒衆曰。此經於
地有縁。玄奘來此玉華者。經之力也。向
在京師諸縁牽亂。豈有了時。今得終訖。並
是諸佛冥加龍天擁祐。此乃鎭國之典。人天
大寶。徒衆宜各踊躍欣慶。時玉華寺都維那
寂照。慶賀功畢設齋供養。是日請經從肅
*誠殿往嘉壽殿齋所講讀。當迎經時般若
放光諸天雨花。并聞空中音樂非常香氣。
既覩靈瑞倍増嘉慰。謂門人曰。經自記此方
當有樂大乘者。國王大臣四部徒衆。書寫
受持讀誦流布。皆得生天究竟解脱。既有此
文不可緘默。至十一月二十日。令弟子
窺基奉表奏聞。請御製經序。至十二月七
日。通事舍人馮茂宣勅垂許。法師翻般若
後。自覺身力衰竭。知無常將至。謂門人
曰。吾來玉華本縁般若。今經事既終。吾生
涯亦盡。若無常後。汝等遣吾宜從儉省。可
以蘧蒢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勿近宮
寺。不淨之身宜須屏遠。門徒等聞之哀
&T014955;涙啓曰。和上氣力尚可。尊顏不殊
於舊何因忽出此言。法師曰。吾自知之。汝
何由得解。麟徳元年春正月朔一日翻經大
徳及玉華寺衆。慇懃啓請翻大寶積經。法
師見衆情專至俛仰。翻數行訖便攝梵本
停住告衆曰。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
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T049271;遠。
今欲往蘭芝等谷禮拜辭倶胝佛像。於是
與門人同出。僧衆相顧莫不&T023356;然。禮訖還
寺。專精行道。遂絶翻譯。至八日有弟子高
昌僧玄覺。夢見有一浮圖端嚴高大忽然
崩倒。見已驚起告法師。法師曰。非汝身事。
此是吾滅謝之徴。至九日暮間。於房後度
渠。脚跌倒脛上有少許皮破。因即寢疾。氣候
漸微。至十六日如從夢覺口云。吾眼前有
白蓮華大於槃。鮮淨可愛。十七日。又夢見
百千人形容偉大倶著錦衣。將諸綺繍及妙
花珍寶裝法師所臥房宇。以次裝嚴遍
翻經院内外。爰至院後山嶺林木。悉竪
幢。衆彩間錯并奏音樂。門外又見無數寶
輿。輿中香食美菓色類百千。並非人中之物。
各各&T016254;來供養於法師。法師辭曰。如此珍味
證神通者。方堪得食。玄奘未階此位。何
敢輒受。雖此推辭而進食不止。侍人謦
欬遂爾開目。因向寺主慧徳具説前事。法
師又云。玄奘一生以來所修福慧。准斯相
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並不虚



也。遂命嘉尚法師。具録所翻經論。合七十
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又録造倶胝
畫像彌勒像。各一千幀。又造塑像十倶
胝。又抄寫能斷般若藥師六門陀羅尼等
經各一十部。供養悲敬二田各萬餘人。燒
百千燈贖數萬生。録訖令嘉尚宣讀。聞已
合掌喜慶。又告門人曰。吾無常期至。意欲
捨墮。宜命有縁總集。於是罄捨衣資更
令造像。并請僧行道。至二十三日設齋嚫
施。其日又命塑工宋法智。於嘉壽殿竪菩
提像骨已。因從寺衆及翻經大徳并門徒等
乞歡喜辭別云。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
作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迴施有
情。共諸有情同生覩史多天彌勒内眷屬
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
事。乃至無上菩提。辭訖因默正念。時復口中
誦。色蘊不可得。受想行識亦不可得。眼界不
可得。乃至意界亦不可得。眼識界不可得。乃
至意識界亦不可得。無明不可得。乃至老死
亦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
得。復口説偈教傍人云。南無彌勒如來應
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
來所居内衆。願捨命已必生其中。時寺主慧
徳。又夢見有千躯金像從東方來下入翻
經院香花滿空。至二月四日夜半。瞻病僧
明藏禪師見有二人各長一丈許共捧一白
蓮華。如小車輪花有三重。葉長尺餘。光淨
可愛。將至法師前。&T016254;花人云。師從無始已
來所有損惱有情諸有惡業因今小疾並得
除。應生欣慶。法師顧視合掌良久。遂
以右手而自支頭。次以左手申左髀上。
舒足重壘右脇而臥。迄至命終竟不迴
轉。不飮不食至五日夜半。弟子光等問。和
上決定得生彌勒内院不。法師報云。得
生。言訖喘息漸微。少間神逝。侍人不覺
屬纊方知。從足向上漸冷最後頂暖。顏
色赤白怡悦勝常。過七七日竟無改變。亦
無異氣自非定慧莊嚴戒香資被。孰能致
此。又慈恩寺僧明慧。業行精苦。初中後夜念
誦經行無時懈廢。於法師亡夜。夜半後旋
遶佛堂行道。見北方有白虹四道。從北亘
南貫井宿直至慈恩塔院。皎潔分明。心怪
所以。即念往昔如來滅度有白虹十二道。
從西方直貫太微。於是大聖遷化。今有此
相。將非玉華法師有無常事耶。天曉向衆
説其所見。衆咸怪之。至九日旦無常事果
達於京師符虹現之象。聞者嗟其感異。法
師形長七尺板。身赤白色眉目疎朗。端嚴若
塑美麗如畫。音詞清遠言談雅亮。聽者無
厭。或處徒衆。或對嘉賓。一坐半日身不
搖。服尚乾陀。裁唯細&T073554;。脩廣適中行歩
雍容。直前而視輒不顧眄。滔滔焉若大江之
紀地。灼灼焉類芙蕖之在水。加以戒範端
凝始終如一。愛惜之志過護浮嚢。持戒
之堅超逾繋草。性愛怡簡不好交遊。一入
道場非朝命不出。法師亡後。西明寺上座
道宣律師。有感神之徳。至乾封年中見有
神現自云。弟子是韋將軍諸天之子。主領鬼
神。如來欲入涅槃。勅弟子護持贍部遺法。
比見師戒行清嚴留心律部四方有疑皆
來諮決。所制輕重時有乖錯。師年壽漸促。
文記不正便誤後人。以是故來示師佛意。
因指宣所出律抄及輕重儀僻謬之處。
令改正。宣聞之悚慄悲喜。因問經律論等
種種疑妨。神*皆爲決之。又問古來傳法之
僧徳位高下。并亦問法師。神答曰。自古
諸師解行互有短長。而不一準。且如奘師
一人九生已來備修福慧兩業。生生之中
外聞博洽聰慧辯才。於贍部洲脂那國常爲
第一。福徳亦然。其所翻譯文質相兼無違
梵本。由善業力今見生覩史多天慈氏内
衆。聞法悟解更不來人間。既從彌勒問
法悟解得聖。宣受神語已。辭別而還。宣因
録入着記數卷。見在西明寺藏矣。據此
而言。自非法師高才懿徳。乃神明知之。豈
凡情所測。法師病時。撿挍翻經使人許玄。
備以其年二月三日奏云。法師因損足得
病。至其月七日
勅中御府。宜遣醫人將藥往看。所司即差
供奉醫人張徳志程桃捧將藥急赴。比至
法師已終。醫藥不及。時坊州刺史竇師倫






奏。法師已亡
帝聞之哀慟傷感。爲之罷朝曰。朕失國
寶矣。時文武百寮。莫不悲哽流涕。帝言
已。嗚噎悲不能勝。帝翌日又謂群臣曰。
惜哉朕國内失奘師一人。可謂釋衆梁摧
矣。四生無導矣。亦何異於苦海方闊舟
檝遽沈。暗室猶昏燈炬斯掩
帝言已嗚咽不止。至其月二十六日。下
勅曰。竇師倫所奏。玉華寺僧玄奘法師
亡。葬事所須並令官給。至三月六日。又
勅曰。玉華寺奘法師既亡。其翻經之事且停。
已翻成者准舊例官爲抄寫。自餘未翻者。
總付慈恩寺守掌。勿令損失。其玄奘弟子
及同翻經*僧。先非玉華寺僧者。宜各放
還本寺。至三月十五日又有 勅曰。
玉華寺僧玄奘法師。葬日宜聽京城僧尼
幡蓋送至墓所。法師道茂徳高。爲明
時痛惜故。於亡後重疊降恩。求之古人無
比此也。於是門人遵其遺命。以籧篨爲
輿。奉神柩還京安置慈恩翻經堂内。弟
子數百哀號動地。京城道俗奔赴哭泣。日
數百千。以四月十四日將葬滻之東。都
内僧尼及諸士庶。共造殯送之儀。素
幢泥洹帳輿金棺銀槨娑羅樹等五百餘事。
布之街衢。連雲接漢。悲笳悽挽響匝穹宇。
而京邑及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餘萬人。
雖復喪事華整。而法師神柩仍在籧篨本輿。
東市絹行用繒三千匹結作泥洹輿。兼以
花珮莊嚴極爲殊妙。請安神柩。門徒等恐
虧師素志不許。乃以法師三衣及國家所
施百金之納置以前行。籧篨輿次其後。觀者
莫不流涙哽塞。是日緇素宿於帳所者。三
萬餘人。十五日旦掩坎訖。即於墓所設
而散。是時天地變色鳥獸鳴哀。物感既然則
人悲可悉。皆言愛河尚森慈舟遽沈。永夜猶
昏慧燈先滅。攀戀之痛如亡眼目。不直比
之山頽木壞而已。惜哉。至總章二年四月八
日。有
勅徙葬法師於樊川北原。營建塔宇。蓋以
舊所密邇京郊。禁中多見。時傷聖慮。故改
卜焉。至於遷殯之儀。門徒哀感行侶悲慟。
彼往初。嗚
釋慧立論曰。觀夫夜星霄月。繼西日之明。
三江九河。助東溟之大。相資之道。在物既
然。傳襲之風。於人豈異。自法王潜輝之後。
阿難結集已來。歳越千年。時逾十代。聖賢間
出。英叡遞生。各韞雄圖。倶包上智。負荷
遺法。控御天人。道制風飈。神傾海岳。或舒
指而流膏液。或異室而朗奇光。或連尸以
伏天魔。或一對而迴時主。或願通法於邊
刹。冐風波於嶮塗。或虚己以應物。求裹
糧而行死地。終令玄津溢瀁惠濟無彊。既
益傳燈。寔符付囑。考之前册可不然哉。
而清源不窮。今復遇法師嗣承之矣。惟法
師星像降靈。山岳騰氣。才過東箭。譽美
南金。雅操不群。堅芳獨拔。以四生爲己任。
建正法爲身事。巍巍乎似嵩華之負穹
蒼。皎皎焉若琅玕之映澄海。而聰機俊骨。
發於自然。味道輕榮。率由天性。至夫多識
洽聞之奧。冠恒肇而逾高。詳玄造微之功。
跨生融而更遠。滔滔乎蕩蕩乎。實紹隆之
神器也。將使像化重光於頽季之期。故誕
茲明徳者矣。法師以今古大徳闡揚經論。
雖復倶依聖教而引據不同。諍論紛然其
來自久。至如黎耶是報非報化人有心無心
和合怖數之徒聞熏滅不滅等百有餘科。並
三藏四含之盤根。大小兩宗之鉗鍵。先賢之
所不決。今哲之所共疑。法師亦躊*躕此
怏怏斯旨。慨然嘆曰。此地經論。蓋法門
枝葉。未是根源。諸師雖各起異端。而情疑
莫遣。終須括嚢大本。取定於祇&MT01873;耳。由
是壯志發懷。馳心遐外。以貞觀三年秋八
月立誓裝束。拂衣而去。到中天竺那爛陀
寺逢大法師名尸羅跋陀。此曰戒賢。其人
二居宗。神鑒奧遠博閑三藏。善四韋陀。
於十七地論最爲精熟。以此論該冠衆經。
亦偏常宣講。元是彌勒菩薩所造。即攝大乘
之根系。是法師發軔之所祈者。十六大國
靡不歸宗。禀義學徒恒有萬許。法師既
往修造。一面盡歡以爲相遇之晩。於是伏膺
聽受。兼諮決所疑。一遍便覆無所遺忘。譬
濛氾之納群流。若孟諸之呑雲夢彼師嗟





怪嘆未曾有。云若斯人者聞名尚難。豈謂
此時共談玄耳。法師從是聲振葱西名
流八國。彼諸先達英傑聞之。皆宿構重關
共來難詰。雁行魚累轂駕肩隨。其並論之。
詞雲屯雨至。法師從容辯釋。皆入其室操
其戈。取其牟撃其盾。莫不人人喪轍解
頤虔伏。稱爲此公天縱之才難酬對也。戒
日王等見之抃喜。皆肘歩嗚足傾珍供養。罷
席之後更學梵書并諸經論。自如來一代
所説。耆山方等之教。鹿苑半字之文。爰至後
聖馬鳴龍樹無著天親諸所製作。及灰山住
等十八異執之宗。五部殊塗之致。並搜羅研
究達其旨得其文。并佛處世之跡。如泥洹
堅固之林。降魔菩提之樹。迦路崇高之塔。那
掲留影之山。皆躬申禮敬備覩靈奇。亦無
遺矣。法師心期既滿學覽復周。將旋本土。
遂繕寫大小乘法教六百餘部。請像七躯舍
利百有餘粒。以今唐十九年春正月二十五
日。還至長安。道俗奔迎傾都罷市。是時也
烟收霧卷。景麗風清。寶帳盈衢。花幢揜日。
慶雲垂彩於天表。郁郁紛紛。庶士詠讃於通
莊。轟轟隱隱。邪風於焉頓戢。慧日赫以重
明。雖不逢世尊從忉利之下閻浮。此亦足
爲千載之休美也。法師此行經塗數萬備
歴艱危。至如涸陰沍寒之山。飛波激浪之
壑。厲毒黒風之氣。狻猊貙豻之群。並法顯失
侶之郷。智嚴遺伴之地。班超之所不踐。章
亥之所未遊。法師孑爾孤征。坦然無梗。
扇唐風於八河之外。揚國化於五竺之間。
使乎遐域侯王馳心輦轂。遠方酋長係仰
天衢。雖法師不世之功。抑亦聖朝運昌感通
之力也 皇帝握龍圖而纂暦。應赤伏以
君臨。戮鯨豕以濟群生。盪雲霓而光日
月。正四維之絶柱。息滄海之横流。重立乾
坤再施鎔造。九功包於虞夏。七徳冠於曹
劉。海晏河清。時和歳阜。遠無不順。邇無不
安。天成地平。人慶神悦。加以重明麗正三善
之義克隆。宰輔忠勤良哉之歌斯允。既而功
窮厚載。徳感上玄。紫芝含秀於玉階。華
結英於朱閣。又如西州石瑞松縣琨符。紀
聖主千年之期。顯 儲君副承之業。鳳毛
才子之句。上果佛田之文。歴萬古而不
開。當我皇而始出。豈非明靈輔徳玄天福
眷者焉。加復遊心眞際城塹五乘。追思鷲
嶺之容。竚想提河之説。故使遺形紺髮煥彩
來儀。勝典高僧相輝而至。慈雲布於六合。法
振於三千。天花將景風共飛。翠霧與香
烟同馥。於是溺俗沈流之士。望涯岸而有
期。清虚蹈玄之賓。顧三空而非遠所謂司
南啓路衆惑知方。商飈襲林而群籟自嚮。
法師盛徳也如彼逢時也如此。豈同雅澄
懷道。遇二石之兇殘。安什傳經。値符姚之
僞暦。校之深淺。即行潦之類江湖。方之明
闇。乃朝陽之與螢曜矣。昔鍾玦既至。魏文
奉賦以讃揚。神雀斯呈。賈逵獻頌而論異。
在禽物之微賤。古人猶且詠歌。況法師不朽
之神功。棟梁之大業。豈可緘默於明時而
無稱述者也。立學愧往賢徳非先達。直以
沾像化叨厠末塵。欣慕之懷百於恒
品。所以力課庸愚。輒申斯傳。其清徽令望
之美。絶後光前之蹤。別當分諸鴻筆。非此
所能覶縷也。冀明鑒君子收意而不哂焉」
賛曰。生靈感絶。大聖遷神其。能繼紹。唯乎哲
人。馬鳴先唱。提婆後申。如日斯隱。朗月方
陳。穆矣法師。諒爲貞士。逈秀天人。不羈塵
滓。窮玄之奧。究儒之理。潔若明珠。芬同蕙
芷。悼經之闕。疑義之錯。委命詢求。&T020717;
踐壑。恢恢器宇。赳赳誠恪。振美西州。歸
功東閣。屬逢有道。時唯我 皇。重懸玉
鏡。再理珠嚢。三乘既闡。十地兼揚。俾夫慧
日。幽而更光。粤余庸眇。幸參塵末。長自
蓬門。靡彫靡括。高山斯仰。清流是渇。願得
攀依。比之藤葛
釋彦悰箋述曰余觀佛教。東度已來英俊賢
明捨家入道者萬計。其中罕能兼善。一二美
者有焉。至若視聽貌言洽聞強識。輕生重
道絶域遐征。貞操勁松筠。雅志陵金石。群
雄革慮。聖主迴光者。於三藏備之矣。抑又
聞之。三藏當盛暑之辰。體無霑液。祁寒之
際。貌不慘悽。又不夭不申。不欠不嚏。斯
蓋未詳其地位何賢聖之可格哉。又北宮現
疾之時。徴慶繁縟。將終之日。色貌敷愉。
亦難得而測也。及終後月餘日。有人齎栴
檀末香至。請依西國法以塗三藏身。衆
咸莫之許。其人作色曰。弟子別奉進止。師
等若不許。請録状以聞。衆從之。及開棺發
殮已。人覺異香等蓮花之氣。互相驚問。皆
云若茲。向人除併殮衣唯留襯服。衆覩
三藏貌如生人。皆號絶共視向人塗香服
殮蓋棺已。俄失所在。衆疑天人焉。余考三
藏夙心稽其近迹。自非摩訶薩埵。其孰若
之乎。*粤我同儔幸希景仰勗哉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