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歴代通載 (No. 2036_ 念常集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外求也。帝敬重之
己卯 ○韋寅於洪州剏觀音寺。躬請仰山
惠寂禪師開山住持。今爲官講
  八月帝崩。年五十矣。帝性明叡。用法無私。
恭謹節儉惠愛民物。從諫如流。天下稱爲
小太宗。毎宰相奏事畢。忽恬然曰。可以間
語。因問閭閻細事。或譚宮中游宴一刻許。
復正容曰。卿等善爲之。常恐卿輩負朕。後
日難相見乃起入宮。令狐綯嘗謂人曰。吾
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毎於延英奏事。未
嘗不汗霑衣也
舊唐史賛曰。臣聞黎老言大中故事。獻文
皇帝器識深遠。久歴艱難備知人間疾苦。
自寶歴已來。中人擅權事多假借。京師豪
右大擾窮民。洎大中臨御。一之日權豪斂
迹。二之日姦臣畏法。三之日閽寺讋氣。
由是刑政不濫賢能效用。百揆四嶽穆若
清風。十餘年間頒聲載路。帝宮中衣
濯之衣。常膳不過數器。非母后侑膳。輒不
擧樂。歳或小飢憂形于色。雖左右近習。未
嘗見怠墮之容。與群臣言。儼然煦接如對
賓僚。或有所陳聞虚襟聽納。故事人主行
幸。黄門先以龍腦欝金籍地。獻文悉命去
之。宮人有疾醫視之。既瘳即抽金賜之。誡
曰。勿令勅使知。謂朕私於侍者。其恭儉
好善類如此。季年風毒。召羅浮山人軒轅
集。訪以治身之要。集亦有道之士也。未
嘗輒語詭異。帝益重之。及堅謂還山。帝曰。
先生捨我亟去。國有災者。朕有天下竟得
幾年。集索筆横書四十而去。乃十四年也。
興替宜運其若是與。而帝道皇猷始終無
闕。雖漢之文景不足過也。惜乎簡籍遺落。
舊事十無三四。吮墨揮翰有所慊然
資治通鑑曰。宣宗少歴艱難。長年踐祚。人
之情僞靡不周知。盡心民事精勤治道。賞
簡而當。罰嚴而必。故方内樂業。殊俗順軌。
求之漢世。其孝宣之流亞歟
  論曰。唐新舊史唯宣宗朝事實相反特
甚。唯舊史與資治通鑑皆合。新史
之。謂宣宗以察爲明。無復仁恩之意。嗚
呼斯言莫知何謂也。大凡人君寛厚長
者。必責以優游無斷。至於精勤治道。則
謂以察爲明。然則從而可乎。孟子曰。盡
信書不如無書。蓋誠然也
卅二 補怛洛伽山。觀音示現之地。有唐大中
  間。天竺僧來。即洞中燔盡十指。親覩妙
相。與説妙法。授以七寶色石。靈跡始著。其
後日本國僧惠鍔。自五臺得菩薩畫像。欲
還本國。舟至洞輒不往。乃以像舍于土人
張氏之門。張氏屢覩神異經捐所居爲觀
音院昌國志云梁貞
明二年始建寺
郡將聞之。遣慕賓迎其
像。到城與民祈福。已而有僧名即衆求
木扃戸刻之。彌月像成而僧不見。今
之所設是也史越王作重
修寺記云
宋元豐三年。王
舜封使三韓。至此黒風驟起巨龜負舟。向
山禱告。大士現相舟穩。還朝以聞。朝廷頒
金帛移寺建於梅嶺山之陽。賜額寶陀。祈
禱雨暘輒應。迨今元朝。降香賜田重新寺
宇。以福邦家永延帝祚
佛祖歴代通載卷第十六



佛祖歴代通載卷第十七
 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
住持華亭念常集 
  唐

庚辰
 懿宗漼宣宗長子。好聲樂遊宴。委政群僚。復迎
佛骨而曰。生見之死無恨。年三十六崩。
  葬簡陵。在
位十四年
改咸通

壬午
 杭州大慈山寰中禪師。蒲坂人也。姓盧
  氏。頂骨圓聳其聲如鐘。出家於并州童子
寺。受心印於百丈禪師。結茅於南岳。一
日南泉至。問如何是庵中主。師云。蒼天蒼
天。泉云。蒼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師云。
會即便會。莫忉忉。泉拂袖而出。趙州問。
般若以何爲體。師云。般若以何爲體。趙州
大笑而出。師明日見趙州掃地問。般若以
何爲體。趙州置箒拊掌大笑。師便歸方丈。
師後住浙江大慈山。上堂示衆云。山僧不
解答話。只能識病。又云。説得一丈不如
行取一尺。説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問道
者衆。山素缺水。師擬飛錫。夜夢神人告之
曰。勿他之。詰朝見二虎以爪跑地。泉自涌
出。味甘如飴。有僧自岳至。乃曰。童子泉涸
矣。移來在此。故東坡題詩云。亭亭石塔東
岡上。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
龍作浪花供撫掌。至今遊人灌濯罷。臥聽
空階環玦響。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間
去來想。咸通三年二月十五日不疾而逝。
壽八十三。臘五十四。僖宗諡性空大師定
慧之塔

癸未
 制署法師知玄。爲悟達國師。總教門事」
乙酉 朗州徳山宣鑑禪師。劍南人。姓周氏。博
  貫三藏。嘗講金剛經。時以周金剛名之。俄
慨然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虚。竭世
樞機。似一滴投於巨浸。學與無學吾知之
矣。乃盡棄其習謁龍潭信禪師。問久嚮龍
潭。及到來潭又不見龍亦不現。信曰。子親
到龍潭。是夕師立侍更深。信曰。何不下去。
師曰。暗。信點紙燭與師。師接得信即吹滅。
師豁然大悟曰。今後更不疑天下老和尚
舌頭也。即日便辭。信語其徒曰。可中有箇
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
時向孤峰上立吾道去在。師居澧陽。垂三
十年。大中初武陵太守薛延望剏徳山精
舍。延請居之。大闡宗風。上堂示衆云。於已
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
無心於事。無事於心。則虚而靈寂而妙。若
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爲自欺。毫釐繋念
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
盡是虚聲。殊相劣形皆爲幻色。汝欲求之
得無累乎。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終而無益。
僧問。如何是菩提。師打云。出去。莫向這裏
屙。如何是佛。師云。佛是西天老比丘。雪峯
問。從上宗乘以何法示人。師云。我宗無語
句。亦無一法與人。至是將終。謂衆曰。捫
空追響勞汝心神。夢覺覺非竟有何事。言
訖端坐而逝。閲世八十有六。臘六十有五。
時咸通六年十二月三日也。勅諡見性大
具傳

丙戌
 鎭州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姓邢
  氏。參黄蘗運禪師。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
意。聲未絶運便打。如是三度致問三度被
打。遂辭下山。運指往高安大愚處去。師
至大愚。問黄蘗近日有何言句。師曰。某甲
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有
過無過。愚云。黄蘗恁麽老婆心。更問有過
無過。師於是大悟云。元來黄蘗佛法無多
子。愚搊住曰。尿床鬼子。適來問有過無
過。而今却道黄蘗佛法無多子。汝見箇甚
麽。師於大愚肋下築三拳。愚托開云。汝師
黄蘗非干我事。師由是再回黄蘗師資契
會。大機大用卓冠一時。後還郷徇趙人之
請。住子城南臨濟禪苑。學徒奔湊。師示衆
曰。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眞人。常從女等諸
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時有僧。問如
何是無位眞人。師下禪床搊住云。道道。其
僧擬議。師托開云。無位眞人是什麽乾屎
橛。師問樂普云。從上來一人行棒一人行
喝。阿那个親。對曰。總不親。師曰。親處作
麽生。普便喝師乃打。師問木口和上。如何
是露地白牛。木口曰吽。師曰唖。木口曰。
老兄作麽生。師曰。遮畜生。大覺到參。師
擧拂子。大覺敷坐具。師擲下拂子。大覺收
坐具入僧堂。衆僧曰。遮莫是和上親故。不
禮拜又不喫棒。師聞令喚新到僧。大覺遂
出。師曰。大衆道汝未參長老。大覺云。不
審。便自歸衆。麻谷到參敷坐具。問十二面
觀音阿那面正。師下繩床。一手收坐具一
手搊麻谷云。十二面觀音向什麽處去也。
麻谷轉身擬坐繩床。師拈拄杖打。麻谷接
却相捉入方丈。師上堂云。大衆夫爲法者
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黄蘗和上處三度喫
棒。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喫。誰爲
我下得手。時有僧曰。某甲下得手。和上合
喫多少。師與拄杖。其僧擬接。師便打。僧
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三要印開朱點
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師
曰。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曰
如何是第三句。師曰。看取棚頭弄傀儡。抽
牽全藉裏頭人。師又曰。夫一句語須具三
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用。汝等諸
人作麽生會。師唐咸通七年丙戌四月十
日將示滅。乃説傳法偈曰。沿流不止問如
何。眞照無邊説似他。離相離名如不禀。吹
毛用了急須磨。偈畢坐逝。勅諡慧照大師。
塔曰澄靈具如
傳燈

戊子
 湖南長沙景岑禪師。號招賢。初住鹿苑。
  其後居無定所。但徇縁接物。嘗示衆曰。我
若一向擧揚宗教。法堂裏須草深一丈。我
不得已向女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
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
是自己光明。盡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裏。
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己。我常向女
道。三世諸佛共十方法界衆生是摩訶般
若光。光未發時。女諸人向什麽處委。光未
發時。尚無佛無衆生消息。何處有山河國
土來。時有僧問。如何是沙門眼。師云。長長
出不得。又云。成佛成祖出不得。六道輪回
出不得。僧云。未審出箇什麽不得。師云。
晝見日夜見星僧云。學人不會。師乃云。妙
高山色青又青。僧云。如何是佛。師云。衆生
色身是。僧云。河沙諸佛體皆同。如何有種
種名字。師云。從眼根返源名爲文殊。耳
根返源名爲觀音。從心返源名爲普賢。文
殊是佛妙觀察智。觀音是佛無縁大悲。普
賢是佛無爲妙行。三聖是佛之妙用。佛是
三聖之眞體。用則有河沙假名。體則總名
一薄伽梵。僧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
如何。師偈云。礙處非牆壁。通處勿虚空。
若人如是解。心色本來同。問如何是佛性。
師偈云。佛性堂堂顯現。住相有情難見。苦
悟衆生無我。我面何殊佛面。問如何是上
上人行履處。師云。如死人眼。問上上人
相見時如何。師云。如死人手。問善財無量
劫來爲什麽游普賢身中世界不遍。師云。
女從無量劫來還曾遊得遍不。問如何是
普賢身。師云。含元殿裏更問長安。問亡僧
向什麽處去。師有偈云。不識金剛體。却
喚作生縁。十方眞寂滅。誰在復誰行。師因
臨濟示衆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眞人。乃有
偈曰。萬法一如不用揀。一如誰揀誰不揀。
即今生死本菩提。三世如來同箇眼。仰山
問。人人盡有這箇事。只是用不得。師云。
恰是請女用。伸云。作麽生用。師乃踏
倒仰山。山曰。直下似箇大虫。世因名岑
大虫

己丑
 洞山良价禪師示寂。師會稽人。姓兪氏。
  幼出家。年二十一往嵩嶽受具。者謁南泉
値馬祖忌日設齋。泉問衆曰。今日設齋。未
審馬祖還來否。衆無對。師乃出對曰。待
有伴即來。泉聞之讃曰。此子雖後生却堪
雕琢。師曰。和上莫壓良爲賤。次謁潙山問
曰。頃聞忠國師有無情説法。良价未究其
微。潙曰。我這裏亦有。只是難得其人。曰便
請和上道。潙曰。父母所生口終不敢道。曰
還有與和上同時慕道者不。潙曰。此去石
室相連。有雲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爲
子之所重。師到雲巖問。無情説法什麽人
得聞。巖曰。無情説法無情得聞。曰和上還
聞不。巖曰。我若聞。女即不得聞吾説法也。
曰若恁麽。即良价不聞和上説法。巖曰。我
説女尚不聞。何況無情説法耶。師乃述偈
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説法不思議。若
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始知。遂辭。雲
巖問。什麽處去。曰雖離和上未卜所止。巖
曰。早晩却來。曰待和上有住處即來。巖
曰。自此一去難得相見。師曰。難得不相見。
又問巖曰。和上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
師眞如何抵對。巖曰。但向伊道。即這是。
師良久。巖曰。承當這箇事大須細審。師猶
渉疑。後因過水覩影大悟前旨。因有偈
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我今獨自
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
渠。應須恁麽會。方得契如如。大中末於新
豐山接誘學徒。其後盛化於高安之洞山。
嘗因雲巖忌日修齋。僧問。和上見南泉發
跡。爲什麽與雲巖設齋。曰我不重先師道
徳。亦不爲佛法。只重不爲我説破。又僧
問。和上還肯先師也無。曰半肯半不肯。曰
爲什麽不全肯。曰若全肯即孤負先師也。
師謂衆曰。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語話分。時
有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曰。非常。師問
僧。世間何物最苦。僧曰。地獄最苦。師曰。
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最苦。師問僧。
名什麽。曰某甲。師曰。阿那箇是女主人公。
曰見秖對次。師曰。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
如此。只是認得驢前馬後將爲自己。佛法
平沈此之是也。客中辯主尚未分明如何
辯得主中主。僧云。如何是主中主。師云。闍
黎自道取。曰某甲道得即是客中主。如何
是主中主。師曰。恁麽道即易。相續也大難。
師將示寂。謂衆曰。吾有閑名在。誰爲吾除
得。衆皆無對。有沙彌曰。請和上法號。師
曰。吾閑名已謝。問和上違和。還有不病者
不。曰有。僧曰。不病者還看和上不。曰老僧
看他有分。曰和上爭得看他。師曰。老僧
看他時不見有病。又曰。離此殼漏子向什
麽處與吾相見。衆無對。遂剃髮披衣令撞
鐘湛然而寂。時學徒千餘人。號慟移時。師
忽開眸曰。夫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眞修行。
勞生息死於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辨愚
癡齋一中。蓋責其徒戀情也。至七日食具
方備。師隨衆齋畢。復謂衆曰。僧家無事。大
率臨行之際勿須諠動。明日浴罷端坐長
往。壽六十三。臘四十二。諡悟本禪師。塔曰
寂覺
 是歳五月。帝幸安國寺。賜國師知玄寶
  座。高二丈。材用沈香塗髤。縷龍鳳葩
金鈿之。上施復座陳經几其前。四隅立瑞
鳥神人。高數赤。磴道以陞。前被繍嚢錦
襜。珍麗絶甚。時宮中日齋萬僧。帝自爲
賛唄。宰相蕭倣諫以爲天竺法割愛取滅
非帝王躬踐。今筆梵言口梵音。不若徴謬
賞濫罰振殃祈福。況佛者可以悟取。不可
以相求。懿宗雖不納然嘉美其言。玄姓陳
氏。世號陳菩薩。三學洞貫名蓋一時。異
跡尤多。及僖宗避巣賊幸城都。遣御史郭
遵齎璽書徴赴行在。帝素重其名。引對大
悦。賜號悟達國師。留行宮久之。辭歸九
隴。忽定中見菩薩降其室。摩玄頂演深妙
音而慰安之。言訖即隱。俄一珠入玄左股。
隆起楚甚。上有晃錯二字。玄知夙債也。
即右脇安臥而逝。著述凡二十餘萬言。行
於世。弟子僧徹。徹弟子覺暉。倶有重名。
三世爲僧統。或謂玄前身蓋漢川三學山
知鉉法師。鉉在世嘗講十地品。感地變金
色。及終感病。與玄絶類

庚寅
 咸通十一年相國裴休薨。休字公美。孟
  州人。兒時與兄弟偕隱。晝講經夜著書。終
年不出戸。有饋鹿者。諸生薦之。休不食曰。
蔬食猶不足。今一啗肉後何以繼。擢進士
第累更内任。嘗出刺洪州。一日入龍興寺
觀壁畫。歎曰。容儀可觀。高僧何在。時有
數僧對不愜。休曰。此間莫有禪者麽。僧云。
近一僧至似禪者。休命召。乃黄蘗運禪師。
時未顯名。休以前問扣之。運高聲曰。裴
休。休應諾。運曰。在什麽處。休豁然從此契
入。遂迎入府第旦夕問法。及移鎭宛陵。亦
命與倶。由是深徹法源。復與圭峯密禪師
道縁尤密。大中時執政六年。次歴諸鎭節
度。薨年七十有四。休能文章。書揩遒媚有
體法。爲人醞藉。操守嚴正進止雍閑。宣
宗嘗曰。休眞儒者。居常不御酒肉。著釋氏
文數萬言。其圭峰禪源諸詮序曰。禪師
集禪源諸詮爲禪藏而都序之。休曰。未嘗
有也。自如來現世隨機立教。菩薩間生隨
病指藥。故一代時教。開深淺之三門。一
眞如心。演性相之別法。馬龍二士。皆弘調
御之説。而空性異宗。能秀二師倶傳達磨
之心。而頓漸殊禀。天台專依三觀。牛頭無
有一法。江西擧體全眞。荷澤直指知見。
其他空有相破眞妄相攻。反奪順取密指
顯説。故西域中夏其宗實繁。良以病有千
源藥生多品。投機隨器不得一同。雖倶爲
證悟之門。盡是正眞之道。然諸宗門下通
少局多。故數十年來師法益壞。以承禀爲
門戸。各自開張。以經論爲戈矛。互相攻撃。
情隨函矢而遷變。法逐人我以高低。是非
紛拏莫能辨析。則向者世尊菩薩諸方教
宗。適足以起諍後人増煩惱病。何利益之
有哉。圭峯禪師久而歎曰。予丁此時不可
默矣。於是以如來三種教義。印禪宗三種
法門。融瓶槃釵釧爲一金。攪酥酪醍醐爲
一味。振綱領而擧者皆順。據會要而來者
同趨。尚恐學者之難明也。又復直示宗源
之本末。眞妄之和合。空性之隱顯。法義之
差殊。頓漸之同異。遮表之回互。權實之淺
深。通局之是非。莫不提耳而告之。指掌
而示之。嚬呻以吼之。柔和以誘之。乳而藥
之。恐性命之夭殤也。保而護之。念水火之
漂焚也。揮而散之。悲鬪諍之牢固也。大明
不能破長夜之昏。慈父不能保身後之子。
若吾師者。捧佛日而委曲回照。疑曀盡
除。順佛心而横亘大悲。窮劫蒙益。是則世
尊爲闡教之主。吾師爲會教之人。本末相
符遠近相照。可謂畢一代時教之能事矣。
或曰。自如來滅後。未嘗大都而通之。今一
旦違宗趣而不守。廢關防而不據。無乃乖
祕藏密契之道乎。答曰。佛於法華經涅槃
會上。亦以融爲一味。但昧者不覺。故涅槃
經云。迦葉菩薩曰。諸佛有露語而無密
藏。世尊讃歎曰。如來之言開發顯露清淨
無翳。愚人不解謂之祕藏。智者了達則不
名藏。此其證也。故王道興則外戸不閉而
守在夷狄。佛道備則諸法總持而防在外
魔。不當復執情攘臂於其間也。嗚呼後學
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當取證於本
法。無取證於末習。能如是則可以報圭峯
之劬勞徳矣

癸巳
 咸通十四年三月庚午。詔兩街僧於鳳
  翔法門寺迎佛骨。於是以金銀爲刹珠玉
爲帳。孔鷸周飾之。小者尋丈。高者倍之。
刻檀爲簷柱。陛墄塗黄金。毎一刹數百人
擧之。香輿前後係道。綴玉琴瑟幡蓋殊綵
以爲幢旌。費不貲。限以四月八日至京師。
綵觀夾道。天子御安福門樓迎拜。引入内
道場。三日後出京城諸寺。詔賜兩街僧金
帛。京師耆老及見元和事者悉厚賜。所過
郷聚皆裒土爲刹。相望於途光景晝見。京
城高貲相與集大衢。作僧臺縵闕。注水銀
爲池。金玉爲樹。集桑門羅像設。考鼓鳴
螺繼日夜。下詔曰。朕以寡徳纉承洪業十
有四年。頃値寇興王師未息。朕憂勤在位
愛育生靈。遂尊崇釋教至重玄門。迎請眞
身爲百姓祈福。今人陷之衆隘塞路岐。載
狴牢寢興在慮。嗟我黎人陷于刑辟。
況漸當暑毒繋於縲絏。京畿及天下諸州
府見禁囚。遞減死一等。明年四月詔送佛
骨歸于鳳翔。都人耆耋辭餞皆鳴咽流涕」
新史賛曰。人之惑怪神也甚哉。若佛者特
西域一槁人耳。裸頂露足。以乞食自資。
臞辱其身。屏營山樊。行一概之苦。本無求
於人。徒屬稍稍從之。然其言荒茫漫靡夷
幻變現。善推不驗無實之事。以鬼神死生
貫爲一條。據之不疑。掊嗜欲棄親屬。大抵
與黄老相出入。至漢十四葉書入中國。蹟
夫生人之情。以耳目不際爲奇。以不可知
爲神。以物理之外爲畏。以變化無方爲聖。
以生而死。死而復生。回復償報歆艶其間
爲或。然以賤近貴遠爲喜。鞮譯差舛不
可研詰。華人之譎誕者。又攘莊周列禦寇
之説佐其高。層累架騰直出其表。以無上
不可加爲勝。妄相夸協而唱其風。於是自
天子逮庶人。皆震動而奉祀之。初宰相王
縉以縁業事佐代宗。始作内道場。晝夜
梵唄冀禳寇戎。大作盂蘭肖祖宗像分供
寺塔。爲賤臣嘻笑。至憲宗遂迎佛骨於鳳
翔。内之宮中。韓愈指言其弊。帝怒竄愈。瀕
死。憲亦弗克天年幸福而禍。無乃左乎。懿
宗不君精爽奪迷。復蹈前車而覆之。興哀
無知之場。匃庇百解之胾。以死自誓無
有顧籍。流涕拜伏。雖事宗廟上帝無以進
焉。屈萬乘之貴。自等於古胡。數千載而遠
以身爲殉。嗚呼運痑祚殫。天告之矣。懿
不三月而殂。唐徳之不競。厥有來哉
  論曰。甚矣宋景文公詆毀吾先師之厚
也。屢欲直其辭而爲之解嘲。及得大顛
對退之之論。李節贈疏言之叙。凡予所
欲言者彼既言矣。故不別論。且憲懿二
宗誠爲崇奉太過。至於高祖沙汰三教。
詔下而位移。武宗大滅釋氏。未逾歳而
被禍。此亦不得不懼也。雖然眞佛也者
聖凡之大本也。體與太虚等遍。用與衆
庶同功。無爲而無所不爲。無在而無所
不在。然則心外見佛而過奉之者。非正
見也。昧乎大本而故毀之者。即自毀也。
景文斥其奉之之弊。而匿其毀之之失。
豈良史之謂哉

甲午
 僖宗儼。懿第五子。十一即位。年二十七
  崩。葬靖陵。改乾符○是歳并州民生子二頭四
手○濮賊玉仙芝聚衆於

乙未 ○高駢破南詔○玉仙
芝作亂黄巣應之
己亥 是歳十一月兩日並出而鬪
庚子 改廣明○田令孜奉天子西走○巣賊入長安國
號大齊建元金統○李克用奔達旦
辛丑 改中和上自興
元入蜀
○拓拔思恭以兵赴難以
  之權夏綏
西夏
始此
 節度使
十一 澧州夾山善會禪師。廣州峴亭人也。姓
  廖氏。九歳於潭州龍牙山出家。依年受戒。
往江陵聽習經論該練三學。遂參禪會勵
力參承。初住京口。一夕道吾策杖而至。遇
師上堂。僧問。如何是法身。師曰。法身無
相。曰如何是法眼。師曰。法眼無瑕。師又
曰。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 非耳
目所到。道吾乃笑。師乃生疑問吾何笑。吾
曰。和上一等出世未有師。可往浙中華亭
縣參船子和上去。師曰。訪得獲否 道吾曰。
彼師上無片瓦遮頭。下無卓錐之地。師遂
易服直詣華亭。會船子鼓櫂而至。資師道
契微眹不留語見船
子章
師比欲遁世忘機。尋
以學者交湊。廬室星布曉夕參依。唐咸通
十一年庚寅。海衆卜于夾山遽成院宇。師
上堂示衆曰。夫有祖以來。時人錯會相承
至今。以佛祖句爲人師範。如此却成狂人
無智人去。他只指示汝無法本是道。道無
一法無佛可成。無道可得無法可捨。故云。
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若向
佛祖邊學。此人未有眼目。皆屬所依之法。
不得自在。本只爲生死茫茫識性無自由
分。千里萬里求善知識。須有正眼永脱虚
謬之見定取目前生死。爲復實有。爲復實
無。若有人定得許女出頭。上根之人言下
明道。中下根器波波浪走。何不向生死中
定當取。何處更疑佛疑祖替汝生死。有智
人笑女。偈曰。勞持生死法。唯向佛邊求。目
前迷正理。撥火覓浮漚。僧問。從上立祖意
教意。和上此間爲什麽言無。師曰。三年
不食飯。目前無飢人。曰既無飢人。某甲爲
什麽不悟。師曰。只爲悟迷却闍黎。師説頌
曰 明明無悟法。悟法却迷人。長舒兩脚睡。
無僞亦無眞。僧問。如何是夾山境。師曰。猿
抱子歸青嶂裏。鳥衘花落碧岩前。師再闢
玄樞迨于一紀。唐中和元年辛丑十一月
七日。召主事曰。吾與衆僧話道累歳。佛法
深旨各應自知。吾今幻質時盡即去。女等
善保護如吾在日。勿得雷同世人輒生惆
悵。言訖至于夜奄然而逝。其月二十九日
塔于本山。壽七十七。臘五十七。勅諡
明大師。塔曰永濟
壬寅 ○八月巣所署同州防禦使
朱軀來降。賜名全忠
癸卯 四月李克用等與巣戰
于渭橋。敗之。復京都
甲辰 七月李師悦追黄巣於狼虎
谷。其甥林言斬巣首降
乙巳 光啓三月帝歸于京師○十二月中宦田令
孜討王重榮敗績
  帝奔于鳳翔。沙陀之兵入于京師。剽掠
焚蕩。遂爲兵墟焉。自是天下崩裂大亂
十二
丁未
 是歳巖頭豁禪師示寂。師泉州人。姓柯
  氏。少落髮。抵長安受具。游講席習經律。次
與雪峯欽山結伴優游禪苑。初造臨濟。値
濟遷化見仰山才入門提起坐具云。和上。
仰山擬取拂子擧之。師曰。不妨好手。次見
徳山執坐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什麽。師
咄之。山曰。老僧罪過在什麽處。師曰。兩
重公案。便下參堂。山曰。這箇阿師稍似箇
行脚人。至來日上問訊。山曰。闍黎什麽處
學得這箇虚頭來。師曰。全豁終不自謾。山
曰。向後不得辜負老僧。雪峯在徳山作飯
頭。一日飯遲。徳山托鉢至法堂上。峯
飯巾次。見徳山云。這老漢鐘未鳴鼓未響
托鉢向什麽處去。徳山便歸方丈。峯擧似
師。師云。大小徳山不會末後句。山聞差侍
者喚師至方丈。問汝不肯老僧那。師密啓
其意。徳山至來日上堂。與尋常不同。師
到僧堂前撫掌大笑云。且喜得老漢會末
後句。他後天下人不柰何。雖然如此也只
得三年。徳山果三年後遷化。問古帆未掛
時如何。答後園驢喫草。上堂謂衆曰。吾
嘗究涅槃經見三段文。似衲僧説話。又曰。
休休。有僧禮拜請益。師曰。經云。吾教意
如伊字三點。第一向東方下一點。點開諸
菩薩眼。第二向西方下一點。點諸菩薩命
根。第三向上方下一點。點諸菩薩頂。此是
第一段義。又曰。吾教意如摩醯首羅劈開
面門竪亞一隻眼。此是第二段義。又曰。吾
教意猶塗毒鼓撃一聲。遠近聞者皆喪。是
第三段義。時小岩上座問。如何是塗毒鼓。
師以兩手按膝亞身曰。韓信臨朝底。問浩
浩塵中如何辯王。師曰。銅沙鑼裏滿盛油。
問如何是道。師曰。破草鞋抛向湖裏著。或
問佛問法問道問禪者。師皆作嘘聲。嘗謂
衆曰。老漢去時大吼一聲了去。其後中原
盜起。衆皆辟地。師端居自如。一日賊大
至。責以無供餽。遂剚刃焉。師神色不動。
大叫一聲而終。壽六十有一。後唐追諡
清嚴大師。有嗣法羅山。能世其高風云
十三
戊申
 改文徳。三月帝崩
己酉 昭宗曄。懿第七子。爲君俊頴有興復志。
  而外患已成内無賢佐。雖有智勇而不能
爲。年三十八爲朱全忠等弑于御幄。葬和
陵。在位十六年。改龍紀
庚戌 改大順○此下隨所在十三處覇附唐末并
五代年紀
  雷氏曰
    西秦茂貞 茂貞號秦鳳翔三七
    呉行蜜 揚呉淮南四主四六
    呉越鏐 錢杭呉越五主八四
    燕守光 守光僭燕一十九年
    楚殷 馬楚湖南五主五七
    蜀建 王建前蜀二主三五
    荊季興 季興荊南五主五七
    閩審知 王閩福建五主五五
    南漢隱 南漢隱廣五主六七
    蜀知祥 知祥後蜀二主四一
    南唐昇 李唐江南三主三九
    殷延改 延改號殷建州三年
    東漢旻 東漢崇原四主二八
  西秦茂貞字正臣。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
人。祖鐸父端。皆隷博野軍爲小校。
廣明中破巣功大。僖幸興元。賜姓李氏名茂貞。
明年天子歸宮 封鳳翔節度。進封隴西郡王。自
此蠶食河西有山南十四州地。據
鳳翔二十七年。同光二年卒矣
十四 是年仰山惠寂禪師示寂。韶州懷化人
  也。姓葉氏。年十五欲出家。父母不許。後二
載師斷手二指。跪致父母前。誓求正法以
劬勞。遂依南華寺通禪師落髮。未登
具即遊方。初謁耽源已悟玄旨。後參潙山
升堂奧。祐問曰。女是有主沙彌無主
沙彌。曰有主。曰在什麽處。師從西過東立。
潙知是異人。便垂開示。師問。如何是眞佛
住處。潙曰。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焔之無
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眞佛如
如。師於言下頓悟。自此執侍十有五載。凡
有言句皆爲後世宗範。一日師問潙山曰。
和上浮漚識近來寧未。潙山云。我無來經
五年也。仰曰。若恁麽和上如今身前應普
超三昧頂 潙山云。未在。仰曰。性地浮漚尚
寧。然燈身前何故未。潙山云。理則如是。
我未敢保任 仰曰。如何是未敢保任處。潙
山云。女莫口解脱。女豈不聞安秀二師被
則天試。入水始知有長人。到這裏鐵佛也
須汗出。寂子女大須修行。莫終日口密。及
領衆住王莽山。一日禪床陷入地中。地神
告以此山不任和上居止東南有大仰山乃
人間福地。遂遷止仰山。示衆曰。女等諸人
各自回光返照。莫記吾言。女無始劫來背
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難頓拔。所以假説方
便奪女粗識。如將黄葉止啼。有什麽是處。
亦如人將百種貨物與金寶作一鋪貨 賣。
柢擬輕重來機。所以道石頭是眞金鋪。我
這裏是雜貨鋪。有人來覓鼠糞。我亦拈與
他。來覓眞金。我亦拈與他。時有僧問。鼠
糞即不要。請和上眞金。師云。齧鏃擬開
口。驢年亦未會師云 索喚則有交易。不索
喚則無。我若説禪宗。身邊要一人相伴亦
無。豈況五百七百衆耶。我若東説西説。則
爭頭向前採拾。如將空拳誑小兒。都無實
處。我今分明向女説聖邊事。且莫將心湊
泊。但向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三明六通。
何以故。此是聖末邊事。如今且要識心達
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時後日自具去
在。若未得本。縱饒將情學。他亦不得。豈
不見潙山和上道。凡聖情盡體露眞常。事
理不二即如如佛。師因歸潙山省覲。祐問。
子既稱善知識。爭辨得諸方來者知有不
知有有師承無師承是義學是玄學。子試
説看。師曰。惠寂有驗處。但見諸方僧來。便
竪起拂子問伊。諸方還説這箇不*説。又
曰。這箇且置。諸方老宿意作麽生。祐嘆曰。
此是從上宗門爪牙。祐問。大地衆生業識
茫茫。無本可據。子作麽生知他有之與無。
師曰。惠寂有驗處。時有一僧從面前過。師
召云。闍黎。僧回首。師曰。和上這箇便是業
識茫茫無本可據。祐曰。此是師子一滴乳。
能散六斛驢乳。鄭愚相公問。不斷煩惱而
入涅槃時如何。師竪起佛子。公云。入之
一字不要亦得。師云。入之一字不爲相公。
師問雙峯。師弟近日見處如何。對曰 據某
甲見處。實無一法可當情。師曰。汝解猶在
境雙峯曰。某甲只如此。師兄如何。師曰。
汝豈無能知無一法當情者。潙山聞云。寂
子一句疑殺天下人。僧問。禪宗頓悟畢竟
入門的意如何。師曰。此意極難。若是祖
宗門下上根上智。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此
根人難得。其有根微智劣。所以古徳道。若
不安禪靜慮到這裏總須茫然。僧曰。除此
格外。還別有方便令學人得入也無。師曰。
別有別無令女心不安。汝是什麽處人。曰
幽州人。曰女還思彼處不。曰常思。師曰。彼
處樓臺林苑人馬駢闐。女反思思底還有
許多般也無。曰某甲到這裏一切不見有。
師曰。女解猶在境。信位即是。人位即未是。
據女所解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後自看。
潙山一日復問師曰。女向後記得人不。師
曰。若記只記見解。潙曰。何以如此。師曰。
西竺般若多羅讖二千年事。至時毫髮不
移。曹溪亦讖身後有難。及至亦無爽。今
時還得不。潙曰。此是行通。我是自宗通。亦
是學禪未問六通。師曰。某謂見解宗通語
絶滲漏屬語密。行解照用自辨清濁業屬
意密。某未齊曹溪與般若多羅。不敢輒記。
潙山深然之。先是師預示偈曰。吾年七十
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沈。兩手攀膝屈。
至是兩手抱膝而逝。師之異迹及垂讖記。
具存本山實録
壬子 ◎改景福
甲寅 改乾寧
丁巳 ○呉行密字化源。姓楊氏。廬州合肥人。家世微
賤。有膂力能擧千斤。日行三百里。爲
  本州歩健破巣功大。昭宗封淮南王。進封楚王。梁
祖封呉王卒。是年始封。至梁祖二年。據廬州十二
年。壽五十。四
子渥據淮南
十五 乾寧四年趙州從諗禪師示寂閲歳一
  百二十。師曹州人。姓郝氏。落髮未具戒。
便造南泉。泉一見深器之。一日問。如何是
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不。
曰擬向即乖。師曰。不擬如何知是道。泉云。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
記。若眞達不疑之地。猶如太虚廓然虚豁。
豈可強是非耶。師於言下大悟。自是周
旋南泉之門。凡二十年。次遍歴諸方。後歸
北地。衆請住趙州觀音古刹。示衆曰。如
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老僧有時
將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時把丈六金
身作一枝草用。佛是煩惱。煩惱是佛。問
曰。未審佛是誰家煩惱。師曰。與一切人煩
惱。僧云。如何免得。師云。用免作麽。問師還
入地獄不。答云。老僧末上入。僧云。大善知
識爲什麽却入地獄。師云。若不入阿誰教
化女。眞定帥王公携諸子入院。師坐而問
曰。大王會麽。王云。不會。師云。自小持齋
今已老。見人無力下禪床。王公加禮而去。
一日示衆曰。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
佛不度水。眞佛屋裏坐。菩提涅槃眞如佛
性盡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不問即無煩
惱。且實際理地什麽處著得。一心不生萬
法無咎。女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會
道截取老僧頭去。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心
若無異萬境一如。既不從外得。更拘執作
什麽。如羊相似。拾物安向口裏。老僧見
藥山和上道。有人問著便交合取狗口。老
僧亦交合却口。師之玄言天下推爲宗門
妙唱云
戊午 改光化○聖胄集成華岳玄偉禪師。編次貞元
已來宗師機縁。行于世
庚申 上與崔胤謀誅宦官劉季述等。以禁軍劫天
子。幽於少陽院。矯詔立
  太子即
帝位
辛酉 改天復○韓全誨等。劫帝幸鳳翔
○是年進錢鏐爵越王
十六 雲居道膺禪師示寂。師幽州玉田人。參
  洞山价公契悟宗旨。价深可之曰。此子已
後千萬人把不住。一日問曰。昔南泉問講
彌勒下生經僧云。彌勒什麽時下。生僧曰。
見在天宮。當來下生。南泉云。天上無彌勒。
地下無彌勒。師問。只如天上無彌勒地下
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洞山直得禪床震
動。乃曰。膺闍黎。及結庵於後洞。日感天厨
奉供。洞山勉令隨方接人。遂登雲居。學
徒奔湊。至一千五百衆。嘗示衆曰。古人
云。地獄未是苦。若向此衣單下不明大事。
却是最苦。女等既在這箇行流。十分去九
不較多也。更著些子精彩。便是上座不屈
平生行脚。不辜負叢林。古人道。欲得保任
此事。須向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方有
些子氣力。汝若大事未辦。須履踐玄途。又
曰。汝等師僧家。發言吐氣須有來由。凡問
事須識好惡尊卑良賤。信口無益。傍家到
處覓相似語言。所以尋常向兄弟道。莫怪
不相似。恐同學太多去。第一莫將來。不相
似。八十老人出場屋。不是小兒戲。一言參
差千里萬里難爲收攝。直至敲骨打髓。須
有來由。言語如鉗夾鉤鎖相續不斷。始得
頭頭上具物物上新。可不是精得妙底事。
道女知有的人終不取次。十度擬發言。九
度却休去。爲什麽如此。恐怕無利益。體得
的人心如臘月扇。口邊直得醭出。不是
汝強爲。任運如此。欲得恁麽事。須是恁麽
人。既是恁麽人。何愁恁麽事。學佛邊事是
錯用心。假饒解得千經萬論。講得天華落
石點頭。亦不干自己事。況乎其餘有何用
處。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
木逗圓孔。多少差訛。設使攅花簇錦事事
及得盡一切事。亦只喚作了事人無過人。
終不喚作尊貴。將知尊貴邊著得什麽物。
不見從門入者非寶。捧上不成龍知麽。又
曰。如好獵狗。只解尋有踪跡底。忽遇羚羊
掛角。莫道跡氣亦不識。僧問。羚羊掛角時
如何。師曰。六六三十六。曰不會。師云。不
見道無蹤跡。一僧在房内看經。師隔窓
問。闍黎念者是什麽經。對曰。維摩經。曰
不問維摩經。念者是什麽經。其僧有省。師
臨終前期五日。爲衆開最後方便。序出世
始末。衆皆愴然。至時端坐而化。後唐諡曰
弘覺禪師
十六
甲子
 改天祐正月朱全忠。奉天子遷洛陽。八
月弑之。而立少子祝。年十二
乙丑 哀帝祝天祐二年○彗竟天○昭第九子。朱全
忠弑昭立帝。時年十三。
  軍國之政禀全忠。年十七歳。梁王使劉
覇害焉。葬温陵。謚景宗。在位三年
丙寅 濮王昭之子。少帝遇鴆暴崩。梁王與百僚號
慟。衆議即位。如周公故事。天祐四年
  禪位于梁。
遇鴆而卒
右唐十九帝不與
武后
凡二百九十年
軀簒
  五代
十七 叙曰。後梁朱氏簒唐。閲五朝八姓。十有
  三君。五十三載。歐陽文忠公泫春秋著爲
五代史。古所謂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然
自秦漢而下。禍起蕭牆變生肘腋。君臣父
子之際。所不忍願聞者。奚更不懼之多乎。
予嘗以唐新舊本紀參校。粗見文忠師仰
春秋。略例紀事褒貶之妙。非他史所及。因
采數十端著新唐史本紀。略例一篇。及
得五代史。閲其自發述作之意。與予言亦
頗合。然擧春秋宗王之作裁正唐史可也。
以之致虚名盛禮。而歆艶五代之君。不幾
於枉設乎。朱全忠弑昭宗滅唐祚。雖王莽
劉曜之惡。不足以比之。及其有國。父父子
子。更相屠僇。不殊犬豕之死。正吾教善惡
因果之効也。文忠篾視而不取。特假春秋
峨巍位號朝儀。以賁之。卒無一辭深誅痛
責。使世忠良閲之。曷以泄胸中之不平乎。
荊國王文公嘗歎惜文公不脩晋書而脩五
代史。予之言蓋文公歎惜之意也。至於李
克用石敬瑭劉知遠。皆突厥沙陀夷狄之
種。朱全忠郭威乃中國人。反不若三夷狄
近人類也。郭威代漢及養子世宗。頗有聲。
然議者概見而未知詳夫
十八
丁卯
 梁太祖軀。改開平○僖宗賜姓全忠。禪
  唐之後更名晃字匡聖。本宋州碭山午溝
里人。父曰誠。以五經教之。果簒唐祚。年六
十一。爲子友珪弑矣。在位六年。都汴遷
洛○雷氏曰梁祖失温庶人。
末帝三主十七
○呉越鏐字具美。姓錢氏。杭州臨安人。少無頼閑
散。僖宗時爲董昌偏將。以弩射死黄巣先
鋒。斬首數百。巣不敢犯臨安。昌以爲都指揮。昌亦
叛。鏐以状聞昭宗。昭以鏐爲淅東招討使。既下昌。
進封天下兵馬都元帥。至梁進封呉越王。後唐莊入
洛。賜玉册金印。因稱呉越王。壽八十一。立杭州。
二十
一年
○雷氏曰錢杭呉越
五主八四
  燕守光姓劉氏。深州樂壽人。父仁恭事幽州李可有
大勛烈光亦如之。八月自號大燕皇帝。改元
應天。立幽
州十九年
○雷氏曰守元僣燕
一十九年
十九
戊辰
 五月雪峯義存禪師示寂。師泉州人。姓
  曾氏。十七落髮。往幽州受具。綿歴禪會縁
契徳山。咸通中登象骨山。雪峯剏院玄侶
奔萃。懿宗賜號眞覺大師。上堂僧問。拈&MT02045;
竪拂不當宗乘。和尚如何指示。師竪起拂
子。其僧抱頭而出。師乃不顧。道怤問。只
如古徳豈不是以心傳心。師曰。兼不立文
字語句。怤曰。只如不立文字語句。師如
何傳。師良久。怤禮拜。師曰。更問我一轉豈
不好。怤曰。就和上請一轉話頭。師曰。只恁
麽唯別有商量。曰和上恁麽即得。長慶問。
從上諸聖傳受一路。請師垂示。師默然。長
慶禮拜而退。師莞爾而笑。師有時謂衆
曰。堂堂密密地道。怤出問曰。是什麽堂堂
密密。師起立曰。道什麽。怤退歩而立。師垂
語曰。此事得恁麽尊貴。得恁麽綿密。怤對
曰。某甲到來數年不問和上恁麽示誨。師
曰。我向前雖無如今已有。莫有妨麽。曰不
敢。如此和上不已而已。師曰。致使我如
此。怤從此信入。因普請次。師擧潙山見色
便見心語問怤。還有過也無。怤曰。古人爲
什麽事。師曰。雖然如此要共女商量。曰
恁麽即不如道。怤鋤地去又嘗普請次。師
問皎然曰。古人道誰知席帽下元是昔愁
人。古人意作麽生。晈然側戴笠子曰。這箇
是什麽人語。又問曰。持經者能荷擔如來。
然乃捧師向禪床上著。一日紹卿隨師經
行次。見芋葉動。師指動葉示之。卿曰。某
甲怕怖。師曰。是汝屋裏底怕怖什麽。紹卿
從此開悟。安國弘瑫參師。師曰。甚處來。曰
江西。師曰。什麽處見達磨。曰分明向和上
道。師曰。道什麽。瑫曰。什麽處去來。一日
師見瑫忽搊住云。盡大地是解脱門。把
手教伊入不肯入。曰和上怪弘瑫不得。師
曰。雖然如此爭柰背後許多師僧何。太原
孚上座參師。禮拜訖立於座右。師才
視。孚便下看主事。異日師見孚指日示之
孚搖手而出。師曰。汝不肯我。孚曰。和上搖
頭某甲擺尾。什麽處不肯和上。師曰。到
處也須諱却。一日衆僧晩參。師在中底臥。
孚曰。五州管内只有這和上較些子。師便
起去。師居閩川四十餘年。法席之盛卓冠
天下。常不下一千五百衆。臨終出遊藍田
莫歸浴畢中夜示寂。壽八十有七
二十 十一月玄沙師備禪師示寂。師少爲漁
  家子。年甫三十。始出家具戒習頭陀行與
雪峯師資道契。雪峯毎歎曰。備頭陀再來
人也。閲楞嚴經發明心地。由是應機敏捷。
與修多羅冥契。諸方玄學者有所未決。必
從之請益。師上堂時久。衆謂不説法。一時
各歸。師乃呵之曰。看總是一樣底。無一箇
有智慧但見我開兩片皮。盡來簇著。覓言
語意度。是我眞實爲他却總不知。看恁麽
大難大難。十方諸佛把女向頂上著。不敢
錯誤著一分子。只道此事唯我能知。會麽。
如今相紹繼盡道承釋迦。我道釋迦與我
同參。汝道參阿誰。會麽。汝今欲得出他五
蘊身田主宰。但識取汝祕密金剛體。古人
向汝道。圓成正遍周沙界。我今少分爲汝
智者。可以譬喩得解。汝見此閻浮提日麽。
世間人所作興營養身活命種種作業。莫
非承他日光成立。只如日體還有多般及
心行麽。還有不周遍處麽。欲識此金剛體
亦如是。只如今山河大地十方國土色空
明暗及汝身心。莫非盡承汝圓成威光所
現。直是天人群生類所作業次受生果報
有性無情。莫非承女威光。乃至諸佛成道
果接物利生。莫非盡承女威光。只如金剛
體。還有凡夫諸佛麽。有女心行麽。不可道
無便當去。女既有如是奇特。會麽。努力珍
重。師初住梅溪。後居玄沙。一時天下叢
林海衆。皆望風欽服。閩帥王公待以師禮。
學徒垂千人。室戸不閉。師應機接物垂二
十年。所演法要有大録行于世。沒年七十
有五。閩帥賜號宗一禪師
○楚殷字覇圖。姓馬氏。許州鄢陵人。世爲農家。
事梁。征伐有功。封爲楚王。至末帝貞明丙
子。始建國立郡州。
十四年。壽七十九
雷氏曰馬楚湖南
五主五七
蜀建字光圖。姓王氏。許州武陽人。佐唐有功。封西
平王。進封蜀王。遂有鼎分之志。昭宗遇弑。少
帝禪梁。擧哭哀慟。文武勸進。遂立成都。
號蜀。十二年卒。壽七十二。改武成
○雷氏曰
王建前蜀
二主三五
荊季興字貽孫。陝州硤石人。本名李昌。少爲汴州
李讓家童。梁祖初鎭宣武。讓入貲養爲子。
易姓朱氏。興因讓故得見梁祖。祖見奇之。亦命爲子。
因姓朱氏。後拜宋州刺史。破青州徙穎陽防禦。進封
渤海王。復姓高氏。唐莊開蜀有功。封南平
王。呉人册之。立荊南二十年。壽五十四
○雷氏
季興荊南
五主五七
呉渥字承天。蜜長子。蜜病出鎭宣州。嗣立淮南一
年。壽二十三。爲温灝殺之○隆演。字鴻源。蜜
次子。温灝殺渥。演遂即位。十二年
改年武元。壽二十四卒。弟溥又立
閩審知字信通。姓王氏。光州固始人。兄朝唐封福
州觀察。既卒。知代征伐有功。昭宗進封瑯
琊王。至梁祖加拜爲知書令。封閩
王。遂立福建。十八年。壽六十四
雷氏曰王閩福建
五主五五
廿一
庚午
 南岳山惟勁頭陀。集光化以來出世宗
  師機縁。爲續寶林傳
辛未 改乾化
  南漢隱姓劉氏。上蔡人也。其祖安仁。後徙閩中。商
賈南海。因家焉。父謙爲廣州牙將。破巣爲
封州刺史。既卒。州人表隱代之事唐勛烈。昭宗封爲
南海王。天祐二年進封安南都護。三年封南平王。今
梁又封南海王。後貞
明三年卒。壽三十八
雷氏曰南海隱廣
五主六七
壬申 梁祖疾甚。郢王友珪。左遷菜州刺史。不
  行乃微行詣左龍虎統軍韓勍。謀入伏禁
中。友珪僕夫馮廷鍔刺帝于寢殿。矯詔
友珪權主軍國之務。發喪即帝位。初梁祖
軀略地於宋亳間。偶與逆旅婦人野合而
生。立未一年。友貞貶爲庶人。改年元鳳
廿二
癸酉
 末帝友貞。一名瑱。軀第三子。聞友珪亂
  起兵討之。既殺友珪。命趙嵓傳國寶。至汴
迎王即位。更名鍠。且都汴。蓋祖地矣。唐
使皇甫麟滅之。在位十年。復稱乾化
乙亥 改貞明
丙子 晋兵七萬來伐○遼主阿保機稱帝。立
  國號大。契丹改元天賛。遼之始也中國簡册
所不載。
遠夷草昧無可考。故其年代不可得而詳也。其父斡
里。爲夷離中。猶中國刺史主。生而拓落。多智雄健。
有膽略好騎射。鐵厚一寸而洞之。夜寢則有光。左右
莫不驚。諸部畏服之。有宋相安。至天祚爲金滅之。
治國十
一年
廿三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
  稱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
寢臥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嚢。凡供身之具
盡貯嚢中。入&MT01163;肆聚落。見物則乞。或醯醢
魚爼。才接入口。分少許投嚢中。時號長汀
子布袋師也。嘗雪中臥。雪不沾身。人以
此奇之。或就人乞。其貨則售。示人吉凶
必應期無忒。天將雨。即著濕草屨途中驟
行。遇亢陽。即曳高齒木履。市橋上竪膝而
眠。居民以此驗知。有一僧在師前行。師乃
拊僧背一下。僧迴頭。師曰。乞我一文錢。
曰道得即與汝一文。師放下布袋叉手而
立。白鹿和上問。如何是布袋。師便放下布
袋。又問。如何是布袋下事。師負之而去。先
保福和上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放下布
袋叉手。保福曰。爲只如此。爲更有向上事。
師負之而去。師在街衢立。有僧問。和上在
遮裏作什麽。師曰。等箇人。曰來也來也
歸宗柔和上
別云歸去來
師曰。女不是遮箇人。曰如何是
遮箇人。師曰。乞我一文錢。師有歌曰。只箇
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横妙用
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眞實。騰騰自在無所
爲。閑閑究竟出家兒。若覩目前眞大道。不
見纖毫也大奇。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
用尋經義。心王本自絶多知。智者只明無
學地。非聖非凡復若乎。不疆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人能
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携錫若登
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又有偈曰。一鉢
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覩人少。問路
白雲頭。梁貞明二年丙子三月師將示滅。
於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説偈曰。彌
勒眞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
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其後他州有人見
師亦負布袋而行。於是四衆競圖其像。今
嶽林寺大殿東堂全身見存
丁丑 漢名嵓嵒隱之庶子。生于外舍。身長七尺。
承父襲封南海王。是年建國。號越。二年更
  號漢。壽五十四卒。立三十一年。
龑者蓋採周易飛龍在天之義爾
戊寅 蜀衍字化源。建之第十一子。母曰徐賢妃。以寵
得立爲太子。建亡即位。荒淫自恣。委政宦
  者。改大光。立六
年。唐郭崇韜伐之
庚辰 呉溥蜜第四子。立不改號。治十七
年。壽二十八。南唐昇滅之
辛巳 改龍徳
癸未 上聞李嗣源兵至。令皇甫麟殺己。嗣源
  兵入城國亡
右朱梁二主共一十七年晋李存
勗滅之
廿四 後唐姓李氏王土徳。
都汴洛起太原
雷氏曰唐武克用莊明
閔末四主十五
  武皇帝克用世號朱耶。出于突厥後。自號沙陀。以
朱耶爲姓。烈考朱耶赤心。以徐州功
大。懿宗賜姓李氏。俾定天下。莊
宗即位。天祐五年薨。葬陵雁門界
莊宗存勗太祖嫡子。母曹后。帝英武善戰。滅梁代
之。自梁祖二年立。至同光三年。四十三
歳崩。葬河
南雍陵
改同光
甲申 朝廷封李茂貞爲秦王○高季興爲南平
  王
廿五 魏府興化存奬禪師。詔入内庭。帝問禪
  要。御賜馬一疋。不慣墜馬傷足。至次年示
疾。帝一日謂師曰。朕收大梁得一顆無價
明珠。未有人酬價。師曰。請陛下珠看。帝
以手展開幞頭脚。師曰。君王之寶誰敢酬
價。師化後。勅謚廣濟大師。塔曰通濟。師嘗
問僧。什麽處來。曰崔禪處來。師曰。將得崔
禪喝來否。曰不將得來。師曰。恁麽即不從
崔禪來。僧便喝。師遂打。師示衆曰。我只
聞長廊下也喝。後架裏也喝。諸子汝莫盲
喝亂喝。直饒喝得興化向半天裏。住却撲
下來氣欲絶。待興化蘇息起來。向汝道未
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羅帳裏撒眞珠與汝
諸人。虚空裏亂喝作什麽。師勘克賓。語具
傳燈
乙酉 朝廷遣周徳威執劉守光至雁門令存霸刺
心血祭祖
已斬之
于市
  呉溥於石頭城上。建清
涼寺。請悟空住持
前蜀改咸康來降。勅孟知祥鎭
蜀。前蜀二主。共三十五年
錢鏐封呉越國王仍請署群臣
百官詔許之
閩延翰字子逸。審知長子。同光四年莊宗
遇弑。建國稱王。禀唐正朔。立一年
廿六
丙戌
 改天成。明宗嗣源立世本夷狄無姓。父電爲
雁門歩將生子邈佶烈。
  太祖克用養爲子。姓李名嗣源。初帝至鄴都。軍俄大
譟曰。請令公帝河北石敬瑭康義誠勸進嗣源。乃令
安重誨移激會兵。軍勢大盛。嗣源據大梁。時從馬直
都指麾。使郭從謙。不知睦王存人已死。欲奉之作亂
莊宗中流失殂于綘霄殿廡下。善友斂廡下樂器。覆
莊尸焚之。及嗣源即位。拾莊宗骨。石殯之。時年已六
十矣。毎夕宮中焚香告天。願早生聖人爲生民
主。在位八年。後爲臣朱弘昭等殺之。葬徽陵
閩鏻先名延鈴。審知次子。初延禀與鏻謀殺翰。禀推
鏻立之。禀還建州。臨決別云。善繼先志。無煩
老兄重來。至長興二年。與鏻撃不勝。爲鏻殺之。鏻好
事鬼神。道士劉守元以左道惑之。建寶皇后宮居焉。
後帝爲李
倣殺之
改元天寶
丁亥 遼主徳光名耀屈之姓劉氏。阿保機第二子。
誕於大部落東牙帳。未
  時黒雲覆帳。火光照耀。有聲如雷。及長雄傑有大志。
精騎射平奚渤海二國。治廿一年。於所居大部落。建
天雄寺。有契丹太祖像
存焉。大赦。改元天顯
己丑 荊從誨字遵聖。興之長子。立
二十一年。壽五十八
庚寅 改長興。秦王李茂貞入朝。去建國之制
  楚希聲字若訥。殷次子。判内外
諸軍事。殷卒。立之三年
壬辰 楚希範字子矩。殷之第四子。兄弟十人。嫡子希
振。最長仁賢其聲範同母而生。聲母袁
  氏。色美得寵而先立。振棄官爲道士。聲
卒絶立。改年應順。立十五年。壽四十九
孟知祥是年封
爲蜀王
○初令雕九經印板馮道
監造
栴檀瑞像自下。二十一年復在江南
廿七 福州長慶惠稜禪師示寂。杭之鹽官人。
  姓孫氏。幼歳禀性淳淡。年十三於蘇州通
玄寺出家登戒。歴參禪肆。唐乾符五年入
閩中。謁西院訪靈雲。尚有凝滯。乃之雪
峯。因問。從上諸聖傳受一路。請垂指示。
峯默然。師設禮而退。峯莞爾而笑。異日
雪峯謂師曰。我尋常向師僧道。南山有一
條鼈鼻蛇。汝諸人好看取。對曰。今日大
有人喪身失命。峯然之。師入方丈參。雪峯
曰。是什麽。師曰。今日天晴好普請。自此酬
問未嘗爽於玄旨。乃述頌曰。萬象之中獨
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昔時謬向途中覓。
今日看如火裏氷。師來往雪峯二十九載。
至天祐三年。受泉州刺史王延彬請。住招
慶。後閩帥請居長樂府之西院。奏額曰長
慶。號超覺大師。上堂良久謂衆曰。還有
人相悉麽。若不相悉欺謾兄弟去。只今有
什麽事。莫要窒塞也無。復是誰家屋裏事。
不肯當荷更待何時。若是利根參學。不到
這裏來。會麽。如今有一般行脚人。耳裏總
滿也假饒收拾底還當諸人行脚事麽。廣
説具如傳燈録。師兩處開法。徒衆一千五
百。化行閩越二十七載。後唐長興三年壬
辰五月十七日歸寂。壽七十有九。臘六十
癸巳 呉越錢傳&MT02046;字文寶。錢鏐長子。從父征伐
而有大功。爲群臣請立九年
  閩改龍啓
閔帝存厚明帝第六子。帝疾篤。秦王從榮作亂。孟
漢瓊斬之。十一月詔徴宋王存厚。一名
從厚。入權天雄軍府事。帝殂。祕喪六日。群臣自鄴迎
之。即位于柩前。甲午改元應順。帝從朱弘昭等言。徙
潞王存珂鎭河東王。不受命。命兵討之。王整衆而東。
帝奔魏州至衞依刺史玉弘贄。潞王入謁。太后命王即
位。廢閔爲鄂王。遣弘贄子殿直。亦往鴆帝。
帝不飮。巒縊殺之。後追諡閔帝。在位五月
甲午 四月改清泰。末帝存珂明宗養子。本鎭州平
山人。姓王氏。家世
  微賤。母曰魏氏。明宗爲騎將。過平山掠得有子阿三。
已年十餘歳。明養爲己子。號存珂。長能騎射。封潞
王。即位二年。爲石敬瑭外結契丹主攻
之。帝擧室自焚。壽五十一。在位二年
○蜀孟知祥字寶胤。姓孟氏。荊州龍岡人。祖察秉
昭義節旄。父巘磁州刺史。其母王氏。
夢日月生于太原。後事唐封爲蜀王。明宗崩。祥乃
立國號蜀。改年明徳。立一年。六月有疾。遂付于昶

廿八 是年二月功徳司奏。毎年帝誕節諸州
  府。奏薦僧尼欲立講經科禪定科持念科
文章議論科以試其能不。帝從奏出繋
年録
乙未 許王明宗幼子。爲契丹立
之。不逾月王遇害
  蜀昶知祥第三子。初名賛。祥卒昶立。不改號。
治三十一年○雷氏曰知祥後蜀二主四一
廿九 石晋姓石氏
王金徳
雷氏曰。晋高敬瑭少帝丹主
二姓三主一十一年
丙申 改天福高祖敬瑭晋陽人。父臬捩雞。本出西
夷。自朱耶歸唐。從居山陰。
  後隨克用征伐有功。官至洛州刺史。生帝。姓石。不知
因。始明宗愛之。以女妻之。是爲永寧公主。爲太原節
度。唐室既亂。末帝徙敬瑭鎭天平不行。命兵討之。石
與桑維翰劉知遠等。假兵契丹。光破唐兵。縁先父事
光。因乃滅唐。築檀柳林。即帝位。改長興。七年爲天
福元年。十月兵至。帝自焚。十一月敬瑭入洛陽。立八
年崩。壽五十
一。葬新安陵
閩昶鏻之長子。名繼鵬。既立奉道。乃殺李
倣。改元通文。立四年。爲延羲子殺之
丁酉 晋歳用金帛三十萬遺大遼
  南唐昇字正倫。徐州人。世本微賤。父榮唐亂不知
所終。有姊出家爲尼。出入徐温宅。與温妻
李氏同姓。昇身長七尺。爲人温。厚滅呉溥
而立之。年改昇元。壽五十六。據江南金陵
雷氏曰
李唐金陵
三主三九
戊戌 蜀改年
廣政
○大遼年改會同
國號大遼
庚子 閩延曦審知少子。既立鑄大錢。以一當十。因出
醉還連重遇等使壯士馬上殺之。立四年。
  改元永隆。漢度
民萬一千人爲僧
辛丑 呉越王佐字右。
&MT02046;之子。立七年。壽二十
壬寅 南漢玢初名洪度。龔之子。耀樞龜圖皆早死。玢
立二年。改元光天。後爲道庠陳思潮等
  
癸卯 南漢晟初名洪熙。既殺玢自立。封思潮等爲功
臣。改元乾和。立二十年。酒太過卒。壽三
  
甲辰 改開運。少帝重貴高祖猶子。祖有六子。皆亡。
帝父敬儒祖之兄也。早卒。
  高祖養帝爲子。故得立位。後三年爲契丹主耶休徳光
長驅過河入汴攻之。帝出降封。負義侯送至和龍府。
不知何年卒。
在位三年
右晋二主凡十一年而漢
繼之
南唐璟昇長子。立二十四年。
改元保大。壽六十四
是年舊唐史成。劉喣撰。授司空平章事
并載佛
祖異迹
三十 江南上元縣一民暴死。三日復甦。詣唐
  主具奏。入冥見先帝言。爲宋齊丘所誤殺。
和州降卒千餘人。寃訴仗汝。歸語嗣君。凡
寺觀鳴鐘可延久其聲。吾受苦唯聞鐘則
暫休。或能爲造一鐘尤善。吾在位日甞以
于闐國遺我玉天王像。藏於瓦棺寺佛左
膝。人無知者。汝以此爲驗。唐主遂詣瓦
棺寺。佛膝得天王像。感泣造一鐘於清涼
寺。鐫其上曰。薦烈祖考高皇帝。脱幽出厄。
以玉像建塔。葬蒋山出法
殷延政亦審知子。延曦湎淫虐政。數貽書諫之。曦
怒遣杜建崇擧兵攻政。爲政敗之。乃立建
州。改國號殷。改
年天徳。止三年
雷氏曰延政號殷
建州三年
卅一
乙巳
 契丹怒帝不上表稱臣。乃大
擧兵入。少帝迎於澶州
丙午 正月遼主徳光入晋不一年獲民皆黥其面
祖威李守眞宋
  彦筠降於契丹。張彦澤斬關而入。帝懼迎拜于門。
契丹不禮。命左右執之。彦澤傳遼主書與太后慰撫
之。降晋帝爲負義侯安置黄龍府即慕容氏和龍城也。
契丹御汴宮受朝賀。以國舅麻剌蕭翰留守汴。以天時
向暑發大梁。自白馬渡河。盡驅百僚赴常山。至灤城
得疾。至殺胡林卒。國人剖其腹實鹽。數斗載之。北晋
人謂之
帝羓
姓劉氏王
水徳都汴
○雷氏曰漢祖知遠隱帝
承祐二主四年
卅二
丁未
 高祖知遠。後更名暠其先沙沱部人。移居太
原。帝生於晋陽。業農。
  威重。後與敬瑭同侍明宗爲偏將。及立石晋于太原。
以帝爲侍衞親軍都虞侯。少帝進封太原王。契丹臨京
師。少帝被俘。乃圖義擧。二月即位於太原。自稱漢
王。擁兵入於汴。殺許王與太妃兼晋。二年春卒。在位

乃晋開運四年也
遼世宗立諱阮番。名元欲。太祖孫。東丹
王突欲之子。改元天祿。治五年
楚希廣字徳丕。範同母弟。既立。
三年後爲兄萼兵伐而縊
戊申 改乾祐○呉越倧瓘子佐弟。立一年。爲胡進
思疑之。廢囚于義和院。迎
  俶立遷
倧東府
己酉 隱帝承佑高祖二弟。曰崇。曰信。崇子曰贇。皆
仕宦也。高祖三子。曰承訓。承佑。承
  勳。嫡子訓亡。諸子尚幼。以佑紹立信任倡優疎遠大
臣。時年十八。時李業等状申於廣政殿。因朝王章楊
邠史弘肇。又使人殺郭威於鄴。威乃擧兵犯宮。帝出
城南趙村。爲伶人郭允明刺殺之。壽二十。就乾祐年號
呉越王俶佐之弟。字文徳。胡進
思立之。在位三十年
荊保融字徳長。誨第三子。立
十年。壽四十一歳
楚希萼廣之兄。殺廣而立。明年隱帝崩。京師大亂。
萼遂臣于李璟降封楚王。以軍政事任弟希
崇。崇亦臣璟。璟使邊
鎬入楚。遷馬氏于金陵
卅三 雲門文偃禪師示寂。師姑蘇嘉興人。姓
  張氏。初參睦州蹤禪師。州見來便閉却門。
師三扣門。問誰。師云。某甲。州云。作什麽。
師云。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州才開門。師拶
入。州擒住云。速道速道。師擬議。州托開
云。秦時&T051304;轢鑚。師從此悟入。州即指師
見雪峯。師至雪峯莊。遇僧上山即教之云。
汝到山頭見和上。上堂衆才集。便出握腕
立地云。這老漢項上鐵枷。何不脱却。其
僧如教致問。峯下座搊住云。速道速道。僧
無對。峯云。適來不是爾語。僧云。是某甲
語。峯云。侍者將繩棒來。僧云。某在莊上。
見一浙中上座。教來恁麽問。峯云。大衆去
莊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識來。師上山才見
雪峯。便問。因什麽得到與麽地。師乃低頭。
從此契合。決擇久之。遍訪諸方。晩游廣中。
靈樹知聖禪師久遲師來。比至亦率衆門
迎。命居第一座。樹將終遺書囑廣主。請
師繼踵住持。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一代時
教。師云。對一説。問如何是法眼。師云普。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云。東山水上行。
問乞師指箇入路。師云。喫粥喫飯。問如何
是透法身句。師云。北斗裏藏身。問如何是
不掛唇吻一句。師云。合取狗口。問如何轉
動即得不落階級。曰南斗七北斗八。師乃
云。眼睫横亘十方。眉毛上透乾坤。下透
黄泉。須彌山塞却爾咽喉。還有會處麽。若
會得拽取占波國與新羅國鬪額。又云。盡
乾坤一時將來著女眼睫上。爾諸人聞
恁麽道。不敢望爾出來性懆把老僧打一
掴。且緩緩子細看。是有是無。是个什麽道
理。直饒向這裏明得。若遇衲僧門下。好槌
脚折。汝若是箇人聞説道什麽處有老宿
出世。便驀面唾汚我耳目。汝若不是箇脚
手。才聞人擧便當荷得。早落第二機。又曰。
直得觸目無滯。達得名身句身一切法空
山河大地是名名亦不可得。喚作三昧性
海倶備。猶是無風匝匝之波。直得忘知與
覺覺即佛性矣。喚作無事人。更須知有向
上一竅在。又曰。彈指謦咳揚眉瞬目。拈
槌竪拂或作圓相。盡是撩鉤搭索。佛法二
字未曾道著。道著即撒屎撒尿。又曰。光不
透脱有兩般病。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
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隱隱似有箇物相似。
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兩般病。得到
法身。爲法執不忘己見猶存。坐在法身邊
是一。直饒透得法身去。放過即不可。子細
檢點來有什麽氣息。亦是病。又曰。直得乾
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不見一色
始是半提。直得如此。更須知有全提時節。
師居靈樹久之遷韶陽雲門。廣主屢請入
内問法。待以師禮。往來學徒不下千人。臨
終以表辭廣主。垂戒學徒端坐而逝。遺命
塔全身於方丈。後一十七年。至宋乾徳三
年。雄武軍節度推官院紹莊夢師。以拂子
招之曰。爲吾寄語秀華宮使特進李托。奏
請開塔。吾久蔽塔中。宜令暫出。李得其語
即以奏聞。尋有旨。令韶州刺史同詣雲門
開塔。果見師眞容如生。髭髮皆長。李復
上其事。廣主迎眞身赴闕。留内庭供養。逾
月送歸封塔。諡大慈匡眞宏明禪師。有
法嗣澄遠焉
庚戌 十一月郭威兵至上
爲諸兵所殺
右漢二主四年郭威
簒之
卅四 周姓郭氏王水
徳三主都汴
雷氏曰周祖郭威世宗
恭帝三主九年
辛亥 太祖威更名廣刑州唐山人。父簡事晋。爲順州
刺史。帝少孤貧。落魄無拘。年
  十八有權勇。嘗殺人路徒因李繼韜惜其勇而縱之。後
漢祖命爲樞密使。隱帝聽李業讃。遣供奉孟業齎密詔
殺帝。帝乃擧兵。隱出宿七里寨衆潰。隱回至玄化門。
劉銖在門上。問隱。左右兵馬何在。因射左右。隱回轡
西北至趙村。爲伶人郭允明刺殺之。帝迎劉旻子贇立
之。未至兵士馮道等擁帝而立。太后廢贇爲湘陰公。
以威監國受漢太后誥即位。出漢宮器
碎於庭。詔曰。自今紛華之物毋得入宮
帝嘗屢戒晋王曰。我死當衣以紙衣。
殮以瓦棺。至甲寅正月卒。在位三年
改元廣順○
遼穆宗璟番名兀律太宗長子。是年九月世宗兀
欲爲燕王述軌等弑於新州
火神泛。遂即位。改元應暦。至戊辰即宋太祖。
開寶元年九月爲庖人弑于黒山下。治十八年
東漢旻姓劉氏。漢祖母弟。初名崇。爲
太原守。乾徳四年。立三年
世尊示滅一千九百年矣
卅五
壬子
 汝州寶應南院顒禪師示寂。師系河北
  人嗣興化奬禪師。上堂示衆曰。赤肉團上
壁立千仞。時有僧問。赤肉團上壁立千仞。
豈不是和上語。師曰是。其僧乃掀倒禪床。
南院曰。這瞎驢便棒。又云。諸方只具啐啄
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有僧便問。如何
是啐啄同時用。云作家不啐啄。同時失。僧
云。此猶未是某甲問處。云汝問處作麽生。
僧云。失。師乃打。僧不肯後於雲門會下聞
二僧擧前因縁。一僧云。當時南院。棒折
那。僧聞此語忽然大悟。方見南院答話處。
僧却回汝州省覲。値師遷化乃訪風穴。穴
認得便問。上座是當時問南院啐啄同時
話底麽。僧云是。穴云。會也未。僧云。會也。
穴云。爾當時作麽生會。僧云。某甲當時
如燈影中行相似。穴云。女會也
卅六
癸丑
 旃檀瑞像此下一百七十七年在汴京
  印板方成
印行之
甲寅 世宗榮字茂先太祖猶子。本姓柴氏。亦唐山
人。太祖妻兄守禮之子。後從
  姑養太祖家。遂命爲子。官至澶州節度使。祖崩祕喪
迎帝立於柩前。威震夷夏。廢諸寺宇。年三十而崩。葬
慶陵。治
六年
改顯徳○趙匡胤爲
宿衞將
東漢承鈞旻之次子。去年旻崩。遂立。拜五臺山
僧繼顒爲鴻臚卿。在位三年。不改號
卅七 二月詔廢天下無勅額寺院。凡三萬三
  百三十六所。存者二千七百所。廢銅像爲
錢。時鎭州銅大悲像感應異常。州之士民
願以錢貸。制不許。及毀其背群力皆墮腕
而死。遂停其半○制出家者必俟父母命。
郡國歳造僧帳。凡死亡還俗者。以時關落
之。僧帳自此始
丙辰 詔築大梁城
行欽天暦
○詔華山隱士陳摶入見。問
  以飛昇黄白之術。摶答曰。天子富有四海。
不應問遣還山
丁巳 東漢年改天會
卅八
戊午
 顯徳五年七月十七。清涼文益禪師示
  疾。江南國主親降候問。越旬有五日沐浴
辭衆。端坐而逝。停龕三七顏貎如生。公卿
李建勳而下。素服奉全身建塔。諡曰大法
眼禪師。餘杭人。姓魯氏。初究教乘傍探儒
典。游方遇羅漢琛禪師頓明大事。久之卓
菴而居。次歴江外至臨川。州牧請住崇壽。
開堂示衆曰。諸人既盡在這裏。山僧不可
無言與大衆擧一古人方便。珍重。便下座。
時有僧出禮拜。師曰。好問著。僧擬伸問。
師曰。長老未開堂不答話。有僧自長慶來。
師擧先長慶偈問曰。作麽生是萬象之中
獨露身。僧擧一指。師曰。恁麽會又爭辯。
曰如和尚尊意如何。師曰。喚什麽作萬象。
曰古人不撥萬象。師曰。萬象之中獨露身。
説什麽撥不撥。僧豁然大悟。述偈投誠。自
是諸方會下有知解者龕然而至。始則
行行如也。師微以激發。皆漸而服膺。海
參之衆常不下千計。上堂大衆立久。師乃
謂曰。只如便散去。還有佛法也無。試説
看。若無又來這裏作麽。若有大市裏人聚
處亦有。何須到這裏。諸人各曾看還源觀
百門義海華嚴論涅槃經諸多册子。阿那
箇教中有這箇時節。若有試擧看。莫是恁
麽經裏有恁麽語是此時節麽。有甚交渉。
所以微言滯於心首。皆爲縁慮之場。實際
居於目前。翻爲名相之境。又作麽生得翻
去。若也翻去又作麽生得正去還會麽。莫
只恁麽念册子。有什麽用處。未幾道行聞
於江表。金陵國主重師之道迎居報恩。號
淨惠禪師。次遷清涼朝夕開法。諸方叢林
咸仰風化。致異域有慕其法者渉遠而至。
嗣子徳韶國師。文遂江南國導師。惠炬高
麗國師。傳化焉。師調機順物斥滯磨昏。凡
擧古徳三昧。或呈解請益。皆應病與藥。隨
根悟入者不可勝紀。尋以韶國師等化旺
東南。遂剏法眼宗旨
杭州永明寺道潜禪師。河中府人也。姓武
氏。初謁臨川淨惠禪師。一見異之。便容入
室一日淨惠問。子於參請外明什麽經。師
曰。華嚴經。惠曰。總別同異成壞是何門攝
屬。師曰。文在十地品中。據理則世出世間
一切法皆具六相。惠曰。空還具六相也無。
懵然無對。惠曰。子却問吾。師乃問。空
還具六相也無。淨惠曰。空。師於是開悟踊
躍禮謝。曰子作麽生會。師曰。空。淨惠然
之。異日因四衆士女入院。淨惠問師曰。律
中道。隔壁聞釵釧聲。即名破戒。見覩金銀
合雜朱紫駢闐。是破戒不是破戒。師曰。好
箇入路。惠曰。子向後有五百毳徒而爲王
侯所重在。師尋禮謝辭。駐錫於衢州古寺。
閲大藏經而已。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薩戒。
署慈化定惠禪師。建大伽藍。號惠日永明。
請居之。師曰。欲請塔下羅漢銅像過新寺
供養。王曰。善。予昨夢十六尊者乞隨師入
寺。何昭應之若是。仍於師號加應眞二字。
師坐永明大道場。常五百衆。師上堂曰。佛
法顯然。因什麽却不會去。諸上座欲問佛
法。但問取張三李四。欲會世法則參取古
佛叢林。無事久立。僧問。至道無難借言
顯道。如何是顯道之言。師曰。切忌揀擇。
問如何是惠日祥光。師曰。此去報慈不遠。
曰恁麽則親蒙照燭也。師曰。且喜沒交渉
戊午 春帝欲濟江南唐璟大懼遣兵部陳覺非奉表
割江北十四州地用周正
  翔而
荊保勗字省躬誨之第十子。在
位四年。壽五十九矣
己未 趙太祖光胤連年征討有功。授歸徳
節度使。殿前都點檢
  六月世宗北伐。病背癰縻潰而崩於道
恭帝崇訓。世宗第四子。七歳即位。命宋
太祖趙光胤討河東。軍情忽變有飛語云。
不如扶點檢爲天子。遂立宋祖。降封帝爲
鄭王。立不一年
右周三主凡十一年
  佛祖歴代通載卷第十七







佛祖歴代通載卷第十八
 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
住持華亭念常集 
  宋 雷氏曰宋朝祖宗眞仁英神哲徽及
少百六十六。靖康北遷

庚申
太祖玄朗姓趙。王火徳。都于汴。初名光胤。宣祖
次子。生于洛陽。雄武端慤識度豁如。
  周祖以爲東西班首。世祖命掌親軍遷殿前都點檢。恭
帝命征河東。晩駐陳橋驛。軍情忽變。衆擁立之。正月
四日受禪。丙子十月崩于萬
歳殿。葬永昌陵。壽五十
改建隆○遼應暦十

 是年十二月。詔於楊州城下戰地。造寺
  賜額建隆賜田四頃。命僧道暉主之。初周
廢佛寺三萬三百所。毀鎭州大悲像鑄錢。
世宗親秉鉞洞其膺。不四年疽潰于膺。帝
偕太宗目撃其事。因問神僧麻衣。天下何
時定。麻曰。甲子方大定。仍對以三武廢教
之禍。帝深然之。及即位屢建佛寺。歳度八
千僧出歐陽
外傳疏
辛酉 詔誕聖節。京師及天下命僧。升座祝壽
  爲准
壬戌 詔毎年試童行通蓮經七軸者。給祠部
  牒披剃
荊高繼冲字成和融之子。
立一年降宋
○南唐李煜立
癸亥 改乾徳○慕容延釗伐荊降。封冲武寧
  軍節度
甲子 
 詔王全斌等伐蜀。乙丑降于宋
丙寅 東漢繼恩其父薛釗劉旻愛其賢。以女妻之。生
恩。釗卒後。適何氏生元。何氏夫婦
  卒。承鈞無子。旻以二子命鈞養之。定
王鈞薨。恩紹位。九月爲侯覇榮殺之
繼元姓何氏。亦承鈞養子。恩之同母弟。郭無
爲侯覇榮迎立之。改年廣運。一十三年
丁卯 三月五星聚奎○大教東被九百年矣
戊辰 改開寶○遼景宗諱明記立更名賢。世宗
子。自年保
  寧。治
十五年
己巳 二月十六長春節詔四海僧上表入殿庭。試
三學十餘條。全通者賜
  紫衣。號曰手表僧。宰輔親王監司刺史各薦所知。唯
西街所薦。是日入内殿。門下牒謂之簾前師號。仍賜

辛未 詔成都造金銀字佛經各一藏初戊辰九月
廿七勅兵部
  侍郎劉熙古監造。是年六月
十一日勅再造金字經一藏
壬申 詔雕佛經一藏計一十三萬板○封南漢銀恩
赦侯○又遣陶穀下宋齊丘
 天台山徳韶國師示寂。師處州龍泉陳氏。
  母夜夢白光觸體。因而有娠。及誕尤多奇
異。年十五有梵僧。勉令出家。十七依本
州龍歸寺落髮。十八納戒於信州開元。後
梁開平中遊方。詣投子山見大同禪師。發
心之始也。次謁龍牙疎山。各有機縁。歴五
十四員知識皆不契。後之臨川。謁淨惠益
公。一見深器之。師以遍參但隨衆而已。益
上堂。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益云。是曹
源一滴水。師於座側豁然大悟。平生疑滯
渙若氷釋。遂以所悟聞于益。益曰。汝向
後當爲國王師。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自
是諸方異唱古今玄鍵。與之決擇不留微
迹尋遊天台。觀智者顗禪師遺跡 若舊。復
與智者同姓。時謂後身焉。初止白沙。呉越
忠懿王以國王子刺台州。嚮師之名。延請
問道。師謂之曰。他日爲覇主無忘佛恩。後
漢乾祐元年王嗣位。遣使迎之。申弟子禮。
有傳天台教義寂者。屢懇于師曰。智者
之教年祀浸遠慮多散落。今新羅國其本
甚備。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師於
是聞于忠懿王。王遣使及齎師書往彼繕
寫備足而回。迄今盛行於江南。師於般若
開堂説法。十二會語具傳燈。甞有偈示衆
曰。通玄峯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
山。開寶辛未華頂四峯忽摧聲震若雷。師
曰。吾非久矣。明年六月大星殞于峯頂。林
木變白。師乃示寂於蓮華峯。參問如常。二
十八日集衆言別。跏趺而逝。壽八十二。臘
六十五
癸酉 後周恭帝崇訓卒
 汝州風穴禪師示寂。諱延沼。僞唐乾寧
  三年十二月。生於餘杭劉氏。少魁壘有英
氣。於書無所不觀。然無經世意。父兄強之
仕。一至京師即東歸。從開元寺智恭律師。
剃髮受具。游講肆。玩法華玄義。修止觀
定慧。宿師爭下之。棄去游名山。謁越州
鏡清怤禪師。機語不契。北游襄&T072357;間寓止
華嚴。時僧守廓者。自南院顒公所來。華嚴
升座曰。若是臨濟徳山高亭大愚鳥窠船
子下兒孫。不用如何若何便請單刀直入。
廓出衆便喝。華嚴亦喝。廓又喝。華嚴亦喝。
廓禮拜起。指以顧衆曰。這老漢一場敗缺。
喝一喝歸衆。穴心奇之。因結爲友。遂默悟
三玄旨要。嘆曰。臨濟用處如是耶。廓使更
見南院。問曰。入門須辯主。端的請師分。南
院左拊其膝。穴便喝。院右拊其膝。穴亦喝。
院曰。左邊一拍且止。右邊一拍作麽生。穴
云。瞎。院反取主杖。穴笑云。有枷瞎棒。倒
奪打和尚去。南院倚主杖曰。今日被黄面
浙子鈍置。穴云。大似持鉢不得詐言不飢。
院曰。子到此間乎。曰。是何言歟。院曰。好
問汝。曰亦不可放過。便禮拜。南院喜賜之
坐。問所與遊者何人。對曰。襄州與廓侍者
同夏。院曰。親見作家。穴於是俯就弟子之
列。從容承禀日聞智證。南院曰。汝乘願力
來荷大法。非偶然也。問曰。女聞臨濟將終
時語不。曰聞。曰。臨濟云。誰知吾正法眼藏
向這瞎驢邊滅却。渠平生如師子。見即殺
人。及其將死何故屈膝妥尾如此。對曰。密
付將終全主即滅。又問。三聖如何亦無語
乎。曰親承入室之眞子。不同門外之游人。
院頷之。又問。四種料簡語料簡何法。對
曰。凡語不滯凡情即墮聖解。學者大病。先
聖哀之爲施方便。如楔出楔。曰如何是奪
人不奪境。曰新出紅爐金禪子。簉破
黎銕面門。又問。如何是奪境不奪人。曰
芻草乍分頭腦裂。亂雲初綻影猶存。又問。
如何是人境倶奪。曰躡足進前須急急。促
鞭當鞅莫遲遲。又問。如何是人境倶不奪。
曰常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又
問曰。臨濟有三句。當日有問。如何是第一
句。濟云。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
賓存。穴隨聲便喝。又曰。如何是第二句。濟
云。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赴截流機。穴
云。未問已前錯。又問曰。如何是第三句。濟
曰。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穴
云。明破即不堪。於是南院以爲可以支臨
濟。幸不孤負興化先師所以付託之意。穴
依止六年。乃辭去。後唐長興二年至汝水。
見草屋數椽依山如逃亡人家。問田父此
何所。田父曰 古風穴寺世以律居。僧物
故。又歳飢衆棄之而去。餘佛像鼓鍾耳。穴
云。我居之可乎。田父曰可。穴入留止。日
乞村落。夜然松脂。單丁者七年。檀信爲新
之成叢林。僞晋天福二年。州牧聞其風盡
禮致之。上元日開法嗣南院。僞漢乾祐二
年。牧移宇郢州。穴又避寇往依之。牧館于
郡齋。寇平汝州有宋太師者。施第爲寶坊。
號新寺。迎穴居焉。法席冠天下。學者自
遠而至。升座曰。先師曰。欲得親切莫將問
來問會麽。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雖然如是。
有時問不在答處 答不在問處。女若擬議。
老僧在女脚跟底。大凡參學眼目。直須
臨機大用現前。勿自拘於小節。設使言前
薦得。猶爲滯殼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觸
途狂見。應是向來依他作解。明昧兩岐與
女一切掃却。直教箇箇如師子兒吒呀地。
對衆證據。哮吼一聲壁立千仞。誰敢正眼。
覻覻著著即瞎却渠眼。又曰。若立一塵。家
國興盛。野老顰頞。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
老安貼。於此明得闍黎無分。全是老僧於
此不明。老僧即是闍闍黎黎。與老僧無別。
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識
闍黎麽。拊其左膝曰。這裏是。欲識老僧
麽。拊其右膝曰。遮裏是。于時莫有善其
機者。僞周廣順元年。賜寺名廣惠。二十有
二年以宋開寶六年癸酉八月旦。登座説
偈曰。道在乘時須濟物。遠方來慕自騰騰
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燈。至十
五日跏趺而化。前一日手書別檀越。閲世
七十有八。坐五十有九夏。有得法上首住
汝州首山念禪師
甲戌 詔曹彬等征南唐○遼改乾亨
乙亥 曹彬擒南唐主李煜歸。封違命侯。國除
 杭州慧日永明智覺禪師示寂。諱延壽。餘
  杭人。姓王氏。總角之歳歸心佛乘。既冠不
茹葷日唯一食。持法華。七行倶下。纔六旬
悉能誦之。感群羊跪聽。年二十八爲華亭
鎭將。屬翠岩永明大師。遷止龍册寺大闡
玄化。時呉越文穆王知師慕道。乃從其志
放令出家。禮翠岩爲師。執勞供衆。都亡
身宰。衣不繒縷。食無重味。野蔬衣檽以遣
朝夕。尋往天台天柱峯。九旬習定。有鳥類
&MT02047;。巣于衣褶中。既謁韶國師。一見深器
之。密授玄旨。仍謂師曰。汝與元帥有縁。他
日大興佛寺。初住明州雪竇山。學侶臻湊。
師上堂曰。雪竇這裏。迅瀑千尋不停纖粟。
奇岩萬仞無立足處。汝等諸人向什麽處
進歩。時有僧問。雪竇一徑如何履踐。師云。
歩歩寒花結。言言徹底氷。建隆元年。忠
懿王請住靈隱山新寺。爲第一世。明年復
請住永明大道場。爲第二世。衆盈二千。僧
問。如何是永明旨。師曰。更添香著。曰謝。
師指示曰。且喜沒交渉。師有偈曰。欲識永
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
起。居永明十五年。度弟子千七百人。開寶
七年入天台山。度戒萬餘人。常與七衆受
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諸生類。六時散
花行道餘力念。法花經一萬三千部。著宗
鏡録一百卷。詩偈賦詠凡千萬言。高麗國
王覽師言教。遣使齎書叙弟子禮。奉金縷
袈裟紫晶數珠金澡灌等。彼國僧三十六
人。親承印記歸國。各化一方。開寶八年乙
亥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時。焚香告衆跏趺
而逝。壽七十二。臘四十二。明年建塔于大
慈山焉。宋太宗賜額。曰壽寧禪院云
 天下大元帥呉越國王錢俶。製宗鏡録
  序文曰。詳夫域中之教三。正君臣。親父
子。厚人倫。儒吾之師也。寂兮寥兮。視聽無
得。自微妙升虚無。以止乎乘風馭景。君得
之則善建不拔。人得之則延貺無窮。道儒
之師也。四諦十二因縁。三明八解脱。時習
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達眞常。釋道
之宗也。惟此三教並自心修。心鏡録者。智
覺禪師所撰也。總乎百卷。包盡微言。我佛
金口所宣。盈乎海藏。蓋亦提携後學。師之
智慧辯才。演暢萬法明了一心。禪際河游
間雲布。數而稱大。莫能盡紀。聊爲小
序以頌宣行云爾
 宋左朝請郎尚書禮部員外郎護軍
  傑。撰宗鏡録後序云。諸佛眞語以心爲宗。
衆生信道以宗爲鑑。衆生界即諸佛界。因
迷而爲衆生。諸佛心是衆生心。因悟而成
諸佛。心如明鑑萬像歴然。佛與衆生其猶
影像。涅槃生死倶是強名。鑑體寂而常照。
鑑光照而常寂。心佛衆生三無差別。國初
呉越永明智覺壽禪師。證最上乘。了第一
義。洞究教典深達禪宗。禀奉律儀廣行利
益。因讀楞伽經云。佛語心爲宗。乃製斯録。
於無疑中起疑。無問中設問。爲不請友眞
大導師。擲龍宮之寶。均施群生。徹祖門之
關。普容來者。擧目而視。有欲皆充。信手而
拈。有疾皆愈。蕩滌邪見指歸妙源。所謂擧
一心爲宗。照萬法爲鑑矣。若人以佛爲鑑。
則知戒定慧爲諸善之宗。人天聲聞縁覺
菩薩如來。由此而出。一切善類莫不信受。
若以衆生爲鑑。則知貪嗔癡爲諸惡之宗。
修羅傍生地獄鬼趣。由此而出。一切惡類
莫不畏憚。善惡雖異其宗則同。返鑑其心。
則知靈明湛寂廣大融通。無爲無住無修
無證。無塵可染。無垢可磨。爲一切諸法之
宗矣。初呉越忠懿王字之祕于教藏。至元
豐中。皇弟魏端獻王。鏤板分施名藍。四方
學者罕遇其本。元祐六夏。游東都法雲道
場。始見錢唐新本。尤爲精詳。乃呉人徐思
恭請法涌禪師。同永樂法眞二三耆宿。遍
取諸録。用三乘典籍賢聖教語。校讀成就
以廣流布。其益甚博。法涌知予喜閲是録。
因請爲序

丙子
 太宗炅初名匡義。宣第三子。初太祖陳橋之變。
諫兄令軍不得剽虜。生靈獲安。至道三年
  三月崩于萬歳殿。葬
永熙陵。壽五十九
改太平興國○詔僧尼復
試經科
○呉越忠懿王錢俶以國賓宋○是年十一月
日有食之既

戊寅
 帝製新譯三藏聖教序。賜天竺三藏法
  師天息災文曰。大矣哉。我佛之教也。化道
群迷闡揚宗性。廣博宏辯。英彦莫能究其
旨。精微妙説。庸愚豈可度其源。義理幽
玄眞空莫測。包括萬象譬喩無垠。總法網
之紀綱。演無際之正教。拔四生之苦海。譯
三藏之祕言。天地變化乎陰陽。日月盈虧
乎寒暑。大則説諸善惡。細則比於河沙。含
識萬端弗可盡述。若窺像法如影隨形。離
六情以長存。歴千劫而可久。須彌内藏於
芥子。如來坦蕩於無邊。達磨西來傳法東
土。宣揚妙理順從指歸。彼岸菩提愛河生
滅。用行於五濁惡趣。拯溺於三業途中。
經垂世之無窮。道無私而永泰。雪山貝葉。
若銀臺之耀目。歳月烟蘿。起香界之自遠。
巍巍罕測杳杳難名。所以道資十聖徳被
三賢。至道啓乎乾元。衆妙生乎太易。綜
繁形類竅鑿昏冥。絶彼是非開茲蒙昧。有
西域法師天息災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
翻貝葉之眞詮。續人天之聖教。芳猷重啓
偶運當時。潤五聲於文章。暢四始於風律。
堂堂容止穆穆輝華。曠劫而昏墊重明。玄
門昭顯。軌範而宏光妙法。淨界騰音。利益
有情。倶登覺岸。無所障礙。救諸疲羸。冥
昧慈悲。汗漫物表。柔愎貪很。啓迪昏愚。
演小乘則聲聞合其儀。論大乘則正覺立
其性。含靈悟而蒙福。藏教缺而重興 幻
化迷途火宅深喩。雖設其教不知者多。善
念生而福量潜臻。惡業興而勝縁皆墜。調
御四衆積行十方。澍華雨於金輪。護
河於玉闕。有頂之風不可壞。無際之水不
能漂。澄寂湛然。圓明清潔之智慧。性空無
染。實相解脱之因縁。可以離煩惱於心田。
可以得清涼於宇宙。朕慚非博學釋典微
閑。豈堪叙文以示來者。如縻螢爝火不足
比於皎日。將微蠡量海。豈能窮於深淵者

己卯 北漢降封彭城公○止僧科
 沙門賛寧隨錢王歸明。姓高氏。其先渤
  海人。唐天祐中。生於呉興之徳清金鵝別
墅。出家杭之祥符。習南山律著述毘尼。時
人謂之律虎。文學日茂聲望日隆。武肅諸
王公族咸慕重之。署爲兩浙僧統。賜號明
義宗文。興國三年。太宗聞其名。召對滋福
殿。延問彌日。改賜通惠。詔修大宋高僧傳
三十卷。及詔撰三教聖賢事跡一百卷。初
補左街講經首座。知西京教門事。咸平初
加右街僧録。又著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
學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稱作文集序。極
其賛美云。至道二年示寂。葬龍井塢焉
十一
壬午
 舒州柯萼。遇異僧於萬歳山。以杖指松
  根。使萼钁之。得瑞石篆文。讖聖朝國祚無
疆。萼進石于京師。詔藏祕府○他日大士
寶誌降現禁中。帝親聞緒言。致祭鍾山。賜
號道林眞覺菩薩○是年詔立譯經傳法院
于東京。如唐故事。宰輔爲譯經潤文。設官
分職西天中印土惹爛陀羅國密林寺天息
災與法天施護譯經。帝制前序。詔普度天
下童行爲僧。不限有司常制。自即位至是。
凡度一十七萬餘人
十二 是年五月竄秦王廷美。降涪陵縣公。安
  置房州。上甞以傳國意訪之趙普。普曰。太
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耶。廷美所以得罪。
則普爲之也。盧多遜在朝握權。常短趙普。
普惡之。遂入覲觀變。奏多遜謂陛下萬年
之後。當以天下與魏王。魏王當還秦王。陛
下不當立太子。倶坐大逆。免死放歸田里。
咸以爲寃。秦王即太祖少子徳芳也。上遂
南遷二王。尋殺之。忽一日趙普見空有火
一團。一羔羊轉運其上。拜曰。普之罪也。
須臾光滅。遂得疾。命方士禱疾。見烟焔中
有朱牌金字書云。魏王廷。美士謝曰。普言
非其罪也。有答之曰。杜大后遺言。丞相
寫誓書。藏之金櫃石室。而首發多遜之獄。
致主上殺一弟一姪。安可謂之無罪。俄而
普薨
癸未 遼聖宗名隆緒。即位改統和
甲申 改雍熙○勅修泗洲塔○十月詔隱士陳
希夷先生。尋
  請歸
華山
乙酉 二月詔禁増置寺觀
十三
丁亥
 益州青城香林院澄遠禪師示寂。師生
  西川漢州綿竹縣上官氏。法嗣雲門偃禪
師。初住西川導江縣迎祥寺天王院。時謂
水精宮僧問。美味醍醐因甚變成毒藥。曰
導江紙。問見色便見心時如何。曰適來什
麽處去來。問心鏡倶亡時如何。曰開眼坐
睡。師復住香林。僧問。北斗裏藏身意旨如
何。曰月似彎弓少雨多風。問如何是室内
一燈。曰三人證龜成鱉。問如何是衲衣下
事。曰臘月火燒山。問大衆雲集請師施設。
曰三不待兩。問如何是學人時中事。曰恰
恰如何是玄。曰今日來明日去。問如何是
玄中玄。曰長連床上餘如
傳燈
戊子 改端拱○賜西夏李繼俸姓名趙保
忠銀夏綏寮密五州使
庚寅 改淳化詔撰三教聖賢事跡。參政蘇易簡
編次。賛寧僧統道士韓徳純預焉
十四
辛卯
 南安岩尊者示寂。師諱自嚴。生鄭氏。泉
  州同安人也。年十一棄家。依建興臥像寺
僧契縁爲童子。十七爲大僧。游方至廬陵。
謁西峯耆宿雲豁。豁乃清涼智明禪師高
弟雲門嫡孫也。太宗甞詔至闕。館於北御
園舍中。習定久之。懇之還山。公依止五
年。密契心法。辭去渡懷仁江。有蛟毎爲行
人害。公爲説偈誡之而蛟輒去。過黄楊峽。
渇欲飮。會溪涸。公以杖擿之而水得。父老
來聚觀。合爪以爲神。公遯去。武平黄石岩
多蛇虎。公止住而蛇虎可使令。四遠聞之
大驚。爭敬事之。民以雨暘男女禱者。隨其
欲應念而獲。家畫其像 飮食必祭。隣寺僧
死。公不知法當告官。便自焚之。吏追捕。
坐庭中問状。不答索紙作偈曰。雲外野僧
死。雲外野僧燒。二法無差互。菩提路不
遙。而字畫險勁如擘窠大篆。吏大怒。以爲
狂旦慢己。去僧伽黎曝日中。既得釋因以
布帽其首。而衣以白服。公根所説法聽者
疑信半。因不語者六年。岩寺當輸布而民
歳代輸之。公不忍折簡。置布吏中祈免。吏
張曄歐陽程者。相顧怒甚。追至問状。不答。
以爲妖火所著帽明鮮。又索紙作偈曰。一
切慈忍力。皆吾心所生。王官若拘束。佛法
不流行。自是時亦語。去游南康槃古山。先
是西竺波利尊者經始讖曰。却後當有白
衣菩薩來興此山。公住三年而成叢林。異
跡甚著。如本傳所屬。状以聞。詔佳之。宰
相王欽若大參趙安仁已下皆獻詩。公未
甞視。置承塵上而已。淳化辛卯正月初六
日。集衆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時。遂右脇臥
而化。閲世八十有二。坐六十有五夏。謚曰
定光圓應禪師
十五 首山念禪師。莱州人。生狄氏。幼棄家得
  度於南禪寺。爲人簡重有精識。行頭陀行
日誦法華。叢林畏敬之。目以爲念法華。至
風穴隨衆作止。無所參扣。然終疑教外有
別傳之法不言也。風穴毎念。大仰有讖。臨
濟一宗至風而止。懼當之。熟視座下堪任
法道。無如念者。一日升座曰。世尊以青
蓮目顧迦葉。正當是時。且道箇什麼。若言
不説説。又成埋沒先聖。語未卒念便下去。
侍者進曰。念法華無所言而去何也。穴曰。
渠會也。明日念與眞上座倶詣方丈。穴問
眞曰。如何是世尊不説説。眞曰。鵓鳩樹上
鳴。穴云。汝作許多癡福何用。乃顧念曰。如
何。師曰。動容揚古路。不墮峭然機。穴謂眞
曰。何不看渠語。又一日升座顧視大衆。念
便下去。穴即歸方丈。自是聲名重諸方。首
山在汝州城外荒遠處。而念居之終身焉。
登其門者皆叢林精練衲子。念必勘驗之。
留者纔二十餘輩。天下稱法席之冠。必指
首山。甞問僧。不從人薦得的事。試道看。僧
便喝。曰好好相借問。惡發作麼 僧又喝 念
曰。今日。放過即不可。僧擬議。念喝之。甞
謂衆曰。佛法無多子。只是汝輩自信不及。
若能自信。千聖出頭來無柰汝何。何故爲
向汝面前無開口處。只爲汝自信不及向
外馳求。所以到這裏。假如便是釋迦佛。也
與汝三十棒。然雖如是。初機後學。憑箇什
麼道理。且問汝輩。還得與麼也未。良久云。
若得與麼方名了事。甞作綱宗偈曰。咄哉
拙郎君。巧妙無人識。打破鳳林關。穿靴水
上立。咄哉巧女兒。攛梭不解織。看他鬪鷄
人。水牛也不識。淳化三年十二月初四日。
留僧過歳。作偈曰。吾今年邁六十七。老病
相依且過日。今朝記取明年事。明年記著
今年日。至次年十二月初四日。升座。辭
衆曰。諸子謾波波。過却幾恒河。觀音指彌
勒。文殊不柰何。良久曰。白銀世界金色身。
情與無情共一眞。明暗盡時都不照。日輪
午後示全身。日午後泊然而化。塔于首山。
嫡嗣汾陽。昭禪師餘如
本傳
十六
乙未
 改至道御制祕藏佺等○六月限僧尼額
戊戌 眞宗恒太宗第三子。初名徳昌。又改元侃。以軒
轅爲聖祖。目曰昊天玉皇上帝。追封孔
  子曰至聖文宣王。壽
五十五崩于延慶殿
改年咸平
十七 帝製繼聖教序。賜天竺三藏朝散大夫
  試光祿卿明教大師法賢。其辭曰。高明肇
分。三辰方乃序其始。厚載初定。萬彙於以
發乎端。清濁之體既彰。善惡之源是顯。然
後以文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利益之
功同歸於理。於是乎像法來於西國。眞諦
流於中夏。洞貫千古。眞實之理無以窮。嚢
括九圍。玄妙之門莫能究。言乎妄想則五
蘊皆空。現乃眞容則一毫圓滿。廣大之教
豈能繼述者哉。伏覩太宗皇帝法性周圓
仁慈普布。化蠻貊則萬邦輻湊。躋烝民於
仁壽之郷。崇教法則四海雲從。惠蒼生於
富庶之域。見尊經之浩汗。設方便以救沈
淪。知法界之恢宏。行精進而攝懈怠。乃擇
其邃宇校彼眞文。命天竺之高僧。譯貝多
之佛語。象管翻成於金字。珠編復置於琅
&MT02048;。龍宮之聖藻惟新。鷲嶺之苾芻仰歎。
繇是三乘共貫四諦同圓。盡苦空眞正之
言。顯祕密研精之義。讃相相乎實相。論空
空乎盡空。華嚴之理合軌轍。金仙之教同
規矩。朕纉嗣丕構。恭臨寶圖。常翼翼以撫
兆民。毎兢兢而守先訓。以至釋典猶未精
詳源其幽深。曷能探測。有譯經西域僧法
賢。奏章懇切致意專勤。以先皇帝大闡眞
風高傳佛日。興前王之墜典。振覺路之頽
綱。欲旌天造之功庸。用廣聖文之述作。請
予製序繼聖教焉。自聖考上仙追號罔極。
息政事之外。何暇經心。今已禫除。思臻
微奧。雖幼承慈訓。柰夙乏通才。焉窮乎法
海之津涯。莫造乎空門之閫域。略敷大意
以徇輿情。蹄涔不足擬浴日之波。尺
豈能量昊天之影。聊述短序以紀聖功者

十八
甲辰
 改景徳○東呉僧道源。續開平以來宗
  師機縁。統集寶林聖胄等傳。爲傳燈録三
十卷。詣闕進呈。帝覽之嘉賞。勅翰林楊億
等刋正。并撰序頒行天下
戊申 改大中祥符○六月天書降太
山○十月東封
十九
己酉
 詔諸路置天慶觀○先是。楊礪充襄王府記室
舍。夢至一大殿上。眞人
  服王者衣冠秉圭南向。前有案置籍録人姓名。礪見
已名居上。因請示休咎。眞人指一人曰。此來和天尊。
異日爲汝主也。礪問之。天尊笑曰此去四十年。汝功
成。余名亦顯。礪而志之。及充襄王府記室。參軍追而
語諸人曰。吾今見襄王儀貌。即來和天
尊也。上即位。後多好神仙道家之術焉
癸丑 遼改開泰。復號大契丹
甲寅 天竺三藏施法護譯佛吉祥等經二百餘卷。
參政趙安仁等潤文
乙卯 詔道釋藏經互相毀者刪去。樞密王欽
  若以化胡經乃古聖遺跡不可削○又詔王
欽若。詳定羅天醮儀一十卷。頒行
丁巳 改天禧○禁民棄父母而爲僧道
己未 帝於九月大會道釋于大安殿。凡萬三千餘
人。先是建齋醮。上親
  臨。賜以
銀藥大錢
壬戌 改乾興。二月上崩○遼改年太平
二十 杭州孤山智圓法師卒字無外。自號中
  庸子。或稱潜夫。生錢唐徐氏。父母令入空
門。八歳受具。二十一聞奉先源清師傳天
台三觀之旨。問辯凡二年而清歿。遂居西
湖孤山學者歸之如市。與處士林和靖爲
隣友。王欽若出撫錢唐。慈雲遣使邀師同
&T051759;之。圓笑謂使者曰。錢唐境上且駐却一
僧。圓早癭瘵疾故又號病夫。講道吟哦未
甞倦。預戒門人曰。吾歿後。毋厚葬以罪
我。母建塔以誣我。毋謁有位求銘以虚美
我。宜以陶器二合而瘞之。立石志名字
年月而已。及亡門人如所戒。斸所居岩以
藏之。不屋而壇。時乾興元年二月十七也。
壽四十有七。後十五年積雨山頽。門人開
視陶器。肉身不壞。爪髮倶長。脣微開露齒
若珂貝。乃更襲新衣屑衆香散其上而重
瘞之。崇寧三年賜謚法惠大師。其所撰述。
般若經遺教經疏各二卷。瑞應經不思議
法門經無量義經普賢行法經彌陀經等
疏。及四十二章經注各一卷。首楞嚴經疏
十卷。又撰闡義鈔三卷釋請觀
音疏
索隱記四卷
釋光
明句
刋正記釋觀
經疏
表微記一卷釋光
明玄
垂裕記十
釋淨名
略疏
發源機要記二卷釋涅
槃玄
百非鈔一卷
釋涅槃疏金剛
身品百非之義
三徳指歸二十卷譯涅
槃疏
顯性録
四卷釋金
&MT02049;
摭華鈔二卷釋圭峯
蘭盆疏
西資鈔一卷
造彌
陀疏
詒謀鈔一卷釋自造
心經疏
谷響鈔五卷釋自造
楞嚴疏
折重鈔一卷釋自造文殊般若疏
大論有云折重令輕
正義一卷釋十
不二
閑居編五十一卷雜著
詩文
皆假道適情爲法
行化之傍賛云
癸亥 仁宗禛眞宗第六子。遺旨即位。上得皇子已
晩。始生日夜啼不止。有道人能止啼。
  召入則曰。莫叫莫叫何似當初莫笑。啼即止。蓋眞宗
甞龥上帝祈嗣問群仙。誰當往者。皆不答。獨赤脚大
仙一笑。遂降爲孠。在宮中好赤脚。其驗也。十三即
位劉太后垂簾同聽政。大治四十二年。壽五十四。葬
永昭
改天聖元年○行崇天暦
二十一
甲子
 
 是年汾陽善昭禪師示寂。生兪氏。
  太原人也。器識沈邃不縁飾。有大志。於一
切文字。不由師訓自然通曉。年十四父母
倶喪。孤苦厭世相。薙髮受具杖策遊方。所
至少留。不喜觀覽。或譏其不韻。昭嘆曰。是
何言之陋哉。從上先徳行脚。正以聖心未
通馳求決擇爾。不縁山水也。師歴諸方見
老宿七十一人。皆妙得其家風。尤喜論曹
洞。石門徹禪師者。蓋其派之魁奇者。昭作
五位偈示之曰。五位參尋切要知。纖毫纔
動即差違。金剛透匣誰能曉。唯有那吒第
一機。擧目便令三界靜。振鈴還使九天歸。
正中妙挾通回互。擬議鋒鋩失却威。徹拊
掌稱善。然終疑臨濟兒孫別有奇處。最後
至首山。問百丈卷席意旨如何。曰龍袖拂
開全體現。昭曰。師意如何。曰象王行處絶
狐踪。於是大悟言下。拜起而曰。萬古碧潭
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有問者曰。見何
道理便爾自肯。曰正是我放身命處。服勤
甚久。辭去遊湘衡間。長沙太守張公茂宗。
以四名刹請昭擇之而居。昭笑一夕遯去。
北抵襄&T072357;寓止白馬。太守劉公昌言聞之
造謁。以見晩爲嘆。時洞山谷隱皆虚席。密
議歸昭。太守請擇之。昭以手揶揄曰。我長
行粥飯僧。傳佛心宗非細職也。前後八請
堅臥不起。淳化四年首山歿。西河道俗千
餘人協心削牘遣沙門契聰迎請。住持汾
州太平寺太子院。昭閉關高枕。聰排闥而
入讓之曰。佛法大事。靜退小節。風穴懼
應讖。憂宗旨墜滅。幸而有先師。先師已棄
世。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今何時而欲
安眠哉 昭矍起握聰手曰。非公不聞此語。
趨辦嚴吾行矣。既至宴坐一榻足不越閫
者三十年。天下道俗慕仰不敢名。同曰汾
州。并汾地苦寒。昭罷夜參。有梵僧振錫
而至。謂昭曰。會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説
法。言訖升空而去。昭密記以偈曰。胡僧金
錫光。請法到汾陽。六人成大器。勸請爲敷
揚。時楚圓守芝號上首。叢林知名。龍徳府
尹。李侯與昭有舊。虚承天致之。使三反不
赴。使者受罰。復至曰。必欲得師倶往。不然
有死而已。昭笑曰。老病業已不出院。借
往當先後之何必倶耶。使曰。師諾則先後
唯所擇。昭令饌設且俶裝曰。吾先行矣。停
箸而化。閲世七十有八。坐六十五夏
二十二
丙寅
 天聖四年賜天台教部入藏。天竺寺
  思悟侍者。焚軀爲報國恩。悟錢唐人。初慈
雲式公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文穆王公
將聞之朝。悟曰。非常事也。小子將助之
矣。乃繪大悲像呪以誓曰。事集焚軀報國。
會公薨。悟誦呪益精。是年得旨克遂初志
式爲賛
刻石焉
二十三
丁卯
 大陽禪師。名警玄。祥符中。避國諱易
  稱警延。江夏張氏子。其先蓋金陵人。仲父
爲沙門。號智通。住持崇孝。延往依以爲師。
十九爲大僧。聽圓覺了義經。問講者。何名
圓覺。曰圓以圓融有漏爲義。覺以覺盡無
餘爲義也。延曰。空諸有無何名圓覺。講
者嘆曰。是兒齒少而識卓如此。我所有何
足以益之。政如以穢食置寶器。其可哉。通
知之使令遊方。初謁鼎州梁山觀公。問如
何是無相道場。觀指壁間觀音像曰。此是
呉處士畫。延擬進語。觀急索曰。這箇是有
相。如何是無相底。於是悟旨於言下。拜起
而侍。觀曰。何不道取一句子延曰。道即不
辭。恐上紙墨。觀笑曰 他日此語上碑去在。
延獻偈曰。我昔初機學道迷。萬水千山覓
見知。明今辯古終難會直説無心轉更疑。
蒙師指出秦時鏡。照見父母未生時。如今
覺了何所得。夜放烏雞帶雪飛。觀稱洞上
之宗可倚矣。延亦自負。儕輩莫敢攀奉。一
時聲價籍甚。觀歿。辭塔出山。至大陽謁堅
禪師。堅欣然讓法席使主之。延受之。咸平
庚子歳也。示衆曰。廓然去。肯重去。無所
得心去。平常心去離彼我心去。然後方可。
所以古徳道。牽牛向溪東。放不免納官家
徭税。牽牛向溪西。放不免納官家徭税。不
如隨分納些些。渠總不妨。免致勞擾。作麼
生是隨分納些些底道理。但截斷兩頭有
無諸法。凡聖情盡體露眞常。事理不二即
如如佛。若能如此者。法法無依平等大道
萬有不繋。隨處轉轆轆地更有何事。延神
觀奇偉有威重。日常一食。自以付受之重。
足不越限。脇不至席。五十年。年八十。坐
六十一夏。嘆無可以繼其法者。以洞上旨
訣。寄葉縣省公之子法遠。使爲求法器傳
續之。天聖五年七月十六日陞座辭衆 又
三日以偈寄侍郎王曙曰。吾年八十五。修
因至於此。問我歸何處。頂相終難覩。停
筆而化
二十四
戊辰
 四明延慶法智卒。後於元豐三年冬。
  其法孫繼忠状其行。請文於宋清獻公趙
抃撰行業碑。其略曰。師名知禮。字約言。金
姓。世爲明州人。梵相奇偉性恬而器閎。初
父母禱佛求息。夢神僧携一童遺曰。此佛
子羅睺羅也。既生以名焉毀齒出家。十五
落髮受具。二十從本郡寶雲通師。傳天台
教觀。始三日。首座謂曰。法界次第若當奉
持。禮曰。何謂法界。座曰。大總相法門圓
融無礙者是也。曰既圓融無碍。何得有次
第耶。座無語。幾一月自講心經。人皆
聽而驚。謂教法之有頼矣。居三年代通講。
銷義益闡所學。出住承天繼遷延慶。道法
大熾學徒如林。日本國師遺徒持二十問
來詢法要。禮答之咸臻其妙眞宗久聞師
名。遣中使至寺。命修懺法。厚有賜予。歳
大旱。師焉遵式等修光明爲禱。而雨大洽。
所製指要妙宗二鈔觀音品別行金光明諸
記大悲懺儀。行于世。翰林學士楊億駙馬
李遵勗。薦以紫衣師號。後於歳旦結光明
懺。七日爲順寂之期至五日趺坐而逝。實
天聖六年正月五日也。享壽六十有九。僧
夏五十有四云云
二十五
庚午
 長水法師子&MT01805;。嘉禾人。初依洪敏師
  學楞嚴。至動靜之相了然不生有省。聞瑯
瑘惠覺道重當世。趨至其門。値其上堂致
問曰。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覺亢
聲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豁
然大悟。覺謂之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勵
志扶持以報佛恩。師如教。後住長水。衆幾
一千。以賢首宗旨述楞嚴經疏十卷。行於

壬申 改明道 ○遼宗眞立。號興宗改景福
二十六 天竺慈雲法師遵式卒。字知白。葉氏。
  台州寧海人。母王氏夢嚥明珠而生。稍長
不樂隨兄爲賈。潜往東掖山出家。年二十
往禪林受具。明年習律學于守初。式繼入
國清普賢像前。燼一指誓傳天台之教。雍
熙初來謁四明。北面受業。未幾智解秀出。
智者諱日。然頂終朝誓力。行四三昧。淳
化初。衆請居寶雲。講未甞歇。靈異之迹具
於本傳。明道元年十月十八日示疾。不用
醫藥。唯説法勉徒十日令請彌陀像以證
其終。至夜奄然坐逝。生壽六十九。夏五
十。明年仲春四日。徒衆奉遐榻葬于寺東
月桂峯下
癸酉 ○放度天下三帳僧尼○遼改重熙
甲戌 改景祐○六月詔毀無額寺院
丙子 ○詔選五十人童子習梵學
二十七 帝製天聖廣燈録序。賜護國將軍節
  度使駙馬都尉李遵勗。其辭曰。唯大雄之
闡教也。以清淨爲宗。慈悲救世。解煩惱之
苦縛。啓方便之化門。安住雪山始階於西
域。飛行漠殿遂通於東旦。彼土得道何可
勝言。此方承流於是乎在。雖陰魔有以侮
伐或示神通。而帝釋常加護持無虧實相。
自法眼授記鞠多印心。佛衣不傳。逮六祖
而頓悟。牛頭析派。續千燈而罔窮。繇斯慧
炬益繁法雲滋陰。旁行梵學轉譯華音。扣
寂禪關指迷覺路。了達者至乎離念。超登
者于以忘筌。爲無所不通之明。處不可思
議之首。歴代聖帝明王。且有爲之信向者
矣。我太祖之乘籙也。王法延乎住世。我太
宗之握紀也。妙供滿於諸天。眞宗皇帝。密
契菩提之心。深研善逝之旨。能仁之化一
雨普沾。外護之心二纓喜捨。朕嗣景祚子
毓群黎。將以驅富壽之民。居常奉調御之
本。丕冐基搆。雖祇席於蘿圖。導引津糧。
毎欽惟於竺&T073554;。茲乃遵前王之道也。其可
忽諸。天聖廣燈録者。護國將軍節度使駙
馬都尉李遵勗之所編次也。遵勗承榮外
館受律齋壇。靡恃貴而驕矜。頗澡心於夷
曠。竭積順之志素。趨求福之本因。灑六
根之情塵。別三乘之歸趣。蹟其祖録廣彼
宗風。采開士之迅機。集叢林之雅對。粗裨
於理咸屬之篇。甞貢紺編來聞扆座。且有
勤請求錫叙文。朕既嘉乃誠。重違其意。載
念薄伽之旨。諒有庇於生靈。近戚之家。又
不嬰於我慢。良可嘉。尚因賜之。題豈徒
然哉。亦王者溥濟萬物之源也。其録三十

丁丑 時景祐三年四月賜序。秋七月有星數百
西南流至
  壁東。其光燭地。黒氣長丈餘。出畢宿下○冬十二月
京師定襄代并忻等州地震。代并壞民廬舍而忻尤甚。
壓死萬九千餘。人民皆露處。自此或地震
裂泉涌火出如黒沙状連年不止宋史
戊寅 改寶元○元昊是年十二月僣號大夏改
  年大慶
己卯 秋八月禁以金箔飾佛像
庚辰 康定○西夏入寇
辛巳 慶暦○春二月京師雨藥
二十八 春正月初五。慈明楚圓禪師示寂。出
  金州清湘李氏。少爲書生。年二十二依城
南湘山隱靜寺得度。母有賢行。使之遊方。
公連眉秀目頎然豐碩。然忽繩墨。所至爲
老宿所呵。以爲少叢林。公柴崖而笑曰。龍
象蹴踏非驢所堪。甞槖骨董箱。以竹杖荷
之。遊襄&T072357;間。與守芝谷泉倶結伴入洛中。
聞汾陽道望爲天下冠。決志親依。時朝廷
方問罪河東。潞澤皆屯重兵。多勸其無行。
公不顧渡大河登太行。易服類厮養。竄名
火隊中。露眠草宿。至龍州。遂造汾陽。昭
公壯之。經二年未許入室。公詣昭揣其志。
必罵詬使令者或毀詆諸方。及有所訓皆
流俗鄙事。一夕訴曰。自至法席已再夏。不
蒙指示。唯増世俗塵勞念。歳月飄忽己事
不明。失出家之利。語未卒。昭公熱視罵
曰。是惡知識敢裨販我。擧杖逐之。擬伸
救。昭公掩其口。公大悟曰。乃知臨濟道出
常情。服役七年辭去。依唐明嵩公。及往見
大年楊内翰。又見李都尉。問答具本傳。後
移住興化。沐浴辭衆跏趺而逝。閲世五十
有四。坐夏三十有二
癸未 十一月五星出東方司天監言注中國
  大安河北雨
赤雪
二十九
甲申
 ○元昊十二月詔册昊爲夏國主。更
  名嚢宵
丙戌 楊岐方會禪師順寂。生冷氏。袁州宜春
  人也。少警敏滑稽談劇有味。及冠不喜從
事筆硯。竄名商税掌課最。坐不職當罰。宵
遁去。遊筠州九峯。恍然如昔經行處。眷不
忍去。遂落髮爲大僧。閲經聞法。心融神
會。能痛自折節依參老宿。慈明住南原。輔
之安樂勤苦。及遷道吾石霜。會自請領監
院事。非慈明之意。衆論揵然稱善。挾楮
衾入典金谷。時時憃語摩怫慈明。諸方得
以爲當。慈明飯罷必山行。禪者問道多失
所在。會闞其出未遠。即撾鼓集衆。明遽還
數曰。少叢林莫而陞座。何從得此規繩 會
徐對曰。汾陽晩參也。何爲非規繩乎。慈明
無如之何。今叢林三八念誦罷猶參者此
其原也。辭之還九峯萍實道俗請住楊岐。
時九峯長老勤公不知會。驚曰。會監寺亦
能禪乎。會受帖。問答罷乃曰。更有問話者
麼。試出來相見。楊岐今日性命在汝諸人
手裏。一任横拕倒拽。爲什麼如此。大丈夫
兒須是對衆決擇。莫背地裏似水底按胡
盧相似。當衆勘驗看。有麼。若無楊岐失
利。下座。勤把住曰。今日且得箇同參。曰同
參底事作麼生。勤曰。楊岐牽犁九峯拽把。
曰正當與麼時。楊岐在前。九峯在前。勤無
語托開曰。將謂同參。元來不是。自是名聞
諸方。示衆曰。不見一法是大過患。拈
丈云。穿過釋迦老子鼻孔。作麼生道得脱
身一句向水不洗水處。道將一句來。良久
曰。向道莫行山下路。果聞猨叫斷腸聲。慶
暦六年移住潭州雲蓋。以臨濟正脈付守

戊子 文潞公破具州王郎。以不殺而増壽九
  十三位極人臣之上矣
三十 言法華者。莫知其所從來。初見之於景
  徳寺七倶胝院。梵相奇古直視不瞬。口吻
袞袞不可識。相傳言誦法華經。故以爲名。
時獨無從。多行市里。褰裳而趨。或擧手書
空佇立良久。從屠沽游。飮啖無所擇。道俗
咸目爲狂僧。丞相呂許公問佛法大意。答
曰。本來無一物。一味總成眞。僧問。世有佛
否。對曰。寺裏文殊有。問師凡耶聖耶。擧手
曰。我不在此住。至和三年。仁宗始不豫。
國嗣未立。天下寒心。諫官范鎭首發大義。
乞擇宗室之賢者使攝儲貳以待皇嗣之
生。退居藩服。不然典宿衞尹京邑以係天
下之望。并州通判司馬光亦以爲言。凡三
上疏一留中。二行中書。上夜焚香默禱曰。
翌日化成殿具齋虔請法華大士。俯臨無
却。清旦上道衣凝立以待。俄馳奏言。法華
自右掖門徑趨將至寢殿。侍衞呵止不可。
上笑曰 朕請而來也。有頃至。輒升御榻跏
趺而坐。受供訖將去。上曰。朕以儲嗣未立。
大臣咸以爲言。侵尋晩莫嗣息有無。法華
其一決之。師索筆引紙連書曰。十三十三。
凡數十行。擲筆無他語。皆莫測其意。其後
英宗登極。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方驗前
言也。嘉祐戊戌十一月二十三日。將化。謂
人曰。我從無量劫來。成就逝多國土分身
掲化今南歸矣。語畢右脇而寂
三十一
己丑
 皇祐○九月儂智高亂於廣五年狄青
  平之○李覯。字泰伯。旴江人。時稱大儒。甞
著潜書力於排佛。明教嵩公。携所著輔教
編謁之辯明。覯方留意讀佛書。乃喟然曰。
吾輩議論尚未及一卷般若心經。佛教豈
易知耶。心經乃唐太宗詔三藏玄奘所譯。
纔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七字耳。泰伯所言
非其自肯。安能爾哉。苑文正公以表薦于
帝。甞就門下除一官。復差充太學説書。未
幾是年卒
三十二 浮山法遠禪師遷化。鄭圃田人也。出
  于王氏。年十九遊并州。見三交嵩公求出
世法。嵩曰。汝當剃髮墮三寶數。乃可授
法。遠曰。法有僧俗乎。嵩曰。與其爲俗。曷
若爲僧。僧則能續佛壽命故也。於是斷
髮受具。謁汾陽昭公。又謁汝海省公。皆受
&T040879;。天禧中游襄漢隋郢。至大陽機語與
明安延公相契。延嘆曰。吾老矣。洞上一宗
遂竟無人耶。以平生所著直裰皮履示之。
遠曰。當爲持此衣履。求人付之如何。延許
之曰。他日果得人出吾偈。爲證偈曰。楊廣
山前草。憑君待價焞。異苗蕃茂處。深密固
靈根。其尾云。得法者潜衆十年。方可闡揚。
遠拜受辭去。依滁之瑯瑘覺公。應舒之太
平興國寺請説法。爲省公之孠。次住姑胥
天平。又住浮山。既老退休於會聖岩。遠
玉骨挿額目光外射。状如王孫。凛然可畏。
初歐陽文忠公。聞遠奇逸造其室。未有以
異之。與客棊。遠坐其旁。歐收局。請遠因棊
説法。乃鳴鼓升座曰。若論此事如兩家著
棊相似。何謂也。敵手知音當機不讓 若是
綴五饒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
閉門作活。不會奪角衡關。硬節與虎口齊
彰。局破後徒勞逴斡。所以道。肥邊易得
痩肚難求。思行則往往失粘。心麁而時時
頭撞。休誇國手謾説神仙。贏局輸籌即不
問。且道黒白未分時一著落在什麼處。良
久曰。從前十九路。迷悟幾多人。文忠
歎久之。遠偈語妙密。諸方服其工。作三交
嵩公讃曰。黄金打作鍮石筋。白玉碾成象
牙梳。千手大悲拈不動。無言童子暗嗟吁。
又作明安玄公賛曰。黒狗爛銀蹄。白象崑
崙騎。於斯二無碍。木馬火中嘶。歿時已七
十餘。雅自稱柴石野人餘如
本傳
三十三
庚寅
 皇祐二年正月。詔大覺懷璉禪師住
  東都淨因。本漳州陳氏子。嗣&MT01646;潭澄公。甞
燕坐室中。見金蛇從地而出。須臾隱去。識
者賛爲吉徴。師甞於廬山圓通掌記室。初
仁宗聞圓通訥公名。詔住淨因。訥稱目疾
不能奉詔。有旨令擧自代。遂擧師。先是仁
廟閲投子語。至僧問如何是露地白牛投
子連叱。乃有省製釋典頌十四章。其首篇
曰。若問主人公。眞寂合太空。三頭并六
臂。臈月正春風。尋以賜璉。璉和曰。若問
主人公。澄澄類碧空。雲雷時鼓動。天地盡
和風。既進經乙夜之覽。宣賜龍腦鉢。璉
謝恩罷捧鉢曰。吾法以壞色。以瓦鐵食。此
鉢非法。遂焚之。中使囘奏。皇情大悦。久之
奏頌乞歸山曰。六載皇都唱道機。兩曾金
殿奉天威。青山隱去欣何得。滿篋唯將御
頌歸。上和曰。佛祖明明了上機。上機全得
始全威。青山般若如如體。御頌收將什處
歸。再進頌謝曰。中使宣傳出禁闈。再令臣
住此禪扉。青山未許藏千拙。白髮將何補
萬機。霄露息輝方湛湛。林泉情味苦依依。
堯仁況是如天闊。應任孤雲自在飛。至治
平中復上疏丐歸山。獻偈曰。千簇雲山萬
壑流。歸心終老此峯頭。餘生願祝無疆壽。
一炷清香滿石樓。英廟付以箚子曰。大覺
禪師懷璉受先帝聖眷累錫宸章。屢貢欵
誠乞歸林下。今從所請。俾遂閑心凡。經過
小可菴院隨性住持。或十方禪林不得逼
抑堅請璉。携之東歸鮮。有知者蘇翰林軾
知杭州。以書問之曰。承要作宸奎閣碑。謹
已撰成。衰朽廢學不知堪上石不。見參寥
説。禪師出京日。英廟賜手詔。其略云。任
性住持。不知果有不切請録示全文。欲添
入此一節。璉終藏不出。逮委順後。獲於篋
笥。其不暴曜若此
辛卯 世尊示滅二千年矣
三十四
壬辰
 雪竇顯禪師。字隱之。太平興國五年
  四月八日生于遂州李氏。幼精鋭。讀書知
要。下筆敏速。然雅志丘壑。父母不能奪。依
益州普安院仁銑爲師落髮受具。出蜀浮
沈荊渚間。歴年甞典賓大陽。與客論趙州
宗旨。客曰。法眼禪師甞邂逅覺鐵觜於金
陵。覺趙州侍者也。號稱明眼。問曰。趙州柏
樹子因縁記得不。覺曰。先師無此語。莫謗
先師好。法眼曰。眞獅子窟中來。覺公言無
此語。而法眼肯之。其旨安在。顯曰。宗門抑
揚那有規轍乎。時有苦行名韓大伯者。貌
&T028474;侍其旁輒匿笑去。客退 顯數之曰。
我偶客語。爾乃敢。慢笑。笑何事。對曰。笑
知客智眼未正擇法不明。顯曰。豈有説乎。
對以偈曰。一兎横身當古道。蒼鷹纔見便
生擒。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
顯陰異之。結以爲友。北遊至復州北塔。祚
公香林之嫡孠雲門之孫也。祚遠皆蜀人。
知見高莫能覯其機。顯俊邁。祚愛之。遂
留五年。盡得其道。顯與學士曾公會厚善。
相値淮南。問顯。何之。曰將造錢唐絶西興
登台雁。曾曰。靈隱天下勝處。珊禪師吾故
人。以書薦顯。顯至靈隱。三年陸沈衆中。
俄曾公奉使浙西。訪顯于靈隱。無識之者。
堂僧千餘人 使吏檢床暦。物色求之。乃
至。曾問向所附書。顯袖納之。曰公意勤。
然行脚人非督郵也一曰然行脚人於
世無求敢希薦達
曾公大
笑。珊公以是奇之。呉中翠峯虚席擧。顯
出世 開法日顧視大衆曰。若論本分相見。
不必高陞此座。乃以手指曰。諸人隨山僧
手看 無量佛土一時現前。各各子細觀瞻。
其或涯涘未分。不免拕泥帶水。於是登座。
又環顧大衆曰。人天普集。合發明何事豈
可互分賓主馳騁問答。便當宗乘去。廣大
門風威徳自在。輝騰今古把定乾坤。千聖
只言自知。五乘莫能建立。所以聲前悟旨。
猶迷顧鑑之端。言下知歸。尚昧識情之表。
諸人要識眞實相爲麼。但得上無攀仰。下
絶己躬。自然常光現前。箇箇壁立千仞。還
辯明得也無。未辯辯取。未明明取。既辯明
得。便能截生死流踞佛祖位。妙圓超悟正
在此時。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爲之化。後
遷明之雪竇。宗風大振。天下龍蟠鳳逸。衲
子爭集。號雲門中興。甞經行植杖。衆衲
遶之 忽問曰。有問雲門。樹凋葉落時如何。
曰體露金風。雲門答者僧耶。爲解説耶。有
宗上座曰。待老漢有悟處即説。顯孰視驚
曰。非韓大伯乎。曰老漢瞥地也。於是令撾
鼓衆集 顯曰。今日雪竇宗上座。乃是昔年
大陽韓大伯具大知見。晦迹韜光。欲得發
揚宗風。幸願特升此座。宗遂陞座。僧問。
劍未出匣時如何。曰神光射斗牛。問出匣
後如何。曰千兵易得一將難求。僧退。宗乃
曰。寶劍未出匣。神光射斗牛。千兵雖易得。
一將實難求。便下座。一衆大驚。師敷揚宗
旨。妙語遍叢林。皇祐四年六月十日沐浴
罷。整衣側臥而化。閲世七十二。坐五十夏。
建塔山中。得法上首。天衣義懷禪師
甲午 改至和○封孔愿衍聖公
三十五 華嚴道隆禪師。不知何許人。至和初
  遊京師 客景徳寺。日縱觀都市。歸甞二
鼓。謹門者呵之不悛。一夕還不得入。臥于
門之下。仁宗夢至景徳寺門見龍蟠地。驚
覺中夜遣中使往視之。乃一僧孰睡已再
鼾。撼之驚矍。問名字歸奏。上問。名道隆。
乃喜曰。吉徴也。明日召至遍殿問宗旨。隆
奏對詳允。上大悦。有旨舘于大相國燒朱
院。王公貴人爭先願見。隆未盥漱戸外之
屨滿矣。上以偈句相酬唱絡繹於道。或入
對留宿禁中。禮遇特厚。賜號應制明悟禪
師。隆少時事石門徹公。親授洞山旨訣。後
謁廣慧璉公。慧方欲剃髮。使隆將夅子來。
廣慧曰。道者我有夅子詩聽取。詩曰。放下
便平隱。後因叙陳在石門所悟公案。慧曰。
石門所示如百味珍羞。只是飽人不得。後
來有炷香。不欲兩頭三緒爲伊燒却。故爲
璉之嗣。隆爲人寛厚不矜伐。以眞慈普敬
行心。歿時年八十餘。盛暑安坐。七日手足
柔和。全身建塔于寺之東廣如
本傳
乙未 ○遼洪基道宗立。興宗子也。改年清寧
  治四十
六年
丙申 嘉祐元年
三十六 五年正月元日。達觀曇頴禪師遷化。
  生錢唐丘氏。年十三依龍興寺爲大僧神
情秀特。於書無所不觀。爲詞章多出塵語。
十八九遊京師。時歐陽文忠公在場屋。頴
識之游相樂也。初謁大陽明安禪師。問洞
上特設偏正君臣。意明何事。安曰。父母未
生時事。又問。如何體會。安曰。夜半正明天
曉不露。頴罔然棄去。至石門謁聰禪師。理
明安之語曰。師意如何。聰曰。大陽不道
不是。但口門窄。滿口説未盡。老僧則不與
麼。頴曰。如何是父母未生事。聰曰。糞墼
子。又問。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曉不露。聰
曰。牡丹叢下睡猫兒。頴愈疑駭日扣之。竟
無得益。自奮曰。吾要以死究之。不解終不
出山。聰一日見普請。問曰。今日運薪乎。頴
曰。然運薪。聰曰雲門甞問。人搬柴柴搬人。
如何會。頴不能對。聰因植杖於座笑曰。
此事如人學書。點畫可傚者工。不者拙。何
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執。故自爲斷
續。當筆忘手手忘心乃可也。頴於是默契
其旨。良久曰。如石頭曰。執事元是迷契
理亦非悟。既曰契理。何謂非悟。聰曰 女以
此句爲藥語爲病語。頴曰。是藥語。聰呵
曰。女乃以病爲藥。又可哉。頴曰。事如函得
蓋理如箭直鋒。妙寧有加者。而猶以爲病。
茲實未諭。聰曰。借其妙至走。亦止明事
理而已。祖師意旨知識所不能到。矧事理
乎。故世尊曰。理障礙正知見。事障能續
生死。頴恍如夢覺曰。如何受用。聰曰。語
不離窠臼。安能出蓋纒。頴嘆曰。纔渉唇吻
便落意思。皆是死門終非活路。辭去過京
師。寓止駙馬都尉李端愿之園。日夕問道。
一時公卿多就見聞其議論。隨機開悟 李
公問曰。地獄畢竟是有是無。答曰。諸佛向
無中説有。眼見空花。太尉向有中覓無。手
&MT02050;水月。堪笑眼前見牢獄不避。心外見
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惡成境 太
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曰心如何了。答
曰。善惡都莫思量。又問。不思量後心歸何
所。頴曰。且請太尉歸宅。頴東遊初住舒州
香鑪峯。移住潤州因聖太平之隱靜明之
雪竇。又遷金山龍游寺。嘉祐四年除夕。遣
侍者持書別楊州刁景純學士曰。明旦當
行。不暇相見。厚自愛。景純開書乃驚曰。當
奈何。復書決別而已。中夜侯吏報。揚州
馳書船將及岸。頴欣然遣撾鼓陞座。叙出
世本末謝裨賛叢林者。勸修勿怠。曰吾化
當以賢監寺次補下座讀景純書畢。大衆
擁歩上方文。頴跏趺揮令各遠立。良久乃
化。閲世七十有二。夏五十有三
己亥 ○歐陽脩宋祁。修唐書成○修又撰五
  代史七十四卷。將舊唐史所載釋道之事。
並皆刪去。惜哉
庚子 ○六月丞相曾公亮進新修唐書二百五
  十卷
三十七 天衣義懷禪師。生陳氏。軀州樂清人。
  世以漁爲業。母夢星隕于屋除而光照戸。
遂娠。及生尤多奇。兒稚坐父船尾。漁得
魚付懷。懷不忍串之。私投江中。父怒笞
詬。甘甜之不以介意。長游京師。
依景徳寺試經得度
時有言法華
者。不測人也。行市中拊懷背曰 臨濟徳山
去。初謁金鑾善禪師不契。後謁葉縣省公。
又不契 東遊洞庭翠峯。懷當營炊自汲&T023311;
折檐悟旨。顯公印可以爲奇。辭去久無耗。
有僧自淮上來曰。懷出世鐵佛矣。顯使誦
提唱之語。譬如雁過長空影沈寒水。雁無
遺踪之意水無留影之心。顯激賞以爲類
己。先使慰撫之。乃敢通門人之禮。諸方服
其精識。自鐵佛至天衣。五遷法席。皆荒涼
處。懷至必幻出樓觀。晩以疾居池州杉山
菴。弟子智才住杭之佛日。迎歸家侍劑藥。
才如姑胥未還。懷促其歸至門。而懷已別
衆。才問。卯塔已畢。如何是畢竟事 懷堅拳
示之。遂倒臥推枕而化。世壽七十二坐四
十六夏。葬佛日山。崇寧中勅謚振宗大師」
三十八
癸辰
 三月廿八日帝崩○歐陽文忠公昔官
  洛中。一日遊嵩山。却去僕吏放意而往。至
一山寺。入門脩竹滿軒。公休於殿陛。旁有
老僧。閲經自若。與語不甚願答。公心異
之。曰道人住山久如。曰甚久也。又問。誦何
經。曰法華經。公曰。古之高僧臨生死之際。
類皆談笑脱去。何道致之耶。對曰。定慧力
耳。又問。今乃寂寥無有何哉。老僧笑曰。古
之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亂。今之人念
念在散亂。臨終安得定。文忠大驚。不自知
膝之屈也。謝希深甞作文記其事。林間
三十九 比京天鉢寺重元禪師。出青州千乘
  縣孫氏。法嗣天衣。文潞公彦博出相鎭魏
府。請住本寺。是夏別公示寂。茶毘烟到成
舍利。公執瓶禱之。烟入。舍利填瓶。公乃
竭志内典焉
四十
甲辰
 改治平。英宗署太祖孫濮安懿王名讓之子。初
名宗實。仁宗無子。立爲皇子。
  賜名曙。韓琦司馬光定策立之。三十
三歳即位。三十七歳崩 在位四年
四十一 雲峯文悦禪師 南昌人。生於徐氏。七
  歳剃髮於龍興寺。短小粹美。有精識。年十
九策杖遊江淮。至筠州大愚。見屋老僧殘
荒涼如傳舍。芝自提笠。日走市井。暮歸閉
關。高枕悦無留意焉。欲裝包發去。將行而
雨 雨止。芝陞座。曰大家相聚喫莖虀。喚作
一莖虀入地獄如箭射。下座。無他語。悦大
駭。夜造丈室。芝曰。來何所求。曰求佛心
法。芝曰。法輪不轉食輪先轉。後生趁有色
力。何不爲衆乞食。我忍飢不暇。暇爲女説
法乎。悦不違。即請行。及還移住西山翠岩。
悦又往依之。夜詣丈室。芝曰。又欲求佛心
法乎。女不念乍住屋壁疎漏。又寒雪。我
日夜望女來爲衆營炭。我忍寒不能。能爲
女説法乎。悦又不敢違。入城化炭還。時維
那缺。悦夜造丈室。芝曰。佛法不怕爛却堂
司一職今以煩女。悦不得語而出。明日鳴
犍椎堅請。悦有難色。*拜起欲棄去。業已
勤勞久因中止。然恨芝不去心。地坐後架。
架下東破桶。盆自架而墮。忽開悟。頓見芝
從前用處。走搭伽梨上寢堂。芝迎笑曰。維
那且喜大事了畢。悦再*拜汗下。不及吐
一詞而去。服勤八年而芝歿。東游三呉。所
至叢林改觀。雪竇顯禪師尤敬畏之。毎集
衆茶横。設特榻示禮異之。南昌移文請住
翠峯。又遷雲峯嘉祐七年七月八日陞座。
辭衆説偈曰。住世六十六年。爲僧五十九
夏。禪流若問旨歸。鼻孔大頭向下。遂泊然
而化。闍維得五色舍利。塔於禹溪之北

丙午 三月彗現西方。庚申晨見于室。本大如月。長七尺
許。丁巳昏見于昴。如太白。長丈有五尺。壬午孛于
  畢。如月。至五日。沒次
年正月上崩于福寧殿矣
四十二
丁未
 詔民間私造寺院屋宇及三十間者。可
賜額曰壽聖悉存之
  大教東被一千年矣
佛祖歴代通載卷第十八



佛祖歴代通載卷第十九
 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
住持華亭念常集 

戊申
神宗頊母曰宣仁聖烈皇后。高氏曹太后之甥也。
幼與英宗同鞠后所。後爲英宗配。生帝。自
  頴王爲太子尋即位。三十八
歳崩于福寧殿。葬永裕陵
改年熙寧是年地
動非常
國咸雍四年是年金主
阿骨打生
知諫院錢公輔言。遇歳飢。河決粥祠部以
濟急。從之

辛亥
 是年三月十六日。圓通居訥禪師卒。字
  中敏。出于蹇氏。梓州中江人。少而英特。詩
書過目成誦。年十一依漢州什邡竹林寺
元昉。十七試法華得度。受具於頴眞律師。
以講學冠兩川。耆年多下之。會有禪者自
南方還。稱祖道被天下。馬大師什邡人。應
般若多羅讖蜀之豪俊以經論聞者如亮
公。而亮棄徒隱西山。如鑒公而鑒焚疏鈔
稱滴水莫敵巨海。訥憮然良久曰。汝知之
乎。曰我不能知。子欲知之。何惜一往。訥
於是出蜀。後遊廬山得法于榮禪師。南康
守程師孟請住歸宗。又遷圓通。仁宗皇帝
聞其名。皇祐初。詔住京之淨因。訥稱目
疾不能奉詔。有旨令擧自代。遂擧僧懷璉。
禪學精深居某之右。於是璉應詔。引對問
佛法大意。稱旨。天下賢訥知人。既老休居
於寶積岩。無疾而化。世壽六十有二。坐四
十有五夏

壬子
 明教契嵩禪師。字仲靈。藤州鐔津李氏
  子也。七歳出家。既受具。甞戴觀音像誦其
名號。一日十萬聲。經傳雜書靡不博究。得
法洞山聰公。明道間從豫章西山歐陽氏
昉借其家藏之書。讀於奉聖院。遂以佛五
戒十善通儒之五常。著爲原教篇。是時歐
陽文忠公慕韓昌黎排佛。旴江李泰伯亦
其流。嵩乃携所業三謁泰伯。以儒釋脗合。
且杭其説。李愛其文之高理之勝。因致書
譽嵩於歐陽。既而居杭之靈隱。撰正宗記
定祖圖。齎往京師。經開封府。投状府尹王
公素仲儀。以箚子進之曰。臣今有杭州靈
隱寺僧契嵩。經臣陳状稱。禪門傳法祖宗
未甚分明。教門淺學各執傳記。古今多有
爭競。故討論大藏備得禪門祖宗本末。因
刪繁撮要撰成傳法正宗記一十二卷
并畫祖圖一面。以正傳記謬誤。兼著輔教
篇。印本一部三卷。上陛下書一封。並不干
求恩澤。乞臣繳進。臣於釋教粗曾留心。
觀其筆削註述。故非臆論。頗亦精緻。陛
下萬機之暇。深得法樂。願賜聖覽。如有可
采乞降中書看詳。特與編入大藏目録。取
進止。仁廟覽其書可其奏。勅送中書。丞相
韓魏公。參政歐陽文忠公。相與觀歎。探經
考證既無訛謬。於是朝廷旌以明教大師。
賜書入藏。中書箚子有曰。權知開封府王
索奏。杭州靈隱寺僧契嵩。撰成傳法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