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統紀 (No. 2035_ 志磐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餘間。中建寶閣立丈六彌陀之身。夾以觀
音勢至。環爲十有六室。室各兩間。外列三
聖之像。内爲禪觀之所。殿臨池水水生蓮
華。不離塵染之中。豁開世外之境。念處倶
寂了無異縁。以堅決定之心。以顯安樂之
土。所以順佛慈而報國恩者。豈獨我四人
而已哉。所欲如是其可成乎。慧觀等同辭以
之曰。以無作任運之心。作有爲利益之
事。四明多檀信。何患乎不成。自是日營月
積。更七寒暑。凡介然之所欲爲無一不如
其志者。初介然然手二指。誓必成此。元符
二年三月落成之日。設千佛之供。復然三
指以増淨誓。既成所難成。又捨所難捨。
而原其用心無私己之意。於是見者聞者
莫不隨喜。淨習之士踊躍欣慶。而十有六
室常無虚位。期滿者去。發心者來。依勝境
而獲善利者。不知其幾何人也。夫淨土之
教。古佛所説。誠心之士。諦受不疑。如來之
叙九品。以至誠爲上上。智者之造十論。
破疑心之具縛。縛解情忘。識散智現。則彌陀
淨境何假他求。若臨明鏡自見面像。得者
不由於識受。昧者安可以情曉。超識習而
不惑。度情塵而獨造者。其唯誠乎。故曰。誠
者成也。成自成他。唯此而已。譬猶清淨滿
月普現諸水影像非一月體無二。攝流散
而等所歸。會十方而總*於一。亦如十鏡
環遶中然一燈光體交參東西莫辨。然而方
有定位非無西。鏡名隨相立西不自西。智
與理融境將誰執。安可以在纒執方之見
而測度如來無礙之境乎。慈恩有言曰。凡
夫業重處處生貪。若不定指一方何以繋
心專注。此善知識隨方扶教專護相宗。然
論安養知足之勝劣。則以偏勸往生爲最
勝。乃知通人無吝。吝則多私。境強習重。蓋
由觀淺心浮。易往無人。良以疑深障重。
若欲盡除障垢當以決定爲心。濕薪如
山豆火能爇。千年闇室日照頓明。釋迦文方
便至深。無量壽説法無間。觀世音如母念
子。大勢至如子憶母。古聖軌轍安可不遵。
幻境虚無有何可捨。解脱長者不往安樂
土。普賢大士親覩無量光。親覩者初無動
移。不往者如是而往。普融無礙。自然空假
倶中。分別未忘。寧免權實互諍。若此則心
安無日。得忍何期。乃知念念現前。然後決
不退轉。故曰。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者。我誓
不取菩提。於菩提心有退轉者。我誓不
取正覺。此乃法藏比丘之本願。而諸上善人
之所隨學也。發如是心。行如是行。起如
是願。趣如是果。而不違法藏之大誓。則
寓跡於茲刹。棲心*於此室者。皆阿鞞跋致
之士也。其爲勝利。豈有窮哉。比丘介然唱
一善念。四明信士應答如響。而所以利益
一方者。其廣若是。可不記其事乎。今教
主明智大師法智之曾孫也。行業淳實人所
信服。能以誠心修淨土觀。於介然之事有
助爲多。故并記之。大觀元年八月一日。延
平陳瓘記
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九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
 宋咸淳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二
  ◎仁王般若經疏序 待制晁説之
陳隋間。天台智者遠禀龍樹立一大教。九
傳而至荊溪。荊溪之世。有新羅來學者。曰
法融理應純英。故此教播於海外諸國與中
原並盛矣。唐室喪亂典籍蕩滅。雖此教爲
不可亡者。亦難乎其存也。然杲日將出而
曉霞先升。眞人應運而文明自見。我有宋之
初此教復杭海入呉越。今世所傳三大部之
類是也。然尚有留而不至。與夫至而非眞
者。仁王經疏先至有二本。衆咸斥其僞。昔
法師既納日本信禪師所寄辟支佛&MT05516;。答
其所問二十義。乃求其所謂仁王經疏。信即
授諸海舶。無何中流大風驚濤。舶人念無
以息龍神之意。遽投斯疏以尉安之。法智
乃求強記者二僧。詣信使誦文以歸。既而
二僧喪乎日本。至元豐初。海賈乃持今疏二
卷來。四明有沙門如詢。因縁得之
智者慈
霔盡法性爲止觀。而源流釋迦之道。今方
盛於越中。異日會當周於天下。豈獨是書
之不可掩哉。大抵吾宗所以永異他家不
容同世並語者。其唯三千乎。其唯觀具乎
  明智法師碑論  晁 説之
世尊鶴林法付迦葉。二十四傳至於師子。
或曰。二十八傳至*於達磨。磨在梁時始來
東土。於六度中特以禪名。雖云頓示豈
無方便。雖云不立文字初傳則有楞伽。後
五六葉則尚般若。覽教照心不在茲乎。自
迦葉十三傳曰龍樹。著大智度論。譯傳震
旦。則有北齊文禪師。一覽斯文即悟中觀
之旨。以傳南岳。岳傳之天台。天台悟法華
三昧。始開拓義門。定而三止。慧而三觀。曰
具。曰即。曰一念三千。其所歸宗曰法華。
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攝六度融萬行。開
而顯之無非法華佛慧之道。曁傳之章安
縉雲東陽左溪。至於荊溪。於是智者之教悉
載於書。而一歸於正矣。荊溪傳滿。滿傳脩
當云荊溪傳
邃邃傳脩
脩傳外。外傳琇。琇傳竦。竦傳寂。
寂傳通。通傳禮。是爲四明。*於時此教特
盛。異同亦多。龍象重望未易柔服。一言之
辨勤乎十返。如不觀眞心唯觀陰妄。至
今稱之爲是。後世何爲而欲異其説乎。仰
惟智者之爲智也。大矣哉。三觀單複之旨。實
著乎圓覺。十境互發之論。方見乎楞嚴。智
者先言之於隋。此經後譯之於唐。雖欲不
信其可得乎瑩公清話。楞嚴本在西域。智者聞
之。忍死以候。既而入滅期逼。遺
記之曰。此經入漢吾不得見之矣。當有宰官身菩薩。
以文章翻譯佛語。又數百年。當有肉身比丘以吾教判
此經歸
中道
所謂靈山親聞者。此亦其躅歟。故其教
東及日本。西返天竺。未之與抗也。或曰教
外別傳不知教無等等。何外之有。傳授圓
成何別之有。或曰不立文字。不知文字非
眞非妄。乃以何者爲文字。嘗求乎其人
矣前乎智者導其教者。曰梁傅大士。北齊
稠禪師。後來推尊而賛之者。曰南山律師。
韶壽諸師韶國師
壽禪師
密弘而取證者。永嘉眞覺。
雖異途而不敢不賛者。賢首藏師。或叛去
而竊用其義者清涼觀師。公爲異同。而自
立己意者慈恩基師。唯圭峯密私用其言。
而專以四禪八定次第之學。何異兒戲以侮
耆徳。善乎梁敬之之言曰。佛法以天台爲
司南。柳子厚曰。佛道愈遠異端競起。惟天
台得其傳。又曰。傳道益微言禪最病。今之
空空。愚夫縱傲自我者。皆誣禪以亂其教。
冐乎囂昏放乎淫荒。吾將合馬鳴龍樹之
道焉。唯是明智。其生既晩異端益肆。積徳
於躬。無辨於彼。將自屈服。我言則光。顧予
何者。輒與斯事。竊少聞大道於圓照禪師。
且有言曰。他日勉讀經教後三十年果遇
明智。獲聞一家性具之旨。視彼暗證禪師
文字法師乘壞驢車。無力以正之。則不敢
不自勉
  南湖法智大師像賛 眞隱居士史浩
靈山一席儼在天台。後十三葉復生奇才。
唱道四明講肆宏開。溥海聲聞谹谹雲雷。章
聖在御中使鼎來。得法大旨皇皇恢恢。錫
號法智宸章昭回。抵今後學咸仰崔嵬。蘭
馨菊芳本一根荄。嗚呼是爲法宇之柱石。教
鼎之鹽梅。宜茲幻影。歴千古而無塵埃
  永嘉西湖法明寺疏 水心先生葉適
茲寺是昔忠法師之所居。師行業至高願力
強果矢言以致道。故雖焚蕩草莽。百年間
冠蓋。常走一郡。至子眞師建兩序。師昶
師崇殿堂。於是院落始成。昶師尤精苦。衣
屨穿損。食不累合。諸生雲赴應答泉涌。東掖
天竺之盛。誠足相將。初天台立止觀二義。
承而爲説者益以蔓衍。而忠昶二師尤多論
述。今其徒妙眞普濟。欲集諸家學爲教藏。
院中率道俗修念佛三昧。以旌昶之績而
嗣忠之業於無窮。志甚遠也。夫浮圖以身
爲旅泊。而嚴其宮室不已。以言爲贅疣。
而傳於文字愈多。固余所不解。嘗以問昶。
昶亦不知所以然也
  重刋刪定止觀序  鎧庵呉克己
奇哉。救世明道之書。不圖復行於今也。使
王公大人知有此書。必不至信讒以廢毀。
使縉紳先生知有此書。必不至立論以觝
排。使啓禪關者能讀此書。其肯以教外別
傳自欺乎。使尋經論者能讀此書。其肯以
分別名相自困乎。矧欲使薄海内外家藏
此書展轉開導了達此義。又孰肯貪於粗弊
五欲。而不早求解脱者乎。是皆内教弟子。
護持教法之大略也。子貢好辨。孔道以明。孟
子巖巖。功堪繼禹。斯言概之。誰曰不信
  與喩貢元書  鎧庵呉克己
佛道來東華幾二千載矣。吾儒攘斥甚力者。
無若韓氏歐陽氏。然皆未究其言與其道。
唯知堅執周孔立教者以詆之。故雖攻之
而愈堅。終無以大服天下之心。獨關洛諸賢
與胡氏父子。頗嘗出入釋氏而不信之。然
考其所與辨明。而謂之詖淫邪遁者亦不
過指禪宗單傳之學而已。夫釋氏之有禪
宗。猶吾儒之有老莊也。苟以拈椎竪拂誇
誕之談。而疑釋氏一代正教。是猶以王何
所學之浮虚而疑六經語孟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之道也。奚可哉。去佛愈遠異端並
起。唯天台大師爲得其正傳。此唐之梁敬之
柳子厚。我朝晁以道陳瑩中諸公所服膺而
深造者也。僕雖不敏實研究有年。觀其發
揮一性範圍法界俾六凡四聖各迪厥徳
而咸底*於極。誠未易遽爲足下言。惟足
下他日考其書而訂其道。方知僕昨者鄙
詩所謂大道不可私與夫孔釋倶援世之句。
果非自欺而又以欺天下也。然則孔釋之
道果同乎。果異乎。異則不可得而一。同則
不應異其施。曰有世法有出世法。以世
法而疑出世法固不可。以出世法而外世
法亦不可。故天台所傳。亦有眞俗相即之
諦。其察乎道並行而不相悖者。亦審矣。世
有足跡未抵乎泰山之麓而輒談其廣狹
高下。欲欺乎未見泰山者。且不可。況
見者乎。今足下未讀佛之書而遽議佛之
道。何怪乎言之諄諄。而僕邈然不聽也
  ◎始終心要  荊溪大師 湛然
始終心要永嘉沙門
從義注
  在因名始。至果爲終。因果雖殊諦徳無別。
圓頓上乘旨歸於此。所以荊溪立*於心要
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徳也上句標指。下句發歎。
天然者如天之然。亦名
自然。問。此與外道所計何別。答。外道所執已爲三
藏所破。那忽謂同圓頓諦理。復次應知。若從破計須
蕩自然。破計雖爾理必自然。是則自行。乃遣執惰。
隨縁無妨。作斯説也。至於下文含生本具祕藏不顯
由三惑覆。亦應準今料簡顯
示。擧一例諸。無勞委述
中諦者。統一切法。眞
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別示解
釋三諦
相也。中者不偏二邊也。諦者審而無虚也。統者總也。
一切法者二邊之法也。眞者無僞妄也。泯亡泯也。一
切法者三千之法也。俗者世俗也。立者建立也。一切
法者百界之法也。當知此約三諦別明。若從通説。應
云一中一切中。無眞無俗而不中。則三諦皆統理而絶
待也。一眞一切眞。無中無俗而不眞。則三諦倶亡泯
而無相也。一俗一切俗。無中無眞
而不俗。則三諦並建立而宛然也
擧一即三。非
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上兩句
示三諦
融即。顯非縱横之殊異也。下二句明三諦本具。彰無
作之妙法也。擧一即三者。擧其中諦非眞非俗。當體
泯法。復名眞諦。常自建立。又爲俗諦。中諦之一即
三既然。眞俗之二即三亦爾。準諸祖誥亦應更云。即
三而一有可相離。即一而三不可相混。非三非一。三
一宛然。會之彌分。派之常合。横之復高。竪之又廣。
明鏡等譬。眞好研詳。勿見三一相即之故。便乃不許
俗諦世法眞諦亡泯中諦統絶俗言洋洋。豈可誣哉
悲夫。祕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三諦微妙衆
生不了。稱
之爲祕。法界包用不可盡。目之爲藏。性雖微妙濁成
本有。譬如鏡天。喩若塵雲。今此總明。次文別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
乎空寂無明者。不了法界無所明也。塵沙者。譬無
知之數多也。見思者。從解等立名也。應
知三惑皆是性具。同體爲障。難
可了知。文云翳障阻者異其文耳
然茲三惑乃體上
之虚妄也結指惑障都非眞實。
空華之譬其在茲乎
於是大覺慈尊。
喟然歎曰大覺即妙覺
喟然歎聲也
眞如界内絶生佛之假
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通指三諦以爲眞
如及平等慧。絶
名離
但以衆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
也。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
成乎三徳衆生在迷未能復性。是故須明惑觀等説。
全性起脩性無所移。全脩在性脩常宛爾。
一家所立三諦文在瓔珞仁王兩經。三觀文出瓔珞經下
卷三惑準大品大論而開。三智具如大品三智品中。
三徳備在
大涅槃經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
若徳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脱
徳。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
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
之中。知一切法空寂一相名一切智。知十法界諸
種差異爲道種智。知於二邊無非中道名一切種智。照
明爲般若。解縛名解脱。清淨名法身。皆具常樂我淨。
謂之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徳。非各別也。
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上文別示。恐
謂縱横。故茲
融即顯非別異。是故當知。三惑一念中破。三觀一心
中脩。三智一念而證。三徳一心而成。惑觀一如智徳
無別。苟非性具寧免異殊。山門教
觀永異諸家。超過衆説良在茲焉
然此三諦性之
自爾重歎三諦
非作所成
迷茲三諦轉成三惑。惑破
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徳
之悟展轉相由。文中五三秖
是一三無前無後因果理同
從因至果非漸修
性徳之行
異乎歴別
説之次第理非次第言不頓顯故有
前後。若論其
理實在刹那。其理
者何。三千三諦
大綱如此。綱目可尋矣諦徳
宏深。
故曰大綱。諸法廣多。號爲綱目。華嚴名法界。方等爲
實相。般若稱佛母。法華號髻珠。涅槃名佛師。三諦
是一法。佛説種種名。龍猛悟之而造論。智者得之以
開拓。荊溪傳之爲心要。是則十方大覺諸祖所傳。莫
不歸乎諦徳祕藏。像末惰澆信心寡薄。如斯法門不能
宗重。而更別求心要之術。良由近代習大乘者雜濫故也
  四十二章經疏序 孤山法師 智圓
古者能仁氏之王天下也。象無象之象。言
無言之言。以復群生之性。由是佛教生焉。
教之高下視根之利鈍。是故有頓焉有漸
焉。然後混而爲一。是謂開顯。而蚩蚩群彙。
率其化復其性。蹈乎大方安乎祕藏者。
可勝言哉。逮乎後漢其道東傳。時君仰其
神。元元陶其訓。乃與仲尼伯陽之説三焉。
原夫仲尼之爲訓也。揚唐虞三王之道。尊
仁而尚義。俾復其王而企於帝也。伯陽之
爲訓也。揚三王朴略之道。而絶聖棄智。
俾復其皇而企於結繩也。矧茲二者。談性
命則未極於唯心乎。言報應則未臻於
三世乎。然於治天下安國家不可一日
而無之矣。美乎哉。其可教乎域中也明矣。
若夫釋尊之爲訓也。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
焉。非止言其太極生兩儀玄牝爲天地根
而已。考善惡報應悉我自業焉。非止言其
上帝無常天網恢恢而已。有以見伯陽仲尼。
雖欲謂之廣大悉備。至於濟神明研至
理者。略指其趣耳。大暢其妙者。則存乎
釋尊之訓歟。其可教乎域外也。又已明矣。
域内則詳乎治身。而尚略乎治心。故謂之
外教。域外則善乎治身。而極乎治心。故謂
之内教。昔阮孝緒正以内外之名。爲不誣
矣。世人有謂。三者能混同焉。或幾乎失。或
謂三者碩異焉。亦未爲得也。何哉。復性有
淺深。言事有遠近。則不得不異也。至於
遷善而遠罪勝殘則去殺。則不得不同也
此略文耳。淨
覺還源記有釋
  與駱御史書名偃  孤山法師
浮圖之法非古也。其來於東漢乎。其爲體
也清淨。其爲用也仁恕。由是七六家十九流
焉。爲利於上下救弊於孔老。其亦至矣。
請揚搉而陳之。夫秦火六經漢興雜覇。民
澆俗漓。爭奪方熾。禮讓寖微。則仲尼之仁義。
伯陽之道徳。或幾乎息矣。頼我浮圖之爲
訓也。既以三世報應制其事。復明一心空
寂窮其理。民有聞報應之説者。雖貪殘鄙
吝之夫。亦庶乎振乏周急矣。民有聞空寂
之説者。雖矜功用壯之夫。亦庶乎守雌保
弱矣。能周振則博濟之道行。善保守則朴素
之風還。博濟行則禮讓著。朴素還則刑罰措
利於民則仲尼伯陽之道。不遠而復矣。故曰爲利於上
下救弊於孔老焉。洎乎時君好之失其旨方袍事之違

以斯而失其旨則節制不行。違其道則
寂默不守。乃以彫峻輪奐而奢夸。乃以輕
肥溫飽而煒燁。徒以多爲貴。則壞其道者
衆矣。言以怪爲美。則惑其聽庶矣。遞相沿
襲寖以成俗。使夫清淨仁恕之風無乃蕩盡
於是。蠶食蠹耗之謗自茲而生。斯乃好之者
事之者之不善耳。非教之罪也而往世君民
不察其所由。視其徒之不肖。而遷怒於善
人教法者有焉。往往造毀佛之律。行挾釋
之誅。亦何異乎以丹朱而罪堯。因商均而
咎舜。服藥過度而歸過於神農。縱火致焚
而反怨於燧人也耶
  南岳止觀後序  慈雲大師 遵式
止觀用也。本乎明靜。明靜徳也。本乎一性。
性體本覺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
二謂之體。體無所分則明靜安寄。體無不
備則明靜斯在。語體則非一而常一。語徳
乃不二而常二。秖分而不分。秖一而不一
耳體徳無改。強名爲萬法之性。體徳無住。
強名爲萬法之本。萬法者復何謂也。謂擧體
明靜之所爲也。何其然乎。良由無始本覺之
明強照照生而自惑謂之昏。無始無住之本
隨縁縁起而自亂謂之動。昏動既作萬法生
焉。揑目空華豈是他物。故云不變隨縁名
之爲心。隨縁不變名之爲性。心昏動也。性
明靜也。若知無始即明而爲昏。故可了
今即動而爲靜。於是聖人見其昏動可即
也明靜可復也故因靜以訓止。止其動也。
因明以教觀。觀其昏也。使其究一念。即
動而靜。即昏而明。昏動既息。萬法自亡。但
存乎明靜之體矣。是爲圓頓。是爲無作。是
如來行。是照性成修。修成而用廢。誰論止
觀。體顯而性泯。亦無明靜。豁然誰寄。無所
名焉。爲示物指歸。止成謂之解脱。觀成謂
之般若。體顯謂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
三。如伊三點。如天三日。非縱横也。非一
異也。是謂不思議二徳。是爲大般涅槃
也。嗚呼此法。自鶴林韜光授大迦葉。迦葉
授之阿難。阿難而下燈燈相屬。至第十一馬
鳴。鳴授龍樹。樹以此法寄言於中觀論。
論度東夏。獨淮河慧文禪師解之授南嶽大
師。南嶽從而照心。即復*於性獲六根清
淨。位隣乎聖。斯止觀之用驗矣。我大師惜
之無聞後代。從大悲心出此數萬言。目爲
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分爲
二卷。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
解行備矣。猶目足焉。俾我安安不遷而運
到清涼之池。噫斯文也。歳月遼遠。因韜晦
*於海外。道將復行也。果於咸平三祀。日本
國圓通大師寂照。錫皆扶桑。杯泛諸夏。既
登鄮嶺。解篋出卷。天竺沙門遵式首而得
之。度支外郎朱公頓冠首序。出奉錢奉音
鳳。
祿也。作俸
旨葑皆誤
模板。而廣行之。大矣哉。斯文也。
始自西傳。猶月之生。今復東返。猶日之升。
素景圓暉。終環回於我土也。因序大略以
紀顯晦耳
  書紳論語子張
書諸紳
  慈雲法師
知白汝知師字
知白
日之所爲。害善之法偏宜遠
諸惡
莫作
損惡之道益其用之衆善
奉行
口無自
伐。心無自欺。勿抱内蠹包藏無良
如木有蠹
勿揚外
詐現威儀
徒増我慢
欲人之譽畜己之私。殺義之始陷
禍之基求虚譽著滅於義。
藏己私著蹈於禍
自持其徳必有餘譏。
務其達必有餘非。務徳未充而自惟。故
人多譏之。了達未至而
自*務。故
人多非之
眷屬集樹汝宜去之。利養毛繩汝
宜畏之近於眷屬則多惱。當用一術全身遠害。
利於供養則多貪。如毛繩縛身入水愈急
自行之際擇而思之。懲惡之餘何則是宜
欲從自行當須擇思。恐墮二乘也。既知徴惡。
何法願求大乘也。立此質問。委在下文可見
清香
一炷紅蓮數枝。口勿輟誦意勿他思常讀
淨土
經唯存
淨土境
安禪禮像其則勿虧專修觀佛三昧。
專禮阿彌陀佛
量衣
節食其志勿移造世文筆如佛誡之。説人
長短如法謹之。從對賓侶口勿多辭。頻
驚光景坐勿銷時寸陰
是競
芭蕉虚質非汝久
身實
危脆
蓮華淨土是汝眞歸由前禪誦禮念功。
即得往生安樂刹
俾夜作晝勤而行之心心無間。念念往生。
所謂無以睡眠一生空過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修觀之道。曰從行。曰附法。曰託事。唯三而
已。今觀心圖者。從行之正軌也。準夫止觀。
二十五法爲方便。十乘十境爲正修者。固
非於此能備。若其日用之際。以十界徳過升
沈鑑我心曲。雖絲&MT05516;不能自逃。其遷善
改過之要乎。慈雲法師示我以觀心之圖。
研味法喜心乎不忘。置諸座隅足以自警。
而未見兼人之益。乃復命工形諸篆刻。用
廣流行。庶幾乎仰承於師志也
  皇宋天聖元年九月既望太原王欽若
其廣不可涯。高不可蓋。長不可尋。將盈
而虚。將晦而明。雖邊而中。微妙深絶叵得
而思議者。惟心也。天台師聞之於靈山。證
之於三昧。知其寂默非數所求。而強以數
數於非數。依法華作十界百界三千權實。
以明諸性。非合也。非散也。自然而然曰諸
法實相。使人易領也。然後示之。一念空三
千皆空。一念假三千皆假。一念中三千皆中。
成圓三觀觀圓三諦。以明諸修。大智也。大
行也。不運而速曰白牛大車。使人頓入也。
故得自因至果不移一念坐道場成正
覺降魔説法度衆生入涅槃。而能事畢矣。
用龍樹偈因縁即空即假即中。會而同之。十
法界者何也。十統諸法也。三諦爲界也。何
者謂佛以中爲法界者也。菩薩以俗爲法
界者也。縁覺聲聞同以空爲法界者也。地
獄鬼畜修羅人天。同以因縁生法爲法界
者也。空假中者。雖三而一也。十界者。亦一
而十也。故使互含一復具九。如帝珠交映
成百法界也。一因縁一切因縁。一空一切
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良由於此。三
千者復何謂也。成界之法者也。有其十。謂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
是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
等。斯總也。十法在佛爲中爲實爲常爲三
智爲五眼爲十力爲四無畏爲不共法。
在菩薩爲假爲權爲榮爲常爲萬行爲
四攝。在二乘爲空爲權爲三脱爲四枯
爲無陋爲涅槃。在凡夫爲倒爲惑爲陋
爲蓋爲纒爲集惱爲生死斯別也。統彼百
界乃成千法。復播諸百界爲三世間成三
千法耳。百界三千一也。與夫一念非前後
也非相合也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必歸
乎不思議三諦無量三法三徳密藏矣。噫一
念心法既然。引而同之。彼彼佛法。彼彼衆生
法。咸然也。經曰。如心佛亦爾。如佛衆生然。
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斯之謂歟。既知
是已當觀日用。凡起一念必屬一界。即
照此界爲九爲佛。九則隨情偏起。謂之無
明。佛則稱理圓觀。謂之大慧。九界之念并

非佛界之心方是是非鑑矣。非則照之令
是。是則護令成行。經曰。諸佛解脱當於衆
生心行中求。行於非道能達佛道。斯之謂
也。然則目雖在面。反臨鑑以正容。心實由
中。要藉縁以薫慮。神靈潜密。照之或難。識
想紛馳。檢之非易。故今引心*於外。繪彼
升沈之像。存志於中觀我是非之變。然後
策心内照。正道由明。題爲圓頓觀心十法界
圖。於一心字派出十界。復引墨迭貫。方之
聯珠。表一法界展轉具九成百法界。仍以
日起行相書之左右。覽者欲深於性。請詳
諸序。欲熟於修。當觀諸圖状
佛界。若人因讀圓滿修多羅及聞善知識
所説起淨信心。信已一念三道之性即三徳
性。苦道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脱。法
身究竟。般若清淨。解脱自在。一究竟一切
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一清淨一切清淨。法
身解脱亦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法身般若
亦自在。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縱非横亦
非一異。法身常住餘亦常住。樂我淨亦如
是。是則常樂四徳祕密之藏遍一切處。一切
諸法悉是佛法。既信是已。以境繋心。以心
繋境。心境念念相續不斷。必見法性。設未
相應。當依一實無作四諦。起四大誓無可
求中。吾故求之。依前苦道即苦諦。發一誓
願未度者令度。煩惱及業即集諦。發一誓
願未解者令解。苦道即法身即是滅諦。發
一誓願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煩惱即菩提
即是道諦發一誓願未安者令安。四弘不
入當巧安心。如是次第具修十法。必入五
品六根及分證位名佛法界
菩薩界。若觀根塵一念爲迷解本。迷故則
有十界苦集。悟故則有四聖道滅。縁此無
量四諦起無量誓願。未度者令度。未解者
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善
巧度生慈眼視物。所集福業與衆生共。如
是起一念者。名菩薩法界○縁覺界。若根
塵念起。則了之從無明生。生故有行。行招
名色乃至老死。三世相續如舞火輪。因縁本
空幻化不實。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觀空心
重耽住寂定。雖得道果不慕化人。復有
觀物榮落悟世非常聞空得道。名爲獨
覺。如是行者名縁覺法界○聲聞界。若根
塵因縁隨有一念。依色心故苦。由煩惱故
集。厭苦斷集非對治如何。遂依四諦修
十六觀三十七道品。如救頭然。由四善根
得入無漏四沙門果。證二涅槃。會偏眞理。
不得佛法。不慕化人。如麞獨跳不顧後
群。如此一念名聲聞法界。○天界。若其念
起多忻天樂。篤其善心希於來報。齋戒純
淨飯食沙門。造立塔寺及佛形像。書寫大
乘濟惠貧病。於十善法止作具修。自然成
性。或關禁六根。使六情不蕩六塵不入。
得欲界禪及色無色定。身心寂靜三業調良。
如此一念名天法界○人界。若其念念以
五常立徳。五戒修身。於國惟忠。於家惟
孝。謙損居家。中正存誠。推徳於人。引咎向
己。尊上恤下。給孤濟貧。慚愧是懷。慈和
爲性。深信因果崇重三寶。精修齋戒建
立塔寺。但希世樂無升出心。貪惜自身戀
著眷屬。如此一念名人法界○阿修羅界。
若其念念雖好修善布施齋戒。而多猜嫌狐
疑進退。所修福業多爲勝他。見人修善情
多嫉忌。貢高我慢珍己輕人。欲彼歸從不
耐謙損。如&T063708;高飛下視。外揚仁義内無
實徳。衆前談論引長於我。不循理正不愧
賢能。如此行心是阿修羅法界○餓鬼界。若
其念念無慚無愧。貪求無足慳悋鄙惜。不
施一毛。剋削於人裒歸於我。見人布施
傍起遮障。見人得利心生熱惱。性多諂
曲常起邪見。人前正容屏處放恣。破齋犯
戒恣貪飮食。不信罪福不信因果。不信
三寶不孝所親。是名餓鬼法界○畜生界。
若其念念耽湎五欲貪多眷屬。日増月甚而
無厭足。曲理枉物斷不以公。非法取財動
不由義。秖圖利己不惻孤貧。明負他財
魯扈抵突。市易負直公行劫奪。不忠不孝。
無賢無愚。不信因果不信三寶。癡騃無
恥現同畜生。是名畜生法界○地獄界。若
人親近邪惡友。及性自作惡。起増上心。念
念相續。造上品十惡。謂殺盜婬。妄言綺語兩
舌惡罵。貪嗔邪見。及五逆罪。犯四重禁汚
梵行人。沽酒醉亂。不思君父師長恩徳。横
生熱惱挫抑賢能。黨比不肖破塔壞寺。
毀經像謗毀大乘。斷學般若謗無諸
佛。破戒受施。用三寶物。偸僧祇物。起於外
道斷常諸見。破正因果三世之法。習十二種
惡律儀法一屠兒。二魁&T002828;。三養猪。四養雞。五
捕魚。六獵者。七網鳥。八捕蟒。九呪
龍。十獄卒。十一盜賊。十
二爲王家捕賊。及養蠶等業
如上等輩死墮阿鼻
大熱大寒諸大地獄。是名地獄界
  宗門尊祖議  沙門志磐
如來聖人。以開權顯實開迹顯本之道化天
下後世者。謂之佛。佛弟子以次傳道爲世
宗主者。謂之祖。其實一道爾。故如來之將
息化也。以無上大法付之飮光。飮光任持
二十年。以付慶喜。慶喜持法宣化亦二十
年。以付商那。下而至於十三世曰龍樹。
始以文字般若著所證三觀之道。曰中觀
論。曁譯傳東夏。於是北齊以宿悟已證立
爲觀法。以授南岳。南岳承其旨。悟法華
淨六根。以授天台。天台始立五時張八教。
用明法華開顯之妙。而大暢乎境觀之旨。時
則有章安。執筆載爲疏論。其道遂大明。法
華天宮繼世講演。嗣其法者唯左溪。左溪
門學。獨荊溪能承正統。述諸記以賛祖謨。
則清涼異議爲之寢息。以文字廣第一義
諦。則莫若茲時之盛。以故世之學者取
龍樹例爲九祖以奉清祀。其有由矣。
自荊溪以來。用此道以傳授者。則有興道
邃師至行修師講道不絶。會昌多難教卷散亡。正
定妙説高論外琇竦二法師三世。唯傳止觀之論。迨
乎螺溪。法運將泰寂師天假呉越錢忠懿王求遺書
於海東。於是教籍復還。寶雲嗣興。敷揚二
紀。而四明法智。以佛所生子垂迹海隅。一
家教部毘陵師未記者。悉記之。四種三昧人
所難行者。悉行之。斯慈雲之極言也。當是
時有爲異説者。如昭圓諸師。世方指爲山
外。而法智獨擅中興教觀之名。自興道訖
四明凡八世。所以紹隆正統而顯揚大教
者。有在於是。是宜等而上之用陪位於九
祖。以尊大其道爲可爾。然則今之宗門列
刹。凡所以講天台四明之道者。有能起龍
樹至法智。通祀爲十七祖。以並爲之位。誠
有見於後學尊祖重道之心也。謹議
佛祖統紀卷第五



佛祖統紀卷第五十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門志磐撰 
歴代會要志第十九之一
自有佛法以來。所以知三教之並興。諸宗
之互立與夫世變之不常。固已繋之編年。至
欲考一事之本末。則歳月散漫莫之可尋。
今故開張衆目會其事要。俾討論典故者
識某事於某朝某年之下。茲但擧略以指廣
云耳
    君上奉法 屢朝拜佛 天書御製
    聖君護法 試經度僧 特恩度僧
    進納度僧 士夫出家 沙門封爵
    僧職師號 不拜君父 不稱臣僧
    崇禮高行 沙門著書
君上奉法
漢明帝。問摩騰法師曰。佛出世何不及此。
答曰。佛雖不往。然光明及處。千年五百。皆
有聖人傳佛聲教。而往化之
呉主皓問佛法於闞澤。答曰。孔老法天。諸
天奉佛
晋元帝。召潜法師講經。著屐登殿○明帝
幸興皇寺。集義學沙門講道○成帝召義
法師入禁中授五戒○召潜法師講般若
經○召支遁法師入禁中講經○簡文幸
瓦官。聽汰法師講放光般若經
宋高祖設齋内殿。沙門道照陳詞。帝稱善○
文帝率公卿。日集祇洹寺。聽求那跋摩講
華嚴十地品○帝與侍中何尚之論佛理
○帝聞生法師佛性義。詔求沙門述生法
師頓悟義○孝武召猷法師内殿説法○四
月八日内殿灌佛齋僧
齊高帝。幸莊嚴寺。聽達法師講維摩經○
武帝華林園受八關齋戒○帝不豫。詔諸沙
門祈佛七日。天香滿殿
梁武帝。重雲殿講經。沙門法彪爲都講○
召旻法師入殿。講勝鬘經。公卿畢集○帝
集諸沙門製文。永斷酒肉○帝服田衣
禮婁約法師受具足戒。公卿道俗受戒者。
四萬八千人○召雲光法師内殿講經。天雨
寶華○帝幸同泰寺捨身○京城大疫。爲
百姓設救苦齋。幸同泰寺行清淨大捨。開
涅槃經題設道俗大齋五萬人○帝幸同泰
寺講涅槃經○帝幸同泰寺發金字般若
經題。聽法者三十萬人○幸同泰寺設盂蘭
盆齋○簡文帝四月八日。建齋度人。親爲
願文陳武帝迎佛牙於杜姥宅。設四部無
遮大會○幸大莊嚴寺捨身。群臣表請還
宮○幸大莊嚴寺發金光明經題○勅大
内設仁王齋○召瓊法師於重雲殿。講大
品般若經○太極殿設無礙大會。行捨身
法○集沙門行方等懺法華懺金光明懺
○宣帝召&MT01184;法師。爲七廟講大品般若經
○後主召聚法師。赴太極殿講金光明經。
○詔顗禪師赴太極殿。講大智度論題。般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